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重在意境(共10篇)
古诗教学重在意境 篇1
低年段的古诗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 增加积累, 发展语感, 加深体验和领悟。兴趣对低年级学生学习很重要, 只要他对某事感兴趣, 那就会有很大的动力完成好这件事, 对于教师来说, 要主动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我用三个字:诵、说、画, 来慨括小学低段古诗教学活动。
1.诵
现在的小学生阅读的内容面是越来越宽, 现在小学生的家庭教育也越来越好, 他们从小就会接触到一些古诗词, 都可以背下来。所以我们的教学可以按照学生的的已有的古诗词基础进行教学, 重点是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要把它读好, 读出味道。古诗最大的特点是节奏鲜明, 韵律优美, 意境深, 学生朗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要通过示范学生读出节奏、停顿、抑扬变化, 还可以可以配乐、动作让学生反复朗读, 读出古诗的应有的味道, 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例如:我在教学《小池》时, 出示课题后:
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小池》, 有谁愿意将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我读……. (读音和停顿都有问题。)
师:你们说说, 他读得对吗?读得好吗?
生:他读得不好。我读得比他好……. (该学生还是没有读准确。)
师:现在老师带领大家读古诗。
了解了古诗大意后, 师:《小池》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他在诗中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呢?
学生自由读后发言。
生1:安静的小池。
生2:漂亮的小池。
生3:有荷叶的小池。
生4:小池的景色太美了!我很喜欢这个小池。
师:现在你就在这美丽的小池边, 诵读这首古诗, 看看谁读得最好?
小组互相朗读, 指名读, 小组赛读, 全班齐读。 (多种形式诵读)
师:这么美的诗, 让老师也来读一读好吗?
教师范读, 指导停顿。
低年级教学古诗, 朗读是非常重要的, 古诗教学的关键点是怎样引导学生有兴趣的反复朗读, 老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朗读, 激发大家诵读的兴趣, 提高朗读古诗的质量, 感受古诗词应有的意境。
2.说
教学低年级学习古诗词, 不必做每字每句的逐一解释, 只要他们能够明白诗词大意, 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先整体感知, 体会古诗的意境。然后反复诵读, 自然就会有所理解, 并有所感悟。
低年级选学的古诗多为五绝, 语言简单且通俗易懂, 只要能理解到诗句的意思, 用自己的话语完整的表述清楚, 教学时老师要开展想象说话训练,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象出古诗词中的画面, 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例如一年级课中, 《画》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的通过诗句可以想到什么、看到什么, 自己会有怎样的感受。
3.画
古诗都很有意境, 而且大多诗中有画, 有文, 两者相得益彰, 很好的结合, 这给学生进行进行想象练习提供很好的题材。低年级学生大都比较喜欢画出想象出来的内容, 教师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提示、可以激发兴趣, 指导学生画出想象的内容。
如:师:你们说《小池》美吗?生:美。
师:你们想把《小池》画下来吗?生:想。
师:你们说画中应该画什么呀?
生1:太阳, 水!
生2:荷叶!
生3:大树, 蜻蜓。
师4:小草。
师:好!把你们想象的画一画。
师:谁愿意上台来画一画?
生1:我!
生2:我!
生3:……
大家都踊跃发言, 不约而同的举起了小手。
小学古诗的教学, 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我认为小学一年级古诗的教学应该:重在激发阅读兴趣, 读懂大意, 领会情趣, 整节古古诗文课都要轻松、自主、快乐。
参考文献
[1].龚瑞.《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0年第12期.
[2]王亚坤.《把握一年级古诗教学命脉》.新课程-小学, 2014年第一期.
