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美育教学

2024-10-01

语文课堂美育教学(共12篇)

语文课堂美育教学 篇1

摘要:“美育”是中职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如何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水平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 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层面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元素, 探索语文课堂中的美育策略, 以期对中职语文课改的深入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美育,中职语文,教学实践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 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形象为手段, 以情感为核心,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由此可见, “美育”也是中职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美育与学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相脱离或者被弱化, 往往处于被忽略、被漠视的尴尬境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水平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 以达到美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有鉴于此, 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层面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元素, 探索语文课堂中的美育策略, 以期对中职语文课改的深入开展有所帮助。

一、善引领, 以人性美激励学生求真、向善、爱美

人性美是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是人们求真、向善、爱美的天性。中职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有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 以高教版《语文 (基础模块) 》教材为例, 在“阅读与欣赏”部分选编了大量优秀作品, 有的蕴含着爱国主义思想, 有的充满着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有的表现亲情的可贵。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 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性、感情方面的教育和熏陶。所以我们应自觉加强美育, 发展学生心灵深处的真、善、美的成分, 使语文学习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自觉需求, 点燃中职生的理想信念, 激活中职语文课堂。

如《语文 (基础模块) 》下册第一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 从多个侧面揭示了人性美的丰富内涵:《合欢树》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散文, 作者通过追忆母亲以及对合欢树由来的叙述, 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善良》谈论的虽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善良”的内涵进行了新的挖掘, 作者通过对善良与凶恶的对比分析, 热情讴歌了善良的伟大力量, 表达了对善良的坚定信念;《人生的境界》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 启发我们深入思索人生的意义, 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选读课文《父亲的手提箱》节选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获奖演说, 作者以父亲的手提箱为线索, 讲述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感悟及父亲对自己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影响, 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沉思念。这些美文或美在境界, 或美在善良, 或美在爱的付出, 或美在对爱的感恩。教师在讲述的同时, 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人性美进行感悟、发现和追求, 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趣味。

二、重欣赏, 以自然美唤醒学生陶情、冶性、愉心

自然赋予我们一切, 自然中的天地万物绚丽多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既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 又能净化我们的心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然、放松地欣赏美的景色来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以自然美唤醒学生陶情、冶性、愉心。

如《语文 (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我的空中楼阁》, 是一篇奇颖秀逸、情思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 它描绘的是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风景图:眉黛似的远山, 苍翠欲滴的山林, 虚无缥缈的小屋。表达了追求大自然的美, 厌弃尘世俗流、纸醉金迷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教学时,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 让学生沉浸在李乐薇精心营造的空中楼阁中, 为她的美文、美景所陶醉。作家笔下的大自然生机盎然, 能唤起人的生命活力, 教师的教学就应使学生有思有感, 可赞可叹, 让山水之美激发起中职学生生命、思维和感情的活力, 与学生一起感悟幸福的真谛, 追求心灵的归宿, 让学生明白不是世界没有美, 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美育, 把课文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学生的未来相联系, 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此鲜活的教学理念, 造就了鲜活的语文课堂, 学生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流连忘返。再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教师可以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学生来到滁州城, 依次介绍琅琊山、酿泉、醉翁亭、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 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享受美景!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 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景色, 积累了素材, 拓宽了审美视野, 并自然地内化为自己的阅读、审美感受。

三、弃偏见, 以科学美引导学生启智、激趣、求异

科学深奥、严谨、枯燥, 科学家老迈、严肃、古板, 这是常人的偏见, 也是我们的误解。其实科学美是一种美的形态, 它呈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内在精神, 和艺术品一样, 它同样让人产生一种寻味无尽的审美愉悦。中职语文教材中客观存在着大量的科学美元素, 审美化的教学活动犹如“登山探宝, 下海寻珠”。我们应摒弃常人的偏见和误解, 以美学的眼光, 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发现科学美、欣赏科学美、感受科学美。以科学美引导学生启智、激趣、求异。

如《语文 (基础模块) 》下册第二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 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科学美的无穷魅力。《科学是美丽的》揭示了科学之美的意蕴, 课文通过引用丰富的事例, 阐述了科学世界各种形式的美感:原子中“云深不知处”具有奇妙的朦胧美;生命之源叶绿素中的“绿色秘密”具有诱人的神秘美;“生命之梯”DNA回旋曲折的双螺旋具有旺盛的活力美;“纳米”世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结构具有复杂的精致美……科学之美, 千变万化, 美不胜收!《南州六月荔枝丹》体现了科学思维的严谨美。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对荔枝的描述准确与否, 课文从科学的层面一一剖析开来, 或肯定, 或否定, 或纠正偏差, 客观、翔实地介绍了荔枝的形态结构、贮运、习性、产地、栽培史等。作者措词准确、生动, 融科学知识与古诗文于一体, 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极高的艺术修养。《飞向太空的航程》表现了科学精神的崇高美。《中秋月》从科学和人文两个角度还原了中秋月的真实面目, 让我们了解了中秋月的科学知识和人们钟爱中秋月的原因, 体现了科学真和美的统一。再如教学拓展模块第十八课《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时, 引导学生:热爱文学, 沉浸于艺术, 或许不能改善物质生活, 但可以充盈我们的内心, 慰藉我们的灵魂, 提升我们的修养。只要我们用探询的眼光去寻觅文学作品中的美, 触摸令我们感动的东西, 我们就会陶醉, 就会震撼, 就会从蒙昧走向智慧。进而让学生从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事例中明白:“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互补的, 是精神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 笔者深深感受到中职学生的内心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同样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等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地完成知识的传授, 而应寓审美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让美育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 以此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趣味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倪文锦.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科书 (基础模块、拓展模块)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语文课堂美育教学 篇2

