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话题教学

2024-10-02

语文教学中的话题教学(共12篇)

语文教学中的话题教学 篇1

《中学英语课程新标准》 规定话题式语言知识一部分, 以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功能为基础的综合性语言知识。目前, 我国初中英语的教材包涵约24个话题, 各大模块都围绕话题展开。编写人员运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写, 多方位、多层次地在教材中穿插话题。以话题切入, 教师对学生有效输入语言, 从而是学生自然习得语言。

一、英语话题式教学特点

话题式教学是指通过学生讨论相关话题, 并在讨论过程中表达自己观点, 从而掌握新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话题式教学在初中英语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激发学生兴趣, 巩固拓展学生知识面。如:第三单元以西方万圣节为话题, 介绍东西方的节日。通过话题讨论, 拓宽学生的视野, 更加了解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二是提高思辨力,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讨论是一种思想上的交流, 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 老师引导学生全面客观看问题。三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很多话题都是发人深省的, 如:第五单元列举的助人行为, 一般情况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四是帮助梳理结构, 在初中英语中四五六三个单元讨论人与自然关系, 让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启发环保意识, 复习旧知识同时学习新知识。

二、话题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实施可能性

在近十几年的外语教学中, 逐渐将语言作为一项交际工具而非探求语言本身艺术。普通教育理论的发展如体验式的学习理论等, 有力支持了话题式教学。语言是一种表达功能意义的方式, 所谓的语言学习并不仅仅是学习“用法”, 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因为学习外语的重点并不是语言本身, 而是要将学习和学习语言的人相关且联系在一个有意义的话题上。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 依托式语言的教学理论应用特别是话题式教学应用最为广泛。

三、初中英语话题式教学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话题式英语教学前提是创设外语情景。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学生才能理解讨论的主题和运用的语言。英语教学如果缺失语言情境, 很有可能只顾语言形式。创设情景主要包含以下策略:利用课堂上的资源创设情景, 探讨话题“Is that your bag?”, 这种简单的情景不需要多媒体, 可以直接利用学生的学习文具资源;利用师生的资源创设情景, 如讨论“When is Rose’s birthday?”话题时, 可以让现场师生进行情景创设, 可以让学生对周围同学进行生日的采访;利用教室的教具创设情景, 为创造比较真实的环境, 通常我们需要课前准备一些教具, 如:数量问题“How many are those chalks?”;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 可以摆脱时空的限制, 利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作用创出身临其境的情景。

四、初中英语话题式教学制造信息差教学策略

Information gap也就是信息差, 是人交流以及沟通的直接原因, 通过语言交流本质就是要交流信息弥补双方的信息差距。所以, 当进行话题式英语教学,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运用语言进行真实场景的交流时, 针对这种语言项目在情景中制造一定的信息差, 利用学生希望填补信息差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欲望, 引导学生利用语言交流信息。如:话题“Where is my schoolbag?”中一组对话:

Li Lei: hello , Rose!

Rose:Oh, yeah!I can’t fi nd my bag.Where’s it?

Li Lei:Hmm, is it under the chair?

Rose:No.And it is not on your desk.

Li Lei:Oh, look!It is on the sofa.

Rose: Oh , yeah!Thank you.

设置这段情景式, 让学生参与表演。虽然学生之前就读过, 对这组对话没有信息差, 但是教师可以让他们模仿对话, 藏起某几个学生的书包, 让他们切身体会寻找自己的书包。同时也调动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有的说“Sorry!”, 有的就会帮忙“It is under the desk”等等。所以, 话题式语言教学中信息差除了更具真实性运用语言, 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交流沟通的欲望。

五、初中英语话题式教学多维互动教学策略

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主要是指语言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语言交流的机会, 利用多种形式, 师生互动, 在互动中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水平。多维互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 做到人人参与课堂, 在相互协作中提高英语的交流能力。

六、结束语

初中英语教学中, 话题式教学是目前最受师生欢迎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英语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规定, 英语教学教材必须包含话题项目, 分别健康、体闲娱乐、为个人与家庭、节日习俗、日常生活、学校生活以及居住环境等。这些话题既要相互独立, 又能与其他篇紧密联系。有效的话题式教学可以激活学生的封闭记忆, 开启学生的心智, 激发学生的潜能。话题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运用语言的场所, 在这个平台下, 老师还要恰当运用相关的教学策略, 提高话题式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进行语言思考交流, 将语言学习融进听说读写中, 真正培养英语交流做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文珍.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及话题式教学的开展[J].中学教学参考, 2013, 10:87-89.

[2]陈玲芬.初中英语教师如何提高学生早读效率——话题式早读的尝试[J].英语广场 (学术研究) , 2013, 07:133-134.

[3]丁庆娟.初三英语复习课有效教学探究, 从一次市级公开课 (话题式) 复习谈起[J].学英语:初中教师版 (5) :2-3.

语文教学中的话题教学 篇2

——八十中学  金志强

.10.3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话题作文可写什么?

2.简单掌握话题作文拟题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常规训练

课代表带领读课文《三十年的重量》课文。

刘水音做成语练习两则。

2.导入  :话题作文就像诗中所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样,

一下子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它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级别的考试中,面对这种形式,就需要我们尽快了解、熟悉、掌握话题作文的一些规律,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写好话题作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点,(一)话题作文可写什么内容(二)话题作文的拟题思路。

 

3.请看大屏幕: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话题作文的例题,它是由红色所代表的提示材料加黄色所代表的话题及蓝色所代表的话题要求三部分组成,请大家一起读一下。(屏幕显示如下材料)

 

话题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事情,令我们感动的人。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场景,有时是他的一个微笑,有时是他伸出的手,有时是他的眼神……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见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人。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题目自拟

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⑶.字数600字以上

 

 

师:(读完后)我们在读文章时出了一个错误。

生:文章括号内的内容不要读。

 

4.提问:上周我们写了这篇文章,已经有了自己对这个话题的理解,现在我们打开卷子,给你五分钟的时间,结合材料一中的四篇文章,思考一下大屏幕所给的思考题,文章各写了什么内容?

生:(自读五分钟)

师:时间到了,同学之间分组讨论,交换一下你们的一下意见,一会儿找同学发言。(2分钟)

师:(2分钟后)哪位同学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我喜欢第一篇文章,因为秋天能让人回忆,秋天有特殊感觉,能引起遐思,词句都非常美我非常喜欢

师:他说自己非常喜欢,也就是说此篇文章是以秋写感动。

生:第1篇写秋的景色及感想,第2篇写作者初三时的心理变化,通过运动会

上的一个人事例来写感动,第3篇写小作者,在非典期间得到的关心与爱护,

第4篇写中国载人飞船成功上天这件事。

师:她说的非常好,还有没有其他同学发言。

生:我只想说第2篇文章,第2篇文章的题目是《感动的瞬间》,它讲的是通过不知道哪班的女孩的事例来写的感动,作者写在初三时学生之间都互不信任,互相较劲,同学之间情感封闭,友谊濒临灭绝(笑),在运动会上,跑<?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800米时,一个女生摔到了,但她还是向终点跑去,作者为此而感动,让我们知道了初三的生活并不应该如此麻木。

师:你们初三的生活是如文章所说的那样吗?

