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2024-09-21

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精选12篇)

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篇1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教师应避免单纯采用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而应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也就是说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课堂提问是英语知识训练中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它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理念,展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教学环节。

一、课堂提问的设计

英语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这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设计得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激活学生的思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1. 问题的设计要有目的性。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难点,重点认真挖掘其广度、深度,高层建瓴,精心设计,适时适度,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真正体现问的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提问并非无的放矢,随意发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1)唤起学生注意;2)鼓励学生参与;3)发动学生回忆,运用有关知识;4)检查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的准备情况;5)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6)确定学生对特定内容的基本事实的理解;7)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8)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9)诊断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10)调控教学进程;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2)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作出色表现。

2. 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的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应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提问一些信息型或记忆型的问题;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提一些理解型问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分散在课文里、蕴含在课文内容中的知识加以综述;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性质的问题,如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判明真伪,找出原因,并作创造性回答。

又如阅读教学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来实现,即阅读前提问、阅读中提问和阅读后提问。阅读前提问一般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和导入新课来实现的,所设计问题应使学生既能轻松自如地复习旧知识,又能了解新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从而极大地吸引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如在教SEFC第三册Losson 34“Gymnastics”一课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现著名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不同图片,并设计以下问题:

(1) Who is your favorite gymnast?

(2) In which type of exercises did he/she win a gold medal?

(3) How many types of exercises do you know?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爱体育明星这一心理特点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活跃课堂气氛,再慢慢地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入到Gymnastics上,这样既科学又自然,学生容易受感染。阅读中提问是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Fast reading和Careful reading,并捕捉信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这个步骤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的写作观点、态度和目的等。阅读后提问中,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把学生的目光从课本引向自然和社会的广阔背景下学习,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对不同的观点和价值发表不同的见解。

3. 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提问既要让学生容易理解又要达到一定的难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故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应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否则,学生就会失去积极性而放弃深入问题情景。

4. 问题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新颖是学生兴趣的切入点,中学生的求异心理特别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的问题就应既考虑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的面,又要抓住热点、关注焦点、把握兴奋点,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用科学、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如在学习SBⅡ,Lesson 58—59A“Famous Detective”一文中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这样很快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问题设计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地思考,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激发兴趣,需要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所设计的问题能够“投石激浪”。但在注意趣味性的同时,决不可忽视问题的真实性,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甚至有一种不说不快的感觉。

二、课堂提问的实施

教师如能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教材中难点和重点,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提问,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流利的表达及言语习惯,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然而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问而不答”,甚至“启而不发”的现象。为此,教师提问时,不仅要对所提问题的角度、深度、坡度、广度精心设计,而且要注意提问的时机、灵活性,适当地等待时间和追问,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使学生在充满愉快、信任的气氛中展开思维,踊跃地回答问题。

1. 抓住提问时机。

课堂教学之初,学生的思维还没启动,教师应精心设计一系列与本堂课程有关的问题,由浅入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把注意力吸引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但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的注意力会有所分散,这时再巧妙设置新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转入新的学习内容。这样一环扣一环,不失时机地安排提问,就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很快掌握所学内容。

2. 提问时要有灵活性,及时调整对象。

虽然教师通过课前备课,选定某个对象,但是由于教师主观判断的误差及学生个体情况的千变万化,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教师判断失误,即原来认为某个对象能回答的问题,却问而不答。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察言观色”,机动灵活地调整提问的对象,绝不能言辞粗暴、横眉冷对,甚至埋怨学生说他在家没复习、上节课不注意听讲等。否则将损害学生自尊心,使他产生反感、对立的情绪,对教师的提问产生恐惧感,从而失去提问的意义。

对难度大的问题,教师可以提问成绩好的学生。不能为了使提问快速进行,把提问都集中在少数优秀学生身上,而把中、差学生变成“遗忘的角落”。为此,教师一定要随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有回答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问的风气,养成良好语言习惯,还能使学生时时处于积极的备问状态,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防止两极分化。

3. 提问后的等待时间。

提问后的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教师提问后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策略之一。发问以后,等3—5秒或更长的时间,可以增加学生回答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让学生马上回答问题会明显减少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在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之前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可保证学生对问题的充分理解。

4. 对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延伸、扩展的提问。

学生在回答部分趋异性问题时往往会缺少一定深度,这时教师应再追问一些问题来引导他们,驱使他们进一步思考,提高学生阐明观点的能力。如:“Can you explain your idea more exactly?”“Why do you say so?”“Are you sure what you say?”等。当然,在追问中教师还应注意问题的思想程度、难易程度及学生个性,讲究提问的策略。我们知道,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而不是为难学生。因此,追问要因人而异且不宜过多。适度的追问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长知识;过于简单、过于困难或过于频繁的追问只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感到乏味。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也应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赞扬,应该毫不吝惜地对学生说:“You are great!”“You are clever!”“Excellent!”

