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经典

2024-07-05

古代文学经典(精选12篇)

古代文学经典 篇1

一、无可替代的精神属性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思想传承的重要载体, 相关教育是中国人性中的重要保障, 它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有重大作用。中国古代文学具有一定精神意义上的“民族性”, 它的教育决不局限在各种课堂上, 而是全民族必须担当的文化责任, 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在精神物化倾向已引起我们警惕的今天,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能够最大限度地帮我们寻回和保持灵魂的安宁, 它昭示着人们的道德高标, 是民族的审美简史, 也是典籍之中历史叙事的重要组成, 有着含蓄蕴藉的人生意味。

1.道德高标。

“道德”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贯穿性主题,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深沉叮咛,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铿锵誓言,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生动图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高度, 都在推己及人的神圣思考中传承下来, 并将传承下去。

2.审美简史。

文学经典中一以贯之的“穷达观”深刻影响了甚至标定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审美取向和人生抉择。“屈子袭兰芷之奇芳, 怀琬琰之丽质, 抱匡济之高志, 遭流放之幽忧, 行吟荒泽, 眷念宗邦。其不能自已之情, 与无可告愬之语, 一托于文辞以见。遂能乘风人之续, 开辞家之宗, 而为百代之仪表焉”[1]。从《诗经》对庞大青铜礼器的歌赞到魏晋山水诗与唐代田园诗的脱胎, 再到宋人为一块端砚半亩方塘而生出的哲性低吟, 无不标志着传统士人思想的转变;文学经典中的女性审美理想也一变再变, 从具体作品中亦不难看出女性审美标准从“德言容功”到“琴棋书画”的重心转变;即使是看似不起眼的中唐大历诗风也显示了唐人与政治兴衰密切相关的从宏大到纤巧的审美流变。

3.人生意味。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相关时代的生动镜鉴, 单是从一部《诗经》就可寻到先民人生华彩的各个章节。“听到‘关关雎鸠’的鸟鸣, 就引发了对‘窈窕淑女’刻骨铭心的相思;看到‘蟋蟀在堂’的场景, 便生发出‘岁聿其莫’的时光流转的悲凉;田间劳作, 描绘的是秀野上‘薄言采之’、‘薄言掇之’的劳动畅快;战场厮杀, 抒发的是内心里‘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的慷慨豪迈;乡人聚会, 是‘朋酒斯飨, 曰杀羔羊’的欢天喜地;宗庙祭祀, 则成了‘惠我无疆, 子孙保之’的庄严虔敬。男女相约, 记录着‘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的活泼与俏皮;夫妻对话, 表现出‘女曰鸡鸣, 士曰昧旦’的诙谐与幽默。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歌声即生存。’正是在远古先民的歌唱中, 诗深入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深处, 形成了中国古代以诗为核心的文化风范”[2]。 可见,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尤其是那些抒情性十分强烈的文学经典仍是我们灵魂的天籁, 它让我们保持清醒、从容, 并一步步走向完美。

4.历史叙事。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对中国人人生经历和思想经历的忠实记录, 虽然不是正史, 却始终背负着与史家相似的人文使命。文学史上有“诗史”之称的并不只有历来为人称诵的杜诗, 白居易、杜荀鹤和更多将历史写进文学的诗人诗作都可补史之不足。就连《长生殿》与《桃花扇》这样于舞台上常演不衰娱乐大众的戏曲作品也都取材于史实, 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历史, 孔尚任更是直言自己的作品是在“借离合之情, 写兴亡之感”。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源, 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素材。《水浒传》、《三国演义》直接以历史为题材, 《西游记》虽为神怪小说, 仍据一些历史事实展开。而《警世通言》中依托历史事件或假托为历史掌故的竟占2/3。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不但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直接载体, 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客观表达, 而大学中文学科的基础课程中也从没少过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讲授与传播。但由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产生的时代与今天相距较远, 其具体教学难免会遇到诸多困扰。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当代教学就应该首先强调其无可替代的精神属性, 并全面探寻其现代转型的可能路径, 从而使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能够真正地被现代人接受, 并能够切实地为时代服务。

二、现代转型的可能路径

为了实现“古为今用”的伟大理想, 多年来我们已做了很多有益尝试, 比如, 在对学生进行传统经典教育的过程中引入教改理念, 在重视对象因材施教的同时强化该课程的思想性与实用性;持续进行新路径、新方法的探究, 使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坚定自己的立场、调整自己的角度、重塑自己的形象, 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还有依据社会文化现状、人才需求现状与大学生思想实际, 从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上入手, 力求做到教学科研相结合。具体为:一是坚持双重视野, 重视世界文化的大气候, 同时重视中国文化形成的鲜明个性;二是运用多种理论武器, 把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美学、心理学等多种理论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三是理论联系实际。此外, 仍有一些关键措施易被忽视但却不可或缺:

1.借重教学优势, 宣扬“国学”地位。

“国学”主要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但主流之外的《老子》《庄子》以及魏晋玄学也同样意义非凡。在传统文化与学术中处于相对“通俗”地位的文学经典在人群中分布最广, 最易于被人接受, 也有能力成为宣扬国学地位的最佳手段, 它们也因之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重点推介的对象。

2.加强经典品鉴, 发掘“多育”功能。

现代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而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往往要依赖于多种学科和多项教学内容的共同作用, 而文学经典就是其中一条至为便捷的路径。从《论语》开始的至圣先师的教诲就是德育与智育并重的,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指称带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却也与他现实中的跋涉至为切近;谢灵运、王维的山水诗和田园诗中总也少不了屐痕处处的身轻体健和心旷神怡;陶渊明“戴月荷锄归”的人生意趣里也自有躬耕垄亩的别样所得……在诸多经典之中, 文学自身不可或缺的审美属性与更多的教育属性、社会属性相融合, 成为具有多用功能的教材, 对受教者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3.坚持本土策略, 弘扬“批评”传统。

