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教学

2024-07-19

意境教学(精选12篇)

意境教学 篇1

诗歌是文学的骄子, 是文学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它以独特的文学形态和强烈的美学魅力———融音韵美、意境美、思想美于一炉, 引导着人类走向崇高的精神境界。“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 (王国维《人间词话》) 诗亦如此。它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生命。入境, 是品读诗歌的根本。只有注重对意境的透析, 把握作者作品的情感, 才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引发学生思维, 架起诗歌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 去领悟诗歌中的意境美。

一、因声求气, 感受诗歌的意境

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 七分读”的说法。可见诵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古代诗词, 尤其要重视诵读, 养成诵读的习惯。因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最初都是配乐歌唱的, 流传至今, 虽然乐曲失传, 不能再演唱了, 但是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还在。而韵律和节奏又不单纯是语言技巧的问题, 是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汉《毛诗序》指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有什么样的感情, 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所以, 诵读诗歌, 能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良好语感, 进而“进入角色”, 深切体会诗词中的情感, 感受诗歌意境的独特魅力。

如马致远的名篇《天净沙·秋思》, 该小令以十种景物组合构成凄凉晚秋的意境。总的来说, 朗读的时候, 语速稍舒缓, 音调低沉。在具体的朗读过程中要讲究情感的跌宕起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这三句中九个事物均为前偏后正结构, “正”是叙述的事物, “偏”是对所叙述的事物加以最简洁、最鲜明、最生动的描绘, 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 为“断肠人”的出场营造出一种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在朗读时, 应强调反正的部分, 适当延音。最后两句可说是把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愁苦之情, 表达得淋漓尽致。朗读时应注意体味这种情感的宣泄, 音调要低沉, 表达出愁苦之情。这样反复地吟咏诗句, 在整齐、和谐的韵律中, 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情感的音符, 诗歌的生命力跳动起来, 让学生更好地品析诗的含义、体验诗的情感、感受诗的意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咬文嚼字, 领悟诗歌的意境

“古人不废炼字法, 然以意胜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 常字见险, 陈字见新, 朴字见色。” (沈德潜)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一首诗往往用一些关键字词———诗眼来透露诗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而诗眼就是诗歌的大门, 通过这扇门我们便可以了解到诗歌的内在意蕴。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 这表明“诗眼”是全诗神韵的集中表露。所谓“诗眼”, 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 应该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诗眼, 抓住诗眼, 细细咀嚼, 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领悟诗歌的意境。如“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中“坼”“浮”二字最精练传神, 是诗句中的“关键词”;再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中“折柳”一词也是诗中的“关键词”。关于“关键词”这一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著一‘闹’字, 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 著一‘弄’字, 而境界全出。”的确, 这“闹”“弄”二字, 用得准确生动, 表现了鲜明的形象, 使词中境界全出, 是词中的关键词。

可见, 鉴赏诗歌时抓住诗眼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好地认识了诗眼, 对全诗的了解也就抓住了重点。另外, 诗眼多为名句琅琅上口, 我们还能从中感到审美愉悦。

三、分析意象, 走进诗歌的意境

意象, 就是情意 (思想感情) 和物象 (物体的形象) 的组合。当一个意象进入诗歌作品之后, 已被作者赋予了这样或那样的情感内涵, 往往寄托了一种或多种寓意和独特情感, 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种种意象, 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灵沟通, 更是一次生命的原始感悟。所以在教学中, 必须透过诗歌中的意象去把握诗歌的意境, 结合意象原物的特点和作者情感、身世、生存环境、写作背景, 展开想象去理解作品。如杜甫的《春望》, 让学生找出意象, 学生马上找到了“山河”“草木”“花”“鸟”“烽火”“家书”等, 这些意象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国破家亡的惨淡画面。在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 可以看到, 在这一幅惨淡的画面中有战乱时叛军焚烧留下的残破, 有草木丛生, 失去往日锦绣的皇城, 有睹物伤情、悲怆溅泪的风雨鲜花, 有凄凉婉转, 表达离别之恨的孤鸟, 更有一位白发怆然, 忧国忧民的诗人。作者将长安城被叛军攻破之后, 满目萧条之景融于具体的事物之中展现出来, 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构成了一种感情凝重、情景凄凉、沉郁顿挫, 饱含悲怆之美的开阔意境。所以在诗歌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中的意象, 并且善于借助意象来想象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从而走进诗歌的意境。

总而言之, 古诗词的意境, 要放手让学生感悟, 而不能搞“填鸭式”的授予。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品”、自己去“析”, 是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 是能够让学生逐步走进绚丽的语文审美殿堂的。

(通渭县榜罗中学)

意境教学 篇2

意境教学微探

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是艺术意境与韵味.意境教学只是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教师努力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双向互动,多种器官并用,通过诗歌语言展现的诗歌形象,充分感受作品创造的意境.意境教学还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引领学生进入诗的艺术境界,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作 者:张淑云 作者单位:玉田县玉田镇中学,河北,玉田,0641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7)分类号:G63关键词:古典诗歌 意境 教学

意境教学法 篇3

一、想象力的重要性

什么是想象力呢?想象力是主体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画面的能力。在创造性想象中,我们运用想象力去创造自己希望去实现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接着,连续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念头或画面上,给予它以肯定性的能量,直到最后它成为客观的现实。

在黄沙漫天的东亚地区,人们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地方会有世界一流的人文景观。而迪拜,正是凭着天才的想象力在茫茫的大漠中打造出一座前卫、时尚的现代化城市。大大小小的人工岛,举世无双的七星级宾馆……这就是想象力创造的奇迹。正所谓“一切皆有可能”,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古诗赏析中的意境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

二、意境赏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难的恐怕是古诗赏析了。短短数十字,如何能让知之不多的小学生充分领悟呢?

置身其中,大胆想象。诗词的鉴赏,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这首诗究竟在写什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要“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后,再顺藤摸瓜,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他为什么要写,通过诗词,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最后在以上两者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升华,找到作者在诗中展现的核心价值观。以下以《朝发白帝城》为例进行展开分析:

朝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首先是了解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诗人被流放夜郎(今贵州省遵义县附近),途中遇赦,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时所作。诗人马上就要回到江陵, 此时的李白,毫不夸张的说,是经历了一次从地狱到天堂的大逆转,他欣喜若狂的心情溢于言表。美丽的沿途景色,愉快的心情,使全诗显得分外和谐、美妙、轻松!

