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意境

2024-07-11

古诗的意境(精选12篇)

古诗的意境 篇1

意境是诗人将形象描绘出来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简单来说,意境包括情和景。古诗词教学应当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在选择如何走入意境的方式上,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等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努力创造入境的氛围,也使其更有实效性。

一是朗读吟诵。

初中生的注意力易分散,且阅读量不够广,尚未形成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朗读技巧。因此,初中低年级的学生重在吟诵,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听范读、个别读、齐读、演读、小组赛读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千古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如果翻译成现代文,则平实的语言会完全破坏诗歌原有的意境。教师只有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反复诵读,注重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富有感情,随着声音的高低起伏,古人的形象仿佛栩栩然飘至眼前,学生才能渐渐感受到诗歌的苍凉和诗人对宇宙、人生、时空的思考,才能感受到作者心中抑郁、悲凉之感。

二是借助想象。

诗歌,是高度浓缩的语言文学艺术,往往在极为有限的字数中蕴涵深刻的思想内涵,如果不展开想象,就不可能融入作者创设的意境。初中高年级的学生情感丰富,写作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充分利用读写结合,尝试扩写、补写等,要求充分发挥想象,拓展思维空间,或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或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这就是入境的一种。

三是适量的多媒体辅助。

虽然教师在课上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情景,但是不少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经历,语言平淡匮乏,容易出现纯粹地翻译句子的现象,此时就需要一些多媒体的辅助。例如,执教《水仙子·咏江南》,我预设到学生在描绘情景时会产生困难,因此,我呈现了一些江南水乡的图片,通过适量的图片来展现曲中的“自然景”和“市井图”,学生对江南之美赞叹不已。适量使用多媒体手段能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因此,在一部分学生很难通过想象重现诗词画面时,恰当地使用图画、音乐、影视等多媒体手段,通过听觉、视觉的感官刺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更直观地进入诗歌的意境。

古诗的意境 篇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意境”这个词。比如说,一首诗很好,我们就说:“这首诗很有意境。”什么是意境?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

王羲之《兰亭集序》一开头就指出,兰亭给人的美感,主要不在于亭子本身的美,而是在于它可以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说的是抬头一看宇宙如此之大,低头一看,世界万物又是如此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接下去说:“所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游览者的眼睛是游动的,心胸是敞开的,游目骋怀,因此得到了一种极大的快乐。而这种仰观俯察,游目骋怀,就引发了一种人生感,王羲之接下去又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宇宙无限,人生有限,正如孔子在岸边望着滔滔的江水发出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就是人生感。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极有名的文章。王勃在文章开头也描写了滕王阁建筑的美,但接下去说,滕王阁给人的美感,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它可以使人看到一个无限广大的空间,看到无限壮丽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然后他就写到,在这种空间的美感中,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就是滕王阁所引发的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的感受和领悟。我国云南昆明有一座大观楼,楼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这是一个广阔无边的空间,下联是写无限的时间:“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引发了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感叹。大观楼的这副长联,和王羲之、王勃的两篇文章一样,都说明兰亭、滕王阁、大观楼可以使游览者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

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篇3

【关键词】意境;诵读;联想;情景交融;诗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诗词意境深远,表达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作者的独特精神追求。这些优秀古代诗歌经千百年的传承而经久不衰,展现出中国优秀古典文学恒久的生命力。读者只有走进古诗词的意境之中,才能真正感悟其散发的无穷魅力。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诗词的翻译上,学生在逐字逐句的解释中,根本不能体味到我国古诗词所特有的意境美。而且迫于中考升学的压力,学生只是背诵一些考试范围内的名言名句,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缺少独立感知古诗词意境的能力。学习古诗词,不体味意境,就好比囫囵吞枣,不知其味,难以真正领悟到古诗词的魅力。要让学生学会领悟、品味古诗词的意境,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从诵读入手,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意象,抓住“诗眼”展开联想,感受古诗词意境。

一、结合创作背景,把握感情基调

中国古诗词的创作与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人生经历。由于相隔时间的久远,学生理解创作背景有难度,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准备充足的背景资料,尤其是音像资料,这些生动的画面能够帮助学生跨越时空还原历史,体会古人创作时的心境。这样既为教学做了知识铺垫,又能使学生更好的走近作者、理解作者,进而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为品味诗词意境做好准备前期。

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时,结合陶渊明数次出仕却又因不满于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污浊而退隐的经历后,就更能领悟到诗人对官场的鄙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感受到诗人的高洁品格,因而更能领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营造出来的怡然自得的优美意境。“诗圣”杜甫的大部分诗歌作品真实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百姓造成的疾苦,因此教学这部分诗歌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播放有关“安史之乱”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形象地感知唐朝天宝年间,“安史之乱”造成尸横遍野、百姓逃散、田园荒芜的凄惨景象。这样,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能够理解诗人在战乱和饥荒中的凄苦、悲愤及忧国忧民之情。再如李清照的词《武陵春》,写于国破家亡、丈夫离世之际,词人孤寂一人,随只顾逃跑的南宋朝廷奔波避难,掌握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词愁苦悲切的感情基调。

二、诵背诗词,描绘画面,领悟意境

古诗词语言含蓄、凝练、隽永,言有尽而意无穷,充满独特的节律美和音韵美,诵读起来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都是通过诗词的语言来表达的,而读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开端和基础,朗诵有助于学生深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品味诗歌创造出来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复朗诵,推敲诗词的语言,想作者所想,抒作者情怀,在课堂上为学生渲染浓厚的诗歌意境。这样,学生能更深刻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并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朗诵技巧的指导,注意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在音调、节奏上给予学生点拨。在朗读时还要注意声音的强弱和速度的快慢。如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奔放豪迈想象瑰丽的《望天门山》,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或激越高亢,或轻慢舒缓的朗读,会使学生对诗词内涵和意境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再者背诵也是读的一种形式,熟读至能背诵,有助于学生在脑海描绘诗词呈现的画面。

诵读应贯穿古诗词教学的始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品味意境,获得思想的启迪。

三、抓住意象,融情入景

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是要体悟的、抽象的一种氛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包含了许多客观存在的物象——意象,意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实在的,如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明月”、“梅花”、“流水”、“归雁”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的自然事物,作者赋予这些意象以象征意义,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意象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的魅力,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尽量让学生多把握常见意象的内涵,帮助学生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古诗的意境,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鉴赏古诗词时,要抓住意象反复揣摩、体味,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诗词的意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创作的常用方法。作者往往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例如,杜甫《登高》诗中,前四句用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意象,描画开阔而悲凉的秋天景色,看似写景但情藏景中,实际上句句都在抒发作者内心的愁苦情绪,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悲凉壮阔的意境。

诗词的意境主要是通过意象组合营造出来的,所以在品诗的意境时,要抓住诗中的意象,理解意象中蕴含的情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而品味意境美。

四、“诗眼”悟读,拓展意境

“诗眼”是领会意境的窗口,能使全诗的意境豁然开朗,要欣赏品味古诗,必须抓住“诗眼”。在教学中准确地捕捉住“诗眼”,能帮助学生把握诗意,弄清诗词含意,又能对诗词的精华部分反复推敲、琢磨,拓宽诗歌的意境,而且能够把古诗词品得更全面,悟得更透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升华,进而对诗歌的景外之情、言外之意有更深刻的领悟。

古诗词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让学生理解一首古诗词,领略一首古诗词的意境,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欣赏古诗词、感受古诗词意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诵读、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品味古诗词意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意识,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国正.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1-5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刘衍书,赵桐林.略谈古诗的意境教学 [J].语文天地,2010(24).

