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希望

2024-07-20

语文教学中的希望(共7篇)

语文教学中的希望 篇1

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 各种原因, 虽说十分复杂, 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 缺乏现代生活气息, 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 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 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 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 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 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一、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

但是, 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 常常难以有序进行, 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 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 因而往往难以落实, 难以坚持。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 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 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二、作为课程的一部分, 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 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 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 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 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 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 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 内容显得狭窄, 有时也有点陈旧, 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 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 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 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 因而, 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 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 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 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 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 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 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在教学方法上, 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 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 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 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 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 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 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 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三、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

心理学表明, 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 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 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 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 而不是“理论型”的, 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 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 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 在开展学科教学时, 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 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 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 去体会, 去发现。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 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 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 学生通过参加活动, 得到感性认识, 经过反复, 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 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 更是切实有用的。

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 教师切忌越俎代庖, 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 让学生自发“活动”, 课前对活动的设计, 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 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 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 相机行事, 灵活应变。

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 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 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 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 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 应按照分类要求, 分类指导的原则, 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 适当分工, 适当轮换, 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 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 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 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 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 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 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 要熟练地掌握它, 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 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 形成技能, 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 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 从某种意义上讲, 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 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技术创新危机中的希望 篇2

金融危机持续蔓延, 犹如风暴席卷全球, 连百姓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危机来了怎么办?我们的希望和出路在哪儿?

历史表明, 每一次大的危机来临都引发出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 都离不开一批技术的创新。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产生了蒸汽机为主的技术革命, 第二次经济危机诞生了以电力技术为主的创新浪潮。从1788年第一次经济危机爆发起, 这条规律就始终与世界经济发展并存。经济的波动, 产业的更迭, 催生出新的技术。善于迎难而上, 依靠科技创新的国家和企业, 总能从危机中走出来, 快速复活。

当前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只是“灭火”, 还不能治本, 还无法阻止经济危机的蔓延。经济危机虽由金融领域的问题引发, 但仅仅头痛医头, 还无法解经济危机之根本, 只有将力量引向创新领域, 推动新的技术革命, 经济危机才能避免发生。

金融危机席卷世界, 既是“危”又是“机”。有关分析认为, 新能源、生物医学和太空探索领域将最有可能成为新一轮革命的突破口。新能源迫于传统化石能源即将耗尽枯竭、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 在光伏产业、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已经有了长足性的发展;生物医学已经在基因改造、胚胎干细胞等方面获得理论突破和医学进展双丰收;新一轮太空探索正成为大国竞逐的焦点, 它将有助于揭开神秘宇宙的面纱, 带给人类一个全新的太空世界。

奥尼尔悲剧中的希望之光 篇3

关键词:希望之光,天边外的秘密,幸福之岛

尤金· 奥尼尔 (1888—1953) 美国现代著名的悲剧大师, 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 奥尼尔一生创作了戏剧五十多部, 除《啊!荒野》是唯一的喜剧外, 全是悲剧, 其作品四次获普利策奖, 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奥尼尔一生塑造了众多家喻户晓的悲剧英雄, 他们多是生活在美国社会的底层人物, 水手、 妓女、 农夫, 他们在严酷的现实中经历着种种磨难。 然而, 他们却为了追求一线光明而勇敢地走上悲剧结局。

一、《天边外》中的“天边外的秘密”

《天边外》 (1918) 是奥尼尔的成名作。剧中两兄弟, 哥哥安朱和弟弟罗伯特同时爱上了农家女露丝。弟弟具有诗人的气质, 始终幻想去探索天边外的秘密;而哥哥则想一心在家务农。露丝最后决定和弟弟结婚, 哥哥选择出海做了一名水手。奥尼尔塑造了罗伯特这个理想主义的诗人形象, 却把他置于卑琐的生活环境中, 无休无止的农庄劳动让本不善务农的罗伯特筋疲力尽, 一筹莫展, 而原本使他放弃出海寻找理想世界的爱人露丝也不再爱他, 反而用言语不断折磨他本已脆弱的神经。然而面对生活中种种的艰难困苦, 罗伯特没有退缩没有逃避, 他坚信天边外有一片乐土, 有一个理想世界存在。虽然生活不断地折磨他, 繁琐而卑下的农活一次次摧毁他的诗人的神经, 但是他始终坚信生活中必须有梦想, 否则便失去了支撑生活的力量。虽然现实社会最终关闭了他的通向理想彼岸的大门, 但他却在死亡中获得了新的希望, 他要继续探索“天边外的秘密”。全剧的高潮部分就是罗伯特死亡的那一场。在舞台提示中奥尼尔就把天边外的象征意义点了出来。“东方的天空已有亮光, 一条细细的, 颤动的红线正沿着暗色小山的边缘慢慢铺开”, [1]这是理想世界的象征。罗伯特就坐在山上望着天边外的亮光, 说出了死前的一段台词。“你不要为我难过了。你没有看见, 我最后得到幸福了—自由了—自由了!—从农庄里解放出来—自由地去漫游—永远漫游下去!瞧!小山外面不是很美吗?我能听见从前的声音呼唤我去— (兴高采烈地) 这一次我要走了。那不是终点, 那是自由的开始—到天边外去!你应该为我高兴—为我高兴……自由的开始—我的航行的起点, 我得到了旅行的权利—解放的权利—到天边外去!”[2]

