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意境(通用6篇)
品味意境 篇1
诗歌, 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 凝练含蓄的语言, 真挚醇美的情感, 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化审美情趣, 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特别是书写离情别绪已经成为古诗中的一大主题, 诗人笔下的离情或豁达、或深情、或豪放、或婉约, 当然, 将离情写得最缠绵的当推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 这首词可谓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佳作, 千百年来以它的凄婉柔美, 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所以我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谈谈如何提高学生鉴赏离情诗歌的能力。我在课堂的教学分三大步, 第一步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步细部理解, 第三步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首先我在课间播放一首表离情的琵琶曲的轻音乐, 营造一种学习氛围, 让学生提前进入创设的特定情境。紧接着投影一组诗句, 让学生齐读: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引导学生说出以上诗句均为写离别, 抒写离情别绪已经成为古诗中的一大主题, 从而导入新课。
二、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诗歌鉴赏中有个重要的方法叫“知人论世”法, 为了达到深入理解诗歌的目的, 有必要了解作者与背景。先让学生介绍“我所知道的柳永”。然后我进行补充。
1. 整体感知
首先播放录音朗读, 让学生整体把握一下诗歌的感情, 体会这份离情别意。听完录音朗读后, 引导学生找出能够体现感情基调的词眼, 学生很容易找出:“多情自古伤离别”。把握了诗歌的整体感情后, 我作朗读指导:这首诗歌感情基调低沉, 应读得慢些, 深沉些, 尽量走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中。
2. 细部理解
通过以上诵读, 学生对诗歌感情脉络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下面进行第二步, 对诗歌作细部理解, 努力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中去。
为了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此首词进行意境赏析, 我出示一幅无任何点缀的恋人别离图, 并告诉学生这是一幅表现柳永与心上人的别离图。并用动情的语调说:“本已愁苦不堪的一对恋人, 生离死别, 千言万语, 万般愁苦都包含在两双含情的泪眼中, 可谓‘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啊!但是作者用他细腻的笔触, 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感人的画面。”并要求学生结合全词和生活经验为图添背景。
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为以上的别离图选背景,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当中, 我适时地进行点拨和小结。
长亭:古人设在路边的亭舍, 用作饯别歇脚的地方。暗示离别, 不是有“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的歌曲吗?庾信也说过“十里五里, 长亭短亭”。《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的告别不也是在长亭吗?
兰舟 (船夫) :一个留恋一个催, 尖锐的一对矛盾, 更显依恋。
流水:水路告别。流水无情人有情, 水可以象征愁苦。
千里烟波, 暮霭:色彩浓重, 暗示诗人心情的沉重, 与心上人分别的愁苦, 相见的渺茫, 前途的未可知, 种种在其中, 真是“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寒蝉:心情的体现, “以我观物, 故外物皆着我之色彩”。
杨柳岸晓风残月:几个并列词语合在一起, 几个最能代表离愁别恨的事物放在一起, 有了慑人的力量, 杨柳 (留) 、晓风 (凌晨的风) 、残月 (诗人伤心欲绝的心境) ,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借酒浇愁, 结果“举杯消愁愁更愁”,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这句诗凭借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良辰好景:以乐景写衷情。以问句作结, 似奔马收疆不住, 言有尽而意无穷, “余音袅袅, 三日不绝”。
3. 小结
柳词之美, 美在有景, 有物, 有人, 有情, 惟有景, 才使万物美丽;惟有物, 才使万物丰富;惟有人, 才使万物生灵;而惟有情, 才使万物富有神韵。
三、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
通过对柳永《雨霖铃》的鉴赏, 我们感受到了离情诗歌深沉的离愁别绪, 也从中归纳出诗歌鉴赏的几种方法:知人论世;诵读涵咏, 整体把握生活图景;理解词句, 再造想像;迁移创造。
品味意境 篇2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提高对古典诗歌的鉴赏水平。2.过程与方法:
①先理解和掌握鉴赏古诗的基本方法。②重点把握古诗中的“意境”。
③结合“意境”说,具体鉴赏一些代表性古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鉴赏古典诗歌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教学重点:弄清“意境”的含义,具体把握鉴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鉴赏古诗的途径、方法:1.首先理解诗意;2.结合方法,特别是“意境”说,深层次欣赏。
教学步骤:1.导语。
2.师生探究什么是“意境”。
3.结合具体诗歌师生探究、讨论,教师点评总结。
一、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浩如烟海,要读懂一首诗,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方法。鉴赏的角度很多,有技巧、语言、情感、议论、意境、风格等等。这一节课探究重点放在“诗的意境”。
二、探究诗的“意境”
1.师生互动:什么叫诗的意境?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归纳。
什么是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是人的思想情感;“境”就是境界,就是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助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
