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共12篇)
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 篇1
课堂教学艺术包括的内容很多, 教
优师必须懂得充分利用教学环境中的一切条件, 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好一、导入新课的艺术的导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具语海○有统领全文的作用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导俗话说, 入如同良好的文南省万桥预标, 梁示引, 着导联后着系面学着的生旧高的课潮思与维和新方结课向;局。如;同所如序以同, 幕路善, 课宁市于导入新课, 新是我们应掌握的基本功之一是讲好课的重。要一环, 堂中1.设疑提问中千万, 起点是一问, ”导。教育家入新课。叶圣陶曾“发明千的心学说过校何导:呢“?教师不仅要教他说“一要提, 而且要导问, 二要指。点””如。教讲课一开始张考性的问题, , 使学生注意教师要善于, 积极思考提出富有思。学文清始给同学们播放歌曲《大海的我给同学们上《观潮》一课时, 故乡》授课开, 艺然后导入新课然后提出问题, ,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激起同学们的激情, 术学据过一2程定.激中的发, 教学感教内情师, 容为导, 入实要新现创课教设。学出在目一课标种堂, 以教依
形象为主体, 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的
情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把学生的认识过程置于特定的环境中,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教学内容, 深入体会思想感情, 从而形成教学情境。
3.直观演示, 导入新课。一些抽象的知识, 通过直观演示的导入, 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为学生提供和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我给同学们上《长城》一课时, 是借助于多媒体教室上课, 在上课之前, 我先给同学们观看伟大壮观的万里长城, 通过直观演示的观看, 使学生们引起兴趣, 导入新课。
二、组织教学的艺术
组织教学应贯穿在一堂课的全过程, 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集中和保持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手段, 是一堂课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在组织教学工作中, 应注意以下三点:
1. 组织课堂秩序,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我们如果不组织课堂秩序, 就难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如何组织课堂秩序, 常因教师而异, 有的教师面对混乱的课堂和颜悦色, 只用和蔼的目光, 可亲的手势或稍微停下来不讲课, 学生就顿时安静。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 维护他们的自尊, 又组织好课堂纪律。
2. 善于利用反馈信息, 组织教学进程。
在讲课过程中, 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 从中获得信息。如果在讲课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表情都不对, 如皱眉、瞪眼等等, 说明他们没有很好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 教师就不能再讲下去了, 应该问学生什么地方听不懂, 必须进行重讲或辅导性讲解。
三、教师语言的艺术
在各教学环节都安排恰当的前提下, 课堂讲授的成败, 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 即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艺术。所以说, 教师语言的艺术, 要体现出下面三个特点:
1. 教师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和科学性。
在教学中, 学生是通过教师讲授来学习领会知识。教师的语言, 只有能为学生接受, 能让学生听得明白, 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所以, 教师讲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练, 逻辑性强, 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2. 教师语言的节奏感和幽默感。
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师的语言具有节奏感和幽默感, 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增强学生求知的快感和启发学生的智力。有一次, 学校组织老师上公开课。在听课的过程中, 四 (1) 班的何老师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课堂上, 她让学生朗读《火烧云》一课, 刚开始学生读书声朗朗, 逐渐死气沉沉, 好像快睡着似的。这时, 何老师突然冒出一句:“四 (1) 班的‘音响’怎么‘坏’了呢?”既洪亮又搞笑的一句话, 激起了同学们兴趣, 朗朗的读书声再次响起。
四、课堂板书的艺术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要真正发挥好板书的作用, 需要注意板书设计的艺术技巧。
1. 板书内容方面:
板书的内容应是一堂语文课教学内容的核心。它既包含一堂课的框架结构, 也需体现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因此, 我们在构思板书设计时应注意:抓住重点、力求简洁、条理清楚。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便于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记忆网络, 提高记忆的效率。
2. 板书形式方面:
优美的板书形式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 也能成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 我们在板书时应遵循:便于运用、布局合理、书写优美、色彩鲜明等原则。形式可以多样, 我们可根据教学条件的不同, 灵活采用不同的板书形式, 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们的注意力, 从而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
五、课堂互动艺术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 强调师生间, 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 应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 相互作用, 创造性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以生生的互动学习, 师生的双向互动, 产生“共振”作用, 真正丰富课堂, 形成合力, 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 篇2
文学院09级7班
侯蓉
200906040213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更是艺术中的“领袖”。之所以为“领袖”,是因为语言的艺术。语文相较于其他学科,有它的优势——语言,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发挥其最大的特点。语言的艺术,到底是怎样的?那就在文中找答案。
【关键词】语言
课堂教学
艺术
口头语言
肢体语言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最基本的前提,要交流,得有语言,不论是口头语言,还是肢体语言。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语言有两个方面的榜样:作为教材的范文是有形无声的榜样,教师语言的运用是有声无形的榜样。作为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首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这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语言上。
语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语言对于语文这一学科而言更是具有独特的影响。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课堂教学除了把一堂课的知识讲到,还必须对语言进行斟酌,即对语言具有较强的约束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语言是艺术,对此需谨慎运用,切不可失了其本身的韵味。
一、口头语言艺术
头口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其进行交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交流、给学生传递知识的最主要的方式。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几个特征,这样才能更好的品味语言的艺术,也才能使自身的语言更具说服力。
(一)准确性
