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的现实意义

2024-10-20

经典文学的现实意义(精选9篇)

经典文学的现实意义 篇1

中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一部分反映战争题材的课文, 我们称为战争文学。如何来教这样的课文?我认为, 战争文学教学目的之一, 就是挖掘战争文学中蕴含的精神价值, 用以丰富语文教学内涵,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现象, 用战争精神净化学生的心灵, 激发学生忧患意识和奋争意识。

其一,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现象, 增强学生历史责任感。中学语文教材编选的一些战争文学, 蕴含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价值。教学中挖掘这些价值, 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现象,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艰难历程, 以增强学生历史责任感。现在的学生在阳光和鲜花中成长, 未经严冬和风霜的砺练, 对那曾经弥漫着硝烟和鲜血的历史缺乏认同的感情基础, 加上有些教师对战争现象的不当解释、对战争性质随义混淆, 战争在学生眼中成了暴力的代名词, 从不去想, 是那曾经的战争锻造了我们这个时代;更没有去想, 在有些情况下, 战争是获得和平的唯一手段。因为没有这样的认识, 学生也就缺乏对战争、对历史必要的理解和尊重。学习战争文学, 就是为了弥补学生认识上的这个缺失, 找回学生对历史、对战争的尊重。这不仅是对投身战争的无数先辈的敬重, 也是语文教学对民族、对社会肩负的一份责任。

其二, 用战争精神净化学生的心灵。和平生活给我们提供了谈金钱、谈权势、谈人性、谈爱的机会;给我们创造了玩网络、玩股票、玩彩票的条件;甚至不小心给黄、毒、赌等丑恶现象开了一扇天窗, 这幅良莠混杂的社会图景在标示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 也把学生的心灵涂抹得庞杂而混沌, 这无论对学生成长, 还是对社会的进步都不是乐观的事情。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了造就一代健康公民, 有必要滤掉学生心灵中的残渣。然而, 当我们无奈地发现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个奢望的时候, 只好到历史中, 到战争文学中寻找可能。于是, 追忆战争、学习战争文学才多少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任何玩人生的行为在战争中都变得毫无意义;任何“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个人情感, 在战争精神面前都显得渺小卑微。有了这点理由, 我们便可以用老妇人 (《蜡烛》) 不屈的抗争精神、用无名战士 (《七根火柴》) 对信仰忠贞不渝的精神、用老头子 (《芦花荡》) 的爱国主义精神去净化学生心灵。

其三, 激发学生忧患意识和奋争意识。战争硝烟早已从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散去, 这是我们的幸运, 是那曾经的战争铸就了这份幸运。在享受幸运的同时, 我们不应忽视, 中东地区的战乱、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严重形势, 使我们不得不思考, 战争的幽灵仍然在人类头顶盘旋, 如果一味地迷恋于歌舞升平, 一旦战争不幸降临, 我们将何以面对?这不是杞人忧天, 是战争给我们的教训, 是多事的世界给我们的警示。因此, 和平环境应该保留必要的忧患意识、抗争意识, 以此构筑坚固的自卫防线, 驱散战争幽灵。这既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也是战争文学教学应取的一个价值因素, 更是战争文学给我们的应有启示。

挖掘战争文学教学的精神价值要避免两种倾向, 一是避免冲淡或消解知识训练、能力培养等价值生成, 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不可动摇;二是避免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历史课, 这是抹杀语文教学特点的行为, 是语文教学的大忌。这里之所以侧重于精神价值的阐述, 主要鉴于当前语文教学日益被抛在技术的浅滩, 而通向精神大海的路被人为阻隔, 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等战争文学精神亮点被语文教学不同程度的遗忘和阉割。因此, 强调这些精神, 用以丰富语文教学日益荒芜的精神家园、抢占学生那日益被不良信息和不良精神袭扰的思想领地,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愿语文教学认真聆听战争文学那充满硝烟的诉说, 善待历史、不忘战争教训, 把战争文学所体现的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传播给学生, 使语文教学因战争精神的弘扬而厚重, 使学生因战争精神的熏陶而坚强, 使语文教师因战争精神的洗礼而本色。

经典文学的现实意义 篇2

关键词:伤痕文学;历史价值;现实意义

伤痕文学带来的读者效应是非常巨大的,伤痕文学成功再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苦难,是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批判,毋庸置疑的是,伤痕文学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是巨大的,那么这究竟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一、伤痕文学的性质分析

伤痕文学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此类作品深刻的揭示出文革期间知识分子、知情、受害官员的悲剧性遭遇,其中的代表有《班主任》、《伤痕》、《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怀念萧珊》、《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该怎么办》等等,这些作品宣泄出了一种愤恨之情,是对文革期间历史的书写。伤痕文学作家们关注的并非文学本身,而是当时社会的变迁,他们以传统知识分子的历史感肩负起重任,他们用自己的亲历诉说苦难,极富说服力。

二、伤痕文学的历史价值

伤痕文学做大的历史价值就是激发出了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激情,读者之所以给予伤痕文学极高的评价,正是由于自己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到自己的期待。而伤痕文学之所以可以在当时的文坛获取到霸主地位,并非由于采取了行政与暴力手段,而是由于这些作品可以真正打动读者的内心,读者认为,伤痕文学谈论的问题能够让他们感动,与他们的所想、所思可以保持一致。伤痕文学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可以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也是其最大的历史价值。

三、伤痕文学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文学失落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根本原因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可选择的消费渠道日益增多,严重分流了书籍的读者群。在伤痕文学时代,书籍分流的渠道是很少的。但是,在进入90年代之后,部分作家将文学作为商品,创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作品中获取到利润,而为了提升市场份额,他们过于追求书籍的技术层面,用各种噱头吸引读者眼球,丧失了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利益的驱使下,作家对于作品的理解逐渐发生偏差,这既是作家的悲哀,更是文学的悲哀。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但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应该是这部作品能够带来怎样的利润,而是其是否关注社会大众,是否反映出人性中深层次的问题。

文学作品只有依赖读者才能够生存下来,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应该得到读者心灵上的认同,而不能凭借读者的窥视与猎奇来哗众取宠,作家必须要重新认识到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的关注社会大众,只有这样,才能够赋予文学新的生命,这也正是伤痕文学最显著的现实意义。

四、伤痕文学的叙事技巧分析

伤痕文学的叙事模式有着鲜明的特征,作者们并没用布置悬念迭起的故事,也并不过分的追求写作技巧和文字表达,其追求的核心就是“朴素”。例如,在《我应该怎么办》中,作品讲述的是我得知前夫死亡的消息之后打算自尽,但是幸运的被自己的中学同学搭救,经历了几年的困难与温馨生活,两人逐渐的产生感情并结为夫妇,这种故事简单,但是却非常具有震慑力。在故事的结尾,“死去的前夫”又出现在了主人翁的眼前,将主人翁的心灵创伤表现的深刻非常。作家并未宣传什么、也未回避什么,他关注的是任的艰难、孤独与困境,用这种细节感动着一个个的读者。