在教学中突出古诗的意境美 篇4

一、创设情境,感知意境美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并准确理解古诗的意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其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赠汪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描绘的是诗人登船要走、朋友踏歌相送的动人情景,全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在教学导入时,为了帮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诗人与友人送行的多媒体视频,配以《高山流水》一曲伴奏,同时教师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把诗的这种意境渲染出来。这样,学生对这首诗的意境也就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自然过渡到自读自悟古诗的教学中。

二、品味赏析,体会意境美

古诗和一般课文不同,“三分诗,七分读”,诗文所描绘的意境和蕴含的感情,必须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去体会、去感悟。如《赠汪伦》这首古诗意思比较浅显易懂,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反复地读,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感悟诗的意境。1.自读想象画面。在读诗时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边读边想象古诗文所描绘的画面,并根据脑中的画面来理解诗文的意思。2.品读进入意境。(1)描述古诗的意境。说一说通过刚才的古诗朗读,你想象到了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诗文的意境用语言简单地进行描述,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感受古诗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交流对古诗中不明白的地方,并把问题放到相关的诗句中多读几遍,在品读中逐步进入情境,领悟古诗中蕴含的感情,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美读”领悟,再现意境美

“美读”,即把文章要体现的感情在朗读中充分地表达出来,以声传情,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再现文章所要表达的一切。指导“美读”时可采用音乐伴奏、组内赛读、看图吟诵、教师适当点拨等多种方法。古诗教学,要激活“美读”,让学生真正吟出古诗“言犹尽而意无穷”的余韵,使学生与诗文产生共鸣,进而领悟诗人要抒发的情怀。如教学《赠汪伦》一诗时,可以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在想象中用心体会古诗的意境,学习朗读者是如何通过朗读再现古诗意境的。然后再让学生自由诵读,边诵读边想象,用心体会,把自己所想象到的画面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并用上古诗中的好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描绘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诗文所描绘的意境展现出来,生动直观地强化学生对诗文意境的感悟,让学生准确把握古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启发想象,感悟意境美

古诗精练含蓄,在言语表达中往往留有很多艺术的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在古诗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启发学生想象,不仅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诗的意境,还能深刻地理解古诗的内涵。

1.在品味词语中启发想象,感悟意境。词语虽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但是内涵丰富,值得好好品味。如《游园不值》一诗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关”看起来简单,其实很有意蕴,需要仔细地咀嚼。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从“关”这个字,你能感受到什么?园内美不胜收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它描述出来吗?学生们通过想象,就能把园内的景色描述得生动形象,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真正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

引领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1 篇5

陕西靖边县第七小学 李烨

邮编:718500 联系电话: ***

现在的古诗教学,教师常常花大量的时间串讲诗句,使古诗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把完整和谐的诗歌艺术品分解的支离破碎,把其中蕴含的意境美扫荡殆尽。古诗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步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样的古诗教学才富有诗意。要引领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诗人,走进古诗的意境

人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就能从侧面了解其诗。“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语)古诗的意境,必然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倾向。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进诗人,更好地体会诗境。

柳宗元《江雪》中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二十字,营造出一个独特的极品意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体味,在深思。“诗心”何在,默哀一是。

其实,如果我们深入地了解诗人,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就能捕捉到文字背后的情感。《江雪》,通篇表现了柳宗元被贬后的孤独心情。白雪皑皑,鸟雀无影,阒无人迹,烘托了孤舟寒江、孑身独钓的意境。诗人生活在“安史之乱”的中唐,此时他被贬为永州司马,远离朝廷。苛政猛于虎,重赋比蛇毒,连大地都剥削光了,还能“钓”什么?江中本无积雪,也不可能“钓”,“无”中生“有”,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这样就揭示出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谪后的不屈精神和悲愤心情。

只有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相关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感悟诗人内心的情感。当然,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教学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二、吟诵诗词,走进古诗的意境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哀肠”。正因为诗如鼓琴,声声见心,易唱动听,悦耳感人,又因为“俯而读,仰而思,熟读精思理自知”是传统的古诗教学方法,所以,运用吟诵法在教学中是奏效的。

台湾教育家王财贵在京巡回演讲中,反复强调读经教学六字真言“小朋友跟我念”同样,这六个字也适合于古诗教学。一首诗,一段诗人的情怀。请学生反复吟诵古诗,学生就会在反复吟诵中不知不觉入情入境。

吟诵《江雪》,用多媒体出示雪中独钓的画面,同时播放古筝或琵琶演奏的曲子,亦或借长笛、萧的独奏,能很快把学生带进一个凄清、旷远的意境中,再辅之以深情的吟诵,诗人客居他乡孤独的情怀不用多言,境界自出。

三、启发想象,走进古诗的意境

体味古诗的意境,首先要在理解古诗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从记忆仓库中调动有关表象加以补充、组合,进行再造想象,从而对作品的意境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江雪》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千山鸟飞,万径人踪”的画面。学生不难想象出那一派鸟语花香的画面。诗人笔锋一转,加上一“绝”一“灭”两个字,变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再请学生想象: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于是,冰天雪地,漫天飞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那么荒凉寂寥、那么空旷沉闷的画面在学生眼前徐徐展开。虽然这两句诗中没有一个“雪”字,却分明让我们看到了“雪”目之所及,处处都是雪。诗的情韵渐渐弥漫开来。

教师在指导学生透析古诗意境的过程中,让学生透过纯净简约的语言,感受情景交融的画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古诗的意境美。

四、斟酌词句,走进古诗的意境

叶圣陶先生曾对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过赏析:“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 ‘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可见,斟词酌句对感悟诗词意境是何等重要。

