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的细节教学(精选12篇)
语文课堂中的细节教学 篇1
摘要:关注细节是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细节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细节虽小, 却能折射出教师在课堂上显现出来的大智慧。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处理好关键性细节是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点。
关键词:关注细节,有效教学,落实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我国教育界人士从西方引进的一种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对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做到课前有充足的准备, 课上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教学机智, 还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
一.关注学生, 增加关注细节教学的成功指数。
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学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语言水平等等因素, 充分考虑学生在每一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设想出几种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处理的方法, 这样, 教师才会在课堂上运用自如。如在《牧童与画师》一课中, 老师也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一幅画, 突然发问“老师画得怎么样?”说画得好的学生没几个, 挑刺的倒是不少, 完全在意料之外。面对这一意外, 如果教师手足无措, 草草地收场, 也就无法收到预想的效果了。如果在备课的过程中做到有备无患, 就能处理好这一语言运用的关键性细节, 使学生的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达到让课堂呈现出精彩的预想效果, 使有效课堂得到落实。
二.发挥特长, 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细节体现。
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特长, 在关键性细节中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特长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把课堂推向高潮。教师善于运用自己富有表现力的特长, 如朗读, 板书, 绘画等, 在关键性细节设计时充分彰显自身的个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带入文本情境, 把文章的主旨意蕴恰到好处地呈现出来。如对于《万里长城》一课, 为了让学生加深民族自豪感, 擅长朗读的教师可发挥自己的特长, 配乐深情地解说一段长城视频:同学们, 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 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万里长城, 这就是雄伟壮观、气吞山河的万里长城, 这就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万里长城, 这就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万里长城, 这就是永不低头、永不流泪的万里长城, 这就是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万里长城, 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排比句的应用, 给学生带来极强的震撼。教师关注自身能力细节的体现, 使有效课堂教学得到升华。
三.精心备课, 对关键性细节做到有预设。
在备课中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发现关键之处, 并以此为基础, 从关键性细节突破, “小孔窥豹”, 使有效教学落到实处。如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第七册的选学课文《真实的高度》写了法国大作家小仲马拒绝父亲的帮助, 凭借自己的努力, 坚持不懈地创作, 最终完成了作品《茶花女》, 获得文学上的成就的故事。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作者分别选择小仲马的语言、行动、神态各一处精心刻画的深刻用意。如果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领会到这些细节描写, 无疑是“有效”的、“高效”的。
四.关注细节, 创设模拟教学情境。
创设生活情境的策略, 是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 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引起学生情感体验,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常常需要有情景教学的组织实施,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学, 教师常常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 经历的现实情况, 适当应用挂图、实物、多媒体课件, 或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 形象的比喻等, 引领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 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 以加深理解和体验, 受到情感的熏陶, 享受审美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有效地学习, 要提高教学效率, 就必须注重对细节的科学处理。教师只有不断锤炼内功, 锤炼对课堂进行状态的敏锐感知能力, 从“小”处出发, 以细节入手, 让课堂在预设中、在随机推进中展现出别样的精彩, 从而在最大空间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廖柏灵.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工具性——从《再见了, 亲人》一课的教学说起[J].教育科研论坛, 2010, (02) .
[2]李润琴.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0, (01) .
[3]朱彦.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03) .
语文课堂中的细节教学 篇2
——《成功教师必知的22条“军规”》的启示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 叶启秀
这次寒假,学校为我们老师准备了《成功教师必知的22条“军规”》这本书,我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受益匪浅,同时也引发了我对语文教学细节的一些思考。
书中提到了古时候的一个故事:一个铁匠打了一枚钉子,可钉子的火候不够,但是为了完成军队的任务他也没有在意就交给了军队,军队后来把这枚钉子钉在了马鞍上面,最后这匹马送军情的时候马鞍坏了,情报没有送到,战争失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枚不合格的钉子决定了一场战争。这也让我想到了老子的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成于细。其实任何事情总是可以分解成相应细节,每一个细节决定事情的成败。
“劲霸”男装是入选巴黎卢浮宫的中国惟一男装品牌,它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劲霸’男装,每一款都有一处独到的设计。”小小的广告语折射出一个道理:成功离不开细节。语文教学也离不开细节,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需要我们从关注细节开始。“教学细节”乃教学中的细小环节,细枝末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细节决定成败,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聚焦于课堂中的每一个微末和关键之处,才能真正凸显文本的亮点和特色,也才能真正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一、关注学习习惯培养中的细节
1.培养学生认真预习,仔细读书的习惯
下面这个环节,相信每个语文老师都要经常进行的: 师:我看看同学们的课文,看看你们预习的情况怎么样。
师:检查同学们预习后的课文,边检查边说:“老师从你们的课文中能看出你们预习得不是太好。”
师:因为我看到有的同学书上空空的,一个记号都没有。
师: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要边读边做记号,要圈点勾画。至少做到两点;一要标上段落序号,二要给不会读的字注音。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 1 书要细心,标点也不能放过。
以上这一小小的教学细节,体现语文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仔细预习的习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文容量大、难度大,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并且将预习习惯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将这个教学环节作为一个细节来抓,就像“春雨润物”般无声息。这样不但会给语文课堂带来一种精彩,也将留给学生一种终身受用的好习惯。2.学会倾听的习惯
有这样一个并不陌生的场面:新课开始了,教师让学生逐个朗读课文。在朗读前,教师提出了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请注意倾听。”而教师在干什么呢?他在低头翻看着他的教案或者在做圈生字标段之类的预习工作。或许这只是个细节,但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无意间表现出来的行为却表明自己并没有在认真倾听。马卡连柯说过: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学会倾听,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尊重和厚爱,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有时我感到自己在课堂上不是说得少了,而是说得太多了;不是听得多了,而是听得太少了。很多时候为了赶教学进度或教学任务,没有听完学生的回答就草草地结束课堂教学。有时候学生边回答边插话,打断学生的话,这是极其不礼貌的,也很影响课堂的效率。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学会倾听,本着尊重的原则,不要表现出嘲笑、不屑一顾等表情。要在“听”的过程中作出积极地反应,给予学生建设性的意见。教师以身作则,教育、教学会更加和谐高效。