是的, 我们应该由衷地为他高兴。罗伯特最终获得了灵魂的解脱, 他自由了, 他永远摆脱了农庄的束缚, 世俗的束缚, 他终于可以全心全意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似乎已经看见罗伯特正乘着理想的翅膀, 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小山外面广阔的蓝天。他在临死前兴奋地宣布死亡是个起点, 是他驶向理想国度的起点。对于他来说,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 而是新的起点, 新的希望, 一切的一切。罗伯特将在死亡中获得新生。虽然罗伯特只是一个微乎其微的带有一些诗人气质的农夫, 但他却一生都在勇敢地, 坚定不移地追寻生命的足迹, 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天边外的秘密”是他生存的精神支柱。他始终不渝地追求光明, 勇敢地直面惨淡凄苦的人生。尽管最后他未能达成心中的目标, 可他那坚定求索的精神却强烈地震撼了我们的灵魂, 宛如在漫漫黑夜中点亮了一盏灯, 永远指引并激励着我们。罗伯特对于理想和希望的追求表现出了一种智慧, 一种对自然美的渴望, 一种对自由的向往, 一种坚不可摧的信念。这就是人的胜利, 这就是希望带给人的永不磨灭的力量。

二、《悲悼》中的“幸福之岛”

《悲悼》 (1931) 这部悲剧属于奥尼尔创作顶峰时期的作品。在剧中, 女主角拉维尼亚因不满母亲的婚外情, 说服弟弟奥林去杀死母亲的情夫卜兰特, 为父亲报仇;接着, 痛失爱人的母亲自杀。弟弟奥林因懊悔自己的行为, 也以自杀结束了生命。拉维尼亚承担着家庭的罪责, 她把自己关在房子里, 和鬼魂在一起, 以惩罚自己。虽然《悲悼》是奥尼尔一部享有盛名的悲剧, 但奥尼尔在剧中也同时描绘了一个和平与安宁的, 闪烁着希望之光芒的“幸福之岛。”

奥尼尔对西方现实社会那种物欲横流和物质至上的现状是相当失望的, 他向往东方那种宁静的精神至上的超然境界。在剧中, 奥尼尔巧妙地构思了一个南太平洋小岛, 这是一个理想的海岛。正是这个海岛, 引起了奥林、拉维妮亚、克莉斯丁、卜兰特等人无限的向往。在这片异教的天地里, 裸体的土人们载歌载舞, 世间的丑恶在这里无影无踪。岛上永远充满了和平, 安宁和温馨。剧中人卜兰特到过一个原始的岛屿, 他告诉拉维妮亚:“是的!在这个世界上你会发现她们的住处, 距离罪恶被发现以前的乐园最近……在那里你会忘记所有的人们的争权夺利的污浊的梦想!”[2]奥林也谈起麦尔维尔《泰比》一书对一个海鸟的描绘:“那些岛代表了一切与战争相反的东西, 代表了一切和平的、温暖的、安全的东西, 我常常梦到那里。”他告诉克莉斯丁:“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岛——妈妈, 和你同样美丽!”[2]克莉斯丁希望与卜兰特到达他们理想的海岛, 追求那个爱情和幸福的极乐天地, 可是最终也没有达到目的, 双双走向死亡。拉维妮亚与奥林倒是在一个南太平洋海岛上生活了一个月。那月光下面的温暖土地, 那可可树丛里的轻风, 那礁石上的波涛, 那夜晚的灯光以及打动人心的鼓声, 那裸体的天真活泼的土人们的舞蹈, 这一切使得拉维妮亚如醉如梦, 流连忘返:“我爱那些海岛。它们完成了我的解放……”[2]仿佛漂浮在最纯净的幸福之中, 飘浮在没有人生痛苦的极乐世界之中。拉维妮亚亲自领略了快乐浪漫的生活, 从此获得了“新生”。而奥林自从海岛之行后, 觉得妈妈的魂附在了姐姐身上, 而妈妈正是那“失去的海岛”。奥林对妈妈的依恋和思念已化成日益沉重的负罪感, 自责与悔恨使他陷入迷醉境界之中, 他仍然对“幸福的海岛”充满美好的幻想, 但这已不是他与姐姐同游过的那个海岛了, 他所希冀的“海岛”此刻成了那种虚无缥缈, 不可触及的海市蜃楼。于是他选择了自杀的道路, 去追寻那“失去的海岛”。奥尼尔在这部悲剧中给我们诠释了人类在探索自身生存价值时所面临的矛盾的境地。一方面人的追求只是那种“没有希望的希望”, 那既亲近又遥远的“幸福之岛”, 不过是海市蜃楼而已。人们站在“榆树下”, 眺望“天边外”, 等待他的只有“长夜漫漫路迢迢”;另一方面, 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有思维的生存个体, 又必须求索自身的生存价值, 以区分于动物, 因此, 纵然是“最没有希望的希望”, 人类也要为之奋斗。虽然奥尼尔写悲剧, 他的作品中也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无法摆脱“一种神秘力量”—即最终失败的命运的悲观意识, 但他并不是悲观主义者。他说过:“一个人只有在达不到目的时才会有值得为之生、为之死的理想, 从而也才能找到自我。”在《悲悼》中, 孟南家族的这些成员都有自己心中的美丽海岛。在残酷的令人窒息的现实中, 这些海岛是他们灵魂的寄托, 精神的安慰, 也是他们的希望之所在, 海岛就是“幸福之岛”, 它永远都闪着迷人的光芒, 召唤着孟南家族这些不幸的人。奥尼尔通过对“幸福之岛”的描写, 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同时也让我们在他的悲剧中看到了切切实实的希望之光, 这希望之光赋予我们追梦的力量, 给予我们战胜磨难的勇气, 它也必然会指引我们到达光明的彼岸!