其次是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还是头一天晚上,李白接到朝廷圣旨:免去牢狱,流放夜郎!第二天,李白收拾行李,踏着清晨的薄雾,告别昔日的皇城,登上了去白帝的客船。途中,有人来报,皇帝念及旧情,赦免了李白。

这天,天气晴朗,李白特意起了个大早,收拾停当后,登上了去江陵的客船。一路上,风和日丽,两岸的猿猴似乎通了人性,欢歌相送。转眼之间,千里之外的江陵已经近在眼前。

如果能把精简凝练的诗还原成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诗中的场景展示出来,像自己亲生经历、亲眼所见的一样,那么,理解的难度就会降低很多。

对诗有了直观的印象之后,再进行一定的升华是必要的。一首诗,叙事之外还有说理,除了说理还有感悟。不管是诗歌还是散文,唐诗抑或宋词,“文似看山不喜平”,没有精神要义的流水账成其不了千古流传的美名。所以,探寻古诗的核心价值观是鉴赏的重要环节。

最后是探讨作者所表达的核心价值观。《朝发白帝城》讲述了李白劫后重生的喜悦之情,是劫难度尽后幸免于难的内心愉悦的外化,这就是人的一种追求自由的本能。人们追求自由甚至是不计成本的,就像电影《勇敢的心》剧情中华莱士临刑前发出的“自由”的呐喊一样振聋发聩。当自由实现的时候,那种解脱的 快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三、想象力的训练

如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呢?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提高自身文艺修养。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非常强调文学艺术修养对培养、提高想象力的价值。如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说:“阅读文艺作品,这是想象的最好学校,这是培养想象的最有力手段。”文学艺术作品一方面可以给人们提供丰富的形象,特别是典型形象;另一方面,欣赏文艺作品,又要求人们必须展开想象的翅膀,于是在运用想象的过程中,自然也就锻炼了想象力。以诗为例,诗人的想象总是很丰富的,他们笔下出现的形象大多非凡不俗,使人为之耳目一新。平时多读些诗作,尽情体验诗中的意境,这对我们锻炼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善于进行观察。当我们想象某事物时,就是捕捉该事物与头脑中经历过的事物之间的特征和属性的关联,而头脑中事物特征和特性的获得首先得靠观察。因此,观察力的提高对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如近代化学之父道尔顿为了创立著名的新原子论,曾坚持57年如一日地进行气象观测,多达2万余次,记录下了20万项的各种数据。当然,在观察过程中还要勤于思考,并进行尽可能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观察,在观察中求得科学新知。

我们在古诗鉴赏中,要刻意进行这方面的“引诱”,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告诉每一个学生,要他们大胆的去还原诗中的意境,只要是他们能够想到的,我们都要鼓励和支持,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意境教学法其实就是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一事物展开无限可能的联想和想象,由此及彼,由近及远,让想象插上腾飞的翅膀。

语文教学意境初探 篇4

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地能诱发和开拓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艺术形象;或言之, 客观的人事物景与主观的情思意念相熔铸的艺术产物。而意境与语文教学又有何关系?不妨考察一下语文教学内容的“庐山面目”。

语文教学中有美言美文、达词雅字、诗情画境、奇趣妙语, 有曲折情节、多色人物、婉约豪放、典雅淡泊, 有精深思辨、至理切道、人生感悟、世事经纬, 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内容。教师传达、传递、传解这些内容、这些信息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规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培养起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而就在此种“传达”、“传递”、“传解”的过程中, 教师又焉能不会为此“内容”、“信息”, 为此“庐山真面目”而“动情”、“动思”、“动意”、“动念”?语文教师一般是能够对语句、语段的精妙把握、精到理悟的;是能够对篇文、辞章的细微体察、涵咏感味的;是能够对义理、底蕴的深刻诠释、共鸣感应的。如此, 能否把语文教学的“庐山面目”、这“内容”和“信息”称之为“境”, 而把语文教师对之应该产生的“情、思、意、念”称之为“意”?如果可以, 在此可以进一步地说, 语文教学其实包括着两个“元质”:具有情意色彩的字、词、句、文等, 且称之为“境”;讲授者即教师应该对之产生的情、思、意、境等, 且称之为“意”。而客观层面即教学内容的“境”和主观层面即教师情思在具体的特定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完美结合, 就可称为“语文教学意境”。

这里, 进一步探讨一下,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本已有之的“境”和教师应该产生的“意”如何实现完美的结合, 完美的统一, 即“语文教学意境”该如何创设?并进而使之“外化”、“外显”。

“教学意境”中的“意”和“境”可以通过一定的物质中介来实现结合和统一;可以通过准确、形象、生动、富有感情的讲授语言;可以借助恰切、自然的态势语;可以合理、优化地运用电教载体;可以设置和谐、适宜的教学环境等。

具体讲, 可以有以下一些方式和思路。

留白。留白, 留下空白。教师在讲授内容、分析篇章时, 有时不一定要把自己所理解到的都说尽、道绝;有时倒可以“引而不发”, 可以留下疑问, 可以“浅释辄止”。这样, 给学生留下想象、思考和再创造的余地。如讲解李清照的《声声慢》的结句:“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就不必深究这“愁”是何愁, 是“愁”到了何种程度, 既已言“愁”, 由学生自行思悟罢了。再如讲《孔乙己》, 也不必非得给学生讲出个“孔乙己到底最后死了没有”。如此“留白”, 并非“空白”, 而是正如宋人梅尧臣所言“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或曰“言有尽, 而意无穷”。

使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包括对诸如停连、重音、语势、节奏等技巧的恰当使用。举一例:在对《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孩死的情景”作讲解时, 若要创设出“教学意境”, 便可以在讲读时运用“停连”法。

第二天清晨, 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 两腮通红, 嘴角上带着微笑。她//死了, 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斜竖线的多少表示停连时间的长短)

此处的几次停顿, 既向学生呈现出了“小女孩”可怜命运的结局, 又表露了对黑暗不平等社会的强烈愤恨及对小女孩的同情和爱怜, 有点“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意味。