二、关注词语理解中的细节
曾有幸听了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3课《白鹅》中“净角”一词的教学,三位老师在设计中同时想到了录像的功能,找来一段录像,给学生看了“净角”出场时的步调,学生亲眼欣赏了这一动作,但要谈精彩还不够,差一步矣!细心的老师就会如下进行设计:
原文“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教学“净角”一词时,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弄清词语的意思,“净角”是“角色,在传统戏里称花脸”,虽然从字面上学生在头脑中对这个词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个“京剧中的花脸”是个什么模样?作者在这为什么要把白鹅的步调比喻成“净角”?对这些学生还是有些迷茫。对此,在讲解到这一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 2 了京剧中花脸这一形象及其出场时的步调,学生看后对上述疑问得以解决。然后,为了加深对鹅的步调的认识及“净角”这一词语的理解,老师也学着“净角”的模样演示了一下他那种不慌不忙,沉着傲慢的姿态及步调,同时,让学生站起来学着“净角”的样子走一走。通过上述多媒体的演示及师生的形体的交流,学生对“净角”这一词语可说是“刻骨铭心”,深刻地理解了白鹅走路的姿态。这样的教学设计是细致周到的,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接受程度。很明显在教师精心的设计下,这样的课堂是十分成功的。
三、关注提问中的细节
在教学中,教师总会对学生进行提问,特别是在延伸拓展阶段,这就更加要求老师注意到提问的细节。如有两位教师在教完《我有一个梦想》一文后,就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提问,其效果也就不同。一个老师问:“同学们,学完课文,那你们有什么梦想呢?”这时,教室里静悄悄的,连爱讲废话的孩子也静下来了,可就是没人回答。这时,老师为了达到这一训练点,不得不又提示:“那好,我先说说我的梦想。”虽然如此,但举手的人还是寥寥无几,即使有几个人回答,说的答案也雷同。而另一位老师的问法是:“在上学路上你赶时间,却堵车了,你最希望有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出现?”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这时老师又问:“假如老师给你们一根魔棒,可以实现你们的梦想,那么你们想干什么呢?”学生同样都举起了手。
同样一个训练点,老师不同的问话,学生回答却大相径同,原因何在呢?其实很简单,提问的艺术不同。前一个老师的提问较笼统不具体,学生找不到思考点,没有打开思维,当然回答的学生少。而第二个老师的提问设置了具体的情景,学生找到思考的触点,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当学生有欲望表达,有兴趣表达时,他们才会畅所欲言。
教学过程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理念和智慧,决定课堂效率和质量。杨再隋先生说:“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我们的语文课堂必关注细节,要从“有效”细节研究入手,精心设计细节,慧心发现细节,真心体验细节,用心处理细节,在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中,构建起有效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中的细节教学 篇3
关键词:细节;有效细节;语文教学
无效的细节会造成失败的教学;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有效的细节。关注细节,反思过去我们习惯的一些细节,发现课堂细节中有些是无效的、低效的,从而造成教学的失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细节处处存在,这需要教师的慧心捕捉并巧妙地加以生发应用。
课例: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第二课时
老师:中秋佳节赏圆月的习俗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
某学生在台下兴奋地说起了家乡的月亮。
老师:看见张银(化名)同学的表情很兴奋,请她来为我们说说吧!
学生:我家乡的月亮在中秋节这一天不是很圆的,但是老老少少也会坐在一起吃吃月饼,聊聊天。
老师:对呀,我也听过“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你观察得很仔细。还有哪位同学也想说说关于月亮的内容?
同学们纷纷发言……
在这节课上,学生的反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备课中我没有准备这些教学环节。正是这些“节外生枝”的细节,让我迅速捕捉住了,从而掀起了一阵课堂的高潮。在教学后记中我激动地写下这样一段话:感谢提起家乡月亮侃侃而谈的张银,是你让老师和同学们拥有了了解苏轼内心的契机;更感谢聪明机智的同学们,是你们让老师重新认识了语文课堂的精彩在哪里,是什么。这次的经历也启发了我:上课时“朋友式”交谈令我捕捉到了一个有效的教学细节。
那么如何在课堂中挖掘有效细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和谐的课堂氛围促生课堂细节——和谐共赢
师生间一般要经历“接触、亲近、共鸣、信赖”四个步骤,才能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师生间交流,有利于产生有效的课堂细节。
就在不久前,我有幸聆听了小学的一堂语文课。其中上课的杨老师设置了一个环节——师生共演课本剧。在悠扬的《琵琶语》的旋律中,我仿佛乘着时间的翅膀飞到了陆游父子读书的那个夜晚,画面中的人物静静地诉说着父亲对儿子说的肺腑之语。杨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很符合爱国诗人的谆谆教导之风,学生洪亮而大声的读书声也如一曲灵动的心音,师生共谱出和谐的古诗之曲,我很享受!这个教学细节颠覆了我对课堂氛围的理解,过去我以为教学氛围是一个即兴的东西,它如“天时地利人和”般可遇不可求。但是经过这一次听课,我认为教学氛围是需要精心预设的,它是教师精心预设后生成的较好氛围。
二、优化课堂设计,预设课堂细节——匠心独运
我校在11月份开展了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以自读课本中的一篇《我的哑巴父亲》作为活动课题,一共有9人参加,我听了其中的三堂课。组内评课时,大家众说纷纭,焦点是评价为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这三堂课都是好课,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别具匠心的设计。
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有的侧重于学生的朗读,有的侧重于内容的解读,有的侧重于学生的表达。无论是哪一种,都是紧紧围绕着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展开的,课堂细节虽小,但能见微知著。有位特级教师说:“透过教学细节,我们可以见理念、见价值、见功力、见境界、见智慧、见魅力……”点滴的微末决定着教学的成败,精心设计的教学必定离不开对细节的设计。
三、美化课堂语言,生成课堂细节——妙口生花
课堂语言是组成课堂内容的基本材料,我们老师依靠的是“口口相传”的方式,把知识传播给学生,那么过于随意的、粗糙的、不雅的语言就难登“三尺讲台”了。精心锻造自己的课堂语言非常重要。
课堂的语言千篇一律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再精彩的语言也只能用几次,经常换个说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聪明的教师会让自己的课堂语言如“雪中炭”“六月风”,让学生听课时如沐春风。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闪现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意识地创造与开发课堂细节,赋予课堂细节更多的教学价值,让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课堂细节雖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课堂细节虽小,却能闪耀出教师智慧的光芒;课堂细节虽小,却是师生间灵动的创造源泉……
参考文献:
杨昌兴.语文教学中提问的策略[J].才智,2009(21).
关注细节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篇4
一.课文题目处品读“智慧”
课题是一部著作的灵魂, 是文章的眼睛, 是一课内容的提炼, 在教材中, 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可如此重要的课题, 往往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 即使注意了也只是在上课的一开始读一读或者说一说, 后来就根本不顾及了。教师如果抓住课题“小题大做”, 课堂上便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解课题时如能巧妙地故意更改题目中的词序, 或更改题目中的一个字或者词, 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这种“反导”法, 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学《爱滋病小斗士》时, 我故意把题目错写成《爱滋病小战士》, 当学生指出错误时, 我顺水推舟加以辨析, 比较区别“斗士”与“战士”, 加深了对小恩科西12年一直主动的与病魔斗争的理解。解题的艺术, 真谛在于“应文而导”, 只有如此, 才能使解题成为剖析文章的“入口”, 切不可为解题而解题, 刻意穿凿, 否则便画蛇添足, 使教学失去和谐与自然。
二.课文空白处品读“色彩”
文章的空白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 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建立起学生与作者沟通的桥梁, 使学生对文章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它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 没有写明的, 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教师要善于发现“空白”, 挖掘“空白”, 努力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品读出文本的画外之音, 言外之意。在文章的空白处有意识地引设话题, 引导学生对作品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填补, 不失为开启学生思维、与作品沟通的有效途径。我在教课文《爱如茉莉》时, 抓住课文空白处:第8自然段中,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对妈妈的爱?爸爸走进家门没有看到妈妈, 他会怎么问? (师生模拟角色对话)
师:映儿, 你妈妈呢?