伤痕文学一个基本的手法便是融抒情、写景与叙事为一体。作家们在小说中尽情地诉说孤寂、悲哀、苦闷,赤裸裸地袒露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欲,无所顾及地诅咒、愤恨、批判社会。就抒发情绪的手法看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直抒胸臆,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借抒情自白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完成人物性格发展历史的重要环节。这种方式不仅大量用在以第一人称创作的作品中,而且在第三人称创作的作品中也是如此。这种抒情直白的力量是强烈的,它有时直接表达了人物内心深处的声音,比一般的心理描写更能打动人。

五、结语

伤痕文学是文革时期的特定产物,作品的内涵与文革时期的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伤痕文学更加关注读者的心灵体验,重视情感的抒发,伤痕文学”就以伤痕为中介,以被践踏的情感和人类普遍的道义感为支点对不受约束的政治暴力进行批判,以人们心中最深沉的情感和人类普遍的道义感为支点的私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拒斥,更多的还是表达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普遍的社会情绪,有着深刻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琼. 历史反思的错位与困惑——论“伤痕文学”思潮的思想阈限及意识形态规约[J]. 东南学术. 2013(03)

[2]刘杨. 浅谈文学史视野下“伤痕文学”研究的意义[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3]黄发有. 潮流化仿写与原创性缺失——对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片面反思[J]. 当代作家评论. 2008(05)

经典文学的现实意义 篇3

一.生活的回忆

铁凝, 用“朴素”、“醇厚”、“深沉”回忆三十多年前一段下乡经历, 用“感同身受”概括对文学的认识。从她的“三垛”《大浴女》《笨花》等颇具影响力的作品来看, 无不体现了她对文学创作的诠释:“用细腻的笔触慢慢拭去现实的表层, 呈现出迥异于我们日常思维中的小人物群体, 这些小人物的精神世界则一次次冲击着我们先前存在的思维框架”。

三十年前十八岁的铁凝第一次投身乡村, 因“炫耀”“十二个血泡”, 引得当地的姑娘哭了, “她觉得她们手上有泡是应该的, 而我们是不应该到乡村来弄满一手血泡的。”。

当下处于“传统被解构, 经典被抛弃, 时尚被追捧, 流行风行四方;而独立、自由、充满想象和激情的大学人文精神处于失魂状态”的新生代, 能否理解“十二个血泡”对“我”的意义?能否体会当年“素英”对“我”的心情?能否感触作者那颗渐渐平和的“普罗大众”的心?这些“能否”, 指向欣赏文学必备的一种感同身受的心理。

作者当时“炫耀血泡”所表现的自怜自惜, 跟《小时代》中被个人情感所扰的小资的心境极为相似。但当作者反观素英, 发现她纯朴得没意识“我”的矫情、善良得没“一点怨毒”时, 作者懂得了“那些醇厚的活生生的感同身受”才是“我生活和文学永恒不变的底色”。

试想, 如果“我”在今天的“小时代”遇到“素英”会如此平和吗?《小时代》中的时尚女性尽管也有纯清与理想, 但更显张扬与赤裸, 比起熟知的中外文学经典形象, 显得浅俗了些。“‘过分物质化’和‘手法不专业’是《小时代》最受诟病的一点”[4]使之成为时代病而远离经典。

二.精神的滋补

文学的眼光用文学滋养。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荒凉”时期,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扉页两句“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 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 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滋养了一颗卑弱的心, 使之迸发出“一种冲动, 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这种来自阅读经典的共鸣, 起初可能是一种浅共鸣 (冲动) , 日久的阅历和经历才催生共情后的反应———深共鸣 (灵魂共鸣、理性共鸣) 。甚至非现实主义的魔怪主题, 也“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的有趣味的、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

不管身处“大时代”或是“小时代”, 对于心有所想者定有收获, 只要能与作家作品感同身受, 定是得到珍贵的精神滋养。

三.人性的关照

文学, 即人学, 铁凝“在她的很多作品中贯穿着对人性的美的抒写”。当人类所有行为都能关照未来, 尤其是作为媒体灵魂工程师的作家、导演和教师, 那就是文明大境界的到来, 即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

文学总是将人性的美与丑展现给人看, 而“欣赏郭敬明的年轻人, 实际上并不懂得什么文字是美的, 什么作品是有内涵的, 他们的欣赏已经被毒化了”。

从作家及常人的成长历程来看, 青春期的阅读是一辈子的阅读。奉劝沉浸在“小时代”光怪陆离的幻象中的人们用经典滋补, 借文学这盏长明灯点亮人类永恒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曾凡.文学的当下意义.人民日报.中国作家网

[2] .王利芳.小人物精神重估中的探询——铁凝近期城市凡人系列研究[J].科教文汇, 2007, (3) (上班月刊) :163-164

[3] .吴晓东.当文学经典正在远去[J].教育旬刊, 2009, (2) (中) :61-62

[4] .李丽.“小时代”口碑两极分化影评人称“烂”粉丝赞好.羊城晚报.中国青年网

[5] .李旺.从《笨花》看铁凝文学上的突破与发展[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76-78

经典文学的现实意义 篇4

【关键词】网络游戏 剧本 原创性

【中图分类号】I 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73-01

抛开现实世界的疲惫,进入亦真亦幻的游戏场景,去和经典著作中的英雄人物一起在虚拟的空间里完成各种挑战和任务。互联网游戏作为一种高端的视觉体验和精神文化娱乐方式,在当今社会已经被越来越多人认可和接受。这些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为题材的网络游戏,小到游戏中各种摆件和饰品的布置,大到整个城邦的气氛营造。其反应出的气息也都是中国传统美学与文化的内涵。

时下改编经典文学著作已成为了中国网络游戏选材和剧本的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平日里脍炙人口的文学著作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在经过专业游戏策划人员的改编和撰写后在网络游戏中形成了崭新的故事情节。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张飞,好似天生就跟游戏有着不解的情结一般,只要被运用到游戏剧情交待中去,凭借他们超高的人气和知名度就会引来无数的粉丝与游戏玩家的追捧。

然而,当越来越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游戏的时候,游戏玩家对这些作品中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关注也在逐渐的减少。由于国内网络游戏市场对于利益的追求,使得网游市场产生很多改编自文学名著但是其游戏水准却是粗制滥造的作品。加之同题材电视剧作和电影作品的冲击,久而久之,玩家和观众对原本经典的中国文学作品也产生了一丝倦意。

经典文学著作根植于其背后深厚的中国艺术文化基因。元代诗人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廋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国传统艺术思维一直具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情景交融的写意风格特点。主张藏而不漏,含蓄迂回,欣赏那些介于似是而非和似与不似间的意境。而同时又富含可感知性,可以察觉到很多切实的信息,就好像读者对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知之甚少,但却都清晰记住了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袭人等各具特色又活灵活现的人物艺术形象一般。承载在这些基础之上,网络游戏剧本在改编经典名著的时候也要注意对于中国审美文化的解读与传承。

