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引导

2024-06-02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引导(精选12篇)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引导 篇1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并不表明在课堂上把所有的一切都交给学生而教师就无所事事。相反,教师更应该冷静思考自己在课堂中所处的位置,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充分发挥教师角色应起的作用。然而,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似乎陷入了瓶颈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关引导性的问题出现在课堂提问和教学目标两个方面。

课堂提问对师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交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向教师提问来弄清自己的困惑,师生提问都能促进彼此的思考,从而改进教学。[1]可以说,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所在,也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主要方式。但是,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却总是出现较多失误,比如:提问范围大、空洞抽象;提问或者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偏深偏难,简单地让同学回答“是不是、对不对”太过笼统;有的提问脱离了学习重点,含糊不清;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表态不给评价等。提问效果不理想,就更不要说对提问的回答对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引导了。

再一方面就是教学目标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在新的课堂教学实施之前,教学目标的制定尤为关键。它需要教师对所教的内容有全局性质的把握,不仅要理清楚知识点讲解的先后顺序,还需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找到准确的教学切入点,更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的模糊性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的错位和杂乱。错位的教学目标不能使学生准确理解文本,杂乱的教学目标既不利于学生集中学习,也不便于教师组织教学。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双方的思维火花碰撞,多元思维有空间可以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却不易做到。笔者认为,首先,在新课开始时,教师引入课文既要有趣又要贴近文本,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又潜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联系课本,变被动学习为积极思考。这需要教师提前明确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引导侧重点,教师一定要十分清楚具体的教学内容,吃透文本,采用恰当的教学思路,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找到文章切入点。只有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把握课堂教学的全局,在引导学生的时候才会遵循教学目标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实现教学目的。其次,教师应注意引导的控制。和谐轻松的课堂环境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前提,教师不能以权威者自居,要尽量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在课堂交流时要时刻提醒自己引导者的身份。课堂提问时,学生个性多样,思考方式多样,因而得出的问题答案也会多样。多样性的回答,不仅能使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教学相长。当然,学生的回答有时候也会偏离教师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答非所问、奇思妙想的答案肯定存在,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掌控课堂,引导学生回归教学思路主题,不能偏离课堂学习的既定目标。最后,关键是要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回答问题,说明学生已经独立思考了老师的提问,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符合老师心中的标准答案,都不应该轻易给予否定。首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的精神和勇于回答问题的勇气,然后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具体的剖析。就客观性问题来说,学生答出的正确答案要给予肯定和及时总结;当学生的答案偏离标准答案时,教师的正确做法是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具体剖析——是提问本身有毛病,还是答题思路不对,或者是理解不当,逻辑不合理等,找出问题所在才能及时正确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促使教学目标得以完成。就主观性的问题来说,一般情况下没有标准答案,就“意思对即可”的问题,不需要太在意答案的形式。另外,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多元思维,鼓励学生思考问题不要只停留在文字表层,要深入探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例如,某老师讲课文《老人与海》的时候,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文章中“老人”的形象让你想起了中国小说的哪个人物形象?很多学生答的是《水浒传》里的武松,老师又进一步问学生是喜欢武松多一点还是喜欢“老人”多一点,学生就积极地开始讨论,老师也参与其中,最后各自陈述自己所支持的人物及理由,老师把双方的观点进行总结。看似与课文关系不大的一个问题,却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和热烈讨论,而在学生陈述观点的时候,无意识地自主分析出“老人”的形象,达到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对比分析武松的形象,不仅教会学生比较学习的方法,而且对学生以往的知识进行巩固,这种引导过程可谓“一举三得”。

无论采取怎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都要恰当的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思维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元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考热情和学习兴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在短暂的课堂中达到高效的教学成果,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有效的课堂教学成为语文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引导”这一角度,分析现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困难”这一高耗低效的状况,提出教师有效引导的具体方法和教学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引导,多元思维

参考文献

[1]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引导 篇2

小学语文教学是启迪学生智慧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奠定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征来展开教学,从而叩开学生智慧之门。巧妙设疑是教师需要掌握的一种教学技巧,也是启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智慧,启动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方法。

一、激发兴趣设疑,引导学生主导参与

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活动的最佳引导者,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够体验到语文学科的魅力,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得语文教学顺利实施。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疑问引导,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带着疑问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黑板跑了》一课时,教师为学生展示题目之后,学生已经对题目产生了一定的疑问,此时可以抓住机会为学生提出疑问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同学们都能看到教室前面有一块黑板,但是某天我告诉大家黑板跑了,大家会相信老师的话吗?相信大家会非常的诧异,甚至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件事情的确是伟大物理学家安培遇到的。希望大家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认真思考一下整个文章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黑板跑的原因是什么?你会给安培先生怎样的评价?教师用疑问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投入阅读和积极的思考,不仅能够高效地解决提出的问题,也能够顺利理清思路。

二、扣住题眼设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文本内容,忽视了文章的题目,这样的方法是较为片面的。因为文章的题目可以说是整??文本的眼睛,而且是对文章内容和思想的提炼,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紧紧扣住文章的题眼,并在此处巧妙地设疑,使学生能够细致全面地对文章题目进行分析,依据教师设置的疑问来阅读文章,增强阅读的目的性,而且边阅读边思考,探究和发现作者的思路,从而大大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在黑板上呈现文章的题目后,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读完文章题目后,同学们有哪些疑问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积极提出疑问:普罗米修斯是谁?他为什么要去盗火?他最终成功了吗?是他自愿去盗火吗?教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疑问写在黑板上,接下来要求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致的阅读,进而在文本当中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扣住题眼设疑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充分挖掘出简单题目的丰富内容,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和思维。