准确性是指语文教学语言要力求准确规范,包含正确的知识信息,这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中活动的人物就是教师与学生,在学生心中,教师就是榜样,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不能错误百出、用语粗俗。语文课堂教学中,禁止出现口头禅、“差不多就是这样”的话,这是绝对的违背语言的准确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述内容要准确,要能正确、深刻地分析和传授知识。下面就来看看这位老师对《中国石拱桥》的插图的介绍:“图中的赵州桥多么匀称,雕刻得多么精巧!那淡赭色的桥身和四周的蓝天、绿树、清清的河水配合得多么和谐。抬头望去,可以看见在第一拱圈中,刻着龙头。桥面一侧,是由15根石柱和16块石块组成的栏杆,它们上面雕刻着姿态活泼的龙形花纹,依稀可辨,使整座桥显得古朴美观。桥下波光粼粼的水中还可以清晰地看到赵州桥的壮丽倒影和绿树的倒影共同构成的一幅别有情趣的风景画。怪不得有人说它美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这一段话,如果让一个不知道赵州桥的人听完,绝对会对这座桥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因为这段语言,不论是对景物的描写还是说明,所用的词语都是那么合适、准确。闭着眼睛听,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石拱桥的画面,让人有种想要触摸它的冲动。这样的教学语言就是成功的,就是准确的。(二)趣味性
顾名思义,有趣、生动、形象,不枯燥。现在很多学生对语文有这种感觉——可有可无、可听可不听,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从小学开始就学语文,而且学的还是自己的母语。学生这样的心理,就给教师一种紧迫感,也就更加确定了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趣味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这里就来看看一位特级教师在上《听潮》时用的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海吗?听到过有关海的故事吗?回忆一下你们在电影、电视、书刊报纸中看到的海的形象,请列举一些词来形容它。我也说说自己的感受。海,无边无际,辽阔壮美,神秘莫测,变化无常。有时它平静温柔,海鸥掠过水面,在海空盘旋翱翔;有时它汹涌澎湃,浊浪排空,怒吼咆哮。远离海边的人,读描绘海景的佳作,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到海的壮观。作家鲁彦的《听潮》,着力描写了海潮涨落的情景,现在让我们一起认真阅读,仔细体味。这段导入语,运用形象化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海的形象,创造了生动的意境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并随之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语言的趣味性,不仅表现在语言的生动、形象,更应该表现为真正的有趣,因为有趣的东西更能吸引学生的好奇与兴趣。比如在上课的时候准备一些有趣的东西,又比如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成语填空、成语接龙、填字游戏,还可以在一定的时段内穿插一个传说或者一个故事。这样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大的运用了语言的趣味性,这样的语言会为课堂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发现课堂的新奇多趣,也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知识也更容易吸收与理解。
(三)启发性
课堂教学,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教导与学习。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内容与知识,不仅仅是教师自己讲,更多的还是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师的语言要有启发性,这样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穿针引线。而语言的启发性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教师对提问的设计。课堂中的问题,紧扣课文内容,要清晰。问题的措辞要精炼、具体明了,一次只提一个问题,是保证问题清晰的最基本要求。除此之外,设计问题要把握好难易的程度,“跳一跳,摘桃子”,这是对设计问题的基本要求。要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学会动脑,就必须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语言的启发性的认识。于漪老师说:“教师语言要着力激发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有所发现,要注意设置辨疑、析疑的条件与气氛点拨和引导学生自己寻求正确的答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鼓励创造精神。”[1]这里有一个于漪老师教《孔乙己》时向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姓甚名谁?学生愣了,认为这不是问题:明摆着叫“孔乙己”嘛!于是老师引导他们阅读、思考,他们终于明白了:“孔乙己”是绰号,不是姓“孔”名“乙己”。一个人活在世上,连名字都不知道,可想而知,这个人物的命运不佳,是一个悲剧人物。这个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学生很快联想到阿Q、小D,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循循善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依附着语言的启发性而来的。
二、肢体语言艺术
我们都知道,口头语言在教学课堂中是主要的沟通方式,但它不是仅有的一种方式。在口头语言的表达中,常常是伴有肢体语言的,这是不可缺少的。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能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而且它比口头语言更生动、形象,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肢体语言是一门艺术,在相声、小品中发挥的好,观众就会爱听、爱笑。肢体语言教学同样也是一门艺术,如果在教学中发挥的好,学生也会爱听、爱笑,更爱学。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与学生有眼神交流。眼神交流很重要,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学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虽然得到之后会有些许的闪躲。其次就是表情的交流,学生大多数都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所以在教学中可以让表情放松一些,就算有日常生活的琐事,也请老师不要把对它的感情带到教学中,因为这样会影响课堂的和谐。最后,也是最常用的的双手与学生的交流。口头语言常常在教学中起主导,那双手的语言就在辅助口头语言中起主导作用。我们都知道,肢体语言很容易被我们理解,像小孩子还不会说话时,他们都会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尽可能的表演出来,而父母就是通过小孩子的这些动作来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总而言之,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而且不可或缺的一门艺术。一位老师在执教《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时,出示了:“这是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要求学生结合动作、神态读一读,欣赏晏子这位外交家的语言魅力。一位学生自告奋勇上台这样表现,只见他手指着教室门(当作城门),表情严肃地读完了一、二句后,把头一仰,并把两手反扣在背后,在讲台前面南北来回踱着方步,用威严的口吻读了课文后面三、四句。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如同欢迎这位外交家归来一般。那位学生的表演,之所以赢得学生的掌声,同他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声势语言等辅助作用于肢体语言是分不开的。
语文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它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舞台。他们在这里学习知识、畅谈理想,共同努力,他们离不开语言,离不开这门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语言,就可以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全心投入到课堂教学的学习中去。同时,也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会学生学习,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语言是艺术,是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的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篇3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教学语言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杰作《学记》中有“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之论,明确提出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鲜明而深刻的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也同样体现了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僻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1)反之亦然。
