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管理艺术

2024-08-25

语文课堂的管理艺术(精选12篇)

语文课堂的管理艺术 篇1

语文课堂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具有相当深厚的教学功底和经验。教师学会课堂管理的艺术,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既要做到维护语文课堂的严肃性,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语文教学氛围,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要掌握语文课堂的管理艺术。如何把语文课堂营造的更有趣味,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快乐,如何让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得心应手,如何艺术性地管理好语文课堂,有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变得神采飞扬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肢体语言,不是语言胜似语言,一个微笑,一个赞扬的表情和手势,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肢体语言吸引注意力,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围。冗长的课堂教学中,连续、单一的教学容易会让学生产生疲劳和注意力分散的现象,此时教学效率也会受到影响。此时,教师要注意,不能让这种低效率的教学模式持续很长时间,此时可以分个小叉,围绕课本和所传授内容讲一个故事或典故,或者开一个善意的玩笑,在学生们津津有味听讲的时候再回到课堂主内容上。

教师还要学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语文课堂不是单方面的传授,需要教与学双方——师生都积极投入其中,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创新探究,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把一切抽象的事物重新注入生命力从而真正提高语文的交流水平。日常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有计划性和引导性,让学生有话可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表达后,教师要给予较好的反馈,就是需要适时发挥评价的魅力。“你说得真好。”“你观察得很仔细。”“你今天发言真积极,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你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你真勇敢。”巧妙地运用评价,用恰当的、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感染学生,让他们爱上语文课堂,勇于积极表达自己,这对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的互动性

语文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语文教学本应丰富多彩,但是实践中却常常死气沉沉,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基本是把学生束缚在座位的一隅之地。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互动性、交流性,避免填鸭式教学呢?

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相互的过程,教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但是学生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观众和木偶,他们都有自己的思考、理解和看法。语文课堂上,学生有平等地参与教学的自由,有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的自由,有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自由,有与教师平等对话、交流的权利。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条件下,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鼓励他们认真学习、表达自己,使课堂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去捕捉学生们的各类学习信息,把有价值的信息、问题纳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活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舞台。语文可以很严肃地传授,也可以以幽默、妙趣横生的形式传授。幽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之一,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中,用几句幽默的话来缓解紧张的氛围,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学会通过对幽默的合理运用来调节课堂气氛,来达到在轻松和活跃中学会知识的目的。

此外,语文不同于别的学科,注重读、写能力,需要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善于表达自己。所以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课堂上注入一些热情的气氛,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发掘生活中的美好点点滴滴,提炼生活精华,融传授知识于日常生活与教学中。

三、努力获得学生的情感认同,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亲其师,信其道;疾其师,隐其学”,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性,就要充分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如果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喜欢、热爱以及敬仰,渴望与教师敞开心扉对话时,就会对教师本身产生情感认同感。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喜欢、热爱语文课堂,会对语文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语文教师产生心理上、情感上的认同。渊博的学识,是赢得学生情感认同的通行证。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师生之间和谐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语文教师为了达到更好的课堂管理效果,平常可以多亲近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语文课堂上学生们的兴奋点、关注点之所在。

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语文课堂上就不应是教师独白,而应是师生有均等的机会。让自己说,也让别人说,方式应是和风细雨的,即双方都应该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语文课目或某个细节的看法,双方应平等、和谐交流。师生在自由对话中生成疑问,在愉快交谈中求得答案。教师的对话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学习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管理水平。组织语文课堂,要讲究艺术性。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和放任不管的管理方式都应该极力避免,语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组织好教学进程。

语文课堂管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也有一定的规律和准则可借鉴。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科学地武装自己的头脑,更新理念,完善教学过程。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这些有效的管理艺术,剔除落后无效的管理方法,不断完善和创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语文课堂的管理艺术 篇2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杰作《学记》中有“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之论,明确提出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鲜明而深刻的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也同样体现了语言在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僻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1)反之亦然。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艺术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管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19-02

新课改教学提倡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要承担的教学责任不仅仅要“教”好学生,还要“管”好学生。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定义也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以及约束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课堂管理的范围已变得更加广泛。从泛义上来讲,当代课堂管理包括课堂教学纪律管理、师生关系管理、课堂教学环境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内容。课堂教学管理包括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只有恰当处理好这几者关系才能保证课堂管理的有效进行。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的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堂管理是保障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就告诉我们:只有人人都遵守规则,才能有良好的秩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维持良好的课堂管理秩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管理的现状

我们国家近年来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不断总结,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然而,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依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很多教师对教学内容极其重视,但对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却不够重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习惯性的把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技巧上,而对课堂管理的重要性不太在意。这便会导致在课堂上,虽然教师在滔滔不绝,力尽所能的为学生传授知识,但有些学生却是在课堂上人在心不在,根本没有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