因为参与“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被一贬再贬,郁郁寡欢。他在永州一呆就是十年,空有满腔热血,却无用武之地。面对每天都有可能遭遇的残酷的政治迫害,柳宗元没有畏惧;艰苦的生活环境,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使得他“行则膝颤、坐则髀痹”。他失意、悲愤、痛苦,内心“千万孤独”(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萦绕。这一切,丝毫没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诗言志,有一份不屈,有一份高洁,有一份傲骨,就在这“孤舟”、“独钓”的字里行间。一个“孤”字,一个“独”字,这样关键的字词,表面看学生似乎懂了,其实不然,正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揣摩推敲,感悟诗境。

斟词酌句,是通向古诗意境的桥梁。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句,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为通往古诗的意境铺路架桥。重点词句突破了,其他的词句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既突出了重点,也避免了繁琐的逐字逐句串讲。

浅谈古诗词的“意境”鉴赏 篇6

【关键词】意境;品味;捕捉;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艺术的精华。其语言精练,字字珠玑,内容精深,意味无穷,千百年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但隨着学生年龄的增大,积累诗量的增加,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却越来越淡。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大多数古诗词,因时代生活各异,诗人表达风格不同,语言高度凝练,古今表达差异巨大,学生难以进入诗中所描绘的人、情、景中,难以与诗人进行思想的交融,更难以领略诗中的意境,时间久之,便觉学之无趣、诵之无味。

古诗词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意”是情意,是主观的思想情感;“境”是客观立体的艺术图画。古诗词的意境就是古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同客观的景象事物形成的整体的艺术境界。一篇古诗词,由于作者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所以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中的言外意、弦外音、意外味,与诗人“相亲相近”呢?这既是现代小学生学习鉴赏古诗词的难点,也是语文考试复习的“硬骨头”。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古诗词,能更多地获得经验和方法,提高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一、读题目,抓诗眼

古诗词有的在题目上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观点,如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有的在题目上表明了诗的主旨以及诗人抒发的情感等;还有的在题目上点明了作品的范畴,是写景诗、咏物诗、叙事诗,还是送别诗、怀古诗,认真诵读题目,就会找到诗词信息点,从而对学习、分析、理解、欣赏古诗词大有帮助。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题目中的“送”字就非常明确地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送别。教学时通过让学生仔细诵读古诗,就会发现诗中展现的那一个个画面“雨中送别”、“折柳赠别”、“喝酒饯行”等,都是为一个“送”字而设置的。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不仅道出了朋友间那浓烈的离别之情,更表达了朋友间那浓浓的真情。酒入愁肠愁更愁,好友此地一别,将天各一方,这送别的酒不仅是离别的酒,祝福的酒,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连心酒。抓住了这一信息,鉴赏和审美此类诗词就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二、重字词,品语言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品味语言是赏析诗词的关键。读懂字词自然成了理解古诗的突破口。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都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揣摩、品味、感悟诗词的意境,领会诗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中“黄云”体现出边塞黄沙漫天的恶劣景象,“曛”光线的黯淡,劲吹的北风,纷飞的大雪,就形象地写出了送别时景的凄凉、悲壮,再读“北风吹雁”,联系背景资料,那奋力高飞的孤雁不正是逆境不得志,即将愤而离开京城的董大吗?还有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在一般人的眼中,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作者千锤百炼求得的一个“绿”字,因为“绿”不仅展现了江南春色的美好,还说明了诗人离家已经很久了,该回家看看了。但在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课堂中,却把“还”当作了本诗的灵魂。“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明诗人已经离家很久了,格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应该回家。 “京口瓜洲一水间”说明诗人当时离家很近,应该回家。但因为公务在身,诗人想还家的愿望却不能实现,只好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呐喊声。离家久,应该还,离家近,不能还,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情是多么愁苦矛盾!教学时,仅仅抓住重点词 “何时还”,让学生反复诵读、反复品味,那个思家想家却不能回家的诗人就仿佛来到了学生眼前。可见,学习和鉴赏古诗词,只有“咬文嚼字,品析字词”才可将文本中深层的内容挖掘出来!

三、析形象,悟情感

金开诚先生说: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了解诗词表现的主要形象以及抒发的思想感情是鉴赏的重要内容。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如孤独寂寞、恬淡闲适、忧国忧民等,都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人、事、物等形象主体表达出来的。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从诗面来看,不难读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但深入研读,即注入了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透过壮丽的画面,开阔的意境,自然领悟了诗中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成功在于无止境地追求。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的这句名言一语道破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

四、赏技巧,悟写法

古诗词的语言丰富,同一景物、事物,表达技巧不同,意思各有千秋。教师在古诗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古诗文的一般学习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还要指导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等表现技巧;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深入地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无一字说惜别,无一字说伤心,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不尽,随水长流;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最后一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刘禹锡匪夷所思的妙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使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在诗人的笔下,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古诗词不仅意境美,而且语言美、哲理美、精神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蕴含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朴素真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告诉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启示我们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表明不断创新是永葆活力的源泉。只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诵读、多积累、多感悟这样的名句名篇,学生才会在一次次的诵读中、积累中、感悟中,丰富经典文化,提升鉴赏水平,夯实语文功底,为人生幸福奠基!

古诗的意境 篇7

中国古诗词传承千年,最早起源于远古先民们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举重劝力之歌。随后,《诗经》出现,成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乐府诗不断被发掘、创造;永明体出现了,引起了世人不一样的关注;律诗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引起了诗词创作的高潮;宋词又为诗词燃起了新的火把;元曲也是中国古诗词的一种吧,虽然它通俗易懂,但却是一种大胆的突破吧!虽然古诗词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但古诗词中意境这个要素,却从未缺失改变过。不管是是古诗还是古词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时刻打动我们内心的意境就好像那动听的古筝所营造的一样。

一、意境

如果我们想要探索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的内在联系,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意境是什么:

1.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现代汉语词典)

2.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辞海)

3.指诗中的意与景的和谐统一,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情感和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有机融合。——(特级教师许汉:《古诗词鉴赏和古诗词教学》)

4.意境,是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营造的意象之境界,是艺术家以敏感的心灵感受到的人生、社会、历史、自然等的艺术再现。

由以上可见,意境是一个人主观情感与具体情境的有机结合,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性格特点不同,内心积淀的情感不同,所以内心营造的意境便各有不同。具体的画像、雕塑、影视作品给予我们以视觉的形象可供借鉴,于是我们便能很快的想到某种意境但对于古筝这种无形的音乐作品和古诗词这种纯粹的文字作品,我们需要更多的想象和感悟,通过自己内心的体悟,品味出更多的意境。

