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与文化(共6篇)
意境与文化 篇1
闲暇之余, 沏上一壶好茶, 邀上几个好友聚在一起畅谈一番, 不得不说是现代紧张生活节奏之余放松的一种休闲活动。
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 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工作之余会去享受大自然, 追求身心的健康。这修身养性的事就不得不说到喝茶了。茶, 一直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也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喝茶也不光是为了解渴, 而是更高层次的享受, 文化意境的熏陶。
说到茶, 中国的茶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 全国名茶数不胜数:西湖龙井、君山银针、云南普洱、武夷岩茶、黄山云雾、祁门红茶、太湖碧螺春等, 泡茶的器具也有一些, 比如玻璃茶具、陶瓷瓷器、紫砂茶具等, 其中要数宜兴紫砂壶和茶结合的历史文化比较深远了。
首先宜兴紫砂有悠久的历史, 宜兴紫砂艺术自起源于宋代, 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 发展到今天不管是壶的造型艺术还是工艺技能方面都日臻完美、丰富。
紫砂壶是用宜兴当地独有的紫砂泥制作烧制而成的, 这种特有的“泥中泥”经过选料、淘洗、陈腐和捶搏后, 可塑性很强。再经由紫砂艺人之手, 捏塑成千姿百态的壶样, 再加上专业艺人们的加工, 在壶体上刻字画, 表意境, 根据不同的壶型特点加上相应的装饰, 有国画里的松竹梅兰, 也有气势意境丰富的山水, 还有婉约的人物, 充分把中国古代的绘画和书法与紫砂壶来了个紧密结合。
紫砂文化价值的体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实用价值、审美价值以及工艺技能价值。
紫砂的产生, 紫砂茶具之所以如此盛行、如此受大众喜欢, 不能说完全不是因为他的艺术价值, 但是也应该看到紫砂壶最初的产生是源于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 泡茶来喝, 而且制作工艺也是比较粗陋的。随着紫砂的不断发展, 紫砂工作者的不断创新,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 喝茶变成了一种文化, 紫砂和饮茶文化的结合, 加上传统茶文化中的一些文化意蕴和审美积淀自然就转化到了紫砂中去了。饮茶的这个功能就决定了紫砂壶原始形态和造型的取向, 这也就体现紫砂的实用价值。
紫砂的审美价值, 应该是紫砂的一个附属价值, 这和文人参与制陶有很大的关系。以前的紫砂制陶工匠们在制作紫砂壶上只是单纯地为了满足人们的喝茶需要, 随着明清两代的文人学者对紫砂的喜爱, 紫砂也得到了他们的推崇。紫砂工匠们在和文人的交往中也增强了自身的素养。
紫砂原料质地细腻、色彩丰富、可塑性极强。通过特殊工艺制作后, 紫砂陶器造型变得丰富多彩。加上工艺师们的独特构思, 形与色的结合, 给人难以用言语描绘的视觉享受, 不得不说是艺术品。生活中的一截树桩、一段竹节或是一株枯莲蓬都可以成为紫砂壶造型的来源, 通过对大自然的表现, 更体现出制壶者对生活的热爱。紫砂陶艺是文人审美与工匠技艺在一定高度上的完美结合, 在当今的紫砂界发展是巨大的, 设计者和制作者以前是分开的, 现在的制壶者本身都具备着一定的文化素质, 这是一个紫砂发展的一大进步, 同时也提升了紫砂艺术的文化意境。现在的紫砂审美已超越了饮茶的基本功能了, 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结合的体现。
再者我们来说说紫砂的工艺价值, 紫砂工艺是实现功能和审美的主要手段, 是形成紫砂陶品种繁多的重要因素。它的整个制作过程复杂、繁琐且要求精准度极高, 并且要求制作者对泥的性能方面有全面的掌握, 不能有半点疏忽。紫砂是一种原始的制陶手艺, 没有什么工具, 但我们就是用这样原始的简单的工具, 最复杂的工序和最精湛的工艺, 制作出了极其完美的陶器。紫砂本身作为一种民间文化, 体现了很强的平民趣味性, 但是从现在的技艺方面看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造型上也是千变万化, 融合了各种元素, 渗透到好多领域, 这些都被人们发展到一定高度了。接下来的突破点在哪里, 创新点在哪里, 以及发展的方向, 可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方面, 而不是一味地去模仿抄袭。紫砂从制作的技艺、品种、造型和工艺传承, 以及经济价值的提升各个方面, 都是今非昔比的。紫砂制作工艺是一种独特的传统工艺, 而且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也是紫砂艺术价值的核心所在。这样传统的工艺, 在现在越来越快节奏的社会上一定要保持并发展下去。
最后紫砂艺术的文化品质和品格, 是紫砂艺术的历史造就的, 也是需要我们紫砂制作者去维护和发扬的。紫砂工艺品在前人的基础和努力下已名扬海外, 我们更需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努力学习更多和紫砂专业有关的东西来充实我们的紫砂艺术, 提高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 总结前人的优秀作品, 吸取新的艺术营养来丰富自己,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 开拓创新!把紫砂艺术一代代传承下去。
摘要:宜兴紫砂的历史比较悠久, 素以制作精湛, 造型古朴大方, 种类繁多, 工艺精良而著称。集观赏性、实用性、把玩性于一身。在紫砂壶上体现出了文化的意境和内涵, 体现了一代代制壶人的文化修养, 当今社会紫砂又成为了人们在茶余饭后的话题。
关键词:紫砂艺术,文化意境,艺术美
参考文献
[1]《中国紫砂》.
