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想象

2024-05-23

意境想象(共4篇)

意境想象 篇1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长河中一朵最美丽的奇葩,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就编入了大量的诗词曲。它们语言精练, 意境深邃, 感情丰富动人。可是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教师将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诗句的意思上, 把诗词的意境弄得支离破碎, 学生很难得到美的享受, 更谈不上陶冶情操。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驾驭此类作品呢?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深入诗词曲的意境中, 与作者同苦、同乐、同悲、同喜呢?

我认为, 在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借助联想和想象, 充分领略诗词的意境美。何谓“意境想象”?“意境想象”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种与作品相适应的, 并能较好表现文章主题的虚拟的意境和氛围。

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 我采用了意境想象教学法,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感受最深的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元代曲作家马致远写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的教学。此文用语极其“吝啬”, 全文仅用了28个字就勾勒出一幅悲凉凄清的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全曲用白描手法, 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富有特征的事物构成了凄清的意境, 表现了羁旅之思。这样凝练的作品怎样使学生深入其中的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在教学此文时, 配着低缓、略带哀伤的音乐, 我给学生描绘了这样一个意境:在关外, 深秋之时, 风沙狂起,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 一个衣着褴褛、满身灰尘、目光呆滞的人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 走在铺满风沙的古道上, 他低着头, 四周一片肃杀, 毫无生气。走着走着, 太阳已快落山了。

“唉”, 他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感慨。抬头一望, 只见路旁有几棵被老藤缠着, 已落尽叶子的树木, 树顶上还有几只盘旋飞翔的乌鸦, 那不是傍晚归巢的老鸦吗?再往远处一看, 那边有一条小河, 河上还有一座美丽的小桥, 河的那边还有几户人家, 此时已炊烟袅袅。他非常的高兴, 但那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简短的兴奋之后他全身颤抖, 眼角泪水隐现, 脸上显现出痛苦的表情……在描述这个意境的时候, 我让学生闭上了眼睛, 把自己当作是骑马的人, 思考:“看到这样的景物, 他为何流泪?为何痛苦?”……通过不断地引导, 学生懂得了, 原来是因为这些事物触动了他的思乡、忧乡之情, 从而情不能自已。试想, 这样的上课方法怎会不受到学生喜爱, 怎会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

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 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朋友的深情, 我抓住了其中的两句名诗“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给学生描绘了这样的一个意境:两个朋友在铺满白雪的群山前依依惜别, 不忍分离。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啊……要远行的朋友终于骑上了马缓缓向前走了, 送行的朋友泪含满眶, 不断地哽咽着, 默默地注视渐渐远离自己的朋友, 朋友已经转过了几道山弯, 消失在远方……可他还站在原地, 望着马在雪上留下的蹄痕, 默默无语、泪流不止。接着我引导学生融情入画, 带着这种情感把那个依依惜别的画面描绘出来, 这样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北宋一代文豪苏轼笔下的《水调歌头》一文, 意境豪放, 思想深刻, 我在教学这节课时, 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通过想象, 把它改写成一篇小散文, 然后选出好的作品感情朗读分享。瞧, 这是一个学生的创作:又是一个月圆之日, 庭院里显得特别幽静, 我独自在凉亭下自斟自饮, 怎耐无人陪伴, 举起一杯酒面对天上的月亮, 浮想联翩, 那儿应该是一个让人没有烦恼的洁净之地吧?我多想乘着清风归去, 可是听说月亮虽有美玉砌成的楼阁, 却是“水汽”结成的寒宫, 凡人怎能忍受得了那份高处的寒气呢?算了, 那就只好在月下独舞自娱, 与那舞动的影子欢愉吧, 毕竟那天上冷清清的月宫又怎么比得上在人间好呢?

只是, 为何月圆人不圆?我的弟弟, 我的弟弟子由现在可好啊?家家户户都团圆了, 为何我举目无亲?月圆之日, 我们应该重逢了吧!一想到我的亲人, 我腹中的酒, 就化作了乡思的泪……

不, 我不能哭!泪水能代表什么?这不是苦, 我不苦, 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如此, 时盛时衰, 月亮会有阴晴圆缺, 而人间也会有悲欢离合, 其实想想, 我在这里, 子由在那里, 我们赏的是同一个月亮, 心中想的是彼此, 彼此互相祝福着, 这不也很美好吗?

