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的活动课

2024-05-16

语文课堂中的活动课(共12篇)

语文课堂中的活动课 篇1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尤其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一、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1.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有用。

2.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

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深刻的印象,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许多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啦。

二、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因为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

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不通过在实际活动中的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三、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

1. 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2. 必须使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

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各有收获。

3. 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

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语文课堂中的活动课 篇2

一、做小老师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思想。”这是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的一段话,它与新课程理念中“反对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倡导教师与学生一起走向知识,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协作主动获得知识”是有共同之处的。低年级教材中归类识字较多,大批的汉字一下子涌现在孩子眼前,教学时常常感到非常枯燥乏味。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归类识字的特点,鼓励学生寻找汉字的构字规律,辨别新字与形近字、形音字的异同点。当然课前的预习工作必不可少,课前预先布置学生熟悉教材内容和所学生字词,上课时,请学生上台做小老师。通过小老师认真细致的讲解、同桌商量、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分析字形,辨别字音、字义,熟记生字。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许多学生在课前向他们的“小老师”提供最佳的学习方式,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好主好点子,才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由于师生交换了角色,学生学习起来兴致勃勃,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识字的方法,这对每一个孩子都有促进。例如我在教《识字3》一课时,引导学生自能学习。通过设计“你愿意教大家哪个字?”“谁来做小老师,教教大家”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事物,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因为在每个孩子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发现者。

二、当小画家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于乐不可分。”图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符合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知特点。我发现孩子都喜欢画画,因为画能表现学生生活,反应孩子的思想。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一幅形象直观的画能胜过千言万语,学生不仅喜闻乐见,更热衷于自己动手作画。例如我教《小池塘》,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小池塘多美呀!让我们拿起彩笔画一画。小池塘里还会映出些什么?在图上添一添,并用“ 倒映在池塘里,像”的句式说一说。图画指导背诵。向好伙伴介绍你的画。通过读读课文,作画和添画,学生的印象深刻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三、当故事大王

现在很多家长都注重学前教育,很早就给孩子买书,有的孩子没上学就能背好几首古诗,会讲好多故事。新教材中安排了一定量的成语积累。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学生难以理解,于是课前我让学生买《成语故事》搜集有关这两个成语的故事,让学生自行阅读,课堂就成了展示他们讲故事的舞台,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两个成语,还学到了其他的成语故事,课堂教学得到了延伸。

四、做小演员

表演是儿童思考、再现生活的基本方式。低年级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部绝妙的动画片,要是能把他编成课本剧,那么既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探求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活跃学生思维,调动情感投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如《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时我让学生首先形成“角色意识”,让学生表演小松树、大松树和风伯伯之间的故事。让学生在演的过程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本质就是唤起学生主体内在的需要、动力创设发挥学生主体性,帮助学生不断的地创造新的自我。如《这儿真好》一文通过设计,我让学生自己

语文课堂中的活动课 篇3

关键词:研究背景;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4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72

一、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策略研究的背景

(一)课程改革的需要

语文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仅仅传授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而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探索新知识的一个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索,从而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需要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需要不断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逐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探索出一条帮助提升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途径,如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语文教学中,问答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教给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习惯。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双边的一个互动效果,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不断提高他们说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多提问,据调查,将教学的主要内容多设计成问题的形式,不断强化课堂提问效率。

(三)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习起源于思考,思考来源于怀疑,在怀疑提问中,促进知识的掌握,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一个总则。思维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建立的,在问题中才能不断地前进,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学习动力,将自己的思维智力开发出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深刻领悟新课程理念,为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不断努力。

二、提问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提问除了促进师生进行双边的活动外,还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所以,在创设课堂提问时,教师应确定出教学的目标,这样对学生具有启发、激趣的功能,使问题更具有广广泛性、深度性。

(一)用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布垆坶.乔伊斯指出:“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我们就给与了他们自己学习的能力。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不要一味让学生丢弃所有活跃的思考,一味地相信某种结论。”通过适时而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够体现出这种思想的内在本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所提出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去思考。根据教学实际,我们可以知道,在课堂中通过提问,能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创设的问题很精致,这样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促进他们积极进行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二)用“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各种各样,其性格、爱好也不同,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在教学进程中,我们的教学是成功,还是失败,往往取决于提出的问题。因此,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对教材要深入进行钻研,在确定教材本质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对事物认识的规律以及其心理特点,来决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最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要设计出适当的问题来提问学生,促进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与讨论,在进行谈论中,想方设法让学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思索、参与,说出自己的意见、对信息进行交流。

(三)用“提问”强化学生认知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需要在认识上不断提升,对于所建构的知识进行客观解释。社会心理学中告知我们,要不断使用这些已有的知识,将以前的旧知识进行系统地融合,进入新的理论知识当中,从而能建立一个有效的方法,使得提问更加地合理化,朝着知识的主要内容上靠。

(四)用“提问”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该多思考、多提问,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实际。教师的提问应该是先由比较容易的问题出发,逐步引导学生过渡到比较难的问题上来。在提问的过程当中,教师也要不断地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力在循序渐进中提升,成绩也在潜移默化中进步,最终找到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规律,掌握语文知识,实现自己能够自学的过程。