5. 鼓励学生质疑提问。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所以课堂教学也要讲民主、人权,让学生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和机会。教师也可以设置错误问题,提示并教会学生质疑。让学生善于紧扣课堂内容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进行解惑。这样学生不仅接受到来自教师的知识信息,同时还接收了来自同学间的知识信息。而学生自己的语言所传达的知识更符合学生已有的水平和接受能力,更容易被吸收,教学效果也会更好,而且通过质疑提问,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教学。因此,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体进行精心设计;在“善问”、“巧问”的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导疑、释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高厚, 施铮.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罗晓杰.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2, (10) .

[3]雷水蓉.关于课堂提问中“度”的把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1, (4) .

[4]李芳.对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J].中学英语教学参考, 2003, (2) .

[5]李萍.英语课堂教学提问艺术[J].学英语 (高中教师版) , 2003, (8) .

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篇2

教学活动,就要有“活”有“动”,要有“活动”,舍“问”其谁? 连古人都懂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辩证法,怎么能让现代 的青少年个个成为泥塑木雕,秦陵兵俑?对于逐渐向研究性学习转移 的高中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要。教学实践中,我常有这样的发现 : 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能否科学地 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 个关键。那么,课堂提问当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 味呢?笔者曾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第一,教师提问要做到“结合文本,曲径通幽”。

1.寻找文章的“空白”,于无声处感受文章的震撼力量。“空白” 有作者欲言而难言的,也有不值得言而不言的。如果提问能够在文章的 空白点上设计,往往能够使学生更直接更强烈地感受到文章的震撼力,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旨意。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宽容〉序言》教学中,有位老师指导学生在“刻着先驱者名字的石头上”写上碑文。这似乎与 预设目标无关,但如果没有对文本的研读,就不可能写好碑文。在不少 叙述性的文章中,人物的设计往往有较多的空白点。如《祝福》中,我 们可以用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我’不对祥林嫂说什么 灵魂的问题,祥林嫂会死去吗?”用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以让 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人物的命运,从而对小说主题有更强烈的体验。

2.寻找文章的“症候”,于难言处把握情感和态度。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 这个传统意象进 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 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 / 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 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 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

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 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 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 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 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 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 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 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 依恋与心酸?

3.寻找文章的“瑕疵”,于缺陷处培养严谨的学风。一般来说,选进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者仔细研究的,但是疏漏还是不可避免。现行的高中教材,无论是文章还是注释,都能找出其“瑕疵”,有一 些“瑕疵”是关涉到文章整体理解的。以此为突破口,可以拉动对文 章的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 的季节”中“风流”的注释;如《师说》中“今之众人”的注释;如《神 奇的激光》一文中有多处的病句和表达不完善的地方„„抓住这些“瑕 疵”来组织学生查找资料,交流看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更科学 的认识,养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质疑精神。

4.寻找文本的无疑处,于无疑处设疑。这应是学习语文的一种较 高的境界了,可以称之为“享受语文”。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 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 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 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 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

第二,教师提问要做到“结合人生,拓展思维”。

教师以情换情,以情唤情,使他们也进入角色,使他们正确的、健康的情感获得必要的表达、宣泄和释放。教师结合人生,结合社会,激情设问,拓展学生的思维。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在学习《孔雀东南飞》 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 “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 随之达到了高潮。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 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 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 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 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2.“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语文教学讲一个“拈” 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 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 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 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 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高中课文都是名篇精华,每篇课文中可教 可学的很多,但笔者认为面面俱到不如抓住“万绿丛中一点红”。

课堂提问中的有效教学 篇3

关键词:课堂提问 有效提问 有效课堂 有效教学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教师的有效教学实际就是一种对话教学,而这种对话教学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更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只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高度互动的对话,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课堂上要想形成一种对话的课堂气氛,教师就必须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出色的课堂提问可起到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等功能。但并不是每位教师都己懂得课堂提问的技巧,我们在课堂提问上还有很多盲点和误区。因此,深入研究中学英语课堂提问,将在提高提问质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构成课堂动态应答链等方面起积极促进作用,并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课堂提问的定义和作用

