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文教学中的细节

2024-05-16

品味语文教学中的细节(精选5篇)

品味语文教学中的细节 篇1

语文是鲜活的, 是具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性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文的生命性应该在学生练语习文的过程中鲜活、丰满起来。当代作家刘戈说得好:“观察自细节始, 知识自细节来, 文学自细节出, 哲学自细节入, 人生自细节明, 文明自细节进, 意义自细节显。作为人, 你怎能不认识和把握细节, 学会观察和深入细节, 仔细品味细节。”细节是生命精灵的凝聚, 细节是至情至爱的自然流露。在呼唤生命细节的时代, 我们应当格外留心去孕育细节、珍视细节、体验细节、滋养细节。

多媒体以其独特的方式触动心灵, 具有美育之功效。幻灯、投影, 可储存、再现、放大教学中的文字和图像, 鲜明地表现主题, 清楚地展示细节, 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 突出展示静态的美。录音机是一种录音、放音的音响设备, 能协助教师课堂教学, 朗读示范欣赏, 给学生以音乐美。电影、电视、录放机活动性强, 声画并茂, 视听结合, 又具有动态美、情境美、色彩美。

这些现代教学手段使我们可以将文学中种种生命的细节以及种种思想感情的因子, 在潜移默化中积淀在学生深层心理上,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和启迪, 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一、在阅读教学中, 用多媒体解读细节

1. 导入课文时, 创设情境的细节

语文教学是形象思维的教学。这一特点启发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学生头脑中积累表象。没有丰富表象储存的大脑, 就像是干涸的池塘, 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表象丰富的学生思维灵活, 学习效率高;表象贫乏的学生思维迟钝, 学习效率低。我们在导入过程中, 不妨尽可能地利用电教手段, 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情感体验。有一位教师在教《“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 就播放了影片《泰坦尼克号》中那些感人的细节:年轻母亲温柔的故事, 老夫妻紧紧的拥抱, 乐队如水般的音乐, 船长紧握船舵的双手……这些细节情境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伟大、人格的魅力, 再回过头来领会课文中船长的“一个伟大的灵魂”时, 就水到渠成了。

2. 讲解重点时, 再现精妙的细节

《鸟的天堂》一课, 有两处描写大榕树的大和美。尽管课文描写极为细致, 但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 对榕树是如何大、如何美仍觉得很陌生, 很难理解“鸟的天堂”真正含义, 尤其是对文中叙述的“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 伸进泥土里”、“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等语句很难置信。在这种情况下, 借助投影, 教师从各个角度用特写镜头展示榕树千姿百态的细节景象, 从而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

3. 在适当的时候, 补充精彩的细节

有些课文, 尤其是略读课文, 有的是原著的缩写, 有的是大略的介绍,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再现部分细节, 重现原著的精彩。如学习《厄运中的海伦》时, 教师补充关于海伦学习的片段, 让学生具体感受她学习的艰难;学完《鲁滨孙漂流记》, 由于课文是原文的缩写, 因此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共读原著。我就和学生共同阅读了鲁滨孙救“星期五”这一节。逼真的细节, 细致的描写, 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二、在作文教学中, 用多媒体创造细节

1. 定格镜头, 为观察描述创设条件

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指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细节时时可以发生, 天天可以创造, 人人可以开掘。关键是要练就一双发现生活之美的火眼金睛。在作文教学时, 我们要非常注重利用多种手段, 对学生作文进行细致指导。

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活动的作文时, 教师先举行一次拔河或者打球比赛, 把比赛过程录下来。在指导比赛场面描写时, 教师把画面上表现特别明显、有趣的学生镜头定格后, 指导大家细致观察其动作、神态并领悟内心活动, 再让学生描述。画面生动直观, 停留时间长, 学生就可以充分感知画面的每一处细节, 捕捉特点, 深化理解, 描述起来自然惟妙惟肖了。

2. 自选画面, 培养文思的独创性

我们不能光像摄像机一样把客观的事物摄入自己的眼帘, 印入自己的脑海, 而要能在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在观察人、事、景、物时, 教师要教会学生既要整体把握, 又要认清局部, 还要拆解开来看, 洞悉生活的细节。只有这样, 才能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透过现象, 抓住所观察事物的本质。