[3]余忠淑.《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探讨》.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古诗教学重在意境 篇2
一、感受诗意,陶冶情操
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是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反复诵读诗句、词句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这既可深化学生理解诗意,又可引导学生自然地体会、感受诗词所蕴含的意境。诗意的语文课堂不能把具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作理性的分析,应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受、视像、想象、情感、直觉、灵性等,去感受词语的气息,去触摸词语的质地,去把握词语的脉动和心跳。古诗词是古代的文人墨客宣泄内心情感成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字,是作者心血的凝炼。而我们读者,要凭借含义深远、高度浓缩的文字体会诗词蕴含的境界,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运用丰富的联想。如孟郊《游子吟》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复吟咏之间可体味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以及身为子女应该感念亲恩、报答慈母的良好规劝。学生通过吟诵感受,读透了,讲述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同时,学生的情操也能得到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熏陶。
一、抓诗眼,感悟诗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想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真实想法,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对他眼睛的观察。学诗亦如此,想要彻底了解一首诗的意境、诗情,最好的方法是紧扣诗眼。抓诗眼首先是诗的题目,所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解析诗题,对理解诗意,完成教学目标是相当有益的。就是通过题目了解作者生平的情况及有关诗文的一些简单的历史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诗的语言是构成诗的意境的要素。所以教学时,要凭借已经创设的诗歌描写的情境,也就是为再现诗人胸中的诗境,在这个境界中来咀嚼诗句,学生才能品尝出诗的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
二、品词句,体会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好处。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录像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概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电教媒体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由眼一耳一脑一口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三、反复吟诵,以读为本,感悟诗情
小说古诗意境教学“四法” 篇3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借助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理,换言之,即诗歌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象及其开拓和诱发的审美想象空间。王国维提出诗词创作中须有以意胜的“有我之境”和以境胜的“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审美规范;而对于诗词之所谓“情”、“景”,王国维又有独到的见解:“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了解诗词意境的这些特征,无疑有助于规范与提升小学古诗教学。
一曰直观导入法。即带领学生亲历实景(或模拟实景)以及借助挂图、音像等创设情境,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导入诗歌作品的意境。例如杜甫的《绝句》,显然这是一首纯意象诗,其“景语”亦即“情语”也。兹以诗的头两句为例:新绿的柳条上有成对的黄鹂在欢歌,蓝天上有成行的白鹭在飞翔,两句中又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绚丽图景,传达出诗人无比欢快的感情,构成清新和谐的意境。据此,教学时可展示动画课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动画课件设计为:清清的小河边,一排婀娜多姿的垂柳倒映水中,翠绿翠绿的柳叶,染绿了整条河。微风徐徐吹来,柳条轻轻摇曳。突然传来一阵婉转的歌声,原来是两只黄鹂正在柳树梢上相对而鸣;又见一行鹭鸶扑棱着白色的翅膀,在万里蓝天上自由飞翔)学生必然会被画面所吸引,沉醉其中。接着朗诵一两遍诗歌第一、二行,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复述画面所展示的内容,使学生油然而生愉悦之情,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作品的意境。
值得一提的是,热心诗教的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还专门为《春晓》《悯农》《游子吟》《静夜思》《明日歌》《长歌行》等小学古诗精心谱曲,由中央电视台银河少年电视艺术团等演唱。教师不妨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这些歌曲穿插进去,创设古诗教学的各种音乐情境。
