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朗读教学

2024-10-22

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精选12篇)

语文课堂朗读教学 篇1

副校长张瑜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多向的, 互动的, 互为依存的。阅读的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方面,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 而且贯穿于各阶段的目标之中, 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朗读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朗读者通过自己的声音形式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的音韵美。同时融入自己的分析、理解, 感受作品时所产生的真实感情、鲜明态度。朱自清先生曾说:“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 变成活的语气。”经过这种转化, 一个书面形式存在的艺术品, 便成为口头形式存在的新的艺术品。如何让学生读好课文, 让学生读出情、品出味;与文本、作者对话, 再现琅琅读书声, 使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的行动策略, 自己进行了反复的探究。

激发兴趣, 挖掘情感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 激发想象。”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在内容上, 多为韵文, 读起来朗朗上口, 图文并茂, 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意境上, 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 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象才能理解和感受。海德格尔说过:“语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 是感情的结晶。”因此, 绘声绘色的朗读课文, 能使学生陶醉其中, 感受文章的情感信息, 触发情感, 引起共鸣。

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朗读是一个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过程。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同样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事实证明, 兴趣欲、求知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使孩子们迅速、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整体从而提高阅读活动的质量。因此, 我抓住孩子们接触文本的第一步“预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

我从课前的预习教学开始, 挖掘文本背后的背景、人物、故事等等, 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 奠定读书的情感基调。并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朗读, 回避了呆板的齐读等方式, 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 读出各自独特的体验, 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读, 释放了学生的内心情感, 引起了他们对文本的兴趣, 因为他们可以以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与文本和作者进行了一次对话, 佐以教师的引导, 就确定了课文的一个感情基调。

创设情境, 挖掘情感底蕴

所谓情境教学, 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的需要, 创造出师生感情、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 并设置特定具体的环境, 让学生进入“角色”, 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语文阅读教学关键是要领孩子们“入境”。小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 知识储备有限, 往往难以“入境”。然而,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那简直是愚蠢的。”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又要调节师生间情感距离, 营造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最佳融合境界。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营造一种与文本内容相一致的情境, 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感氛围中, 仿佛身临其境, 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 甚至不知不觉进入到文本角色之中, 让孩子们从中受到感染, 并有所感悟。

听王崧舟老师《慈母情深》一文, 王老师紧紧抓住“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一遍遍低沉研读, 由此一句话营造出了母亲工作的恶劣环境。在这种情境下, 孩子们通过王老师的引导朗读, 从母亲的动作、外貌中, 读出了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 对“我”的爱……孩子们的鼻子酸了, 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母爱”, 随后直奔主题“慈母情深”。

当然,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 使学生进入联想、想象的空间, 在特有的氛围下, 学生的联想想象活跃, 美读的兴趣更浓, 情味也就出来了。如我在山西平遥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活动中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 学生对于地震没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我通过汶川地震的相关影像资料, 让孩子们对地震带来的灾难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创设的这一情境下, 配上歌曲《生死不离》低低的曲调, 去朗读父亲不顾一切的挖掘, 儿子坚强的等待, 孩子们的感情融入到了情境中。对文本的一次次朗读, 将文本的情感意境底蕴挖掘出来, 达到了让孩子们与作者的“对话”。

范读指导, 引发情感共鸣

叶圣陶老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他曾说:“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美读得其法, 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于亲。”所以, 我们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教师的适时地范读指导就成了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师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 对于激发学生的内心的生活体验有着直接作用。

朗读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有了师生的共同参与, 才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敏锐地观察、细心地倾听, 巧妙地抓住“动情点”再结合自身的感受, 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示范和点拨, 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从而让孩子们读出自己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 在理解中实践, 逐步把学到的读书方法内化为朗读能力。

当然, 就体裁而言, 小学课文中有诗歌、散文、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有意识地依据教材加以范读指导, 就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 感受文本的精神内涵, 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评价调动, 提高朗读能力

“评价”是所有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学习主体的孩子们不应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 他们不再是被评价的对象, 而参与评价的整个过程。而评价也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采用激励性评语, 从正面加以引导。

教师评价语言设计的是否成功, 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对自己朗读能力的再认识。

(一) 肢体语言评价

孩子在完成朗读后, 教师一个微笑点头或是一个温情眼神也或是一个抚摸, 就是对孩子的认可。当然, 这样略显干瘪。不过, 如果教师的要求到位, 孩子朗读投入, 就没有必要给出“好!读出……”反而不如肢体的一个动作更能激励孩子们。

(二) 形象语言评价

不采用直接的干瘪的评价词句, 而是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境语言对学生朗读做出反馈, 这就强调了读时的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我在教读《桥》一文时, 学生第一次读完后, 我问:“某某读出山洪的肆虐吗?”学生都说:“没有。”追问:“谁说应该怎样读?”学生给出评价, 示范。过后我又让那个孩子再读, 果然读出山洪咆哮肆虐的感觉。这样的评价简单直切重点, 使学生始终处于课文传达的情境氛围中, 同时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这样既调节课堂气氛的手段, 又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 鼓励语言评价

有的孩子在课堂之上, 会一时语噎。例如:我听到王崧舟老师在教授《慈母情深》一课, 面对这样的孩子时, 王老师非常机智地用文中的感情基调评价了孩子, “老师看到你很激动, 有千言万语要说……我们期待你整理好自己的情绪, 再给大家读!”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又化解了尴尬的场面, 还节省了时间并且为文章的感情又定下了一个基调。

形式多样, 面向全体学生

朗读只是阅读方法中的一种, 但却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以及文本体裁、题材等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如自读、齐读、领读、接读、赛读、小声吟读、分角包读、配乐读等等。