㈠情境交融,虚实相生
诗人的主观情感为“虚”,客观的物象为“实”,物象依靠感情获得生命,感情借物象得以表现。诗人在创造意境时,把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交融在一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这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⑴触景生情,因物缘情
诗人看到某种富有特征的物象,受到感染,油然而引发某种悲喜、爱憎之情,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让主观的情感与客观的景物统一起来。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感情触发过程,是创设意境的一个重要的手法。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由写景开头,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时当深秋,晴空如海,山高林密,晴初霜旦,高猿长啸,空谷传响,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天高”“沙白”“猿啸”“鸟飞”,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极雄浑高远,饱含着诗人无穷的情思。
三、四两句写远眺之景,上句写山景,下句写江景,山上江中,往复交织,1 构成一幅非常生动的三峡秋景图。在极其萧瑟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浑浩奔放的气势。以上四句写景,确实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心情,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悲秋之意。“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文心雕龙·物色》),更何况眼前这一片凄凉肃杀的景色?自然更使得诗人触景生情、引起相应的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了。而这种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又反过来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
五、六两句由上文写景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两句写出自己身多疾病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和秋景萧瑟触景生悲的愁苦心情。尾联两句是写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全诗就在沉重的感叹声中收结,结得悲愤深沉,而又寄慨遥深。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満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在深秋与午夜,不仅看到了日落,听到了乌啼,感到了寒霜满天,还看到渔火映照江枫。诗人将这些物象与午夜钟声连在一起,塑造了完美的意境,真是身在客船,愁情难解,达到了情与境的和谐统一,感人致深,精美超拔。
⑵寄情于景,物我合一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王微),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寄情于景,物我合一”的境界。寄情于景,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感情推移过程,诗人选择最能表现主观感情的景物,把情感寄于其中,求其似我。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该诗写梅花在恶劣的环境中独自开放,借以寄托诗人报国无门,屡受排挤和打击的不平心境,表明了诗人的心迹,不为沽名钓誉,只为拯救国家,是一种坚贞的自信,做到了情寄于物,物因情见,物我同化。
再如《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到人间。
该诗表面上写石灰的制作过程,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寄不怕千难万苦,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及以身报国的高尚情操于其中,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熔为一体,达到物我合一。
⑶以情观物,缘情绘景
诗人用某种情感去看待某一景物时,诗人笔下的景物,就染上了诗人的某种情感色彩,这就使景物有了人的情感。
杜甫的《旅夜抒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在成都无凭无依,流落飘零,夜愁不寐,孤寂苦痛,诗人顺江而下,除细草微风,危樯夜舟,什么都感受不到,夜孤寂得令人难以忍受,正是诗人以情观物,移情入物,使得空间中的一切存在都变成自身情绪的对象物,塑造了有着作者自己感情色彩的境界。
再如,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该诗写了日常的农家生活场景,主要的内容都是意境的描绘,表面上看是作者无意的描摹,但内里却寄有作者的情感,那就是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⑷情景并列,实则融合
在诗词中,描绘景色的内容和抒情的内容分界清楚,表面上看,二者平行并列,实则情景融合在一起,前文的景是为了后文的抒情。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的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景象。气势雄伟,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的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象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该诗抒情与眼前的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委婉含蓄,不卑不亢。
