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2024-08-08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共11篇)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是课堂有机构成部分,尤其是有效提问,可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发展,发挥学生智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益。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一定的提问艺术,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精设问题,抓住契机,有效发挥提问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一、启发式提问,引导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需要讲究一定的启发性,即在传授知识与信息时,不直接告知学生们现成答案或结果,而是通过提问或谈话方式,带领他们逐步探寻,自主发掘结论,提高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提问通常包括如下内容:1课堂提问应能调动学生求知欲,使其主动思索,积极答问;2教师提问应基于同学们独立思索上,以问题开启思维,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3倘若学生难以完整说出问题答案或无法明确说清结论时,教师可巧妙的运用启发性的话语或问题,逐步引导,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如教学《春》时,引导学生品读语言,选出自己感觉最美最喜欢的画面,并突出喜欢的词句及其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于是学生认真阅读,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喜欢画面与语句。1有的学生认为“春花图”这句话写得好:“野花遍地是,杂样儿,……还眨呀眨的。”它描写了百花盛开之景。教师启发:此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通过这些手法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花儿怎样的特点?生:拟人与比喻手法,给人调皮、可爱的感觉。继续诱导:是否可用文中的一个字加以概括。生:“闹”。师:嗯,这里的闹含有“喧闹”与“热闹”之意,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斗艳,多姿多彩之景。2有的学生喜欢春草图,觉得这句写得好:“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绿绿的。”让人觉得小草有很旺盛的生命力。提问启发:为何说“偷偷地”?生:这是作者不知不觉间才发现的。……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品读,再通过启发式提问,诱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深层涵义。

二、递进式提问,层层深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认知水平的发展程度不同,教师提问需要讲究梯度,进行递进式提问,即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将一些有难度较大或比较深奥的问题,巧妙的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或问题串,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发展,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得到”,发掘问题本质,认识教师的整个思维过程,把握思考方法。如在新知导入、新知探究、总结归纳等环节,教师可运用递进式问题,适当地降低思考难度,促使学生积极思索,层层递进,逐步解决小问题,进而突破“大”问题。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联系前后文思考,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梳理文章结构,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情感,感受父子深情,教师可设计问题串,逐步引导与启发,让学生深入思索与探究,发掘事物本质。比如1为什么作者偏重背影描写,并且将平凡的背影写得如此感人?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2倘若删去祖母的亡故、父亲丢职、徐州相会等叙述,只留描写背影的这些文字,表达效果是否一样? (不一样,这是背影描写前的铺垫,渲染悲凉气氛,也初点出作者对父亲的同情以及父亲对“我”劝慰、爱护与体贴) 3如果将最后一段删去,对本文是否有影响?等等。这样,通过层层提问,让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由表及里,思微知著,深切体会父子深情。

另外,还有开放式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教师需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独特的阅读理解、感受以及体验,营造民主、开放、活跃的学习氛围,而并非以教参解读或者教师个人观点来束缚学生思维。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不追求唯一答案,鼓励学生结合原有经验与知识进行多角度思索,提出不同的看法、独创性解决方法,打破封闭式提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让学生敢于大胆猜想与质疑。此外,还有比较式、反问式、举例式、因果联系式等提问方法,需因实际而定。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原则与学生认知规律,适当而有效地提问,引人深思,将一个个问号巧妙转变成同学们的个性化思维与智慧火花,让课堂绽放生命活力,增强教学效率。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2

内容摘要:真正提高课堂的实效,课堂提问是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必须善于启迪,巧妙提问,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问质量的高低,成为决定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正文: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一石能击千层浪,巧妙的课堂提问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愉快地走进文本,积极思索,积极探索,寻求知识的奥秘,从而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把握所学文章的重点难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问质量的高低,成为决定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呢?笔者就语文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一、把握最佳时机提问

要使提问收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把握最佳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问的时机,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从教学的进程来说,在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要及时提问,通过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产生偏差,或受到思维定势干扰时,要及时提问,以便及时排除故障,使课堂教学按计划顺利进行;当讲授时间较长,学生产生麻痹,倦怠心理时,也应及时提问,以便重新振作精神。这些时候,就是提问的最佳时机,绝不能错过。例如我在讲授鲁迅小说《药》一文时,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语文内容后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⑴刑场一节的环境描写,揭示了哪一个时代的特征?

⑵夏瑜的“血”没有治好华小栓的病,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⑶小说明写华家,暗写夏家,构成小说明暗两条线索,最后在坟场交汇,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⑷文章的主题该如何归纳?

⑸有人认为小说中写的最多的人就是主人公。《药》这篇小说华老栓写的最多,他是否就是主人公。你同意吗 ?为什么?