[2]《江苏陶瓷》.
意境与文化 篇2
人们对诗词的喜爱不拘于时间和空间,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准确地理解诗词隐含的意思能让译者对诗词灵魂的翻译演绎得淋漓尽致。意境是评判诗歌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引言
翻译过程是从源语向目标语转换的极其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理解和表达实现语言间意义的转换。翻译常常会由于不同的译者主体的认知,其依据的翻译原则和采用的翻译策略会对同一篇作品的理解和诠释创造出不同的翻译文本。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并不是简单的文字与文字等值,更重要的是实现两种文化的交际活动。诗词是语言表达的精华,而意境是诗歌的灵魂,它成为评判诗歌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译者诠释和读者欣赏诗词文本都离不开文化意境的点睛之笔。
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曾有过著名的 “三美”理论:“意美”、“声美”、“形美”,即“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要和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1]。不难看出,“三美”理论是诗词翻译的三方面内容,更是要求,通过对诗词内容,音律和形式的诠释及雕琢,最终让读者领会诗词所传达的“意境”之美[2]。不同的语言类别只是表达思想内涵和精髓的最初级的工具。作为译者,要突破语言的束缚,深入挖掘其背后能再现诗词灵魂的意境,化平实为升华,最终再现原诗的意境,从而在精神上达到高度契合。总而言之,意境是诗歌的灵魂,随着世界人民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文化间的沟通日益深化,不同文化背景下诗歌的意象也越来越容易被异域的读者所理解与欣赏。在总结了前人对语境研究的基础上,取其合理性,深化对语境理论的理解,将语境的研究付诸于翻译实践,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原文中语境因素的影响,以确保尽可能完美地再现原文的内容与风格。
二、文化意境的含义
译者的任务是读解翻译各种文本,而文本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的,所以要想理解文本,作者就必须要了解语境。语境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重要性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在1923年,Malinawski首先提出了“情境语境”这一概念,语言学家才开始真正认识到语境研究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性。宗白华将“意境”描述成“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所表现的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了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3]。具体地说,“意境”指“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创作出的气氛或画境”[4]。
从文化语境的视角研究翻译,则把翻译的过程看成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过程,这其中体现着翻译活动文化交流的社会功能。从认知角度看,文化研究是极其抽象和复杂的,因为它基于不同文化的认知模式,属于人的高级认知加工领域。那么与文化相关的翻译,即文化语境中的文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翻译的实现产生了某种影响,则是摆在众多研究者面前的一大难题。中国古典诗词作为富含文化特性的一种文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最能呈现出文化语境,同时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也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古典诗词中文化语境的体现及如何适当处理其中的文化因素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于实现翻译活动的文化交流功能有很大帮助。[5]
三、文化意境在诗词中的解析
在翻译过程中,不管是理解阶段还是表达阶段,语言意义的确立都必须依靠意境,也就是说意境再现是文学翻译的最高任务。文化意境是连接语言,文化和翻译的纽带,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由于语言,文化及认知模式上存在差异,有研究表明诗歌的翻译和其意象在表达上可能存在不可译因素,而这些因素则主要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其特有的美学观赏性方面。
诗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诗人不会用文字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会将这种情感投影在他所描述的事物上。这些事物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而是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审美观的体现,也是诗人寄情于物的表达。当然,这种情感的理解和表达可能是主观,客观或两者相结合。比如,在众多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往往选择“月亮”寄托思乡或淡愁之情。
李白《静夜思》:
原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Tr.X.Y.Z.