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起,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日高楼休独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词的上片将景色描写的阔远而绮丽,毫无衰飒情味,与下片抒发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之情融合起来,一方面显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和对生活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悲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苏轼的五绝《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汾河。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诗人用情景相生、情景“互藏其宅”的方法创造意境,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情意。首句从景写起,次句由景到叙事,三句由叙事写到心情,最后以景语作结。前两句侧重写景,皆写那些能够表达感情的景物,后两句以情为主,又不空泛抒情。前后各有侧重,但又“互藏其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尤其收句,以景结情,更显含蓄有深味。此诗寒意之景与烦愁之情水乳交融的意境,浑然纸上,如画彰目。
㈡情景矛盾,互为映衬
诗中的情与景本来是谐调一致的,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可有时为了创造新的意境,却把相反的互相矛盾的情与景放在一起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彼此相成交相辉映,造成一种别开生面,出人意料的情趣。该造景法,具有隐曲性、深藏性,以此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该诗后三句写往日热闹繁华的生活,象征着他生活中的最美好,最无忧无虑,春风得意的时刻,景之浓丽,情之浓烈,从表面看,所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实际上作者着重表达的倒是另一方面——今日处境的无限凄凉,开头的“多少恨”,通过这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托,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浓重,真是以乐境写哀情,对往昔的繁华眷恋越深,今日处境的凄凉越不难想见。
杜甫的《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登楼》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刚刚平定而吐蕃入侵、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之时。全诗借临 3 以抒情,融山水景象、历史遗迹、国家灾难、个人忧思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首联,“花近高楼”与“万方多难”形成反衬,以乐景写哀情尤哀。颔联,写“登临”所见,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境界阔大,情思悠远,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民族历史的追怀,也流露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颈联,写登楼所想,议论天下形势。所思所感中,有希望也有焦虑和担忧。尾联怀古讽今,寄托个人抱负。末两句,承前写景:由忧山川自然景观而写古迹人文景观;承前抒情:由抒爱山川社稷之情而抒发济世无奈之叹。全诗即景抒情,语壮景阔,寄慨遥深,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这首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语壮境阔,寄慨遥深,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表现了诗人沉重忧伤的感情。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㈢删繁就简,含蓄不露
姜夔说“语贵含蓄”,杨载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解。删繁就简,句绝而意不绝。”诗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形象,而构成意境的感情则含而不露,巧妙地溶入形象的描绘之中,这就是达到艺术上的含蓄,把丰富的情感浓缩到“以一当十”的艺术形象里,使意境深远。
苏轼的五绝《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汾河。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该诗的前两句侧重写景,皆写能够表达感情的景物,后两句则以情为主,又不是空泛的抒情,前后各有侧重,但又“互藏其室”,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尤其收句,以景结情,更显含蓄有深味。此诗寒意之景和烦愁之情水乳交融的意境,浑然纸上。
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本诗写景,用寻常的话语点缀,不雕琢,不尚工巧,风味独特。未句“花落知多少”情致横溢,美好的春天该珍惜呀!诗小含量大,意境深远。全诗看似纯粹写景,却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感叹!
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
该诗前三句尽管都是对客观景物的描写,着重渲染的是昔日的繁化,但其中却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诗人给我们展示子两幅画面:一幅是战士们脱下战袍,换上锦衣,向国人炫耀;另一幅是宫女打扮成花一般的美人,在宫殿中恣情的欢乐。这表明勾践把昔日的屈辱和苦难忘得一干二净,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最末一句,写诗人的眼前的凄凉景象,引发人的沉思,其中含有无限的感慨。
解读意象,品味意境 篇3
(船山)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们惊喜地看到,人教版语文教材给我们送来了一阵现代诗的春风,尤其是初中教材由原来的7首现代诗增至现在的17课时23首现代诗,是原来教材的三倍多。这意味着编者正在重新审视现代诗在语文教学中和审美取向中的价值地位,也提醒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不能再忽视现代诗歌的教学,也提醒我们广大中学生读者要更加重视提升现代诗的阅读与鉴赏能力。特别是到了初三阶段,大家除了在诵读诗文的过程中感受、体验、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外,还应有意识地提高欣赏现代诗歌的品位和审美情趣。
钱钟书先生所言:“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也就是说,诗不是赤裸裸的、无所依凭的直接抒发情感,而是要通过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即意象来抒发。可见,意象是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掌握了意象。鉴赏诗歌也就成功了一半。
一、意象的内涵