奥尼尔毕生致力于探索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他通过自己的戏剧向人们揭示了这样的真谛:理想中的社会是温馨美好的, 而现实中的社会则是残酷丑陋的。人应该追求理想中的社会, 尽管那是遥不可及的, 但人也要坚定不移地、孜孜不倦地为完美的理想而奋斗。只有这样, 人才能在黑暗, 压抑, 使人窒息的现实中求得精神上的解放, 对于奥尼尔来说, 死不是终结, 而是崭新的开始;幻想的破灭不是进入地狱, 而是使人的生命得到升华, 因为主人公对于幻想的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为他们重新赢得了新的生命。奥尼尔说:“生活本身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幻想促使我们去斗争, 去希望—去生活……当人们向自己提出崇高的使命, 当个人为了未来和未来的高尚价值而同自己的内心的和外在的一切敌对势力搏斗时, 人才是生活所要达到的精神上的重大意义的范例。”[3]

奥尼尔悲剧作品中展现出了对生, 对美, 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奥尼尔通过他的戏剧, 为我们诠释了这样一种生活的真理:纵使生活再黯淡无光, 我们也要满怀希望。这种希望是失败者对成功的一种渴求;是死对生的一种企盼;是生命的瑰丽朝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希望中生活, 并勇敢地在希望中奋进, 去开拓我们的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尤金.奥尼尔.天边外[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85.

[2]荒芜.奥尼尔剧作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3]鲍恩.尤金.奥尼尔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6.

语文教学中的希望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放疗中心收治44例放疗的食管癌患者, 男33例, 女11例, 年龄45~70岁。将2013年1-6月收治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2013年7-12月收治的24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纳入标准: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测确诊的原发性食管癌, 年龄在40~70岁, 卡氏评分 (KPS) ≥60分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尚不清楚自己的病情, 且家属均刻意隐瞒着;患者及家属拒绝参加者。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戒烟酒, 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勿食过冷过烫的饮食, 不能吃带骨带刺的食物, 定期复查血常规, 不舒服给予对症处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希望理论贯穿于整个放疗过程中, 具体措施如下: (1) 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可向其讲解直线加速器的放疗原理, 并告知为其所采取的放疗计划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放疗过程中时刻体现关爱意识, 如搀扶患者上、下治疗床, 耐心倾听, 温柔、娴熟的操作, 适时言语鼓励。及时了解患者的不适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2) 家庭干预, 要让每天都有一个家庭成员陪伴患者来放疗, 让患者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同时家属可清楚治疗过程, 能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执行治疗方案。 (3) 充分调动社会支持系统。成立病友俱乐部,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患病体验, 邀请抗癌明星现身说法, 增加患者的抗癌信心, 老病友成立爱心义工队, 志愿帮助新患者, 介绍自己的抗病经验, 互相支持鼓励。 (4) 每周开展一次健康大讲堂, 并邀请家属参加, 讲授食管癌放疗患者的饮食宜、忌, 照射过程中有时出现吞咽梗阻加重及疼痛是放射性食管炎, 干咳是放射性肺炎, 必要时适当用药可缓解, 不必惊慌。 (5) 安装电视、VCD, 每天穿插播放音乐、小品, 让患者在等待区轻松愉悦。 (6) 对有经济顾虑的患者, 可向其宣传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的政策, 打消其顾虑。

