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读

2024-06-28

语文教学中的读(精选12篇)

语文教学中的读 篇1

当前, 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只注重对课文的分析, 而忽视了对学生读的训练教学。有的语文教师错误地以为读只是小学的事, 其实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不符合语文教学的, 同时还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存在着影响, 造成学生对书读不顺畅, 说话不明白。因此, 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就必须注重对“读”训练。

一.加强读的训练

对任何一篇文章, 要想了解其内容, 首要的一环节是读, 只有通过读, 才能使文章的内容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印象, 知晓其义。读必须动用眼、脑、口等器官, 所以读是眼脑口共同作用于文章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 要想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读是再重要不过的了。古人读书经验“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可见, 对一篇文章读得熟就不待解说, 自明其义。

学生对每一篇文章认真的读, 对内容的理解必然会产生由表象到本质的认识和由感性到理性的收获, 只有学生对组成文章的语言文字材料等充分熟悉, 才能为教师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好比盖房子, 地基没打好, 就休想砌砖盖顶美化房子。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也要灵活地理解, 不能机械地、死板地照抄照搬。事实证明, 有些学生对文章是多读了, 但对文章的理解甚少, 甚至一点都不理解, 更谈不上懂与通, 这是什么原因?这是由于学生读书时, 只是动眼和动口而未动脑, 即在读文章时没有思索。古人读书强调“心到”, 就是要在读书时提倡认真思索, 思索的过程就是分析解剖、去粗取精、消化吸收的过程。读文章也是这个道理, 只有在读中动脑思索, 才能对文章的理解由必然到自由的转化。读书强调心到, 提倡认真思索, 古人就有很多宝贵的经验, 朱熹说:“大抵观书必先熟读, 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继之精思, 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口到、眼到———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可见,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多读、精思是极其重要的, 切忌不动脑的有口无心的朗读。

二.强调读思结合

教师在讲课前, 教师认真向学生范读课文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说一篇文章, 一人读之, 众人听之, 读得好, 从语调、表情、意境都注意到了, 甚至连一个标点也非等闲视之, 那么听的学生通过听读不仅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初步的了解, 而且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使之产生共鸣, 为讲读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的范读课文时, 切不可以丝毫掉以轻心。因此, 教师就要在备课时认真下功夫, 多次反复地读, 练好范读课文的本领。我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分为初读、精读、研读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读, 要求学生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 从读懂语言文字开始, 能了解字义、词义、和句子的意思, 特别是了解生字难词和比较复杂的句子;能初步进行准确而有语调的朗读;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第二阶段是精读, 要求学生在读懂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精读:老师可以拟出自读提纲, 让学生根据提纲进行精读, 读出课文的思想内容、层次结构、及表达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精读课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精读中去理解这些问题, 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第三阶段是研读, 要求学生再回到语言文字, 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作者是怎样布局谋篇的?怎样与读者产生共鸣的等等?通过三个阶段不同要求的读, 让学生多读, 读中点拨, 读中解惑, 学生既学得主动, 又能使知识内化, 更能形成能力。

初读、精读、研读是贯穿教学全过程, 互相联系, 互相促进, 就是说“初读”是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 “精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研读”是了解课文的深化。

三.深化熟读精思

学生对每一篇学过的课文, 理解毕竟是初步的比较肤浅的读, 如果回头再多读, 收获更会深入, 感受更是无穷的, 掌握知识应该说是更全面、准确, 所以对学过的课文再熟读精思是难言可贵的。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说:“书不厌百回读”, 很值得鉴的。一篇文章熟读精思, 对其情节就会了如指掌, 对文中的人物有栩栩如生的感觉, 这就是说明对课文读得多、读得熟, 学得好, 掌握得比较牢。书读得多, 读得熟, 就能在读中潜思体味, 领会精义, 感受文采, 作者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匠心, 就会不断吸收、消化, 久而久之, 美的语言就会脱口而出。因此, 熟读精思对课文的理解, 对语言的积累, 对语感的增强, 对表达能力的提高, 都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对文章熟读精思, 这既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 也是时代的呼唤。

语文教学中的读 篇2

五龙中心学校花桂完小 刘碑

摘要: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读、导、想是十分重要的,认清这三者的关系和合理的应用这三点,可以让语文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关键词:

充分阅读、恰当引导、关键词语、关键问题、课文空白、思考、情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导、想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是三者的协调一致,相互统一的。其中,阅读不仅是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的基础,而且也是学生的识字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及综合学习能力的基础。可以说,阅读的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2]而教师的引导又是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的引导才能一触即发,才会一语惊醒梦中人,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而“想”则是“读”和“导”的结果和进一步的升华,只有在充分阅读和教师的恰当的引导下,学生才能顺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才能朝着恰当的方向进行合理想象。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读为中心,确实打好导和想的基础(1)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分析”把血肉丰满的课文肢解成七零八碎的知识拼盘,占用了学生的阅读的时间,不让学生认真阅读品味课文,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无意义的,不必要的,甚至是错误荒唐的练习之中。在现在的教育理念中,要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整体的感知课文,读出情感和韵味。“读”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目的,学生的读力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培养,靠“听”是“听”不会的,靠“讲”是“讲”不出的,靠“做”(做练习)是“做”不成的,只有通过“读”,才能学会“读”。就如朱熹曾说的“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2]而教师要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加以引导,使每次读多有目标,使学生读出独特的感受、体验,读出学生的个性与自由。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专心致志地读,细致入微地读,体己体察地读,浮想联翩地读,最后达到清人唐彪所说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文之文,我之文也。”这才叫做会读书。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阅读,去体验,去思考。

(2)让学生读出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充满父爱、母爱、亲情、友情等人情味浓郁,使人深受感染和感动的作品。如果对这些作品加以理性分析,那么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便无法知晓,就体会不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无法与这些作品产生共鸣。这样,学得的文字符号和表达技巧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情感,让学生能接受到这些作品的熏陶和感染,能接触到这些伟大的情感和心灵。[1]如《心中那盏灯》一文歌颂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一位教师这样导入“同学们,人间最真最重的爱就是父母的爱,他们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却在一件件朴素而平凡的小事中反映出他们的爱的伟大和高尚,令我们深受感动,今天我们要

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这样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接着引导学生边读边看边想:课文中哪个情节让你最感动,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因为课文真情流露,情深意切,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都能找到:父亲天未亮就为我做冰灯,冷得几次捂手,怕我着凉为我掖被子这些情节最让人感动,又能联系课文的事例联想的自己经历的事例。另外,在一遍又一遍有感情的阅读中,文章的语言,情节等很快被吸收。同时,人物对话中饱含深情的语言及细微的动作描写等都深深的烙在了学生的头脑中。课文的写作方法也在不经意之中自然而然地被吸收了。可见,让学生读出感情,既可得到人文熏陶,“理性分析的知识也能悄然获得,何乐而不为之呢?