“意象”是中国诗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首次将其用于艺术创造,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说明构思时须将外物形象与意趣、情感融合起来,以形成审美意象。具体地讲,它是诗人借助艺术想象,通过比喻、象征、拟人、对比、通感等艺术表现手法,把在对生活的审美观照中所形成的感受、体验哲思,渗透和熔铸到诗人所精心选择的客观物象中去。美的“意象”则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中的有机契合和融汇,它具有独创性。
诗的意象的独特价值在于把抽象的情意化为具体可感的美的形象,使情思的表达含蓄蕴藉。这是美的生成,又是一种含蓄的传达方式。如贺铸的诗句:“试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里一连叠用三个比喻式意象,透露出闲愁之多:如一川蓬蓬勃勃的杂草,如满城随风飘荡的柳絮,如黄梅时节绵绵不尽的细雨。这就不像那种“我愁死了”之类的大白话,它表达得含蓄、富有诗意,委婉而使人回味。
二、诗歌意象的分类
诗歌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也是读者对诗的审美评价和依据。诗歌的意象多种多样,笔者从人教版教材现代诗歌的作品中归纳出主要的几类:
1、象征意象
艾青说:“象征是事物的影射,是事物互相间的借喻,是真理的暗示和譬比。”诗人通过象征体的运用,使思想感情具体化,引起读者深思,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用“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寄寓了诗人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又如《在山的那边》表达的是信念与理想在人生追求中具有的巨大意义。“翻过山去看海”这个举动以及山和海这两个事物本身都具有象征意义,而且这首诗就是从它们的象征意义生发出来的。如果同学们理解不到这一点,仅仅把它们理解成实际的行动和实际的事物,就不能把握到诗歌的主题了。
2、比喻意象
比喻就是将两个不同的事物取其某一相同点来比拟,使两个形象相互辉映,彼此引证,使诗所要表现的思想和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以便于读者感受。如余光中的《乡愁》,诗人将一种摸不着、闻不到、看不见的抽象情绪“愁”化为“小小的邮票”,来烘托“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时的眷眷思念之情,把它化为“窄窄的船票”,渲染“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的恋恋不舍之意,把它化为“矮矮的坟墓”,来表现“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的拳拳孝子之心,最后把它化为“浅浅的海峡”,来表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绵绵思乡爱国之情。从上文我们知道了诗人为了表达他对于某一事物的独特感受,为了使抽象的、难于描摹的事物具象化,往往会运用比喻意象。
3、拟人意象
拟人就是赋予外在的客观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动作和行为,即物境人格化。它可以使诗的语言形象而富于立体感。如郑愁予的《雨说》,全诗采用了拟人手法,以“雨”为中心意象,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雨”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义的存在。不仅如此,对诗中的其他事物都作了拟人化的生动描写,如“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等。全诗出色的拟人化表现手法,使这首诗具有亲切感人、活跃欢快、充满情趣的风格,它切合儿童的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稚嫩的童心。
4、物化意象
物化刚好与拟人方式相反,赋予人以某种外在自然物的特质,即人格物境化。它往往把人比附为外在的可感性的景物,用以渲染和烘托出诗人含蓄的思想感情。它同样能使语言形象化。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表达作者热爱伟大祖国的火热诗情。但诗中的思想不是作者直喊出来的,而是把思想浸透在意象中,成功地运用了物化手法。诗的开头,作者就把“我”比附为“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的驳船”,让读者从中深切体味到祖国是何等贫困、落后,以及作者隐藏的那份忧患意识。在诗的第三节中,作者笔锋一转,又将“我”化为众多的意象:“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绯红的黎明”等,这些洋溢着生命感的意象使读者真切感受到祖国挣脱了束缚,给人新生和希望。总之,诗人心中奔涌着的爱国之情,由于找到了最恰当的物化意象,得到了形象的表达和生动的抒发,也更有艺术感染力了。
5、对比意象
对比,是一条普遍的艺术规律。小说、诗歌、绘画、戏剧、音乐等文学艺术体裁,都使用对比手法。大小、长短、高低、远近、曲直、阴阳、冷暖、真善美与假恶丑,在对比中相形益彰。如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残损的手掌本来是很小的,但它能摸索广大的土地,一会儿“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一会儿又让“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这一大一小的强烈对比构成了独特的语境。还有诗文前半部分用“灰烬”“血和泥”“冷到彻骨”“憔悴”“苦水”等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来描写沦陷区的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后半部分用“太阳”“春”“带来苏生”“温暖”“柔发”等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来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赞美之情。这样前后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更加鲜明。
6、通感意象
在诗歌里往往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几种意象沟通起来,互为转化,从而获得一种新奇,精警的艺术表达效果。如江河《星
星变奏曲》中“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蒙蒙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了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蕴,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再看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第一节开头,“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视觉“老水车”与听觉“疲惫的歌”相连,诗人用这种苍凉的意象开头,一下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极佳的诗歌欣赏状态,地老天荒之中去感受那份震撼,那份深厚,数百年的历史沉寂一下跳到了读者面前,开阔而雄浑,苍茫而深沉。