1.2.2 评价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放疗最后1 d进行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测评。 (1) 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对护理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护患关系、总体满意度。满意度=[ (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2) 生活质量量表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EORTC QLQ-C30) 测评, 包括5个功能领域 (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 、3个症状领域 (疲劳、疼痛、恶心呕吐) 、1个总体健康状况/生命质量领域和6个单一条目 (每个作为一个领域) , 对于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对于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差。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完成评分测试, 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3.88, P<0.05) , 详见表1。两组EORTC QLQ-C30中功能子量表评分比较显示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患者的情绪功能EORTC 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两组EORTC QLQ-C30中6个单项测量项目 (包括呼吸困难、失眠、食欲减退、便秘、腹泻和经济困难)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3。QLQ-C30中症状子量表及总体健康状况 (包括疲倦、恶心和呕吐、疼痛和总健康状况)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4。

3 讨论

希望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哲学和宗教领域, 后由弗洛伊德于1905年引入到医学, 主要应用于医学领域和精神领域[3]。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希望一词被引入护理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 希望的概念及理论也逐步得到认识。高玲玲等[4]指出希望是一个认知过程, 它指对未来抱有美好的期望并努力去实现预期的目标。随着对希望关注和研究的增多,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希望的重要性。很早就有研究发现希望的存在对人的身、心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希望作为一种积极的内在力量, 可超越现状并对生命产生正性的取向。据文献[4]报道影响患者的希望因素有两个: (1) 是影响患者内源性的因素, 如对疾病及其压力的应对能力; (2) 是患者所感知的外部支持, 即社会支持。患者对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以及对疾病不确定感和疾病信息的知晓情况均会影响患者的希望水平[5,6,7]。希望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影响着患者的生活态度和康复能力[8,9]。而护理人员正确理解希望内涵, 针对每个患者设计实际的个性化的希望目标,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促使患者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提高康复能力和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希望理论在食管癌施行单纯性放疗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上半年收治的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下半年收治的24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常规健康宣教, 试验组在常规的健康宣教基础上采用基于希望理论制定的提高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家庭干预、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等干预策略。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完成评分测试, 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3.88, P<0.05) 。两组EORTC QLQ-C30中功能子量表评分比较显示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患者的情绪功能EORTC 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EORTC QLQ-C30中6个单项测量项目 (包括呼吸困难、失眠、食欲减退、便秘、腹泻和经济困难)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QLQ-C30中症状子量表及总体健康状况 (包括疲倦、恶心和呕吐、疼痛和总健康状况)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希望护理可显著提高食管癌单纯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食管癌,希望理论,单纯性放疗

参考文献

[1]Schrank B, Stanghellini G, Slade M.Hope in psychiatry: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Acta Psychiatr Scand, 2008, 118 (6) :421-433.

[2]高玲玲, 张英华, 张美芬, 等.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希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 13 (1) :100-101.

[3]林红华, 张艳霞, 张秀英, 等.社会支持与食道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 (17) :9-10.

[4]高玲玲, 张美芬, 刘可.癌症患者新的护理目标-希望[J].护理研究, 2004, 18 (5) :377-378.

[5]杨粉英, 王林, 陈爱明, 等.希望理论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9 (32) :65-66.

[6]李靖, 谷叶娜.生化调节疗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6) :17-18.

[7]王林, 陈爱民.希望理论与认知行为治疗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整合应用[J].护理学报, 2014, 4 (10) :51-53.

[8]张志芳, 何燕, 王开兰, 等.希望护理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0, 24 (32) :81-83.

语文教学中的希望 篇5

1 希望列举法

希望列举法, 是设计师通过启发消费者的愿望, 把消费者对产品的一切要求, 以及期望从产品中获得的东西, 进行列举, 从中寻找到可行的希望点, 作为创新设计的目标和突破口。

1.1 比如对手机的希望, 可以列举以下一些希望点

(1) 希望通话更加顺畅, 语音更加清晰。

(2) 希望手机的待机时间更长一些。

(3) 希望手机的屏幕更清晰, 画面更漂亮。

(4) 希望手机携带起来更加轻便。

(5) 希望手机的按键使用更加舒服。

(6) 希望手机的文字输入更加方便、快捷。

(7) 希望手机可以用来玩游戏。

(8) 希望手机可以用来拍照。

(9) 希望手机可以用来听音乐。

(10) 希望手机可以用来看电视。

(11) 希望手机可以用来上网。

(12) 希望手机可以用来代替信用卡取款。

(13) 希望手机可以用来办公, 处理文件。

……

从某种角度来说, 目前手机的多功能化, 这也属于希望列举法运用的产物。可以说, 希望列举法是产品创新设计中, 人们运用最广泛, 取得成果最多的方法之一。

1.2 希望列举法的工作方法很多, 按照张展等1的介绍, 通常使用的有以下三种

1.2.1 书面收集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 设计一个卡片或者记录表, 发给消费者, 请他们提供各种希望得到的功能, 越多越好, 然后收集, 整理分析。

1.2.2 会议法

课题组召开会议, 邀请不同背景的人士参加, 由主持人介绍产品开发的课题内容, 鼓励所有参与会议的人各抒己见, 提出各种不同希望的功能, 然后收集整理, 分类分析。实际上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头脑风暴法。