提问,从广义上讲,是指任何有询问形式或询问功能的句子,它是指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他们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课堂提问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语言,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是通过师生相互交流,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方式。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鉴赏、表达等各种能力。

(二)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英语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当前英语课堂提问存在许多问题:

1.问题过于单一,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

2.教师自问自答,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

3.对话内容简单,学生没有提升的空间

4.提问面向少数优生,学生失去思考的动力

5.过分依赖多媒体,学生失去想象的动力

(三)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进行有效教学

1.充分理解教材,发挥教学机智

有效的课堂教学出现的教学情境是千变万化的,学生会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性,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设计的问题机械地操作,对一些随机性的问题和一些能够体现学生思维水平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师要发挥教学机智,及时设计出一些相应的问题来进行提问,把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入更高的水平。

2.优化问题设计,提高问题质量

首先,问题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使学习的主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要有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其次,问题要有层次性。学习过程就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不懂到懂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由浅入深的提问,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识和求知的欲望,更好地进行学习。第三,问题要情境化。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些情境性的问题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3.丰富提问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师提问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问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提问单个学生,可以分小组讨论,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可以举行辩论赛等等,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学生活跃在各种问题之中,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有学者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生课堂参与机会的次数和回答问题的次数相关。所以老师要增加学生对问题及课堂的参与度,让每个人都有课堂参与的机会。

4.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学会质疑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往往会有很多的疑难问题,如果我们把学生作为提问的主体,把话语的权利让给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的一些疑难问题提出来,通过生生合作和师生互动的方式,寻求出正确的答案,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探究意识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效果。提问主体的改变产生角色的变化,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承认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和对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角色的认同观念,采取鼓励、启发的手段让学生敢于把自己的疑惑或观点提出来。教师要教给学生梳理问题的方法,组织提问语言的方法,提问的策略。教师在备课时,要留出让学生提问的充足时间,也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为学生提问作出准备。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的高质量的交流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因为英语教学的本质就是交流,而提问作为课堂交流的必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教师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的提问能力,有效提问能力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只有在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前进,而一个不会有效提问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位好教师。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教学中,一定要优化我们的课堂提问,真正实施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高考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金传宝 “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3.MORINE DERSHIMER G, EYERBACH B. Educators’ handbook: A research perspective[M]. New York: Longman pressed, 1987,

4.杭宝桐 《中学英语教学法》 2005.4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提问” 篇4

适事, 即内容上的恰如其分。所抽出的问题紧扣学生心理和教学内容, 同时又略高于大纲要求, 让学生有思考、回味的余地,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跳起来摘桃子”。如进行朱自清的《背影》一文, 开头谈到家境的颓唐衰败, 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我”也要远走他乡求学等, 社会的阴暗, 世事的冷漠, 家庭的危机无不在作者笔下力透纸背, 给人以萧条, 凄残之感, 因而作者“眼泪止不住籁籁落下”。但就在这种情景下, 父亲对儿子的那种情愫仍然处处可见。有这么几句话:“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如何理解这几句话, 是表现父亲的乐观豁达, 还是另有他意, 读过这篇散文的人相信都不会忘记作者对其父“背影”的描写, 这幅“背影”正是一面镜子, 照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满腔爱心, 对儿子的深沉的博大的难以言传的爱。由此看来, 父亲在家境衰败, 儿子流泪的情况下说出的这句话绝非是表现其乐观豁达, 而是忍着满心伤疼, 劝慰儿子, 以宽解儿子之忧虑。试想:自己的一腔愁绪, 万般无奈待人倾诉, 却要泪往心理流, 去安慰尚在年幼不谙世事的儿子, 那舐犊之情何等感人, 何等深沉。难怪一篇《背影》成了千千万万个儿女对父母的爱的颂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绝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 要有针对性, 提出的问题, 一般是文章的难点或关键性所在。经过巧提问, 妙点拨, 使学生对问题“心有灵犀一点通”, 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教书的同时, 也渗透做人的道理。

适人, 即对学生——客体的情况要做到了如指掌。哪些问题适合哪些学生回答, 哪些问题虽然一时答不好, 但会刺激他上进, 而不是一闷棍打死, 给他良好的心理促进等等这些细碎问题, 都是“巧提问”时要预料到的情况。

“巧提问”的适时, 适事, 适人说起来容易, 但在实践中要运用好, 也并非易事, 要求为教师者, 不仅要对教材钻研透彻、消化吸收, 还要灵活运用。对学生接受能力, 理解能力, 消化能力等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 提出问题能让学生回忆、思索, 有话可说。要达到上述的效果, 提问还应遵守下列原则:

1 提问要有针对性

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 扣住重点, 抓住难点, 扣住重点引导点拨, 可谓事半功倍, 抓住难点, 则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 犹如写文章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干脆利落。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 文末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 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是教学难点。注释为“清闲的人”, 但教师更应指导学生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 “闲人”体现了其乐观旷达的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教师提问:“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这样提问就可以让学生理解更深入。

2 提问要有启发性

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不是一开始就有兴趣的, 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可使他们思维活跃, 思路开阔, 使其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 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只有“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一句, 这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现。假如只是单纯翻译理解语句, 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把握, 二则学生无法体会其意境。教学中教师采用增删法来指导学生理解: (1) 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行吗? (2) 在原句后加上“远处蝉鸣鹊啼, 近处蛙声阵阵”, 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 学生马上从问 (1) 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做积水, 把竹柏影比做藻、荇;从问 (2) 体会到此句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他们自然地了解作品的内容与主题,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提问要有曲折性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 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曲问”, 就是变换提问的角度, 让思路“拐一个弯”, 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语文教学中, 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 “没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此时就需教师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 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完全文, 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对当时的情形进行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 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思考后明白这是文章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 孰优孰劣, 其效果不言而喻。

总之, 教师只要能遵守上述原则, 灵活、有效的运用“巧提问”这个技巧, 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语文课运用的得心应手, 研究者认为是非常有效的。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课堂提问则是艺术技巧的具体体现。提问的技巧不仅在于“巧”, 还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曲折性。才能使提问的作用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来。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提问的艺术妙在于“巧”, 就是要适时、适事、适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针对性,启发性

参考文献

[1]李光伟.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误区分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2 (19) :15.

[2]何淑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26)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5

冷水江市铎山中心小学 谢伟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好的提问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各项技能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操。教师既要注意在课堂中所提问题的有效性,更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有效性。它能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推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提问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艺术。提问并不是教师提出问题就宣告这一过程的结束,而是一个发问后学生解答,教师再评价的环环相扣的过程,相应的教师就有发问艺术、启答艺术和解答艺术,即教师如何提问、如何启发学生作答和如何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反馈。为了有效地提问以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应适当运用一些艺术。

一、注意学生的实际

教师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老师要提什么样的问题,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所要面对的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例如: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学生的情感体验、人格、个性差异等。特别是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必须结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尽量使提出来的问题难度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相适应。对于那些学习水平比较低的学生,教师设计出来的问题要尽可能的形象一些、更具趣味性一些。同时教师提问时的表情、体态和言辞能帮助学生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特别是答案唯一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语言或体态提供足够的信息给学生,使学生能迅速地准确地作出回答。注意教师本身的态度及对学生的期望值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的反应情况如何,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并且灵活地运用多种提问策略,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判断。同时,教师在提问时不应该经常性地选择难度太大或者模棱两可的问题来提问学生,更不应该以批评的态度来评价学生的回答。因为,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学生们对于那些难易适中而又指向性强的问题,比较乐意回答。这跟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与心理不无关系。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的正确率比较高,容易获得成功,也就较易产生成就感,从而能更好地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自信心。

二、提问环环相扣,化难为易

我们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提一两个提问是肯定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教《穷人》一文时,让学生充分了解桑娜在家境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之后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提问:问题1: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这样贫困的家庭却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孤儿,此时桑娜心理一直是?(忐忑不安)。问题2:课文9——11小节中,桑娜那忐忑不安心里想了哪些?

学生读后交流回答,归纳出四件事。

A、他会怎么说? B、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C、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D、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问题3:桑娜久久地坐在床前想了这么多的事情,你能把这些事情有顺序有条理地排一排吗?

4、他会怎么说?

1、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2、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3、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问题4:(进一步理解“忐忑不安”)课文为什么不按照我们刚才整理出来的顺序来写呢?将这四件事打乱呢?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交流(桑娜恍惚、桑娜害怕„„)

教师小结:心情激动、神情恍惚、担惊受怕,这叫着——忐忑不安。

通过这样由易到难的提问,不仅减轻问题的难度,而且问题的设置具有事实性问题到推理性、开放性问题,由封闭性问题到开放性问题,由聚合性问题到发散性问题,由浅层问题到深层问题的坡度排列,体现出层次性。

三、注意提问的启发性与激励性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还必须具有启发性。教师在研究课堂提问的时候,就应该尽可能考虑周全,使所提的问题具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习的情绪高涨。只有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烈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得有味!激励性。激励能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起来,能使学生的美好心灵激活起来,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能使学生有美好的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就应该非常注意课堂提问带有激励性,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触发学生的正义感、诱发学生的同情心、引发学生的探知欲、架起学生的亲情桥,借助学生的表现欲,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去激励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6