在现代网络游戏中,美术环节上酷炫的角色造型和华丽的武器装备往往成为吸引玩家的主要元素。但是只有这些光鲜的外表却没有新颖和原创的故事情节与之相配合,游戏内容仍然会显得空洞而且乏味。随着游戏开发行业的迅猛发展,玩家已经对限定空间内的情节架构和故事梗概变得非常熟悉。例如以三国为题材的网络游戏,其背景就只能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时代,而里面出现的人物也只能是小说中,众人皆知的英雄人物。因此在众多相同题材的作品中很难脱颖而出。庄子曾经说到:“天,积气也。”在庄子的艺术精神追求中,自由和不拘泥于对于物象的模仿,是他所倡导的。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学十分重要的特征之一。在游戏剧本创作中如何将古时候的文学经典在现代焕发出新的光芒引发人的无限思考。

具体到经典著作改编的游戏开发和制作环节之中,游戏故事背景的交待和游戏角色的设定都要符合游戏特有的语言表达。即在满足了具体要素交待以后,对游戏故事情节和造型要进行一些合理的夸张和改编,通过简单情节交待能够使玩家产生无限遐想。在这些名著中的经典桥段已经被影视作品演绎了无数回以后,玩家和观众在今天更热衷于引人入胜的原创情节和人物表达。而并非是主人翁穿越到游戏中的世界,剧情和人物却完全是古典名著和作品的移植。

任何的影视鸿篇巨制,任何的卖座游戏产品,既无法完整的复制经典作品中的全部内容,也不可能描绘独立章节中的一切。为了让人们在游戏中摆脱现实世界的压抑,游戏艺术作品不能够是紧紧局限于一般故事现象的堆砌,而是需要去挖掘与探寻能够反映生活本质并且有独特生命力的艺术特征,以此展现生活中鲜明的存在,来让玩家和受众产生感动并引发共鸣。例如在梦工场经典动画喜剧电影《功夫熊猫》中,导演对与主角阿宝的描绘,借助因贪睡被父亲叫下楼时,仍不忘记对着墙壁多次练习投掷飞镖这样的细节设置来阐述其对功夫的痴迷与喜爱。在描写太郎时,借助其小时候石师傅在喂他吃饭时不小心被他扯下一大片胡子后其流露出的开心态度描绘其攻击性和内心的残暴……巴尔扎克曾经说:“精神不死!一个人能把一切现实的东西都铭刻在他的思想里,把一切幸福的源泉都输送到他的灵魂里。排除一切尘世污垢,从而提炼出无数理想与快乐。那时候,他的生活该是多么的美满。” 还原到游戏剧本创作中能够用细小的面积去涵盖丰富的思想,才是游戏艺术真实的完整写照。

对于经典著作改编成为游戏剧本,也许可以从近似的中国题材动画电影剧本创作中找寻一些灵感与经验。著名的中国动画电影大片《大闹天宫》,是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部中国民族动画的硕果。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蹉跎之后,它仍然屹立在中国动画史上的巅峰。该剧的成功除了超强的美术冲击力之外,对于原著章节以及主题阐述的成功改变也是成功的必要环节之一。《大闹天宫》取自《西游记》的前七回,但该剧所要表达的思想却是对原著精神的反转。在片尾的部分,孙悟空并没像原著那样被镇压在五指山下,而是获得了胜利。这种改编完全是出自该片导演,中国第一代动画行业的开山始祖万籁鸣先生对与剧本的考量和个人艺术情感的发挥。于是才成就了片中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性格,才成就了该片的辉煌成功。

《花木兰》是美国迪斯尼动画公司1998年出版的动画电影。在该剧的剧本创作中体现了很多忠实于木兰人物历史情节,如“替父从军”,“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等。但是在故事的结尾之处花木兰并没有像本人的真实历史背景中被皇帝看中封为妃子,而是和自己战友一起粉碎了匈奴的进攻并且赢得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情节安排的跌宕起伏引发了人们对于故事和动画电影本身无限的回味。在这其还穿插了对于花木兰家族守护神等小故事的描写,花木兰去祭祀祖先寻求帮助,其家族守护神一条红色的小龙却出现在木兰面前并陪同她一直到影片最后击败匈奴首领。这种原创情节的安排同原本的历史故事一样显得传奇而又体现出大量中国特有文化讯息。

随着影视三维动画技术和游戏开发程序的进步,游戏剧本的创作完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让玩家所扮演的角色自由的在时空中穿梭。在经典玄幻网页游戏《神仙道》剧本设定中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虽然剧情的依然是老套的英雄救美的故事,但是在具体情节的讲述中,该游戏确可以将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和玄幻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全部安排进来。虽然每个人物在游戏中出现的时间并长,但是经过策划人员精心的安排后每个英雄角色均获得了一玩家为了塔救自己的伙伴上天庭寻找解药,途中正好遇到公事公办的“二郎神”阻拦,一阵解释不通,最后不打不相识。这种巧妙的安排,不仅符合了杨戬这个角色在玩家心中的印象,也成就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内容。 由于原创情节的加入使得整个小故事显得合情合理,但是又耐人寻味。在这个信息汇总和知识爆炸的时代,玩家在游戏中希望看到的是聚集了丰富典故的文化饕餮盛宴。

参考文献

[1] 肖路.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浅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篇5

在中国文学理论研究领域里, 古典文学的研究积累十分丰富, 尤其是进入新时期后,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古典文学的意义和内涵不是某个时期的某个人或某个流派所规定的, 而是结合具体的时代精神积累形成的。一切古典文学研究都是在当代意识下进行的。从古典文学研究的目的来看, 挖掘其审美价值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接受古代文化遗产, 领略感受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之美;从古典文学研究的功能来看, 既可以满足人们对人类心灵历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的需要, 还可以为当代艺术与文学的创作提供经验素材, 促进当前文学的繁荣与发展;从古典文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上来看, 必须具备当代的研究观念, 掌握当代的研究方法, 才有可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不管是古典文学的传播者还是研究者, 都应从多个角度诠释中国古代经典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扬中, 真正树立世代传承、坚韧有力的精神支柱。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有利于传统民族精神的传承, 彰显坚强乐观的民族魂。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分析中国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洞察到文学家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总结评价文学好坏的是非标准和最终取舍, 都具有认识价值。作家们把自己一腔的理想与国家、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使得他们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自时代的风貌, 反映了人民的理想与追求, 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和现实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 我们更应该大力挖掘和积极倡导这种民族精神。

第二,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作家作品, 文学典型可以引导人们提升人格品位。

学习的根本价值在于能塑造人的灵魂。人文素质教育应把培养当代人的高尚人格与远大理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古代众多文人的人格高贵, 他们的作品都是自身崇高人格的自然流露, 传达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追问, 讲究人格修养与操守, 呼吁强烈的民族感和社会意识。屈原的不苟世俗、竹林七贤的洁身特立、司马迁的刚直不阿、陶渊明的淡泊明志等高品格使当代人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 使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为和谐社会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国现在不断倡导和谐社会, 和谐发展, 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 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的一大阐释。只有将感性与理性、人文和科学精神高度统一, 才能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 才能用审美的方式按照美的规律来构建现实世界。我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传递的同时, 注重古今的融汇贯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内容十分丰富。和谐,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文学艺术是人类的精神财富, 而文学的和谐在某个方面促进了思想精神的和谐。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和谐与融通, 在很大程度上既扩展了古典文学的传播范围, 也为古典文学基础上的新文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契机。

