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意境

2024-07-17

古诗词意境(共12篇)

古诗词意境 篇1

古筝,浮云,百灵,流水声,响彻山涧。宁静片刻,古筝初奏时有如春风拂草,曲意盎然;再弹,刹那间······有如秋风湖水,寓意涟涟;又弹,顷刻间······有如骤雨玉盘,激情四溅,又似出鞘之剑,英雄浴血奋战,转瞬······平然,梦还。天地间,碧空白云,流水缠绵,优雅韵旋,芳香四溢。这便是懂得欣赏的人心中的古筝之声,跌宕起伏,婉转悠扬,超出尘世。但与琴相比,筝比较通俗化,雅俗共赏,她通过清脆委婉的音色与韵味以更直接的形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了人们,为人所喜爱。人们常说,筝是御园里牡丹,晴日下的杜鹃,朝露中的石榴······听筝会使人随其音漂浮情海,心事荡漾。古筝既能令人心事荡漾,便足以可见它有着触人心弦的意境,而这恰恰也是中国古诗词所拥有的一个感人之处。

中国古诗词传承千年,最早起源于远古先民们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举重劝力之歌。随后,《诗经》出现,成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乐府诗不断被发掘、创造;永明体出现了,引起了世人不一样的关注;律诗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引起了诗词创作的高潮;宋词又为诗词燃起了新的火把;元曲也是中国古诗词的一种吧,虽然它通俗易懂,但却是一种大胆的突破吧!虽然古诗词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但古诗词中意境这个要素,却从未缺失改变过。不管是是古诗还是古词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时刻打动我们内心的意境就好像那动听的古筝所营造的一样。

一、意境

如果我们想要探索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的内在联系,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意境是什么:

1.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现代汉语词典)

2.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辞海)

3.指诗中的意与景的和谐统一,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情感和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有机融合。——(特级教师许汉:《古诗词鉴赏和古诗词教学》)

4.意境,是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营造的意象之境界,是艺术家以敏感的心灵感受到的人生、社会、历史、自然等的艺术再现。

由以上可见,意境是一个人主观情感与具体情境的有机结合,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性格特点不同,内心积淀的情感不同,所以内心营造的意境便各有不同。具体的画像、雕塑、影视作品给予我们以视觉的形象可供借鉴,于是我们便能很快的想到某种意境但对于古筝这种无形的音乐作品和古诗词这种纯粹的文字作品,我们需要更多的想象和感悟,通过自己内心的体悟,品味出更多的意境。

二、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的内在联系

(一)具体意象

由陕西筝家周延甲教授创作的一首“秦风”浓郁的古筝独奏曲陕西筝曲《秦桑曲》取李白《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之诗意,塑造了一位采桑陌上的妙龄秦女的形象,音乐优美动人,意境深邃悠远。乐曲开始的慢板旋律,优美婉转而抒情,仿佛一个妙龄秦女在“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的良辰美景中,思念着遥远的故乡,追忆着往日的亲情,思绪如潮,美好的情感伴有淡淡的忧伤。慢板的后半部分,音乐带有了叙事的风格;时而切切私语;时而声声呼唤;时而满怀希望;时而无限忧怨······女儿家的绵绵情思,女儿家的深沉哀婉,刻画得惟妙惟肖。古筝通过自己特有的旋律,刻画出秦女这一具体而鲜活的形象期,虽未有词句,但恰似诗歌本身所创造的意象。而它们以同一意象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一个苦苦等待着丈夫归来的女子,相思无限,内心愁苦。这不免触动了我们内心对情人甚至是家人深深的思念。

虽然古筝与古诗词传达意象的形式不同,但它们却为我们传达了同一个秦女的意象,为我们营造了同一个意境。一个是听觉上的享受,一个是视觉上的美感,都在以自已的独特方式来刺激我们的想象,使我们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一种迎合我们内心深处细腻情感的意境。因此古筝意境中的具体意象于中国古诗词意境中的具体意象具有联系。

(二)气氛渲染

气氛渲染中国古诗词营造意境的重要手段,在我看来,古筝意境的创造同样适用。以中国十大名曲之一的《春江花月夜》为例,它借用中国古诗词的《春江花月夜》为曲词,刚开始以舒缓的曲调渲染了“春江潮水连海平”的平静、广阔、深远;随后又一急转之势渲染了“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一生命力涌现的时刻,令人的内心深受波动;在此之后,此曲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略有起伏,给人以悠扬、婉转的感觉;即将终结时,曲调猛然间变得紧张起来,似乎是在渲染一个思夫等待情人的矛盾内心;最后,此曲以轻柔的曲调收尾,仿佛斜月沉沉藏海雾,这世界的一切都归于平静。正是古筝以它的曲调配合中国古诗词《春江花月夜》的内容,渲染了一个卧在大海上与斜月相伴的朦胧、神秘的春夜。

无论是中国古诗词还是古筝都在通过气氛渲染这一手段努力为人们阐释着《春江花月夜》这一历史名作,我们也可以通过它们丰富着我们的情感世界。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为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而感叹,我们的内心清楚地告诉着我们:在大海面前,在宇宙面前,在永恒的事物面前,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为悲哀的思夫人伤感,同情她独守空房,相思难寄的无奈。这便是古筝与古诗词的魅力,它通过对气氛的渲染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我们的思想,构筑着我们的精神城墙。因此古筝意境中的气氛渲染和中国古诗词意境中的气氛渲染具有联系并且它们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三)感情基调

既然意境是形象与个人内心情感的结合,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自然不能缺少感情基调。虽然人类的内心世界是是复杂的,但人类最常见的感情莫过于喜、怒、哀、乐、忧、急等。意境中的感情基调同样如此,它似乎是一个迎合者,巧妙地迎合着每一个人的内心情感。而古筝通过曲调的缓急,高低,强弱诉说着这首曲子的感情基调;中国古诗词通过诗词中某些鲜明的字眼暗示着在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吟诗诵对、弹琴奏曲,自古以来便是广大文人的一大人生追求,在当今社会中日益成为人们娱乐自我、排遣压力的一种手段。但我们不能仅仅止于娱乐,而应该积极探索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内在联系,做对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的事!