诗人对月亮的偏爱有目共睹,在众多经典作品中诗人多用“月亮”和“月光”寄情。本译文中“moon”并不只是简单的“月光”,月光清幽,且无处不在,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正确的把握某些特定事物在特定的文化意境中所传达情感,才能达到精神上的契合。再如,白居易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中,“柳”已经不是其原意“柳树”,而是在中国古代的一种风俗,即送朋友远去时会折断柳条。因此,如果不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只是直白的翻译成“willow”,很有可能造成误译,错误的传达诗人寄情于物的情感并降低了原诗的欣赏价值。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对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才能将情感投射到译文中,构建出与原文相符的文化意境。意境是检验个体意象翻译的标准,是诗词翻译的最高目标。对于意境的产生及塑造是诗词翻译准确与否的关键。
四、结论
意境与文化 篇3
1.中国传统文化解读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中国传统文化分物质与精神两种,物质有人们熟悉的传统字画、篆刻、京剧、戏曲、武术等等不胜枚举,许多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其精神内涵之博大,民族特点之鲜明,在世界各国文化中独具一格。而精神上主要是指文人思想中的儒家与道家,古典哲学,佛教文化等等,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些文化结晶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其精髓更值得我们传承与发展。所以现代空间设计应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根本,继承、创新并得到发展,这也是探索现代空间意境营造的必经之路。
2.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现代空间意境中的表达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合,是物我之交融,是一门艺术。在现代空间设计中,其意境的营造多借助古典哲学中的阴阳哲学、儒家与道家的思想文化等。
(1)“阴阳合,万物生”,简单朴素而具有深刻哲学内涵的一句话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与顺应。在空间意境的营造中,可利用阴阳哲学中所包含的历史与未来,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等手法来表达,再从细微上来说,软与硬、凸与凹、圆与方、曲与直等手法皆可成为空间意境的表达形式。
(2)儒家——空间意境营造之“中”与“和”。
“中”是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可理解为适中、适度。在意境的营造中,这种理念强调协调统一、恰到好处的表现手法,若是过于简单,就会缺乏生气,若是过分雕饰,则易落入流俗。因此,想要让人赏心悦目,就要讲究中规中矩、大和不忿的表达方法。
“和”是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相融合。在意境的营造中,讲究室内空间融为一体,室内与室外空间相呼应,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3)道家----空间设计之“有无辩证”
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中曾提到:“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有无辩证”是老子对“空间与实体”辩证关系的精辟论述。其在设计手法上可概括为,利用虚实界面的围合,达到空间的合理利用与功能上的完善,从而谋取空间意境的巧妙营造。
3.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空间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
(1)传统园林设计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在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中,不论是园林规划还是室内设计都是最讲究“意境”的营造,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园林可谓是一步一景,景中有情,情化为景。如何将其设计思想传承并有新意?那就要运用“情与景”的交融互渗的设计手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设计技巧将自己的“情”(情感与思想)以具体的形象化为“景”,实现意境的创现并传递给置于空间的大众。例如上海柏悦酒店,设计师季裕堂运用中国传统私家园林住宅的氛围营造酒店意境,基于传统,又打破传统,使用园林中借景、障景中的常用手法,重新排列组合进行创新,色彩上避开繁华,融入质朴,造型上将古典与现代进行碰撞,再将现代艺术品点缀其中,营造出新中式的文化氛围。
(2)传统空间分隔形式的传承与创新
空间的分隔不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都是常用的空间划分手法,其目的并不是将空间拦腰截断,而是营造一个灰空间,给受众者一个提醒与过渡。传统的空间分隔多用虚拟分隔,也就是“隔而不断”。例如屏风、博古架、碧纱橱等。在现代室内空间的组构过程中,空间划分设计许多也沿袭了传统空间中虚实多变的分隔方式,结合现代的光源设计、创意的材料配置使原本传统的分隔方式变得更加具有层次感,形式丰富独特,具有较强的文化特色,让人流连其中。
(3)传统设计元素的运用和创新
传统设计元素都有其自身的设计语汇,传承和延伸是设计人的责任。如何将传统与现代进行结合进行“再设计”,而不破坏其原有意境,是我们值得思考与探讨的。例如北京香山饭店,设计大师贝聿铭将江南园林建筑中的地域性色彩提炼出来,形成特殊的语汇元素,再结合现代手法,向人们展现出清新淡雅的意境。贝聿铭大师在建造苏州博物馆时曾经说到:“既要有传统的东西,又一定要创新。传统的东西就是要运用传统的元素,让人感到很协调、很舒服,创新的东西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人感到好看,有吸引力”。新馆设计和创新的园艺既不同于传统的苏州园林,又不脱离中国的人文气息与神韵。主庭院的设置让大师煞费苦心,“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的效果,与旧园景笔段意连,巧妙的融合。
因此,我们须有意识地选择与改变传统元素的组合方式,提炼传统文化之特色,附以新意,创造出具有民族性的设计新语言。
结束语
空间意境的营造要在提炼传统文化精髓时,做到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再结合当代技术与文化背景,将传统文化精髓在现代空间设计中得以延伸与创新。虽说设计师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我们应坚持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精神,立足现实、传承民族文化。
诗歌意象与意境 篇4
一、意象与意境
1.意象: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2.意境: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二、诗歌意象的特点
⒈ 含蓄性。意象往往言在此意在彼。有的以物喻人,有的以物寄情思。⒉ 特定性。在不同的诗人笔端,特定的意象可能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⒊ 丰富性。由于受特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样的意象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抒写心灵时力求“意”与“象”,“物”与“我”的完美结合。同样是美酒,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三、诗歌主题与意向 ①送别诗
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
表现要点: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 ②爱情诗
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表现要点: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 ③哲理诗
特征:从现象到本质,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④边塞诗
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 ⑤田园山水诗
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 ⑥行旅诗
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表现要点: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 ⑦咏史诗(怀古诗)特征:古迹、古人
表现要点:借古讽(谕、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等 ⑧咏物诗
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
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⑨其它题材——闺怨诗、题画诗、爱国诗等
——
四、“柳”的特定意象
⒈ 抒写离愁别恨。“柳.留.惜别.依依不舍”。
⒉ 倔强的弱者形象。白居易《有木诗八首》“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杨柳的样子弱不禁风,可风雪袭来时,却顽强地与之抗争,仿佛一个性格倔强的弱者。⒊ 朴实无华的君子形象。刘禹锡《杨柳枝词》“城中桃李须臾近,争似垂杨无限时”,以“桃李”讽刺那些争名夺利、风云一时的势利小人,以“垂柳”赞美那些不求闻达,朴实无华,又长期造福于人的人。
⒋ 一时得意的势利小人。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用拟人手法,以讽刺口吻诅咒“倚得东风势便狂”的杨柳最终必将受“清霜”的惩罚。
——
五、有关音乐曲调的意象