第四,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有利于民族文学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融合。

古典文学研究从新时期以来适逢良机, 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推向研究高峰。然而,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面临发展机遇时也面临着社会转型、文化转型、观念转型以及全球化、现代化浪潮的冲击。

几千年来, 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使传统文化具有更深刻的影响力。一个民族的文化史就像是一条历史的长河, 它总是呈现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结构。当然, 中国人明天的新文化建设不应由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单独肩负, 但古典文学的传统开拓中国文化历史新天地的责任已经举世瞩目。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和探索者要打破思维惰性, 解放思想, 主动地借鉴各种新的研究思路, 在弘扬中国文化舞台上扮演一份重要角色, 努力传承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努力丰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意义。

摘要:回顾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历程和研究成果, 概括总结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多元化的研究视野拓展了古典文学的研究领域, 也拓展了古典文学的生成意义。新世纪的古典文学研究者应当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新的方法, 承旧维新, 促使古典文学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入。

关键词:古典,文学,研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筱芸.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现状之我见[J].文学遗产, 1997 (5) .[1]王筱芸.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现状之我见[J].文学遗产, 1997 (5) .

[2]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2]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

经典文学的现实意义 篇6

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 优秀的古典作品, 能激起我们感情上的共鸣, 健全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每个时代人的本性都会发生变化, 但优秀的文学作品, 能把最基本的、最普遍的、永久的情感内容表达得强烈、生动、感人。 (西塞罗:历史是时代的见证, 真理的火炬, 记忆的生命, 生活的老师和古人的使者。) 社会的发展, 促进个人的发展, 社会的健全, 有赖于个人的健全, 文学的熏陶, 可以促进个人的健全。古代文学是现代人继承的先祖文化遗产之一, 没有文学的熏陶我们只会存在两种人类原始本性, 生存本能和物质崇拜, 人类没有曼妙的思想火花, 那人与人之间就是和动物一样除了需求就是敌意, 这与动物就没什么区别。 (英国的乔治·梅瑞狄斯说过:“过去”是我们临终的母亲, 并不是已经死亡的事物。我们的未来不断使她出现在我们的心目中。)

古代文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 我们要把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传授给学生, 传授给我们下一代, 传授给子子孙孙。让学生明白古人的为人之道, 了解古人的学习之路, 感悟古人的处事理念, 学习古人的治国策略。借鉴古代优秀思想, 继往开来, 为建设新生活添砖加瓦。 (“创造明天的是今天, 创造将来的是眼前, 当你痴痴地坐等将来的时候, 将来就从你的懒惰的双手中畸形丑陋地走出来”——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第一、看看古代文学中有哪些内容与我们休戚相关

(一) 文学中的乡国情怀。

(二) 古文学中的亲情主题。

(三) 古代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

(四) 总结历史教训, 提出了治国理家思想。

(五) 现代人离不开的古代文化现象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古代优秀文明成果。

第二、学校选用优秀古代文学作品用于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主要让学生了解和传承古代的文化文明, 理清汉语文学发展的脉络。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想要引导学生研习中国古代文学,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一切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基础, 想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 就必须熟练掌握文言文。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 它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 显示出特有的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学习古代文学就是要吸收其中的各种精华, 抛弃里面不能适合现代社会的内容。把古代文学中精华部分传承给学生, 并能够代代相传, 发扬光大, 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文学, 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与传承。古典文化博大精深, 光耀千古, 是我们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是历经历史长河洗练与淘漉后沉淀下来的最纯粹的文化精华, 其中最核心最灿烂的部分, 直接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因此,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 继承和发扬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这对于我们是很有必要的。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 能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温润儒雅的气质、乐观豁达的胸襟和高洁的人文情怀, 这对提升个人的艺术品位和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及自己性格的形成和如何面对人生的态度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三、选用古代文学中的德育要素来教育学生

(一) 我们分析评价古代作家作品并用来作为教学素材时, 必须掌握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要认真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 特别是关于历史唯物论和文艺理论的著作。对我们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提出了重要的原则和范例, 应当认真学习。总的说来, 要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并为教学所用, 必须做到:要对教材推荐古代文学作品、材料进行研究并吃透, 能悟得透材料, 能分析批判材料。懂点目录学, 熟悉古代文献的门类和渊源, 是为了能够顺利地找到材料。多读多研究, 把研究对象放在具体历史条件中来理解。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 掌握思想武器, 是为了能够对古代文学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二) 孔子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意思是说, 人的嗜好、欲望从本性上来讲, 是相同的, 只因为环境经历、教育习染各不同, 所以每个人的个性、志趣才显得千差万别。总的来说, 刻苦修炼、锐意进取的人, 就志向远大, 奋发有为;追求物质享受、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的人, 就意志软弱, 性情浮躁。所以圣人在教导人、改造人的性情的时候, 非常注意克服、抑制人的放浪任性的行为, 对给予他些什么东西很慎重, 对他的偏激嗜好努力加以节制。所以《左传》中有句话说:“审察人的好恶, 陶冶人的性情, 王者之道全在于此了。”每个民族都有传承的优秀文化思想, 在选用时吸收其精华, 去其糟粕, 给学生最健康的文化营养餐。

在教学中我们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唯物主义思想指导, 对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封建腐朽思想进行批判与引导, 积极吸取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先进思想或者优秀文化传统。这不仅仅是一种传承, 也是民族灵魂的延续。

摘要:古代文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经典文学的现实意义 篇7

在不断思考及写作中, 威廉斯提出并总结了关键词批评的诸多要义。他发现:“从18世纪后至19世纪前半叶, 一些今日极为重要的词汇首次成为英语常用语, 或者这些词原来在英语中已经普遍使用, 此时又获得新的重要意义。这些词汇其实有个普遍的变迁样式, 这个样式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地图, 通过它可以看到更为广阔的生活思想——与语言的变迁明显有关的变迁。”由于这些语词的用法是在关键时期发生变化, 包含了“对社会、政治及经济机构的看法, 对设立这些机构所要体现的目的看法, 以及对我们的学习、教育、艺术活动与这些机构和目的的关系的看法”, 从而成为人们对共同生活所持的特殊看法普遍改变的见证。[2]在《关键词》的序言中, 威廉斯指出了“关键词”应包含两个相关意蕴:“一是在某些情境及诠释里是重要且相关的词, 二是在某些思想领域又是意味深长且具指示性的词。”这意在说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是语言及意义产生的重要前提, 而不同的关键词也就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即使是同一关键词, 如果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中出现也就呈现出不同的意义。所以, 特定语词看似是静态的存在体、语义的凝结物, 然其形成则是动态的, 有一个社会化过程, 它往往与权力关系相媾和, 成为“社会实践的浓缩”、“历史斗争的定位”和“政治智谋和统治策略的容器”。因而在分析不同的社会价值及观念体系时, 这些过程必须以清楚、直接的语词来描述。要对语词进行全面研究, 也必须深入到语词内部才有可能洞穿其复杂的结构内涵, “只有在分析中采取化约的方式, 才能探讨各个单元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影响的过程, 仿佛各单元本来就存在着这些过程。专门语汇的意涵往往是错综复杂、变化不定, 而这些过程有许多实际上是发生在复杂、变化的意蕴里。要举例说明用法、指涉说明用法、指涉与意蕴的密切关系, 惟一之道就是‘在此刻’专注于一般所谓的内部结构。”[3]可以说, 日常中看似平凡的语词, 实则“言微义大”, 而选择这些语词进行语义变迁状况及相关性的分析, 便构成了“关键词”这一语词批评的特有形式。