生:不是(一起)

师:初三(1)班是不是这样麻木的呢?

生:不是(一起)

师:你们的感情是特好吗?

生:是!(笑)

师:我们再考虑一下,事实上,这篇文章内容是通过其他人的事例而感动,再看其它2篇文章,第3篇、第4篇都是写事文章,又有什么不同,谁能发现。

生:两篇文章都是结合重大背景而发生的事情,不同点是第一篇是作者自己的感受,第二篇是作者通过别的媒体来知道的,通过电视来了解的,着重写自己感受的,第四篇选材好,它结合航天发展形式来写感动,发表自己的评论,使文章有血有肉。

师:不是评论,应是议论,这第一篇文章也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不过是大事,而非典也是大事,而他更多是结合自己体验来写感动,还有没有。

生:我发现第三篇是以一封信的来写感动,题目是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但内容没有出现父母的事,只不过是以这种书信形式来反映同学对它的关心,结尾才写爸爸妈妈,这样反映出感动。

师:这篇文章只写同学的关心吗?还有谁?

生(齐):护士、老师、还有其它不认识的人。

师:这篇文章是用书信形式写感动,其它几篇呢?

生:第1是散文,第2是记叙文、第3、4是以抒情议论为主的文章。

师:好,,同样一篇关于话题作文的材料,这四篇文章一篇是以散文形式来写感动,一篇是以书信形式来写感动,一篇是以记叙文的形式来写感动,还有一篇是以议论抒情为主写感动的,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大屏幕,念一下屏幕的内容。

生:一起朗读幻灯上显示的资料。

师:事实上我们还可以用议论文,说明文,小说,戏剧等形式来写感动这个话题,

现在我们想想,一个话题作文,引出这么多内容,这么多形式。

 

5.提问:话题作文同以前我们见到的作文形式比起来。你认为特征是什么?

生:写好内容很多,范围很广,学生散文好,你可以写散文,写不了散文,可以写记叙文,总之能发挥你的特长。

生:话题作文中提示的材料夹杂在文章中,语言更好,这样才更有色彩。

师:非常好,提示材料的语言,不是夹杂文体中而是夹杂在文章中,

生:我认为话题作文可选的题材多,这样能让我们写出真实情感。

师:非常好,没错,话题作文表面上被所确定的话题而限制,但由于提示材料的开放性和要求中的文体不限,就使得我们在写作范围、具体体裁、主题、立意、写作手法上有了更大的空间,也就是话题作文可写的东西太多了选,因此我们学生面对这样一个创作空间必须要进行一项工作――选择,选择什么呢?记得我们曾经听过这么一个故事,现在请孙中杰再讲一次这个故事。

孙中杰:英国报纸上做了这样一道题,如果法国的艺术殿堂卢浮宫突然失火,里边有许多艺术珍品,而现在你时间有限,你选择救哪一幅画?答案是选择离门口最近的那幅画,这件事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成功不是实现最有价值的,而是实现你最有能力达到的。

师:道理非常明确,面对艺术殿堂卢浮宫里边的珍品,要选择你能选择的东西,

同样当你面对话题作文展现给你的巨大创作空间时,你要做到化大为小,从话题中选择可以写的并且你有能力写的文体与内容。

师:配乐读一篇关于感动的作文《谈“感动” 》

(文章读完后,全班都沉浸在文章之中,没有反映,)

师:(笑)你们在班上不是这么鼓励我的。(全班鼓掌)

师:听完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好,感动。

生:我觉得特别好,我都慌了,因为他写的好,当堂作文写得特别有条理,所以我慌了,我怎么办。(在场的人都笑拉)

生:好,真好!听完后我认为它特别清,当欣赏完文章后,他可以清除心理垃圾,配上音乐,音乐能一边欣赏,心里很舒服(在场的人都笑拉)

师:(笑)我一定得说一声,要不说,别的老师还以为他是我班的卫生委员。

生:挺好的,但他好象没有举例子。

师:为什么没有例子。

生:因为它是散文,老师,文章很美,听完后有些想哭。(笑)

师:那就哭吧。

师:好了,这篇文章我拿到时感觉也是非常好的,语言很美,撩人情思,内容是文章要求中可写的,学生也有一定的能力用散文的形式来写这个话题,但随后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请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发没发现问题。

生:噢,题目是议论文的题目,他是《谈感动》,而内容却是散文。

师:对!你把这篇文章改一下,你改什么?

生:改题目。

师:对,起一个什么题目好呢?

生:就叫感动就行了。

师:文章题目与内容不符。看来.都是题目惹的祸,,题目是议论文的题目,内容是散文,因此我们要明白两点,其一,文体不限,是指不限制你选择什么文体来写,但当你选择一种文体时,必须严格按这种文体的特点来写,其二此篇文章的“文题”不相称的问题告诉我们在话题作文中,当我们确定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后,拟一个恰当的题目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师: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材料二,材料二中有38个有关感动的作文题目,这些题目有的来自你们的作品中,有的来自作文书上,有的来自网上,现在我们从这些题目入手,根据这些题目你分析总结一下,话题作文的拟题有那些思路方法?(时间是4分钟)

师:(4分钟后)我先示范一下,比如说第一个标题《感动》,它和我们的话题有什么关系?

生:题目就是作文的话题。

师:对,没错!由此看出用话题作文中的“话题”作为题目就是我们的一种拟题思路。还有没有其它的思路?

生:第12个题目是《一个令我感动的人》,一看题目就知道要写人,

师:好!这就意味着可以以人作为文章的题目,如《感动的中国人》

生:第28个标题是《一件令我感动的事》,说明还可以以事写感动。

师:概括的非常好,还有没有?