1.2.3 访问法

通过访谈, 询问用户对相关产品有什么的功能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 希望列举法, 目的是以为用户创造更多的功能, 解决用户更多的生活需求, 它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的又一体现。通过书面收集法、会议法和访谈法等, 汇集用户的更多希望点, 如果要满足用户的每一个可行的希望点, 在产品中就意味着要增加一个或者几个细节, 也就是说, 希望点的实现, 在产品中就体现为更多丰富的细节出现。如果选择、取舍这些希望点, 如何协调这些希望点所带来的细节, 是细节设计的一个重要难题。不管如何, 需要肯定的是, 希望列举法的应用, 一定会让产品出现更多出彩的细节。

2 缺点列举法

任何事物都会存在缺点, 工业产品也是一样, 即使设计方法再先进, 制造工艺再精湛, 一些缺点还是会存在的。正如我们前面所说, 要做到产品精良, 就必须追求更少的缺陷, 我们运用缺点列举法对产品进行改良, 应该首先了解缺点的性质及类别, 然后才能列举。按照张展等1的介绍, 一般来说, 产品的缺点, 有以下两种分类的方法。

2.1 显露的缺点。这种缺点一般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缺点, 比如铸件上的砂眼, 陶瓷上的斑点、裂纹、变形等缺陷;或者由于加工机器的不精密, 划伤产品表面等。这些缺点, 虽然往往很细小, 但对产品的质量、声誉影响很大, 降低消费者对产品的好感。

(2) 由于原材料不好而造成的, 如原材料质量差、过期使用等。许多企业为了降低产品成本, 使用了较低劣的材料。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 无论是整体还是细部, 各种质量问题接踵而来, 精细化设计自然无从谈起。

(3) 由于设计不良而造成的, 如产品的轮廓大、重量大、缝隙大、边缘粗糙、部件不牢固、成本高等缺陷。

2.2 潜在的缺点。这种缺点大致是由以下两种情况造成的。

(1) 由于设计造成的, 如产品的安全性、维修性和可靠性等, 需要在使用过程中才能发现, 从外观上是不能轻易看出来的。如电表的设计, 只有在跳闸之后, 人们才知道电路的负荷超载。

(2) 由于技术进步造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新技术层出不穷, 过去所采用的技术就会显得落后, 这样, 产品原来的优点反而失去了积极作用, 转化为消极作用, 变成了缺点。

以上两类缺陷不是相互独立的, 也可能是同时存在的。假若遇到了比较大的设计课题, 可以将课题细分为几个小的课题, 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小课题, 分别从多个角度去列举他们的缺点, 这就可以避免出现缺点的遗漏。

由此可知, 缺点列举法, 其本质就是着眼于功能, 吹毛求疵地列举产品的缺陷, 然后针对这些缺点, 提出改良的方法。其实, 产品的创造发明, 就是不断地发现缺点, 克服缺点而获得成功的。在产品的细节设计中, 我们同样可以应用缺点列举法, 首先, 尽量列举出产品的缺点, 并分析归类, 然后列举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克服的缺点, 最后是找出解决所列举的缺点的办法。这样比较有利于找出容易忽略、存在缺陷的细节。这说明, 工业设计师在工作中, 必须提供细节意识, 以精益求精的态度, 对产品的每个细节进行详实的推敲。

3 结语

希望列举法和缺点列举法, 是从正反两方面对产品提出功能改进、加强质量、提高服务效能的方法。在产品设计之初, 利用希望列举法, 丰富完善产品的功能, 可避免产品因为功能遗漏而失去消费者的认可;利用缺点列举法, 剔除细节上的缺陷, 可提升产品质量, 避免产品提前报废, 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在产品的细节设计中, 这两种方法可以的相互结合, 相得益彰, 既可以让产品往更精致的方向发展, 又可以让产品剔除的更多潜在、不容易发现的缺陷, 让产品更加出色、完美。

参考文献

[1]张展, 王虹.产品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92~95.

语文教学中的希望 篇6

2009年11月15日, WCG2009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在四川成都圆满闭幕。这是全球顶级电子竞技盛事WCG成功举办的第九届, 也是首次在中国举办。中国选手包揽了魔兽争霸项目的冠亚军, 当五星红旗第三次在WCG冠军领奖台上飘扬的时候, 国外媒体无疑是满眼的羡慕, 而留给中国媒体和广大电竞爱好者的除了自豪之外, 便是沉积了多年却又无法排遣的酸楚。在像CNN这样的主流电视台通过自己的图像让全世界的人们都为中国选手感到钦佩的时候, 我们自己的主流媒体不能发出声音, 这确实有些尴尬。好在网络的直播完整地记录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不然真要让自己的名画放进别人的博物馆供人欣赏了。然而在吵吵闹闹的网络传播背后, 问题早已浮出水面, 对于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和操作方法的缺失, 使得电子竞技报道难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这将直接导致中国的电子竞技运动发展成一种自娱自乐的小众游戏, 没有了新闻传播正规军所制造的声势, 这项充满潜力的产业真的要在一片缺乏养分的盐碱地上踽踽独行?也许我们需要在新的岔路口为它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使媒体对电子竞技的传播找到新的希望。