然而,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进,却忽视了课堂教学语言的精心组织和优化设计,出现了种种严重违反语文教学规律,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怪异现象, 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主要应注意以下艺术技巧:
一、言之有物,论之有实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
二、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三、言之有启,循循善诱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四、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五、言之有韵,抑扬顿挫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这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先生所说的:“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3)
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
参考文献:
(1)见《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出版)第575页。
(2)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2期第20页。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篇4
1、语文教学要使用生动形象、富于直观的语言。
语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要求语文教师表达时富有情趣, 善于使用一些成语、典故、比喻和穿插一些风趣机敏的话, 以增添语言的感染力和情感色彩。语文教学语言的形象性, 要求语文教师表达时善于形容、比拟, 绘声绘色, 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感以唤起学生的表象意识, 使学生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语言, 是最令人深思、最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的语言, 语文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应用, 就能使语言充满魅力、富有启发性;就能启迪学生的思路,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他们动脑去思考、动眼去观察、动口去表述, 学会写作, 从中获得知识。
2、语文教学要使用规范准确、富有科学性的语言。
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必须借助于语言来表达, 因此语文教学语言必须要做到规范和准确。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 要求语文教师讲课时发音要正确, 语句要合乎语法修辞, 用普通话;要求围绕中心, 句句紧扣, 层次清楚, 重点突出, 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要求遵循规律, 论证严密, 立论有据, 不以偏概全。语文教学语言的准确, 要求语文教师选字用词要科学无误, 不含混、不糊涂、不模棱两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否规范和准确, 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有规范准确、言简意赅的教学语言, 才具有美感效果, 才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反之, 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或障碍, 妨碍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剔除颠三倒四的罗嗦话、无关紧要的两可话、牵强附会的题外话、不着实际的空洞话、不合语法的半截子话。
3、语文教学要使用充满情感, 富有节奏感的语言。
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是指语文教师在深刻体会语文教材的思想内容后发自内心的饱含热情的真情实感。富有情感表现力的语文教学语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效果。语文教学语言的节奏, 是指由语文教师内心的情感引起语言快慢急缓的变化, 并和语言的轻重强弱、语句的断连疏密、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结合, 融为一体。语文教学语言的情感不能随意而发, 也绝非矫揉造作, 一定要依据语文教材的内容, 才能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同样, 语文教学语言的节奏也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和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巧妙地控制和调节, 不能为了节奏而节奏。快慢得当、轻重有度、张弛适宜的节奏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达到启发性的教学目的。
4、语文教学要使用恰如其分, 氛围营造的语言。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必修) 篇5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把学生引领到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情境中。因此,恰当精妙的导入能使课堂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
导入必须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只有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始终为教学活动所吸引并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才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的课堂氛围,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下面简要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一、以实物和图片导入
初中生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讲授《少年闰土》时,先出示挂图,讲解题目: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大西瓜,其间有一个戴银圈、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的少年,他就是少年闰土。(板书课题:少年闰土)这样导入,形象直观,易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接受新知识。
二、歌曲导入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接受新知识。如教《愚公移山》时,我巧妙地融入流行歌曲《愚公移山》。当教室里响起优美的歌声时,学生仿佛已经置身于远古时代,真切感受到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很自然地就进入到学习状态。
三、温故导入
以学过的知识作铺垫,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如讲朱自清的散文《春》,我先让学生说出古代描写春天的诗句。当谈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我把它板书在黑板上,指出这句话里包含着朱自清的两篇散文的篇名,让学生找。学生找出来后,我就擦掉诗中的其他五个字,只剩下“春”字和“绿”字。我说,《绿》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了,《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用一句诗引出作者的两篇散文,引出新的课题,使学生感觉新颖。
四、故事导入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如《天上的街市》导入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通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顺利导入新课,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五、设疑导入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问题导入,能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惟。如在讲《听潮》时,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海吗?听到过有关海的故事吗?而导入鲁彦的《听潮》。
六、视频导入
以声动情,视听结合。以视频导入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其情感体验。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可采用现成的视频材料导入,这样能强化视觉,增强学习效果。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 篇6
一、“活”的语言,活的过程
