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

2024-11-06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精选12篇)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 篇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能正确理解祖国语文,不断提高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过程是以师生互学关系为前提,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要真正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在树立正确的语文观的前提下,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读是主线,让学生感知了解,在读中感悟品味,在读中嚼味升华,运用灵活具体的方法引领,在品析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训练,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一、在反复朗读中感知了解

钱理群教授曾说:“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其实,读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最基本、最实用有效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个道理。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读、诵读,“披文入情”,与作者心灵相通、心气相融,将外显的语言文字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情感,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界。这样不仅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语感,还能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愉悦心灵。由于小学生识字量有限,朗读的基本功较差,朗读中的语速、语感把握不到位,因此教师在适度范读的基础上,应启发、指导、激励和点拨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无论什么样的课文,教师首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欲望,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不能为度而读,要有目的地读。每一次“读”都分别带着不同的要求。听读正字音,自读识字,品读悟情感,养成一种边读边圈画文中生字、新词,标注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的好习惯。如《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学生在多媒体播放的图像中被桂林山水的美丽所吸引,有一种急不可待要读文的欲望,教师再有感情地范读,会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听读中,桂林山水的奇丽景色会在脑海中浮现。此时放手指导学生,按要求自学,学生就会在反复诵读中掌握字音,识记字形,揣摩到课文的语气和语感,课文的层次和脉络在学生心中变得明朗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会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有效地实现了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

二、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会自然产生一些似懂非懂或不明白的问题,这种急切得到答案的心情,教师要适时把握好,不能急于将答案给学生。课堂上,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和问题读。读是感受的过程,是品和悟的前提。可通过自由赏读、指名品读、分角色精读等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和收获。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他好像和鱼已经融为一体了”一句话,学生初读时,对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不理解,会提出“人怎么会和鱼融为一体?”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顺着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课题、联系上下文,细细地品读、思考: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与那位青年一丝不苟地观鱼有关吗?学生在品读过程中会找到答案:那位青年画的鱼之所以那样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样,是他长期细心观察的结果,鱼是先游到了他的心里,在他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能画出这样逼真的鱼。在这样的品读过程中,课文的内容就会被挖掘出来。

三、在品读中嚼味升华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发于情而立于理,理是情的根基,有了理的滋养,情才更丰富,更充盈。语文教学不是让学生获得情感和品德教育,而是让学生的情感、品格得到滋养,得到成长。学生在品读嚼味中,既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自己的内心又有了较深的感触,心里总有要说的观点和感受。如《触摸春天》一文的学习,学生在细细地品读体会中,已经进入了角色,自己也仿佛置身于花丛中,安静姑娘的感受不揭自晓: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对于身体健康的我们来说,该怎样对待生活呢?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多想说的心里话。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走出来,走进现实生活。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能够运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既可拓展思维的空间,又可使语言得以灵活运用。如《乡下人家》一文的学习中,学生在咀嚼、品味了作者习作内容的基础上,头脑中会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乡村生活那种优美恬静的感觉,是那样亲切,那样温馨,再联想到我们家乡那独特的风景,那富饶的土地,那勤劳的乡亲,那可爱的乡土人情,怎能不有感而发呢?爱家乡、爱乡亲、爱土地的情感会油然而生。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品格也得到了滋养。

参考文献

[1]新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育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 篇2

固东镇河头完小

赵 莉 二00九年十二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读的重要性,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关键词:兴趣

习惯

质量

语文新课标各个学段的阶段目标对阅读均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都非常重视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以各种形式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今天,我就这个“读”字谈一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读”的重要性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担心学生抓不住重点,不敢放手给学生去读,又怕学生读书占用了讲解时间,故学生朗读的时间往往不够充分,许多时候只讲形势不求实效,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古人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以为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自悟,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读,而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就能被大大地激发起来,进而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而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有时甚至能够表现出超常的

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例如,我在《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詹天佑不太熟悉,而且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不了解,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因此,上课前,我先让学生从课外书籍上、网上搜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要求不懂的词语当堂查字典查词典,疑惑的问题多读课文,一节课下来,效果比较好。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习惯,在学习其他课文时,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读”的质量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范读;语文素养;基本功

语文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这种工具性又是通过朗读和交际体现的。然而,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语文课的教学还滞留在繁琐的分析、无病呻吟的情感体验、虚假低效的合作、交流的怪圈中。有的语文课堂依旧按照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把一篇篇优美动人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教学三维目标变成了“二维”。我们语文教师经常对学生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请同学们带着某某的感情来读这一段。”试问:“老师您自己能读出来吗?”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大多数教师采用电教手段听录音带或者是网上下载朗读音频,自己读课文时读得很生硬,丢字加字、读破句子的现象很普遍,能读出感情的很少。

虽然现在有了多媒体,学生的学习方式越发自主,但再花哨的形式,也永远取代不了教师语言的作用。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尤其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自己的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在他们心目中,老师就是自己崇拜的偶像,如果教师能声情并茂地示范着读给学生听,就能展现出自己良好的语文素养,学生会非常羡慕、佩服他们的老师。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朗诵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教师要明白,朗读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遗憾的是许多语文老师自己的朗读能力是不过关的。这里有教师所生活的环境方言的因素,也有教师自身业务素养不高的因素。但是无论怎样,语文教师应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朗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打铁还要自身硬。”所以,语文教师要加强朗读能力的训练。

一、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酝酿朗读文章的基调

例如,《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的宽厚、善良,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文章篇幅较长,但是语言朴实,以对话、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其中,作者眼中母亲辛苦工作的三个镜头抒寫了人间真情,三个镜头是课文的重点,只有通过仔细品味、朗读,才能体会作家笔下流淌着的真挚感情。课前教师一定要仔细研读,把握好朗读的基调。只有自己朗读出感情,才能指导学生朗读出感情,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体会作者真挚的感情。