这样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进入诗文的意境中, 感受作者的情怀, 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 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当然, 要真正地掌握并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意境想象的教学法, 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教师真正地深入教材, 认认真真地备课, 充分全面地掌握教材, 对教材有深入透彻地了解与感悟, 才有可能把这种感悟化成引导学生学习的因素,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摘要:在古诗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在复朗读的基础上, 借助联想和想象, 充分领略诗词的意境美。

关键词:想象,追寻,竟境

驰骋想象的风帆,开拓最美的意境 篇2

流传千百年的古典诗歌,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加工成精品,每一首诗的语言都是那样优美。当你和古诗情景交融、真正被古诗意境陶醉时,就能领悟出古诗赏心悦目的美。这些对美的感受,一旦升华为自己的想象,那么学生不仅表现出来的是对古诗的喜爱,更能激发他们想象的翅膀。新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每首古诗其意境都非常美,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是整个古诗教学的难点。那么在古诗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走进古诗最美意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在他听觉和思维的结合中体会意境

诗歌顾名思义,诗与歌相连,无论是古风,还是唐宋的诗词歌赋,都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教学时,若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借助老师的吟诵和描述,创设美妙的意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丰富学生情感的体验,发展想象能力。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时,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文、明白大意之后。我一边播放《春江花月夜》乐曲片段,一边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诗人吟诵这首诗可能是在什么时候,怎样的环境,他可能在想些什么?随着深沉哀怨悠扬婉转的古筝乐曲的播放,学生在我的描述中进入到一个明月皎洁的夜晚。学生一边想象,一边回答:诗人可能在想——家里高堂是否安康?妻子怀中咿呀学语的孩子是否在喊“爸爸‘呢?房梁上呢喃的紫燕可曾筑巢孵卵?什么时候能在明月的朗照下与家人团圆?……这样通过音乐的渲染,让学生充分感知、想象、理解,深入诗境。在美的意境中学生的心与诗人的心碰撞,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既在境中领悟了诗意,又在境中感悟了诗情。

二、在视觉活动和想象过程中领会意境

每首诗都是一副美丽的图画,像古人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人留恋其中,乐而忘返。对于意境优美的古诗,教学时可以运用简笔画、插图、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置身其境,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教学《夜宿山寺》时,我先在黑板上一笔勾勒出一座高山的轮廓,再叫学生看看、想象,根据诗的内容可以画些什么。学生说:山顶画“危楼”(高百丈),空中画“星辰”(手可摘)。在学生的回答中我逐步把图补充完整,然后要求学生身临其“楼”,说说感受。这样看看、想想,再辅以教师的画和学生的谈,诗中山寺危楼之高耸、诗人心情惊奇的意境就不难领会了。

三、在有情诵读和据诗想象中感悟意境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教学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诵读,不仅能更好地使学生领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的优美意境和无限韵味,而且能强化学生据诗想象的能力。如教李白的《静夜思》时,由于时空跨度长久,背景错综复杂,小学生还没有体会到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诗的内容对社会阅历简单的孩子来说,有理解难度是不言而喻的。教学中我先展示插图画面,播放了一首浓浓的思乡曲来烘托气氛,然后以充满感情的语言为学生朗诵:在一个静静的秋夜,月白霜清,透过窗户,皎洁的月光射到床前,这时那彻夜难眠的游子看着月光竟以为地上结了一层白霜。可是定睛一看,四周的环境告诉他:这哪是白霜?明明是月光。他多么希望这皎洁的月光能带来家乡的关爱,带去自己的思乡之情。然而秋天的月光冷冰冰的,没有一丝温暖,渐渐地他低下头,完全沉浸在无边的思乡之中。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动感的形象情景,将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之中。学生在这样的意境中不由自主地随乐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然后采取齐声朗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强化了学生据诗展开想象的能力。