合理、优化地运用电教载体。语文教学中有时出现的一些“只可意会、难于言传”的“教学意境”, 单靠说, 显然是乏力的, 这时, 可以运用一些电教载体以助“意境”的“外显”。如讲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可以放一些象《大浪淘沙》等古筝或琵琶曲, 学生或教师配曲或吟诵或模拟原作情韵即兴抒怀, 如此, “教学意境”兴许会浓厚而真切地显溢出来。

设计“教学蒙太奇”。教学“蒙太奇”是指把一项特定的教学内容, 依据教学的总体构思, 分列为若干个教学片断, 再按照学生接收信息的特点和规律, 对这些教学片断予以连续、组合 (类似于电影蒙太奇手法) , 进而完成整个教学任务的一种传授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试举《难老泉》一文, 来看如何通过设计“教学蒙太奇”来表现“教学意境”。《难老泉》中, 有对“难老泉”泉水细腻而饱含深情的描写, 即为“境”;教师在解读这些含情透意的文句时, 亦为之“情之勃勃而生”, 即为“意”。可以通过设计一组“教学蒙太奇”来把这里的“意”和“境”统一起来, 表现出来。可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幅描绘“难老泉”的绘画, 再接以配乐朗诵诗人公木写的《难老泉》 (“我仿佛感到碧玉泛清凉, 难老泉淙淙向山下流淌;我仿佛听见翠玉相击响, 绿莎萍轻轻在水底摇晃……”) , 最后接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对难老泉的具体描写 (“……那喷涌的水源, 那长流的碧波, 永远是活泼的, 青春常在的……”) 。

山水画意境教学设计 篇5

一、课题

我要讲的教学设计的题目是《山水画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山水华作品的欣赏和初步的技法练习,了解山石、树木、云水的构图和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初步认识中国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画山水画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古代、近现代山水画作品和学习山水画基本画法和教师对中国山水画基本技法的示范,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观察和描绘方法,进一步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不同形式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特点的认识与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山水画作品欣赏和初步的技法练习,使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特质,创作方法笔墨的运用产生切实的感受和认识,以及对中国山水画已经的表达,从而进一步体会中国山水画艺术是画家通过山水画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感悟自然,表达对祖国、家乡和山川造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4、重难点:(1)重点:欣赏不同风格的山水画,练习山石树云以及水的画法,重视实践性。理解中国山水画的笔墨神韵,在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意境表达。

(2)难点:是对手山水画不同表现方法的认识,学习山石、树、云、水的基本画法,并对所学技法加以运用表现,注重在中国画的表现上讲究章法、笔墨、造型及意境。这样确立重难点的目的在于通过欣赏来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山水画的情趣,以及学生在本课中初步了解了山水画的绘画语言,通过对简单形象的描绘,提高对中国山水画的观赏和分析能力,从而激发对家乡山川和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加倍真爱民族艺术。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演示教学法

3、观察启示法

四、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美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程序如下:(2个课时 80分钟)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播放关于山水画的视频短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内容。

2、赏析图片,讲解教学内容。(10分钟)

赏析:赏析古代及近现代画家描绘的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探究:(图片欣赏)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学生总结:(1)中国山水画通常离不开树、石、云、水等景物。(2)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山水画中笔墨神韵,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3、教师示范山水画基本表现技法(10分钟)教师运用勾、皴、檫、点、染表现山石结构。

4、教师运用讲述法讲解山水画的章法、笔墨、意境。(10分钟)

5、学生练习、老师指导(15分钟)做一幅水墨或浅绛山水画。

学生练习勾皴擦点燃的表现技法及章法,笔墨意境的运用,教师在旁指导。

6、创作实践,教师指导。(20分钟)

运用前面学到的相关知识和技法,做一幅水墨或浅绛山水画。

7、交流评价,展示自我。(10分钟)学生互相评价并欣赏作品。

五、板书设计 板书知识结构:

中国山水画基本技法—山水云的基本技法—五种基本技法—勾、|

|

皴、擦、点、染 作画步骤

笔法、墨法

|

|

勾、皴、擦、点、染

勾、皴、擦、点、染

|

积墨、泼墨、破墨 山水画技法的基本要点

六、教学反思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活动。

思效:教师作出的合理评价获得了学生的信赖,更加促进了以后美术课的学习,了解了一些只能过过山水画的基本绘画技法,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思得: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国粹的了解和认识。

思失:没有加强学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只是没有做太多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

思改:(1)在上课时注重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2)注重角色互换,拉进师生距离,不让学生产生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附中

语文“意境美”教学探析 篇6

在意境中写景是为了抒情,是化景物为情思,也是化情思为景物。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结晶,即情景交融。

我们读一首诗,看一幅画,总会不自觉地去捕捉它更为深远的意境,从而获得美的享受。但在一些学生的眼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只不过是写了几种具体事物,齐白石的画不过是几只涂抹得不大象样的虫虾而已,莫扎特的乐曲不过是一阵有节奏的音响。而教师就是要在这种景物、虫虾、音响之中发掘出深藏其中的美学的东西,进而引导学生去体味象外之象,意外之意,言外之旨。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把自己的欣赏体会讲给学生的过程。美国作家海明威曾把文学作品比作冰山,“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壮观、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海面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学作品字面上的八分之一,去揣摩人物心理,体验人物感情,领悟语言文字八分之一的言外之旨。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个“绿”字使静态的“江南岸”顿时活了起来,有了色彩,有了美的姿态,使人进入美的遐想,人们不由得去类比、去联想、去神思、去梦游、去体验和经历诗句带来的美的愉悦和欢畅。

“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个“闹”字把两个静态的“红杏”和“枝头”以及抽象名词“春意”给“闹”了起来,它使“春意”有了声音,使“红杏”和“枝头”有了活力,给整个世界赋予了生机。展示出一片花木争荣、春光无限、生机盎然的美学意境。

诗歌教学,教师应重视读,要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读出意境,才能激发学生品诗的兴趣。

李白《早发白帝城》是作者在流放途中所作,他突然遇赦,心情欢快、振奋,急切盼望与家人重聚。诗中无一字直接言情,但又无一字不在言情。作者的情感都融化在景色中。

“朝辭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借早上绚丽的景色流露诗人在出发前的欢快心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借舟行的疾速表现诗人急切思归的情感。第三句写猿声,猿声本来使人感到凄婉,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但此时由于诗人欢快、急切的心情连猿声也被涂上欢快的色彩。所以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之一)