二曰音乐烘托法。即借助音乐创设情境,烘托渲染气氛,拨动学生的情弦,引发对诗歌作品意境的立体感受。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听来声声入耳,如能再配之以适当的音乐,则可使学生在领略音乐旋律美的同时,感受到诗歌本身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教学时,可选择一欢快的古典乐曲作背景,教师在乐曲声中朗诵,再让学生随着乐曲反复朗诵,从而“看见”天上绚丽的彩云、江上浩荡的波涛、两岸峻峭的山峡、诗人乘坐的飞舟,“听见”一阵阵猿猴的啼鸣,立体式感受诗人归心似箭、无比喜悦之情。
三曰想象填扩法。即引导学生凭借想象、联想对诗中隐藏的画面、场景、细节等加以填补扩充,深入领会诗歌作品的意境。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的后两句貌似“景语”,实为“情语”,更充分体现了诗歌审美形象之片断性和跳跃性特征,个中隐藏着一个个充满诗意的细节,从而传达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关注依恋和海阔天空的生命向往。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凭借想象和联想对其进行揣摩体味,填补扩充,可这样设问:“李白是怎样送别老朋友的?”为启发学生想象,可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①朋友上了船,李白怎么样?②朋友的船看不见了,李白怎么样?③朋友船上的帆也看不见了,李白怎么样?这样层层导入,使学生凭借想象,在脑子里呈现一幅动态的送别画面和一系列感人肺腑的细节,为深入领会作品的意境作铺垫。之后,教师再以抒情性语调加以总结:“朋友乘船走了,李白一直看着他;朋友看不到了,就看船;船看不到了,看帆;最后,连一片孤帆也消失在万里蓝天的尽头,李白就去看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望着一江春水向天边滚滚流去,流去。”稍作停顿,再发问:“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从而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挖掘蕴含在这一系列送别画面和细节中的内涵。如此一来,学生对诗歌的意境就会有深刻的感悟。
四曰诗眼探胜法。即引导学生通过对诗眼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的深入品味鉴赏,进一步领略诗歌的意境。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一首古诗里,有时会有一两个关键的字词或句子,是诗人的匠心独运之处,也是理解作品主旨、窥探全诗意境的“窗户”,此曰诗眼。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是诗人泊船与京口一衣带水的瓜洲,遥望与京口只隔数重山的故乡钟山有感而发的思乡之作。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动词,诗人先用了“到”字,又觉得写春风用“到”缺乏形象感,了无诗意,便改为“过”;又觉得春风一掠而过虽有了动态,却未能宣泄出此时此刻急切的思乡之情,便改为“入”字;又觉得虽有了纵深感,但仍表现不出江南平畴绿原之景,便改为“满”字,春风已满江南,游子却还滞留江北,思乡之情倍增,似乎可以定稿了;然而不久又觉得缺乏色彩,诗意不浓,最终定为“绿”字。一个“绿”字,色彩与动感兼而有之,写尽了整个江南春意的葱茏盎然、生机勃勃,寄寓着诗人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不尽思念,从而把心中之意与想象之境天衣无缝地串连起来了!这里的“绿”字,便是所谓的“诗眼”。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绿”字与“到、过、入、满”等字的比较,深究“绿”字的妙处,透过这个诗眼的窥探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味。
总之,“牵牛要牵牛鼻子”,只要我们牢牢牵住意境这个古诗教学的“牛鼻子”,遵循诗歌的阅读鉴赏规律和学生的情感认知规律,潜心领悟,锐意创新,就一定会不断丰富和完善小学古诗意境教学,进而实现小学古诗教学的质的飞跃,有效促进学生才情灵气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作者单位:福建省仙游市师范学校)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在教学中突出古诗的意境美 篇4
一、创设情境,感知意境美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并准确理解古诗的意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其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赠汪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描绘的是诗人登船要走、朋友踏歌相送的动人情景,全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在教学导入时,为了帮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诗人与友人送行的多媒体视频,配以《高山流水》一曲伴奏,同时教师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把诗的这种意境渲染出来。这样,学生对这首诗的意境也就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自然过渡到自读自悟古诗的教学中。
二、品味赏析,体会意境美
古诗和一般课文不同,“三分诗,七分读”,诗文所描绘的意境和蕴含的感情,必须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去体会、去感悟。如《赠汪伦》这首古诗意思比较浅显易懂,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反复地读,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感悟诗的意境。1.自读想象画面。在读诗时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边读边想象古诗文所描绘的画面,并根据脑中的画面来理解诗文的意思。2.品读进入意境。(1)描述古诗的意境。说一说通过刚才的古诗朗读,你想象到了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诗文的意境用语言简单地进行描述,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感受古诗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交流对古诗中不明白的地方,并把问题放到相关的诗句中多读几遍,在品读中逐步进入情境,领悟古诗中蕴含的感情,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美读”领悟,再现意境美