⒈ 杨柳曲。“杨柳枝”,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李白《塞下曲六首》“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⒉ 关山月。多写征戍离别之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⒊ 阳关曲。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⒋ 行路难。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⒌ 梅花落。冷落,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⒍ 霓裳羽衣曲。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⒎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为绮靡之音。——
六、诗歌意象的分类(1)
⒈ 组合意象:将 有关的几组具象罗列出来,从具象的形、声、色、味去体会诗句,确立联想方向,发挥想象,把作者蕴涵在意象中的主观色彩挖掘出来,例如:王昌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根据诗中“荷叶”“罗裙”“芙蓉”等意象的形、色来联想:采莲女裙似荷叶、脸如荷 花,荡舟于荷丛,放歌于水上。这些意象组合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格调清新的采莲图,可以感受到诗人写作时欢快喜悦之情,进而也能体会到诗人热爱生活、热爱 自然的情感。
⒉ 象征意象:卞 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该诗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世界,以象征的形象暗喻人生哲 理,既有丰富生动的艺术感,又蕴含对世界的体验。表面平淡无奇:桥上有风景,于是你在看;你也构成了风景,于是别人也在看你。在无奇中,让人体会到了画面 所蕴含的丰富的生与死、知与不知的宇宙人生的相对性哲理。“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装饰”的是梦,这一语言的搭配极为巧妙,巧就巧在 具象词与抽象词的组合,打破了语义的逻辑关系,构成了一种诗意的逻辑,从而大大扩充了诗歌语言的弹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内涵,又扩展了诗的表现范围,加深 了诗的理意。
⒊ 白描意象:指 对形象作具体描述,从而使感情具体化,描述不是客观的,而是渗透了主体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月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全词都是铺陈意象,以一连串的意象直接勾画出一幅恬静的乡村夜景图,描写景物不着一情字,但又处处可见那浸润其中的作者之情。
⒋ 通感意象:即 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几种意象沟通起来,互为转化,从而获得一种新奇的艺术感觉。舒婷《路遇》“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间”“铃声把碎碎的花香抛 在悸动的长街”,前一句听觉铃声转化成为视觉悬浮,后一句听觉嗅觉与心理感觉交织转换,沟通组合,从而形成了一个非常奇妙的境界,使人拍案叫绝。
⒌ 比喻意象: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从而增强表达效果。例如以蝉象征高洁或自比,以水喻愁。
七、诗歌意象的分类(2)㈠、送别类意象
⒈ 杨柳。“柳、留”谐音,古人送别,折柳相送,表达依依惜别深情,传达怨别怀远情思。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⒉ 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⒊ 杨花。象征离散
⒋ 长亭。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成为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⒌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⒍ 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⒎ 酒/杜康。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王维《渭城曲》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酒抒写别离之情。㈡、思乡类意象
⒈ 月亮/桂魄/蟾桂。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⒉ 鸿雁/大雁/青鸟:鸿雁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戴复古“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也代指书信。“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⒊ 莼羹鲈脍。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马星野《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
⒋ 双鲤。以鲤鱼代指书信。《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⒌ 捣衣。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易触动游子的情怀。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⒍ 登高。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⒎ 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⒏ 烂柯。表示离家日久,时光易逝,世事变迁,人物非昔的情景。⒐ 烛。相思、别愁。⒑ 浮云。漂泊的游子。
⒒ 沙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㈢、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⒈ 梧桐。凄凉悲伤,愁思的象征。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⒉ 芭蕉。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⒊ 斑竹/湘妃竹。泪水,悲伤。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⒋ 木叶。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⒌ 流水。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⒍ 猿猴。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⒎ 乌鸦。衰败荒凉。也代小人。
⒏ 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因眷恋旧巢的习性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⒐ 杜鹃鸟/子规/杜宇。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⒑ 鹧鸪。“唯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旅人的羁旅愁怀和旅途艰难。“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代表着离愁伤感。“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⒒ 寒蝉。悲凉,离愁别绪。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也有高洁之意。
⒓ 斜阳/夕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㈣、抒怀类意象
⒈ 桑榆。比喻人的晚年。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⒉ 菊花。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饮露餐花寄托自己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⒊ 梅花。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 佳的艺术效果。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意深。
⒋ 丁香。代哀愁、愁思或情结。戴望舒《雨巷》“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象征着诗人的低徊和迷茫。
⒌ 红药。代悲苦。姜白石《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触目而伤怀,心中悲凉。
⒍ 松柏。以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象征傲岸和顽强的生命力,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品格。
⒎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有“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象征气节和独立。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的禀性。⒏ 兰。高洁。
⒐ 叶。绿叶代表着生命力、希望,黄叶表示凋零。
⒑ 黍离。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诗经》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古都,悲叹宫廷毁坏,长满禾黍,作《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
⒒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⒓ 风。东风表示春天、美好。西风表示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表示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⒔ 霜。表示人生易老,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也表示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⒕ 雪。表示纯洁美好。也表示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⒖ 露。表示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⒗ 大漠。苍凉、旷野、凄清。⒘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荠麦,一片荒凉了。杜甫《蜀相》“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只有春光枉自明媚,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⒙ 蝉。蝉餐风饮露,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⒚ 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⒛ 马。马的奔腾代表追求。㈤、爱情类意象