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首先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杰作《学记》中记载“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贼,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明确提出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鲜明而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也同样体现了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反之亦然。教学语言应力求清晰、准确、简洁、形象、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同时,教师上的每一堂课,都应该在课文的导入、文章的分析、情境的创设上认真研究,深入探讨,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我首先查找了一些描写月光、荷花的优美的诗,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就进入了一幅幅图画之中,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自然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
二、“活”的方法,活的情境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日趋重要。心理学实验也明确告诉我们:在教学新知的过程中,如果能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这一新知的具体形象(画面、声响等),可以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加快学生掌握新知的速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也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创造能力。例如,在教授《红楼梦》时,我制作了课件,把有关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判词都通过多媒体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出来,同时,又把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有关片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想象,进入一种情境之中,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这样,我们就由传统的渠道变为多渠道,使理论上的“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真正变为现实,把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的被动性、枯燥性、单维性变为主动性、生动性、多维性,更利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延伸了学生的眼,还延伸了学生的耳,甚至延伸了学生的脑,优化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充实了教学容量,并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把语文课堂化平淡为神奇,获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融入艺术,激“活”审美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会随时间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情感所接触过的文化财富,会在我们的心灵里留下痕迹。”音乐是奇妙的,无论是雄壮激越,还是婉约缠绵,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音乐本身的审美教育功能,能较易地使学生产生心灵的震撼,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文章的要旨。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是全文的一个难点,学生很难把握。在教学中,如果配以乐曲《十面埋伏》,以声感声,以情唤情,唤起学生的想象,从而引时学生进入音乐的殿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美感。胡适先生说:“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文质兼美的作品所渗透出的强烈的情感因子特别宜于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通过情感教育达到兴趣、习惯、性格、审美观、心理品质等人文因素的养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文章写得有情,如果再加上教师教得动情,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入情。我们知道,情感不是贴在作品表面的标签,它是蕴藏在作品之中的。教师要深入教材,以饱满的情感对文字信息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渲染出情意盎然的氛围。
四、活的内容,活的教学模式
现代素质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仅注重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而且注重人的个体自身的发展功能,要求学生做到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适应、会健体。教育只有向社会开放、向生活开放,吸收并利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才能真正培养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挑战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的人才。任何一种教本,都有它一定的局限性。唯有开放,或可弥补。就学而言,文科的史、地、政,理科的数、理、化、生等都可以作为语文的补充教材,其中许多鲜活的人物、鲜活的事例、鲜活的人文景观、鲜活的人生哲理,无不具其鲜明的人文色彩,是语文课堂必要的补充。
语文是一门美丽的学科,如果说兴趣是敲门砖,那么“活”的语文课堂则是语文教学的命根子。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时时关注学生生动、鲜活的心灵,以哲学家的睿智,艺术家的敏感去发现让语文课焕发“活”的魅力的契机,去创设平等、和谐、民主、活泼的教学氛围,带领学生去感受语文世界的奇特和精彩。
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美 篇7
在将近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不断学习, 模仿, 总结经验, 大胆创新, 常常借助美读、音乐、动画、新颖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等为学生营造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 使学生在汲取知识营养的同时, 领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美。
一、感染点拨, 实现课文的朗读美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朗读是艺术, 是创造, 更是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却讲得太多, 读得太少;灌输得太多, 感悟得太少。文章是作者情、思、血、泪的凝聚, 只有通过读才能体会个中真味。我们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去读, 在读中品味语言, 感悟思想。
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中午有一个节目———“子午书简”, 专门请一些著名的播音员朗诵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美散文, 非常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我把这些视频从网上下载下来, 组织学生观看品味, 学习模仿, 慢慢地学生爱上了朗读。每当早读看到学生们摇头晃脑, 抑扬顿挫的读书情景时, 我内心有一种教会学生的满足。教鲁迅的《雪》一文时, 更是让学生放声自读、速读、默读、品读、声情并茂地读, 又让全班合作表演读, 在充分而多样的朗读中, 学生不仅深刻地体验了情感, 感悟了鲁迅的战斗精神, 而且也体会到了先生高妙的布局谋篇技巧和精湛的语言艺术。我的语文课常常变成了朗读指导课。我还为学生总结了一套三步朗读法:把握感情基调, 整体感知课文;速读课文, 积累语言材料;认真阅读课文, 展现品味成果。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语言感知能力逐渐增强。更重要的是, 学生一天天地爱上了朗读艺术。
二、音乐进课堂, 营造氛围的美
音乐以它独特的形式, 营造了一个流淌着美的世界, 它的震撼力不分民族, 不分时代, 其魅力是有目共睹的。它能抚平学生与作者之间因时代和年龄差距而造成的代沟, 能够把学生融入到文字营造的意境中去。
我讲《背影》, 当讲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 父亲的亲力亲为, 事必躬亲在此时更显得弥足珍贵, 让儿子深受感动。以至于这件事情过去八年以后, 当28岁的朱自清读到父亲来信的时候, 八年前那个肥胖的、深青布棉袍黑布大马褂的背影, 立刻在晶莹的泪光中闪烁。现在请同学们静静地听一首歌——满文军的《懂你》, 用心体会朱自清读到父亲来信时的心情。学生在穿透力很强的歌曲感染下, 很容易理解父亲如大山般厚重的爱子之情。再如教古文时, 可根据课文内容选用相关古乐。讲完《老王》, 同学们听《当世界充满爱》, 个个眼中噙着泪花。讲授《陋室铭》可选用《高山流水》, 讲授《龟虽寿》可选用《将军令》, 讲授《岳阳楼记》可选用《平湖秋月》……几乎每一篇古文都可以找到相宜的古乐。不必苛求内容相符, 只要旋律相配即可。在播放中, 我适时讲解乐曲所表现的意蕴或意境, 介绍相关的背景资料, 使学生迅速地沉浸在悠悠思古的情怀之中, 为学好文言文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氛围。同时, 古文与古乐相互映衬, 能调动学生的思想感情, 使学生在深刻的多方位的审美享受中获得知识, 理解课文。