第九册第一单元的看图写话《植树》训练中, 我引导学生抓住不为人注意的但又很有意蕴的细节:花上的蝴蝶结、女孩的笑脸、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小女孩的眼神等。又如第十册第一单元的漫画作文《假文盲》, 可指导学生从那几个大男人漠然的眼神想到假文盲的自私、冷漠;从抱孩子妇女怯怯的神态想到母亲的无助。

3. 激发想象, 引起创作灵感的源泉

美并不是静止不动的, 它可以在孩子多维的世界里得到升华。电教手段不仅可以成为学生认知事物的工具, 还可以成为激发他们想象、引起创作灵感的源泉。

贝多芬的《月光曲》一文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学完这篇文章, 学生们意犹未尽。我又播放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调动各种感官, 把自己融进音乐中去:你能看到什么?你能听到什么?你能把音乐化为什么形象?你能听出旋律的变化吗?很快地, 有学生写下了这样的片段:“仿佛天黑了, 一颗颗眼睛似的小星星闪烁着。我好像飞了起来, 飞到了弯弯的月亮上, 月亮像小船似地摇着。一颗小星星摘来一朵云, 盖在我身上, 我很快地睡着了。我睁开眼睛, 已经天亮了, 我变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天使, 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 我觉得特别幸福, 特别快乐。”

当岁月老去, 繁华落尽, 有关情感的细节就是贴满心头的珠片, 会令所有黯淡的日子闪闪发光。让我们都来体验细节、创造细节、奉献细节;让这个世界成为充满细节、充满爱的世界。当我们充满激情和敬仰地在教育的园地里安身立命时, 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都将成为铸就学生语文生命中的鲜活存在。

文言文教学中的细节品味 篇2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以诵读为主要手段,以语言的积累为主要方法。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引导学生重视一些字词句的积累,并且将字词句与文章的内涵紧密结合在一起,运用一些文学常识去解决一些问题。这种由细节加入整体感知的方法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这里所说的细节就是指凝聚了作者心思、心力与心智的,能给予读者以暗示意义但又需要读者用发现的眼光来审视文本才能捕捉到的寻常言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主旨。

古人讲究炼字,因此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字词的准确把握不可缺少。学生在品味诗歌语言时的问题并非是辨不清哪个字炼得好,而是对好在哪里、表达效果怎样颇费踌躇,说不出所以然来。可见学生整体朦胧感觉还是有的,只是没能掌握揣摩语言的方法。就如《将进酒》的诗末“与尔同销万古愁”中的“愁”与开篇“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中的“悲”关合照应,而“万古愁”的含义更为深沉。愁若止于一身是毫无意义的,难以引起他人共鸣。若叹韶光飞逝,则易流于浅薄与单调乏味。诗人叹“古来圣贤皆寂寞”,又为陈思王的遭遇抱不平,都表现了愁的深广。用历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将来也一定还有———这样的愁情唯“万古愁”一语才可当知。由此观之,本诗尽管多次出现豪情万丈、洒脱不群的诗句,有悲、有乐、有愤、有狂,但情感的源头还在于愤激。豪放洒脱只是外壳,而内核则是愤激之情。这就是通过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字来传达感情。

在阅读过程中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看,有时一个词语就是整体感知文本的一个绝妙的入口。在《琵琶行》一诗中前后共出现了七次“闻”字,由它切入便能迅速找到体现诗歌主要内容的诗句:“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这句诗的大意是诗人听了琵琶女弹奏的乐曲和悲苦自诉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叹。因此“凡六百一十六言”的长篇叙事诗经整体感知后,就可浓缩为精简的九言:闻琵琶—闻此语—叹沦落。这样抓住“闻”字切入,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用时少,并且印象深刻。

在阅读庄子《逍遥游》节选部分时,就应注意到多次出现的“笑”,学生在标画出“笑”字出现的位置时也就不难说出“笑”所对应的具体内容。在学生准确说出蜩与学鸠这二虫嘲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贤人时,教师可适时点出能够体现整体感知成果的关键词:二虫笑鹏—斥鹌笑鹏—宋笑贤人。从关键词可以看出,庄子写虫写鸟的最终目的是写人写事,庄子的本意不在谈自然,而在谈社会、谈人生。表面上是写小动物的生命运动方式,实际上是写庄子所神往的人生至高境界。