(2)师生关系不和谐。尽管新改革倡导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这点却十分不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面对升学压力,也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升学率,还是会选择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授课,即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一言堂”、“填鸭式”等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只能生吞活剥,不求甚解。另外,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更是倡导“严师出高徒”,使得课堂教学过于刻板,教师高高在上,导致很多学生极其反感,却又无法跟教师沟通,长久以此,学生会对课堂教学会产生抵触情绪,对知识的学习也是消极对待,甚至产生叛逆的心理。师生之间出发点不同,目的不同,矛盾重重,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3)课堂纪律不灵活,奖惩不均。虽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充分考虑到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对课堂管理要求十分严格,只强调注重纪律,制定各种制度惩罚犯错违纪的学生,而对于有进步,有良好表现的学生奖励制度却不尽完善。如此的课堂教学管理,会让学生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的心理,随时担心自己犯错,更没有精力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是百害而无一利。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艺术

(一)重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根据课堂管理的定义我们知道:优质的课堂管理,包括课堂纪律、课堂环境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纪律是课堂管理的基础,良好的课堂环境是课堂管理的保障,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课堂管理的润滑剂。首先,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师生之间 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不仅是每个教师的愿望,也是每个学生的愿望。这样一来,教师受到学生的爱戴和敬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欣赏和赞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另外,教师看到学生的积极努力学习,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想要更多的为学生考虑,促使自己想要更加创新地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其次,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当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亲密、融洽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在会大大增强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的积极性,也会更加容易接受和认可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维护良好的课堂纪律,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还要注意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标准,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精力过多的放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上,可能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没大没小,不懂规矩,甚至是不敬重教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纪律来约束学生的不合规矩的行为,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要想建立良好的课堂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都必须以纪律作为基础,任何人都不能去挑战和逾越这些纪律谁也不能逾越。就像每个国家都要制度法律一样,用法律严格约束公民行为,只要有人触碰到法律的底线,无论是谁,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审判以及制裁。课堂纪律亦是如此,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十分活跃,但是不能肆意破坏课堂纪律。一旦有学生破坏,就必须接受教师作出的惩罚。

(三)适时采用激励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包括两个方面,即正激励和负激励。通俗来讲,就是既然有奖励,那就必须有相应的惩罚。然而在传统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多注重负激励,对违反纪律的学生严惩不贷,而对遵守纪律的学生则很少奖励。这是一种不科学的管理方式。良好的课堂管理,需要教师学会奖惩并用,不管是对遵守纪律的学生,还是那些时常违反纪律的学生,做到一视同仁,有进步就给予奖励,如果退步或是违反纪律就要作出相应惩罚。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让他们懂得自觉维护课堂教学秩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并要在不断总结自身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努力创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静.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6.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艺术的探究 篇4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管理

一、组织协调功能

1. 利用体态语言来进行组织协调

体态语言是指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代替语言, 借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 广义上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和四肢所表达的意义。据研究发现, 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 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8%, 另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语言来传达。体态语言具有情感交流、心理暗示、丰富和活跃课堂氛围等巨大作用。而教师的体态语言好比音乐会上指挥家的手势, 能起到组织协调全场的作用。教师的举手投足, 一颦一笑, 都能传达管理信息, 是课堂上师生互相感知的意识信号。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随时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气氛或情绪, 随时调整自己的体态语言, 通过语音、手势、眼神、身姿、笑容等来引导学生, 使之有机地与自己配合, 达到驾驭课堂、组织协调教学的目的。

2. 根据课堂兴奋中心的特点,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

在每堂课中, 学生兴奋中心的保持和转移有个普遍规律:上课5分钟后, 学生的兴奋中心仍停留在课间休息的兴奋点上。之后在教师的调控下, 兴奋中心约有半小时能集中到教学上。而在临近下课几分钟里, 兴奋中心因缺乏新的刺激而疲劳转向课外。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 从而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是课堂教学管理的核心所在, 只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 课堂教学活动才能达到协调一致。

3. 分组管理, 充分发挥组与组长的协管作用

在实际课堂中, 一个教师要管好数十个学生, 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其实教师可以适当放手, 充分利用组与组长的协助作用, 来达到课堂教学的轻松、高效管理。

教师可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分组, 按座位或男女混合, 设立4~8人左右的学习小组。分组时应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每组尽量分有优生、中等生、后进生, 以利优势互补, 互帮互学, 齐头并进;组与组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 以保证每个小组在学习活动上步伐一致。此外, 可由每位成员轮流担任组长, 协助教师监督组员的学习、维持组内秩序、检查作业等, 使他们既是管理的对象, 又是管理者, 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管理压力,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管理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这一课堂要素的主人翁作用, 可谓一举两得, 一箭双雕, 使教师在整个课堂管理中, 既有可靠的组织保证, 又有严格的质量控制, 达到省心省力、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利用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无为而治是最好的管理方法, 当良好的学习风气基本养成, 学生的自控力、自制力大大提高时, 可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分组管理的升华, 是课堂管理的最高境界, “管”是为了达到不管。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培养其自信、自强、自律等自立性品质, 使每个学生既是自己的监督员, 又是班级的管理员, 达到“人人管自己, 个个管班级”, 最后就会自然形成一个高度自觉化、自动化的管理模式。“善用人者能成事, 能成事者善用人”, 利用学生的自我管理, 教师可在“无管一身轻”的状况下, 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系统、有序地进行。

