城乡一体化问题

2024-10-17

城乡一体化问题(精选12篇)

城乡一体化问题 篇1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 众多学者观点不一,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城乡一体化主要是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 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 合理布局, 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社会学和人类学家则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 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打破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相互分割的壁垒, 使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 缩小二者的贫富差别, 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而生态学家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 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的过程。虽然各观点和侧重点不同, 但是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最主要的应该以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为基础, 这是实现城市和乡村融合的基石, 是众多学者所阐述的一体化的保证和前提, 因此城乡一体化应是涉及城乡空间结构变化、经济结构变化、社会结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生态结构变化等诸多方面, 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城市支援乡村, 乡村服务城市, 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融合的过程, 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活、人口、生态上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城中有乡, 乡中有城, 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生活, 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 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待遇和实惠, 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二、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大多数人认为是我国在实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有专家提出取消实行新农村政策, 因为要实行城乡一体化, 农村便会发展到城市, 实行新农村建设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 更会阻碍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 于是便产生了城市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之间存在矛盾的争论。笔者认为,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根本原因在于此观点没有认清楚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的目的是为了经济更好地和谐发展, 不仅仅包括城市, 也涵盖农村的发展。

1. 实行城乡一体化, 农村不会消失。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无农不稳, 吃饭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无论如何实施, 我国也不会没有农村和农业, 城市也不可能代替农村, 城市和农村是一定同时存在的。

2. 城乡一体化要以农村经济增长为基础。

如果农民劳动生产率不能提高, 不以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基础, 单靠国家财政的支持和城市的反哺不可能实现城乡一体化, 只有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 在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情况下, 配合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施行, 使农民收入水平基本接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的各种隐形负担才会消失, 才有可能实现城乡一体化。

3. 新农村的建设会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步伐。

新农村建设总的来说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涉及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 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 农民素质的提高, 也包含了农村的管理、民主政治的推进问题。这样一个新的农村环境, 无论在经济、素质、环境、生活、生态都和城乡一体化的目的相一致, 新农村建设直接起到了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作用。

由此可见, 实行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城乡一体化二者不矛盾, 而是相辅相成的。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对于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原因, 众多观点比较统一, 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过于贫困, 城市和乡村发展极不平等造成的, 因此, 围绕着城乡差距过大又产生若干的争论。

对于城乡的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 吴敬琏认为是体制造成的“机会不平等”;孙立平认为是改革进程中出现了侧重于城市改革, 而忽略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樊纲认为现在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不是体制和改革的问题, 虽然也有腐败、收入分配不公、社保体制不完善的原因, 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几亿农民的收入很难很快提高, 因此才有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的恶性循环;厉以宁则认为城乡不平等的根源是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笔者赞同厉以宁的观点, 所谓城乡二元体制, 是指在国家主导下, 在限制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对社会资源区域间 (城乡) 分配不均的制度, 它体现在城乡两种政策、户口一分为二、生产要素流动阻滞、农民地位长期低下等一种不平等体制和现象。

1.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 在资源分配和占有上, 农民名义上虽然也是全民所有制的主人, 但对全民所有制的资源基本上没有支配权, 也基本上没有获取过应得的收益, 这种体制使城乡差距扩大。

2.由于体制上的不平等造成制度上的不平等, 使二元结构制度化。国家在财政分配、物资分配、投资分配、知识分配、医疗分配、文化分配等方面都是向城市倾斜, 对农村关注较少, 工资、征地价、教育卫生等方面政策也不同, 这就使农村发展失去了政策性保障, 在农民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同等国民待遇, 更大大拉大了城乡差别。即便国家对农村地区加强重视, 也加大了对农民负担的减免, 但是总体上农村贫困的局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难以改变。

因此, 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 也只有破除掉这个二元体制, 才能实现城乡经济平等和谐发展。

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径

在实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 有些人过于强调公平而忽略了发展的不平衡性, 而有的过重于依托市场的效率力量而忽视了农村经济起飞的客观困难, 这样的路径和方法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承认当前城乡发展存在差异化, 但是更要根据各个地方的经济水平,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省 (市) 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和特点, 探索更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1. 承认差异化, 认清城乡的本质差别, 是城乡一体化的前提条件。

我们要认识到城乡差异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要素会趋向流动到城市中去, 这是市场调节的必然。市场力量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让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 它必然扩大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差异化首先要求城市和农村要各自发挥自己的分工作用, 要明确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城镇密集地区, 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以引领我国产业进步、技术进步;同样, 农村应当保证发挥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安全功能, 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发展安全, 实现农村支持城市。

2. 城市反哺农村, 促进城乡发展平衡。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 但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因此我们在效率促进资源配置的同时, 要兼顾公平。对于城市和工业, 要反哺支持农村和农业, 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全面进步, 国家也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政策手段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当特别关注贫困农村和地区的发展, 加大城市和工业的带动力度, 带动农业产业的转移, 增加农民的收入。

3. 农村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差异化道路。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等边缘地区, 只有通过强化自身特色, 实现差异化发展, 才能提高自身资源的利用效率, 提升自身在区域中的地位。农村的文化、生态、旅游等资源更加丰富和独特, 是城市所缺少的, 农村实现差异化发展, 更多的是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率的要求, 应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城乡形态、景观风貌上的特色, 达到对区域性特色资源的独特吸引力, 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4. 重视特色小城镇发展。

特色小城镇一般是城乡地域中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中且分工程度或市场占有率较高、地域特色明显、以民营经济为主要成分的建制镇, 它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 比一般的小城市更能带动、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 在拉动经济增长、启动农村市场,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都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 因而发展城乡一体化, 在众多的差异化路径选择中, 发展特色的小城镇带动周边农村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是减少和消除我国当前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基于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界定, 可知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并不矛盾,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实现城乡一体化要在承认城乡差异化, 认清城乡的本质差别的基础上, 城市反哺农村, 促进城乡发展平衡, 农村更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差异化道路, 重视特色小城镇建设, 带动周边农村发展。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农村,二元体制,差异化

参考文献

[1]王景新, 李长江, 曹荣庆等.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2]潘旭明, 苏力, 李一鸣.城乡一体化和二元经济结构的破解[J].生态经济, 2008 (7) .

[3]李才.对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技, 2009 (6) .

[4]郭蕊.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J].理论探讨, 2009 (2) .

[5]赵东龙.城乡一体化——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规划, 2010 (2) .

[6]胡云.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3) .

城乡一体化问题 篇2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应是当地社会经济的各项指标达到或接近工业化后期的水平。目的是要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增加当地经济总量,维护生态平衡,提升本地区人民生活质量。

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2003年,城乡一体化工作在西部陆续展开。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市行政区划分的不尽合理。由于城市区划不尽合理,城镇规模过小,功能不全,小城镇发展普遍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表现为人口少、面积小、设施差。由于遍地开花,乱铺摊子,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简陋,文化、娱乐、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市场功能残缺。加之城镇规模过小、功能不全、缺乏特色,必然导致对人口的吸纳力降低、对要素的聚合力减弱,制约了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正因为城市区划不合理,限制了城市外延的发展,阻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 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思想观念落后,影响他们融入现代社会,城乡之间的“鸿沟”需要逾越。大多数农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不愿意离开辛辛苦苦耕作的土地。对于他们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生命,是他们的避风港,离开了从小生长的土地他们会感觉没有安全感;而且一部分人怕离开土地进城之后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还有一部分人持观望态度,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很多的农民传统小农经济意识还很强,根据固有的经验或跟着别人跑进行生产经营,没有市场理念。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三、城乡产业长期分割,难以形成产业互动。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城乡产业关联性不强。多少年来,城市产业就是发展现代化工业和服务业,在农村就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这种产业发展政策弱化了城乡产业的关联性,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差,共同发展难。当前,有些地方采取大肆圈地搞房地产开发、在城镇建一些中心广场和高楼大厦等方式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些方式从长远看,不但不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反而会进一步扩大城乡产业的分割。

四、总体经济实力不强的中心城市,难以帮扶经济水平低下的农村,对城市建设的引导作用不强。而且农村经济水平比较低下,仅靠经济实力并不很强大的中心城市帮扶大范围的农村推行城乡一体化,难度较大。

五、建筑设计思想不活跃,城市建筑形式呆板、色彩不鲜明、风格不突出,缺乏生机和活力。从全市建筑总的格局看,仍没有摆脱直线加方块的模式。

六、建设投入短缺,城镇发展需要突破。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而绝大多数农民刚刚跨越温饱,进镇建房后资金所剩无几。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宁德市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对策;宁德市

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112-02

引言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条件下,城市与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广泛融合,城乡的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关系。在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内涵:要把城市和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统筹城乡发展的统一战线,改变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排斥的态势;要实现由城乡“分治”向城乡“合治”的转变,促使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形成,并贯穿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宁德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支持三农投入力度加大

2012年,宁德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大关,达1 077.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全市经济总量连上五百亿、一千亿台阶,2010年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次上升1位。五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14.1%,比同期全省年均水平快1.5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达104.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分别实现四年翻番和三年翻番。随着综合实力的提高,支持三农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2012年宁德第一产业投资108 420万元,增长71.0%,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4.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0.46个百分点。2013年宁德继续加大对三农财政投入,安排农业专项支出1 000万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效。

(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劳动力转移态势良好

2012年,宁德三次产业比例由2007年的20.3:37.8:41.9调整为18.7:47.8:33.5,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6和8.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0.0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也相应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2012年,宁德转移农村劳动力4.16万人,乡村农业人员132.83万人,比重从2000年的83.3%下降到72.8%,下降了10.5个百分点;城镇从业人员49.75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从2000年的16.7%上升到27.2%,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31.41万人,比重从2000年的5.1%上升到17.2%,上升了12.1个百分点。

(三)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随着“环三”发展战略推进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聚集、辐射功能和城市的承载力持续增强,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县城功能和品位不断提升,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县域发展带动作用成效明显。福鼎、福安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小城镇改革发展“4+15”试点建设扎实推进,产业、人口等要素加快集聚,镇容村貌明显改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城区内河湖泊整治力度加大、城市公交路网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动工,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群众生活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二、宁德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以工促农能力有限

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存在不平等,特别在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2012年,宁德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完成额比重分别为2.3%、57.4%和40.3%,增加值分别增长5.5%、19.7%和7.0%,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明显慢于城市。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宁德工业化水平不高、带动作用不强,2012年工业化率为39.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撑农村还处在较低层次,在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人口集聚等方面仍显不足。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生活质量差异显著