三、抓住内涵设疑,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课文大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家名篇,这些优秀的作品具备丰富的思想和人文内涵,为读者留下充足的遐想空间,成为培养小学生围绕文本深入思考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教师在对这些名作名篇进行讲解时,可以适当地对这些作品内涵进行挖掘,并为学生巧妙设置疑问,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打开想象之门。

例如,在教学《朱德的扁担》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从挖掘文章内涵着手为学生设置疑问。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猜谜语的问题:生于树木,用于肩膀,干活平躺,闲着靠墙。当学生积极参与谜底猜想之后,教师可以引入“扁担”这一主题词。在对整篇文章内容进行认真的阅读和品味之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篇优秀的作品虽然是描述了一个扁担,但是它是朱德前辈用过的,传达着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不屈精神。教师可以设置疑问:透过对朱德刻写“朱德记”的描写可以看到哪些弦外之音?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被朱德甩在身后能反映出什么?当教师提出这样的疑问后,学生会自觉主动地对文章进行重新的阅读,并经过深入地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就会联系到无私奉献、为党为民的革命精神。教师提出的这个疑问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却能够引导学生在细心揣摩的过程中深层次的理解朱德爷爷作为领导人能够同战士同甘共苦、脚踏实地的形象。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导与放手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引导;放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252-02

一、观课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选自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章,很多小语名师曾在公开课上尝试过这一文本的教学。2014“千课万人”全国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罗才军老师执教了这篇散文,我们也在第一时间拿到了教学视频、罗老师的教学设想,并在网研活动中欣赏了这节课。

罗老师在读过了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相期以茶》等作品之后,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进行了深入的文本细读,被文本呈现出的“真切”深深触动。故以“真切”二字作为课堂行进之焦点,辐射全文,借以领会季老“真切”之情感,感悟“真切”之语言。

首先,我们从各个教学细节去品味罗老师的教学:

1、叩问文题——执其神。“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想一想,当你第一次看到文题,你想用怎样的标点来表达你的感受?”如此叩问文题,不仅引发了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期待,同时培养学生领好的阅读习惯——审视文题,探究文题与文本的关系。

此外,“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确让学生感受到了“不可思议”——这与我们养花的境界是截然不同的。于是,两种境界的碰撞,也就为学生深入了解,感悟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民族风情创造了条件。

2、检查预习情况,了解文本主要内容——感其形。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升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也是小学第三学段课标要求之一。开课之初,罗老师以填空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家家户户都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走过德国任何一条街,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让人应接不暇。就这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确实颇(耐人寻味)。

不要小看这一检测内容——罗老师在引导学生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同时,还针对学生预习中的难点字词进行了指导教学。更加重要的一点,不经意间,罗老师引领学生在概括文本的同时,渗透了“文本写作脉络”的梳理——文本共四个自然段,而学生的填空又正好是四句,并与四个自然段相契合。

3、抓住重点语句,感受“奇丽的景色”——悟其言。在默读课文中,罗老师要求学生“画出德国人爱花、养花语句”,并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交流——结合“脊梁、山阴道上、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关键词语的理解、想象画面,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结合学生评价,培养学生朗读技巧;关注文本中“观察与想象相结合进行描写”的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想象画面,走进文本描写的情境,学习“观察与想象相结合”的描写方法;感受段首“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在自然段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段感”。在全方位感受语言,学习言语的基础上,在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冲突中,逐步深入的了解德国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独特民俗。

4、感受“奇特的民族”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再执其神。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罗老师在自然引出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独特境界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了“想象补白”练习:

四五十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走在德国的大街上。交流过后,罗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进入到课文第三自然段的背诵环节。以此来积累文本优美的语言,深入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民族风情。

5、呼应开头。“学完课文之后,你又想用一个怎样的标点来表达你读过文题的感受?说说你的理由。”至此,学生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感受更为充分,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也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6、激发阅读。整节课以文本结尾“思乡的梦”结束,简单介绍了季老生平作品,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做出了努力。纵观整堂课教学,罗老师虽然没有进行“散文文体知识”教学,却不露痕迹地将“执其神、感其形、悟其言”的散文文体教学特点渗透其中,引领学生在朗读、想象、感悟中,体会到德国人民俗之“真切”,季老情感之“真切”,文本语言之“真切”。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概括能力、朗读水平、语言积累,言语习得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思考

名师的公开课,可能都会给大家这样一种感觉:积极倡导“学生学习主权回归”的当下,名师的课堂似乎牵引的痕迹多了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痕迹少了一些;名师的才艺展示多了一些,学生自学活动少了一些;结合教学设计进行教学重了一些,处理学生学习中的“卡点”轻了一些。为此,在活动的研讨交流环节中,很多教师就提出了这一点。当然,这一问题确实存在——“教师牵引太多,学生自主太少”不仅存在于名师的公开课上,更广泛地存在于广大语文教师的一线课堂上。但是,面对我们的一线小语课堂,众多的矛盾与疑惑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那么,佐藤学倡导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当下名师课堂呈现的“教师牵引下的学习”,究竟哪一个效果更好?短时间内,难见分晓。

2、仍处在应试教育统治下的一线课堂,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容乐观。

可以试想:在一味追逐分数的当下,教师的教学素养已让素质教育举步维艰。更何况 “以讲解和训练为中心的课堂模式”由来已久,积重难返。此种情况下,像罗老师这样的名师,在把握课标,研读文本之后进行的教学设计,对文本的理解深度,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向,以及多方能力培养,都将对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升起到推进作用。那么,对于大部分“对语文教学是怎么回事尚不清楚”的一线教师而言如若“放手”,其景可以想见,定与“撒手”无异,其结果终将惨不忍睹。