生:老师您看有的题目是《微笑》《声音》,这些题目都是提示材料中出现的词语,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拟题时能从提示材料中找答案。

师:其实就像朱自清的《背影》一样,“微笑”“声音”都是作为文章线索,以线索作为文章的题目就是一种思路。

生:现在我们看一下题目《暗星》《悲》,这些题目我们都不知道他要写什么?所以可以找一些好的词语来做标题,还比如《感动,人生的一缕阳光》《珍惜那一抹泪痕》这些题目听起来很美,我认为挺好的。

师:的确,有些题目一下就能吸引我们,我们可以引用一些好的语句作为文章题目,这也是一种拟题思路,我发现我们同学很聪明,刚才概括的思路都非常好,我们现在看一下大屏幕,大屏幕展示的是当我们面对话题作文时,我们可以从哪些思路入手,给文章拟一个好的题目。(屏幕显示如下材料)

 

拟题的思路方法

l        以话题作为题目《感动》

l        以人、事为题目

《让我感动的人》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感动着的中国人》

l        以情态作为线索(话题提示)

《眼神》 《声音》 《善意的微笑》《感动的微笑》

l        以内容、中心作为题目

《因美丽而感动》 《友情令我感动》《感动等于幸福》

l        以诗意的词作题目

《感动,人生的一缕阳光》 《珍惜那一抹泪痕》《落下的叶子》

l        引用诗句、名言、歌词等作为题目作文训练

6.能力训练(作业 ):

请结合今天所学到的知识,给下面的话题作文作一个提纲并拟一个好的题目。材料:达芬奇说:“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

理。如果他有理,你就修正自己的错误;如果他理亏,只当没听见。若他是一个你所尊重的人,那么可以通过讨论,婉转地指出他不正确的地方。”

请以“批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题目自拟

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⑶.字数600字以上

 

7.师:(结束语)当你面对一篇话题作文时,你必须记住一个字“能”,按照提示材料与话题要求你能写什么?结合自己能力你能选择什么文体写什么内容?当你在确定所写文章的内容与中心时,你能拟一个即能恰当表现内容中心又能吸引人眼球的题目,谢谢大家!

 

8.板书设计 :

可写什么←――能――→能写什么

拟什么题

 

 

 

 

谈写作教学中的三个话题 篇3

一、观察要立体

感受的敏锐性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没有对周围事物进行细心的观察,感受便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对观察能力进行训练。观察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而不是平面的、单一的。

国学大师钱穆写的一组回忆散文中谈到当年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讲的:“又一日,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静观四周形势景色,各自写下。再围坐,命诸生各有陈述。何处有人遗忘了,何处有人轻重倒置,何处有人先后失次,即据实景互作讨论”“余又告诸生,今有一景,诸生多未注意。诸生闻头上风声否。因命诸生试各静听,与平日所闻风声有何不同。诸生遂各静听有顷。余又告诸生,此风因穿松针而过,松针细,又多隙。风过其间,其风飒然,与他处不同,此谓松风。试再下笔,能写其仿佛否。”

由上文观之,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教师也應该有计划地提供给学生一定的事物,让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下去进行观察。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感受要真切

感受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细心的观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础,但还不是全部。要形成感受,没有情感的参与是不行的。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刘勰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要以精诚感人,以情感动人,则作者必须是一个精诚的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

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面对同一事物,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因之激起无限的情感,写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而有些学生却不能?这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没有积极调动起内心的情感因素。

“触景生情,睹物生情”并不是说有景有物就能生情。景、物、情是一个互动体,一个内心没有多少情感冲动和体验的人怎么可能对外物生出情来呢?而对于情感丰富的人来说,一个平常的动作,一片普通的树叶都会触动他(她)的情思,有情才会使他(她)所表现的事物灵动而富有韵致。

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生命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之所以感人肺腑,广为流传,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情真意切,打动人心。一篇好的作品就是抒发作者对生活中的人、物、事的真实感触的;相反,虚情假意是成就不了好文章的。清代学者钱谦益曾经说:“真,则精金美玉;伪,则瓦砾粪土也。”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这样以真情实感打动读者的美文。

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为什么能感动几代人?这正是因为作者赋予了父亲的动作、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同样如此。普通的、平常的事物正是有了情感的浸润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三、思考要深刻

观察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得外界信息为主要目的;感受是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思考,则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在写作中,思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

如果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那是不完整的。认识生活既要感性,又必须理性。对生活的思考,是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至普遍、从表象到本质的逐步深入的过程。一般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经验为基础,间接地认识客观事物;

②由表及里,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或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③由个别到一般,将自己的个别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情感的概括。这种概括越广泛就越具有典型意义,就越能引起共鸣。

创新——数学教学中的永恒话题 篇4

一、快节奏的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积极创新的基础

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同一列启动的列车, 由于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加上高速转动的惯性作用得以欢快流畅地驰骋, 如果一旦削减动力放缓速度, 必定影响进程。

专家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快节奏是对课堂教学速度与效率的一种个体情感体验。在现实中, 我们经常看到, 同样一个老师, 同样一本教材, 同样一个教学环境, 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 有的学生认真投入, 积极思考, 思维专注且清晰, 有的学生却因为思想分神放慢了思维的脚步, 导致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不佳。此时, 如果老师一味地追求教学的全面丰收, 势必放慢教学的节奏, 甚至于一等再等, 殊不知这正是消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症结所在:一部分学生由于不安分于无谓的等待, 开始放慢思维的列车前进的速度, 参与率和专注力大打折扣;而那些原本就习惯于等待的学生, 则始终以“稳健”的姿态等待着老师以牺牲大部分学生的创新热情为代价而带给他们的“加餐”, 久而久之, 习惯成自然, 课堂效率可想而知。

那么, 在非常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创新, 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快节奏教学是有效的基础途径之一。美国“启发策略研究所”的研究也表明:当老师在整堂课里快节奏地讲解授课内容时, 学生们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在快节奏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内时间,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以大密度、高强度的教学手法对知识进行认知或创造教学, 快速、密集地进行重难点的教学及练习, 环环紧扣、快速衔接, 使每一位学生心神专注, 精神始终处于高度集中与积极思考之中, 从而让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知识量。当然, 快节奏教学教师执教难度较大, 它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快节奏教学中, 教师备课要更趋精细化, 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较强的语言能力及娴熟的教学技巧, 要自然处理课堂过渡, 珍惜课堂练习时间, 不能养成课内不全课外补的不良教学状况, 开课导入、新授教学、操作练习等教师都要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灵活多样的教给方法是启迪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重要途径

素质教育提倡不仅要学生“学会”, 而且要“会学”,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 这正如人们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创新意识的形成, 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 而是在“会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学会”是“会学”的基础, “会学”是“学会”的创造。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努力将“灌输”变成“引导”, 时刻鼓励学生“我会学”, 将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创新。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该怎样设计教给方法, 怎样鼓励学生更好地由“学会”到“会学”呢?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创设情境。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合理、民主、宽松、活跃的课堂情境, 能促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力, 使学生想学、乐学, 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

