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文学的文学虚构性

2024-06-06

传记文学的文学虚构性(共11篇)

传记文学的文学虚构性 篇1

传记文学能不能虚构,是否只能是绝对的真实?这是传记文学理论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曾引起广泛争议,然而直到现在,对传记文学能否虚构这一问题,学术界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那么什么是传记文学?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什么是传记文学》这篇文章中说:“传记文学,是一种艺术的作品,要点并不在于事实的详尽记载。”很显然这种观点地更多地强调了传记的文学性一面。但在当时那种要求传记写作从传统史学束缚中摆脱出来,独立成一种全新的文学种类的强烈愿望来看,对传记文学文学性的看重,也许是合乎传记文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的。现代著名传记文学家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是史,同时也是文学。因为是史,所以必须注意到史料的运用;因为是文学,所以也必须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在《中国大百全书·中国文学卷》“传记文学”条对“传记”与“传记文学”解释为:“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的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由此可见,传记文学是带有一种文学属性的,它必然包括艺术事实和历史事实,而不是一种单纯的历史事实,也可以这么说,它是不排斥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虚构。

下面我们将要讨论的是传记写作出现虚构的原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传记作家对传主所掌握的原始材料太少,导致不得不运用一些虚构手法来进行对传主的刻画。众所周知,传记写作常常是一种历时性写作。也就是说,大多数传记作家在认识某一个传主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时,才会向前追溯,来以此写出传主的完整一生。对历史人物的书写更是如此,传记作家们常常用当代的眼睛去审视古代人物,来探寻当下的意义,然而,关于这些传记人物的生平资料却很少,要么三言两语,要么真假资料混合在一起,要么相关事迹全无记载。这种情况在古代人物身上较为常见。因此,关于莎士比亚,曹雪芹,林肯,克伦威尔的早年生活或整个一生,我们所知甚少,但关于他们的传记却必不可少,其结果,传记家就难免根据想象猜测和推断,来为这些逝去的大师还原[1]。显而见之,在这种情况下,传记就难免会有虚构的成分。

另一方面,作者的主体性选择,或者说作者的创作倾向和情感诉求也会导致虚构在作品中的运用。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过:“我恨许多传记,因为它们是不真实的,这里添一点,那里补一点,再添再补,一直写到大家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了。”[2]说的真是一针见血。的确说出传记写作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其一,作者对传主的选择上就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往往选取名人来做传,很少取普通人做传。国内的传记作品。比如《曾国藩传》,《毛泽东传》,《李鸿章传》,《鲁迅传》之类的政治人物传记就有几十种,由于名人效应,这些传记在市场上很畅销,同时由于要考虑读者的接受心理,作者往往会对传记做一些虚构处理。国外有的传记甚至多达数百种,比如《玛丽莲·梦露传》,《马克思传》,《肯尼迪传》,《甘地传》,《林肯传》。其二,作者在对传主的刻画时,往往融入自己感情经历,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作品中的写作中。例如郁达夫所写的《卢梭传》,充满作者的思想感情,他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也对一些细节做了虚构处理,由上我们可以看出虚构手法在传记写作的运用已经很常见了。

传记文学中的虚构,虽然遭到不少人的非议,甚至排斥,但是不容否定的是,传记文学与一定程度的虚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理解作品,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同时也对读者起着教育功能。下面从虚构的具体表达方式--对话的虚构和细节的虚构来分析虚构在传记文学中的运用。

(一)对话的虚构。对话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同样,在传记文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刻画人物的方式,与此同时也是显示作者功力的部分,很多优秀的传记之所以写得栩栩如生,就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对话来表现传主的性格。比如在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对韩信欲立假齐王一事,进行了这样一段对话: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诈伪多变,反复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呼?不如因而立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里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通过这一段对话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韩信的骄狂,刘邦的随机应变,善于吸纳臣属的意见,张良,陈平的老谋深算,然而这些细微的对话和行为,作者是怎么知道的?很显然,作者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部分情节进行了虚构的处理。因为人物的对话符合当时的环境,所以显得合情合理,从而使作品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现代著名作家鲁迅先生也是大力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二)细节的虚构。细节描写就是对作品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它是作者精心设置和安排的,是不能随意取代的。一篇作品,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而传记文学作为一种带有文学性与史学性双重属性的文学体裁,就应该允许有一些合理虚构的成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再创造,但是这种再创造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达到更高的真实,例如在欧文·斯通的《梵高传》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刻画梵高的性格。“他心中突然感到一种异乎寻常的沉重,他的作品全都这样不完整,虽然布拉邦特乡村的每一方面在这些作品都有所表现,然而它们是零零碎碎的,没有一件作品是对农民生活的概括,没有一件作品抓住了农民住茅屋和煮大豆的那种精神,哪一幅是他为布拉邦特农民画的《晚钟》呢?在没有画出这样作品之前,他怎能就此离去呢?他瞟了一眼日历。到下月一号还有十二天。他收好画架,颜料,画布和画笔,然后扛着这些东西,迈着沉重的步子朝德格鲁特家的小屋走去……。”由以上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梵高性格的果断,对绘画的执着追求,在作品没有令他满意之前,决不放弃,为了艺术的尽善尽美,他可以什么都不考虑,心中只有未完工的作品,为此他将在艺术的道路一直孤独走下去。

虽然传记文学具有文学的属性,可以有一些虚构运用于传记写作中,但是这种虚构是有限度的,切忌违背基本史实的随意性虚构,如果作品虚构成分太多,基本史实很少,也就不能称之为传记了,我们把它称之为传记小说更为妥当,例如前些年一些地方电视台热播的象《少年英雄方世玉》,《少年包青天》,《少年张三丰》,《戏说乾隆》,《铁齿铜牙纪晓岚》等所谓的影视传记,由于虚构性成分太大,与事实严重脱节,它们已经不属于传记范畴了,对此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虚构手法的运用,也是很有讲究的。如果运用不当的话就会引起广泛的争议,例如美国当代著名传记作家莫里斯写的《荷兰人·里根传》,由于虚构手法的处理不当,该传记的出版,在美国曾经引起众多的批评,其中最显著的批评就是该书“技术性虚构已经远远多于历史事实。”莫里斯为了更好地再现里根的生平往事,虚构了一个“我”,采用全知视角的叙述模式,来展示里根的生平往事,“他与里根在一起在足球场玩耍,在大学校园一起学习玩乐,一起参加电影的拍摄,一起参加聚会……”以上描写对全方位刻画人物形象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这种虚构手法的运用违背了传记文学中的真实性原则,从而起广泛批评,严格的说这本人物传记不是一部好的传记。

最后,我想说的是传记文学中的虚构并不是通常所认为的对事实的歪曲,而是一种合理的“虚构”,这种虚构只是“暂时”的,它的最终目是“真实”。它表面上和事实相背离,其实不然,它是由表面的“虚构”到达“内在的真实”,是一种抽象化的真实,作者在运用虚构的手法来进行传记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的让广大读者理解这个传主的真实意义和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白生《传记里的故事——试论传记的虚构性》[J],国外文学1997(2)

[2]张北根《传记文学的真实性》,传记文学研究[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128

传记文学的文学虚构性 篇2

一、【传记有关知识】

(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也简称“传”。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二、【人物传记的整体阅读】

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3)从创作方法分:历史性传记和传记文学。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

(4)从篇幅长短分大传和小传。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三)传记的阅读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完全取决于内因,他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让读者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夸张与虚构。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了解了传记作品的这些特点,同学们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品味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赏析传记中的想象艺术,多角度地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童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

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三、【传记阅读方法解说】

1、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2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

3、如何对传记进行鉴赏与评价和探究

学会鉴别传记材料。在阅读时,要注意鉴别材料是否恰当,即作者选取的材料是否能充分表现传主的特点,从这些材料里面是否能得出令人认同的推理、判断或结论。

对传记传主作出评判。一部传记里面既包含传主的立场,包含传记作者的立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立场。读者要学会站在一定的立场上对传主立场、传记作者立场做出适当评判。在阅读中,可以从作者对材料的选择和叙说的方式上来体会作者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作出评论,通过对传记的阅读要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作用或负面影响,评价其功过得失。

这类题目通常是论述题。答题应像写作一篇小的议论文,首先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而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要结合文中的事例、细节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再次表明观点。

四、从命题的角度来赏析传记:

(一)概括传主成就 【命题特点】

传记作者为一个人物立传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其事迹、凸显其成就,因此,对传主事迹或成就的概括就成为主打题型。其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文中写到的“某某”的学术成就主要有哪些?请简要说明。(2)从文中看,“某某”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答题策略】

传记选材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理清文本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第二,提取传记中的关键句,如每个自然段的首句或末句;第三,抓住有关传主事迹、成就的关键词;第四,概括时要准确具体,不可笼统。

例1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语段信息: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空白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

思路导航:语段介绍了黄遵宪到新加坡后的具体行动与做法,可以从三个方面对黄遵宪活动进行概括:对侨民、对殖民者、对南洋诸生。参考答案:①详察南洋各岛情形,查访侨民疾苦,改善侨胞待遇;②与当地英国华民政务司斗争,以《大清律例》保护华侨财产;③改会贤社为图南社,积极发展华文教育。

(二)把握传主形象 【命题特点】

传记和小说一样,其核心任务就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所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成为传记考查的热点。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某某”这一人物形象。(2)作品中的“某某”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3)这篇文章表现了“某某”哪些优秀思想品质?