二、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的内在联系

(一)具体意象

由陕西筝家周延甲教授创作的一首“秦风”浓郁的古筝独奏曲陕西筝曲《秦桑曲》取李白《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之诗意,塑造了一位采桑陌上的妙龄秦女的形象,音乐优美动人,意境深邃悠远。乐曲开始的慢板旋律,优美婉转而抒情,仿佛一个妙龄秦女在“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的良辰美景中,思念着遥远的故乡,追忆着往日的亲情,思绪如潮,美好的情感伴有淡淡的忧伤。慢板的后半部分,音乐带有了叙事的风格;时而切切私语;时而声声呼唤;时而满怀希望;时而无限忧怨······女儿家的绵绵情思,女儿家的深沉哀婉,刻画得惟妙惟肖。古筝通过自己特有的旋律,刻画出秦女这一具体而鲜活的形象期,虽未有词句,但恰似诗歌本身所创造的意象。而它们以同一意象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一个苦苦等待着丈夫归来的女子,相思无限,内心愁苦。这不免触动了我们内心对情人甚至是家人深深的思念。

虽然古筝与古诗词传达意象的形式不同,但它们却为我们传达了同一个秦女的意象,为我们营造了同一个意境。一个是听觉上的享受,一个是视觉上的美感,都在以自已的独特方式来刺激我们的想象,使我们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一种迎合我们内心深处细腻情感的意境。因此古筝意境中的具体意象于中国古诗词意境中的具体意象具有联系。

(二)气氛渲染

气氛渲染中国古诗词营造意境的重要手段,在我看来,古筝意境的创造同样适用。以中国十大名曲之一的《春江花月夜》为例,它借用中国古诗词的《春江花月夜》为曲词,刚开始以舒缓的曲调渲染了“春江潮水连海平”的平静、广阔、深远;随后又一急转之势渲染了“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一生命力涌现的时刻,令人的内心深受波动;在此之后,此曲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略有起伏,给人以悠扬、婉转的感觉;即将终结时,曲调猛然间变得紧张起来,似乎是在渲染一个思夫等待情人的矛盾内心;最后,此曲以轻柔的曲调收尾,仿佛斜月沉沉藏海雾,这世界的一切都归于平静。正是古筝以它的曲调配合中国古诗词《春江花月夜》的内容,渲染了一个卧在大海上与斜月相伴的朦胧、神秘的春夜。

无论是中国古诗词还是古筝都在通过气氛渲染这一手段努力为人们阐释着《春江花月夜》这一历史名作,我们也可以通过它们丰富着我们的情感世界。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为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而感叹,我们的内心清楚地告诉着我们:在大海面前,在宇宙面前,在永恒的事物面前,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为悲哀的思夫人伤感,同情她独守空房,相思难寄的无奈。这便是古筝与古诗词的魅力,它通过对气氛的渲染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着我们的思想,构筑着我们的精神城墙。因此古筝意境中的气氛渲染和中国古诗词意境中的气氛渲染具有联系并且它们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三)感情基调

既然意境是形象与个人内心情感的结合,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自然不能缺少感情基调。虽然人类的内心世界是是复杂的,但人类最常见的感情莫过于喜、怒、哀、乐、忧、急等。意境中的感情基调同样如此,它似乎是一个迎合者,巧妙地迎合着每一个人的内心情感。而古筝通过曲调的缓急,高低,强弱诉说着这首曲子的感情基调;中国古诗词通过诗词中某些鲜明的字眼暗示着在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吟诗诵对、弹琴奏曲,自古以来便是广大文人的一大人生追求,在当今社会中日益成为人们娱乐自我、排遣压力的一种手段。但我们不能仅仅止于娱乐,而应该积极探索古筝意境与中国古诗词意境内在联系,做对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的事!

参考文献

[1]曾广海.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及演唱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李凌燕.词乐合璧,古韵新声[D].南京艺术学院,2010.

古诗词英译的意境美 篇8

《辞海》解释:“意境即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境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有“情趣” (temperament and interest) 和“意象” (image) 两个要素。对诗歌来说, 意境即诗人创作时的意志、气质、情趣, 是诗人性灵所钟而形诸笔端者, 一般是言内意外的东西。它通常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来, 因此要求译者有很高的审美能力。

诗歌是浓缩的语言, 蕴涵着丰富的意义。诗的灵魂是意 (意境、意象) 美。因此, 译诗不仅要表达原诗的思想内容, 还要传达出它的形式、音韵和意境。译文只有在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风格 (style) 、意象 (image) 、情趣 (temperament and interest) 的基础上, 才能达到与原作基本相同的意境。诗歌的意境美, 是在现实基础上的升华, 它融合想象和联想, 并唤起审美主体对美的更深层次, 即文化属性的感受。

古诗英译, 许渊冲先生提出了“音美”、“意美”、“形美”三原则, 可谓经典之至。意境的含蓄美、情感的蕴藉美、韵味的隽永美都构成了诗歌美的主要特征。本文将从意象的喻意美、朦胧美及音韵美三个层次简要探讨一下诗歌意境美的表达。

2. 意象的喻意美

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意象。所谓意象, 表现在诗歌中即是语词, 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是诗人通过语言对感知对象的再现, 它着眼于修辞和炼句。意象的叠加产生了意境 (artistic conception) , 意境等于诗中意象的总和, 即全诗所创造的艺术形象。

比喻型意象是诗人的独创, 是诗人对世界的独特认识以及对语言的独特运用, 体现了诗人的创造力和艺术魅力, 它包括比喻、拟人和借代等。比喻往往使描写更加生动, 语言更富有诗意美。如下例:

例一:

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写道: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作者用泉水、珠玉比喻琴声, 再现了完美的意境。L Cranmer-Byng的译文如下:

Now loudly with the crash of falling rain,

Now soft as the leaf whispering of words,

Now loud and soft together as the long,

Patter of pearls and seed-pearls on a dish.

译文虽打破了原文的格律, 但使用排比, 读起来十分流畅。“now soft as the leaf whispering of words”句中用落叶的翻转令人联想到秋日的私语, 原文的音乐美跃然纸上。“crash”和“whispering”两词以拟物的方式, 与原文也异曲同工。“patter”形容雨声, 比“drop”更胜一筹, 表示自然状态的飘落。“seed-pearls”比“small pearls”表达更为准确。许渊冲译文中的“the thick strings loudly thrummed like the

pattering rain, the fine strings softly tinkled in a murmuring strain”同样以比喻的形式形象传达出了原文的意境。

例二:

王观的《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该词并无特别之处, 没有新颖奇特的想象, 也没有雕琢华美的辞藻, 然而却表达了一种很美的意境, 意味深长, 令人神往。

译文如下:

A stretch of rippling water is a beaming eye;the arched brows around are mountains high.If you ask where the wayfarer is bound, just see where beaming eyes and arched brows are found.