其次,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学具及多媒体, 充分调动创新意识。尤其是在低段数学教学中, 合理使用学具及多媒体技术, 可以化抽象为直观, 将数学现象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 提高学生的洞察力, 拓展学生的数学概念, 降低学生的认识难度, 变难为易, 使学生“乐学”“善学”, 从而成功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当然,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设计引导的方法, 同时也要十分注意学生“学”的动向。教师要懂得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带着“为什么”去自学, 带着“这是惟一的吗”质疑去自学, 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知识达到懂和会, 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 达到对新知识解决问题办法的认同, 使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 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和办法, 即求“会”, 求“同”, 求“新”。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采用多种方法启迪学生“我会学”, 学生的创新意识将会逐步形成。

三、“跳一跳, 摘果子”是鼓励学生不断创新的动力

“跳一跳, 摘果子”这一形象而生动的描述已经深入人心, 它所蕴涵的深刻的教育理念被广大教师推崇, 并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新课程标准》指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若能尊重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 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 例如数学问题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又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乐学善思;既要使学生认识到答案不能唾手可得, 又要给学生以只要认真思考, 反复实践定能解决问题的希望等等。这样因材施教, 每位学生将主动地投入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发展区中, 使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首先要让学生找准起跳的位置, 瞄准要摘的果子。教学中的“果子”要达到“高度适中、质量称心、孩子满意”的标准, 使“果子”能符合、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要求, 让他们看到“果子”时, 就有“摘果”的冲动, 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有了学生想摘与可摘的“果子”后, 如何让他们会“摘”呢?这就要使学生在“果园”里学会如何取之有“道”了。教学中, 教师应创造条件, 提供机会, 帮助学生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既让他们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又使其在探索知识发生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创新的方法, 培养思考、创新的能力。这样, 所有的学生都能站在各自的“起跳点”上, 运用自己的跳跃方式“跳一跳”, 达到既“摘到果子”, 又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跳一跳, 摘果子”, 是鼓励学生不断创新的动力, 它让学生在探索中得到体验, 在体验中实现个体的发展, 这样的课堂也定将融知识、技能、思维、情感、创造于一体, 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总之, 数学的核心是创新,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及潜在的智慧和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突破自我, 给学生一些“自由空间”, 使学生勤思考、勤讨论、勤质疑, 让他们去表现、去想象、去创作, 这样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 同时也为培养学生“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我们要合理运用学习策略, 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 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 同时也为培养学生“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话题作文教学设计 篇5

1、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使学生驾轻就熟,扬长避短,巧妙为文。

2、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事可写、有景可描、有理可说、有情可抒的有利条件。

3、在今后的写作中,避免出现“千人一面”、“千口同腔”的雷同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冲破旧有的思维定势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内容及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写出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鲜活的文章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指出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出现“千人一面”、“千口同腔”的`雷同现象

第一、选材不新。

话题作文没有规定一个题目,但学生拟题就决定了文章题材选材,有的学生在拟题只着眼于内容是否“好写”,是否“易写”,而没有考虑到是否“写好”,是否“写新”。比如,当教师出了一道作文题,以“面对”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大部分学生把题目定为“面对挫折”或“面对成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多的拟题雷同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这些学生觉得对“挫折”或“成功”这两方面的题材比较熟悉,觉得有话可说,可是,一旦提起笔来,就会发现这两个题目很难写出特色,很难写出“新意”。再者,若大家都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岂能不出现“千人一面”的雷同现象?

第二、文体单一。

文体即文章内容的载体,它是文章显诸于外的表达形式。体裁的运用正如裁缝裁剪布料一样,如样式裁剪得新颖得体,穿起来就会令人赏心悦目,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同样,若文体运用得当新巧,就会使文章怡人耳目,收到锦上添花之效。“文体不限”,给予学生选择文体的最大自由。从命题的角度讲,就是“淡化文体要求”,而其实质乃是解放作者的“手脚”,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但学生大部分把文章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偶有散文或童话等,其他文体则很少有人问津。当着那些芸芸众“生”,以常用文体“百团大战”的时候,你若不能在体裁上别开洞天,另辟一片新天地,何能领异标新二月花。

第三、结构平直。

学生写记叙文,大多按时间顺序,像记流水帐一样,来记叙自己的一次经历;写议论文,大多是“总论一分论一总结”的三段论式。不同类型的文章,各有其常见的结构模式,如果大家都按照这个模式来写作,那么势必出现上文所说的“千人一面”的应制之作,文章平直,则恰似一潭清水,没有丝毫波澜,读来如流水帐一般,索然无味。

语文教学中的话题教学 篇6

【关键词】话题设计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话题就是对话的题目,是开展对话和讨论的依据。话题主要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课堂上,围绕话题来进行师生之间的对话,层层深入,能够使问题不断地衍生为知识并且不断发展出新问题,并且“问题”是能够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对话的体系一个桥梁。所以话题设计是对话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是话题教学成败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话题类型和话题设计两个方面,谈谈初中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话题设计。

一、话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话题设计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问题要有意义,要有价值。话题设计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低级的问题条件是给定的,解法是已知的,在通常情况下答案也是唯一的。明确中级的问题条件,但问题的解法是不确定的,允许有多种多样的求解方案,因而结果也是多元的;在解题中,单纯地依靠记忆是不行的,学生须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假设、验证、判断、推理。

第二点,问题必须要具有开放性。这是指问题在从初始状态想目标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并不是唯一的,它允许多元路径和多元目标的存在。对话教学中话题设计的开放性,要求教勤?怎样才能做到勤?这种梯度提问,学生悉心体会,水到渠成,它可以使学生有思考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课文的内容和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点,问题必须要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即问题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且需要包含大量的未来的成分,既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同时又不会使他们产生失望和挫败感。

二、话题设计的策略

话题的设计一定要让学生们“有话想说”,老师们一定要对教材和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所设计的话题一定要符合教学的内容,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如讲故事的形式等。在初中教材里,文言文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叙事性的,具有较强的故事性,采用初中生喜欢的讲故事形式来设计话题, 既符合教材的特点,并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热情。比如《再塑生命》一课中,师生通过对话交流,明白了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还教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我另一只手手心里写出“水”这个字,使我终于领悟到“水”这个字就是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从此,海伦·凯勒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没有固定的标准与答案。没有答对答错的心理压力。

(一)师生学导过程中进行有水平的对话

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学生们的表现一般是:一声不吭、答非所问或基本答对问题,但是同预期的答案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启发、点拨。戴伯韬说:“教师当然须教,丽尤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教师在学生回答同题卡壳时,应重在疏导,不能当即提供参考答案,教师应使用最佳提问方式,给学生搭桥铺路。创设条件,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常见的提问方式如下:1. 浅中见深问。以达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的境界。2. 顶针连环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地连续提问,以引导学生领会问题的实质,提高分析能力。3. 相提并问。通过比较的方式进行提问。可以是词的比较,也可以是段落篇章的比较,还可以是不同观点、不同方法、不同风格的比较。这种提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