显然, 威廉斯所说的“关键词”是一种不同于词典式释义、语言学式批评的语词批评方式。一般地说, 词典是根据功能与优点罗列出一系列现在运用的意义, 显示当时大众所认为的适当解释。由于这种解释具有权威性, 它往往成为读者使用时的参考, 读者也不必去质疑它的合法性。它是一种适用于观念清楚的语词定义方式, 但对于不同种类的词, 尤其是牵涉到思想和价值观的语词, 这种定义方式就不只是“缘木求鱼”而且显得不伦不类。需知, 词义在具体阅读实践中实际上已跨越了词典上那种“适当意义”, 有的只是它的“转变”。因此, 词典的定义自有困境, 词典式批评也自有不足之处。语言学式批评和结构主义批评基本以索绪尔语言学为理论资源, 注重语言的结构和整体, 且特别注意结构赖以发生作用的普遍规律。但是由于语言被认为“是形式而不是实质”, 这使得这类批评模式对于语义的具体存在状态缺乏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其说是运用语言学原理进行文学分析, 还不如说是文学作为语言学的证明。相比之, 关键词批评通过深入到语词结构的内部, 特别是关注在社会与文化变迁情况下语义之间复杂的斗争状态, 重点呈现语义的延续、断裂、及价值、信仰方面的激烈冲突等过程。正是在这种变迁的描述中, 我们可以细察到语义发生微妙变化及这种变化与时代之间的合作关系。关键词批评摆脱了一般语词批评的实用倾向, 而具有了福柯意义上的知识考古性质。实用批评 (利维斯意义上) 作为一种方法, 摒弃对文学的奢谈, 毫无畏惧地剖析原文, 甚至脱离文化的历史背景来判断文学的“伟大”和“重要”。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同样是狭隘的, 它缺少起码的历史道德感。福柯反其道而行之, 认为语言具有“后历史”性质, 它不是在借助自身的稳定性结构来消除事件的介入, 而是在增加断裂, 寻找不连续性。所以, 知识考古学是一种用于重建思想、知识、哲学及文学的历史的有效方法, 它所蕴含的正是一种与关键词批评同样的特性诉求。

在西方, 威廉斯的影响是巨大的。特里·伊格尔顿曾高度评价他的这位老师:“威廉斯几乎是单枪匹马地使文化研究彻底摆脱了相对粗放状况, 他以一系列内容极其丰富、充满睿智的工作为这种研究打下了基础。在这样做的过程中, 威廉斯不可逆转地改变了英国思想界和政治面貌, 他使成千上万的学生、研究人员和读者长期受惠。”[4]在所谓“一系列内容极其丰富、充满睿智的工作”中, 自然包括关键词批评这个“最大目标”。由于关键词批评广泛涉及到政治、历史、语言、文学、艺术等文化生产领域, 因而成为各项人文学科研究的参考方法。随着西方文化研究思潮的东渐和威廉斯中文译作的不断出版, 这种关键词批评也逐渐被本土学者所喜爱和接受。借助威廉斯的经验, “关键词”也已悄然成一种研究风格和写作时尚。新世纪以来, 国内就出版了一批“关键词”著作, 如洪子诚、孟繁华主编的《当代文学关键词》 (2001年版) , 南帆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99个词》 (2003年版) , 陶东风主编的“文化研究关键词丛书” (2005, 第一辑包括《现代性》、《文化与文明》、《文化工业》、《意识形态》、《文化研究》、《文化资本》、《互文性》等) , 赵一凡主编的《西方文论关键词》 (2006) , 廖炳惠的《关键词200:文学批评与研究的通用词汇编》 (2006) , 王晓路等的《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 (2007) , 汪民安、周宪分别主编的《文化研究关键词》 (2007) 。译著方面, 除上文所提到的威廉斯的《关键词》 (2005) , 还有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的《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 (2007) 。这些著作对文学、文化等领域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术语进行了认真的梳理, 特别是对它们复杂的意蕴变迁情况作了仔细的辨析, 从而构成了当代文化分析中的一种特有的“关键词现象”。而在具体写作方式上, 业已形成一套相应的规范体例和内容要求, 如:“一、每一词条均提供简明扼要的术语解说、背景介绍;二, 对每一概念的发展衍变过程, 进行仔细的梳理辨析;三, 力求在外国理论与评论与基础上, 提出我们学者的自家见解;四, 在文末提供相应的中外文参考书目, 以利读者进一步查阅或跟踪研究。”[5]应该说, 对每一个关键词的阐释均应是一篇独立论文, 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这种方法激起了人们对单个语词的重视, 而把它作为独立的批评对象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学术研究。笔者认为, “关键词”特别适用于文学理论的研究或写作, 这不仅是由文学理论自身所要求的, 而且也是历史与现实的规定性之选择。

首先, “关键词”可以突显文学理论存在的特殊性。一般地说,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活动一般规律的总结, 并起着指导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实践的作用。因此,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与理论之间互动关系的表明, 它拥有一套能对文学做出有效阐释和积极预言的独特“话语”, 而其“精髓”往往凝结在一些“关键词”当中。如中国古代文论就包含了“兴”、“观”、“群”、“怨”、“气”、“言”、“象”、“意”、“和”、“味”、“神”等大量范畴;西方文论也如此, 如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性”、“陌生化”, 新批评的“肌质”、“细读”, 接受美学的“阅读期待”、“隐含的读者”, 等等。这些语词的涵义与我们通常的理解是有相当重大的区别的, 它们都具有指示性, 都隐含了特定的文化符码和理论内涵。韦勒克曾把文学研究分成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个部分, 并且认为, “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二者均致力于说明一篇作品、一个对象、一个时期或一国文学的个性, 但这种说明只有基于一种文学理论, 并采用通行的术语, 才有成功的可能。”[6]他突出了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并十分重视和期待“通行的术语”。其实, 所谓的“通行的术语”也并非流行的共同术语, 而是能代表一个时期、一个流派或在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特定术语。所以, 我们看到韦勒克在《文学批评的诸种概念》一书中对“批评”、“浪漫主义”、“进化”、“巴洛克”、“形式”和“结构”等各种概念逐篇论述, 分别予以界定。这些概念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是一个时代、一个流派的思想与文化的缩写。正如南帆所说:“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一些关键的概念, 它们隐含了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信息, 或者成为复杂的历史脉络的聚合之处。提到这个关键性的概念如同提纲挈领地掌握这个时代。因此, 阐释这些概念也就是从某一个方面阐释一个时代。”[7]在与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中, 韦勒克延续了这种思路, 其中不少的篇幅也是从概念入手的, 这尤其体现在关于文学作品的章节中 (这是“新批评”的学术趣味所在) 。把文学作品视为整体并进行独立研究, 有助于勘探作品内部世界, 使得文学研究紧紧围绕“作品”这一核心, 牢固奠基于作品之维, 是对外部研究 (“因果谬论”) 的偏校。因此, 合理分析这些“通行的术语”、特定的概念将具有积极意义, “一旦获得了清晰的阐述, 就将在文学研究的实践中不断相互发生影响, 指向通向对文学的意义和价值作出最恰当理解的道路。”[8]为此, 福柯曾预言:“今后, 文学分析不是将某一时代的精神或感觉作为单位, 也不是‘团派’、‘流派’、‘世代’或者‘运动’, 甚至不是在将作者的生活和他的‘创作’结合起来作为单位, 而是将一部作品、一本书、一篇文章的结构作为单位。”[9]如此推测, “关键词”也势必是分析文学的单位之一。