“美读”,即把文章要体现的感情在朗读中充分地表达出来,以声传情,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再现文章所要表达的一切。指导“美读”时可采用音乐伴奏、组内赛读、看图吟诵、教师适当点拨等多种方法。古诗教学,要激活“美读”,让学生真正吟出古诗“言犹尽而意无穷”的余韵,使学生与诗文产生共鸣,进而领悟诗人要抒发的情怀。如教学《赠汪伦》一诗时,可以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在想象中用心体会古诗的意境,学习朗读者是如何通过朗读再现古诗意境的。然后再让学生自由诵读,边诵读边想象,用心体会,把自己所想象到的画面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并用上古诗中的好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描绘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诗文所描绘的意境展现出来,生动直观地强化学生对诗文意境的感悟,让学生准确把握古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启发想象,感悟意境美
古诗精练含蓄,在言语表达中往往留有很多艺术的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在古诗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启发学生想象,不仅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诗的意境,还能深刻地理解古诗的内涵。
1.在品味词语中启发想象,感悟意境。词语虽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但是内涵丰富,值得好好品味。如《游园不值》一诗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关”看起来简单,其实很有意蕴,需要仔细地咀嚼。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从“关”这个字,你能感受到什么?园内美不胜收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它描述出来吗?学生们通过想象,就能把园内的景色描述得生动形象,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真正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
古诗教学重在意境 篇5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注重词语的注释,诗句的翻译,以及对全诗的背诵和默写,而忽视了古诗教学语言精练,节奏明快,音乐感强以及形象思维丰富、感情色彩浓厚的特点,以致放松了对诗的意境教学,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艺术真谛的感受,束缚了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力,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古诗的意境教学。
一、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置身于诗的意境
古诗“寄意、抒情”,我们可通过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当时诗人所处的那种环境,使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言犹己出。如教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时,通过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诗人临终的这篇以诗写成的遗嘱,概括的道出了自己一生的心事:对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偏安江南的无穷悲愤,对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热烈向往和坚定的决心,从而更深切地揭示了诗的内涵。
二、使用直观图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古诗的意境,绝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教学时,可利用现有的插图,仿制的幻灯片或根据诗的内容绘制的诗意图,再现形象,使学生触景生情,进入诗的意境。如教《所见》这首诗时,画面以诗的内容为背景,一片森林浓荫覆地,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得,再配上一段《牧童短笛》音乐片段,在它的前面插入一段山歌及山歌的回荡后,后面插入一段知了叫声,这样就有助于帮助学生进入小诗所设的情景,使学生在领会诗的意境时,不知不觉中完成由学生到牧童的角色换位。
三、指导表情朗读,深入体会诗的意境
古诗的诗韵和结构一般都合乎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我们在古诗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指导学生的朗读,特别是指导学生表情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诗的意境,如教学《咏柳》,为了领会“妆”、“垂”“裁”、“似剪刀”这些词,先让学生仔细体味这些词的含义及作者的炼词艺术,通过指导,反复吟咏,使学生脑海中逐渐展现一幅图景,微风吹来,妩媚的柳条舒展开来,让人看了心情舒畅,惊叹自然的力量是多么的神奇,而且朗读时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四、启发想象,感悟诗的意境 想象是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使他们在诗中的意境中遨游,真正感悟诗的意境,理解诗意。如教《所见》,对“忽然闭口立”进行讨论,牧童在什么地方?从书上插图可知牧童立在地上,有的同学却认为立在牛背上,可知牧童立在牛背上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牧童非常想捉知了,站在牛背上似乎比地上更方便捕捉,根据作者描述的情景进行合理想象,只要符合诗的意境都可以成立,这也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乐趣,只有按要求进行训练,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那么,怎样进行基础训练,最后启发学生想象合理的结局,牧童想捉知了,他的神情由动态转入静态,是一刹那的,全诗也要戛然而止,那么牧童捕蝉结局如何呢?我便启发学生想象,牧童是怎样走近蝉的?怎样捕捉?捉到了没有?若捉到了会怎么样?若没有捉到呢?可能是垂头丧气,边走边留心察看树上有没有蝉鸣;也可能牧童惋惜片刻,又笑而向前,进入“牧童骑黄牛,隔声震林域”的意境,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诗的内容的理解。