生:妈妈出去有事了。爸爸, 你肚子饿了, 快点吃饺子吧。
师:你妈妈出去有什么事情吗?咦, 怎么会有买的饺子?
生:妈妈最近很忙, 没有来得及自己包饺子, 就买现成的。
师:不对。你妈妈再忙也会自己包饺子的。她知道我不吃买的。快说你妈妈去哪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这样, 学生通过想象思考, 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好地发展。学生通过这样训练, 层层深入, 步步含情, 有浅入里, 循序渐进, 提升了对文章的理解和对人物的感悟, 深刻地反映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课文插图处品读“精髓”
语言文字虽然可以明白地表达内容, 细腻地描写人物和景物, 但有时难免太抽象, 也过于单一和枯燥。而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画家在忠于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构思的一种创作, 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 或揭示课文重点, 或描绘人物形象, 或展开故事情节, 或表现自然现象, 他们对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的作用, 而且色彩鲜艳, 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 它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直观性、启迪性等特点。随便拿起一本小学语文课本翻翻, 几乎每一课都有一两幅细致传神的插图。那么, 教师应如何利用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 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呢?
教学《草原》时, 课文描写草原的一段文字:“在天底下, 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 平地是绿的, 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我让学生细细观察插图, 通过指导看图, 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草原绿色的层次性, 理解了“茫茫”的意思。有的学生说:“草原真像绿色的大海, 风吹过来, 草一起一伏就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学生说:“这些羊群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 笑着, 闹着, 追着, 跑着, 太可爱了!”学生不仅在赏析插图时获得美的享受, 同时文本品读得也有滋有味。
语文课堂中的细节教学 篇5
摘要:“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教学细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并时刻影响着师生互动过程的情境。课堂教学细节渗透着课堂智慧,其处理方式得当与否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是新课标实施后,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的又一个展现。在此理念下,笔者从预设问题细节,追求课堂新境界;优化教学细节,追求教学新理念;巧用错误细节,追求教学新资源;关注评价细节,追求完美新课堂四方面来关注课堂教学细节,仔细斟酌,反复推敲,正确处理,才能打造出精彩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教学细节;语文;优化;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29
有效课堂的营造,除了需要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方式、手段、方法等具体教学行为的改变之外,更需要教师将内化的教学理念外化为常态的教学行为,通过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体现出来。课堂教学活动包含着许许多多个教学细节,它可能是对学生困难时的帮助,迷茫时的指点,失败时的鼓励,成功时的共享,出错时的包容„„看似不起眼、易被忽视的细节却包含着智慧的火种,能成为思维的创新点,可以成就一个个精彩的生成,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纵观名师的课堂,教学的大智慧正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积淀而成的。精彩的教学细节构成了经典的教学,它是教师智慧和理念的呈现。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关注细节,提高课堂效果提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预设问题细节,追求课堂新境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彩的课堂离不开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细节的精心预设,而教学细节的预设又来源于教者对文本的潜心研读。因为文本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把握细节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教材,其实就是通过对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来把握全文。
笔者在教学《老王》时,认识到教学的重点是:通过精段品析,分析老王的形象;让学生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为了突破第一个教学重点,笔者引导学生着重品味了文章中“老王临死前一天给我家送香油和鸡蛋”这部分。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中,最使你感动的是哪一个片段?在这个片断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地方?打动你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地找到了细节,找到了关键词,在阐述理由时都能把人物的情感与句中的词联系起来。比如:这个片段中说老王“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用得好,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老王身体极度消瘦与不灵活;“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中“攥”字也用得好,写出了老王既不好意思,又很难过的矛盾心理„„
教师对文本细节的精雕细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及内化。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中,采撷文本细节,发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意蕴、情味和妙处,了解人物的情感世界,从而很好地把握文本的重点。
二、优化教学细节,追求教学新理念
好的教学细节有利于师生之间更好地“互动”。一方面,它有助于师生之间知识共建、情感交流,有助于师生对文本意义更深入细致地把握;教师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并根据自己从学生那里得到的反馈,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引领、促进精彩有效的细节生成;学生则在某些教学细节中得到教师的理解、认同;另一方面,它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能够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这种课堂气氛反过来又促使师生互动更为积极有效,课堂生成更为精彩。
笔者在教学《土地的誓言》时,提问: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却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为什么?(冷场,课堂上没有学生举手。)笔者巡视后指名一位学生回答。学生若有所悟,又犹豫不决,踌躇再三,还是不言语。笔者微笑着说:“是不是意有了,言还在酝酿中呀?那你先坐下,跟小组其他同学讨论一下,你也许就会理解作者为什么前后人称不同。”小组讨论,我继续巡视。两三分钟后,有学生举手。原先不言语的那位同学也举起了手。
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该如何处置,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笔者地做法是:先用微笑来缓解学生紧张、尴尬的情绪,再鼓励他继续思考。看似简单的一个细节,却有效维护了学生的自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再害怕答不出问题,不再害怕出错,并以高度的热情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的全过程。
三、巧用错误细节,追求教学新资源
课堂教学中,“错误”时常充斥着课堂。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其实也是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细节的一个表现。面对错误,教师应怀有豁达、宽容的心境,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情况进行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挖掘其中的“问题”,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这是对教师把握课堂能力的历练,是对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锻炼,也是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外化和升华。
笔者在教学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时,在讲到我们为母亲做一些事时,不少学生都回答得很好。有的学生回答为母亲泡杯茶,有的学生回答星期天做家务等,但接下来有位学生说“我为母亲读书”。出乎意料的答案,让笔者惊愕不已。全班同学轰然大笑。这说明有的学生对读书的目的性还不够明确。笔者想不如将错就错,就势将课堂交给他们,让他们直面和关注这个话题,引导学生自行讨论。在辩论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教师若能慧眼识真金,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错误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欣赏,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巧加点化,差错就会演变为一次新的学习。
四、关注评价细节,追求完美新课堂
