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文学

2024-10-19

建安文学(共3篇)

建安文学 篇1

摘要:建安文学在南朝的传播接受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传承了建安文学言情和尚文的文学传统, 第二个方面是追求建安文学美的形式, 之所以会这样, 主要取决于南朝时期的文学读者所期望的视域。

关键词:建安文学,形式美,南朝,接受,传播,言情和尚文

一、对建安文学的接受

从刘宋起, 就有了传承建安文学的意识。在各个朝代对建安文学的接受中, 南朝是第一个高潮点。南朝的文人很重视建安文学的传承, 这和他们了解建安时期文学的基本特点的相关。他们认为建安文学最根本的特点是言情和尚文。言情和尚文, 是南朝时期的文人接受建安时期文学的基本出发点。

建安文学的言情性是南朝的文人接受建安文学的首要因素, 沈约认为它是“以情纬文”, 也就是情感和灵感对文学的创作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情感是创作的动力, 也可以说情感是灵感生成的基础。因此, 情感好像有更加重要的作用。《明诗》这首诗中风月、池苑、恩荣和酣宴几个意向都是建安时期作家用来抒情的对象, 由此可知, 建安文学有比较丰富的情感内容。

南朝的文人认为的情感, 也五彩斑斓地呈现在了他们的文学作品内容中。这里就简略探讨南朝时期文人对建安文学的拟作。一方面, 他们也是追求功名的, 比如沈约等人都拟作了曹植的《白马篇》;另一方面, 他们的作品也表现了征战之苦, 例如南朝文人对王粲的《从军行》的拟作。

南朝时期尚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模仿和借鉴了前代的优秀作品, 这里面就包括了建安的佳作。句式、词汇和修辞, 全都是南朝文人模仿的内容, 由此可知, 他们很全面地学习了建安时期的文学。这也在另一个方面得出了建安文学对南朝文人的创作有很重要的典范作用。

南朝文人尚文的另一方面可以体现在对声律的看重。南朝发明了四声论, 对声律的追求是当时文人的时尚。

南朝文人尚文以及对一些技巧的追求, 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比如过分地崇尚对偶, 导致强对的现象;过分地崇尚声律, 导致行文拘忌等现象。不过南朝文人对有关技巧的使用与训练, 对文学上形式美的产生和独立有积极的作用。

二、对建安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南朝文人重情尚文是他们在文学的本质上接受建安文学的标志。他们对建安的作家以及作品的接受就体现在了对建安作家的品评与对建安作品的风格形式的分别。

对建安作家的品评, 主要体现在对曹丕和曹植的推崇上。对于曹丕的推崇, 主要是对他的文学主张、尤其是对曹丕体现在《典论 · 论文》中观点的推崇。这篇文章被南朝人称为经典, 在南朝广泛流传。曹丕把文学的地位带到了另一个更高的层次, 这符合了南朝人们尚文的特征。曹丕的文气, 迎合南朝的人们卖弄才气的风尚, 曹丕用太子的身份来主持文坛与和诸子和谐相处, 也刚好吻合了南朝的皇子招纳文人学士的爱好, 这也是曹丕在南朝受到推崇的最主要的原因。

对曹植的推崇主要是因为他的想法在创作上的成就。曹操没有在南朝受到重视, 他的《诗品》这篇作品被南朝文人列为下等品, 主要的由于是南朝文人评价曹操的作品太悲凉而且不是很有文采, 还有就是曹操的作品中有一种南朝文人欠缺而且他们自身很难接受的英雄气概。

南朝文人把曹丕和曹植的理论与创作当做他们创作的标准准绳, 而对建安时期其他作家的评论就集中表现在对刘、王的争辩上。

对建安的作品风格和体式的辨别, 一般说来最重要是要分清建安的体式和其他体式的区别。其次就是要分清建安时期作家的渊源与流派。比如推崇古诗的是刘桢, 推崇曹植的作家是陆机和谢灵运, 而推崇王粲的是潘岳、张协、刘琨。