三、结语

语文课堂中的微型课题活动 篇4

一、微型课题的活动的必要性

1.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 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 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 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 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 学习探究的方法, 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2.也是“解决教师身边具体问题, 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该引导你的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之路上来”。而传统的学校教育科研, 从理论到理论或从理论到实践, 教师只是忠实的执行者和被要求者, 也就是说教师只是接受者和单纯的学习者。众所周知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 它不是把某种知识或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简单过程, 而是蕴涵了将理论的一般性原则个性化, 与具体的应用场景相适应并与教师的个性特征相融合的过程。其中最为核心的实践性知识和个人化的教育观念, 正是教师依存于特定的背景, 以特定的教室、特定的教材, 甚至特定的学生为对象, 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场景中形成的, 是在充满情感、理想和特定的组织文化环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而对“微型课题”的活动的研究在实践中确能够促进教师的职业成长,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大幅度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二、微型课题活动的原则

1.选题应新颖。如果选择的题目只是在前人的圈子里“原地踏步”, 缺少新认识、新角度和新材料, 是很难写出新意的。因此, 题目必须新颖。这里的新颖一是抓住最新出现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关注主流教育媒体的新动向, 把握新热点, 选准新角度, 此谓“锦上添花”。同时针对原有问题, 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解决之道, 即“旧瓶装新酒”。比如我在讲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一文时, 就设计了这样两个微型话题:一是:“如过你是《荆轲刺秦王》这部电影的导演, 面对这样一个剧本, 你会重点拍摄哪个场景?为什么?”二是:“如果你是一名演员, 你认为哪个角色最能打动你, 你想出演哪个角色, 为什么?”这两个问题的提出, 是把本篇文章当成一个故事来分析, 首先抛却了对文言文枯燥的讲授, 又是源于文本, 更是贴近于生活, 所以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自觉不自觉的就会走进文本, 深入挖掘, 从自我的角度和认识来回答问题,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从而使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不再死气沉沉。

2.选题应小巧。微型课题题目一般不宜大, 即切口要小。选题过大, 一是受到时间、精力、资金等限制, 短期内很难取得具体成果。二是容易写得空泛, 研究得不深不透, 对自己专业成长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帮助。选择一个恰如其分的小题目去研究, 方向就会看得准确, 问题可以说得深刻, 结论可能下得透彻。如:教授《孔乙己》时可选“手的描写与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对孔乙己脸色描写的表达作用”、“怎样看孔乙己的“偷”、孔乙己与“酒”、孔乙己的神情描写与性格特点、说说没有出场的丁举人、“笑”在小说中的艺术力量、孔乙己的第一次亮相和最后一次出场、孔乙己的话语分析、孔乙己在小说中是一个弱者、咸享酒店与孔乙己、孔乙己的善良、《孔乙己》中的“我”……这样学生就容易下手, 有话可说。

3.选题宜务实。选题要注意实用价值, 要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比如教授《散步》时, 可设置以下“微型话题”讨论。 (1) 课文标题欣赏。 (2) 课文的开头之美。 (3) 记叙文中的风景画。 (4) 说说课文中的“波澜”。 (5) 课文美句赏析。 (6) 课文结尾段的意味。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活动总结 篇5

王军

9月,我校组织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通过听教师们的课,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受益匪浅,但收获的同时,仍有着不解之处或者说是困惑。下面针对这次学习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

一、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是还没来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结果,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课前预习。使他们熟悉课堂内容,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激励。不然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教学与自己课前预习不预习无关,从而降低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好比是点燃火药的导火索。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方式,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如:“设疑引趣”、“悬念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创设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开端引趣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谁读得有感情,谁发言最积极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说笑话、分角色表演、做游戏等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要多注意学困生的表现,教师要用心去帮助和感动他们,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上课回答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学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练习的机会。学困生回答问题时,只要比原来有所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仅凭老师的嘴来讲和从字面上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写景的文章,老师在那大讲特讲有多美多美,甚至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这时采用视频教学,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交往互动才能充分展开,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才会得以开发。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课堂中的活动课 篇6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语文教育

“活动单导学模式”从小学四、五、六年级开始使用并逐步推及到一、二、三年级,经历了一个颇为焦灼但又坚定的摸索阶段,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刚开始使用活动单时,我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处下手,后来经过逐步摸索,渐渐树立了信心,因为只要放手学生,相信学生,让他们一身轻松,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主动性强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学习起来自然轻松多了。在低年级使用活动单,我是一边实践着一边发现问题,又一边在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让一部分人先动起来

(一)在低年级用活动单进行学习的时候,我发现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小组长不会组织,而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相对弱一些,如果没有较好的组织和引导,是不能把他们吸引到跟学习有关的活动上的,一开始的时候总看到有些组有人事不关己地在做自己的事情,没有集体归属感,参与学习的热情显得冷淡。而这时,组长并不能及时把这样的组员拉进小组学习的氛围之中,于是,我想到邓小平的理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何不也“让一部分人先动起来”,于是,在提前发下活动单的基础上,我把组长在课前先召集来,因为这8个小组长相对来说是班上较为优秀的孩子,能力和知识都属于上游,只要我稍微点拨一下,他们就知道怎么做了,属于一点就通的孩子。单独把小组长召集来,给了8个小组长强大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于是我就对这8个孩子明确“小组长”在合作学习时该怎么做,针对具体的活动单逐一指导,教会这些组长做称职的组长,培养他们在小组内的组织协调能力。这样的“先培训小组长”的做法使我们在课堂上收益很多,组长的效能正在逐渐得到发挥,组员之间也趋于合作和谐。

