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设计

2024-07-05

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设计(共8篇)

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设计 篇1

曲终奏雅, 让人回味无穷。一堂语文课好的结束, 同样能将学生引向艺术的殿堂, 让他们去领略语言上繁花似锦的无限美景, 去享受曲径通幽处的心灵洗礼, 去拾取层层迷雾后豁然开朗的巨大惊喜。那么, 一堂语文课教学的结束艺术有哪些呢?

一概括式收束, 画龙点睛

这是经常要用的一种收束方法。要求教师对文章脉络进行梳理, 突破教学重难点, 分析写作手法, 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行最后的归纳和小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由理解到融会贯通, 由初识到条理性和系统化的阶段, 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例如, 教学莫言的《卖白菜》, 我这样来收束:“这篇散文是莫言忆旧事系列作品中的一篇。莫言的文字朴实、真挚, 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独到感悟。文中讲述了特殊年代里农民生活的艰辛与酸楚, 但坚强的脊梁却支撑了一代又一代人。文章通过一段辛酸往事的回忆, 刻画了一个坚强、自尊、朴实、诚信的母亲形象。”这样收束, 既有对课文中心的总结, 又有对课文语言特色的归纳, 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起到强化和深化的作用。

二内容延伸, 扩展知识

语文教学, 除了教授课本知识, 还应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 使学生自觉去课外寻求知识, 以弥补课堂的不足。因此, 教师宜在课堂接近尾声时, 用简洁的话语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和拓展。例如, 教学完《边城》一文, 学生意犹未尽, 很想知道翠翠的命运, 我就讲:《边城》完成于1934年4月19日, 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 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 一种‘优美, 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 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 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 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 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故事作为线索,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然后布置课外作业: (1) 阅读沈从文的其他作品如《长河》、《龙朱》、《虎雏》、《石子床》等, 也可以阅读类似风格的作家 (京派) 如汪曾祺、刘绍棠等的代表作品。 (2) 观看电影《边城》, 写影评。以此来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丰富学生的知识。

三卒章显志, 升华感情

在教学终了之时, 教师运用准确精练的语言, 对课文的精要之处进行点化、揭示, 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我在讲到《我的母亲》时, 是这样结束的:这篇文章一方面写母亲的勤俭朴实、善良宽厚、为人热情和坚韧自强, 一方面写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 从而来表现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这一主题。讲到这里, 我不由得想起《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 并邀学生一起来听歌唱家毛阿敏的深情演唱, 品味母爱。听完后我讲述:母爱, 像春蚕、像大海, 是世上最无私、最博大的爱。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听懂了母亲的唠叨吗?读懂了母亲倚在门旁, 痴痴凝望儿女归家路的殷殷期盼吗?在我们过生日时, 母亲总会想方设法让我们吃好玩好, 让我们开心快乐, 而母亲过生日你又是怎么做的呢?从小到大, 母亲为我们洗过无数次脚, 你为母亲洗过一次脚吗?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不仅要享受母亲的关爱, 还应有反哺之情, 以实际行动去关爱母亲, 感激母亲。我们要做一个爱自己更爱母亲的人!这样的课堂收尾, 学生怎能不感动呢?

四巧设悬念, 引人回味

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应像文章的结尾一样, 设置悬念, 回味无穷。比如, 教完《鸿门宴》时, 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结尾的:刘邦、项羽在新丰鸿门时, 刘邦军队四十万, 项羽军队八十万, 而沛公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王告密说沛公欲王关中, 且刘邦已深入虎穴, 范增多次向项王示意要杀沛公,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在这剑拔弩张、命悬一线之际, 沛公如何巧妙逃脱, 项羽如何由主动转为被动呢?这样结尾, 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 在学生的心里留下悬念, 诱发学生去阅读后面的情节。同时为第二节课设下铺垫, 使前后课时相互关联, 形成一个整体。

五对照比较, 加深理解

有比较, 才有鉴别。这种收束课堂教学的方法, 就是在课堂教学结束之际, 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有所侧重地与以前所学课文对照比较, 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完《六国论》和《过秦论》后, 我说:“这两篇文章虽出自不同的时代、不同作家之手, 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文章体裁来说, 两文同属历史评论。一评秦国灭亡的原因, 一评六国灭亡的原因。就文章主旨来说, 两文均意在借古讽今, 劝诫后人要以古为鉴, 勿重蹈覆辙。就文章表现手法来说, 均采用评议结合, 它们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这样一比较, 使学生能温故而知新。