⑹《药》的坟场一节中,写到华大妈看到的夏瑜的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圆的坟顶。”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自称:“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那么,“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它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这样的提问,环环相扣,适时地出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很便于师生互动讨论,既激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又让学生抓住了重点,课堂气氛积极热烈。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回答,可以使学生对《药》的内容、结构、主题,形成全面深刻的理解。

二、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把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种类型。传统教学以获取知识为主要目的,因而注重求同思维。现代社会的发展,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新课标理念的渗透,我们要更加注意求异思维,特别是语文课堂,我们更要给学生创设求异的环境,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如在教《诗经•伐檀》时,为了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这样的提问:“我们刚才的思想内容分析,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说法,反映了奴隶对奴隶主不劳而获的一种反抗,谁还能根据诗中的美景,劳动所获的丰硕等,说出一种新的解释?”,“《诗经》中的‘国风’大多是爱情诗,你能根据这首诗,从爱情诗的角度去解释吗?”,“《诗经》中的“国风”大

用心

爱心

专心

多是以爱情为题材的爱情诗,难道仅这一首反映奴隶们的反抗情绪的怨愤诗吗?你有什么不同看法?”等问句,以引导学生作求异性思考。再 比如在教学庄子的《故事两则》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庄子和惠子这两个人,同学们更欣赏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在讨论时自然分成两派,其实这正是教学的难点之处,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明白了一个朴素的辩证法原理,对于庄子、惠子,是不能简单的给予肯定与否定,事物总有它的多面性,我们认识事物也应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又不知不觉的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多向互动的提问,能体现合作性原则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提问是单向流动即老师向学生提问,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笔者认为提问应是多向互动的,除传统问法外更应该提倡学生向老师提问,也应该提倡学生相互提问。通过这样的多向互动,我们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合作的理念。比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让学生根据题目设计问题,有的学生认为题目应理解为‘邹忌劝告齐王听取意见’;而有的同学提出题目应分两部分理解,一部分是‘邹忌讽齐王’,一部分是‘齐王纳谏’。在这堂课中,通过师生相互提问,设疑探讨,最终达成共识。

四、课堂提问要有价值。

有些教师由于对新课改在认识上不到位,对课堂教学也产生了片面的理解,认为问题步步紧逼,环环相扣,就是好课。熟不知问题不分轻重巨细,一问到底,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这也同样不符合课改精神。当问则问,不当问是不问,更要避免那种“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这种毫无价值的发问,这只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拓展思维,反而容易让学生养成思想懒隋,不善动脑的坏习惯。问题设置要以教学目的为依据,紧扣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的问题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也是教学必需的。高明的教师能巧妙地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在此,需特别强调,教师要把语文真正上成语文课,问题设计也要符合语文课的要求,课堂提问要侧重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切记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生物课。我听过一节安徒生的《丑小鸭》,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小鸭渴望游泳?我想,这决非是我们语文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

五、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兴趣

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创造一个新的形象,或引发出新的观点,使教学内容得以加深或拓宽。它可以对课文中人物、情节、场景进行再创作,或增添插叙,或续补情节,或改写人物等等。如下提问:(1)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当玛蒂尔德得知当年丢失的是一串假项链,十年辛劳白费时,她该怎么办?(2)《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如果没有“举身赴清池”和“自挂东南枝”那么他们俩可能还有什么结局?

这类提问必须以课文为本,再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如上面的两个教例的答问必须符合小说的背景、人物性格、特征,如游离了这两点,再创造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如在教学李煜的《虞美人》一课时,课前我先为学生播放由此词改编一首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通过时而低沉舒缓,时而激越高亢的旋律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语气,为课堂创设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然后,设置词中体现一个亡国之君情感的相关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课堂提问包藏许多玄机,它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教师要潜心研究,不断探索,注意提问的多样性、艺术性,把握提问的时机,给学生留有积极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用心

爱心

专心

用心

爱心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3

一、提问应有的放矢。

提问应紧扣教学目标,以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问题要具体、明了、表达要清晰、准确,涉及的范围要有限制,要避免由于指向不明、限制不严而造成学生理解偏差。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研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整体设计提问。设计提问时,要对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答予以充分估计,并准备相应的对策,提出一些预备性、过渡性的问题,逐层深入,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思考,从而避免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上的偏差。