三、动画入课堂, 化抽象为形象美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生动的图像比单一的文字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激活他们的思维。而多媒体教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其直观性, 它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显现为生动的直观形象, 静止的文本可以像拉窗帘一样呈现出多彩的教学信息;静态的图画可以像流水般呈现出一幅幅变幻的图像。学生如身临其境, 充分感受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 也提高了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我在讲授《小石潭记》时, 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口诵想象法, 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 出示了三幅画面———石潭全景、潭水游鱼、遥望潭源。学生脑海里的形象立即鲜活起来, 那份感悟后的满足真是无以言表, 文中的写景佳句学生当堂就背了下来。讲《斑羚飞渡》时, 那撼动人心场面, 叫所有的学生叹为观止。
四、精心设计课堂活动, 让学生享受参与的愉悦美
学生们熟悉的电视栏目是语文课重要的教学资源。讲《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我在第二课时模拟“高端访问”的现场, 角色虚拟, 前三排的同学来当水均益, 后三排的同学来当雨果, 用对话的形式询问交流, 深入探讨雨果可贵的人格魅力。讲《核舟记》时, 我让同学们揣摩苏东坡、佛印、黄庭坚各自的动作及性格, 分组表演, 同学们情绪高涨。扮演舟子时, 那神情、动作叫人至今难忘。讲课时, 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方阵, 用竞赛积分的方式展开, 积分最高者给以热烈的掌声, 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胜利喜悦和自豪,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实践证明, 这些新颖独特的形式, 大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 也潜移默化地提升着课堂的艺术含量。
五、教师课堂用语美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在课堂上引经据典, 妙语连珠, 不仅能体现教师良好语文素养, 还能让学生从中得到一种审美艺术的熏陶。教《湖心亭看雪》我精心构思这样一个导语:雪是冬的精灵, 它就像舞动于天地的精灵, 使山峦披上素甲, 使玉树挂满银花, 使万里江山粉妆玉砌, 壮美如画。古往今来, 撩拨着多少文人墨客的心, 谢道韫的雪是片片因风而起的柔美的柳絮, 岑参的雪是朵朵春风唤醒的洁白的梨花, 柳宗元的雪是蓑笠翁孤舟独钓的那份恬淡, 毛泽东的雪是江山多娇, 英雄折腰的那份豪迈……这节课我们来领略张岱笔下的西湖雪景。不难想象, 这个精彩的导语设计将学生迅速带入到了审美的艺术境界。
总之, 语文教师应努力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把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学生感悟美的天堂, 传播文化的殿堂。把教书育人在优美的课堂氛围之中实现, 变单调枯燥的学习为丰富多彩的领悟, 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知不觉爱上语文, 成为学习的主人。
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篇8
如何有效地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达到预期的目的呢?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看法和体会。
一、提问要有的放矢, 避免盲目性
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研究, 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 整体设计提问。什么时候提问, 提什么问题, 采取什么方式提出, 都应预先设计好。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 有利于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问题要具体、明确, 表述要清晰、准确。问题的指向要明确, 涉及的范围要有限制, 答案要有唯一性, 避免由于指向不明、限制不严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偏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应充分估计到可能出现的各种回答, 要预计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 要准备好相应的对策。尽管如此, 由于课堂提问很难完全按教师主观愿望发展, 各种意外随时可能出现。如果出现无从回答的情况, 教师应相机提出一些预备性、过渡性问题, 逐层深入, 引导学生的思路, 启发学生触类旁通。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设计提问, 还要注意积累经验, 提高组织课堂提问的艺术。
二、把握提问时机, 避免挂一漏万
笔者曾进行过这样的尝试, 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新课文之前, 在一个班提出一些有关课文理解方面的问题, 如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某些重要段落的理解等;在另一个班则只要求学生全面研读文章, 并告知两个班的学生, 阅读课文后要检查对课文的理解、掌握的程度。结果, 经检查发现, 预先提问, 导致学生只注意学习与提问有关的问题, 而置其他内容于不顾, 对文章主旨不甚了了, 由于缺乏对全篇文章的整体把握, 对预先提问的语句理解的问题也很难准确、透彻。而另一个班的学生不知道教师会提些什么问题, 他们就尽可能学得全面一些, 记得多一些, 思考得周密一些, 他们更注意对全篇文章宏观上的把握, 没有被教师的问题所约束, 这样, 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所以, 对文章内容理解性的问题的提问应放在阅读文章之后提出, 效果更好。
三、提问要有利于课堂上形成乐于求知、勇于探索的良好气氛
这首先要求教师的提问要难易适度, 避免因问题过分艰深, 学生无法解答, 产生畏难情绪, 或问题过分简单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伸手即可摘到的苹果和架上梯子也摘不到的苹果, 都引不起学生摘取的兴趣。其次, 教师的提问应尽量新颖奇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撩拨学生的好奇之心, 好胜之心, 好表现之心。如在讲授《故乡》时, 可提出这样的问题:“谁埋的碗碟?”这个问题比较新奇, 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为了揭开这个谜团, 会认真研读课文, 努力从字里行间找出线索。同时也诱导学生通过对杨二嫂、闰土的言行、品性的分析、比较, 去解开谜团。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比按常规进行人物分析, 教学效果要来得好。
四、提问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师设计的问题, 不能简单地只用课文中现成的词句就轻易回答, 那样会使学生错误地认为, 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是阅读的唯一目的。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必须经过认真的思考才能回答, 这样才有益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智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特别注意通过提问,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
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除万不得已外, 一般应坚持让学生自己回答。当学生不能回答, 或回答得不很全面, 甚至出现错误时, 教师应首先重申问题, 作出进一步解释, 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教师要努力深入到学生思维活动过程中, 准确地判断学生思路的卡壳处, 帮助学生深入思考, 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思路, 在关键处给予点拨, 指点迷津。遇到学生固执己见, 偏执一端时, 更要循循善诱, 耐心倾听学生意见, 与学生共同分析, 帮助学生找出认识上的误区, 排除障碍, 作出正确的回答。不要怕耽误时间, 这正是训练学生思维最好的时候。教师在这个过程中, 始终充当导演的角色, “戏”是要由学生来“演”。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要组织学生辩论, 其间, 教师可以做一些“煽风点火”的工作, 以激活争论, 使问题在争论中越来越明晰。
五、课堂提问应坚持双向互动,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课堂提问不只是教师提问学生的单向活动, 同时也应包括学生向老师提问。这里不光指学生请教老师, 重要的是要提倡学生提出不同看法, 向老师质疑问难。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仅是深入研读课文的重要标志, 而且也是深化理解的重要途径。正所谓“于无疑处有疑, 方是进矣”, 一般说, 有问题就会有思考, 就会有回答, 在这问答之中, 必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使理解得以深入, 使认识得以升华。同时还应该要求学生用自我问答的方式去检验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记忆。学生不可能永远跟着老师, 学生养成自我问答的习惯, 保持不断进取、主动探索的精神, 具备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将终身受益。
