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生活

2024-09-22

文学生活(共12篇)

文学生活 篇1

作为中文系的学生, 在接受了一定的文学理论训练后, 我们所谈论的文学往往是“象牙塔”内的文学, 更能引起我们关注的也大都是学者对于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言说。接受美学认为:作家与作品的最大价值正存在于不同时期的读者的不断接受、阐释中。然而社会上普通读者对文学的接受却很少被关注和认可, 他们的文学生活被忽视了。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言:“普通读者的反应最能反映作品的实际效应, 正是大量普通读者的接受, 构成了真实的社会文学生活, 理所当然要进入阅读的视野。”[1]

在不同群体的文学生活中, 本文选定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青少年时期是文学阅读的起步阶段, 也是文学观、阅读兴趣、人文情怀的初步形成阶段。作为在新的传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 青少年的文学生活有何新变化?又对传统文学经典的阅读有何挑战?

关注文学生活, 重要的是看清象牙塔外的“文学”。中小学生只接受过较为基础的文学教育, 并没有读过文学史、学习过文学理论和批评。如果在调查中笼统谈“文学”, 在调查者与被调查对象的对话中会存在不平等的错位。我们所提及的“文学”难免有些“精英”色彩, 很可能与中小学生生活中的文学有断裂。因此, 在调查中小学生文学生活时, 弄清他们对于文学的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所有被调查学生中, 有67%的学生将电影纳入其中, 约40%的学生认为看每日新闻、电视剧、教科书, 抄录歌词、广告语、经典台词都是文学活动。在繁荣的大众文化中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将大众文化纳入文学范畴, 传播环境的变化使文学生活的选择更加宽泛。

在调查中发现, 随着电视、网络等传播手段不断发展, 学生的阅读途径也更加广泛。传统的阅读方式仍占较大比重, 但是“网络”在所有阅读途径中已可占到近四分之一的比重。作为“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 许多中小学生似乎已失去了接受文学经典作品的充分理由, 他们不一定非要通过传统的阅读行为来接近文学, 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 如电影、电视、“大话”“戏说”了的文学经典等。同时, 这些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 而是经过加工制作、降低了接受难度但却更适合青少年欣赏口味的文学。

在生活中, 传统的文学经典领地不断缩小, 大众文化却无孔不入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大众文化的盛行是否会扩大文学的阵地?大众参与对文学经典的“选辑”、“论述”、“改编”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经典的权威还是会从另一角度引发民间对于经典的重新关注?“与其他任何一次思想/学术思潮不同……文化研究不光是一次学术革命, 也是一次改变文学专业领域中教师与学生思维方式、阅读方式、研究方式的教育革命。”[2]在大学中, 电影、广告、流行音乐等一些大众文化的典型形式已悄然进入课堂, 在文化研究的课堂上, 文学只占较少的一部分, 取而代之的是电影、电视剧、广告、流行音乐、动漫等。

尽管这种“文化研究”的方式在中小学课堂中并不多见, 大众文化较少堂而皇之地进入语文课程和教师的视野, 但这并不妨碍青少年群体去接近和喜爱大众文化。相比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升学考试的压力, 那些轻松娱乐的电视节目、险象环生的电影大片、喧嚣躁动的流行音乐让他们得以休闲、抒怀甚至放纵。大众文化正打造着这些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乃至人生态度, 同看电视、听音乐相比, 读文学作品 (尤其是经典名著) 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在大众文化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 他们文学阅读的对象、途径、感受和期待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大众文化更贴近他们的生活, 注重自我情感的表达, 反映出他们想要宣泄的真实情感。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 作为在新型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 青少年本身对于文学, 尤其是经典文学的情感是淡薄的, 在学习压力下, 大众文化才是一种充满朝气和青春活力的文化形式。

青少年是大众文化的主要消费群体。基础教育应正视这一事实, “大众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学生自己选择的第二课堂”3, 这些文化活动可以成为他们课堂学习之外的另一种学习。在列举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时, 有10%的学生将韩寒列入其中。从十年前被视作应试教育的反叛者到今天被标榜为所谓的“青年领袖”、“意见领袖”, 韩寒在青少年中的影响不可小视。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 网络上的韩寒风生水起, 在社会事件发生时, 他往往会采取旁敲侧击的方式, 而类似“游戏之言”的话语在无意间刺痛了社会的神经, 引起了民众应激般的迷狂。当媒体问及龙应台如何比较80年代的龙应台和当今的韩寒时, 龙应台答道她不想单说韩寒本人, 但她以为, 在一个健康的社会, 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各个年龄的“韩寒”。

乔纳森·卡勒认为, 许多人指责文化研究使学生离开了经典著作, 但文化研究同时也使“传统的文学经典得以复兴, 开启了更多解读英美文学‘伟大著作’之方法的门户。”[3]但当以文化研究的思路进入经典, 那么这些解读和阐释往往会带有一种破坏性的意味。尤其在文学基础教育中, 大众文化的介入可能会使经典以一种更为通俗易懂和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 经典仿佛离他们更近了, 但是降低了他们对于经典的接受难度或是淡化了他们对于经典的敬畏之心, 这在文学基础教育中未必是好事。当经典被“大话”“戏说”之后, 本来就未读过太多经典的他们反而离真正的经典越来越远, 在这样一个背景上更无助于青少年去阅读、学习和感悟经典的价值。因此, 文学基础教育要在文学经典和大众文化中寻找平衡, 任何一边倒的方式都是简单粗暴的。既然大众文化能在某种程度上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 那文学基础教育更应由此引导学生更多地去接触真正的文学经典, 而不是以强制灌输的方式让他们反而对经典生出逃避厌恶的情绪。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 而真正的文学经典恰恰可以给他们提供一种稳定的人文情怀、价值追求和审美趣味, 甚至会成为他们一生的精神支柱。让文学进入生活, 让经典回到大众才能让更多学生认识到经典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关注我们的“文学生活”——寻找阅读与研究的源泉》, 《人民日报》, 2012年1月10日。

[2]赵勇:《经典的祛魅与返魅——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学经典和文学教育》, 《天涯》, 2006年第3期。

[3]孙文宪:《大众文化与语文教育》,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2年第5期。

[4][美]乔纳森.卡勒著, 李平译:《文学理论入门》, 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第51页。

文学生活 篇2

对我来说,如果生活是一座花园,那么文学就是最大的一朵奇葩;如果生活是一片天空,那么就是高挂其上的红日;如果生活是一条帆船,那么文学就是船头那轮舵......没有文学为伴,我不知生活会变得多么无味。

什么是文学?文学是一个多子的母亲,哺育出许多优秀的儿女。有一个叫小说的白衣少年,他就藏身在千千万万、浩如烟海的书籍里。每当我一个人时,我就去叩问他。他总有那么多奇趣奥妙的故事,或让我捧腹大笑,或令人黯然神伤;或让我击节赞叹,或令我陷入沉思。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我膝上小小的书。午后的空闲时间,与他相伴,顿觉时间飞逝得如白驹过隙,他给我讲那个神奇的尼尔斯,骑着大鹅游遍天下;他为我叙述那个坚强的渔夫圣地亚哥,在大海上拼死与鲨鱼抵抗。他知道关于福尔摩斯的探案传奇,总能一次次解开扑朔迷离的谜案。他腹中有遥远边城中翠翠的凄凉故事,令我一次次落下泪珠......

文学还有个名叫诗歌的女孩,她优雅美丽,一旦我心灵烦躁不安,我就去访问她,聆听山间溪雨般的真言。她可能是我认识最早的文学了。从牙牙学语开始,我就与之为伴。跟她一起咏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从中感受到河山壮美;当一起念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时,那种诗情画意就印在了我脑海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气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离别断肠,,还有“生子当如孙仲谋”,收复河山壮志难酬!我也倘佯在《猛虎集》、《再别康桥》的境界里,泰戈尔的.《飞鸟集》、《新月集》也值得细细品味......