二、促进教学功能

1.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环境, 不但有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 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教学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和心理环境, 构成因素主要有教室的布置、师生关系、教师的着装及其言谈举止、座位排列、教具的运用情况等。

在教室的布置上, 整体设计应以简洁大方为主, 内涵上要有时代气息与文化氛围, 要注意颜色的选择和光线的处理。教室的空间要合理布局, 桌椅要美观排列, 以消除“教学死角”, 从客观上提高课堂管理效果。

在师生关系上, 要构建一种亲密、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平时要积极和学生进行交往, 赢得学生的尊重, 给学生创设一个亲密、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亲其师而信其道”, 学生在课堂中自然会自觉服从管理。

在教师的装束方面, 一般说来应讲究朴素大方、庄重整洁。不可过于新潮奇异, 以免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身教胜于言传”, 教师的着装不仅是穿给自己的, 更是穿给学生的。应讲究“中庸之道”, 与个人形象、职业形象有机统一。

在教师的言谈举止方面, 应讲究亲切流畅的言谈, 端庄自信的举止, 这样可拉近师生的距离, 使学生产生愉悦与共鸣, 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在座位排列上, 教师对后排及两边课堂表现不活跃的学生, 应予以满腔热情的关注, 多巡视辅导或多提问, 以增加其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

在教具的运用上, 可充分利用图文并貌、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来演示, 以弥补传统粉笔、黑板、挂图模型等教具的不足, 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课堂环境。

2. 表扬与激励为主, 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

教育学家们认为, 正确的表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教师的表扬可唤起学生的自信, 激发他们的潜能, 进而成为奋发学习的原动力。我们在课堂中, 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潜在的优点或闪光点, 并给予及时的赞赏。对学生应多些表扬, 少些批评。即使在批评时, 也应尽量用“先褒后贬”的方式。这样, 学生就会逐渐发现自己的长处, 并继续积极保持, 他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自信, 形成良性循环。

激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 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激励会使学生产生不懈进取的动力, 充分地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断地发展自我。心理学研究发现, 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 其能力将发挥80%-90%, 因此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善于用各种方法来激励学生, 如目标激励、爱心激励、故事激励、赏识激励、榜样激励等, 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时, 我们应转变观念, 允许其暂时落后, 同时注重正面引导, 以激励为主, 肯定其点滴的进步, 促使这部分学生在不断鞭策下前进。

课堂教学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师生教学关系, 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促使课堂情境中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变, 从而保证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行为方式和过程。课堂教学管理的艺术或策略有很多,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与课堂环境的具体情况, 灵活采用不同方式并加以创新, 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管理。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终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原理 (第二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东方出版社, 1996年版.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课堂艺术 篇5

摘 要: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艺术中的艺术,充满神奇的美的力量。它承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源泉,是连接中华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小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语文新课标对学生背诵优秀诗歌数量、篇目都做出了要求,显示了新课标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课堂艺术

诗歌,是文学艺术殿堂里一朵瑰丽的奇葩。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创作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对于充满幻想的小学生来说,从小爱诗、读诗,必定能吟咏性情,陶冶心灵,丰富想象,发展思维,从而为成长打下丰厚的精神底子。值得欣喜的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收录了四十余篇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歌。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尽显诗歌魅力,让学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思想和灵魂接受美的浸润和洗礼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诗歌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创设情境,领会诗歌意境

诗歌的艺术美体现在它的画面意境美上。诗歌中的意境美,是诗人刻意追求的创造性艺术,古人云:“有境界自成格。”就是对诗歌意境创造的高度概括。

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往往面对诗歌中离散的内容而困惑,难以把握诗歌词语的含义,不善于进行积极想象。因此,在读的同时,需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在语言符号的感染下,经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还原诗歌描绘的形象画面,构成动人心弦的艺术世界,从而由表及里,领会诗歌特有的意境,促进理解的深化。比如我在教学《水乡歌》一课中,给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学生情趣盎然的吟诵,都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其获得了切实的审美体验。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进入了诗的“境”,诗歌中的文字活了起来,学生的眼前浮现出空灵高远的意境,内心逐渐与诗人相通相融,诗歌学习才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吟唱。