还课堂以琅琅书声, 让学生眼、口、耳、心融合一起与作者、人物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在朗读中完成对文本的解读、内化和体验, 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情感得以释放, 心灵得以净化, 人格得以完善;让语言文字的训练融入我们语文教学的环节中, 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语文课堂朗读教学 篇2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文本的情感。因为在学生朗读时,教师指导学生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就能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每篇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选择好训练的“点”,要细读文本,寻求朗读的最佳方法,要因文而异、因情而异且因人而异。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也要讲求一个“精”字,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要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或者一些重要的段落精心地进行指导,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目标更加明确,品悟起来也会更加充分,在朗读中切实提高自己品悟语言的能力。

二、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朗读如果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不够的,需要教师精心引导,让学生细心品味课文中的语言,让学生在朗读中养成好习惯,领悟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大意。学生的悟在于教师的巧妙、适时的引导。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加以点拨和引导。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小鹿的玫瑰花》这篇文章时,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问学生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为什么没有白栽呢?很多学生的回答却是因为玫瑰花很美。这显然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够准确造成的。对此,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马上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先让学生去读,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找一些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然后再让他们有感情地去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并展开自己的合理想象,想象一下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话,还有一些其他的动物,它们又会说些什么话。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分角色进行朗读,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各自的角色当中,从小动物的角度去感受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乐趣”的大道理,这种感受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领悟得到的,不是靠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得到的。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读中体悟

学习语文知识时,想象是领悟人物情感的前提,而领悟情感能够深化学生对情境的感知。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对于能揭示情境的一些词句,如描写神态、动作的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再现,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中体悟情感。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地让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让学生从语言中去揣摩、判断当时人物的内心动机和想法,然后再让学生在每一句话的提示语中添加一些自己内心活动的词语来辅助自己去理解课文内容。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透析 篇3

关键词:课堂朗读 教学现状 途径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默读和朗读,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获得启迪和审美享受。然而,目前语文教学却忽视了朗读教学。

一.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

当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存在着重讲轻读,讲多读少,甚至以讲代读,只读不讲的普遍现象,教师总是主动地讲,学生被动地接受,语文课堂几乎听不到学生深情并茂、欲扬顿挫的读书声。有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用默读代替朗读,习惯让学生默读,速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从而默读就成了课堂上的主流形式。另外,加之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个别教师用录音代替师生朗读,认为这样最能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更符合时代潮流。有的语文课堂上即使有师生的朗读环节,但形式也极为单一,部分教师以念代读,甚至不作范读,学生朗读后教师不作任何评价,致使学生在课堂朗读训练中没有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二.忽视语文课堂朗读的原因。

1.受应试教育因素的影响,大大制约了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不少师生心态趋于功利,认为朗读不是考试内容,没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朗读上,课堂上即使朗读,往往也是早读课朗读,朗读的对象也就仅仅是要求背诵的内容。

2.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了朗读的地位和作用。有的教师思想观念陈旧,把语文阅读教学当成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课,没有认识到语文课堂朗读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导致对朗读的漠视。

3.教师范读技巧的缺失,弱化了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的教师平时不注重自身朗读能力的培养,对朗读知识、技巧一知半解。朗读教学时,缺乏指导朗读的信心和能力,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朗读指导和训练。

三.强化语文课堂朗读的途径。

朗读教学虽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被不同程度的忽视,但朗读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的现实不可否认。因此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一定要处理好教材中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的朗读,因为学生在朗读、熟读、默读、背诵中,使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提高听、说、读、写的水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语文教师要以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为突破口,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在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朗读能力,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朗读,利用朗读期待和朗读反思与评判等环节,拓展阅读空间,提升阅读质量。

2.教师要掌握好朗读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为学生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朗读,充分认识示范朗读的作用。示范朗读对规范学生普通话、提高朗读能力大有益处,必要时,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录制好的著名播音员和演员的朗读录音带,它会对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和熏陶感染作用。其次,教师要做好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朗读的要领,对不同的课文,要根据文章风格和内容,确定好朗读的基调,安排好朗读的停顿,把握好字词的重音,掌控好句子的语调。一方面对于学生的朗读要给予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点评,让学生对朗读的技巧有所把握。最后,学生朗读应该循序渐进,朗读训练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时段,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朗读内容的选择也应该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3.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课堂朗读形式应该多样化。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朗读形式,组织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朗读,寓朗读于活动中,让学生享受到朗读的乐趣。比如举办朗读比赛、诗歌朗诵会、师生朗读对抗赛等朗读形式,朗读方式上也可以采用齐读、单读、分角色读、表演朗读等等,从而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致。

总之,朗读教学是有声语言的艺术,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只有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的意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科学指导学生朗读,才能促进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只有重视了课堂朗读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语文水平的全面提升。

朗读教学,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 篇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这种不重视朗读的语 文教学提出过严厉的批评:“中学里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达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了。这是不能容忍的。”

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开始发现语文教学中少 了语文味,而朗读是语文细酌入“味”的佳法之一。新出炉的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终于回归了她的本色。

其实,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传家宝”。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朗读教学,古代的私塾教学启蒙就是从读《三字经》、《百家姓》和描红开始的。即使是国子监太学生也十分注重朗读。曾经看过明朝国子监太学生的一份课程 表,他们每月 学习27天,诵读14天,占52%,会讲是由教师讲,每月共6天,占22%,复讲由学生自己讲心得体会,共7天,占26%。不仅学生读,教师也要读。鲁迅先生《从百草园 到三味书 屋》中的老先 生读得“拗过去”“拗过去”。这位 老先生诵 读入神的 样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国家传统语文教学一向重视朗读,并流传了许多有关朗读的佳话和古训,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 而未晓则 思,思而未晓 则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还有白居易读书以至“口舌生疮”,韩愈“口不绝于六艺之文”,最后终成大家。这些佳话也流传至今。