浅析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艺术 篇9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1. 启发思维的原则
“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就成功了一半, 如果提问“是不是”或“对不对”一类的问题, 对激发学生的思维是毫无意义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就应用“为什么?还有什么?”之类的问题, 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悬念, 促使其展开想象, 从而进一步达到“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的境界。
2. 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 要做到因材施教地提问。对学习主动、思维活跃的同学, 我们可以提一些“为什么?还有什么?”等带有能力创新意识的题目;而对于学习不主动、学业成绩一般的学生,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是什么?有什么?”等知识性较简单的问题, 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学习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依照学生思维的水平和科学知识内在逻辑来设问, 问题尽量呈阶梯状分布, 由近及远, 由易到难。教学的流程, 要随着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流程走, 使其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相适应。
二、课堂提问的策略
1. 课堂提问的艺术
(1) 围绕重点提问。一般而言, 语文教材的重点不外乎文章主旨、写作手法、人物分析。课堂教学抓住了重点, 也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 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生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2) 化解难点提问。如《沁园春·雪》一文中, 对这首词的主旨理解向来是一个难点。本人在执教此文时, 设计了一个问题:“‘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这句话的风流人物指哪些人?”弄清了这个问题, 全词的主旨就容易懂了。这样, 学生从具体问题入手, 既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 体现拐点的提问。此处的拐点, 意即知识的连接点, 是教材内容中相似、相近, 甚至相反题材方面的比较。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拓展延伸空间的问题。如执教《曹刿论战》时, 本人最后提问:“假如齐鲁再战, 曹刿的经验还行吗?”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从而起到提高的作用。
2. 教学提问的时机
(1) 导入新课时提问。新颖的课堂提问, 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我在讲《皇帝的新装》时, 提出:“皇帝明明没穿‘衣服’, 可为什么还要举行游行大典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这样就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2) 组织课堂时提问。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有一定的限度, 聚精会神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 并呈现阶梯性的特征。当课堂上出现疲惫、注意力分散时, 教师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可以重新引起学生的注意, 振奋学生的精神, 从而为进一步酿造学习高潮创造条件。
(3) 课堂结束时提问。语文课堂结束时的提问, 既是对学生课堂效果的检测, 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升华, 表现为进一步系统化和深化知识的过程。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1. 独立思考, 自己解决
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求解决问题, 而独立思考问题作为一种传统的思维品质, 在现在的课堂上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与新课程理念是相符的。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设计的一些问题, 应使学生摸得着、抓得住, 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类型的问题大多数同学能通过独立思考, 凭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 较为准确地回答出来, 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 又促成了课堂新的生成点, 提高了课堂效率。
2. 教师点拨, 辅助解决
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不是单凭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探究就能圆满解决的。因此, 教师这一角色在这时就要发挥作用, 运用点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这一做法正是体现“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这里的“点拨”就是要教师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的核心角色转换出来, 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生个性和健康发展的新角色, 即成为学生学习的刺激者、辅导者。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教师课堂点拨, 要注意掌握时机, 要在学生“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的临界状态下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艺术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艺术,策略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认为,语文学习就是要在发挥学生语文学习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作用,依据教学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通过展现富有生活化的艺术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还有助于学生在充分的领略语文人文之美的基础上,深化学生的认识,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1. 利用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新课程语文教学在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基础上,特别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来激活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一方面,注意调动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理解和感悟。
对此,笔者以为,运用适当的教学艺术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运用教学艺术:(1)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愿意进行自主学习;(2)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思维进行学习,特别是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来进行理解和感悟;(3)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学习才能,来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专题的“求学之道”韩愈的《师说》教学中,笔者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运用了如下的教学艺术,要求学生围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意思进行探究:(1)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知晓文章的大意;(2)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找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有关证据材料;(3)建议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并有所见解,要求他们能够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教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激活,满足了他们学习发展的需要。