二、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律

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诵读,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背诵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引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诗中的意境,我常常让学生手拿扇子或书本扮演诗人诵读古诗,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悟诗意。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让学生手拿折扇,漫步吟诗,并配上悠扬的古筝伴奏,使学生融入诗境,殷殷离别之意跃然其中。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诗歌教学,教师要教有所得,学生要学有所获,诵读是其精髓所在。反复诵读是一种心理感应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这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的诵读,增强语感,促进思维。

三、丰满形象,体悟诗歌主题

诗歌具有形象性和跳跃性,诗人要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丰富内容,往往是点到为止,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还原诗歌的场景外,还必须适时地点拨和适度地拓展,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将诗歌形象读“丰满”,体会诗歌的内蕴,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韵味。

《水乡歌》是一首文字浅显、意境优美的诗歌。在读到诗末“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时,学生往往会提出“歌怎么会用箩装呢”的问题。确实,诗歌中虚写的内容是低年级儿童的学习难点,而在课堂上,这一难点得以巧妙解决。学完第二小节,我引导学生想象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还看见了什么,然后练习用像诗人那样的句式把看到的说出来,在充分感受江南水乡秀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后,学生入情入境,个个成了勤劳幸福的“小渔民”,都争相表达自己的箩里装满了鱼虾、菱藕„„在学生畅所欲言之时,老师就势点拨:你们的箩里还装了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有的说装满了丰收,有的说装满了笑容,还有的说装满了歌声„„学生亲历了由实到虚的创作过程,自然地突破了诗歌跳跃的节奏和虚实结合的写法所带来的阅读上的困难,对诗歌的主题就有了更深入、真切的体悟。

四、唤起想象,体会诗歌情感

古诗教学中,我时刻注意把握教材,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并抓好说话训练,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即兴发挥能力。如在教完《春晓》进行小结后,我这样引导学生:“诗人看到春天景色如此美丽,便写下了这么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佳句,同学们也根据这美丽的景色说上几句话吧。”边说边给学生出示一幅幅风景优美的春天景色,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诗歌的情感氛围中。

五、品味语言,享受诗歌美感

诗容聚了一个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以最精练的形式融现实与理想、时间与空间、感性与理想、情趣与教育于一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们引导学生读诗,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字、句,解开诗人的心灵密码,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水乡歌》一诗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交流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的,学生从“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片片”“满”“一箩又一箩”等词语中,读出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更从“荡清波”的“荡”字读出碧波荡漾的无尽余韵,从“飘满湖面飘满河”的“飘”字读出船只往返的轻盈愉悦。“涵咏得深,体味得切,才有得益”,揣摩、品味关键字词的良好习惯从低年级就开始注重培养,必将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体悟到诗歌之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童心的好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通过儿童诗歌教学,学生的词汇更加丰富,表达更加生动,在诗歌阅读过程中能够启迪学生智慧,触发他们的思维灵感,碰撞出睿智的火花。

参考文献: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6

一、提问应有的放矢。

提问应紧扣教学目标,以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问题要具体、明了、表达要清晰、准确,涉及的范围要有限制,要避免由于指向不明、限制不严而造成学生理解偏差。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研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整体设计提问。设计提问时,要对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答予以充分估计,并准备相应的对策,提出一些预备性、过渡性的问题,逐层深入,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思考,从而避免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上的偏差。

二、提问应把握好时机。

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新课文之前,一般的做法是先提出一些有关课文理解方面的问题,诸如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某些重要段落的理解等。这种做法往往导致学生只倾向于学习与预先提问有关的内容。由于缺乏对全篇文章的深入理解,学生对预先提问的问题理解也很难全面、透彻。另一种做法是先让学生随意阅读,教师先不提什么问题,这样做学生反而可能学得全面一些,记得多一些,思考得周密一些,他们没有被老师的问题所以约束,更注意对全篇文章宏观上的把握,这样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所以,对文章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最好放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后,并在了解了学生对文章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这样效果更佳。

三、提问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要求教师的提问要难易适应,避免学生因问题过难而产生畏惧情绪,或因问题过分简单而感到勃然无味。伸手摘到的“苹果”和架上梯子也摘不下来的“苹果”,都引不起学生“摘取”的兴趣。其次,教师的提问应新颖独特,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设计一些新奇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好胜之心、好表达之心。例如在讲授《故乡》一文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埋的碗碟?”这个问题比较新奇,很容易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认真研读课文,从字里行间找出线索,对杨二嫂、闫土的言行、品质的分析、比较,去解开谜团,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另外,对一些老问题,如果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从不同的侧面“切入”,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时,教师要善于从看似无疑之处寻找疑点,从有疑之处强化疑点,对那些看似平常的地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细细回味其精妙所在。