六设计作业, 检查效果

一堂课讲完了, 学生掌握得怎样, 心中无数, 这时需要通过提问、检测等手段来摸清实情。因此, 在课堂教学结束时, 抓住一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设计一些精巧的问题, 通过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 强化和巩固所学内容, 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比如, 每学完一篇文言文, 总要就文中的一些重要文言现象抽查学生, 以反馈教学情况, 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

当然,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由于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 课文的体裁和内容等差异, 收束课堂教学的方式也不同。但不管怎样, 教师最终应当带领每个学生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设计 篇2

有的人形象地把一篇好的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比喻为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说文章的中间部分内容要充实、丰富,开头结尾也很重要。教学过程也是这样,开头和结尾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但对课堂教学来说,仅有好的开头还不能说是“成功的一半”,还需要有好的结尾与之相呼应。当一堂课快结束时,学生或久坐显得精力困乏;或是情绪被深奥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感染,这就要求结尾比开头和主体更吸引人。但是我们(教师)往往忽视了课堂结尾的教学,认为一堂课上下来,教学任务已经完成,进度紧迫,就草草收场,损害了整个过程的效果。其实人们应该重视结尾的设计,对于这一环节的精心安排,会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

一、结尾的要求。

(一)、目标明确教师讲授完新知识以后,余下的时间要求学生做什么呢?教师要交待清楚。由于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所以教师提出的要求要具体。比如: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识记哪几句话、弄清哪几个问题、叙述哪件事情等。由于目标简单、明确,容易统一学生学习步调;分量要适当,学生成功有望,容易使学生在课堂尾声中再掀起一个思维小高潮,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二)、方法灵活多样按照中学生注意力品质的分析,中学生注意力的最佳状态可保持在30分钟左右,课堂尾声的四、五分钟,是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和比较疲乏的时刻。如果教师不采取恰当的方法,就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这段时间里,再要求学生承担一定负荷,就要靠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进行一分钟即兴演讲、一分钟记忆比赛、一分钟课堂发问、一分钟课堂小测验等。这些做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大脑快速运动,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记忆、思考、整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总结全篇、深化主题到了课堂尾声处,要总结全篇,有首尾呼应,突出重点,深化主题。总结语言要短小精悍,高度浓缩,画龙点晴。在一个短暂时间内,用尽量少的语言概括出讲解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抓住重点、掌握要点。对所听课堂知识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四)、巧设悬念、再激新疑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设疑、释疑、再设疑的过程。为了立疑激趣,引导学生不断思维,课堂尾声处可紧扣主体设计,设置一些必要的悬念,力求做到收中寓展,隐线纤纤。为学习后继课程埋下伏笔。所设悬念应“悬”而可“解”,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

(五)、扣住题意、妙语生辉一堂课的好结尾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讲究结尾用语,可根据课程主题、特点或用具有鼓动性、号召性强的语言把学生的情绪感奋起来,推向浪尖;或用含蓄、深沉的话促人深思,让学生课后回味。

二、常见的结尾方法

(一)、总结归纳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在上课结束前用较短的一段时间,把所上的教学内容提纲挈领进行归纳、总结。要求教师用简明、扼要、有条理的语言进行总结。还可以配合板书的形式,既有系统性,又不遗漏知识要点,让学生的认识和记忆完整。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炼的语言归纳概括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二)、发散思考法指把教学过程中得出的.结论,进一步进行发散性思考,以拓宽知识的覆盖和适用面,并加深对已讲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如:讲授《阿Q正传》时,引导学生重点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在教学结尾进可启发学生用这种方法分析课文中另外的人物。假洋鬼子或赵秀才的性格特点,再如:《孔乙己》一文结束时,教师可向学生留一问题:孔乙己究竟是怎样死的?《项链》一文结束时,可留下一个问题:真相大白之后,玛蒂尔德会怎么样?这些发散性很强的题目,会在学生的心里激起层层波浪,促使他们根据课文作出种种联想,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