散文诗一个清扬婉兮的姑娘,每天我也会去她的领域串门。家里数十本的“时文选萃”是她的归宿。读散文,犹如品一杯上品的茶越品越有味道,醇厚浓香,萦绕在舌尖心头。阅毕,心灵仿佛被洗去了尘垢,眺望窗外,心胸开阔,千里皆明。而戏剧则是文学另一个心爱的小儿子。他隐藏在一收一停,一腔一调之间。他向我展示过《窦娥冤》的千古悲情,血溅白绫,大旱三年,六月飞雪。《风筝误》、《墙头马上》令我笑破肚皮;那部《赵氏孤儿》,凄惨处连天地为之撼颜。

让文学走近生活 篇3

——题记

人生之路,以其多样和繁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而文学能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角,让心灵和精神世界变得更大,让文学走近生活,人生才会更精彩。

最近,户外真人秀节目成为电视台一拥而上的娱乐热点,情感、游戏、旅游等各种玩法让明星们忙得不亦乐乎,也让观众感受到“真人秀”节目更真实、更贴近生活。而就在“真人秀”热时,河南卫视首次推出了一档真人秀节目,让文学走近生活,将文学与娱乐相结合,让作家与演员一起在电视上秀文学,这不仅愉悦身心,而且还增长了文学见识,何乐而不为呢?

让文学走近生活,让文学娱乐生活。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每个人都过着快节奏的生活,忙碌的身影已斑驳了我们的记忆,让我们对文学的品读渐渐淡化,已经很难为文学留下一个时间的位置,也许,你会说单独去品文学亦是枯燥乏味,但若换种方式去品读文学,结果或许会大有改观。就拿现在的真人秀将文学带进生活来说吧,这种做法能让文学与娱乐相结合,让观众与演员们一起去品文学,去感受文学与娱乐带来的欢愉。我想以这种娱乐方式去传播文学,更会让人记忆深刻,趣味多多,增长见识,实现了文学与娱乐的共赢。

让文学走近生活,开启一场文学的旅行。

让文学走近生活,带领我们观赏沿途的文学风景。也许,我们会在沿途中偶遇一些人,邂逅会情不自禁地感叹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也许,我们在狂欢之后,更能懂得阿桑的那句“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也许,我们在奋斗之后,也会默默地鼓励自己“没有等出来的梦想,只有走出来的辉煌”。

余秋雨曾说过:“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忙碌的人生总要停下脚步去感受沿途的风景,而文学和娱乐相结合,才会更丰富我们的生活。

让文学走近生活,人生才會更精彩。

【评点】

本文对“文学与娱乐相结合”的方式作了充分的肯定,作者用题记“文学,是不可度量的无垠之海”,告诉了我们文学对于净化人们心灵的重要性。开头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直接亮出了观点,态度鲜明而肯定;接着用材料作为过渡,巧妙地引入到对论点的阐述;在主体部分,作者用了两个分论点:让文学走近生活,让文学娱乐生活;让文学走近生活,开启一场文学的旅行,展开了深入的论述。而作家余秋雨的话对文章的论述作了一个有力的支撑与收束。结尾字少而精,彰显了文章的观点。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值得考生学习与借鉴。

生活经验与文学创作 篇4

也许以歌德创作的《浮士德》为例就能够充分说明这个问题。《浮士德》无疑是一部充满奇特想象的作品, 歌德让主人公浮士德成为天帝与魔鬼靡非斯特之间打赌的对象, 浮士德与魔鬼签下契约之后, 就开始了神奇的命运旅程。他喝下女巫的药汤, 恢复了青春, 他也能借助魔法唤醒希腊神话中的第一美女海伦并与之结婚, 他能够下到地狱要求将死去的恋人复活, 也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完成填海的壮举。但这一切的想象都是建立在歌德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作品中各种神奇的人物其实都有现实人物的影子, 包括他少年时的初恋对象。歌德从构思到完稿, 几乎用了60年的时间。歌德的写作速度与今天一些作家相比就实在是太慢了, 我们有些作家几乎一到两年就能写出一部新的长篇小说, 而且动辄就是五六十万字的鸿篇巨制。对于歌德来说, 既然他的《浮士德》基本上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蓝本进行写作的, 作者应该再熟悉不过了, 为什么他还写得这么慢呢?因为歌德一直在总结自己的经验, 梳理自己的人生经历。事实上, 歌德在年轻时写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时就开始了《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 后来虽然他写了不少其他作品, 但因为《浮士德》的构想太宏伟, 他始终在思索, 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自己的认识, 一直到逝世前的一年才完成。

可以说, 《浮士德》是歌德对自己人生体验的概括。因此在与友人谈到《浮士德》的写作时, 歌德说他就是要“把《浮士德》里所描写出来的那种丰富多样、极端复杂的生活, 统统串联在一个贯串一切的思想所组成的那根细弱的线索上”。事实上, 在《浮士德》中, 我们读到的已经不是歌德自己生活经历的直接呈现, 而是歌德以自己全部身心对生活经历的深刻体验。可以说, 这是一种心灵的体验, 正是在这种心灵体验中, 作家的原创力就迸发了出来。因此, 《浮士德》不仅具有神奇的想象, 更有作家对世界和人生的独到的认识。

《浮士德》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文学原创力不仅仅包括文学的想象力, 还必须包括作家心灵体验的能力。因此我们单纯提倡想象力还不够。说起来, 现在的想象并不缺乏。当人们普遍感到现在的小说越来越缺乏想象力的时候, 网络上的小说却以奇特玄妙的想象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眼球。网络小说可以穿越时空, 让现代人与古代人对话, 也可以开辟一个魔幻的世界, 让人的灵魂和身体相互置换。但如果我们对这些充满奇特玄妙想象的网络小说读得多了的话, 就会发现, 这些想象却是在互相模仿互相复制的结果。最重要的是, 这些小说的奇特想象也许有利于构建起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 但这样的故事却是相当平面化的、相当苍白的。面对网络小说虽然奇异却很苍白、甚至趋于模式化的想象, 我不禁想起了鲁迅曾经说过的话:“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 归根结蒂, 还是不能凭空创造。”也许这就是网络小说致命的问题: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

我的文学与生活散文 篇5

我与文学创作相伴的日子,从发表作品到如今,也有24个年头,这些岁月,我收获了生活的艰辛和生活的甜蜜。

24年前,那就是1986年,我还是学生的年代,我就开始写诗,比如我的诗歌作品《空旷——赤水河上的纤夫》就是那种生活环境下创作完成,那时我希望我能读完大学,改变我是农民儿子的命运。其实,我心灵深处的纤夫,那是父辈或者是我爷爷甚至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赤水河畔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缩影,那时我就对我的人生前景有莫名的恐惧。

我没有什么心事,我会独自一人去夕阳下的赤水河畔诉说,那些写作的日子,就堆积成《赤水河边沙滩上的脚印》等文学作品,那些文字就登上了《遵义文艺》,赤水市是赤水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我在那里求学的日子,结识了一些文朋诗友,也结识了一些与文学有缘之人。

那时《赤水河》报复刊,我的作品因学校团委书记推荐去市文联,市文联推荐去文化馆,因为那张文学报是文化馆主管,我的文学作品有这些复杂而又简单的关系就发表了,并且连续发表作品。在此之前,我的作品也在其它省级刊物发表,不过那是语文老师推荐给他那些大学校友,是他们那些校友帮助发表的,因为他们在刊物做编辑。后来我的语文老师推荐的作品就不能发表了,这时我才明白发表作品也要靠关系,也许这是我最早知道人情稿是如何一件事。

在80、90年代,发表一篇作品,可以引起轰动。我发表作品也不例外。那时我发表一首诗歌,可以得到10-15元稿费,那个年代,民办教师代英语课的,一个月工资在60元,可我一个月一首诗歌就有民办代课老师工资的四分之一,并且我们回学校,可以拿到学校的奖学金,奖励我们这些能发表作品的人,虽然那些奖学金可以换成菜票或饭票。我父母说我以后可以靠写作过日子,我自己也认为父母的认为是对的。