二、以引导为活力,让学生想得更出色

语文课堂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但必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求教师在“导”字上下功夫。施教主动,贵在引导,妙在开窍。[3]教师要立足于使学生在迫切要求的心理状态下自己思考,自己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可以用以下几种:

(1)关键问题和关键词

一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的在于课堂中你用来主导教学的几个有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又是促使学生阅读的动力之一。在教材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课文的旁边有一些泡泡框。例如:《捞铁牛》一文中当讲到八只大铁牛被水冲走了,而怀丙说他要让水把铁牛送回来时,旁边就有一个泡泡框:陷在淤泥里的大铁牛,水是怎样把它们送回来的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被这个问题牵引着去阅读,去思考。有的问题是要教师自己找出来引导学生的,如现在寓言《陶罐和铁罐》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来确立陶罐和铁罐的形象。①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铁罐先是挑衅地问陶罐“你敢碰我吗”;然后骂陶罐是“懦弱的东西”;还无理地说不许陶罐与它“相提并论”;最后陶罐穷凶恶极地说:“我要把你碰成碎片!”它的神态从“傲慢”到“轻蔑”最后变成“恼怒”。从铁罐的语言和神态变化可以看出,铁罐自以为是金属做的,不像陶罐那样怕磕易碎,便自高自大,盛气凌人,看不起陶罐,并且无情地奚落它,充分暴露了铁罐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别人长处的缺点。)②陶罐是怎样回答的?说明了什么?(陶罐心平气和地回答了铁罐,劝它要和睦相处,并给它讲明罐子生来就是给别人装东西的,在这一点上自己并不比铁罐差。通过陶罐的平和、克制、说理的语气体会陶罐的谦虚、诚实、讲理、善良。)③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许多年过后,陶罐被人发现了“倒掉里面的沙子,擦洗干净,和它当年完全一样的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却“完全氧化,早已无影无踪了”。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铁罐和陶罐 的形象就可以确立了,而且蕴藏在故事背后的寓意也就明显了。

在一些课文中,我们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丑小鸭》中有一段描写:“一天傍晚,一群天鹅从天空中飞过,丑小鸭望着洁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让学生紧紧抓住“惊奇”和“羡慕”来思考,它惊奇的是世界上竟然会有如此漂亮的鸟儿,它羡慕的是天鹅能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飞翔。这样,丑小鸭爱美、渴望美和自由的性格特点就表现出来了。再如《一只贝》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引导学生抓住“可怜”和“可敬”来思考,为什么会又可怜又可敬呢?在学生熟读后,贝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就可以跃然而出了。

(2)填补课文的空白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的空白,这些空白是作品所描绘的一部分,是向读

者所揭示和暗示的东西,也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思考空间。[4]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这些空白来引导学生的思考,能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更准确。① 标点符号留下的空白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标点符号的多样性,丰富性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如省略号的使用可以产生“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延续的生活内容。如《穷人》一文写到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西蒙死去的事情告诉丈夫:“她死得很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教师可以引导进行思考,桑娜还想对丈夫说些什么呢?这样学生有可能会想到:这两个孩子从小便失去了父母,他们太可怜了,而桑娜是西蒙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他们也是够辛苦的了,但是他们不能看着这两孩子被活活饿死,这事该怎么办呢?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合理填补课文空白。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思想感情得到熏陶。

② 课文情节留下的空白

教材有的课文虽言尽而意未止,结尾留有思考的余地,让人回味无穷。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课文情节的发展,来想象课文接下去的情节的发展。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教学完后,可以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想象一下,小女孩和她的奶奶会一起飞到哪儿去呢?他们会遇到那些事情呢?再如《小珊迪》一课,当讲到小珊迪的弟弟受哥哥之托将找回的钱送还“我”时,可以让学生形象一下课文中没有写出来的情节,小珊迪在被马车撞伤前和后,分别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小珊迪的美好品质。

当然,要上好一节语文可,还要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其他因素,作为创造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它是为学习者而存在,而变化,而发展的。只有我们立足实践,贯彻课改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关注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为课改的探索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范读;语文素养;基本功

语文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这种工具性又是通过朗读和交际体现的。然而,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语文课的教学还滞留在繁琐的分析、无病呻吟的情感体验、虚假低效的合作、交流的怪圈中。有的语文课堂依旧按照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把一篇篇优美动人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教学三维目标变成了“二维”。我们语文教师经常对学生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请同学们带着某某的感情来读这一段。”试问:“老师您自己能读出来吗?”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大多数教师采用电教手段听录音带或者是网上下载朗读音频,自己读课文时读得很生硬,丢字加字、读破句子的现象很普遍,能读出感情的很少。

虽然现在有了多媒体,学生的学习方式越发自主,但再花哨的形式,也永远取代不了教师语言的作用。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尤其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自己的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在他们心目中,老师就是自己崇拜的偶像,如果教师能声情并茂地示范着读给学生听,就能展现出自己良好的语文素养,学生会非常羡慕、佩服他们的老师。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朗诵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教师要明白,朗读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遗憾的是许多语文老师自己的朗读能力是不过关的。这里有教师所生活的环境方言的因素,也有教师自身业务素养不高的因素。但是无论怎样,语文教师应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朗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打铁还要自身硬。”所以,语文教师要加强朗读能力的训练。

一、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酝酿朗读文章的基调

例如,《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的宽厚、善良,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文章篇幅较长,但是语言朴实,以对话、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其中,作者眼中母亲辛苦工作的三个镜头抒寫了人间真情,三个镜头是课文的重点,只有通过仔细品味、朗读,才能体会作家笔下流淌着的真挚感情。课前教师一定要仔细研读,把握好朗读的基调。只有自己朗读出感情,才能指导学生朗读出感情,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体会作者真挚的感情。