【答题策略】

作者对传主形象的刻画、对传主品格的弘扬总是通过对其事迹、言行的叙述描写来体现的,因此,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可以从四个方面思考:第一,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看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第三,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第四,注意作者对传主的介绍和评价。

例2从全文看,黄永厚的“冰炭同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2009年高考江苏卷《画家黄永厚》)

语段信息: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加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他说:“人不能在云里雾里活着,大事面前不敢表态,什么玩艺儿,冷血!”但他又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志,尽人皆知。

黄永厚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书。一次范曾对他说:“我介绍你去日本办画展吧,不过,你画李白就李白,画杜甫就杜甫,别扯远了。”黄永厚不肯削足适履,终于没去。他常把拿重金前来购画的人拒门外,“不看画的人,给他画有什么用?”但又可以把画随便塞进一个信封,寄给熟悉的或是陌生的朋友。当前,靠市场确立自身价值的画家比比皆是,他对此不屑一顾。但他认为人各有志,不必非议。他的孤傲中,有一种顽固的自信。

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砺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黄永厚的人都说他画的是

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

思路导航:首先要理解“冰炭同炉”的喻意,“冰”和“炭”是水火不容的两种事物,那么,题干的意思即是要求考生找出黄永厚身上的两重性格,从行文中可以找到三个方面。参考答案:①既关注现实、褒贬是非,又淡泊宁静、低调处世;②对懂画的朋友慷慨相赠而把重金购画者拒于门外;③将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借历史人物的孤高傲世表达出来。

(三)探寻因果关系 【命题特点】

传主的某一行为、成就或事迹常常是某些原因促使的,这种对某种结果的归因探寻,是高考人物传记常设的题型之一。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某某”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2)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某某”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3)从文中看,“某某”做出某一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答题策略】

显性的因果和隐性的因果往往交织在文章之中,有可能是局部筛选与概括,也可能是全文筛选与概括,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筛选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第一,要看清楚文本相关文字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尽可能地穷尽原因,不可遗漏要点;第二,外因和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大原因,解答归因题时要“内”“外”兼顾,不可偏废;第三,要分点解答,力求条理清晰,眉目清楚。

例3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语段信息: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见识短浅。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来,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

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思路导航:对本题的解答首先应该找准信息对应点,紧扣题干要求进行概括归纳。答案要点有三个,作答时要考虑全面,条分缕析,表述简洁流畅。参考答案:①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②优秀人才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国外一流的科研条件更有利于杰出学者的成长;③一旦祖国有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他们也会随时回来。

(四)探究人生启迪 【命题特点】

人物传记的阅读要求我们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一定的思考和判断。这种题型旨在培养考生探索和思辨的精神,要求考生调动生活经验和各种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深入探讨,能合理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传主的成功经历给我们哪些启迪?(2)传主的事迹对我们的人生有哪些意义?(3)传主的选择对我们有什么借鉴?

【答题策略】

这种试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往往不设置唯一性答案,要求考生能够立足自我,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个性化解读,思维应起于文本归于文本,超越文本信马由缰地随意发挥,显然是不适宜的。因此,要紧扣文本进行合情合理的探究。同时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述合理,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例4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语段信息:经过陶行知呕心沥血的浇灌,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1926年12月,陶行知连续发表几篇文章。他主张:“乡村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他希望每一个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叫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

这是他设计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为研究员,共同为筹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

思路导航:解答此题,要紧扣题干的提示,从“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两方面分别作答。作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明确回答获得的启示是什么;其次要结合文章内容和时代特点,具体阐述理由。参考答案:[观点一]陶行知献身乡村教育的实干精神值得学习。①激情满怀,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的目标;②乐于接触贫苦群众,善于动员志同道合者加盟;③为实现理想而自我牺牲、呕心沥血。[观点二]陶行知既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值得学习。①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②要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③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小结】:真实性: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传主什么样的人格魅力或功过得失。(概括,常用形容词或动宾短语)

文学性(1)选材(取舍)——通过(概括事实)真实而典型地反映传

(细节)——通过(概括事实)真实而细腻地描摹传主„„

(传主原话)——通过(概括事实)直接展示传主„„

(2)环境描写 描摹了„„环境气氛(氛围),烘托了传主„„(3)评价 作者直接评价

引用他人评语 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从侧面塑造了

传记文学贵在真 篇3

据我所知,《杨开慧》的作者,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曾先后到北京、上海、湖北、江西、广东访问,特别是到板仓、韶山、清水塘、农讲所等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被访问、调查的人数有上百位,获得访问、调查的资料达几百份。一些单位反映,他们比以往的调查有不少进展,特别是搞清了几个以往不太准确或不清楚的问题,如被捕时间、就义时间等。他们还了解到杨开慧同志的脾性、爱好和一些重要的生活细节。对所搜集的材料,他们又进行过一番查证、分析和选择。

党的“八七”会议后,杨开慧同志对会议精神是坚决贯彻的。她在1927年八月回到板仓,在那里坚持了几年的地下武装斗争。但有的同志写杨开慧同志,却忽略了板仓这个地方的斗争环境,更不顾斗争史实,以为既是坚持武装斗争,必定是举着刀,背着枪,带着队伍冲锋陷阵,以为只有把杨开慧同志写成女游击队长式的英雄,形象才高大。其实,当时革命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城乡,板仓离敌人重兵驻扎的长沙,又只有一百二十多华里。它不同于井冈山地区,同敌人的斗争是隐蔽的。《杨开慧》的作者尊重客观历史,根据调查所得,写她深夜抱着岸龙赶到隐储学校参加党的秘密会议;写她和农会会员一起制定配合秋收暴动的行动计划;写她走二十来里夜路赶到飘峰山参加党的骨干会布置任务:巩固地下组织,积蓄革命力量,严守党的秘密,坚持地下斗争;写她奔走在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教育群众认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这样写是符合当时形势的,是符合她的身份的,也才是真实的。

不仅如此,作者甚至对一些细节的选择,都是非常慎重的。在书稿编写过程中,作者曾看到一个材料,说杨开慧同志在长沙市郊清水塘22号(湘区党委所在地)客堂的后壁上挂了一面大镜子,从镜子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门外的动静,这镜子成了她的好“观察哨”。这个材料是很可以说明杨开慧同志保卫湘区党委的一片苦心的。但《杨开慧》的作者经过调查,发现湘区党委设在清水塘时期,这22号的大门不是对着客堂开的。因而即使在客堂后壁上挂上再大的镜子,也无法用来观察大门外的动静。这个材料虽是当事人写的,他们也没有采用。这种去伪存真、实事求是的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写传记文学,尤其是写革命先辈的传记文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以他们的革命事迹、他们的精神世界,鼓舞我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品里如果掺上一些假事迹,或者虚构一些毫无生活依据的、“动人心弦”的情节,搞得真真假假,这个人物就不可信,也就谈不上艺术力量,起不到教育作用。杨开慧同志从没有言过其实的浮谈,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行动,她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但是她有一颗晶莹无比的丹心。作者把她的这种精神贯串全书,把她的一生描写得象玉石一样洁白。作者这样写,就有感人的力量。

传记文学既然是文学,当然允许适当的想象。但是弄得不好,也会使作品失真,有损于人物的形象。《杨开慧》在这方面也是掌握得比较好的。

传记文学的文学虚构性 篇4

韦勒克在《文学理论》开篇就指出文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的不同, 前者不依靠某一条计算公式或某则万能定律, 因为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应当是闪烁着独特光泽的个体, 而文学研究者如果目光太过宽泛, 那么看到的东西就必将“大而无当, 空空如也”。但是对于那些一味强调作品个性的“个人人格至上论”者, 韦氏也给予了警示, 他说只看到作品的特殊性会导致作品个性的掩盖, 这样就走进了另一个死胡同。韦氏把文学作品比作人, 每个人既是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独立个体, 同时也和同性别、同民族、同阶级、同职业人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一脉相通的地方。

由于文学史没有既定的写作模式, 文学史家们就享有灵活自由的发挥空间, 故而他们不可避免地将自己对文学史的态度融进了作品之中:那些强调文学作品特殊性的文学史因作品彼此之间互无关系而显得杂乱无章, 毫无头绪;而那种仅关照宏大事件, 用单纯而极端的思维模式去筛选作品的文学史又完全与作家作品脱节, 剥夺了艺术本身的自由, 也禁锢了作家的创作理想。