二、以名篇为载体反复揣摩句子的语气

教师应把握好语气运用的一般规律。例如,喜,气满声高;悲,气沉声缓;爱,气缓声柔;憎,气促生硬。例如,《燕子》这篇课文抓住了燕子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燕子春归图,文章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全篇朗读的基调是深情赞美。再如,《十里长街送总理》,1976年1月8日,中国人民最敬爱的总理——周恩来同志逝世了,他的逝世使中国人民无比悲痛,泪水洒遍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月11日是周总理送葬的日子,这篇课文记下了当年北京百万人民群众冒着严寒,伫立在长安街两侧为周总理送葬的场面,表达了人民群众深切哀悼的感情。全文虽然仅有600余字,却字字有情,句句含情,读之令人情不能自已,哀恸欲绝。全文朗读的基调应是充满悲痛、饱含深情,朗读的节奏应该舒缓深沉。

三、学习朗读技巧,体会停顿、语调、语速、重音

《桂林山水》一文有这样一段话,“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文中出现了四个“这样”,要重读。这与后面的“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舒缓节奏形成鲜明的对照。

朗读不是一件难事情,教师只要多听、多练,就能读出语文的韵味,读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优秀的语文课堂不仅老师应声情并茂地读起来,学生更应该书声琅琅地读起来。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应该做到:初读,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再读,品词析句;三读,读出感情,情感升华。

教师总是担心自己不反复讲解学生就不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不到作者的感情。其实只要教师肯认真研读教材,舍得给学生时间下功夫读,学生读通了、读懂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学生的深情朗读中就流露出来了,无需专门说教,“水到渠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1]顾洁.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 篇4

一.加强读的训练

对任何一篇文章, 要想了解其内容, 首要的一环节是读, 只有通过读, 才能使文章的内容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印象, 知晓其义。读必须动用眼、脑、口等器官, 所以读是眼脑口共同作用于文章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 要想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读是再重要不过的了。古人读书经验“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可见, 对一篇文章读得熟就不待解说, 自明其义。

学生对每一篇文章认真的读, 对内容的理解必然会产生由表象到本质的认识和由感性到理性的收获, 只有学生对组成文章的语言文字材料等充分熟悉, 才能为教师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好比盖房子, 地基没打好, 就休想砌砖盖顶美化房子。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也要灵活地理解, 不能机械地、死板地照抄照搬。事实证明, 有些学生对文章是多读了, 但对文章的理解甚少, 甚至一点都不理解, 更谈不上懂与通, 这是什么原因?这是由于学生读书时, 只是动眼和动口而未动脑, 即在读文章时没有思索。古人读书强调“心到”, 就是要在读书时提倡认真思索, 思索的过程就是分析解剖、去粗取精、消化吸收的过程。读文章也是这个道理, 只有在读中动脑思索, 才能对文章的理解由必然到自由的转化。读书强调心到, 提倡认真思索, 古人就有很多宝贵的经验, 朱熹说:“大抵观书必先熟读, 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继之精思, 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口到、眼到———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可见,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多读、精思是极其重要的, 切忌不动脑的有口无心的朗读。

二.强调读思结合

教师在讲课前, 教师认真向学生范读课文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说一篇文章, 一人读之, 众人听之, 读得好, 从语调、表情、意境都注意到了, 甚至连一个标点也非等闲视之, 那么听的学生通过听读不仅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初步的了解, 而且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使之产生共鸣, 为讲读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的范读课文时, 切不可以丝毫掉以轻心。因此, 教师就要在备课时认真下功夫, 多次反复地读, 练好范读课文的本领。我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分为初读、精读、研读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读, 要求学生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 从读懂语言文字开始, 能了解字义、词义、和句子的意思, 特别是了解生字难词和比较复杂的句子;能初步进行准确而有语调的朗读;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第二阶段是精读, 要求学生在读懂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精读:老师可以拟出自读提纲, 让学生根据提纲进行精读, 读出课文的思想内容、层次结构、及表达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精读课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精读中去理解这些问题, 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第三阶段是研读, 要求学生再回到语言文字, 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作者是怎样布局谋篇的?怎样与读者产生共鸣的等等?通过三个阶段不同要求的读, 让学生多读, 读中点拨, 读中解惑, 学生既学得主动, 又能使知识内化, 更能形成能力。

初读、精读、研读是贯穿教学全过程, 互相联系, 互相促进, 就是说“初读”是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 “精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研读”是了解课文的深化。

三.深化熟读精思

学生对每一篇学过的课文, 理解毕竟是初步的比较肤浅的读, 如果回头再多读, 收获更会深入, 感受更是无穷的, 掌握知识应该说是更全面、准确, 所以对学过的课文再熟读精思是难言可贵的。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说:“书不厌百回读”, 很值得鉴的。一篇文章熟读精思, 对其情节就会了如指掌, 对文中的人物有栩栩如生的感觉, 这就是说明对课文读得多、读得熟, 学得好, 掌握得比较牢。书读得多, 读得熟, 就能在读中潜思体味, 领会精义, 感受文采, 作者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匠心, 就会不断吸收、消化, 久而久之, 美的语言就会脱口而出。因此, 熟读精思对课文的理解, 对语言的积累, 对语感的增强, 对表达能力的提高, 都是显而易见的。

浅谈中学语文的读与说的教学 篇5

[作者] 董文凯

[内容]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由此可知,所谓语文能力,包括读、讲、听、写四个方面的能力。这早已为广大语文工作者所公认。可是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对读与说的能力培养与训练却不同程度地被削弱了。教师的教书成为讲书;学生的读书成为听书。这就不同程度地妨碍了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这就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薄弱的一环。长此以往,怎么能把学生培养成大纲中规定的“能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合格毕业生呢?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人们认为“中考”“高考”又不考读书和讲话,不如平时多做点笔练有用得多,因而学生训练中读得少,讲得更少。笔者从事语文教学近30年,直到最近七八年才真正体会到削弱口语教学,实在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损失、一大失职。

从1987年开始,我接触了职高语文教学,所教班级都是和第三产业有关专业如:商业营销、旅游服务、医护等专业。学生毕业后,如果“口语”能力差,将难以胜任岗位工作。基于此,我着意抓了读与说的教学与训练。