参考文献

[1]曾广海.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及演唱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李凌燕.词乐合璧,古韵新声[D].南京艺术学院,2010.

[3]封琴.以悲境为美鉴化古韵为今风[D].南京艺术学院,2011.

古诗词意境 篇2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忆江南》(其一)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梦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骊歌》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虞美人》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诵读古诗词,体会诗中独特意境 篇3

关键词 古诗词 诵读 感受 体味

诵读是深层阅读。古诗词诵读是用符合儿童生命节奏的旋律演绎经典,语言的凝练、节奏的和谐将中华古诗的典范齿留余香。在中华古诗文诵读的实践教学中,诵读古诗,可以丰富儿童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增强儿童的语言修养;诵读古诗,可以让儿童体会诗中独特意境,丰富儿童的情感,培养儿童高尚的情操;可以发展儿童的联想、想象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诵读古诗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一起享受语言之美、诗性之美和心灵之美的过程。

一、反復诵读,感受声韵美

很喜欢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境界。研究过程中发现,越是低年级孩子,越能情不自禁投入诵读。他们随着语言的节奏摇头晃脑,沉浸其中。一遍一遍的诵读,古诗的押韵、平仄、句数、字数、停顿节奏、双声、叠韵、叠字等语音特征有规律地反复所形成的声韵美皆得到彰显。当孩子们第一次听到笔者为他们诵读《声律启蒙》中的“一东”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击掌和音,3个字的语言排列,明快的节奏,好学容易上口,好听余音缭绕。低段学童,正因为诗歌的声韵美符合他们生命成长的内在音律,容易产生共鸣,因此每周的古诗晨读课是孩子最期盼、最喜欢的营养食粮。正如叶圣陶先生要求的“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诵读的过程不必去分析,教者只需给孩子提供适龄的诗歌资源,让孩子们反反复复朗读,或小诗人领读,或加上动作读,或男女生对读。尤其像《声律启蒙》,诵读安排男女生对读,不知不觉中,对联启蒙意识在他们那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反刍、发酵,对大量经典诗歌的诵读更是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中国古典文化熏陶与感染,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品味诵读,体验语言美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对于语言学习中的小学生,教者应该给他们提供经典的文化知识,让他们从中习有所得。古诗的语言特色是凝练,短小的诗句中蕴含诗人独具匠心的语言创造能力。有贾岛“推敲”佳话,白居易文章精粹,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故诗歌的每一字都有千钧之力,值得品味。李白的诗豪迈奔放、飘逸若仙、想象奇特,比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挂出了瀑布的宏伟气势,“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落”具有排山倒海、一泻千里之势,真是神来之笔。又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寥寥几字,工整对仗,写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愫。对偶、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不必刻意而教,反复诵读,品味其中,自然得到语言的滋养。诸如此类的古典诗文中大多是语言形式和炼意完美结合的精品,其语言的表达、深邃的蕴意,常使诗文言已尽而意无穷。如果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阅读,尽情吟诵,就会产生很多超越文本的阅读新意。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语言熏陶中,将会对他们学好语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大有裨益。

三、入境诵读,体味情感美

古诗词的精炼文字表达了深厚意蕴。如果生硬地用白话直解,将词语从诗中抽丝剥茧般提出进行僵化分析,就会将诗歌表达的情感弄得支离破碎,意境荡然无存,再美好的诗歌也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味同嚼蜡而已。我们在古诗词教学时,不妨创造诗歌中的氛围,引导学生意会、感悟,让学生走进诗词所创造的情境,聆听诗人的呼吸,感受诗性的心灵之约。如学习王维的《渭城曲》时,投影出示“渭城朝雨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画面,配上《阳关三叠》,悠悠琴声、凄凄惆怅,老师以王维的身份先入其境:“元二啊,我们此时在这里享受柳色青青、空气清新的美景,可是你马上就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离开亲人和朋友,就要在飞沙走石的茫茫沙漠中一人徒步跋涉,没有青青杨柳,没有美酒,你喝下这杯酒吧!”此时,让学生在前面诵读的基础上再次诵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老师继续投入:“这三千多公里的旅程没有朋友相伴,崎岖凶险的路途只有你孤单一人,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相见啊?你喝下这杯酒吧!”如此反复诵读,读出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凄凄离别情,读懂了“更尽一杯酒”的不舍。乐曲、画面、人物形成的离别氛围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品悟诗歌做好铺垫,学生只要通过对诗词的熟读精思,把“静”的诗变成一幅幅活的画,就能体味王维这句千古绝唱的情感张力和生命力,使学生懂得诗情画意,逐步提高美的欣赏能力。