从主流媒体的宠儿变为弃婴

我国媒体对电子竞技报道的遗弃也是无奈之举, 其实从2002年开始, 对于电子竞技的报道就已经活跃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当时一款叫做《游戏东西》的节目是在旅游卫视黄金时段播出, 一直雄踞旅游卫视收视率榜首, 约有6000万中国玩家关注这一节目, 每周必看两次, 这个节目的用户达到4000万, 而每天固定收看这一节目的用户达400万左右 (1) 。其中一档《东西争霸》栏目不但填补了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上的空白, 而且使游戏竞技这一活动深入到玩家们的生活之中。至2003年4月份, 《游戏东西》节目已在28个省的部分地

从2003年开始电子竞技报道进入春天, 中国体育报道最主流的媒体CCTV5开办了《电子竞技世界》栏目, 每周由主持人段暄带来近期的电子竞技赛况。在当年的《新闻联播》中还报道了2003年WCG中国选手郭彬获得亚军的消息。同年8月, 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开办GTV游戏竞技频道。2005年,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电子竞技类一本中央级专业杂志《电子竞技》创刊。2005年3月中旬, 《鲁豫有约》为电子竞技世界冠军制作了专题节目。2005年9月13日晚10时50分, w Nv.xiao做客CCTV10的《人物》栏目。这次访谈的主题是“中国电子竞技的希望之星———孙立伟”。2006年12月, 蝉联WCG2005、2006魔兽项目冠军的电竞选手李晓峰入选中央电视台2006体坛十大风云人物评选。2008年5月,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打出字幕“奥运火炬手韩国电子竞技选手———张载豪”。2008年12月27日下午2点, 在中央电视台十套《百科探秘》栏目播出了《78号运动》 (电子竞技运动) , 这部专题片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委的支持下, 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项目部主任邵德海和央视编导林静等人精心组织、拍摄而成, 对电子竞技的普及和推广具有积极意义。

媒体对电子竞技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的支持, 2003年11月18日, 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国数字体育平台正式开通的仪式, 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中国体育总局、中国体委, 中国奥委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领导。在本次会议上, 由中国体育总局正式宣布:电子竞技成为中国体育总局承认的第99个正式体育项目!由此, 中国电子竞技行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政府以及相关政策方面的支持会更加有力地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然而暖春之后必有寒冬, 2004年4月22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公布了《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播电视播出机构一律不得开设电脑网络游戏类栏目, 不得播出电脑网络游戏节目。中央电视台《电子竞技世界》栏目曾经针对此项通知进行过说明, 认为自己不属于《通知》中规定的“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 而是体育竞技类节目, 但这个报告没有通过, 最后央视还是决定将《电子竞技世界》停播。随后在节目组成员的努力下, 该节目经历了短暂的复播后再次被禁播, 至今没有恢复播出, 并且对电子竞技比赛的转播再也没有在电视媒体中出现过。

由此可以看出, 电子竞技报道是由于政策方面的影响使主流媒体作出了无奈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子竞技报道从此之后会鸦雀无声, 因为它具有巨大的传播价值。从社会价值来说, 电子竞技作为我国第99个体育项目, 必须得到宣传推广, 否则我国将在国际赛场上落后于他国;从经济效益上讲, 电子竞技确实是块诱人的市场, 以韩国为例, 目前, 韩国的电子竞技水平和普及程度很高, 年产值近5亿美元, 电子竞技已经成为韩国的第三大体育竞技运动, 是仅次于足球和围棋的体育运动。 (2) 目前, 我国电子竞技类玩家的总数也已经达3000万以上。 (3) 因此, 对于电子竞技的报道不能放弃, 如何使电子竞技报道在不影响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基础上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这一点才是关键。

电子竞技报道的网络狂欢

既然对于电子竞技的报道在电视媒体上遭到了把关, 许多媒体想到了网络。首先, 网络传播具有即时性和可重复性。互联网信息时效性强, 可以随时发布信息。互联网通过刷新新闻、文字直播、视频直播等手段, 具有了同步传播的功能;其次, 网络传播具有信息海量的特点。网络通过超链接的使用, 使得它能方便快捷地汇总和整合信息;另外, 网络传播的交互性为其提供了一个自由的体验和参与空间。网络使受众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受众可以参与论论, 并与电竞选手进行交流。