(二)课堂上往往教师一宣布要进行小组内学习,教室里立刻就炸开了锅,看似很热闹,走近一听,是争执着读书的顺序、发言的顺序之类的无谓争执在产生噪音,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室里声音过大显然是没有效的,连一个组内的声音都听不清,何谈有效学习?于是,我提出要求:教室里有8个学习小组,除了齐读,那么同一时间内应该只有8个人在说话,由组长指定。并且我以音乐的逐渐响起来暗示汇报时间的到来,通过多次尝试,效果很好。

(三)能说的孩子总是抢占各种机会,导致两极分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事先培训组长的时候就逐个明确,要求组长把机会首先要给组内相对弱些的孩子,汇报时也多让这些孩子有机会向全班展示,这些我和组长之间已经达成默契。这样,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一堂课下来,轻松而又充实,就连差生也感到学习不再是一项枯燥的活动了。

二、制定班级特色制度,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小组竞争力

根据最近使用活动单进行学习的情况,我们制定了如下班级特色的规矩:一句口号;一条原则;三项竞争。

一句口号:在正确的时间内做正确的事情!

一条原则:“与活动无关的事不做,与活动无关的话不说”,这是针对孩子们在执行活动单时积极性、主动性欠缺的情况下提出的基本原则。

三项竞争:1、组内成员之间的竞争,产生优秀组员;2、组长和组长的竞争,选出优秀小组长;3、小组和小组的竞争,评选优秀小组。

这些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们的变化和进步逐步凸显出来:

(一)自主管理能力的进步

我们班没有安排固定的值日生,就是8个小组轮流来的。现在,哪一天轮到哪个组,这个组的组员会在组长的安排下齐心协力,卫生、纪律等工作都是每天做得很好。

(二)胆子更大了。

应该说,在我的宽容民主管理下,我们班的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是比较多的,但是,仍然有孩子是很少或者不曾有机会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看到班上一个男孩子的日记,我就深有感触:

9月13日 星期一晴

今天老师说每组的二号要到前面读自己的日记,我从来没有到前面去过,很害怕。当别的组的二号读完了,快到我的时候,我都紧张得要小便了,真希望突然下课就好了。

10月12日 星期一晴

今天学《青蛙看海》的时候,我代表我们组跟别的组的人比赛,大家说我读得响亮,给我掌声,老师送我一个词“有声有色”,还说我要是这样练习下去,将来还能到中央电视台做主持人呢!我很得意,现在我越来越喜欢读书了。

对照前后的日记,看到一个小男孩的蜕变,这种成长,让我欣慰。

(三)真正的团结和互助在发生

我们班上38个孩子,有32个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私自利是常见的,为一点点小事计较的也不在少数,小组的建立经过了磨合期,这些00后的孩子正在改变,从一开始,总有人老打小报告或者要求换组内成员,“不要你呆在我们组”常挂在嘴边,日记里总是抱怨谁谁影响了自己这一组,而现在,开口闭口就是“我们组……”,“我们对××有信心!”特别是组长日记里不再是向老师陈述是谁的错,导致小组的竞争力不强,开始有了帮助某个组员的详细记载。我觉得,这些能力的形成比获取知识更重要。

浅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表演活动 篇7

表演, “是将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 (《现代汉语词典》) 。表演教学法, 是师生根据教学需要, 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模拟出来, 进行直观再现, 从而将教学内容化平面为立体、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 直达教学内容的核心。美读和动作模拟是两种最常见的表演活动。通过美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 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这是感知教材的重要方式。动作模拟是经由师生的揣摩、再造想象, 借助语言对人物形象地表现、演绎。舞台剧表演则更具综合性和表现力。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表演活动应注意:

一、活动的有效性。

探索掌握母语学习的规律是最本质的语文活动, 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在文本自然鲜活的语言文字中咂摸其趣味, 在难以言说的形象里把握作品的意义, 努力用生活唤起学生的体验, 触发学生的思绪, 增进学生的理解, 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 使学生在认知、技能行动和情感领域都逐步提升, 并获得长久的学习和创造的动力。例如有位教师在教《荷花淀》“夫妻话别”时, 先邀请一女生演示丈夫晚归妻子可能的表现, 这名较有表演口才的学生居然用方言惟妙惟肖地表演出一位生气妻子的形象, 教师在笑声中立即提醒大家注意水生嫂的态度, 准备释读水生和水生嫂的那场对话。待学生稍作准备后, 教师又邀请学生表演。在对比表演中, 学生们兴奋而热烈, 很快就把握住了水生嫂温柔贤惠又坚强上进、深明大义的美好形象。学完课文, 教师出示了自编的一段对话, 请学生演读:

水生:我明天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了。

水生嫂:我要跟你一起去。

水生:我们男人去打鬼子, 你个娘儿们跟去干什么?