⒈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⒉ 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深长思念和爱情纯洁。⒊ 七夕/鹊桥/星桥/牵牛织女。爱情的忠贞。
⒋ 巫山神女/云雨巫山/云雨。写恋情。也咏怀古迹。
⒌ 梅子成熟。喻少女情怀。
⒍ 连理枝、比翼鸟。比喻恩爱夫妻。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⒎ 鸳鸯。忠爱的夫妇。
⒏ 画眉。此形容夫妻相爱。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㈥、战争类意象
⒈ 投笔。指弃文从武。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⒉ 长城。指守边的将领。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⒊ 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⒋ 关山。指遥远的地方,用以表现怀乡、思人。
⒌ 柳营。指纪律严明的军营。
⒍ 请缨。喻杀敌报国。岳飞“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⒎ 羌笛/胡笳。羌笛凄切之音,让征夫怆然泪下。李益“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⒏ 碧血/丹心。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⒐ 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天狼”表示有战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⒑ 商女/歌女。指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很,隔江犹唱后庭花。” ⒒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⒓ 折腰。喻指屈身事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⒔ 汗青。指书稿、史书。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㈦、闲适类意象
⒈ 五柳。隐者的代称。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⒉ 东篱。表现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情致。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⒊ 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⒋ 采薇。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⒌ 东山高卧。指隐居。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⒍ 赤松子。表现寻仙访道的思想和生活。
⒎ 五湖客/五湖扁舟/五湖归云/五湖烟水。表示功成名就后,便急流勇退,遨游江湖,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⒏ 化鹤/归鹤。表人生变幻,反映消极的出世思想。
⒓ 梦蝶/化蝶。比喻做梦、梦幻。陆游《闲游》“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⒔ 金乌。代太阳。
八、诗歌意境特点
1.发散性。诗歌贵在以有限之文字表达无限之情思。2.相关性。
3.多样性。论诗有“情”“景”“事”“理”四要素。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实际上是意境的三种类型。偏重于描写景物的(如山水诗)称为物境,偏重于抒写情怀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说理言志的称为意境。
⑴ 物境。特点:以景为主,景中藏情。景重,情浓,意淡。如曹操《观沧海》,李白的《蜀道难》。
⑵ 情境。特点:以情为主,景为情设,情中带景。情重,景散,意明。这类诗歌的意境构不成整体的艺术画面,它是根据情感的需要设置情境,为抒情服务。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李商隐《锦瑟》。
⑶ 意境。特点:以意为主,以气取胜,富有理趣,意中传情。意重,情浓,景淡。如曹操《龟虽寿》,王之涣《登鹳雀楼》,杜牧《乌江亭》。4.意境常用词
⑴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壮丽、深远等。
⑵ 细腻——缠绵、幽静、幽美、宁谧、明净、婉转等。
⑶ 繁复——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等。
⑷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沉郁、孤愁等。——
九、诗歌意境的艺术特征 1.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情感的表达是要靠景物来显示的,抒情作品具有一种对画面美的依赖性。它的艺术形象一方面是生动的直观,另一方面是情感的载体,是“一个心理事件与感觉奇特的结合物”。情景交融的不同类型:
⑴ 景中藏情式。作者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意深浓。如杜甫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⑵ 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的。有时甚至全不写景,但景物却历历如现。如李白《月下独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 应无酒泉。天地即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即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一个醉眼朦 胧,酣态可掬的“酒仙”的形象在这种酒香醇浓的诗境里不描自现。)
⑶ 情景并茂式。抒情与写景达到浑然一体。如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吸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歌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 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虚实相生
⑴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⑵ 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⑶ 形象为实,抽象为虚。一切难写之景事,如声音、香味、愁情均为抽象。“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中并没有说起蜂蝶来,是“闹”的作用。
⑷ 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无限之境是在有限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里面包含了多少复杂难言的感情。
⑸ 正面为实,侧面为虚。侧面描写能化实为虚,虚写想要表现的实的东西,从而造成含蓄蕴藉的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看似写天门山,实则写水;“碧水东流至此回”,看似写水,实则写山。
3.生命律动
即意境展示的生命本真的幽情壮采,或曰生命本身的美,是意境的本质特征。“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诗人去对生命律动体验,而意境便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要动静结合。
4.韵味无穷
“韵味”指意境中蕴含的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又有“韵”、“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物色在于点染,意志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矣”。可见所谓“韵味”,是由物色、情感、意味、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美感效果。——
十、诗歌意境举例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花秋月、柳絮榆荚、寂水寒山、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静、橙黄菊绿、小菏残菊、鹧鸪杜鹃、湖光山色、田园桑梓 ——
十一、古诗中的“空”字的作用
1.表现幽寂静谧的意境,往往借助动静结合来表现。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2.传达凄清冷落的氛围,往往通过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来表现。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3.寄寓个人感世伤怀的感慨。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十二、有关形象题目的常规问法及答题模式
1、人物形象类:身份+性格+思想 问法: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答题模式:(1)明确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2、景物形象/意象类: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问法:这首诗开头几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景物间有什么样的层次)?或从哪些角度(运用什么手法)塑造景象形象的?