人生之路不是飞机起飞道,它随时有转弯,甚至前方突然没有出路!我的文学之路也如此,我因文学创作而学业挂科。我的文学之路出了转折,我就选择了另一条路。

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生活不一样,文学创作也如此,体制内的人创作不愁没地方发表作品,体制外的人就是想有发表作品的地方,也许文学创作观不同,文学创作的作品立场就不同。我作为社会底层人物,套用当今流行语就是草根文学,当然是关心社会底层人物命运,比如那个年代创作的小说《哭泣的赤水河》好多刊物都不用也不敢用,我认为我的文学创作方向出了为问题。后来,20多年后,我把这篇小说放在《作家梦》、《中国校园文学》网,看这篇小说的人也超过了10多万人。也许,那个年代的文学作品,能发表的都与体制内的人员有关。

后来,我参加了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赤水政协联合举办的赤水分校,我因有文学朋友和文化单位的推荐,我才有幸成为一员大学生,体制内的学员是带薪读书,也有工作没有压力,他们是拿文凭等待高升,而我是农民的儿子是体制外的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

那段日子,我爱上了一个同学,她也十分喜欢我,不过,她是一位领导的女儿。她侄女生日的日子,她带我去参加她侄女的.生日宴会,也表明我们的恋爱关系。后来,那位领导用她的专用车送我到住宿地,途中告诉我关于门当户对之事,我明白我在高攀,我也明白我被侮辱。

年轻的我选择逃离,也选择放弃大学生活,同时也选择放弃文学创作,再后来我选择南下,成了南下潮里的农民工!

疏理那段岁月,那是文学创作惹的祸。我们学《写作》这门功课,贵州民族学院的教授就叫我们以赤水河为母亲河写文章,那时我的文学朋友在同一班上都写得很好,但我的作品更突出,更得到那位教授的认同和称赞,他说他没有想得到赤水这个地方有如此深厚的文学奇才,这里真是文学人才的藏龙卧虎大地,那位教授他还把我推荐给政协领导,说我是人才,一定要好好培养,可那位领导就是我女友同学的妈妈,她的表情十分复杂,我和我的女同学女友是我们班70后的年轻人,其它那些学友都是50、60后的在职学员,而70后的学员中,只有我没有工作,我的女友那时是临时工,有了这个文凭就可以转正,也可以提干,再以后就是干部。当然,作为干部的女儿,加上是少数民族身份,她的前途无可限量,我伤心悄悄地离开家乡,离开生我养我的赤水河。

我想埋葬那段爱情,也埋葬那个文学梦。南下广东之后,我很少动笔写作,那段伤人的爱情伤了文学梦,后来那些艰辛的打工日子,我有放弃文学创作的念头,并且有好多年没有动笔!

可是,生活的艰辛,我不得不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路路程,用我手写我心。这时我感觉到我有责任和义务写出我的一切与文学有关的事。

我爷爷那一代,他在30多岁时贫穷和战争,他举家来赤水河畔,爷爷他们的四川生活故事,没有人讲述也没有人记录。那段艰辛的岁月父亲偶尔也记起,关于家族的那些事,我靠那些记忆开始写一些我们家族发展为题材文章,比如伯公是如何从袍哥几百条枪的首领参加到四川军阀刘湘的部下,以及又是从1935他以步兵旅参加四渡赤水之战,伯公的弟弟,还是他的堂弟团长,以及他的一个团被打散后在习水埋名隐姓几十年后的事。伯公他们退守台湾之后的事,我们更无法知道,如今伯公也去世多年,而他的子孙后代都移居海外,我有责任和义务写好我的家族这段与历史有关的事件。

前,我南下广东,我也是我们70年代的广东移民,以后我的孩子也是广东移民,我必须告诉他我的移民生存状态,以及我的农民工生活历程。

给孩子留下财富不如给孩子留下文化遗产,我把我在广东的日子,想家时写的文字留给他们,我就用我在赤水河畔生活19年的记忆,写成了数百万字赤水河题材的文学作品,其中长篇小说《鲁班在赤水河民间传说》50多万字更为显著,它彰显了我这个赤水河儿女对家乡的挚爱之情,同时这部文学作品得到贵州省委有些领导认可,我很荣幸成为贵州省作协一名终身会员。

我在广东生活和工作21年生存状态,无不是改革开放大环境下的一个缩影,后来我从业务员身份转变为一个商人,后来成为一个集团总裁兼董事长,我用我的心和笔诉说有关商海故事《趟过男人河的女人》、《中秋月饼惹的祸》、《总裁夫人》等作品,以及《西部春暖》三部曲的三部长篇小说,就在我做企业家的日子里完成!

在我40岁以前,我曾写过《把文学创作坚持到底》、《不能把文学创作当作人生跳板》等作品,我把我的人生观和文学观放在这两篇文章里,读过这两篇文章的人就知道我的文学与生活以及生活伴我走过的文学之路,可以值得借鉴,我不是一个靠卖文字为生之人,那些想用我文学身份做文章之人,请慎之又慎之,别无它意,文学创作不是我生活全部,它只是我生活之余的一部分!

-9-18

我们的文学生活能力 篇6

我总以为文学是一扇门,而非什么台阶。门的意义在于隔绝与不隔之间,门的情趣在于可锁闭可虚掩可洞开,它不像台阶那么有指向性与目的性,它也不像台阶有绝对的高低之分。所以文学总表现为一种可以自主的开放与宽容,正是因为这种宽容,文学才显得和蔼大度脉脉有情;文学也表现为一种可以间隔的距离,正是因为这种间隔,文学因有远观之美与旁观之清;文学还表现为一种断然的锁闭,将我们肉眼所以为的真实世界裁断在一门之外,文学因而成为一己精神的安栖之所,一个可以独立自守的情操,一个向内的更为单纯的真实世界。

可是我们对待文学往往是轻佻的。我们总是漫不经心地拨弄那些书页,寻找着挑逗刺激的字眼和情节,随意地遗弃那些不厌其烦细致入微的叙述,更把作者深深隐藏了痛苦抽象了泪水的文字排拒在身体性的乐趣之外。我们生活着,在文学之外;或者,自以为凌驾于文学之上。

难以想象那些灵魂是怎样存活下来的。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一个敲骨有声的汉子形象,在历史里站立起来。这是一则清官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垂名学界的北宋理学创始人,他曾一手培出了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二程(程颐、程颢),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是他的再传弟子,但我们更熟知他的《爱莲说》,并以此恭敬地授予他文学家之名,这实在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在一个历经唐末五代之乱,儒学大坏,信仰缺失,道德沦亡,廉耻尽失的年代,周敦颐等一干宋代士子为振衰起敝,从学问修养上挽救人心社会,而大开讲学之风,促成理学的发达,周敦颐的理学成就远胜于其并不繁盛的文学创作。但在其并不蜚声的文学创作之外,周敦颐却为我们链接了从屈原到鲁迅的士人精神:“制芰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的温婉披带,在周敦颐笔下烈炼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在他的31代孙周树人,更有斩截之作:“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去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这是一个怎样超越的士子?他会在政治上相当强硬。“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独与之辨”,王逵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终使得“逵悟,囚得免”。他也会在生活里闲适浪漫。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55岁已在暮年的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来到南康(今为江西星子县)任南康知军。时值夏末,庐山东林寺内池塘里莲花盛开,满寺飘香。周敦颐信手赋诗:“佛爱吾亦爱,清香蝶不偷。一般轻意味,不上美人头。”而知识分子的情怀令他始终清洁自守。一年后,周敦颐以年迈体病辞官,他又来到他喜爱的庐山,创办“濂溪书院”,开学讲道,传布理学思想,在其书院“爱莲堂”里,周敦颐写下了那篇端方清洁的《爱莲说》。

人在文学里纯粹了,还是人纯粹了文学,不可得而知。但人与文学的奇妙遇合而生的纯净之美,绝唱在历史里,便是一种精气。

文学是有精气的,这精气,我总觉得有一丝飘渺世外的诡异,令人不问虚名功利,不为俗态世味所系,自有一种炽烈的热爱与豁然的大快乐。

所以会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稚真。有多少文学认真躲在小楼?