(二)教学话题要让学生“有话能说”

上面提到的“有话想说”主要是针对话题形式而言,如果真正使得“教学话题”能够在课堂上发挥作用,就需要将教学话题探究活动具体化,明确地提出活动的要求与步骤,使学生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仅做到“有话能说”,而且不会胡说乱说,从而有效落实教学目标。例如对《曹刿论战》中“鲁庄公讲故事”这一教学话题,我在设计中就对整个活动有如下的规划:话题:鲁庄公向自己的儿子(和同学们一般年龄)讲述曹刿的故事。任选一个(也可指定每小组讲的内容):故事一:曹刿请见故事二:长勺之战。在话题设计中,在讲故事之前要求学生朗读和翻译课文,同时,讲故事要求内容要准确,听故事的要求结合原文指出不准确的地方。目的就是要学生扣紧原文,时时回到文本中去,把文言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落实到位。同时,明确的步骤则保证了活动由浅入深、有序开展。使学生确实做到“有话能说”。

三、结语

课堂的实践证明,通过实施话题探究的教学方式,抓住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两大重要因素——思维训练也语言训练,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很好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

【参考文献】

[1]冷慧.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设计[J].考试周刊,2013(4):42-44.

[2]余钿花.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2(9):132-133.

“近体原则”在话题教学中的运用 篇7

如何将课文作为话题, 如何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课文话题所引出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教育学理论中的“近体原则”在中学课文教学中的运用, 为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了一条新路。

“近体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应尽可能缩小教与学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 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 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心理状况、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 认真分析教材, 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 缩小教与学之间的时空差距以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近体原则”可分为时间近体原则、空间近体原则、心理近体原则和活动近体原则。

1. 时间近体原则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师生要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材料, 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些重大事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话题, 用课本知识去分析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原因和背景。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还有利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在教学Saving the Earth一课时, 教师可运用时间近体原则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话题:Why do the people along the Changjiang River often suffer from floods?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 用英语进行讨论。学生人人参与, 气氛活跃, 经过各小组发言, 归纳出中国长江沿岸常发生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 河床抬高, 河道变窄, 雨水集中, 山坡植被破坏严重, 围湖造田, 森林遭砍伐。接着我又不失时机地引出另一个话题:What can we do to prevent such a disaster in the future?这一问题的提出再一次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探讨, 各抒己见。通过小组归纳总结, 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结合Reading materials的话题, 我布置了本单元的写作练习:What shouldwe do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2. 空间近体原则

受全局性和典型性的限制, 教材在选材时不可能照顾到所有地区。由于教材所选事例发生地距离远, 在教学中直观性差, 感受性弱, 学生的兴奋点不易被激发, 因此教师应以课文内容为依据, 尽量结合当地典型事例, 从课文中引出最受学生关注的话题。

例如, 在教学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New Zealand等课文时, 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抓住时机, 设计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情景, 引导学生从location, climate, history, culture, language等方面简述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情况, 就会缩短课文内容与现实问题的空间距离, 自然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课后, 布置写作练习:My Home Land或My Home Town, 学生就知道如何写, 写什么内容。

3. 心理近体原则

心理近体原则是教师从实际出发, 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通过创造性的设计, 从课文中引出学生最关注和最感兴趣的话题, 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 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 在进行Stephen Hawking一课的教学时, 充分利用课文中Stephen Hawking不为病魔和瘫痪所吓倒, 以惊人的毅力和信心成为物理界探索宇宙的先锋并且乐观地面对生活的事迹, 不失时机地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阐述自己的人生观, 启发学生学习科学和科学家的精神, 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经教师指导, 学生就能够联系实际回答问题。课后, 布置写作练习:My Best Admired Person.

4. 活动近体原则

智力的发展不应仅仅停留在课堂, 教师应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去发展, 在实践中去进行体验和回味。因此, 课余时间和节假日, 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校园, 把枯燥的语言变成谈经验和谈体会的交流会。

例如, 在教学News Media一课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情谈谈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学做一回记者, 被采访者可以是不同行业的人。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 学生个个争先恐后用自己所学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样, 不但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表达的能力, 而且融思想教育于教学中。

语文教学中的话题教学 篇8

一堂课中精彩的导入环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去。导入环节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关于教学内容中学生在学习本内容前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的重要阶段,而学生对这些内容的认知情况就是所谓的前概念,不同学生的前概念往往不同,认知上的矛盾冲突将研究内容聚焦,而交流中的前概念,能更好地帮助儿童改善和获得新概念。

一、什么是聚焦话题

“聚焦”本是物理术语,意思是控制一束光或粒子流使其尽可能会聚于一点的过程。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1)深浅的程度;向下或向里的距离:测量河水的。(2)(工作、认识)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3)事物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程度。(4)属性词。程度很深的。(5)表示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很高。“话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谈话的中心。“聚焦话题”在教学上早有出现,尤其在科学教学上,很多时候它出现在一节课中的导入环节。我理解它的意思是:教学中关于要研究的问题,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联想等活动,勾起他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即使有些问题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凭借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并且这种解释不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出发而推出的有一定逻辑一致性的假设。这些内容是学生的原有概念(有时是想法),不同学生的不同认知,激起了矛盾冲突,也不断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学生们的原有概念就好像物理术语中的一束光或粒子流,学生们认知上的矛盾冲突就好像是物理术语中的尽可能汇聚的点。因此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创设情境中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就是聚焦话题,也是一节课中即将探究的内容。

二、聚焦话题的意义

1. 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2. 当学生出现矛盾冲突时,确定研究问题,激起研究兴趣。

3. 教学中充分利用前概念,促进新概念的形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聚焦话题的方法

“教必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空间、时间等多种要素构成的纷繁复杂的过程。一堂课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聚焦话题的方法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的内容应有不同的聚焦话题的方法。经验丰富的教师非常重视聚焦话题,十分讲究聚焦的艺术性。我认为科学教学中有以下聚焦话题的方法:

1. 实验法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操作实验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的、丰富的感性知识,为引发学生的前概念奠定了基础。聚焦话题也常用实验导入法。例如,教学首师大版科学教材第六册第二单元《热与生活》的《勺柄是怎么热的》时,我采用的就是实验法聚焦话题。