二、以名篇为载体反复揣摩句子的语气

教师应把握好语气运用的一般规律。例如,喜,气满声高;悲,气沉声缓;爱,气缓声柔;憎,气促生硬。例如,《燕子》这篇课文抓住了燕子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燕子春归图,文章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全篇朗读的基调是深情赞美。再如,《十里长街送总理》,1976年1月8日,中国人民最敬爱的总理——周恩来同志逝世了,他的逝世使中国人民无比悲痛,泪水洒遍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月11日是周总理送葬的日子,这篇课文记下了当年北京百万人民群众冒着严寒,伫立在长安街两侧为周总理送葬的场面,表达了人民群众深切哀悼的感情。全文虽然仅有600余字,却字字有情,句句含情,读之令人情不能自已,哀恸欲绝。全文朗读的基调应是充满悲痛、饱含深情,朗读的节奏应该舒缓深沉。

三、学习朗读技巧,体会停顿、语调、语速、重音

《桂林山水》一文有这样一段话,“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文中出现了四个“这样”,要重读。这与后面的“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舒缓节奏形成鲜明的对照。

朗读不是一件难事情,教师只要多听、多练,就能读出语文的韵味,读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优秀的语文课堂不仅老师应声情并茂地读起来,学生更应该书声琅琅地读起来。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应该做到:初读,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再读,品词析句;三读,读出感情,情感升华。

教师总是担心自己不反复讲解学生就不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不到作者的感情。其实只要教师肯认真研读教材,舍得给学生时间下功夫读,学生读通了、读懂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学生的深情朗读中就流露出来了,无需专门说教,“水到渠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1]顾洁.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

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 篇4

一、在反复朗读中感知了解

钱理群教授曾说:“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其实,读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最基本、最实用有效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个道理。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读、诵读,“披文入情”,与作者心灵相通、心气相融,将外显的语言文字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情感,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界。这样不仅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语感,还能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愉悦心灵。由于小学生识字量有限,朗读的基本功较差,朗读中的语速、语感把握不到位,因此教师在适度范读的基础上,应启发、指导、激励和点拨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无论什么样的课文,教师首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欲望,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不能为度而读,要有目的地读。每一次“读”都分别带着不同的要求。听读正字音,自读识字,品读悟情感,养成一种边读边圈画文中生字、新词,标注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的好习惯。如《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学生在多媒体播放的图像中被桂林山水的美丽所吸引,有一种急不可待要读文的欲望,教师再有感情地范读,会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听读中,桂林山水的奇丽景色会在脑海中浮现。此时放手指导学生,按要求自学,学生就会在反复诵读中掌握字音,识记字形,揣摩到课文的语气和语感,课文的层次和脉络在学生心中变得明朗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会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有效地实现了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

二、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会自然产生一些似懂非懂或不明白的问题,这种急切得到答案的心情,教师要适时把握好,不能急于将答案给学生。课堂上,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和问题读。读是感受的过程,是品和悟的前提。可通过自由赏读、指名品读、分角色精读等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和收获。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他好像和鱼已经融为一体了”一句话,学生初读时,对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不理解,会提出“人怎么会和鱼融为一体?”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顺着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课题、联系上下文,细细地品读、思考: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与那位青年一丝不苟地观鱼有关吗?学生在品读过程中会找到答案:那位青年画的鱼之所以那样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样,是他长期细心观察的结果,鱼是先游到了他的心里,在他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能画出这样逼真的鱼。在这样的品读过程中,课文的内容就会被挖掘出来。

三、在品读中嚼味升华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发于情而立于理,理是情的根基,有了理的滋养,情才更丰富,更充盈。语文教学不是让学生获得情感和品德教育,而是让学生的情感、品格得到滋养,得到成长。学生在品读嚼味中,既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自己的内心又有了较深的感触,心里总有要说的观点和感受。如《触摸春天》一文的学习,学生在细细地品读体会中,已经进入了角色,自己也仿佛置身于花丛中,安静姑娘的感受不揭自晓: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对于身体健康的我们来说,该怎样对待生活呢?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多想说的心里话。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走出来,走进现实生活。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能够运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既可拓展思维的空间,又可使语言得以灵活运用。如《乡下人家》一文的学习中,学生在咀嚼、品味了作者习作内容的基础上,头脑中会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乡村生活那种优美恬静的感觉,是那样亲切,那样温馨,再联想到我们家乡那独特的风景,那富饶的土地,那勤劳的乡亲,那可爱的乡土人情,怎能不有感而发呢?爱家乡、爱乡亲、爱土地的情感会油然而生。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品格也得到了滋养。

参考文献

[1]新语文课程标准.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读说结合 篇5

摘要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应该成为广大语文教师重要的研究方向。关键词 想象 感知 积累

我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读与说结合能很好地实现“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一要求。

一、读说结合于课文内容

创造始于想象,而想象必须依托形象。课文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形象资源,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这些资源必然会作用于大脑,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展开想象,再创情境。

《鸟岛》只写了“6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这一句话,而究竟怎样热闹却没具体描述,这是一个“空白”点,给学生理解“鸟岛的热闹”带来了困难。教学时,我先指导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初步理解“热闹”。让学生回想:你看到过哪些热闹的景象?接着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和内容想象鸟岛上热闹的景象:我们会看到什么?耳畔好像听到了什么?这样在联想、交流中领会了“热闹”一词所蕴含的意境,说的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课文内容中的重难点,如理解“热闹”一词,不必也不能让学生明明白白地下定义。只要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内容中的文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想象空白的内容,并组织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在运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脑

海里再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形象地理解“热闹”即可。这就是一种以“读说”为主线,淡化理性的分析与理解,加强朗读积累和语言运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二、读说结合于课文表达形式

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小学低年级学生受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局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模仿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需求。1.指导运用新学的句式练习说话。

《台湾的蝴蝶谷》一课中,讲到一群群蝴蝶飞往蝴蝶谷时用了这样的句式:“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学生先自由朗读,感知句式,老师再通过指导换词朗读,理解感悟,而后要求学生完成这样一组句子:“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我们——美丽的衣裳,——动听的歌曲,——欢乐的舞蹈,来欢庆我们的节日。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轻松完成了填空后意犹未尽。于是,我让他们畅所欲言。学生们的好词好句层出不穷。看得出,他们的激情已被点燃,思维的火花频频闪现。所有这些是因为教师给他们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给他们提供了能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的“例句”。