走入古诗词的意境 篇4

一是朗读吟诵。

初中生的注意力易分散,且阅读量不够广,尚未形成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朗读技巧。因此,初中低年级的学生重在吟诵,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听范读、个别读、齐读、演读、小组赛读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千古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如果翻译成现代文,则平实的语言会完全破坏诗歌原有的意境。教师只有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反复诵读,注重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富有感情,随着声音的高低起伏,古人的形象仿佛栩栩然飘至眼前,学生才能渐渐感受到诗歌的苍凉和诗人对宇宙、人生、时空的思考,才能感受到作者心中抑郁、悲凉之感。

二是借助想象。

诗歌,是高度浓缩的语言文学艺术,往往在极为有限的字数中蕴涵深刻的思想内涵,如果不展开想象,就不可能融入作者创设的意境。初中高年级的学生情感丰富,写作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充分利用读写结合,尝试扩写、补写等,要求充分发挥想象,拓展思维空间,或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或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这就是入境的一种。

三是适量的多媒体辅助。

意境最美的中国古诗词 篇5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画堂春(纳兰容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仓央嘉措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剪梅 (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秋风词 三五七言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也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系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一字诗 陈沆 清

一帆一江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七绝

黄昏雨落一池秋,晚来风向万古愁.

不厌浮生唯是梦,缘求半世但无俦.

一颦一笑一伤悲,一生痴迷一世醉.

一磋一叹一轮回,一寸相思一寸灰.

功名万里赋予谁,去年秋江水,

醉卧不识今夜愁,哀筝惹泪落,谁劝我千杯?

往事难追战马肥,胡笳送君归,

修道心事无人猜,青云羡慕鸟,尊前图一醉.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去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八至(唐 李治)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深至浅清溪.

雁丘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喑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解连环 (周邦彦)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pàn)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坐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

系腰裙(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

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回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东池始有新荷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藉,几时莲.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虞美人(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楼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论古诗词意境与园林景观 篇6

古诗词不仅在字里行间中凸显其韵味,其背后所隐藏的意境更是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因此,通过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提炼对比,寻找到其意境的精华所在,再将其运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使其“虚”的意境通过在园林景观中的表达而达到“实”的质变,这可谓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东晋诗人陶渊明《饮酒·其五》)

引言

古诗词承载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其意境更是让文人墨客们津津乐道、赞叹不已。古诗词所涉及的范围广之又广,如:山、水、植物、田园等;其创作背景也各不相同,有:唐朝、宋朝、元朝、清朝等。古诗词容纳了诗人的闲情雅致、托物言志、亲友之情亦或仕途官场等情感,并用文字的力量表达出其淋漓尽致的情感。而其中的意境更是让人流连忘返、深陷其中不能自己。意境本属“虚”之体验,可却贯穿于属“实”的古诗词的字里行间,使其栩栩如生。而园林景观正是需要“虚”与“实”的结合来表达出设计的形式美与内容美,古诗词正好满足了其所需。

论古诗词意境

古诗词运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意境跟随着文字的流露而显现,达到一种“虚”的意象美感。诗人通过对自己情感的抒发,运用文字的媒介形式,向读者展现一幅幅不同的景象。使读者在阅读诗词的时候,那些被作为描写对象的文字便会根据不同的读者而展现出不同的意境美。如描写景物的诗词,当读者阅读到相应的植物或者山水等文字时,由文字转变的场景便会慢慢地浮现在读者脑海中,使其能更深层次地理解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意境与园林景观

意境是人们通过主观情感去感知、感悟的客观与主观的融合。它体现了创造者创作时的精神思想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实”之物来烘托其形为“虚”的意,使欣赏者在细细品味时能同作者产生共鸣。

境由心生是产生意境美的最主要手法之一,人们对所见的园林景观自会有不同的感观体验,这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知识背景、情感流露都不一样。但也正因如此,人们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意境天地,只因境由心生。园林景观正是通过对植物、地形、山石、流水等的营造而形成的,而这些景观正恰如其分地引入了意境。植物、地形、山石、流水这些景物都是被大自然赋予了生命力的产物,他们与生俱来就具有了能引起人们产生共鸣的能力。

古诗词意境在园林景观中的表达

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典型的莫过于苏州园林,因其多为文人墨客所有,故其景在营造上与古诗词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古诗词意境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有取其诗句为名的匾额、有以其诗句为对联相衬、也有以诗词为题营造其境。虽然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但其不离‘境的方法却是一致的。意境在营造中可以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计成《园冶》)”

例如: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西花园中的‘与谁同坐轩,是以北宋词人苏东坡《点绛唇》“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中的词而得名。轩依水而建,平面形状为扇形,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人在轩中,无论是倚门而望,凭栏远眺,还是依窗近观,小坐歇息,均可感到前后左右美景不断。”“网狮园中的‘小山丛桂轩,则是得名于北朝庾信的《枯树赋》中的“小山则丛桂留人”。轩前小山主植桂树,秋风送爽之时,浓香四溢,游人为之驻足。”

古诗词意境对园林景观的发展与影响

随着时代的推进,古诗词也跟着时代的步伐进入了新时代。它带着时代所留下的历史印记,一面告诉世人其所拥有的历史文化,一面以它特有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以其特有的形式与人们息息相关。

古诗词以讲究其文化意蕴为基础,运用简短精炼的文字来表达其内容,从而形成一种以文字为背景的形式美与内容美。而园林景观以其内容的可塑性而产生相应的设计形式,运用植物、山石、水等基本要素来营造其相应的内容。以古诗词为背景的园林景观,无论在人文方面还是设计方面,无疑都具备了更坚实的基础。在文化的滋养下衍生出来的园林景观,其设计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桥、一山一石都具有了其所赋予的人文精神。