2012年宁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 82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 82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02:1拉大到2012年的2.47:1,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城乡收入1.5-2.0:1的比例,收入的绝对值也由2000年的2 895元拉大到2012年的12 996元。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直接体现在了生活水平和质量上,2012年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4 368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 075元。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大优于农村,2012年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空调133台、电冰箱100台、彩色电视机171台、家用计算机68部,分别是农村的5.54倍、1.45倍、1.34倍、4.25倍。由此可见,城乡居民在消费层次和生活质量上存在较大差距。

(三)城乡二元结构制约明显,公共服务差距较大

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宁德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教育方面,许多农村居民子女宁愿缴纳高额费用进城求学,2012年,宁德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分别为1 486元和557元,二者相差近3倍。在医疗方面,城市几乎集中了90%以上的资源,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良好的医疗环境,而广大农村地区缺少综合性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大都条件简陋,医疗人员水平也有限。医院和农村乡卫生院的平均每院床位分别为207.1床/院和13.9床/院,农村乡卫生院的平均每院床位数仅相当于医院的6.7%。在保障方面,城镇居民社会保障项目齐全、保障水平较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近几年虽然有所改善,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等保障水平与城市还有较大差距。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城市承载能力不强

2012年,宁德城镇化水平为50.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所辖九县(市、区)中城镇人口超20万人的中等城市仅3个(蕉城、福安、福鼎),其余都是城镇人口少于20万的小城市。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虽逐渐提升,但经济质量与规模仍与中心城市地位不相适应,2012年宁德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居全省九地市末位,在全市经济中未占主导地位。受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各县(市、区)城镇化水平的地区间差异较大,2012年城镇化率最高的蕉城区和最低的屏南县差距达到23.5个百分点。由于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强,集镇建设缺少活力,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弱,难以胜任区域发展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角色,难以成为相应区域的增长中心。

三、推进宁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制定规划,形成城乡统筹发展长效机制

要紧紧抓住党的十八大带来的历史机遇和重要条件,以构建滨海生态宜业宜居新城市为目标,牢固树立“视野要宽、标准要高、眼光要远”的规划设计理念。按照城乡一体发展的原则和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要求,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地加以规划,以县域为主体,通盘考虑、统筹编制城乡规划,进一步优化县区、乡镇行政区划布局,实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规划有机融合和衔接,促进城乡资源共享、产业互补、优势叠加。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一要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以茶叶、食用菌、水产品、药材等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植力度,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二要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作用,提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促进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做大做强工业园区经济,提升产业层次和以工促农能力,形成工农互补的产业链。三要着力抓好第三产业。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不断提升物流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积极推进城镇建设,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

一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突出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健全服务体系,加速人口集聚,加快城市路网、公共交通、教育、卫生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建设,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聚集和带动能力。二要提高小城镇发展水平。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坚持规划引领、产城并重,建设一批特色工业强镇、商业贸易重镇、历史文化名镇和现代农业大镇,切实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三要健全城乡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供气、供电、通讯、垃圾清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在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按居住地或就业单位登记的户籍制度。二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逐步形成农村初中向城镇集聚、农村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城郊村小学向城区集聚的布局。三要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农村大病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好农民病有所医的问题。四要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保障体系。改革传统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教育和其他多种帮扶机制为辅助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回顾与分析[J].理论与当代,2008,(11).

[2]邱雯.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全面实现小康的根本出路[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4).

基于城乡一体化相关问题的研究 篇4

所谓的城乡一体化, 主要描述的是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城乡一体化就是将我国的城市与乡村结合起来, 将工业与农业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统一作为整体来进行考虑, 对两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和整体性研究, 并且通过在体制上进行改革和政策上进行调整, 来促进城市与乡村在区域规划、市场构建、产业发展、保护环境、政策实施等方面的一体化。并且以此来对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进行改革, 以求实现城市与乡村在政策方面的平等、产业方面的互补和国民待遇方面的一致, 最终让农村人口可以享受到与城市人口同等条件的文明和实惠, 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的现状是:城市经济大多已经实现现代化, 并且以工业生产为主, 而农村经济则比较落后, 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 在道路建设、通信、医疗卫生和教育等方面比较完善, 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比之农村居民有较大的提升。这种现状既可以说是我国经济结构上存在的突出矛盾, 也是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的根本原因。因此, 实现向城乡一体化结构的转变显得迫在眉睫。

2 城乡一体化理论的来源

城乡一体化理论的来源可以从国外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与国内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两个发面来阐述, 而国外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立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们的目标属于共产主义目标。他们认为, 在人类历史中,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城市与乡村相互依存;第二是城市与乡村互相分离与对立;第三是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从其他方面来说,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正逐步地走向和谐, 城市与乡村正逐渐向具有平等生活条件的城乡一体化状态发展。马克思曾经在共产主义理论中提到:消灭城乡差距,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2) 城市规划立场。“田园城市”这一设想是城市规划立场的核心, 这一设想是由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 这一设想的主要内容是城市用地占总土地量的1/6, 而永久绿地和农业用地占5/6。霍华德用成婚来比喻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 城市和乡村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总体的最有效状态, 也就是用城乡一体化来取代城乡分离的社会形态。

(3) 城市发展立场。城市发展立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城市理论学家芒福德, 他曾表示:“城市与乡村不可能完全的分割开来, 二者的地位同等重要。如果要在城市与乡村的重要性上进行比较, 只能说二者的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加重要”。芒福德希望构建一个大规模的区域化统一状态, 因此他倡导建造更多的城市中心, 并且将现有的城市中心与新建立的城市中心相结合, 构建一个区域整体以使整个区域整体发展。这一想法涉及到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的生活, 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的共同发展。

国内学者对于城乡一体化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改革开放后期开始, 到1980年代中后期截止。1983年, 我国苏南地区最先使用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 当时的苏南地区工业发展迅速, 在乡镇地区产值已经超过了农业产值。因此, 城市与乡村之间在经济和文化层面的交往日益密切, 城市与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也在逐渐地缩小。到了1984年, 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这一决定的颁布极大地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逐步地形成了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网络性经济区域。自此以后, 我国多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始参照中心城市与周边乡村地区共同发展这一概念。

第二阶段自1980年代末期开始, 到1990年代初期截止。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城乡一体化的研究范围扩大化, 开始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推进。部分落后地区共同保有城市和乡村的特征, 是中国独特的地域类型。邵继华曾经在《北京郊区经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一文中提到, 北京郊区将以城乡一体化为总体战略目标来开展工作。

第三阶段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 一直持续至今。1990年代中后期, 城乡一体化研究开始在理论方面进行探索, 分阶段讨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各方面内容。在研究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 并不再仅仅拘泥于这一概念, 而是从具体的内容上着手, 确实地研究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方面或者一个确切的问题。总的来说, 城乡一体化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局限于表象, 而是纵深到更具体、更现实的问题中。

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关于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我国虽然地域广阔,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社会资源有限, 因此大城市的数目并不会太多, 加之被孤立的大城市对于周边农村的辐射作用有限, 急需中小城市在其间作为引导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影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早先就提出了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概念, 他指出, 如果人们只是单纯地集中力量来发展都市, 那么结果必然是造成城乡二元对立。农村缺少资源来进行自我发展, 而城市控制的过多资源又造成生产上的过剩, 这种发展的结构性失调将长期得不到改善。

(2) 关于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现如今, 科技在农业发展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 其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自然而然地减少, 由此导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生存不得不向大城市迁移, 而大城市的人口已经接近饱和, 由此带来的就业、医疗、生活压力不容小觑。

(3) 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由于城市与乡村之间资源水平的不协调, 农村的教育投入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 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教育水平差异很难得到弥补。

(4) 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城市由于经历了工业化的洗礼, 生态环境已经远远落后于乡村地区。面对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体化发展, 城市的污染必然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过渡到广大农村地区, 因此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将影响深远。

4 城乡一体化的相关建议

城乡一体化并不是一个单一指标可以衡量的概念, 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 它所涵盖的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 而对城乡一体化的相关建议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

4.1 城乡经济一体化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使农村从家庭经营走向市场经营。现阶段的农村, 生产经营的主体仍然是农户, 虽然农户也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经济职能, 但是由于农村家庭经营规模较小, 使得农户面对市场时, 呈现出严重的不规范性和弱质性。这是一种缺乏必要的发展和竞争实力的表现, 而农户之间又存在着信息滞后和彼此之间的模仿, 这种经营的相似性会极大地影响农民的收入。因此, 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以及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等措施的提出, 可以极大地强化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成立农会、农协, 并且发挥其中介组织作用, 在产中、产前、产后各环节由农协进行市场指导, 减少农户的经营风险, 增加农民收入。

4.2 城乡社会一体化

我国的城市居民自初次就业开始, 基本已经获得了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一系列保险的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在城市范围中覆盖面广泛, 广大城市居民都可以从中受益。而对于广大农村居民来说, 目前只拥有极低层次的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虽然在最近几年中, 绝大多数农村居民都参与了社会保障体系, 但是保障力度低、保障范围小、保障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在社会保险领域, 农村地区至今仍然没有任何进展。因此, 我国为了统筹城乡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制定了到2040年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是自2006年到2010年之间。在这一阶段中, 主要参照和执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纲要, 大概要求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 基本实现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此阶段的目标是要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建立多种试点机制, 并且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在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

第二步是自2010年到2020年之间。在这一阶段中, 主要目标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城市与乡村社会保障制度向统一协调发展的转变。在这一阶段, 要随着城市与乡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缩小, 积极推动各项保障制度的一体化改革, 努力实现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水平的最低限度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步是自2020年到2040年之间。在这一阶段中, 主要目标是用20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城市与乡村社会保障制度完成城乡统一。这一目标的实现持续到21世纪中叶,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 城市与乡村之间社会保障程度的差距将得到彻底地改善, 在这一时期内, 国家将建立起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4.3 城乡文化一体化

首先, 我国应当尽快建立起能够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的评估体系。

其次, 我国应当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三点:一是要将当地政府实施的针对农村区域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归入到政府预算中, 并且保证政府的投入可以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长, 进而使农村文化建设在资金获得一个长久的保障;二是要坚持以农村居民的需求为主要出发点, 坚持“三贴近”原则, 生产出更多符合广大农村居民价值观的公共文化创作;三是要实现重心下沉, 优化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结构。

再次, 创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良性互动机制。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三点:一是要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二是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创新;三是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丙章.中原城市群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研究[D].河南大学, 2009 (5) .