水生嫂:不嘛———你们打鬼子, 我可以帮你们烧饭、洗衣服……

学生嗲声嗲气的表演逗乐了大家, 在快乐的欢笑中加深了对水生嫂的认识。教师及时归纳了小说塑造人物的特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这位教师很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引导学生由对话联想、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性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察“言”观人的能力。

阅读一篇文章, 理解是关键, 阅读的目的首先是正确理解读物的意义。为了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迅速感知教材, 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创设直观情境, 把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可感。如《孔乙己》中两次写孔乙己买酒分别用了“排”和“摸”两个动词, 有的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做这两个动作, 在做做议议的过程中, 了解了孔乙己的经济状况和心理活动, 加深了对细节描写作用的认识,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活动的适度性。

“物极必反”。语文课堂上的表演活动不同于真正的演员表演, 无论是传达作者的情绪、心境还是表现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心声, 都应恰如其分, 而过分夸张的结果是失真, 变形表演只能导致美感的丢失, 变得滑稽可笑。所以, 不需要峨冠博带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不需要扎起白羊肚毛巾上《回延安》, 不需要流着眼泪诵读朱自清的《背影》。笔者听过一位年轻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 分析完人物形象后, 由几个事先作过准备的学生在教室空出的地方表演宝黛初见的场景。几个学生既无道具也无身份标识, 用类似“大话西游”、“水煮三国”的方式漫画《红楼梦》的经典情节。这种恶劣的表演抛开原著, 抛开那些精美的文字, 不仅把一种优秀的教学活动衍变成了搞笑、做秀, 而且是对这部不朽之作难以容忍的亵渎。这种表演不是创新, 而是时下戏说、无厘头的搞笑。虽然我们提倡“百花齐放”, 但文艺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 是对历史和先人的不负责任, 也是对未来的不负责任。长久地浸淫在这样的文艺中, 我们的内心将失去崇高的境界。学生出现这种问题恰是教师需进行引导、帮助的。

表演这种教学形式在一些年轻教师的公开课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但往往被当作活跃课堂气氛的泛手段, 流于形式, 既缺乏教师有效指导下的认真准备, 又少有过程中恰当的评议, 对活动本身意义的理解不明晰, 仅为迎合听课者而存在。这种对表演活动的浅见与曲解, 实质上是对目前课堂教学改革本质的不解与误解, 表面上的热闹繁华掩盖了教学内蕴与教师内功的严重不足。这种演戏教学是一种伪教学。比如有位教师上完《小橘灯》, 叫每个学生拿出橘子, 吃完后制作成橘灯, 比比谁做得好。语文课上成了手工课, 学生的活动和教学内容毫无关联。

语文课堂中的活动课 篇8

关键词:研究背景,提问策略

一、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策略研究的背景

(一) 课程改革的需要

语文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仅仅传授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而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探索新知识的一个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 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 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 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索, 从而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需要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需要不断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逐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探索出一条帮助提升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途径, 如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语文教学中, 问答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教给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习惯。因此,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体现双边的一个互动效果, 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 不断提高他们说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多提问, 据调查, 将教学的主要内容多设计成问题的形式, 不断强化课堂提问效率。

(三) 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习起源于思考, 思考来源于怀疑, 在怀疑提问中, 促进知识的掌握, 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一个总则。思维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建立的, 在问题中才能不断地前进, 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学习动力, 将自己的思维智力开发出来,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深刻领悟新课程理念, 为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不断努力。

二、提问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 课堂提问除了促进师生进行双边的活动外, 还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所以, 在创设课堂提问时, 教师应确定出教学的目标, 这样对学生具有启发、激趣的功能, 使问题更具有广广泛性、深度性。

(一) 用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布垆坶.乔伊斯指出:“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 我们就给与了他们自己学习的能力。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不要一味让学生丢弃所有活跃的思考, 一味地相信某种结论。”通过适时而有效的课堂提问, 往往能够体现出这种思想的内在本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所提出的问题, 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去思考。根据教学实际, 我们可以知道, 在课堂中通过提问, 能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特别是创设的问题很精致, 这样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促进他们积极进行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二) 用“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各种各样, 其性格、爱好也不同, 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在教学进程中, 我们的教学是成功, 还是失败, 往往取决于提出的问题。因此, 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对教材要深入进行钻研, 在确定教材本质的前提下, 根据学生对事物认识的规律以及其心理特点, 来决定问题, 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最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因此, 教师要设计出适当的问题来提问学生, 促进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与讨论, 在进行谈论中, 想方设法让学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从而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思索、参与, 说出自己的意见、对信息进行交流。

(三) 用“提问”强化学生认知

作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需要在认识上不断提升, 对于所建构的知识进行客观解释。社会心理学中告知我们, 要不断使用这些已有的知识, 将以前的旧知识进行系统地融合, 进入新的理论知识当中, 从而能建立一个有效的方法, 使得提问更加地合理化, 朝着知识的主要内容上靠。

(四) 用“提问”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 教师应该多思考、多提问, 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实际。教师的提问应该是先由比较容易的问题出发, 逐步引导学生过渡到比较难的问题上来。在提问的过程当中, 教师也要不断地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力在循序渐进中提升, 成绩也在潜移默化中进步, 最终找到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规律, 掌握语文知识, 实现自己能够自学的过程。

三、结语

语文课堂中的活动课 篇9

一、“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

首先,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十分注意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 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平等的活动中进行。这就为“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理论依据。

其次, 随着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 为“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也为“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最后,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既能保障学生自主探究的利益, 又能保证教师展示个性, 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不仅需要课堂形式的改革与优化, 而且需要建设活动对话这样的课堂文化, 使之成为一种基本理念和教学思想根植于教师和学生的头脑。