小学的语文课程除了对孩子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外,还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爱美的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一、美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美育需要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来进行,语文学科也是美育的一个途径,担负着美育的任务。而语文学科中的美育任务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来实现。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有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而且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到古今中外,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内容,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语文学科的教学,是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工具,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历史,认识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美的价值,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优秀作品,传递着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和美。有起源于自然的汉字美,如“月”字,会使人联想到蓝蓝的夜空中或像镰刀或像玉盘的月亮,使人产生不尽的遐想之美;有诗句名篇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使人感受到雄伟气势之美;还有桂林山水的清、静、奇的美等等,这些美的教学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教育和审美能力培养的极好材料。又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言谈的语言美、形体教学的形式美、润物细无声的情感美、课堂设计的结构美,以及板书设计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都能对学生潜移默化,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再如,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是民族的根系,凝聚了民族的全部智慧和精神财富,如会意字“采”的劳动美,“龟”的意象美,“众”、“森”等字中的凝聚力。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体验,能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感染,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震撼,从而使学生进入美的境界,形成美的思想。

三、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使小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最为重要。课堂教学中的美育,能把美感直觉的形象性、经验的理论性以及耳濡目染的愉悦性等引进课堂教学,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产生更多的吸引力,更强烈的感召力,更浓烈的诱导力,将学生带进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情景,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师在上课时表现出来的志趣、情趣和谐趣,能使学生产生各种审美趣味:授课知识的丰富多彩作用于学生的审美感官,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的喜爱和向往;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巧妙性、和谐性能时时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受形式美;精心设计的技巧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得到收获,能取得同学和家长的认可,感受到成就的乐趣;教学过程中思想内容的深刻性,能使学生产生感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产生对真、善、美的喜爱,增强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兴趣;教学中的情感弥漫于学生的心灵,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濡染学生的内心;教师高尚的情操,新奇的思想,独到的见解等,能使学生从心里佩服,不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思想观念,模仿教师的风度,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更加喜欢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不仅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篇3

一、挖掘教材,渗透濡染

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美的因素进行美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启发、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体裁中去发现美,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的鉴赏力,以期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学习《我为何而生》这一课文时,我们要鉴赏其真挚的情感和耐人寻味的哲理。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用文学的笔法,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永恒的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即“对爱情的渴望,对知道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作者用“单纯”“强烈”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并伴随着“动荡不定的生涯”中,表明它们是在作者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文章充满理性力量,但字里行间饱含着巨大的激情,充分显示了思想家罗素博大的情怀与崇高的人格。他对人类的关爱之情,令人感动;那样溢在字里行间的博爱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再如文言文《陈情表》,这一文章详尽而委婉地叙述了李密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处境,申述暂时不能应召赴任的衷情,言辞恳切,表情达意淋漓尽致。学习本文,我们要学习作者融情于事,真切感人的“情”,又要理解作者作为“亡国贱俘”对新朝国君陈情时的谨慎、得体,恰如其分的语言;既要读懂李密的“孝”情,又要领悟其中的感激之“情”。通过学习课文,让同学们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教育不仅要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建设服务,更应该注重树人,注重他们的思想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分析形象,渐染陶冶

挖掘教材中美育因素,分析优秀作家们精品中美的形象。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着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审美教育必须抓住文学作品的形象这个基础环节,培养学生鉴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陶冶学生求真、趋善、爱美的性格和道德情操。

例如有的老师教莫泊桑的《项链》时没有认真分析女主人公的形象,只是一味地根据教参上的说法,是批判享乐主义的腐朽思想。其实玛蒂尔德的性格是多重的,爱慕虚荣是玛蒂尔德性格的第一内涵。她不满足于自己的身世和处境,依仗自己的美貌,心中充满奢望,于是,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成了她性格的第一层面。但是,玛蒂尔德性格中还有她依然本质的东西,即善良、诚实、质朴的本质。另外,性格中还有坚韧、忍耐和吃苦的内涵。

我们应全面,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玛蒂尔德曾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女人,然而,丢失项链后的玛蒂尔德能够勇敢地面对,并无怨天尤人或推卸责任,而是恪守道义,默默地承受。抛弃了娇气和任性,远离了虚幻的遐思,而成了为明确生活目标而一步步攀登的奋斗女性。在这漫长的十年还债的岁月里,她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和安宁,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心安理得的新体验。十年艰辛挖掘出了玛蒂尔德性格的真本色,磨炼了她全新的人生态度,这时的玛蒂尔德是一个由外在形象美到内在精神美的女性形象。

三、展开画面,激发想象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艺术作品的一大境界,充满诗情画意的中国古诗词给学生提供了张扬美感的机会。优美的唐诗、隽永的宋词,无不散发着美的气息。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为我们这方面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如王维《山居秋暝》。在课堂里,我们可以让学生想像诗中所蕴含的画面:树叶上滴落的雨珠;如白纱般的月光;淙淙奔流的山泉;一群踏月归来的姑娘;两相分开的莲叶……通过想像,学生更深切地感觉到王维诗中细腻的刻画、精到典雅的特色以及一种优雅、矜持的贵族气度,更能体会到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色。

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辛弃疾《青玉案》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代马致远《天净沙》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都是抓住富有感情特征的、富有表现性的事物,用极省俭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幅情景交融的面画,给人以直观的视觉形象,把读者直接引入情景之中,同呼吸、共感受。

语文教学是一种再创造,建立文字与画面的联系就是培养了他们思维的能动性,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对美的感受。