(三)、承上启下法指在结尾时,使现有的教学内容与上一个教学内容和下一个教学法内容发生联系,从而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激发起努力巩固已学的知识和学习新的知识的欲望,使所学知识系统化。例如:初中语文教材的四篇文章:《荔枝蜜》、《小麻雀》、《海浜仲夏夜》、《桃花源记》虽是同属记叙文。但是它们的写法不同,文章结构的线索也不相同。这一组文章共同构成了记叙文的一些主要的写法。在单篇教学的结尾,都可以采用承上启下法,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启发学生预习下一课文,为上好下一课打下基础。

(四)、留有余地法指在结尾时有意不把问题讲透,留有一定的余地,让学生思考,悟出其中的道理。或者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不忙于下结论,让学生下去再讨论。如:如何看待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问题;莫泊桑在《项链》中反映出来的世界观的局限性问题;曹雪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反映出来的宿舍论问题等等。都不一定在课堂上由教师讲透,实际上有些问题也不可能讲授,可以放在课后让学生思考、讨论。

总之,一个绝妙精彩的结尾与令人钟情的开头有机结合,似锦上添花,促人振奋,使课堂教学始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反之虎头蛇尾,很难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甚至会使已达到的教学效果付之东流。教师在一堂课的最后留下几分钟时间,要求学生消化、巩固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这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师要处理好课堂教学的结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要参考资料:

张宝臣张玉森王秀兰主编《课堂教学艺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

原作者:不详

语文结束课教学初探 篇3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结尾是整个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创造灵光的体现,也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认识到这一点,就要对这一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这样定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一、结束课应该遵循的原则

1、目标明确,要求具体。

学完新的内容后,在三五分钟内要求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识记哪些语句,掌握几个要点,应具体要求,才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理解和巩固,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明确化。

2、呼应开头,结构完整。

在短短几分钟内,用尽量少的语言对开头的导入设疑进行巧妙回答或画龙点睛地突出要点,深化主题。不能有头无尾或另搞一套,与教学毫无关联或关联不大,都会使学生思维混乱。只有一堂课前后照应,一脉相承,才能使课堂教学完美。

3、语言简洁,干净利落。

好结尾应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音尽在不言中”。语言少而精,或调动鼓舞学生情绪,或促使学生反思回味,都要紧扣教学中心,干净利落地结束教学,不能拖泥带水,否则就会给人以淹没主题的感觉。

4、巧设悬念,存疑发散。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质疑、释疑、再质疑的过程。为了设疑激趣,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和体悟,结课这个环节要紧扣重要内容,设置一些必要的悬念,力求做到收中寓展,隐线纤纤,为后续课文的学习埋下伏笔。所设悬念应“悬”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在课外保持持续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5、方法灵活,形式多样。

按照中学生注意力品质的分析,中学生注意力的最佳狀态可保持在三十分钟左右,课堂结束的几分钟,学生的注意力相对分散和比较困乏。如果教师不采取恰当的方法,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就很有必要。如进行一分钟提问、一分钟记忆比赛、一分钟小测验等。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兴趣盎然,大脑快速运转,对所学知识进行记忆、思考、归纳、提炼、升华,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掌握时间,按时下课。

一般应在下课前三五分钟结束新课,进入结课阶段。若结课时留的时间过多,学生无事可做,教师只好随便布置一些杂事,搪塞过去;若结课时间过长,下课铃响后,学生心思早已离开课堂,教师只好三言两语结束,都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结束课必须严格把握时间,否则,再好的结尾也是无济于事的。

二、结束课教学常用的方法

1、归纳总结式。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即在一节课结束前,用较短的时间,教师引导学生用简明扼要、有条理的语言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小结。纲举目张,让学生读书由厚到薄,由博到约,教他们从中得规律、悟窍门、培养能力。有时,也可以指导学生重读课文重点段落,再启发学生小结,然后教师加以补充、订正。

2、画龙点睛式。

在教学结束时,教师用精练的语言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点染,弥补学生的疏忽,使他们在关键问题上豁然开朗,完成从感知到理解的飞跃,从而将知识化为营养而加以吸收。如学习《药》一文,结束时点明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药”作为题目,这样有什么深刻含义,能较好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种结尾,必须找准课文的关键,解开学生思维的疙瘩,给他们以有益的启迪。

3、延伸思考法。

如教学《卖炭翁》结束时,提问:卖炭翁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是他的炭被太监抢走了,他会怎么办?学生畅所欲言,气氛活跃。此时,教师如截奔马,嘎然而止,请学生将自己经过想象而续写的内容写在作文本或周记本上。这种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刺激学生主动探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训练学生的多向思维,使其思维品质具有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和创造性。这种结尾,有目的地将课内和课外联结起来,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主动去认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4、激发情感式。