答题模式:(1)写了哪些景物,景物间体现什么样的层次(2)景物的特点/角度如何(运用的手法如何),有什么深层用意(3)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3、意境类: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问法: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象与意境 篇5
意象有其较强的文化色彩,同学们在解读意象的时候,有必要了解其历经千百年之久而积淀下来的较稳固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要善于寻绎古诗词的文化基因。譬如,一看到“柳”,就能联想到送别,一看到“菊”就联想到高洁,凡此等等,不一而足;当然,解读意象时也要注意套板反应的流弊,如,有人一看到“蝴蝶”,便以为是在写爱情,那不一定,学生必须依据具体的诗歌作品来把握意象的内涵,得知道变通,千万不可胶柱鼓瑟。
目前的高考古诗词鉴赏是如何在意象、意境上命题的呢?下面分而述之。
一、关于意象的鉴赏
(一)命题人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意象在诗歌中作为物象层面的具体特点(表层的),能根据诗歌内容准确地概括分析。
[例1](2009年高考天津卷)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解析]这里对“竹子”意象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物象”的浅层。没涉及诗人的情感层面:因为命题人的动机就是想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当然要做到准确概括,必须对此诗前三联内容有一个基本理解,即要读懂诗句。首联“半”“新”“才”等字眼说明一“嫩”字:颔联“色”“阴”“凉”说明“竹影阴凉”;颔联“净”“香”说明竹净飘香。抓关键字眼是读懂诗句的方法之一。
(二)賞析意象在传情达意或章法构思方面的作用,命题人要求考生能对此作出鉴赏评价。这已经深入到了诗人的情感层面,深入到诗歌文本的内部。
[例2](2002年高考全国卷)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是全涛的关键。
[解析]此题第一问是就意象在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命题的。“折柳”属汉乐府古曲,主要是抒写离别行役之苦。“柳”与“留”谐音,古人送别时有折柳枝相赠,表达恋恋不舍之情的习俗。考生只要明白“柳”的这一文化内涵,再结合诗歌末句中的“故园”二字分析,便可得知“折柳”的寓意。问考生是否同意关键之说,这是就“折柳”意象在诗歌章法或构思上的作用来命题的。考生遇到类似的题目,须明了诗歌作品的思路,因为思路的外在形式就是我们常说的结构(章法),能见出作者的构思之巧。《春夜洛城闻笛》的思路可简化为:“飞”——“人”——“闻”——“起”。此一“闻”字处于第三句的位置,有别开生面的转换之功。足见“闻”的对象“折柳”乃全诗关键。
命题人有时也会以意象与诗歌题目的关系为命题点,这还是要求考生能赏析意象在章法方面的作用。
[例3](2006年高考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②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晚”:“归艘”“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天)空”“老鹤”
[分析]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诗题中的“晚望”当届题眼。近体诗的写作,往往要求诗歌主体内容须把题目里边的信息全部体现出来,这叫“文题统一”,否则,便是我们常所诟病的文不对题了。在近体诗的章法里便有“点题”的要求。此诗中的“江”“远帆”“(天)空”“老鹤”“青山”皆望中之景,点一“望”字:“归艘”“钟声”点一“晚”字,表明望的时间是傍晚。
(三)考查考生赏析意象的具体涵义或寓意的能力。同学们在赏析意象时,还须注意两点:一是,同一意象在同一作品的不同诗句中,其具体涵义或寓意往往不同;二是,同一意象在不同作品中,其具体涵义或寓意也往往不同。
虽说诗歌某一意象的基本文化内涵,有其稳定性;但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其传情达意的具体涵义还是有差异的,因为诗人的情感始终处于变化之中,有如水之流动,起伏跌宕,瞬息万变。这便要求考生能做到对意象作具体赏析。
[例4](2009年高考辽宁卷)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旬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解析]“月”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经典意象,可以承载诗人的思乡、怀人等多种情感。《晚泊岳阳》就三次出现了“月”这一意象。虽说它主要蕴含了作者的羁旅情怀,但每次出现的涵义或作用都不尽相同,此诗第三句中的“月”,传达的主要是诗人的孤寂之感,这是由它前面的“空江”之“空”和后面第四句的“失江路”之“失”决定的;第五句中的“月”已经有了温馨的色彩,这是由该句中的“弄”字决定的:第六句中的“月”就更有人情味儿了,仿佛在呼朋引伴,与渔民一同回家,这样就反跌出诗人的思乡情怀,侧重于对家乡的怀想。
不同作品中的同一意象,其涵义或寓意也往往不同。
[例5](2006年高考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风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风城:京城。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
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分析]“水”在送别诗里头也是经常出现的意象,其寓意往往会因送别的背景、对象及作者的身世经历的不同而不同。考生一定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须有同中求异的思维品质。分析上一首诗中“水”的意象时,要紧扣如下词语:“两地秋”“寒鸦”——见出“惆怅”;“日晚”“悠悠”——暗示思念之久,见出“友情的悠长”。分析下一首诗中“水”的意象时,要紧扣如下词语:“古今情”——见出历史的沧桑;“宫前水”——见出许多有才之人为求功名的辛酸及社会的不公:“流尽年光”——见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奈。
二、关于意境的鉴赏
就意境而言,命题人对考生往往会有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概括或叙述意境画面