伍尔夫喜欢长时间站在书案前写作,对家事不闻不问;雪莱常在一个地方动也不动地读书长达16小时;菲力普·贝松认为写作就像怀孕,在作品完成之前决不能提起,否则就有可能“流产”。弗朗索瓦·韦耶冈喜欢把切肉的小案板放在膝盖上写作,而且由于需要安静总是在夜里工作,他经常从晚上10点钟开始,一连写上12个小时,不想知道太阳是否已经升起。博尔赫斯,国家图书馆馆长,他一生基本都在图书馆里度过,几乎没有正常人的生活……

我不知道我们今天是否还有这样的精气,我只是心痛文学流失在“用”之外,流失在我们用空虚堆积起来的那一种极精致的物质主义与利己主义之外。我们读文学,却正在消解着文学应有之义。

我们是否拥有文学生活能力——大约可表述为一种文学面向生活的生殖能力,或可表述为以文学的态度诗意栖居在抹布一样的生活中的能力?人生从来不乏苦味,但文学建筑起一个意义的风景,对此,史铁生说:“所谓苦难,事实上人一直在做这种事情,即做着一种绝对的努力,但最终你会发现你的处境一直在一种相对的位置上。”王书亚说,“悲惨世界”,是雨果对一个不敬畏、不祈祷、不相信、不悔改,并在一切事业中拒绝恩典的世界的定案。文学,成就了我们超越苦难的人生历程。

亚伦·杰柯布出了一本书,到了中国叫作《我该如何阅读》,这是个很教条的翻译,把阅读变成一个牵涉到一个应然范围的事,这跟他的本义有很大的出入,书的原名其实叫做《The Pleasures of Reading in an AGE of DISTRACTION》,亚伦的原意是在指出,在分心的年代,在让人不是那么专注的年代底下,阅读的关健词其实是Pleasures,是乐趣。那么,文学生活的“乐趣”在哪里?

想起杨德昌《一一》里的那句话来:洋洋对爸爸说,为什么每个人都看不见自己的背面,那我们不是永远有一半事实不知道吗?文学,就是把人们不愿面对的生活摆在人们面前,叫我们已平静下来的心又烧起来。文学的叙事镜头总是那么冷静又温婉,它模仿的正是我们。多少年来,我们不正是这样冷漠而散乱地背对着别人和自己的生活吗?如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观察一位朋友。几周、几个月,他忽然进入你的生活,然后消失。你活你的,好像世界上没有他。某个时候他又钻出来了。我们看不见一个人的全貌,甚至天天见面的亲人的。几分钟、几个小时,她又钻出来了。之间,你仍然活在没有她的空白里……唏嘘着,叹惋着,心痛着,文学咀嚼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咀嚼着文学咀嚼过的生活。

文学生活 篇7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 无一不带着生活的痕迹, 神话创作也好, 现实主义作品也罢, 无一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人无法离开生活而独立存在, 人的意识形态也是如此, 即便是那些支离破碎、晦涩难懂的意识流风格的后现代主义作品, 反映的依然是作者当时的意识形态与心理状态, 无论作者如何独立于世, 如何具有创造性, 都始终无法摆脱人类文化的熏陶, 文学创造始终无法摆脱生活的影子, 始终无法摆脱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而独立存在。

近来重温文艺理论, 赫然发现佛莱和巴赫金的文学理论和生活经历无意中为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诠释。按学派, 两人的理论相隔甚远、似乎八竿子打不着。而且两位貌似都是“一心只读圣贤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术怪人。实则不然, 两人所创作的理论都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都是对生活细细体验与深思的结果。

弗莱对宗教和神话感兴趣, 还曾经做过牧师, 后进入大学做教授, 从事文论研究, 他吸收了弗雷泽学派和荣格学派的主要观点, 并从当代心理学, 人类学, 文化学、语言学以及符号学中汲取营养, 建立了原型批评体系。佛莱一生著述颇丰, 有《威严的对称》《文学的原型》《批评的剖析》《统一的寓言》《伟大的代码》等等, 其中《批评的剖析》最负盛名, 被称为原型批评的圣经。笔者个人认为, 弗莱最具创意的观点乃是他把文学看成“移位的神话”。在弗莱看来, 文学并非作家的独创, 而是与神话密切相关, 神话表达了原始人的欲望和幻想, 神所具有的为所欲为的超人性只是人类欲望的隐喻性表达。随着社会的进步, 原始人的欲望受到压抑, 神话移位为文学, 神就相应的变成了文学作品中的各种人物。弗莱纵观西方文学发展史, 把整个文学系统划分为五种模式:神话, 传奇, 高级模仿 (史诗和悲剧) , 低级模仿 (喜剧和现实主义小说) , 反讽。弗莱认为, 在上述五种模式中神话是最基本的模式, 神话是其他模型的原型, 其他种类皆是神话的变异, 所以他把文学称为“移位的神话”

弗莱关于神话原的观点也极具创新性。在他看来, 文学的叙述模式从总体上看是对自然界循环运动的模仿。四季更替、日出日落、潮涨潮落、月轮盈亏等等自然循环在原始人看来都对应着神或英雄从诞生、历险、胜利、受难、死亡到复活的生命周期。更新奇的是他把四种神话原 (叙述模式) 与文学的四大类型统一起来。在他看来, 喜剧, 浪漫传奇, 悲剧和反讽及讽刺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喜剧是春天的神话原, 讲述神或英雄的诞生和复活, 其基本意象是春天, 黎明日出, 生命的萌发;浪漫传奇是夏天的神话原, 讲述神或英雄的成长, 胜利和结婚, 其基本意象是夏天, 正午, 日中, 生命的繁盛;悲剧讲述神或英雄的末路与死亡, 是秋天的神话原, 基本意象是秋天, 黄昏, 日落, 生命的衰亡;反讽和讽刺是冬天的神话原, 讲述神或英雄逝去后的世界, 其基本意象为冬天, 夜晚, 黑暗, 生命的解体。弗莱认为, 西方文学正是经历了神话转化为喜剧、浪漫传奇、悲剧, 然后再是反讽和讽刺的阶段, 现代作家并非是重复古老的故事, 而是借用神话来表现对现代社会高度理性化的思考, 对现代文明的畸形和弊端做出对比与批判。

巴赫金一生坎坷, 还曾被流放, 为了生活甚至还把自己的作品署上朋友的名字拿去发表, 一直到晚年才得以翻身, 去世后其观点才闻名于世, 成为世界级别的伟大文学理论家。同弗莱一样, 巴赫金的主要的文学观点也来自于生活, 源于他对生活的反思与希冀改造的愿望。巴赫金提出了复调小说、对话理论、开放性人格、狂欢化诗学等文学观点。这些理论所具有的共同之处, 也是巴赫金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 那就是一个平等和多样化的世界:不压制, 不搞单一, 采取一种包容的态度, 对各种意识形态, 各种思想言论, 各种创作形式都给予存在的空间。虽然这些观点都是文学领域的, 并没有直接指涉生活, 但是却与生活紧密相连。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是他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提出来的, 此时巴赫金正遭流放。其狂欢化诗学是在研究拉伯雷怪诞现实主义中提出来的, 当时他正还得靠朋友接济生活。巴赫金所生活的苏联正在闹革命, 斯大林执政时期搞意识形态单一化, 严厉压制和打压不同声音。巴赫金虽竭力远离政治, 只求做一个默默无闻的教书先生, 仍频频遭到打击。现实无法兑现, 他便在文学世界实现自己的梦想。巴赫金所提出的文学理论观点, 离不开他的渊博和创新能力, 但是, 这些观点的提出怎能说不是来源于生活呢?他文学理论中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和多样化的精神, 不正源于他对生活的渴望吗?