如有教师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接近尾声时,通过提问觉得学生已较好地理解了小说主题,认为没必要再去总结全文,而是进入课文角色,仿佛自己成了韩麦尔先生,激情地朗诵起了结尾四个自然段,学生受到了极大的感染,课堂在高潮中结束,留给了学生深刻的印象。

5、承上启下式。

语文课有其内在的科学性、系列性和阶段性。在结束时,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上一个教学内容和下一个教学内容发生联系,环环相扣,从而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激发学生努力巩固已学的知识和学习新的知识的欲望,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6、梳理概括式。

课堂结束前,教师引导学生把所讲的内容作一番梳理,把中心概括出来,把重点、难点再突出强调一下,把知识结构与脉络再理清一下。这样做,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理解、记忆和应用所学知识。

语文结束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决不能掉以轻心。语文课的结尾应是课堂教学的必然归宿、自然的结果,是教学设计“一连串巧妙地导向结局的匠心的组合”,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体现。

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设计 篇4

一、归纳式

在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以后, 教师可以引导并与学生共同回忆、探讨本节课所学课文的重点、难点、写作手法及写作特点等内容。例如, 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文时, 我是这样设计课堂结束语的:“同学们, 这篇课文到此我们就学完了, 接下来需要大家共同思考一些问题, 这篇课文开头是怎样的?怎样解开谜底点明文章主题的?具体是怎样描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征?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中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激烈, 兴趣激昂。这时, 我说:“同学们说的都不错, 这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文章, 以描述情景开头, 通过谜面把学生带入情境, 然后再通过两个旅行者的发现与想象, 揭开了山谷中的谜底, 点明了文章的主题。文章叙述有条有理, 逻辑性很强,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这种结束语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对所学课文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使他们对课文的中心思想及重难点能更好地把握。

二、朗读式

在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以后,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同时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朗读情境, 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 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等等方式。比如, 我在教学《理想的风筝》一文时是这样结束的:“本课到这儿马上就要结束了, 现在我们大家要共同感悟作者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要读出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与敬仰之情, 读出刘老师身残志坚, 乐观向上的品质在学生表情上的体验。”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后下课。教师用这样的结束语组织教学的优点是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 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课文 (包括词句、段落、篇章) 的含义、情调、韵味, 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绪, 学生在读中品味语意, 在赏析中加以品读,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审题式

一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后, 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文的题目含义进行审读和思考。比如, 我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时, 是这样结束的:同学们, 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题目, 本课为什么用“海洋———21世纪的希望”做题目?课题上为什么用上破折号, 在这儿起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讨论, 明白了作者想告诉我们, 海洋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蛋白质食品、发电建城市等, 它是人类未来生存的希望。让我们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 还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通过这样的结束语, 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过渡式

让结束语搭起本篇课文与下篇课文的桥梁,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詹天佑》一文结束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詹天佑他不怕嘲笑, 不怕困难毅然地接受了任务。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 就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筑任务, 给了那些藐视中国的外国工程师一个有力的回击。请同学们准备学习下一课《鞋匠的儿子》, 看看这一课中林肯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赢得了参议院议员们的尊重,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以他那坚强的人格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通过这样的结束语更能激起学生们学习新课文的强烈欲望。

五、悬念式

教师上完一节课就如同看完一集电视剧, 给学生留下悬念会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 吊起他们学习的味口, 让他们去探究。比如, 我在上完《螳螂捕蝉》这一课的第一课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悬念:秦王下了一个死命令, 谁要劝阻他就处死谁, 大臣们无人敢劝。那位少年是用什么方法来劝的呢?他的命运又会怎样呢?秦王最后改变主意了吗?通过这些悬念的设计, 为下一课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讨论式

学完一篇课文后,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出一些有难度和探究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讨, 让他们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和结果。例如, 我在教学《最大的麦穗》一文结束时, 设计了这样的讨论题:这块麦地里有没有最大的麦穗?弟子们又为什么会两手空空的?苏格拉底的话最终让他们明白了什么?通过讨论激发了学生探求问题的积极性, 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起到了很大作用。