“水是眼波横” (“A stretch of rippling water is a beaming eye”) , “山是眉峰聚” (“the arched brows around are mountains high”) 化实为虚, 以“rippling water”喻泪, 以“mountains high”喻紧锁的眉头, 表达了词人不愿与朋友分别的情形, 但又不同于一般具象性的比喻, 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思考, 别有一番情采。

3. 意象的朦胧美

司空图说“远引若至, 临之已非”, 就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 说的就是朦胧美。朦胧美能创造一种特定的意境, 诱发人的好奇心, 引起人们的想象, 使人在似明白又模糊中获得一种特别的审美感受。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运用模糊修辞手段把审美对象的这种烟雾迷茫、似梦似幻的意象渲染出来, 给读者提供审美再创造的广阔空间, 使其在蕴涵丰富的艺术境界中获得模糊性的审美效果, 从而创造出更具魅力的朦胧美。

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月明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其译文如下:

In spring the river swells level with the sea, the bright moon rises mounting the tide.Waters flash with infinite light, where on the spring river is there no bright moon?

在月光如水水如天的夜色下, 潋滟生波的一望无际的大海在潮起潮落, 而淡淡的、似有若无的清霜在蒙蒙的夜空中氤氲流淌。这种朦朦胧胧的美感比在明朗的阳光下看大海其意境不知要美多少倍。正是这扑朔迷离的模糊朦胧美, 创造了特别动人的意境。

“海上月明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渲染了那种飘渺空灵的意境, 给读者一种神妙朦胧的美感享受, 使人如置身其中。译文中的“the bright moon rises mounting the tide”和“waters flash with infinite light”展现了月涌浪潮、浩瀚无垠的气势, 潮起潮落, 景色变换, 具有强烈的模糊美。“moon”与“mounting tide”、“water”与“infinite light”相搭配, 产生的意象令人费解:月亮怎能涌起浪潮, 水中怎会有无尽的光芒?但结合原文, 我们不难看出它们与“spring river”、“bright moon”一起营造出海天一色、宁静祥和的气氛, 而“mounting”一词恰到好处地传达了这一美感。

4. 意象中的音韵美

音韵美对诗歌来说也至关重要。就音美而言, 韵律是诗歌所特有的形式, 是诗歌的情感形式。美国文艺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提出:“诗中的韵律和节奏是由诗句的声音构成的, 它们是构成诗这种艺术的传流要素。”据《礼记·乐记》记载:“诗言其志也, 歌咏其声也, 舞动其容也。”这也说明诗歌是靠声韵的魅力抓住读者的。因此, 在诗歌的翻译中, 许渊冲认为:“译诗如不传达原诗的意美, 就不可能产生和原诗相似的效果;恰恰相反, 用韵的音美有时反而有助于传达原诗的意美。”

请看下例:

温庭筠的《更漏子》下篇:“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其译文如下:

The lonely withered trees,

And midnight rain and breeze.

Don’t care about her bitter parting sorrow.

Leaf on leaf without grief,

Drop by drop without stop,

They fall on vacant steps until the morrow. (许渊冲译) 词写离愁, 大意是梧桐夜语, 不理会人的离愁, 在漫长的夜里, 不停地滴打着梧叶, 陪伴着一颗悲怆的心灵直到天明。用浅显的形象化语言, 表现了极深的隐痛。“一叶叶, 一声声”只是来自自然界的天籁之音, 却被作者植入诗境, 折射出诗人的心迹。译文与原文句子意义接近, 长短相间, 富有节奏美。“without grief, without stop”, 虽是原文没有的, 却被译者巧妙地加进去, 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情怀;而“leaf on leaf without grief, drop by drop without stop”一行中的顿词韵脚一致, 都以辅音压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另外, “sorrow”和“morrow”两处韵脚也使译文具备一种起伏有序的旋律感。

再如唐婉的《钗头凤》是一首音韵极美的词:

“世情薄, 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 泪痕残。欲笺心事, 独语斜阑。难, 难, 难!人成各, 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瞒, 瞒, 瞒!”

译文如下:

The world unfair,

The manhood rare,

Dusk melts away in rain and blooming trees turn bare.

Morning wind high,

Tear traces dry,

I’ll write to him what’s in my heart.

Learning on rails, speaking apart.

Hard, hard, hard!

Go each our ways!

Gone are our days.

Like long, long ropes of swing my sick soul groans always.

The horn blows cold,

Night has grown old.

Afraid my grief may be described,

I try to hide my tears undried.

Hide, hide, hide!

这首词句式错落有效, 既有对仗, 又有词的重复, 使读者感到抑扬顿挫, 仿佛体会到词人悲伤哀苦的心情。译文的韵脚排列也与原词相同, 都是aaabbccdd, 给人造成悠然不尽的效果, 也体现了原文的精神。“Hard, hard, hard!” (难, 难, 难!) 、“Hide, hide, hide!” (瞒, 瞒, 瞒!) 表现了原诗的艺术特点, 保留了形式中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从整体上传达出了原诗的语言风貌和丰富内涵。声音消失了, 余音似乎还在缭绕, 那悲怆的意味依然萦绕在心头。

“The world unfair, the manhood rare” (世情薄、人情恶) , “Morning wind high, tear traces dry” (晓风干、泪痕残) , 两句译文与原诗的三字格形式对应, 表达了作者对形式美的追求;汉英诗句各行对应, 工整而美观, 原文的形美在译者的笔下化作了译文的形美。而下文的“Go each our ways!Gone are our days” (人成各, 今非昨) , “The horn blows cold, Night has grown old.” (角声寒, 夜阑珊, ) 却没有拘泥于原文的三字格, 而统一采取四字格, 避免了形式的单调重复, 又表达了音韵美。这也应了奈达博士的一句话, “More meanings are to be conveyed, more forms are to be changed.”文中的韵脚采用了双声韵, 如unfair, rare;high, dry;heart, apart;ways, days;cold, old等, 读来朗朗上口、节奏跌宕起伏, 加强了美学效果。

5. 结语

从以上的粗浅分析来看, 一首诗是否有诗味, 主要在于它是否有诗意。诗歌是意象、是现实的独特反映, 它的成败要格外注意意象的妥帖。对诗歌来讲, 意境是不可或缺的, 意境是重于韵和形的因素。所以, 在诗歌的翻译中, 我们要译出诗魂。译诗, 不但理解要透彻, 而且表达要完美。为了译出原诗的神韵, 译者应置身于诗境之中, 临境生情, 以情译诗。正确理解原文, 通过现象抓住本质, 揣摩出诗的精神、情调和风格。正如David Faulkner所讲:“译者要进入作品, 译出其字里行间的寓意 (between the lines) 、文字背后的精神 (behind the lines) 与言外之意 (beyond the lines) , 惟此, 始能臻于意境美。”