[2]张淑敏, 刘辉, 任建兰.山东省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定量分析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4 (9) .

[3]朱磊.城乡一体化理论及规划实践——以浙江省温岭市为例[J].经济地理, 2000.

[4]黄伟雄.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格局的探讨[J].经济地理, 2002.

[5]王业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以广西为例[J].商业时代, 2012.

[6]陈鸿彬, 王兢, 陈娟.河南中心城市带动能力评价及提高对策[J].经济地理, 2010 (4) .

[7]杨玲.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 2005.

[8]王碧峰.城乡一体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理管理, 2004.

[9]洪银兴, 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榆林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篇5

当前,我市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发展规模小、密度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农村社会事业比较落后;南北差距逐年增大;产业结构单一等。为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要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系统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是指导城乡一体化协调和健康发展的首要环节。根据200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转变过去国土规划与城市规划对城乡分割的理论与实践模式,高度重视城乡一体规划工作,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深化规划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管理新体制。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力,严格规划实施和监督。

二、要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按照大体系构筑、大城市带动、大园区承载为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产业聚集、生态涵养、旅游发展城乡体系空间布局;全力打造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域百万人口中心大城市,带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打造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节点和平台,推动农村人口向重点城镇集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三产的吸纳作用,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交通体系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以宅基地换房等多种形式,分层次稳步推进引导农民向中心城区、组团中心区、中心镇、一般镇和中心村集中。围绕实施“千企帮带、百村示范、十村样板”工程,建设1000个新农村,保护好、发展好一些民办企业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探索走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居住方式改变有机结合的路子,建设田园式新型社区,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三、要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坚持“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原则,完善城乡经济体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加快构筑产业联系紧密、空间布局合理、资源深度整合、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共享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要手段,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按照结构优化升级、优势行业突出、产业集群带动、区域协调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战略要求,进一步推进工业项目向园区、基地集中,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规模大、质量高的特色产业集群区。

四、要推进城乡劳动和社会保障一体化。进一步加大力度,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项目齐全、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标准适当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到2015年农村社会保障实现与城市社会保障基本接轨。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安置政策,将全市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切实保障农民利益。要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网络体系,健全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网络,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五、要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普及普通高中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卫生事业,以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为重点,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保证城乡居民公平享有付费合理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文化管 1

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扩大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范围。完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级重大事务决策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根据我市“两基地、一中心”建设要求,有针对性地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

城乡一体化问题 篇6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问题;反思;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0461(2012)09-0030-04

城乡一体化战略则可以概括为: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现阶段重点,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引导资源要素流向农村,繁荣农村经济,缓解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其进行反思,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较大

城乡之间的差距还表现在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之上。农村经济以农为主,其他产业很不发达。而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劳动生产率很低。我们用就业人员的人均产值来代表劳动生产率利用2005年~2009年的数据进行粗略估算,可以得出,非农产业综合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例如,2005年为5.9:1,2009年为5.3:1),但前者依然是后者的五倍以上;分别从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较来看,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六倍以上(2009年为6.1:1),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虽然低于第二产业的,但也接近第一产业的五倍(2009年为4.7:1)。

(二)城乡劳动力素质存在较大差异

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受教育程度是衡量人力资本的最主要指标。从我国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由于农村优质人才大量流出,城乡人力资本存在巨大差异。以2009年为例,农渔牧林业就业人员中小学及未上过学的就业人员比例高达45.2%,远远高于住宿和餐饮业(13.1%)、制造业(14%)、批发零售业(12.4%)、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6.3%)、房地产业(8.8%)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只占0.45%,低于制造业(8.6%)等,更远远低于金融业(59.7%)。

(三)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巨大

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在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从总量上看,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241,415亿元,而同期农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城镇的六分之一,仅为36,725亿元,并且绝对值差距在不断扩大;从增速上来看,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24.5%,农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速度为19.7%,低于城镇近五个百分点。

(四)城乡土地资源收益差距较大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土地资源分配是一种事实上的“以乡补城”,农民在土地资源利用开发中获得的收入少之又少。在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下,政府获得的大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和经费主要依靠从农民手中征地卖地所得。有报告指出,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达1.5万亿元。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地价大幅升值,但土地收入分配却存在诸多不合理,严重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有研究显示,土地用途转变增值的权益分配中,地方政府大约得60%~70%,村集体组织得25%~80%,失地农民只得5%~10%甚至更少。城市土地、住房已基本实现市场化,但政府对农村的土地、住房市场化仍然存在诸多限制与顾虑。农民工农村宅基地不能买卖,造成农民工不能将农村房产变现,只能“裸身进城”,无法在城市安居(倪建伟,2010)。

(五)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异

城乡教育存在差距。一是教育投入存在差距。从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四个指标来看,农村普通小学分别低于城镇16.38%、11.75%、11.43%、14.93%,农村普通初中分别低于城镇14.37%、8.98%、9.22%、5.36%。二是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差距。从硬件来看,据统计,2006年普通小学生均固定资产值城市5,180元、县镇3,487元、农村2,793元,城市是农村的1.85倍;普通初中生均固定资产值城市6,260元、县镇4,067元、农村3,702元,城市是农村的1.69倍;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市695元、县镇329元、农村186元,城市是农村的3.74倍;普通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市763元、县镇348元、农村355元,城市是农村的2.15倍。从软件来看,中高级职务教师比例以及高学历教师比例在城乡之间仍有较大差距,2007年,全国小学中高级职务教师比例为48.2%,城市高于农村9.5个百分点以上。普通小学教师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比例城市为教师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比例是农村的1.41倍,而城市初级中学教师文化程度在大学及以上比例是农村的1.94倍(谭彦红,2009)。

(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依然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近年来,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三农政策,农民的收入显著提高,但与城市居民收入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改革之初的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而当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绝对值209.8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57:1。到1983年的时候,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达到最低值1.82:1。随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便逐渐扩大。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绝对值首次超过10,000万元,达到11,020.14元。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153.17元,而当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为17,174.65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绝对值12,021.48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高达3.33:1。根据世界发展的一般经验,当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阶段,其他国家城镇居民收入大体上低于农村居民收入的1.7倍,并逐步下降(傅勇,2005)。

(七)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又直接导致城乡居民在消费能力、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上的差距。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率从最高点1983年的32.3%,下降到最低点2008年的8.9%,下降了23个百分点,同年,城市居民的消费率为26.5%,二者相差17个百分点。在居民消费总额中,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62.1%下降到2007年的25.6%,下降近37个百分点(迟福林,2008)。从消费结构来看,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1%,城镇为35.7%。另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比最低的是北京的2.1:1,有十四各地区在3:1到4:1之间,广东、重庆、甘肃、西藏、贵州等地都在4:1以上,最高的贵州达到4.6:1。

二、中国城乡一体化战略反思

(一)观念落后制约城乡一体化进程

政府在城乡关系的观念上还是计划经济思维。中国原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是在计划经济下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为了“赶超”,通过剪刀差强制将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城市优先,实行城乡隔离政策。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的思维没有立刻转变,“重城轻乡”、“重工轻农”思想延续下来。加之将“发展才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GDP增长才是硬道理,使“重城轻乡”、“重工轻农”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不成熟论和城乡一体化的自然结果论等思想观念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此外,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突出表现为四种心理:一是留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认为“种田是万本利、进城是找苦吃”,既不愿意离土、也不愿意进厂;二是怕离开土地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三是画地为牢,死守田园,欺生排外,不愿对外交流;四是等待观望,苦度穷熬,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李靖宇,2010)。这些消极思想观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

(二)政府职能不完善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

政府职能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缺失、政府职能部门不协调及政府职能范围不明确。其一,政府职能缺失,主要是政府在供给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方面存在“重城轻乡”的问题。由于城市是第二、第三产业集中地,第二、第三产业又是GDP的主要贡献者,因此地方政府之间的GDP竞赛使之在任期内不能不关注第二、第三产业、关注城市,经营城市,从而忽视农村,致使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表现在金融财政制度等改革滞后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方面。其二政府职能部门不协调。一方面是指下级政府的相关改革往往受制于上级政府部门的条框管理,比如下级部门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需要对不同渠道、不同部门管理的专有财政资金进行整合,而这往往难以打破上级管理部门对财政投入的相关条款规定而难以推进(张克俊,2010);另一方面是指同级部门的协调困境,尤其是在城乡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各个部门或投资主体各自为政,各自规划和建设,缺乏有效的衔接,导致“条块效益”,难以发挥集约效应(胡金林,2010)。其三,政府职能范围不明确,主要是指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的界限不明确,致使政府的行政成本及财政资金的效率损失超过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达到同一目标所导致的成本。

(三)政策法规不完善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

政策法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政策的城市偏向性、政策法规的创新性不足以及政策执行力不足。其一,政策的城市偏向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政策对资源配置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虽然近年来一系列亲农政策不断推出,但由于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城市偏向政策惯性及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短期功利性,致使现行的管理体制、投资重点、资源配置依然过度偏向于城市,对农业发展及农村建设相对重视不够,农业的弱势地位短期难以改变,城乡要素市场不统一、物质利益关系不合理、发展状态不协调、户籍管理不同轨、社会保障以及享有公共服务权利不均等、生产和生活服务体系及运行机制不完善等现象依然长期存在(陈红宇,2010)。其二,政策的执行力不足。如果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再好的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由于地方政府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倾向以及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中央政府制定的很多服务“三农”的政策在施行过程中很容易变形走样,得不到有效落实。

(四)现存城市化畸形制约了城市的扩散功能

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离不开城市增长极的扩散功能,但我国目前总体城市化滞后与局部过度城市化并存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城市扩散功能的发挥。

1. 我国总体城市化水平依然较低

目前中国城市化率只有51.27%,其中还包括2.2亿人未落户城镇的农民工,属于典型的城市化滞后型经济。我国城市化水平,不仅与工业化相比比较滞后,与同一收入水平下的常态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也严重滞后。城市化水平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效果,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