在此基础上, 韦勒克提出了他的见解:“我们必须把文学视作是一个包含着作品的完整体系, 这个完整体系随着新作品的加入不断改变着它的各种关系。”也就是说, 文学史是以一种动态的结构方式存在, 那么如何才能使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既保持历史事件的个性, 但又不是把历史过程变成连续发生却互不关联的事件的堆积呢?他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把历史的过程同某种价值或标准联系起来……”但是, 要制定一种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适用的价值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 或者如果说这个价值可以随条件改变, 那么要想得到那个时代和环境中一致的认可, 恐怕也是很难实现的。由此, 一个衡量文学作品的公正的统一的标尺也几乎是不会存在的。这么说来, 文学史就永远只能依赖于作者自己内心的“价值标准”去被主观地构建了。

二、从意识形态看文学是写作的虚构性

在文学史写作方面, 韦勒克还提出了“作为一种艺术来探索文学史”的观点。韦氏眼中的文学史应该是文学作品在纯粹的文学维度里的发展历程, 一部成功的文学史不让其内容受到任何一种政治思想、宗教偏向、阶级立场或群体价值取向的侵扰, 也不依赖除文学以外的因素去判断作品的艺术水准并破坏其审美性征, 而展示给读者的仅仅是文学这条单向轴清晰的前进轨迹。

世界上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是时代“应运而生”并与同时代的物质精神产物并肩同行、相互影响的。如果它既无“出身背景”, 又无“成长环境”, 那就必将“无据可寻”、“无根可查”。但是, 在一些特殊背景下, 有很大一部分人会利用某种社会意识形态去故意左拼右凑, 扭曲事实, 甚至颠倒是非, 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至于热衷于追回作者的创作年代的“历史重构论”者, 毫无疑问他们是不可能完全以一个古人的心境去写作的。试想站在我们当前的位置去回望历史, 古人不可能具有我们的全新态度与独特视角, 而古人提笔时内心激荡的情愫也是当代人无法全部体会到的。正如韦勒克所言, “想象性的历史重建, 与实际形成过去的观点, 是截然不同的事。”

三、从文学批评看文学写作的虚构性

虽然历史主义学派的观点略显偏颇, 但是, 一个负责的文学批评家却必须要具备一种根据当代文学发展去重新评定过去作品的“超时空”的能力, 而上述文学史的价值标准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反复的批评, 再批评。韦勒克提出的“透视主义”文学史观认为文学“这个整体在不同时代都在发展着, 变化着, 可以相互比较, 而且充满着各种可能性”, 这就说明文学作品的意义不能仅仅以其作者和作者同时代人的看法来界定, 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的结果, 是历代无数读者对此作品批评过程的结果。文学与文学批评绝不应该被隔离开来, 文学史的写作也必须把读者一同考虑进来。

从现有的文学史来看, “读者”这一重要因素往往被大多数文学史家所忽视。作为历史的参与者与旁观者, 他们独断、偏激、挑剔, 却也真实、独立, 而追求完美。他们不会因某种强制力而牵强附会, 也不会因文笔的鄙陋而大加粉饰。他们的言论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的鉴赏标准和文学史写作方式, 甚至会引导一个时代的文学风潮。由此可见, 不能够将读者批评包括进来的文学史必然会带有一定的虚构性。

斯皮勒说“文学史是文学是作者的主观产物----这即是‘虚构性’”。从文学史家建造他们自己的文本王国开始, 这个王国中的一砖一瓦就注定会融入其个人的风格。纵然我们一直都在致力于建造更好的文学史, 但总是因为一定程度上的虚构性而无法还原历史的原貌。今天我们发现和认识文学史写作的虚构性, 目的就是为文学研究挖掘一种深层的理念。韦勒克笔下的文学史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整体”, 它因人因时而异, 这就要求我们重拾那些曾被人们忽略了的导致虚构性的因素, 并用最大的努力加紧步伐回归到人类真正的历史当中去。

参考文献

[1]Rene Wellek.The Attack on Literature and Other Essays[C].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2.

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及创作论文 篇5

论文提要:胡适在批判我国古代传记的缺点和吸收西方现代传记文学长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传记文学思想。他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传记文学名称的人。从上世纪代初到50年代末一直都在提倡传记文学,并以创建传记文学理论和努力创作两方面的实绩奠定了其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史上显著而重要的地位。

论文关键词:胡适 传记文学 理论建设 作品创作

胡适是海内外著名的学者,在文学、史学、哲学等诸多学科都作出了开风气的重要贡献。在传记文学方面,胡适是我国最早提出“传记文学”名称的人。他大力提倡传记文学,开现代中国传记文学理论之先河;同时还身体力行,积极创作,为我国传记文学的写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范例。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及作品,在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而重要的位置。研究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及创作,正确认识和评价他在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所占的地位,对于推进我国当代的传记文学理论建设与创作繁荣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试根据胡适传记文学理论逐步演进的特点将其分为酝酿、成型、成熟三个历史阶段,并结合其写作实践作一综合考察,借以阐发胡适对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开创性贡献。

一、“传记文学”出台前的思想准备

在我国,传记是一种古老的历史体裁。早年胡适在中国公学读书时就对传记感兴趣,19在《竟业旬报》上曾发表过他最早写的《姚烈士传》、《中国第一伟人杨斯盛传》和《中国爱国女杰王昭君传》等短篇传记,并明确表明其写作目的在表彰豪杰,“使大家来崇拜”师法他们。19胡适去美国留学后,由于受西方传记的影响,对中国的传统传记作了认真反思。他于199月23日写的一则札记(《藏晖室札记》卷七第一条),曾把中国传记同西方传记作了一番比较研究,认为中西传记存在明显的差异:“吾国之传记,惟以传其人之人格。而西方之传记,则不独传此人格已也,又传此人格进化之历史。”在列举了东西方传记的不同体例后他又具体地阐述了两者的长处和短处。从这条札记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对中国传统传记的否定多于肯定。其对我国传记存在缺陷的分析批评是深刻而中肯的,对于西方传记优劣的评析也是较为精当的。这种比较研究对他后来的传记文学理论构建及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后来之所以要提倡传记文学,到处劝老辈朋友写自传,主要动因就是对中国传统传记的不满和深感“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而另一方面他对西洋“传记文学特别发达”这一点则表示钦羡,他后来写作的传记文学也大抵是借鉴了西方长传的体例,如《四十自述》、《丁文江传》等。

虽说胡适留美时期写的这则札记与他后来的传记文学思想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但这还不是胡适提倡传记文学的开始。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学术界都有学者把这则札记看作是胡适最早提倡和使用“传记文学”名称的佐证,这实在是一个大失误。造成误解的直接原因是现在人们所看到的这条札记有个“传记文学”的标题。事实上《藏晖室札记》是胡适在留美时期的日记和杂记集,我们现在看到的“传记文学”这四个字作为分条题目,是上个世纪30年代初在这些札记交给亚东图书馆印行出版前,由胡适的朋友章希吕在帮助整理这批札记时拟加上去的。再从这则札记的实际内容看,其主题是比较东西方传记文体的差异,札记从头至尾并没有出现过“传记文学”字样,也没有对传记文学概念作任何阐释,很显然胡适当时说的只是“传记”而不是“传记文学”。而在胡适正式提出“传记文学”的名称之后写的有关文章或演讲中可以看出,他对“传记”和“传记文学”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是有所区分的。因此,1914年胡适在美国留学时期还只能说是他传记文学思想的酝酿期。

二、“传记文学”名称的提出和“传记热”

在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思想酝酿,到了1930年前后胡适传记文学理论正式开始“亮相”。《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则是一个开篇。该文写于1929年末,序文开头说“传记是中国文学里最不发达的一门。这大概有三种原因。第一是没有崇拜伟大人物的风气,第二是多忌讳,第三是文字的障碍。接着通过具体分析阐述这三方面的原因,对中国几千年的传记文章作了深刻批判与否定,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他说的“新体传记”的三个条件与写作要求:一是“爱敬崇拜”伟大人物,二是“纪实传真”,三是“传神写生”。这是胡适以文学的眼光来审视中国古老传记文化作出的看法。虽说“最不发达”,但明确把传记说成是“中国文学里”的一门,这表明此时的胡适已有了将传记纳人文学领域的思想,这种看法可说是超越前人的。因为传记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历史的范畴,此前他的前辈朋友梁启超倡导“史学革命”和创作的“近代传记”,“属于在历史范畴中的内容和体例上的革新”。虽说胡适在这篇序文里还没有提“传记文学”的名称,但“纪实传真”和“传神写生”这两点是他以后谈论传记文学时始终坚持的,说明胡适传记文学理论基石在这篇序言里已经奠定。