古诗词意境对园林景观而言,就好比是借园林景观的形来传承其文化的本质。这样一来,就使得原本让人觉得难以懂得的古诗词,在现实的园林景观中以其形象的意境表达,显得更通俗易懂。从而,达到在营造园林景观的同时,也能让人们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古诗词的意境里,并且身临其境地感受其中的意境美。因此,从另一层含意上来说,园林景观作为古诗词的载体,通过对其意境绘声绘色地描绘入园林景观中,以此来达到文化的传承。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探究古诗词翻译对意境的影响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翻译,意境

古诗词是我国古人留下的精神财富, 也是语文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试卷中占有一定比例的分数。《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定教师上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熟练地诵读课本中的古诗词, 养成积累古诗词的良好习惯, 学会在作文、谈话中运用这些古诗词, 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由此可见, 国家是非常重视传承古诗词这传统的文化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添加了翻译这一教学过程, 要求学生将古人流传下的古诗词转变成现代人使用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虽然翻译就是将文言文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 但是如今学生翻译的趋势已经将古诗词那种意境美丢失了, 这就导致翻译出来的话太通俗、太无趣。笔者觉得古诗词的翻译还是应该要保持那种意境美, 不然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 都是“去其精华”的愚蠢行为。以下是笔者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的现状、古诗词翻译对意境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消除消极影响的讨论。

一、如今初中古诗词翻译教学的现状

初中时期是学生正是深入探究古诗词的时期, 虽然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古诗词, 但那时只是纯粹地听教师讲解古诗词的意思, 并没有亲身去深入解析古诗词的意境。但是这六年的小学学习也为学生打下了一定的古诗词基础, 到了初中时期, 学生们的古诗词接触量已经达到了一个可观的的数目, 虽然学生的古诗词储备量已经达到了鉴赏的要求, 但是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揣摩、感悟这些古诗词, 这也就导致学生在翻译这些古诗词的时候总是犯错。

笔者觉得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教学的范畴, 虽然人们现在一直在开展新课程改革, 但是这股改革之风似乎没有刮到古诗词翻译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的翻译教学仍然是那种逐字逐句翻译的落后教学方式, 虽然这样的古诗词翻译方式没有什么错误, 但是这种直白的翻译却将古诗词蕴含的那种美感翻译没了。例如, 翻译曹操的《观沧海》中“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这一句时, 如果教师采用这种逐字逐句的翻译方式, 那么这两句的翻译将会变成“我向东行走登上碣石山, 来看一下大海, 水面是那么宽阔, 山和岛高高耸立着。”这种直白的翻译虽然可以让人觉得浅显易懂, 但是却让人不想去看, 因为这翻译一点情感都没有, 就好像在读连在一起的单个的字一样。第二句虽然是水面、山岛等眼前景物组成, 但我觉得这八个字却能表现出沧海那种壮阔的特征, 反观这两句的直白翻译, 笔者却没有同样的感悟。

逐字逐句的翻译方式逐渐成为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固定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都是采取的读一句翻译一句, 全部解读完毕再串连起来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古诗词的意境被一点一点的肢解, 最后消失不见。这样的古诗词教学模式怎么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呢?

二、古诗词翻译对意境的影响

笔者认为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的这种逐句逐字的翻译方式反而忽略了古诗词翻译对古诗词意境的影响, 他们觉得这种古诗的翻译方式不会影响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 不会影响学生的审美观点, 甚至不会影响学生的文学素质。但是, 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意境的感悟, 而古诗词翻译对意境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影响。以下就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的古诗词翻译对意境影响的几个方面。

1. 影响了古诗词意境的诗意, 学生很难体会作者的情绪。

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能否进行有诗意的情景教学关系到学生能否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传统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将古诗的意境直白的讲出来, 这就破坏了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情境, 学生也不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进行一场富有声情的教学导入, 用富有情感的语言作为一堂课的开始, 将课堂的文学气氛烘托出来, 笔者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使学生上课更加的积极, 内心的情感也能被激发出来, 学生也能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意境。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的时候, 笔者先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教学将古诗描绘的那种天涯游子骑瘦马的凄凉情景的画面展示给学生看, 然后进行一段课堂导入, 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古诗词学习。

2. 破坏了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想象, 难以体悟作者描绘的意境之美。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直白翻译方式让学生很难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学生所能感受到的只是教师对课文进行了翻译, 但是却不能感受到这些翻译还具有感情, 学生眼中只有写在黑板上的汉字, 但这些文字却只是文字, 不像原文中文字一样有着灵气, 不能够将意境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翻译能力, 能够让学生在翻译中体现出文章的意境, 笔者觉得我们教师首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首先, 我们应该在课堂上诱发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的画面用文字表示出来。这种先感悟情感再翻译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直白翻译教学的问题, 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得更高。

三、消除古诗词翻译教学消极影响的方式

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让笔者明白, 如今初中语文翻译教学对意境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用了错误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现阶段学习的需要了, 我们教师必须要对古诗词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实际的问题。

综上所述, 古诗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因此, 我们教师要竭尽所能将这一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从根源上解决古诗词翻译教学中存在问题, 积极地建立古诗词教学的良好意境, 有效地提高学生翻译古诗词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笔者希望通过这些个人见解能够给更多的教师带来古诗词教学的灵感, 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汪光宏.知识分类学说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张琼.论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14