如今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探究合作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如何引导、调控学生的言行,教师的课堂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言行细节,适时给予积极的评价。课堂生成即?r评价,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丰富教学资源,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记得在学习鲁迅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笔者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主题。学生纷纷发言,热情很高。笔者顺势鼓励:“大家都能从文章内容的理解中把握主题,我希望同学们能联系自己实践谈谈。”就在学生认真思考之时,笔者偶然发现一双清澈的大眼睛投向自己,低头又抬头。我猜想她一定有话要说而又担心说错。于是叫她发言。她说:“我觉得文章流露出作者对童年往事的向往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这的确是创新的认识!”笔者把握时机适时表扬鼓励:“这位同学有着一颗敏锐的心,且能够主动发言表现自己,有很大进步!希望以后更大胆主动与教师同学交流。”后来,该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大了。
课堂上,教学的客观赞赏评价不仅给学生注入兴奋剂,释放学生潜能,而且弘扬学生个性,使学习成为快乐有趣的活动。
关注课堂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课堂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味与追求。只有关注课堂细节,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更大的生命活力,才能有效地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不求每个细节都是完美的,但是有必要将更多的目光投向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力求优化课堂教学细节,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因细节生成而更深刻、更精彩,使语文课堂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让教学细节成就语文课堂的精彩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细节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32
对课文的细节开发不够,学生将难以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因此,现代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对细节的重视。
一、重视课文内涵的发掘
1.对景色描写细致深入的体会
文学作品中的景色描写往往最被赋予作者的深情。以鲁迅先生的《社戏》为例,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对那段江南水乡夜景的描写进行反复阅读,并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谈论对这处景色描写的见解,并说出作者赋予其中的情思。起初学生都会说这段文字赋予了作者对童年深切的怀念与眷恋,我肯定了他们的说法,但随即又多谈了一些有关鲁迅的生平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让他们再阅读、再思考,随后就有学生举手回答说:“鲁迅先生很矛盾,他喜欢中国文化、热爱家乡,但深知那只会阻碍中国的发展,迟早会被毁灭,因此热爱中隐含着不舍与诀别,他将与自己喜欢的东西作斗争。”听到他的回答,我不禁拍手叫好,并调侃道“可以为师矣”。这件事情令我在惊叹青年学生领悟力的同时也深感细节的魔力。
对课文中景色描写的重视,能让学生在对美景的想象与陶醉中感受作者的人文关怀,真正激发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2.重视情感表达的细节
文本的情感表达往往透露出作者的思考,如何让学生把握好其中的细节尤显重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营造情感氛围。比如在学习《西厢记》时,当主人公互相吐露情思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温柔凄婉的旋律,同时辅以教师的指导,那么,这个爱情故事的悲剧性便呈现出来了。
此外,教师还应积极纠正和培养学生对美与丑的认识。莫言在香港大学的演讲中说:“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敢于揭示人性的阴暗面,很多优雅的读者只喜欢平静的、善恶分明的作品,是因为害怕黑暗,害怕发现自己人格中的阴暗面。事实上,任何人的情感都不可能纯粹。”
因此,培养学生如何看待美与丑十分关键。每一个人物情感都同时包含着美和丑。例如在讲解水浒传的黑旋风李逵时,我们会讲到李逵劫法场砍看客时杀人不眨眼的凶恶,但另一方面他的这一特性反而体现出他的率真,在别的章回中,李逵孝顺、重义气、爱打抱不平,这些行为都是李逵率直的性格的体现出来,李逵的情感世界是简单、干脆、热血与排斥异己的。把这种理解人物的方式教与学生,学生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的认识也就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了。
二、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细节,塑造良好学习习惯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语文教师,她的每一届学生都是从小学一年级一直教到六年级,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凡是她带的学生,不仅是在语文方面十分突出,而且别的学科譬如数学等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全校也是名列前茅,很多学生甚至在六年级的时候就可以阅读莎士比亚等伟大作家的作品。有一个记者去采访她,问道:“您的成就令人感到惊讶和佩服,请问您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她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吧,每次遇到屡教不改的学生,我就让他们写检讨表扬自己,每次都要找出自己一百个优点,这样学生每次表扬完自己都会很内疚,从此便很少犯错误了。”
我们不一定要完全模仿这位语文教师,但从中可以得到启示:学生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而且只能引导,而不能强制。基于学生年轻阶段的叛逆心理和英雄崇拜,我们不妨经常表扬那些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并给予一定奖励,这样,在那些调皮的孩子的心里就树立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值得效仿的对象,学习习惯的纠正也就由心而发了。
三、主动了解学生心理
随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动向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必备的素质。如教学《项脊轩志》,我事先布置学生去预习这篇课文。中午的时候,我从教室门口路过,偶然听到两个学生在小声议论。同学甲说:“这家人有点奇怪啊!明明身在乡野,说话却像个城里人,尤其是归有光的奶奶。”“是啊,这要么是课文太假,要么是老太太太假,要么古代人都假。”乙同学也随即附和道。听完这个对话我忽然想到怎样切入这篇课文了。
第二天,我开始向学生们讲课:“古人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更不用说村野乡中的老太太了,然而,今天偏偏有这么一名独特的女性,她有理想和抱负,一心想为子女造福,望家中兴旺,言行举止也俨然一副京中贵人的形象,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位奇女子呢?那就让我们跟随归有光进入他的回忆吧。”这种切题方式果然大受欢迎,教学很快有效率地进行下去了。
语文教学不必面面俱到,抓住细节极致探索就能以小见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魅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细节的作用 篇7
一、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的表现形式
语文课堂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 表现为多样的形式和复杂的结构。它可能是教师的一个眼神、不经意间的一个表情, 一句话, 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也可能是一个有趣的游戏, 一幅挂图、一段优美的乐曲、一个精美的教具、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段, 一个醒目的板书;还可能是……英国诗人布莱曼说:“一朵花里窥天堂, 一粒沙里见世界。”语文课堂教学细节可以体现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 细节的变化则标志着语文课堂理念与实践的变化。在新课改中, 一位老师执教小学一年级上册《太阳》一课, 有这样一个细节: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生字“出”字, 问:“你们怎样记‘出’字”, 一个男孩子站起来大声回答:“两个山加一块儿就是出字”, 老师赞许地说:“挺好, 可以这样记‘出’字”。两个山加在一起就是“出”字吗?疑问产生了。“山”是一个象形字, 本义是指大山。“出”是合体象形字, 像脚走出洞穴, 表示外出的意思, 经过隶变楷化后, 看不出“止”形了。这个教学细节中, 孩子得到的是一个错误的信息, 老师一句赞许的话语暴露出的是教师知识功底的不足。这个细节产生于老师教学16个生字之时, “出”字的认识只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小小的教学情景, 就是这么一个小细节, 成为这节课中的一个败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赏词人宋祁《玉楼春》、张先《天仙子》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弄花影’, 著一‘弄’字, 而境界全出矣。”这是词作中, 用词传神的例子, 这也是词作中的细节打造。文学创作中如果没有细节的描写, 作品是不可能打动人心的。语文课堂教学现场中的细节打造了文学创作中的遣词造句, 宋祁、张先因一个“闹”、一个“破”而使其词作流芳百世。语文课堂教学中惟妙惟肖的细节也能使课堂增光添彩、沁人心脾。《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老师的四个弟子侍坐于旁, 老师让他们“各言其志也”,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这时的一个教学细节出现了, 子路说完, “夫子哂之”, 而后, 求、赤、点各人谈了自己的志向。“夫子哂之”的细节在其与老师的对话中得以凸显。当“三子者出, 曾皙后”时, 曾皙曰:“夫子何哂由也?”夫子据此谈了自己的看法。《侍坐》篇中的这个教学情境让我们感受到孔子的风采和教学艺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融洽, 老师对子路的话抱以“哂之”, 表明了老师对弟子的臧否, 他对子路的志向表示否定, 但心平气和, 只在微微一笑中流露出一丝不满情绪。