2. 注重教学过程的艺术,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新课程语文教学认为,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教学主导作用,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感悟文本知识,获得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过程的艺术,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主要体现在:(1)允许学生选用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让他们有一定的自由学习空间;(2)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朗读、默读等多种方式对文本的内容进行理解感悟;(3)教师的妙语导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4)注重设计悬念,让学生能够在充满神奇的学习环境下,进一步思考感悟,获得正确的认识。
例如,在《声声慢》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了激活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使学习过程更具丰富性和情感性,特运用了如下的教学艺术:(1)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来了解作者李清照及其艺术成就,让学生对她的词有一定的初步感受;(2)教师设置思考探究题目: (1) 该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请利用词中语句进行回答; (2) 该词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 词中的叠词运用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3)要求学生选用自己最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并能够结合上述的思考题进行理解感悟;(4)鼓励学生在阅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过程中,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进而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3. 通过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位特级语文教师曾经说过:一堂语文课应该是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感情深深。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模式的运用,一方面,便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促进他们知识的不断内化生成。
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当多面手的角色:像一个出色的导游,带领学生去领略文本中的处处美景;像一个睿智的演说家,引导学生去针砭文本中的各种弊端;还像一个优秀的乐手,时刻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中形象的情感达成和谐的共鸣。这样的互动模式,不仅是学生所期盼的,还是学生在今后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动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互动的教学模式来激活学生的学习激情。例如,在《雷雨》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就通过师生分别扮演戏剧中角色的方式来进行师生互动,从教学的效果反映来看,此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增强了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互动模式不仅让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还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丰富多彩的生活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藏,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妨用心灵去和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用我们宽阔的思维去领悟其中深邃的思想,用我们的激情去感悟其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样的教学艺术正是新课程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发展需要所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6.
[2]刘琼.语文教学与情感心理[J].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9, (5) .
[3]曹明海.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0.6.
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11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1.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现代教学理论主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互动交流,不能让学生简单地从属于教师。课堂提问正符合这一教学理论,它能不断地给学生以外部刺激,使学生经常保持有意注意,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然后归纳整理并做出回答,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实践证明,通过提问,学生对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所学得的知识比由教师对学生单向传递信息所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得多。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支配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动机。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因为回答问题是面向全班同学的,对问题所作出的回答体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大小,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希望得到称赞和自尊心的满足。这种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平时多进行阅读以拓宽知识面。这样,提问就诱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通过对学生答案的肯定或否定,使学生知道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这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提问使得教学活动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换的双边活动。提问可以使学生了解本课的重点,使教师了解到哪些方面对学生来说是困难的,需要仔细讲解,哪些方面学生已经理解,只需一笔带过,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提问还能使教师了解到哪些问题学生基础薄弱,哪些问题需要加强并及时给予指导。总之,提问能使师生双方相互了解,共同努力,搞好教学活动。
二、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1.问题的设计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得合理巧妙,才能使学生引起兴趣,启发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问题的设计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练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作用。问题还要紧扣文脉,紧扣文章的思路,可以是由整体到部分,先提出一两个大问题,再按重点词、句、段设计若干个小问题来说明大问题;也可以由部分到整体,根据重点词、句、段先设计若干个小问题,再提出总结性的大问题,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出概括;还可以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构成整体——部分——整体。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2.提问的方法及提问后的处理
提问时要先向全体学生发问,然后做短暂的停顿,再指定学生回答。这样做,一是可以使全班学生注意提出的问题;二是可以使全班学生都在心中拟定一个答案,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被提问而不得不进行思考;三是可以使全班学生对于某一同学答案进行评定,因为每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心中的答案与被指定的同学的答案进行比较。提问时不应依照一定的次序,教师态度要自然,要表示相信学生能够回答,否则学生会有一种恐惧感,不能安静地进行思考,也就不能畅所欲言。提问时,教师的语言要清楚明确,提问后不要再重复问题,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教师提问的习惯。当然,若学生不明白问题的含义,教师可以用更明白的词句把问题再说一遍。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否则学生会敷衍塞责。若学生回答时没有进行思考只是脱口而出,教师要指导他们分析问题,并鼓励他们详细回答。教师不必重复学生的答案,要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说话,让全班学生注意听该学生的回答。回答完毕,让全班学生先来评定,进行纠正补充,然后教师再做必要的补充。学生的答案若很正确,教师应给予一定的赞许;若回答错了,教师要做出分析,指出错在什么地方。这种耐心启发学生寻找答案的方法,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