3、素质教育,真的不需要教师吗?或者“教师每节课只讲10分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了吗?我想,不尽然吧!课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关键何在?衡量的标准何在?恐怕不是“时间”所能决定的吧!教师的主导如何?要看教师是“导学”还是在“导讲”——如果教师的主导重在“导学”,触发学生的学习意识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深度思考,那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值得肯定的。反之,如果教师的主导重在“导讲”,则课堂也就自然变成了教师的表演。换句话说,即使教师只讲10分钟,如果他关注的只是知识讲解,而无法触发学生的学,那这样的“讲”也只是“自顾自”的,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孤立板块,当然教师就没能起到“主导作用”。相反,即使教师在课堂上说得时间长了一些,但如果教师的话都是基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都是基于“更好的触发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学习”就会和谐共生——这样的和谐,教师已不仅仅是讲和传授,而是和学生一起去学习、思考、研究、交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引导艺术 篇4

关键词:阅读教学,引导艺术,教学有效

在新课改理念下,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更是作为一个教师应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学校紧紧围绕这一热门话题, 进行了“‘38+7’, 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38”即课堂38分钟的常规教学, 凸显精讲精练的教学理念;“7”即课堂7分钟的学生综合性练习, 凸显当堂训练、当堂巩固的教学策略。在学校大课题的教学背景下,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践行“‘38+7’, 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特别是如何实现38分钟常规教学的高效呢?本人认为,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运用巧妙得当的引导艺术。一个教师对于课堂的作用, 宛如行军布战, 运筹于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如何让学生将学习的内容透彻地领悟, 关键就看教师的引导。然而, 看似简单的两个字, 却扎扎实实地考验着一名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在此, 就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悟到的而且自觉有效的一些引导艺术, 作一简要介绍。

一、引导艺术之换位移情

换位移情就是以作品中的主人公自居, 根据作品的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进入情境, 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作品要表达的情感。在体验中要引导学生努力用心灵去感应, 使体验主体与作品主人公的距离逐渐缩短乃至最后消失, 达到“文我同一”的境界。

温庭筠《望江南》是一首表现思妇盼归主题的作品, 它与现代学生的生活差距甚远,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呢?我运用了换位移情的方法。首先是换位, 让学生穿越时空, 把自己当做是诗中的那位女主人公, 然后教师再加以引导。教师提问:又是新的一天到来了, 你的亲人仍旧出门在外, 因为路途遥远, 信息不通, 所以他虽无归期, 却又有随时随地, 突然回家的可能。今天他也可能回家!想到这里, 你马上开始精心准备, 请问这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学生讨论明确:对新的一天充满希望。) 教师再问:精心准备好, 你出门来到了望江楼, 这是极目远眺的好地方, 这时你远远地看到天边有一叶扁舟过来, 你心中会怎么想?教师再问:船越来越近, 终于来到离你很近的地方, 然而船始终没有要靠岸的动静, 而你怎么也看不到你要等的人。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学生讨论明确:遗憾失落。) 教师又问:远远地又过来了一只船, 驶到近前又没有你要等的人, 从早上到中午再到黄昏, 驶过的船儿千千万, 却始终没有等到他的到来。面对即将落下的夕阳和一片浮动的江水, 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讨论明确:失望至极, 沮丧万分。) 在这样的教学中, 我运用换位移情法, 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想人之所想, 念人之所念, 达到了与诗人同悲同喜、融为一体的境界。

二、引导艺术之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本是个贬义词, 指过分斟酌字句, 不注意精神实质。但在我们语文课堂上, 它是一种引导艺术, 指在语文教学中, 以言语形式的教学为核心, 对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进行咀嚼、品味和感悟, 在读熟读透的基础上, 体会课文言语的意图感、意义感和意味感。这样的咬文嚼字, 既远离于空洞的理性分析, 也不同于僵化的知识教学。而我认为, 咬文嚼字最简洁的途径就是删除和替换。 (1) 删除一些内容, 然后与原文比较、揣摩、品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这便是删除法。《秋天》一文, 作者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了三幅农家生活的画面, 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诗分别是“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呢?我在教学过程中, 是这样设计的。提问:请大家看第一句,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能不能删去其中的“栖息”二字, 为什么? (请同学反复朗读感受, 前后讨论。) 然后请同学用同样的方法理解另外两句, 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用别的词句替代原文词句, 再比较前后的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就是替换法。在《孔乙己》一文的教学过程中, 我是这样加以引导:“‘只有穿长衫的, 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要酒要菜, 慢慢地坐喝。’一句中‘踱’字改为‘走’字, 你认为好吗?”学生讨论交流, 反复琢磨, 最后他们一致认为“踱”的效果更好, 因为“踱”的意思是步子慢, 架子大, 表现出长衫客有优于短衣帮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他们的内心有着强烈的优越感, 而“走”则非常平淡, 表现不出这样的内涵。

三、引导艺术之品读标点

语感的训练, 不仅要关注字词句段, 也要用敏锐的目光关注标点。作为书面语言有机组成部分的标点符号, 它能使有形的、散碎的、有限的语言, 最大限度地表现无形的、浑然的、无限的情感, 起到传达无穷之意的效果。因此,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加关注标点的表达作用, 善于发现标点上的亮点与深意, 以自身的细读体验引导学生的细读体验, 使语文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