古诗教学重在意境 篇6
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尝试和心得体会:
把诗词与画面结合起来, 描述意境。因为诗人把真实的感情与现实中的情景融合在一起, 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如果把这些真实场景展示在学生面前, 让他们对画中的意境有一个特定的感知, 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导他们走近诗人创造的境界中去, 更深入地了解欣赏诗歌的美。
一、具体到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 边看画, 边读诗
即在教学过程中, 学会运用图片帮助理解记忆, 这种方法在诗歌教学中使用的范围很广。以王维的《使至塞上》为例, 诗人“单车”“问边”, 通过宽阔无边的沙漠, 心生一种孤独之感, 因此才会有“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千古名句。学习这一句时, 老师应该描绘出以西北沙漠为主题的壮丽景观图, 使学生对西北的沙漠有个简单的认识,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假如自己身处一个广阔的沙漠中, 会有怎样的感觉。然后结合诗歌创作的情景, 顺其自然地体会其中的精华。再辅之以“落日”、“炊烟”的画面, 让学生进行探讨:“烟”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缓缓上升, “落日”怎样才能看着更圆, 这两个景象可以唤起人们怎样的情意……通过这种方法, 学生可以慢慢地领会“直”“圆”的经典之处。这种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插入一个特定的情景的办法, 能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寄托在景物当中的情感,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质量。
(二) 先看画, 再读诗
即在开始该诗歌的教学之前, 先以一系列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逐步把他们引进诗歌的意境当中。再以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 在进入诗歌教学之前, 先展示一系列以月亮或月夜为主题的图片, 让学生观察画面, 用自己的感受来描述画中的意境, 并可引用曾经学过的咏月名句来总结一下月亮可以寄托的人的情感世界。
这种先看画再读诗的方法, 会给人出乎意料的结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 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针对那些描写景象相对形象的诗歌来说,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一幅图 (依据学生对诗歌意义的感悟及了解) 。
二、用画笔画出学生的自我见解。我用过两个方法, 具体如下
(一) 课前描画, 感知诗意
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 充分结合课本上的注释和相关书籍大体明白诗歌当中所描绘的情境, 然后用笔把内心的想法画出来。以元散曲《天净沙·秋思》为例, 先提示学生, 这首曲一共写了十种景物: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夕阳。布置他们通过了解这几种景物的特点, 用水墨画把内心所想绘制出来。在课堂上, 挑选出一幅画得好的图来当例子进行讲解, 要求把诗歌中的各种景象都融入画里, 指出学生画里的错误及缺点, 最后可以把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大致归纳为衰败、凄凉的意境。
(二) 课后作画, 再现诗意
在课堂上, 引导学生走进那种豪迈壮阔的意境, 理解诗人借大海的意象所表现出来的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让学生在课后把大海那波澜壮阔, 包蕴万千的气势画出来。那么, 在作画的过程中, 学生就会不经意地再一次回味了诗歌的意境, 把自己对诗意的理解画进画中。当然, 这是对那些认真对待这次作业的学生而言。
以上所提的是几点粗浅的见解和体会。笔者还觉得, 要学生主动了解诗歌创作时的情境, 完成教学的目的, 不仅如此, 还要其他很多方面的合作与支持。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的诗画结合, 最好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配上相关的图片和音乐, 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那效果会更好;课前、课后的作画, 如能取得美术教师的配合和支持, 同样能够将效果提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从我实际教学中的教学经验来看, 运用以画传情的教育方式,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欣赏能力、鉴别能力, 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朗诵能力,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陈詠红.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2) .
[2]任定保.漫谈古诗的意境及教学[N].中国教师报, 2003.