这是一幅纯朴宁静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淡墨画。写的是傍晚远村隐约迷茫,近处墟里上空炊烟袅袅。我们看到这首诗宛如看见融入景中的诗人久久伫立凝望的神情,感受到他对缓缓上升飘舞的炊烟的亲切之情。

“意境”两字在许多人心目似乎只属诗歌,其实不然,“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散文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就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也为散文所有。散文的意境更高远,深邃,它的象征意蕴总是隐于景物之中或“动情的事”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一会儿,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象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孙犁《荷花淀》)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文中先用一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华似水的真切的感受。“薄薄的青雾”句看似唐兀,实乃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句来形容,“梦”为喻体,恰好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到不真实的写照。至于下文的“梵婀玲”“树影”都是构成此段美好意境的绝不可少的一环。总之,在这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的构图美,明与暗,层次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听觉上的美感。我们在进入这样的场景时,充分领略荷塘月色的美时,心又怎么不能意会到作者此刻面对的幽静和宁谧的那般平和宁静的心境呢?而联系上下文,因“噪”而觅“静”,因“烦”而觅“宁”,这般心境背后的烦忧和“不宁静”也就见出一斑了。

教师讲解课文,要在文章的精彩处,在知识的重点处,在词句关键处,围绕重点,抓住关键字、词、句、段,启发引导点拨,激活思维。要激起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兴趣与热情,情感与共鸣,学生就会心往神驰,兴趣盎然,把语文学习当作一种艺术的享受。

论课堂教学的“意境” 篇7

北京大学教授叶朗在《说意境》一文中, 对“意境”与”“意象”两个概念作了区分。认为主客观统一, 是“意象”的一般规定性, 而不是“意境”的特殊规定性。一个作品, 可能是很美的, 也可能是很好的, 但如果它没有揭示整个人生的某种意味, 就不能说它是有意境的作品。因此, 所谓“意境”, “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 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 即所谓‘胸罗宇宙, 思接千古’, 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本人非常赞同这一观点。

一、课堂教学意境的内涵

当前, 我国教育界对课堂教学意境的研究比较缺乏, 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基本上没有走出“情”与“景”的二元格局。笔者以为, 在课堂教学中, “情景交融”是最为寻常的现象。一首动听的歌曲、一幅美丽的图画、一首清新的小诗、一个曲折的故事、一场精彩的辩论、一段感人的演讲, 都能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使学生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教学时空, 超越主客对立, 进入“物我两忘”“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尤其新课程将“情感”上升为教学目标后, 教师在教学中会更加注重情感的激发、渲染与陶冶, 从而会有更多“情”与“景”的结合。但是, 我们能否简单地将所有“情景交融”的课堂教学称之为有“意境”?本人觉得正如叶朗教授所言, 一个作品只有上升到观照人生、历史和宇宙的高度, 才能称得上有意境。同样, 判断一节课是否有意境, 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引领学生超越文本知识, 反观自身境遇, 从而达到对人生、历史、宇宙有所感悟。

二、课堂案例分析

三位教师执教《矛盾具有特殊性》一课。

片段一

教师甲:同学们, 如果棉被着火、电器着火、汽油着火了, 我们应该怎么办? (展示棉被、电器和汽油着火的图片)

生:棉被着火了要泼水, 电器着火要切断电源, 汽油着火了用沙土灭火。

教师甲: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生:矛盾具有特殊性,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点评:这是最常见的一幕教学情景。教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能够着眼于学生鲜活的生活经验, 从而实现从经验到知识的转化和提升, 符合杜威“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的思想, 也体现了新课程回归生活的理念。但这是一种纯粹的认知主义教学, 它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 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一丝由衷的欢欣和喜悦, “知”与“意”、“情”与“理”相分离, 与教学“意境”相去甚远。

片段二

教师乙:大家知道世界公认的三大男高音都是谁吗?

生:帕瓦罗蒂、卡雷拉斯、多明戈。

教师乙:大家的视野很开阔!那么他们的音色都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经典作品片段。请大家边看边听, 细细揣摩、品味。 (多媒体展示人物照片、播放歌曲)

生:……

教师乙: (小结) 帕瓦罗蒂声音华丽、漂亮、透亮, 具有干净的穿透力, 音色带有金属声。卡雷拉斯嗓音圆润, 情感细腻, 表现力丰富。多明戈音色富有一种深沉的抒情色彩, 也有点苍劲、挺拔的意味。三大男高音在艺术上各有千秋, 各具特色, 这说明什么?

生:矛盾具有特殊性,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点评:学生沉浸在世界三大男高音的经典歌曲中, 体味、咀嚼和感悟各自特色, 领会矛盾的特殊性。那一刻, 学生们感到“心旷神怡”“妙不可言”“悠然神往”, 教学进入了“情”“景”“理”相交融的状态。应该说, 这种给人以巨大的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的教学很有文化品位, 但它还是就“理” (矛盾特殊性) 论“理”, 缺乏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的观照, 境界不够开阔, 所以依然没有达到意境的层面。

片段三

教师丙:以《红楼梦》诗词为题材, 以电视剧《红楼梦》主题曲为背景, 创设了一个“红楼人物猜想”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展示诗词) :

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来草莽。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 死后性空灵。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霁月难逢, 彩云易散。心比天高, 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

枉自温柔和顺, 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 谁知公子无缘。

教师丙:《红楼梦》是我国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作者曹雪芹在书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根据诗词所描绘的人物性格或命运猜猜她 (他) 们是谁。

生:《葬花吟》说的是黛玉、性格温柔的是袭人, 心狠手辣的是王熙凤……

师:正是把握了不同性格或命运, 我们正确认识和区分了这些人物。这给予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生: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师:这些人物虽然性格命运各不相同, 却也有明显的共性。同学们能从诗中体会出来吗?

生:她们的命运都很悲惨。

师:对。她们的命运都很悲凉, 宝玉出家, 黛玉抑郁而死, 探春远嫁, 晴雯被陷害, 王熙凤家败身亡, 袭人心与愿违, 可谓“悲凉之雾, 遍被华林”。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出悲剧, 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哭声里来到这个世界, 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哲学家叔本华认为“幸福”是个否定词, 所谓“幸福”是指最大程度的减少不幸。相反, 不幸、悲剧才是人生的常态。我国作家钱钟书也认为快乐是短暂的, 几分钟或几天的快乐便赚我们活了一世。那么, 你们认为呢?

