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2024-09-22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共12篇)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篇1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或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 城市与乡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相互融合形成一体的分层次、分阶段的动态过程。它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容, 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必然发展, 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成效直接影响农民的素质与收入,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改善。当前, 为了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目标, 必须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 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本文以烟台为例, 探索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对策。

烟台市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举措和成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与服务水平明显得到改观, 农民得到的实惠也显而易见。烟台市作为沿海城市, “城乡协调竞争力”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三。目前, 烟台市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 烟台市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观念, 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为亮化美化农村环境, 实现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 烟台市从村内道路硬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四方面入手, 使农村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得以明显改善。城乡道路网络建设方面, 着力推进“村村通客车”工程, 加速农村客运网络建设, 形成了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供水体系建设方面, 实施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战略, 推进城市自来水管网延伸和乡村联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方面, 莱山区用管理城市的办法管理农村, 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 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网络, 将全区所有村庄的生活垃圾全部纳入环卫集中处理系统, 让农民体验到了城区居民的生活。

(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协调发展

目前, 烟台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已覆盖所有县市区, 覆盖率大大提高, 全市农民参合率已达99.7%。农村义务教育也逐步加强。2008年, 我国提出利用3—5年的时间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而烟台将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这一教育目标。2010年, 农村中小学还实施了校舍改造、教学仪器更新和“两热一暖一改”工程, 将农村小学生和初中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400元和600元。另外, 作为全国首批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 烟台市通过就业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 就业培训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延伸, 社会保障政策向进城农民工延伸, 初步建立了城乡统筹就业的新格局, 实现了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连续五年保持了就业增长大于失业增长, 连续五年保持了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3%以下, 连续五年保持了再就业资金投入总额不断增长, 连续五年保持了就业工作考核全省第一名。

(三) 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优化组织机构

长期以来, 农村的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比较薄弱, 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2009年以来, 龙口在全市农村中率先建立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为社区农民就近提供全面、方便的服务, 使他们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真正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他们根据“一村一社区、多村一社区、合并村型社区”三种模式, 在全市606个行政村中统一规划了254个农村社区, 并且每个社区都按照服务半径不超过1.5公里的原则, 建一处设施相对完备、服务功能相对集中、集办公与服务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 让农民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便利的公共服务。这种“1.5公里服务圈”的建设, 打破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城乡二元结构”, 加速了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四) 构建覆盖城乡的文化服务网络, 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为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烟台市出台多项鼓励政策, 支持搞好包括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和农村五保家庭免费安装有线电视等工程建设。2008年, 烟台市全面启动“农家书屋”工程, 引导村民主动走进来学知识、学技术, 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等技术问题, 收到了“读书育人”与“读书致富”的双重效益, 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加油站”和“充电器”。去今年上半年, 烟台市所有乡镇街道实现了农村 (社区) 文化大院覆盖率100%。各镇街利用文化大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乡差距最核心的体现就是城乡公共服务的差异。由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底子薄, 目前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有限, 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 在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 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建设任务繁重, 资金需求巨大。目前, 农村公共服务投资主体比较单一, 尚未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 发展经济依然是第一要务, 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资金仍然是有限的。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医疗卫生服务, 以及社会保障等关乎农民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不能有效满足广大农民对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 仅仅依靠政府投入, 难以完全满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内在需要。

(二) 农村公共服务决策方式不够科学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符合农村大部分居民的实际需求, 是衡量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的重要标准。长期以来, 各级政府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 一般实行“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大多是由各级政府及村组织自上而下地进行决策, 往往忽视农民的实际需求与偏好, 且带有很强的指令性、主观性, 农民真正需要的公共服务不能由他们自己做主, 缺乏表达需求的渠道。

(三) 农村公共服务结构不够合理

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的地方。重“硬”轻“软”、重显性投资轻隐性投资、重视见效快的服务轻见效慢的服务。对于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服务较为重视, 而对于农村长远发展的问题则重视不够;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积极性高于对信息系统的投资;对于农民急需的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比较缺乏, 而需求较少的部分非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却相对过剩。

(四) 公共服务能力方面的考核体制不够科学

有什么样的考核体制, 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成效。目前, 干部政绩考核体制仍未把公共服务能力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再加上地方政府领导体制方面存在的任期较短问题, 使得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会较多地考虑对上负责的问题, 而忽略公共服务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尤其是乡镇的考核, 指标涉及很多, 有财税、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社会稳定等方面, 为完成这些考核指标, 乡镇承受着繁重的任务和巨大的压力, 很难再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人力财力投入到公共服务事务上去。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目标是, 到2020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当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科学有序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一) 创新管理理念, 建立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

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可以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 人均GDP达到2000-2500美元可以建立具有一定福利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迟福林认为,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以实现人的自身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阶段。政府应创新管理理念, 逐步建立完善的、全面覆盖的、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 要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为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价值上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投资性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与管理型的经济促进型政府转变, 必须把为农民提供基本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作为首要的职能, 做到公共服务不“缺位”。另一方面, 要转变“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决策机制, 尽力培育“自下而上”的公共服务决策机制, 从而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决策机制。因此, 政府提供什么公共服务, 怎么提供, 应先听取民众的意见, 确立依据农民、农村的内部需求来决定公共服务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向的制度, 建立体现广大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意愿的需求表达机制, 让农民参与公共服务决策方案的制定, 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二) 加大财政投入,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多元化机制

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 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 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集中财力优先安排群众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避免分散投入。引导、鼓励企业、个人和各类社会组织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 逐步改变农村公共服务投资过度依赖政府的现状, 突破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短缺的瓶颈, 实现公共服务与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从国际经验来看, 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如印度在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 政府投入的资金约为三分之一, 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投入的资金约占三分之二。因此, 应鼓励民间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 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社会中介组织去做, 建立一种以政府供给为主, 其他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三) 科学规划,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结构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应科学规划, 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比如, 覆盖英国整个城乡的地下管网设施, 是在100多年前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规划建设的, 但在人口已经增长了50倍的今天, 却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可见其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当前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结构, 政府应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着眼强化城乡的衔接、互补, 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四) 转变思想观念,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政府官员应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提高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效率。具体来讲:第一, 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第二, 要完善包括目标制定、执行、评估等环节的评估程序, 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框架, 保证评估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三, 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机制。坚持透明性、公开性的原则, 以公民为中心, 积极引入外部评估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评估体系。第四,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问责制。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与干部选拔、任用和内部激励相联系, 把公共服务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因此, 政府应从整体上建立起一个有关城乡公共服务的监督和评估系统, 以评价市、区以及乡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绩效。同时, 对乡镇政府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的监督与评估应做到制度化。将过去“组织考评、上级认可”的奖惩机制改为“综合考核、社会评议”的奖惩机制, 让所有服务人员形成紧迫感。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提出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要求。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当前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 存在着农村公共服务结构不够合理;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决策方式不够科学;考核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 必须创新理念、转变观念, 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投入的多元化机制, 健全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 进一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关键词:公共服务,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多元化机制

参考文献

[1].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社科院.2010年4月26日.

[2].烟台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烟台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10年1月19日.

[3].黄金辉.丁忠毅.成就与问题:成都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审视——以城乡统筹发展为视角[J].财经科学.2010, (1) .

[4].赵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国际经验[J].党政论坛.2010, (8) 。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篇2

8月21日下午,《东阳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论证会在华厦大酒店举行。

该规划从2008年6月开始编制到完成经过了三次修订,不断完善。规划范围包括了市域城镇体系组织范围、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既有近期规划又有远期规划;内容全面,包括现状调查分析、公共交通规划研究、线网规划、站场规划及站点布置、出租车发展规划等。

会上,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人员对规划方案进行了介绍,与会专家及领导结合我市城乡公交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该专项规划基础资料基本翔实,规划内容基本科学,规划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清晰,表示原则同意。同时,与会人员还提出了一些修改完善意见,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

三亚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 争取明年八成行政村通公交[提要]记者从21日召开的三亚市交通工作会议了解到,为改变乡村农民出行仅靠摩托车、三轮车现状,三亚市积极优化公交线路,打造城乡公交一体化。记者从21日召开的三亚市交通工作会议了解到,为改变乡村农民出行仅靠摩托车、三轮车现状,三亚市积极优化公交线路,打造城乡公交一体化。截至目前,由市区通往各乡镇已通公交车,并扩大覆盖面,投放24辆微型公交车开通崖城镇区域内公交线路,投放30辆公交车开通海棠湾镇区域内公交线路。接下来,三亚将进一步推行公交城乡一体化建设,争取2013年全市农村行政村通公交率80%的目标,规划“村村通”公交网络。天府新区应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方便老百姓出行

2012年01月10日17:25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9日讯(四川新闻网两会报道组记者 刘琳)随着天府新区规划与建设的实施,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格局,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参加四川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张廷蓉递交提案,建议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让老百姓出行更方便。

张廷蓉在提案中指出,与成都市中心城区(锦江区、武侯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相比,天府新区规划区域内公共交通资源还相当匮乏,难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加的出行需求,这些区域的市民也难以享受到类似中心城区那样快捷、价廉且优质的公交服务。他说,一些郊区郊县(如龙泉、双流等)公交车发车频率不高,车内设施陈旧、不能刷卡;出租车在中心城区和这些郊区县之间未能实现贯通运营,给市民乘车带来极大的不便。“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合理配置公共交通资源,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同时也为市民出行带来方便。”

他建议,科学规划公交线路,在天府新区内人口集中区域及时开通新的公交线路,新开通线路应注意将偏远乡镇、工业园区、市中心有机的连成一线。并且根据市民上下班时间、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及市民出行习惯,在高峰时段增加发车频率。

同时,郊区与市区应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和收费标准,对近郊郊区、郊县内所有公交车实行同城同价,更换车型,全部开通公交车刷卡功能,落实市民乘车优惠政策,包括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

积极探索郊区与市区出租车一体化运营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出租车快捷方便的特点,合理制定财政预算方案,采取政府适当补贴方式,在成都市率先实现龙泉驿、双流出租车与中心城区出租车互通运营。

转发县交通局关于民和县官亭地区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县交通局关于《民和县官亭地区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日

主题词:交通农村实施方案 通

知抄送:县委办,人大办,政协办。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年8月10日印发

共印90份

民和县官亭地区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

民和县交通局

(二〇一一年八月)