不言而喻,朗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上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把朗读教 学做到恰 到好处,可不容易。

本学期我有幸被推荐出来上了一节公开课,教授的是古诗词的诵读欣赏课。那节课可以说是目标明确,活动也还充分。且似乎也做到了这类课的要求:读中赏,赏中读。但是,所谓的朗读指导也只是停留在列举出朗读要求而已。如,读准字音、读得流 畅、读出节奏、读 出感情。具体指导并不到位,像指导“读出节奏”干脆就是用多媒体直接屏 显出节拍 划分来。至 于指导“读 出感情”就更模糊了。所 以,这节课上 最重要的 环节———朗读教学是低效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效的。

这节失败的公开课让我收获对语文课堂上朗读 教学的反思。我开始积极去听各种课型的语文课,有意识地去观察课堂上的朗读教学。

在观摩我校一位骨干教师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后,我受益匪浅。同样是古诗词的诵读赏析课,但她采用的是“生本”的教 学方法。没有 预先给出 一个“标准”的划分节奏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来说说“断肠人在天涯”该如何停顿,并结合这首小令说说自己的想法。

课堂实录:

生:“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是 主语,表现的游子漂泊在“天涯”的思乡之情。一个“在”字,凸显了游子的现状是人在旅途。“天涯”则体 现了孤苦 飘零的意味。

生:“断肠/人/在天涯”。“断肠”单 读,指相思离 别的情感达到了极点,与秋思的主题也是吻合的,原因就是“人在天涯”。

生:“断肠/人在/天涯”。这样划分,两两一词,读起来有节奏感,似乎字字都敲打在心头,更显出凄凉感。

这位教师不是先入为主地给学生一个规定的读法,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而发出不同的声音,既符合教学逻辑,又提升了读的质量。上课时,教师以此朗读节奏的划分为 切入口,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生成”,很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这首小令。后来,我还听了她上周敦颐的《爱莲说》,她采用由易到难有梯度的朗读指导方法,一读准确流畅响亮,扫除字词障碍。二读读出文章的层次,理清文章 层次。三读读出莲之高尚品格,理解文章主旨。这里的朗读教学要求具体,层次分明,覆盖周全,活动充分;加上形式的变化与调控手法的运用,场面的活泼程度可想而知。一篇好文章就在教师的有层次的朗读指导中,被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这样以读为线索,通过逐层深入的朗读,学生逐渐把握了古诗文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作者的生活情趣。这位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无疑是得法的。

能像上面那位教 师那样,在朗读教 学中如此 得法的,身边还真不多。甚至是一些名师的课堂,他们在朗读教学上也有不少遗憾的地方。

我市名师培训班的教师曾在我校上展示课,其中有一节是苏教版八年级下《散步》。这 是一篇文 质兼美的散文,执教教师刚上课就配上优美的音乐背景来做声情并茂的范读。但我听后,对这位教师的朗读教学指导不是很赞同。教师能范读,这当然很好,但是,上语文课不全是为了教师个人才艺展示。准确地说,教师的这种过早的朗读示范,会过早地规定了学生的朗读方式,容易给学生先入为主的思想,认为只有老师读的是最好的。这样的朗读,漠视了学生的个性特征,束缚住学生的手脚。把朗读也变成 流水线,变成一个 模子里克 隆出来的,课堂上只有一种声音,那么,朗读就不是艺术而仅是技术了。所以我认为应该是先引导学生用心去具体感受文本的音韵美、形式美、内容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学生没有把握到位时,教师的范读再适时适量地进行。这样的朗读教学,可能更有效,更能激发 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同样是以上那节课,除了教师通篇 范读,学生也被要求通篇朗读两次。这显然也是不得 法的。在教学 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发现一篇文章值得朗读的地方很多,但奢望在一节课上一个也不放过,既不现实,也无必要。该读的读,不该读的也读,这个地方读,那个地方 读,主要的地方读,次要的地方读,则消解了教师对文本的驾驭,也导致学生眉 毛胡子一 把抓。紧扣关 键的词句 朗读,就是要做到有所侧重,有所取舍,抓住主干,去除枝叶,抓住文本的关键部位,重锤猛打,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其实,朗读教学应体现读者个性、彰显文本特点、指向文本关键、着力层次的提高等,这样朗读指导才能有效。但也绝不是生搬硬套,必须根据学情,有针对性 地进行朗读指导。让 学生感受 到“读与不 读,就是不一样”,让语文课堂真正回归本色。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朗读在语文 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不但要重量,重质,同样也要注重读的形式和方法;形式化、表面化的指导,只能让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都说“教无定法”,朗读教学虽无定法,却贵在“得法”。而要做到“得法”,对很多语文教师来说可谓“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断地研究、探索、实践,才能掌握好这一可让语文细酌入“味”的佳法。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传家宝”,它的曾经缺失让语文课堂教学少了许多语文味,所幸语文教师们能及时在实践中发现朗读教学是语文细酌入“味”的佳法之一。要使朗读教学指导“得法”、“有效”需教师们根据学情,依据不同文本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探索、实践,如此,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读与不读,就是不一样”的效果,才能真正使语文课堂回归本色。

中学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研究论文 篇5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思想上的不重视以及中学生由于心理变化导致“金口难开”的现实,让朗读这一语文教育传统渐渐变得黯然、举步维艰。课堂时间去哪儿了?赏析、讨论、交流……把朗读抛之脑后。即使读,也是速读、浏览或只是出声的“念书”,如小和尚念经一般,偶尔也“大声”地“读起来”。从没考虑过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朗读的基本要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使朗读教学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堂严重丧失了“语文味”。朗读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促进记忆等;它还能让学生走近作者并体验他们的情感,陶冶自身的情操;可以让学生感悟美,提升审美的能力;也是学好语文的根本方法。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根据日常课堂的实践与思考,可以采用以下几点措施:

一、认识到位,思想重视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朗读要做到“保底”,即要让学生把文本读得朗朗上口,达到正确、流利,这是朗读的最低要求。课前布置、课中指导、课后强化,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有的文本较长,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我们不能泛泛而读,应抓住重点句段让学生多读,抓住有欣赏价值的片段让学生多读。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达到把重点句段熟读成诵,进而深化理解。通常情况下,阅读课我们可分为三个步骤:1.初读。通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2.细读,要抓住重点句段,寓分析于朗读中,以指导朗读进行分析。3.精读。即品评语感,欣赏课文精华。朗读,需要时间的保证,更需要教师在思想上的重视。研读余映潮老师的课,我们会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他把朗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会有多次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朗读,简直就是“把学生丢进语言的海洋里涵泳”。

二、提供示范,教给方法

“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这是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讲课的一段话。很明显,这里一半意义的`理解得益于教师的范读。教师的范读就是火种、是催化剂,是将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艺术再创造活动;它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朗读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体悟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垂范,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不断地加强专业素养,积极提高朗诵基本功,用自己的真功夫来激起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与热情。“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朗读能够加以指导,让学生切实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学习朗读时,一般可分为听、学、试三个过程。听,就是听读(听录音或教师范读);学,就是仿读,教师此时就要纠正学生在朗读中语调、节奏、停顿、轻重、情感等朗读方面的问题;试,就是让学生放声朗读,在这一过程中可根据文章内容可采取范读、齐读、分读、配乐读等方式来实现。

三、创设情景,激动心灵

创设朗读情景的方法很多,导语式、范读式、多媒体课件演示式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思维,让他们在一种浓郁的富有情意的或者是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中进行朗读。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可见,这种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与创造性的氛围密不可分。余映潮老师在教学“纸船―寄母亲”一诗时,在氛围创设上可谓别具匠心:从“内心独白”式开始形成,从“轻声倾诉”式到“深情演读”式,情感氛围逐步“浓郁”,朗读时间长、角度精、体味深、形式美,支撑起一个实实在在的感受、体验、诵读的学习板块。我在尝试这一方法时,发现朗读效果非常好,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很深入。

四、巧选角度,设计多样

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之我思 篇6

目前中学语文新《课标》又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有效地朗读,在朗读中提升整体感知与把握的能力,从而感受情感的熏陶。我们也许不曾意识到,朗读也是一种感受与表达,也是一门升华知情意感染力的艺术。“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也是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做好朗读教学的引导与培养,是我们突破语文感受教学中的一条捷径。

一、关于实施

朗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训练,并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日常诵读的评价。可见,朗读培养是有目的、有着重点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对学生朗读的有效指导非常重要。

以下是学生对于课堂朗读接受程度情况的调查:

可见,学生对于静态的文字,更愿意以动态的形式接受。如果课堂朗读铺垫、引导等处理得较好,学生还是很喜爱朗读并乐在其中的。

如何加强指导,使学生领悟文章的精妙,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

1.品境——了解写作背景及作文目的

提供情景导入或渲染。此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或电教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这样学生朗读时才能投入感情,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

2.入境——理解感受文情,置身情境

朱熹有言,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为重要,用心思考,把朗读跟理解相融合。只有熟悉、理解,才能理解得到位,读得好。

“入境”朗读对教师的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先要有意识,有感情,会引导,对课文的意境有深入的理解与把握。

其间,教师可通过音乐、图片、实物、电脑课件、影视片断等生动直观的手段营造朗读的情境,亦可通过表演、竞赛、教师引读、范读等方法激发朗读的情趣。

3.出情——进行有效的朗读技巧指导,使学生读出感受

朗读前的引导、铺垫很重要,它的一切目的是为了很好地表达,也就是“出情”。朗读技巧的指导很重要,而有效指导则更应强调。通过指导,学生既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也要明白不同语言朗读的表现形式,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情感细腻程度的把握等等。对于学生既要有感性的认识,又要有理性的指导,才能避免学生的机械模仿。

朗读不但要重质,更要重品悟。读,要读出情,品,要品出意。机械的重复只会使学生品之无味、诉之无语,甚至倦怠;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训练,是学生、教师、作者思想世界的激情碰撞,更是学生深刻体验的放开与表达,应当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

二、关于有效性

课堂朗读,已被重申了许多次,但它的实施运用却在教学中鲜为所见。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我认为具体有效应得到重视。

1.再现图画。就是用实景图片、幻灯片等视觉刺激,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使学生感同身受,自然进入到文本意境,促使有效理解、朗读,使学生在欣赏图画时产生感情,并注入朗读中。此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描述说明或写景抒情等课文。

2.音乐渲染。就是借助声态听觉的形象,烘托、渲染朗读背景,较好地结合内容刺激学生的朗读感受,既让学生感受文段的音乐美,又激发了学生的感受力。此类方式适合对情景渲染力要求较高的课文。

3.语言铺垫。所谓语言铺垫,就是指教师通过对所学内容的环境、情感等的生动描述、铺垫,引起学生知情意的共鸣,提高朗读效率。在做语言铺垫时,教师应注意语言精练、明了,具有较强感染力等特点。

4.视频。这里所指的视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形象地再现画面和知识内容,插入集合动态画面、声效背景等综合手段的教学方式。其学习方式相对而言更加轻松,涵盖性较强,也较为直观。在教学过程中,视频的内容更具有凝练性和生动性,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下是课堂朗读练习综合几种形式的效果调查:

从此调查可见几点问题:

1.自由朗读不如齐读效果好,齐读不如个读效果好,个读不如教师共同参与效果好;

2.学生对于朗读兴趣较大,混合出声效果较好;

3.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分角色朗读,对整体学生的影响较好,两人或多人参与效果较好,但朗读个体也容易欠缺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4.教师在学生整个朗读过程中的引导和归正作用很大;

5.直观图片、声效影响、语言引导及视频,几种方式相比,直观图片较好,语言铺垫次之,声效感染力的引导效果最好,而视频对于调动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局部理解的影响效果较好,但也往往容易把学生带离文本(几种方式综合运用效果更佳,但过程较为繁冗,耗时也较多)。

三、还需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的朗读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哪些具体问题呢?