四、在古诗编演和角色入境中走进意境

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选编教材中部分古诗有一定的故事内容,可表演性强。引导学生把古诗编成故事,设计由学生扮演诗中角色,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如教学《所见》时,在学生明白诗意的大概意思后,我引导学生边看插图边根据诗意编故事:夏天,百草丰茂。 牧童骑着黄牛儿,慢悠悠地来到郊外。牧童边走边唱,歌声嘹亮,响彻林间。 阳光明媚,林间凉爽。传来一阵阵的蝉声,给这个夏天增添了些许生机。 牧童的歌声戛然而止—— 他发现树上的一只鸣蝉,顽皮劲头儿忽生—— 牧童蹑手蹑脚转到大树后面,猛地伸出双手------他想从后面捂住那只蝉, “呲儿”的一声,狡猾的蝉儿打了个旋儿,飞走了,只剩下牧童在那儿失落地发呆。然后组织学生表演故事。学生在编演之中很自然的走进了诗的意境之中。

意境想象 篇3

在传统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 黑板上经常一半是古诗词, 一半是字意。用红点注重点字, 在旁边写出字意, 学生机械地抄写与背诵。一节课上完, 如果学生会朗读、会背诵, 会解释重点字意, 教师就认为学生领会了诗词, 教学任务已然完成。这种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只在解词析句上兜圈子, 使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层面上, 把完整和谐的诗歌艺术品分解得支离破碎, 把其中蕴含的意境美扫荡殆尽。然而, 从新课标的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看, 现今的古诗词教学, 教师更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 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展开想象, 与诗人、与文本对话, 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引领学生走进古诗词的美妙情境中去, 让课堂呈现一种学习创造的美!为此, 近两年来, 笔者所在学校的备课组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摸索出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一些经验和规律。

一、走近作者, 展开想象

严羽说:“诗者, 吟咏性情也。” (《沧浪诗话》) 古诗词是古人人生态度、情感体验的集中呈现。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 乃至诗人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 都会使得古诗词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情感意绪。因此, 古诗词绝对不能脱离作者的时代背景去凭空解读。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 只有让学生走进作者生活, 走进作者的内心, 展开想象, 才能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例如, 在教学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首诗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笔者在上课前就布置学生回家作业:收集李白的生平资料及本首诗的创作背景。然后在课堂上交流, 相互补充, 最终形成对李白创作这首古诗背景的一个全景图:公元725年, 青年李白走出家乡四川远游, 第一次走出家门的他顺着长江一路走来, 峨眉、三峡、荆门、天门、金陵、苏州、越州……第二年, 跋山涉水饱览江南风光的李白再次返回扬州。“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这一年的漫游, 让李白广交朋友, 增长了知识, 吟诗作赋也大有长进, 还见证了盛唐的繁荣;但长期在外的漂泊生活, 风餐露宿, 居无定所, 使已经“散尽千金”的诗人这时身体劳累虚弱, 病倒于扬州。这年, 李白26岁, 但功业未成, 婚姻未定, 出蜀时所带资财也被一一耗尽, 跟随他的人也逐渐散去, 孤身一人流落在异地的李白, 终于看透了人情冷暖, 饱尝了世事辛酸。大家想象一下, 在那个深秋的夜晚, 寄宿在扬州一家旅舍的李白, 卧病在床, 半夜醒来, 看见地上洒满了银光, 他的心情怎样?他会想些什么呢?这种情境的搭建与想象性体验, 容易使学生捕捉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对引导他们走进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无疑大有裨益。

而同是李白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表现的却是另一种心境。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 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 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 世界对他而言充满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 这时已经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 自由而愉快,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 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愁或感伤, 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 他向往扬州地区, 所以一边送别, 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 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学生们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后, 诗歌的画面随着想象顿时变得清晰起来:朋友于阳春三月放舟长江即将远行, 诗人驻足岸边目送孤帆远去。充满色彩和动作的画面, 生动地演绎着这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极富诗意的离别。

引导学生走近诗人, 了解相关创作背景, 展开想象, 才能更好地感悟诗人内心的情感。当然, 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 教学力求深入浅出, 化难为易。

二、反复诵读, 多元想象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 只有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 才能充分领略诗歌的抒情和审美的艺术效果, 才能感悟诗词中作者之所感, 并与之产生共鸣。现在, 在诗歌教学中重视诵读, 已成为很多教师的共识。而实际上很多人同读一首诗, 其脑海中造成的形象又是各不相同的。因此, 在诗歌教学重视诵读的同时, 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鼓励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进行个性想象, 以此取得古诗词教学的最佳效果。