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进一步规范我市公交客运市场秩序,促使公交事业健康发展,缓解官亭地区群众乘车难的状况,满足官亭人民安全出行需求,按照省、地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事业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县政府办《转发交通局“民和县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民政办[2010]214号)精神,结合官亭地区客运市场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培育安全、健康、有序的运输市场,构建和谐交通。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快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进程的有关政策,努力实现“城乡贯通、站场齐全、安全管理、优质服务、便民利民”的交通运输体系,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目标以“人便于行”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发展核心,以“关注民生”为发展动力。在官亭地区逐步推行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运行模式,大力规范该地区客运市场,满足群众出行要求,改善落后的城乡交通运输条件。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官亭地区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运营工作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决定成立官亭地区客运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孙瑞平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张挺雄 县公安局政委

王晓明 县交通局局长

成员单位:官亭镇人民政府、中川乡人民政府、杏儿乡人民政府、甘沟乡人民政府、满坪镇人民政府、前河乡人民政府、县交警大队、运管所。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交通局,马吉仁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党志强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研究、组织、指导官亭地区农村客运公交一体化工作。

四、运行模式

1、按照“综合评价、优先发展”原则,由民和伊运城乡公交有限公司按公车公营模式经营官亭地区城乡公交。

2、由该公司以官亭镇为中心向周边的杏儿乡、中川乡、甘沟乡、满坪镇、积石峡电站等按城乡客运一体化模式开通1路、2路、3路公交车,力争在年底前上线运营。

3、该公司按客运量需求,全额出资先购置8辆新型双燃料环保型公交车辆在官亭地区城乡公交1路、2路、3路上线试点,再根据运力实际逐年递增。争取2014年底投放城乡公交车30辆。

五、运营管理

官亭地区城乡公交车辆实行“四定”、“六统一”管理。“四定”,即定线、定车、定点、定时。“六统一”,即统一车型、统一生产调度、统一核算、统一服务规范及标志、统一安全技术管理、统一车辆保险。

六、站点及运力投放

1路:官亭镇经积石峡、大河家至杏儿,全长23公里。两端设为起终点站,按运力逐年递增共投放运力10辆,起止点中间设若干个停靠站点,上下车以站点为中心左右错位停靠,并在各站点设立标志牌。

2路:官亭镇经中川、峡口、民主至前河乡,全长38公里。两端设为起终点站,按运力逐年递增共投放运力10辆,起止点中间设若干个停靠站点,上下车以站点为中心左右错位停靠,并在各站点设立标志牌。

3路:官亭镇经甘沟、满坪至马营镇,全长38公里。两端设为起终点站,按运力逐年递增共投放运力10辆,起止点中间设若干个停靠站点,上下车以站点为中心左右错位停靠,并在各站点设立标志牌。

七、票价管理

官亭地区城乡公交按线路里程执行客运运价10公里以内票价每人次按1元标准执行。

我县出台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

cxnews.zjol.com.cn 2004年11月03日 17:05:52 长兴新闻网

为方便老百姓出行,实现县内“村村通公交”的目标,我县结合本县城乡道路客运发展实际,制定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

方案规定,对现有运输市场按三级客运网络进行规划建设。对县建城区公交网(第一层次公交线网)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延伸、拓展到城区边缘,合理调整公交线路走向和站点衔接便于换乘。对衔接县建城区至各乡镇的城乡客运网络(第二层次公交线网)分片合理安排设置。根据乡村康庄工程建设进程,合理构建镇(乡)与村、镇乡之间、村与村的客运网络(第三层次公交线网)。

方案还规定了线网布局规划、站场建设、票价等方面的内容。

线网布局规划中,其一为统一公交车辆标识,设置乡镇村区域数字代号,对二、三层次公交线路全部采用数字编制代号。其二为合理投放车辆车型、客位,第二层次公交线网以车型为豪华双空调公交车为主,并配置少量小、中型公交车。第三层次公交线网以小、中型公交车为主,并根据路况条件适当投放豪华空调公交车。

站场建设。其一,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对县建城区公交站点进行统一规划改建、统一建设标准和外观设计,使之成为城市景观。其二,加快完善以准四级农村客运站、港湾式停靠站、招呼站为主的农村客运站场网络现状。计划二年内通过政府补助、民间集资的方式,新建单个造价70万左右的农村准四级客运站6个,新建单个造价2万元左右的港湾式停靠站候车亭201个,回头站43个。

票价调整。运价调整后总体票价下降在10%—25%之间。第一层次公交车票价维持不变。第二层次的基本运价空调车由0.18元/人公里调整为0.16元/人公里,普通车由0.16元/人公里调整为0.14元/人公里,同时取消旅客站务费。

据了解,方案规定,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坚持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农民出行,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提高客运安全运输,促进服务质量提高;有利于提高城市公交品位,树立城市“文明窗口”形象的原则。

方案还规定,今年年底前完成长兴至水口线和长兴至丁甲桥线改造,第三层次客运网络运作进行试点。在2005年底前,全县实现村村通公交目标。

天府新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

2012年01月11日04:28

政协委员建议:

本报讯 随着天府新区规划与建设的实施,规划区域内公共交通资源与成都市中心城区(锦江区、武侯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相比,显得十分匮乏,难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加的出行需求。

省政协委员、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张廷蓉建议应在区域内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格局,方便群众,助推新区建设。

张廷蓉建议,通过科学规划公交线路,在天府新区内人口集中区域及时开通新的公交线路,新开通线路应注意将偏远乡镇、工业园区、市中心有机连成一线。收费方面,郊区与市区应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和收费标准,对近郊区、郊县内所有公交车实行同城同价,更换车型并全部开通公交车刷卡功能,落实市民乘车优惠政策,包括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此外,希望能积极探索郊区与市区出租车一体化运营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出租车快捷方便的特点,合理制定财政预算方案,采取政府适当补贴方式,在成都市率先实现龙泉驿区、双流县出租车与中心城区出租车互通运营。(本报记者 蒋静)

目前,三亚的公交线路增加到了31条,公交线路总长达到809.2公里,投入运营的公交车达到529辆。但目前三亚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市区解放路、榆亚大道、河东路、新风路等繁华路段。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步伐,三亚提出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方案,扩大城乡公交覆盖面。

武威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

来源:火车网 时间:2011-12-27

武威市运管局立足服务保民生,着力构建城市、城际、城乡、镇村四级公交网络,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目前,全市共有城市公交企业4家,公交线路24条,公交车346辆;城乡公交客运企业5家,公交线路62条,公交车450辆;乡镇通公交车率达97.5%,行政村通公交车率达85%。

2011年,武威市运管局争取省上批准立项21个乡镇汽车站、金大通道沿线150个候车亭以及道路运输应急保障中心、武威综合客运枢纽中心、民勤综合客运中心、古浪县客运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共争取到位项目资金2830多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乡镇汽车站87个、行政村候车亭619个,进一步夯实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城区公交在原来一家经营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许可另外两家经营主体参与经营,使城市公交线路和运营车辆大大增加,更好地解决了居民就近乘坐公交车出行的问题。按照“路、站、运”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和要求,对凉州区23条农村客运线路进行了公交化改造,统一投放高标准客车378辆,按公交班次循环运营,统一到市区公交换乘站停靠和上下乘客,实现了“零距离换乘、无缝隙链接”的目标。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篇3

在环翠区鲸园街道古岭社区徐明玉老人家中,笔者看到了这部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无线座机。整个话机上的数字比正常电话数字大,上面有两个键特别显眼,绿键“一键通”是“12349”的免提键,一按就能接通热线;红键“SOS”是紧急救助键,按下之后呼叫中心就能收到弹屏信息。此外,“红键”还配备了一个无线遥控器,老人可以随时带在身上,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赶到话机跟前,只要按遥控器,呼叫平台同样能收到弹屏信息。根据提前录入的有病史或独居老人的相关资料,系统报警的同时,屏幕上将及时显示老人的疾病史、用药过敏史等信息,便于处置紧急情况。

呼叫中心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接到弹窗信息后,我们会立即与老人联系,查看是紧急情况还是误拨。”如果是急救情况,我们会与老人确认是联系亲属还是120,如果老人要求联系亲属,平台可以实现三方通话,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将120加入,实现四方通话。

威海市现有户籍人口253.6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57万人,占21.7%,并且老年人口正以年平均3%的速度增长。根据普查结果,95%以上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方式。为此,12349居家服务呼叫中心特别打造了老年人紧急救助系统、居家养老服务系统以及弱势群体帮扶系统,使12349日渐成为全市城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导力量。

据了解,呼叫中心覆盖的辖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不但可以免费得到一部无线座机,而且每户每月还将由政府给予10元话费补贴。这项普惠制的老年人话费补贴政策,在全国也开创了先河。

“每月有话费补贴,还能设亲情号,平时我和老头两个人联系起来很方便。”古岭社区的徐明玉和老伴两个人居住,平时儿女都不在身边。说起12349,徐明玉对这两年的使用颇有感触。“去年有一天晚上,门口的电闸突然跳闸了,我和老伴俩人也不会整,晚上一时也找不到人帮忙。”这时,徐明玉想到了12349,于是赶紧拨打了电话。几分钟之后,佩戴工作牌的师傅就赶来维修。

除了收费服务的商家外,依托“12349”呼叫平台,政府还设立了公益组织孵化园,围绕呼叫平台提供的服务内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将公益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吸纳进来,为社区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及特定人群提供关爱老人、免费上门理发、免费法律咨询等多个公益服务项目。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篇4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那么, 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当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哪些问题和瓶颈, 怎样有针对性地把中央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呢?