对于文言文中细节的关注,还可以更好地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对于人物性格的凸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带领学生找到几点,就会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这一作用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鸿门宴》这一课。在教学《鸿门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刘邦对张良的称呼前后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能找出文中刘邦对张良称呼了五次,三次在宴会前,两次在宴会后。宴前,项羽即将大军压境,自己的功业将毁于一旦,惊恐万状,无计可施,三次称张良为“君”。“君”是对对方尊敬的称呼,且常常用于平辈之间。而刘邦是主,张良是仆。很显然,这里的称呼是极尽屈身拉拢之能事,降低身价,进一步密切双方关系,以求得张良献计为目的。宴后,张良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留在项羽军营以拖延时间,刘邦改换以前称谓,两呼张良为“公”。“公”也是尊敬称呼,且往往用于尊长者。从这两个称呼中,学生就能感受到刘邦为了让张良为自己排忧解难,不惜屈尊降贵,一再谦恭,语气由恭敬乃至哀求的情态。由此可见刘邦多谋机诈、很讲策略的性格。

再如《鸿门宴》宴会上的礼仪也很有讲究。古人席地而坐。肉在镬中煮熟后,用匕首将肉取出,放到一块砧板上,这块板叫俎。把俎移到席上,用刀割着吃。刀、俎不可缺一,所以用来比喻宰割者。《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樊哙后进营帐,身份又低,自然与席无缘。但他覆盾为俎,以剑代刀,吃得有气魄而又合“礼”。这两处描写,活脱脱刻画出一个豪爽果决但又粗中有细的形象。

而范增在鸿门宴上“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杀刘邦,使得渐趋缓和的形势又紧张起来。在项羽“默然不应”之后,范增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邀项庄以舞剑为名,行刺杀之实,并晓以不杀后果,可谓计谋老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出戏的上演,使本来紧张的形势更趋严峻,叫人紧张得屏住呼吸,非谋士安能出此毒辣之计?而当两计未成,刘邦脱逃,张良献礼之时,“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还破口大骂。玉斗是一种名贵的酒器,且有奉觞上寿之意,实在是吉祥的好东西。可他愤而把玉斗砸得粉碎,并借机指桑骂槐,这一细节使范增刚直率性的性格跃然纸上。

品味字词不仅有利于领悟作者情感之路,而且可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学完《琵琶行》,可以就“感我此言良久立”的“感”字,让学生对琵琶女的心事进行推敲,写一篇“秋叶的回忆”。学完《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这样一位老人:孤身劝退强大的秦国军队,保存郑国,何故?没有超人的胆量,没有丰富的常识,没有非凡的口才,试问如何可以成功?这篇文章可用于“胆识”、“口才”、“说话艺术”、“综合素质”等话题。学完《劝学》,学到了学习要注重积累,要有恒心,要专一,这是常识,也是真理,有不少同学把荀子的《劝学》一文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实践中却忘记了这几条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可以扪心自问,自己做到“积土成山”了吗?做到“锲而不舍”了吗?做到“用心一也”了吗?由此本文可用于“学习”、“恒心”、“说与做”等话题。在《过秦论》中,秦可以灭六国,统一天下,却二世而亡。贾谊分析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的教训,似老生常谈,但对于今天,仍有借鉴作用,如果我们的政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为人民谋幸福,也一样会遭到人民的反对,可用于“反腐倡廉”“民心”等话题。

在课堂细节品味中彰显语文味 篇3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解决某一问题而精心预设或生成的一个个相对短小而完整的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细节犹如人体上的穴位,教师若能在课堂的每一个节点上有效地进行“针灸”,便能使课堂教学的经脉畅通,教学如行云流水,更能使教学过程具有语文味。一位教师执教《春笋》时,让学生在家里自制精美的春笋头饰。听课时,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清晰地感受到了戴着头饰的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激动与期盼。他们“小脸通红,小手直举”,他们渴望戴着自己和家人亲手做的头饰融入到课堂中来,戴着用自己做的头饰创设与众不同的教学情境,并在这种情境中尽情学习。但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一个运用头饰的片段:执教者用自己的手扮作泥土,让一个“小春笋”顶了一下,之后就再也没有体现头饰运用的场面了。听课过后我就一直思索,那些春笋头饰没有一个多小时是做不成的,这些凝聚着学生大量心血的成果在课堂上却被忽视了。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被那些忽视学生热情的细节给淡化了,从而养成了一种被动应付的态度。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时戴着自制的头饰去朗读课文、讨论交流,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课堂参与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细节拿捏能自然而然地促使学生带着感情学习语文了。