在时隔半年之后的1930年5月28日,胡适在给友人董授经先生的日记《书舶庸谭》作的序言中便正式提出了“传记文学”的书称:“日记属于传记文学,最重在能描写作者的性情人格,故日记愈详细琐屑,愈有史料的价值。这是胡适第一次使用“传记文学”的名称,也是中国最早提出“传记文学”名称的第一人。这在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前的中国文坛有传记文学之实而无传记文学之名,“传记文学”名称的提出,使传记文学名正言顺地登上了中国文艺舞台,它标志了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一个新的开端口从‘旧记属于传记文学”这一说法可以看出胡适所说的“传记文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日记属于非正式自传,胡适后来说过他在美国留学时期的日记“就是我的留学时代的自传”,而在西方人眼里“自传是传记文学的嫡亲或特殊形式”,后来胡适也是把自传作为传记文学重要成员大力提倡的。在这篇序文里胡适虽然没有对什么是传记文学作具体阐释,但却揭示了传记文学的两个重要特点和条件:一是能描写传主的性情人格,二是有史料的价值。这同上文说的“纪实传真”和“传神写生”这两点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传神写生”、“描写传主的性情人格”原是文学的特长;而“纪实传真”才有史料价值。而历史与文学的结合,这正是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胡适在《书舶庸谭・序》中还特别引述了日记作者做的情梦“柳丝一梦”,极富文学趣味,可见胡适对于传记文学在文学性方面的强调与重视。后来胡适在《<四十自述>自序》中又说:“我在这十几年中,……深深的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这对前面“传记是中国文学里最不发达的一门”的说法来讲,是胡适传记文学理论的一个进步。而“传记的文学”正好是对胡适“传记文学”概念的一个简明解释。这里“文学”是中心词,“传记”是修饰词起限制界定的作用,“传记文学”也就是传记性质的文学,它是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胡适晚年在台湾作《传记文学》讲演中曾再次解释说:“今天我想讲讲中国最缺乏的一类文学―传记文学”,这是胡适把传记文学看成是一种文学门类的最直截的说明。

胡适是个实验主义者,在提倡传记文学方面,他也是一边进行理论构建,一边亲身投人创作实践。《四十自述》是他这一时期在传记文学上的又一个贡献。胡适在《<四十自述>自序》中说:“《四十自述》,只是我的‘传记热’的一个小小的表现”,而这场“传记热”的引发是:“因为深深的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到处劝我的老辈朋友写他们的自传。”胡适劝告朋友写自传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用一种“笔锋常带感情”的健笔来“赤裸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即写出他所倡导的“自传文学”来。那么其意义不仅可以“替将来的史家留下一点史料”,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的文学里添出无数的可读而又可信的传记来”。由此可见,胡适劝告友人写作自传(包括他自己写自传),有着历史与文学的双重目的和意义,即“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这是胡适对“自传文学”创作提出的两点希望和要求,也是胡适提倡传记文学的根本目的。因为胡适对于传记文学所特有的史料价植和文学感化教育功能这两方面作用已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所以他要大力提倡传记文学。 令胡适感到不幸的是,这班老辈朋友虽然都答应了,终不肯动笔。于是他便身体力行,于1930年6月开始写了他的第一部正式自传《四十自述》。虽说这是一部未完成的自传,但它作为胡适倡导传记文学的示范之作,体现了胡适的传记文学理想,既有“纪实传真”的史料价值,又有“写生传神”的文学特色,是值得重视和应该肯定的。关于《四十自述》的写作计划胡适在《自序》中作了说明:“我本想从这四十年中挑出十来个比较有趣的题目,用每个题目来写一篇小说式的文字,略如第一篇写我的父母的结婚。这个计划曾经得死友徐志摩的热烈的赞许,我自己也很高兴,因为这个方法是自传文学上的一条新路子。”可以看出,胡适在提倡传记文学,构想自传创作计划时是很注重“有趣味”这一特色要求的,这也是胡适在以后的有关文章和讲演中用来评判传记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何实现传记文学的“有趣味”?胡适认为在确保“纪实传真”的前提下,“遇必要时”可以“用假的人名地名描写一些太亲切的情绪方面的生活”,在追写传闻和某些记忆不清又没有法子证实的生活细节时也可以“用想象来补充”。因为这里出现一些人名地名的讹误和合理的想象虚构不影响基本史实的真实,相反还能够增添阅读的趣味。应该说胡适的这些想法和写作方法是可取的,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受到了友人的赞许。遗憾的是胡适上述的这种创作思想没有能够在自传写作的`实践中坚定有力地贯彻到底,而是在“写完了第一篇,写到了自己的幼年生活,就不知不觉的抛弃了小说的体裁,网到了谨严的历史叙述的老路上去了。”刘一于这种“倒退”胡适自己是不满意的。从他本人来说,曾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是以破旧开新而闻名的;他自己动手写作自传本身具有“给史家做材料”和“给文学开生路”的双重目的、任务。因此这种“倒退”与上述思想是不相符合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胡适在倡导传记文学上存在着实践与理论的脱节。造成这种“倒退”和“脱节”有客观方面的凉因,最主要的还是作者的主观因素:“但我究竟是一个受史学训练深于文学训练的人。尽管如此,从总体上说胡适的《四十自述》作为他的传记文学的实验之作还是比较成功的,它为我国自传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可资借鉴的方法,在我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三、传记文学理论的成熟和“创作无力”

在经过了30年代的郑场传记文学热之后,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已趋于逐渐定型,接下来是“退热”后长时间的“冷静”。到1953年初,已经步人晚年的胡适在台湾省立师范学院作了一场《传记文学》的专题讲演,标志着胡适传记文学理论进入了成熟阶段。演讲是他提倡传记文学的又一重要方式和途径。从他晚年的这篇演讲可以获得以下几点传记文学理论演进的信息:

一是对我国古代传记总体评估由虚无悲观变得实在客观。胡适以前哀叹“传记是中国文学里最不发达”的,并说过“二千年来,几乎没有一篇可读的传记”的偏激之言,而在这篇演讲中,虽然仍坚持认为“中国文学最缺乏最不发达的是传记文学”,但同时又从传记文学的角度对中国正史中的传记作了较为客观实在的评价:“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等,其中的传记有许多篇现在看起来仍然是很生动的。”在举例中还特别提到:《晋书》中“小说传记,给中国传记文学开了一个新的体裁”。过去胡适写《四朴自述》曾试图采用小说体裁给自传文学开辟一条新路子,但是中途给放弃了。现在直接把小说传记作为传记文学提出来,这确是胡适传记文学理论上的一种新进步。

二是拓宽了传记文学的品种领域。胡适在以前谈的传记文学对象,主要是指文学性传记,包括自传、日记,而在晚年的这篇演讲中,又把《晋书》中的小说传记也列人传记文学范围,并说“《红楼梦》也是传记文学”,这是胡适经过考据认为《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的自叙传而得出的结论。这一观点本身当然尚可商榷,但由此可见胡适在这里说的传记文学概念范围更为宽泛。他还说:“除了短篇传记之外,还有许多名字不叫传记,实际是传记文学的《言行录》。这些言行录往往比传记还有趣味。我们中国最早、最出名,全世界都读的言行录,就是《论语》。”从五四时代“打倒孔家店”的健将到把孔子《论语》作为传记文学而加以高度评价和赞扬,这既是胡适文化思想的一种巨大转变,也是胡适传记文学理论上的一种演进和完善。

第三,胡适在论述我国传记文学不发达的原因问题时对过去的三点看法也有所修正。主要是去掉了“没有崇拜伟大人物的风气”这一点,而改成了“缺乏保存史料的公共机关”。这样就显得较为准确客观。

晚年的胡适在传记文学理论建树方面已臻成熟,但其传记文学的创作却并没有什么大的“长进”。《丁文江传》是胡适步人晚年后又一项重要的传记文学活动。它写于1955年底,是胡适所写的最长的一篇传记文学作品。该传大体上是借鉴西方长传的体例按照年代的顺序,记述丁文江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既写出了丁文江献身科学的精神和他对中国地质科学所作的重要贡献,又写出了丁文江“捧出心肝待朋友”的美好品格,通过各个侧面塑造出了“一个最有光彩又最有能力的好人”形象。由于作者在作传时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尽可能地容纳了所找到的材料,使传记明显地体现出它的历史性和史料价值,但同时也因此而大大地削弱了传记文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这是胡适在传记文学创作上又一次与其理论的脱节,并且较《四十自述》更为严重和明显。胡适晚年在台北的另一次题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讲演中说到:“我们是提倡有心,创作无力。”拿它来作为对胡适在传记文学方面的评语,也是颇为恰当的。

回顾考察胡适在传记文学理论建设及创作实践上所经历的三个历史阶段,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是在批判否定中国古代旧式传记的缺点弊病,学习吸取西方现代传记文学的经验与长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中国第一个提出和使用“传记文学”的名称,并对传记文学的概念特征、范围种类、功能作用和创作原则、要求、方法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精到的阐述,从而形成了一种有着鲜明个性特色的理论系统。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在我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贡献,对于我们全面认识我国传记文学的发展历史,指导传记文学创作,正确评价传记文学作品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胡适从上世纪20年代末开始直到晚年在台湾去世,一直都在提倡传记文学,可谓不遗余力。“在现代中国,各界知名人士开始逐渐形成写自传的风气,也在30年代,有关文献材料表明,这的确与胡适身体力行地倡导有关。”再有上世纪60年代台湾《传记文学》的创刊也与胡适的提倡有直接关系。这些都表明胡适提倡传记文学是“有心”而有功的。