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感悟 篇7
一、古诗词的意境和重要性
意境, 是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的艺术境界, 是情与景的统一。古诗词最典型的描写手法就是借景抒情, 诗人通过描绘客观景象, 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让读者通过想象受到感染。以人教版教材中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写送别古人的情感, 但没有写依依惜别、也没有写分别后的思念, 却通过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意象, 组合起来形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孤帆消失, 江水悠悠, 诗人怅然若失, 字面上句句写景, 意境上却句句抒情, 可谓古诗词意境感悟的经典之作。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课程中古诗词比重很大, 这些古诗词以极其精炼的语言, 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创设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意境是古诗词的核心, 学习古诗词离不开对意境的学习, 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一般来说, 诗像不像诗, 有没有意蕴, 有没有诗味, 主要看意境。由文字到诗歌, 实际上就是对意境的创造过程。小学生知识面窄, 缺乏文学基础和社会阅历, 古诗词又极具概括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很难理解。小学教师要引领学生感悟诗的意境, 熏陶学生对美的理解,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通过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来带动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境
既然古诗词的意境具有这么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呢?大体来说, 离不开对意境的导入, 离不开对字、词、句的理解, 对写作背景的分析和与作者风格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理解字、词、句, 写作背景的分析, 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教师还应对学生加以引导, 为学生勾画出作者创作时的处境, 将学生带入作者的世界,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 还能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
1. 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出画面。
小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有待开发,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往往难以引导学生展开对意境的切入。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课堂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是学生能够进入到古诗词的意境中去。通过鼓励学生进行配乐诗朗诵, 并在诵读古诗词时, 借助音乐营造氛围, 创造意境, 引发学生对诗歌作品意境的感受。
2. 抓住重点字、词、句感受意境。
古诗词语言精炼, 通过很短的篇幅就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往往通过几个字甚至一个字就可以创造出美妙的意境。
3. 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
任何文学创作都离不开创作背景, 诗人表达的意境也离不开写作背景。以人教版教材中陆游的《示儿》为例:“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只有对写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 感受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感, 才可能进入这首诗的意境。学习这首诗前, 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查找陆游的生平事迹, 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 当时南宋国土大半落入外敌之手, 中原人民身受外族奴役, 生灵涂炭。作者把实现祖国统一作为毕生的愿望, 但是临终还未能实现, 因而感到悲痛, 才会写下这首悲怆的诗歌。由此可见, 对写作背景的了解,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心情, 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
4.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风格特点。
古诗词的意境是复杂多样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 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便于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解意境。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写作风格, 写作的诗词风格也不相同, 例如李白的诗, 辛弃疾的词, 往往雄伟、粗犷, 给人以振奋的精神力量。王维的诗, 李清照的词往往阴柔、委婉, 往往给人美的享受和精神。例如人教版教材中紧挨着的两首诗《望庐山瀑布》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意境截然不同。《望庐山瀑布》描绘的是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 抒发的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抒发的是作者“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悟, 表达的是游子对故乡亲人深深的思念。这两篇文章分别出自李白和王维, 这与他们的写作风格是一致的。通过对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了解,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
古诗教学重在意境 篇8