三、走入文本,把握意象,品味诗情
理解了意象的内涵和类型,下面谈谈如何把握现代诗歌意象,从而学会品味诗情。
1、用吟咏和美读方法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咏诗歌是开启理解诗歌大门的金钥匙。所谓“美读”是指“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语)。人教版教材现代诗歌选编篇目大多是直抒胸臆、酣畅淋漓的抒情名篇。如在美国诗人休斯的《黑人谈河流》这首短诗里,作者一连用了四条河的排比体式,像大河奔腾而下,把倾诉的感情宣泄得淋漓尽致;在诗篇组织上,他把“我了解河流”“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这样的诗句,在诗篇前后反复吟唱,起到了一唱三叹,深化主题的效果。又如《星星变奏曲》抒情细腻,意境优美。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和浓郁的诗意氛围。因此,在新诗鉴赏中,同学们要反复吟咏诗歌,把握意象进而达到理智上的领悟,进而介入情感,进行美读,循着语言运动的节奏,触摸到作品的感情脉络,体验作品浓郁的感情,感受诗歌的特定抒情氛围。
2、结合作者的背景生平,理解诗歌意象
在诗歌创作中,由于诗人个体经历的不同,对客观审美对象的感受不一样,每一个物象所激起的诗人的情感体验也会不相同。所以,当诗人把瞬间的感受寄寓在一个特定的审美对象中,其生成的意象,就更多地带有主观色彩,形成一个所谓的全新的意象或诗人原创性意象。当我们在解读这些意象的时候,就必须要全面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创作心境和特殊的人生经历,以期找到一个解读意象的最佳突破口和切入点。
例如《我爱这土地》,我们就要了解艾青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1932年从法国留学回来的艾青目睹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满目疮痍的现实:在灾难中挣扎求生的人民,世代生存的土地被大片掠夺,与他们生息相通的土地被肆意践踏。艾青作为民族战士,为民族现实的生存而焦虑;作为诗人,他反对赤裸的抒情,主张给感情穿上意象的衣裳。艾青以意象作为现实人生与情感体验表达的通道,找到了战士与诗人、生活和诗歌、时代与艺术有机结合的融合性。因此,艾青在意象的选择上,他找到了具有意象的理性深度内涵,又能体现意象的艺术观感的审美效度的典型意象,这就是人们熟悉的“土地”和“太阳”两个意象中心。这两个中心意象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艺术感受,体现了他的诗与时代精神的紧密联系。了解这些创作背景,大家就会明白此文中“土地”这意象深藏着的正是诗人对灾难中的人民和受难的祖国一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赤子之爱。
又如在学习《星星变奏曲》《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以舒婷、顾城、江河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诗人的生活经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的主旨。
3、理解诗中意象的特征,发掘意蕴
①抓住意象特点,整合单一意象。诗歌都离不开意象的分析,而意象常常是单一的个体,因此分析时必须抓住每个意象的特征,并把意象整合起来才能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如《我爱这土地》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意象——“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并分别赋予它们不同的象征意义:“土地”可看作是繁衍滋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和“激怒的风”可看作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则是充满生机的民族光明未来的象征。不管是“河流”“风”“黎明”,这一切都发生在土地上,土地是中心,是根,是归宿,所以“我”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以致到最后诗人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的爱、诗人的情都浓缩在“土地”这个意象中。“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②注意意象的组合方式,发掘意蕴美。一首诗往往不可能只具有单个的意象,作为整体,诗的意象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并由此而生发出深层含义。因此,在分析各自内在的意蕴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握诗的整体意蕴美。
如上文提到的《乡愁》,我们不仅要理解诗中每一个具体意象所蕴含的情思,而且更重要的是把这些意象联系起来看作一个整体来探寻诗人的情感深处所隐藏的社会和历史的广阔内容。同时,在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的这四种意象,更让读者易于引起联想:可想到生离,想到死别,想到自己曾有过的故人、故园之思。还让读者脑海中呈现出与诗歌内容对应的四幅鲜明而具体的生活画面,在鲜明的画面中体验诗中愁得化不开的乡愁。可以说,四个意象抒发人生四个阶段四个愁情,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在淡淡的哀愁之中如泣如诉地倾吐真切、纯挚的“失恋”之情,仿佛窥探到了诗人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情怀。
又如《星星变奏曲》以“星星”为意象,但文中七次出现“星星”,每一次出现的形象多不相同:第一次是对没有光明时的一种希望,第二次是点缀夜空的星辰,第三次比喻光明和温暖,第四次同第一次含义一样,第五次指的是艰苦的历程中存留下来的一点点的自由和温暖,第六次指挣扎着保留下来的温暖的火种,第七次指大自然的星辰。总而言之,作者灵活运用象征、比喻、通感等艺术手法,打破时空秩序来重新组合意象,丰富意象。运用天马行空的联想将表面毫不相关但又存在偶然性相似的关系的概念组合在一起: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春天、鸟、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境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这使得这首诗含蓄蒙胧、意境优美。显示了诗人对黑暗冰冷现实的否定,抒发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求。