埃文 (Eveing) 在其《翻译与情操》中所说, “翻译所需要的不是一支素描的笔, 而是一颗燃烧的心;不仅要译出眼泪, 而且要译出悲哀;不仅要译出笑声, 而且要译出欢乐”。总之, 我们如能做到“为其不幸而掬同情之眼泪, 为其幸福而感由衷之喜悦”, 才能译出诗歌最美的意境和味道。

摘要:意境是诗词的主要艺术特征, 它是由意象叠加而产生。本文从修辞学和欣赏的角度介绍了意境美的传达方法, 并通过译文实例赏析来探讨古诗词翻译过程中对意境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意境,诗词,修辞学,翻译

参考文献

[1]杨自俭, 刘学云.翻译新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

[2]许渊冲英译.宋词三百首[M].湖南出版社, 1996.

[3]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4]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

[5]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6]朱光潜.诗论[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 1984.

[7]王天明.模糊美与诗歌翻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12) .

[8]黄东琳.古诗英译的方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9) .

古诗的意境 篇9

意向生成———古诗词教学的整体感悟

意向, 是构建诗歌意象的“先入之见”或“基本取向”, 即对古诗进行解读时的整体感知。不管是从阅读者内在的心理认知角度考虑, 还是从外在的学习角度而言, 进行古诗词教学都应从对诗词整体意向的把握入手。综观目前的古诗词教学现状, 对整体意向的把握一般有以下三种策略。

策略一:诵读体味, 自悟主题

实现学生的“整体直觉”, 简单而直接的办法当然是诵读。诵读对感悟的作用已经为我国几千年的语文教学所证实。以“心治”“意会”为特征的汉语言文字, 决定了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是以自主感悟为主, 以诵读体味为主要教学形式, 注重在诵读中涵泳、意会、体味。把一首诗 (词) 看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凭初感让学生自己玩味、揣摩、猜测、琢磨, 说不定一束顿悟的光芒就会照亮学生思维的一角, 使其刹那间就能抓住诗词的主旨和特征。

策略二:情境创设, 引入主题

古诗词遣词造句非常精炼, 但由于时空的限制, 学生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往往感到陌生, 因此, 创设打通文本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情境, 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 引起探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就显得非常必要。

例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片断。

师:从下面的诗句中, 你可以看出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 (出示:《静夜思》)

生:热爱家乡。

师:是呀, 一个重乡情的人。接着往下看。 (出示: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重视友情的人。

师:说得真好, 重情重义的李白。今天这节课咱们再来感受李白的重情重义。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此案例以李白的性情、人品为线索渐渐步入李白的精神世界, 走进《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促使学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 更快地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为意象的解读和意境的深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策略三:渲染铺垫, 直奔主题

教师可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优势, 精心组织一段含义深刻、意味隽永的语言, 纵情地渲染诗味, 捕捉学生的思维并加以引导。这种方法感情真挚而浓烈, 可以在瞬间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所要表达的意境, 对学生极具吸引力。

例2:王崧舟《长相思》的教学导语。

同学们, 在王安石的眼中, 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在张继的笔下, 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 乡愁又是什么呢?……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诗本是有情物, 课堂岂能不观情!王老师在课的开始就用才气纵横、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奠定了整首诗学习的基调, 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诗味。

意象解读———古诗词教学的宽广体验

意象是构筑诗歌的符号, 是认识中国古典诗词中刻画社会和人生的一面镜子。宛如《韩熙载夜宴图》中一个歌女、一个侍童, 都是一幅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象”是一切文学作品表现或重现生活的基本细胞, 而表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象则又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而作者又往往是把心中的意向寄托于这些宽广的艺术形象之中, 表达出对人生的感受。因而, 解读宽广的意象才是古诗词真本色的显现。

策略一:品词析意, 体验诗意深度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我们所读的诗篇, 诗中的形象, 早已附着、融合、凝聚了诗人的种种情思, 只不过这种情思有时染得很淡, 浮得很虚, 隐得很深, 其间又使用了暗示、闪避、映衬等种种手法, 所以一时不能所见所悟。因此, 理解古诗特定意象的含义, 即成了读懂古诗的钥匙和密码。

例3: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 品析“孤帆”, 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1.知道什么叫孤帆吗? (孤单的一条船)

2.出示帆船点点的长江画面后, 追问:在浩瀚辽阔的长江上只有一条船吗?

3.那在李白的眼里为什么只有一条船?

孤帆, 一只孤零零的船, 却在这意象背后隐藏了遥望孤帆远影的人, 他静静伫立, 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就蕴含在这一意象之中。不品味咀嚼, 何以再现李白的一绺情思?

策略二:披文显象, 体验诗意广度

“显象”的基本要求是变抽象为具象, 变平面为立体, 这是最能显现古诗词本色的教学环节。主要做法是再造想象, 让学生通过大脑的加工, 将古诗词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的场景和画面, 并用自己的言语加以描述。

例4:《村居》教学片断。

师:从诗中哪些景物可以看出是在描写春天呢?

生:“春烟”中有一个“春”, 和春天有关。

师:是的, 你发现了一处, 不过诗中有些和春天有关的景象可不一定有“春”, 看哪位同学最仔细。

生:“二月天”。

生:杨柳也是春天变绿的。

生:放纸鸢就是放风筝, 是在春天放的。

生:小草也是在春天长出来的。

……

春烟、二月天、杨柳、放纸鸢、草等等构筑了春天的一组意象, 通过巧妙的设计, 古诗词的语言符号在学生的大脑中已转换成具体可感、立体灵动的物象。

策略三:意象串联, 体验诗意厚度

诗歌都是由一些意象组合而成的。诗人在创作之时, 都要对意象进行选择, 然后将它们用适当的词汇串联在一起, 从而形成特定的整体意境。笔者在教学杜甫《绝句》时采用了这种方法。

例5:《绝句》教学片断。

师:这首诗中有哪些景物呢?

生:有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船……

(生汇报, 师依次用课件点击这些物象。物象为黑白色。)

师:作者不但是位诗人, 还是一位画家, 画出了这么多事物。对照古诗, 你觉得这幅画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生:没有颜色。

师:是呀, 现在都是黑白的, 不怎么好看。再读读古诗找一找, 你觉得该用什么颜色呢?