2004年之后, 网络成了电子竞技报道的主战场。一大批像“SITV游戏风云”、“PLU”、“NEOTV”、“GTV游戏竞技”、“Games%TV”等频道纷纷通过网络电视播放它们的节目。其中值得一提的是NEOTV频道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 采用了EFP多机拍摄, 主席台解说加单边注入点采访等先进的新闻传播方法, 成功转播了从2005年至今的五届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总决赛, 记录了中国选手李晓峰蝉联冠军的经典历史画面。

此外, 这些游戏电视台都设有自己的官方网站, 这些网站一般都包括三大重要的部分。首先是当天或者近期的电子竞技新闻;其次是电子竞技视频的在线点播;最后一般都会有论坛部分, 提供一个和玩家交流的平台。

网络媒体确实为电子竞技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 然而即便是有了新的传播媒介, 传播的方法也必须是规范的。我们并非拿媒介专业主义的标准来要求这一本身就带有娱乐性的电子竞技报道, 只是如果媒体对电子竞技的报道连基本的新闻传播规范都不能遵守的话, 那对电子竞技事业不但起不到宣传促进的作用, 相反还会把它带入危险之中。媒体和竞技体育本身就存在密切的联系, 通过媒体的报道, 一项竞技体育的影响才能扩大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 一旦媒体的报道没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就会直接导致人们对这项运动失去关注。

媒体专业化的缺失

虽然现在电竞报道还不能被纳入主流媒体的报道框架, 但是主流媒体的报道规范是必须要坚持的, 丧失专业化的新闻报道将永远不会进入主流媒体的殿堂。从以上的讨论可以总结出, 目前网络对电子竞技的报道主要是通过网站的新闻报道和网络电视台的报道这两种形式。然而无论是哪种形式, 目前的报道都存在严重的失范问题, 提供给受众的也只是一些表面的信息, 对于网络媒体的种种优势显然没能发挥出来。

先来看网站的新闻报道, 在这方面做得最突出的要数目前国内最专业、最受玩家关注的电竞网站Replays.net。它的电竞新闻包含了快讯、图片新闻、访谈、视频新闻等多种形式, 很好地发挥了网络集文字、图片、视频、网友反馈于一体的特点。它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仅是这家网站, 国内其他的网站也都存在着一些通病。第一, 新闻报道必须要考虑到体裁的多样性, 消息、通讯、评论、访谈、深度报道, 等等, 最好能够结合起来。而目前国内的网站多提供事实信息类的快讯, 很少带有观点性的信息;第二, 对于报道的内容过于局限在电竞比赛和选手的相关信息上, 几乎找不到电竞周边的一些新闻, 没能站在一个产业发展的角度来报道电子竞技事业。电竞网络媒体对于这些内容的忽视, 一方面束缚了自己的报道范围, 另一方面也无法使受众了解到比赛新闻事实背后的信息;第三, 虽然大多数电竞新闻网站都开设了网友论坛、留言等项目, 但是对于专业的反馈机制来说必须产生双方的互动, 而目前的电竞网站仅仅能看到一些网友的留言, 很少看到网站传播者对这些留言的回应讨论, 甚至有些网站的留言帖中还出现了网友谩骂也不加管理的现象。再加上有些编辑不能对文章严格把关, 出现错字连篇这种低级错误, 总之, 电竞网络新闻离专业化的标准还相去甚远。

另一方面, 网络电视台同样也没有达到专业的标准。首先是定位的不明确, 一些电视台还播放网络游戏节目, 把网络游戏和电子竞技项目混为一谈, 这样更容易导致国家相关政策的封杀。而且电视台同样把节目局限于比赛, 打开电视频道满眼都是比赛画面, 很难看到各种相关人物的采访、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等比赛之外的信息。这些网络电视台没能把自己定位于推动电竞事业发展的专业媒体, 而是成了简单的比赛视频发布;其次, 专业的电子竞技主持人相当缺乏, 由于是体育竞技项目, 首先要求主持人对该项目要绝对专业才能在比赛中为观众讲解分析, 同时由于是要在电视媒体上传播, 主持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形象和口才。在韩国, 一些专业的电竞主持人甚至比选手更受欢迎。而在我国解说电竞节目的通常是缺乏电竞专业常识的主持人, 或是具备专业战术思想但是口才不佳的电竞选手;另外, 一些媒体虽然敢于现场直播大型电竞比赛, 但是仍然缺乏一些专业素养。比如, 现场直播节目的串联能力较差, 一场比赛结束甚至将画面停留在一个场景等待下场比赛开始, 或是重复播出之前拍摄的某段视频。现场采访记者缺乏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见肘。画面的拍摄水平也比较低, 画面晃动不稳看得人头晕目眩, 有些画面还出现焦距不实的现象。

结语:逆境中的网络传播策略

打造多元化的电竞传播体系。从传播形式来看, 网络具有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相结合的优势, 而目前电竞网络媒体主要是网络电视台和其下设的网站。完全可以建立包括电竞网络广播、电竞杂志的网络版、电竞博客、电竞手机报等多元的传播体系, 之前还曾拍过两部和电竞有关的影视短片, 这也是很好的传播形式。传播的内容上, 一定要定位于报道整个电竞产业, 而不是简单的一场场比赛。必须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角度开展报道, 并且要更多地关注别国的产业发展前沿。