教师对待朗读教学应该有一个正确、明确的态度,做好示范,做好引导,做好评判。为了加强学生诵读指导,提高朗读水平,教师也可以从字、词、句入手。每个词都具有特定的意义,不同的词语,比如在重读、停顿等方面,在朗读时,需要有不同的音效形象,让感染力更鲜明和强烈。

此外,也可以通过对比等方法,促进学生理解、感悟,丰富语言的色彩。教师应讲明要领、技巧,指导好学生,带着学生,在情感、意境、节奏、音效,语气、语速、情感、语调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品析。另外,可以采取学生间互读、互议等方式促进提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齐读、个读、对读、串读、分角色朗读、跟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方式的间或运用,也不失为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好方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朗读后的师生、生生交流也非常的重要、有效,教师应加以引导、解答,不可忽视。

关于评价的语言,有一般性肯定或否定的语言,有一定激励性的语言,充满激情的語言,有针对性的语言,指导性评价的语言等。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具有激励性,并且充满激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但朗读评价的形式过于单一,课堂朗读效果往往不佳。

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而又缓慢的过程。其中,朗读能力的提高也是如此。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地正确把握好朗读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悉心指导学生朗读,就能使课堂朗读教学最大程度地呈现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音律,也就能唱好品味朗读的优雅歌谣,更好地为语文教学及情感领悟、表达能力的提高奠定扎实、有效的基础。

参考资料:

1.余映潮《中学语文朗读教学例谈》,知识出版社。

2.张华毓、胡兰《我们的朗读课堂》,长春出版社。

3.罗敏《初中生创造性阅读》,重庆出版社。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篇7

一、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朗读

通常而言,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如果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那么就非常容易理解课文所表述的内容,进而深入体会作者情感。反之,学生只是单纯朗读课文,无论朗读多少遍,都无法充分掌握课文内容及情感。所以,在朗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实际生活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与体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朗读《美丽的丹顶鹤》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看到的丹顶鹤情况,进而联系课文内容,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联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二、根据学生特点变换朗读形式

朗读形式不同,其具体要求也不同,加之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导致教师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展开教学。倘若采用此方式展开教学,就无法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作用,导致学生学习效果较差,为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变换朗读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效果。例如,当学生生词量不足的时候,很难顺利完成朗读,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范读;或者让朗读好的学生进行领读,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课上教师的工作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除此之外,也可以展开分角色朗读,这样不仅能够调动课堂气氛,还可以对角色情感予以充分体会,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与情感。例如,在朗读《小松鼠找花生果》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别饰演小松鼠与鼹鼠,之后按照课文内容展开对话,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强调朗读的词汇发音

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基础知识积累,所以,教师特别重视学生对词汇朗读的发音,从而通过规范词汇发音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朗读效果,一定要重视词汇发音的训练,这样不仅可以纠正学生错误发音,加深学生记忆,还可以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深化学生文化情感,以此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美丽的沙南群岛》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发音训练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且对辽阔、宝库、岛屿、黑暗、矿产等词语进行正确发音,有效规范学生的朗读。与此同时,通过对相关语句的朗读,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可以进行有效断句、停顿等,从而通过有效的朗读,深化学生的情感表达,以此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我国南沙群岛的魅力。

四、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思考

就小学语文课文来说,其文中的每一句话,均有其价值,均表达了不同的含义与情感。倘若学生只是单纯朗读课文,未能进行相关的思考,很难对每一句话的用意进行体会。为此,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思考,这样就可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且体会每一句话的含义与情感。例如,在朗读《台湾的蝴蝶谷》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在“台湾的蝴蝶谷”中看到了什么,从哪些方面描写体会作者感受?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朗读,这样就会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并且体会到作者的感受。

五、重视互相评价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评价方式越来越丰富,不再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上,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得到了广泛运用。师生互评,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差异给予针对性指导,以此让学生了解自身不足,从而加以改进;生生互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彼此了解,增加彼此交流。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 篇8

关键词:朗读,语文教学,课堂教学

课堂上的朗读, 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 没有朗朗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 读必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形成怎样的课堂, 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就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之一。下面我谈谈怎样为学生搭建朗读的展示舞台。

一、借用插图, 图文结合

语文课文中, 大多数都有与课文密切联系的插图, 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再现画面, 让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训练, 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如教学《鲸》一课时, 为了使枯燥的说明文能够更轻松、愉快地被学生掌握, 可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 再现画面, 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鲸鱼进行介绍, 为复述课文作好铺垫。而教学《荷花》一课时, 可针对课文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特点, 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制作成几组动画, 让学生进行角色配音。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争先恐后要求为画面中的角色配音, 许多学生还一遍遍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力求绘声绘色地读出角色的思想感情。

二、借助音乐, 熏陶神悟

音乐, 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熏陶和哲理的神悟。小学语文类型不一, 倘若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各自朗读基调相同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 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月光曲》这一文中, 可先让学生听贝多芬所弹奏的《月光曲》, 让其感受这首《月光曲》是由平缓柔和发展到高昂激情, 然后又回到平缓柔和的这一过程, 进而体会贝多芬的情感波动, 然后让学生在此音乐中对课文第九自然段进行朗读。学生一个个沉浸在大海起伏变化之中, 声中融情, 情随声出, 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也使学生在课文中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角色朗读, 情感体验