二、对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根据“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特性, 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我认为, 完全可以把实施“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点首先放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基础是课堂活动, 有意义的问题可以使“活动单导学”教学顺利开展下去。

首先, 课堂问题的设置在语文教学中地位相当重要, 这已经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 正因为这样, 对课堂问题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卓有成效, 语文课堂问题设计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例如, 不少老师强调所设计的问题要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着眼于学生的“思”, 从学生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 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提高思维强度, 发展智能。强调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 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 并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 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强调营造师生沟通的问题情境, 形成“疑义相与析”的良好氛围, 以及答案的多元化, 等等。

其次, 在现阶段, 要落实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活动、学生自我的活动、学生与环境、社会的活动等诸多活动表现形式, 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而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问题的设置就要难易得当,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问题设置不能笼统, 要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使其所思考的问题能很快找到思路, 做到所设计的问题学生既能答出答案, 又能在回答结束后衍生出新的问题, 最后达到很深的深度。所以老师们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1) 能否激励学生参与; (2) 能否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或所读的有关材料; (3) 能否引起学生运用过去所学讨论某一话题、论题和问题; (4) 能否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5) 能否诊断学生的能力; (6) 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能否控制学生的行为; (8) 能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答出出彩的答案。不过, 在问题的设置上和答问过程中, 尽管一些老师提出不少原则,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 往往与学生实际有很大的距离。学生回答的答案也是离所谓的标准答案甚远。此时要注意, 所谓的标准答案, 无非是教师自己或者是出卷人对文本的解读, 或者甚至是教参上的分析。在离标准答案很远的情况下, 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活动, 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 可能会找到新的思路, 进而有新的发现,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重要的, 或者说起决定作用的, 还是师生关系, 提别是师生互动的质量。目的、过程始终取决于教师的认识。在语文课堂的答问过程中, 许多教师非常注意提出问题的技巧, 采用了不少策略, 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提问对象过于集中, 只顾优生, 忽略学困生。 (2) 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 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 (3) 在课堂上出现学生“走神”、“睡觉”、“眼望窗外”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时进行惩罚式提问。没有最基本的尊重, 又怎能期望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呢?那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就不要奢望形成高效课堂。

三、语文教学中“活动单导学”的落实

根据以上现象, 要落实“活动单导学”, 我们首先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目前还占主导地位的师生观。在“活动单导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无疑是一个领导者, 但仅仅作为学习团体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 是首席对话者。归结起来,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 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提供有利条件, 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 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 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重要的, 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活动单导学”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 更在于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 形成与他人合作活动的意识, 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在“活动单导学”的作用下,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 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交流、真诚沟通, 互相借鉴, 取长补短, 在合作的氛围中, 各自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 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了道德和理性的升华。

首先, 要指导学生很好地预习。在“活动单导学”教学过程中, 活动是基础, 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与他人合作活动的意识, 形成探究精神。如课前不充分预习, 那学生在上课时就会面临着无米下锅的窘境。

其次, 要让学生学会提问、质疑。在语文“活动单导学”教学中, 提问、质疑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只有学生能提问、质疑, 形成与老师或合作伙伴的对立面, 才会有对话的热烈气氛。而在答问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活动氛围, 要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 放下“师道尊严”, 走到学生中间, 与学生一起进行民主、平等、自由、和谐、无拘无束的活动。要鼓励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问题中来, 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学生围绕某一话题自由发表的意见, 不应过于重视“是”与“否”、“对”与“错”, 而应重视是否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动了脑筋, 说的是不是自己的观点。同时, 教师要调动自己的教学智慧, 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 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活动欲望, 激发他们的交流热情。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进行着大量的活动, 有老师教学、学生活动、师生互动等, 不管是哪一种活动, 相互作用的有效活动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最明显标识。这就是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语文特质课堂活动探微 篇10

一、个性朗读活动

朗读本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最常态的活动。然而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尴尬地发现,在小学初中还能大声朗读、大胆表演的学生上了高中,竟然越来越不愿开口读书。究其原因是教师不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的认知和感受,使朗读这种活动失去了新鲜感和挑战性。朗读活动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体验,倡导个性朗读。个性朗读让学生愿意读,有兴趣读,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读,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体验文本。在学习《将进酒》一诗时,笔者就开展了个性朗读活动。学生兴致很高,有的同学认为这首诗主要是写愁,而且还是“万古愁”,因此就用低沉、缓慢、悲痛的语调读;有的同学则认为此诗气势磅礴,因此要用高昂、嘹亮的声调读;有的同学则认为此诗是李白借着酒兴抒发不平之气,因此要读出醉醺醺的感觉。无论怎样读都是学生对文本特有的感知和理解,笔者让他们充分地体验,充分地经历,充分地展示,让他们自己在别人个性化的朗读中倾听、比较,从而有所感悟,得到启迪,最终在充满灵性与情趣的学习中得到发展与提升。

二、语言学用实践活动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是一个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有很多精选的语言现象。但是,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语言的积累不外乎记几个字的读音,强调几个容易写错的字形。因此在平时的接触中,我们经常会觉得,很多孩子语言贫乏,词汇量少得可怜。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也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文字苍白,或词不达意,或平淡干涩。究其原因,我们大多主观地归结为看书太少,或是天生的语感不强,可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孩子的语言积累重视不够。