20世纪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传播和文学接受使太多的人形成了“言必称西方”的学术习惯, 却忽略了外来的手段有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中国古典诗学范畴、批评形态、理论体系都已相当成熟, 也早被运用自如, “它既是一门实学, 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底, ‘钻之弥坚’, ‘其味无穷’ (颜渊、程颐语) , 可以给人带来洞幽烛微、鉴影度形的知识与智慧;同时, 它也是一门理论, 呈开放的态势, 能容纳多种现代思维”[3]。说起杜诗没有人会忘记富于批评精神的《戏为六绝句》, 早于它的《文心雕龙》, 略晚于它的《诗品》, 甚至更晚的《姜斋诗话》《人间词话》等一系列批评之作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论高度, 也彰显着中国人的思想高度。

(四) 提倡学以致用, 尝试“古诗文”写作。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共同主编的《中华腾飞的百道难题》一书提及:我国大学毕业生不会写文章早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了, 写作已成为中华腾飞的一种阻碍。曾几何时, “对案至不能就一札” (郑板桥语) 在古代文化人那里, 决不单是一个人能力的匮乏问题, 而是直指他道德、人格的一种巨大缺陷, 是件极其丢脸的事情。著名作家汪曾祺在其1981年创作的小说《徙》中借主人公高北溟之口说:“学国文的最终的目的, 是把文章写通。”这个目标我们显然还没有实现。写作, 事实上已成为中国能力的一块短板。在港台的古代文学教学中还有写作这门课, 可视难易程度引入对联、绝句、律诗、词、赋之类多种文体形式的写作。但在我们的身边, “口占一绝”的功夫似乎早已成为过去, 我们实在不敢指望连写作白话文都深感艰难的大学生熟悉旧体诗词和文言文的写作, 而这种写作能力又恰恰是现代教学应该培养和具备的, 这种能力可以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回到古人的文学创作语境中去理解古人的思想和作品。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并且特别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 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 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 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还进一步强调一定要“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是从文学史和人们灵魂深处脱颖而出的瑰宝, 有着美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灵史等诸多维度的崇高意义, 但在当今全球化的形势下, 在与国际接轨的新的文化格局中, 在消费文化语境里,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教学地位不断地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力量的冲击, 所以我们必须应对得法、应对得当、应对有力、应对有效。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当代,教学模式,探讨

参考文献

[1]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M].北京:中华书局, 2007:73.

[2]傅道彬.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 2010:354-355.

[3]邹然.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5.

古代文学经典 篇2

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 言必信,行必果.

4. 君子跟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7.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1.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可开交?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 巧言令色,鲜亦仁!

14.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人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5.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堪称好学也已.

16.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8. 有教无类.

19. 道不同,不相为谋.

古代天文学 篇3

We cannot know for .certain when humans first began to carefully observe objects in the sky. but it is highly likely that it was important from prehistoric times to understand 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m. If you were living many thousands of years ago, you would have been aware of the passage of the Sun and Moon across the sky. Also the apparent rotation of the star constellations in their fixed patterns, together with those strange objects (planets Venus. Mars. Jupiter and Saturn) that looked like stars to the naked eye, but seemed to wander between the fixed stars ih an odd way.

古代文学经典 篇4

为传承中国悠久的文化,促进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促使人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古文学习已经渐渐受到了重视,小学阶段要求必背古诗70首,每册课本中也涉及了古诗词的学习。

纵观整个小学教材,除了古诗词,还有很多文章涉及到了古代的经典文学,如文包诗、名著改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文本的价值让古文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实现从初涉古文到走向经典,实现与中学学习的衔接呢?

一、多元激趣,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一个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古文离学生的生活已经遥远,特别是对于小学生,用古文导入阅读教学岂不南辕北辙?其实不然,一位老师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没有采用常用的解题或介绍人物的方法导入,而是请大家猜谜。老师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纸条,上面摘录了《三国演义》中对张飞、关羽、刘备、诸葛亮等人物的描写,老师边念边请同学们猜猜他是谁?当老师念道:“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哪里还顾得上举手,争先恐后报出了“诸葛亮”。学生对这个人物太熟悉了,而且对他的智慧充满了崇敬。老师还不忘相机对诸葛亮的“隆中对”进行介绍,为学习课文打下伏笔。当老师再读“燕颔虎须,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势如烈马,手提丈八点蛇矛,好不威风”时,出现了争议,有人认为是关羽、有人认为是张飞,老师不置可否,紧接着又读了一则“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学生在对比中找到了答案。谜面用略显通俗地古文形象地描绘了小说中人物的外貌,学生很容易就猜测出了谜底。这是教师第一次将经典阅读中的文字以游戏的方式出示,既显得简单,又十分有趣,还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经典阅读中这一类文字的表达魅力。

二、回归原文,深入体会人物品质

受到学生身心特点的限制,如果说中年级还是老师带着学生阅读经典、走进经典的话,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自主阅读能力的增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古代文学的阅读会更主动,收获也会更多。如在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一位老师只是布置了收集资料的任务,但在课堂伊始,学生在介绍背景资料时运用了大量的典籍文献,阅读了《报任安书》,并引用了司马迁在受到宫刑后的一段话:“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局则忽若有所之,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来表达他的生不如死,有的同学又用自己的语言对这段古文进行了讲解。

学生对未知的事物都是好奇的,特别是读到作品主人公发自内心的呐喊、愤懑、不平与痛楚时,共鸣油然而生,于是更急于、乐于、善于阅读文中的故事。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又穿插进《报任安书》中的相关描写,并在反复品读中发现文章以第三人称来写,而这段古文是第一人称的直接表达,其更真切可感,更能打动学生,更能激发学生对司马迁后来的所为产生敬佩之情。

三、拓展迁移,让古文与阅读教学相辅相成

小学生的记忆库中至少有必背的70首古诗,但没有多少机会让他们吟诵,更不要说运用了,于是一首首经典诗歌在背颂后又被渐渐遗忘。那怎样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时刻帮孩子回顾那些经典呢?一位老师在教学郑振铎的《燕子》时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这篇课文的第二节描写春景的句子很美,学生在反复诵读后,头脑中都留下了一幅幅春景图。老师这时话锋一转:读着并欣赏着这美好的景色,你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哪句诗歌呢?谁想起了,谁就是小诗人,请大声吟诵。这一说,学生的诗库被激活了,有的直接背诵: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的将课文与古诗结合:二三月间,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真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孩子们俨然变成了小诗人,一首首诗歌脱口而出。老师又即兴根据课文内容补充了几首,学生们吟诵得更欢了。