以《故乡》一文中的省略号为例, 作者在刻画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时各用了4处和9处的省略号, 在教学过程中不妨这样引导:“虽同是省略号, 但前后的传达出的信息是否一致呢?”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得出结论: (1) 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时所用的省略号是表示列举的省略, 说明少年闰土的心中真的有无穷无尽的新鲜事, 他的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无忧无虑。一个天真活泼、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小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 (2) 刻画中年闰土的形象时所用的省略号是表示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他命运悲惨、生活贫困但又痛苦难言。他的思想完全受到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 他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 真的成为了一个迟疑麻木的木偶人。标点是有“意”的, 它所表达的“意”, 相对于语言文字往往是抽象模糊的。但只要引导学生去静静地思考、咀嚼, 便能真正读出它的魅力和神韵。

四、引导艺术之知人论世

许多文章, 尤其是现实性较强的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 其思想内容紧紧和时代相联系, 不交代背景就难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而如果在教学时有意识地予以提示, 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写景散文, 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 而引发的是对生命的感慨。作者宗璞一向重在对客观景物作精细、真切的描摹, 同时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在创作中也表现出情感表达特有的细腻与含蓄。如:“流着流着, 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再如:“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些句子, 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 理解上存在难度那是显而易见的, 于是在教学时本人想到利用宗璞创作背景来引导:作者当时是怎样的处境?本文又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完成的?利用多媒体显示:“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 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 作者非常悲痛 (1982年10月小弟病逝) , 徘徊于庭院中, 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 睹物释怀, 由花儿自衰到盛, 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于是写成此文。1966年至1976年, 是十年浩劫的时期。宗璞一家受到迫害, ‘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上。粉碎‘四人帮’, 拨乱反正,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 欣欣向荣。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 就会明白, 紫藤萝的命运, 从花儿稀落到毁掉, 到如今繁花似锦, 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学生在课文本身和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的印证下, 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纷纷谈出了自己的看法。正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知人论世的引导艺术, 启发了学生的多向度思维, 使学生对课文的解读独到而且精准。

五、引导艺术之图文并茂

图文并茂的教学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思想的教学思想, 它是指教师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用简明扼要的图形、文字、符号或图像等体现、展示出来, 突出重点难点, 以便直观形象、完整系统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材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图文并茂直观形象,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采用这种引导艺术,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王湾《次北固山下》有一句诗很有名,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 这句诗中的“生”字学生在默写时很容易写错别字, 写成“升”, 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并记住它的写法呢?我在上课时就采用了图示法引导:出示地平线, 太阳从地平线下到地平线上, 此谓“生”, 意为“出现”;太阳从地平线开始往上移动, 此谓“升”, 意为“上升”。经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对“生”有了直观印象, 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 自然也不会再写错别字了。再如文言文教学中, 引导学生理解“去”的古今异义我也采用了这种图示法。“去”古义是“离开”, 今义是“前往”, 我以某地为例, 用两个方向相反的箭头表示“去”在古今汉语中的不同含义, 学生对此有了深刻理解。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的引导, 犹如牧童牵牛、向导引路。也只有相机行事、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者才能驾驭课堂, 启发学生, 使教学达到理想的境界, 真正实现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因此, 不断探索和创造巧妙的“引导艺术”, 应成为每位语文教育者追求的教学技巧之一。

参考文献

[1]石义堂.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篇5

摘 要: 语文教学中要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状况,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关键是教师要改变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相信学生的学习领悟能力,做一个教学中的导演角色,方法多样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增强成功体验,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让其终身受益。

关键词:自主学习激发兴趣 成功体验 方法指导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记,全是老师的“满堂灌“,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地位,殊不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他们的任务,我们做教师的不能越徂代庖,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的获取过程中的参与者。”因此,要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我在实施生本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一、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成就感。

学生因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从小就接受母语熏陶的影响,许多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没有新鲜感,上课提不起兴趣,甚至无精打采,昏昏欲睡。针对这种情况,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尽量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1、教学内容上,精心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引发他们的兴趣。同时引入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让他们自主讨论获取。例如我在教《春》时,首先让学生谈谈如果你自己描写春天,将怎么写,写些什么,从而导入课文的阅读,读后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语段并阐述理由,学生就七嘴八舌非常踊跃地发言,回答简直是精彩纷呈,各抒己见,教师都一一点评,肯定他们的回答。此时有很多学生喜欢第4段对春花的描写,那么老师就因势利导,针对此段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学习为什么喜欢此段,讨论结果: ①有回答从不同感官描写,且还能说出例句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②有回答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③有回答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并能简要分析。