一、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㈠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改善文化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 是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涵盖县、乡、村, 直接面对千家万户, 涉及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 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 也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7月23日重要讲话中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谓均等化, 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城市农村、不分东中西部, 都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文化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能否实现均等化, 直接关系到民生的改善, 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些年来,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依然是薄弱环节, 有相当一部分县尤其是西部地区县和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还相当落后, 在资源、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城乡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基本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 就无法实现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更谈不上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必须大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让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倾斜, 向弱势群体、特殊人群倾斜,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使广大城乡基层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必须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以现代文化知识武装农民头脑, 以新文化培育新农民、以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㈡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不均衡, 我国城乡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在社会基层都有集中体现, 处理不好, 将会影响到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发挥好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通过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发挥文化“以文化人, 润物无声”的作用, 着力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着力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关爱人心、抚慰人心, 增进群众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增加群众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激发群众对发展的热情和劲头,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把基层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和引导到改革发展上来, 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 加强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优秀健康的先进文化促进情感的交流, 形成人心思进、人心思齐、人心思稳的良好氛围, 对化解城乡基层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㈢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关键“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 任务十分艰巨。当前,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 城乡发展差距也有扩大的趋势。这种差距, 既体现在经济社会方面, 也体现在文化方面。多年来, 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 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文化建设欠账大、问题多, 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2009年, 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 农村仅占29.4%, 城市比农村高40.6个百分点;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 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具体举措。因此, 要通过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基层的延伸和覆盖, 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 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使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科学组合, 推动城乡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由于历史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 城乡文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地方政府文化事业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偏低, 各地投入存在较大差距, 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 偏重于节庆和大项目, 有的镇文化站经常性工作活动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没有按年度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此种情况制约了镇文体活动的经常性开展, 造成文体活动贫乏, 缺乏对群众参与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形成强烈反差。

㈡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一些乡镇文化站 (室) 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 设施陈旧, 年久失修, 多数已成危房, 活动场所面积不足, 文化活动设备器材道具十分短缺。阅览室图书量很少, 大多是陈旧图书, 新书补充量极为有限;电影放映设备严重老化, 片源短缺, 新片租金补助太少, 80年代配备的放映交通工具, 已无法使用, 难以保证每个村居每月一场电影的放映数量和质量。一些地区农民群众看书难, 看电影难的现象依然存在, 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比较贫乏单调。

㈢农村文化队伍结构不合理, 专业人员匮乏基层文化站室文化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 知识更新慢, 文化、文艺活动策划编导能力差;许多人在编不在岗, 工作人员混岗使用, 兼职较多, 有效投入文化站工作的精力和时间非常有限, 常常是“种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地”, 管理体制不顺等等导致文化站的思路少、办法少, 活动内容赶不上时代的发展, 不能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宣传、教育、辅导的作用。

㈣农村文化资源配置不足一些文化站室设施陈旧落后, 信息化、网络化设备基本处于空白, 与辖区部门、企业资源信息共建共享机制薄弱, 不能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

三、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㈠加强组织领导, 把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应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 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 发展改革、财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分工负责, 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形成推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合力。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纳入财政支出预算, 纳入扶贫攻坚计划, 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际考核内容, 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和质量以及创优评先的依据之一。文化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与支持, 认真探索管理文化工作的新途径, 新方法, 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㈡加大财政投入, 保障和促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镇综合文化站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 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保障的主导作用, 提高公共财政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比例。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重新核定基层文化单位的业务经费, 按辖区总人口核定基层文化站经常性工作经费, 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按一定比例逐年增长。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书屋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及购买重要公共文化产品、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所需要的资金, 按年度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建立镇文化发展专项基金, 用于对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奖励和政策性补助, 进一步拓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渠道,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社会力量赞助、捐赠社会文化事业, 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 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的良性机制。

㈢加快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新建、改扩建镇文化站, 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的需求。要在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 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人口状况和服务要求, 确定设施建设标准, 明确基本职责, 完善管理办法。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扶持, 发挥政府运作和市场杠杆两种力量, 鼓励社会和民间投资多种方式, 采取“政府拿大头, 集体拿小头, 自己创收补一点, 社会集资筹一点”的办法, 加大对现有基层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增加造血功能, 改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少、旧、缺的状况。

㈣创新文化活动方式, 满足农民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基层文化活动创新上下功夫, 把基层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 因地制宜,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利用各种有效形式,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 依托传统节日、纪念日、重大节庆和民间文化资源, 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业余文艺演出、书画摄影比赛, 以及读书、演讲、诗歌朗诵、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通过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组织动员专业团体开展公益性或政府资助性下基层演出活动等多种形式, 切实有效地丰富基层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并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 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㈤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文化人才素质通过以培养、使用、激励、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和制度保障, 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文化人才素质。重点培养农村、城镇社区文化带头人、文艺骨干, 鼓励有专业特长和专业素质的年轻人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鼓励支持专业文艺团体改革分流人员到社区和镇从事文艺辅导员、文化指导员等工作。注重发挥基层文化骨干和文化能人的积极作用, 培育和发展农村业余演出队、文化中心户、兼职文化管理员等, 形成一支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通过培训、轮训, 全面提高文化队伍的素质, 保障基层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

㈥健全共建机制, 形成文化建设合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也是社会各界层群众的共同需求,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在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过程中, 不仅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在现阶段发挥辖区内单位、企业、社会组织文化信息资源优势, 建立健全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管理服务机制, 明确各方面的责任, 形成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非常必要。应建立党委、政府农村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 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共同做好农村文化工作, 宣传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搞好综合协调, 群众团体要努力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有关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重点文化工程, 要加强专项监督检查。文化部门和民政部门要共同拟定辖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共驻共建责任制和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 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 (市) 、乡镇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 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2012年1月, 《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颁布, 并明确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江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设施、服务规范等作了明确要求, 是江苏省公共文化建设管理领域出台的首部政府法规, 对加快健全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义重大。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篇5

摘要:

二元结构一直是北京城乡协调发展的突出瓶颈。过去,同全国一样,北京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所限,全市基础建设、固定投资的绝大部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主要对象多集中于中心城区居民,而面积10倍于城区的郊区,则因长期“营养不良”而发展迟缓。

进入21世纪后,城乡关系的实质拐点终于显现。迄至今日,北京已经由一个发展中城市成为中等发达城市。然而,中心城区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却日趋表现出对人口、资源、产业、道路交通承载的不堪重负,而郊区农民却还在渴盼过上城区人的生活。如何看待新时期的城乡关系,化解城乡发展的突出矛盾? 有关资料表明,世界发达国家的城乡关系经历了城乡分隔、城乡联系、城乡融合到城乡一体四个阶段。城市化不单是一个地理意义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意义概念。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将达70%;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将达100%。由此看来,绝不能就城市化而城市化,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仅仅架构了特定区域的建筑空间,却不能有效地扩展现代城市的文明范围。要推动城市化进程,就是要城乡一体化,而民政设施作为城市化的基础,则是本文的核心研究对象。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民政服务 基础设施 社区建设 低保 养老

一、引言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整合城乡资源相互融合,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过程,建立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大民政顺应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摒除了传统的民政工作理念、体制机制和工作格局,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机制来统筹、整合各种资源,共同解决民生问题,以适应社会建设大发展的需求。

二、北京市推进民政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政工作,已经非常重视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城乡差别近些年有所减少,但距离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还有待进一步努力。具体表现在:

思想认识正在不断统一

(1)北京城乡二元结构下“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传统观念正在不断转变

经过充分实践,我们认识到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现和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靠城乡两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依赖来共同完成的,特别是在当前北京郊区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的情况下,要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郊区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特别是要深刻认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首都的现代化”,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上来。

(2)认识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不是要消灭乡村,而是城乡共同繁荣

警惕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旗号下城市新的扩张和对乡村新的掠夺。在制定北京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相关政策时,必须要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工业论工业、就城市论城市的固有模式,应以城乡统筹考虑,做到城乡协调发展。

(3)首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

清醒地看到,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首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正如《中共北京市委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的那样:“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城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农民持续增收困难依然较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显现”。可以说,全市的城市化水平、农村民政结构、城镇建设和环境面貌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很不相称。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北京郊区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农村未形成完整的自主民政系统,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投入不足,城镇民政设施建设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其根本原因在于以往受城乡二元结构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缺乏对城乡统筹的整体谋划和统一指导,在制度和政策上,执行的基本是城乡与农村、居民与农民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在资源配置上,偏重城市而对农村有所忽略。目前,北京郊区小城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式的发展只能使少数企业成长为大工业,而绝大多数乡镇企业只能在“散、小、低、污”上徘徊。

(4)进一步明确北京城乡的准确定位

加快北京郊区城市化的关键是搞好城市的民政功能向郊区的延伸与扩散。北京的基本功能是首都功能,但长期以来北京的城市功能缺乏适当的分解,功能覆盖的范围没有得到很好的界定,城市建设存在缺乏整体规划的“摊大饼”现象,而且北京郊区卫星城及乡镇在首都功能中的定位,始终没有被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郊区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状况。近十几年来,北京城区的工业企业向郊区搬迁,确实推动了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区的人口疏散,但必须看到其牵动作用是有限的。首都的城市性质决定了北京的主要产业是围绕“两个中心”的功能定位展开的,从而体现首都特点、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如以政府机关为主要对象的各类服务业和与文化中心相关的教育、科研、文化产业却缺乏向郊区的转移。

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在2009年郊区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举措,真抓实干,共克时艰,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历史上少有的快速发展。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7.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 10.8%,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33.1%,山区农民收入增长l 7.9%,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1 5.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l.37倍。从去年开始,山区没有劳动能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标准的人员,可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标准城乡低保水平。据2010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我市城镇人均家庭总收入为16697.25元,同比增长8.7%;乡村人均家庭收入为7873.71元,同比增长11.3%。虽然三年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态势良好,城乡差距依然明显,仍需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坚持努力。

围绕城乡一体化,各级区县、各部门态度积极、行动迅速,在城乡结合部改革、农村产业发展、民政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公共服务、民主政治建设等各个方面,研究制定新的政策举措,创造性地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形成了一批新的成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北京具备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现实条件

(1)首都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9年全市经济总量超过11000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全市财政收入达到2026.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58.4亿元左右。为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是具备了实践基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各部门形成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区县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城乡规划逐步走向一体化。在2008年以来实现“区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的基础上,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大交通”加快建设,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大范围推进,“农村亮起来、农民暖起来、农业资源循环起来”工程成效显著。养老保险、劳动就业、老年补助、丧葬补贴等政策实现了城乡统一,“大社保”、“大民政”加快形成,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从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3)是积累了宝贵的奥运财富

落实“新北京、新奥运”战略,确保奥运核心区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首都鲜活农产品市场稳定,确保重大动植物疫情“零发生”,确保农村生态、文明、和谐的环境,不仅为实现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创造和积累了新的工作机制、工作经验。这些都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三、北京市推进民政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经验分析