二、提问应把握好时机。

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新课文之前,一般的做法是先提出一些有关课文理解方面的问题,诸如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某些重要段落的理解等。这种做法往往导致学生只倾向于学习与预先提问有关的内容。由于缺乏对全篇文章的深入理解,学生对预先提问的问题理解也很难全面、透彻。另一种做法是先让学生随意阅读,教师先不提什么问题,这样做学生反而可能学得全面一些,记得多一些,思考得周密一些,他们没有被老师的问题所以约束,更注意对全篇文章宏观上的把握,这样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所以,对文章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最好放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后,并在了解了学生对文章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这样效果更佳。

三、提问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要求教师的提问要难易适应,避免学生因问题过难而产生畏惧情绪,或因问题过分简单而感到勃然无味。伸手摘到的“苹果”和架上梯子也摘不下来的“苹果”,都引不起学生“摘取”的兴趣。其次,教师的提问应新颖独特,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设计一些新奇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之心、好胜之心、好表达之心。例如在讲授《故乡》一文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埋的碗碟?”这个问题比较新奇,很容易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认真研读课文,从字里行间找出线索,对杨二嫂、闫土的言行、品质的分析、比较,去解开谜团,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另外,对一些老问题,如果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从不同的侧面“切入”,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时,教师要善于从看似无疑之处寻找疑点,从有疑之处强化疑点,对那些看似平常的地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细细回味其精妙所在。

四、提问时应由学生自己回答问题

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一般应坚持让学生自己回答。如果提问了几个学生,学生的回答不得要领,就急于“代疱”,那就失去了这个问题的提问价值。当学生不能回答或回答得很不全面,或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准确地判断学生认识的误区,帮学生理清思维,诱导学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并在关键处给予点拨,最后做到田“点”达“悟”。当遇到学生固执己见、偏执一端时,更要循循善诱,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帮学生找出认识上的误区,排除障碍,作出正确的回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当导演角色,戏还要由學生主演。对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期间可以做一些“煸风点火”的工作,以激活争论,使问题在争论中越来越明晰,最后让学生得结论,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心。

五、提问应是一个师生双向活动

课堂提问不只是教师提问学生的单向活动,也应包括学生向教师提问。这不仅仅指学生请教老师,更重要的是要提倡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向老师质疑部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问题就会有思考,就会主动探寻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必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理解得以深入,认识得以升华。学生具备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终身受益。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适时适度,而且有着技巧和艺术性的提问,能加快学生接受知识并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4

因此,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 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 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 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 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 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问要有值

所谓“问要有值”就是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 合乎教学内容。设疑提问不能为设疑而设疑, 搞形式。设疑不是教师提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去考学生, 也不是提一些简单的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或是学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费力气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问学生。这种只图课堂表面热闹的做法, 是不利学生思维发展的, 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所以, 教师在备课中就要钻研教材, 发掘问题, 巧设疑问。要善于“无疑之处见有疑”。一句话, 设疑提问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 语文设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学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2、课文的重点、难点。3、文章的画龙点睛处。4、承上启下处。5、触发学生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处等等。

二、问点要准

“准”一是紧扣教学目的, 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 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 因而课堂提问必须考虑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若问题的难度过大, 学生一时无从回答, 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所以对一些难度大的问题, 我们不妨作比较浅易的处理。例如, 教学《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 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 学生较难理解, 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 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 (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 社会之路。) 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 (路是靠人走出来的, 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 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 (希望本是没有的, 只要我们为之奋斗, 便有了希望) 这样, 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

三、发问要“活”

“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 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 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 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 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 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 正文与反问相结合, 明问与暗问相结合。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 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 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 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 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诱惑之余, 顿悟“且”为“将近”意, 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 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 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 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 说:“他没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 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 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 通过它, 产生了“错综见意, 曲折生姿”的功效。

直题须曲问, 曲题也可直问。例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 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 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 (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 “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 “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 注定他必死无疑) 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 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看见, 通过直问, 理清是非, 晓畅易懂、达到“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的目的。直题曲问, 要独辟蹊径, 以曲求伸, 忌故弄玄虚。曲题直问, 要平中见奇、简洁明了, 忌袋底抖尽。

四、问要适时

教师既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恰当时机, 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的停顿, 让学生有进行思维的时间。在学生想求明白但又不能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去“释疑”, 这样, 就可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 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 是发展学生思维, 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 作为语文教师, 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 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5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创造性

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可见读书设疑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艺术性提问,对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课堂提问不仅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所以,本人就从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来谈谈几点浅薄的看法。