教学生读一篇课文, 旨在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故事情节, 描绘景物, 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中有两个角色:小红军和陈赓, 在知道阅读时, 可分两步:首先是分角色前的铺垫, 即让学生归纳出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然后抓住关键词, 如:满不在乎、微笑、倔强、命令、无可奈何等进行指导, 这一层次的铺设在学生的脑海中印下了两个角色各具什么品质的烙印, 揣摩出两个人物的语气和语调;最后便进行分行角色朗读。让学生选择好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对不同角色品质的理解, 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

四、启发诱导, 入情入境

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 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启发学生的情感, 可以把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的情境中, 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 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如《庐山的云雾》这一课, 在指导学生朗读“漫步山道, 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这句话时, 可先让学生回想《西游记》里那腾云驾雾、飘飘欲仙是什么样子的, 从而唤起学生头脑中的有关表象, 趁热打铁问:“想想看, 这句话应该怎样读才能让人听了好像亲临其境一样呢? (要读得轻一点儿, 慢一点儿, 柔和一点儿) ”如此, 就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 读得有声有色, 有情有景。

五、扮演角色, 化境为动

小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在课堂上, 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 诱导他们进入角色, 表演一下课文的内容,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还能启迪他们的思维, 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三个儿子》中可用合作的形式扮演三个妈妈和三个孩子;《骆驼和羊》中的骆驼和羊, 可让学生带上头饰进行表演。学生边演边说, 再现了课文中的情景, 同时在表演中又渗入了自己的言行。这样学生通过主动参与, 既提高了朗读水平, 也受到了美的陶冶。

语文课堂朗读教学 篇9

一、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 学生朗读的目的性不强。

小学生年龄小,独立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都没有形成,学习知识主要靠老师的慢慢引导,朗读不是简单地读一遍文字,也需要老师的细心引导。在引导学生们朗读课文的时候,不能只要求朗读的速度和数量,教师要更加重视朗读的质量,不仅要教学生读书,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读一句、一段或一篇文章。有目标地朗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一篇课文。

2. 朗读时间不够。

一节课只有40分钟,这需要老师合理地分配时间。许多老师由于上课时间没有掌握好,基本的字词讲解、知识点的解说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留给朗读的时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这就造成朗读时间不够,学生无法从朗读中得到锻炼,亦无法发挥课堂朗读教学的优势。

3. 固定的课堂模式,朗读枯燥。

传统的上课模式是老师写,学生记;老师说,学生听。朗读教学也是如此,老师往往只把朗读作为整节课正式内容的过渡,领着学生朗读一句,翻译一句,老师和学生就像完成一项无关紧要的任务一样,机械地读完,枯燥无趣,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体验到朗读的乐趣,容易造成学生上课易疲乏,课堂教学效率低。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1. 明确朗读目的。

针对每篇课文的知识点,教师对文章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不同,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制定相应的明确具体的朗读目标,并要告诉学生一篇课文的朗读目的是什么,第一次朗读和第二次朗读的目的有什么不同,有方向有针对性地思考,全面理解一篇文章。

2.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分配,增加朗读时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读得多了,对学生来说自然大有益处。老师在课堂上要合理安排时间,在朗读中学习字词,学习文章的整体思路,注重朗读的效果,提高朗读的教学效率。

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朗读的主体,老师要在课堂上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安塞腰鼓》一课,老师可以在学生朗读时配上腰鼓的旋律,让学生随着音乐,感受到整篇文章的情感和美感。对于角色对话较多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从中体会到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主旨。结合学生的特点使用多样化的朗读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 提高朗读技巧。

初次朗读的时候,主要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对文章有初步认识,同时把握文章的思路。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简单的朗读任务,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一般一篇短文章需要读五六遍,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让学生自主朗读时,老师要给予适当指导,如果学生朗读出现错误,要及时纠正。朗读中可以让学生画出不懂的地方,最后汇总,共同解决相关的问题。再读过程中,学生要重点理清文章结构,分析文章各部分的作用和内在联系,逐步深入。初读文章之后,对于学生的疑问,老师不必将全部答案告知,应该引导学生在再读的时候,自己探索答案,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朗读的效率。

品读文章时要细读,要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领悟文章蕴含的情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抒发情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单一的学生朗读不能充分地发挥课堂朗读的有效性,老师可以选择齐读的方式。齐读有利于老师发现整个班级的朗读字词或者语音问题,并集中纠正。同时解决了平时朗读能力低的同学的胆怯心理,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积极朗读,这有助于树立学生朗读的信心,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提高朗读能力。

5. 结合生活实际朗读。

好文章都是出自于生活,有时学生在朗读课文后,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朗读文章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如此一来就不难理解文章了。比如《少年闰土》这一课,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故乡的小伙伴来学习课文,回忆与作者不同的童年故事,相似的童年乐趣。