2.指导运用学到的段式练习说话。

《问银河》一文第一到第四小节结构、表达方式相似,都以连续两问的形式展开联想,表现出少年儿童对宇宙的无限向往。教学时,我还是紧紧扣住“读”来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借助想象进入诗中境界,然后提出:仿照课文的表达形式,你也来问问银河,你要问

银河什么?出示:银河呀,在你——,有——吗?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如银河呀,在你的河面上,有水鸟在自由飞翔吗?它们长得像地球上的鸟吗? 你不得不感叹儿童的想象是多么丰富、奇妙。课文的段式直观地教他们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独特的内心感受,他们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生动活泼的想象,积极的情绪完全被激发起来了,这样富有生机的课堂氛围单纯靠老师讲解、分析课文是难以达到的。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三、读说结合于课文精彩语句

厚积而薄发。学语文重在积累,积累得越深厚,越容易理解、感悟课文的语言,也越容易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描写蝴蝶谷里景象的语句非常精彩,学生通过边读边想就可以进入“蝴蝶的世界”,与蝴蝶“共舞”。所以我采用以读代讲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观察插图、反复朗读中渐入“佳境”,熟记语句。设计一个说的训练题:请你看着插图,发挥想象,假想自己已走入这画中,你会看到什么?又会听到什么呢?学生们对课文语句已经有了印象,便灵活自如地发挥开了,如有的说:“呀!这么多漂亮的蝴蝶,它们随着风在空中上下飞舞,引得我也想飞起来了。”

学生们运用刚刚学到的优美语句描述着自己的想象,是那么投入、那么流畅,这时,你已分不清从他们口中说出的话哪些是文中的,哪些是他们的。是熟读给了他们积累鲜活语句的时间,是巧说,给了他们灵活运用精彩语句的空间。

语文教学中的读 篇6

关键词:数学;解决问题;读演想议

现行教材安排的“解决问题”,其编排特点与原教材传统的应用题相比,题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用图画、对话、表格等形式呈现现实的生活场景。有些题目还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从现实场景中收集、整合信息,自己提高数学问题,再用自己的策略去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遵循了教材的编排特点和意图,按“读—演—想—议”四个方面的策略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

一、带着思维“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的教学也不例外,同样需要学生读,但数学中的读又不等同于语文中的诵读、朗读,而是让学生运用语文的阅读方式,带着思维去“读”(包括观察图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的。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读题分两个步骤:一是初读题目,从整体性上了解题目的内容,对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个初步的印象,也就像了解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样;二是细读题目,现在的学生往往只完成第一步就动笔解题,错误较多。而细读题目的要求是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的读题,找出题目中关键的、重要的词句,进行理解,并理解题目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整合,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否则,就可能乱打乱闯,弄不清东南西北,最后连问题都没搞清楚。比如,在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三年级植树168棵,四年级植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四年级植树多少棵?我班有一优生就因为没有对题目进行细读,整张试卷就错了这一道题。后来我找她了解,她告诉我,当时读了一遍题后觉得此题特简单,于是就没按照方法做题。就这么一道简单的题,全班学生就她一人做错,并且是优生。显而易见,细读题目就成了读题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不容忽视,不管题难题易,都要让学生去养成“读”的习惯。

二、进入情景“演”

“演”包括学生表演、操作以及教师演示。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题中的情景,为学生创设直观演示或表演、操作的条件,使学生从感官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探索知识,找出规律,得出结论。教育心理学强调:直观性的东西最容易被儿童接受,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因此,“解决问题”教学中适当“乐化”教材,把一些可以“演”出来的问题创设为一些直观的、有趣的活动,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时,我让学生画线段,把一棵棵树当小棒摆,甚至把学生带到操场植树(把学生当树在100米跑道上站),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了“点数=间隔数+1”,“总长=间隔数×间距”等间隔数与点数、总长、间距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想”

实际生活是学生生活中经历过的、眼前看得到的人、事或现象。教师在教学,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题中的情景不好理解,就可以联系类似实际生活的人、事或现象去“想”,以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学三年级下册99页例1时,我让学生将例题内容联系到学校开展的“集体舞”现场,课件演示动画的情景,让学生观察解决。学生最喜欢解决自己熟知的问题。这样的情景转换,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在新课标中,教师就要善于利用教材,更要根据实际情况,走出教材,使之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独立思考“议”

“议”即交流,交流的目的是为探讨解题策略多样化,使解题方法得到优化,问题得以解决。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时,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才与伙伴交流。如,在教学(人教版)義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页例1时,在引导学生观察、收集整理了图画信息后,问:这道题到底该如何算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老师相信小朋友肯定都有自己的办法,现在我们就比比谁的方法多。于是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想法:有的学生把原来有的22人和又来的13人合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戏,再从35里减去走了的6人就是现在看戏的人数,即22+13-6=29(人);有的学生从原来有的22人中减去走了的6人,就是还剩多少人在看戏,再加上又来的13人就是现在看戏的人数,即22-6+13=29(人);也有学生说:从又来的13人中,让6个人去补走了的6人的座位,再加上原来有的22人就是现在看戏的人数,即13-6+22=29(人)。通过交流,学生之间相互了解、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多样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可能只会想到一种解题的方法,在交流中可以学到另一种方法。通过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

总之,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 重庆市丰都县第一小学校)

数学教学中的读、想 篇7

一、读

“读”即读书, 读题。长期以来, 我们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读”是语文、英语的专利, 而数学, 就是一个字———“做”。目前的学生对数学课本的用处, 也就是抄习题、练习而已, 几乎不看、不读书;即使看, 也是一晃而过, 像看小说、连环画, 不思考, 不探求。这样下来, 就导致有些学生在做题时, 也不读题, 就会出现抄错题、对题意理解不完整等低级错误。其实数学也需要读书, 并且读书要做到:眼到, 口到, 心到。教科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依据, 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源泉。在中学阶段要发展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也必须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入手, 养成独立思考、自学探究的习惯。只有学生看通、弄懂了教材, 熟悉有关数学语言, 懂得了定义、定理、性质、法则、公式的真实意义, 才能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初一学生由于对初中数学比较陌生, 还没有形成