一、提问要有趣味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的学习单靠从道理上明白意义,不如对学习有喜好,而喜好深,就会以学习为乐,以学习为乐,就会迸发出强大的学习热情,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益。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有趣味性的问题能够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思维、振奋精神、提高兴致。因此,课堂提问的设计不仅要以课文中的知识为依据,还要善于从文章巧妙的构思中提出精巧有趣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品尝收获和成功的喜悦,进而渴求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在教《荷花淀》时,文中写到水生嫂听到丈夫把家里事托付给她时,课文写到:“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就这么一句话写出了一个中国农村妇女对丈夫的痴情、对家园的热爱,这两种感情自然地统一在这朴素的话语中。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原作的妙处,我问:“假设作者是这样写的——女人定了定神,从嘴里吟出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孩子他爹,你就放心大胆地走吧!这样写可以吗?”顿时学生哄堂在笑,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在体会中进一步领悟到原作感情的真挚、自然、细腻。

二、提问要有条理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学生的注意力,我觉得它像一只极易受惊的小鸟,当你想接近它的时候,它马上就会从巢里飞走;当你终于抓住这只鸟的时候,那你只好把它抓在手里或关在笼子里,可是,当它变成关起来的‘囚徒’以后,你就别想听它唱歌了。”由此可见,巧妙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开启他们心灵的门户,是教学中特别需要精心处理的问题之一。

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分散,应当是衡量我们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决定我们教学成败的关键。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开启了他们心灵的门户,就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体验学习的成就感,进而走上活泼、主动发展的学习道路。因此,用有条理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我们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体现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之一。《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木。”这就是说,善于提问的教师,必须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提出问题。提问过程中还要善于通过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而探究发现语言的内在规律,并总结规律,从而学会自己学习。

提问的条理性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指教师所提的问题必须是针对某一部分内容来设计的,所提的问题不能在学习了后面的内容后才能回答。如果出现这样的提问就会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另一方面指教师要解决文章中的一个难点或一个重点问题,往往靠单一的提问解决不了的,这时设计一组问题,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三、提问要有创造性

所谓创造性是指要关注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反应,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有创造性,这样学生通过自学汇报,与他人交流,讨论甚至争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不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语文学科是人文性最浓的学科,最好的创造性提问应该是没有完全明显的答案的,这样的问题常常带有假设性,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我在教《愚公移山》一文时,提出了“愚公是愚者还是智者”的问题,我要求学生仔细研读,在课文里寻求答案,同时也鼓励学生通过课外查找相关论据,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每个学生立论的基点各不相同,查找的资料也各异,所以学生最终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引经据典,以详实的材料说明愚公是愚者,愚公移山这一举动,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安土轻迁的劣根性;有的学生振振有词予以反驳,愚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不回避矛盾,敢于迎难而上,这是智者的风范。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有可能永远无法一致,但这一种问题设置的方式所获得的收获是传统即问即答方式难以衡量的。

总之,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让它授益于课堂教学。因为好的课堂教学,在于教师的提问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诱发其对课文的钻研和理解,而且还能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认识水平,從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多花时间精心设计提问,克服课堂教学时提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应需要全方位地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参考文献:

[1] 张丽莉.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 汪新华.关于优化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现代教育理论》.扈中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启发性,创造性思维

朱熹曾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巧妙的提问正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 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 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 可以让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 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让学生动脑去思考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 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 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在教学中常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 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 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 但课后问起学生有哪些收获, 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 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成的答案, 有的就答非所问了。教师的责任应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 开启学生的心扉, 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如教学《三顾茅庐》教师提出问题:刘备是堂堂的一国之君, 而诸葛亮当时只不过是一山野村夫, 然而, 刘备却三番两次、屈尊降贵地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邀他出山。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的时候, 教师的提问会使学生产生悬疑, 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 学生去主动地寻求答案。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 吸引学生注意力

坡度, 就是提问设计时,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学生不可能迎刃而解, 这就要增加思考的阶梯, 其方法是无梯时架梯, 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设计问题, 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工夫, 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 个个有答问的条件, 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 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 过了一个高峰, 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 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 高质量的提问, 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 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 什么时候提问, 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因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对那些需要想一想也应该想一想便可求得答案的地方, 就宜用提问, 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 就不应该提问。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 讲的是一位老师在“文革”后期上公开课, 讲授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七律·送瘟神》, 他为了使课堂活跃, 加强师生双边互动, 便采用了提问的方式。老师:“同学们, 春风杨柳多少条?”学生:“万千条!”老师:“对!那么六亿神州怎么尧呢?”学生:“尽舜尧!”听课者啼笑皆非。这位教师提问过于简单, 不该设问处设了问。