(生读后汇报, 师呈现出有色彩的画面。)

师:啊, 多么美丽鲜艳的一幅画卷呀, 咱们来美美地读读。

本教学环节把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的积雪、待发的船只等意象巧妙地进行串联, 于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呈现在我们眼前。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似乎历历在目, 诗人愉悦的心境也清晰可感。

意象是情思的载体, 古诗词教学应凭借这些直观可感的意象来窥察诗人的情思。对古诗词教学而言, “披文得意”必须以“意象”为中介, 古诗词正是凭借意象的力量, 超越时空, 显现其永恒的本色。

意境升华———古诗词教学的深层领悟

意境, 是意象的升华, 这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局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 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古诗词所创设的这些意境应成为我们进行古诗词教学的终极追求。试看以下几种策略如何追求这样的艺术至境。

策略一:触景生情, 与诗人相通

触景生情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 当人处于一种环境之中, 或突遇某种情况, 情感便油然而生。我国历代诗论都非常重视和强调人品与诗品的关系, 一个成熟的伟大的诗人, 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就是他的人格的自我写照。

例6:郑雪琴《江雪》教学片断。

师:唉, 真是形单影孤。面对这样的画面, 你有什么疑问?

师生讨论后提炼板书: (1) 捕鱼为生; (2) 独享清静; (3) 排解忧伤; (4) 喜爱钓鱼; (5) 心中孤单。

师: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 究竟哪一种理解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刚才有同学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是很有用的。那就让我们看一看柳宗元的简介。 (课件出示柳宗元生平简介)

师: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生1:现在, 我知道了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的。

生2:我感受到, 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

师:作者那种孤傲的心境与此情此景一起, 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课件出示动画与音乐)

师:现在你就是孤傲的柳宗元, 你能把自己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策略二:移情入景, 与诗情共舞

移情说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 作者在创作时把先前饱含于胸中的某种感情, 外射到所描写的事物之上, 使所描写的事物浸润着某种感情色彩, 因而生成意境。那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 我们是否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创造我们所想要再造的古诗意境呢?

例7:王崧舟《长相思》教学片断。

师: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思念家乡, 睡不着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的画面。

生:纳兰性德抬头仰视的画面。

生:山海关外, 士兵们翻来覆去睡不着。但是在他们的家乡, 人们却睡得很宁静。

简简单单的一问, 王老师便将学生的情感带入了古诗的情境中。在情境的催化下, 枯燥的文字转化成了丰富的形象, 丰富的形象又生发出更为多彩的画面, 静态的阅读中注入了动态的生成, 使隐含着的意境逐渐显现。

策略三:情景相生, 与意旨交融

情景相生可以说是触景生情和移情入景的有机结合。无论语言表达、意象的组合, 还是作者所希望达到的艺术效果, 情与景都相辅相成, 共生共息。

例8:王自文《古诗两首》教学片断。

师:读了这两首诗, 你发现诗人有一颗怎样的心?

生:忧国忧民之心。

师: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 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 面对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略者, 以及面对这两首诗的作者,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生练笔后展示读。学生写得很精彩, 感情也很投入。)

师:面对沦陷的家园, 面对人民的悲泣, 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 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 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 一同流芳百世,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播放《满江红》)

具有意境的古诗课堂必定具有一种超越原作者意旨和情意的张力, 使学生在回味中陶醉, 在震撼中彻悟。

概而言之, 从意向到意象, 从意象到意境, 古诗词的教学从表层走向了纵深。这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结构系统。

如何引导学生体味古诗中的意境美 篇10

古诗是高中语文课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在对古诗的理解中, 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简单来说, 意境美就是根据古诗内容还原出当时的场景和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客观存在的古诗内容和主观臆想的场景相结合, 从而感染读者。这就是意境美的魅力所在, 也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手法。

二、体味意境美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而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以及提高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层次。学习鉴赏古诗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绝大多数古诗在创作过程中都是通过意境的想象和现实的交融实现的, 因此, 在鉴赏古诗时就需要通过体味意境来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例如, 在用高中人教版教材学习李白的《月下独酌》时, 通过“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让学生想象作者在淡淡的月光下独酌, 与他相对的只有明月与影子, 在意境中形成三人共饮的画面。由此可见, 鉴赏古诗的过程中体味诗中的意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如何体味古诗中的意境美

古诗是一种反映社会现状和诗人情感的表达方式,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体味古诗中的意境时必须先了解其人以及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古人云:知人知己, 方能百战百胜。这句谚语同样适用于鉴赏古诗中, 在体味古诗中的意境时只有了解到背景, 才能领略到古诗的真正意蕴。例如, 在学习高中人教版教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 要想全面地掌握古诗, 读懂作者的内心旁白, 就必须了解文天祥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以及文天祥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四、总结

古诗的特点就是景物的描写和感情的抒发, 在鉴赏古诗的过程中通过体味古诗中的意境美还原出作者的真实情感。在体味意境美的过程中,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古诗教学重在意境 篇11

关键词意境;创作;评论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意境的诠释就有很多。归结起来,它包含意和境两个方面:意即作家的主观意志或情意;境指客观的自然和社会生活。意与境的结合,就是作家的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结合,也可以说是情与景的结合。好的意境,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作家的主观情志与客观事物浑然一体,不着痕迹。这种情景交融所形成的艺术形象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境。

文学创作中,好的意境简言之,就是意要真,境要自然,意与境的结合要达到妙合无垠,以形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

好的诗作,意与境的结合必然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先说“景中情”。古往今来,优秀的诗作,总是或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出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送别时,但是诗中并无一句直接抒写离别情。前两句是写送别的地点、时令及朋友要到的地方。后两句也是写景。然而,这景中融进了诗人的离别情。孤舟已经消失在天际,诗人还遥望着滔滔江水,好像心也随着孤帆和江水逝去,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惆怅心情跃然纸上。

再看“情中景”。王夫之认为“情中景尤难曲写”,难就难在“情”是极为复杂丰富的、内在的、抽象的东西。要把它如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则要把它们化为外在的、具体可感的东西。那么,古人是如何突破这难点的呢?王夫之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盖用景写意,景显意微,作者之极至也”。意思是,用写景的方法来状写内心世界,通过所描绘出来的具体鲜明、生动的画面,把细微的主观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若说“景中情”是“以实为虚”,把“实”的景物化为“虚”的情思,那么“情中景”则正好相反,是“化虚为实”,把“虚”的情感变为“实”的景致。不过,这里的景已经是包含了人生图景的“景”。

我们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全诗除第一句点题外,其余七句都是“用景写意”,通过“涕泪”、“却看妻子”、“漫卷诗书”等表情动作的描绘,一层深入一层地揭示了诗人闻喜讯之后,从惊喜到欣喜以至狂喜的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接着,又通过想象,描绘出未来白天纵酒高歌与明媚春光做伴,踏上归途,一路畅通无阻,一日千里等一系列鲜明活跃的画面,来表现诗人极度兴奋、愉快,归心似箭的心情。真是达到了“景显”而“意微”。这首诗句句都可称得上是写“情中景”的上品。