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课堂的提问如果一味地直来直去,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就能激发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小橘灯》一文中写的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教师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能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在提问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且有趣的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教《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就很容易解决。(作者单位:湖口县大垅中学)

□责任编辑 熊义勇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篇7

一.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如果过高估计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出的问题太难则学生无法思考, 太笼统则学生无从思考, 这样都会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 导致教师的问激不起学生答的热情, 致使课堂气氛沉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因素, 设计的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能顺利地回答出问题。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 为了让学生弄清文章的结构,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本文写了哪几个时期的紫藤萝?由紫藤萝感悟到了什么?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弄清楚了文章写了现在看到的紫藤萝、以前的紫藤萝, 并由此生发出感悟, 由此我再顺势提出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 就比较简单了。如果教师机械地提问: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学生就无从下手, 课堂气氛一定不好。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

但是, 不能仅仅因为要活跃课堂气氛, 而忽视提问的质量和价值, 提一些不需思考的问题, 问题的设计更应该注重它的实用价值, 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比如有些教师提这样的问题:“这段内容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这个成语是什么呢?那就是拔苗……”教师有意拖长声音后,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助长”, 虽然气氛显得活跃, 但实际上学生是不加思考顺口说出的, 没有思考价值。这样类似的问题在课堂上应尽量避免, 应该多提一些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教学杜甫的《石壕吏》时, 如果这样问学生:“老妇人对差役说了些什么?”学生只好复述课文, 思考的价值就不大了。如果我们把问题稍微变动一下:“老妇人为什么对差役说这些话?”味道就不同了。后面的问题给了学生思考的余地, 学生就会想到一连串的问题:老妇人说了什么?她说三个儿子的目的是什么?说出孙子和媳妇的用意又是什么?不说出老翁的原因是什么?老妇人苦苦哀求无效, 最后向差役提出了什么要求?老妇人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 就动了脑子, 思维得到了锻炼, 得到了发展。

三.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

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每一个问题的设计, 都应指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应该抓住本节课的中心、重点、难点、关键词句和句段提问, 如果游离于这个主题之外, 即使设计的问题多么有思考价值、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也都失去了它最终的意义。比如《变色龙》这篇课文, 重点是理清情节和理解文章的主题。为了把握重点,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上态度有几次变化?他的态度是因为什么而改变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些问题直指文章的重点, 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讨论, 加上教师的点拨, 很容易理解, 也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课堂上提问法的运用, 必须把握提问的目的, 运用提问的技巧, 才能充分发挥提问法的优势, 在实际运用中, 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梯级提问。特别是句子的理解、写作方法的运用, 主题思想的概括, 一般难度较大, 如果简单地提问, 如“这个句子怎样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很多学生就找不到回答问题的切入点, 也就不会积极思考。如果把这个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 学生就更容易把握, 问题的解决就容易得多了。

二、提问语言要精当, 要有启发性, 如果语言不精当, 学生听起来困难, 甚至理解错误, 就会影响提问的效果。

三、提问要一脉相承、环环相扣, 在同一个教学环节中, 前一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后一个问题, 以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篇8

那么老师究竟应该如何设计课堂问题呢? 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谈谈看法,希望对老师有所帮助。

一、设计好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问题

这是语文教学设计中最难处理的一个问题, 处理好这个问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提高,否则整堂课会成为问题的堆砌,零敲细打,一堂课下来教师精疲力竭,学生疲于奔命,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怎能与有效课堂挂上钩呢? 其实,这样的课在日常教学中比比皆是。优秀的教师则不然,往往通过围绕一两个问题的探究实现整堂课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授《苏州园林》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三个教学目标:1.体会苏州园林的特征。2.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3.熟悉说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学生朗读课文以后,通过讨论可以明确: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文章先从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点。

可以说这个问题贯穿于整篇课文教学之中, 实现了这篇文章的三个教学目标。第一个教学目标通过上面的教学环节已经完成了, 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和说明的主要内容。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请学生结合上文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和说明的主要内容看看这篇说明文在结构有什么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发现这篇课文的结构上的特点是由总到分的形式。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探究教学目标之三,也就是把最初的问题进一步细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如何具体体现“四个讲究”和“三个美”的呢?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围绕每个段落中的中心句是如何进行具体说明,这其中要重点探讨作者主要运用作比较、打比方等一系列说明方法围绕中心句展开生动的说明。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就一一实现了教学目标, 而且整堂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巧设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懂得了如何欣赏苏州园林,如何学习类似的说明文,以及学习说明文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运用说明文语言的技巧。