论柳宗元传记文学的成就 篇6

关键词:柳宗元 传记文学 艺术成就

柳宗元是一个遍悟文体的作家,众体兼长,作品丰富。《柳河东集》中除古今各体诗和辞赋外,现存散文四百多篇。这是他从事古文运动的丰硕成果,也是他成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主要依据。这些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抒发了自己的“才不为世用”的悲愤抑郁情怀,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社会价值。这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独具特色的艺术珍品,给我们以多方面的、有益的借鉴。其中他的传记文学更是独具一格。

柳宗元的传记文章情况比较复杂。有标题为“传”者,如《种树郭橐駞传》、《梓人传》、《童区寄传》、《河间妇传》、《宋清传》、《李赤传》等;也有题未标“传”而实近传者,如《捕蛇者说》;碑志中也有一些传记的作品,如《处士段宏古墓志》等;行状中如《段太尉逸事状》亦为传记文学中的优秀作品。

柳宗元所写的传记文学作品,其优秀篇章的主人公,多为下层人物或正直清廉的官吏。作者或写他们的悲惨经历,或写他们的高超技艺,或赞美他们的智慧与斗争精神,或颂扬他们刚正不阿的品德节操,这些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息息相关,都具有较为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更融进了他爱与恨的情感。

一、在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来刻画人物形象

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是柳宗元传记文学的突出特点。在柳宗元的传记文学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物,如卖药的宋清,弹筝的郭筝师,狂士李赤,牧童区寄,处士段宏古,荡妇河间,太尉段秀实等。柳宗元非常重视选择典型的材料,把人物放在尖锐激烈的矛盾斗争中来描写人物的命运,展示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如《段太尉逸事状》,这是柳宗元为史官提供的有关段秀实的生平材料,是“实录”一类的文章。但作者并未有闻必录,罗列一大堆琐事,而是对其生平事迹严加挑选,只写了三件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严惩郭晞的士兵;卖掉自己的马代民还谷;拒绝叛乱将领朱泚的贿赂。通过这三件事来表现段秀实的正直廉洁,不畏强暴,解救人民忧难的优秀品质。文章始终把段秀实放在矛盾冲突的中心,如写他秉公执法,严惩郭晞士兵一事,郭晞倚仗其父郭子仪的声威,骄傲专横,放纵士卒,为所欲为。段秀实要严惩不法军士,就处于和郭晞尖锐对立的地位;段秀实执法严明,把十七个不法军士斩首示众,震动了郭晞的军营,士卒骚乱,全副武装要为被杀军士报仇,矛盾激化,形势异常紧张;段秀实要亲自去兵营做说服工作,并且只带一个跛脚老兵,气氛更加紧张;段秀实据理斗争,说服了郭晞,化险为夷,矛盾有所缓和;段秀实又借口发病,要留宿在军营中,矛盾又尖锐起来,但段秀实十分镇定,直到郭晞诚心认错,表示悔改,他才放心地回去。作者就是这样把人物放在矛盾斗争的漩涡中,让主人公在处理复杂尖锐的矛盾中展示自己的才智,表现自己的个性。《童区寄传》以人物为中心,在具体的环境和情节中表现人物性格。一个十一岁的牧童区寄被两名横行不法的人贩子劫持,而他英勇反抗,杀贼自救。文章歌颂区寄聪明机灵,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表现了作者对当时腐败吏治的不满,并强烈希望革除弊政。这虽是一件真人真事,但作者在材料的选择上也颇费苦心,只选择了他利用机会、利用二贼的矛盾,与二贼斗智斗勇,最后力杀二贼的材料,材料精炼、典型,而且始终把区寄放在性命攸关的矛盾斗争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智有勇、智勇双全的少年英雄形象。作者感叹说:“少得自脱,惟童区寄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这一个“奇”字乃是作者对区寄的事迹最大的感受。

二、善于用记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的个性

人物的言行是个性的外在表现,一句话、一个细节便能展示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区寄,作者写他假装恐惧,“寄伪儿啼,恐慄为儿恒状。”写他自断其缚以杀贼:“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当他被贼捉回时,他又能随机应变,利用二贼之间的矛盾:“遽曰:‘为两郎童,孰若为一郎童耶?彼不我恩耶,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写他半夜“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无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墟皆惊。童曰:‘我区寄儿,不当伪童。……愿以闻于官’。”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人物言行,生动而具体地表现了强盗的凶狠、自私、愚昧,区寄的勇敢、沉着、机智、淳朴,使这一少年英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再如《处士段宏古墓志》中的段宏古,“闻襄阳节度使于頔好刃大言,遂干以兵法,一见甚喜。居月余,视頔终不可与立功,又遁去”,表现其急于用世,又不求苟合的处世态度;“陇西李景俭、东平吕温,高气节,尚道义。闻其名求见,大欢。留门下,或一岁,或半岁,与言不知日出”,表现他的交友之道;“途过桂。桂守旧知君,拒不为礼。君愤怒,发病不肯治。曰:‘平生见大人,未尝相下,今穷于此!年加老,接无所容入也,因困于俗笑,吾安用生为?埋道边耳’”,写其悲惨的生活遭遇和刚烈峻峭的性格。通过人物一系列的言行,使每一个有才华,有气节,而又不得志的豪侠之士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入得其心之感,极富个性色彩。

另外如《捕蛇者说》中蒋氏,《种树郭橐駞传》中的郭橐駞,《李赤传》中的狂士李赤,《梓人传》中的梓人,也都形象生动,个性独具。又如《河间传》中的荡妇河间,作者也是通过对她由一个“有贤操”的女子变为一个淫妇的具体描写,为读者塑造了一个潘金莲式的淫妇形象。柳宗元正是通过这些颇富个性色彩的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叙议结合,揭示人物的真善美人格

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甚至以议论为主,是柳宗元传记文的又一特色。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柳宗元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代表着社会生活中的一类人物,他们的思想、性格、命运,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活内容,都寄予着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柳宗元传记文的议论色彩很浓。如《种树郭橐駞传》,文中对郭橐駞的籍贯、名字、外貌、职业、特长等均有记叙,文章又主要记录他的养树之道,但全文的主旨却在发议论,借他之口,通过讲养树之道而讲为官治民之道。种树人郭橐駞尽管其貌不扬,但他在精于种树的同时,又能以高度的洞察力审视社会,大胆揭露弊政,提出顺应民意的治民措施,塑造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非凡的政治头脑、敢于指斥时弊的普通劳动者形象。记叙本身就是议论,叙议结合得非常巧妙。《宋清传》是为一位卖药的商人立传,宋清虽系药商,但他善于经营,乐善好施,不计小利,乐于助人,终得好报而致富。作者通过议论赞扬了宋清,并拿士大夫之间的交往之道与之相比,指出:“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为清之为者。”并深有感慨地写道:“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作者认为宋清身为商人而无市侩之气,而当世之官僚士大夫们,虽非商人却处处表现出市侩作风,显然是作者对浇薄世风的有力鞭挞!柳宗元为宋清立传,显然不是为了宣传经商之道,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歌颂存在于广大普通人身上的不慕钱财,待人诚恳,不分高下亲疏的优秀品质和人间真情。《梓人传》表面是写一个能工巧匠的规划指挥之才,从深层上看却由此推及“佐天子、相天下,进退人才”的统治者,把它提高到“相道”的高度,实际上是表现了作者的治国之道。他们应该“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條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应该“择天下之士,使其称职,居天下之人,使其安业。视都如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视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全文前半部分记叙,后半部分议论,叙议结合,互相呼应。即使像《河间妇传》这样的作品,作者在篇末也要点明:“朋友固如此,况君臣之际,犹可畏哉!”显然此处作者也是深有寓意的。