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对初中数学的公式、定理、定义、格式还全然不知。因此, 需要我们教师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阅读书本, 引导他们系统地、连贯地阅读所要学的内容, 而不能跳跃式地断章取义, 引导他们画出书本上的定义、定理、公式等重点内容。

2. 针对数学术语难懂、严密性强、长句多这一特征,

教师应引导学生画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圈出容易遗漏、混淆的词语。比如:绝对值定义中的“距离”、相反数定义中的“只有”、单项式定义中的“所有”“指数之和”等, 这些都需要教师慢慢地引导学生对它们重视、感兴趣, 让学生逐步感知数学语言的规范性、严密性, 增强学生阅读数学的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善于思考, 多想为什么。

对于书本上的定义、定理、性质等重要结论, 不能只求机械式地背下来, 而应重视得出结论的演算过程, 还要分清它们的内涵和外延, 弄清逻辑关系, 理解性地记忆。

4. 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反复看例题。

例题的作用不仅仅是解题格式的模仿, 更是知识点的运用。因此, 教师需指导学生弄清例题中的每一步在做什么, 做这一步的依据又是什么, 看懂后还有必要离开书本自己重做一遍, 以便加深对例题的理解。长期下来, 不仅可以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还能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5.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写提要, 在教材上找重点, 写

批注, 添补内容 (如补图形, 补步骤) , 还应指导学生把数学语言翻译成数学式子, 或把数学式子用数学语言叙述。针对几何, 教师应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通过画、剪、折、叠等手段, 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及变换。

6. 学生初步养成阅读习惯后, 可以把读书分成课前预习和课后阅读。

课前预习要求不用太高,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对教师将要讲的内容大体了解, 可以配备一些简单的练习让学生试试, 使他们获得成就感, 以便提高看书的兴趣, 达到督促的目的。在课前预习中将难懂的地方用铅笔作记号, 以便在教师讲课时集中精力听讲。课后阅读重点再归纳、总结, 该熟记的定义、定理、公式, 就要下功夫记, 同时结合书本, 回忆老师的讲解, 强化理解在课前预习中遗留下来的难懂问题。

二、想

“想”, 即“联想”“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一切, 推动着进步, 而且是知识进化源泉。”数学是一门富有想象力的学科, 培养学生的数学联想能力, 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 新旧联想。

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才能使知识完整、系统化。如在讲到正方形的性质时, 就应引导学生先回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 这样不仅复习了旧知识, 又通过这几个图形之间的关系, 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正方形的所有性质。

2. 类比联想。

所谓类比是指同类的或类似的比较, 要比较就要联想。比如几何中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类似”比较。又如解一元一次方程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也可比较。

3. 形数联想。

数学中形数之间关系是彼此相依的, 要启发学生用“数”来探究“形”, 用“形”来探究“数”。如引导学生借助“数轴”思考有关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问题, 引导学生从“抛物线”的角度思考“拱桥”问题。

4. 结构联想。

数学结构是数学知识的中心和灵魂, 每一章、每一单元, 甚至某个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等都可以自成体系, 可以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启发学生对概念问题想定义, 计算问题想法则, 论证问题想定理, 引导学生哪怕是看到一个小小的符号, 就要联想到有关的所有知识点, 如看到“│a│”, 就应想到绝对值的定义、性质。

总之, 在教学中, 要教会学生怎样读书, 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善于发现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这样就不至于在遇到陌生题型时, 出现读不懂题、无法下手等状况。长期有效地读、想,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教育界已普遍将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昔日单纯的传授知识已转化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了, 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都已向素质教育转轨。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 必须要培养学生“读、想”的习惯。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 篇8

一、全面提高教师素养和教学技能

教师自身语文素养和阅读教学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 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一) 转变阅读教学观念

小学生的阅读不能只达到识字词、流畅读完全文的水平即可。新课标要求小学生不但要掌握字词, 还要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 此外, 还要在学生阅读中培养兴趣、陶冶性情、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 教师要打破传统阅读教学观念, 明确新课标规定的阅读教学目标, 树立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当然这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阅读能力。

(二) 丰富专业知识, 注重阅读教学技巧

教师应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语文阅读教学是最需要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的环节。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基础, 比如, 文章的写作背景知识、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写作目的、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深层意蕴等都需要教师能熟练掌握。教师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语文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此外, 教师还应注意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 重视教学技巧, 好的方法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对文本的创造性解读。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必须有阅读兴趣, 才会有阅读的动力, 有了阅读动力, 才能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提问等往往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可塑性强,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前, 教师就使学生了解一些文章背景知识和作者简介等趣味性知识, 这样学生就会对文章内容充满期待, 学生就会在浓厚的兴趣中积极阅读文章, 并会饶有兴趣地更深刻地理解文章, 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就会提高了。教师还可以根据阅读教学内容, 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入手, 调动学生阅读文章的积极性。此外, 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运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图片和视听资料, 声像结合、图文并茂, 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就像新的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图片一样, 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这些教学方式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二) 巧置提问, 激发兴趣

阅读教学中恰当巧妙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还能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此, 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恰当的提问方式, 并且针对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 多予以学生鼓励, 这样不仅使学生增强自信心, 还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 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三、明确读的目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一定要先让学生明确读的目的, 有了明确的阅读目的, 学生才会更有阅读兴趣, 读得会更认真。因此, 教师必须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有目的地去读, 在指导学生读的过程中, 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掌握读的方法, 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创新解读, 从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让学生掌握读的技巧, 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 自读感知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会意, 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因此, 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多读书, 在读中感知、体会、领悟, 而教师只是学生读书的引导者、促进者。

(二) 熟读精思, 边读边想、边悟

1. 边读边想, 再现情境。

阅读的过程也是对文本进行再造想象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小学阶段的文章多是生动有趣、有声有色的, 小学生恰好擅长形象思维, 让他们对文本进行再造想象并不难。一般情况下, 教师只要稍加提示, 学生便可声情并茂地读出丰富的感情来。学生通过阅读、想象不断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表象积蓄, 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再现作者表述的情境, 通过继续读, 不断调整自己再现的情境, 使之更准确、更明晰。

2. 反复品读重点词句,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一篇文章的关键词、句、段往往能表达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应让学生掌握如何提炼出文章的重点词、句、段, 并让学生对其反复阅读、仔细品味。