2. 部分地区城市建设不完善

2003年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以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率快速提升,但这种高速度并没有带来城市化的高质量。我国很多的地区的城市建设问题较多:一是很多地区的城市建设缺乏长期规划,致使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难以满足迅速增加的城市人口,导致道路交通拥挤、住宅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社会治安不良等“城市病”,严重影响了城市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承载能力;二是城市功能定位趋同。我国很多城市在进行自身定位时,不能从整个区域城市体系相互协调的角度出发,致使同一区域很多城市功能趋同,千篇一律缺乏特色,无法实现功能互补,严重影响了各自竞争力的提升及城市规模的扩大,无法更有效地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三是盲目扩城。很多地区城市规模快速盲目扩张,致使城市建设却非常低效粗放,要素利用缺乏集约化,资源环境瓶颈日益突出(李靖宇等,2010)。

(五)城乡利益调整矛盾逐渐突出

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撑农村,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利益的重新调整,不仅包括增量利益的调整也包括存量利益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城乡利益调整矛盾逐渐突出。一方面,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在财政收入增长受限的条件下,一定量的财政收入在城乡之间进行分配,必然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引起城乡矛盾,但若要同时保证满足城乡投入需求则又必然导致财政支出膨胀及预算赤字,长期难以持续;另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相关改革或将逐渐触及现存在的城市利益格局和有关群体,引发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产生改革和稳定之间的矛盾,致使相关实质性利益改革亦步亦趋举步维艰。同时,中央政府对城乡一体化改革的相关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比如,在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当涉及突破政策和法律时,哪些方面可以由地方政府自主决策?自主决策的程度如何?哪些方面需要向上级部门申报批准?这使得地方政府在改革深水区和突破现有的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畏首畏尾,难以取得有效进展(张克俊,2010)。

三、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现阶段,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主要着力点是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城乡文化一体化等。

首先,促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在城乡各种规划中,坚持“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和思维理念,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建设和统筹布局,真正克服、摒弃城乡二元观念;确保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加强规划的衔接配套,全面实现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城乡控制性详规、镇村建设规划、产业体系规划、交通、电力、生态环境建设等专业规划全覆盖。

其次,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主要是要实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最为基础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而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推进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做好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另外,要大力促进城乡工业协调发展,总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城乡工业根据各自的技术经济实力和要素禀赋情况,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分工,即,城市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体产业结构,走上以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高级化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则在城市工业升级前的产业层面扩张发展,形成以轻加工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格局。

再次,促进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空间一体化主要是在推进健康城市化的基础上实现城镇体系的合理化。总体指导思想是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既注重有效发挥大城市的规模效益、聚集功能和辐射效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也注重充分发挥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乡生产要素流动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的转移,促进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网络;把农民工对就业服务、子女教育和住房等需求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的范畴;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其能够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最低生活、医疗与养老保障权利;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多层次多类型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统一城乡社会保障的基本标准,使社会保障制度走向社会化。二是,建立健全国家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加大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包括建立农业产业支持体系、农村基础设施支持体系、农村社会事业支持体系、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农业保险体系等。三是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与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最后,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城乡文化一体化主要是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培育新型农民。要不断改善农民的精神状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破除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落后意识,激发农民奋发图强、积极向上、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精神。同时,强化系统化的教育与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教文化综合素质;加强农民的政治技能教育,培养农民的政治意识、民主意识、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对政治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从而提高其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等。

[参考文献]

黄健辉,刘金山.佛山市城乡一体化进展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0):100-102.

洪银兴,陈 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5-11.

张桂文.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梁小琴.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N].人民日报,2010-03-02.

李靖宇,韩 青.大连市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战略取向论证[J].决策咨询通讯,2010(1):12-18.

陈宗胜,等.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陈红宇.浅析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与区域布局[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7):39-43.

傅 勇.城乡差距、数量悖论与政策偏向[J].社会经济体制比较,2005(4):22.

迟福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J].农村工作通讯,2008(24):34-35.

城乡一体化问题 篇7

一、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 土地管理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

所谓“占补平衡”就是指对于耕地进行开发的负责人, 开发多少土地, 就必须同时开垦多少土地, 并保证其质量相当。但是, 很多土地开发负责人偷工减料, 为了达到其建设项目继续能得到占用地扩充, 及时拿到政府的审批文件, 往往不考虑补充耕地的质量, 随便乱开垦土地, 导致开发出的土地质量难以达到其征用的土地质量, 对土地的生产能力带来很大的影响, 有的土地开发负责人甚至一边开发整理, 一边抛荒。这样不仅对原有的土地资源造成破坏, 还造成开发资金的浪费。

(二)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 土地管理没有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所谓可持续发展, 就是从长远的利益出发, 在土地开发利用方面,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对其的需求能力, 长此以往的保证土地的持续发展。然而, 由于土地开发投资力度大, 投资周期长, 很多开发负责人急功近利, 减少投资力度, 缩短投资周期, 不考虑被开发区域的各种环境因素和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比如, 在土地整理开发中, 只重视政府文件中提出的田地的整改, 而没有考虑对河流、山坡等生态环境的规划, 长期以往, 最终会导致该区域环境恶化, 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 缺少对土地的专业管理

土地开发和管理涉及到很多学科, 很多行业的专业技术, 如农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土方工程、林业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等。而土地开发负责人为了节省投资成本, 土地开发管理中缺乏专业技术的支持。

(四)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 土地的投资主体比较单一

为了实行国家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政策, 政府在土地开发管理投资中发挥了重要的主体作用。政府的的投资来源主要有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农业重点发展基金以及国家补贴等等。但是光靠政府的力量会显得太单薄, 对实现土地开发管理还有一点的资金困难。

二、解决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的对策

1) 土地开发管理必须以农民的切身利益为前提, 不仅要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 还要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结合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共同发展, 相互促进, 实现投资单位和农民共同利益的发展。这就要求投资单位开发高质量的耕地, 不仅保证自己项目的拓展, 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的经济效益,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 才能给土地带来新的生命力。

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质量, 人类不能生存, 就更不用谈什么城乡一体化建设了。因此, 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在对土地开发管理时, 要将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林业规划等等都结合起来,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型规划。不仅要搞好城乡的基础建设, 还要重视农业的基本建设, 将农业融合到城乡建设中, 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三者的统一。

3) 建立专业技术的土地开发管理团队。土地的开发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必须要求从事这行工作的人具备很好的专业素质。然而, 在大多数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缺乏这么一支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队伍来保证土地开发和管理的质量。为了保证土地开发管理的高质高效, 急需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从科学的角度出发, 利用先进的技术应用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同时建立土地开发管理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资质认证和考评制度。规定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和个人才能承接项目, 保证土地开发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4) 实现土地开发主体多元化, 同时体现公益性和有偿性。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拓宽投资渠道。为了能够筹集社会上各方面的资金, 建立高效、具有市场化机制的筹资手段, 利用土地开发管理后续产业的高效益和高回报来吸引社会上各种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土地开发管理中来。因此, 在现代化社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土地开发和管理不仅要体现政府的行为体制, 还要兼顾市场竞争, 做到增地、增效和增收的目的, 共同实现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目的。虽然三者的看待角度不同, 目的不一样, 但都是以土地为介质, 实现三者的共同利益的结合点。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

1) 坚持耕地的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动态平衡原则。对于基本农田实行缴纳基本农田补划费, 落实基本农田的补划任务, 落实耕地的占补平衡。

2) 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后, 增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减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库;将已经报废的工矿企业用地、废弃的学校用地都置换成城乡建设用地。通过土地整体的改革管理, 新增的耕地可以直接用于农用地转用指标。

3) 实现城乡统一规划, 建立统一的土地收购整理机构, 先征收集体土地, 被政府用地储备, 并制定相关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 实现城乡土地管理、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的统筹。

四、小结

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 打破目前农业用地和工商业用地之间的界限, 便于土地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同时要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途径, 保证农民权益, 才能更好的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实现城乡互动, 协同发展。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到来, 城乡一体化建设已经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 这对于复杂多变的农村环境来讲, 将会给农村土地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 土地开发一定要以保证农民利益为前提, 搞好土地权属管理, 合理利用土地, 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建设,土地管理,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孙治淮主编.城乡一体化现代地籍建设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2]谢俊奇吴次芳主编.中国土地资源安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城乡一体化问题 篇8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体制,二元结构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化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 但诸多不协调的问题随之暴露出来, 由此, 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建议》中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强调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1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从城乡关系的角度,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借助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双重推动, 城乡之间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 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 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 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利益反差缩小, 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 最终使城市和乡村互相融合, 成为一体。规划学者则是从空间的角度, 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生态、环境学者从生态环境的角度, 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以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 从而使得城乡健康、协调发展。经济学者则从生产力合理布局和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 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和乡村互为条件、互为市场、互为依存、互为渗透, 同步发展, 城市和乡村彼此都能适应和满足对方要求, 城乡协调发展的一种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城乡生产力分工优化、布局合理、协调发展, 经济效益最佳。本文认为,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 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改变的过程, 是城乡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互为资源, 互为市场, 互相服务, 以城带乡、以乡促城, 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2 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1 存在的问题

(1) 城乡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长期以来, 我国特有的体制、机制造成了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不平等。农村只是向城市提供廉价的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 城市则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 在农村提供的廉价基础性资源的基础上获得了大量的收益, 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由此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极不平衡, 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很明显。近5年来我国农业增加值年均递增率3.24%;工业、建筑业年均递增率则达到了12.36%;第三产业年均递增率达到了18.32%。由此可见,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明显慢于城市。

(2) 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差距越来越大。2008年, 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达到了15781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却只有4761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3年的3.23:1扩大为3.31:1。2008年城乡消费水平对比为3.07, 也就是说, 城镇居民一个人的消费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的消费, 我国农村居民生产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至少10年以上。虽然这些年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总体来看, 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在继续拉大, 农民的生活条件远不如城市。

(3) 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差距大。由于政府在资金投入上缺乏统一规划, 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地落后于城市, 二元化现象明显。近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依靠政府的大量投资, 建设步伐正在加速。而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建设显著地落后于城市, 在农村兴办各类公益事业都需要农民出工出钱。特别在现行财政体制下, 乡镇财政支出压力逐年加大, 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非常有限。尽管每年都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但很难满足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人们直观地形容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差别时, 很形象地说我国的城市如同欧洲, 而农村则如同非洲。

(4) 城乡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方面差距大。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地向城市集中, 导致大量的农村学生涌向城市。农村校点虽多, 但教学条件远不如城市, 生源出现了逐年减少的趋势, 由于生源不足, 许多农村学校只得合并, 这使得许多农村孩子小小年纪就得离家去很远的地方上学。城乡师资水平差距太大, 素质高些的教师多数不愿在农村执教。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差, 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执业医生相对较少, 技术力量薄弱, 医疗卫生条件不如城市。特别是村级医疗保健设施简陋, 农民就医难的问题没有解决。