纵观弗莱和巴赫金的成就和生活, 我们不无受到启示, 无论是佛莱的“移位的神话”、春夏秋冬四种神话源所对应的文学模式, 还是巴赫金在文学理论中反复强调的对平等和多样化世界的追求, 无不论证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文学离不开生活这个大背景和资料库, 生活亦需要文学来点缀。但是文学也并不完全如亚里士多德所说, 是对生活的模仿。文学是对生活的反映, 但是这种反映并不是镜映现实, 把生活的细枝末节一览无余、不分轻重的都照出来, 而是像艺术家作画:经过不断的构思与提炼, 在脑海中再创作, 然后慢慢勾勒出来。文学包含了作者的想象力和思考力, 是对生活的深远思考和超越。

摘要:本文结合佛莱《批评的剖析》中所提出的文学是“移位的神话”、春夏秋冬四种神话源所对应的四种文学模式, 以及巴赫金的文学理论和他本人的生活经历, 论证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反驳了王尔德“文学是谎言”的观点, 并对亚里士多德“文学是对生活的模仿”这一观点进行了补充论证。

关键词:文学,生活,佛莱,巴赫金

参考文献

[1] (加) 诺思罗普·弗莱 (著) , 陈慧等 (译) .《批评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

[2] (加) 诺思罗普·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3]沈华柱.《对话的妙悟: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2005.

文学生活 篇8

德育不仅要在学生的生活中进行, 更要和学科教学结合起来, 将德育贯穿在学科和日常生活中进行, 而语文学科更具有它特殊的德育功能。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将德育生活化与语文学科生活化是提高学校德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随着甘肃省金塔县教育布局的调整, 甘肃省金塔县第二中学 (以下简称“我校”) 成为了全县唯一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学生从周日下午到周五都在学校度过, 也就是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 因此学生的德育就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首要问题。同样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学习、为人处世都能体现出一个学生品德的高低, 而我校又接收了来自四个小学的学生, 刚入校时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都是不尽相同的, 主要存在着行为习惯差、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等现象。

学生一周有五天生活在学校里, 因此我们的德育就要涵盖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尊师孝亲、热爱祖国、励志成才、勤俭节约诸多等方面, 这些教育内容除了开展主题班团会教育活动外, 更应该将之于贯穿在整个学校的生活中、学习中、活动中, 要树立一种教育无小事, 事事皆育人的理念, 将传统的德育转化成一个个可以在学生的生活中实践的活动来进行, 这样让学生不知不觉间接受了教育, 让他们体会到这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识, 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习惯。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育人水平, 而语文教学更能体现出德育的优越性, 这也是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而在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中也主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编排了适合德育生活化的课文。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德育生化活和语文学科生活化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思考, 这两者如果能够系统地结合在一起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日常生活与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心

爱心是一个人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对朋友的帮助是一种爱心、对小草的爱护是一种爱心、对父母的回报是一种爱心、捡起一片纸屑是一种爱心、关上滴水的龙头是一种爱心……在学校的生活中处处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爱心来。而在阅读到《雪地贺卡》一文时就能体会到纯真的童心——爱心, 教师要教育学生要用爱去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人, 用爱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桌请假时可以帮他收拾好作业本、课本等, 舍友请假时可以帮他整理内务, 看到小同学打水、倒垃圾时过去帮一把, 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现出自己的爱心。

2.在学校活动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我校开展国旗下致辞, 每周一格言诵读, 每周一革命歌曲, 每月一教育主题, 元旦红歌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在语文教学中能体现爱国主义的文章人物非常多, 让学生搜集整理此类人物的典型事迹, 在语文课上开展语文拓展活动, 让学生们自己讲先进人物、典型事迹,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理想观。

3.在活动中和阅读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随着年龄的增长, 到八九年级时, 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也逐渐形成, 这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语文课本的选材中也要注重这方面的引导。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以“励志成才”为主题的系列班会, 结合学校年级开展的运动会、演讲赛、歌咏会等活动表扬参与的同学, 在每次进步后, 适时地给予鼓励让学生明白“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

文学生活 篇9

说到儿童文学作品的运用, 我们想到最多的是在幼儿园开展地比较广泛的阅读活动。这是教师专门为孩子安排, 让孩子有机会接触文学作品的活动,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一般我们会在教室一个相对安静、采光良好的角落, 安放幼儿的书架。把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看的书陈列在上面供幼儿取阅。在我们班, 由于幼儿对阅读很感兴趣, 阅读量也比较大, 所以我们在书架两侧各放了两个柜子, 围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并在柜子上挂了自制的布艺插袋, 增加了放置图书的数量。布艺的风格使我们的图书角看起来更加亲近孩子。我们的孩子刚升入小班, 喜欢爬动, 席地而坐。为了营造轻松随意的感觉, 我们还为图书角铺上了软垫, 投放了卡通靠垫。图书角变成了孩子乐意进去的区域, 在活动中老师带头认真地阅读, 孩子们也逐渐学习了阅读的规则, 感受到了阅读文学作品乐趣。有条件的幼儿园也设有专门的阅览室进行阅读活动, 提供各个年龄段的读物供孩子自由选择。经过长期的阅读培养的孩子, 在认知、情感和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可以说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于提高孩子一日活动效率, 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那么除了这些专门的阅读活动之外, 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其他的生活环节还可以直接发挥哪些作用呢?首先, 我们从一日生活的第一环节——接待幼儿入园开始。有的孩子, 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早晨入园的时候会表现地对父母特点依恋, 父母在送到幼儿园来之前往往还要对他做很多思想工作, 希望能以此减轻幼儿的分离焦虑。常有很多父母, 一直到教室门口还在和孩子沟通, 面对孩子的坚持显得束手无策。这时如果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 有几本亲子阅读的故事书, 有几个舒适的座位, 那问题可能就不那么复杂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下来, 讲讲小动物每天是如何高高兴兴来上幼儿园的。它们有礼貌地和父母道别, 到教室向同伴和老师问好, 和小伙伴坐在一起玩玩具。在下午爸爸妈妈下班的时候, 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迎接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还会给勇敢的好孩子一个甜甜的吻……孩子和父母的短暂相处, 满足了情感上的需要, 他们也从充满勇气的故事中, 汲取了力量。一定程度上坚定了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决心。

参加这样的亲子阅读活动的孩子, 由于强调轻松愉快的学习, 注重让儿童充分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有助于提高儿童对阅读的兴趣, 而这种阅读兴趣对儿童今后读写能力的发展和学业成绩起着关键作用。⑴可见教师对文学作品稍加利用, 可以为孩子、为家长、为教师都带来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集体教学的过程中, 文学作品的运用更是非常广泛。在运用的过程中, 不仅在语言活动中, 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也依然适用。比如在我们进行过的中班美术活动《圆圆国》中, 我们出示了圆圆的事物, 并把它们编成了圆圆国里发生的故事。生动的故事和各种有趣的活动教具, 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兴致勃勃地对圆形进行添画, 帮助“圆圆国”的国王发现更多圆形的东西。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 激发孩子无穷无尽的想象, 还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活动的内容。《歌声与微笑》是大班孩子在毕业前演唱的歌曲, 也是孩子们毕业演出的节目。孩子在练习时, 演唱地比较空洞, 还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歌曲真挚感人的情感。这是因为歌词中出现的“歌声”、“微笑”都是经过词作者提炼过的意象, 对于抽象逻辑思维处于萌芽阶段的幼儿来说, 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我们将歌曲编成为了两个大班即将毕业的孩子之间, 依依惜别的故事。孩子更好地理解歌词的含义了, 演出自然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说, 在集体活动中, 文学作品能有效地提高孩子注意的效果, 使抽象的内容和单调的过程生动有趣, 促进想象和思维的发展。

有时在环节的转换之间会有一段时间空余, 老师们会选择一些小游戏来使幼儿有序地完成两个环节的过渡。这样的时间同样适合文学作品来发挥它的作用。不妨组织一个“故事派对”, 让孩子来讲讲他们喜欢的故事。通过听故事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丰富孩子的词汇, 让胆怯的孩子也能在集体面前找回自信。

利用文学作品评价孩子的行为的机会更是无不在、无处不在。想让孩子在激烈的争辩中轻松地辨别是非对错, 我们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讲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把老师的意思, 用一种更为含蓄且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来传达给孩子。睿智地启发并保护他们幼小的心灵。