目前,要推进“城乡一体”发展,首先要摆脱出两个误区

第一,摆脱“以城市工业扩展为中心”论。西方经济学家在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区发展的倒U型曲线规律,认为经济发展初期,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会加剧,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这种差距将不断趋于缩小,最终进入平衡发展阶段。国际发展的一般经验也告诉我们,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产业结构中的农业产值会下降到10%左右,工业产值达到40%左右,服务业产值上升到50%左右,城乡结构中的城市人口比中将上升到70%左右。这种见解无非是建立在工业规模扩展、农业劳动力被大量转移的假设之上。但是对于工业化起步较早的中国而言,这种论断却遭遇着太多现实的挑战。推进中国城市化,单纯局促在城市里依靠工业扩展,这是不现实的。

第二,摆脱“以保障农村发展为本位”论。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肯定不是农村。但是不可否认,中国“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很大程度上是在“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发展瓶颈,城乡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的背景中提出的。我国农产品供求格局、农业劳动力结构、农村社会结构、农业对外开放局面发生深刻变化,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因此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过于强调“以保障农村发展为本位”,就会落入“唯农村发展论”的误区,片面追求城乡公平和扶持农业都威胁着城乡一体的全局性,消解了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最终延缓一体化的形成。

城乡一体发展不但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历史难题的有效途径,亦是控制自由市场“两极分化冲动”的基本抓手,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点。要做城乡一体发展的示范区,就要将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一同纳入到现代化布局中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两翼来不断建设。

四、北京市推进民政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城乡规划统一

这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目前,北京的规划是以城区以及城市发展区为主体制定的,对乡村发展规划考虑得相对较少,不少乡镇虽然也做了总体规划,但还缺乏可以具体实施的详细规划。有关部门应站在北京率先实现现代化和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高度,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做好城乡统一规划的各项工作。北京城乡一体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向郊区扩散和郊区被日益赋予城市功能的过程,是乡村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两个过程的合二为一。其最终目标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共享完善的民政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共享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条件。当前尤其要搞好统筹规划和推进城镇化步伐。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大都市圈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京津冀及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必将对北京郊区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因此,要按照“大北京、大民政”的思路来思考和规划,要把北京郊区看作大北京城市圈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区域发展之中。

城乡建设统一

这里主要是指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发达、高效的民政基础设施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如:先进的民政低保系统,可以有效的保证远郊区域的社会安定,为农村城市化提供一个安逸的温床;景色宜人环境优美的敬老系统,可以吸引大量市中心退休人员,他们带头“走出来”,会刺激远郊经济发展,加速乡村城市化的步骤;经营良好的社会福利站,可以有效的收容乡村孤寡老人儿童,减少乞讨、偷盗,维护乡村的良好风气,为文明的传播铺下坚实的道路;在“大民政”思想指导下的新型殡葬政策系统,于2009年1月1日后死亡的本市户籍、无丧葬补助待遇的居民,尤其是农民和城镇无业人员,实行一次性丧葬补贴,补贴标准与本市职工一致,确定为5000元的标准,财政年共投入1亿多元,惠及城乡无丧葬补助居民约524万人,其中农民284.3万人,为农民解决了“办丧难、下葬难”的最实际问题,被百姓评为最惠民的政策,以最直接、最实惠的方式减少了城乡差距,使乡村人民发自内心的产生自豪的归属感。以往北京市区之所以比郊区能更多地获得发展机会,民政基础设施发达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北京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首先要把城乡统一建设高效、发达的民政基础设施作为一项重要的紧迫任务来优先完成。

城乡管理统一

这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证。随着城乡社会一体化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下形成的北京城乡民政管理自成体系的管理体制必然会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城乡交融相互渗透比较激烈的城乡结合部,两套管理体制的冲突就更为突出,这些都给人口、就业、社会保

障、社区等方面的管理带来许多矛盾。因此,北京应建立统一的城乡民政管理机构,制定有 筹资渠道要多样

筹集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渠道要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积极争取市、县、乡三级财政的投入

民政基础设施都具有公益性、福利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属于公众设施(公共产品),财政投入是筹措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渠道。要争取全市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并建立随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

(2)要争取上级民政专项资金的投入

民政专项资金是民政设施建设的重要来源之一。要加强与省民政厅协调、主动汇报和沟通,必要时向国家民政部专题汇报,努力争取上级更多的专项民政资金的投入。

(3)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居民的储蓄额具大,民间闲散资金较多,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我市一大批民营企事业家对养老服务事业都有强烈的投资愿望,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入福利事业,盘活存量资产,激活福利市场,扩大投资效果。

(4)整合民政自身资源投入

通过大力发行福利彩票、挖掘“红色资源”,做大做强福利企事业等方式,增强民政部门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

建设重点要突出

一方面,要突出民政基础设施的重点,集中财力、物力,保障重点工程的建设。严格把好立项关,将立项重点放在农村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工程的改扩建上,放在优抚事业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区服务项目设施建设上,放在弱势群体呼声高,反应最强烈的项目上,着力改变农村福利设施少、标准低、分布不均等突出问题。另一方面,要突出工程管理重点,认真执行工程招投标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财政监督制度,实行阳光作业,规范运行,把农村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基层民政的形象

五、结语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篇6

关键词:图书馆;“一卡式”服务;阅读社会

1 公共图书馆零门槛免费开放,“一卡式”服务模式运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图书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图书馆总馆/分馆制的服务模式越来越为图书馆界所推崇。总馆/分馆管理模式,是指城市图书馆纳入一个管理体制,统一管辖,统一经费来源,统一业务行政管理,统一技术支撑系统,统一服务平台和分布式的统一馆藏。本文希望通过介绍寿光市图书馆总馆/分馆制免费开放“一卡式”服务,归纳总馆/分馆制所应具备的特点,结合寿光市公共图书馆在推行图书馆总馆/分馆制免费开放“一卡式”服务过程中做出的一点尝试,为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具推广价值的图书馆免费开放“一卡式”服务模式提供借鉴。

寿光市公共图书馆拥有图书资源近百万册,其中电子图书十万册,电子期刊八千多品种几万余册,先进的应用系统和操作软件完全能够满足下设分馆的所需。加之,寿光市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制度,免借阅费、工本费、上网费,只需交纳押金即可办理“一卡通”借阅图书,这种零门槛的借阅制度扩大了读者范围,单纯的市级图书馆已不能满足乡镇读者的需求。为了落实全市图书下乡惠民工程,满足镇、街、村、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迫切需要,如有的乡镇有馆员、有书架、有阅览桌椅,但没有图书及必要的借阅设备,根据寿光的实际情况,寿光市图书馆在总馆/分馆制的基础上采取图书馆“一卡式”的服务模式。

首先,市文广新局和14个街道、镇签订分馆协议,每个分馆配备图书1万册,并定期轮换。分馆建设工程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发文询问建设方案,经过多次研究评议确立了最终实施方案。实行“一卡式”服务,主要是将寿光市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提供给镇(街)文化中心(综合文化站),配备专门车辆负责定期配送和更换。镇(街)文化中心同时挂两块牌子,即寿光市图书馆分馆和××镇(街)图书馆。在管理上,镇(街)文化站人员负责管理,市图书馆负责资源配置和业务指导。

2 “一卡式”服务模式具体实施方案

以镇街为基点,开设分馆,寿光市图书馆与各乡镇、街办、社区签约,充分利用原有的馆员及设施,图书馆每个分馆配备必要“一卡通”设备及图书1万册,共同推动实施。到2012年上半年底,将全部延伸到镇街,2018年底以前普及到社区、村,以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图书馆,让宝贵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2.1 双方合作设立“寿光市图书馆××分馆”,向所有居民平等、免费开放;向持有寿光市图书馆有效借阅证的读者提供图书外借服务,并与寿光市图书馆及所有分馆的馆藏外借书刊实行通借通还。

2.2 镇街负责提供分馆的馆舍(包括水电设施)、相关阅览设施、防盗系统、计算机网络设施和电脑10台以上(含工作电脑2台)等硬件设施设备。具体设施、设备安装按市图书馆提供的标准清单及核准。分馆所需的图书管理员由镇街委派两名,负责分馆书刊的借阅、保藏,读者服务等日常工作。

2.3 镇街每年用于图书采编、分类运输、图书破损、网络维修等费用2万元,以保障分馆的业务正常开展。

2.4 分馆的水、电、网络、通讯、物业等费用由镇街承担,并承担分馆开馆所有经费。

2.5 镇街(包括所在社区居委会)应支持、参与、配合分馆开展的各项读书、讲座等活动。

2.6 市图书馆负责分馆的业务建设和日常开放,包括分馆的基础图书建设,图书购置、分编、加工、流通、调配、交换、剔旧,报刊征订,计算机技术保障,开放和服务等。分馆除周一上午闭馆管理、系统维护外,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8小时。

2.7 市图书馆首批投入不少于10000册图书,并定期(间隔时间不超过叁个月)交换和增添图书,每年为分馆新增、调配的图书数量不低于5000册,并逐年增加分馆的馆藏量,分馆的馆藏量文献资源入市图书馆中央书目数据库。

2.8 市图书馆负责提供分馆所需的图书馆管理软件、刷卡机和条形码阅览器。

2.9 在镇街提供电子阅览设备的基础上,市图书馆向分馆开放自有知识产权的馆藏数字化资源,以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软件和数据。

2.10 分馆执行市图书馆统一的服务规范,市图书馆有权进行监督和指导,在对图书管理员的考核上镇街将定期听取市图书馆的意见,更换不称职的图书管理员,保证服务质量。

3 公共图书馆“一卡式”服务管理体制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图书轮换问题。分馆与分馆之间,每隔一定时间将进行图书对换,以保证各地区群众的知识需求。

3.2 经费保障问题。现所需费用由镇、街道办负责解决,下一步争取列入财政预算。

3.3 管理人员问题。现部分分馆图书管理员为村官,下一步将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3.4 读者服务问题,要保障分馆健康有序的对读者开放,积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3.5 要顺总馆与分馆的关系,明确责任,争取人、财、物均纳入总馆一体化管理。

“一卡式”服务模式运行下,总馆将进一步根据分馆所处地域,重点培养有特色的分馆。根据各个分馆所处地域的知识需求方向,重点配送与其知识需求方向相关的图书,以此更直接有利的为广大读者服务。寿光市图书馆“一卡式”服务模式建设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但是它以惠民为基础,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高精尖的设备和专业人才,这些都为图书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相信寿光市图书馆建设前景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程亚男.深圳市区级图书馆建设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1(4).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篇7