在社会保障方面, 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 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逐步得到落实。截至2008年9月, 城镇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超过了2亿人,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达到了27399万人, 参加失业保险的达到了12203万人, 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3459万人和8797万人。农村社会保障虽然在基本落实, 但与城镇相比, 依然差距大。目前只为“五保户”提供了低保金, 为部分双女户办了养老保险。近年来, 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 城郊土地被大量征用,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2.2 问题的原因

(1) 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对城乡一体化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认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只是简单的让农民进城, 而没有认识到推进城市一体化是要优化城乡资源配置,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他们认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以减缓城市发展速度、降低城市发展层次为代价, 而事实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改善城乡关系,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他们认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个模式发展, 而事实上在实践中城乡应更好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 走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缓慢。

(2) 城乡发展缺乏统筹规划。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各自为政、自成体系, 没有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指标体系, 城乡之间协调性差, 缺乏必要的规划控制手段;城市、小城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不重视社会投资的整体效益, 指导工作上缺乏依据, 落实工作上缺乏连续性。由于整体规划不健全, 一些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难配套。

(3) 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城乡政策体系依然不完善。目前, 公共财政体制、城乡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流转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等严重制约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突出表现在支持小城镇建设和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不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筹资渠道窄, 乡镇拿不起, 银行贷不到, 土地收益用不上, 民间投资进不来;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不完善, 特别是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 除国家投资以外, 基本由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负担, 筹资渠道有限。

3 提高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应对措施

3.1 深化体制改革, 逐步建立完善的城乡政策体系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以及城乡统筹就业制度;改革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 鼓励农民在自愿、有偿的基础上, 以股权等多种形式实行有偿流转。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经营性水电、交通等项目的开发建设, 探索将农村集体土地收益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征地体制, 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 解决土地被征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增加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 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3.2 纠正认识编差, 科学制定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规划

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一定要正确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实质, 科学制定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 避免就城市谈城市, 就农村谈农村, 一定要明白“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应该把城市与乡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 统一规划城市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特别要针对城乡关系失调的领域, 通过制度创新和一系列的政策理顺城乡融通渠道, 为城乡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曾赛丰.中国城市化理论专题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06.

[2]王亚飞.对我国城乡一体实现模式的探讨[J].经济纵横.2007.02.

城乡一体化问题 篇9

1.1 历史原因

对于我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因素来说相对是十分复杂的。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受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影响, 即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在抉择、计划、方针上都重视工业与城市, 使农业、农村在外部环境上远不及工业和城市。

在中国近五千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 农耕文化得到了无以复加的发展。在古代与近代中国,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一直占主导, 直到今天依然是以农民这样一种基本的生存形式而呈现。小农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分散封闭, 并且它还将农村大批的劳动力群集于土地之上耕作, 生产效率低, 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 更接受不了市场经济的冲击,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农民收入水平也相对低下。

1.2 国际背景

1.相对来说,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起步较早, 并且在工业和城市有所成效时, 又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使工业和城镇化两者之间可以实现互助的关系。而发展中国家的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一般起步晚, 许多国家更是普遍受战争影响, 市场发展环境不完善, 经济发展过程平缓, 有先天发展的劣势。就中国来说,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提升国家的政治地位, 渴望在经济上追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迅速完成工业化, 所以拟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且采用“城市偏向”政策, 农业、农村相应就被忽视了。

2.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人口增长迅猛, 超出经济增长速度, 也超出了制造业与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

1.3 根本原因

中国“三农”问题究其溯源还是体制障碍导致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 生产效率相对低下, 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为了快速摆脱积贫积弱的境况, 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国家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而改革开放前, “一五”期间确立了以军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体系, 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体制, 逐步导致了城乡二元体制, 将工农、城乡、市民与农民分割开来, 导致了社会极大的不公平。

2 城乡一体化的定义

就城乡一体化的定义来说, 它并不是说把农村改造成城市模样, 也不是说城市往农村的方向发展, 最重要的是将城市和乡村的特质保留下来, 基于此让城与乡之间拥有关系层面的相对平等、经济社会层面的相对协调、生态层面的相对适应。

学术界广泛认同, 城乡一体化是要在生产力水平、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达到非常高的阶段才可能实现。本就应该是城与乡之间借鉴优秀成分而去除落后成分的一种互利互惠的过程。城乡一体化不单是要提高物质层面, 还要丰富精神文明。此外, 城乡发展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城乡之间毫无差异。所以, 给城乡一体化一个较为具体的界定即为生产力水平达到比较高的情况下, 城与乡形成相互联系, 城市带动乡村, 乡村补充城市, 在各个方面去实现共享, 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来实现城市和乡村和谐发展。

城和乡两者之间从来都不是相向而立的, 两者要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并努力实现相依相存、共荣共生的关系。就北京市城乡一体化来讲, 就是四个字:加减乘除, 加是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资力度;减是简化审批城乡一体化的项目手续, 提高办事效率;乘是试点成功以后, 我们推开, 以点带面, 它是一个倍数的增长;除是破除城乡二元旧有体制的一些障碍。

3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众多工作的重中之重。若农民没能走上小康之路, 那么很难使全国人民走上小康之路;若农业没能踏上现代化的道路, 那么很难使全国踏上现代化的道路;若农村没能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那么很难使全国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给予了很高的重视, 惠农富农政策相继出台, 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得以实行, 对处理好“三农”问题来说, 这样的一些举措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城乡二元结构所形成的城乡差别不但对农业与农村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且对农民造成了很大的不公平。随着逐渐发展的形势变化, 国家调整了各项工作的政策, 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基本原理“永恒发展”的, 贯彻了党的思想路线就是要“实事求是”。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中央的这个《意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 让广大农民参与均衡分配改革的“红利”, 让广大农村共享发展的成果。

4“三农”问题解决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4.1 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

探寻农业转型新路径

中国要强, 农业必须强。就当前来看, 处于国际国内双重环境影响下, 价格倒挂问题表现在重要的农产品上, 伴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 农业受到了价格与成本的压力。并且, 日趋减少的资源和不堪一击的生态环境, 对农业生产高投入高产出的现状发出了警告, 农业发展将迎来不小的困难和挑战。

我国在这样的艰难态势下, 就一定要寻找农业新的发展方式, 运用新的手段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要从之前注重产量和粗放经营逐步到更加的看重数量、质量的提升、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能力、不断创新农业科技、加强农业生态治理, 使农业的成为可持续并集约的发展。

4.2 从内部发力到内外联动:

拓展农民增收新渠道

中国要富, 农民必须得富。近年来, 我国农民收入达到了“十一连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减小。但是, 在当今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 对于两类占农民大部分收入的打工收入与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来说, 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增加变得困难重重。

种植业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已下降为4/1以下, 在这样的形式下, 出台怎样的农业支持政策, 以此来提高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把农民增收的问题真正落实到实处, 就要使农业实现内外部的联动即要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使更多的财政资金放在支持农业发展上, 要将有关农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 建立强效的监督检查体系, 防止挤占、挪用的现象发生。

4.3 从单向突进到综合破题:

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

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得美。近些年, 我国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 但现今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相对还是较低, 所以必须要大力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更好发展。

就当前来说, 农村已然成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中的一大薄弱之处。对于农村基础设施来说, 在水、电、路、气、房等方面要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新农村建设要从单向突进向综合发展迈进, 不仅要将村子的容貌进行绿化和美化, 并且要使其经济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 使农民增收的渠道更宽和更广。逐渐从注重“物”转向更看重“人”。

4.4 从顶层设计到试点试验:

改革激发农村新活力

实现农业的强盛、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美丽, 就要将改革进行到底, 并加快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为农业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要想实现全面深化改革, 就要不断使顶层设计更加的完备, 做好试点试验, 实行更多的改革措施。对于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经营制度、使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土地、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宅基地如何改革要逐步提上日程。

我们所说的改革, 就是想要用市场化的方式, 使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农村产权, 使其达到流动更加有序与配置更加合理, 也使农民的土地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 促进农村资源和资本得到有效利用, 让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5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政策创新

5.1 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 要大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使农业在发展方式上得以转变、农业转型升级得到跨越式发展, 是我国必须要去关注的大问题。不管是从资源环境制约还是国际竞争压力上来说, 都对我国农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因此农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中心, 站在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 推动农业产业制度创新, 加快土地产权的流转, 可走农业生态化的道路, 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 树立品牌意识,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体系。由此可知, 只有将改革创新作为我们发展的动力, 使农业真正得到转型升级, 才能使我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5.2 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 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就当前来说, 大部分的行政村基本都有了公共服务中心。以榆次区近城村为例, 该村就制定了整体规划区的建设, 使村民在生活上得到更大的便利。因留守村中较年老的老人无人照看, 所以就设立了老人日间照留中心, 如此贴心之举受到了村民的普遍欢迎。但也要看到是某些村中所设立的公共服务中心建好后就被搁置到一边, 无法发挥其本该拥有的社会价值。因此, 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是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通力合作, 提高村民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公共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5.3 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 务必通盘筹划、综合考虑

要做到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差距, 使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日益显得突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也顺应时代的大发展, 更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好方法。一定要把解决好、发展好“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重点关注的事情。要进行通盘的筹划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来破除城乡发展之间的鸿沟, 使农业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 将解决好、发展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处理的位置上, 要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 使城乡真正实现共同的繁荣。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三农”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 对城乡一体化下了一个较为具体的定义, 进而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阐述了“三农”问题解决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以及城乡一体化政策创新的内容。

关键词:“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二元结构,政策创新

参考文献

[1]何艳玲, 宗成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第27卷第2期, 2014, 2.