在这样反复的阅读文本与吟诵诗歌相交替、融合的过程中,名家的经典散文作品在孩子的眼中更具画面感,学生对文字的体验也更丰富了,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整节课如诗如画,充满了诗情画意。在这节课中,学生会背文章了,复习与运用了古诗,想象力、感悟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探究典故,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

到了高年级,学生都喜欢读历史,究其根源,历史故事除了让学生了解过去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独特的文学魅力。为了降低小学生的阅读难度,小学阶段的很多历史故事都是根据古文改编的,文章是通俗易懂了,但却失去了原来的韵味,也缺少了文化的底蕴,故事仅仅就是故事了。中国的古文与历史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同的文化渊源,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历史故事的价值?如果只是教了改编后的课文总觉得意犹未尽,但古文对学生来说难度又太大了,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呢?一位老师在执教五年级的《螳螂捕蝉》时的方法很值得借鉴。这篇课文通俗易懂,老师在学生读懂、读透的基础上,最后出示了原文:“春秋时,吴王欲伐楚,曰:‘敢有谏者,死!’此时,其下有一年少者,自知人微言轻,谏必无用,徒遭横死。惟日怀弹弓,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吴王问之,对曰:‘后园有树,上有蝉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势欲扑,竟不知黄雀蹑其旁也!黄雀伸颈仅顾啄螳螂,而不知树下之弹弓也!彼皆欲得前利而不顾后患也!’吴王听后,甚觉有理,乃不出兵。”学生只读了一遍就理解了,而且有滋有味,他们发现古文别有一番韵味,语言简练,字字珠玑。学生很兴奋:这么长的一段古文,他们居然毫不费力地读懂了。想来是这位老师出示古文的时机太好了,这篇古文作为阅读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既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又让学生接触了古文并进行品读,理解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古代文学秦汉文学常识 篇5

一、先秦文学: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期间的文学,叫先秦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4.《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5.《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6.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7.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

二、秦汉文学

1.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2.《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3.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乐府本来是指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采集、整理、保存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4.《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古代文学界“四大笑星” 篇6

模仿秀功夫不输小沈阳

优孟,荆州人,春秋时期楚国的宫廷艺人。因其以优伶为业,名孟,故得名。他从小善辩,擅长表演,常谈笑讽谏时事。他的职业是宫廷滑稽戏演员,他的拿手好戏就是现在流行的“模仿秀”,且其化妆、模仿的功底一点儿不比小沈阳差。

相传,楚庄王的相国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贫困到以卖柴为生的地步。优孟对他深表同情,决心向楚庄王进谏。于是,他打扮成孙叔敖的样子,模仿其言谈举止。经过一年多的练习,终于达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在一次宫廷宴会上,优孟装扮成孙叔敖的样子前来参加,楚庄王见了大吃一惊,以为是孙叔敖复活了,立即就要拜他为相。

优孟说:“孙叔敖一生精忠报国,使楚国在诸侯国中称雄。可他死后,儿子却一贫如洗。这样的话,当楚相还不如自杀呢。”楚庄王听后,明白了优孟的用意,立即召来孙叔敖之子,大加封赏。

优孟虽为宫廷艺人,但在2 000多年前,他就敢向君王直言进谏,难怪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给他留了位置,并在《滑稽列传》里将他“隆重推出”。优孟模仿孙叔敖的成功表演,证明了他可能是我国第一位特型演员。因为他是自己给自己做造型的,可能也是我国最早的特型化妆师。

三国时期的头号“愤青”

阮籍,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省开封市)尉氏人。他是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他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收录在其《阮籍集》中。

阮籍擅长写讽刺性的文章,是那个时代的头号“愤青”。他平时不太爱说话,但是一开口就是具有讽刺性的“冷幽默”。从他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上看,他可以算得上是荒诞行为艺术的鼻祖。

据说,在朝廷举行的一次宴会上,担任闲职的阮籍遇到司法官员报案,说有人杀死了自己的母亲。阮籍在一旁插话道:“杀死老子还可以,怎么可以杀亲娘呢?”众人听了这话,都惊呆了。司马昭马上指责他说:“杀父也是不赦之罪,怎么能说可以呢?”阮籍很从容地辩解道:“禽兽知道母亲,却从不知道父亲,杀死父亲的人如同禽兽,而杀死母亲的人,连禽兽也不如。”在场的人听了,全部无语。

相声界的祖师爷

东方朔(生卒年不详),本姓张,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人,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当时的皇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予重用。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名篇。亦有后人假托其名作文。明人张溥汇为《东方太中集》。

东方朔学识渊博,谈吐幽默,算得上是相声一行的祖师爷了。他号“曼倩”,所以过去有人称相声是“曼倩艺术”。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年轻时还给东方朔的塑像磕过头呢。

在东方朔的诸多轶事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和汉武帝之间的故事。有一次,东方朔跟随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见到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汉武帝问他是什么树,东方朔顺口说树叫“善哉”。汉武帝暗中派人削掉树的枝干,并在树身上做了记号。

两年后,君臣二人又路过此树,汉武帝故意问东方朔:“这棵树叫什么名字?”东方朔又顺口说叫“瞿所”。汉武帝沉下脸说:“同一棵树过了两年,怎么名儿就不一样了?你竟敢欺骗我!”东方朔沉着地回答:“小马叫‘驹’,大了才叫‘马’;小鸡叫‘雏’,大了才叫‘鸡’;小牛叫‘犊’,大了才叫‘牛’;人生下来叫‘小儿’,老了才叫‘老头’。这棵树也是一样啊!”汉武帝便被逗乐了。

乾隆皇帝的御用笑星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省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历任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才子纪晓岚少时便有“神童”之誉,他虽然调皮捣蛋,却才思敏捷。

一年冬天,他穿着棉袄,拿着扇子,学着傻姑娘的样子在教室里扭来扭去,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一位南方来的读书人路过这里,感到好奇,就停下来要和纪晓岚对对子。那人刚吟出“你穿冬装摇夏扇糊涂春秋”的上联,纪晓岚马上对出了“你居南方来北地什么东西”的下联,搞得众人哄堂大笑。

作为近臣,他几乎成了乾隆皇帝的御用笑星。有一次,大臣们在朝房等候乾隆皇帝来议事,但乾隆却迟迟未到。纪晓岚就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迟迟不到?”这话正好被刚来的乾隆听到,便厉声问:“什么是老头子?”在众人吓得战栗之际,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回答:“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天母地之谓‘子’。”乾隆听后便转怒为喜了。