上课伊始,教师在学生面前沏一杯奶茶,不断用勺子搅拌。这一情境的创设,为聚焦话题——勺柄是怎么热的,做好了准备。

上课的开始,教师出示一把勺子说:“这个大家不陌生吧!这部分是勺柄,这部分是勺头。我手中捏着的勺柄部分与杯中勺柄部分的温度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杯中的勺柄为什么会热呢?”教师一个小小勺子搅拌热水杯的实验,引发了学生以下的交流:

学生1:1热水让勺柄热的。

学生2:水上的热气把勺柄熏热了。因为热水上方会有热气,热气向上升,碰到勺柄,勺柄就会热。

学生3:热水温度传给水中的勺头部分,水中的勺头热了,勺头把热再传给勺柄。

学生4:水把周围空气变热,空气把勺柄传热了。

学生们的交流,不难看出“勺柄为什么会热”是本节课的聚焦话题,学生对“勺柄为什么会热”的解释,调出了学生的前概念,正是这些不同的猜想情况,激起了学生探究欲望,也为下一环节用特制“勺子”看到热传递现象铺路搭桥了。

2. 故事法

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科学家的有趣故事,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蕴含科学道理的故事。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故事引入法对课堂教学有许多好处: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可以舒缓学生紧张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学首师大版科学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变化的空气》内容中的《热空气》时,采用的是法国的蒙特戈菲尔兄弟受到碎纸屑在火炉中燃烧以后不断升起的启发,进行了一系列更大规模的热气球试验并取得成功的讲故事的方法聚焦话题。教学首师大版科学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简单机械》内容中的《杠杆》时,为学生讲解当他们在幼儿园的时候,父子或母子玩滑梯的故事,从孩子坐在平衡木的位置来聚焦话题。学生对这些有趣的故事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3. 经验法

经验法就是基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积经验,通过教师引导,调出学生的前认知,引起矛盾冲突,从而聚焦话题探究要研究的内容。

教学首师大版科学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植物的花和果实》单元的《果实的结构》时,教师在课前给每位学生下发调查表,让其判断哪些是果实,哪些不是果实。接着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每组学生判断的情况。结果发现有大家公认的果实,如葡萄、小西红柿、梨等。意见有分歧的果实有柿子椒、胡萝卜、香蕉等。学生们不同的判断情况,是源于他们生活经验中对果实结构这一概念的理解,于是教师提问:“你根据什么认为你记录的就是果实呢?”学生们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学生1:我认为能吃的就是果实。

学生2:我觉得果实是长在树上的,所以我认为苹果和梨是果实。

学生3:我觉得水果是果实。

学生4:我认为有籽的就是果实。

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阐述辨别果实的理由,了解学生心目中“果实”的前概念。从判断果实的不同的想法,引起学生的矛盾认知,激起学生寻找判定是否是果实的标准,于是就聚焦了本节课研究的话题——果实的共同特征。

四、聚焦话题的作用

导入环节的聚焦话题不仅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且对其他环节的教学有辅助作用,能促进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促使科学概念的形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以首师大版科学教材第六册第二单元《热与生活》的《勺柄是怎么热的》为例,谈一谈聚焦话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本课是以热水杯中勺柄是怎么热的聚焦话题,学生们的矛盾认知(在聚焦话题的实验法中)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马上进入探究状态。接着教师为学生出示特制的勺子,建立与热水杯中勺子的联系,采用酒精灯火焰的热代替热水。酒精灯给铁片的什么位置加热,热会怎样传递?学生们有不同的想法。于是教师引导学生用0表示加热点,用→表示传热的方向,学生们对加热的情况进行猜想。不同的猜想情况能让学生想更好的办法验证猜想,以便顺利进入设计实验环节。此环节的设计能让学生去除前概念中水蒸气把勺柄熏热的想法,促使学生理解热是在勺子这个物体上传递的。另外,特制勺子与杯中勺子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在设计实验阶段,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到热在勺柄上的传递呢?”小组学生交流、讨论实验方案。汇报、交流中学生们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多个温度计放在铁片不同位置,看温度计上的温度得知热传递的过程;铁片上涂易融化的物体,看物体融化的过程知热传递的过程。谁的设计方案更合理呢?交流中,学生们剔除了操作不规范的设计和实验不容易保证公平的设计方案。他们发现方案中相同的地方都是借助其他物体观察到热传递的过程。于是教师出示提前涂好蜡油的勺形铁片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均匀涂抹一层蜡油的勺形铁片,让我们观察蜡油融化的过程来理解热传递的现象吧!”勺柄上蜡油的出现解决了看不到的热传递的现象,促使科学概念的形成。

在得出结论的阶段,多组学生交流操作中看到的现象,勺形铁片上蜡油融化的过程;实验中将酒精灯给铜丝一端加热,看到凡士林融化的现象;给粘有火柴棍的铝棒一端加热,发现火柴棍离火近的先掉下来,离火远的后掉下来。经过分析,学生不难发现同一物体上,热都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设置话题情境优化语文教学 篇9

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意味着教师发挥了一个教学活动组织者的角色,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同时还应该是对话活动的促进者,始终应激发学生对话的热情,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畅所欲言,并不时地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只有契合的话题才能启发学生思维,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发讲者和倾听者积极投入地参与,起到智慧碰撞、潜能发挥的作用。

案例:鲁迅的《孔乙己》对话教学片断。

师:我们的小说写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但鲁迅先生在小说收尾处却这样写到:“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里的“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有一学生在座位上大声说:必死无疑。

师:噢?这么肯定?

学生纷纷说:种种迹象表明他必死无疑。

师:听听你们的高见。

(学生回归文本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踊跃,合作讨论后积极反馈。)

生1:通过前后两次孔乙己外貌的对比描写,可知他已经死了,长衫是孔乙己灵魂的标签,是他赖以维持其虚荣心的标志,但最后一次出场时他竟然失去了长衫,这意味着他只能走向死亡。

生2:通过当时的天气状态与孔乙己的穿着可知他必死无疑,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穿上棉袄了,而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看来他难以熬过这一个严寒的冬天。

生3:“哀莫大于心死”,前几次出场孔乙己已全力的争辩,拼尽老命也要维护他读书人的体面和尊严,但是在最后他连争辩的欲望也没有了,他的生命力已完全消失殆尽,只能带着无尽的悲哀走向世人为他挖掘的坟墓。社会的冷漠,周围人的漠不关心导致了他的死。

生4:从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也可知他已走向人生的末路,一个死要面子的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尽管被众人嗤笑,但还是趾高气扬地“排”出九文大钱,而最后一次只能抖抖索索地“摸”出钱,他如何生存得下去。

(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设置的话题既巧妙又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很好地挖掘了语文学科的创造性因素。孔乙己的生死问题,鲁迅先生在小说收尾处采用了模糊词“大约”、“的确”这一组合。教师巧妙抓住了这一看似矛盾的组合作为话题,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灵震撼,开启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联想、想象和探究,给他们预留了发挥和拓展的空间,使学生在思考和对话中闪现智慧的火花。这一次对话,在有限的时间和文本内开发了学生无限的创造性潜力。