在传统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 黑板上经常一半是古诗词, 一半是字意。用红点注重点字, 在旁边写出字意, 学生机械地抄写与背诵。一节课上完, 如果学生会朗读、会背诵, 会解释重点字意, 教师就认为学生领会了诗词, 教学任务已然完成。这种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只在解词析句上兜圈子, 使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层面上, 把完整和谐的诗歌艺术品分解得支离破碎, 把其中蕴含的意境美扫荡殆尽。然而, 从新课标的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看, 现今的古诗词教学, 教师更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 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展开想象, 与诗人、与文本对话, 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引领学生走进古诗词的美妙情境中去, 让课堂呈现一种学习创造的美!为此, 近两年来, 笔者所在学校的备课组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摸索出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一些经验和规律。
一、走近作者, 展开想象
严羽说:“诗者, 吟咏性情也。” (《沧浪诗话》) 古诗词是古人人生态度、情感体验的集中呈现。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 乃至诗人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 都会使得古诗词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情感意绪。因此, 古诗词绝对不能脱离作者的时代背景去凭空解读。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 只有让学生走进作者生活, 走进作者的内心, 展开想象, 才能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例如, 在教学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首诗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笔者在上课前就布置学生回家作业:收集李白的生平资料及本首诗的创作背景。然后在课堂上交流, 相互补充, 最终形成对李白创作这首古诗背景的一个全景图:公元725年, 青年李白走出家乡四川远游, 第一次走出家门的他顺着长江一路走来, 峨眉、三峡、荆门、天门、金陵、苏州、越州……第二年, 跋山涉水饱览江南风光的李白再次返回扬州。“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这一年的漫游, 让李白广交朋友, 增长了知识, 吟诗作赋也大有长进, 还见证了盛唐的繁荣;但长期在外的漂泊生活, 风餐露宿, 居无定所, 使已经“散尽千金”的诗人这时身体劳累虚弱, 病倒于扬州。这年, 李白26岁, 但功业未成, 婚姻未定, 出蜀时所带资财也被一一耗尽, 跟随他的人也逐渐散去, 孤身一人流落在异地的李白, 终于看透了人情冷暖, 饱尝了世事辛酸。大家想象一下, 在那个深秋的夜晚, 寄宿在扬州一家旅舍的李白, 卧病在床, 半夜醒来, 看见地上洒满了银光, 他的心情怎样?他会想些什么呢?这种情境的搭建与想象性体验, 容易使学生捕捉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对引导他们走进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无疑大有裨益。
而同是李白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表现的却是另一种心境。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 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 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 世界对他而言充满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 这时已经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 自由而愉快,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 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愁或感伤, 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 他向往扬州地区, 所以一边送别, 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 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学生们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后, 诗歌的画面随着想象顿时变得清晰起来:朋友于阳春三月放舟长江即将远行, 诗人驻足岸边目送孤帆远去。充满色彩和动作的画面, 生动地演绎着这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极富诗意的离别。
引导学生走近诗人, 了解相关创作背景, 展开想象, 才能更好地感悟诗人内心的情感。当然, 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 教学力求深入浅出, 化难为易。
二、反复诵读, 多元想象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 只有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 才能充分领略诗歌的抒情和审美的艺术效果, 才能感悟诗词中作者之所感, 并与之产生共鸣。现在, 在诗歌教学中重视诵读, 已成为很多教师的共识。而实际上很多人同读一首诗, 其脑海中造成的形象又是各不相同的。因此, 在诗歌教学重视诵读的同时, 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鼓励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进行个性想象, 以此取得古诗词教学的最佳效果。
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节奏, 读出语气;再次要通过想象读出意蕴。如在指导诵读《咏柳》一诗时, 笔者先让学生初读, 读准字音, 再让学生边读边画出句子的节奏, 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诵读时需要变化的语气, 读出“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疑问, 读出“二月春风是剪刀”的顿悟和赞美。通过反复的诵读, 反复的咏唱, 眼前的方块文字逐渐转化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 教师鼓励学生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用彩笔描述春天柳树的样子。在他们富有个性的想象中, 或暖阳或细雨, 或独棵或成排的柳树, 或嫩绿或碧绿的柳叶, 或垂直或斜逸的枝条, 展现了学生们心中各式各样的画柳春景。
三、补充文本“空白”, 放飞想象
中国古诗词都注重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 它锻造着古诗词的空间, 滋生着古诗词的意境。这空白, 如诗词“虚实结合”中“虚”的部分, 它使读者有了大片想象的空间, 使古诗词有了意境之美。课堂上, 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填补句中的“空白”, 从而构成完整的想象空间。