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妙者则情中景,景中情。”

好的诗作,意与境的结合必须是“以境表意、以形传神”

我国传统的诗论、画论,都不重表面的形式,而重内在的神似。意与境的结合,必须是以境表意,以形传神。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无以加矣!”在《竹里馆》一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位独坐弾琴者,诗人并未具体描写他的外貌,但读者却清楚地看到了他那种怡然自得的神态。同样地,在《江雪》中,诗人虽然并未具体描写渔翁的外貌,但读者却清楚地看到他不畏艰险、战风斗雪的精神,以至激起共鸣。这就是入神、传神。

好的诗作,意与境的结合也一定会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唐人司空图论诗,提出“韵味”说。他认为意境的创造,必须写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要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宋人梅尧臣则提出,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都是说诗要有“含蓄”之美,但又绝不仅限于“含蓄”,而是要求运用赋、比、兴,象征、联想以及虚实相生等多种艺术手法,创造一种情、理、物浑然一体的,能引发读者无穷想象的艺术境界,也即“言有尽而意无穷”。

我们看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深刻地诗抒发了人们的思乡之情。思乡之情本是难以状写的,但诗人巧妙地把它同“明月”联系起来。这名月普照着九州,即照着异乡做客的游子,也照着家乡的亲人。异乡的游子看见了明月,想起了家乡的亲人,家乡的亲人也可能正看着明月,想着异乡的游子。明月就在眼前,思乡之情就在月光之中,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了。但思念什么,故乡情景如可,诗人都没有说。这样,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身世、经历和处境,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联想,激起种种不同的共鸣,这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总之,意境是我国古典文学追求的极高美学境界,意境的创造,也是一切诗歌所刻意追求的。它是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和客观的景和物的一致,而创造出的情景交融、意境渗透、形象鲜明的艺术图画。

中学教材所选的古诗文多为唐宋名家诗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或抒情言志、或借景抒情,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都是情景交融的上乘之作。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抓住了诗歌的意境这个核心来组织教学古诗,就是抓住了古诗教学的核心,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诗的意境 篇12

一、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中感受诗词的形象美, 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空间

藤野先生抑扬顿挫的语调令鲁迅先生终身难忘, 可见教师语言生动的重要性。在古诗词教学中, 应切合诗词的不同意境随即变化语言:高亢、低昂、婉转、柔声细语, 或快或慢或停顿, 赞美、痛斥、抒发、揭露等。让学生在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诗词的形象美, 随着教师的层层引导, 踏着音乐的节拍渐入诗词的佳境。

比如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是一首豪放词, 它既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 又在略带伤感中悟出人生的真谛。教师可先用高亢的语调引出“明月几时有”问天, 豪迈、语速快、停顿后, 天不回答“今夕是何年”, 低声自答续上, 神情转向低沉, 又带出矛盾的心情“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出不胜寒”, 语调由向往到无奈。唉, 为什么月亮“何事偏向别时圆?”语调上扬, 问月感情转为忧伤。“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作者在无奈之后, 对月而舞, 排遣忧伤, 却连自己在“天上”还是在“人间”也分不清了。“何似”后停顿, “在人间”?哦!是白云絮绕的仙庭吗?美丽的嫦娥形象印上了学生的脑中, 希望随之而起。可是“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感情又转为低沉, “此事古难全”, 加重语气读出这个哲理。这样, 词人的离愁别绪自我解嘲后, 问人生“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希望人人平安, 共享美好的月光吧。语调由缓慢变快、高亢起来, 学生跟着老师到“天庭”、“凡间”走了一遭后, 他们的感情也随词人由豪迈、低沉、豁达起来, 进入词的意境, 似身临其境。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加强叙事诗或带动态的诗的教学

比如教学“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 教师先利用幻灯片把蔚蓝高远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平坦的草原风光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那壮丽的景色引起学生的赞叹。接着插入活页, 画有羊、牛的幻灯片, 风一吹, 草向一边扑, 隐藏在草中的“肥牛”“壮羊”神奇地展现了出来, 学生欢欣雀跃。只有这样的草, 才能孕育出这样的牛、羊, 富饶的草原风光令学生倾心不已, 诗歌的主题便蕴涵在了这幅画中, 教师就无须多讲了。

《卖炭翁》的教学可采用一组画面逐步展示:伐薪、烧炭、赶车、抢炭。在出示这些画面时辅以朗读“伐薪烧炭南山中”、“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夜来城外一尺雪”, 这样把卖炭翁的艰辛摆在了学生的面前。“身上衣裳口中食”、“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是艰辛中的希望, 能否实现呢?“偏偏辆骑来是谁”, 趾高气扬的黄衣使者扔过一丈白绫拉走一车炭, 艰辛的希望全泡了汤, 学生在这鲜明的对比中感受到了宫市的残酷。有的同学义愤填膺、有的同学眼泪汪汪……这首古诗的教学成功落幕。

三、借助绘画等艺术手段, 不断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比如教学《天净沙·秋思》, 教师先范读后用三言两语讲解这首词的大概意境, 紧跟着让学生用画面表现出来。学生的画表现了这些事物的特征:藤枯、树老、鸭昏、桥小、家朴、水柔、马瘦、人悲, 不同的画面体现了同一个悲凉的意境。教师也可以在黑板展示相同的画面, 并配以低低的语调叙述古诗的内容来小结, 这样, 学生的心情随着教师的引导如断肠人般惆怅起来。

教学其他的画面景物主题鲜明的如《望天门山》、《渔歌子》这类诗词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四、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反复诵读, 感受诗歌意境

诗词具有音乐美, 其节奏鲜明, 可根据不同的意境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 唤起学生想象联想, 体会诗人真挚的感情, 感受诗歌意境。教师可先画出节奏, 找出轻重、停顿, 指出韵脚延长、语调抑扬后初读, 初步体会诗歌的感情, 然后分析各句的感情后再读, 体会诗歌的意境;最后教师讲解, 学生三读。如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过故人庄》等诗词可采用朗读的方法。

总之, 古诗词教学教师应注重层层启发, 充分调动学生想象能力, 由诗歌的生动形象引入情境交融的意境, 感受诗人的丰富感情。

摘要: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充分利用生动的语言, 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空间, 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叙事诗或带动态的诗的教学, 利用绘画手段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反复朗读助学生进入意境。充分调动学生想象力, 由诗歌的生动形象引入情境交融的意境, 感受诗人的丰富感情。

上一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下一篇:三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