编辑/曹焕焕

古代文学经典 篇7

一、“美、善”学说和古代文学功利观

《论语·八佾》中曾道:“子谓《韶》, 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 未尽善也。”汉朝郑玄注:“《韶》, 舜乐也。美舜自以德禅于尧, 又尽善美, 谓太平也。《武》, 周武王乐, 美武王以此定功天下。未尽善, 谓未致太平也。”学者认为, 其中“美”指的是乐曲声音婉转, “善”指代音乐内在完善。但事实上, 从郑玄所注可看出, “美”与“善”都是其音乐语言的特质。而“美”指的是歌者的赞美, “善”指代被赞者之良善。也可以说, “美”是艺术, “善”是生活。[1]如孔子所说, 《韶》尽善又尽美, 是因为“舜自以德禅于尧”, 天下统一, 歌舞升平, 对乐曲的赞美就如同对舜功绩的景仰。但“武”尽美却不尽善, 是因为武王伐纣, 虽属正义之举, 但仍然掀起了腥风血雨, 人民难逃战火之殇。孔子学说的中心是“仁”, 即“爱人”, 看重人的地位和作用, 反对奴隶社会将平民看做受贵族随意支配的私人财产。因此, 孔子的“美、善”说反映了他“仁”和“为政在人”的思想, 同时也带有功利色彩。

孔子的“美、善”说对我国文学史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继孔子之后, 许多儒学大师都推广并发展了“美、善”说, 包括孟子的“以意逆志”, 荀子的“明道”主张等。大汉王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把孔子思想推到了封建王朝统一思想的地位上, 使其替政治教育服务。这一文学功利观, 在魏晋时曾遭到玄学挑战, 到了南北朝和唐朝时期又被唯美主义齐梁风冲击, 然而仍旧保持着主流思想的地位, 引导着我国古文学发展。但“美、善”说有其片面性, 单独强调文学的外在功能而忽视了对其内在规律的探索, 因此对我国古文学发展也有消极影响, 使古代文学前进的步伐相较于西方文学而言要缓慢得多。

二、“文、质”学说和古代文学创作模式

《论语·雍也》中提到:“子曰,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孔子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人的质朴如果大大超过文才, 那就如同缺乏气质和修养的山林野人;而如果文才大大超过质朴, 那就如同华而不实的史官。而谦谦君子, 必定是二者平衡, 集文和质于一身。“质”指代人内部的品格, “文”指代外部仪态。孔子学说认为, 君子要“文质彬彬”, 也就是说不但要有质朴的内在品格, 还要有斯文的外在仪态, 两者兼备, 就形成了孔子的“文、质”说。[2]虽然孔子认为“文”与“质”要相辅相成, 但二者并非单纯的组合, 而要求人们从辩证的角度看待这两者的关系。质超过文的时候, 要突出“文”的必要性, 文超过质时, 就要强调“质”的作用。“质”要符合仁爱的要求, “文”要体现礼仪的规范, 文质一体, 完美融合, 才构成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但孔子这一思想也具有理想化性质, 因为实际生活里, “文”和“质”常常因人而变, 因环境而变, 很难达到现实意义上的均衡。

从实际看来, 孔子“文、质”学说并不是在探讨文学理论, 而是在讲君子修身之事。而最终把“文、质”说应用于文学中的, 其实是两汉时期的儒家学派。汉朝统治者推崇经学, 改造了先秦儒学, 使其成为新儒家思想, 并渗透到社会各大阶层。文学在汉朝也逐步发展, 经学与文学相碰撞, 就导致了儒学开始倾向于文学, “文、质”说也随之发生了转变。董仲舒曾道:“《诗》道志, 故长于质;《礼》制节, 故长于文……《春秋》正是非, 故长于治。”其中“质”和“文”都是文学性的评论。汉朝学者以“文、质”说进行文学评判时, 通常以“质”指代文学内涵, 以“文”指代文学形式。从此, “文、质”说对传统文学创作开始产生影响。

三、“无邪”“中”学说和古代文学审美取向

子曰:“《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其中“思”为语气助词, 无实义。而“无邪”, 何晏解释为“归于正”, 孔颖达则将其阐述为“诗之为体, 论功颂德, 止僻防邪, 大抵皆归正”。用孔子的话说, “正”就是“过犹不及”。而孔国安道:“言俱不得中也。”那“中”就在“过”与“不及”之间, 也正是孔子所言的“正”和“无邪”。孔子的“中庸”思想认为, “中”即不偏不斜, “庸”则经久不变。《论语·雍也》认为“中庸”乃至高道德标准, 而“无邪”则是“中”延伸的行为规范。[3]“中”这一思想在哲学领域又带有审美色彩, 在《诗三百》中以“无邪”的形式展现出来, 之后就成为了文学审美的指导思想。

战国末期, 荀子在对诗歌和乐曲的评论中就运用了“中”的思想。他提出, “中”是符合礼义的, “礼”即礼法, “义”即仁义。该思想比起孔子以“无邪”诠释“中”, 表达得更加直观具体。后来荀子说:“诗者, 中声之所止”, 也正是说诗歌须用“中声”控制, 不要完全为诗情左右, 超过了应有的度。而“乐之中和”, 强调诗歌乐曲须让听者得到“中”之感悟与“乐”之美好, 从而化为“无邪”。这里是强调诗乐对人的中和教化。

四、“兴、观、群、怨”学说和古代文学接受思想

《论语·阳货》中曾道:“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这句话本着“诗教”的目标, 介绍了传统文学作品的美感用途、教化用途、政治教育用途、抒发感情用途和学习用途, 是我国传统文学评论历史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文学解释之一, 传达了儒家的文学接受思想, 为之后的文学接受理论发展扎下了根基。“兴”就是“引譬连类”的意思, 朱熹也将其称作“感发志意”。“引譬连类”的意思是“诗”能够让读者由此及彼, 联系起许多事物;“感发志意”的意思是“诗”能够感染读者情绪与心智, 举一反三。两者虽表达不同, 但实际意义相同, 总的来说, 就是“诗”能够启发读者。包咸道:“兴, 起也。”孔子道:“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而“观”, 则是“观风俗盛衰”, 即观察民情。[4]“群”乃“群居相切磋”, 意思是互相切磋, 研究诗词含义。“怨”是“怨刺上政”, 即“诗”可以用于了解人民的“怨情”, 知道他们痛恨什么, 想要什么。[5]