在对话的三要素:听者、讲者和话题中,话题的设置是关键之所在。话题确立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话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进而影响对话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因而一个好的对话话题应该具备这样的一些特征。

首先,话题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有话可说,并能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对话、交流、探究的兴趣。

其次,话题的设置要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引领学生的思辩,使学生在思考和对话中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

再次,话题的设置要有适度的开放性,语文与生活同在,要给学生留有发挥和拓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对话欲和表现欲,使他们在充沛的感情投入和兴奋状态中,不知不觉地汲取知识,增长智慧。

总之,教师在进行“对话式”阅读教学时,一定要寻找到能与学生展开对话的话题。这些话题要能够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要能够激起学生对话的兴趣。既要求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又要求学生联系实际思考;既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文中人物,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话题的展开切入文章的核心,由此再向四面辐射,这样话题的设置才能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广阔天地。

让“阅读话题”为语文教学导航 篇10

“阅读话题”的设置异彩纷呈, 有的侧重于情感性, 有的侧重于目标性, 有的侧重于层次性。我们认为, 阅读话题的设置也要注意“度”的把握, 让话题推动对话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心中装着“向度”

有效的话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的保证, 阅读话题的确定要为有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教师在设置问题时, 要着眼于教学目标, 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让教学目标成为阅读话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从而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确定的方向, 使潜在的学习需要转化为活跃的学习动机。

设置话题时, 教师要将话题聚焦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 突出重点, 攻克难点。例如在教学《水》这篇课文时, 我设计的阅读话题是:“水包含着多少艰辛与沉重、期盼与苦涩, 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有水的快乐,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缺水的苦涩?”在教学过程中, 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 循着“乐”与“苦”的矛盾线索, 体会到“雨天淋浴”和“勺水冲凉”的快乐, 体会到“挑水之苦”和“锁水之涩”, 体会到村里人以苦为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中, 用一个高度集中的阅读话题, 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研读课文, 交流对话, 发挥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使课文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二、眼睛盯着“广度”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高质量的阅读话题, 应该注重话题的“广度”。也就是说要给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多方位对话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阅读、有创意地阅读, 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 读出新意。

在教学《爱如茉莉》这课时, 教师设置了一个开放的话题:“你读出了爱是什么?”课文中爱的细节就像茉莉的花瓣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文里。在教学过程中, 以这个话题组织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从“散落”处读出联系, 体会那无处不在的爱:从爸爸一回到家和女儿对话中体会爸爸的急切, 在文本的“空白”处展开对话;从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那段文字中体会那无微不至的爱, 在“无声”处读出“心声”……最后, 学生还读出了一首关于爱的小诗:“爱是妈妈心中给爸爸煮的饺子;爱是爸爸直奔医院匆匆而去的身影;爱是阳光下静谧的微笑;爱是病床上紧紧相握的双手;爱是爸爸布满血丝的双眼;爱是妈妈精心伪装的假寐……哦,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教学中, 这个颇有“广度”的话题, 凸显了学生和文本对话、学生和老师对话以及学生和文本中主人公对话,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走进文本, 又走出文本, 超越文本, 从而对“爱是什么”有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了解。

三、鼻子嗅着“深度”

在设置阅读话题时要注意“深度”的把握, 问题设置难度过高, 学生无从回答;难度过低又不能引发思考, 学生在交流对话时会原地踏步, “重复昨天的故事”。在设置话题时, 教师要开掘问题的深度, 由浅入深, 设置具有一定深度、富有挑战性的话题, 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深层的人文内涵, 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层感悟, 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这样, 学生才会与文本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 对话也才会精彩纷呈。

干国祥老师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 从课文走向互文, 从中心走向话题:“《斑羚飞渡》这个虚构的故事反映的是‘人’的故事, 它实际上讲的是面临灾难时放弃谁的难题。面临灾难, 人类中的哪一部分首先应该被遗弃?为什么这样做?谁规定必须这样做?这是一个亘古的难题。我们来看看人们是怎样选择的。”然后链接了现存于武当山的“寄死窑”、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的舞台大火、《泰坦尼克号》沉船时的电影片段等相关文本, 先探讨了作为集体的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是如何作出选择的, 再探讨了在灭顶的灾难中作为个体的权力与尊严问题, 最后归结到“敬畏生命”这一深度主题。课堂上干老师创设了一个“智慧之炉”, 引导学生炼“丹”。要烧旺学生的思维之火, 必须要在“智慧之炉”中逐渐增添干柴, 干老师精心选择了一组材料, 让这些“干柴”慢慢地“燃烧”, 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

四、手里握着“温度”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找准“情感点”设计阅读话题, 为学生营造与文本内容相适应的“情感场”, 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缩短学生与文本、人物的距离。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翠鸟》这篇时, 确定了这样一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我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 想采访你们, 写一篇关于翠鸟的报道, 让全世界的人民保护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教师创设情境, 利用情感的渲染, 形成阅读话题, 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期待、渴望心理, 引导孩子走进文本。在教学过程中, 围绕这个话题进行, 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几个采访的子话题:⑴翠鸟朋友们, 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 怎么回事?书上怎么说的?⑵听说你们有个外号叫“叼鱼郎”, 捉鱼的本领很强, 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捕鱼的?⑶有什么证据说明你们飞得快?⑷我想到你们家做客, 树上找不到, 草丛中也找不到, 你们家在哪里?⑸我打算把你们介绍给全世界的人们, 有现成的文章吗?谁能声情并茂地读给我听听?孩子们的情感被调动起来, 课堂上学生轻松活泼, 学得情趣盎然。

话题作文教学浅见 篇11

关键词:话题作文;命题指导;实践;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366-01

话题作文是近来来中、高考的主要命题方式,因此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热点,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重视平时的训练。

一、话题作文的命题特点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但话题不等于文题,话题式作文只是先提出一个话题,用以指定写作的范围,然后要求考生根据话题的指向性来自拟题目进行写作。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相比,给学生写作的空间更大。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话题、要求三部分组成,其特点是:有“以××为话题”或“只要内容与××有关就行”等较为明确的提示;内容范围宽泛;体裁几乎不作限制;题目自拟。写作时考生就话题构思立意,有一定的自主性、灵活性,也确实写出了不少好作文。但笔者发现,不少学生文章写得不错,题却有些不尽人意。或是拟题没有新意;或是把话题当作文题,题目范围过大,容易“高谈阔论”;或是题不对文,很多同学面对话题,思考了很长时间还不能下笔,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审好题和拟好题。因此指导学生审好题,拟个新颖别致的文题,是写作话题作文成功的重要环节。