总而言之, 课堂结束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不一而足,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材课文实际, 以及学生在课堂中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灵活地采用适宜的结束语, 使结束语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使学生觉得“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摘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都很重视导入语的设计, 而忽视了结束语的重要性, 其实结束语设计得好同样可以为课堂添彩, 巧妙地设计课堂结束语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下一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设计 篇5

一、巧设引人入胜的导语

导语是语文课堂教学诸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导语设计得好可以在上课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1、直接性导语。即直接利用课文中的语句或段落做导语。例如教学《蜘蛛》一文,我直接利用课文开头的诗谜,导出题目,直奔中心。“南阳诸葛亮,稳坐军中帐,摆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个诗谜说的什么意思?让学生思考回答,可顺理成章地引入新课。

2、释题性导语。即以解释文章的题目为导语。如《死海不死》这个题目中,“死”与“不死”看似矛盾,其实两个“死”的含义不同。第一个“死”指动植物不能生存,第二个“死”指淹死人。这样明确了含义,既解释了题目,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3、连贯性导语。即以介绍与所教课文相衔接的有关内容情节做导语。如《变形记》一文,由于学生平时很少接触西方表现主义文学,所以在教此文前,我按照认识的一般过程,先总体介绍了西方表现主义文学的产生、兴起及其特点,然后介绍了作家作品、背景等,让学生有个大致印象,这样再去学习《变形记》,学生才能较好地理解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表现主义手法来表现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

4、设疑提问法。对某些课文,为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联系相关知识的记忆轨迹,可一上课就有意识地设疑。如在讲授《与朱元思书》时,板书课题后问:“课题的意思是给‘朱元思一本书’吗?”待学生回答后,跟学生指出文言文中“书”的意思是“信”,故现代汉语也有由此发展而来的双音合成词“书信”古代的书则往往称“籍”,现代汉语也有“书籍”,这个并列式结构的双音合成词。文言文中的“信”,并不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信”,往往是“确实”,“信使”,“随意”等意思。

5、配示图片法。在授课前出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能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如讲《苏州园林》时,我先出示苏州园林的有关图片,使学生对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图画美”有了一个总体印象。运用图片形象直观地导入课文,能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使课文的形象获得生命力,增加学生理解的深度,有助于学生的记忆,能让学生较快地进入课文的意境,产生与课文相通的思想感情,为授课作好心理准备。

精心设计生物课堂的结束方式 篇6

一、归纳式

归纳式是指在讲完一段教学内容之后,采用归纳、概括和整理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如讲完《光合作用》后这样归纳:

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条件:光和叶绿体中的色素。

过程:光反应阶段(在囊状结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

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总反应式为:

意义:为生物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作用。

通过概括、归纳和整理,使零乱、烦琐的知识条理清晰,使本节课的重点突出,掌握了《光合作用》一节的主干知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讨论式

讨论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中心问题相互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细胞呼吸》一节结束时,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找出理论依据。①酸奶、酸菜是如何制作的?②酒厂要想生产出大量的酒精,为什么经过先通气然后密封的过程?学生对这些问题特别有兴致,促使全体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个又一个现象,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不但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使他们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钻研精神,提高学习的独立性。

在讲完《生殖的类型》之后,提出以下问题:无性生殖有什么优点?假如只有无性生殖,没有有性生殖,那么生物界将会怎样?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切磋,使学生能更深的理解有性生殖在生物进化上的重要意义,既消化了所学知识,又使学生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讨论式能引导学生大胆探索,踊跃质疑,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认识在讨论中求得发展,求得统一,使问题在讨论中得到解决。

三、比较式

比较式即是指对新学概念、对立概念、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自的本质特征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对概念理解得更准确、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

1.列表比较

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在教学结束时,我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列表比较,进行总结。内容先由学生回答,教师再作纠正和补充。

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两个新学概念和容易混淆的概念,由表及里,先从字面理解,再理解概念的内涵,列出表格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异同点,并结合具体实例,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2.观察比较

有些新知识的学习可以和以往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加以区分。如在《减数分裂》一节,讲授完新知识快结束时,我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挂图一同展示在黑板上,通过对图象的观察,比较减一中期、减二中期与有丝分裂中期的异同,减一后期、减二后期与有丝分裂后期的异同,通过观察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就比较明了,本来较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使学生正确理解不同分裂的同一时期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规律。