四、采取合适的提问方式,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有些语文教师提问时, 如前所述, 只是想到通过提问把自己要讲授的内容灌输给学生, 设计一连串简单的问题, 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向标准答案。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提问时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如使用情景法,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通过音乐、图画, 把作者在课文中描绘的情景展示出来, 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此基础上再努力展示潜伏在学生意识深处的情境, 以达到“心心相印”的效果。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 从整篇课文、整个单元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 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 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7

一、把握课文本质意义的提问

一篇课文, 总有内涵和中心思想。 凡涉及课文内涵、中心思想, 并与思想内容有关的词语和句子等方面的问题, 都属于本质性问题, 而涉及课文其他枝枝节节的问题, 属于现象性问题。

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 凡是同描写五壮士壮举的词语和句子的问题都是本质性的问题。 教学五壮士跳下悬崖这一部分, 课文写了五壮士毫不犹豫、英勇跳崖, “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 第一个纵身掉下深谷”。 我就抓住“冲锋”、“纵身”这两个词语进行提问:什么叫冲锋和纵身? 这两词体现出五壮士此时心里怎样? 表现出他们什么通过提问让学生知道“冲锋”、“纵身”这两个词表现出五壮士的毫不犹豫、英勇、不畏惧。

二、从理解课文角度看, 要抓住要害, 简化提问

要把小学语文课上成语言思维训练课, 必须把用于提问的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 做到问之必需。 因此, 教师需深挖教材, 抓住要害, 精选问点, 并使提问体现出“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回环, 发挥理解课文内容和挖掘语言因素的双重功效。

课文中的要害,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1.关键点。

(1) 课文的重点。

这往往既是文章重点, 又是训练重点, 于此处设置疑问, 要求教师不仅准确地理解课文, 而且要紧扣教学目的, 巧妙地处理教材。 如《滥竽充数》中, 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终究败露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同是一个南郭, 为什么齐宣王在位时他可以得到很高的待遇, 而到齐缗王时只好偷偷溜走? 该组问题既准确体现了文章重点, 又扣住了该单元“看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训练要点, 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 文章的点睛点。

即课文内容和中心部分。 好的提问犹如画龙点睛, 有助于辐散沟通, 把握意旨, 理解主题。 比如《海上日出》最后一句:“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句话作为点睛之笔, 照亮全篇, 就有设疑讨论和体味的必要。

(3) 作者的动情点。

也就是作者感情的爆发点, 情与景的焊接点, 也是意境的落脚点。 于动情点处设问, 有助于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 体会文章的情感意境。 比如《难忘的一课》, 动情点在“我”和师生共同的爱国主义感情上, 抓住课文最后感情的爆发处设置问点, 是不难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界的。

2.疑难点。

对课文的疑点设问, 自然无需多说。 文章的难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语言文字类的, 常常需要疏解性提问解决问题;一是课文理解类的, 需要有的放矢, 巧设问点, 通过答问和归纳解决问题。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 小女孩被冻死了, 怎么脸上还会出现笑容? 这是一个难点。 针对这一难点, 可引导学生对小女孩的心理活动作分析探究, 让学生明白, 穷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悲惨遭遇。

三、从培养能力角度看, 注重实效, 转化提问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注重实效, 合理变通, 使提问始终服务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即服务于教学目标, 服务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1.化零为整, 舍轻保重。

对于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理解, 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 为保证提问效果, 须寻求问题与目标的最佳结合点, 提挈主线, 聚零为整, 突出重点, 从而把教师的教和问转化为学生的学和思。 如《跳水》一文中, 对船长以要开枪的方法逼小孩跳水的理解是重要的设问点。 我们先看看这样的设问:船长看到了什么情况? 他有怎样的反应? 他想了什么办法? 孩子最后是怎么做的? 不难看出, 这些问题多而杂乱, 缺乏指向, 完全可以避而不谈, 重点围绕引导学生理解船长想法之快、方法之好提问:你认为船长想的办法好吗? (引导判断) 你如果在场准备用什么方法? (引导发散) 这些方法与逼小孩跳水相比如何? (比较理解) 这说明了什么? (归纳结论) 这样引导, 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又培养了多角度发散思维的能力, 达到了提问的目的。

2、合理变通, 转化提问。

(1) 圈画提问。 对引导学生找准课文重点词句的问题, 可以把提问转化为阅读教学的圈画训练。 (2) 操作提问。 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语言行为的提问, 可转化为阅读教学中的操作训练。 如教学《詹天佑》一文:“人”字形线路是什么样子的? 火车怎样爬上“人”字形线路? 怎样上坡? 上了坡以后如何北上?对上述问题, 可让学生借助文中“人”字形线路的插图, 利用橡皮擦、短铅笔等物件代替火车, 作上坡的操作。 这样既生动形象, 又简单有效, 学生在乐学中理解了课文, 掌握了知识。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篇8