诗词朗朗,意境深深 篇8

一、古诗词的运用可以帮助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结合一些图册, 照本宣科, 逐字逐句念。教学语言运用枯燥, 上课形式呆板, 从而使课程气氛非常沉闷, 久而久之, 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我们在教学中, 对于古诗词能信手拈来, 朗朗上口, 这对我们开展好、组织好教学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比如, 当我们讲授到长江与黄河的概况时, 如果说我们用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尺,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这两句诗词来导入课堂, 就能马上吸引学生求知的眼球和注意力。接下来, 我们可以让学生列举更多描写长江、黄河相关的一些诗词, 就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们肯定能积极发言, 师生之间就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课堂气氛立刻就变得轻松和活跃起来。此时的学生肯定能举出“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孤帆远影碧山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等等。

当我们讲授到草原风情和水乡城镇这一章节时, 我们可以用“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等诗词句作为本课的教学的导入, 学生们很快就会被老师朗诵的诗词句吸引, 呈现在他们眼前一幅风情的草原和水秀的江南。

一次采用古诗词佳句的新课导入, 就能使整堂课成功一半。如果说我们的地理教学都能灵活的结合中国古代的诗词, 那我们就真正找到了打开地理课堂教学走向成功的金钥匙。

二、古诗词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解读地理, 认知自然

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对地理名词、地理现象、自然成因等教学, 只注重对知识的生硬传授, 忽视了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比如我们在讲授到中国的地形时, 我们只会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各种地形的分布, 然后让学生们读背, 硬塞给他们。讲授到长江、黄河的概况时, 中国的气候类型、分布、分界线、气候差异、季风气候特点时, 我们也只注重把知识点讲解完就了事, 但对学生来说还是一头雾水, 并没有真正掌握。因此, 在解题和运用的时候, 很多时候还会张冠李戴、错误百出。

如果我们能用一些古诗词来辅助教学, 那学生对于地理名词、地理现象、自然成因等方面的认识会更加形象化、深刻化和具体化。如:“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就马上勾勒出内蒙古草原地势平坦, 牛羊成群的草原风光, 那我们就自然掌握了内蒙古草原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如“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浪淘尽”这些诗句形象说明了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 学生也就理解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两句诗生动形象说明了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 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就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记忆中。因此, 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好这些古诗词, 对于学生解读地理、认知自然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也就可以更轻松、更愉悦的学好地理。

三、古诗词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

历史与社会的地理部分是有很大难度的, 要学好地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件难事。如果我们能把古诗词运用到教学中, 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对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就势如破竹了。七年级地理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及季风气候的特点这一章内容, 是重点也是难点, 需要学生理解, 而不是死记。我们可以用古诗词“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光无故人”来帮助解读, 我们通过查阅历史地图就能发现玉门关、阳关刚好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贺兰山一带, “春风”指的是夏季风, “春风”遇到大山阻挡刚好吹不过去, 从中我们就能深刻感受到古人在几百年前就发现了季风分界这一地理现象, 当时的人已能感受到关外大漠的荒凉、凄冷, 通过这样一点拨, 学生们也就领悟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风雨中”, 这两句诗是季风区气候特点的生动写照。位于季风区的江南, 在季风来时进入梅雨, 降雨量就明显增多。通过上面两种情况的比较我们就很容易得出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再如:我们讲授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时, 我们可以用“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来解释这一现象, 虽然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 但他的诗也有着科学的成分, 这首诗形象的说明了长江自西向东流, 落差大,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四、古诗词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认知传统, 传承文明

历史与社会课堂不仅仅只担负传播知识的功能, 更多的时候还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人文教育、爱国教育、情感教育的责任。“古诗文对于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素养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 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使学生一生受用无穷。”

我们在地理教育中也不妨引入诗词进行教学, 那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有很大作用的。如“大江东去浪淘尽”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长江的气魄;“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领略了非季风区大漠的荒凉;“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风雨中”体味了江南朦胧的烟雨。所以说这些绝美的诗词, 以及这些诗词体现的意境, 可以让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能使他们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一个高尚人文素养的人, 一个道德崇高的人。

古诗词意境 篇9

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尝试和心得体会:

把诗词与画面结合起来, 描述意境。因为诗人把真实的感情与现实中的情景融合在一起, 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如果把这些真实场景展示在学生面前, 让他们对画中的意境有一个特定的感知, 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导他们走近诗人创造的境界中去, 更深入地了解欣赏诗歌的美。

一、具体到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 边看画, 边读诗

即在教学过程中, 学会运用图片帮助理解记忆, 这种方法在诗歌教学中使用的范围很广。以王维的《使至塞上》为例, 诗人“单车”“问边”, 通过宽阔无边的沙漠, 心生一种孤独之感, 因此才会有“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千古名句。学习这一句时, 老师应该描绘出以西北沙漠为主题的壮丽景观图, 使学生对西北的沙漠有个简单的认识,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假如自己身处一个广阔的沙漠中, 会有怎样的感觉。然后结合诗歌创作的情景, 顺其自然地体会其中的精华。再辅之以“落日”、“炊烟”的画面, 让学生进行探讨:“烟”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缓缓上升, “落日”怎样才能看着更圆, 这两个景象可以唤起人们怎样的情意……通过这种方法, 学生可以慢慢地领会“直”“圆”的经典之处。这种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插入一个特定的情景的办法, 能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寄托在景物当中的情感,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

(二) 先看画, 再读诗

即在开始该诗歌的教学之前, 先以一系列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逐步把他们引进诗歌的意境当中。再以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 在进入诗歌教学之前, 先展示一系列以月亮或月夜为主题的图片, 让学生观察画面, 用自己的感受来描述画中的意境, 并可引用曾经学过的咏月名句来总结一下月亮可以寄托的人的情感世界。