四、多变的手法,浓厚的文学色彩

形式不拘,手法多变,突破史传成法,增加文学色彩,是柳宗元传记文的又一特点。《种树郭橐駞传》题名为传,但作者的主旨不在为郭橐駞立传,而在于讲为官治民之道。在写法上,他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讲一种道理,有寓言故事的特点;它又有一定的虚构成分,这又近于传奇小说。《捕蛇者说》一文,从标题看是一篇杂说,可归为议论文,文章的主旨也在最后的议论,但文章完整地记叙了捕蛇者祖孙三代六十年间的悲惨生活经历,这又接近于传记文;《河间妇传》是一篇人物传记,写淫妇河间的故事,注重情节,描写也较多,且有相当多的虚构成分,与其说是人物传记,不如说是传奇小说更为合适。《童区寄传》、《段太尉逸事状》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可以算是传记文学,但像《童区寄传》也明显地追求故事情节的紧张生动,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文中豪贼的表现,刺史的惊奇爱护,家乡劫贼们的心理,都是为了烘托和突出主要人物,所以艺术加工比较多,也颇多传奇小说的色彩。形式的灵活不拘,手法的丰富多变,使柳宗元的传记文具有特殊的风貌。一方面,他继承了先秦、两汉史传文学,特别是《史记》的传统,写人物注重其社会意义,并注意学习实录的精神,从总体上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特征;另一方面,他又明显地受到中唐日益繁荣兴旺的传奇小说的影响,作品中虚构成分明显增加。如《种树郭橐駞传》,显然是集中了许多种树人的经验于郭橐駞一身,并虚构了一段作者与郭橐駞的对话,即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再如《童区寄传》、《河间妇传》等,都表现出追求故事完整、情节紧张曲折的特点。文中注意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去刻画和表现人物性格,某些着意的渲染描写,作家带着强烈主观感情色彩的议论,都表现出作家艺术加工的痕迹。即使像《童区寄传》、《段太尉逸事状》这些反映真人真事的作品,也使人感到作者精心组织剪裁的功夫。柳宗元笔下的传记文,文学性强。人物形象更鲜明、更加栩栩如生,但其“实录”性减弱了。作品中主观的艺术加工增多,客观的“实录”性减少,使得传记文学向文学化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柳宗元以其进步的文学主张和独具特色的文学创作,对唐代古文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传记文,大多短小犀利,寓情理于人物故事中,具有鲜明的讽喻色彩,不仅现实性、思想性比较强,而且艺术上情理兼备,文字峻洁,跻身于优秀传记文学之林毫不逊色。这些作品继承并发展了司马迁传文明道的传统,扭转了六朝的文风,提高了传记文学的质量,为我国传记文学开拓了新面貌。韩、柳以后,宋有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明有宋濂、高启、归有光、袁宏道,清有汪琬、顾炎武、龚自珍等,这些散文名家都创作了不少各具特色的传记作品,形成了大体上先后相继承的一个个传记文学创作高潮,这些优秀传记文章的创作,无疑是受到了柳宗元传记文学的启发与影响。

传记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从史学角度来说,它保存了丰富的史料,生动逼真地展示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方面的现实画面。它犹如舞台上的彩色背景,所撰写的人物,则是这个舞台上活跃着的演员,更具有可塑性。从文学的角度看,他注重写人、写事件的细节和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实录与虚构相结合,使用烘托、侧面描写等手段,一个个地位低微、职业平凡,无辉煌业绩的小人物,在他的笔下挖掘出了普通人所具有的高尚的品质、善良的天性、美好的心灵、聪明的才智,形象鲜明生动,充分体现了真善美的丰富内涵。作为古文运动主将的柳宗元,运用神来之笔,在传记文学领域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推动着文体、文风、文学语言的改革,为传记文章向文学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为传记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古文运动的蓬勃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潇湘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项目编号:05A068;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潇湘文学的历史流变》,项目编号:03YB118)。

参考文献:

[1]翟满桂.一代宗师柳宗元[M].长沙:岳麓书社,2002.

[2]王涘海.柳宗元研究[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

[3]陈兰村.论韩愈柳宗元传记文学的生命力[J].贵州社会科学,1998,(6):77-84.

[4]范玉洁.简论柳宗元与传记文学的发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70-73.

[5]孙玉冰.试论柳宗元笔下的小人物形象[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9):106-108.

[6]史素昭.试论柳宗元的传记文学思想[J].湘潭大学学报,2002,(3):26-29.

[7]周陆军.柳宗元传记文学的独特性[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8):97-101.

[8]鹿琳.柳宗元传记文学的特色[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1,(5):73-76.

应提高传记文学教学的实效性 篇7

关键词:传记文学,教学,实效性

传记是我国文学最早的表现形式, 又是当代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样式之一。它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重要文体。人, 是一本“大书”, 是一本用心灵、情感、行为写就的有血有肉的“大书”。人的生命是短暂的, 传记却可以世代相传, 长久地留存传主的生命印迹, 让人领略大千世界的七彩人生。从传记中, 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 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 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 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同时, 通过阅读传记, 我们还可以追寻那逝去的岁月烟云, 感受那沉重的历史沧桑。所以, 读名人传记, 可长人生智慧。

优秀的人物传记作品, 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理想的树立具有重要作用。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读传记是很支持的, 他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书曾指出:“读名人传记, 最能激发人志气, 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 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那么, 怎样阅读人物传记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呢?

一.激发阅读的兴趣

由于传记作品篇幅一般都较长, 通常都是以学生的自读为主, 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变得异常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在对一篇传记作品进行学习之前, 教师可以把传主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生活片段介绍给学生, 或通过网络了解传主的逸闻趣事, 或利用多媒体欣赏根据名人传记改编的影视作品……以此来激发学生想了解传主相关事例的迫切愿望, 从而达到促使他们自觉阅读文本的目的。激趣导入, 不仅仅只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课本中节选篇章的兴趣, 更应该把学生产生深入了解传主的欲望激发出来, 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全篇、全书中去。做到了这一点, 传记教学就算成功了一半。例如学习《“布衣总统”孙中山》时, 我们就通过相关的影视导入,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把握传主的形象

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 首先我们可以把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理清, 把握好传主的人生经历, 还要对传主的性格、情感进行分析, 注意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在阅读之后要把主要事件梳理出来, 通过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 了解传主的形象。如果是评传, 要注意对传记中的叙与评进行区分, 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另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传主与时代, 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首先, 要对传主的时代、社会和家庭背景进行关注。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 就要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了解透彻。其次, 应了解传主的关系网。传主的人际交往不仅影响着他的人生经历, 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因此为了把握传主的形象, 通过了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也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比如在学习《华罗庚》这篇文章时, 第一步就要把突出华罗庚人物特征的事件归纳出来: (1) 华罗庚的求学研究经历。 (2) 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3) 华罗庚的爱国情怀。 (4) 华罗庚的文学修养。在这些叙述中, 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一个数学家的美好形象:刻苦钻研, 心无旁骛, 专攻数学, 爱家爱国, 而且颇有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数学家形象。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榜样

优秀的传记作品, 既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功能和文学价值。所谓的教育功能就是为读者提供角色模范, 作为立志的标杆。因为传记最基本的作用是道德教化, 树人生典范。所谓的文学价值——许多传记作者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阅读这些传记, 可提高文学修养, 陶冶情操。所以, 教师要对此有足够的认识, 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学生由于遗传、环境、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相互之间肯定存在个体差异, 具体体现在兴趣、爱好、理想、追求都各不相同, 教师此时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有效地指导。普遍的做法是选定社会各项各业的杰出人物的传记供学生挑选, 让他们各取所需, 找自己喜欢的名人作为人生的偶像。按照下表, 怀揣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可以选择相应的传奇人物的传记书。

这些篇目则作为课外延伸的内容, 让学生拓展积累。从范围上说, 所选的文章, 其传主是来自不同国度、不同领域的伟人与名人, 这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类型、不同的角度了解名人与伟人的生平事迹、人生价值取向。

有些学生读人物传记只是为了了解某个人的生活历程, 这种阅读太浅层,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 想一想作品中主人公的事迹可以提炼出哪些有价值的观点, 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启迪作用。例如刘德华、成龙、易建联, 耀眼的明星光环下要付出比常人多多少倍的努力呢!袁隆平研究水稻的初衷, 就是为了饱受饥饿的农民有饭吃而已, 他一生执着的追求是多么的淳朴和无私啊!

人物传记的教学内容, 既有必修课, 也有选修课, 更有课文之外的传记读本, 后两者的指导应有别于第一模块必修课程的“人物传记”, 并有一个“质”的飞跃。从阅读的层面看, 要求学生在了解传记文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注意挖掘文章的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 理解、领会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评价;能分辨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 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认识社会, 认识人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网络对中国传记文学的影响与意义 篇8

关键词:网络时代,传记文学,特点

传记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模式在中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从中国传记文学的鼻祖《史记》算起, 已经有2000多年了。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传记文学在中国是作为史学的附庸存在的。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则是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最初的倡导者包括梁启超、胡适、郁达夫受西方传记文学的影响而引入中国后而兴起的。 (辜也平, 2005) 尽管引入了新的写作模式和方法, 传记文学在中国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在最近十多年, 传记文学发生的变化比前2000年的变化总和都要多。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因特网的出现而引起的。

一、传记文学的变化

今年来中国传记文学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1传主的变化

在中国, 传统上都是给皇亲国戚、将军、大臣、著名学者、诗人等有巨大影响的人物作传的, 平常百姓事难有这份殊荣的。但在因特网出现后, 出于不同的动机, 每个人都可以写传, 企业家、电影明星、甚至年轻的青春偶像都可能为自己写传。这导致传主由传统的为他人作传为主变为给自己作传、由传统的为领袖、英雄、名人作传变为凡人作传, 同时也导致传主的年龄有逐步降低的趋势。