四、提问时应由学生自己回答问题

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一般应坚持让学生自己回答。如果提问了几个学生,学生的回答不得要领,就急于“代疱”,那就失去了这个问题的提问价值。当学生不能回答或回答得很不全面,或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准确地判断学生认识的误区,帮学生理清思维,诱导学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并在关键处给予点拨,最后做到田“点”达“悟”。当遇到学生固执己见、偏执一端时,更要循循善诱,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帮学生找出认识上的误区,排除障碍,作出正确的回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当导演角色,戏还要由學生主演。对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期间可以做一些“煸风点火”的工作,以激活争论,使问题在争论中越来越明晰,最后让学生得结论,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心。

五、提问应是一个师生双向活动

课堂提问不只是教师提问学生的单向活动,也应包括学生向教师提问。这不仅仅指学生请教老师,更重要的是要提倡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向老师质疑部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问题就会有思考,就会主动探寻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必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理解得以深入,认识得以升华。学生具备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终身受益。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适时适度,而且有着技巧和艺术性的提问,能加快学生接受知识并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堂的取舍艺术 篇7

一、合理取舍教学目标,做到取舍有理

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定位得是否合理。就课堂教学而言,我们教师总想实现多维的教学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毕竟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目标定多了,面面俱到反而贪多嚼不烂;目标定高了,结果不是学生浅尝辄止就是教师越俎代庖;目标定少了和定低了,学生吃不饱会直接导致课堂严重低效。那教师该如何把握、拟定教学目标,使其准确而又合理呢?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学目标常常被编者预设在文本的“预习提示”或作品后面的训练题中,教师只要科学地整合这些信息,就能够找出切合教材实际与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再有,语文课堂要从教学需要出发,从教学的整体要求出发,制定教学目标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做到真正的“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从而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提出的“为了一切学生发展”的理念。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我结合课后习题拟订出如下的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品味其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以及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会运用。3.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然后我又依据占班级多数的中等生情况对目标2进行了细化。中等生需要达到能通过查找课外书,摘抄描写四季景色的句子,并认真观察某一景物,结合季节特点写一段文字的目标;学优生要达到认真观察周围的景物,仿照朱自清的《春》写一篇写景的散文的目标。学困生只要能达到背诵课文,摘抄本文优美的写景语句,并仿写一个写景的拟人句和比喻句这样的目标就够了。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号入座,各有所得。

二、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做到取舍有度

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学内容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只有经过教师的取舍之后,方能过滤成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课决不是“教教材”,而是“教取舍之后的教材”。而选入教材的课文,不论是颇受赞誉的时文、美文,还是经典名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都具有极其丰富的教育因素,许多内容都是有学习价值的,那么哪些内容该取、哪些内容该舍,怎样从纷繁复杂的内容中选出更利于学生发展的进行教学,我想关键要从以下两方面去考虑。

1. 立足学情做减法。

教学内容的取舍应该以课标的学段目标、教材的编者意图、学生的现有水平等因素为依据,力求抓住最主要的内容,突出最精华的部分,以点带面。教学实践中,我通常的做法是“教学生之所想,授学生之未知,释学生之所疑”,最大限度地把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刃上,凡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处理、解决的内容坚决舍弃;凡是与本课目标相关不大的内容应尽量舍弃;凡是以后将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应暂时舍弃。

例如:《土地的誓言》一文,编者的意图很明显,是想把它作为“爱国精神的显现”放进这一单元的。然而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那种背景离乡之苦、家破国丧之痛是根本无法体会的,加上此文修辞手法多变,景物叠加,词语移用以及文章所具有的抒情性、散文化的特点,使得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都很难,更不用说去感受文字的内涵了。

对此,我想不求满载而归,但求课课有得不失为一良策。由此我删繁就简,将文章中描绘的景物,运用的抒情方式等一些难理解的东西大胆舍弃。既然本文作者是借回忆自己故乡的景物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抒发要收回故土的愿望,那么只要能让学生与作者、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就够了。教学时,先播放“九·一八”之后东北沦陷,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视频,让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再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修辞、写作手法等,学生在朗读揣摩语句、语气时适时点拨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深入探究;最后从对课文的诠释与补充角度,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作结,再一次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既有开放的空间,又简约明了,教学效果能较好。

2. 依托教材做加法。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教科书是主要的学习内容,但决不是学习的全部内容,它不是学习的唯一知识源。教师要善于多方利用课程资源灵活地处理教材,重构教学内容,为课堂引入“活水”,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增值。因此,教材中有的知识不一定要讲,而有些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却很有必要加进来。

如: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在课中将《胯下受辱》这一故事作为补充材料的案例。

师:韩信和晏子一样,都是受辱。同样是受辱,为什么晏子不进狗洞,而韩信却选择从胯下钻过呢?