我们应该利用语文课堂这个主阵地,耐心策划,精心运筹,将语言学用实践活动融于课文的整体教学之中。语言学用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动脑想,动笔做的课堂实践活动,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挖掘利用文本资源,创设具体的情境,在诸如仿写、补足、联想、接续、提要、诠释等形式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潜在的创造力,扎扎实实地推进语文素养的提高。诗圣杜甫在《蜀相》中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以及惋惜之情。但其实更重要的是“蜀相”是个充满历史使命感的政治名词,从“蜀相”这个角度写,既符合杜甫身处乱世,渴望圣君贤相匡扶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的心境,同时又准确地暗示出他报国无门、功业未就的郁闷和隐痛。教师要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杜甫的郁闷和隐痛,可以巧妙地利用补足这种形式的语言学用实践活动。《蜀相》中颈联歌颂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那么老杜自己呢?我设计了这样一道补足题:______天下计,两朝______老臣心。(在此之前,我介绍了杜甫的大致生平经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马上开始议论纷纷,各种不同的补足在课堂上呈现,比较出色的有:一腔热血天下计,两朝无视老臣心;三次上书天下计,两朝不顾老臣心;一心为国天下计,两朝冷落老臣心。无论哪一句,拿出来和歌颂诸葛亮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相比,杜甫这种报国无门、功业未就的郁闷和隐痛都更加直观,更加明晰。这样的语言学用活动不仅带动了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角色假设活动

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的角色假设活动,是指以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感受和体验为基础,通过充满情趣的角色假设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加深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的过程。角色假设活动应该包括三个环节,依次为角色体验,角色追问,角色自省。角色假设活动的过程,伴随着思维的过程,语言内化、锤炼、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丰富的过程。在教授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小说《半张纸》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假设你是年轻的房客,当你站在妻小的墓前,你会说什么?这就是角色体验,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感知,在充分调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许多不同的回答。有的是控诉:你们怎么这么狠心,抛下我孤零零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有的是淡定:希望你们在天国幸福。有的是超脱豁达:谢谢你,我的爱人,你陪我走过了最美的一段历程,我一定会好好活下去。不同的体验应该有不同的理由,所以我进一步追问,你为什么会这么说?持第一种说法的同学认为年轻的房客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经历了人生中如此的不幸,他觉得很不公平,所以心情愤恨。持第二种说法的同学认为年轻的房客两年间有快乐也有不幸,他的心饱经沧桑,因此他很淡定。持第三种说法的同学认为年轻的房客经历了恋爱的陶醉、新婚的甜蜜、家庭的温馨、亲人的关爱,同时也经历了失业,经历了朋友远走,经历了妻小离世。快乐是财富,不幸亦是财富,他把这一切都看作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因此他会更坚强,更乐观,更豁达,因此他在感谢妻子的同时也会更好地活下去。通过角色追问后,同学们开始角色自省:自己体验的年轻房客有没有偏离人物的性格?有没有偏离事物发展的逻辑和规律?最合理的应该是怎样的?角色自省以后很多同学倾向于第三种说法。环环相扣的角色假设活动深化了学生对小说人物的理解,也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极大的丰富。

四、课堂表演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表演,可以激活课堂的生命力,使学生在其乐融融的课堂上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一般的表演活动是排演成熟后的成果展示,而课堂表演不一样,表演的过程也就是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并如何“形诸于外”的体验过程,课堂表演的这种动态生成过程,使其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笔者认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不提倡表演整篇文章完整的情节,而是就文本中某一段话,或者某个角色的一个动作,说的某几句话进行表演,这种表演活动费时少,学生的参与面广,最能展示学生对文本和角色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笔者在教授苏教版必修五课文《长亭送别》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马儿迍迍(行动迟缓的样子)的行,车儿快快的随”这句唱词中崔莺莺对张生离开自己上京赶考的依恋,设计了还原场景的表演活动,要求同桌的同学互相协作,互相配合,用动作来演绎“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稍做准备以后,多对同桌自告奋勇依次到讲台前表演,两个人一个演张生骑的马,另一个演崔莺莺坐的车。演的时候可谓笑声不断,因为有的变成了“马儿快快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有的演成了“马儿迍迍的行,车儿迍迍的随”;有的则是“马儿快快的行,车儿迍迍的随”;当然也有正确还原场景的。演得不好甚至不对都不要紧,关键是从同学直观的表演中,我们看出了,如果是“马儿快快的行,车儿快快的随”那是郎无情妹有意,如果是“马儿迍迍的行,车儿迍迍的随”那就是郎有意妹无情,如果是“马儿快快的行,车儿迍迍的随”那则是郎无情妹无意,只有“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才是郎有情妹有意,离别在即,两人都恋恋不舍,谁都不愿离去。假如说对两句话的理解,我们教师采用最传统的讲授方式,可能嘴皮磨破都未必能让学生领会这其中的高妙。但是运用了表演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刻程度,引起了他们感情的共鸣,让他们对中国古代经典充满兴趣,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和鉴赏。

活动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篇11

【关键词】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活动;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教学方面的建议曾经提到:“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知识以及能力、情感以及态度、教学环节及手段进行全面考虑,倡导启发式、讨论式地进行教学。对课堂内以及课堂外进行有效沟通,把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以拓展开来,使得学生们有充分的语文实践的机会。”自从“综合性学习”这个全新的版块走进了我们的语文课本,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老师也因此有了进行充分创造的空间,尤为重要的是学生们从封闭的课堂走了出来,在开阔的空间里进行自由的实践、探索、创新……丰富的知识、有趣的活动、新鲜而美丽的自然环境,都吸引着孩子们去探索、去学习……如何才能让综合性学习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落到实处,可以起到促进孩子们的语文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的作用呢?这一切还需要我们语文老师时时处处用心,做好学生的领路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指导呢?