城乡一体化问题 篇10

关键词:农民文化权益,政府供给,保障体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之一, 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文化权益的关注。但是, 在城市化进程中, 农民文化权益并未得到有效保障。为了深入了解农民文化权益保障中的问题, 为农民文化权益的良好保障提供参考依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城乡一体化中农民权益保障研究”课题组成员, 先后深入国务院批准的两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和成都市的32个区 (市) 县、470个村、1898户农民, 就文化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农民文化权益保障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国家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 农村文化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 农民文化权益得到较大提升。但是, 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程度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农民文化权益保障还存在诸多缺失。

1.农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 但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滞后, 农民的文化生活仍十分单调贫乏。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农民都有较多的休闲时间, 每天空闲时间少于1小时的仅占11% (见表1) 。但农民的休闲娱乐方式却十分单调, 经常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除了看电视、打扑克或麻将和聊天外, 很少参加其他文化娱乐活动 (见表2) 。

资料来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整理, 下同。

2.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且利用率较低

虽然近几年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 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仍然严重不足。在调查地区, 除电视和电话、网络外, 其他文化设施覆盖率都很低 (见表3)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是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物质基础,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严重缺乏, 是导致农民文化生活单调、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缺失的重要原因。

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利用率还很低。一是光纤入户率低。由于光纤入户费及电视收视费偏高, 光纤入户率只有43%。二是文化站活动难以开展。尽管97%以上的乡镇都有文化站, 但大多数文化站条件简陋, 有的站只有一块牌子、一张办公桌, 大约只有50%左右能够正常开展工作。三是农家书屋成为摆设。被调查行政村基本上都有图书室或农家书屋, 但68%的农民从未去过, 只有9%的人经常去。四是农村文化活动室运转困难。尽管47%的行政村建起了文化活动室, 但经常去参加活动的农民只占9%, 60%的农民从未去过。五是宽带网利用率低。虽然网络覆盖率接近1/3, 但受访者中只有11%经常上网, 63%的人从不上网 (见表4) 。

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能满足农民需要

农民文化生活单调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 与农民的文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1) 村集体组织的文化活动不能满足农民需要。

调查显示, 在过去一年中, 有67%的村组织过“文明家庭”、“先进个人”等各类评比活动、各种民间歌舞表演及拔河、球类比赛等体育活动, 但是有68%的人从未参加过 (见表4) 。事实上, 绝大多数农民希望村里经常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见表5) 。

(2) 各类“送文化下乡”活动不能满足农民需要。

过去一年里, 有71%的村接受过当地政府组织的送电影下乡、综合文艺演出、送图书下乡、各类知识讲座、送电脑及艺术作品展等“送文化下乡”服务, 但这类活动没有持续性, 开展的次数有限, 绝大多数农民希望多开展此类活动, 其中对电影、综合文艺演出、知识讲座及送图书下乡的需求较强 (见表6) 。

(3) 乡镇政府的文化、科技、信息服务不能满足农民需求。

过去一年中, 80%以上的乡镇为农民提供过农业科技指导, 市场信息、求职信息等信息服务, 以及就业技能、农业实用技术、电脑网络应用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文化素质、外语应用能力等免费培训。但是, 70%的受访者从未接受过当地政府的科技指导, 56%的受访者从未接受过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 47%的农民对政府的信息服务不满意或不太满意, 68%的受访者从未接受过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 31%的受访者对政府的培训服务不满意或不太满意 (见表7) 。

实际上, 农民对文化、科技、信息服务的需求很强烈, 75%的受访者希望政府提供更多农业实用技术方面的科技指导, 以及求职、就业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等服务, 91%的受访者希望政府提供更多就业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电脑、网络应用培训、文化素质培训、经营管理培训、市场营销培训等免费培训 (见表8) , 表明政府为农民提供的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在数量上、质量上和结构上还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

4.腐朽落后文化威胁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由于农村基层组织薄弱, 农民文化精神生活缺乏, 农村普遍出现“信仰流失”, [1]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糟粕正在侵蚀着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威胁着农村的稳定与和谐。受访者中有58%的人参加过求神拜佛、烧香问卦之类的活动, 其中多数人是为了寻求心理安慰或从众心理的驱使。在对待红白喜事的态度上, 57%的人主张举行摆酒席宴请宾客、请乐队演奏、摄像、文艺演出等各种仪式大操大办。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的空闲时间大大增多, 在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文化生活方式单一的情况下, 许多农民空闲时间除了看电视就是打扑克、搓麻将 (见表2) , 其中不少人参与赌博, 还有的人因为精神空虚染上毒瘾, 甚至走上卖淫、盗窃、抢劫、贩毒等违法犯罪道路。

5.农民对当前文化生活的总体满意度不高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足, 导致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不高。调查显示, 农民对当前文化生活的总体满意程度不高 (见表9) 。农民普遍希望政府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设施, 提供更多的科技指导、信息服务及各类教育培训的机会, 组织更多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还有部分农民希望政府采取有效措施, 在农村树立良好的乡风文明, 保护和发展当地的特色民间文化。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城乡一体化中农民文化权益的保障程度还很低, 与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较大距离。

二、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分析

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缺失, 既有政府的原因, 也有农民自身的原因;既有思想认识上的原因, 也有资金、体制上的原因, 还有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

1.认识根源:思想上不重视农民文化权益保障

许多人认为, 在现阶段农村经济还不发达, 农民基本温饱、工作安全还没有保障的情况下, 谈文化权益是奢侈的。[2]因此, 许多地方在文化建设实践中走过场, 应付了事。有的地方搞形象工程, 只注重文化设施建设, 不注重文化设施的利用和管理。调查发现, 有的村文化基础设施很齐全, 但利用率却很低, 有的设施甚至根本没投入使用过, 闲置浪费很严重。有的地方搞形式主义, 农民文化权益理解为放几场电影、唱几台戏, 对农民迫切需求的农业技术指导、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却很少关心。

2.资金瓶颈:财政投入不足

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供给不足, 主要包括资金供给和制度供给两个方面。在资金供给上, 长期以来, 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有效投入不足。据统计, 2005~2009年国家财政投入的文化事业费平均每年增幅为18%左右, 其中2009年增幅达27.14%。重庆市2005~2009年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6%左右, 其中2008年同比增长56%, 但文化事业经费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从2005年的2%左右下降为1.8%左右, 其中, 重庆市2009年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1.45%, 成都市只有1.26%。[3][4][5]

在文化事业支出中, 用于农村文化事业支出的比例远低于城市。近年来, 我国对农村文化的投入虽有所增加, 2007年全国农村文化投入共计56.13亿元, 比2006年增长25.9%, 全国9亿农民人均约6.2元。[6]据估算, 农村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比重约为1/4, 但农村人口却是城市人口的近1.5倍。财政投入的巨大差距直接导致了城乡文化发展水平的失衡。

3.制度因素:农村文化体制不健全

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足, 除了资金供给不足外, 还表现在制度供给不足上。

(1) 农村文化设施管理制度缺失。

由于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存在问题, 导致现有文化设施利用率低、缺乏维护等。调查发现, 几乎所有的行政村都办起了农家书屋, 但受访者中仍有59.15%认为没有农家书屋, 还有的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被长期闲置 (见表10、表11) , 去参加活动的农民聊聊无几。

(2) 农村文化管理模式陈旧。

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服务供给决策机制, 导致对农民文化需求缺乏了解。从受访农民很少参加集体文化活动、很少接受政府科技指导、对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和免费培训不满意的原因调查中发现,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体不能满足农民需求, 其中共同的原因包括宣传、组织工作不到位、内容和形式不受农民欢迎等 (见表12~表15) , 归根结底还在于农村文化管理模式跟不上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导致农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满意, 农民的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3) 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许多地方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当成“软”任务, 未将其绩效考核列入重点工作和目标责任考核中, 致使各级政府无法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建设的责任层层分解, 农村文化建设各项任务不能落到实处。

4.人才因素:缺乏高素质的农村文化建设队伍

文化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决定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在现有的人员选用机制下, 各级政府给基层文化设施核定的人员编制数都很少, 有的甚至没有人员编制, 基层文化设施的主要负责人都是由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兼任。由于待遇低、地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文化人才队伍的稳定。

5.教育因素:农村教育落后,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农村教育落后, 导致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很低。尽管各级政府近几年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但农村教育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调查发现, 受访农民中, 受过技能培训的只占1%左右, 掌握1~2项实用技术的仅有16.4%。

三、城乡一体化中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的对策

农民文化权益保障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城乡一体化中, 应当充分发挥政府、文化部门及社会力量的作用, 在资金、设施、组织、人才、制度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保障, 构建一套农民文化权益保障体系, 充分有效地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实现。

1.从思想上提高对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的认识

农民文化权益保障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其本身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并且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为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打下基础。因此, 政府在农民文化权益保障中应树立“文化生产力”思想, [7]真正将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 甚至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之中, 从而使农村文化建设得到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加强政府对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的供给

农村文化设施和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因此, 政府应是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的责任主体和供给主体。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供给者, 政府应当主要在资金和制度上提供保障。[8]

(1) 加强资金供给, 继续加大对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的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 要继续落实对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 加大财政经常性投入, 从而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所需的资金得到长期稳定的保障。建议各级政府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其他公共设施建设一样列入财政预算支出, 建立财政支出持续稳定增长机制, 并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同时, 设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 优先安排重点文化建设项目, 切实保障重大公共文化工程的实施。

(2) 加强制度供给, 完善农民文化权益保障机制。

农民文化权益保障是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予以保障。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 完善农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的重点是: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村文化供给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的导向机制、群众参与机制、监督约束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及城乡文化资源共享机制。

3.培养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

培养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建设专兼职文化从业人员队伍, 包括营造良好的文化人才成长环境, 发现和选拔农民文化骨干, 吸引、留住文化从业人员, 培训“村官”、农村文化师[9]等从业人员。二是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管理人员队伍。应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起开放型的农村文化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和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同时, 创新、完善高校专业设置, 调整和增设一批与农村文化权益保障相关的学科和专业, 招收培养青年学生, 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三是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 努力创造能够吸引人、留住人、发展人的良好环境。

4.加强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从长远来看, 农民文化权益要得到很好保障, 必须从教育抓起, 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使农民不仅懂得如何维护自身的文化权益, 而且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鉴赏能力, 提升精神生活质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应当在长期不懈地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并大力开展农村科普教育, 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 崔海兴, 郑风田.“三农”视角下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与出路[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02) .

(2) 徐海东.农民文化权益保护中三大悖论之破解[J].中国农业教育, 2006, (01)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6~2010)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4)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 (2006~2010)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5) 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 (2006~2010)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6) 周虎元.我国农村文化现状与发展建议[J].农村工作通讯, 2008, (23) .

(7) 陈运贵.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以安徽省农村文化建设为研究视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 (02) .

(8) 葛继红, 王玉霞.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基于加强政府供给角度[J].生产力研究, 2009, (04) .