孔子“兴、观、群、怨”说强调对受众的引导, 对传统文学接受思想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这一学说的意义并不均衡, “兴、群”侧重于修善自身, 其影响力较小;而“观、怨”强调了解社会, 产生的影响较大。

五、“诗论”和古代“诗教”解《诗》

关于李学勤对《诗论》的探究, 其中共有十二卷, 原简达二十三卷。孔子《诗论》中对《诗》的评论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是综述:“孔子曰, 《诗》亡隐志, 乐亡隐情, 文亡隐言。”第二是分类解说:“《颂》, 平德也, 多言后, 其乐安而迟, 其歌引而渺, 其思深而远, 至矣。”三是揭露具体诗歌的主题, 《诗论》中所有诗都引用自孔子语录。孔子对汉朝儒学诗歌教育起到的最为深远的影响, 是将诗歌真正变成了政治教育的手段。所以, 孔子的《诗论》是汉朝儒学诗歌教学思想的起源, 也是其核心与理论根基。

六、结语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历史上许多学者都着重探究他的政治哲学理论, 而对其文学方面的学说却有所忽视。事实上,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文学理论家, 他的文学思想为我国古典文学论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因此, 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孔子学说。虽然孔子的文学观具有一定功利性, 使文学在一段时期内成了政治的工具, 但总的来看, 其功仍然远超于过。

参考文献

[1]段玮婷.试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儒家思想[J].牡丹, 2015 (14) :12-13.

[2]张树弘.孔子文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研究[J].芒种, 2013 (11) :103-104.

[3]于新秋.关于孔子文学思想的几点思考[J].今日科苑, 2010 (04) :142.

[4]赵玉敏.乐亡隐情:孔子乐论思想的文学意义[J].北方论丛, 2011 (04) :6-10.

古代文学经典 篇8

一、古代城市文学的内涵性意义

首先, 中国古代城市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其文学史意义不能被忽视。其文学的内涵深度和广度因其独特性而被深入挖掘, 但是由于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限制, 直至今天, 我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发展仍然显得稚嫩。古代城市文学构建的客观丰富内涵需要建立在对其认知的、成熟的因素上, 才能得以实现其完整性。

文学史研究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种复杂、多样的文学性格要求其在对待古代城市的研究中, 应当将它作为文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整体上看待其文学史意义。

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离不开客观历史存在对于它的影响。分阶段、分时期的对古代城市文学进行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理念, 其在具体研究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 我国的文学史研究着眼于对文学的历史时间意义的关注, 缺乏从更为具体、更为客观的空间意义上去参照其文学意义的体现。在这种历史的研究结构下, 古代城市文学一直存在着, 却没有登上历史的舞台。但因为其客观存在的性质, 又决定了古代城市文学终将被抹去历史的尘埃, 而重获新生。以其客观构建内涵来填补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中的诸多方面的历史空白。也因为其内涵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它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文学史的发展。

在对于城市文学的价值以及发展规律的研究中, 主要是从文学空间分布形态位移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的城市文学发展。这种作家与地理位移上的对应关系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探究方向, 有其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与价值。当然, 在作家文学创作上对审美体验影响因素的探讨和文学取材方向上的选择性问题等, 都是在文学空间角度形态位移方面的价值型表现。

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文学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以独立个体的方式存在的, 在其发展进程中, 城市文学受到乡土文学的影响与渗透。客观地说, 从历史空间的因素角度讲, 文学史的发展是在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二元空间文学因素下不断发展丰富的。想要脱离乡土文学谈城市文学, 或者脱离城市文学整体研究文学史, 都是片面的。只有从二元结构的空间因素角度去着手, 才能全面的、完整地实现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准确认知。

二、城市文化的文学性外延

城市文学是建立在城市文化上的外在性表现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 城市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是在城市文化的高度繁荣与发展的格局之上的一种文化态势。因此说, 城市文学表现出的外延性特征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的自主意识与创造精神, 并且毫不避讳地彰显其城市文化的绝对创造力量、弱化无意识行为, 以及在城市追求与张扬世俗精神的过程中高调显示其对文化意义的表现能力。

城市文学具备什么样的属性与特质, 也就必然是对现实城市文化中属性与特质的反应。中国古代城市是在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同时又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其中政治因素最为明显。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衰亡往往伴随着其背后的政治性因素, 城市作为人们追求政治的渴望和幻想的摇篮, 最先能够感受到这种振幅的正是生活在城市当中的普通百姓。城市文学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性表现, 在这一方面对于城市的政治文化生活构成城市文学的最重要的文化性内涵。城市厚重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基础, 对于文学发展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最为优良的物质基础。使之在城市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形成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催化作用。通过研究历代中国古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关系不难得出, 单纯的文学形式产生, 不会是在离群索居的社会交际环境中完成的, 而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物质文化相对富足的区域中实现的, 这种现象足以证明中国古代文学的城市文学性意义。而城市的发展促使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与艺术欣赏水平得以提升, 反过来对促进城市文化多种文学形式的水平提升又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这样说, 中国古代城市市民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 为古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并起到保障性作用。

三、结语

对于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研究应当通过发展的唯物史观去分析, 将古代城市文学融入现代文学史中, 找寻其现代文学价值。随着城市地域性文学研究热潮的到来, 中国现当代城市文学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通过以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历史机运, 纵横比较, 借鉴移植, 进而形成独具中国现当代特色的中国城市文学史研究, 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任务。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要有其历史传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去滋润营养其现代的文学形式。中国文学史在这方面应当有所发展, 将全身的“穴位”打通, 突破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历史围栏。从全局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历史的整体性特征, 为后世中国文学的研究与发展创造更多、更有用的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王旭,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古代文学经典 篇9