走进评课,品味意境 篇4
一、明确评课原则
1. 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合乎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2. 实事求是, 不虚情假意;畅所欲言, 不避重就轻。
3. 态度诚恳, 无论说优点还是谈不足, 都要有利于施受双提高。
二、做好听课准备
作为听课教师, 只有做好充分准备, 才能正确合理地评价课堂教学内容, 这就要听课者胸有教学内容, 只有知道教学内容, 方能明白教学目标, 把握教学重点、难点。这样听课才能看出执教者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 突破教学难点的, 从而实现单位时间内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使得听课、评课更有针对性。
作为听课教师可以思考:如果这样的课给自己执教, 应该怎样上?这样在听课时, 才能与执教者的思路作出对比, 寻找自己的“预案”与执教者的课堂行为有着怎样的差异, 从而便于分析执教者的意图, 找出课堂教学有创见的地方。
三、认真记录听课的过程
认真记录教学的过程是为了在评课时能够及时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 在听课过程中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认真观察和及时记录任课教师的执教过程, 包括有关教学步骤、师生对话的主要观点、相关教学环节表现出来的闪光之处或者存在的问题, 以及教学过程的整体结构安排、教具手段使用、语言表达和教态、板书等方面的印象。比如, 有一次听课我发现某位教师的课存在语言表述欠规范和板书安排欠推敲的问题。如果我在听课时没有及时记录, 评课时这些问题就很难说得有理有据。
四、全面评议, 鼓励为主
听完课后, 必须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材处理、教法运用、学法指导等方面进行评价, 在整节课中教师、学生、听课者三者之间的心理情绪、疑虑都有了充分交换, 听课者对这节课有了客观、冷静的听课结果。而评课不能打击执教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让教师产生对教学研究的抵制情绪。在评课中要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评课过程中既要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 又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发言的分寸、评价的方向和火候, 以便发挥评课的效益功能, 起到推动教学工作健康发展的作用。
五、有针对性, 抓主要矛盾
评课时, 不宜面面俱到, 应就执教者的主要目标进行评述, 问题要集中明确, 充分肯定特色, 也大胆提出不足。有些课堂评价, 还要围绕教研活动的主体展开, 让课堂教学成为教学主题研究的推进剂。这里说的主要矛盾, 可能是课堂行为与教学理念之间的矛盾, 也可能是教学方法与听课老师的细节处理方面的矛盾, 还可能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评课时, 可以从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课堂信息的传递结构、学生思维活动的密度和质量、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教师的基本功等方面予以分析。
评课者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 要有“备”而听, 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懂得组织, 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融入到学习活动中, 获取第一手材料, 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听课评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执教者提高教学水平, 更重要的是通过评课促进自己业务素养的不断提高, 使自己成为能上好评课的教师。
摘要:评课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明确评课原则, 做好听课准备, 认真记录听课的过程, 全面评议, 鼓励为主, 抓主要矛盾。
走进古诗意境,品味诗意人生 篇5
【关键词】古诗意境;写作背景;绘图再现;语言品味;联想想象
纵观诸多诗歌,都存在着一个灵魂,那就是意境。所谓意境是由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因此,笔者认为古诗教学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诗情画意地教,学生能否诗情画意地再现古诗意境。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我的教学实践来简单谈谈方法。
一、从写诗背景入手品味诗的意境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事关系构成诗歌不同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中内容的基本情调。不分析其背景,就难以了解诗中感情的基调。因此,要领会诗的意境,就必须分析诗的背景,从中认识诗中艺术境界的氛围或情调。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古诗课堂教学上,教师不妨用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古诗的创作背景或诗人的坎坷经历,把学生带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二、从绘图入手再现诗的意境
诗,语言表达的艺术,画,线条色彩的艺术。可以说,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古诗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我们在教学时,可利用课本插图或自制的幻灯片根据诗的内容绘制诗意图,再现情景,使学生触景生情,进入诗的意境。如教学的马致远的《秋思》时,我让学生画一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或用简笔画,或用素描简单勾勒,一幅幅充满稚气与童真的画面上呈现出:干枯的藤蔓,缠绕着一棵垂死的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夕阳向西缓缓落下,秋风萧瑟,在一条古老荒凉的道路上,一匹疲惫的瘦马,瘦马上一个瘦弱的人。然后我就着画面内容继续引导学生:看到这样的景物,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马上的人又是谁,此时在无限夕阳下他又会想些什么?这样,诗人的思乡之情自然也就跃然纸上了。
三、从分析语言入手品味诗的意境