④在老师简要提醒下,学生就梳理出了写作顺序,并找出了有标志性词语:树上一花下一遍地(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以上的回答其实都是老师想要学生撑握的知识点,可孩子们自主学习达到了目的,此时我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肯和赞扬,还戏谑地说:“你们如此聪明,看来我将失业了。”孩子们当时脸上那个美呀、心头那个甜呀,至今还在我脑海里放映。这样,一方面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既满足了他们学语文的成就感,又使他们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收获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2、在教学方式上,我注重语文朗读指导,培养孩子学语文的兴趣。以《春》为例,首先让他们默读(扫清文字障碍),然后自由朗读,第三步有感情地朗读,第四步精读(选自己最喜欢的语段读),提出要求:自己把握朗读节奏、重音和表情。第五步抽学生示范读。如朗读第2段的孩子,对“一切”、“山/朗润”、“水/涨”、“太阳的脸.../红”等语句的停顿、重音都把握得恰到好处。读第3段的孩子把小.草的动作情态“偷偷地钻”及小草嫩绿可爱都用他那稚嫩好听的童音表现了出来,大家听了都感觉是一种享受,他们的这种领悟能力超乎我的想象,同时还有很多同学踊跃举手要求表演,他们这种读书的热情和兴致真让我感动。当然我趁此机会给予他们充分时间,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用了整整一节课时间专门让学生朗读,除《春》一课朗读外,还读了《秋天的怀念》,我引导孩子们体会文中的母子分别是怎样的形象,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让他们体会后,分别扮演母亲和儿子,那个热情参与踊跃报名的情景好让人感动。学习成债一向都较差的一位女生(康芙玉)扮演第二次母亲乞求儿子去看花时母子对话中的儿子,读的那语气语调简直让我惊讶,揣摩人物的心理是那样的透彻真实。由此可见,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朗读教学是最好的途径。此印证了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法指导,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单位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教学中改变学习的被动状态,有意识地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我教《秋天的怀念》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默读全文,整体把握,第二,细读课文,了解文中母亲和儿子的形象,用自己的话归纳,第三,精读课文,抓重点词句品味人物内心情感,第四,放声朗读,体会感情。学完之后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很快就能总结出来:初读把握内容,再读抓人物性格,细读品析语句,朗读体会感情。掌握了学法后就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自主学习《散步》、《散文诗》两首,相同的题材不同的课文,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加以分析,学生自学起来感觉较轻松容易,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及母子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把握很到位,这不就达到了一种授人以渔的目的了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培养学生学语文的自学能力,持之以恒,收放自如。

1、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贵在坚持,要做到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决不可能一步蹬天,切忌一暴十寒,要做到逐步引导,长期坚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进行,不可强求,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达到预期的效果。

2、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该放则放,该收就收,不可放任自流,应像飞翔蓝天的风筝有一根线绳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收放自如。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引导 篇6

关键词:引导教学法 初中语文

一、引导教学法的概念

引导教学法,就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以实际行动为导向的一种课程活动模式。从实质性内容来看,引导教学法并非是指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而是由各类教学方式及技巧组成的整体性概念。它一般包括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法和角色扮演法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单独使用,或者综合运用。

引导教学法来源于“启发式”教学模式,但是与后者相比,它更加注重主体学习地位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学会思考、求知、探究、应用和创新。

二、引导教学法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引导教学法具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在教学方式上,以学生为主体,以各类活动为载体;第二,在学习内容上,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并举,学生在学习课内知识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获取课外知识;第三,在学习目标上,能兼顾基本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目标的共同达成;第四,在角色定位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督促者;第五,师生交流是双向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给予学生指导,学生也可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与教师进行及时交流。总而言之,引导教学法重在让学生的脑、心、手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它是培养学生行为意识、提高学生行为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三、引导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问题引导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可以把教材知识点通过问题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解读或者合作讨论理解知识、发展智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引导教学法的基本程序可概括为“设疑——学生答疑存疑——教师释疑”。

如在教学《晏子使楚》时,笔者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是晏子,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尴尬或困境呢?”然后通过阅读教学揭示晏子的三种巧妙性回答,让学生在比较中充分感悟晏子的聪明睿智、善辩艺术和爱国精神。问题引导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可以把学习能力、态度品质和兴趣个性不同的学生分配在同一小组内,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共同地探讨、研究并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发现问题的不同侧面,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对比或反思,从而构建更深层次的理解。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笔者要求全班学生围绕“谁是本文的主人翁”这一问题,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活动。各小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纷纷提出观点。有的学生认为是韩麦尔先生,有的学生认为是小弗朗士,有的学生认为是他们师生俩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关注小组的构成是否合理、学习过程是否高效、学习资源是否共享,至于能否形成最终统一的结论却是次要的。

3.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角色扮演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实际需要设计出多种不同的角色,让部分学生扮演一些“当事人”,其余学生则作为“群众演员”“评委”“观众”一起融入“剧本”中。角色扮演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对课文作出审美批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授课方式,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华的学习型舞台。如 《皇帝的新装》《范进中举》等耳熟能详的文本都比较适合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要善于唤醒和鼓励学生在合作中自编自导,精心设计文本中的人物对话、旁白以及动作,并结合自己的独特感悟对作品重新加工,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文中各类人物的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解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四、结语

教学艺术的本质并不限于知识传授、方法指导,更在于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引导教学法的内容丰富多彩,然而不管是单独使用,还是综合运用,教师都要在实践基础上予以丰富、完善和创新,才能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中的引导艺术 篇7

一、热情鼓励, 提供线索, 引爆学生思维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 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 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就是说, 作为一个老师, 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 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 那么无论是记忆, 还是思维, 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二、捕捉信息, 延伸疏导, 拓展学生思维

前苏联教育学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 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 主动探求知识, 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问题”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时, 一定要明察秋毫, 善于从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 并及时延伸引导, 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积极评价, 明确观点, 提高学生思维

合理引导, 激活学生思维, 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但是教师必须严格把关, 既要保护好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又不要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 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审时度势, 及时地、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 明确观点, 从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 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 回答错误或不全面的也能及时调整、改变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例如, 教授《江村小景》一文时, 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对于长子和次子, 你如何看待二人的形象?”学生兴致很高, 有的说:“长子满身兵痞气和流氓习气, 品行恶劣。”有的说:“次子孝敬母亲, 关心妹妹, 善良淳朴。”还有的说:“长子是反面人物, 次子是正面人物。”……学生积极思考的火花一旦被引爆, 就会表现得异常活跃, 他们对同一个问题会做出许多不同的答案。这时, 如果教师不能合理地加以引导, 就会表现出任其发展、漫无边际, 学生抓不到根本;或大砍大杀, 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课堂陷入僵局。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中的引导艺术 篇8