1.2载体和传播方式的变化

在载体方面, 由传统的纸质媒介为主变为纸质媒介与电子媒介并举、且以电子媒介为主;互联网的出现, 也使传统的传播方式出现了变化, 以往印刷后再传播的传统模式逐渐为写作即传播的模式所替代。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重新定义了大众传播的概念。网络的大众传播是建立在人际传播基础之上的, 同时, 网络还有了社区类型的小众传播 (丁国旗, 2008) 。这方面的变化是最显性的。

1.3传记时间跨度的变化

在传记时间跨度方面, 由以全传为主变为以小传为主。传统上, 中国的传记要将传主的生平用非常概括的话语描述完备, 大多数的传记要包括其出生至死亡期间的重要事件, 传记时间跨度很大。网络传播平台的出现让传记的写作更为容易、随意, 商业化、大众化的趋势也让平凡人有了立传的可能、愿望和需要, 由于记载的事件本身时间跨度小, 导致传记的时间跨度也呈现减小的趋势。

1.4作品特征的变化

在传记作品特征上, 由传统的以文字为主变为文字、图片、音乐并举。网络的出现使得传记作品的表现形式更趋多样化, 可以将文字、声音视频、图像等以“超文本”形式链接起来, 从而给读者提供更大的阅读空间与想象空间, 带来更为丰富的娱乐兴趣与享受, 也使得传记文学更多地从史学转向娱乐领域。

1.5作品内容的变化

在作品内容方面, 由传统的以雅言、美德等正面题材为主, 变为大众化、粗俗化的杂言、隐私并举。传统上, 传记作者大都选择传主的一些文雅、高尚的话语, 或者有教化意义的行为来记载。而网络的出现,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使得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思想观念多元化, 相当一部分人甚至产生对传统的叛逆心理, 这使得他们把以前认为不能张扬的想法、事件都拿出来炫耀。这是网络时代传记文学的另一个变化和特点。

二、网络对传记文学的影响

网络的介入引起了中国传记文学多方面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变化将给中国的传记文学带来长远和深刻的影响。

2.1对传记作者和受众关系的影响

网络的介入对传记作者和受众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传记作者和受众之间原有的不对等关系的瓦解以及新型的平等互动关系的建立上。

在传统的在传记文学的撰写、印刷传播阶段, 传记作者和受众处在不对等的关系状态 (丁光梅, 2008) , 传播者和作者的关系是间接的, 传播者的影响并不表现在传记写作的前台, 他们实际上拥有文学作品出版、发表的权利, 文学受众只能是被动地接受, 就某一题材而言没有选择权。受众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以及对作品的看法需要通过信件、座谈、电话等形式与作家、编辑或其他读者交流, 具有很强的滞后性。这些交流意见对传记作者创作思路的调整、对文本形态的改变难以产生作用, 也就是说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制约了受众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

网络的出现和新的传播方式打破了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界限, 抛开了传统传播模式中的传播环节, 与传统模式相比, 作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更为直接, 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和丰富性使得受众首次拥有了充分的选择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的隔膜, 消解了传统传记文学的森严体制, 改变了读者在文学交往中的被动的、被训导的地位, 突出了其交往主体的地位, 在读者和作者之间建立了相对平等的互动关系 (丁光梅, 2008) 。

2.2对传记文学写作模式的影响

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为传记文学的交流和创作创造了更广阔、自由的交流空间, 也为多媒体化的文本创作方式成为现实。传记文学作者在将他的作品在网上发表后, 还可以在网上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后期解说, 回答读者提问, 而读者在阅读中可以随时通过跟帖、回帖等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 表达真实的想法, 也可以给作者发信、留言。根据读者的意见, 作者甚至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后再发布。而读者之间也可以互动, 他们在网上表达读后感之后, 还能引发其他读者以及作者进一步的对话和交流。从纯文学的角度看, 甚至出现了在线共同写作的模式 (孙延蘅, 2002) 。也许不久的将来, 传记文学也会出现由多位作者共同在线写作的方式。

2.3网络对传记文学表现手法的影响

网络的出现为传记文学提供了全新的表现手法, 从传统的文字为主转变为表现手法多样化, 可以将声音、图片甚至视频等轻松地结合起来, 大大提高了传记文学的表现力。这些新型的表现手段具有更大的直观性、娱乐性, 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期待与阅读心理 (焦雨虹, 2007) , 这种多媒体化的表现手法比单一的文字更能激发读者的心灵回响, 从而达到更好的文学效果。

2.4网络对传记文学的负面影响

但网络对传记文学的影响也并不总是正面的, 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负面影响是网络的出现使得传记文学出现了文学水平下降和思想性不足的问题。传统上, 传记大多数由专业作家写作, 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持传记的专业化水平和思想内容。网络作者通常不是专业作家, 大多是在某段时间兴趣高昂时的即兴之作。由于心有旁骛, 他们很难深入地去思考和构思, 因而写作对于这些人来说只是一种情绪释放和宣泄, 写的内容仅仅是个人的体会和感触, 这很难保证其作品的艺术水准和思想性。

结语

网络的出现促进了传记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但是如何在繁荣的同时, 维持传记文学应有的学术水平,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 使传记文学向全新的高度发展, 是所有传记文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丁国旗, 对网络文学的传播学思考,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 (2)

[2].丁光梅, 论网络传播对文学交往主体关系的影响,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8 (1)

[3].辜也平, 论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民族特色, 文论, 2005 (2)

[4].韩春萌, 论传记文学的分类及其文体特征--兼就所谓“两韩之争”与韩晗先生商榷[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6年 (2)

[5].焦雨虹, 图像、媒介与娱乐——消费文化与传记研究, 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年 (11)

奥巴马传记获得英国文学奖 篇9

日前, 美国总统奥巴马1995年出版的传记《我父亲的梦想》获得英国银河图书奖年度传记奖。在之前的提名名单中, 奥巴马历史性地凭借《无畏的希望》和《我父亲的梦想》分别入围英国银河文学奖年度最佳作家和年度传记奖。虽然最终的结果, 奥巴马遗憾地败给去年布克奖得主印度作家亚拉文·阿迪戈和他的《白虎》, 不过能获得年度传记奖也算是给奥巴马文学梦的一个最好鼓励。《我父亲的梦想》于1995年出版, 当时奥巴马还没有从政, 书中记载他自己的成长历程, 包括他年少时一度放荡、尝试吸毒的经历都没有隐瞒;同时也描述他对自己黑人血统的追寻, 经由寻根之旅, 使他对在他两岁就离家而去的肯尼亚生父有更多的了解。该传记中文版不久前已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舒坦摘编)

传记文学的文学虚构性 篇10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 减少差异, 尤金·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根据翻译的本质, 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奈达认为“所谓动态对等, 是指译语接受者与源语接受者能获得大致相同的反应, 是和源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的对等”。在翻译传记文学The Rise of Theodore Roosevelt节选内容的过程中笔者结合了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

1、词汇对等

奈达在动态对等理论中指出, 动态对等的第一个方面是词汇对等, 它包含了字词对等、一词多义等对应情况, 但在两种语言之间, 没有哪两个词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 但语言可以使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意义。因此在笔者在翻译时灵活选用词义、词性使译文用最确切的方式传达原文的意思。

例如:By the time they rolled out of town to the ford just north of the railroad trestle, the sun was already low over Graveyard Butte.

译文:当他们离开村镇到达铁路上支架北部的浅滩时, 夕阳已经西下到墓园山丘下了。例句中的“low”由原句中的形容词词性“比……低的”转化为了动词词性“下到”。奈达在动态对等之词汇对等中提到, 没有哪两个词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 但语言可以使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意义, 所以笔者就根据这一原则将例中的形容词“low”转化为动词, 也是为了迎合汉语描述“夕阳西下”这一表达习惯。

2、句法对等

奈达在动态对等之句法对等中提出, 英语是重形式而汉语是重意念的两种语言, 所以表达信息时在形态上是不同的。英语中的名词的单、复数, 名词的格, 动词的时态等汉语中都没有此类概念。在翻译的过程中就需要找到可以对等的概念, 比如汉语中的“了”, “过”等就可以反映英语中的时态的概念。英语中有关系代词, 汉语中没有。这就意味着在英汉翻译时, 需要考虑定语从句的次序和组合。

例如: All memory of theMarquis’ s grand chimney was obliterated by the craggy immensity pening out ahead.As faras Roosevelt’ s eye could see, the landscape was a wild montage of cliffs and ravines, tree-filled bottoms and grassy divides.Here and there particularly lofty butte caught the last rays of the sun, and glowed with phosphorescent brilliance beforefading to ashen gray.