生1:我欣赏波特的一句名言:“人生有哽咽、哭泣及微笑所组成的一段过程, 而其中更大一部分是哽咽。”所以我认为人生具有悲剧性。

生2:我曾经看过葛优和巩俐主演的电影《活着》,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深刻之处就在于它真实地再现了生活的本质———多灾多难。我们哲学课上也讲过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人生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所以我也认为人生具有悲剧性。

生3:我喜欢白岩松说的“痛并快乐着”, 人生中痛与快乐相伴相随, 不可分割, 究竟是痛大于快乐, 还是相反, 我想应该因人而异, 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选择和道路都不尽相同。

生4:我记得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男主角杰克说过的一句话“享受每一天”。虽然生活会有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烦恼, 但很多时候取决于你的心态。如果我们抱着“享受生活, 享受每一天”的心情, 我们将发现生活中很多的真善美, 我们会从内心深处由衷地发出“活着, 真好!”的感叹。

……

师: (小结) 刚才我们从“红楼人物猜想”这一教学环节中懂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同时还就《红楼梦》人物命运的悲剧的结局, 探讨了人生是否具有悲剧性的话题。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人生是否是场悲剧, 我不敢妄下结论。我们每个人都在积极筹划未来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怀揣美好愿望“在路上”, 至于等待我们的是喜还是悲, 是苦还是乐, 我们不得而知。但是, 即便人生是场悲剧, 我们也要轰轰烈烈地演下去, 正如泰戈尔所言“生如夏花一般灿烂”, 也许, 只有在生命悲壮的开放中, 我们才能真正领会到人生的意义, 才能领略到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点评:中国古典美学认为“境生于象外”, “境”是“象”与“象”外虚空的统一。“红楼人物猜想”这一教学环节在得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之后, 并未到此为止, 而是就《红楼梦》人物命运悲剧的结局, 反身观照我们现世的人生, 抒发和探讨我们对于整个历史人生的感悟, 从而获得某种人生的意味。这样的课堂突破有限的教学时空, 进入无限的宇宙人生, 让人觉得意境深远。

三、课堂教学意境的生成策略

1. 选择话题。

一般来说, 课堂教学往往只是揭示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现象和规律。因此, 不同的学科, 应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色和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精心设计将教学内容引向无限时空的话题。具体要求如下:

(1) 话题既要能超越时空, 具有一定的永恒性和经典性, 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 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如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有限与永恒等。

(2) 话题要与学科内容具有相关性。新课程强调“预设”和“生成”的统一。同样教学意境的“生成”也不是随意的, 而应与“预设”的学科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那种不顾教学实际刻意追求“意境”的做法, 往往只能“画蛇添足”, 那种完全外在于教学内容的“意境”只会是一种异己的力量, 从而窒息课堂的自由和美。

2. 创设情境。

李映山、张玲在《论意象的建构与意境的生成》一文中认为意象是作品意境创造的重要因素, 也是审美意境生成的前提、基础。意境的创造与生成离不开对意象的建构与赏玩。同样, 教学意境的生成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情境。一定的教学情境是指向一定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有形的“象”, 这个有形的“象”孕育着或者能激发一定的“情”, 是“情”与“景”相交融的统一体。教学意境只有在教学情境的基础上才能突破有限, 进入无限, 实现“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的空灵境界。没有教学情境的“渠”, 就不会生成教学意境的“流”。

3. 突破情境。

中国古典美学认为“境生于象外”, 创设情境不是目的, 突破情境才是根本。比如, 王勃所描写的滕王阁之所以千古流传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有多美, 而是作者突破单个建筑, 使人看到一个“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无限广大的空间和无限壮丽的景色, 从而抒发出“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这样具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喟。

所以, 当一定教学情境的创设使课堂进入“情景交融”和“情理交融”的交织状态时, 教师要抓住时机, 巧妙引出预先设计好的话题, 将学生带进“胸罗宇宙, 思接千古”的无限时空。

4. 对话生成。

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 课堂教学意境的生成不是创作者的个人行为, 它最终实现于师生双方的基于各自人生经验而展开的对话中。这种对话不是表面上语言的你来我往, 而表现为“交流与探讨, 独白与倾听, 欣赏与评价”, 从而获得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四、课堂教学意境的功能

1. 意境的一般功能。

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艺术常常有一种“哲学的美”, 常常包含一种形而上的意味。叶朗教授觉得意境能够给人以特殊的美感, 这种美感包含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 表现为一种若有若无的惆怅和一份“形而上学的慰藉”。笔者深以为然。以诗歌为例, 从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到苏东坡“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从李后主“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到毛泽东“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些意境高远的作品总能给我们一种茫然若失的诗意和美感, 总能让我们获得某种心灵的慰藉。

2. 教学意境的特殊功能。

意境教学 篇8

歌曲《静夜思》是小学二年级的教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感受歌曲的意境, 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 充分投入到歌曲的韵律中, 感受美, 表现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那如何营造、渲染、深化《静夜思》那美丽的、情意深长的意境, 引导孩子们把握歌曲演唱风格, 有“韵味”地演唱, 体会歌曲表现的情感呢?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二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我把本节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课本教材, 理解音乐意境

在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中, 有针对音乐作品配上了许多精美、生动、形象的插图, 用它来引导学生从视觉入手, 理解音乐意境, 给学生广阔的想象余地, 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体验是既简单又有效的。在导入新课时, 我首先让学生观察音乐课本上的插图:一轮明月、亭子、芳草、柳条……再轻声播放歌曲的音乐旋律, 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委婉动听韵律美, 展开想的翅膀, 体会歌曲表现的意境, 然后问学生刚才听到的这首歌主要唱的是什么? (月亮) 看看这几幅图你会想到哪些词语?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 景色也特别地迷人, 古代文人都喜欢借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月亮总是会和“浪漫、温馨、迷人、团圆”等词语联系在一起。你们还知道哪些是以月亮为题材的优秀诗词和儿童歌曲呢?你能哼唱一下吗?在学生踊跃的回答声中, 歌曲的意境教学就这样的拉开了帷幕……