生1:因为两人的身份不同。晏子作为一个外交官,他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

生2:晏子认为,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侮辱,而是对齐国的侮辱。

生3:我看出了晏子的爱国精神。

师:其实,胯下受辱的经历恰恰表现了韩信的大智若愚和非凡的气度。这一特殊的经历锻炼了韩信百折不挠、虚怀若谷的性格,而晏子背后藏着的是大智慧。

片段中,老师将晏子“不进狗洞”和韩信“胯下钻”进行对比,通过对这个拓展“点”的深入挖掘,既加深了学生对文中所写人物、事件的理解,又深化了对课文主题的感悟。这样的拓展与反哺,使文本的意义得到了新的提升,整个课堂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内涵。

当然,将教材“二度开发”不是每节课都要用拓展或迁移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灵活把握,做到因文而异,因势利导。

三、合理取舍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取舍有效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所以,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必须综合、全面、具体地考虑到教学规律和原则、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特点、学生特点等方面因素,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小说教学,像《孔乙己》这样的文章,我们要讲的东西非常多,小到字词的学习,大到主旨的理解,值得探究学习的内容很多。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从小说的文体特点入手,抓住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文章主旨等传统讲授法组织教学。教师唯恐哪个句子没有分析透彻,哪个段落内涵未能全部挖掘而喋喋不休以至于口燥唇干,学生枯燥乏味地被动接受以至于昏昏欲睡,我们的教师可谓是费力不讨好。究其原因,就是方法不当。

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向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到主导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角。孰不知,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在本节课中获得了多少,能力发展得如何,思维得到了怎样的训练等。学生学习课文,不是靠教师讲懂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懂的。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读,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合理地取舍,采取长课短讲或精讲多练的方法,舍得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自学,去探究,不能把“新课标”中提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停留在口号上,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如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但让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而且为我们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带来了方便。但与此同时,不恰当的多媒体课件也在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尤其是一些公开课,学生往往沉浸在富有动感的演示中,对文本的理解只是蜻蜓点水,思维变得越来越狭窄。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和目标服务的,语文教学更强调的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多媒体课件仅在“辅助”,它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课堂讲解,更不能代替学生的主体阅读,若过分依赖多媒体或滥用多媒体,就会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坚持为学生的“学”服务,应辅在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盲点、思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起到“点石成金”的功效。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8

因此,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 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 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 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 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 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问要有值

所谓“问要有值”就是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 合乎教学内容。设疑提问不能为设疑而设疑, 搞形式。设疑不是教师提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去考学生, 也不是提一些简单的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或是学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费力气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问学生。这种只图课堂表面热闹的做法, 是不利学生思维发展的, 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所以, 教师在备课中就要钻研教材, 发掘问题, 巧设疑问。要善于“无疑之处见有疑”。一句话, 设疑提问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 语文设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学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2、课文的重点、难点。3、文章的画龙点睛处。4、承上启下处。5、触发学生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处等等。

二、问点要准

“准”一是紧扣教学目的, 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 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 因而课堂提问必须考虑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若问题的难度过大, 学生一时无从回答, 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所以对一些难度大的问题, 我们不妨作比较浅易的处理。例如, 教学《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 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 学生较难理解, 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 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 (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 社会之路。) 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 (路是靠人走出来的, 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 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 (希望本是没有的, 只要我们为之奋斗, 便有了希望) 这样, 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

三、发问要“活”

“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 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 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 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 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 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 正文与反问相结合, 明问与暗问相结合。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 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 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 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 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诱惑之余, 顿悟“且”为“将近”意, 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 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 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 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 说:“他没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 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 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 通过它, 产生了“错综见意, 曲折生姿”的功效。

直题须曲问, 曲题也可直问。例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 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 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 (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 “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 “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 注定他必死无疑) 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 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看见, 通过直问, 理清是非, 晓畅易懂、达到“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的目的。直题曲问, 要独辟蹊径, 以曲求伸, 忌故弄玄虚。曲题直问, 要平中见奇、简洁明了, 忌袋底抖尽。

四、问要适时

教师既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恰当时机, 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的停顿, 让学生有进行思维的时间。在学生想求明白但又不能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去“释疑”, 这样, 就可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 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 是发展学生思维, 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 作为语文教师, 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 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9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启发性,创造性思维

朱熹曾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巧妙的提问正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 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 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 可以让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 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让学生动脑去思考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 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 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在教学中常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 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 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 但课后问起学生有哪些收获, 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 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成的答案, 有的就答非所问了。教师的责任应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 开启学生的心扉, 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如教学《三顾茅庐》教师提出问题:刘备是堂堂的一国之君, 而诸葛亮当时只不过是一山野村夫, 然而, 刘备却三番两次、屈尊降贵地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邀他出山。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的时候, 教师的提问会使学生产生悬疑, 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 学生去主动地寻求答案。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 吸引学生注意力