从国家层面来看,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理念, 十七大正式提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提出到2020年让城乡居民享受大体一致、大致等量的基本公共服务。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 促进城乡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发达的县域经济基础、城乡统筹的现实需要、系列政策文件的支持引导, 推动苏州率先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

1 苏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做法和经验

1.1 基本做法

1.1.1 构建城乡公共服务新载体———农村新型服务社区综合化。

如何构建农村的新型服务社区, 苏州各市区并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模式, 而是根据不同的农村特点, 因地制宜, 采取灵活的多样的社区架构模式。对于融入城市化地区较深与城市社区相似的建立现代社区型服务中心;对城镇化地区主要建设对周边地区具有一定辐射作用的区域性社区服务中心;对于农村现代化地区主要建设配套庄稼医院、化肥农药专卖店等突出农业生产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在农村新型服务社区的经费来源上, 根据社区不同的事务划分规定不同的资金来源。对于行政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等日常的党政事务经费主要由村集体承担;对于文化活动、教育培训、医疗卫生、警务治安等, 大部分由市 (县) 、镇两级财政来承担;对于商贸超市、肥药专卖、物资回收、电器维修等可以市场化运作的服务项目由服务商来承担。

1.1.2 做大最亮民生品牌———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

一是政策引导。2006年, 苏州市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村小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全市农村中心小学以下, 非独立建制小学的发展格局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化的建议和措施。2010年, 苏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苏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关于加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的意见》, 明确提出在全省率先建成城乡教育一体化示范区, 就加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提出优先发展, 率先推进的方针, 2011年颁布《苏州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示范区评估标准》, 从组织领导、规划布局、管理体制、办学条件、教学水平、教育经费、师资队伍七个方面制定了量化标准和考核指标。

二是资金保障。“十一五”期间, 苏州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620亿元, 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达到405亿元, 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了138.9%和154.7%, 年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率超过18%。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从4710元增加到9878元, 年均增长20.34%;初中从5260元增加到13057元, 年均增长25.52%;普通高中从5654元增加到12144元, 年均增长21.06%;学校建设总投入达121.16亿元, 约占财政对教育总投入的29.92%。充足的经费支持, 是苏州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强大物质基础, 也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保障。

1.1.3 搭建城乡软实力新平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

一是优化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工程。在推进市和县 (区) 级图书馆、文化馆普遍达标的同时, 建立健全文化阵地管理的长效机制, 完全实现公益性文化设施在市、县及市 (区) 、镇 (街道) 、村 (社区) 四级全覆盖;二是提速数字文化服务升级工程。认真组织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四位一体”基层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行之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全面提升文化信息数字化建设的服务质效和服务水平;三是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品牌创建工程。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吴文化独特优势, 构筑立体、整体、多维、开放的历史文化节庆平台。

1.1.4 巩固城乡居民健康新堡垒———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

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用社会共济、地方补充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四位一体”的医疗保险体系, 并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 实施大市范围统一政策、开展异地结算和经办资源整合工作。在城镇职工医保方面, 正式启动全市各统筹区职工医保覆盖范围、保障项目、待遇支付标准、医疗救助办法和内外管理制度的“五统一”工作, 在农村医疗保险方面, 不断提高新农合补贴标准.

1.2 基本经验

1.2.1 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推进机制。

典范可以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并且可以取得关键领域的突破和减少改革的成本。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苏州首先选择23个经济基础比较强的乡镇作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先导区, 鼓励“先行先试, 敢闯敢创”, 然后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形成政策性的经验文件予以推广, 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效果。在推进进程安排上, 从重点突破, 到整体推进, 再到全面提升, 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先搭建基础平台, 再进行正式实施, 然后形成机制进行推广, 避免大冒进和大失误。

1.2.2 政府支持、政策支撑的引导机制。

作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先行试点地区, 苏州政府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创新任务, 构建统一、协调的领导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苏州紧紧抓住列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有利时机, 科学谋划, 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 牢固确立了城乡一体发展导向, 加快形成了城乡一体推进机制, 着力建立了城乡一体政策体系。

在政府支持上, 苏州专门成立了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 统一指挥和协调, 下辖的各区市也成立了相应的由主要党政领导为组长的小组, 并建立了市各部门与示范村、先导区挂钩联系制度与督查制度, 形成了上下互动、城乡联动、整体推动的领导体制和引导机制, 从而保障了这一工作的有序推进。

在政策支撑上, 苏州近几年来相继出台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配套改革的指导文件90多个, 其中涉及到城乡就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政策文件就多达30多个, 苏州下辖的各区市也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社会状况、区域位置等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 完善政策配套机制, 有力地推动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顺利进行。

1.2.3 科学规划、统一部署的协调机制。

科学规划、统一部署, 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 保证一体化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 又可以明确阶段性任务, 保证一体化工作逐渐取得成效。在统一规划中, 苏州明确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 有效整合城乡公共服务资源, 立足现有的城乡公共服务基本设施, 逐步把农村纳入城市规划范围, 把城市的公共服务基本设施向农村延伸, 社会服务设施配到农村, 分类、分步地逐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 逐渐构建“全域视野、政府主导、一元标准、倾斜配置、优质共享”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协调机制。

2 苏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展望

2.1 未来发展瓶颈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有两个维度, 即县域内一体化和市域内一体化, 目的都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差异,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全覆盖, 进而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苏州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过程中, 城乡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公共文化等基本达到目标水平, 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2.1.1 农村社区化后基层事权与财权不对等。

农村新型社区作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在治理结构形式发生变化、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后, 要享有相应的市民待遇, 客观上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基本公共服务, 而社区居民的属地化管理, 为基层的乡镇政府财政带来一系列增支因素, 包括原村级干部人员与公用经费补助, 相关新型居民社区服务中心的运行费用等等。而且随着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的不断深入, 社区管理人员不足、财力不够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这种“小马拉大车”式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庞大的公共支出负担不相适应的矛盾会阻滞一体化进程。

2.1.2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苏州城乡教育一体化水平领先全省、领跑全国, 但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苏州城乡教育一体化还有部分问题亟待解决, 主要表现在:苏州部分地区仍存在县乡“两级办学、两级管理”体制, “以县为主、城乡一体”的教育管理体制尚未全面形成, 这种管理现状制约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布局、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和办学水平在更高层面上实现优质均衡, 影响了全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的全面实现。

2.1.3 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一体化是完全同质还是差异供给。

在行政村转化为社区后, 每个社区融入城市化的程度不一样, 村民转换为市民后只是“身份符号”的改变, 农民的素质亟需提高。而且城市与农村也可能由于长期保留下来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个体素质等的差异, 对公共服务概念理解不同, 比如在公共文化服务上, 城市居民可能更偏重于一些具有深层文化价值的高雅文化形式, 而农村居民可能更侧重于喜闻乐见、带有娱乐的性质的形式。这就要求在提供城乡公共服务时, 对于基本的公共服务应做到完全同质, 对于其他的公共服务可以因地制宜, 采取相应措施。

2.2 苏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未来展望

城乡公共服务未来的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富民惠民为根本要求、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为根本入手, 在公共服务实现数量突破的同时, 更加注重质的提高, 以率先全面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为最终目标, 建设“宜居新苏州、创业新天堂、幸福新家园”。

一是要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中心监管水平。坚持把集党员活动、就业社保、商贸超市、卫生计生、教育文体、综治警务、民政事务、环境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作为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作为广大农民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作为提供社区教育和加强人际交往的重要阵地, 作为畅通广大农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渠道, 提高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二是要进一步加快城乡公共医疗并轨步伐, 进一步健全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特困人群医疗救助等农村公共医疗保障体系, 完善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 提高群众受益水平;进一步优化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体系, 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吸引优质民营资本参与医疗经营, 构建“小病不出村, 大病不出城”的卫生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为指引, 以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试点入手,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等长效机制, 创作一批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力作, 让公共文化服务成为一种常态, 不断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

服务“对称”城乡一体化 篇8

城乡一体化, 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 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2009年, 含山供电公司率先实现城乡供电一体化服务, 超过35万的农民用电权利和享受的供电服务与城里人完全划上等号, 再没有地段等差别带来的供电服务水平差别。

2 困局与破局

过去, 含山县农村线损大、偷漏电多、电价偏高, 因变压器容量小、老化电线多、线径细等原因停电多, 普遍电压质量不过关, 许多农户日光灯难以启动, 虽有高价电视机也是有福难享。从1998年起, 安徽省拉开“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村电力管理体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序幕, 先后投入83亿元用于农村电网建设。含山县作为安徽省农村电网改造重点县, 历经3年, 农村电网面貌彻底改观。2004年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的第一阶段目标, 2006年7月1日, 安徽省结束农村电价高于城市的历史, 实现了城乡用电全面同网同价,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含山县工业园、林头工业园、铜闸工业园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清溪镇、运漕镇等一批棉花、纺织、机械、加工企业如鲜花绽放。含山35kV城南变就是逢新农村建设而生、35kV铜闸变则是伴随城乡一体化而建。这2座变电站, 不仅具有高技术“含金量”, 而且体现了资源节约的优点、环境保护的看点、服务农村工业化的亮点。

在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 含山供电公司管理体制也随上级公司要求在改革, 工作机制上更是有了不同寻常的创新, 在活力迸发中大力推进了城乡供电服务一体化。

3 对接与对称

(1) 人才是成功的基石, 含山供电公司努力把自身打造成海纳百川的学习型组织, 诚信、业绩、团队、创新等意识已成为进步的动力源泉。今天90%的乡镇供电所领头人都具备大专以上学历、80%的以上的农电工具有高中 (中专) 以上文化。身穿黄马甲的供电服务队员们给人的感觉是成熟与平实, 是生龙活虎、敢打敢拼。”

农电工在收费时语气温和、服务周到, 人人争当季度之星、服务标兵。国家电网公司的“四个服务”、“三个十条”、人人讲诚信等企业宗旨、理念、准则、制度已植根于心, 不容头顶“高压线”, 更不容脚踩“红线”。

(2) 管理是奔驰的车轮。按巢湖供电公司《关于统一全市城乡供电营业窗口建设及规范化服务》的要求, 含山供电公司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通过定期分析和查找差距, 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重点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