二、指导学生正确审题

首先,要弄懂话题作文中话题的作用是点明文章的写作中心。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借用到话题作文中,起的作用还是指明作文的中心。因此,在指导时应提醒学生务必扣住这一中心去写。其次,要弄懂话题作文中材料起的作用是标明写作的范围。也就是作文的内容不能超出材料限定的范围。明白了这两点,按照这两点去审题就不会出现跑题现象。案例: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人的一生谁没有和门打过交道呢?幼年时,家门曾是我们最温馨的港湾;长大一些后,校门曾是伴随我们读书学习的最忠实的朋友;当我们走上社会后,工厂的门、商店的门、医院的门又打开我们多少美丽的憧憬和遐想啊!也许有人将会走出国门,也许有人会走进监狱的大门,人生将会为我、为你、为他打开一扇怎样的门呢?请你以“门”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面对这个话题材料,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审题:门可以是指一扇具体的门,也可以把它比喻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隔膜、人为制造的一种障碍,门还可以是一种封闭的象征。“开门”可以理解为人与人的沟通,或打破某种封闭,或打开国门;“关门”就可理解为自我封闭或人为制造隔膜和障碍。有了以上几种理解,写作思路就可以打开了。你可以由一扇具体的门为线索,叙写一件事,描述一个人,自编一则童话或寓言故事;也可以就门的多种比喻义和象征义展开联想,写成抒情散文或议论文。你还可以用拟人化手法,以小品的形式写一篇介绍有关“门”的知识的说明文,如说说门的起源、门的种类、门的功用等等。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立意、行文就就容易了。

但有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题是审好了,但学生在写作中却常常偏离了原来的“审题”。 比如,以“人生之美”为话题,一个学生确立了这样的写作角度,“人生之美在于紧紧把握今天”,这个视角是符合话题要求的。但是,在行文中,他用这样几个要点去阐释:“今天最美,把所要做的事推到明天是向生命赊欠帐单”;“今天最美,所有梦想的终点都可以用今天的跋涉去逼近”。显然,他是由“人生之美”转向了“今天之美”。再如以“课桌文化”为话题作文,有的同学把课桌文化放到校园中去考察,这本是正确的,但是,后面则由课桌文化不自觉地写成校园文化,大谈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却回不到本题“课桌文化”上去。这种现象在高中学生的写作实践中屡见不鲜。

三、训练学生巧拟文题

“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看书看皮,看报看题。”题目的好坏,不仅制约着全篇的写作,而且会先入为主,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如果“题”不对文,甚至有毛病,无疑会影响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价,进而直接影响到考生的作文成绩。因此,我们应重视话题作文教学中拟题的指导。

1、文题贵在新。拟题时,应着眼于一个“新”字,新视角,新思路,新体验,力求给人一种“没写过”的感觉。比如以“树”为话题作文,考生就通过联想和想象拟出了很多见解独到的题目,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谈本与末的关系》、《木秀于林——谈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这些题目不仅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内容,而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讲求形象生动。要使题目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可以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法,如可用比喻句命题;或对影片、歌曲名以及成语俗语等进行套装、借用、仿造等等,把诗词歌曲、名言警句、成语俗语等引入文题,或略加改造,可以收到推陈出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以“音乐”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拟出的好题如:《同桌的你——一首走着的歌》、《一个没有乐队的指挥》、《锅盆瓢碗交响曲》、《随身听爱你没商量》。化用歌词剧名,诙谐幽默,新颖别致,有先声夺人之妙,值得大家借鉴。

3、有独特个性。一个平庸的文题,不仅会湮没写作者的个性,而且会抑制写作的欲望与冲动。而一个具有“个人声音”的好题目,不但可触发写作者的写作激情,而且会使读者“眼睛一亮”。如《追星族可以休矣》和《将追星进行到底》这两个题目,对中学生追星现象见仁见智针锋相对。一个采用文言句式严肃有加,一个套用现成话诙谐之至,二者个性鲜明,风格各异。如以“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一学生这样拟题:《何时才见乌鸦》,以醒目的提问吸引读者,向人们敲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

创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永久话题 篇12

一.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传授仅仅限于课本, 即就课论课, 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 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 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 回答成了学生的义务。可以说, 传统教育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受到扼杀。现行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所以, 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即以语文教学为主干, 让学生从语文教学中汲取营养, 然后在其他学科和生活的各个层面消化吸收, 转化为各种能力。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 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 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探疑、多发现;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并且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 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 让学生从点滴做起, 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二.追求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所谓的个性化教学, 是指以“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为中介, 师生双方具有的个性化的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在此活动过程中, 通过教师的努力, 在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 (作者) 的对话、生生对话等系列过程中, 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 让他们的个性有一个自主、健康的发展空间,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我们认为, 在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时候, 教师要做好个性化的“四读”: (1) 个性化的“读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努力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习惯以及语文学习方面的差异。 (2) 个性化的“读教材”。教师应先对教材有自己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 读出作品的精神与魅力, 读出有自己个性色彩的感悟和收获。 (3) 个性化的“读自己”。教师要敢于用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来诠释知识, 敢于用教师的个性色彩来造就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 (4) 个性化的“读教学”。在实际教学中, 要充分张扬师生的个性, 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注意:转换自己的角色, 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发展为学生的学提供帮助的服务者;应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 对教材、教学内容作个性化的组合与创新;要提供良好、宽松的学习条件, 适宜学生个性的自由、健康的发展;要创造有意义的情景, 让学生充分的展现各自的特长。

三.激发学生质疑求异的兴趣

学生勇于质疑, 善于求异, 是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能质疑, 表明他们已对问题进行了思考, 在发现过程中已有所探索, 已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正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所未曾言、敢做别人所未能做, 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 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的创造品格。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 多问几个为什么, 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 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 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再就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进而发现新问题, 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新颖的见解。经常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学生产生了兴趣, 就会逐步进入乐此不疲的境地。

四.走进评价的真善美境地

教育的秘诀是爱, 教育是唤醒、是激励, 也是约束和规范。教学评价的宗旨便是帮助学生认识真实的自我。教师的评价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 都应是通过恰当的方式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评价的语言要正确生动, 有趣味性和感染力。让评价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促使学生产生上进的力量。一是要以艺术化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二是用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 让学生体会创造的美。三是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的评价方式应力求多元化, 应将教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结合起来。同时, 教师应欢迎学生对师者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 真心的语言对为师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在师生互动、知己知彼中达到教学相长。

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 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 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 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 才能推进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 从而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

摘要:初中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 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联动模型下一篇:人性化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