语文课堂美育教学 篇4

一、小学语文教师展现给学生语言美

教师上课最重要的工具是语言。评价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语言美。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 上课时, 我们先要做到语言美。一方面, 教师亲切温和的语文教学语言, 可以使学生百般回味。另一方面, 教师幽默风趣的语文教学语言, 会给学生带来快乐;教师果断有力热烈奔放的语言, 能够给学生带来语文学习激情。那么, 教师如何做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美呢?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当言之有序。所谓的序是指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讲解如果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就会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 如果要成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上, 我们的语言不仅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而且需要富有条理性、逻辑性和吸引力等。教师要将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非常自然地让学生感受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必须动人并且感情真实带给学生一种语言美。

二、教师要多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感受语言美

语文学科具有非常强的人文性。语文情境教学的创设极为重要。一方面, 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它更是能够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另一方面它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还可以调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集中课堂注意力, 便于学生掌握和学习新的知识, 非常有利于语文的教与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发展心理品质最为重要的学习载体, 也是连接日常生活与语文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虽然不同的语文教学内容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同一个内容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情境, 但是不论创设怎样的语文教学情境, 教师都要把握一条原则, 那就是能够更好地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因此,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情境渗透。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神奇与美他们才可以获得美的感染与熏陶。

三、教师通过启发想象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整体美

语文教师的启发性教学主要是指教师依据语文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通过启发诱导办法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最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说启发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方法, 还是一种教学思想, 更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 而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启发式提问来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得出解决答案。正如常言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通过启发学会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给了他们通向独立和成功的钥匙。教师引导小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将抽象的内容融化开来, 再造意象的整体, 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 唤起学生的想象, 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更为生动、丰富。

四、教师利用板书展示结构美

教师上课离不开板书。教师板书的条理美, 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整体性。板书的简洁美, 高度地概括和浓缩课文的内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如果教师板书设计能够融板书的整体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这样就可以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课堂氛围, 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字不仅要写得工整而且需要注意板书结构合理。如果教师做到了这些, 学生就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板书工整有助于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所以说板书结构美, 对每天都望着黑板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前提之一。

五、学生朗读中感受到语文意境美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意境是指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互相迭印, 相融为一。判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他们语文朗读水平的高低, 所以, 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训练, 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所以教师为学生创设美好语言意境最主要的形式是朗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训练也包括朗读, 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法宝。学生朗读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展, 获得思想熏陶, 它还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传递。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朗读的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地领悟语文的意境美。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课堂实践 篇5

兰州师范学校 吴小钢

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体地实施美育,却需要深入探讨。现结合课堂实践,谈几点意见。

一、根据教材内容抓住最佳契合点进行审美教育

为了使美育具体落实到小学语文每一课的教学中去,有必要以不同美的形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恰当的分类。然后根据不同内容的课文进行角度不同的审美教育。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那些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较多地体现着“社会美”这一美的特殊形态,可以将其划在进行“社会美”教育的范畴之列。而“社会美”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更细的分类,确定美育教学的最佳契合点,进行有条理、有侧重的美育教学,使美育落到实处。诸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爱迪生》《李时珍》《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我的战友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旗手的责任》《十六年前的回忆》等课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为理想不惜献身”的这一“社会美”的内容。我们在讲授这些课文时,就要特别注意抓住每篇课文的最佳美育契合点进行施教。例如:讲授《爱迪生》时,要突出以下几个美育的关键点:(1)热爱科学事业;(2)在不具备科研的条件下顽强地进行科学实验;(3)百折不挠,愈挫愈坚地为科学献身的毅力;(4)奋斗成功后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幸福。爱迪生从小热爱科学,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科学实验,在实验屡遭失败的过程中,显示了他那种超乎常人的毅力,集中地表现了爱迪生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当他经过千辛万苦的发明给人类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时候,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美”是那样的耀眼,那样的熠熠生辉。这种为理想不惜献身的例子,属于人类在社会生产劳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美”,同类的课文还有《詹天佑》《鲁班学艺》等。而《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虽然也是反映为理想不惜献身的课文,但它们是通过人类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中,同恶势力进行斗争实践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美”。同样是进行“社会美”的审美教育,但侧重点是不同的。通过教学,可使学生感受到人类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和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二、结合美的特征和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审美教育

美的形象性是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也是它的形象性,我们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抓住这一契合点,进行活生生地、形象丰富的审美教育。

事物的形象往往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的形式美,往往又是通过“色、形、声”来表现,我们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就要充分利用小学语文课文中那些具体描绘事物色、形、声的句子和段落来进行形象生动的教学。例如《林海》中写落叶松一段,将白桦的银白色与落叶松的深绿色进行对比,并且联想到“海洋”这一形象,把青松边沿的白桦比作“浪花”,远远看去那“浪花”像“银裙”一样,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对林海这一形象作者采用特殊的视角展开遐想,绘出了事物的“色”与“形”,而在“形”中,又透出一种“声威”、一种松涛浪激的声威,从而将“色、形、声”天然地展示出来。我们只有从“形式美”这一特殊角度去体味感悟和分析,方能真正抓住这篇课文的形象,利用美的形象性、直观性进行审美教育。当然,我们不仅要引导小学生感受大自然那种外在的“形式美”,更重要地是要引导孩子们去体味和感悟大自然的那种或秀美或壮美的内在气质,激发起孩子们感奋的情绪,培养出他们刚毅的品格。