其次, “关键词”可以促进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深入反思。文学理论基本问题是涉及到文学理论自身建设的重大问题, 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具有决定意义。如在“文学是什么”这个基本问题上, “语言”成为多数人的选择。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突出”、“语言的综合”, 这些答案都是把语言作为文学的内在并赋予它一种功能, 可以说都是对语言特征特别关注的结果。然正如乔纳森·卡勒所说, 当我们把某些东西当作文学时, 当我们寻求风格和连贯性时, 总会发现“语言的抵制”。最终他认为:“文学就是一种自相矛盾, 似是而非的机制, 因为要创作文学就是要依照现有的格式去写作——要写出或者看起来像十四行诗, 或者遵循小说程式的东西;但同时文学创作又要藐视那些程式, 超越那些程式。文学是一种为揭露和批评自己的局限性而存在的艺术机制。它不断地试验如果用不同的方式写作会发生什么。”[10]文学理论的这种自反性建构特征表明了它始终是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进步的。如果从语言视角进一步审视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亦指美学) 发展情况, 这种特征愈发显著。我们看到, 考量语言仍是多数文学理论流派共同关注的中心之一。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直接发端于语言学, 分析美学实质上是一种语言分析美学, 而且一向注重阐释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心理分析学、阐释学及接受美学也把语言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就连似乎远离美学论争中心的视觉艺术美学如阿恩海姆和贡布里希, 也给予语言以特殊惠顾。这种“关注”的另一种表述就是“理论的批评化”趋向。所谓“理论的批评化”主要对针对文艺理论发展状况的一种描述和对实践中的理论取向的一种说明, 其突出表现在于理性与感性的问题让位于语言与意义的问题。这是对西方理性逻各斯大厦的摒弃, 也是对语言乌托邦王国的期待。正是在语言与意义的问题上的说明、侧重点的差异形成了各种文学理论流派。[11]关键词批评通过“对词义有新认知并且有某种程度的厘清”, 提升了对语言与意义问题的关注度。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也应仍是处于发展中的“理论的批评化”的环节之一, 是语言论美学视野中的景观之一, 或者说它与西方语言论美学之间形成了必要的张力, 助推了美学、文学理论的深入发展。

再次, “关键词”构成了对日益盛行的文化研究思潮的一种积极回应策略。集中关注文化与其他社会活动领域之间关系的文化研究, 在形成和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影响着人类思想的进展, “至今, 它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知识领域, 在其半个历史中成绩斐然, 甚至被认为已经进入西方人文科学的中心。”这一思潮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使得文学研究的视角让位于具有政治性和批判性的文化共同体。这样, 传统的文学理论就难以为继, 因为“文化研究所要解构的正是这种艺术与审美的‘自主性’神话, 它不是通过参照文本的内在的或永恒的价值, 而是通过参照社会关系的总体地图, 来解释文化的差异与实践”。面对来势凶猛的文化研究思潮, 我们既不能任其摆布, 也不能“坐以待毙”, 而应辩证对待之, 毕竟在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的理解上始终没有统一意见, 因为“文化研究是一个最缺少限定性 (至少迄今为止是这样) 、因而也最为言人人殊的领域。即使在今天, 文化研究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都仍然是变化不定的。”[12]这实为当下的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因为文化研究开放的学科特征, 实践性的、策略性的、自反性的方法选择对重建文学理论的合法性具有直接的促进效用。过去, 我们偏于理论的宏大叙述, 追求文学的终极本质, 事实证明这些都是对文学理论品格的一种损毁。由于“关键词”本身也是文学理论的存在形态之一, 因此我们可以从微观的、个别的语词层面切入文学理论, 甚至把“文学理论”作为“元科学”, 在整体论和关系论的视野中重新审视它的内在逻辑。文学理论是一门具有特定要求的理论学科, “只有以哲学 (即概念) 为其基础, 理论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澄清。在方法论问题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将影响到未来研究的方向。”[13]因此, 文学理论要在“理论”与“方法论”两方面都要得到妥善处置。另外, 也如前面所说, 文学理论必须体现有有效阐释能力的一般准则和在新的文化环境下有较强应变能力的具体策略, 否则将濒临灭顶之灾。在今天, 发扬威廉斯的学术传统正可以成为重建处于危机中的文学理论的有效方案, 实际上也是相当可行的研究方法之一。

经典文学的现实意义 篇8

1 英美文学的理性主义

英美文学中理性主义代表作家索尔·贝娄,其作品充满了对人类社会的理性思考,描述的消费主义和拜金现象的社会根源、所表现的消费社会背景下人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精神危机。贝娄对后工业社会人类生存困境的揭示首先表现为人的“物化”[2]。《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则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后工业社会的消费图景,表现了“以消费为灵魂”的后工业社会人们的生活,以及那些异化了的“单向度的人”,对享乐主义和消费道德观进行了鞭挞,并将消费主义的批判提升到了文化的维度和人文关怀的高度。如《赫索格》深刻地表现了后工业社会人的异化“物化”感,表现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种种异化“物化”关系。在他的笔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让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了一种消费关系,让人的关系失去了亲情与爱情。可以说作品是对这种不再和谐的关系的一种悲悼。表现了人们对成功(即名利、地位)的追逐,以及由此造成的悲剧。在一个由GDP决定一切的时代,以GDP来代表所谓生产力,代表社会进步与否的时代,在一个以金钱来衡量人的价值的时代,贝娄小说无疑是一部话剧。人人为了金钱而活着,为了名利而活着,快乐吗?媒体充斥的是纸醉金迷靡靡之音,宣传的是老板明星,劳动者成了贫穷和愚昧的代名词。这能是进步的标志吗。每个人仅仅是为了拉动GDP的消费者,是影响GDP的一个微小因子。贝娄作品揭示了人的价值被“物化”恰恰是当今人类的悲剧。他认为科技进步并不一定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贝娄对科技进步与专家制度的质疑,契合了当今物质丰裕的社会状况下人文精神的衰微、人们的幸福感缺失这一现象。贝娄还对后工业社会科技的进步和文明的演进与文化的衰落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反思。几部小说都表现了他对人类一些永恒的哲学命题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类的前途、命运、道德、精神状态,人生终极意义等重大问题的关注,比如自我认同、道德与真理、个体与群体等问题。贝娄对这些形而上问题的哲学思考是他对后工业社会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作出的回应和反拨,也是他对后工业社会的“无深度”、“中心消解”和“情感消逝”现象的一种拯救。深刻地揭示了一个后工业的“荒原”社会,然而,面对满目疮疾的后工业文明,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具有一种“情感信念”,小说渗透着一种乌托邦情怀,表现了一种文学理想主义。在一个消费至上、娱乐至死、道德滑坡的时代,贝娄对精神的关注、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和敢于直面人类灵魂的精神,以及他开出的救赎方案,无不显示了一代文学大师的人道主义关怀。