含山供电公司10个乡镇供电所加大对供电服务设施的投资建设, 对照“四室一厅”建设标准的要求, 逐条逐项进行落实整改, 在供电服务设施建设上自增压力, 高标准高要求, 只要条件满足, 将部分管理硬件可选项目也按必备项目建设。如收费微机非得采用双屏显示器, 就是要刻意把一面屏幕面向客户。这样小事在更小的细节彰显, 被客户称赞为“服务讲公平、办事求公正、程序能透明、工作求监督”。

(3) 科技是强力的支撑。含山供电公司从巢湖供电公司移植安装了营销缺陷管理系统, 并加强系统的应用和培训, 结合抄表日志管理, 加强营销缺陷的过程管控, 做到缺陷管理有过程, 缺陷处理有结果。

重点落实推行的电费统一复核工作, 对原先的用电MIS的管理权限进行了重新梳理, 理顺了电量数据上传、电量计算、审核和电费发行之间的关系。最终全面实现了全县各供电所及客服中心的电量电费, 由含山供电公司营销部统一核算和统一发行的模式。

为推行城乡统一报修、投诉电话工作, 该公司对原先的95598软件程序进行了更新换版, 新的系统功能齐全运行稳定。取消了乡镇供电所原先的报抢修电话, 统一使用95598服务热线。东关镇一位过去的“老上访”说:“我们镇里多年来还没听说过供电服务投诉现象, 虽然2年前就接到标有电力监管投诉举报电话的宣传单, 但实在找不出挑刺的理由, 更不能无中生有去投诉举报。”

含山县城乡供电服务不仅是“对接”, 更是一种“对称”, 城乡供电服务差别化已基本消失。先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含山县11.2万农村居民用户与城区用户已享受了均等的服务。科技水平发展、信息化贯穿、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等都是一个个支点, 强力支撑了含山城乡一体化中的供电服务平台。

4 展示与展望

瞰望含山县工业与农业、县城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正作为一个整体, 已统筹谋划, 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开始“渐变”一体化,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坚冰正被打破。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居民待遇上的一致, 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

展望含山供电, 正是在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按照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原则, 含山供电公司把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在扩大经济外部性的同时, 降低农村建设成本, 达到边际效益最大化。在农村电气化中做到高质量建设与自身生活开支“三节约”并重, 在全县通过城乡联网收费降低了人员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 还将通过自动收费机来拓展收费网点、在偏远地点采用移动收费机方便农民群众。含山城乡供电一体化服务正把“统一指挥、统一标准、统一监督、统一考核”的城乡服务新机制进一步完善, 通过整合城乡供电服务资源, 实现客户服务响应快速化、作业程序标准化、业务流程规范化, 使城乡客户以同样的价格享受到同样的供电服务。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篇9

但是, 各地在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例如管理上的体制性障碍、市场竞争中的无序状态、财政补贴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健全、安全生产存在隐患等等, 这一系列问题不解决, 城乡客运一体化就很难实现。

近年来, 从交通运输部到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 以及承担城乡客运一体化任务的运输企业都在群策群力, 摸索经验,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想方设法推动这一惠民政策的有效实施, 全国各地先后涌现出不少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有益尝试和独具地方特色的成功经验。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篇10

1 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困境

1.1 人居环卫基础设施薄弱

笔者对W县几个村庄走访调查后发现, 每个行政村都建造了生活垃圾堆放池。但是这些堆放池要么早就装满了垃圾, 要么有些堆放池已经被垃圾完全给掩埋住了。各种垃圾在堆放池里面日积月累都成了一个个“小山包”, 其中大多是生活垃圾, 同时还有些产业垃圾, 比如工业、农林业、畜牧业、医疗卫生业等生产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但不能及时清运, 垃圾长期露天产生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 严重污染了大气;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 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 重金属和病原体微生物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1.2 垃圾清运人员缺位和责任心不强

笔者以为这些堆放池中的垃圾会按照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走访的过程中才了解到, 镇上把这个任务已经下派到每个行政村, 然后每个行政村出两个人负责, 镇政府每人每月补贴二三百块钱。当笔者疑问哪些人才有资格时?老百姓们都说这还用问吗!不是村支书就是村主任、要么就是跟镇里面有关系的一些人, 反正这些钱跟白拿没什么区别, 因为大家没看到过他们清理打扫。由此, 也就明白为什么村子里的垃圾长期无人管理?村里的水泥路面或两旁为什么垃圾成山、沟渠河道垃圾淤塞、废弃塑料袋四处乱飞等现象随处可见?

1.3 城乡环保治理二元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设施, 提高生活垃圾的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置率, 促进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的产业化发展, 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社会服务体系。第三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 可以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具备条件的单位从事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可实际上, 省市县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往往没有将农村纳入规划之内, 县级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公共服务也延伸不到农村地区, 现行的环保体制已满足不了老百姓对环境公共服务的需求并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 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困境因素分析

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公共资源的稀缺, 如何在城乡之间协调现有的资源, 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执政智慧和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 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也是悄然的发生着改变, 进而农村垃圾在构成上呈现了毒害化、数量上呈现了批量化的趋势, 越来越接近城市生活垃圾的形态。农村地区出现如今严重的生活垃圾问题, 既有制度性原因, 也有人为性因素, 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缺失和人居环卫基础设施滞后

据国家环保部的数据, 全国农村年产生生活垃圾2.8亿t, 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全国猪、牛、鸡三大畜禽类粪便总排放量达27亿t。农村家庭养殖户的生产污水与生活污水以及禽畜粪便混流, 随意排放出院;粪便处理利用率不高, 主要以传统的直接还田等非工程处理利用方式为主。另外, 基层政权的科学发展能力不强, 不注重城乡统筹发展, 不注重农村民生基础设施的建设, 往往把钱投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工程上面。受县及以下环境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的制约, 城郊地区的农村都不能享受到环保公共服务, 更不用说边远农村地区了。

2.2 人民群众环保知识匮乏

“农村以往的生活垃圾主要来自于厨房, 而且厨房产生的垃圾主要用作饲料, 大部分被作为有用成分得以回收, 所以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小, 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也较少。”现如今, 上面提到的四类垃圾在农村地区随处可见, 房前屋后、沟渠河塘、道路两旁、田间地头等。部分农村居民对于随意乱扔垃圾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认为弃用的东西风吹日晒早晚会腐烂并分解, 认为对于那些不能分解的物品, 采用焚烧的方法来处理不会产生其他负面影响, 不曾想其做法也会进一步污染空气。

2.3 相关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法律制度不健全

1989年12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 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 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其中对农村生活垃圾的问题只字未提, 20多年都过去了, 国家并未对其进行任何修正, 这部法律早就不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另外, 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 由地方性法规规定。就是这部离我们很近的法律也没有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的主体作出具体的界定, 在查阅了省市县三级政府相关文件后, 根本就没有找到相应的实施细则, 或许农村生活垃圾问题还将会处在“真空”之中长久无人问津。

3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解决的路径选择

3.1 提供完备的法律、制度环境

国家应在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民代表等各利益相关人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尽快对不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些法律法规予以配套完善, 该修订的抓紧修订, 该废止的尽快废止。同时为了国计民生的发展和改善, 及早制定出台一些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法规, 而不是把老百姓排除在利益分享之外。地方政府应依照本地实际, 研究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 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投入和运行机制, 从而切实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真正做到统筹城乡环保一体化。

3.2 统筹城乡环保一体化和开展农村环境专项治理行动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以农村为重点, 着重增强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笔者以为在这方面浙江省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从2003年7月开始, 浙江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千万工程) 对农村环境进行专项治理并取得良好效果。江苏省政府特出台《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引领, 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的意见》 (苏发[2011]28号) , 同时制定《全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来推动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的进程。以“六整治”、“六提升” (重点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 着力提升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达、建筑风貌特色化、村庄环境管理水平) 为主要内容, 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

3.3 实施农村绿化建设和新能源的推广

“绿化建设遵循乡土化的原则。尊重地方文脉, 结合民俗民风, 展示地方文化, 体现乡土气息, 营造有利于形成村庄特色的景观环境。遵循整体性原则, 注重村庄风格协调统一, 呈现自然、简洁的村庄整体风貌。适宜将村口、道路两侧及不宜建设地段作为绿化布置的重点。应以乔木为主, 灌木为辅, 必要时以草点缀, 植物品种选具有地方特色、多样性、经济性、易生长、抗病害、生态效应好的品种。”“把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 综合利用作物秸秆, 推广“猪-沼-果”、“四位 (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 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 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 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3.4 组建农村环境保护专业合作社

“长沙县果园镇农村环保合作社, 是全国第一个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为主要工作的合作组织。在每个行政村设立环保合作社分社收购点, 挨家挨户收购垃圾, 建立起户有垃圾收集池、村有垃圾回收点、镇有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处理网络。每户每月交3~5元保洁费, 作为合作社运营费用或补贴保洁员工资, 但村民也可“出卖”垃圾抵纳保洁费用。通过政府向村民“购买”垃圾, 村民们收集垃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当地“垃圾随手扔”的状况正在慢慢改变。”农村环保合作社的建立一定要尊重老百姓的意愿, 以自愿加入为原则, 只有这样老百姓的热情和主动性才会充分的释放。

3.5 切实维护农民的环境权

环境权是指公民在良好、适宜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它具有浓厚的人权意蕴, 是“环境时代作为人所应当具有的, 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础, 以人的社会属性为本质的人的一种本来就应当享有的权利”。“农民享有的环境权可分为基本的环境权和非基本的环境权。基本的环境权即享有最低环境生活标准的权利, 也即免于危害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环境生活的权利。基本的环境权是每个公民应当享有的底线权利, 是社会正义的基础和反映。非基本环境权即为享有舒适、优美的环境生活的权利。非基本的生活环境属于享受型环境。”

总之, 农村生活垃圾处置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党中央国务院应加大对地方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检查力度, 并最终使之内化为地方政权的自觉行为, 从而切实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既符合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 也能充分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

摘要: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 其核心内容和首要价值导向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农村生活垃圾问题解决的好坏, 对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虽然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但现实是, 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置仍排除在国家法律制度之外, 缺乏必要的保障体系。因此,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任重道远, 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 必须下大力气破解农村环境保护之难题。

关键词: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环保部网站.

[2]齐海山、苏万明、王飞航, 农村垃圾触目惊心[J].《半月谈》, 2010 (14) .

[3]曾鸣、谢淑娟,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制度透析与路径选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77.

[4]左玉辉、徐曼、张亚平、柏益尧, 《农村环境调查》[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224.