城乡一体化问题 篇1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09-02

党的十八大在强调“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上,要求“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因此,社区的概念及其内涵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丰富和扩展,而且在实践中也被赋予了时代的意义和特征。河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探索的基本经验概括起来,一是领导重视,政府推动,发展较快,成效显著;二是规划先行,注重民生,模式多样,因地制宜;三是积极引导,自觉自愿,农民利益,城市思维;四是整合资源,多方筹资,产业支撑,增收拓宽;五是系统工程,统筹发展,创新管理,和谐社区。但由于新型农村社区是一个探索过程,实际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河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对新型农村社区认识模糊,定位不清晰

首先,很多村民,甚至是一些领导,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农村两个概念认识不清,认为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同一个概念、同一个标准、同一个要求。其次,对于新型农村社区的真正内涵认识不到位,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就是简单地把几个行政村集中居住,建成一个较大的农村组合体,而对于社区所具有的内在功能认识不够。

2.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而强行征地的现象时有发生

尽管一再强调,各地要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不能动摇,依法依规保障好重点建设用地需求。但侵犯农民权益,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情仍时有发生。调研中发现,各地都不时发生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关的征地纠纷,在一些地方甚至发生强行征用农民的耕地,大肆圈占农村集体土地,毁坏即将收获的农作物等现象,导致被征地农民围堵乡镇政府等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使农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使政府形象和干群关系严重受损,也使得当地农民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动机产生怀疑。

3.社区建设的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渠道还需拓展

在资金来源上,很多地区基本都是依靠政府融资,经济发达的乡镇工业较为发达,财政收入充足,依靠自身就能够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但很多乡镇经济发展落后,各级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入偏少,并且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锐减,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基本都是靠上级政府的扶持,这限制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如何拓展资金来源,形成有效的融资渠道是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项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4.社区公共服务滞后,经费保障能力不足

很多地区在并村、联村建社区后,都存在着管辖区域增大、人口增多、工作人员缺乏的现状。社区干部忙于应付上级部门交办的工作,弱化了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能。社区工作经费不足。建社之初就规定了社区工作经费由区、镇两级财政共同承担,不由村集体经济承担,但由于目前公共财政尚没有达到能包办农村一切事务的水平,只能把有限的资金用于解决农民最迫切、最关心的公益事业上去,暂且控制社区工作经费和人员报酬,导致资金供给与社区管委会工作量不成正比,经费不足,特别是报酬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5.转型期社区干部队伍和组织管理亟须加强

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正在实践过程中,处于管理与发展的转型期,社区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明显。一些较为落后的乡镇,部分社区干部文化、知识、年龄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多数社区干部从村干部转化而来,角色转变了,但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还是因循守旧,在新农村建设中缺乏新思路、新举措,影响工作开展。其次,组织之间的关系未理顺,相互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长期稳定和谐发展。

6.农村文化发展的总体滞后影响了新型社区的文化建设

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缺失,二是农村传统文化的流失,三是农村基础教育资源远远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较大,严重不平衡。同时,由于农民思想观念上的相对落后,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现代化的农业、科技与生活方式都无法完全融入农村的生产与社区生活当中去。

7.政府与农民关系缺乏良性互动,沟通不畅

当前基层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对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应该发挥何种作用定位不当(或者是政府主导或者是农民为主体),二是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在社区建设中出现行为偏差现象。三是对农民差异性诉求的综合考虑尚不充分。在实际运作中,一些“达标工程”、“限时工程”、“指标工程”、“政绩工程”,忽视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真实诉求,不仅农民没有任何实惠,更是严重损坏了农民的利益。

二、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河南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思路和对策

1.注重规划的科学合理性是引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先决条件

村庄规划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提和依据,必须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立足实际。二是突出特色。三是形成体系。县(区)政府首先要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纳入县(区)全域规划,完善县城中心城区——产业聚集区——重点乡镇——新型社区的城乡统筹体系,保障各区域规划时空衔接的统御性和前瞻性;其次要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管理体制。最后要强化项目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加强规划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2.结合实际、分类指导是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由之路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目的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此在推进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充分结合农村布局特点,按照生产现代化、设施城镇化、服务社区化、生活市民化的要求,合理引导,适当集中,土地规模化经营,打破行政界限,拓展服务领域,并创建农民创业产业园,为农民居住在新社区、就业在家门口创造条件。

3.试点先行、稳步推行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基本要求

各级政府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新型农村社区放进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大视野中,跳出农村来认识农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必须由政府牵头主导,组织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

要善于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方法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生活习惯,激发农民自主建设、自主管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热情,赢得广泛的民心支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把新农村建设的自主权交给农民,制定社区规划必须尊重农民的意见,注重兼顾公平,真正实现弱势群体也能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受益。

4.加大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力度是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支撑

一是探索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政策。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健全土地调整置换及金融互助等方面的各项配套政策,同时保证农民可以享受土地二次流转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坚持多种补偿方式有机结合。二是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资金方面的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推进企业帮带、搞好市场运作、引入社会资本、实行规费减免、提供信贷支持等,用足用活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三是要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以及配套的社会保障、医疗、科教文化等服务。四是将出台的涉及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整合统筹运作。

5.注重衔接、强化后续管理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基本实现社区建设规范化村庄管理社区化,逐步实现城乡社区服务管理一体化。首先在“建设——入住——管理”各个环节做好衔接,从而进一步加强后续管理;其次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制,促进公共管理和服务向农村覆盖和延伸的管理体制改革;最后建立符合社区发展的管理体制,推动村级事务管理向城镇社区管理转变。

6.优化政府职能,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构建农村现代化管理新格局的迫切需要

一是政府应发挥好引导者职能。二是政府应发挥组织职能。三是政府应发挥服务职能。四是政府应发挥监督职能。

7.因地制宜、科学破解就业难题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要求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做强非农经济。二是打造特色农业。可以按照“三化”协调发展的要求,使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抓龙头、重特色、创品牌、上规模、成集群,打造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拓宽收入渠道,实现多元保障。利用腾出来的土地以及土地流转的方式,以出租、入股的形式让农民获得一定的收益;安排农民就近到企业转变为产业工人和现代农业工人;鼓励有特长、有资本、有意愿的农民创业,开班小型或微型企业。实现社会保障化,应一手抓房屋产权制度改革,一手抓保障制度完善,让农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

8.积极发展社区文化是营造新型农村社区家园归属感的强效载体

推动社区的文化融合,首先要加强各级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组织领导和体制机制创新,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成效纳入到工作考核范围内;其次,要大力培养以当地农民为主体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再次,要不断增加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级联动的文化组织建设。通过完善的社区文化服务、良好的居住环境唤起农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幸福感和家园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彭德循,曾永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7.

[2]同春芬,党晓虹,王书明.农村社区管理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8.

[3]孙华玲,张刚主编.国外新农村建设实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秦小星.河南新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参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9).

城乡一体化问题 篇12

城乡结合部是特指处于城市建成区与近邻农村的结合部位。它既不同于发达的城市建成区, 又有别于纯农村地区。它是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而不断衍变和发展的特定地区, 具有鲜明的“亦城亦农”的特征。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位于郑州北部、黄河南岸, 黄土高原余脉邙山脚下, 是郑州城市北部功能组团、城市主要战略扩展空间和联系黄河北岸新乡、焦作等城市的核心通道, 郑州市重要的食品工业、建筑机械、商贸物流业基地, 郑州市水源地和生态保护屏障, 郑州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当前郑州市惠济区城乡结合部的现状、特点, 深层次分析其城市化路径及发展对策, 对于推进惠济区城乡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城乡结合部特征解析

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区域发展的关节点之一, 具有界限的动态性、不稳定性和模糊性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整个城市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 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资源, 并能为改善城市生态条件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 城乡结合部又直接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乡结合部问题处理得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城市能否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郑州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快速健康发展, 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城乡接合部的资源, 妥善处理好城市内部发展与城乡结合部发展之间的关系, 使整个城市区域经济获得协调健康发展。

惠济区属于郑州的近郊区, 绝大部分区域属于城乡结合部, 已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纯农村地区。分析惠济区发展现状具有如下特征:

1. 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处在逐步适应城市的过程。

随着体制的变化, 近郊的农村转变成城市, 近郊农民转变成“城市居民”。许多乡村改为居委会, 一夜间的户口性质变成“非农”。许多刚刚转变为“城市人”的群众, 其文化素质和城市观念仍急需提高, 以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的要求, 农转非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和就业不充分问题严重。

对于距城市相对较远的村庄, 尽管居住方式仍然为传统村庄, 农业仍占一定比重, 但农民的生产方式已经在悄然发生改变, 非农产业和为城市服务的农业比重不断上升, 传统粮食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农民对生活条件的改善愿望强烈。

2. 市政设施配套不完善。

城市建设受到资金、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影响, 大部分的城乡结合部虽然早已划入市区范围, 但相应的市政配套却远远未能跟上。很多“断头路”正是在城乡结合部“断”的, 许多村居的然气、水、暖、环卫等也未配套。城市规划区中村庄基础设施问题更多, 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

3.“城中村”现象突出。

城中村是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处于城市建成区之中的“村落”。虽然它在地理上已处于城市建成区之中, 体制上都已撤镇设办事处, 绝大部分村民也“转非”, 但由于涉及到土地性质、规划、资金及其居民的观念意识等问题, 使之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一个独特顽瘤:一是规划差, 二是卫生、治安、消防问题十分突出, 三是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提升。

4. 经济发展参差不齐, 群众生活水平与建成区相比差距较大。

由于接受城市辐射带动的历史机遇和片区差异, 加上村居发展经济的路子等因素, 城市结合部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大致可分三大类:一是抓住机遇, 选准了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 群众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二是借助土地存量较多的优势, 主要靠出租土地、房屋、厂房模式来维持。三是土地存量少或者土地开发价值差, 经济十分薄弱。

5. 不同居住形态并存, 村庄建设两极分化。

近年来, 以社区和别墅区为代表的高档住宅迅速增加, 分散布局的别墅区和城中村等成为该地区新的居住空间类型, 加上传统村庄, 各种居住形态落差大, 环境不成体系, 空间缺乏联系和过渡。村庄建设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位于城市建成区周边的村庄, 社区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规范, 而位于山区、远郊区的村庄, 社区建设布局混乱, 房屋建设参差不齐, 功能不完善。