一、从多方面寻找活动主题

人教版的教材为我们安排了许多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我们在教学时除了要紧扣课本中的这些活动,应该结合学生们的特点和兴趣,来对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主题进行选择,所选的主题最好是能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有联系,且主题不易过大,使活动还没正式开始,就把学生兴趣给激发出来,由此带动整个课堂的活力。

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异想天开,有时候会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这时候我们要善于抓住他们稍纵即逝的灵感。要精心呵护他们在选题中的突发奇想,并加以恰当的引导。如在学习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孩子们一个个兴致盎然,有的想读读安徒生的童话;有的想了解一下作者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还有的想写一篇童话……于是我立刻提议来一次“走进安徒生”的综合性学习。一周后看到孩子们写出的作品,调查到的资料,我知道他们已经真正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注重与各学科的整合联系

新《课程标准》曾经提出:应把学生对语文进行学习和运用的范围进一步拓宽,把跨学科进行学习以及高科技方法都充分的利用起来。它提倡的其实是把课堂文化共同的构建起来,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上有自己的新思路,充分研究分析教材及学生的情况,按照实际需求来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打破语文学科原有的封闭状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把书法、绘画、音乐等融入学习中。例如在《轻叩诗歌大门》这一综合性学习时,当孩子们上台去把自己收集的那些诗歌作品呈现给大家的时候,并不是空洞的文字,而是配有图片的富有活力的画面,这些生动的画面反映的不但是孩子们对诗歌的理解,而且也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和审美能力;有的在朗诵时配上了动听的音乐,把我们带入了诗歌的情境中去;还有的带来了自己的书法作品,让我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了汉字的魅力……

综上可知,语文综合性学习跟别的学科进行有效的结合,根据切实的语文学科有关的主体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得到充分的利用,学生们在这种活跃的气氛当中,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重视实践活动的探究过程

大部分老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早就日益形成了自己固有的一种教学模式,一下让老师进行综合性学习课程方面的教学,老师会感到很不适应,加之综合性学习在课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准备,因而使得部分老师在进行综合性课程教学过程当中采取了一种在形式上走捷径的方式,就是比较注重结果,而把过程给忽略掉了,将结果形成的过程转变为了死板空洞的死记硬背,剥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它所注重的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过程的本身。所以综合性学习这一课程的实施,必须以学生自主参与探究与解决问题时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来衡量。

例如在《我爱你,汉字》的综合性学习中,为了解决问题,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多方调查:像放学时在街上寻找店家招牌、路旁广告牌中是否有错别字,利用双休日通过对街上行人进行随机调查,了解用字情况;收集报刊、电视屏幕上的错别字等多个方面去了解社会用字情况,不仅增长了许多课外知识,也认识了不少汉字。

又如在《走进信息世界》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深入网吧进行调查;采访身边的同学了解信息技术给他们带来了哪些改变;搜集受到信息技术危害的案例……通过资料的整理与汇报,同学们一下子议论开了,不同的观点油然而生,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究竟是利还是弊呢?这时我顺水推舟召开了一次辩论会,同学们都开始了热切的讨论。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富而真切的情感体验,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也让他们学会了探究,学会了合作。

四、把作文、语言交流教学充分地融合到综合性学习中

所谓综合性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其不但为听、说、读、写设计了比较具体且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而且还明确了学生阅读方面的具体方向。

所以,我们不应该单纯地把综合性学习单独割裂开来,独立开展。在每一个单元进行讲解之前,我都会把本单元涉及的内容过一遍,对内容做有效的课时安排。尤为注意的是要了解一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进行合理的衔接,从而使教学的有效率得以提升。根据对课本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很容易看出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与“习作”以及课文等内容总是有联系的,把握好联系,我们可以在单元学习之前就让学生搜集准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并进一步将综合性活动与口语交际的训练和写作的训练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三年级的“传统文化”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时,我就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别从绘画、戏曲、民间工艺、风俗习惯等方面去搜集整理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与课文的学习紧密联系。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就能够将作文、语言交流很好的融合到综合性学习当中,由此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endprint

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开展活动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对于语文来说,它其实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语文的有关的学习资源跟具体的实践其实跟学生的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充分把学生的具体的生活空间给利用起来,对语文进行合理的学习和运用,由此使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当中,注意与课堂外进行有效的沟通,把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以拓展开来,使得学生们有充分的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学校,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演讲、讲故事、办手抄报、征文、绘画、书法、诗歌诵读等比赛活动。每逢节假日,建议学生家长带自己的孩子出去走走,让学生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在课余的时间里,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单位做一些相关的调查报告。通过以上活动,不但让学生接触到了社会和大自然,而且还使学生有了责任感以及使命感,使语文课堂得到了有效地拓展。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综合性学习中,我让学生充分调查我们周围的环境污染情况,并且采访同学了解他们的环保意识,然后开展给同学们写倡议书,给有关部门写建议书,设计公益广告词等一系列活动。又如,在六年级最后一组的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中,为了让孩子们给他们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这一组结束时我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展示了他们这六年来的学习成果,倾诉了他们对老师与母校的感激之情,更互诉了难以割舍的同学情,让小学生活成为他们美好的回忆并永久的珍藏。更激励孩子们树立美好的志向继续前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充分把语文学习跟具体的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结合给体现了出来,此外使我们的语文课有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特点。