打造专业的采编团队。对于电子竞技报道的采编团队, 必须建立从记者、编辑、导播、摄像、评论员、后期剪辑等一整套班子的专业化人员配置, 将专业记者派往一切和电竞有关的新闻现场, 让他们带回业界最新动态、选手生活趣闻、企业商业赞助、政府政策更新等多元化的信息, 并且要保证新闻作品的质量和传播效果。

建立和受众的良好关系。对于一些受众提出的有一定道理的意见, 网络媒体应该虚心接受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屏蔽, 要时常与受众沟通, 吸取他们的建议以改善节目质量。同时可以加强媒体策划, 由媒体组织安排一些和观众互动的节目, 例如将观众请到现场和明星选手进行挑战赛, 等等。观众的支持是媒体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段宁、郑志强:《中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年12月。

语文教学中的希望 篇7

1、游戏教学应能达到教学目的

游戏教学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游戏教学的前提是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的设计时应当结合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考虑,严格把握教学目的。游戏的设计还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游戏的内容必须和学生的行动、心理、语言等切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平常应加强对学生的观察,积累经验,并及时总结和反思,以便设计出更好的游戏教学方案。在针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教师应注意教材知识的合理融合,且在设计游戏的方式上也应进行合理的筛选,不能太过游戏化而使得学生只沉迷于游戏而淡化了学习内容,同时游戏也不能过于枯燥而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教学目的,设计出合理的游戏,避免课堂游戏教学流于形式。游戏活动只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设计时应严格考虑教学目标,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单词的复习时,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词尾接力的游戏,教师可以先说出一个单词,然后让学生以这个单词的词尾的字母作为下一个词的开头字母,并且不能借助字典和书本,淘汰的学生要表演一个小节目。如cat、ta-ble、eat、too、orange、egg等,后面的单词不能与前面说过的单词重复。这种方式能够将时间都集中在单词的复习上,不会有过多的与课堂内容无关的时间出现。既能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有效巩固已学过的单词,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设计的游戏应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学生对有趣的事物都比较感兴趣,因此,游戏教学也应用在了课堂中。通过游戏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的同时,还应仔细考虑通过游戏教学如何实现对英语知识的高效传递,让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还能有效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加以利用,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设计时,教师应注意在将英语知识融入到游戏中时不能影响游戏的趣味性,同时还应让知识能够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对于知识的传递与游戏教学的趣味性之间的平衡的保持,需要教师在实际应用中仔细考虑,及时调整。学生一般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竞争心理,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来进行游戏的设计,并赋予游戏模式一定的实用性,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吸收和应用。

如在练习词汇使用时,可以让学生玩你问我答的游戏。给学生一张纸,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符合单词意思的物体,画出的物体不能让别的学生看见,并将纸贴在别的学生的后背上,然后提问:“What is this?”让一个学生猜,若猜对了换别的同学猜,猜错了换另一个画有物体的纸再猜。学生提问的句型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变换,在练习食物的词汇时用:“What would youlike?”练习职业名称时用:“What’s you father?”练习颜色时用:“What color is it?”练习人体部位时用:“Whathave you got?”练习交通工具时用:“How do you go tothe park?”等。这种练习能够让学生了解词汇的应用以及相关句型的应用,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3、游戏的模式应具有多样性

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若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使用那么几种游戏,再有趣的游戏玩过多次后,学生也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设计时,应不断进行探索,对游戏进行及时的创新,保持游戏的多样性,使英语游戏教学充满活力。对于游戏的创新,教师可以在课下不断收集积累各种各样的游戏素材,并积极关注英语游戏教学的发展,借鉴国内外一些有效的英语游戏教学经验,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修改和创新。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根据自己对英语教材的理解以及对学生的仔细观察,根据多种游戏的特点进行创新,将各种元素融合起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时机加以运用,来更新游戏教学的模式。

能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游戏有很多,如站立对话,这种游戏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练习对话,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书本中的角色,轮到该角色说话时,让学生读该角色的台词。又如练习各种英语动作指令时,可以让学生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学生两人一组,赢的学生给出指令让输的学生完成该动作,听不懂指令或者回答错误的要接受小惩罚,如用彩纸贴满脸等。练习的动作指令有很多 ,如 :“Touch your nose. Go to the living room.Draw a window. Show me your pen. Act like a cat.”等。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协作式口语练习时,可以要求一个或者几个学生对所学单词进行解释,并要求其他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对已有的单词信息的含义进行拓展。例如让学生猜测grass的词意,一个学生说:“Itis green and it is in the park.”另一个学生补充说:“sheep likes to eat it.”可以按照这种模式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并对口语进行一定的练习。

上一篇:诚信政府建设途径下一篇:城市中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