一、关于读的方面

在教学产践中我看到,凡是读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写的能力及理解能力较强。作文语句流畅,病句少,用词丰富,左右逢源;反之,读的能力差的,作文时磕磕碰碰,词汇贫乏。看到问题不等于解决问题。要进行读的教学和训练,必须有通盘的计划。我针对高中生对读书兴趣不大、认识不足的情况,首先提高思想认识,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古今中外凡有大成就者,皆得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多识广。李白之所以成为伟大诗人,“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陶渊明一生“好读书”。在提高认识后,提出读书要求,目标并教给方法。

读书,要求读懂,会用,读得快。

所谓读懂就是了解文章的内在脉络,外在的结构形式,把握文章的中心。会用,就是要记得住,讲得出,用得活,“使其皆若出于吾口”(朱熹《读书之要》),融汇贯通,为我所有。所谓读快,快速,多读,巧读。至于读书方式方法很多,如朗读、诵读、默读、精读、略读、泛读、速读、接读、轮读、齐读。根据时间、场合、文章体裁、篇幅长短、教学要求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方式方法又有不同的要求。如有声的要求清楚流畅,感情准确。为了记忆多用默读,诗歌和抒情散文又多用朗读。

特别要说的是,精读与泛读两者不可偏废。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均强调精读与熟读。如要求学生读课文时搞批注,勾划、圈点、抄录等。而对于略读、泛读习惯的培养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甚至对于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一目十行的有益经验,不屑一顾。大家知道,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为社会多作贡献,就得多读书。因此,培养学生略读、泛读、速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忽视了这一点,“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就是不可能的。我要求学生每天用半小时到45分钟阅读报纸不少于四份16版,多的达八份32版(校园报栏),有的只要求学生浏览标题就行了。由于读书是思想活动过程,要求学生读书时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这也是提高读书质量和速度的保证。

二、关于说的方面

学外语必须十分重视口语,学汉语亦然,大纲早就把说的能力看成语文能力的一个方面,而实际仍落实不够,不是没有通盘计划就是缺少具体的考察评估要求。

我从87年接触职高班语文教学,首先对学生进行口语重要性的`教育。克服“一生下来就呀呀学语,那有不会说话”的思想。认识到要说得好,还必须加以认真刻苦训练。针对中学生实际情况,初中一年级学生大多能积极举手发言,有啥说啥,态度自然。初中二三年级主动要求发言的渐少,到高中则更少。我讲了口语使用频率高、范围广,从国家最高领导到普通市民,从闹市到遥远的小山村,从中到外,从古及今那里少得说话交流。口述速度每分钟150字以上,而手写每分钟只30字左右,前者是后者的五倍。中国历来强调辩才的培养,纵横家便是,《口才与讲演》是现代培养这种才能的一种杂志。美国从60年代起有三百所大学开办“说话系”专门研究说的学问。书面语离不开修辞,鲁迅先生说“在修辞学中,口语修辞是源,书面修辞是流”。提高对口语的认识后,再提出训练的目的要求。

首先让学生准备讲话稿在班上讲,但讲时不能照稿念。要求有条理,说清事实,生动具体。再进一步要求在声调、口吻、节奏、修辞方面有点讲究,以下是笔者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

1.天天讲。每天上课时先用三五分钟由一二名同学讲,或甲讲乙评。

2.班会作专题发言。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推出代表发言。

3.组织班级故事会、演讲会,全由个人事先准备。

4.在平时测验或期中考试专门有40或50分考题为口试,采用抽签方式选题。(要求学生主动读书自学,把课文按进度提前读完,留出充裕时间。一般每册语文教材只要12至14周便可学完,余下时间安排口试。)

5.争取参加社会上各种演讲比赛,接受社会检验,每年1-2次。

以上4、5两条还可以作为对口语训练结果的考查和评估。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口语能力普遍提高了,过去不爱讲、不善讲的同学也滔滔不绝,津津乐道了,有的甚至口若悬河,妙趣横生。1989年在全区中学生演讲赛中,我教的旅游班学生有二人获三等奖;1991年医士班学生二人参加全区学焦裕禄演讲赛,分别获一、三等奖;1992年在我班参加全区中学生五四演讲赛的一个同学又获一等奖;1994年一同学获全市职高生演讲赛三等奖。

以提纲教学联通初中语文的读与写 篇6

一、强调整体感知的阅读教学必然要求概括提纲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具体要求主要有: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并且《课程标准》对阅读速度和数量都有一定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对文章具备整体把握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笔者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重视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在阅读教学中,不满足于指导学生读懂文章的字、词、句、段,更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在课前预习作业中,分段、概括段意是最基本的自学任务;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各自的概括,同时通过启发点拨,有选择地精讲,既解决重点、难点,又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构起知识的框架。注重以多变的纲要形式使教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伴随着阅读推进,文章的提纲逐渐形成,可以说提纲就是阅读的“思维导图”。

(二)重视分析文章提纲,理解创作意图

在阅读教学总结环节时,通常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围绕文章题目,特别是整理出的提纲谈谈材料安排、作者创作设计,对文章题目、构思、立意、选材等作出评价。从文章题目入手,学习如何拟题;从文章详略安排学习组织材料;深入理解文章写作意图,学习如何确定文章中心。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三峡》(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一文学完后,笔者整理出文章的提纲:

《三峡》(郦道元)

结合提纲,进一步理解几个问题:作者是如何展现三峡风光的?安排几个内容?为什么安排这几个内容?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顺序?

通过总结研讨,笔者才更能体会什么叫“抓住事物特征来表现事物”的含义。作者正是扣住三峡最重要的特点雄伟险峻,因此大处起笔先写地貌,这是相对不变的特征;然后分别展现四季中的不同特征。而作为峡谷,“险峻”最鲜明的就在夏季,所以夏季的三峡首先映入眼帘;之后的安排完全出于行文“一张一弛”的需要,展现了丰富多姿的效果。

二、强调快速写作的作文教学必然要求拟写提纲的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同样,《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相关要求如下: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课标》还明确提出:初中生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贯彻《课标》要求,笔者在具体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强调拟写提纲的习惯,做到胸有成竹

现实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写作速度慢,边想边写,写写停停,无法实现快速作文,每次上交都是拖拖拉拉。立意与选材不突出,内容单调陈旧、缺乏新意,甚至离题、偏题,前后矛盾,难以达到新颖、独特、生动形象的写作要求。此外,层次不分,重复啰嗦,前后脱节,甚至一段到底的现象也不少见。