品味细节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篇4

一、重视感悟

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 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 自己去领悟。陶渊明说的“不求甚解”道出一个道理, 即许多东西, 比如词语的意思, 文章表达的情感等, 往往是很难说清楚的, 也没有必要说清楚。语文教学要留有空白。学习语文是一生的事情, 因此不要担心学生有些地方暂时感悟不出来, 尽管放心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

二、重视积累

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言哪里来?走进校门以前, 是听来的, 是在“听说”的实践中“习得”的。进了校门主要是从书本中读来的, 在读、写的实践中“学得”的。语言靠积累, 能力靠实践。小学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 是记忆的最佳期。

三、教学中运用板画的艺术

尽管语言文字是形象的、具体的, 但是由于生活阅历、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 总是感到没有图画那样直观、形象。所以, 阅读教学中要贯彻“直观性原则”。运用板画就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一种好方法。

在具体的课例中, 我们可以做到:以画代讲、以画促读、以画练说、以画传情。方法本无所谓好坏, 关键在运用。正是“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四、走向儿童心灵的深处

也许是网络时代的冲击, 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 也许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从来就没有把儿童当作儿童, 而始终对儿童进行“成人化教育”。今天的孩子承担的东西太多, 今天的儿童过于早熟。

在教学设计时, 要出于对儿童天性的洞察, 设计出适合儿童的话题, 这样儿童自然就参与进来。比如, 讲到《两只小狮子》, 通过播放狮子的生存本领以及生活习性的视频, 提问“假若你就是一只小狮子, 你会怎么做?”于是学生仿佛就是小狮子, 道出自己的想法, “我要向那只坚持有毅力的小狮子学习, 练就一套过硬的生存本领。”再进行朗读, 学生读的绘声绘色、有滋有味。

一、上课时要充满激情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有一段话很有哲理:“没有了对教育的热爱, 即使使用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 也只是徒具其形, 用再华美的语言, 再动听的语调上课, 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 震撼学生的灵魂。是否可以打个这样的比方:如果说你的激情是平和宁静的, 那你的激情就像春日里的阳光, 温暖无香, 十分适宜禾苗的成长;如果说你是奔腾豪放型的, 那你的激情就像夏日里的幕雨, 沁人心脾——适宜禾苗成熟。因此, 只要热爱孩子, 你的平静平和中藏着的只不过是含蓄的激情——你同样会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产生欣赏, 你也会把幽默带进课堂, 你还会显得有人情味, 更会细心、耐心……所有这些, 为课堂气氛奠定的是深沉的激情曲。”

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 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 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让学生在幽默和笑声中学习

苏联的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师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课堂上学生的笑既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也是一种对知识理解的表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如其分的、比较幽默的语言, 常常会引发阵阵笑声, 这种幽默往往会比清晰的讲述更有吸引力, 它会使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概念, 更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三、注意讲课的语调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曾经说过:“我讲到主要的地方就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就情绪高亢;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低沉。但是, 这种‘高低轻重的变化’是有要求的, 即语调在其主旋律上应保持清新、平稳, 在平稳之中再加以变化, 做到稳中有变。”

语调在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恰当的语调能使其语言平地生辉, 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 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让生成成为课堂的亮点

新课程倡导在互动中, 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交汇碰撞, 创造火花, 不断迸发喷射;新的信息、新的学习需要不断涌动产生, 通过讨论、辩论、争论, 认识不断提高, 体验不断加深、情感不断升华, 这就是生成性的课堂。

在课堂的精彩生成中, 学生拥有了创造的机会, 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闪烁着五彩的生命原色。

五、认真写好教后记

名师于永正说得好:“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施教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 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 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

语文阅读中的品味 篇5

关键词:品味,语味,情味,趣味,个味

语文教学讲究的是个语文味, 只有学生从阅读中真正品尝到语文课的味儿, 那么教师的课才是成功的, 语文阅读教学才真正体现了新标准、新课堂。刚开始上语文阅读课的时候, 学生认为阅读课是枯燥的, 没什么味道, 没有兴趣也不愿上。为了让学生的语文阅读课变得“有滋有味”, 令学生读起来“有劲”,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一直在探讨并努力解决语文阅读课的“乏味”问题。那么一堂成功或名副其实的语文阅读课, 应引导学生品味哪些语文的“味儿”呢?我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尝试认为可以引导学生品味以下“四味”。