课堂提问不是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信息单项交流,而是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做出回答的信息双向交流活动。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获得一定的教学反馈信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做出的总结、评价或指导,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理解与认识获得一定的反馈信息,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课文去进行判断推理,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因此,提问既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又有助于学生智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作者单位:湖南省汨罗市罗城中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 是知识信息的载体, 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教学语言,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 是架起师生知识和情感交流的双向桥梁。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曾指出:教学语言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 可以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直于曲,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那么, 在新课程背景下, 该怎样看待和运用教学语言呢?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 下面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略谈几点看法, 不当之处, 敬请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材的内容丰富广泛, 体裁形式多样, 且大多收录了古今中外各类名家的名篇名句名言, 包含各种各样的复杂感情, 塑造着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人物形象, 描绘着瑰丽多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述说着人情冷暖和社会百态。这种语文学科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化, 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每个字词句的真实涵义, 更要在讲授中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情感和美感, 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达到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因此,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都非常重视对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 强调加强教学语言艺术的修养。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这样强调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是加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而且能给学生以熏陶,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理解语言, 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能够使所教授的知识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 准确地、科学地、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 就可谈吐生辉, 叩开学生心灵的门户, 产生神奇的教育功效, 充分体现教学语言艺术的魅力。
(一) 生动形象的启发性语言
教师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的思维发展特征。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力较差, 但想象力丰富。教师教学时可以将直观的事物呈现于学生面前, 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这是必要且重要的。但是, 并非所有的事物都可以随时随地任意展现, 单纯直观的形象若不配合富有想象力的形象语言, 那么, 更多的时候它意味着呆板单调、缺乏活力。例如, 当我们在对学生讲解疑难词辨析时, 如辨析“噪”和“躁”的意义和用法时, 直接讲解, 学生难以分清和记忆。如果我们这样去讲解, 效果就很好:同学们, 虽然这两个字都读zào, 好像亲兄弟一样难以分清, 但是你看, 哥哥这边的“噪”字“口”下面多了一个“止”, 意思是事没办成, 气得直跺脚, 就是“急躁”。这样, 学生就容易理解和运用了。
(二) 风趣幽默的启迪性语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语言艺术, 是我们说话的一种学问、一种方式, 在幽默和谐的笑声中可以更好地启迪学生智慧。课堂上, 教师用幽默、诙谐、生动的语言来解决矛盾、说明问题, 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 会收到比呆板、枯燥、单调、毫无特色的说教好得多的效果。就是批评学生或批改作业时, 我们如果比较讲究语言的风趣幽默, 也会使学生易于接受和改正。
例如, 有一位教师对一位作文中爱用“了”字的学生的一条评语是:该用“了”, 你不用“了”;不该用“了”, 你净用“了”。你“了”字用得太多了, 希望今后不要滥用“了”了。学生看了这段谐趣横生的评语必然会欣然接受批评并改正。这样肯定要比下面这条批语教学效果要好得多:你“了”字用得太多, 使行文显得啰嗦、冗长, 影响了表达效果, 希望今后特别注意。
(三) 机智灵活的敏捷性语言
我们在维持课堂秩序和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时, 也要运用好语言艺术, 否则仅凭批评训斥是不行的, 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有一次, 我正在黑板上板书, 忽然听到教室后边一阵混乱, 转身一看, 只见一位李姓学生举起凳子正准备往另一位学生身上砸, 其他学生也都转过身往后看。不用调查了解, 我也知道这两名学生一定是因为什么发生了矛盾。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处理不当, 肯定会影响这一节课的教学安排。看到大家都十分关心这件事, 我灵机一动, 对学生们说:“大家以后一定要向李××同学学习。”学生们听了之后, 脸上都露出了诧异的表情。我又说:“李××同学看见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 非常辛苦, 拿着凳子准备让老师坐呢。你的心意老师心领了, 老师谢谢你, 请你坐下。”说完后, 我看了看那名学生, 只见他脸色通红, 不好意思地坐了下去。这样, 一场风波暂时结束了。下课后, 我把这两名学生叫到办公室, 问清原因, 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两名学生各自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对处理方式和结果都十分认同。事后, 我想假使不采取这种方式, 而在课堂上不问青红皂白把他们狠狠批评一顿, 也可能把问题解决了, 但这样不仅会耽误授课时间, 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而且还会加大师生间的距离, 使师生关系敌对化, 不利于以后各方面的工作。因此, 教师在维持课堂教学秩序时, 恰当运用灵活机智的语言, 会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推荐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10-16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应变艺术11-05
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的研究10-18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07-0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07-08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08-21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11-17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艺术11-20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琐谈08-3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纵横谈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