有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 会给美国得克萨斯州造成龙卷风, 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1972年, 气象学家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蝴蝶抖一下翅膀就能造成几千公里外的巨大风暴, 这个说法令人难以置信, 但数学中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可以全面加以证实, 微小的动作源头, 其影响可以波及看似不相关的千里之遥。“不虑而微, 始成大患;不防于小, 终亏大德。”语文课堂教学细节不大, 它只是课堂的一个极小的缩影;细节虽小, 它就像一面透视教学的放大镜、多棱镜, 能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太阳》的课堂教学中, 老师不经意地一句赞许、肯定的评价语言, 传递的是一个错误的信息, 《侍坐》篇中, 孔子的一个不易察觉的“哂之”, 透露的是一种理性的教育智慧和宽厚的教育情怀。
二、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的作用
1.细节使得语文课堂教学现场从静态转变为动态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能力的……并能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语文课程开放而有活力主要是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语文课堂教学现场, 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能使教学现场发生奇妙的变化。
一位老师教学二年级课文《台湾的蝴蝶谷》。学生读后很快能从字面上认识到台湾是祖国的宝岛, 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但是, 低年级学生对台湾的地理位置和宝岛的真正内涵却是一概不知, 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 了解台湾, 教师在黑板上张贴了祖国版图, 进行描述:台湾是一个岛屿, 在祖国的东南部, 它与我们的家乡福建隔海相望;随后让学生上台找一找台湾所在的位置并要求学生用教鞭指出, 说说自己对台湾的印象。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 当学生找到台湾的位置后, 议论纷纷。这时, 教师告诉学生读了课文后他们一定会喜欢上台湾的。通过图文对照, 学生充分感知了台湾四面环海、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的特点。这时, 教师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一个学生认真地说道:“课文写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我认为台湾环境那么好, 也是我们人类居住的好地方。”学生不仅仅是从地形上了解了台湾, 而且通过阅读文本对“宝岛”一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感悟, 从而对台湾产生了向往之情。
这个教学片段中, 教师抓住了重点词“宝岛”, 凸现了一个教学细节——祖国版图, 引导学生观察, 以情感为主线, 通过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等语言的描述, 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使得教学现场的单一、薄弱变得延伸、丰富, 进而让教学的现场处在了一个立体的、动态分布的磁场中, 这个磁场的最大功效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在课堂中。
一位教师教学《社戏》。上课伊始, 老师问学生时,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篇课文一点没趣, 一点也不美。”几个学生先后发言:“这篇课文太长了。”“鲁迅的文章太长了。”“鲁迅的文章太难理解了。”“我不喜欢鲁迅的文章……”老师说:“现在, 我们不把它当‘课文’, 也不把它当成是鲁迅的文章, 而是当做是一个长辈向我们叙述他童年时经历的一些有趣味的事情。”一位学生首先发言:“我认为他们偷豆很有趣。”“偷东西是不好的行为, 怎么还有趣呢?”另一位学生反驳。于是,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从为什么“偷”说到“偷”谁家的, 从怎样“偷”谈到如何预防“偷”的秘密被人发现, 从“偷”的豆谈到“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的原因。大家说出了“偷”的情趣, 谈出了“偷”的欢乐。老师又启发引导, 感受欣赏“我”和小伙伴们在看社戏回去途中“月夜行船”之美。
这个教学片段, 是教师临时改变教学计划的结果。按照老师原来的教学设想, 教师准备让学生讨论课文的段落结构并归纳各部分的大意,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情节, 再品味、分析课文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等, 这样子下来, 完成了教学计划, 可想而知的是, 教学现场状况是静止的、单一流动的, 因为, 学生没有兴趣, 只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老师果断改变教学设想, 抓住了一个教学细节, 以课文的“趣”做文章。这个教学细节激励、唤醒、鼓舞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消除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倦怠, 把教师的“主导”变成了学生的“主体”, 使得教学现场呈现出多线条流动的场景。
2.细节使得教学过程具有了一种独特性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 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 使自身的发展水平逐步达到教学目标的运动过程。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系统, 教学过程具有多层次性。如果我们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为止看做一个大的教学过程, 那么每门课程的教学就是组成这一过程的教学活动;如果把每门课程从开始到结束视做一个教学过程, 那么每个年级, 每册课本, 直至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就是组成该教学过程的教学活动;如果把每篇课文的教学活动视为一个教学过程, 那么每节课, 甚至每个段落、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就是组成该教学过程的最小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的运动态势呈现的是多维空间的立体运动, 在教学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 都有着以教材知识为主线的师生活动。教材、学生、教师构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空间要素。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控制的活动过程, 这个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控制, 控制的方法是信息的输出和反馈。在这样的信息输出和反馈中, 教学过程具有了多层次性, 这些层次显示出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的动态状况, 这样的层次性在细节到来后即表现出教学过程的独特性。由于有细节而生成的独特性, 使得老师的教学具有了色彩, 具有了个性。
一位老师教授《赤壁之战》, 当老师正在讲周瑜和黄盖巧用策略, 火攻曹操, 却发现有些学生正在画火烧赤壁的场面。老师就顺水推舟让学生创作“火烧赤壁”的连环画, 并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原来老师锁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 体会到周瑜和黄盖的勇敢和智慧。但是, 经过这样的调整, 又生成了新的目标:第一, 通过连环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将文字转化为画面;第二, 写简单介绍, 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三,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 教学的目标就呈现出立体化、个性化的特点。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需要在教师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 依循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的张弛、情感的波澜, 以灵活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内容, 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
关注细节, 就是关注细节的生态过程与细节的生命状态。教学的大智慧就是由一个个细节积淀而成。教学细节是可以打造的, 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即兴所得, 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它的背后是一种理念, 是一种思想。虽然我们无法预料课堂会生成些什么, 但至少我们可以预设一些细节, 生成一些精彩。关注细节的教学, 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 必定是成功的教师。微雕课堂, 打造细节是一门艺术、一种功夫。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 表现为多样的形式和复杂的结构, 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 具有独立教学价值的意义。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表现为:它使语文的教学现场从静态转变为动态, 使语文教学过程具有独特性。优秀的语文课堂品质就是由教学细节打造出来的。
关键词:细节,作用,教学现场,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左民安.汉字例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4:102, 339.
[2]徐家良.小学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153.
[3]严育洪.微雕课堂:教学的细节功夫[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7:2, 181, 233.