分析诗歌的意境首先要分析诗歌的语言,理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找出句子之间与思想感情关联的因素,切忌架空分析。由于诗歌语言的精炼性及诗歌句子结构的特殊性,分析诗歌的语言,很关键的一步就是讲清关键词语,只有抓住这些关键字眼,深刻挖掘,才能真正进入诗的意境。如教学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诗句时,我抓住了“悠然”与“见”这两个关键字,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我让学生讨论如果“悠然”二字换成“忽然”、“突然”等词,“见”换成“望”、“看”、“瞅”等字好不好。学生在讨论过后认为还是原来的词用得好,因为能把陶渊明那种恬淡闲适的不经意间的心情和神态描摹出来了。这样的讨论,在无形间就拉近了学生与本诗意境的距离。学生学起来自然轻松不少。
四、从调动联想想象入手,品味诗的意境
每一篇诗作都是客观世界在诗人心中的再现,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诗人自身思想感情的烙印,所以鉴赏诗歌首先应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联想和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如教学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尽”、“生”等关键字展开想象。一片荒芜的古原上,在春风的吹拂下,被野火烧过的野草顽强从地下破土而出,展示着蓬勃的生命力。再读“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又引导学生抓住“满”字展开想象,体会到在荒芜的古原上,诗人在此送别自己的好朋友,连小草充满了离别的伤感,更何况是人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把学生的情感与诗人拉近距离,古诗的意境美也就一览无遗了。
古诗文的教学研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发掘和检验。以上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教学一线的老师的注意,让古诗文教学这一束鲜花在教学研究的园地中更灿烂地绽放。
参考文献:
[1]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品味意境 篇6
在传统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 黑板上经常一半是古诗词, 一半是字意。用红点注重点字, 在旁边写出字意, 学生机械地抄写与背诵。一节课上完, 如果学生会朗读、会背诵, 会解释重点字意, 教师就认为学生领会了诗词, 教学任务已然完成。这种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只在解词析句上兜圈子, 使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层面上, 把完整和谐的诗歌艺术品分解得支离破碎, 把其中蕴含的意境美扫荡殆尽。然而, 从新课标的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看, 现今的古诗词教学, 教师更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 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展开想象, 与诗人、与文本对话, 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引领学生走进古诗词的美妙情境中去, 让课堂呈现一种学习创造的美!为此, 近两年来, 笔者所在学校的备课组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摸索出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一些经验和规律。
一、走近作者, 展开想象
严羽说:“诗者, 吟咏性情也。” (《沧浪诗话》) 古诗词是古人人生态度、情感体验的集中呈现。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 乃至诗人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 都会使得古诗词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情感意绪。因此, 古诗词绝对不能脱离作者的时代背景去凭空解读。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 只有让学生走进作者生活, 走进作者的内心, 展开想象, 才能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例如, 在教学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首诗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笔者在上课前就布置学生回家作业:收集李白的生平资料及本首诗的创作背景。然后在课堂上交流, 相互补充, 最终形成对李白创作这首古诗背景的一个全景图:公元725年, 青年李白走出家乡四川远游, 第一次走出家门的他顺着长江一路走来, 峨眉、三峡、荆门、天门、金陵、苏州、越州……第二年, 跋山涉水饱览江南风光的李白再次返回扬州。“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这一年的漫游, 让李白广交朋友, 增长了知识, 吟诗作赋也大有长进, 还见证了盛唐的繁荣;但长期在外的漂泊生活, 风餐露宿, 居无定所, 使已经“散尽千金”的诗人这时身体劳累虚弱, 病倒于扬州。这年, 李白26岁, 但功业未成, 婚姻未定, 出蜀时所带资财也被一一耗尽, 跟随他的人也逐渐散去, 孤身一人流落在异地的李白, 终于看透了人情冷暖, 饱尝了世事辛酸。大家想象一下, 在那个深秋的夜晚, 寄宿在扬州一家旅舍的李白, 卧病在床, 半夜醒来, 看见地上洒满了银光, 他的心情怎样?他会想些什么呢?这种情境的搭建与想象性体验, 容易使学生捕捉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对引导他们走进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无疑大有裨益。
而同是李白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表现的却是另一种心境。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 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 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 世界对他而言充满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 这时已经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 自由而愉快,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 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愁或感伤, 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 他向往扬州地区, 所以一边送别, 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 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学生们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后, 诗歌的画面随着想象顿时变得清晰起来:朋友于阳春三月放舟长江即将远行, 诗人驻足岸边目送孤帆远去。充满色彩和动作的画面, 生动地演绎着这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极富诗意的离别。