越来越多的初中教师意识到,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序、言之有速,尤其需要加强结构技能、快速思维方面的训练。因此,笔者在作文训练中强调学生养成行文前编写习作提纲,尝试按照提纲写、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在初期,教师指导学生编写详细的写作提纲,并按照提纲进行作文和作文修改,使学生认识提纲对疏通写作思路的作用,提纲对作文指导和修改的作用,提纲对提高写作速度的作用。在学生熟练掌握提纲的编写方法以后,教师指导学生编写词语性提纲,既提高编写速度,又锻炼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在作文讲评时,让学生分组讨论、检查作文拟题、材料安排、中心与提纲是否相符,并提出建议。让学生在写提纲、改提纲、写作文、改作文的循环中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二)明确提纲拟写的规范,做到有迹可循

作文提纲,又叫作文计划。它是构思、布置篇章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经过整合,笔者等教师规定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题目。将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熟练后,可省略。)

3.内容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2)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略”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关键词。

(3)选择结构

这一点指的是内容安排的顺序。笼统而言,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纵向发展式(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序或过程进行,二是横向发展式(空间、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构成的序列展开,分成几部分。

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来就容易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反之就会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笔者提倡使用“关键词”列提纲,同时注重思维的纵向推进,列多层次的提纲。同样以《三峡》为例,提纲的主要格式如下:

让学生在动笔之前明了自己所写的主要对象、对象主要特征以及手法的使用,这样注重构思的提纲拟写能训练学生多方组织材料、精心剪裁的能力。

三、以提纲联通读写,将阅读教学的效益最大化

阅读教学以“提纲教学”为核心,遵循阅读规律,写作教学以“提纲写作”为核心,符合写作教学要求。阅读是提纲提炼,写作是提纲还原,通过提纲能够很好地联系语文的“读”与“写”。

另一方面,基于语文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的现状,基于语文教材以文选式教材为主的现状,老师应当合理利用教材,从阅读篇目中精选例文、用好例文,用阅读学习文本循序渐进地辅助作文的训练。

每次有目标的作文训练,必须找一到两篇典型的课文作为例子,这个例文的选择需要结合目标,结合教学实践,然后按照阅读教学的主线去安排作文教学。作为例子的课文是写作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精读的课文一定要为写作服务,学生以此为例也有更大的针对性。

打个比方,以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类似于从某一文本出发总结引发出若干写作经验,即文本→若干知识点(用理科术语表述即:题目→多个知识点),此处所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应该是从写作目标出发,寻求典型例文以达到对目标形象的认识,即知识点→文本(知识点→例题),例题的典型性恰恰是理科教材所具备的科学化特征。

此外,在实际教学中,各类提纲的例文选择以文言文为主。原因在于一是文言文言简意赅,有些文章谋篇布局极为规范,一目了然,二是在学生几乎能记诵全篇文章的基础上,更加体会到文言文文章的结构谋篇的艺术性,增强文言文阅读的价值。

例如:要求写《**其人》一篇作文,学生开始拟写的提纲中有这样一例,属于比较典型的粗放型提纲。

某某其人

一、开头点出要写人物的姓名、大体性格

二、开门见山举例子(详)

三、有余力再举一个例子(略)

四、结尾,点明中心。

笔者以大家熟悉的《赵普》一文提纲为例,进行对照。

赵普(《宋史》)

一、读《论语》 勤奋 动作描写

二、奏荐 刚毅、执着、责任 动作、神态、细节描写

讨论认识到:写人的文章需要通过典型事例展现人物形象(主要指丰富的性格)。提纲大致如下:

事情的选择——性格的丰富——描写设计

事例1—性格1—描写设计(言行神、细节)

事例2—性格2—描写设计(言行神、细节)

事例3—性格3—描写设计(言行神、细节)

通过学习对照,这位同学修改原先的提纲:

某某其人

一、开头写外貌特征(要强调并不出众)

二、写她乐于助人的事例(详)

(一)帮助同学

(二)帮助路人

突出性格乐于助人,与上文不出众形成对比

三、写她非常朴素

(一)写一些其他人的浪费

(二)多用修辞手法突出他节俭

两者对比,使人物特征更鲜明(略)

四、简述她的爱好,丰富文章内容,使读者印象深刻

五、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再举一例:写《童年_____事》,一位同学原先的提纲如下:

童年乐事

1.简单介绍外婆家

2.去莲花池边采莲

3.我与狗斗智

4.总结

对照,学习整理的《幼时记趣》一文提纲如下:

《幼时记趣》(沈复)

1.明察秋毫 物外之趣

2.观蚊如鹤

(1)群鹤舞空

(2)鹤唳云端 少见奇景、怡然自得 想象

3.神游山林 陶醉于大自然的壮阔 想象、排比

4.鞭打蛤蟆 惊吓、惩恶扬善的成就感 夸张、动作描写

层次1选事件 ——— 层次2事情的性质———层次3描写设计(围绕性质)

再次修改的提纲如下:

童年乡下二三事

事件 性质 描写设计

1.外婆家环境—令人心生厌恶—声音、气味

2.莲池边采莲—令人心旷神怡—视、嗅、触

3.我与狗斗智—令人心惊胆战—动、神、心

4.总结

实际上,作文的书写过程耗时并不多,学生难以下笔的困难在于审题、拟题、选材、写法等一系列步骤的构思过程中。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要提高学生作文构思的能力和速度,就应该重视提纲的训练。提纲训练能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的思路,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的作文结构更趋严谨,行文更讲究逻辑性。通过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纠正文不对题、重点不准、详略不分等毛病,也促进了读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孙珍萍,唐守国.导读提纲教学法初[J].探泰安师专学报,2000,(02).

[2]王琴玉.全面贯彻作文教学原则突出提纲训练——“提纲作文教学法”第一阶段实验报告[EB/OL].http://www.jydoc.com/article/23283.http,2005-06-21.

[3]邓文珍.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序言之有速——“提纲作文教学法”课题实验结题评估综述[J].海南教育,2002,(10).

[4]邓伟孝.列提纲写作文教学设计[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7,(7).