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来说,其实就是把活动当成有效的载体,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对语言进行有效学习,使语言能力得以提高,进而提升语文素养的一个过程。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促进了语文学科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促进了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作为语文老师应合理而又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由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们在自由广阔的领域里,对语文进行学习和运用,在具有活跃气氛的活动中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微探 篇12

一、语文课堂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课堂探究活动呈浅俗化倾向

语文课堂的探究活动需要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只有在精读文章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高层面的探究活动。但学生受知识积累与生活阅历的限制, 对文本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可以说, 课堂中问题设计的优劣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因此, 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细致, 要紧贴文本, 要有操作性和引导性。但是在这几年的新课程改革中, 很少有语文教师能设计出极具启发性和艺术性的问题, 而表面化、浅层化问题却层出不穷。教师机械快速地提问, 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课堂气氛看起来非常活跃, 然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 思考能力并没有得到训练, 探究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

讨论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交流见解、观点、思想、看法或者为完成特殊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这本来是一种很好的活动方式, 但在实际教学中, 讨论的问题一般由教师设定。由于讨论的话题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所以讨论是在被动的情绪中进行的, 学生的讨论显得很突然、很机械, 这样的讨论缺少认知深度和思维的拓展, 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另外,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他们只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 真要让他们在科学课上耐心地倾听, 深入地思考, 则有些难度。在我自己的课堂上, 很多时候看着学生投入的样子, 我都不忍心打断学生的活动, 常常要等到下课铃声响时, 学生才有些不舍地停止活动, 学生常常没有足够的时间交流与深入思考。这样, 学生的活动是“热闹”了, 可充分的“思维”却没了保证, 探究成果甚微。

(二) 课堂活动目标存在盲目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 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语文教师备课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但在实际操作中, 许多语文教师设定的课堂目标往往具有随意性、盲目性, 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多头目标。比如, 情感态度一个、过程方法一个、知识技能一个, 几个目标之间互不相干;二是目标玄虚, 大而空。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立缺乏系统的观照, 缺乏有序的操作, 所设立的课堂目标也就成了动听的空话。

(三) 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 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改革与以往教学方式的不同, 或者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一些新颖的活动, 这些活动对于完成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没有多大效果。例如, 一些教师教文言文时, 很少涉及比较重要的文学常识、文言现象、句子翻译等内容, 却花费大量时间讨论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较空的方面。更有甚者, 讨论的话题远离了学生生活, 甚至有些“高深莫测”。如教学《包身工》时, 有教师就曾组织学生围绕“包身工与富士康工人是否具有相似性”的话题进行讨论, 表面上是探究资本家对工人的严酷压榨和剥削的罪恶, 实际上学生的发言却与课文毫不相干, 可以说是貌合神离。这样的互动讨论名义上是讨论, 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

课堂活动流于形式还体现在学生的参与不均衡方面。在语文课堂上, 不同学生发言的机会有很大的差距, 口头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一堂课回答二、三次问题, 特别活跃的学生甚至达到四、五次;而一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始终是课堂上的听众, 是旁观者, 成了课堂活动的边缘群体, 这种只有少数固定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是走形式, 谈不上高效。

二、解决课堂活动中问题的措施

(一)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

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 教师要始终秉承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念, 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问题的设置要注重学生认知的深度和思维的延展性, 避免出现浅俗化倾向, 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质疑, 通过自主探究, 师生或生生讨论得出结论, 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碰撞以及相互砥砺, 往往能够产生照本宣科地念标参考答案所不具备的效果,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思考质疑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 注重实效, 明确课堂目标, 不要流于形式

课堂活动, 就是为了在活动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 绝不能为了活动而进行活动, 不能为迎合检查或公开课而进行作秀式的表演, 这不仅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而且还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所以, 课堂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注重实效, 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导航, 注重语文能力的提高, 明确课堂目标, 使学生清楚课堂上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此外, 学习小组要分工明确, 任务落实到人, 要让学生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 从而使学生在每一次高效的课堂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

(三) 打破课堂活动的不均衡性, 构建自由、和谐、平等的课堂活动平台

要想打破课堂活动的不均衡性, 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改进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 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以调动广大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特别要为口头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 鼓励他们战胜自卑心理, 变被动为主动, 并大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而树立自信, 发现自己的潜在优势。总之, 教师要力求把语文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或少数精英学生的“专属领地”转变为师生平等对话、全体学生畅所欲言的“百家讲坛”。

综上所述, 课堂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 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和桥梁, 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教师要坚持大胆创新、审慎严谨、求真务实的理念, 要明确教学目标, 要在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开动脑筋, 多下功夫, 切实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从而为新课程改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摘要:2010年,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拉开序幕, 全省各地随之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创新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 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三学年的观察、实践与思考, 本文中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着重对少教多学的实践活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上一篇:天基系统下一篇:园林树木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