语文课堂朗读教学 篇10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不添减文字, 不读破词句, 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 与字词多次“见面”, 牢固掌握字的读音, 强化识记字形, 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 能使学生读得正确, 读得流畅, 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 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 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 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 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 指导学生朗读, 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 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 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 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对于我们这边的孩子来说, 草原是相当陌生的, 我们的孩子不经常看到草原、牛、羊, 理解起来也相当的困难。我就从学生实际出发, 运用多媒体图片来展现大草原的美丽,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给学生提供了真正的草原图景, 丰富了学生的表象, 弥补了因地域差异、经验缺乏而可能造成的学生想象的缺憾。再让学生在老师的配乐朗读中无拘无束地想象草原景象, 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 让学生通过倾听老师的诵读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每个学生都可以产生建立在自己已有经验之上的独特感受。课中又通过一些图片让学生理解“铺满新绿”、“远处”, 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 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等词句。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 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 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用声音再现画面, 让学生进入意境, 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 感受自然的美。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 是老师的再创造。朗读是活的, 讲解是死的。讲解只能使人知道, 朗读则理解、感动。徐永年说过:“阅读教学是要读, 宁愿让学生跟着我一句一句地读, 也不要多分析, 多讲一句。”所以, 这节课中我让“读”唱主角。作为第一课时, 我舍得花时间给学生读书, 纵观整节课, 两次通读全文, 一次默读全文, 更有多次感情朗读、回读。特别是精读环节。以课后习题4为统领, 让学生先找出描写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句子, 再说说感受, 最后把感受带到文中反复体会、朗读、诵读, 用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的匠心, 学生是用“两只眼睛”读书, 这样, 才能不断地读出恍然大悟。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 感染学生, 使学生入境入情, 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更唤起美的共鸣, 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 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 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 诱发他们去想象, 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 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 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 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卢沟桥烽火》叙写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强盗行经, 歌颂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点明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从此拉开了序幕。文中有大量的描写敌我双方的词语。描写我军的有:悄悄地、进发、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暂时退守……描写日军的有:偷偷地、摸来、恼羞成怒、人仰马翻……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准确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感受本文对比鲜明, 描写生动的写作特色, 在此基础上表情朗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学生在朗读中不断提高认识, 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 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 去判断事物。此时, 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 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 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朗读:语文课堂教学之“线” 篇11

第一,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读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习惯于生字词教学时让学生读字词,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读课文,精读课文时再读课文。这是前辈们传授的经验,我们年轻教师依葫芦画瓢,往往缺少更多的思考。课堂上,你读我读大家读,热热闹闹,却是事倍而功半。经过多轮的摸索,我以为:教师每一次请学生朗读都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并且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认真巡查,切实把握,及时反馈并校正。否则,朗读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手段,不仅不能辅助教学,还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

第二,丰富朗读形式。朗读的形式是可以丰富多彩的,特别是低年段的语文教学,学生很积极,喜欢读,愿意读。如果形式单一,就会让学生感觉读书索然无味,很快就不想再读了。粗略地总结了一下自己采用的各类朗读方式,大致有指名读,全班齐读,竖着开火车读,横着开火车读,同桌两人一起开飞机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男女分句合读,点学号位数相同的一起读等等。在丰富的形式中,学生能够保持高昂的热情,读得更有效。读错了一句话,老师请其他同学纠正后,让读错的再读一遍,或者请其他学生也读一读,效果可能会更好。但是在很多时候,却会被我们一带而过,忽略了及时纠正与再次朗读。近年来,教育界的不少有识之士都在呼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呢?我想,课堂应该从琐碎分析中走出来,老师不停地问,学生不停地答,这样的教学形式应该摒弃。可以给学生一个较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让学生从朗读中去理解课文,尝试着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或许比师问生答式有效得多。有时候问得越多,学生越抓不住重点,越容易走神,课文的内涵也随着教师的琐碎分析而淹没了。

第三,范读比讲解更重要。范读是朗读训练的一种方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范读可以真实、生动地表达课文的内容,再现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性格或者某些画面、某种情感,所以,有时候告诉学生怎样读不如范读一遍给学生听,让学生从倾听范读中体会。不少教师常会“告诉”学生,要把某个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或慢些,这种浅层次的朗读技巧缺乏深层次的内心体验,学生根本读不出个性化的感受,又怎么能在读中去理解课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让学生说说在听老师范读时的感受,再读出自己的感受,这应当是语文学习的正途。当然,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的作用,不能让学生机械地模仿,“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是语言的魅力所在。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夸大朗读的作用,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文如珍珠读如线,朗读应当成为贯穿课堂教学的一条线,而线上的珍珠永远是语言文字。

(王雪,南京财经大学附属小学,210003)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感情朗读 篇12

一、巧授方法, 夯实感情朗读的基础

朗读是一种能力, 而感情朗读更是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用自己富有感情色彩的诵读予以体现。既然是一种能力, 在学生不能有效表达时, 就可以给予巧妙的指导, 因为学生还是需要教师必要的“授之以渔”。这样, 既让学生通过朗读体验方法, 又能运用该种方法更好地表达文本所要体现的思想情感。如一位教师教学《长城》时, 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远看长城, 它像一条长龙, 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 有一万三千多里。”教师通过抓住重点词“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后, 指名一学生有感情朗读, 该生语速较快地朗读了这句话, 教师微笑着说: “我感觉长城不过十里长, 你能放慢语速, 把长城读得再长些吗?”该生放慢了语速朗又读了这句话, 教师肯定地说: “这次朗读中的长城长多了, 不过还只有千里长, 能再放慢语速试试吗? 要读出长城的雄伟壮观。”该生第三次语速缓慢地、有感情地读“一万三千里长”一词, 其他学生给予热烈掌声。最后教师让全班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特别对于“一万三千里长”一词, 学生缓慢的语速, 肯定的语调充分表达出长城雄伟壮观。