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节奏, 读出语气;再次要通过想象读出意蕴。如在指导诵读《咏柳》一诗时, 笔者先让学生初读, 读准字音, 再让学生边读边画出句子的节奏, 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诵读时需要变化的语气, 读出“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疑问, 读出“二月春风是剪刀”的顿悟和赞美。通过反复的诵读, 反复的咏唱, 眼前的方块文字逐渐转化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 教师鼓励学生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用彩笔描述春天柳树的样子。在他们富有个性的想象中, 或暖阳或细雨, 或独棵或成排的柳树, 或嫩绿或碧绿的柳叶, 或垂直或斜逸的枝条, 展现了学生们心中各式各样的画柳春景。

三、补充文本“空白”, 放飞想象

中国古诗词都注重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 它锻造着古诗词的空间, 滋生着古诗词的意境。这空白, 如诗词“虚实结合”中“虚”的部分, 它使读者有了大片想象的空间, 使古诗词有了意境之美。课堂上, 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填补句中的“空白”, 从而构成完整的想象空间。

通过想象填补的“空白”可以是景色。例如马致远的散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这曲小令开头三句九个名词 , 中间没有一个可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 , 但我们可通过作者提供的特定语言环境 , 驰骋想象 , 补上“空白”, 达到赏析的境界: 深秋季节 , 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 , 栖息着乌鸦。又到黄昏时分了 , 一条小溪从小桥下流过 , 桥那边是几户人家。一位远离故乡的断肠人 , 冒着西风 , 骑着瘦马 , 在那荒凉的古道上奔波。太阳已经落山了 , 他仍在天涯漂泊。“黄昏”这个古典词中特定的思人怀乡意象 , 在这个深秋的季节出现 , 引起多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通过想象填补的“空白”也可以是情节。如在《寻隐者不遇》的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们想象诗人与童子发生对话的地点, 以及两人之间的完整对答。“松下”“云深不知处”, 呈现了云雾缭绕的高山之巅, 而“问童子”作者问的是什么, “言师采药去”的童子又是怎样的神情和手势。从学生们踊跃的角色扮演和对话动作的想象中, 不难看出这种“空白”想象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四、斟酌词句, 拓展想象

古诗词的遣词造句简短精练, 充分显示了语言艺术的魅力。“两句三年得, 一吟泪双流”, 而贾岛也有“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的“推敲”故事。叶圣陶先生曾对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作过赏析:“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见得没有一丝的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 而是说‘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 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 一个‘圆’, 在图画方面说起来, 都是简单的线条, 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 构成通体的一致。”可见, 斟字酌句对感悟诗词意境是何等重要。在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中, 让学生们在字词的巧妙运用中抓住“诗眼”, 展开想象, 同样也能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例如教学《村居》的“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时,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看哪个字理解起来最困难?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 但可以抓住“醉”字, 问:什么醉了?为何醉?学生回答:草、莺、杨柳、孩子、诗人……教师又问:那是一种怎样的醉态?想象一排排碧玉般的杨柳树, 正忙着舒展绿丝带般的长发, 随着春姑娘的节奏, 飘拂摇曳, 翩翩起舞呢!莺在空中边飞边唱, 几棵桃树也露出了笑脸, 辛勤的蜜蜂早已在粉红色的花瓣间忙开了……此情此景让高鼎诗兴大发, 情不自禁, 脱口而出: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不知不觉中, 学生就跟着诗人一起走进春天, 陶醉在这春天的美景中。

又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让学生通过古诗精练的语言文字, 在大脑中呈现送别友人的具体情景, 体会他们的诚挚友情, 古诗还何愁难学、难掌握?