3. 自读批注, 边读边悟。

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 边读边想、边读边悟、边读边批注就是良好的读书习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先对学生进行阅读批注方法指导, 然后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时边读边想、边读边批注,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读感悟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读写结合

读是写的基础, 写是自内而外的表达, 读则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 弄清作者的选题立意、构思取材, 把握文章脉络, 学习并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文章的优美词句。在学生读书的同时, 教师还应让学生多练笔, 使其充分运用已经积累的语言和已掌握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逐渐做到出口成章、信手拈来、挥洒自如。这样以读学写, 以写促读, 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 多训练语感, 必将能驾驭文字。”语言学科的教学必须让学生多读才能培养他们的语感, 使他们积累语言知识, 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指导学生阅读时明确读的目的, 上好阅读指导课, 注重阅读技巧,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 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语文教学“读”占鳌头, 使学生在读中感知, 读中感悟、理解, 读中抒情, 读中积累语言, 以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读与悟 篇9

一、抓住切入点, 进行情趣阅读

所谓情趣阅读就是有情有趣的阅读, 使学生阅读的心境与文本语境产生和谐的振动。唤起学生阅读情趣的方法有很多, 但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找到切入点。我看过两位特级教师孙老师和王老师执教的《二泉映月》, 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切入点。孙老师是从“听”切入的:默读课文, 从课文中找出带有“听”的句子,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细读课文, 乐曲、人物、景色融为一体, 最后以小泽征尔听《二泉映月》的感受———“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进行拓展提升。王老师则由“景”切入:《二泉映月》不光是一首二胡曲, 实际上它还是无锡惠山一道非常著名的风景。课文就有不少地方在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 打开课文大声朗读, 把描写二泉映月这一道风景的话都读出来。然后, 由景入情, 沿着“发现一片风景———体验一段人生———感悟一片情怀———理解一首曲子”的思路感悟课文。在上述案例中, 两位特级教师都把握了这种相似的关系, 使学生读得入情入境。

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意味着教学的思路从混沌到有序, 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显然切入点的确定是很关键的, 笔者认为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 必须紧扣课文中心总揽全文;

2. 必须紧扣本节课的中心任务;

3. 必须切题而不兜圈子。

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品读课文

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还学生以读者的地位, 真正让学生与文本接触,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词析句、由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查阅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去感受文章所塑造的形象。通过读书感悟, 让学生入情入境。

例如, 执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 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朗读课文感受到, 小钱在18岁花一样的年龄, 就要面临死亡的威胁, 他是多么的不幸。又通过查阅资料, 了解到白血病的可怕, 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的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 小钱却在台湾找到了适合移植的骨髓, 他又是多么的幸运。在学生情感经历了大悲大喜之后, 引导学生再次品读课文, 让学生对此时的小钱及家人的表现在头脑中进行画像, 使学生入情入境;同是这篇课文, 在重点段处, 让学生多次朗读, 感知课文, 当学生被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不顾个人安危继续为小钱抽取骨髓的这种精神所感动时, 为学生创设两个情境。

1. 听远处传来了房屋倒塌的声音, 此时此刻, 你就是站在李博士身旁的助手 (观察书中的插图) , 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李博士快走吧, 太危险了。也有的说:李博士, 我支持你, 你一定会成功的。在不同的语境下, 让学生继续读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 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 台湾青年的骨髓, 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通过有感情朗读, 去感受李博士及台湾青年那种沉着、镇定及忘我的精神。

2.余震又来了, 同学们, 房屋在摇晃, 你感觉到了吗?针头一次又一次地从肌肤里脱落下来, 此时此刻, 你就是李博士唯一的孩子, 你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呢?尽管学生的想法不同, 但不管怎样, 李博士仍沉着地……

让学生再次品读重点句子, 感悟李博士一心要挽救小钱生命的这种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摇。读中悟, 悟中读, 使学生的情感真正与作者的情感及文中主人公的情感融于一体。

另外, 还要充分利用文章故意留下的空白处, 让学生进行挖掘, 感悟, 帮助学生进入情境。如《去年的树》一课, 课文结尾处是这样写的:“鸟儿睁大眼睛, 盯着灯火, 看了一会,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 鸟儿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就飞走了。”这段话中, 笔者抓住能引领学生入情入境的两个开放点, 进行品读。

课文中两次写鸟儿盯着灯火, 让学生通过换位想象进入情境———如果你就是小鸟, 你会想些什么呢?尽管学生的想象五花八门, 但都表达了小鸟对大树的怀念, 对人类的指责。

小鸟对大树去年唱过的歌会是什么歌呢?从学生的歌词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情感已经受到了震撼, 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再次品读课文, 使学生懂得要守信用, 珍惜友情, 同时也要增强环保意识。

三、通过大量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面,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整本的书。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读出来的。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必须让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生活, 就是要通过“会悟”“美读”“情境体验”等方式, 让阅读还原成生活, 就是要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让学生每天阅读, 快乐阅读, 让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生活”。我校孙主任已经分年级给我们推荐了许多好书, 我觉得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前2分钟的演说、自习课、晨会、校本课程等时间, 还可以通过“填写我的读书报告单”写写读后感, 通过美文诵读、投稿等形式, 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 让他们去体验和感受读书的乐趣, 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从而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读说做 篇10

一、读数学重在理解, 手脑结合

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主动获取信息, 汲取知识, 发展数学思维, 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要求人们不仅需要具备语文知识和外语的阅读能力, 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 (如理解各种统计数据、图、增长率、利率等) , 因此, 从小学开始注重学生的数学阅读是一项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 值得提倡的事情。

读什么?自然、数学教科书是学生主要的数学阅读材料, 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 此外, 作为课外数学科普读物, 数学学忌指导读物等刊物, 对于开阔学生视野,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可缺少的阅读材料。

阅读数学教科书, 有两种不同的时间场合, 一种是新课前的阅读, 相当于预习;另一种是新课后阅读, 目的在于巩固和深化。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决不能把数学教科书当作数学习题集, 只注重看书中的数学题, 而忽视对全篇内容的阅读。

数学阅读在理解, 在通读的基础上, 要精读, 首先要细看, 一字一句地读, 努力从整体上对某节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有图形的, 需把文字和图画, 结合起来阅读;其次要理解。对书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要引导学生弄清每个问题的意义, 然后再联系起来理解和体会。