关键词: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影响

我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古国, 古往今来, 文学一直代表着时代发展的产物, 从古代文学发展到现代文学, 虽然在文学的形式和结构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但是现代文学还是继承了古代文学的精华。可以说, 现代文学是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产物, 区别于古代文学, 现代文学具有现代的一些文学艺术, 增添了新的时代特征和内容, 从优秀的古代文学中吸取精华发展自身, 受传统民族文化影响而自然形成的, 古代文学为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古代文学对现代文学内容上产生的重要影响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在主体内容方面对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诸如,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成为突出的主题, 这对现代文学内容和主体上影响意义很大, 而现代文学家鲁迅、郭沫若、闻一多等的作品, 将古代爱国主义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们以笔为刀, 化对祖国的爱国赤城之心为勇敢, 用一篇篇的爱国作品, 引领和鼓舞了一批批渴望自由的人去努力实现理想而反抗进取。《诗经》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 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实际苦难, 鲁迅和艾青的作品中对《诗经》中的风雅进行了一定的借鉴和应用。比如《阿Q正传》《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都将现实主义体现出来, 表达了人民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二、古代文学对现代散文产生的重要影响

古代文学中古典散文在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历史中也涌现出很多的大散文家, 比如, 汉代的司马迁、张衡、贾谊, 魏晋南北朝的陶渊明、建安七子, 宋代的“三苏一欧阳”等, 这些大散文家在古代散文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文学对现代散文中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现代文学散文风格的影响。古典散文风格受当时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在表达生较为含蓄, 语言情感细腻, 书生气质浓厚, 现代散文中也传承了古典散文的语言表达方式, 比如, 在冰心的散文风格中与西方典范相融合, 创造了独特的散文风格;二是现代散文形式上与古代散文相似。现代的散文依旧和古代散文一样, 情感至真、意境深邃, 在现代散文为了读得更加流畅的押韵, 这也是受到古典散文的影响。

三、古代文学对现代诗歌产生的重要影响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味, 我国古典诗歌成就斐然, 堪称诗的国度, 现代文学中, 诗歌不仅受到文学界的重视, 还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古代文学中的古典诗歌对现代诗歌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古代文学对现代诗歌意境的影响。古代诗歌重视意境构造, 李白、李贺、杜甫对诗歌的意境的描写犹如美画, 他们诗词中体现的意境很容易与人产生共鸣, 受古典诗歌的影响, 现代诗歌虽然在形体上发生了变化, 但继承了古典诗歌的这种意境, 二是古代文学对现代诗歌韵律和形式上的影响。古典诗歌的韵律要求十分严格, 对音调的搭配、字词的协调都十分讲究, 现代诗词与古典诗歌比, 对音调搭配、韵律的要求要灵活多变, 注重实用美。在形式上也受到了影响, 现代诗歌继承了古典诗歌的简短形式, 蕴含丰富的含义。

四、古代文学对现代小说产生的重要影响

古代文学对现代小说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古代文学对现代小说结构产生的影响。古典小说的结构比较明显, 二是古代文学对现代小说主题的影响。古典小说多以“爱国思想”“仁义礼智”为主题, 是现代形势中所需要的, 如《儒林外史》《红楼梦》从诞生至今, 依旧受到众多读者的热捧和喜爱, 现代文学中, 老舍《家》《春》《秋》等都吸收了古典小说的主题内涵。

五、古代文学对现代话剧产生的重要影响

现代话剧与诗歌、小说、散文相比与古代文学之间联系并不密切, 但是也存在一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是我国现代从事话剧创作的优秀作家都非常重视古典戏剧的创作经验, 吸取古典戏剧的精华, 比如《雷雨》, 在故事情节上符合大众胃口, 曲折的情节迎合观众欣赏习惯;二是古代戏剧的诗词意蕴深厚, 对现代话剧台词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如《屈原》《家》等, 在古代戏剧诗意浓厚的基础上进行革新, 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继承和发展。

结语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以其浓厚的文化内涵、时代背景和人文精神备受推崇, 现代文学新颖独特、形式多变, 也反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深受人们欢迎, 二者都成就了许多著名作家和杰出的作品, 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仍需要更多人关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黄婧, 有关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产生的影响探索[J].北方文学杂志.2008 (6)

[2]刘莹, 浅谈我国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的深远影响[J].学理论, 2013 (02) .

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云 篇10

白云舒卷自如, 在天空飘来荡去, 显得自在而悠然, 具有一种与仙人相连的情感指向, 如《庄子》中藐姑射山的神人就是“乘云气, 御飞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而《庄子·天地》中亦云:“千岁厌世, 去而上仙, 乘彼白云, 至于帝乡。”正因为白云的这种仙境化特征, 它成了隐逸诗人笔下极常见的一种意象。如陶渊明《与殷晋安别并序》中说“飘飘西来风, 悠悠东去云”, 《拟古》其五中说“青松夹路生, 白云宿檐端”, 《拟古》其七中又说“皎皎云间月, 灼灼叶中华”, 白云俨然成了诗人隐逸生活中的伴侣之一。而其《归去来兮辞》中更是为白云赋予了自己的隐逸情怀, 似乎白云就是诗人自己的化身:“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稍后于陶渊明的梁代诗人陶弘景, 隐居华山南时答梁高祖“山中何所有”之问云:“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寄君。”直接道明白云是隐者的情感寄托。再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中“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之句, 与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等诗句, 从旁观者与隐者自身两个角度说出了隐者对白云的倾心。

与白云这种隐逸情怀的表达相对应, 古人还常以青云比喻求仕为官之途, 所以诗人还常常以二者对比来表达自我的人生取向。如白居易《题崔常侍济上别墅》:“主人忆尔尔知否, 抛却青云归白云。”再如赵嘏《送萧俛相公归山》:“眼前轩冕是鸿毛, 天上人情谩自劳。脱却朝衣便东去, 青云不及白云高。”

除了能给人自由悠然的情感指向外, 白云因为具有无根无底、随风飘浮的外在特征, 所以又常常被比喻成浪迹四方的游子, 用来表达诗人离愁别绪与漂泊无依之感。如汉代古诗《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 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 各在天一涯……浮云蔽白日, 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 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 努力加餐饭。”再如杜甫《梦李白》其二:“浮云终日行, 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与这种飘浮无依的特征相对应, 送别诗中也常常会以白云达意。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古代文学经典 篇11