[例6](2009年高考全国卷Ⅲ)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清旗:酒旗,酒店门外用清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柄息。
[解析]这道试题,是将概括意境画面和叙述意境画面两个要求结合在一起来考查的。考生必须注意:前者用语须准确简洁,后者用语须具体且富于文采,连贯清晰。此类试题目前比较多,如,2009年全国卷I的第12题第(1)小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2009年全国卷Ⅱ的12题第(1)小题的第一问: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二)賞析意境特征
[例7](2004年高考广东卷)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参考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昔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中国油画风景创作与意境 篇6
1、意境的概念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述的客观图景与作者所表现的主观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有虚实相生,意与境偕,深遂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观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往往是情与景,意与境相交融,塑造出“象外之象”用来表达“象外之意”。此解释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意”,二是“境”。“境”是“意”的客观载体,“境”是客观存在,是现实生活的客观再现,没有“境”、“意”就无所依托,“意”就是人的主体精神,指思想情感,包括感悟、理解、想象等。它是主观和客观的融合,是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客观景象和艺术家的主体意念的统一,从而形成审美的境界。此文化内涵的形成对中国绘画精神起到了理论支撑的作用,从而形成中国绘画独特的风貌。
油画作为舶来品,从十六世纪传入中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始终与中国文化相碰撞,相适应,特别是在上世纪初许多青年奔赴西方学习西画归来,带回了西方的教学思想和艺术理念,这种思想与理念的带入大大促进了中国油画家对油画技法及其理论的掌握。于此同时油画家们也在探索油画的“民族化”问题。因为中国油画艺术只有植根中国文化语境中才能有别于西方油画,才能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如宗白华所说:“一为写实的,一为虚灵的;一为物我对立的,一为物我浑融的。”只有从中国艺术的精神实质上来理解其审美内涵,才能真正发展中国油画风景。
2、绘画意境的形成
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意境始于唐代,到宋元出现了山水画的高峰,因而促成了写意山水画中艺术“意境”这一特定审美概念的明确。
在绘画理论方面,我国自魏晋起,对骨法、形、神、势、气韵等早就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晋代画家顾恺之很早就提出“以形写神”的要求,南齐谢赫提出“取之象外”的主张并提倡“六法”首重“气韵生动”,奠定了中国绘画理论的基石。
二、油画风景与中国文化精神的融合
1、油画风景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油画风景是在油画引入中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一、据史料记载早在元代就有油画传入我国。明朝时期,传教士利玛窦曾把画有圣母像的油画作品作为贡品送给明神宗。十八世纪以来,由于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欧洲各国与世界各地的频繁交往。清代欧洲商人与传教士来华,在传天主教和科学技术的同时,他们当中有些人在清华皇家美术机构任职,这样就出现了中西美术交流的第一次融合。在这次交流中第一次有了关于中国风景画的记载:“意大利画家格拉蒂尼曾向宫廷内学画的学生教授透视画法和油画技法。在1711年,马国贤曾经记载了格拉蒂尼的画室,其中他的七八个中国学生用油画颜料在高丽纸上画中国风景。”二、由于清朝后期政府的腐败,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门,中国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资产阶级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良思想,对近代的美术产生较大影响。在这个时期有大批的爱国民主人士走出国门到国外去学习美术,由此而产生了近代的第二次中西美术融合。这种融合通过几代艺术家对西方油画不懈的学习、研究,在其表现形式、材料和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元素,从而形成了极富中国文化意境的中国油画风景。
2、油画与中国文化精神的融合
中国山水画中那“寓情于景”、“超以象外”、“象外之象”、“象外之意”这一美学意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及笔墨意识从他们内心深处渗出,所以在运用油画工具材料表现自然时,就不可避免地用中国式的思想观念与中国的绘画元素去表现三维的景象,大胆地扬弃了西方绘画的某些理念。形成中国油画的新图式。中国油画风景从传统寻找作品的灵感以形成自己绘画语言和风格,不再拘泥与技巧而强调思想内涵。
从二十世纪初就有人运用中国画理论做这一方面的探索,将线、墨、韵味引入油画,打破焦点透视用散点透视等手法表现现实生活和自然景色。从那时起,中国的油画家们就开始试图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思想应用于油画风景的写生和创作中,在几代的中国油画家们不懈探索和研究下,中国油画风景已具有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和特征。在对中国油画风景意境探索和油画民族化研究中出现了如:林风眠、吴大羽、赵无极、朱德群、关良、苏天赐、吴冠中、朱乃正、詹建俊等艺术大家。在他们影响下现当代的尚扬、洪凌、张冬峰、任传文等在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并与当代意识形态结合形成了多样画的表现手段。