意境想象 篇4

(一)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想象力的内涵阐释

通常, 我们所说的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 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有人说起房子, 马上就能在头脑中想象出各种样式的房屋形象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有了丰富的想象力, 古人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并流传于世。古诗词就是五千多年中华文化的精华之一, 是古人在特定时期抒发感情或表述经历的文字载体。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想象力培养, 强调学生通过阅读文本, 借助意象, 在头脑中重塑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 感知古诗词意境中作者所寄寓的特定情感, 引导学生达到心灵的共鸣。这不仅利于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 还能促进中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塑造。

(二) 目前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想象力缺失现状分析

在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 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一直有所欠缺。尽管人们承认想象力的作用和价值, 然而在实际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仍旧以“记忆型”知识为主。虽然我们把“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多元化解读”当作语文教学改革的口号, 但在“一考定终生”的教育测量与评价模式下, 学生对于答案标准化的追捧显得更具时效性, 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想象力培养实则严重受限。

在古诗词教学中, 想象力的缺失尤为明显。古诗词表情达意的方式往往是含蓄委婉的, 单单通过翻译文本, 学生很难领会古诗词的深层内涵, 而且大多数中学生有能力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纠正字音。学生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 师生共同重塑课堂文化, 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去鉴赏佳作, 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古诗词, 爱上语文。而现实中的语文古诗词教学往往把一篇表里兼美的文学艺术品讲解成一堆干瘪的白话, 虽然有助于记忆却完全丧失了美感。在题型设置方面, 古诗词的考题仍以翻译考察为主, 过度重视语文评价的信度而忽略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效度。当学生通过无数次机械练习偶然顿悟到学习古诗词不过就是学习一堆翻译技巧的时候, 当中学生热衷于所谓考场法宝而不再用功读书的时候, 也就意味着想象力正在语文教学中逐渐走向死亡。很多时候, 想象力不再被当作促进学生成长的创造性力量, 而被看成是影响教学秩序、威胁学生成绩的破坏分子。甚至有些学生家长认为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升学, 而升学必须要通过考试, 要考高分就得遵循各种考试标准和评分细则, 学生要做的只是按图索骥和反复模仿训练。由此可见, 中学古诗词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不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富有想象力的解答有时甚至会被标准答案所扼杀, 就像我们所熟知的那个老师告诉学生雪融化了只能变成水, 却不能变成春天的故事。

二、古诗词意境解读与中学生想象力的关系

(一) 想象力可促进中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解读

想象力对中学生解读古诗词意境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由意象到意境, 学生的思维是从简单到复杂, 由具体到抽象的渐进过程。在品读文本的同时, 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在自己头脑中完成文中情景的再造, 最终体悟到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譬如学习名篇《卫风·氓》, 中学生很难通过文本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当时的生活场景和爱情观, 通过合理的想象, 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还原当时的生活场景, 从而感悟古代那位男子的感情变迁和那位女子的痴情与无奈。再比方说学习李白的绝句《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这二十个字浅显易懂, 如果不经过合理的想象, 对文本字面意思的解释就显得很牵强, 学生便难以感悟到诗中蕴含着的诗人对世事、人生、历史以及时空变迁的深刻思索, 多重感情隐藏在字里行间, 创造出了一种苍茫而又超越时空的意境, 从而让这首诗意蕴深远。古诗词意境解读离不开想象力, 如果缺乏想象, 就难以理解“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波澜壮阔;缺乏想象, 就很难理解“朝如青丝暮成雪”的人生苦短;缺乏想象, 就很难理解“怒发冲冠”的壮怀激烈。通过想象, 学生不仅深化了对文本的鉴赏解读, 还对中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以及今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大有裨益。

(二) 古诗词意境解读可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

从认知发展水平阶段来看, 中学生已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即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第四个阶段, 也是最后一个认知发展阶段。年龄大约从11~15岁, 在我国正好处于中学时期, 在多数中学生身上具体表现为开始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并且不断成熟, 求知欲旺盛, 好奇心强, 富于联想想象。同时, 中学生普遍具有青春期的躁动情绪, 不善于有目的、有条理地展开思维, 遇到问题往往凭直觉和经验做出判断, 做一些“想当然”的推理。由此可见, 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要更大限度地将中学生思维的潜能转化成创作能力, 还需要学生实践的加强和教师的科学引导。

通过古诗词意境解读可有效地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多是精选的名篇, 其中不乏激发想象力的因素, 这就为合理想象的展开提供了原材料。随着中学生观察理解能力的逐渐增强, 对古诗词中意象的把握会越来越准确, 再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工具书的帮助, 他们有能力理解古诗词中多个意象间的内在联系, 在整合各个意象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于是在头脑中就能完成诗词中情景的再现, 从而达到整体感知文本和深刻领悟作者情感的目的。此外, 由于中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的个体化差异, 其想象力发展也是有差异的, 在古诗词意境解读中会表现在学生对文中情景再现的把握会有不同侧重点, 中学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合理的个性化解读, 但天马行空式的胡思乱想不可取。