[5]叶林林.语言提纲式阅读教学尝试[J].江西教育,2009,(23).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 篇7

一、全面提高教师素养和教学技能

教师自身语文素养和阅读教学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 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一) 转变阅读教学观念

小学生的阅读不能只达到识字词、流畅读完全文的水平即可。新课标要求小学生不但要掌握字词, 还要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 此外, 还要在学生阅读中培养兴趣、陶冶性情、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 教师要打破传统阅读教学观念, 明确新课标规定的阅读教学目标, 树立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当然这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阅读能力。

(二) 丰富专业知识, 注重阅读教学技巧

教师应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语文阅读教学是最需要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的环节。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基础, 比如, 文章的写作背景知识、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写作目的、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深层意蕴等都需要教师能熟练掌握。教师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语文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此外, 教师还应注意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 重视教学技巧, 好的方法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对文本的创造性解读。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必须有阅读兴趣, 才会有阅读的动力, 有了阅读动力, 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提问等往往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可塑性强,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前, 教师就使学生了解一些文章背景知识和作者简介等趣味性知识, 这样学生就会对文章内容充满期待, 学生就会在浓厚的兴趣中积极阅读文章, 并会饶有兴趣地更深刻地理解文章, 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就会提高了。教师还可以根据阅读教学内容, 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入手, 调动学生阅读文章的积极性。此外, 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运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图片和视听资料, 声像结合、图文并茂, 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就像新的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图片一样, 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这些教学方式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二) 巧置提问, 激发兴趣

阅读教学中恰当巧妙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还能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此, 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恰当的提问方式, 并且针对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 多予以学生鼓励, 这样不仅使学生增强自信心, 还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 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三、明确读的目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一定要先让学生明确读的目的, 有了明确的阅读目的, 学生才会更有阅读兴趣, 读得会更认真。因此, 教师必须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有目的地去读, 在指导学生读的过程中, 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掌握读的方法, 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创新解读, 从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让学生掌握读的技巧, 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 自读感知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会意, 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因此, 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多读书, 在读中感知、体会、领悟, 而教师只是学生读书的引导者、促进者。

(二) 熟读精思, 边读边想、边悟

1. 边读边想, 再现情境。

阅读的过程也是对文本进行再造想象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小学阶段的文章多是生动有趣、有声有色的, 小学生恰好擅长形象思维, 让他们对文本进行再造想象并不难。一般情况下, 教师只要稍加提示, 学生便可声情并茂地读出丰富的感情来。学生通过阅读、想象不断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表象积蓄, 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再现作者表述的情境, 通过继续读, 不断调整自己再现的情境, 使之更准确、更明晰。

2. 反复品读重点词句,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一篇文章的关键词、句、段往往能表达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应让学生掌握如何提炼出文章的重点词、句、段, 并让学生对其反复阅读、仔细品味。

3. 自读批注, 边读边悟。

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 边读边想、边读边悟、边读边批注就是良好的读书习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先对学生进行阅读批注方法指导, 然后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时边读边想、边读边批注,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读感悟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读写结合

读是写的基础, 写是自内而外的表达, 读则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 弄清作者的选题立意、构思取材, 把握文章脉络, 学习并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文章的优美词句。在学生读书的同时, 教师还应让学生多练笔, 使其充分运用已经积累的语言和已掌握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逐渐做到出口成章、信手拈来、挥洒自如。这样以读学写, 以写促读, 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 多训练语感, 必将能驾驭文字。”语言学科的教学必须让学生多读才能培养他们的语感, 使他们积累语言知识, 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指导学生阅读时明确读的目的, 上好阅读指导课, 注重阅读技巧,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 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语文教学“读”占鳌头, 使学生在读中感知, 读中感悟、理解, 读中抒情, 读中积累语言, 以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和背 篇8

关键词:语文,读,背

回想以前, 我们获得语文知识是通过读书和背诵而逐渐掌握的, 因此我想说说这读书和背书的事。结合自己十几年来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来小议我对这二者的看法。

语文教学中把诵读这一步做好是一件不易之事。高中教材中每册书都有背诵的段落和篇章, 而我所教班级多是普通班, 每班的学生每期下来能完成背诵要求的是很少, 大部分学生达不到要求。

我平时上课就有意识地把该背诵的诗歌或文言文单元放在前边来上, 向学生强调背诵要过关。早读课的时间要求他们读了后要进行背诵, 课余时间也可以找老师背诵。结果还是让我失望, 班上会背诵的仍然是那少数同学, 很多学生仍然不用心读书和背书。我要求学生们到小组长那里背书, 一篇要求背诵的文章可以分成一段一段地背诵。结果呢, 小组长自己都背不上的, 该组的同学也没多少能背好书。到了期末复习时间, 我在课堂上催促学生们背诵大纲要求该背的课文, 能读背的学生是增加了, 但是仍然有不少学生没有背完该背的书。这样, 一学期下来, 不能完成任务的学生还有很多, 很多学期我也就不了了之了。我教的有个班的班长, 看起来人是聪明, 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里, 我要求他背诗五首, 他很认真地背书, 可是一节课中让他试背了三次, 连五首中的一首绝句都没能背下来啊。