一、引导学生品味语味儿

既是语文课阅读课, 老师就应引导学生品味浓厚的语味。所谓语味, 就是不同于其他课的, 给人的一种浓烈的语感。语味是语文课的主味、本味。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过:“有的老师离开了语文科的特点单讲政治, 把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有的忽视了语言的教学, 过多讲授文学理论, 把语文课变成了文学概论之类的功课。有的没有预先规定教学重点, 碰到什么讲什么, 不管对理解课文有没有必要, 在语文课里讲了很多有关地理、历史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这里, 叶老揭示了语文课阅读之所以缺乏“语味”的几种原因。其一是由于教师离开了“语文科的特点单讲政治”, 其二是由于教者“忽视了语言教学”。由此可见, 要使语文课富有“语味”, 教师就要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有足够的认识。对语文新课标要有真正的领悟。

《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 人文性寓于工具性之中。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其核心是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只有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正确的语文教学观, 也只有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之下, 课上起来才能“合”语文的“学科律”, 循语文教学的“规”, 蹈语文教学的“矩”。其次教者必须深识“语文教学实际即是语言教学”,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应该讲和务必讲”的“语言因素”, 这些“语言因素”, 它应该是体现了课文重点、难点, 表现了作者某种“曲趣密巧”和“写作匠心”的。它应该是有利于加强学生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同时它还应该是学生凭自己解决不了的。这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来说, 就是要紧扣课文字、词、句来讲 (特别是那些关键性的字、词、句, 有时也包括精彩的语段) 而不是游离课文的“架空分析”。所以在语文阅读课上老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品味语味。

二、引导学生品情味

任何一篇文章都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都有情味, 这是语文课的人文性和情感因素决定的。教师所选的的文章, 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都是作者“情动于衷, 不吐不快”的产物。事实上, 任何一篇传世之作, 无不是作者真挚的情感的凝聚。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文学作品的“情味”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

1.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动情在先。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心理体验,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语文教材中多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典范文章。就其思想内容讲, 既有对真理的追求, 也有对谬误的批判;既有对未来的向往, 也有对现实的针砭;既有对英雄的歌赞, 也有对邪恶的诅咒;既有对祖国的爱恋, 也有对蹂躏过祖国的恶势力的愤恨。在阅读时老师可以对所选文章进行有情感的解说, 提示学生情感欣赏点, 让学生带着感情去阅读。

2. 教师在阅读时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为了语文阅读课的情味,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 再现阅读篇目中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 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唤起他们的想象、联想, 令学生的心神沿着作者的潜思暗构的思路前行, 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 产生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如历其境的艺术之感, 达到“神与物游, 心与理合”的境界, 实现读者与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塑造的人物、编织的故事、论证的事理、抒发的感情在想象中的一致或大体一致, 产生情感上的和谐共振。如教师可以借助录音范读文章的精彩片断, 或讲述作品的梗概, 或只说故事的开端, 或简介作者的写作经过等。学生在这个时候, 求知欲特别强烈, 渴望阅读文章, 了解文章全貌, 因而沉浸在阅读的情境中, 享受阅读的快乐。

(三) 教师要怀情而教

阅读教学, 从某种意义上讲, 也就是老师、学生、文本、作者 (包括作者笔下的人物) 之间一种面对面的“对谈”, 是一种思想的交流, 情感的互通。再说, 我们的学生, 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怀情而教”, 即要在教学中注进甚至倾进鲜明浓郁的情感, 用这种火热的情感去触动学生平静或不平静的心, 对他们进行是与非、爱与憎、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情感教育。

三、引导学生品出趣味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心情愉快时, 做起事来不仅效率高, 而且表现出色;当心情不好时, 再容易的事情有时也会完成不好。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区别, 关键是人的情绪情感在作怪。语文阅读课要有趣味, 这是人们的共识。而初中学生贪玩、好动以及没有持久性这一特点也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体现趣味这一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学习和生活中, 趣味是只嫌少不嫌多的伴侣。哪里有趣味, 那里就会有愉快的劳动和创造;哪里有趣味, 那里就会有人生的一分乐趣和温暖。

四、引导学生品出个味

语文阅读课的个味, 一般来讲, 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理解会因个人的文化素质、生活阅历、家庭背景、社会生活而不同, 对于不同的文章学生可以依据本身的特点从个人角度提出见解, 这种见解可以是粗略的、也可以是详细的, 可以是一般的, 也可以是独到的, 这种个味或深或浅、或久或短, 但它都能体现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上一篇:化工物流下一篇:民间借贷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