[4]李壮鹰.中国古代文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494.
让教学细节成就语文课堂的精彩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细节,课堂教学
对课文的细节开发不够,学生将难以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因此,现代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对细节的重视。
一、重视课文内涵的发掘
1.对景色描写细致深入的体会
文学作品中的景色描写往往最被赋予作者的深情。以鲁迅先生的《社戏》为例,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对那段江南水乡夜景的描写进行反复阅读,并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谈论对这处景色描写的见解,并说出作者赋予其中的情思。起初学生都会说这段文字赋予了作者对童年深切的怀念与眷恋,我肯定了他们的说法,但随即又多谈了一些有关鲁迅的生平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让他们再阅读、再思考,随后就有学生举手回答说:“鲁迅先生很矛盾,他喜欢中国文化、热爱家乡,但深知那只会阻碍中国的发展,迟早会被毁灭,因此热爱中隐含着不舍与诀别,他将与自己喜欢的东西作斗争。”听到他的回答,我不禁拍手叫好,并调侃道“可以为师矣”。这件事情令我在惊叹青年学生领悟力的同时也深感细节的魔力。
对课文中景色描写的重视,能让学生在对美景的想象与陶醉中感受作者的人文关怀,真正激发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2.重视情感表达的细节
文本的情感表达往往透露出作者的思考,如何让学生把握好其中的细节尤显重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营造情感氛围。比如在学习《西厢记》时,当主人公互相吐露情思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温柔凄婉的旋律,同时辅以教师的指导,那么,这个爱情故事的悲剧性便呈现出来了。
此外,教师还应积极纠正和培养学生对美与丑的认识。莫言在香港大学的演讲中说:“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敢于揭示人 性的阴暗 面,很多优雅 的读者只 喜欢平静的、善恶分明的作品,是因为害怕黑暗,害怕发现自己人格中的阴暗面。事实上,任何人的情感都不可能纯粹。”
因此,培养学生如何看待美与丑十分关键。每一个人物情感都同时包含着美和丑。例如在讲解水浒传的黑旋风李逵时,我们会讲到李逵劫法场砍看客时杀人不眨眼的凶恶,但另一方面他的这一特性反而体现出他的率真,在别的章回中,李逵孝顺、重义气、爱打抱不平,这些行为都是李逵率直的性格的体现出来,李逵的情感世界是简单、干脆、热血与排斥异己的。把这种理 解人物的方式教与学生,学生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的认识也就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了。
二、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细节,塑造良好学习习惯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语文教师,她的每一届学生都是从小学一年级一直教到六年级,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凡是她带的学生,不仅是在语文方面十分突出,而且别的学科譬如数学等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全校也是名列前茅,很多学生甚至在六年级的时候就可以阅读莎士比亚等伟大作家的作品。有一个记者去采访她,问道:“您的成就令人感到惊 讶和佩服,请问您是 怎么做到 这一点的?”她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吧,每次遇到屡教不改的学生,我就让他们写检讨表扬自己,每次都要找出自己一百个优点,这样学生每次表扬完 自己都会 很内疚,从此便很 少犯错误了。”
我们不一定要完全模仿这位语文教师,但从中可以得到启示:学生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而且只能引导,而不能强制。基于学生年轻阶段的叛逆心理和英雄崇拜,我们不妨经常表扬那些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并给予一定奖励,这样,在那些调皮的孩子的心里就树立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值得效仿的对象,学习习惯的纠正也就由心而发了。
三、主动了解学生心理
随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动向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必 备的素质。如教学《项脊轩志》,我事先布置学生去预习这篇课文。中午的时候,我从教室门口路过,偶然听到 两个学生在小声议论。同 学甲说:“这家人有 点奇怪啊!明明身在乡野,说话却像个城里人,尤其是归有光的奶奶。”“是啊,这要么是课文太假,要么是老太 太太假,要么古代人都假。”乙同学也随即附和道。听完这个 对话我忽然想到怎样切入这篇课文了。
第二天,我开始向学生们讲课:“古人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更不用说村野乡中的老太太了,然而,今天偏偏有这么一名独特的女性,她有理想和抱负,一心想为子女造福,望家中兴旺,言行举止也俨然一副京中贵人的形象,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位奇女子呢?那就让我们跟随归有光进入他的回忆吧。”这种切题方式果然大受欢迎,教学很快有效率地进行下去了。
语文课堂中的细节教学 篇9
一、预设精致细节,确保课堂教学环节畅通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一语道出了教师重要的教育行为之一——精心的课前预设。
(一)全面了解学生
一般来说,了解学生有两种方式,即集中了解和分散了解;有五种途径,即摸底测验、进行试卷分析、及时批阅作业、比较发展变化和平时的观察谈心。前三种侧重于了解智商,后一种侧重于了解情商。实践表明,智商和情商二者比较,情商要重于智商,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变化,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作出恰当的判断。
(二)潜心研究教材
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师生的经验,要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推动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转化。除了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引领学生到现实生活中自主观察、调查体验,开展多种途径的搜集资料外,还可以结合课内文本的解读,师生可以与课前的体验和占有的资料相联系,使之自主构建。对于课后的练习,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练习趣味化,使知识有机地转化为能力,使课本内容的学习得到拓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三)问题的设计要指向明确,体现实效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比如《坐井观天》一课,在学完课文后,老师有意设置悬念:“后来,青蛙有没有跳出井口看看天呢?”学生可以想象多种结果,学生的思维大大拓宽了。
二、捕捉精彩细节,促进学生有效生成
新课程提倡的课堂是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善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一)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课堂因“细节的生成”而出彩,更因“细节的生成”而充满生机。比如《草》中“烧不尽的是什么?”从字面上理解,自然烧不尽的就是草,但是有个小朋友站起来大声地回答:“烧不尽的是感情!”她大声地把整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背了下来,然后说:“因为是送别自己的朋友,所以野火烧不尽的就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咯!”没有什么好说的,我带头鼓起了掌。
(二)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误点”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教师意想不到的内容,有时候这些内容是不够正确的,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比较尴尬的问题。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忽视这样的细节,一个劲地奔向自己教学的目标,而有时这种错误恰恰是一种很难求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点拨、引导学生的偏差,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把它变成课堂中生成的很好的教学资源。
(三)善于抓住疑点
“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由于阅历、基础、时代差异等原因,学生必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点。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看似平常、容易,实际上学生有模糊、疑惑的地方,充分挖掘文章的深刻内涵,积极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善于“小题大做”,以点带面,使这些疑点生成为宝贵的教学细节,释放出迷人的教学魅力。