四、练习式

明代中叶的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一贯反对满堂灌、满堂录的消极教学法,强调一节课要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与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方法。通过组织练习,结束一节课教学。

1.精练巧练,反馈检测

精练是有目的的选取习题进行练习,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巩固所学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反馈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查缺补漏。

:在《绪论》部分,选取了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让学生尝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蕴涵着生物的哪些特征,例如应激性、生长发育、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等。通过练习这一习题,经教师解析之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了生物的基本特征以及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区别。

2.注重多向联系

选取的习题要注意新旧知识点的衔接,达到温故而知新。关注边缘学科,建立横向联系,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解题能力,使学生建立起知识纽带,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3.培养多种能力

练习题除了安排一些知识性的问题,更要安排智能训练。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还应出一些培养科学方法方面的习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品质。

课堂结束除了采用以上几种类型外,我还采用问答式、测验式等。

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设计 篇7

一、联系现实, 升华主题

1997年10月李镇西老师参加四川省的公开课比赛时讲授《孔乙己》, 他以这样几句话结束了这堂课:“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 倾听了鲁迅先生在本世纪初发出的改造中国的第一声‘呐喊’!这声呐喊, 到了40年代末, 发展成为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为代表的全民族的‘呐喊’, 一个崭新的中国由此诞生!现在, 我们又来到了21世纪的门槛, 在就要告别20世纪之际, 我们通过《孔乙己》回眸本世纪初中国那充满冷漠、麻木的病态社会, 进而展望即将迈进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同学们也许会情不自禁地认识到今天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成就以及自己肩上所负担的历史使命。愿鲁迅先生的‘呐喊’成为永远留在20世纪的绝唱!”

李老师之所以能够在这次公开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除了他能够迅速找到教学最佳切入点、灵活地应对学生的提问、积极地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外, 上面这一段联系现实、富有激情的结束语也功不可没。李老师最崇拜的两位教育家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另一位为陶行知) 曾经指出:“作为科学基础知识的老师, 不应当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应当成为青年思想的主宰者。”[2]课堂结束语联系现实,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认识自我、与时俱进。这样就扩大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升华了课文学习的思想意义, 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心灵震撼。

二、诵读文章, 点燃激情

《采桑子·重阳》是毛泽东描写战地风光的一首词。古来文人多悲秋, 这首词却抒发了作者乐观豪迈之情。这种情感须建立在一定的人生阅历之上, 高一的学生理解起来会有难度, 所以在课堂结束之时, 李老师大声朗诵了此词, 将诗人的豪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另外, 李老师在讲授《再别康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课例的结束时也选择了诵读诗歌或名人名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就是口头语言, 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 就叫语文。”[3]语文课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而教师往往注重读、写的培养, 却忽略了听、说, 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很大关系。选择诵读文章作为结束语,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进一步体味作者的感情, 将课堂气氛推向新的高潮, 而且能起到示范作用, 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诵读水平和口语水平的提高。

三、引向课外, 开阔眼界

李老师的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结束语:“《沙扬娜拉》是徐志摩陪泰戈尔访问日本时写的。作者就写了一个画面, 但这个画面令人难忘, 真是‘不胜凉风的娇羞’, 很美的。类似的新诗还有很多, 不光是徐志摩, 还有其他诗人的诗, 同学们课后不妨去找来读读。”“我们读《边城》, 只是一个开始, 我希望大家以此为起点, 开始读沈从文。”

语文教学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 还应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 使学生自觉地去课外寻求知识, 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时用简短的话语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乐于读书的习惯, 将语文课由课内拓展到了课外、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

四、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李老师在教《祝福》这篇课文的时候共用了四个课时, 在第二课时收束的时候, 他提出这样的疑问:“祥林嫂是自杀还是他杀?”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 大家重新开始阅读课文, 然后前后左右讨论起来, 有人认为祥林嫂是自杀的, 也有人认为她是自然死亡的。李老师将意见不同的同学分成两派, 进行辩论, 同学们各抒己见, 课堂气氛被推向高潮。李老师在课上并没有表明对祥林嫂之死的看法, 而是表示:“她究竟是怎么死的, 我也不知道”, 但“比弄清她究竟具体是怎么死的更重要的是——究竟哪些人把她逼死了?谁是元凶?我们下堂课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针对不能一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抓住本节课与下节课内容的有机联系, 于紧要处留下悬念。这种做法首先可以引出问题, 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其次可以制造气氛, 由教师讲授转化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局面;再次可以巩固当堂所学知识, 并为下一课时做好铺垫。于漪老师认为:“语文教师必须要创设余音缭绕的气氛, 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 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下课堂。”[4]李镇西老师无疑做到了使课堂悬念迭出、回味无穷, 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 再创新高