二、抓住语文教学中一些细微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六十三章中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多大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 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节的地方逐步形成的。语文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语文教学细节处理的好坏决定了一堂课的好坏。这就需要教师静下心来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 把深藏在文本中那些闪烁着作者智慧光芒的东西挖掘出来。例如文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我们不仅要准确阐述它们在文中的深刻含义, 以及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还要联系上下文揣摩它们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最后考虑对于表现文章的主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时候文章中的一个关键词所引发投射的问题直指文章的主旨, 如果教师对此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而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就不会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更不会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导致学生对语言文字产生麻木感, 长此以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荡然无存,怎能把语文学好呢? 一篇文章的细节往往是这篇文章最传神的地方,也是作者笔力最重的地方。教学过程其实就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无数的细节教学串成了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

例如在《捕蛇者说》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一是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 二是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蒋氏的第一次“戚”,为自己从事捕蛇这项工作的艰险而忧伤;第二次“戚”,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文章第二次多了一个“大”字,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发现这两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中心。作者的第一次“悲”,为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为个人);第二次“悲”,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敛之毒而伤悲 (为社会 )。由蒋氏个人到整个社会,可见作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整个唐皇朝,指向了不合理的赋税制度,引起了读者的深思,更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三、从疑难重点问题切入进行分析

这也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采用这种方式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因为这些问题往往都具有挑战性,需要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讨论交流,完成以后会产生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如果设计的问题泛滥成灾且质量不高,问题的设计没有体现出层次感, 导致有的优秀学生产生倦怠情绪,长此以往就会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是语文教师必须避免的情况。而有经验的老师则不然,他们在备课时就能够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点拨,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完成重难点的教学。例如学生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时为了要实现这样一个教学目标:揣摩错觉,在想象情境中欣赏作者描绘月色笔法的精妙。应该说要完成这样一个教学重点,老师不做适当的铺垫和引导,学生很难入手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在进行这个环节的教学时给学生提供了5个词语:比喻、衬托、悬念、动静、照应,发现两种错觉对写景的妙处,这样学生完成教学重难点就有了抓手,课堂讨论气氛热烈,找到文中的相关语句和关键词语进行深入分析。可见教师问题设计得巧妙,还有适当的引导,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最终完成整篇文章的教学工作。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篇9

这些与老师提问的方式有关。比如有的老师在提问的时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接一个的“连珠炮”似的问题让学生无处遁形, 在同学的哄笑中面红耳赤坐下的学生下次绝对不敢再轻易举手了。还有的老师受教材教案的束缚,不敢放开手脚,好不容易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比较好的,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问题,可就当学生的思维才刚刚有那么一点点活跃,老师就会迫不及待地搬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让学生工整地记录在笔记本上。一个老师若把自己的提问方式常态化,学生总结出规律后,就懒得思考了,我们的“懒”学生就这样被培养出来了,我们不能不为之扼腕叹息。

在一堂语文课中,教师的提问是难免的,一个好的问题,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从目前的课堂上来看,教师恰好非常忽略对课堂中要提的问题的精心设计。多数的问题都是即兴式的,显得尤为随意,所以那种“半成品”式的, “连珠炮”式的问题大量出现在课堂也就不足为奇了。如何避免提问的随意性,提出有促于教学的好问题呢?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好的问题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好的问题应难易适度

一个老师的课堂提问如果大都是封闭式的问题,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简单做答,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思维惰性。但如果所设问题过难,远超出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学生就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答案,这样的问题显然也是不恰当的。所以好的问题它应是学生跳一跳就能够着的果子。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其潜能。好的提问就应具备这样的功能。

二、好的问题应该富于启发性

我们来看看这算不算启发:某老师让学生观察天空,问学生: “你们头上是什么呀?”学生回答:“头发。”师问:“头发上呢?”生答:“帽子。”师问:“帽子上呢?”生(绞尽脑汁)答:“老鼠咬的两个洞。”这当然是个笑话,但如果我们的老师不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的话,不注意就成了笑话中的主角。

三、能表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

如果一个老师自己都没有把文本读懂读透,上课前翻翻教参、教案,课堂上照本宣科,还指望他在课堂上提出高水平的问题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了解了好的问题应当具备的特点之后,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问了,经研究发现,一个好问题的设置, 应注意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适度适量原则