我平时对学生们讲这朗读和背诵是多么的重要, 要他们加强读和背, 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训练背诵。我说这背书并不难, 把该背的内容理解好, 张开嘴读, 读熟了也就流利地背诵出来了。可是有不少的同学, 不能够坚持读下去, 自然也就达不到我说的要求。我让那些背书背好了的同学指导这些从来没有流利地背下一篇文章的同学, 这些同学仍然我行我素, 仍不用功读也不用力背, 结果可想而知, 他们都达不到要求。我为这些学生而郁闷, 他们怎么就不和那些能读会背的同学一样呢?他们是真的做不到我的要求, 还是我的教学方法不对?我不知道哪里做得不对了。后来我还是认为我的方法多半不对。是不是老师也在读和背上面做示范呢?我想当着学生的面示范一下这背书, 可是我有些犹豫, 因为我知道现在的记忆是远不如以前了。最后, 我做了示范前的准备, 自己先背了课堂上该背的课文内容, 课下找一个人帮我检查, 确定自己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然后, 我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一连背诵了比较难背的三篇文言文, 一背完掌声突然响起来了, 学生都说我背得一字不差。过了一天, 从来不背诵的几个学生都找我来背诵, 我都感到吃惊, 竟然都能背得起课后要求背诵的课文了。看来, 以前是我的方法不对, 我们老师多动动脑筋效果是不一样的。老师有必要纠正学生对读和背的片面认识。有的学生认为那样读书和背书就是为了考试时的几分默写题, 那几分我可要可不要的。事实上, 我们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那默写的几分题, 它还有其它更重要的作用。读和背密切相关, 只有读得熟了, 才能背得通顺无误。读和背与我们的认知理解紧密相连, 常听有人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话语, 也就是说, 我们读熟了那些文章, 文章的内容也自然能理解了。读得多了, 见得广了, 做语文题不就容易了吗?背诵得多了, 头脑里有了知识储备, 还怕做语文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读和背谁说不重要呢?做诗歌鉴赏题、做文言文阅读题、做现代文阅读题, 这读和背都起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这些题里出现一个典故, 平时没读过、没背过, 就难搞懂了, 做题也就可能难了。平时喜欢读书的人, 读得多了, 语感也就培养起来了, 理解能力会增强。这对学生写作文是起很大的重要的。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读与悟 篇9

一、抓住切入点, 进行情趣阅读

所谓情趣阅读就是有情有趣的阅读, 使学生阅读的心境与文本语境产生和谐的振动。唤起学生阅读情趣的方法有很多, 但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找到切入点。我看过两位特级教师孙老师和王老师执教的《二泉映月》, 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切入点。孙老师是从“听”切入的:默读课文, 从课文中找出带有“听”的句子,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细读课文, 乐曲、人物、景色融为一体, 最后以小泽征尔听《二泉映月》的感受———“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进行拓展提升。王老师则由“景”切入:《二泉映月》不光是一首二胡曲, 实际上它还是无锡惠山一道非常著名的风景。课文就有不少地方在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 打开课文大声朗读, 把描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的话都读出来。然后, 由景入情, 沿着“发现一片风景———体验一段人生———感悟一片情怀———理解一首曲子”的思路感悟课文。在上述案例中, 两位特级教师都把握了这种相似的关系, 使学生读得入情入境。

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意味着教学的思路从混沌到有序, 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显然切入点的确定是很关键的, 笔者认为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 必须紧扣课文中心总揽全文;

2. 必须紧扣本节课的中心任务;

3. 必须切题而不兜圈子。

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品读课文

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还学生以读者的地位, 真正让学生与文本接触,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词析句、由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查阅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去感受文章所塑造的形象。通过读书感悟, 让学生入情入境。

例如, 执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 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朗读课文感受到, 小钱在18岁花一样的年龄, 就要面临死亡的威胁, 他是多么的不幸。又通过查阅资料, 了解到白血病的可怕, 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的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 小钱却在台湾找到了适合移植的骨髓, 他又是多么的幸运。在学生情感经历了大悲大喜之后, 引导学生再次品读课文, 让学生对此时的小钱及家人的表现在头脑中进行画像, 使学生入情入境;同是这篇课文, 在重点段处, 让学生多次朗读, 感知课文, 当学生被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不顾个人安危继续为小钱抽取骨髓的这种精神所感动时, 为学生创设两个情境。

1. 听远处传来了房屋倒塌的声音, 此时此刻, 你就是站在李博士身旁的助手 (观察书中的插图) , 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李博士快走吧, 太危险了。也有的说:李博士, 我支持你, 你一定会成功的。在不同的语境下, 让学生继续读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 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 台湾青年的骨髓, 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通过有感情朗读, 去感受李博士及台湾青年那种沉着、镇定及忘我的精神。

2.余震又来了, 同学们, 房屋在摇晃, 你感觉到了吗?针头一次又一次地从肌肤里脱落下来, 此时此刻, 你就是李博士唯一的孩子, 你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呢?尽管学生的想法不同, 但不管怎样, 李博士仍沉着地……

让学生再次品读重点句子, 感悟李博士一心要挽救小钱生命的这种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摇。读中悟, 悟中读, 使学生的情感真正与作者的情感及文中主人公的情感融于一体。

另外, 还要充分利用文章故意留下的空白处, 让学生进行挖掘, 感悟, 帮助学生进入情境。如《去年的树》一课, 课文结尾处是这样写的:“鸟儿睁大眼睛, 盯着灯火, 看了一会,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 鸟儿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就飞走了。”这段话中, 笔者抓住能引领学生入情入境的两个开放点, 进行品读。

课文中两次写鸟儿盯着灯火, 让学生通过换位想象进入情境———如果你就是小鸟, 你会想些什么呢?尽管学生的想象五花八门, 但都表达了小鸟对大树的怀念, 对人类的指责。

小鸟对大树去年唱过的歌会是什么歌呢?从学生的歌词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情感已经受到了震撼,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再次品读课文, 使学生懂得要守信用, 珍惜友情, 同时也要增强环保意识。

三、通过大量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面,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整本的书。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读出来的。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必须让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生活, 就是要通过“会悟”“美读”“情境体验”等方式, 让阅读还原成生活, 就是要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让学生每天阅读, 快乐阅读, 让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生活”。我校孙主任已经分年级给我们推荐了许多好书, 我觉得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前2分钟的演说、自习课、晨会、校本课程等时间, 还可以通过“填写我的读书报告单”写写读后感, 通过美文诵读、投稿等形式, 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 让他们去体验和感受读书的乐趣, 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从而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读说做 篇10

一、读数学重在理解, 手脑结合

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主动获取信息, 汲取知识, 发展数学思维, 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要求人们不仅需要具备语文知识和外语的阅读能力, 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 (如理解各种统计数据、图、增长率、利率等) , 因此, 从小学开始注重学生的数学阅读是一项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 值得提倡的事情。

读什么?自然、数学教科书是学生主要的数学阅读材料, 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 此外, 作为课外数学科普读物, 数学学忌指导读物等刊物, 对于开阔学生视野,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可缺少的阅读材料。