三、从字、词、句、篇章结构入手进行审美教育

祖国语言的美具体体现在准确、生动、优美的遣词造句以及清晰合理的篇章结构之中。因此在进行语言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识文断字,更重要的是体味祖国语言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准确、生动、优美。例如《趵突泉》一课在描绘趵突泉时,用词不仅准确、细微,而且写得非常的调皮和有情致。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注意结合课文落实字、词、句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感悟,从品词赏句中欣赏语言的艺术美。叶老说过:“人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文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随便对付„„把它的滋味辨出来。”小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常常会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尤其是对字词句的学习总是停留在表面上,加之一些所谓的《练习册》往往将一些字词摘出来,让学生查字典,进行死板、教条的解释,这种学习方法,完全斩断了语言艺术美的血脉,灵动、鲜活的字词是离不开生动、丰满的语言环境的。因此,从字、词、句的教学中,挖掘审美因素,进行艺术美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除字词句外,从课文的布局谋篇、篇章结构和写作方法入手欣赏艺术美,进行语言表达艺术的审美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写景状物的课文,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写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然后抓住不同季节各种树木和整个小兴安岭的不同景色,分别写出小兴安岭树木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变化;最后在分述的基础上,用“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一座巨大的宝库”作总结。整篇课文显示出一种结构之美,容量力度上的均衡、齐整之美。虽然,这种文章的艺术美,不可能直接分析给学生,但,作为教师应该从理性上对每篇文章的结构形式、写作方法和布局谋篇有一定的审美观,这样才能将美育渗透到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去。

语文课堂美育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培养;时代需要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不仅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由此可见,“培养爱美的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来进行,因此,语文学科也是美育的一个途径,担负着美育的任务。而语文学科中的美育任务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来实现。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物、事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所有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内容和形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文化都来源于社会实践,不仅揭示了真理,还传递着美的信息。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了解人类文化历史,认识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及价值,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

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优秀作品,传递着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和美。有起源于自然的汉字美,如“月”字,会使人联想到蓝蓝的夜空中或像镰刀或像玉盘的月亮,使人产生不尽的遐想之美;有诗句名篇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使人感受到雄伟气势之美;还有桂林山水的清、静、奇的美;《荷塘月色》幽静的意境美等等,这些美的教学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教育和审美能力培养的极好材料。

语言文字美和优秀文化美以及老师的各种美的教学艺术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最为重要。

语文课堂美育教学 篇7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 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 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美育, 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 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在“课程性质”中指明“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研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 在教学中融入美育的思想, 是语文课程必需的任务;而将美育思想融入独具魅力的语文课堂教学非语言艺术中, 更是会让两者相得益彰。

关于非语言的分类, 划分的角度不同, 它的种类也不一样。结合语文教学实际, 从实用的方面考虑, 这里重点谈面部语、眉目语、手势语、空间距离语四种非语言形式, 并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它们各自与美育的融合。

一面部语与美育

在面部表情中, 微笑是传情达意的一种重要语言符号。微笑作为表情中最基本的语言信息, 常常以一种鼓舞或抑制对方情感行为的方式作用着接受方。笑, 在生理机制上有它先天的因素, 但主要是后天形成的。

语文教师应使自己的微笑成为一种示范, 一种内心世界豁达开朗的示范。微笑实质上是一种爱心的表现, 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以微笑对待学生, 学生就会觉得教师亲切、可信。同时语文教师的微笑也是一种激励的表达, 它能促进学生克服困难并更加热爱学习。如在一堂语文课上, 语文教师在面对没有回答出问题的学生时, 没有过分的批评话语, 相反地, 微笑在他的脸上显现, 学生原先紧张的心情也因此放松下来, 在心里默念自己能行, 下次一定加油回答上教师的问题。这就是微笑面部语带来的美育功能, 语文教师动人的微笑能带给学生美的感受, 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的能力。而且, 学生在教师无声的微笑中增强了自信心, 激发了学习的动力。

二眉目语与美育

眼睛是心灵之窗, 目光是一个人深层心理的一种自然表现。人的喜、怒、哀、乐均能从目光的细微变化中表现出来。

在语文教学中, 目光语的运用可以使师生在无声的交流中传达“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语文教学是师生双方双向交流的过程,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善于感悟、翻译学生的目光语, 善于根据学生眼神反馈的信息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案, 学生也应从教师的目光语中洞察教师情感的微妙变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他能凭借学生的的眼神看出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是懂还是不懂。当教师走上讲台, 以传神的目光讲授新的教学内容, 又以探索的目光捕捉学生的眼神时, 学生会感到教师在时刻关心自己, 信任自己, 并形成一种融洽的、默契的课堂氛围, 而这种氛围是通过眼睛来营造的。可以说, 教师的目光是一种永不磨灭的形象美。学生从教师的目光语可以看出教师心怀博大、志怀高远的精神面貌, 可以看出文本流露的真切情感。这不禁让人想起著名特级教师韩军, 他在朗读《大堰河, 我的保姆》时, 读到动情处, 声音哽咽, 泪眼迷离。很显然, 此时学生从韩老师眉目语中得到一种直观的感受, 也感受到文本传达的真挚情感, 使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美感的共鸣。而此刻, 教师的人格魅力也通过动情真实的眉目语, 深深印在学生的心中。

三手势语与美育

手具有丰富的表情功能。手势, 是主体运用手指、手掌、拳头和手臂的动作变化, 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态势语言。对语文教师来说, 运用各种手势激发学生想象, 增加情感表达力度, 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是独具意义的。

在语文教学中, 好的手势能使语言表达生动、清楚, 并得到强调。首先,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运用好情意性手势语。这种手势语, 主要用于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内容, 能表达出演讲者的喜、怒、哀、乐。它的表达情深意切, 感染力强。例如,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穿过黑暗, 走向黎明”的语句时, 主动做出向前冲出去的手势, 做昂然奋进之态, 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勇往直前的浩大气魄, 感染力得到提升。不仅如此,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指示性手势语的使用。譬如在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后, 不管答案是否全面, 作为一名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教师, 都应利用鼓掌或向学生竖起大拇指的手势语向学生传递鼓励之情。另外, 在课堂上, 语文教师还应适当使用象征性手势语。这种手势的含义比较抽象, 如果能配合口语, 运用得准确、恰当, 则能启发学生思考, 引起学生联想, 给学生留下鲜明具体的印象。很显然, 在审美活动中, 想象是一双灵动的翅膀。可以说, 想象丰富的人, 审美感受必然丰富。