一.精心设计问题, 做到难易适中

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无疑而问, 为问而问。二是大而无当, 太广太深。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 这是课堂成败的先决条件, 课堂提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提问的内容要具体、准确。必须对提问的目的、范围、程度、角度、反复设计, 加以限定, 切忌随心所问。

曾经听一位老师讲《纪念白求恩》一课, 教师问:“白求恩是哪个国家的人啊?”哗——学生齐刷刷举手:“加拿大人。”因为文章第一句清楚地写着:“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又问:“多大年纪了!”哗——又齐刷刷举手:“五十多岁了。”“到中国来干什么?”哗——举手:“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后来在哪里以身殉职?”、“这是什么精神?”、“毛主席号召谁要学习这种精神?”老师把课文中的一个个句子依次“改造”成一个个问题。整节课老师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 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课堂气氛看似热烈, 但效果如何, 可想而知。毫无价值的提问只能让课堂教学变得平淡无味, 很难想象它的价值所在, 而精当的提问却能使平淡的教学波澜顿起。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提出的问题往往学生答不出, 这也是常有的事, 原因可能是难度大, 遇到此种情况, 老师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 联系生情, 降低问题的“高度”, 以避免“冷堂”的状况。

二.改变提问方式, 激发学生兴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 能激发思维, 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与自主学习意识。因此, 课堂提问, 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 改变提问角度, 使问题提得巧, 发人深思, 要力求新颖, 讲求新意能激发情趣, 切忌问题提得平平淡淡, 老调重弹。

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 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美在山水, 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请同学们在阅读《苏州园林》之后, 回答教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 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又如在教《社戏》一文后, 豆还是原来的豆, 但为什么没有昨夜那么好吃, 这是为什么呢, 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因势利导的提问就会勾起学生直觉经验的通感, 启发他们对童年生活经历的回忆, 产生最大程度的共鸣。

“每堂教读课, 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读中的所惑之处, 精心设计问题, 或由一个大问题引出诸多小问题, 或按教读顺序层层设问, 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 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选准角度, 教师就是要在挖掘教材时, 从课题、疑难词句、细节、前后矛盾的地方、内涵丰富的语句, 相似或相近的文章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适时的教学情境入手, 精心设疑, 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审视和思考,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高度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思维

问题情境就是解决问题的背景。教育实践证明, 这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 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为使学生能顺利地回答问题, 教师要提供学生必要的智力背景, 亦情景, 给学生创造一定的作答条件。或作知识的铺垫;或启迪学生根据已知的去开拓未知的;或进行示范讲解, 教师“举一”, 令学生“反三”, 实现学习的迁移。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智力背景, 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内容, 也给教师和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刍议中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9

一、精设问题, 提高提问质量

学习一篇课文, 学生会有许多疑问, 精心设置选择提问的问题, 关系着提问的质量、学习的效果。精心设置的问题应充分考虑知识结构和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问题要有针对性, 有思考的价值, 有助于增长知识,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课堂提问, 防止以下几个问题的发生:1.提问过于简单。如问学生“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 学生答完了事, 根本没有动脑筋, 这种提问是一种无用信息。2.提问不分轻重, 过于烦琐。比如在教学话剧《雷雨》 (选场) 时, 提问:“《雷雨》的作者是谁?他的原名叫什么?”等。课堂上热热闹闹, 但实际上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这种提问混淆了教学重点, 耽误了教学时间。这种提问就是一种干扰信息。3.提问过于空洞, 不着边际;或者过深过难, 学生不知从何答起。这种提问是有害信息, 极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4.提问过于雷同, 毫无新意。比如:这篇课文分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写作特点是什么?老是问那几句, 千篇一律。就算是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 在编排上、体裁、题材上都大同小异, 也不应该设置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因为过于雷同的提问就是一种抑制信息, 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动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5.提问过于含混, 模糊不清, 有时教师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比如这样提问:“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有一句话是文眼, 你们看是哪一句话呀?”学生猜了半天, 还是不能使教师满意, 时间浪费掉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全无了。这种提问就是一种错误信息。6.提问搞竞赛抢答, 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余地。平常很多教师都存在这种误区, 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越多, 学生回答得越快, 在有限的45分钟里回答完原先教案设计的所有问题, 老师们就认为这节课没有遗憾了, 认为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殊不知, 这种提问在很多情况下是迁就了学生的答案, 贬低了提问的教学价值, 是一种迁就信息。