如:在“除法 (一) 分一分”, 书上配画给出了三个问题情境: (1) 2只猴子要分8根香蕉, 每只猴子可能吃几根? (2) 6个苹查放在盘里, 要求每盘放3个, 可以入 () 盘。 (3) 3只免子要分12根胡萝卜, 每只免子分的同样多, 说说你是怎么分的。通过阅读使学生体会到, 在生活中分物时侯, 不管分什么, 会遇到两种不同的情形;分得不一样多 (不均) 和分得同样多两种不同的情形;分得不一样 (不均) 和分得同样多 (平均分) , 数学中有很多名词、符号, 要引导学生一方面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借助于想象帮助理解和记忆, 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书中具体的例子去理解它们的含义。如:税角和钝角, 从它们的形状联想到锋利的剑的刀子, 体会税角和钝角中的“税”, “钝”二字的意义。第三学习准确的数学语言。在数学中, 有些术语虽只有一字之差, 但含义大不相同。很多学生“约”“消”不分, 把“约简” (除法运算) 说成“消去” (减法运算) 。第四, 要手脑结合, 许多学生看数学只看不做, 走马观花。这样读数学实际上并没有读进去, 等于没读。数学中充满了分析和推理, 书上很多例题, 虽然有解题, 但学生若不亲自做一遍, 去亲自在经历和体验解题中的成功与失败的过程, 就无法真正理解数学。

二、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数学

学习离不开交流和讨论, 说数学就是用口头语言去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对数学现象, 问题与方法等看法。思想不是书本知识机械地存在于大脑之中, 它是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结合所经历的问题情境, 经过思考与实践, 用自然和个性化的语言组织起来的, 当学生与他们交流自己对某个数学问题的看法时, 他们同时也在学习如何澄清, 精确和表过自己的思维, 并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说数学, 大致有两种目的:一种是为了解和考查学生是否记忆和掌握所学知识, 巩固新知;一种是交流和讨论, 探究问题与发现新知。让学生说数学, 应重于后一种目的:为交流说数学, 为探究说数学。学生既可以说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理解, 也可以说对某个问题的分析, 还可以说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对自己的推断和思想进行辨解以及他人介绍数学趣闻等等。

说数学是一种数学交流, 我们应在对数学概念的名词意义理解是保持联系一致和运用同一数学术语的前提下, 提倡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数学, 而不是大家重复同样的话,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求学生说同样的话, 整齐划一地做同样动作的做法。比如所谓说“算理”展示思维过程的做法, 会严重挫伤学生数学的自信心和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是十分有害的。

在强调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数学的时侯, 应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看法, 它反了对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如在回答“当a+b=b+c, a, c一模一样!”显然是不正确的, 因为这里所指的a和c一模一样!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这里所指的a+c之间的关系是数量关系, 而不是形状判断。

三、要注重人人做数学

数学家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做数学就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从事数学练习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 它是学习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

人人做数学, 要做教师课上提出的练习和教科书上的习题, 是学生做数学的基本内容。这些多数属于以掌握知识技能为目的模仿性练习。初此之外, 还要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及其他数学实践活动 (如社会调查统计, 活动方案设计等) 教师要安排练习应减少简单重复, 增加变式, 补充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等。

人人做数学, 这既是义务教育普及性的基本要求, 也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落实。人人作数学是数学教育中不可缺的重要环节, 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 避免教师问, 学生答, 这种一问一答的对话, 或反复重复的教学方式, 使每个学生在职课堂上都有参与数学练习和实践活动的机会,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做数学的体验和经验, 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应负的教育责任。

此外, 在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而不要让学生只完成那些教师的指令操作。

如:“教圆的面积时, 让学生把圆分成16等分的小扇形, 并照书上样子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让学生自己悟出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圆的一部分长度”, 宽是圆的哪一部分长度, 圆的面积怎么样计算的道理, 从而推导出圆的计算公式, 此做法, 没有给“学生创设探索、思考的环境”因为学生在面对如何求圆的面积这个问题时, 教师并没有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在不知何故的情形下, 去从事等分圆的操作活动, 接着再照书上模仿拼成近似的长方形, 在这里学生只能是一个被动的机械操作工, 多数学生只有行为的投入而缺少认识投入和积极的情感投入。

语文教学中的读 篇11

【关键词】新课标;读题能力;化学教学

0引言

只有学生到了初三阶段,学校才会为学生开设化学这门课程,這一阶段的学生要面对中考这一难关,相比较其它阶段的学生来说拥有较短的学习时间,但是相对来说又有比较重大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但要传授给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使学生利用解读化学试题的途径,深入的理解并掌握化学知识。

1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读题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必要性

1.1对学生进行读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提炼出题目中的关键数据

初三阶段的大多数学生在解答化学题目的时候,都不懂得该怎样将自己脑袋中所存储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的题目中,难以将答题的关键点找出来。对学生的读题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能够让学生在初读化学试题的时候,快速地将解题的关键点找出来,从而有效地提炼出解题的关键数据,使解题有了进一步的依据。

1.2对学生进行读题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的解题效率得到提高

初三阶段的大多数学生普遍都觉得化学课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比较富有趣味性的过程,学生能够比较轻松的掌握化学中的基础知识,可是往往到了要解题的时候就会有问题出现,导致学生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化学成绩。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将学生的读题能力有效地培养起来有助于学生在读题的时候就能够将隐含在题目中的化学知识快速的找出来,再结合使用自己所掌握的一些化学基础知识来解答题目,这样一来就可以获得准确以及高效的解题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1.3对学生进行读题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对题目要求进行良好的掌握

根据相关的调查发现,初三阶段的一些学生在进行考试的时候,因为没有合理的安排做题时间导致他们仓促地对题目进行阅读,这就会造成学生在没有弄明白题目要求的情况下就开始动笔进行计算,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解题错误现象的出现[1]。对学生的读题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在弄明白题目中所包含的有用的已知条件以及需要计算的结果之后,再将需要用到的化学理论以及化学概念找出来,以化学的涵义为切入点,使解题的途径得以确定,最终对相应的题型进行掌握。

2新课标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读题能力的措施

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所具有的教学目标已经随着不断推进的新课改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将学习的方法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对化学知识的解题技巧以及学习方法都能进行良好地理解与掌握。以下将会举出一个探究化学的例子:

李丽同学看到奶奶在整理厨房的时候打翻了一瓶醋,而这瓶醋洒在了火炉旁的草木灰上之后就出现了气泡,这些草木灰是玉米杆燃烧后所得 。于是她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草木灰的成分。首先是问题的提出:草木灰具备哪些主要成分?产生的气泡中是什么气体?第二步是进行猜想:李丽同学猜想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第三步是进行实验:为了对猜想的合理性进行验证,李丽同学分别取了少量的醋以及少量的草木灰,经过老师的允许进入实验室进行制取以及验证气体的实验。第四步得出结论:通过实验的验证表明李丽同学所作出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就一定会有____(硝酸盐、碳酸盐还是硫酸盐)含在草木灰当中。最后一步是进行反思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在进一步的实验探究过程中,测得钾元素含在草木灰当中。王刚为了验证草木灰中含有钾元素所设计实验方案和李丽·的实验方案具有不同的反应原理,那么实验中可以观察到_____现象。

2.1对信息的内容进行提炼,理清主次内容,突破重点内容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要求时,学生就已经通读了题目,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提炼出题目中包含的主要内容,从而在解题的时候能够对题目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掌握,比如在验证猜测气体的过程中同学们已经猜到了是二氧化碳气体,根据这样的猜测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猜测引导学生对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回顾。学生通过教师的这种引导,就能够明白在今后解题的时候怎样能够将问题的主次分清楚[2],从而能够对相关题目的重点内容进行解答。

2.2对题目要进行反复的阅读,对于题目的具体要求必须要确定、

在初三这一阶段中,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学习化学是十分有趣的一件事情,可是在做题的时候往往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出现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运用正确的方法阅读题目,没有弄明白题目中的意思,这样一来就难以在做题的时候运用正确的解题思路。因此,教师在讲解例题以及讲评作业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对化学题目进行反复地阅读。很多学生都知道碳酸盐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3],那么接下来就要对碳酸盐所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考虑,在碳酸盐与醋发生反应之后,除了会产生气体还会产生一些沉淀物,这样就能解决例题中的最后一个问题。

2.3对学科的知识进行组织和运用,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

教师应该在最后分析并总结题目的时候,对学生做出提示,即提示在阅读以及解答整个探究题的题目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以及运用到的化学知识,比如碳酸盐具备的化学性质、盐酸具备的化学性质等,利用这种提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以后阅读题目的时候,首先就会分析并利用题目内容中所包含的相关基础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自己的所积累的化学知识。

3结语

总而言之,想让学生在化学的考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只有对题目进行正确的解读,才可以对题目作出科学的解答。

【参考文献】

[1]金丽文.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 成功(教育). 2012(04)

[2]郭玉文.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法[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2(06)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读与悟 篇12

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进行目标明确、步骤合理、检测严格的阅读实践, 使学生从不会读到会读, 再到掌握读书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1 自读初悟, 整体感知

在课文学习的初始阶段, 学生运用已有的语言能力自读课文, 凭借掌握的语言文字知识对课文内容建立初步的印象, 为进一步凭借课文进行语例训练, 感悟语言、培养语感打好基础。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自觉能动地感知课文内容。此时的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 读准字音, 不添字, 不漏字, 不读错字。通过读, 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并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 只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他们完全有能力去读懂课文, 感知内容, 并对课文语言表达方式有一定的感悟。在这一阶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好, 引导学生勤查工具书, 对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要及时加以梳理, 使之系统化。同时还可以抓住文章的突破口, 设计相应的作业, 及时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

2 研读领悟, 知情明理

语文教学强调感悟, 学生通过读去理解课文, 读出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形、情、味、神, 理解就到位了。教师在指导学生充分自读感悟,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之后, 应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一些优美的语言, 含有文化底蕴或人生哲理的语段, 作重点指导,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的训练, 使学生知其情、明其理, 并获得语感。

2.1 抓关键词, 知文中情。

“知情”即读书要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要得其“弦外音、味中味”, 要读得入情境。为此, 教师要善于点拨。如果能抓住一些揭示文章内在联系的关键词语, 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精髓, 掌握语言的表现技巧和积累好词佳句。这样读与悟的结合:先读后悟, 悟后再读;默读中自悟, 朗读中互悟。从而, 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

2.2 抓中心句, 明文中理。

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表现在如何指导学生巧妙地寻找理解语言文字的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 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使学生在整体感知语言文字的基础上, 找到开启课文主题的钥匙。

2.3 抓典型语段, 悟写作方法。

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典型的语感因素, 设计有助于语言内化的训练过程, 在反复练读的基础上, 重在领悟典型语例表达形式的特点, 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悟出一般的言语表达规律, 建构言语心理图式, 为语言形式的迁移做好铺垫。

3 熟读成诵, 积累语言

教师要强调诵读积累,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潜思体会, 领悟语言, 感受文采, 培养审美能力。通过熟读背诵, 培植和积淀语感, 获取语言材料, 丰富语言库存, 把精美的词句蕴藏在心中, 把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匠心印入脑海, 把范文中的佳词好句、精彩语段深刻地留在记忆中。诵读到位了, 语言积累多了, 写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4 如何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4.1 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课堂上,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 创设情境, 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另外, “以读为本”, 并不排斥教师的讲解, 其实, 教师精彩的讲解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 引起学生的共鸣, 调动读书的积极性, 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

4.2 形式多样, 百读不厌。

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 为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坚持采用灵活多样的读书形式。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 宜用范读指导;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 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 宜用引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 宜用齐读。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

4.3 组合迁移, 培养能力。

为避免诵读带来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弊端,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读为核心, 创造性的把读和复述、表演、写作等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如:读述结合;读演结合;读写结合等等。通过多种方式, 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从而促进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的积累, 进而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 提高阅读能力。

4.4 重视评价, 激励兴趣。

朗读之后, 要留读后评价的时间, 通过评议, 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评价功能。用鼓励来评价学生, 不仅能使优者更优, 而且能较好地实施差异教学, 让差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以此来鼓励学生多诵读, 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 发展语感, 加深体验与领悟。

综上所述, 采用以读书训练为主线来安排教学, 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了解语言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 丰富语言的积累, 发展语言, 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摘要:阐述了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进行目标明确、步骤合理、检测严格的阅读实践。

上一篇:工作水平下一篇:矿区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