林风眠先生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西方抽象主义中寻求自己的绘画意境,在画面中形成一种既具中国古典韵味,又具抽象表现的简约化画面风格。在他风格的影响下,其学生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苏天赐都将中国艺术精神和西方油画进行了完美结合,创造出充满中国文化意蕴的艺术作品。
赵无极先生艺术的形成是自幼受家学的影响及对文学、书法、历史等知识的钻研以及之后又系统地学习中西绘画技法分不开的。在早期作品《少女肖像》中可发现受塞尚、毕加索影响,之后保罗·克利又影响了他。这时期赵无极是探索和寻找自我的时期。这期间,他把中国书法的甲骨文,金文及中国乐器当作表意的符号,作品呈现出诗意很浓的意境,开始向抽象绘画领域靠近。他说:“泼洒的绘画是中国的发明,但是中国画家们对此不以为然。我在长时间内一直怀疑这个得自我长期书法训练的简便方法,那是一种我所怀疑的风格练习,高手的表演。这种感觉渐渐淡化,却依然存在;尽管如此,我仍继续使用它。我眼前是空间的诞生,随着我的幻影形成或解散,留下无限轻松的感觉;笔划和色彩的轻松感,以及时刻,流逝的时间的轻松感。而这些动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胜于记忆留下来的。”可见先生对中国文化的重视。中国文化是他的母体。1955年左右开始,赵无极找到了自己的语言,用东方的意味和西方的精神创作出像宇宙洪荒,像天体运行超越可见绘画作品。对西方艺术的深入认识和理解,以及汉唐文化,宋元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天人合一的境界,再反观中国的文化精髓。使他以中国人特有的方式处理画面,对西方艺术的理解及油画材料的技法研究,并使它们巧妙地嫁接在一起,创造了自己的独特图式。
苏天赐先生的作品,来源于他早年时期的勤学苦练,尤其受林风眠的影响。他说:“林风眠引领我去观察这个世界上那两条最伟大,最悠远的文化长流。他们同样喷涌自人类的心灵深处,却分流于东方、西方。”对中西方文化的深刻认识,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观念,铸就了他既充满古典的细腻和深沉,又具有现代的鲜活与璀璨的独特画风。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末期的《黑衣女像》是他中西艺术融合的一个驿站,也是中国艺术精神与西方油画融合形成中国油画的一个里程碑。他的风景作品中总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对生命“纯、净”之美的讴歌。《玻璃杯中的小草》一画中那孑然傲立的小草便是对自我人格的暗示与持守。是中国美学智慧“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体现。朱德群先生的油画艺术,从具象逐渐转为抽象将中国的书法、水墨精神运用到抽象创作中,程抱一评论朱德群的画有三个特质:“震撼力,韵律感和创新性”。朱德群是在双重文化的滋养下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他用西方的油画语言与中国的水墨意蕴来表现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作品中西方油彩的笔触效果具有水墨一般的意境。色彩的丰富艳丽,透明的光感具有西方绘画的特征,而其中那种变幻无穷,胸纳百川,主客体相互融合的情怀则来源于中国精神。
吴冠中先生以其艺术观点和艺术创作同时影响中国美术界的一位画家。翟墨先生评论其艺术成就为:“吴冠中默默耕耘了半个世纪,辛勤开拓了三方净土。从艺术类型看,他走过了——文、画、诗。从绘画品种看,走过了——水彩、油彩、墨彩”。的确,从他走过的艺术之路看,吴冠中先生一直寻求对艺术最高审美观念的追求,审美观念的高下决定了绘画作品审美内容的高低。他说:“不知进出传统,绘致难以创新”又说:“观念,他有两个方面,一是钻透东方的,一是西方的。这两方面不透,不深刻,一切都是空话。”从中可见对中西方文化精髓的理解和把握是艺术创新的根本条件。他的绘画强调了西方现代艺术中点、线、面的处理手法,加强其形式感。油画风景作品吸收传统山水画的特点,在用平光,对自然景物的造型高度概括,追求造型的本质结构,使之高度简化和平面化,特别是寻求黑、白、灰与点、线、面内在的构成关系所构成的形式意味,使画面的意境具有鲜明的东方特征和现代特征。在他的江南系列风景作品中,墙面用极宽阔的笔触画出,用笔数尽可能的减少而在一些细小的地方像树枝、天线、飞鸟和桥及桥上的人又极尽细致地、不厌其烦地用小笔勾点出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又具有传统绘画的意蕴。
赵无极、朱德群、苏天赐、吴冠中等几位大师都是在林风眠先生绘画理念的影响下形成了各自的绘画风格,他们的风景绘画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写意原则的延伸和再创造。最鲜明的是发挥和改造了油画材料的运用,使油画这一西方绘画语言更具多元化,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精神,从而也使油画风景具有了某种中国绘画的意蕴。这种体系影响了现当代的一批画家们,他们的作品将对中国油画风景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灵魂,也是衡量中国油画风景审美内涵的重要尺度。中国油画风景离不开中国山水画这一精神源泉,同时也离不开西方油画的伟大传统,西方的古典风景画所追求的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真实的美,是建立在西方古典哲学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山水画家所强调的是个人的精神世界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追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成为中国风景画表达自己精神境界的理论基础。把它表现在风景画中,为自己寻找心灵的精神家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说明人与自然是相通,相融的。在这山、水中悟出了人生的道理。中国油画风景在几代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中,在对西方古典风景油画和现代派绘画深入研究思考的基础上的对传统文化重新认识中找回自身的价值,从形式到内容,在中西方绘画中抽离出属于自己的精神元素,形成极具中国审美意境的艺术作品。
【意境与文化】推荐阅读:
松树的文化意境09-26
《传神与意境》教案11-15
意境与风格的区别05-15
意境与中国画06-16
江南园林的建筑与意境06-08
与优美意境古诗词相关的文章10-06
诗歌类文本的审美阅读技巧之意象与意境10-14
意境教学07-19
油画意境10-21
意境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