[5]王谦,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56.

[6]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苏办发 (2011) 40号, 江苏省政府网.

[7]张小林、陈小卉等, 《全国乡镇长培训教材-建设篇》,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246.

[8]《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2007) 63号, 中国政府网.

[9]谢樱、丁文杰, 长沙处理农村污染:村民自己说了算[J].《半月谈内部版》, 2011 (1) :53-55.

[10]陈泉生, 环境时代与宪法环境权的创设[J].福州大学学报, 2001 (4) .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篇11

[关键词]《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4-0104-05

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深层次矛盾的根源,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系统、深刻地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从全局出发,明确指出了三农问题的病根,指明了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前景,并提出了实现这个宏大目标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一、三农问题的病根是城乡二元结构

我们的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并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纵观世界各工业化国家,没有哪个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能像我国这样,把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一贯放在重要位置。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明确宣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自此,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和措施,每年召开一次农村工作会议。连续发了六个“中央一号文件”,指导全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工作。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决定取消农业特产税,逐年减征农业税,2006年正式宣布废止农业税条例,从此破天荒地实现了农民种田不交皇粮国税,这是一项重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现在农民种地已经享有四不交(不交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四补贴(种粮补贴、良种补贴、购置农机具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据有关部门统计,四不交,减轻农民负担1250亿元,2008年四补贴使农民增收1028亿元。2005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由此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增加支农资金的投入。2008年中央投入5625亿元,比2002年的1581亿元增长2.5倍,并正在逐步形成支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十六大以来,农村的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项事业都得到了大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普遍实行,重新建立新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普遍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在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要逐步实现使农民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200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1490万人。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了这一系列切实有力的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扭转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第二次徘徊的局面(1998年粮食达到102,46亿斤,自1999年开始,连续5年减产,2003年为8614亿斤,降到1991年的水平),2004年开始,粮食已连续4年增产,2007年达到10032亿斤。2008年政策好,农民努力,天也帮忙,风调雨顺,取得了又一个特大丰收年,粮食总产10570亿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农民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历史上看,新中国建立以后,近60年来,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农村发展的黄金时期,一个是1949—1955年,第二个是1978—1984年,这两段时间农业(主要是粮食)连年大丰收,农民收入连年大幅增加。从2004—2008年,农业(粮食)已经连续5年增产,农民收入连年大幅增长。所以说中国农村现在已进入第三个黄金时期。当然还要看2009这一年了。

从各方面情况看,当前的农村形势应该说是很好的。对此,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的第一部分作了五个方面的概括和肯定,并且指出,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人民生活总体小康,为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来之不易的农村大好形势,对于中国目前要应对国际金融风暴,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增长,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全局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看,从国民经济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对农业的要求看,特别是从9亿农民在参与改革发展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看,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仍然还是比较严峻的。文件用了三句话:“农业基础仍然落后,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三句话,分量很重,但这是当前三农形势的客观现象,是确实的,讲得很恳切,表达了9亿农民和数百万农村工作者的心声。

这三句话表明,当前我国三农形势还很严峻。为什么投入了这么大的力量,花了这么长的时间,三农问题仍是屡解不决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某一个问题,不是一个地方,几个地方有,而是普遍地出现;不是一年、两年解决不了,而是长期解决不好,这就不是一般的工作问题,而一定是结构问题、体制问题。这就不是靠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能解决的,而一定要通过改革体制,通过调整结构,通过制定新的政策、措施才能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这样一个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像看病一样,过去所以屡治不愈,就是还没有把问题的病根找准,用了很多药,但没有对症。这次十七届三中全会,把病根找出来了。

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个结构问题、体制问题。以2007年为例,在2007年的GDP中,一产占11.3%,二产占48.6%,三产占40.1%,这是经济结构;但在当年的就业结构中,一产的劳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0.8%,二产占26.8%,三产占39.4%;在当年的城乡结构和分配结构中,农村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5.1%。从这几个结构中,可以看到:第一,一产业40.8%的劳动力,只创造了11.3%的增加值,有29.5个百分点的结构差,说明农业劳动生产率太低了。这不是因为农民不好好干,也不是农民不能干好,而是因为在城乡体制下,使他们的生产资料太少,他们想干也不能干。第二,在分配结构中,55.1%的农村常住人口,主要靠分享11.3%的财富生活,农民怎么能不苦,农村怎么能不穷。可见,现在的城乡结构、经济社会结构,既不平衡,也不合理,不改变这个结构,不减少农民,农民就富不起来,三农问题也就解决不了。

现行的不合理、不平衡的城乡结构、经济社会结构,则是1950年代以来,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户口、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等一系列制度而形成的,总称为城乡二元结构。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同国外讲的不完全一样,刘易斯的二元结构,主要是讲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在上述一系列体制下逐步形成的,既是经济结构,也是社会结构。应该称作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它以户口制度为基

础,把公民划分为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国家对城市居民(非农业户口)实行一种政策,对农民(农业户口)实行另一种政策。对这种格局,有学者称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其基本特征是:

在政治上不平等对待。对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等非农业户口的人,认为是体制内,对农民认为是体制外的,实行另一种政策。如选举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城乡居民选举比例是不相同的,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届人大以前,城市居民22万人选一个代表,而农民要88万人选一个代表。

在经济上,不等价交换。农村长期实行统购派购粮食和农产品制度,通过剪刀差强制农民给国家作贡献;1990年代以来,通过低价征用土地,积累大量资金;用农民工的形式,长期廉价使用农村劳动力,有人估算这两种形式,农民为社会作的贡献,可以以万亿元计,远远大于剪刀差作的贡献。

在社会上,实行非普惠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对城市居民和农民,无论在提供的方式、内容、数量、质量方面都是不同的,差别很大。

长期实行这种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政策,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把农民束缚在狭小的土地上,限制封闭在农村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民贫困、农村落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解决。

对于三农问题的这个症结所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了。《决定》说:“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接着指出目前“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在《决定》第一部分的最后说:现在已进入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时期。这样阐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也就是说这是“三农”问题的病根,今后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样的论断,在党中央的文件上,还是第一次(2004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中曾提过:“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就像人看病一样,把病诊断对,把病因找准,病就好治了。

二、农村改革发展的前景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段不足百字的论述,把目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时代特征、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路径都说清楚了。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这是战略目标,是要达到的根本要求;二是“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是大的方针。古语云:不破不立,前面讲过三农问题的病根是城乡二元结构,不破这个二元结构,三农问题就解决不好,城乡一体化就实现不了。这两句都是十七大以来的新话,是新的共识,是改革开放30年来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农业的经营权,得到了自主和实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连续丰产,农民连年增收,迎来了(1978—1984年)农村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这实质上还只是农村生产体制的改革,1985年以后,当改革进入到流通领域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领域时,因为整个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户口制度、就业制度、流通体制、价格体制、财政体制等还没有改,农村第二步改革就遇到障碍,实际改不下去,1988年以后,连农村第二步改革的说法也不提了。当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些体制,虽然也进行过一些改革,但是至今还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所以农业农村形势时晴时阴,变化不定。相比较而言,198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体制、二三产业、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虽然也有曲折,但一直坚持了下来,而且不断取得进展。现在的城市体制、二三产业体制,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农村、农业则基本上还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城乡二元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是造成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的根本原因。

党和国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出发,提出了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一个远大的宏伟目标,第一步的任务是先要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决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等六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现在的情况是,城乡是二元的,两种结构,两种体制;一头先进,一头落后;一头富裕,一头贫困;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慢。中央虽然已经提出,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阶段,采取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实际工作中也确实实行了许多支农、惠农、强农的新政策、新举措。但是因为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还没有改过来,在实践中,现行的剪刀差、征地、财政、金融、农民工等体制,限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发挥,也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再加上这些体制像抽水机一样,使农村的土地、资源、资金、劳力、人才源源不断地向城市倾流。这就是为什么2002年十六大就提出了要使“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的趋势逐步扭转”的任务,不仅没有完成,城乡差距反而在逐年扩大的原因(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11:1,2007年是3.33:1,2008年扩大为3.38:1)。可见,不改革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是不可能的。

客观地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农业、农村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国的农民,无论是收入水平,还是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4元,2007达到414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34倍,年均增长7.1%,这样的长期持续增长,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就是与改革开放前30年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现在说农业仍然薄弱,农业仍然落后,是相对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相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多方面的需求,还得不到充分的满足。说农民苦,说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是相对于同城市居民、二三产业职工有更多收入的比较,是相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果而言,农民还没有享得应有的份额。农民自己与过去比,已经是很好的了。所以,我们到各地调查,大多数农民对于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的多项惠农强农举措还是满意的。

30年来,三农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这些成就是在农村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还是在城

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背景下实现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今后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这项改革真的到位了,实现了,诸如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户口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体制、财政体制、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都通过改革,把问题解决好了。在农村,也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同城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衔接起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格局就形成了。做到了这一点,必将把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起来,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社会稳定的局面就是必然的。过去我们常说“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如果我们真能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实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那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繁荣稳定和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就能够实现。所以,有学者评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定,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伟大成功的起点;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定,是未来30年中国实现又一次大飞跃的起点。这是很有道理的。

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方针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最早是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提出来的。作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原则,也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方针。2002年后每年中央全会所作的决定,都一再重申这个重大原则,这次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重申:“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6年过去了,我国的城市和乡村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和社会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是要充分肯定的。但是城市发展得快,农村发展得慢;经济这条腿长,社会这条腿短的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一个重要的例证,就是城乡差距还在继续扩大。这表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这个方针还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

所谓统筹,就是要兼顾、要协调、要平衡,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这里,统筹的主体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进行宏观调控,改变过去重(城市)一头,轻(农村)一头,乃至挖一头(农村),补一头(城市)的做法。现在我国的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到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阶段,所谓哺,就是反哺,就是工业和城市应该补贴农业和农村,把过去的调控方向倒过来。当然,中国是个大国,船大要掉头,很不容易,这涉及到认识观念、体制、机制、利益关系、工作路径等等方面,工作难度很大,将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是,作为统筹、调控主体的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先要有新的观念和认识。历史阶段不同了,战略方向和工作任务就应该作相应的改变。说得通俗一点,过去是给工业、城市吃偏饭,现在是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历史新阶段,就应该给农业、农村吃一点偏饭,否则,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格局就形成不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只会是一句空话。所以,要落实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重大战略和方针,作为统筹主体的各级党委和政府,首先要有明确的认识。