钟嵘认为, 简单地把某人的创作风格归为出自某人太笼统了, 因为有一些人之间根本没关系, 只是牵强附会罢了。 他认为, 建安文学继承了风骚, 给六朝带来了启发, 具有很深远的影响。

南朝的文人推崇曹丕、曹植, 品评王、刘, 自然就呈现了自汉魏来一直很流行的人物的风藻风气, 而且也在另一个侧面上体现了南朝时期文学贵族的特点。南朝的贵族, 包含了门阀的旧时贵族和皇室的新贵族。贵族高贵的出生就促成了南朝诗人高傲和矜持的特性。这一种特性, 阻碍了他们进取功名, 尤其是在儒学衰败而玄学兴起的文化氛围下。这一种对外漠视功名的思想, 让他们把集中的注意力都转到了主体即作者自己本人的身上。这一种变化, 让主观不再被客观束缚, 而是独立出来了。

总之, 主体的独立就让个体的情感和才华得到重视, 这种现象体现在南朝文人接受曹植上;主体的独立带来了文学的独立, 文学的独立, 让他本身的价值不断被重视, 这种现象表现在南朝文人接受了曹丕的理论;文学独立开来了, 也让文学自身的特征逐渐被重视, 这主要体现在南朝文人对建安时期文学作品的风格和体式的辨别。

参考文献

[1]柏俊才.鲍照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01)

[2]申屠青松.论建安文学在南朝的接受[J].许昌师专学报.2002 (01)

[3]杨明.释《文心雕龙·乐府》中的几个问题──兼谈刘勰的思想方法[J].文学遗产.2000 (02)

[4]刘则鸣.谢灵运《拟邺中集八首》考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1)

[5]尚学锋.魏晋南北朝文学接受的三大类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 (05)

[6]章沧授.建安诸子辞赋创作的重新审视[J].中国文化研究.1998 (03)

[7]俞灏敏.文学的摹拟与文学的自觉——魏晋六朝杂拟诗略论[J].学术月刊.1997 (02)

建安文学 篇2

《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读后感(一)

读书笔记――《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 一、P1-5读感: 建安文学的几个特点: (一)建安文学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记载:“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这一说法比较精妙地点出了这一时期文学的这一特点:情文并茂,文质相称。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感情内容组织文辞,用文辞润饰内容。 (二)建安文学比较好地继承了《诗经》《楚辞》的现实主义传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内容,写出了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 比如曹操的诗歌被称为“汉末实录,真史诗也”,《薤露行》真实记录了“董卓之乱”,而《蒿里行》则实录了董卓之乱后继之而起的军阀混战,曹丕、曹植的诗歌也从不同层面、侧度反映了现实生活,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精神。 (三)建安文学是一种创新的文学。 他们在原有文学形式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并不囿于原有形式,赋予他们新的用法和意义。四言在东汉时期基本不再使用,而建安文学继承创作,使之焕发新的活力,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都是传诵古今的经典四言之作。五言诗在这之前产生了《陌上桑》《古诗十九首》等优秀作品,但还是通过建安文人的.大量运用才得以确定其牢固的基础地位,成为这一时期主要文学样式之一。而这一时期也产生了我国最早的七言诗作:曹丕的《燕歌行》。建安文人写得最多的是乐府诗,他们很擅长用乐府的旧体裁写新的时代内容,上文刚刚提到的《步出夏门行》在乐府诗歌中属于挽歌,而曹操却能用此写海一般的壮阔胸怀和对生死的积极向上的态度。这些都是他们的创新之处。 (四)善于运用比兴的手法。 朱熹曾解释说:“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兴的传统是由《诗经》开创的,建安文人也经常模仿或化用。如曹操《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都引用《诗经》中的一些成语。再比如曹植《美女篇》整篇都用美女比喻自己,用美女的盛年待嫁来兴起自己怀才不遇、长期压抑的心情。 (五)语言也非常质朴刚健,清新自然。 一些学者评论,如刘勰《文心雕龙》:“建安之初,五言腾踊。……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近人黄凯《诗品义疏》也说:“其称景物则不尚勇雕镂,叙胸情则唯求诚恳。”这可能与他们重视向民歌学习有关。