这种先看画再读诗的方法, 会给人出乎意料的结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 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针对那些描写景象相对形象的诗歌来说,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一幅图 (依据学生对诗歌意义的感悟及了解) 。

二、用画笔画出学生的自我见解。我用过两个方法, 具体如下

(一) 课前描画, 感知诗意

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 充分结合课本上的注释和相关书籍大体明白诗歌当中所描绘的情境, 然后用笔把内心的想法画出来。以元散曲《天净沙·秋思》为例, 先提示学生, 这首曲一共写了十种景物: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夕阳。布置他们通过了解这几种景物的特点, 用水墨画把内心所想绘制出来。在课堂上, 挑选出一幅画得好的图来当例子进行讲解, 要求把诗歌中的各种景象都融入画里, 指出学生画里的错误及缺点, 最后可以把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大致归纳为衰败、凄凉的意境。

(二) 课后作画, 再现诗意

在课堂上, 引导学生走进那种豪迈壮阔的意境, 理解诗人借大海的意象所表现出来的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让学生在课后把大海那波澜壮阔, 包蕴万千的气势画出来。那么, 在作画的过程中, 学生就会不经意地再一次回味了诗歌的意境, 把自己对诗意的理解画进画中。当然, 这是对那些认真对待这次作业的学生而言。

以上所提的是几点粗浅的见解和体会。笔者还觉得, 要学生主动了解诗歌创作时的情境, 完成教学的目的, 不仅如此, 还要其他很多方面的合作与支持。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的诗画结合, 最好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配上相关的图片和音乐, 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那效果会更好;课前、课后的作画, 如能取得美术教师的配合和支持, 同样能够将效果提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从我实际教学中的教学经验来看, 运用以画传情的教育方式,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欣赏能力、鉴别能力, 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朗诵能力,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陈詠红.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2) .

[2]任定保.漫谈古诗的意境及教学[N].中国教师报, 2003.

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古诗词意境 篇10

关键词:古诗词,多媒体,鉴赏能力

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汉语言文学的奇葩。但因其晦涩难解, 往往使学生望而却步。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深度挖掘古诗词的“形”与“神”, 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这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中国古诗词的特点

1. 中国古诗词讲究“形神合一”, 讲究

寄寓意与营造意境, 追求“物我合一”的境界, 以达到形神一体。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许多意象被赋予较为固定、普遍接受的意义。如明月、青天、柳树、桃花等, 它们在诗歌中寄寓了诗人某种相似或类同的情感。与此同时, 这种寄寓又带有具体某位诗人鲜明的个性色彩与时代特质。这就要求古诗词鉴赏往往需从意象入手, 体会诗中描绘的意境, 注重感性与领悟。如李白的诗句“山从人面起, 云傍马头生”。从诗中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旅人骑马走在高山小径上, 云雾缭绕在他的身旁。诗句借近景中的“人面”与“马头”去衬托远处的山景、云海, 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山峰看上去像是从人的面庞边升起, 而云朵呢正好停在马头边。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必须注意诗所描述的意境, 注重讲解诗的韵味, 因为诗除了“形”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神”。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为我们再现这种意境画面提供了可能。但在描述诗中的情景时, 在画面的选择上, 课件就得注意图片的角度变换, 否则诗的意蕴很难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知道, 再现的图片是有局限性的, 就算教师同时具有良好的绘画与课件制作功底, 图片也是教师自己对诗理解后的一种诠释, 而诗又具有“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的特殊性,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传授难度, 何况是据诗而得的图片呢。并且, 诗词中的某些意境很难用图片来再现。例如杜甫的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鹏空好音”。“碧草”与“黄鹏”是易解的东西, 但“自”与“空”则包含着深刻的意蕴在其中。如果引入多媒体手段再现诗境, 就必须得考虑到诗人借诗所表达、所宣泄的情绪。教师可以利用影视作品在诸葛亮的故事与杜甫的平生遭际之间找到情感的契合点, 再运用感伤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体悟诗人寄寓在声音与图片中的主体情绪, 刺激学生的感官, 提升学生的感悟。

2. 古典诗词讲究虚实结合, 唐代刘禹

锡说“境生于象外”, 就是指艺术意境具有“象”实与“境”虚两个不同层次, 通过直接呈现在鉴赏者面前的“象”去传达“境”这一象外之旨, 从而调动鉴赏者的感悟力、想象力, 由“实象”入“虚境”、由“虚境”悟“实理”, 从而达到一个具有意中之境, “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古诗词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语言媒介, 通向诗的内层, 达到“神通”、“顿悟”这一审美境界。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 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 再现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 挖掘古诗词的“形”与“神”, 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具体可以从四方面着手。

1. 对诗词作者背景、写作背景、写作缘

由、名山大川、园林建筑、人物场景等相关知识,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使学生快速轻松地获得大量直观的印象与信息。例如, 在鉴赏陆游和唐婉堪称词史上“双璧”的两首《钗头凤》时, 陆游和唐婉之间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 沈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它的建筑风格及历史渊源等等, 光凭老师介绍, 恐怕学生不会有深刻的印象和透彻领悟的。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沈园”的图片、简介、陆游和唐婉在那一方壁上留下的《钗头凤》手迹等, 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并且把电视《沈园的故事》播放给学生看。伴着优美的画面、动情的解说、哀婉的歌曲、直观的人物, 那两首《钗头凤》也便深深地植根在学生的心中。那风中的“红酥手”也自然成为学生的永远记忆, 这相对于传统的鉴赏方法, 效果显然要更胜一筹。