四空间距离语与美育

空间距离的变化, 可传递某种信息, 表达某种感情。有研究表明, 随着教师和学生距离的缩短和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机会的增多,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与有效次数也随之增加。所以, 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应积极利用好非语言艺术中的空间距离语。如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环节时, 教师可适时走下讲台去, 深入到学生中, 去倾听学生的讨论, 去指导、帮助学生的讨论。这种近距离的交流容易让学生形成亲切感, 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 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而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 学生容易受到感染熏陶, 容易激发自身的学习动机, 形成积极向上乐观的学习态度。

再如, 在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教师融入学生, 和学生一起读书、写作、口语交际, 而不再把读书、写作和口语交际单纯地看作是学生的份内事, 而是以身作则, 在语文实践的大家庭中, 和学生一起沟通听说读写。此外, 语文教师还应注意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在实践活动中,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 注重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结束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使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将美育与语文课堂教学非语言艺术融合, 更是语文教学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体现。

在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不断渗透美育的理念, 帮助学生树立美育的正确观点, 达到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 是极其重要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语文美育光照下的课堂教学非语言艺术的探索, 必将大放异彩。在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组织, 引发学生想象并能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得到良好的熏陶, 最终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使这种能力在以后的社会交往中继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语文课堂美育教学 篇8

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通过自身的审美体验、艺术实践, 认为艺术不仅可以使个体感到快乐, 获得精神享受, 而且能使人从中学到知识, 提高道德修养。这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有这样一个启发:在语文教学中, 不能以枯燥无味的说教和行为训练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而要用文学中的“美”去感染他们、熏陶他们、启发他们, 以此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在这里, 我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几点粗浅看法。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 也就是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时代。那么达到这样一个目的, 首先要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思想觉悟, 要做到这一点, 光运用理论进行说教, 效果是不可能令人满意的。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靠美的形象来打动学生, 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具体、生动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在“美”的享受中提高道德情操和思想觉悟。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和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例如陆游《示儿》一诗中这样写到:“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在这首诗中, 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 偏安江左, 表达了无穷的悲愤, 对收复中原, 统一中国, 表示了坚定不移的信念。全诗洋溢着一种“悲壮美”。在讲授这首诗时, 要使学生体会这种“悲壮美”。

其次, 文学是以语文为工具来塑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 因此被称为语文艺术, 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美的语言感染下, 掌握住语言的结构和实际运用。这里我们以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鹤雀楼》为例, 来说明文学作品的语言美。“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前两句10个字写远眺的情景, 有色、有形、有情、有势———“色”:有白、青、黄及五彩;“形”:有日、山、河、海;“情”:一个“依”字, 把落日对山依恋不舍之情活脱脱写了出来;“势”:一个“人”字, 把黄河一泻千里之势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后两句10个字, 即景生情, 别出新意, 道出登高可以博见的哲理。在课堂中, 教师如果以学生为主体, 让他们积极地去思考和发掘以上的这些语言美和这些语言中所包容着的异彩纷呈的生活画面与自然界景观及丰富多彩的思想内涵。久而久之, 他们就能在文学作品美的语文中发现“美”, 并把这些“美”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去。

最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美, 进而在他们自己作文时, 选用思想健康、积极乐观的题材来表达自己高尚的情操和高度的思想觉悟。我们在教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第一课《这不是一颗流星》时, 要使学生明白作品为了表达人与人之间那种真挚、浓厚的感情, 为什么选择了熊皮手套的内容?在这一问题上伸发开去, 就能让学生在思考中明白“熊皮手套”这一内容的“美”, 这一内容能够充分表达文章的主题, 在以后的作文中选择美的题材, 以达到文章“美”的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中, 不仅古典诗歌体现了美育中的语言美、内容美。现代诗歌也体现了美学的艺术效果。比如新编高中第三册语文课本中徐志摩写的《再别康桥》和闻一多先生的《死水》两篇文章都体现了诗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意境鲜明, 富有流动的画面美。读来非常清新、优美。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了一个可以画得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 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 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 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 使每一幅画面都就成了动态的画面, 给人以立体感。

这首诗像一首萧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 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 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 逐节换韵, 追求音乐的波动和旋律感。体现了诗的音乐美, 此外, “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 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死水》体现了诗的绘画美的语言色彩。《死水》本来写的是一沟发臭的死水, 但所用的语言色彩却十分鲜明。这里有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 有五彩缤纷的“罗绮”, 有鲜艳照人的“云霞”。这些艳丽的色彩显示出的是油画般的“绘画美”。

两篇文章的美吸引了众多的中学生。我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 我在给同学们讲这两篇文章的时侯, 特别是当我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这两首诗的时候, 教室里鸦雀无声, 同学们都被这两首诗的美吸引了、震撼了。他们非常喜欢这两首诗, 下了课他们还在哼唱。可见,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同凡响的作用。

语文课堂美育教学 篇9

一、借助精美的画面, 感受教材的意境美

对直观思维占优势的儿童来说, 色彩鲜艳新奇, 形式变化多端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针对这一特点, 新教材在编写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它不仅注重语言的典范性, 而且注重了形式的多样性, 每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图画, 用来展示课文所描绘的情感。例如, 第二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中, 配了许多小动物留下的脚印, 显示了画面的情趣美;《爱什么颜色》配以火红的朝霞、蔚蓝的天空等色彩斑斓的画面, 突出了诗歌的意境美, 反映出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小镇的早晨》插图画面上小镇早晨的美等。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 都能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因此, 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把学生带入图画所描绘的情景中, 化静为动, 引导学生从有限的画面联想到无限的画面, 让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 去感受, 去聆听, 去想象。如教学北师大版第三册《秋天到》这篇课文, 当学生一翻开语文书时, 一幅色彩醒目、秋意浓郁的秋天写意图就映入学生的眼帘, 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时, 我让学生从图中寻找秋天的足迹。于是, 学生兴趣盎然, 脑海中浮现出了秋天的变化: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树叶变黄、瓜果飘香等。通过观察、交流, 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秋天之美、自然之奇,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品读重点词句, 体会教材的语言美