建安文学 篇3

摘要:活跃在建安时期的曹操是对文学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人,一方面他的文学政策对当时的士人起着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他自己的诗歌创作也对当时的文学起着示范作用。本文通过对曹操诗歌的分析,再结合当时其他文人的文学创作,力图说明建安文学在内容上端直刚健,情绪上慷慨悲凉,且建安文学的形式体裁已经完备。

关键词:建安文学;曹操;端直刚健;慷慨悲凉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人。他不仅是魏国的奠基人,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自公元一九六年到公元二二零年。但这里的建安文学并不单指建安时期的文学,“应以太和六年(232年)为界,理由是建安文学最重要的作者曹植于本年病卒,建安其他重要作者在此前基本都已谢世,所以这是建安文学的终结。而正始文学的主力阮籍、嵇康,此时尚未步入创作高潮”(《魏晋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 徐公持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页)。这一时期是曹操逐步平定北方,鞭挞宇内时期,由于他巨大的政治影响和相对开明的用人政策,其周围迅速聚拢了一大批文人士子,即后人所谓的“邺下文人集团”,它以“三曹”为中心,“三曹”的核心又是曹操,所以曹操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引导示范作用。曹操今存诗歌二十二首,从主题上大体可以分为叙事、述志、咏史和游仙四大类。其诗歌数量不多,但内容广泛,质量较高,为我们从中管窥建安文学提供了很好的路径。

一、内容端直刚健

《薤露》和《蒿里》是曹操叙事诗的代表作: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薤露》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

这两首诗内容上一脉相承,从开始汉帝“所任诚不良”到“賊臣持国柄”再到“兴兵讨群凶”最后“嗣还自相戕”,非常简洁地叙述了从中平六年到建安二年九年间的政治、军事大事件。曹操以军国大事入诗,反映出他强烈的历史感,其中“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句,表现出他关心人民苦难、悲悯苍生的情怀。“乱世之音怨以怒”,他的诗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造成这种局面的“賊臣”的不满,暗暗显示出其“齐家治国”的决心。曹操是个杂家,在用兵方面他崇尚兵家法家,但在“经国治世”的文章中则更多地流露出儒家“仁政”、“王道”的思想。纵观整个建安时期,天下大乱,民生凋敝,这种儒家式的“惟歌生民”在其他作者中也都大量存在,如王粲的《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阮瑀的《驾出北门郭》:饥寒无所食,举动鞭捶施。。“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汉末的“变风变雅”有强烈的悲悯情怀,反映出建安文人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深切的同情,透露出他们严肃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故而内容端直刚健。端直刚健出自《文心雕龙·风骨》: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它指思想内容的充实,与浅薄相对应。陈子昂的《修竹篇序》中说道: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往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正是由齐梁间诗多写男女之事,内容浅薄而没有寄托,才会被陈子昂所诟病,而“骨气端详”的明公诗则深受他的深受赞赏。