一、热情鼓励, 提供线索, 引爆学生思维

心理学认为, 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 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 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就是说, 作为一名老师, 课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 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 那么无论是记忆, 还是思维, 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有位老师讲授杜甫的七言律诗《蜀相》, 当讲到“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时, 提问道:“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中心句子, 表达了杜甫当时怎样的感情?”结果一连叫起了几个学生都没能回答上来, 老师着急, 学生也着急, 整个教室的气氛一下子沉寂了, 无可奈何之中, 老师自己说出了答案, 但课堂气氛直到下课也没能活跃起来。一个有经验的老师不应轻易放过任何一次提问, 要尽量帮助每一个被提问的学生圆满完成任务, 这既是对被提问同学的鼓励, 也是对全班同学的鞭策, 时间长了, 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想想看, 杜甫是哪一年、在什么背景下来到四川的?入蜀后为什么专程游武侯祠?入祠后为何不写巍巍的殿宇、凛凛的塑像, 而只着眼于满院的萋萋碧草和呖呖数声的黄鹂?这样联系课前讲的有关背景知识, 同学们自然会明白:老杜此行绝不是一般的游览名胜古迹, 做诗也绝不是一般吟咏歌颂, 而在于借景抒情, 借武侯祠的荒凉之景, 抒自己壮志难酬的寂寞之情、凄凉之意。通过老师这样的热情鼓励和巧妙引导, 学生的思维定会一点一点地被开启, 逐渐深入, 最后愉快地完成提问。

二、捕捉信息, 延伸疏导, 拓展学生思维

前苏联教育学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 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 主动探求知识, 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问题”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时, 一定要明察秋毫, 善于从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 并及时延伸引导, 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积极评价, 明确观点, 提高学生思维

合理引导, 激活学生思维, 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但是, 老师必须严格把关, 既要保护好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又不要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 课堂上老师一定要审时度势, 及时地、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 明确观点, 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回答正确的, 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 回答错误或不全面的也能及时调整、改变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引导 篇9

一、“引导”艺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必要性

1、从高职学生的现状分析引导艺术的重要性

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普遍厌学, 语文学习动力不足。课堂上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听讲, 开小差比较普遍。教师的教学计划很难展开, 课堂突发的事件较多, 教师的提问和启发很多时候都是以教师自问自答和启而不发而告终。而从作业来看, 学生的作业质量不高, 书写普遍较差, 即使布置简单的作业也总是有一大批人不做作业, 而写作更是教学的难点, 几乎很难开展, 一篇150字的小作文就足以令班级一半的人不知所措, 而作业的质量更是令人担忧, 错别字连篇, 没有明确的中心和完整的结构, 甚至相互抄袭。

2、从教师的错误思想和做法分析引导的重要性

课堂中较严重的问题是教师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在一般的情况下教师通常会通过提问题来的引导学生思考。“传统上既定的讲课特点是由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解答。但这种提问, 常常以取得答案为满足, 而不是引起疑难, 由师生共同讨论。”往往一些问题令差生答不出, 令好学生不高兴答。在开公开课的时候, 那么多位同行在听课, 学生答不出, 如何开展下面的教学环节呢?课堂气氛的沉闷足够令人窒息。有的老师的问题问出来, 学生是可以在书上和练习册上找到答案的, 可是这一问一答之间居然平淡的就像是白开水, 根本没有融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更没有提高教学的气氛, 就好像在计算器上按数字那么简单明了而又毫无生气。这样的问题简直就是再多也没有什么用, 又怎么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就这样周而复始, 教师越来越没有信心, 而学生越来越厌学, 语文课堂就如死水一潭, 再也没有生机和活力了。这种师生的关系和矛盾如何才能够实现教学目的和要求呢?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首先反观自己身上的, 努力思考面对的困境, 积极寻求突破。

二、如何积极发挥“引导”的在教学中的作用

1、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深刻理解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王荣生博士指出:“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 从总体上看, 属于‘能力目标’或叫‘素质目标’, 这与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内容目标’有很大的不同。”。那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引导的前提是“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要接纳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不放弃学困生, 才能拥有有生命力的课堂, 开发他们的潜能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真正体现。这是教师的师德, 同时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前提。我们上的课不是为了好听、好看, 如果不能够从学生出发, 那么一切都会失去意义。从前我对老教师的课堂很不以为然, 认为他们讲课太刻板, 没有花头, 学生肯定不喜欢听, 可是最后比平均分, 论升学率都把我们这些新教师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我现在开始反思, 自己到底失败在哪里。成功的教学首先是一种观念, 因材施教, 同时要抱定人人能成才的平等的观念。新课改也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但是仅仅做到此, 还不够。要热爱每一个学生, 热爱教育, 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真心的为学生考虑, 只要做到这一点, 教学艺术才能够发挥真正的效果。

2、认真备好课、尤其要备好学生。要想发挥引导艺术的作用, 就要既要备好课, 又要备好学生。备学生就好关注最差学生的起点。不去备学生, 光备教材, 就好比我们在蒸馒

头的时候光把馒头揉好了, 可是不去看锅里的水和灶里的火的情况, 势必蒸不出好馒头。或者说好比一个人要上到房顶上, 那么他是不可能飞上去的, 老师就是要给他们找到梯子。有了梯子, 学生们就看到了路, 就可以顺利的实现知识的增长, 思想的转变, 尽管每个学生的思想基础是不同的, 但是他们毕竟都接受了9年的学习, 还是有一些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的。