二、运用电教多媒体, 展示音乐意境

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 就能够为儿童的多种感官所接受, 我们就能使自己进入儿童思维的世界。”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 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情景, 学生置身其中, 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歌曲《静夜思》是由古诗词改编的, 歌曲的韵味委婉、柔美, 根据歌曲的主题风格, 我充分运用电教多媒体, 展示音乐意境,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新课导入这环节中, 在对学生进行了启发性谈话之后, 引出“月亮”这个在本首歌曲中有代表性的字眼后, 课件就展示有关“月亮”的几幅美图和相关的画面:一个安静的夜晚, 明月当空, 星星满天, 几根柳棱轻轻地拂动, 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 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 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 一股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的情感, 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课件把歌曲中的那份意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 我又提出了问题“:这个画面的意境像哪一首诗?”在这样的意境渲染中, 孩子们开始把自己真正地浸入情境中, 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静夜思”。就这样, 学生在这直观的形象, 美妙的图画, 艳丽的色彩, 动听的音乐“声、色并茂”中再次走进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的意境之中, 此时已达到了“课伊始, 情已生”的目的,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三、运用文字语言, 描述音乐意境

语言是课堂上用得最多的, 也是最容易交流感情的工具, 引导学生运用简明、精确、形象, 生动的文学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 表达对音乐的艺术感受, 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针对我校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的现象, 我就因势利导, 让同学们想象身边的和远方的亲人来找思念的感觉, 并让学生说说父母不在身边, 想念亲人的那种感受, 最后再引导学生在演唱时就要把这种思念之情寄托在歌声之中。经过我的循循善诱, 同学们的歌声中都充满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有的同学, 甚至还唱红了眼圈, 此时的情景, 已是润物细无声, 这样的音乐课堂岂不是更精彩?

四、运用学科整合, 表现音乐意境

1.音乐与语文的整合

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一定的意境, 而音乐与语文的有机整合,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歌词、课文的理解, 也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静夜思》这一节课主要就是通过歌曲意境的烘托, 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伴随着轻缓、深情的主题音乐中我把《静夜思》有感情地范读了一遍, 然后提了一个问题:“老师刚才是用什么样的速度, 什么样的感情朗读《静夜思》呢?”回答“:稍慢、深情地。”紧接着, 我再让同学们学着李白时而举头, 时而低头沉思的样子, 有感情地朗读了一遍, 最后, 我再引导同学们模仿古人吟诗的神情动作, 双手反插, 仰望苍穹, 略作摇头晃脑, 满怀深情地吟诵古诗《静夜思》, 充分感受诗歌与音乐结合的美, 在这过程中, 忧伤轻柔的主题音乐始终不断地播放着。这种典型的氛围不断地深化着学生的体验, 在这个意境氛围中, 学生们在思考、在吟唱、在感受……在一遍一遍的主题音乐反复播放中, 歌曲的旋律已深深地烙入了学生的心底。通过这样巧妙地把语文融合到音乐教学的课堂中, 把学生带到歌曲意境中, 此时文学和音乐早已水乳交融、彼此难分, 这样不仅使课堂显得自然而又艺术, 而且为孩子们吟唱歌曲要表达思念之情作好了良好的铺垫。

2.音乐与美术的整合

音乐和美术学科是艺术教育的主线条, 美术是流动的音乐, 而音乐是流动的画面, 两者紧密相连。在音乐教学中加入美术的创作, 让学生把音乐美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将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像空间, 有助于学生对歌曲意境的理解。因此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 我让同学们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静夜思》, 根据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自由地选择题材, 搭配色彩, 组织结构, 为歌曲配画。同学们在音乐声中尽情发挥想像, 小组通力合作, 有的是再现诗中的景物, 有的则是把李白从窗前请到桥头、草地上、山坡上。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想法, 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这个画面上, 使其一下子成为这个教学环节的亮点。此时的课堂, 无声胜有声, 意境, 已让音乐的情感深深走进了每个同学的心灵之中。

浅析高中语文诗歌意境教学 篇9

一、意境教学的要求

所谓的意境本质上是至少包含了“意”和“境”两个层面的内容,而“意”主要指的是作者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境”则主要是指诗歌描绘的抽象的抑或是具体的事物。譬如在《错误》一文中,诗歌所描绘的“境”,即江南小镇上那苦苦等候“归人”的女子,而“意”则是智者见智了,你可以认为是作者站在女子的立场述说离别之苦,也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上表达了对女子的同情。总而言之,任何一首诗歌所描绘的事物,必然是与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是有一定联系的,对这种联系的评鉴即是所谓的体味诗歌的意境。因此在意境教学中,对作者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揣摩必然要与诗歌描写的物象、故事所联系而不能凭空臆测。这样才能保证意境教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意境教学的意义

普通高中生读诗歌,往往不能觉察其内在的美感,甚至于有的人在读完一首诗,感觉空洞无物没有得到丝毫的体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常人读诗歌都是流于表面字词的理解,对诗歌涉及的意象的深层次含义,没有进一步挖掘,这就使得学生的体会相对的肤浅抑或甚至没有。总而言之,意境教学是诗歌教学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通过意境教学,学生才可以更加清晰理解诗歌深层次的含义,否则仅仅停留在读字词的解读上,这就完全地将一首诗歌“糟践”了,就好比吃鸡蛋不吃蛋黄一样,学生只能认识到诗歌表面的韵味,却丢弃了诗歌内在的醇香。诸如,《致橡树》一文中,作者塑造了许多生动的形象如“痴情的鸟儿”“源泉”“险峰”“凌霄花”“木棉”等,这一系列的意象其主要的作用即是服务于作者内在情感的表达,作者以“凌霄花”这一物象否定了攀附富贵旧时代女性的定位,而又以“木棉”这一意象肯定了新时代女性独立、自尊的个性,因而从新塑造了女性的社会定位。当然这只是这首诗歌中众多意象中的细枝末节,纵观整首诗歌作者还描绘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可想而知如果不对其中意象进行深入的剖析,想要真正理解本首诗是多么的困难。

三、意境教学在高中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从诗人王昌龄将诗歌境界分为的三个层次入手,笔者认为对一首诗歌的理解必然要从其物象的认识开始,在对诗歌物象有较为清新的认识后,自然而然就应该转向对其情思的剖析,在对作者思想感情有了初步认识后,就应该结合具体的物象将“意”与“境”相结合,这就是所谓的意境教学了。因此笔者通过研究学习,总结出了意境教学必不可少的三个阶段如下:

(一)通过联想把我物象的特点

诗歌是一种将物体与画面相结合的表达形式,任何一首诗都离不开对物象的建构,因为没有物象的诗歌是空洞无物的,因此无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如何慷慨激昂抑或悲怆凄美都难以逃避无病呻吟的嫌疑。因此在实施意境教学法时,首先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具体物象展开适当的联想,尽可能使诗歌中的物象清晰地刻画在学生的意识深处,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可以跟上教学的节奏。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对意象的联想也应该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 立足单个字词意象的联想

在对物象进行联想时,应该遵循从单一物象向整体画面转变的原则,即在进行联想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先认清单一物象的具体含义。譬如在《再别康桥》一课中,有许多含义丰富的物象例如“西天的云彩”“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等。这些物象都是值得细细评鉴的,如“西天的云彩”看似写物实质上也交代了时间因素,表明作者离别在一个黄昏。总之,对单个物象的解析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把握。

2. 根据句节构建意象群

一首诗歌,就像一颗蓬勃的绿树,字词为树叶、句节如枝蔓,因此在创作诗歌时,笔者会塑造许多意象,并将这些意象攒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意象群。因此在意境教学中,也应该有意识地将诗歌中的意象群集结起来。

3. 结合整体联系意象

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要心领神会一首诗,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心中都必须有一幅画境。诚然,在诗歌的意境教学中,在对意象的解读过程,就必须要结合整体的意象来构成一副具体的画面。譬如《断章》一课中,如果只是从单一的意象是无法理解诗歌的意境的,必须要结合整首诗的意象,从而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才可以理解作者的哀怨情思。

(二)体会诗歌的情感

对于一首诗歌而言,情感是其灵魂,因此对诗歌的情感体味是理解诗歌的重点。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对诗歌情感进行深入的解读。譬如《归园田居》中有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一句诗,从字面上看其实与一般诗词并无二致,但是如果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行细致的品鉴,你或许就可以体味作者内心的那一份悠然自得、恬静淡远。

(三)品味意境

意境教学 篇10

在教学中, 意 (情) 属于主观范畴, 可以特指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水平、教学设计等。境 (景) 是客观范畴, 可特指学生。在意境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的统一也要达到”情景交融”, 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贯通, 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做到王夫之所言的”景中生情, 情中会景, 景者情之景, 情者景之情也。”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意境呢?

首先, 导入妙趣横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泼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 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 而且能启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 达到”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炼之以志, 导之以行”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深刻钻研熟悉教材, 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框架和逻辑层次, 逻辑关系, 创造出一个有特色的别出新致的导入。使景深含于情中, 震动学生的心灵,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如高二哲学部份, 其理论有一定的深度, 对高二学生来说要理解有困难。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化难为易呢?导入, 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哲学蕴含的人生哲理比较广泛, 名人名言、古训、漫画、幽默、笑话、故事无不隐含着一定的哲理。总之, 通过以上导入, 能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灵感, 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但是, 不管以何种形式导入, 都要遵循一致性, 启发性, 情感性, 针对性, 简明性原则, 突出重点, 化解难点, 做到精和趣, 从而由教师”情”的设计, 引导学生”景”的诱入, 达到主客观体的第一次碰撞和统一。

其次, 讲授生动形象, 有了”景”的角色进入, 关键是”情”.如何产生景中情, 情中景的境界, 即情景交融, 主体和客体的勾通?对主体来讲, 关键是调动客体的参与和角色进入, 经过前一阶段导入的统一, 在讲授阶段, 主要是做好板书设计, 重点讲解, 难点化解, 而这其中又涉及到教师设计的提问, 语言的巧用和逻辑思维方法, 教师如果在这些过程中能够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意境, 不仅可以起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而且可以再次达到情景的统一。

重难点的讲解, 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最终获得的教学效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学重点的处理, 因此, 重点的讲解, 一方面要精而简;另一方面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如价值规律的讲解, 可以分层进行, 从其内容、生产、交换、表现形式、作用、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来理解, 这样逐层分解,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而且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加深对此的理解。

同时,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 要善于提问, 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是启发学生能力, 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此外, 还要巧用语言,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和进行精神产品生产的工具, 教学过程是通过语言的传输来实现的, 语言的优势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作用和影响是自始至终的, 其对于师生的双向交流, 教学内容的表达, 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语言, 渲染课堂氛围, 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达到情理交融, 教与学的统一的境界。

再次, 结尾引人深思, ”编筐编篓, 全在收口”经过前两次的交融, 最后达到高潮。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把其思想感情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最后的归纳总结, 使学生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已的知识, 并由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等行为规范, 到达”言尽而意无穷”之妙。

结尾的方法多种多样, 可用设疑引思法, 图式说明法, 教师概括法、学生自解法、可以号召式结束, 诗词抒情式, 含蓄式, 引经据典式, 谈话式结束, 如哲学部份用图式说明法结束比较好, 这主要是针对单元复习时使用, 唯物论可以以物质和意识四个字为中心构建图式和辐射知识点;辨证法以唯物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为中心;实践论以实践——认识为中心, 这样以图式中心来结束, 从理论上可以对知识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使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思想教育来说, 唯物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辨证法要用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践论用树立实践的第一观点。从其方法论意义看, 可以用来指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并用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从而达到改造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目的, 做到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这样的结束, 既可以使主客体融知、行、意为一体, 又可以达到”外施造化中得心源”之效。

浅析高中语文诗歌意境教学 篇11

1.借助丰富的教学材料,以跟读、阅读、朗诵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诗歌的教学不同于常规的课文教学,其实际教学任务的开展不仅仅需要强化学生对于诗歌中出现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把握,还要提升学生对于诗歌的阅读、品味的能力,进而为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高中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有效的措施来不断的推进学生诗歌阅读与品位的能力。随着国家对于高中教育的重视与扶持,大多数高中都完成了多媒体教学工具的配备,而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资源的丰富化,教师备课资源的获取渠道也更加的便捷。因此,在现代化教学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有效的搜集教学资源,进而借助教学资源的帮助,以跟读、阅读、朗诵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