餐前的安静活动时间是很多老师认为非常适合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间。确实如此, 在进餐之前我们需要让身体调整到一个平和的状态, 以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这时运用文学作品是再合适不过了。但是在选择故事的内容上, 倒是可以细心地选择一下, 以期收到更有效的效果。比如嘴巴上有个洞洞的小弟弟, 吃饭老是把饭粒漏到桌下, 把爱啄人的大公鸡都都招来了。不爱洗手的脏小猪, 把脏东西吃到肚子里去了, 疼地直打滚……孩子们在笑声中知道了什么是进餐的好习惯。还有促进孩子进餐胃口的故事, 小动物什么都吃过, 香蕉吃过, 苹果吃过, 妈妈的手指吃过。但是月亮, 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真想尝一小口啊!⑵它看起来象薄薄脆脆的薯片, 又象香喷喷的奶酪蛋糕, 小动物一边搭天梯一边想, 想地口水都要掉下来了。我想这时, 我们仿佛也能听到孩子们咽口水的声音了吧。

古诗云: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在幼儿一日生活中, 文学作品伴随着孩子们成长的每一天。在幼儿教师淳朴亲切的工作中, 既是我们能干的好帮手, 也是孩子们亲切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谢倩、杨红玲:《国外关于亲自分享阅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学前教育研究》, 2007年第3期, 58。

文学生活 篇10

1、战争环境的影响, 曾参加第一

次世界大战国际红十字会救援组织, 之后成为战地记者, 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他的作品《永别了, 武器》成为此时的典型代表作。正如当代美国作家索尔贝娄于1976年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所说的:“海明威可以说是那些在伍德罗·威尔逊和其他大言不惭的政治家鼓舞下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的代言人。”的确, 战争经历对海明威的影响深刻而久远:战争让他感到了生命的脆弱, 战争让他看到了高贵者的虚伪和冷酷, 战争让他对所有的价值感到困惑和怀疑。同时, 两次参加世界大战的经历又为他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正是由于他对战争的亲身体验和反复思考, 才使得他能够近距离的观察战争, 比普通人更能理解战争, 并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语言再现战争以及战争中人类的命运。

其中《太阳照样升起》 (The Sun Also Rises) (1926年) 、《永别了, 武器》 (A Farewell to Arms) (1929年) 和《战地钟声》 (To Whom the Bell Tolls) (1949年) 等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通过对人类不幸命运的展示, 深刻地谴责了战争对人类美好的理想、幸福、情感乃至生命的摧残, 讴歌了人类的勇气和尊严。

2、生活环境的影响, 海明威身边

的女性形象, 他的作品很多始终贯穿着女性形象, 不是悲剧主人公就是悲剧主人公的陪衬者, 这些女性形象与他生活密切相关的女性有关, 像阿格妮斯等。《永别了, 武器》以女主人公之死结束了凄惨的爱情结局。《丧钟为谁而鸣》则以男主人公之死表现了作品的悲壮一面。

海明威作品的悲剧意识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个人生活经历原因。20世纪是个充满死亡焦虑的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夺走了三千多万人的生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有八千多万人死亡。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使作家和哲学家形成特殊的世界观, 他们对死亡主题进行剖析思考, 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迷惘的一代”作家们正是生活在这个动荡时期。他们在这场大动荡中觉醒了, 思想也日臻成熟, 他们对未来失去信心, 变得不耐烦而且多疑。他们不能适应战后平静的生活, 大战中所受的痛苦完全改变了他们的性情, 战争的狂乱一直萦绕在他们脑中, 从而嘲讽任何形式的理想主义。

3、在现实生活中, 海明威以自杀

这种方式, 再一次以亲身经历轰动了世界, 这一悲剧色彩始终贯穿于海明威的作品和现实生活中。因此, 引发了关于硬汉与“懦夫”的争论, 目前国内有两种争论, 懦夫与硬汉之争的冲突。

海明威在1918年, 海明威作为红十字会一名救护车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并前往意大利前线。50年代早期说过:对于作家来说, 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但这中经验太多了, 却有危害。对于他们来说, 什么道德标准、伦理观念、人生理想等, 全都被战争摧毁了。海明威谴责的不是参加战争的人, 而是战争的种种罪恶和愚蠢。战争一开始, 谁也休想逃脱,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他在小说中写道:肚破肠流的尸体上没有美可言, 中弹休克的士兵身上没有尊严。在他眼里, 战场上的士兵如同在燃烧着的木头上的一群蚂蚁被战争机器所玩弄, 它们有些立即掉进火堆被烧死, 跟凯瑟琳难产致死一样。另外一些, 则如炮灰中余生的亨利一样, 竭力逃跑。它们的身体永远留下伤痕, 它们前途茫茫, 到头来都会死亡。爱情是亨利的精神避难所。战争摧毁了他玫瑰色的梦想, 扰乱了他内心的平静, 他需要寻找一个感情寄托, 达到精神的平衡。于是他便牢牢抓住爱情的欢乐来填补心灵的空虚, 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中, 借以忘却战场上的疯狂撕杀。即使他跟凯瑟琳在一起陶醉于爱情的甜蜜中, 也摆脱不掉那种与世人格格不入的孤独感。海明威在意大利的红十字会医院疗伤期间, 爱上了一个叫艾格尼丝 (AgnesVon Kurowsky) 的女护士。《永别了, 武器》中亨利与凯瑟琳的爱情就是海明威对他与艾格尼丝浪漫史的重塑。导致海明威悲剧意识的形成, 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他父亲的死。海明威与父亲感情深厚, 继承了父亲的不少爱好, 如打猎、钓鱼等, 还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死。就是这么一位海明威可敬可爱的父亲, 却因不堪忍受病痛及精神折磨而开枪自杀了。这在海明威心中投下了一块终生抹不去的阴影, 以致让他相信人生就是一场悲剧, 人生也只能有一个结局, 就是死亡。一直到老年的海明威受到病魔及精神抑郁症的双重袭击时, 也学他父亲用猎枪自杀了。

二、通过作品分析文学作品的硬汉形象

文学表现人类的思想、愿望和情感, 某些共同的东西会超越时空的界限, 那些共同的东西在世世代代来自各民族的人的经历中反复出现。正确解读海明威笔下所创造的硬汉人物的思想、人格和所作所为, 对于我们领悟生命内涵、生存价值、生活意义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硬汉形象的来源自人类社会的萌生, 英雄精神始终贯穿在世界历史进程之中。

硬汉的基本模式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豪气冲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硬汉不仅要具有英雄的素质, 还要有许多光辉角色。个人也必须有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 没有成就一番事业的英雄之梦, 生命就会黯淡无色, 生活也会失去意义。

2、作者美国作家海明威笔下的硬汉, 对生活的理解塑造了各自的英雄形象。

海明威笔下的“海明威式硬汉”, 却有许多相同之处。第一, 逆境出英雄。在海明威的战争作品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参战国人民造成了无以弥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伤害。在美国, 战后“迷惘的一代”经历了严重的精神危机, 即信仰与价值观的丧失。这种失落与痛苦深深折磨着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们。而在他的非战争作品中, 主人公也毫无例外地面临着痛苦、危险, 甚至死亡。《老人与海》中来自大自然的威胁正是逆境的最典型象征。第二, 都具有反叛精神, 邪恶面前不屈服。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巴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身心俱损。一度的沉沦之后, 他终于意识到所谓的“神圣、光荣、牺牲”这些空洞的字眼所代表的传统道德是荒谬可笑的, 并最终迈开摆脱精神枷锁的第一步。在《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信仰——“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给予了海明威式硬汉永远的力量。第三, 大多来自民间, 出身低微, 且彼此平等, 惺惺相惜。海明威笔下的英雄既有猎人、渔夫, 又有斗牛士、拳击手、军人, 他们多是悲剧性的英雄;海明威的平民思想强调各行各业人人皆可成为英雄。第四, 都具备英雄的特征:本领高强、勇敢无畏、正直无私。。第五, 都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追求幸福, 享受此生。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不会放弃任何实实在在的快乐。爱情、美食、美酒、拳击、斗牛……像是鲜活跳跃的音符在阴暗的日子里依然演绎着快乐的歌。第六, 都是悲剧结局, 更看重精神胜利。海明威式英雄在作品最后面对的大多是失败或死亡。作家受到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对人生、成功及崇高的理解已经跨越了形式, 直达本质。在这种思想境界下, 他们所创造的文学形象是丰满而真实的, 他们关于硬汉的价值观则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他们的成就不仅是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 对人类思想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3、作者笔下的硬汉也有不同之处:

第一, 海明威式英雄主动向命运挑战, 探索人生价值。例如,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罗伯特·乔顿原本是一名出色的美国籍西班牙语教师, 出于对法西斯邪恶势力的憎恶, 他自愿参军。由自发被动走向自觉主动, 主人公在小说中都经历了思想境界的提升。第二, 海明威在塑造自己的硬汉形象时也强调人道主义和民主平等。第三, 海明威式的硬汉反传统、追求自我实现是比较彻底的。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击者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海明威对民主平等的理解自然更深刻, 对精神枷锁的抛弃更坚定, 对自由幸福的追求也就更执著。西方文化注重独立的人格, 注重实现自我。在西方文学史上以个人反对专制, 以人的发现反对神的统治, 以个人冒险反对平庸的例子举不胜举。

三、综述

文学生活 篇11

一、打破学科枷锁,还原生活本色

由语文的本义可知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学习、理解、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通过文学这面镜子感受生活。理解生活,进而以文学为镜反映生活,达到创造生活的目的。

由语文的本意可知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学习、理解、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通过文学这面镜子感受生活,理解生活,进而又以文学为镜反映生活,达到创造生活的目的。

由语文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可知学习语文应以生活为内容,为老师,但应试教育却把语文学习引向了语言学和文学论的研究。例如:小学五年级就让学后分析造字法,要求默写形声字若干,会意字若干…这样过多的强调语言的规律,文学的形式,必然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失去了语文学习的乐趣,真是本末倒置了。必须打破语文的学科枷锁,树立“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开放式教学观来指导具体的实践操作。

二、开放教室小课堂,融入生活大课堂

如果只是在教室内做语言学的分析,文学论的教研,就背离了语文的本义,放弃了生活这位老师,必然使语文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必须让生活呈现于课堂,让课堂回归于生活。

1.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外观内感抽象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感性显现,从而理解、掌握语言。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是时,就可用色彩鲜明的画面来代替“平湖秋月”、“武陵春色”、“蓬莱仙阁”等抽象文字,让学生从这些感性形象中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领略圆明园美之所在。

2.调动学生生活体验,理解语言、积累语言。教师要熟悉学生生活,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例,以活的形象来激活学生生活体验,使书面语言得到内化和积淀。例如:在教学《曼谷的小象》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潇洒”一词,先分析学生熟悉的举止潇洒的人的神态、举止、和风貌,再引导学生用“潇洒”去评价他(她),再让学生查字典概括,学生就准确地理解了课文是以该词对小象优雅姿态做评价,同时也学会了运用该词,“某某,你好潇洒哟!”

3.到生活中运用、发展语言,可以设置生活场景,甚至直接进入生活,让学生主持、发言、评论、辩论、采访、做推销、搞宣传、查广告牌中的错别字、纠正他人语病、收集民间词汇、整理民间故事…采用众多的方法提炼学生语言能力。

三、调动情感体验,发展意象思维,意会悲欢离合,状写人生百态

文学源于生活却又超越了生活,她是生活的集中化、概括化与典型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学习语言的材料,更是认识感悟生活的老师。学习文学的基本内容就是阅读和写作。阅读实际就是了解和感悟生活;写作实际就是反映和创造生活。感悟与创造,其乐本无穷,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够丰富,情感体验比较单纯,故而对复杂的生活内涵、微妙的情感纠葛缺泛直接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意象思维,让他们能轻松愉悦地解读文学作品,从而激起对生活的热爱,萌生表现、创造生活的欲望呢?

1.倾情投入,真情演绎,以师情激生情,以生情悟文情,在情感的激荡中激活学生意象思维。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可放一曲哀乐,营造悲的氛围。教师悲情的朗诵课文,一遍一遍,直至泪如雨下,声气梗阻。让学生从教师的情感中去体验人们失去总理的大悲大痛,又从这大悲大痛中感悟出总理人格的伟大以及人民那种对总理的真悲、真痛和真爱。

2.从笑声中得到启示,从悲悯中得到净化,直面崇高得以超越,直面丑恶得以警醒。一切文学作品莫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莫不蕴含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所以解读文学作品不能脱离生活而仅做形而上学的研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笑为手段,否定生活中那些不协调的形式,从而肯定生活中的真、善、美。俗话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教师要肯定、引导和发展学生情感中善的方面,让学生心灵在悲剧冲突中得到净化,精神得以提升。古人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教师要利用文学作品中一切崇高的形象来震憾学生灵魂,使其余是以超越;以一切丑恶的现象来刺激学生良知,使其得以警醒。当然,这些目标的实现,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以文学作品中活的形象来激发学生活的生活进行感悟得以实现。

3.悲欢离合真生活,喜怒哀乐皆文章。生活的内涵是极其复杂的,要让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做生活的观察者、表现者、创造者。在学习优秀文学作品时,学生的意象思维得到发展,写作技巧得到积累,表现生活自可信手拈来,大千世界皆为景,人生百态尽入文。

文学生活 篇12

关键词:中日,传统审美文化,文学差异,自然观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 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交往。古代日本受中国古代的先进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 以致现今我们看日本文化时, 很容易看到汉文化影响的烙印。虽然中日的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似”并不是“同”, 对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我们有必要做一些探究。美是我们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也是我们一种宝贵的精神食粮, 有时候正因为有美的存在, 才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一、中日在建筑、颜色、生活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审美文化差异

通衢大道、宏伟大气的建筑仿佛自古以来就备受中国人的青睐, 自秦修筑了“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的阿房宫, 自此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宫大殿、皇帝出巡时建造在各地的行辕, 无不占地广大, 气势磅礴, 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留诗撰文。此外, 王公大臣的休闲别墅、富甲一方的商商贾豪宅也紧追时代脚步, 建得是富丽堂皇, 宏伟大气。而日本却不同, 他们的房屋建筑一般比较小巧玲珑, 而且日本人多注意在窄小的地块上生长的小花小草, 以之为美。日本人孜孜追求的是亲近自然, 而中国人则要“胜”过自然。日本人好欣赏身旁的花草虫鱼, 纤纤而内在。中国人则喜欢壮观的大场面, 富于豪情和浪漫色彩。

在插画艺术中, 日本人细腻的心思形成了有名的花道。日本的花道追求自然美, 他们不会像中国插花一样满脑子都是对称。至于颜色, 中国人喜欢红色, 特别是金色和红色配在一起, 就更觉得吉利。如故宫就是金顶朱壁。金色本来就是从黄色演变而来, 所以红黄的组合被认为是最吉利的, 古时候老百姓都不能穿黄色, 黄色成了皇帝的专用色。看一看中国的国旗, 是红黄。而日本的国旗则是白红。的确, 日本人是极喜欢白色的。新年或破土动工的时候, 都有白纸条仪式, 神社的大门或大殿上也用稻草绳装饰起来, 稻草绳上也挂满了白色的纸条。这说明国旗的使用颜色绝不是偶然的, 其中包含着一个民族的爱憎与喜好。

中国人心目中的神仙都穿着华贵的服装, 住着辉煌的天宫, 一举一动都很有气派, 那些处境凄凉、生活简单的不是犯了天条的落魄神仙就是妖怪。而日本尊为祖先的神仙圣地使人能够联想到的只有布衣麻履, 粗茶淡饭, 刀耕火种。另外, 日本人不喜欢鲜艳的颜色, 讲究含而不露。餐具瓷器的色彩也往往是暗、古、旧、涩。