新教材中的选文题材丰富多样, 作品的形象直观性强, 而且语言大都优美而富有情趣。其中, 有勾勒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 有描绘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 有讲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它们均充溢美感, 给人们美的享受。例如, 《小小的船》中的“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等语句, 因运用了形容词的重叠形式, 读起来富有一种音韵美;又如《五彩池》中“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 像一圈圈彩带, 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有像葫芦的, 有像月牙儿的, 有像盘子的, 有像莲花的……”等重点语句, 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五彩池的形奇、色奇, 语言优美, 值得学生细细品味。而朗读就是把文学作品的这种美转化为有声语文的创造性活动。因此, 我以“读”为主,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让学生深入其中, 纷纷发表自己的情感体验, 体会句子的优美之处, 从而获得“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

如在教学李峤著作的诗《风》——“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时, 我先让学生根据古诗描写的意境画一画, 心中感知整个画面。然后找出描写风的动态的重点词语:落、开、过、入, 并帮助理解词意, 然后小结:这首诗抓住了风的动态进行描写, 把看不见的风写活了。我们读了这些诗句, 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描写的风, 也体会到了教材中语言独特的魅力。

三、引导想象体验, 领悟教材的思想美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儿童是最富有想象力的。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通过语言的描述, 音乐的渲染, 情感的共鸣, 将学生带入想象的境界。一树一菩提,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 他们的体验都是独特的。而且, 每篇课文都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载体。因此, 教师应注重引导好这种独特体验, 让他们在想象中领悟教材的思想美。如课文《丰碑》中有一幅军需处长被冻僵了的插图, 画面内容是:在苍茫的云中山中, 寒风凛冽, 军需处长头戴军帽, 肩扛长枪, 僵硬地倚坐在一棵大树下, 他神态安详, 右手微微前伸, 似与人打招呼;他的面前, 将军正向他行庄严的军礼, 而将军的身后, 是一支长长的队伍在缓缓行进。画面情景十分感人。教学中,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军需处长牺牲之前都想到些什么, 都跟人说了些什么;将军见到军需处长这样牺牲了, 心里会说些什么。学生在想象体验之后, 一个舍己为人的高大形象屹立于学生的心中, 学生感悟到了文中人物的思想美。又如, 学习《日月潭的传说》时, 文中第三自然段“大尖和水社走呀走, 翻过了一座座高山峻岭, 渡过了一条条大江大河……历尽了千辛万苦, 终于看到前面不远处, 有一个大潭。”这时, 抓住学习时机, 引导学生对于文中的空白处进行想象———大尖和水社还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兴趣盎然, 打开想象之闸, 纷纷发表自己的独特体验。合理的想象升华了美, 学生认识到了两个不畏艰辛、舍己为人的青年夫妇, 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激发表达欲望, 引导学生创造美

“情动而辞发。”学生置身于课堂创设的情感氛围中, 通过各种方式感受体验, 受到了美的熏陶, 陶冶了情操, 抒发了感情, 也激起了他们表达的欲望。而这时应给予学生表达的空间, 让他们驰骋于想象和创造的天空。例如, 《一只小鸟》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上唱歌, 孩子们打伤了它。从此孩子们再也没有听到小鸟的歌声。在教学中, 抓住重点词句, 一边读一边想象,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进而拓展延伸, 让学生续写故事:那只小鸟后来怎么样了?由此, 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在学生的笔下创作成功了。学生不但感受到文章的美, 而且创造了美。

语文课堂美育教学 篇10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适当有效地进行美育渗透呢?根据笔者的美学经验和语文教学实践,认为应从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三方面入手,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充分发掘语文教学中“美”的内涵,努力建设语文课程“美”的课堂。

一、启发学生感受美,活跃语文课堂

作为语文教师,应了解教材,充分挖掘出教材中审美教育的元素。例如,我们剔选语言优美形象、内容积极健康的优秀诗文,抓住生活中清新隽永、妙趣横生的语言,把握好平时常见或偶然的、虽细小却隐含深刻道理的小事、现象……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崇高的审美理想。

古今中外,从人到动物,语文所收的文章尽量全面展现美的魅力。邓稼先一心为国为民的精神和朴实而又伟大的人格力量不足以打动你的心吗?鲁滨逊战胜困难跨越生死的勇气与智慧不足以让你佩服吗?《斑羚飞渡》老斑羚在危难面前自我牺牲的勇气与团队精神……多么壮美的精神!再看那《散步》《背影》的亲人情深,《藤野先生》亦师亦友的跨国界感情,《珍珠鸟》人类与动物的和谐亲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情感之歌,无不让人感受到情感之美,情感之真。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首先要感知文章的情感美。大凡名篇佳作,无不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因事缘情者有之,直抒胸臆者有之。因此,在教学中要力求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住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课文的美,获得启迪和教益。