其次,要贯彻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对现行的城乡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决定》这一段共讲了10个方面的战略任务,这些任务完成了,城乡一体化的远大目标也就实现了。这些任务,多数以前的决定都提出过,为什么多年实现不了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面讲过的我国目前还是个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的结构,而这个结构是由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一系列城乡分治的体制机制决定的。不先改革这些城乡分治的体制机制,上述要统筹的10个方面就实现不了。所以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一定要统筹安排进行诸如户口制度、土地制度、财政金融体制、教育医疗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方面的每一项改革,都涉及到全局,单靠农业、农村方面的力量是改不动的,而必须由党和国家,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安排来进行。所以,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理想,应该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进改革的内容,称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第三,要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必须在组织上落实。政治路线决定组织路线,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可以总结出一条基本经验,凡是党和国家决定提出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任务,都必须在组织上落实,要有组织,要有人去具体贯彻执行才能实现。如果这个战略任务,只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没有组织保证,就只能是一纸空文,我们有许多重要的事项,讲了多年,鲜有成效,源于没有从组织上落实,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证明了这点。计划生育工作,是天大的难事,我们国家做成功了,一个关键的举措,就因为从上到下,建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有组织作保证。

农业是安天下、定民心、稳社会的战略产业,三农工作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30年来,每年的中央全会、两会,三农问题都是讨论研究的重点问题,有三次中央全会专门讨论三农问题,并作出了重大决定。党中央、国务院几乎每年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已经先后发了11个中央一号文件。社会各界也都十分关心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众多的专家、学者深入农村,访贫问难,调查研究,出谋划策,著书立说,写出的调研报告、政策建议、论文著作,真是汗牛充栋,比任何同类问题的论著多得多。全国上下,如此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这在国际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但为什么三农问题仍然是层出不穷、屡解不决、久治不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这些正确的方针、政策,还没有在组织上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全局出发,找准了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了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宏伟目标,指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是一个在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无论从理论高度和实际操作层面评价,都是个很好的文件。按照文件指出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去做,“三农”问题不仅能够解决好,而且农村会再一次振兴起来,为未来30年中国崛起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成为又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但这样好的《决定》,怎么贯彻落实呢?按现在农口群龙治水又群龙无首的组织状况,这个《决定》是很难贯彻落实好的。社会上有“政策出不了中南海”的议论,这是言过其实。但农村问题的政策,出不了农口,却是现实。《决定》里指出的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等等的任务,仅在农口内部是解决不了的。所以,在新时期,建一个为党中央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工作机构,从组织上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这个重大战略任务,就很有必要。

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建设解读 篇12

关键词:金融服务,金融功能,一体化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支付结算服务体系

支付结算服务是金融体系最基本的职能, 也是金融功能实现的前提, 便捷、安全、高效的支付结算渠道是各类经济金融活动安全和效率的保证。

1. 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技术、设施、工具、服务很不发达, 与

城市差距较大, 既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复杂的结算需求, 又限制了城乡资金流通。在城市, 已初步形成中央银行、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结算机构等各有侧重、功能互补的支付服务体系, 各支付系统有效衔接, 现代化支付工具基本实现了普及。而在农村金融机构中, 尽管也不同程度的实现了现代化支付系统和支付工具的应用, 但大多集中于县城 (县级市) 和发达乡镇, 而在大多数非发达乡镇的金融网点中, 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系统还是空白;支付手段还停留在传统方式上, 现金支付仍是最主要的手段, 非现金结算方式和电子支付工具几乎没有。

2. 城乡分割的金融安排造成农村金融机构改进支付结算

服务激励不足, 是造成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金融支付结算系统按运行主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人民银行推动的、旨在实现资金跨地区、跨金融机构流动的大金融支付系统, 另一类是金融机构推动的、旨在实现本机构内部资金流动的金融机构自系统。对大金融支付系统的创新升级, 因其正外部效应, 各商业金融机构激励不足;而对金融机构自系统, 出于竞争和发展需要, 城市金融机构都致力于增进、改善、提高系统的服务水平及设施建设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效益。而在农村金融市场上, 农信银凭借其资金、网点、人员“三多”优势成为农村唯一的支付结算服务提供主体。 (1) 有效竞争的缺乏造成农信银创新激励不足, 提高改进支付结算服务的动力缺乏, 推广现代支付结算工具积极性不高, 导致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发展缓慢。

3. 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支付结算服务体系。

加快农村现代化支付结算体系建设。鼓励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建设支付结算设施, 加快升级改造支付系统, 尽快全面接入CNAPS, 畅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以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和商户推广使用现代化支付工具。农村金融机构要积极引导支付需求旺盛的农村个人及单位使用个人支票、银行本票、信用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电子支付工具的使用范围, 增加ATM机、POS机的布放, 拓展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工具, 提高其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尤其要在不适合设立营业网点的乡镇大力推广;创新支付工具, 积极谋求政府支持, 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国家惠农措施相适应、适合农村地区需求的支付产品和服务。鼓励城市金融机构支付结算服务向农村延伸。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资源配置服务体系

1. 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 表现为农村信贷满足率低与城乡资金逆需求流动。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 是激活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对资金缺乏其他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尤其如此, 然而, 面对农村巨大融资需求, 正规金融机构未能发挥其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作用, 对三农信贷的支持作用亟待加强。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2005年开展的百村农村金融调查数据显示, 1 190户有融资需求的农户中, 农信社对其的贷款满足率为48.36%, 对申请农信社贷款农户的贷款满足率为74.19%;54.5%的农户认为农信社的授信额度不能满足需求。过去几十年来, 长期资金紧张的农村一直通过各种方式为城市输送“生产剩余”, 农村资金通过正规金融机构, 在中央主导的金融纵向分割和地方政府主导的金融横向分割下, 流向城市和工业[1]。根据严浩坤, 罗湛君[2]的估计, 仅2007年一年通过金融渠道净流出的农村资金就达7万亿元。

2. 城市偏向的金融制度加剧了农村融资条件和环境的恶化, 导致农村资金外流。

对正规金融机构来说, 农村金融市场有效抵押不足、信用体系不完善、缺乏担保等是造成其惜贷的主要原因。追求GDP增长的各级政府重点关注城市及工业融资需求, 建立了多元化的担保体系、比较完善的征信系统等, 大大改善了城市融资条件及环境。相比较而言, 农村融资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只有使用权的农地、林地、水面、宅基地等作为有效抵押品的创新仍处于探索之中, “信用村、信用户”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农业保险还处于试点阶段等。与不断完善的城市金融环境相比, 进展迟滞的农村融资环境“持续恶化”, 导致农村资金外流。

3.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资源配置服务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 关键是“通过政策干预和财政补偿, 引导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3], 金融也不例外, 要通过合理的金融安排, 引导金融资源“下乡”为农村服务。 (1) 打破金融机构城乡分立态势, 建立城乡一体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体系。农村资金“饥渴”并不是因为缺乏资金, (1) 而是缺少能为其提供适合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 要在积极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基础上, 革除城乡金融机构和服务分立的陈旧观念, 建立城乡一体的金融机构体系和服务理念, 实现金融信贷服务的普惠制。 (2)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破解三农贷款“两高一低”与商业金融机构追求“三性”的固有矛盾, 引导金融资源向三农集中。1) 加大政府对各类金融机构三农贷款的支持力度, 对三农贷款提供利息补贴和财政补助;放宽农村利率限制, 允许金融机构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放宽贷款利率浮动范围, 增加信贷收益。2) 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三农贷款, 对三农信贷达到一定占比或一定额度的金融机构, 按年度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3) 优化三农融资需求的生态土壤。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建设, 加速农村“信用村、信用户”建设, 积极推进农村征信系统与人行征信系统的耦合, 鼓励金融机构依据客户“软、硬”信息 (2) 的可得性因地制宜创新征信标准,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推进农村抵押品市场建设, 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经营权、农业保单、企业产权物权运营权等权力抵质押模式, 开展土地确权工作, 推进农村土地使用经营权、企业产权物权运营权等在市、县、乡、村的合理流转和交易。

三、建立城乡统一的金融风险分散转移服务体系

1. 农村金融风险转移分散渠道严重缺乏, 风险集聚于金融机构, 从而限制了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因素的广泛存在, 使风险无处不在, 而以信用为交易基础的金融, 风险程度尤甚于其他领域。在城市, 风险治理逐渐规章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保险市场、抵押品市场、担保市场、资本市场等。而在农村, 国际通用的分散转移金融风险的渠道基本上刚处于起步阶段:以化解农业自然风险为主旨的农业政策性保险还没有形成农村地区的全覆盖, 其经营机制、补偿机制、发展机制还很不完善。

2. 政府对农村金融职能定位的偏差使得其忽视了对农村金融风险的治理, 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的高风险。

如前所述, 为了完成工业化原始积累以及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 农村金融制度配合财政集中农村各种剩余并将之直接配置到各产业部门[4]。在各级政府GDP导向战略下, 农村金融这种抽取农村资金投向城市和重工业的吸储功能持续强化, 而对关系农村金融持续发展、促进其支农作用有效发挥的金融风险治理则缺乏应有的重视, 农村金融风险分散和转移渠道———农业保险、农村担保、农产品期货、直接融资等严重缺乏, 三农发展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集聚于农村金融机构而无法实现分散转移。

3. 建立城乡统一的金融风险分散转移服务体系。

分散降低农村金融风险, 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 加强农村担保体系建设。成立省级财政支持的市、县二级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机构, 探索以农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协会等为纽带的互助联保体系, 支持商业担保体系建设, 发展农户联保、结对互保等民间担保方式。 (2) 发展农村保险业, 有效分散农业生产风险。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保险品种和补偿力度;完善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构建由再保险、财政巨灾风险基金、共保体共同组建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3) 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 增加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 分散农产品价格风险。 (4) 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农姓”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改善其融资方式的“长短腿”现象。

参考文献

[1]周立.改革期间中国金融业的“第二财政”与金融分割[J].世界经济, 2003, (6) .

[2]严浩坤, 罗湛君.中国农村资金外流分析:规模、渠道与机理[N].中华合作时报, 2009-03.

[3]彭建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和基本原则[N].河北日报, 2010-04.

上一篇:小学体育的游戏化教学下一篇:文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