在《师说》一课即将结束之时, 李老师对大家说:“今天还有一个任务没有完成, 就是文言知识总结。同学们就把这个任务作为课外作业完成吧!具体要求是, 你们从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文言虚词三个方面做个总结。第一, 你觉得在这篇课文中哪些是一词多义的, 请排列一下。第二, 古今异义, 这篇课文中哪些词语现在还在用, 但现在的意义和过去不一样了。第三, 文言虚词重点总结‘之’‘而’‘也’‘则’‘于’‘乎’的用法, 大家总结一下。我明天检查。另外, 这篇文章是要求背诵的, 当然就只有你们自己背诵了。明天上新课文前, 我们再花一点儿时间检查并订正同学做的文言知识总结。”

下课之前教师通常都会布置课外作业, 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课外作业数量大, 内容单调, 实践性不强, 套路一成不变, 未免有死板教条之嫌。李老师的可贵之处首先在于能够根据学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将课堂上没有完成的任务转化成课外作业, 避免了“拖堂”的不良局面;其次是作业设计得极为科学, 紧扣课本, 实用性强。以布置作业为课堂的结语, 可以使学生在课后有效地复习所学知识, 并与下次课的导语衔接起来。

李镇西老师是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执教二十余年, 出版著作十余本, 在当今语文教育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钱梦龙曾说, 李老师的课是“‘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的悠然, 是‘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的潇洒”[5]。笔者认为, 李镇西老师的课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 使学生受益, 除了有匠心别具的导入、细致入微的讲解、平等轻松的互动、信手拈来的课外知识之外, 其高超自然的课堂收束艺术也是不可或缺的原因。清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终篇之际, 当以媚语摄魂, 使之执卷流连, 若难遽别。”[6]李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来自于他多年执教的经验, 也来自于他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入钻研, 这是值得我们广大青年教师学习的。

本文中李镇西老师的教学录全部出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的《听李镇西老师讲课》一书。

参考文献

[1]谢榛.四溟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 1985:16.

[2]蔡汀, 等.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542.

[3]黄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 1998:165.

[4]于漪.语文教苑耕耘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4:74-75.

[5]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

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设计 篇8

一、过渡语的训练

所谓课堂教学过渡语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内容, 不同教学环节的连接转换用语。虽然教学过渡语的频率没有其他用语的频率高, 但它却是贯穿整个课堂不可缺少的关键用语。它运用的是否恰当自然, 影响课堂教学的节奏, 影响学生的注意力等。如果运用得当, 能把导入、复习、新授、练习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 能使整个课堂浑然一体:

示例:《鼠小弟的小背心》

师:是呀, 小背心被拉得很长很长了。原本鼠小弟只是把小背心借给了比它只大一点点的小鸭子, 可是谁知道却一一相传, 最后套到了大象身上, 还回来时已经被拉得这么这么长了, 都有它身体好几倍呢。鼠小弟只好穿上变了形的小背心, 你们看, 小背心又细又长在地上拖了老长老长, 鼠小弟低着头, 流着眼泪, 多伤心呀!你们猜猜鼠小弟后不后悔把小背心借给鸭子?是呀, 鼠小弟穿着这件已经没法穿的小背心伤心地回家去了, 可是就在这时 (出示ppt) 你们看现在的鼠小弟看上去怎么样? (很开心, 很快乐等) 原本伤心地鼠小弟怎么会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呢?