坡度, 就是提问设计时,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学生不可能迎刃而解, 这就要增加思考的阶梯, 其方法是无梯时架梯, 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设计问题, 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工夫, 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 个个有答问的条件, 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 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 过了一个高峰, 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 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 高质量的提问, 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 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 什么时候提问, 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因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对那些需要想一想也应该想一想便可求得答案的地方, 就宜用提问, 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 就不应该提问。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 讲的是一位老师在“文革”后期上公开课, 讲授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七律·送瘟神》, 他为了使课堂活跃, 加强师生双边互动, 便采用了提问的方式。老师:“同学们, 春风杨柳多少条?”学生:“万千条!”老师:“对!那么六亿神州怎么尧呢?”学生:“尽舜尧!”听课者啼笑皆非。这位教师提问过于简单, 不该设问处设了问。

四、采取合适的提问方式,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有些语文教师提问时, 如前所述, 只是想到通过提问把自己要讲授的内容灌输给学生, 设计一连串简单的问题, 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向标准答案。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提问时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如使用情景法,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通过音乐、图画, 把作者在课文中描绘的情景展示出来, 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此基础上再努力展示潜伏在学生意识深处的情境, 以达到“心心相印”的效果。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 从整篇课文、整个单元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 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 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初中语文课堂的留白艺术 篇10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看课堂的内容讲授的多少和知识密度的大小。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和要求, 语文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填鸭式的一站式的教育。在这样的课堂中, 听课的学生非常累, 不听讲的学生一句也进入不了脑子。能跟上老师讲课速度的学生, 也只是在老师的策划下, 为完成老师预设的目标和任务而努力配合着。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我们所教授的对象——学生来说是非常的失败的课!

笔者就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 尽量通过多种手段, 为学生留下一片自由的空白空间, 为学生的思维的发散与创新, 营造了所需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展现在教师留的空白空间中。

一.留白在导语阶段的运用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好奇好强的心理特点, 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导入。在此过程中, 巧妙地将留白艺术运用到其中, 使学生在短暂的留白瞬间觉悟, 从而实现水到渠成的巧妙过渡, 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吸引到将要学习的新课上来, 并且在留白的空间能促使全员主动放下杂念, 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如, 在学习课文《谈骨气》一课时, 笔者并没有上来就讲, 而是让学生观察课文题目:看了题目, 同学们你想说什么?学生马上就举手发言, 归纳为几类:同学们想知道什么是“骨气”;骨气都包括什么内容;作者是怎么进行论证的。学生的创新求知欲被这一问题激发出来。笔者在课堂上没有解答, 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课题提出的不同的问题, 先去自读课文, 看看是否能自己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然后在全班进行回答。这下就把学生的继续探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的留白,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空间, 在这空白中, 去思考, 去自主探究, 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超强效果。留白艺术在课程导入阶段的运用, 给学生一个思考空间, 提起学生的注意力, 激励学生独立思考, 探究问题实质。

二.留白在阅读阶段的运用

随着新课改活动不断深入, 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阅读给予了新的高度定位。新课标中对语文阅读能力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给予了一定的密切联系, 需要重新审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每节课, 在课上学生读课文之后, 笔者都不会急于深入课文的讲解, 而是留出一段空白的时间给学生, 通过阅读后, 对全文进行把握, 在情感上进行体验, 突出留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让学生在留白中进行情感的体验和升华, 这一情感体验过程是学生对所阅读的文本的内容的再认识的过程。教师的留白, 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的通道, 在留白的过程中, 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日的生活体验来实现与作者感情上的沟通。

三.留白在课文分析中的运用

新课程改革中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要求多采用启发式教学, 但是在真正的实践中, 不少教师将这一理论歪曲为满堂问的形式来代替课文分析中对学生的启发。当然作为语文教师, 对于预期目标的完成, 教师会设计很多的问题。的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但是并非就必须机械地采用这种连珠炮的发问的形式, 因为过多的超难度的提问, 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和疲倦。因教师提出的问题太多、太杂、太琐碎, 疲于应付的学生会因此在思维的发散上难免趋于懒惰, 不求理论深度。笔者针对这种情况, 在备课阶段, 就精心设计, 精简问题量, 在课文分析过程中问题提出后, 采用留白艺术, 给学生留出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求解的时间, 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文的再认识过程中。通过在留白阶段的体味, 得出问题的答案, 从而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和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积极性, 给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创设应有的时间和空间环境情境。经过笔者半学期的实践发现, 留白艺术的应用, 要比频繁地发问效果强很多, 并且在留白的过程中, 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11

一、设疑新颖,发人深思

课堂提问,要力求新颖,讲究发问方式和提问角度,这样才能激发兴趣,发人深思。教师在讲《苏州园林》时可以设问:“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与其他地方的园林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这样设疑,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抓住了课文内容的重点,还可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抓住契机,设置矛盾