2. 多媒体教学课件大多是根据教材

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动手制作自选素材, 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得力助手。形象思维的基础是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向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 能调动各种感官功能, 增加教学的魅力, 其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方面的教学效果, 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企及。

3. 通过古诗词多媒体课件教学, 培养

学生的人文精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技术, 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古代诗歌, 意蕴深广, 我们通过信息技术与古诗词教学的整合, 可以更深切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 更真切地感受古人对大自然的讴歌, 对人生社会的思索, 从而获得某种启迪与感悟。

4. 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记诵诗词作

品。在鉴赏过程中, 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 往往要求学生把教材中的作品背诵下来, 但死记硬背的后果往往是消化不良。多媒体既直观又形象, 通过相应的配乐诵读或由作品改编的歌曲播放给学生, 如《一剪梅》《雨霖铃》《虞美人》等, 学生在欣赏、仿读或吟唱中就能潜移默化地背诵作品, 提高了教学效率, 也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古诗的意境 篇11

关键词:境界;情景交融;移情入景;情随境生;托物言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356-0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洁,自有名句”。又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里的境界,即意境。

“意”即情意,包括世人对生活的认识、理解、评价和情感,即“情”与“理”。

“境”即物象,指事物的“形”与“神”,即诗人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生活形象及内在的精神。

在故事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表露,需借物来显示。“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来触发。因此,诗的意境,就是诗人把他的思想感情熔铸在所描绘的生活图画里,创造出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意”和“境”交融的三种基本方式:

一、移情入景

诗人带着浓烈的感情接触外界物镜。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物镜的描写巧妙表达出来。这就是“化景物为情思”,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正如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里所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胎,合而为诗”,景媒和情胎的融合便构成诗的意境 ,令人咀嚼玩味不已。

柳宗元的绝句《江雪》寥寥20个字,勾画出一幅颇具神韵艺术图画。诗的前半部分用夸张的手法写背景:“千山”说明山峦林立,按常理应是群鸟和鸣;“万径”‘说明应该行人众多。然而在诗人笔下,却是“鸟飞绝”、“人踪灭”,写了广漠无垠、万籁俱寂的境界,让人不寒而栗。

后半部分写了五个典型的景物,突出画面的主体:

孤舟——江面无别的船;

蓑笠翁——穿戴挺拔不阿;

独钓——钓鱼只此一翁;

寒江——四周冰冷刺骨;

雪——满天大雪纷飞。

这幅画面耐人寻味的是,诗人为什么浓墨描绘寒冬的险恶环境?为什么要写茫茫大雪中独钓寒江的渔翁?

柳宗元曾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不幸失败,王叔文被杀,诗人也被贬谪。他感到十分孤独,但又绝不屈服。在这幅“独钓寒江雪”的图画中,他以孤独的老渔翁自喻,流露出孤芳自赏的情绪,表现了不向顽固保守势力屈服的斗争精神。这幅画面的形象是优美的,含有不同凡响的思想寄托,艺术技巧是高超的,移情入景,别具一格。

二、情随境生

情随境生,即诗人在观察或接触某种物景时,往往会因“触物”而有所悟,油然生出

绵绵思绪。所“触”之“物境”和所生之“情”,便交融成诗的意境。但有时这种“情”往往早已有之,深深蓄在记忆里,一旦诗人的感官触及与这种“情”发生“引爆”关系的“物境”,“情”便喷涌而出,从而构成请将交融的意境。

李白的《靜夜思》,被誉为“妙绝古今”。诗人感物,“联类无穷”,情随境生,“见于言外”。诗人落笔就写“地上霜”。吟明月光,写物境,形象地状写月色的皎洁,又含蓄地表明季节的寒冷。皎洁的月光照射到床前,冷森森的秋叶寒意袭人,使人不能入眠。仰头隔窗而望,碧光之上,一轮孤月,这孤寂的寒月,引起了无限幽思。茫茫思绪袭击了诗人,不知不觉地低下头来思念故乡。为何俯仰之间产生了思乡之情?因对故乡的怀念早就蕴积在胸中,所以偶见“床前明月光”一触即发。诗人截取生活的一个“有包孕”的小片段,刹那间的感触,似信手拈来,信口而成,可情意深长,意境深邃。

三、托物言志

诗人采用象征手法,以自然界中动植物的不同属性来比拟人的不同性格特征,用对物境的描写寄托诗人的情思,达到“物与神游”的艺术效果。但“托物”和“言志”,贵贴切自然,新颖巧妙,即要寻找“物”和“志”之间的某种“恰似点”,找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吗,创前所未有。