语文课堂中的细节教学 篇10
关键词:教学细节,小学语文,高效
高效课堂, 是每一位教师执著探索的目标, 特别是小学的语文课堂, 可以说是培养小学生的性情、品格和修养的“启蒙课”, 对小学生自身和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各地也涌现出不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一些模式, 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和实践。但是模式毕竟是固定的, 更需要我们结合实践去创新。通过实践, 笔者有以下体会。
一、给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每一个小学生的内心, 都充满着对外界万事万物的好奇, 具有渴望了解、渴望探索的“冲动”。这种“冲动”不仅仅需要小学生自我呈现, 更需要教育者给予激发和引领。这种激发和引领, 更多的是形式和路径的设计和引导。但是至于小学生能够在这种形式和路径中获得什么, 有多大的成长, 可能会因人而异, 但这也是评价这种形式和路径的标杆。
(一) 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的实验也表明, 小学生在课堂上心情愉悦, 轻松自如, 他们的思维就会变得敏捷, 记忆力增强, 学习能力就会被极大地激发。在这种氛围下学得的知识会更长久地存储在小学生的记忆中, 并对后来的性格和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集体、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运用多种手段, 充分挖掘教材中有趣的部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想象力, 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 教学语言充满“童趣”
小学课堂中, 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思维占主导地位。对于他们来说, 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者要注意教学课堂的受众, 不要教师讲学生听, 更多的是用形象贴切的比喻, 惟妙惟肖的拟声来引导, 来营造一种氛围和情趣。比如, “燕”这个字笔画较多,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 记忆有难度, 教学者可以先用简笔画法在黑板上画只燕子, 让学生进行观察, 然后和孩子们一起“画”燕子。从而将抽象的文字符号变为直观形象的图形, 把单调乏味的写字变成轻松有趣的画画, 这就是激发童趣。小学生对新奇有趣的事物总是充满兴趣, 这是很重要的。教学者要利用各种方式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 化枯燥为童趣。
(三) 方法灵活多变, 有情有趣
教学者要充分理解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 适当地设计穿插一些游戏和互动, 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求知欲望,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更多地让学生多说多想多思考, 使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锻炼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索、集体动手的能力。教师要为孩子打造表现自我的舞台,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更多地鼓励孩子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 发散思维, 而不是寻找问题的标准答案。
二、教学者要提高能力
如何做到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率, 关键的环节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是由很多的教学细节组成的, 包括课堂教学的引入、提问的方式和技巧、课上互动活动的组织设计等。教学细节越精彩, 教学的效果就越好。一个精彩的教学细节可以激活整个课堂, 让学生回味无穷。这种对教学细节的字斟句酌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这条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 设计好精彩的导入, 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 就是设计课堂的开头。精彩的导入, 不会使学生进入课堂显得突兀或者有戛然而止的感觉。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 创设出好的课程导入环节, 会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做好准备, 转移注意力到课堂的内容上, 让他们能够情绪高涨, 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在导入时, 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参与的活动, 比如表演、才艺展示等环节。这些很符合他们乐于表现、喜欢新奇的心理特点。有一些童话故事, 比如《龟兔赛跑》、《皇帝的新装》等可以通过学生们的奇思妙想, 转化为舞台剧, 利用情节再现式的方法, 调动学生的潜能, 创造自己学习的课堂气氛。当然, 在这个过程中, 教学者的积极引导和启发是必不可少的。
(二) 巧设巧问, 在细节中凸显课堂张力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这是爱因斯坦对问题的诠释。课堂提问体现了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教育性和针对性。通过巧设提问, 能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稳定, 使学生思考, 同时又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对于全面掌握知识的内在比简简单单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有效、更持久。因为在获得知识方面, 自己的亲力亲为和道听途说截然不同。
(三) 非语言艺术锦上添花,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举止表情、风度气质、态度变化等, 都是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这种非语言, 不仅是对于教学者来说的, 也是对于学习者。学习者往往通过教学者的举止表情、态度等, 来判断这个知识点是有趣还是枯燥, 是容易还是有难度等等。同样, 教学者也要重视学习者的非语言变化。学习者学习热情高涨还是低迷, 注意力是集中还是散漫, 通过这些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所以, 充分利用好非语言, 再通过艺术加工, 都可以表情达意, 吐露心境, 使之具有用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内涵和意义。另外, 教学者大方得体的姿态, 亲切自然的目光, 都可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熏陶, 这种美, 可以帮助教学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细节设计中, 也要求走出课堂。教学活动并不意味着只能在教室内。文无定法, 我们要大胆尝试创新, 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方针, 师生融为一体, 自然会达到一种高效和谐的理想境界。毕竟,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使学生深深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让学生懂得语文课堂是美的享受, 并不是对知识的呆板灌输。
三、结语
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 涉及很多方面的系统工作, 由观念到行动, 由模式到创新。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所以, 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 让单调的语文变为“趣味语文”是众多教学者的追求。这样的一种转变, 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解决。对于处在这种转变的关键地位的教师而言, 理想的模式是实现对话型课堂, 这一点, 当然有赖于师生关系的重新建构, 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等等。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 真正做到教者用心, 学者好学的新气象, 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和各界各方面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宝华.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加高效[J].教师, 2012 (18) .
[2]魏怀仓.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 2012 (7) .