译文:关于马奎斯家大烟囱的记忆早已消失殆尽, 只记得烟囱直冲云霄, 就罗斯福眼力所及, 整个风景就是一个原生态的蒙太奇, 有峭壁, 有沟壑, 崖底是郁郁葱葱的大树, 还有成片成片的野草, 一缕阳光穿透耸立的孤峰, 折射出绚烂的流光溢彩, 最后归于茫茫夜色。

汉语重“意合”, 句子短小, 呈流散型,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通常以句序来暗示、以意义连接, 不需要词组来连接句子。英语重“形合”, 句式呈聚合型, 为表达完整的句意, 往往用从属的方式将多个句子组合起来, 加上一长串修饰成分, 因此句子长并且结构复杂。英语的修饰成分较多, 因此翻译修饰成分较多﹑句子结构复杂的英语长句时译者首先需要按照英语的句法结构分析句子, 弄清楚句子的意义以及逻辑关系, 然后进行“综合治理”。另外, 英语的句式语法结构严谨, 同一意群的语句要分为几个句子才能表述清楚, 所以在汉译时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把同一意群的句子重组, 例如文中罗斯福所看到的景象属于同一意群, 因此可以把英语原文中的三句话在汉译时合并成一句话, 使文意归一, 这样才能使读者更好地发挥想象的空间, 从而在句法上达到与原文的对等。

3、篇章对等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在英译汉, 尤其是将英文作品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 有时需要适当添加一些内容, 使文章的内容更通顺。同样这样也符合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的篇章 (语篇) 对等原则。在情景语境的分析上, 如果无法弄清某些语言现象的确切意义, 必须参考语言使用时发生的事件、参与者和交际方式等因素并结合一定的翻译手法, 例如适当增译, 这样才能确定其意义。

例如:“The Age of Chivalrywas lovely for the knights, ”he had mused then, “ but it must have at times been inexpressivelygloomy for the gentlemenwho had to occasionallyact in the capacity of dailybread for their betters.”

原译:“骑士时代对骑士们来说是非常美好的, ”他沉思了会儿说道, “但是有时骑士时代对那些曾偶尔为日常生活所迫的绅士们来说晦暗不堪。”

改译:“骑士时代对骑士而言充满着美好的意象, ”他冥思片刻后接着道“但是, 有时骑士时代对那些曾偶尔为生计所迫的绅士们来说充满黑暗, 毫无希望。”

“lovely”这一词的含义如果直接翻译为“美好”的话, 就失去了骑士时代后来给骑士们留下的美好感觉, 所以把“lovely”翻译成“美好的意象”比较恰当。“it must have at times been inexpressively gloomy for the gentlemen who had to occasionally act in the capacity of daily bread for their betters.”这后半句中“inexpressively gloomy”翻译为“充满黑暗, 毫无希望”比单纯地译为“晦暗不堪”更能表现出绅士们为生活所迫悲观绝望的状态, 这样结合事件参与者, 社会背景等因素, 使译文和原文要传递的意思, 要表达的效果保持了一致, 从而达到语篇上的对等。

4、文体对等

奈达在动态对等之文体对等中提到, 译者要想创造出真实体现源语风格的翻译作品, 就必须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征, 且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例如原文中的修辞手法必须要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原文对景物优美的描写也要呈现在译文中。

例如:He had come West to kill buffalo;he was impatient to get out of town and into the Badlands, whose violet ravinesbeckoned excitingly in all directions.

译文:他来西部是为了屠宰水牛, 他迫不及待地想离开村镇, 他想去荒原地区, 那儿漫山遍野的紫罗兰怒放着, 像是和人们打招呼一样。“in all directions”用“漫山遍野”代替直译“各个方向”, 适当地使用四字格成语, 不但能贴切地表达出原文内容及思想感情, 更能充分利用汉语语言特色, 使读者产生更直观更形象的感受。而且原文“violet ravines beckoned excitingly in all directions”用到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所以在翻译时也要保持原文中的修辞手法, 译为“那儿漫山遍野的紫罗兰怒放着, 像是和人们打招呼一样”。

传记文学是为真人立传的, 这个特点决定了传记文学的重要情节, 乃至那些带有关键性的细节, 是不能有一点差错的。有人说传记译者是在“戴着镣铐跳舞”, 这一比喻很形象。尽管戴着“纪实性”和“文学性”的镣铐, 但是我们也要尽情地跳舞, 跳好“创造性”的舞蹈。也就是说历史性要求译作的真实性, 还原原作的原貌。文学性要求展现原作的艺术风格和特征, 但同时不可避免地要烙上译者的个性特征, 因此译者在传记文学翻译中充当的角色既是历史的陈述者, 又是艺术的表现者和创造者, 并尽全力将传记中的传主以全貌呈现给读者。

参考文献

[1]Edmund Morris.The Rise of Theodore Roosevelt[M].United States: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 2001

[2]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1999.

[4]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传记文学的文学虚构性 篇11

(一) 确定核心教学目标。

1.了解邓稼先, 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 “纯正”人格, 获得人生启迪。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

4.通过品读, 体会文中排比、 对比、 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多变的句式特点, 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二) 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

1.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 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3. 对比阅读 《 木兰诗 》 和 《 邓稼先 》, 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

4.品读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了解本文将邓稼先与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对比着写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多媒体播放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视频资料。

(二) 整体把握情节, 理清思路。

1.根据课文内容, 填写邓稼先履历的表格 (可以由摇摇课摇摇文或者学生查找的相关资料对图表内容进行调整。 ) 。

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概括:邓稼先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三) 课文研读。

1.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2.回顾我们刚刚学习的 《 木兰诗 》, 就像是给我们的女英雄——花木兰作传。 今天我们将《木兰诗》和《邓稼先》做对比阅读, 学一点人物传记的写法。

(1) 学生活动。 全班分为6个小组, 每组派一个代表对 《邓稼先》6个部分进行抽签选择, 组员用5分钟时间对自己负责的部分作复述准备, 并用最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

(2) 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

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 ②“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一生。 ③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④作者的情感。 ⑤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⑥评价邓稼先。

(3) 师生互动:结合 《木兰诗 》的学习, 温故知新完成 《木兰诗》与《邓稼先》对比阅读的表格。

(4) 教师小结:同学们肯定还有许多发现, 诸如在修辞手法上、标点符号上、结构安排上、描写方法上等, 请仿照上面表格, 用形象的语言陈述出来。

(5) 教师解说: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用的是对比阅读法。 我们将《木兰诗》与《邓稼先》加以对比分析, 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 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 活跃思想, 使认识更充分、深刻, 又可以看到差别, 把握特点, 提高鉴赏力。

写一写:①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感动中国人物———邓稼先》的颁奖词;②为名人词典写一个不超过200字的介绍邓稼先的词条;③为“邓稼先纪念碑”撰写300字以内的碑文;④以“知识小问答”形式, 为黑板报写一篇介绍 “两弹”的400字以内的稿件; ⑤选择一个你敬佩的名人, 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为“他 (她) ”作传。

板书设计:

③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①历史背景——②经历贡献——④作者的情感——⑥评价邓稼先

⑤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三、教后说教

《邓稼先 》是篇人物传记, 课文以小标题形式叙写了邓稼先的光辉事迹, 篇幅较长, 该怎样讲授这篇课文呢? 我遵循两个宗旨:一是为学生而教——教到学生的需求上, 教到学生的心坎上。 因为这篇文章的信息量很大, 不像叙事类散文和小说能够吸引学生。 信息的提取部分, 我简单处理。 二是因教材而教——准确而有创意地挖掘文本价值, 使学生知识上有积累, 能力上有提高, 思维上有发展。 “对比阅读”是本文最突出的亮点, “由历史的背景引出人物”, “经历贡献”, “人物的气质和品格”, “评价人物”是将《木兰诗》《邓稼先》对比阅读的重点, 因此我将此“亮点和特点”作为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三是以读促写______对比阅读后, 指导学生学习写人物传记。

对这些教学内容, 我运用“三个问题”一线串珠实现这一课的教学价值。

第一个问题:“邓稼先是一个_______的人”。 速读课文, 提取信息, 填写“人物简历表”。 由邓稼先生平经历, 认识邓稼先。 处理好这个问题, 学生能在一篇较长的人物传记中, 迅速获得感性认知。

第二个问题:从“由历史的背景引出人物”、“经历贡献”、“ 人物的气质和品格”、 “ 评价人物” 四个方面, 将 《 木兰诗 》 与《邓稼先 》对比。 由感性认知上升到对邓稼先的理性认识。 同时, 在阅读过程中将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 活跃思想, 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 又可以看到差别, 把握特点, 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第三个问题:写一写。 设计五个写作训练的维度, 指导学生写作。

①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感动中国人物——邓稼先》的颁奖词。

②为名人词典写一个不超过200字的介绍邓稼先的词条。

③为“邓稼先纪念碑”撰写300字以内的碑文。

④以“知识小问答”形式, 为黑板报写一篇介绍“两弹”的400字以内的稿件。

⑤选择一个你敬佩的名人, 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为 “他 (她) ”作传。

上一篇: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下一篇:物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