二、引导学生鉴赏美,丰富语文课堂

文质兼美的语文教科书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个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小说中的人物美、语言美;诗歌中的意境美、节奏美;情感美;散文中的象征美、风情美,异彩纷呈,美不胜收。语文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育内容,是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依据和源泉。引导学生对这些美进行身心投入的鉴赏,可以使语文课堂丰富起来,优美起来。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这样华美的诗篇、精妙的散文数不胜数。这当中,有着无数美仑美奂的意象,有着风流倜傥的气质、羽扇纶巾的神韵,有着挽雕弓、射天狼的豪迈,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寒,有着“夜阑卧听风吹雨,尚思为国戍轮台”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大义,还有无数让人终身受用的治学、做人的哲理……这些素材或让人神往,也或使人心仪;可叫人豪情万丈,亦可催人潸然泪下。这些材料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载体,教师只要以切实可行的方式加以引导、点拨,调动学生鉴赏美的意识和冲动,学生自然就会徜徉于美的鉴赏和熏陶中。

引导学生鉴赏美,应借助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的美感,自主地去鉴赏美,要使学生在对于形象的艺术感受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并同时获得道德、知识方面的教育。要引导学生从联想和想象入手,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让学生鼓起想象的翅膀,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中遨游一番,这样学生才会获得鉴赏美的良好体验。

三、指导学生创造美,拓展语文课堂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除了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外,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目的的,是使学生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在品评、借鉴中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再创造。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美育,要选择和创造恰当的方法,运用正确的美育途径,才能引导学生在语文课程中正确地发现美,深刻地感受美,恰当的评价美,自主地创造美。

(一)教师是美育的施行者,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素质

教师要自觉塑立形象美,注重仪表美、精神美和语言美,追求书写美、诵读美、文笔美,以教师的良好形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给语文课程的美育渗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要创设美的课堂氛围

语文渗透美育,课堂是主要阵地。教师授课时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操陶冶于一炉。 (1) 妙语导入新课,创造一个美的氛围。可以引用古诗词,讲感人故事,提出智慧问题,激情妙语煽情等。 (2) 引导学生“美读”。通过吟咏诵读,品味作品的语言美,感受作品的情感美;通过教师范读、听录音朗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鉴赏语言的音乐美。品味诵读这些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体验美感,又能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的语声美、达意美、描述美,从而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灵美、事物美、境界美和作者表达的情感美,激发学生仰慕美好人物,热爱美好的事物,产生追求美好的明天的崇高美感。 (3) 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及多媒体教学,以形象化场景展现语文美的画面,以再现真实的情景把学生带到欣赏美、理解美的氛围之中。

(三)教师要注重课外延伸

通过指导学生收集“美”的信息,组织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及引导学生进行“美”的观察、体验和写作,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都徜徉在“美”的氛围中,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充分发挥语文课的美育功能时,在选择正确途径和方法的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到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忌“硬贴标签”,忌“零敲碎打”,忌“情感不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充分利用好我们手头的语文课本及相关资源,在学生心目中建筑起光耀闪现的“美”的宝库,铸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和审美情趣,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无穷,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在美育氛围中阳光四射!

摘要: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 是审美教育, 语文教师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 品味生活中的美, 以及创造生活应有的美。语文教材和资源是很好的美育载体, 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 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美育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

语文世界是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我们能感受到美的温馨,寻觅到美的倩影。语文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闪现着无穷的魅力,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历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情操、美的人性,让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语文课才能上出语文味。”那么,如何让“美”闪动在语文课堂的每个环节之中呢?我也一直在努力追寻着。最近,刚执教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下面就以这篇课文为例,谈谈我的教学。

一、情境激趣,发现美

好的导入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钥匙,它能带领学生打开阅读的大门。这节课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美,我们曾随着课文的学习游览过风景优美的黄山,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另一处美景,让我们走进那美丽的小兴安岭,去欣赏它的美景,去感受大自然那美的点点滴滴,好吗?首先,谁愿意用美的声音和美的感情来读一读这篇课文?老师这里有一首优美的音乐配合。”通过如此情境创设,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语文课堂之中了,乐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能够引领我们的心灵徜徉在作品特定的意境中。学生在优美而缓慢的音乐中初步了解和发现课文中的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寻美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融入文本之中。

二、初读课文,感受美

学生自由朗读初识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自学生字、新词。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识字。接下来让学生“开火车”练读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读一读,并用四字词语造句。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初读课文,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及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并且,使学生感知了语言美和文字美。

三、品读词句,理解美

理解美,就应该深刻理解语言文字,就应该推敲作者遣词的独特匠心。这个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小组内自由朗读2~5自然段,边读课文边画出喜欢的句子和词语,与小组成员说一说喜欢的理由,分享一下通过读课文,你心中的小兴安岭美在哪里,然后,集体交流,讨论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在品读时,通过换词训练,让学生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特别是关于“雾”的一句,通过播放雾的画面,让学生谈自己在雾中的感觉,来让学生体会置身其中的美妙与神奇。

四、总结升华,创造美

通过学习,学生感悟到小兴安岭的美,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此时,我引导学生:“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吗?”有的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了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是什么样子的,真美呀!”有的学生说:“老师,现在,我真想画一画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的学生说:“看到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后,我的心情真好,真想唱一支歌赞扬一下她的美丽!”在这里,我及时总结课文后,让学生自豪地齐读最后一段,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使学生从教材中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教材,潜心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教师首先要为教材中所蕴涵的美所感动,并细心品味,反复推敲,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教材中美的因素融化到教案中去,再到课堂上去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分享这种美,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让课堂“美”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力求把语文学习变成美的享受。

融“美育”于语文课堂之中 篇12

一、通过语言表现力进行美学教育

高尔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充分认识作品中语言的表现力, 欣赏和体会语言的魅力, 既是完成语文教学目标, 也是提高审美能力。入选教材的篇目, 在语言上往往具有语义丰富表达生动的美学特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细细咀嚼, 品味个中奥妙。