李贺的《马诗》形象地描绘了一副有立体感的骏马图:在连绵的燕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般战场景色,一般也许觉得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常魅力。“燕山月似钩”中的“月”与“钩”二字,更体现了这企求报国之情。“月”是燕山的月。这一带历来都是古战场,汉代大将军窦宪出击匈奴,登燕山,刻石记功而还。“钩”像弯月,为古代兵器的一种。诗人由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心中充满思战报国之情意。使人处于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年代,而“燕山”暗示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对统一祖国有强烈愿望的人们都主张削平割据势力。年轻而有抱负的诗人,当时只做了太常奉礼的小闲官,虽有雄心壮志但无效力的机会。那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正是英雄的用武之地。诗的前两句写物境,既启后抒情又间接托物言志。“何当”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的意思。不仅有着强烈的企盼建功之意,而且暗示了现实处境的困窘和悲哀。一个“踏”字将上下景物联系起来,构成情景相生的、栩栩如生的艺术画面,这是物景的描写,诗人言马,而意不在马,借马在高原奔驰的英姿来抒发自己想在边疆报效国家,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以上三种方式,皆为主客观高度统一的构成诗的意境的三种基本方式。但不管哪种方式构成的意境,都是诗人精心构思的结晶,是主观(意)对客观(境)的反映,它包括诗人的思想感情(意)和作品的艺术形象(境)两方面。深邃的意境,就是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感情和生动形象的有机结合。上乘的诗作,皆能寓意于独到之境,在独到之境中表现出深意。读者只有进入诗人塑造的艺术境界,才能真正领略诗的巧妙。而要进入意境,就必须以诗中所提供的艺术形象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使文学形象转化为活脱脱的,立体感强的具体形象,再通过深入思考,悟出诗人所表达的浓烈感情和深邃思想。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人间词话》

[2] 《唐诗鉴赏辞典》

古诗词意境 篇12

一、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中感受诗词的形象美, 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空间

藤野先生抑扬顿挫的语调令鲁迅先生终身难忘, 可见教师语言生动的重要性。在古诗词教学中, 应切合诗词的不同意境随即变化语言:高亢、低昂、婉转、柔声细语, 或快或慢或停顿, 赞美、痛斥、抒发、揭露等。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诗词的形象美, 随着教师的层层引导, 踏着音乐的节拍渐入诗词的佳境。

比如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是一首豪放词, 它既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 又在略带伤感中悟出人生的真谛。教师可先用高亢的语调引出“明月几时有”问天, 豪迈、语速快、停顿后, 天不回答“今夕是何年”, 低声自答续上, 神情转向低沉, 又带出矛盾的心情“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出不胜寒”, 语调由向往到无奈。唉, 为什么月亮“何事偏向别时圆?”语调上扬, 问月感情转为忧伤。“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作者在无奈之后, 对月而舞, 排遣忧伤, 却连自己在“天上”还是在“人间”也分不清了。“何似”后停顿, “在人间”?哦!是白云絮绕的仙庭吗?美丽的嫦娥形象印上了学生的脑中, 希望随之而起。可是“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感情又转为低沉, “此事古难全”, 加重语气读出这个哲理。这样, 词人的离愁别绪自我解嘲后, 问人生“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希望人人平安, 共享美好的月光吧。语调由缓慢变快、高亢起来, 学生跟着老师到“天庭”、“凡间”走了一遭后, 他们的感情也随词人由豪迈、低沉、豁达起来, 进入词的意境, 似身临其境。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加强叙事诗或带动态的诗的教学

比如教学“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 教师先利用幻灯片把蔚蓝高远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平坦的草原风光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那壮丽的景色引起学生的赞叹。接着插入活页, 画有羊、牛的幻灯片, 风一吹, 草向一边扑, 隐藏在草中的“肥牛”“壮羊”神奇地展现了出来, 学生欢欣雀跃。只有这样的草, 才能孕育出这样的牛、羊, 富饶的草原风光令学生倾心不已, 诗歌的主题便蕴涵在了这幅画中, 教师就无须多讲了。

《卖炭翁》的教学可采用一组画面逐步展示:伐薪、烧炭、赶车、抢炭。在出示这些画面时辅以朗读“伐薪烧炭南山中”、“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夜来城外一尺雪”, 这样把卖炭翁的艰辛摆在了学生的面前。“身上衣裳口中食”、“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是艰辛中的希望, 能否实现呢?“偏偏辆骑来是谁”, 趾高气扬的黄衣使者扔过一丈白绫拉走一车炭, 艰辛的希望全泡了汤, 学生在这鲜明的对比中感受到了宫市的残酷。有的同学义愤填膺、有的同学眼泪汪汪……这首古诗的教学成功落幕。

三、借助绘画等艺术手段, 不断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比如教学《天净沙·秋思》, 教师先范读后用三言两语讲解这首词的大概意境, 紧跟着让学生用画面表现出来。学生的画表现了这些事物的特征:藤枯、树老、鸭昏、桥小、家朴、水柔、马瘦、人悲, 不同的画面体现了同一个悲凉的意境。教师也可以在黑板展示相同的画面, 并配以低低的语调叙述古诗的内容来小结, 这样, 学生的心情随着教师的引导如断肠人般惆怅起来。

教学其他的画面景物主题鲜明的如《望天门山》、《渔歌子》这类诗词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四、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反复诵读, 感受诗歌意境

诗词具有音乐美, 其节奏鲜明, 可根据不同的意境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 唤起学生想象联想, 体会诗人真挚的感情, 感受诗歌意境。教师可先画出节奏, 找出轻重、停顿, 指出韵脚延长、语调抑扬后初读, 初步体会诗歌的感情, 然后分析各句的感情后再读, 体会诗歌的意境;最后教师讲解, 学生三读。如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过故人庄》等诗词可采用朗读的方法。

总之, 古诗词教学教师应注重层层启发, 充分调动学生想象能力, 由诗歌的生动形象引入情境交融的意境, 感受诗人的丰富感情。

摘要: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充分利用生动的语言, 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空间, 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叙事诗或带动态的诗的教学, 利用绘画手段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反复朗读助学生进入意境。充分调动学生想象力, 由诗歌的生动形象引入情境交融的意境, 感受诗人的丰富感情。

上一篇:交流能力下一篇:语文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