3、熟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引导艺术的理论知识主要来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学习理论。他认为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 它是指有组织的思考或行动的模式, 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 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 这个过程即是顺应。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 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轻松地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 就会感到平衡, 否则就会感到失衡。心理状态的失衡驱使个体采取行动调整或改变现有的认知结构, 以达到新的平衡。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个体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中, 实现了认知的发展。引导的过程就是将新旧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帮组学生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 在顺应的过程中找到平衡。

4、教师对知识的掌握要融会贯通, 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建立起知识的结构。毫无疑问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艺术都不能离开教师各人的素质。只有努力提高个人的素质, 提高综合能力, 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充实自己, 才能够真正发挥引导艺术的作用。

5、善于与学生沟通, 善于提开放性问题。师生关系融洽是教学的前提。一节课中必须有几分钟是教师和学生互动和交流的时间, 否则课堂会非常生涩和凝滞。通过提问来融洽师生关系,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斯滕伯格认为“进行对话教学有许多方式, 鼓励学生发问是最好的一种。”教师的所提问题要有开放性, 难度不能太大, 要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要有梯度和层次, 要让学生深思熟虑, 又可以让他们畅所欲言, 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 绝对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句名言鼓励我们在教育的征途中我们要戒骄戒躁努力探索, 积极思考, 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更加有智慧, 让学生更加充满了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杜威、姜文闵译:《我们怎么思维》, 第221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引导 篇10

一、创设和谐氛围, 化友激趣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伙伴”和“朋友”, 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言语交际, 这样能使学生由对教师的兴趣自然转化到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上。作为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 是教学中良好氛围创设的关键, 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催化剂, 是活跃课堂气氛的调色板。比如课堂上的自由讨论, 学生犯错时宽容的批评, 课间对热点话题的闲聊等等, 这些都是我在平时尽力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迹, 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志同道合的朋友、感情融洽的伙伴。由于师生间形成了和谐的关系, 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课堂教学气氛自然活跃, 他们的自主性也得以充分的发挥。作为一名教师, 当他与学生打成一片, 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去亲近他、热爱他, 他也便更容易地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站在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立场上施教, 以友谊代替权威, 用热情代替命令, 不断提高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让学生自然、自觉、自愿地接受教师的影响。

二、刨根问底, 悬念激趣

古时说书者, 在听众入神时, 往往中途打一个结, 让它暂时挂起, 给听众产生一个强烈期待的心境。用“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来吸引听众明天继续。语文教学中我认为设置悬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我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 首先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藤野先生是哪个国家的人?鲁迅和他有什么关系?2.鲁迅一生中有许多老师为什么单写一篇《藤野先生》?3.鲁迅原本抱着学医救国的理想去日本的, 后来为什么弃医从文了?然后让学生看书讨论。每个人, 特别是学生, 都有好奇心, 他们在这么多悬念的笼罩下, 求知欲大增, 自然就会刨根问底。

在教学中, 教者要尽力去打破学生头脑的“平静”, 要做一个能激起千层浪的“石子”, 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也就是激发学生的疑问, 引发他们在“生疑——置疑——释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 发展智能。设疑的作用不可低估, 它使学生在寻疑中产生求知欲望, 形成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动力, 使学生学习具有自觉探索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时, 在授课前设计几个问题要学生预习、思考:1.陆游写作此诗的背景怎样?2.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做了一个怎样的梦?3.都说梦境是虚幻的, 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4.全诗笼罩着诗人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面对如此的悬念边看书边思考边讨论;这比上课不做任何预习, 教师一上课就大讲特讲, 效果更佳。

三、质疑提问, 扬疑激趣

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由于思维定势力的影响, 学生往往对书上或带权威性的说法总想如何领会它, 记住它, 不敢另作新解推翻原说。正因为如此, 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的优势, 在教学中热情鼓励学生用审视的眼光大胆质疑, 敢于批判, 善于发现, 勇于探索,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如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时, 有一个同学提出:杜甫面对自己的惨状, 却喊出了“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心声, 这一愿望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那么能否视同他没有喊呢?在惊愕学生提问的同时, 我鼓励大家集体讨论。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四、拓展语文学习途径, 导异激趣

导异, 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求异思考, 从多方面探求不同见解、不同结论的思维。导异的目的是为了求真, 即求得对问题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文章的认读、理解和鉴赏, 就是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 求异思维就是在这个过程中,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语文学习中的求异,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鉴赏力和想像力, 还可以极大地激活其思维, 开启其灵智, 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 在参与中动手、动口、动脑,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

总之,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语文教师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探疑”, 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启发学生的思维, 挖掘其内在的潜能,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沟通课堂内外, 挖掘多种课程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真正使语文进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让他们体会到语文世界的无穷魅力!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 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 在师生互助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 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引导 篇11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引导;能力;兴趣;培养;课外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134-01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在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习惯和能力。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运用朗读能帮助读者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学习中,朗读理应成为课堂上悦耳、动听的乐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除了通过朗读形式的改变及对朗读的技巧进行训练,以提高朗读技巧外,在激发学生个体情感,促进朗读上也有方法可循。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以阅读文章为主,将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融为一体的综合训练。因此,阅读教学的重心应放在"读"字上,(包括朗读和默读)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进。课堂上应尽可能多的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尽可能增加学生的读书机会,创设各种读书环境,让学生自由地读,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使学生读出情(感情),读出形(形象),读出意(意境),读出味(品味),读出神(神韵),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背诵是小学生的重要语文能力之一,也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背诵训练,交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如理解式背诵,复述式背诵,再造想象背诵等。培养学生背诵佳词妙句,古诗韵文,精彩片段的习惯和能力。学生读得多,背得多,就能达到用丰富的书面语言来丰富学生不丰富的口头语言,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来规范学生不规范的口头语言的目的。