语文课堂中的细节教学 篇11
一、关注表达细节,语言流畅自然
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求高于其它学科。因为一篇优秀的文章再配上教师优美的语言表达,感染力才进一步的增强,从而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增。
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关注两个细节:
首先,灵活运用语言艺术,让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牢牢的吸引学生注意力,那么教师所引入的话题就应该新颖而富有情趣,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学生的心中深刻地留下了一个炎凉的旧知识分子形象。鲁迅自己说过,在他所创作的众多短篇小说中,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这个形象。所以,我们不妨用这样的教学语言来表达:“这篇课文的作者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这个形象?孔乙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悲剧往往让读者流泪,但是,我们读了《孔乙己》这篇课文后,好像眼泪往肚里流、往心里流,心中有一种隐隐作痛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这些细节问题,让人产生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了,不由自主的投入到思考中。
其次,教学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节奏。掌握好一个“度”的问题,但这个细节往往会被我们疏忽。
二、关注情感细节,凸显人文关怀
语文学科是最有人情味的学科。它最能体现人的情感,包括作者的情感与读者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认为,中学生的内心充满了激情,他们渴望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与感情共鸣。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利用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来关注学生的情感。可以采用朗读、研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情。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的去理解课文。
关注学生的情感,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功能。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情感总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语文课本中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有助于学生产生高尚的情感,培养学生崇高的人格。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积极的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康情感。教学中,应该坚持“人文与道德统一”的原则,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塑造美好的心灵以促进语文教学。在教学中,教育学生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乐观的精神,高尚的情趣,来面对社会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三、关注板书细节,聚焦个性板书
语文教学中的板书是直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可以通过黑板与粉笔,把教学内容中的线索完整地板书在黑板上,形成知识的提纲,为学生理清学习的重点,这也是语文课堂中的细节之一。
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在学生熟读课文后,就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全文。很多学生想到应该是一个“骗”字,于是教师就在黑板上写一个“骗”字。但我们不妨在“骗”的前后各加上一条横线,这样就变成了“ 骗
”。然后要求学生把这两个空格填起来,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骗子骗皇帝,骗子骗大臣,大臣骗皇帝……大臣骗自己,皇帝骗自己……”。如果不是设计了“ 骗 ”这一富有创意的板书,学生就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理清文章的线索。而顺利的完成这些后,就会情不自禁的感觉到教师的巧妙设计。这样的板书一下子就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从而积极的学习。所以,只要教师善于发掘板书设计,就可以拓宽教学的途径。因此,我们说板书也是语文教学的细节。
四、关注作文细节,实现与时俱进
作文的选材要注意新颖性,应该充满时代的气息,切不可把旧材料搬出来。
如近年来网络上兴起的“偷菜”游戏已蔓延全国,大有“全民偷菜”之势。成年人上班时几乎每天都与同事谈论自己或家人在网上“偷菜”的事,在描述的过程中,从他们手舞足蹈的情形就可看出他们乐在其中。有学生在作文中说:“‘咔随着钥匙进入钥匙孔,老妈快步进入房间,把鞋子脱掉随手一扔,可能是因为累了,慢慢悠悠地来到床前进入‘假死状态。很快又听到了老爸的钥匙在演奏舞蹈了,老妈一骨碌就爬了起来,抢先坐在电脑桌前,飞速打开电脑,老妈的手在键盘上跳着‘踢踏舞。老爸走进了房间,看见老妈坐在电脑旁,‘偷菜没机会了,眉头微微一皱,但马上又笑了起来。满脸堆笑地来到老妈面前说:‘菜买回来了,请你去把红烧肉焖一下。老妈扫了一眼买回来的菜,眼里带着一丝狡黠对老爸说道:‘我烧臭豆腐不好吃,儿子喜欢吃你烧的,你先去烧臭豆腐。老爸无奈,只能先退一步,去烧菜了。不过老爸很快就把一盘新鲜的臭豆腐做好了,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文中的作者与时俱进,抓住了“偷菜”心理细节,文章栩栩如生,具有时代的气息。
五、关注教学细节,展现人格魅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关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是教师优秀教育品质的充分体现。教师本来就存在于课堂教学整之中,相对于教学这个整体,教师的细节在于教师的一言一行,这对课堂影响极大。教师的教学思想与丰富的知识都会携带着正能量投射到学生中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如果忽略了这些因素也就忽略掉了对课堂的觉察与关心,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教师关注到了自身的各种因素,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更多的精彩内容。
教学中,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到教师美的面部表情与美的语言。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他的语言应该是最纯洁的、最规范的,要让学生时刻把他们当作心目中的榜样,受到高尚的语言熏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更应该给学生带来语言上的享受。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感情充沛、真挚,去撞击学生的心扉,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同时,教师用适时、灵活、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学习的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的语言就是课堂中的一大细节,把握好这一细节,语文课堂就会精彩无限。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语文教学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与人文性特征。语文学科处处包含着人文因素,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处处需要关注细节活动从而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从细节处透视语文课堂教学特征 篇12
一、关注教材细节,追求人性感悟
细节的展现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中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学要挖掘教材中的细节之处,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教材内容是精挑细选的范本,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字词常识和文学手法的运用,更重要的是文中真善美的体现,以及真善美对学生思想上的震动。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彰显。自然美的文字描绘,可以让我们 感受到春 的生机,夏的繁荣,秋的丰收,冬的孕育;社会美体现的是人间真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博爱的力量,于细节处感悟心灵的震颤。
人教版语文教材都有单元主题,教师可以借助单元主题切入细节分析。如莫怀戚的《散步》,就是用浓浓的亲情浸润学生的心灵。文章透出的是生命的美,景物描写有:“这南方初 春的田野,大块小块 的新绿随 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 水也咕咕的起着水泡。”学生读着这样的文字,感受到的是春的气息,是一种蓬 勃于心的 冲动。细节描 写有儿子 的话:“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从小孩子的发现中,体会到的 是一家人血脉相承的亲情。朴素的文字传递出自然的美景和人间的真情,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二、关注学生细节,追求真实表现
真实的课堂一直是我们努力追求的,也是最有价值的。课堂上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状况,然后制定相应的提高措施。“听懂了吗?”这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问的问题,学生在反馈的时候,教师要张开慧眼,仔细辨别每一个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的反应并不强烈,可以让暂时听懂了的学生再重复一次,帮助那些还有些迷茫的学生再次确定答案。真实的课堂上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思辨课堂。
学生的细微神情可以透露出其真实的想法,教师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的思维非 常活跃,教师要关 注学生思 维的变化 过程,无论是正确的观点,还是错误的观点,都是课堂上有效的教学资源。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不顾及学生的疑问,只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一点在公开课上更明显,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超出备课计划范围的问题则不予理会,这样学生最真实的需求被掩盖,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如学习《紫藤萝瀑布》的时候,教师并没有对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在讲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的含义时,学生理解并不透彻。教师转而又问:“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学生就更加迷茫了,不知从何答 起。教师为了赶时间,并没有做更加细致的引导,直接把文章的主旨展示出来:以花育人,生命长河永无止境!学生的领悟并没有跟上教师的讲解,效果很差。所以,学生的细节表现是课堂的生命,关注学生,随时调整课堂方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关注课堂细节,追求更高效率
关注细节的课堂更受学生的欢迎。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很难预测的,学生活动和知识传授相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一个个细节串起来的,教师如果能够珍视细节,那么课堂将是一个灵动的课堂,没有预设一样可以有精彩的生成。课堂的每个环节都会有细节透出,教师在关注课堂细节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细节表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举手投足间要注意对学生的影响。语文课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说普通话,写规范字,那么教师就应该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漂亮的粉笔字。教师要用自己最美好的形象为学生做榜样。
评价是贯穿课堂始终的重要内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课堂评价“度”的把握,既能够增强学生 的自信心,又能够中 肯地提出 改进意见,从而达到最佳教学目标。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注意语气的委婉,要带着鼓励去启发学生,给每个学生足够的勇气。教师如果对学生充满了关注和鼓励,学生也会用最好的表现回应教师的期待。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创新的欲望,这样的课堂生动有效。
语文课堂细节很多,教师要抓住关键点给学生以启示,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细节可以从课文中寻 找,可以在课堂上发现,只要教师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细节便无处不在。细节还是课堂教学的动态资源,只有善于利用,才可以使课堂处处闪耀着亮点。
摘要:语文课堂细节可以从课文中寻找,可以在课堂上发现,细节无处不在。关注细节,透视出的是语文课堂教学特征。从教材细节、学生表现以及课堂过程三个方面解读细节在课堂上的重要性。
【语文课堂中的细节教学】推荐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细节12-11
3 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个美丽细节06-05
关注语文教学细节,打造精彩高效课堂05-15
语文课堂中的情景教学07-19
语文课堂中的语言教学01-17
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05-26
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教学08-20
语文课堂中的高效教学08-30
语文课堂中的识字教学10-12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