一、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深度挖掘和多重阐释

非文学学科的介入是还原文学生态以及文化阐释、大文化研究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标志。非文学学科的研究思维对文学研究思维的调整、重组,其研究方法对文学研究方法的补充和完善都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阐释》一书就广泛地涉及到政治学、民族学、地理学、历史学、宗教学、神话学、心理学、统计学、阐释学等多种学科门类,极大地还原了文学生态,有效地利用了中国古代文学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

如在对《桃花源记并诗》的解读中,首先从思想史的角度切入,既符合中国文化的衍变发展规律,也使读者洞开解读该文学作品的另一扇窗。著者绕过众所周知的文学性,而直指“桃花源”背后潜藏着的“大同梦”思想的社会历史根源,返回历史发生场所,直面历史本真。得出了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富含新见的结论,表现出著者独特的学术眼光。这种规律性的判断不仅需要沉潜于芜杂材料中的韧劲,更离不开宏大的文化视野。也只有跳出某一研究领域的“此山”,才可能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中使各种看似复杂、盘根错节的现象丝缕渐明。此外,著者还用地理学的知识讨论了“桃花源”的原型;用民俗学的知识得出了避乱异地、聚族而居的“世外桃源”在某一历史时期存在的“历史真实”的结论;用政治学的知识解释了武陵太守在得知桃花源后的极速反映。

《量移制度下的贬谪文人的心态——特殊文人群体的文学心理解读》、《乌台诗案的政治文化解读——比兴传统与文字狱》和《南渡乐禁与宋词的案头化——对词的诗化的政治背景解读》等章节从中国古代文学与政治的天然联系出发,勾勒出文人背后的政治风云、复杂党争等历史背景,为深刻理解文学现象(如“鸟台诗案”)、文学作品提供了思路。如在《量移制度下的贬谪文人的心态——特殊文人群体的文学心理解读》一章中,作者通过对量移制度的考察,为我们理解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贬谪诗文中的拘囚意识、被弃心理甚至痛苦与激愤都有很大的帮助。再如通过不同的量移结果来解读、阐释元稹的通州诗与江陵诗的风格、情感的差异,为我们了解作家的风格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鸟台诗案的政治文化解读——比兴传统与文字狱》一章中结合中国诗歌的比兴传统和赵宋一代之政治来解读乌台诗案,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狱这一特殊的文学、政治现象确立了新的范式,指出历代注家对涉案诗文的慎重态度,由此也可见出中国古代文学与政治的盘根错节的关系。这暗示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纯文学研究的局限和对政治重视的必然。就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而言,《南渡乐禁与宋词的案头化——对词的诗化的政治背景解读》一章通过对史实的梳理更是雄辩地证明了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环境(包括政治环境和政治制度)对文学研究的重要性。该文指出南宋政权在南宋初出于政治稳定的考虑而提出“乐禁”,这一政治制度对南宋词风转变有着重大影响,并将苏辛词的变革联系起来分析、佐证。这种研究方法是当前词学研究所未曾涉及的。

非文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介入,使得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深度挖掘和多重阐释具有了可操作性。但是由于非文学学科的介入,使得文学本体研究色彩淡褪,甚至丧失、转变为历史研究、民俗研究、地理研究等非文学学科的研究,这也就是研究泛化的问题。著者通过对文学作品、文学研究的深度挖掘,通过“深化”有效地避免了这种“泛化”,从而不仅保证了文学本体研究,而且丰富了文学本体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尽管各章节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各异,但是全书在整体上却有着方法论的意义和启示。

二、学术思想的衍变与传承

刘明华先生是杜甫研究专家,也钟情于文化学研究。他对人神相遇情节的讨论和模式的总结,早在1987年出版的著作中就出现了。对《桃花源记并诗》的关注和研究又为一例。据笔者所知,刘明华先生对《桃花源记并诗》的思考和研究长达20年之久。最初的研究成果《桃源望断无寻处——论“桃花源”及其变体》一文发表于1994年,至出版《阐释》足有14年之久。该文从“桃花源”折射出的悲剧心理出发,进而关注到文学史上由《桃花源记并诗》所启迪而形成的一系列文学现象,具体地比较了桃花源与海人国、西京隐乡的异同。这已经具有了文化阐释的品格,这一品格在其《东坡人格的文化学阐释——读(苏轼人格研究)》一文中得到了较为集中的反映。其后的《水中月,镜中花——<镜花缘>的社会理想》、《大同思想对毛泽东政治理想的影响——兼论“人民公社”的悲剧性实践》、《理想性·神秘性·历史真实——对(桃花源记并诗)的多重解读》等论文到专著《大同梦》的出版,著者对这一研究对象的关注才暂告一段落。《理想性·神秘性·历史真实——对(桃花源记并诗)的多重解读》最后作为文化阐释的典型代表编入《阐释》一书,著者又充实了新近的材料和新的研究体会。从《桃源望断无寻处——论“桃花源”及其变体》问世始,刘明华先生都没有停止对桃花源及其背后“大同梦”的关注和研究,《理想性·神秘性·历史真实——对(桃花源记并诗)的多重解读》编入《阐释》一书,也应该是一个逗号而非句号。在这漫长的研究过程中,正如著者所言:“期间收集资料,清理思路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沉潜与偶有所得的发现的快乐,也只有个中人能够体会。”刘明华先生自言“在多年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对思想史和社会史的关注也逐渐成了我的爱好之一。”正是这样一种学术思想的演进才能有《阐释》一书的面世。

《阐释》一书形成的20年,也是文化意识渗透、灌注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20年,同时也是系统科学运用到文学研究领域的20年,刘明华先生紧紧地扣住学术史的发展脉搏,更重要的是他将这一新兴的学术思路和研究方法分享给自己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术史发展流动的轨迹,而且融入其中,吸收营养,训练思维。《阐释》的部分章节就是著者和他的学生共同完成的,也有学生领悟其学术精神后单独创作的。据笔者所知,刘明华先生长期为学生开设了《文化学研究》课程,使得这一学术思路和研究方法得以传承和发扬,《阐释》的出版可谓其成效初见。正如傅璇琮先生在序言中说,这部书是“研究与教学的综合成果,这当为高校教学提供值得思考的成功经验与积极范例”。系统的学术工程需要代代学人的不懈努力和勇敢探索,所以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学术研究本身一样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梧桐意象研究 篇12