2.提高学生课外读书的能力。

阅读教学应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从而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成为有机整体。苏霍姆林斯说:"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谈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是不无裨益的。所以,我们要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越读越爱读的良好习惯。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读书亦是如此。然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要给学生推荐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我们要教育学生读好书,使他们从好书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而受年龄、阅历、水平限制,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我们不能低估不良读物给我们小学生带来的副作用。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程度的课外读物,这样教师应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引导

1.新课标对小学阅读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阅读教学中,要体验什么,探究什么,“课程目标”中有具体的体现。一是培养阅读能力,即“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二是培养认识能力,即“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三是充实文化底蕴,即“吸取民族文化智慧”,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四是培养崇高情感,培育“爱国主义情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五是形成优秀品质,即有“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又有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想方法”。并明确指出,上述任务的完成,要“注重情感体验”,要进行“探究性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不仅承载着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使命,更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批判性、创造性的过程。这次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倡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激发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些适合学生的语文活动。如组建书法兴趣小组,组建阅读兴趣小组,组建作文兴趣小组,举办辩论会,课本剧,板报等,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有意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阅读感想,写作心得,定期办专题手抄报,编辑个人作文集……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声为有声,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

3.课后读书应放松。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引导 篇12

一、教给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的一种有机结合的特有活动。因此, 教师的教要紧密围绕学生的学进行。这就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 课前教师就布置学生有的放矢地预习课文, 并布置了几道题让学生思考:《烛之武退秦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如果你是郑国的大臣, 面对军事实力悬殊的情况, 你有什么退兵的良策吗?假如你是文中的烛之武, 是怎样一步步地使秦放弃原有做法的?从烛之武计退秦师的这个故事中, 你有什么样的体会?这样, 在预习中就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并根据课文内容的有关信息自主去进行准备。所以, 当课堂教学中教师出示了春秋时期的区域地图时, 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 表现出对课文内容的强烈兴趣。在处理好了疑难词句以及整理了文中重点词、词组、句式后, 教师以四个问题串连课堂组织学生讨论:1、秦晋为何出兵围郑?郑国所面临的局势如何? (略)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佚之狐的推荐, 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 使主人公还未出场就引起读者极大关注。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说辞计125个字, 非常精炼, 含义丰富, 有五个层次:一是站在秦国立场讲话, 博得秦伯好感, 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埋下伏笔;二是说明亡郑利晋, 而保郑利秦, 使秦动摇亡郑的信心;三是利益诱惑, 使秦舍弊求利, 放弃原有做法;四是以史为据, 离间秦晋联盟;五是指出晋的贪婪, 将威胁到秦将来的发展。) 4、秦伯退师后, 晋文公表现如何? (晋文公隐忍不发, 说明他具有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 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 这也是晋文公日后能成就霸业的根本原因。) 这种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索方式, 为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鼓励质疑,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古人云:“学则须疑, 疑则有问”。疑问是发现之母, 更是创新之源。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导向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 触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 诱发学生的探索性思维, 让学生在质疑解难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教师要重点选择有价值的质疑题,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交流。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摆观点, 举例子, 讲道理,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故都的秋》, 教师设计三个问题, 启发学生的思考:1、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 而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似火的香山、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明澈如镜的昆明湖, 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2、作者对故都的秋, 态度如何?3、故都的秋, 美丽而不肤浅, 你是否也会因它爱不能寐而沉浸其中“清、静、悲凉”起来?为什么?带着这些问题,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 在文中找答案, 在课外书上找答案。学生通过合作质疑, 深深体会到作者是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 以审美的态度和眼光观察故都的秋景, 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 从而深层次地理解了课文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三、注重实践, 引导学生拓展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情况, 有意识地创设活动情境, 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努力拓展语文综合素养。如《鸿门宴》一课教学, 由于课文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 教师特意安排学生创编课本剧并进行表演。学生们在角色表演中,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实践, 自觉地将项羽、刘邦等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感悟, 沿着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三组连贯的人物内心矛盾活动, 展示了项羽由主动转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转向主动的事件发展过程。与以往的语文教学活动相比, 这种寓学于乐的活动形式更易于学生们接受。学生们通过编排表演课本剧, 在动态的思维活动过程中, 进一步加深了对语文内涵的感悟。而且通过表演, 丰富和发展了语言能力。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 是一个接受和再创造的过程。既有自外而内的吸收, 又有自内而外的表达, 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他们在阅读中领悟, 在表演中体验, 在评议中鉴赏, 使感悟力、理解力、观察力、想像力、表达力、评价力等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这种人人主动参与的和谐的学习活动中, 实现了语言的理解、积累、内化与运用的有机整合。表演结束时, 教师还提出“如果刘邦不去鸿门向项羽谢罪, 会有怎样的结局?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 又会有怎样的结局?”这样的问题, 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教学实践中, 笔者体会到, 教师只有真正担当起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导引者角色, 才能真正激活课堂, 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目的。

摘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要注重教会学生的探究方法, 鼓励学生的大胆质疑, 努力创设学生探究的实践情境, 从而使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地探究, 获得教学的实效。

上一篇:架空输电防雷措施研究下一篇:口腔修复用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