结合前面我们分析的好问题的特点,我认为在设置问题时首先就应该考虑这个原则,老师在备课时设计课堂提问,就应结合本班学生知识、能力、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因素,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能起实效的问题,并在问题难易的度上及问题的数量上做充分的考虑。不要把宝贵的教学时间浪费在那些低效甚至失效的课堂提问环节上。

(二)整体结构优化原则

我们在设计问题时既要有局部意识,更要有整体意识。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那就是应考虑到整篇课文、整个段落、问题应尽量前后呼应,逐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切忌问题的散、杂、乱、多。

(三)开启思维原则

前面举例时我们就谈到过启发,一个老师的课堂若都是让学生简单做答是与非的封闭式问题,那绝不可能开启发学生的思维。一个好的问题应该能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想说,能让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这就要我们老师开动脑筋设计出一些巧妙的开放式题目,让小小的问题变成一把激活学生思维的钥匙。

(四)趣味性原则

观察我们成年人所参加的培训讲座都不难看出,轻松、风趣的教学风格,生动、丰富的培训内容,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才是为参培者所喜闻乐见的。成年人尚如此,更何况那些十多岁的孩子,如果课堂上老是板着面孔的你问我答,学生迟早会失去对该学科的兴趣,因此我们在问题设置时应尽量有趣和有吸引力。

了解了好问题的特点与设计的原则,今后我们的提问就能避免些盲目与随意了。前苏联马赫穆托夫按照学生内部动机作用发挥的程度,把课堂提问分为四个级别:一级,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并指明其摆脱出路的全部工作阶段;二级,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中与教师一起来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论证;三级,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自己提出假设和论据独立证明假设;四级,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独立提出假设并加以论证,检验问题解答的正确性。

如果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我看到的课堂教学提问现状,大多数应处于第一、二级阶段,马赫穆斯夫提出的这四个等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让我们一起为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提问而努力!

摘要:课堂提问应该是所有学科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手段如果运用得恰当,能大大地增强教学效果,但结合笔者近几年的课堂教研听课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课前备课时比较忽略对问题的精心设置,导致这种教学手段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艺术 篇10

一、带着疑问初读课文

孩子们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不可能说一拿到课文就想读,就喜欢读。如果想让他们一开始学习就感兴趣,我们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可以从课文的题目入手,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用这些问题来激活他们阅读全篇课文的兴趣。当他们急于想解开心中的疑团时,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思维开始运行了,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例如在教三年级上册《石头书》时,我一上课就给出了几个问题:什么是石头书啊?石头怎么可以变成书?你们认为可能吗?孩子们看着题目,听着我给出的问题,他们也很迷惑。有几个孩子还在下面悄悄地说:“我也正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老师问的问题,也是我想问的。”我微笑着看着这几个孩子,示意他们读课文,然后想想该如何回答这几个问题。过了一会,有几个孩子举手了,有一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读完课文了,我知道什么是石头书。石头书就是书,石头就是书。”有几个孩子仍然不能理解,他们还在摇头。那个男孩子又说:“石头不是变成书的,它本身就是书,它上面有字,还有画。”我看着这个孩子,竖起了大拇指,我说:“你说的对,你真棒,那么,还有谁可以告诉老师,石头上的字是什么,石头上的画又是什么吗?如果你们还不清楚,可以再读一遍课文,然后回答老师。”好多孩子又开始低头读课文。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孩子们从一开始就对课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因为有疑问而愿意去寻求答案,并在找答案的过程中渐渐地理解了课文大意。

二、启发学生自己提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不能总是教师提问,我们也要把机会留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好多孩子都不愿意提问,他们宁愿听教师问,然后自己答,也不愿意开动脑筋,自己去找问题。因此,我们要学会利用教材,找到教材中孩子们可能迷惑不解的地方,引导他们提出问题,让他们在课文学习中锤炼自己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小露珠》时,文中有这样的描述:“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孩子们在读完这段文字时有些疑惑,但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提问。我看着他们的眼神,就猜到他们可能有问题要问。我就启发他们:“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问老师。”这时,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见过小露珠,但是我一直想知道小露珠是怎么产生的。它怎么会越滚越大啊?”还有一个孩子也站起来说:“老师,在夜晚小露珠出现了,到黎明它变大了,但是太阳出来以后它又消失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我听了两个孩子的问题,惊叹于他们问题的巧妙,竟然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真是出乎我的预料。我在给他们解释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他们提问的水平,以及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通过这个事例,更坚定了我要启发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的决心,或许下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在这样的课堂中诞生的。