一、梧桐象征着高洁

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意象是高洁的象征, 比如, 梅花, 雪, 青松, 梧桐。梧桐象征着人品的高洁。在许多作品中, 文人都喜欢梧桐这个意象, 梧桐笔直, 伟岸, 常被用来象征人品的高洁, 无私, 正直。比如我国古典文学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说法, 昔郑玄云“凤凰之性, 非梧桐不栖”, 又如北宋陈翥在《桐谱·斜源第一》中云:“夫凤凰, 仁瑞之禽也, 不止强恶之木。梧桐柔弱之木也, 皮理细腻而脆, 枝杆扶疏而软, 故凤凰非梧桐而不栖。”凤凰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 它喜欢在梧桐树上, 以此说明梧桐树的独特之处, 是一种佳木。后来人们就用梧桐比如人, 称赞人的人品的高洁。比如, 唐人李伯鱼的《桐竹赠张燕公》:“凤栖桐不愧, 凤食竹何惭。”这里就用梧桐修竹喻人, 称赞唐一代贤相张悦。又如:“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 在这首诗歌中也是借助梧桐象征人品的高洁。古人用梧桐象征人品的高洁的文学作品很多, 梧桐在古典文学作品中之所以能够被用来象征人品的高洁, 与梧桐外在的气质有一定的联系, 梧桐伟岸, 挺拔, 给人一种刚直不阿之美, 用来象征人品的高洁可谓贴切之至。

二、梧桐象征希望

梧桐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可以象征希望。古人有栽下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的说法, 这里梧桐就寄予了古人对美好的生活愿望。自古以来, 凤凰都被人们称之为百鸟之王, 是一种神鸟吉祥之鸟, 凤凰是真、善、美的化身, 梧桐作为凤凰的唯一栖身之地, 被平添了无尽的魅力,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就是说梧桐树是一种祥瑞之树, 种植梧桐树可以为自己带来好运, 带来希望。这里梧桐就象征了希望。在中国的, 人们都有种植梧桐树的习惯, 房前屋后, 都喜欢种植梧桐, 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宁知凤凰意, 寄托梧桐前”也是借助梧桐表现希望, 梧桐这个意象, 这种树种深受古人喜爱, 也与它蕴含希望有着密切联系。

三、梧桐比喻爱情

爱情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永不退却的主体, 在古典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中歌唱爱情的比比皆是。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更为含蓄, 不像现代人这么直白, 多用各种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有着独特的意蕴。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文人表达情感尤其是爱情都相当的含蓄委婉, 常见的表达爱情的意象有鸳鸯、鹧鸪、画眉、燕子、凤凰、红豆、比翼鸟、连理枝和梧桐等。但这些客观物象进入到文人的眼中, 文人在灵感的作用下对这些物象进行加工, 使之能够传达自己的爱情, 这时的物象也就成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具有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古文学中用梧桐表达爱情的作品很多, 文人常用青干绿叶、枝干扶疏的梧桐来象征伉俪好合, 象征爱情的甜蜜。相传梧桐雌雄异株, 梧为雄, 桐为雌。这种特性被文人利用, 比喻爱人之间同声同老, 同生同死。在我国民间就常用梧桐暗示男女之间海枯石烂的爱情。梧桐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在古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就有这样的诗句“两家求合葬, 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诗人在这里借助梧桐, 借助梧桐枝繁叶茂, 相互交通的外在形象, 来寄托对爱情的祝福, 象征男女主人公至死不渝的爱情, 在这种凄美的文学叙述中, 梧桐意象鲜活地呈现出一种爱情的凄美与甜蜜。

四、梧桐象征凄凉悲伤的离愁之苦。

在古典文学中, 梧桐更多的象征的是凄凉悲伤的离愁之苦。世间情感就是这样:有万家灯火的美满团圆, 亦有凄清惨淡的离愁别绪。而离愁别绪, 更能打动人们的心理。在古代, 我们人们对生活很苦, 造成百姓生活艰难困苦的原因很多, 自然灾害, 战争, 疾病时刻威胁着人们, 乐少悲多。而古人多借助梧桐这个意象表达自己内心的悲苦, 象征离愁别绪。这种悲情有离别之愁, 离乡之愁在古文化中很常见, 比如, 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去国行客远, 还山秋梦长。梧桐落进井, 一叶飞银河。”就借助梧桐抒发自己的离愁, 又如李煜《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辘轳金井梧桐晚, 几树惊秋。”张先《虞美人》:“亭亭残照上梧桐, 一时弹泪与东风, 恨重重。”柳永《戚氏·晚秋天》:“槛拘萧疏, 井梧零乱, 惹残烟。”等等, 梧桐都被诗人用来抒发各种悲愁。具体而言, 这种离愁别绪主要表现以下两方面:

1、孤寂之愁

这种孤寂之愁在宫廷诗歌中很常见。古代帝王为了满足个人的享乐, 把无数的情仇少女囚禁在皇宫, 多少少女的幸福被扼杀, 繁华的宫廷生活留给她们的惟有幽怨和寂寞。在王昌龄〈〈长信宫词〉〉就有这样的记载:“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这首闺怨诗写的是被帝王遗忘的少女, 寂寞无聊的宫廷生活。这种情感就是借助梧桐表现的, 文认为我们呈现了在桐叶飘落、寒霜侵帘的深宫里形影单只, 卧听宫漏的寂寞情景。少女无边的孤寂之愁借助意象得以传达。

2、思乡之愁

古代交通不便, 漂泊在外的游子很难与家人团圆, 不免常会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愁。思乡之愁多借助月亮, 借助梧桐意象来表达。比如, 苏轼在《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一词中便用缺月疏桐构成了一副萧瑟凄清的秋夜图:借此景象表达词人无尽的思乡之愁。

总之, 梧桐意象内涵丰富,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很常见, 我们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就要能够了解梧桐意象丰富的意蕴, 这样, 才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摘要:意象是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古典文学都是借助意象传达情感的, 古代文学不能缺少, 尤其是古诗词, 更是由意象有规律的排列构成的。所谓的意象是融入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 具有形象鲜明的特征。本文研究了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梧桐意象, 梧桐在古典文化中经常出现, 了解这种意象特征, 对学习古典文化意义重大。

关键词:古典文学,梧桐,意象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设计下一篇:药事管理医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