你们说得真好, 现在老师想让大家将鼠小弟遇到大象后可能发生的事情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来, 让鼠小弟在你的画纸上重新找回快乐, 好吗?拿起你手中的画笔, 现在鼠小弟的命运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咯, 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播放音乐, 孩子们开始绘画)

看了大家作品, 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真正把鼠小弟当成自己的朋友了, 当鼠小弟伤心、难过的时候, 我们能竭尽所能为他分忧。其实, 鼠小弟是挺幸福的, 因为除了我们, 还有别人也希望他开心、快乐。 (出示ppt) 你看到了什么?虽然鼠小弟的小背心不能穿了, 但是可以有其他的用途, 大象想到了把小背心当成秋千, 让鼠小弟在他的鼻子上尽情玩耍, 给他带来快乐。

二、应变语的训练

所谓应变语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针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 及时调整老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 处理突发事件时所运用的教学口语。掌握好应变语的技能, 培养自己敏捷的思路和语言的机智, 对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遇到意外情况, 教师要有宽容精神, 要亲切和蔼、因势利导, 切不可因为觉得扫了自己的面子而一味责备幼儿。运用应变语的技巧, 可以通过对语气、语调、语速、重音的调整, 或通过选词用句、增加重音和直表婉曲的变换等及时、得当、巧妙地来适应教学中变化的情况。

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大意是一只可爱的小鼹鼠, 刚从地里钻出来就碰上了一件倒霉的事情, 不知道谁把大便“嗯嗯”在他头上了。小鼹鼠气恼万分, 于是他顶着物证去找肇事者, 它先后找到了鸽子、马、野兔、山羊、奶牛和猪, 最后两只“专家”——苍蝇帮助他找到了肇事者, 原来是一只大狗。最后小鼹鼠也“以牙还牙”地在大狗的头上“嗯嗯”了一下, 然后赶紧钻到地洞里去了……

在导入部分, 一位教师问:“小鼹鼠头上顶的是什么?”一幼儿大声答曰:“狗屎。”顿时全班幼儿哄堂大笑, 教师瞥了幼儿一眼没做声, 希望通过冷处理能让幼儿安静下来, 谁知那幼儿越叫越起劲:“我见过, 在奶奶家见过, 小鼹鼠头上顶的就是狗屎。”此时班里已乱成一团。这是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教师要当机立断, 迅速而合理地作出决策, 并用语言努力进行化解, 如果当时教师及时回应:“这位小朋友说小鼹鼠头上顶的是狗的嗯嗯, 你们认同吗?他说的是对是错, 我们现在就一起去揭晓吧!”我想这样的回应不但能稳定幼儿情绪, 更能调动幼儿阅读的欲望。因此教师面对幼儿的“刁难”时, 一定要机智处理, 巧妙应对, 注意应变语的运用, 将应变语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效语言,

三、结束语的训练

所谓结束语是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师所说的话。主要目的是归纳总结活动内容, 使幼儿加强记忆, 巩固知识、技能。结束语要简明、概括、清晰, 善始善终, 起到画龙点睛、余音绕梁的作用。德国的第斯多惠强调:“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示例:《我有友情要出租》

师总结说:原来大猩猩的身边竟然有这么多的小动物, 他们都看到了大猩猩和咪咪在一起玩得很快乐, 也看到了后来大猩猩在免费出租友情, 那他们和大猩猩成为好朋友了吗?这是为什么呢?

所以, 有时候胆大一点, 勇敢地伸出友谊的手, 主动和对方打个招呼, 说说话, 玩玩游戏, 就能交上朋友。如果只是默默地等着 (指着大猩猩) , 静静地看着 (指着小动物) , 那是交不到朋友, 没有快乐的啊。小朋友, 如果你是这其中的一个小动物, 要想和大猩猩做朋友, 该怎么做呢?

你想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吗?那现在就请你勇敢主动地找个新朋友吧。

这个故事实际上讲得是孤独的大猩猩怎么找到朋友的故事, 对幼儿的人际交往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所以教师的结束语更多的鼓励幼儿要会结交朋友。

以上是从课堂教学口语的过渡语、应变语、结束语角度所举示例。综上, 课堂教学口语不仅可以在图画书的教学设计中有意识的进行练习, 也可以以儿童文学的其他各种文体的文本教学为依托有计划的进行练习, 如儿歌、儿童诗、故事、童话鉴赏、教学等既陶冶了自己的文学情操, 积累了儿童文学基础理论知识, 也锻炼了自己的教学口语, 使自己教学口语能力逐步提高。

摘要:幼儿教师在图画书教学设计活动中, 如何恰当设计运用课堂教学口语很重要, 恰当的教学口语能给幼儿以正确的口语示范, 学生自身积累相关的教学经验, 同时也能锻炼幼师生的教学口语表达能力,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西方教育与西方文化下一篇:古代文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