三、不同角度设置疑问

在课文学习时设置问题,目的就是在使孩子们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既能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对于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那么,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可以怎么划分呢?他们通过这样的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只有一种的。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可以不那么呆板,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又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卧薪尝胆》时,因为课文所要表达的是越王勾践不怕苦,为了国家振兴而甘愿卧薪尝胆,是为了歌颂他。但是有好多孩子之前看过许多相关的历史故事,他们读过上下五千年。在课上,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越王和吴王相比,有何可取之处呢?”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觉得越王和吴王都不是好人,他们只是为了自己,并没有为国为民,都想称王称霸,都是为了满足自己而已。”我听了他的话,被他的想法彻底弄懵了,我还是换了一种方式告诉他:“历史人物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就像我们一样,大家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在这篇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越王吃苦,卧薪尝胆,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吴王骄傲放松警惕,他的失策也是我们需要避免的。”通过这样的讲解,孩子们对于越王和吴王更加了解了。有一些对历史知识感兴趣的,还在课后找了相关的书籍去阅读。如果像这样,孩子们把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更能体现学习语文的价值了。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11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知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园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 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三、 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 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 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 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 (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 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五、 “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发散型思维的提问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提问策略 篇12

一、结合教学目标, 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提问虽然是一项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 但是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并不能盲目提问, 要结合教学目标提出与文章内容相符合的问题,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的教学需要, 又能够有效调动课堂气氛。同时, 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做到心中有数, 千万不能随意提问, 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要明确, 要围绕着教材上的难点和重点, 这样才能够利用问题有效突破重难点。另外,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取直接的方式提出问题,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根据问题了解文章的主题, 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内容有更加深刻、具体的了解。

比如, 在学习鲁迅的《社戏》时, 教师可以针对教材内容提出这样的问题, “文章中作者描写和故乡小伙伴看社戏、捉虾等内容, 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这一问题就是询问学生整篇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通过提问让学生透过文章的表面看本质, 这样的提问, 学生会更加注重体会这些描写背后表达的思想情感, 根据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深入的体会, 真正站在作者的角度体会和感悟整篇文章, 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

二、提出创新问题,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提问无疑是一种增进师生沟通交流,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 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重点考虑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在问题的设计方面多下功夫, 从创新的角度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能够顺着教师的提问方向进行思考和分析, 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这也是新时期下课程改革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提问角度, 设计提出一些创新性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对于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能够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提高学习能力。

比如,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 当学生在感慨孔乙己的悲惨命运的时候,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孔乙己的命运固然悲惨, 但是我认为他的这种命运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你们认为这样的说法对吗?”学生之前一直从社会背景的角度寻找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很少有人注意到人物本身, 根据教师的提问, 学生会开始从人物的身上寻找原因。提出这样的创新问题, 让学生感到非常有趣, 能够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 从全新的角度看待整篇文章, 寻找一系列的因素解决问题, 如此便在解决问题的同时, 让学生看到了文章想要表达的另一层含义, 从而理解得更加透彻。

三、鼓励学生参与, 提出有开放性的问题

提问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 这样才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在提问的时候, 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局限性比较强, 有着固定的答案, 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限制, 从而导致积极性不高。但是, 开放性的问题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当教师提出问题的时候, 学生的回答并不一定全面, 一些学生只是回答了其中的一个层面, 答案的不完整性和片面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时, 教师并不能急于纠正, 而是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分析, 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分析, 结合不同学生的想法和意见综合完善答案。由此一来, 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就不会拘泥于固定的答案, 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 从而积极思考、分析问题。

比如, 在学习《探索月球奥秘》这一课的时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分析, 利用学生本身的好奇心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如果你有机会来到了月球之上, 那么想象一下你将会看到什么样的场景?”让学生根据平时对于月球的了解进行想象分析。有的学生认为月球上都是一些砂石, 没有水, 温度也是比较低的;有的学生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 可能知道在月球上重力会变小, 所以人是不能正常行走的;有的学生受神话故事的影响, 可能会觉得月球上真的有广寒宫一样的宫殿。自由的想象, 大胆的想法,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总之,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提问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 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 在提问的时候, 教师一定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这样才能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要:在新的教育模式下, 创新型教学方式越来越重要, 其不仅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提问策略进行分析, 提出了几点建议, 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同仁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

参考文献

[1]奚发伦.妙提问, 启思维——试听初中语文提问策略[J].考试周刊, 2014 (69) .

[2]张伟卫.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堂的提问探讨[J].学周刊B版, 2015 (1) .

上一篇:课堂质量教学管理下一篇:低位复杂性肛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