如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前年的今日, 我避在客栈里, 他们却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 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 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哪里的地下了, ……”这段语句的两个“了”字, 虽为虚词, 然字字血泪, 字字牵心, 表明作者对烈士的思念无法排遣, 对战友的情意无法忘却, 魂牵梦萦, 情丝难断, 岂是不“了”能了的?如果没有“了”字, 虽然也能表达出作者的思念, 却也收不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我们还可以联系《红楼梦》里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这两个“了”字, 不仅在音韵上有其独到的美感, 在内容与情感的表达上也是其他文字所无法代替的。

文学类作品的文字固然有独特的美感, 议论文、说明文等常用文体, 语言上的准确鲜明, 或者独特的表情达意, 同样形成了美学的感染力。诸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 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到两分钟, 当我们进去的时候, 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面对着导师和战友的去世, 心中无比地哀痛, 实在不忍心面对这么一个事实, 其中“停止思想了”“永远地睡着了”则委婉地将不便表达的意思含蓄却又准确地说了出来, 在语言表述上有其独特的魅力。在这个知识点上, 不能只停留在修辞层面, 如果我们能站在美学的角度, 启发学生从用委婉手法来表达的两个词语中, 体会到那种特定的内心体验、特有的深厚情感, 才是椟珠皆收。准确传神的词语融进的是作者丰富的情感, 让情感打动学生, 从而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二、通过名言警句进行美学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 课文中的名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一般都会对它进行条分缕析。如何让学生在理性地掌握这个知识点的同时, 感受它的魅力?这就要教师努力挖掘其中的美学看点。诚如罗丹所说:“现实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装浓抹总相宜”, 对这个名句的读写都是简单的事, 如何迁移运用?“不管老师是微笑着分析, 还是语重心长地开导;不管老师只是看着我什么也没说, 还是要我把整个事情讲清楚。同老师交流, 总是能领悟很多道理,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装浓抹总相宜。”形容山水的名句迁移到班主任的循循善诱上, 在具体运用中感受名句的魅力, 体会名句的多面性和弹性。之所以成为名句, 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能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名句内容的弹性、使用的迁移性, 往往是成其美感的因素之一。

《滕王阁序》中“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古往今来多少有志之士, 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 穷当益坚, 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 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让我们体会到一种正能量的美感。如果用性别来标记, 显然是一种男性的阳刚美。不是淡妆浓抹, 不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而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浩然之美。诸如“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都有这种使心灵受到冲击、迎面而来的阳刚美。这些名言警句在励志、哲理、思考上有其不可替代的美育作用, 坚韧着学生们的意志和情操。

三、通过感受意境进行美学教育

形象类文学作品, 大多注重意境的开拓。意境, 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特有的重要范畴。它是艺术形象触发想象联想, 引起美好情思的审美境界。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短短的二十八字排列着十种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意象来表情达意, 所以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 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 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对意境的审美, 开始于对浸染了作者感情的“象”之把握, 理解其特殊情感, 如“菊”之于陶渊明, “梅”之于陆放翁, “池塘春草”之于谢灵运。如陶渊明吟唱“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虽未直接抒发明确的思想感情, 但这一幅完整生动的形象图画, 却意趣弥深地传达了诗篇特有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 带领学生在客观形象中玩味琢磨, 触发并推动想象, 这是一个探究美学的过程。

对意境的审美又是怎样进行的呢?这又是一个理性的活动了。如“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面对断琴追忆逝水年华, 意境萧瑟呀!从李商隐生平来看, 他和多位红颜知己无望的爱情, 以及伴随他颠沛流离最后积劳成疾而病逝的夫人, 李商隐坎坷的政治道路和那些随风而逝的如画女眷, 万分感慨之后而诞生的好诗, 很多时候还真是只能意会, 不能言传, 多少感慨、多少心酸, 凝聚成这流芳百世的名句, 其中的美感一言难尽!大自然的美通过诗文、作者的笔变成了自然与人情的画卷, 领悟它, 欣赏它, 让学生的心永远和大自然相得益彰, 相映成美。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所不同的是, 它往往与情感和形象共生共存。

四、通过形象或情感体验进行美学教育

这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 它的载体可以是一个词、一首诗、一篇文章, 所有外在的东西要变成内在的感受, 都需要经历体验这一环节。看到国王与小丑、骏马和狐狸、绿茵茵、黑沉沉这些词语时, 在我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不同的形象。国王的高大威严、至高无上的形象, 小丑的滑稽逗趣、亲近好玩的形象;而在看到或想到这些形容词语时, 也能够对应相应的实体内容。朗读时会有不同的音强音弱、音高音低、音长音短, 这也是语文课堂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激发这种美育的因素和通道, 一般是用激情激发激情, 用幽情触发幽情, 养育氛围起着很重要的媒介作用。良好的美育氛围, 能使受教育者的审美活动和体验染上一种情绪色彩, 容易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激发更深沉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极力开拓文中内在的情感因素, 创设一种适合课文美育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的思绪渐渐融入作品的境界中, 从而领悟作品凝重的壮美或是爽心隽永的山水美, 从而塑造学生的人格之美。

学习《〈指南录〉后序》这篇文言文时, 教师可用低沉、缓慢、饱含深情的语调介绍写作背景, 并朗读全文, 把学生带入一种忧愁、急切、紧张而无奈的氛围中, 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予以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一段, 体味文天祥在字里行间显露的难以排解的报国无门、忧愁伤痛之情, 理解“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悲壮情怀, 从而使学生为其九死一生而不改“将以有为”的志向而震撼, 感悟革命志士英勇斗争, 抛头颅、洒热血, “惊天地, 泣鬼神”的博大壮举。内心中自然升腾起悲壮、豪迈之情, 达到陶冶身心激发斗志的作用。这样的美育是通过形象和情感体验来完成。

上一篇:ESL学习者下一篇:太阳热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