阅读数学教科书, 有两种不同的时间场合, 一种是新课前的阅读, 相当于预习;另一种是新课后阅读, 目的在于巩固和深化。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决不能把数学教科书当作数学习题集, 只注重看书中的数学题, 而忽视对全篇内容的阅读。

数学阅读在理解, 在通读的基础上, 要精读, 首先要细看, 一字一句地读, 努力从整体上对某节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有图形的, 需把文字和图画, 结合起来阅读;其次要理解。对书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要引导学生弄清每个问题的意义, 然后再联系起来理解和体会。

如:在“除法 (一) 分一分”, 书上配画给出了三个问题情境: (1) 2只猴子要分8根香蕉, 每只猴子可能吃几根? (2) 6个苹查放在盘里, 要求每盘放3个, 可以入 () 盘。 (3) 3只免子要分12根胡萝卜, 每只免子分的同样多, 说说你是怎么分的。通过阅读使学生体会到, 在生活中分物时侯, 不管分什么, 会遇到两种不同的情形;分得不一样多 (不均) 和分得同样多两种不同的情形;分得不一样 (不均) 和分得同样多 (平均分) , 数学中有很多名词、符号, 要引导学生一方面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借助于想象帮助理解和记忆, 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书中具体的例子去理解它们的含义。如:税角和钝角, 从它们的形状联想到锋利的剑的刀子, 体会税角和钝角中的“税”, “钝”二字的意义。第三学习准确的数学语言。在数学中, 有些术语虽只有一字之差, 但含义大不相同。很多学生“约”“消”不分, 把“约简” (除法运算) 说成“消去” (减法运算) 。第四, 要手脑结合, 许多学生看数学只看不做, 走马观花。这样读数学实际上并没有读进去, 等于没读。数学中充满了分析和推理, 书上很多例题, 虽然有解题, 但学生若不亲自做一遍, 去亲自在经历和体验解题中的成功与失败的过程, 就无法真正理解数学。

二、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数学

学习离不开交流和讨论, 说数学就是用口头语言去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对数学现象, 问题与方法等看法。思想不是书本知识机械地存在于大脑之中, 它是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结合所经历的问题情境, 经过思考与实践, 用自然和个性化的语言组织起来的, 当学生与他们交流自己对某个数学问题的看法时, 他们同时也在学习如何澄清, 精确和表过自己的思维, 并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说数学, 大致有两种目的:一种是为了解和考查学生是否记忆和掌握所学知识, 巩固新知;一种是交流和讨论, 探究问题与发现新知。让学生说数学, 应重于后一种目的:为交流说数学, 为探究说数学。学生既可以说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理解, 也可以说对某个问题的分析, 还可以说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对自己的推断和思想进行辨解以及他人介绍数学趣闻等等。

说数学是一种数学交流, 我们应在对数学概念的名词意义理解是保持联系一致和运用同一数学术语的前提下, 提倡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数学, 而不是大家重复同样的话,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求学生说同样的话, 整齐划一地做同样动作的做法。比如所谓说“算理”展示思维过程的做法, 会严重挫伤学生数学的自信心和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是十分有害的。

在强调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数学的时侯, 应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看法, 它反了对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如在回答“当a+b=b+c, a, c一模一样!”显然是不正确的, 因为这里所指的a和c一模一样!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这里所指的a+c之间的关系是数量关系, 而不是形状判断。

三、要注重人人做数学

数学家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做数学就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从事数学练习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 它是学习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

人人做数学, 要做教师课上提出的练习和教科书上的习题, 是学生做数学的基本内容。这些多数属于以掌握知识技能为目的模仿性练习。初此之外, 还要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及其他数学实践活动 (如社会调查统计, 活动方案设计等) 教师要安排练习应减少简单重复, 增加变式, 补充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等。

人人做数学, 这既是义务教育普及性的基本要求, 也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落实。人人作数学是数学教育中不可缺的重要环节, 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 避免教师问, 学生答, 这种一问一答的对话, 或反复重复的教学方式, 使每个学生在职课堂上都有参与数学练习和实践活动的机会,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做数学的体验和经验, 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应负的教育责任。

此外, 在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而不要让学生只完成那些教师的指令操作。

如:“教圆的面积时, 让学生把圆分成16等分的小扇形, 并照书上样子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让学生自己悟出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圆的一部分长度”, 宽是圆的哪一部分长度, 圆的面积怎么样计算的道理, 从而推导出圆的计算公式, 此做法, 没有给“学生创设探索、思考的环境”因为学生在面对如何求圆的面积这个问题时, 教师并没有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在不知何故的情形下, 去从事等分圆的操作活动, 接着再照书上模仿拼成近似的长方形, 在这里学生只能是一个被动的机械操作工, 多数学生只有行为的投入而缺少认识投入和积极的情感投入。

数学教学中的读、想 篇11

关键词:素质教育;读;想

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一直是教育界致力改革的方向,但是面对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显得力不从心。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成人教育,是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成年人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健全学生个性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从而达到让学生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没有高素质,“和谐”社会从何谈起?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目的,也不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新的人才,将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创造力成为当前教师的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培养学生“读,想”的习惯。

一、读

“读”即读书,读题。长期以来,我们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读”是语文、英语的专利,而数学,就是一个字——“做”。目前的學生对数学课本的用处,也就是抄习题、练习而已,几乎不看、不读书;即使看,也是一晃而过,像看小说、连环画,不思考,不探求。这样下来,就导致有些学生在做题时,也不读题,就会出现抄错题、对题意理解不完整等低级错误。其实数学也需要读书,并且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教科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源泉。在中学阶段要发展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也必须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入手,养成独立思考、自学探究的习惯。只有学生看通、弄懂了教材,熟悉有关数学语言,懂得了定义、定理、性质、法则、公式的真实意义,才能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初一学生由于对初中数学比较陌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对初中数学的公式、定理、定义、格式还全然不知。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阅读书本,引导他们系统地、连贯地阅读所要学的内容,而不能跳跃式地断章取义,引导他们画出书本上的定义、定理、公式等重点内容。