2 英美文学中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在二战以后的西方文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又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的幽默”[3]。黑色幽默所创立了一种独特的情感模式[4],它以荒诞消解了传统喜剧的滑稚,以沉痛的无可奈何的苦笑替代了传统喜剧轻松开怀的笑;以荒诞消解了传统悲剧的严肃性;以绝望的渗笑替代了悲剧的痛感,大悲转化为大笑;把人物的悲剧抗争精神转化为无可奈何的认命宿命精神;它用笑来表现悲惨,悲惨情结则借荒诞戏谑加以渲泄;这就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悲剧和喜剧的新的艺术情感类型。它有悲,但却是以笑为悲;它有笑,却是至悲的笑、渗烈的笑。当时的美国是一个社会物质财富相对丰富而精神信仰却严重缺失的时代。社会意识可谓像沸腾的大海,狂浪猛作,翻浪不止。有文化评论家甚至把这段时间称为美国历史上的荒诞时期。这个时期的美国人,他们都对当前的现实处境和前途命运惶惶不安,浮躁的情绪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家只有通过一种病态、自嘲、可笑的幽默手法来排除他们心中的不满、愤怒和绝望。当今世界仍不太平,重新评价黑色幽默小说对唤起人们的良知、提醒人们认识战争的危害等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的《第22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一部经典著作。所谓“第22条军规”实际上就是一个圈套(catch):认为自己有精神病的军人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停飞;但是能够提出自己有精神病不能飞行的军人又说明你思路清醒,不许停飞。任你怎样努力也不可能从它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军规”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虽不是白纸黑字写下的条文,但却又无处不在。无人清楚它,但却无人不感到它的存在。当它化作具体内容时则诡诈多端,可却没有人能奈何得了它。它所描写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就是当今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战争的大规模杀伤和破坏,把一切都翻了个个儿,希望的虚妄、正义、道德的虚伪,官僚政治的利己,个人的生死荣辱都一览无余。正是美国以“反恐”名义发动的战争摧毁了伊拉克政治、经济和社会架构。重新复原被捣碎的玻璃谈何容易!现在看来,即便是布什政府及布什本人,如今不知不觉中也难以摆脱第22条军规的束缚了。通过第22条军规这个象征,美国士兵看到了美国社会充满了谋杀和腐败。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战争、美国社会及其官僚机构的荒诞、疯狂和不可理喻。对于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何尝不存在大量的黑色幽默呢。承受高房价之痛的民众,在享受着具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的房地产蓬勃发展拉动的高速GDP带来的“欢乐”的时候,也“享受”着做房奴的哀怨,大人物需要GDP装点门面,小人物需要GDP做升迁的理由,房价下来了,GDP就要下来,这不是黑色幽默吗?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说过,人类社会有两种荒唐的现象:一是机器看来愈来愈像有生命的东西,一是生命有机体越来越像机器。人类对机械化即人的异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很早就表现出担忧。黑色幽默是在用特殊的笑来唤醒人们的警惕,去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希望人们去挽救社会,至少在震惊之余可以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乃至世界各个国家今天的社会现实。

3 结论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10年了,人类所面临各类难题一个也没得到解决,反而问题越来越多,诸如环境、能源、粮食、乃至战争与和平问题。人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思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回过头来看看英美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作品,其中的理性主义和灰色幽默无不早已昭示了人类今天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答案。只是那些自以为是的政客们,对这些昭示置若罔闻而已。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何来和平与发展的人类主题?在利益面前,理性主义成了人类妄想,灰色幽默是一种永恒的长笑。

参考文献

[1]沈莉娟.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J].科技咨询,2009NO.14:243-244

[2]籍贯红.行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D].杭州:浙江大学,2009:8-10.

[3]周莹.“黑色幽默”浅论[J].2009(36):32-33.

经典文学的现实意义 篇9

一、交友的重要性

人类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群体, 不能没有朋友。《小雅·伐木》曰:“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诗人用山林中的孤鸟鸣来寻求同伴的例子, 说明朋友相处的重要性。古代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人”的解释是:“人是个象形字, 像面部朝左站立的一个人。人, 天地之性最高贵者也。”对“友”的解释是:“友会意。向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 表示以手相助。”从许慎对人和友本意的解释上看, 站起来是人的第一步。站起来, 还有更广泛的意义, 是指人在生理、经济、思想、文化上站起来, 这一切是独自完成不了的。友是两人友好、互助的意思, 友又通有, 有是什么呢?有缘。有缘才相聚到一起。由此可见, 交友与互助、相安、生存有密切的关系。现代著名学者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中国的五伦有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说, 可见朋友的重要性。人有许多情感, 上不可对父母, 下不可对妻儿, 只能给朋友讲, 所以, 朋友算五伦之一, 这是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朋友在一起, 要互相关心, 互相促进。否则, 就不叫朋友了。管鲍之交、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孟母三迁、桃园结义、同舟共济、刎颈之交、负荆请罪、休戚相关等成语典故, 足以证明朋友的重要性。

朋友的重要性是通过情感来体现的, 友情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情无义不是朋友, 重情重义是中国的优良传统。诗人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言:“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朋友纵然远在天边, 相互之间的情感仍然触手可及;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用“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来比喻割舍不断的友情, 以及友情顽强的生命力;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深深的桃花潭水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深谊重;杜甫怀念李白的“故人入我梦, 明我长相忆”表达了他们之间诚挚的志同道合的友谊;孟郊《赠别崔纯亮》“镜破不改光, 兰死不改香。始知君子心, 交友道益彰”则倡导朋友之间要相知交心、解衣推食、生死与共。朋友之间的友情, 是高尚温馨的, 它总在我们的心中弥漫着感动和开心, 能让我们变得善良、单纯, 让生活充满阳光。

二、择友之道

人海茫茫, 知己难觅, 交友必须先择友。如何择友?《论语》曰:“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择友首先考察他的人品, 了解他的经历, 分析他和你结交的目的。“不但需要听其言, 观其行, 察其貌, 定其行, 而且需要溯其源, 求其根, 寻其本, 定其位。”关汉卿也说:“画虎画皮难画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不知心的人不可以选择为友。孟子在《万章下》中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志同道合、知根知底的人方能结交。欧阳修在《朋党论》中说:“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择友之道, 其本质区别在于对利益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庄子在《山木》中曰:“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 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 则无故以离。”讲的是:真正的朋友之间交情像清水一样, 小人之间的交情像甜酒一样;君子之交坦坦荡荡却心心相印, 而小人之交是没有了利益友情就会断绝。