二、情绪慷慨悲凉

《文心雕龙.时序》篇论建安文学时说道: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这里的“慷慨”盖是化用了曹操的诗句:去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说文》中说,“忼,慷慨,壮士不得志于心”,古之慷慨,即今之慷慨悲凉,纵是有酒当歌,然而时岁有限,命有穷尽,不免徒生悲凉。这种“古诗十九首”式的慨叹在曹操的诗歌中比比皆是,如《观沧海》中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步出夏门行》中的“老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虽然这两首诗的落脚点都是积极雄健的,但由于建安时期本来就是曹操生命的后期,加之统一的大业眼看还非一时之事,虽然“壮心不已”,但毕竟已经是“烈士暮年”了,诗中流露出的悲壮之情也显而易见。其实不光曹操喜发悲情,这种慷慨悲凉的情绪几为建安时期的一种风尚,如曹植有云: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赠徐干》);王粲《登楼赋》: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阮瑀的无题诗: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自知百年后,堂上生旅葵。正如前文所言,建安文学的慷慨悲凉根植于建安时期社会和自然的恶劣土壤,但除此之外,诸凡远出、怀人、离别甚至亲友赠答和实用文体也常有生命之思,如曹丕的《典论·论文》中有“日月悬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外物牵化,斯志士之大痛也”。明明是论文学的议论文,为什么还要强加生命易逝的悲叹呢?建安时期的文风,可能还深受古诗十九首文学传统的影响。古诗十九首中流露出的人生短暂、生命易逝的忧思,在建安时期部分发展为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但更多的,由于特定社会历史环境的晕染,建安文人与社会现实的接触更多,眼界也更广大,因而这种忧思进一步深化,渗透到有文学参与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上文所举阮瑀的无题诗:“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与“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和“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等等句恍出一人之手笔,就说明了建安文学的文风陈因古诗十九首,但上文引曹丕《典论·论文》中的结尾句,显然超越了古诗十九首的个人狭隘心理,对生命的忧思还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慷慨悲凉是主体个人的生命体验,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情绪,它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心理的自觉,表现在文学中,即是文学的进一步自觉了。

三、诗歌形式体裁完备

自《楚辞》之后到汉代,由于诸侯割据,策士横行,因而阐述各家思想的散文大行其道,诗歌领域的成就很低。汉代赋又相当发达,文人诗的价值低,所以建安以前的诗歌很是凋敝。旋至建安,久受压抑的诗歌发展很快,不仅因为其中所传达出的特定思想内容而与其他文体区别开来,这一时期,诗歌自身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从诗歌形式体裁上来说,曹操的诗歌成就最大的当是四言诗,如《观沧海》、《龟虽寿》等,至于丕、植兄弟和“七子”,则是以五言诗创作为主,比如王粲的《七哀》、刘桢的《赠从弟》、曹植的《白马篇》等等,都是五言诗的佳作。此外,值得一提地是七言诗,中国历史上第一篇成熟的文人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王夫之曾赞誉它:倾情傾色傾声傾度,古今无两。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在艺术造诣方面,它的价值都很高。诗歌最早以四言为主,但自《诗经》以后,优秀的四言不多见,至建安,曹操算是把四言推向了一个小高峰,他以后,嵇康、陆机、陆云等都有四言留世。五言诗兴起于汉初,佳作最多的是乐府,建安时期五言诗才算真正入“文人法眼”,文人五言诗大量兴起。七言在《楚辞》中就存在,汉代的七言歌谣不少,但因“体小而俗”(傅玄《拟旧愁诗》序)而被排除在正统文学之外,一直不被文人重视,至《燕歌行》,七言开始进入文人创作的形式体裁范围,盡管其最后的繁荣是在唐代,但它毕竟是在建安时期成熟的。建安时期四言、五言(古体)、七言(古体)都比较成熟,算是诸体皆备了。诗歌形式体裁的多样性和固定化,使其自身传情达意的功能增强,也有利于诗歌内部要素(如格律、声律等)的进一步完备和发展。

四、小结

曹操的诗歌混茫壮阔、古朴苍凉,艺术个性鲜明,这是其诗作的个性,但他的纪事诗描写生民多艰,内容端直刚健,咏史述志诗一方面有着帝王老当益壮的博大胸怀和积极用世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流露出那个时代人所共有的生命易逝的慷慨悲凉,这是建安文学在内容和情绪上的共性。另外,从曹操及诸子的文学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安文学的形式体裁已经大体完备并趋于成熟了,这对后来齐梁时期诗歌的音律化和唐代诗歌的格律化都有奠基作用。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的觉醒期,不管是思想内容还是体裁形式都为后世树立了标杆,以后文学的发展大都沿着它的套路深化,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十分巨大。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公地的悲剧下一篇: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