精设问题, 就要讲究提问的策略性。不能一到提问时就心血来潮, “捞到什么就装什么”, 而应是依据教学重点, 学生预习中存在的疑难点来提问。同时, 提问要有的放矢, 有思考的价值。反之, 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对教学是毫无作用的。例如, 我在教学鲁迅的《药》一文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说中的‘药’是一种能治好华小栓痨病的药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药?作者把小说命名为《药》有何作用?”这样设计问题就把作者的写作意图、小说的结构﹑线索和主题给牵出来了。而且设计的问题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规律。

二、精简提问次数, 有效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深入浅出, 精简提问次数。因为提问要达到预期目标就要有充裕的时间做保证, 使每个学生都有思考﹑回答和提问的机会。频繁的提问只能使课堂看似活跃, 却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使学生一知半解。因此, 设计提问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古诗云:“广裁衫袖长制裙, 金斗熨波刀剪纹。”教师就像高明的裁剪师一样,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出的问题要问得“精”, 问得“少”, 把课文的精华所在呼唤出来, 把教学重点, 学习难点拎出来, 以达到促进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思考的目的。例如, 我以前在上初中八年级课文《俗世奇人》时, 考虑到《俗世奇人》包括两篇文章《刷子李》和《泥人张》, 篇幅较长, 要在一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不是简单的事。于是, 我就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 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刷子李》和《泥人张》两篇课文分别讲了怎样的故事? (设置目的:了解文章大意) ;2.“刷子李”和“泥人张”各自“奇”在什么地方?他们的性格特征各有什么不同? (设置目的:分析人物形象) ;3.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文段与同学交流, 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设置目的:品味语言写法) 。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既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规律, 又精炼得当, 突出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三、注意提问语言, 学会尊重他人

要使提问出成效, “尊重”是前提条件。进行提问时, 往往有一些学生歧视、排斥成绩较差的学生, 不给他们发言的机会, 或对他们的发言不以为是, 甚至嘲笑他们, 使这些学生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这时, 教师应该言传身教, 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表扬,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发言都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当有的学生提出不在点、不在关键处的问题时, 教师首先要耐心倾听完后才能发言, 不能指责、嘲笑或中途打断, 而是要鼓励学生勤思敢说, 尊重个体差异, 相信学生的潜力。只有在教师良好言行的潜移默化下, 学生之间才能形成良好的提问氛围。同时,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使用“我给你提个建议”、“我认为”、“你觉得”之类的语言, 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能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提问。

四、提高提问层次, 升华提问结果

赞可夫曾说过:“教师提出的问题, 课堂内三五秒钟就有多数人`刷'地举起手来, 这是不值得称道的。”这说明提问要拐个弯儿, 要有一定的思维“坡度”, 要达到引导学生拾级而上, 达到循序渐进的层次。例如, 我在教鲁迅的小说《药》时, 为了要弄清华老栓这个人物形象, 我设计了以下若干小问题:1.文中哪些语句描写到了华老栓?2.这些语句分别属于什么描写?3.这些描写分别刻画了华老栓怎样的形象特征?

这种提问设计由易到难、由大领小, 学生回答则可以从小到大, 小问题弄清楚了, 大问题也就不言自明了。

提高提问层次, 不仅体现在问题设计的循序渐进上, 还可以体现在多种形式的提问上。比如, 采用创造式提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采用比较式提问提高学生的鉴别力, 采用情境式提问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发散式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还有学生互问、师生互问、学生驳问等。

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篇10

一、提问要围绕中心,有的放矢。

任何作者写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写作意图,或者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或者告诉读者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思想感情或道理,就是文章的中心。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文章中心的过程。因此,课堂提问不能过泛,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即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懂得什么道理、培养何种能力,教师要心中有数,要根据教学的目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一堂课的提问,应该始终服务于教学目标,紧紧围绕中心问题,从分解走向综合,最后把“散珠”连成“珠串”,使整堂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提问优等生,因为优等生的回答总是令老师非常满意,一下子就能切中问题的要害,使教学过程进展顺利,而那些中等偏差的学生,往往会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里的“丑小鸭”,尤其是上公开课,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困生,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哪怕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也会让他们感到自己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是小主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三、提问要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水到渠成。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同时,问题还要做到前后呼应,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一般的教学模式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理清条理——品读课文,感受写法——回读课文,总结收获。读课文的过程,体现了学生认知水平的逐步提高,在學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设计出体现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问题的探究,对课文的理解逐步加深。

四、提问要富有启发性,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启发式教学是一项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原则,启发性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灵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其实,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的教师,无时无刻不在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诱导学生,如导人新课时的激趣式提问、复习旧知识引发新的思考、把同类事物进行对比思考、从直观现象人手进行启发等等。