例如在《再别康桥》这首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以正常的备课内容保障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工具来下载相关的配乐诗朗诵以及单独的背景音乐。进而在基础知识教学工作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标准的《再别康桥》朗诵录音,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读感受诗歌的意境。同时,在学生掌握基本感情的表达方法后,教师也可以邀请部分的学生以配乐朗诵的进行来体味整首诗歌,进而再次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以及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效果的发挥提供有力的保障。

2.教学过程中抓住有效的契机,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意境

诗歌意境的体会当然不仅仅在于对于诗歌的重复朗读,很多时候,高中课堂上,教师对诗歌的拆借、诗歌含义的解读以及诗歌写作手法的讲解同样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诗歌整体把握的能力,进而强化学生感受诗歌意境的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对于诗歌的讲解尤其是诗歌写作手法的教授,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相关的契机来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模仿写作,以诗歌的写作以及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直观的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

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都会远离家乡去其他城市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而这一美好而又伤感的未来情景就可以作为诗歌的素材来指引学生进行诗歌的创作。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诗人艾青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行讲解,进而在诗歌讲授课程完结后,教师可以以远离家乡这一素材为主题,让学生尝试进行模仿创作。这种形式下,学生对于家乡土地的热爱之情都会被激发出来,同时,在诗歌的模仿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更好的对《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进行深入的体会,进而在自己的作品与教材作品的对比下,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感受更加的深刻,对于应试教育环境下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有了更好的渠道与锻炼方式。

3.以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强化学生借助诗歌意境提升文化素养的能力

高中语文知识内容繁多、知识点错综复杂,因此,其整个语文教学效果的维持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诗歌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虽然其整个课程的内容量并不多,但其对于学生文化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诗歌的教学以及诗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巩固与拓展。所以在高中诗歌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本年级内进行探讨研究,以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的强化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效果,进而再次提升学生借助诗歌意境提升文化素养的能力。

诗歌朗诵比赛主要是借助语文教学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挑选优美的诗歌进行朗诵训练,并在活动期间,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诵。诗歌朗诵比赛的本身只是强化学生诗歌知识的应用能力,并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在诗歌朗诵比赛的准备阶段,学生通过长时间的诗歌研究以及朗诵训练,其对于诗歌意境的把握得到了良好的锻炼,进而其文化修养也能随之得到强化和体现。

意境教学音乐课堂中的随想 篇12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 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 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 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 也是主体的对象化, 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自始至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 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 就没有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一、挖掘教材的意境因素

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教材内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 以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 并运用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二二、用色彩来营造意境

教师应当运用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来引导学生想象和表现音乐色彩。例如:我在教学《秋天多么美》一课时, 精心制作了金黄色稻穗的头饰, 绘制了金黄色田野里稻浪滚滚的图画, 准备了农民在金黄色田野里开镰收割的镜头, 学生被金黄的色彩所吸引和感染, 犹如置身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意境中, 用明亮的音色、明快的节奏演唱了《秋天多么美》, 脸上也露出了像金灿灿的秋天那么美的笑容。这说明, 美的色彩能造成美的意境, 学生在美的意境中能唱出美的音色, 取得美的效果。

三三、用电化多媒体来展示意境

现代电化多媒体在展示音乐意境中, 具有快捷、方便、超越时空的特点。学生在电化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 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例如:我在指导一位教师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 时, 为他精心剪辑了一组电影电视镜头, 学生在屏幕看到的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简陋的斗室里, 在昏暗的灯光下, 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随着聂耳音乐创作时的脸部特写镜头渐渐拉近, 叠印出抗日将士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的场景, 同时响起了冲锋的号角……强劲的军号声激发了聂耳的创作灵感, 激励着聂耳在粗糙的五线谱纸上奋笔疾书《义勇军进行曲》……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由弱到强, 又叠印出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的画面……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 万人瞩目着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这一组影视镜头, 整体上跌宕起伏、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 使学生既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过程, 又很自然地进入了《国歌》的音乐意境, 并产生了强烈的学唱愿望。

四四、用钢琴演奏来渲染意境

钢琴家肖邦曾经用钢琴演奏, 把一批调皮的孩子带到夜色朦胧的大森林的意境中去, 他用琴声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大森林的故事, 竟使这些调皮鬼安静下来, 并一个个进入了梦乡。这说明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 在音乐意境的渲染上, 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我在用钢琴演奏来渲染意境方面, 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在教学《闪烁的小星》一课时, 用了和声节奏音型, 为歌曲主旋律作背景, 通过和弦的节奏性变化, 来展现满天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音乐意境。

教学实例说明, 只要教师能根据教材实际设计出丰富多彩的钢琴伴奏织体, 就能有助于音乐意境的渲染, 取得较好的意境教学效果。

五五、用语言来描述意境

教师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意境后, 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如:方琦老师在上音乐欣赏课《彼得与狼》 (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十册) 时, 先让学生听这个交响童话的音乐, 在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的发展渐入佳境后, 又及时启发学生想象, 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它, 简要概括出在这个交响童话故事中猫的馋嘴与狡猾, 小鸟的机灵活泼, 鸭子的愚蠢笨拙, 狼的阴险毒辣, 彼得的机智勇敢, 老爷爷的善良可亲等音乐形象,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交响童话音乐的艺术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 学生在进入音乐意境后, 必然会对音乐的旋律织体、和声节奏赞叹不绝, 激动万分, 并有一种急于表述的激情。这时, 教师就应当因势利导,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尽管他们往往词不达意, 但教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 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意境表述, 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

六六、用形体来表现意境

首先, 教师应当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如:在范唱《可爱的羊群》时, 可以用一个较大幅度的缓慢抬手、远眺的形体动作, 来表现辽阔的草原意境。又如:在为学生演奏《码头工人歌》的时候, 教师可以用沉稳的演奏姿势、痛苦而愤怒的脸部表情, 来表现受尽煎熬的码头工人挣扎反抗的情景。

其次, 教师应当组织学生用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如肖桦老师在教学《走啊走》 (浙江省编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一册) 这首歌时, 积极启发学生创编了老大爷、小朋友、解放军走路的形体动作, 在教师富于表情的钢琴伴奏下, 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了各具特色的老大爷、小朋友、解放军走路的情景。音乐意境的形体表现, 应以教师为主导, 在组织学生的积极参与中, 促使意境教学的直观形象化。

七七、用歌唱来赞美意境

上一篇:调试技巧下一篇: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