三、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中学生想象力的策略

(一)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1. 古诗词解读中的语文情境教学, 主要指教师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 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学生从情境出发经由合理的想象与联想, 从而与古诗词中的意境产生共鸣。情境教学法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预设的情境对学生解读古诗词的意境有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2. 创设情景的方式很多。首先, 可以用背景音乐渲染气氛。例如在朗诵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的时候, 可以用激昂的背景音乐来烘托氛围, 从而打开学生心灵的想象之门。其次, 利用换位思考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主人公, 通过身临其境的想象来解读古诗词的意境, 将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 学习《书愤》一诗, 可引导学生假设自己就是62岁的陆游, 被黜赋闲, 面对着山河破碎, 感受他那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的凄凉。第三, 使用多媒体呈现情境。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感性材料的呈现, 让学生真切感受其中的意境之美, 但应注意多媒体材料的展示不宜过多, 应重视学生对文本材料意境解读的个性化生成。

(二) 在教学活动的互动交流中启发想象

1. 灵活设疑, 正确点拨。

“学贵须疑。疑者, 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 小疑则小悟, 不疑则不悟。”教师应在课前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针对教学内容, 巧妙设置问题并做到有效提问, 在教学中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思考。语文课堂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要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想象的翅膀, 让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互动中活跃起来。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因此针对同一问题的思维和表现往往会千差万别。当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预设答案不一致时, 教师不应用预设的答案去否定学生充满想象力的回答, 要依据教学实际, 理清学生想问题的思路, 纠正其中不合理的成分, 肯定其中富有想象力的答案, 来共同创建动态生成性的语文课堂。

2. 精讲名篇, 鉴赏佳句。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课上不可能把所有课本内容进行精讲, 但可以对古诗词中富有诗情画意的语句进行重点深挖, 来启发学生的想象。例如学习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开篇这两句是极富想象力的描绘, 诗人独酌太寂寞了, 为了打破孤独, 举杯邀月, 而诗人并没有邀到明月, 却把月光的投影想象成三个人 (三人指李白, 月下的李白之影, 酒杯中李白的倒影) , 看似减轻了孤独感, 实则增添了孤独的色彩。人人都知道影子自身是光照的作用, 如果缺乏想象力, 又怎能体会到“对影成三人”的完美意境, 更何谈诗人在朦胧醉意中的自由与豁达。我国的古诗词大多讲究意境美, 中学语文教材蕴含着许多意境优美的名篇佳句, 在古诗词意境解读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能更好地促使他们从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三) 注意适度留白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

1. 为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

中学古诗词教学如果将全部内容和盘托出, 往往会让诗词美感全无。引导学生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 经过自身的体验和感受, 形成对文本个性化的理解, 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解读古诗词意境的时候要适当留白, 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给学生留下想象余地,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补充空白。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应相信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象储备是想象力的来源, 丰富的表象储备利于学生展开想象, 语文教学不可拘泥于教材本身, 应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出课堂, 加强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纵情驰骋于想象思维的广阔天地。

2. 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展开想象。

古诗词鉴赏教学不可急功近利, 应留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经过反复诵读与感悟, 并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的积累, 由文入理地进行解读, 这样才能更深入地领悟文中之义。教学中, 如果课上时间不允许, 可以适当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主动感悟诗词的韵味。有些时候, 语文教师为了赶课程进度, 对古诗词意境解读的教学往往点到为止, 然后匆匆以定论的形式结束, 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很低的, 学生的情感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富有诗情画意的想象也难以深入。

此外, 就目前的中学语文教材来看, 古诗词在课文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大, 古诗词鉴赏一直是语文中考、高考的必考试题。要学好古诗词离不开鉴赏, 鉴赏的重点在于深入解读意境。培养中学生合理的想象力, 有利于在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获得中华经典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从而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整合与统一。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李福灼, 陈玉秋.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孔凡成.语境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安徽房地产下一篇:房地产的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