其次, 应遵循古人的择友原则“友正直者日益, 友邪柔者日损”。选择与正直的人交朋友能让我们每天都有进步, 选择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也能让我们每天受到伤害。朋友有诤友、媚友之分, 诤友是“规过而劝善”, 媚友是阿谀奉承你的人。杨雄所说:“上交不谄, 下交不骄, 则可以有为矣”, 即要选择那些与权贵相交不卑不亢、与布衣相交肝胆相照之人, 决不可选择前倨后恭之人。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人的一生会犯很多的错误, 诤友之间不讲势利、不讲圆滑, 只讲真诚。你犯了错误, 诤友坦率地提醒你, 可能有时会让你尴尬, 但要记住“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的忠告。媚友却与之相背, 当你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时, 媚友却不讲原则地奉承你, 这样的人只能一时让你感动, 其结果是推波助澜让你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样的人是不可以择其为友。

再次, 江湖义气之人不可择其为友。清代梁绍壬在《论交二首》中说:“结交贵从善, 莫若先绝恶。金可以受砺, 石可以为错。宁为凤队鸦, 勿作鸡群鹤。饮酒须饮醇, 结交须结真。真自在道德, 非以血气论。血气一用事, 道德俱无根。”此诗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 择友要理智, 不可感情用事, 要择善而从, 断绝与邪恶之人来往。

“要严防在泥污浑浊的环境中受到沾染, 更不能把坏人当作自己的依赖者和庇护者。”宁可在有道德、有修养的朋友圈里显得有点逊色, 也不做不良人群中的出类拔萃者。择友要以结交贤能为基础, 以高尚的道德标准为依据。结交纵情游荡、酒肉朋友将贻害无穷。切忌感情用事, 即便“两肋插刀”以死相助的江湖义气之人也不值得结交。择友要坚持“真自在道德, 非以血气论。血气一用事, 道德俱无根”的原则。切记冲动是魔鬼, 江湖朋友之间感情用事, 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你最凶恶的敌人。

三、处友之道

择友不易, 处友更难, 朋友相处不可以金钱为目的。“世人结交须黄金, 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 终是悠悠行路心。”这是唐朝诗人张谓的一首小诗, 道出了朋友以金钱相交, 终究要分道扬镳的哲理。“这种朋友, 充其量只能算作是面友, 面友即表面上的朋友。扬雄《法言·学行》曰:‘朋而不心, 面朋也;友而不心, 面友也。’这种表面上的朋友, 并非真正的朋友, 而是一种以金钱相互利用的面友。”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得好:“万两黄金容易得, 知心一个也难求。”明代顾统在《贫交行》总结得更为绝妙:“贫交不在多黄金, 黄金不多交亦深;意气还将然诺重, 得失荣枯何足论。”汉乐府诗《甘瓜抱苦蒂》说:“甘瓜抱苦蒂, 美枣生荆棘。利傍有倚刀, 贪人还自贼。”这首诗, 古朴自然, 言简意丰, 充满哲理, 告诫朋友相处不要不顾利害去贪图金钱, 如果是为了贪图金钱和利益, 最终会祸及自身。朋友是甘与苦、利与害、福与祸的辩证关系, 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像老子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朋友相处利与害也是如此, 正如李白诗云:“人生贵相知, 何必金与钱。”我们要有这样一种处友心态:“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唐代贺兰进明在《行路难五首》中说:“人生结交道始终, 莫为升沉中分路。”欧阳修在《朋党论》中说:“同心而共济, 始终如一, 此君子之朋也。”佛教有千年的修行才能同渡一条船, 朋友相处是一种缘分。正如,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感叹:“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真正的朋友应该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同甘共苦。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得好:“一死一生, 乃知交情。一贫一富, 乃知交态。一贵一贱, 交情乃见。”小人之交正如明代冯梦龙所说:“酒肉弟兄千个有, 落难之中无一人。”

四、男女相处之道

男女交往是大学生正常的爱情需求。首先, 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王风·君子于役》曰:“君子于役, 苟无饥渴?”诗中女子对丈夫纯洁真挚的感情感动了无数后人。从古到今, 无数的情诗恋歌讴歌真挚、热烈、淳朴、健康的爱情, 也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相爱的喜悦、相思的痛苦、失恋的哀伤、热恋中的波澜, 这都能启迪学生正确处理男女之间的波澜。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苏轼的“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这些经典名句都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其次, 要引导学生摒弃以财貌取人的爱情观。刘向在《战国策·楚策一》中说:“以财交者, 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 华落而爱渝。”以财貌取人, 是对爱情的亵渎, 封建社会尚谴责, 更不要说在今天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美学上有审美疲劳之说, 貌美只能取悦对方一时, 心心相印才能厮守终生。诗经《卫风·氓》:“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女子耽兮, 不可说也。”这首诗极富哲理, 诗中女主人公用不幸的遭遇忠告天下女子, 人的容貌是可以改变的, 因容貌的改变导致婚姻破裂, 这种悲剧给人带来的痛苦是难以弥补的。女主人公的现身说法, 能给后人以貌取人之举敲响警钟。最后, 要用“中和”之道, 引导学生处理好男女之间的度。何谓中和?“‘中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叫‘中庸’, 不偏不倚、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叫中, 不变守常叫庸。”《礼记·中庸》中说:“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中和是事物发展内在规律, 是天下大道, 只有适度才能使天地间一切和谐相处, 万物也才会得到养育生长。真理往前一步就是谬论, 热情过度会让人产生猜忌, 中和之道是男女之交的一剂良药。男女相处不可如胶似漆, 应保持适当的距离。距离也是一种美, 男女相处彼此要有一点隐私空间。如果男女之间连一点个人隐私空间都没有, 那么, 过度的亲密无间也会产生矛盾。秦观的《鹊桥仙》中写到:“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男女之间感情力度要保持适中, 才会给双方以愉悦、轻松的审美快感。真正纯洁的男女感情并非一定要朝夕相伴, 所以这时就需要营造一个距离。

中国古典文学不仅包含择友、处友的哲理, “它还是中华民族在悠远的历史岁月中所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和表达形式”, 更能让大学生在审美享受和学习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从而摆脱择友、处友的困惑。只有这样, 大学生们才能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交友的心理渴望期, 正确的交友之道对学生在校学习乃至踏入社会都至关重要。人际交往能力对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 中国古典文学在择友、交友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论述。高校可以利用《大学语文》挖掘古人关于交友之道的富含哲理的诗文、名言、典故, 引导学生处理好交友之道。这对创建和谐社会,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古典文学,交友之道,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古敬恒.新编说文解字[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1.

[2]王德有.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8.

[3]夏传才.中国古典诗词名篇分类鉴赏辞典[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1.

[4]陈萍, 丁武.文学阅读与欣赏[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0.

[5]李达五.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精神[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

上一篇:获取价值下一篇:设计课简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