但是,课堂提问不单是教师“专利”,亦应是学生的“权利”,不仅教师要善于提问,更重要的是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我前面所述,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读了课文,你已经弄懂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这些问题的巧妙设置,可以驱使学生积极地思维,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学生经历了一个“读课文——提问题——再读课文——尝试解决”的过程,以疑促思,自觉主动地深入感知课文。

五、提问的语言要通俗易懂,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是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尤其是语文教师,对普通话的要求标准更高;其次是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流畅,无语病。如果一个教师在提问学生时语言过于晦涩模糊,表达欠流畅,那么学生就很难听懂老师的要求,不知所云,这样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情绪,影响课堂“教”与“学”舒畅进行,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设想和教学效果。而课堂上教师通俗易懂的语言,则会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讲话者所描绘的情境中,在亲切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课堂学习,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投身实践,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教师只有对课堂提问进行精心设计,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使课堂教学进展顺利,达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11

一教师层面:精心设计, 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 只有提出具备一定深度的问题, 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的提问,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 问题的精心设计要立足文本, 整体把握好教材的内容。教师吃透教材内容, 处理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从高处着眼, 从文本的整体着手把握设计课堂提问。把自己对文本的认识理解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前提。一般情况下, 可以从文本的题目、中心句、重点语句等方面来精心设计问题。

第二, 问题的精心设计能体现通过“咀嚼字词”达到体悟情感的目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优秀作品, 应该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课堂教学时, 教师应牢牢抓住语言教学这一环节, 通过精心设计多种问题, 让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进而深刻体味文本语言背后蕴含的真正情感, 更深层次地认识文本的内涵。

第三, 精心设计问题要善用对比的方法, 探究妙处。问题的精心设计要始终让学生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 敢于探异求新, 走进新的学习领域, 尝试新的方法, 追求思维和表达的创新。精心设计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 对文本能常读常新, 通过对比阅读, 分辨异同, 进一步深层次地体会文本内涵, 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二学生层面:通过提问, 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 “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学生有疑而问, 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 教师应引导和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课堂中教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就是教会了学生最好的读书方法, 将使他们一生受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通过提问环节的强化,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一, 教师要通过氛围的营造, 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课堂上教师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 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正确的引导, 不讥讽、不嘲弄, 挖掘其可贵之处。在课堂上“少一些不准, 多一些允许”, 让学生能“自由呼吸”,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敢想、敢说、敢做。只有这样, 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慢慢地形成。

第二, 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使其会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除了要让学生敢问, 还要让学生会问。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种类, 还要适时诱导点拨, 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这些提问方法可以在文字上, 也可以矛盾中。

第三,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适时评价, 让学生能善问。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 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用言行渗透给学生“问就比不问强”的思想。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真正养成。

三教学层面:把握“问点”, 提高提问的时效性

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没有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问点” (提出问题的最佳时机) , 随时提问, 结果造成教学内容不连贯, 学生思维无序的局面, 学生常常感到莫名其妙, 教学效果自然不佳。因此, 课堂提问选择时机非常重要, 不仅要在微观上考虑“问点”是否优化, 问法是否艺术, 而且要在宏观上考虑“问点”是否总览全文, 每个问题的提出是否处于最恰当的时机。诚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第一, 课堂提问要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以学生的兴趣点为问点, 可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 变教师课堂讲授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如教学《秦兵马俑》时,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 可以不从文章开头依次讲解, 而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 设置问点:读了课文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介绍秦兵马俑吗?这就抓住了文本的中心句, 由此再让学生分别从文中找出描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和个性鲜明的句子。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又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内容。

第二, 课堂提问要把握教学的高潮点提问。每一节课都应形成高潮, 这个高潮点同样应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于高潮点设问, 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深刻的理解, 并引发其感情的升华。如教学《二泉映月》时, 让学生边听乐曲, 边在文中画出描写乐曲特点和乐曲表达阿炳情感的句子。让学生曲文同步, 一下子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和乐曲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学生很快了解了乐曲的内涵, 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

四课堂层面:师生互动, 体现课堂的立体性

立体的语文课堂提问不应只是教师提问、学生答的单向活动, 也应包括学生向教师提问的互动过程。这里的互动不仅仅指学生请教老师, 更重要的是要提倡学生对老师的问题提出不同看法, 向老师质疑问难。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因此,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师生互动的立体课堂中, 学生有问题就会有思考, 就会主动探寻答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必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使理解得以深入、认识得以升华。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护生社会实践下一篇:杭州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