日本人的淡泊倾向在现实中也很明显。京都的御所, 即天皇的住所之一和北京的气氛也大不相同。故宫给人的印象是壮观华美、金碧辉煌;而京都的御所色调则非常简单, 木房子是原色的, 再就是白色的和纸拉窗、草色的榻榻米既无雕刻, 也无摆设, 这就是天皇的居所。这也反映了日本人的“古典主义”倾向。即喜欢有历史沉积的古朴的东西。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它淡雅朴素, 符合日本人的审美观。而且樱花的魅力不在于一朵一朵的花, 而在于千朵万朵聚集在一起, 形成整齐的一片风景。这也体现了日本“和”的精神。而且樱花的盛开只是短暂的一瞬, 当樱花凋零的那一刻, 那种凄美与悲壮是日本人对美最好的诠释。牡丹的魅力正好和樱花相反。每一朵都可自成一景。赏牡丹的时候, 看着这朵想着那朵, 每朵花的颜色、形状、大小都不一样, 各有特色。有人说, 樱花是由于它整齐统一的美迷倒了日本人, 牡丹则是由于它个性突出的容貌吸引了中国人的心。由樱花与牡丹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重视整体的和谐, 以牺牲“小一”聚合成“大一”为荣, 而中国人则强调个性, 充分发挥个体的作用。

二、中日两国在文学方面表现出来的审美文化差异

日本是一个岛国,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岛国之中, 他们接触比较多的就是花草树木, 因而对大自然的思考也成了他们写作灵感的来源。在日本文学作品中, 日本人常以花、草、雪、月等为意象来表现自然美, 因为这类意象本身就比较美, 而且能表达四季时令的变化。然而这些美好的东西都不长久, 甚至转瞬即逝。因此“物哀”便成了日本文学中一种重要的意境, 也成了日本民族传统的一种审美追求。这种审美追求一直贯穿于日本文学之中。

“物哀”一词在日本文化史上很早就有了, 最早是由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在评论《源氏物语》是提出的, 他认为日本平安时代的美学理论可以概括为“物哀”, 因为在人的感情中, 一切不能如意的事才是感触最深的, 比如苦闷、忧愁、悲哀等。“哀”意为感动、感叹, 日本人通过对“物”的“哀”来表达情感,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逐渐渗透到了日本文学之中, 并逐渐从单纯的感叹演化为复杂的感动, 进而深化了作者的情感, 达到“物心合一”的境界, 最终日本文化史上形成了“物哀”这种艺术美的形态。

川端康成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家之一, 他有很多经典之作, 如《雪国》《伊豆的舞女》等, 在品读这类作品的时候, 无论从文字还是情感方面, 都能发现一种纯粹的“美”, 比如自然风光的美, 花草树木的美, 男女情感的美, 人心灵的美等等。川端康成这种追求瞬间的美感, 追求清新淡雅的风格, 笼罩着缠绵、幽怨、哀伤情调的作品正符合日本的主情传统, 也表现出了日本文学中“物哀”的艺术形态。因此, 川端康成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相比之下, 中国的民族文学很少有如此纯粹, 传统的民族文学一般都带有“功利性”, 近现代动荡不稳的时局又使得民族文学成为具有认识价值和教化作用的工具, 进而使中国的现代文学形成了“唤醒民众”为己任的特色。我们可以通过中日文学巨匠鲁迅和夏目漱石的作品中看出来。在中国文学作品中, 文人墨客喜欢歌咏“松、竹、梅”, 它们因能在严寒中傲然挺立, 又被称为“岁寒三友”。

比如: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节, 待到雪化时。

——陈毅《青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 (清) 郑燮《题竹石》

从这两首诗歌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自然观, 作者通过对“松、竹”不畏严寒、四季常青、宁折不弯特点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挑战, 也表现的中国人不屈的品格。

诗歌是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能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深的意思, 也是经典化了的语言, 所以诗歌能够较为深刻地反映出民族的审美情趣。中日文化源远流长, 中日古典诗歌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古典诗歌以绝句和律诗为代表, 音节字数对称, 还要押韵, 有一种音乐美;日本古典诗歌则以和歌和俳句为代表, 其特点是短小精致, 有一种错落的美。

俳句由17 个音节组成, 多表达作者瞬间的感受。作者往往通过对意象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意境美, 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日本的和歌也比较有名。和歌又叫短歌, 由五句三十一个音节组成。格式为五七五七七的排列顺序。和歌意象单纯简淡, 结构松散自然, 显得平淡无华, 单纯自然。和歌和俳句一样留有很大的空白余地, 以有限的文字表达无限的意境, 以有限的意象表达无限的情感。

例如:

物おもへば沢の蛍も我が身より

あくがれいづる魂かとぞみる

——和泉式部

大意:河边萤火虫凝视犹如我灵魂离我身躯出

花の色は うつりにけりな いたづらに わが身世にふる ながめせしまに

——小野小町

大意:花色渐褪尽此身徒然过世俗长雨下不停

第一首和歌中, 作者在河边凝视着飞舞的萤火虫, 忽然觉得萤火虫仿佛是游离于自己肉体躯壳之外的灵魂, 而一闪一灭的亮光如同灵魂痛苦的喘息, 这是一幅凄清悲惨的风景, 由萤火虫产生的遐想, 渗透到了人的灵魂深处。第二首和歌中作者以花自喻, 通过描写鲜花盛开时无人欣赏, 暗含自己在青春岁月里没能遇到欣赏自己的知音, 而如今只是明日黄花, 只能终日以泪洗面。透露出对可怜身世的哀叹和无奈。但是纵观全诗, 却无一字哀伤之词, 只是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日本古典诗歌由于其短小的特点, 并不注重对空间的表现, 也不求境界的开阔, 而在于对古雅事物的描摹, 对大自然意境的表达, 对个人情感的寄托。

相比之下, 我们来看一下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这首诗写于曹操北征胜利之后, 他登高远眺, 诗情大发, 以沧海自比, 表现了他想统一中国, 安定天下的雄心壮志。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诗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渴望建功立业, 因而珍惜生命, 常常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 也表现了中国人对“生”的追求。而日本人认为死是人存在的固有状态, 是随着生命的推移必定出现的一个阶段, 因此, 死在日本人眼中并不是可怕的, 而是悲壮的, 一种极为自然的事。在审美感受上, 日本人喜欢不对称的事物, 喜欢错落美、残缺美, 从残花中看到生, 从繁花中看到死, 喜欢留情余韵, 将它作为变化的源泉。日本人对文学的审美是一种无常的哀感, 无常的美感。

总之, 中国文学多追求一种完整的美感, 凸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 日本文学则多注重捕捉瞬间的灵感, 追求一种残缺美。

三、从自然观的角度解释中日传统审美文化差异的根源

日本是一个南北纵向狭长的岛国, 岛上环境优美, 四季自然景观分明, 这就使得日本人善于细致入微的观察自然的变化。另一方面, 日本国土面积比较小, 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 这就使日本人对自然产生敬畏感, 从而淡化个人的生死, 追求一种残缺美, 同时也形成了崇尚自然的民族特性。

相比之下, 中国地大物博, 自然灾害相对较少, 从古至今农业一直比较发达。因此, 中国人敢于挑战自然、改造自然, 甚至出现的“人定胜天”的说法, 在文化审美方面多带有主观色彩, 并且追求完整的美感。

中日两国人民之间已经有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友谊, 为进一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凭借对彼此文化的比较研究来推进两国更友好地交往, 无疑变得非常重要。相信在两国人民之间能相互学习、共同理解的基础上, 两国人民将会世代友好。

参考文献

[1]谢剑鸣.“风骨”和“悲哀”——中日现代文学审美观念漫谈[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2, (1) .

[2]周建萍.“物哀”与“物感”——中日审美范畴之比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30 (4) .

[3]刘凌.东山魁夷的东方美一一兼论中日审美异同[J].齐鲁艺苑, 1995, (4)

[4]杨玉春.中日两国审美意识之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1, 21 (5) .

上一篇: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下一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