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在执教《慈母情深》时, 对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这样巧妙设计的。在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这一句, 教师先指名学生朗读, 并谈谈对这句话的感受。再齐读, 找找这个句子的特别之处———“我的母亲”一词放在每个分句的后面。然后通过出示正确语序的句子“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 转过身来了, 褐色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通过对比, 学生发现把“我的母亲”置后, 更能强调母亲的辛劳与疲惫。对于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已深刻理解, 但学生朗读时, 语速较快, 不能用感情朗读很好地表现出来, 王老师是这样巧妙授之方法的: “看过电影中的慢镜头吗?哪句应该是慢镜头特写?”学生很快地一致地认为是“我的母亲”一词, 王老师就让学生试着读一读。 ( 学生的朗读语速还是有些快) 王老师仍不慌不忙地创设情境, “仔细地看, 闭上眼, 师深沉而缓慢地朗诵: ‘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然后, 激动地问道: ‘此时, 你看到母亲的背是怎样的背?’ ( 悲伤地) ‘在我记忆中, 母亲的背应该是……’学生发挥想象, 畅谈感受后, 继续逐句吟诵后面的句子, 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挥想象, 更深入感受母亲的辛劳与疲惫。”接着, 王老师和学生分句朗读, 王老师用低沉、略带凄凉的语调, 缓慢的语速朗读“我的母亲”一次, 最后, 师生轮换, 至此, 学生对于这一词的朗读才读得有滋有味。正是教师针对不能很好地用感情朗读表达所体会思想感情的问题, 巧授方法, 才能让学生感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 才会将自己的所体验到得情感真挚地释放出来, 让感情朗读变得有情有味, 让语文课堂变成一种享受。

二、品读悟情, 深化感情朗读的作用

作者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对于不断发展、深化的情感, 就可以借助于反复朗读, 从而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深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作用。如王菘舟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 在研读、了解了重点句“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后, 王老师并没有满足驻步, 而是让学生继续从文本中寻找反映“母亲工作地方噪声很大的句子”。一个学生找出“我大声说出母亲的名字。”教师追问: “为什么要大声说?”在学生述说噪声大的原因后, 就是指着大屏幕, 大声激动地说: “这就是我的母亲, 她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拼命工作的。大声读———”学生也大声而动情朗读重点句———“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相继其他学生纷纷找出其它的句子, 教师没有过多的话语, 也无须累赘的话语, 而是一次又一次, 激动地指着的屏幕, 让找出句子的学生朗读该重点句。虽然是一次又一次的朗读, 学生朗读不但没有疲倦、单一, 他们的朗读变得越来越情感投入, 对母亲的辛劳与疲惫也愈来愈理解的深刻。

在朗读中感悟, 在感悟中通过朗读加深情感体验。这样, 感情朗读不是枯燥、乏味的重现, 而是逐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内涵以及思想感情的过程。

三、妙设情境, 掀起感情朗读的波澜

叶圣陶曾说: “读书心有境, 入境始为亲。”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一个逐步感悟, 逐步深入的过程。苍白的语言, 单一的情境会将感情朗读陷入一潭死水, 显得僵化、枯燥。这样的感情朗读怎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又怎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入与理解? 感情朗读着重突出的是“情”,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人的情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会碰撞与发展。因此, 作为教师就必须要根据文本内容, 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创设引人入胜的感情朗读情境, 才能让感情朗读不断升华, 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将内心感受融入感情朗读, 激起激动不已的情感高潮。如王自文老师教学《古诗二首———《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学生通过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感悟北方沦陷区老百姓悲惨、愤怒、绝望和南宋王朝的腐败无能, 抓住《题临安邸》中的“醉”字, 让学生发挥想象, 感悟了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与腐败, 导读出“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有没有注意到第二个句子是个什么句?

生:反问句。

师: 谁问谁?

生: 是作者在问南宋统治者。

师:如果你是作者, 你怎么问他们?

……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这个昏庸的皇帝!

生: (齐声愤怒地) 西湖歌舞几时休?

教师创设不同的质问情境, 不仅能很好地将作者陆游强烈的愤怒之情理解与揣摩, 而也越来越激起学生的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怒之情。因此, 学生在感情朗读中情感变得越来越强烈, 古诗的感情朗读也越变越慷慨激昂, 自然掀起了感情朗读的高潮。

四、围绕主旨, 升华感情朗读

“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一般情感性较强的文章, 都围绕一条主线展开。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教学时教师也常常围绕这条情感主线进行教学设计, 组织课堂教学。作为能加深对文本理解的感情朗读, 对于它的设计也应牢牢把握好这个主旨。这种感情朗读才不会游离于教学之外, 相反, 恰到好处的感情朗读, 既加深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感悟, 还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 富有灵气。如王菘舟老师教学的《慈母情深》, 整堂课都围绕“慈母情深”的情感主线, 通过抓住重点句“我鼻子一酸, 攥着钱跑了出去……”组织教学。王老师通过创设不同层次的情境进行朗读, 并通过寻找反映“母亲工作地方噪声很大的句子”, 让学生反复诵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让学生在朗读深刻感受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 ( 前面已陈述) 。教师深情地表述着: “这仅仅是今天, 昨天的母亲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的? 明天的母亲又将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 去年的母亲呢? ( 情绪越来越激动) 明年的母亲又将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明年的明年呢?”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教师随之回归主题: “所有酸楚集中在一起, 我怎能不鼻子一酸?”让学生再读重点句“我鼻子一酸, 攥着钱跑了出去……”此时, 学生深刻领悟到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 生活的艰难。

所谓殊途同归, 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 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 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 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 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总之,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只有让学生掌握合理朗读方法, 创设丰满、生动的情境, 紧紧扣住情感变化的主线, 感情朗读才会变得既富有感情, 又有灵气和创新性。更好地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通过到位的感情朗读表达学生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样才使感情朗读走得更远! 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 学生们的刻苦练习, 才能真正在小语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摘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中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但要注意不同文体的朗读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应从以下几方面突破:巧授方法, 夯实感情朗读的基础;品读悟情, 深化感情朗读的作用;妙设情境, 掀起感情朗读的波澜;围绕主旨, 升华感情朗读。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感情朗读

参考文献

[1]郑建华.学生的转变让我幸福——班级管理与教学质量提高[J].都市家教, 2013.

[2]陈雨薇.王崧舟“诗意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4.

上一篇:河南都市频道下一篇:安全协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