有些课文内容,一开始学生可能并不感兴趣,我们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障碍”问题。学生排除这些障碍的过程,也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同时也完成了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如在教学《死海不死》一文时,一开篇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分别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种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一篇看似枯燥的说明文,通过教师的巧妙点拨,学生也能学得饶有趣味。

三、变直为曲,因势利导

直来直去的课堂提问,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以“曲问”的方式提出,就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如在《老山界》一课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的“抢”字的含义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换个角度来问:小明今早起晚了,当妈妈做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类比分析,学生对“抢”字的含义自然就明白了。可见,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

四、分层设计,化难为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站在高处,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从整节课、整篇课文出发,层层深入设问,一定能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来:“善变!”教师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热情高涨,纷纷回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最后教师再因势利导,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使本文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五、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我们还应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既拓宽其思维的空间,又培养其发散思维。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这样发散提问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 篇12

优师必须懂得充分利用教学环境中的一切条件, 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好一、导入新课的艺术的导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具语海○有统领全文的作用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导俗话说, 入如同良好的文南省万桥预标, 梁示引, 着导联后着系面学着的生旧高的课潮思与维和新方结课向;局。如;同所如序以同, 幕路善, 课宁市于导入新课, 新是我们应掌握的基本功之一是讲好课的重。要一环, 堂中1.设疑提问中千万, 起点是一问, ”导。教育家入新课。叶圣陶曾“发明千的心学说过校何导:呢“?教师不仅要教他说“一要提, 而且要导问, 二要指。点””如。教讲课一开始张考性的问题, , 使学生注意教师要善于, 积极思考提出富有思。学文清始给同学们播放歌曲《大海的我给同学们上《观潮》一课时, 故乡》授课开, 艺然后导入新课然后提出问题, ,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激起同学们的激情, 术学据过一2程定.激中的发, 教学感教内情师, 容为导, 入实要新现创课教设。学出在目一课标种堂, 以教依

形象为主体, 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的

情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把学生的认识过程置于特定的环境中,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教学内容, 深入体会思想感情, 从而形成教学情境。

3.直观演示, 导入新课。一些抽象的知识, 通过直观演示的导入, 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为学生提供和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我给同学们上《长城》一课时, 是借助于多媒体教室上课, 在上课之前, 我先给同学们观看伟大壮观的万里长城, 通过直观演示的观看, 使学生们引起兴趣, 导入新课。

二、组织教学的艺术

组织教学应贯穿在一堂课的全过程, 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集中和保持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手段, 是一堂课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在组织教学工作中, 应注意以下三点:

1. 组织课堂秩序,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我们如果不组织课堂秩序, 就难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如何组织课堂秩序, 常因教师而异, 有的教师面对混乱的课堂和颜悦色, 只用和蔼的目光, 可亲的手势或稍微停下来不讲课, 学生就顿时安静。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 维护他们的自尊, 又组织好课堂纪律。

2. 善于利用反馈信息, 组织教学进程。

在讲课过程中, 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 从中获得信息。如果在讲课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表情都不对, 如皱眉、瞪眼等等, 说明他们没有很好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 教师就不能再讲下去了, 应该问学生什么地方听不懂, 必须进行重讲或辅导性讲解。

三、教师语言的艺术

在各教学环节都安排恰当的前提下, 课堂讲授的成败, 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 即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艺术。所以说, 教师语言的艺术, 要体现出下面三个特点:

1. 教师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和科学性。

在教学中, 学生是通过教师讲授来学习领会知识。教师的语言, 只有能为学生接受, 能让学生听得明白, 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所以, 教师讲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练, 逻辑性强, 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2. 教师语言的节奏感和幽默感。

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师的语言具有节奏感和幽默感, 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增强学生求知的快感和启发学生的智力。有一次, 学校组织老师上公开课。在听课的过程中, 四 (1) 班的何老师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课堂上, 她让学生朗读《火烧云》一课, 刚开始学生读书声朗朗, 逐渐死气沉沉, 好像快睡着似的。这时, 何老师突然冒出一句:“四 (1) 班的‘音响’怎么‘坏’了呢?”既洪亮又搞笑的一句话, 激起了同学们兴趣, 朗朗的读书声再次响起。

四、课堂板书的艺术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要真正发挥好板书的作用, 需要注意板书设计的艺术技巧。

1. 板书内容方面:

板书的内容应是一堂语文课教学内容的核心。它既包含一堂课的框架结构, 也需体现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因此, 我们在构思板书设计时应注意:抓住重点、力求简洁、条理清楚。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便于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记忆网络, 提高记忆的效率。

2. 板书形式方面:

优美的板书形式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 也能成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 我们在板书时应遵循:便于运用、布局合理、书写优美、色彩鲜明等原则。形式可以多样, 我们可根据教学条件的不同, 灵活采用不同的板书形式, 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们的注意力, 从而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

五、课堂互动艺术

上一篇:颅咽管瘤下一篇:传统企业营销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