2.针对数学术语难懂、严密性强、长句多这一特征,教师应引导学生画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圈出容易遗漏、混淆的词语。比如:绝对值定义中的“距离”、相反数定义中的“只有”、单项式定义中的“所有”“指数之和”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慢慢地引导学生对它们重视、感兴趣,让学生逐步感知数学语言的规范性、严密性,增强学生阅读数学的自信心。

3.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多想为什么。对于书本上的定义、定理、性质等重要结论,不能只求机械式地背下来,而应重视得出结论的演算过程,还要分清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弄清逻辑关系,理解性地记忆。

4.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反复看例题。例题的作用不仅仅是解题格式的模仿,更是知识点的运用。因此,教师需指导学生弄清例题中的每一步在做什么,做这一步的依据又是什么,看懂后还有必要离开书本自己重做一遍,以便加深对例题的理解。长期下来,不仅可以提高数学阅读能力,还能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5.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写提要,在教材上找重点,写批注,添补内容(如补图形,补步骤),还应指导学生把数学语言翻译成数学式子,或把数学式子用数学语言叙述。针对几何,教师应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画、剪、折、叠等手段,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及变换。

6.学生初步养成阅读习惯后,可以把读书分成课前预习和课后阅读。课前预习要求不用太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对教师将要讲的内容大体了解,可以配备一些简单的练习让学生试试,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以便提高看书的兴趣,达到督促的目的。在课前预习中将难懂的地方用铅笔作记号,以便在教师讲课时集中精力听讲。课后阅读重点再归纳、总结,该熟记的定义、定理、公式,就要下功夫记,同时结合书本,回忆老师的讲解,强化理解在课前预习中遗留下来的难懂问题。

二、想

“想”,即“联想”“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源泉。”数学是一门富有想象力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联想能力,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新旧联想。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使知识完整、系统化。如在讲到正方形的性质时,就应引导学生先回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这样不仅复习了旧知识,又通过这几个图形之间的关系,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正方形的所有性质。

2.类比联想。所谓类比是指同类的或类似的比较,要比较就要联想。比如几何中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类似”比较。又如解一元一次方程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也可比较。

3.形数联想。数学中形数之间关系是彼此相依的,要启发学生用“数”来探究“形”,用“形”来探究“数”。如引导学生借助“数轴”思考有关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问题,引导学生从“抛物线”的角度思考“拱桥”问题。

4.结构联想。数学结构是数学知识的中心和灵魂,每一章、每一单元,甚至某个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等都可以自成体系,可以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启发学生对概念问题想定义,计算问题想法则,论证问题想定理,引导学生哪怕是看到一个小小的符号,就要联想到有关的所有知识点,如看到“│a│”,就应想到绝对值的定义、性质。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读与悟 篇12

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进行目标明确、步骤合理、检测严格的阅读实践, 使学生从不会读到会读, 再到掌握读书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1 自读初悟, 整体感知

在课文学习的初始阶段, 学生运用已有的语言能力自读课文, 凭借掌握的语言文字知识对课文内容建立初步的印象, 为进一步凭借课文进行语例训练, 感悟语言、培养语感打好基础。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自觉能动地感知课文内容。此时的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 读准字音, 不添字, 不漏字, 不读错字。通过读, 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并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 只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他们完全有能力去读懂课文, 感知内容, 并对课文语言表达方式有一定的感悟。在这一阶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好, 引导学生勤查工具书, 对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要及时加以梳理, 使之系统化。同时还可以抓住文章的突破口, 设计相应的作业, 及时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

2 研读领悟, 知情明理

语文教学强调感悟, 学生通过读去理解课文, 读出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形、情、味、神, 理解就到位了。教师在指导学生充分自读感悟,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之后, 应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言, 含有文化底蕴或人生哲理的语段, 作重点指导,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的训练, 使学生知其情、明其理, 并获得语感。

2.1 抓关键词, 知文中情。

“知情”即读书要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要得其“弦外音、味中味”, 要读得入情境。为此, 教师要善于点拨。如果能抓住一些揭示文章内在联系的关键词语, 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精髓, 掌握语言的表现技巧和积累好词佳句。这样读与悟的结合:先读后悟, 悟后再读;默读中自悟, 朗读中互悟。从而, 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

2.2 抓中心句, 明文中理。

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表现在如何指导学生巧妙地寻找理解语言文字的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 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使学生在整体感知语言文字的基础上, 找到开启课文主题的钥匙。

2.3 抓典型语段, 悟写作方法。

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典型的语感因素, 设计有助于语言内化的训练过程, 在反复练读的基础上, 重在领悟典型语例表达形式的特点, 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悟出一般的言语表达规律, 建构言语心理图式, 为语言形式的迁移做好铺垫。

3 熟读成诵, 积累语言

教师要强调诵读积累,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潜思体会, 领悟语言, 感受文采, 培养审美能力。通过熟读背诵, 培植和积淀语感, 获取语言材料, 丰富语言库存, 把精美的词句蕴藏在心中, 把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匠心印入脑海, 把范文中的佳词好句、精彩语段深刻地留在记忆中。诵读到位了, 语言积累多了, 写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4 如何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4.1 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课堂上,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 创设情境, 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另外, “以读为本”, 并不排斥教师的讲解, 其实, 教师精彩的讲解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 引起学生的共鸣, 调动读书的积极性, 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

4.2 形式多样, 百读不厌。

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 为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坚持采用灵活多样的读书形式。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 宜用范读指导;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 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 宜用引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 宜用齐读。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

4.3 组合迁移, 培养能力。

为避免诵读带来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弊端,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读为核心, 创造性的把读和复述、表演、写作等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如:读述结合;读演结合;读写结合等等。通过多种方式,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从而促进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的积累, 进而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 提高阅读能力。

4.4 重视评价, 激励兴趣。

朗读之后, 要留读后评价的时间, 通过评议, 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评价功能。用鼓励来评价学生, 不仅能使优者更优, 而且能较好地实施差异教学, 让差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以此来鼓励学生多诵读, 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 发展语感, 加深体验与领悟。

综上所述, 采用以读书训练为主线来安排教学, 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了解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 丰富语言的积累, 发展语言, 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摘要:阐述了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进行目标明确、步骤合理、检测严格的阅读实践。

上一篇:高准确度下一篇:歌唱的自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