6. 非农建设用地无序增长。

惠济区呈现明显的城乡过渡特点, 区内各种要素变化梯度大, 是城市与乡村两类性质不同的区域之间的“急变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相互交叉;建成区、村庄、闲置建设土地、农业用地等多种用地形态并存。交通、城镇等非农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且布局分散, 占据了相当的耕地面积, 使得城郊空间趋于破碎。

三、惠济区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很大范围内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已使得传统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难以与现代化规模经济的要求相适应, “三农”问题日益显现。城镇人口越来越多, 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越来越明显, 城乡二元结构不但没有得到改善, 反而愈演愈烈。特别是阻碍农民非农就业转变的一系列社会制度,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根深蒂固,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土地制度积重难返, 导致非农就业不稳定, 延缓了传统经济结构向现代化社会结构转化。

抛开现有的城市和农村的概念界定和制度分割, 从惠济区发展的根本要求和目标取向角度来看, 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化是一致的。对于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惠济区而言, 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在于城市化, 以城市化为桥梁实现“城乡一体化”。

如何自主城市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 集体建设用地国有化、土地资本化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产业非农化、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业规模化、村庄公司化是破解现有制度障碍实现自主城市化的可行路径。

1. 集体建设用地国有化。

按照统一规划, 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化、有特色和生态宜居的城镇型社区。以建设用地不增加, 耕地不减少为前提, 农民以其宅基地使用权 (包括村庄用地) , 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无偿换取小城镇中的一套住宅, 迁入小城镇居住。最后由区统一组织在原有村庄范围内, 对相当于建设农民还迁住房占地面积大小的土地进行复耕, 其余的村庄土地面积即为实施“宅基地换房”节约出的建设用地, 把这部分建设用地转为国有, 一部分整理后进入土地市场拍卖后换回为农民建设小城镇所需各项费用, 另一部分作为区内经济社会建设的储备用地。

2. 土地资本化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对于不适合迁入小城镇的村庄, 在不改变村庄建设用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 对现有宅基地和房屋进行确权、估价, 规划建设一批新型农村社区, 农民进行差额购买 (社区房屋价格-现有宅基地和房屋价格) 。然后, 由村集体组织, 对原有村庄的相当于建设农民还迁住房占地面积大小的土地进行复耕, 其余的村庄土地面积即为节约出的建设用地, 仍然为本村集体所有。这部分建设用地利用有两种途径。

途径一: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 采取与国有土地相同的招拍挂制度, 参与土地市场的价格形成。当然, 这种途径目前仍面临一些制度障碍, 需要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 (2006年国务院31号文:允许在“符合规划并严格限定在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范围内, 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

途径二:这部分集体建设用地留作本村使用, 进行产业开发, 或者引进外来投资进行合作开发。产业收益用于集体经济发展、社区建设和社会福利保障。

3. 产业非农化。

实现农民集中社区化居住只是城乡一体化的第一步, 如何提高农民收入, 是城乡一体化更重要的内容。国家现有的一系列增收途径不过都是权宜之计, 在局部或者一段时间内可以让农民增收, 从长远看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出路。仔细考察一下近年来农民取得收入的主要途径, 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政府一直致力于农业本身的发展来解决增收问题, 但是农民的大部分收入尤其是现金收入, 却来自于非农产业。因此, 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

鉴于惠济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在郑州市的生态定位, 惠济区村庄产业的非农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类是直接参与城市建设的产业。土方施工、市政建设、房屋建筑、金属结构、建筑材料、装饰等组成的建筑产业链。第二类直接为城市生活服务的产业。旅游、休闲娱乐、服务、专业市场等。第三类直接构成城市经济的产业。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

4. 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业规模化。

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 即保留承包权, 转让使用权。

土地经营权流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一是转包, 即土地承包方将全部或部分承包地的使用权包给第三方。转包期限在不超过土地承包合同的剩余期限内由双方协商确定, 转包方与发包方的原承包关系不变。二是出租, 即把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货币化, 对出租方和承租方权利、义务内容进行协商确定, 给出租方一定的租金。三是入股, 即“股份+合作”的流转模式, 农户将全部或部分承包土地使用权作价为股份, 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 合作社以入股的土地使用权作为分红依据, 股红按经营效益的高低确定。

土地流转后, 用地性质不能改变, 经营和开发的内容和项目可涉及种植业、养殖业, 商品生产基地和生产示范、科技推广、科普教育基地, 休闲观光农业等。

通过土地流转, 走出一条农村土地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发展的路子,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实现农业区域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

通过土地流转, 形成一批高效农业园区, 一部分农民成为农业企业和工业企业的产业工人,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

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为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农产品开发生产基地提供便利条件,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通过土地流转, 使土地专业大户、能人、农业龙头企业集中, 进行规模化、专业化、优质化、标准化生产, 将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5. 村庄公司化。

所谓村庄公司化, 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一个村的社区范围内, 农民群众以共同致富为目的, 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 将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有效地组合起来, 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商品生产或者提供商业服务的过程。村庄公司化是一个从根本上改变村庄功能、改变村庄生产力水平、改变村庄生产关系、改变村庄生产方式、改变农户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 是村庄从内涵到外延的质的飞跃。高级阶段的村庄公司化, 不仅包括主导产业的非农化, 还包括土地资源的资本化、所有制结构的混合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股东化、农村劳动力的职工化、农民生活方式的市民化、管理阶层的专业化、农村社区管理的社会化。

村庄公司化, 不是个别村特有的现象, 也不是全国所有村庄唯一的发展模式。但是, 在我国大中城市周边地区、重点小城镇中心地区以及具备条件的其他地区, 村庄公司化的道路具有普遍借鉴意义。

从发达地区一些村庄实现村庄公司化的发展历程, 我们看到传统村庄到现代企业的演变过程, 是一个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不断积累经验、不断积聚资本、不断完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痛苦磨练和艰苦创业过程。实现村庄公司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必须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理念, 是实现村庄公司化的前提条件。实现村庄公司化, 必须克服小农经济思想观念, 面对充满变数的市场, 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 根据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来组织生产经营。村庄公司化与社会上其他一般企业最大的区别, 或者说最大的优势, 就是拥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在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合法利用的前提下, 将土地资源转化为企业资本, 尤其是在旧村改造的基础上, 将节约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经营, 变为企业竞争优势。二是必须有一个好的领导团队。具有坚强战斗堡垒作用的领导班子, 是实现村庄公司化的基本保证。要改变封闭、任人唯亲、排斥外人的封建、落后的心态与习惯, 采取就地选拔培养与对外引进相结合的办法, 建设一支素质高、凝聚力强的领导集体。要在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基础上, 实现村庄管理阶层的专业化。三是必须有一个好的企业运行机制。良好的企业运行机制是村庄公司化的基础条件。在实行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推进政企分离、政社分设。在城乡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障碍没有完全消除之前, 应当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益中用于社区集体公益事业费用的比例。要建立健全以资产经营责任制为核心的经营体制, 充分调动企业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四是必须实行科学管理、民主监督。科学管理、民主监督是村庄公司化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于共同共有的产权制度带来的制度性弊病, 造成集体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成本往往高于社会平均成本。相当多的集体经济组织所兴办的集体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因此, 实行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努力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以获取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 是村庄公司化的生命线。

四、政策建议

1. 创新土地制度。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允许农民采取出让、入股、转包、租赁、土地信托、置换、抵押、股份收购等方式盘活土地使用权, 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逐步引向市场。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通过推动土地这一关键生产要素的流动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制定加强集体建设用地管理的政策法规。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条件下, 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出租、出让、转让、抵押。加快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市场。出台鼓励存量建设用地整理政策, 使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建设的, 只需办理用途审批手续, 不再占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实行与国有建设用地相同的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 包括协议出让和“招拍挂”出让方式。对合法进入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土地、物业, 颁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和物业权证。

2. 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级差收益分配办法。

明确农民集体是土地级差收益的主要获得者, 允许农民集体有权获得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出租、出让后的级差收益;允许企业与农民集体合股、合作开发集体建设用地, 但企业只获取物业和投资的销售利润, 保留一定比例的物业和房产给农民集体, 以出租方式已获得收益, 解决村庄公共投资和村民福利安排。制定集体建设用地级差收益管理办法, 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实行地方政府征收集体建设用地土地税。

3. 建立良性投入机制, 突破统筹城乡资金瓶颈。

加快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努力解决统筹城乡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1)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财政对农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确保每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 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 其中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

(2) 搭建投融资平台。成立惠济区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和新农村建设投资公司, 分别担当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项目主体, 向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融资贷款, 组织实施国家政策项目, 对优质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引导性投资、鼓励性投资或风险投资, 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启动社会投资的扛杆作用, 努力形成政府推动、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资本经营机制。

(3) 全力启动民间资本。充分利用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相对充裕的优势和招商引资基础较好的条件, 创新思路, 拓宽渠道, 建立多元化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融资体制, 放开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的各类限制, 除特定行业外, 实行民资进入“零门槛”。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 采用PPP、BOT、BOO、BBO等各种模式, 实行开发承包投入, 走出一条共建共赢、独具特色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路子。

(4) 大胆探索创新符合农村需求的信用新模式。推广实施“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信贷”、“龙头企业+种植基地+行业协会+财政贴息”等信用新模式, 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

(5) 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担保抵押方式。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域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各类信用型、商业型和互助型担保机构, 探索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乡村房屋产权、林权抵押融资服务。

4. 树立区域规划理念, 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牢牢把握规划这一龙头, 更新观念, 改变过去城市规划只管城区不管农村的做法, 拓展和丰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和内容。强化对城乡各项规划的集中管理, 建立行之有效的规划管理体制, 确保城乡一体化规划顺利实施。

(1) 树立全民规划意识。加强对《城乡规划法》及有关法规和规章的学习、宣传、教育和培训, 培育全社会的规划意识。彻底改变规划是规划部门的工作这一传统做法。

(2) 建立城乡统筹规划新格局。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现状, 树立必须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统筹规划的新理念。

(3) 切实强化规划管理。加强对各类规划的统一管理, 建立行之有效的规划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的执行和监督, 完善城乡规划管理办法, 健全市、区、镇 (乡) 三级规划执法监督管理体制机制, 城镇规划的编制经费分别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02.8.29

[2].刘守英.集体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城市化——北京市郑各庄村调查.北京村庄制度变迁研究组《集体土地上长出的城市——郑各庄现象研究》课题的分报告

[3].鞠畅, 王晓东.基于城乡统筹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3) 59~63

上一篇:展示照明下一篇:美容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