引导学生走近诗人, 了解相关创作背景, 展开想象, 才能更好地感悟诗人内心的情感。当然, 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 教学力求深入浅出, 化难为易。
二、反复诵读, 多元想象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 只有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 才能充分领略诗歌的抒情和审美的艺术效果, 才能感悟诗词中作者之所感, 并与之产生共鸣。现在, 在诗歌教学中重视诵读, 已成为很多教师的共识。而实际上很多人同读一首诗, 其脑海中造成的形象又是各不相同的。因此, 在诗歌教学重视诵读的同时, 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鼓励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进行个性想象, 以此取得古诗词教学的最佳效果。
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节奏, 读出语气;再次要通过想象读出意蕴。如在指导诵读《咏柳》一诗时, 笔者先让学生初读, 读准字音, 再让学生边读边画出句子的节奏, 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诵读时需要变化的语气, 读出“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疑问, 读出“二月春风是剪刀”的顿悟和赞美。通过反复的诵读, 反复的咏唱, 眼前的方块文字逐渐转化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 教师鼓励学生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用彩笔描述春天柳树的样子。在他们富有个性的想象中, 或暖阳或细雨, 或独棵或成排的柳树, 或嫩绿或碧绿的柳叶, 或垂直或斜逸的枝条, 展现了学生们心中各式各样的画柳春景。
三、补充文本“空白”, 放飞想象
中国古诗词都注重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 它锻造着古诗词的空间, 滋生着古诗词的意境。这空白, 如诗词“虚实结合”中“虚”的部分, 它使读者有了大片想象的空间, 使古诗词有了意境之美。课堂上, 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填补句中的“空白”, 从而构成完整的想象空间。
通过想象填补的“空白”可以是景色。例如马致远的散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这曲小令开头三句九个名词 , 中间没有一个可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 , 但我们可通过作者提供的特定语言环境 , 驰骋想象 , 补上“空白”, 达到赏析的境界: 深秋季节 , 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 , 栖息着乌鸦。又到黄昏时分了 , 一条小溪从小桥下流过 , 桥那边是几户人家。一位远离故乡的断肠人 , 冒着西风 , 骑着瘦马 , 在那荒凉的古道上奔波。太阳已经落山了 , 他仍在天涯漂泊。“黄昏”这个古典词中特定的思人怀乡意象 , 在这个深秋的季节出现 , 引起多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通过想象填补的“空白”也可以是情节。如在《寻隐者不遇》的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们想象诗人与童子发生对话的地点, 以及两人之间的完整对答。“松下”“云深不知处”, 呈现了云雾缭绕的高山之巅, 而“问童子”作者问的是什么, “言师采药去”的童子又是怎样的神情和手势。从学生们踊跃的角色扮演和对话动作的想象中, 不难看出这种“空白”想象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四、斟酌词句, 拓展想象
古诗词的遣词造句简短精练, 充分显示了语言艺术的魅力。“两句三年得, 一吟泪双流”, 而贾岛也有“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的“推敲”故事。叶圣陶先生曾对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作过赏析:“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见得没有一丝的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 而是说‘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 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 一个‘圆’, 在图画方面说起来, 都是简单的线条, 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 构成通体的一致。”可见, 斟字酌句对感悟诗词意境是何等重要。在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中, 让学生们在字词的巧妙运用中抓住“诗眼”, 展开想象, 同样也能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例如教学《村居》的“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时,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看哪个字理解起来最困难?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 但可以抓住“醉”字, 问:什么醉了?为何醉?学生回答:草、莺、杨柳、孩子、诗人……教师又问:那是一种怎样的醉态?想象一排排碧玉般的杨柳树, 正忙着舒展绿丝带般的长发, 随着春姑娘的节奏, 飘拂摇曳, 翩翩起舞呢!莺在空中边飞边唱, 几棵桃树也露出了笑脸, 辛勤的蜜蜂早已在粉红色的花瓣间忙开了……此情此景让高鼎诗兴大发, 情不自禁, 脱口而出: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不知不觉中, 学生就跟着诗人一起走进春天, 陶醉在这春天的美景中。
又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让学生通过古诗精练的语言文字, 在大脑中呈现送别友人的具体情景, 体会他们的诚挚友情, 古诗还何愁难学、难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