通过想象填补的“空白”可以是景色。例如马致远的散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这曲小令开头三句九个名词 , 中间没有一个可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 , 但我们可通过作者提供的特定语言环境 , 驰骋想象 , 补上“空白”, 达到赏析的境界: 深秋季节 , 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 , 栖息着乌鸦。又到黄昏时分了 , 一条小溪从小桥下流过 , 桥那边是几户人家。一位远离故乡的断肠人 , 冒着西风 , 骑着瘦马 , 在那荒凉的古道上奔波。太阳已经落山了 , 他仍在天涯漂泊。“黄昏”这个古典词中特定的思人怀乡意象 , 在这个深秋的季节出现 , 引起多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通过想象填补的“空白”也可以是情节。如在《寻隐者不遇》的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们想象诗人与童子发生对话的地点, 以及两人之间的完整对答。“松下”“云深不知处”, 呈现了云雾缭绕的高山之巅, 而“问童子”作者问的是什么, “言师采药去”的童子又是怎样的神情和手势。从学生们踊跃的角色扮演和对话动作的想象中, 不难看出这种“空白”想象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四、斟酌词句, 拓展想象
古诗词的遣词造句简短精练, 充分显示了语言艺术的魅力。“两句三年得, 一吟泪双流”, 而贾岛也有“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的“推敲”故事。叶圣陶先生曾对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作过赏析:“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见得没有一丝的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 而是说‘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 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 一个‘圆’, 在图画方面说起来, 都是简单的线条, 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 构成通体的一致。”可见, 斟字酌句对感悟诗词意境是何等重要。在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中, 让学生们在字词的巧妙运用中抓住“诗眼”, 展开想象, 同样也能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例如教学《村居》的“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时,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看哪个字理解起来最困难?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 但可以抓住“醉”字, 问:什么醉了?为何醉?学生回答:草、莺、杨柳、孩子、诗人……教师又问:那是一种怎样的醉态?想象一排排碧玉般的杨柳树, 正忙着舒展绿丝带般的长发, 随着春姑娘的节奏, 飘拂摇曳, 翩翩起舞呢!莺在空中边飞边唱, 几棵桃树也露出了笑脸, 辛勤的蜜蜂早已在粉红色的花瓣间忙开了……此情此景让高鼎诗兴大发, 情不自禁, 脱口而出: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不知不觉中, 学生就跟着诗人一起走进春天, 陶醉在这春天的美景中。
又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让学生通过古诗精练的语言文字, 在大脑中呈现送别友人的具体情景, 体会他们的诚挚友情, 古诗还何愁难学、难掌握?
古诗教学重在意境 篇9
一.吟诵出真知
“书读百遍, 其义自显。”优美如画的古诗, 也得在反复的吟诵中体会其真知。我在讲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让学生把握好节奏, 反复的朗读, 之后就听到学生的叹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唉, 真可怜!”他们开始窃窃讨论: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作者如此悲惨的境遇呢?他们在多次朗读之后, 体会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样就能更贴切的理解作者“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朴素愿望了。学生之所以能在吟诵之后有如此的悲悯之情, 这就是因为他们已走进文本, 移情于己了, 至此, 他们已经理解了诗歌的内涵, 甚至, 诗人那破败不堪的茅草屋在风中颤巍巍的画面已经在他们脑海中了。
二.声画造意境
通过音乐和画面来营造氛围, 渲染意境更有助于学生走进如画般的诗歌深处, 声画联璧, 当单独的一两幅画面不足以表现诗歌的意境时, 声音的渲染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是流动的画面, 悦耳的诗篇。给古诗配置音乐, 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画面设计, 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 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的课堂上我放了二胡名曲 《二泉映月》, 那略带沙哑的悲伤曲调, 再配上风中战栗的茅草屋的flash画面, 然后起读“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大家沉浸在一个有声有色的诗歌世界里, 朗读时也注意到诗歌的节奏和感情, 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语言绘图景
语言让画面再现。苏轼在观看王维的画后曾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其实, 许多诗词都是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教学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诗词, 想象画面;进而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意境, 以此感受如画般的诗境, 如歌般的感情。要做到这样, 教者仍需为学生创设情景, 比如《蒹葭》这首诗,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我引导学生找准季节, 切中镜头中的焦点, 学生开始思考, 一位同学用令人无比惊叹的一段话描绘了诗的第一节:“飒飒秋风拂过我的额发, 走过苍茫的田野、河堤、道旁, 迎风的芦苇开出一朵朵白绒绒的花, 像我眼中一丝一缕的雾霭, 犹如我心中此刻那一首首段章。地上的白露结为清霜, 秋正浓。 我那梦中的伊人, 依然远远的在水一方, 我曾跋涉努力, 路途遥远而险恶, 我曾逆流而上, 又无数次被打翻在险滩恶浪中, 我只能遥望那遥不可及的伊人, 啊!我的伊人, 我的理想!”我惊叹他又从诗中解读出了其他的东西, 伊人———理想, 对, 遥不可及的理想。他把如此优美的诗歌用诗般语言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难道不是他为我们淡墨勾画出的中国画么?如此教学, 我乐在其中, 学生也受益无穷。
有声有色、魅力四射, 这样的课堂使教学本身提升了一个层次, 更使学生从心底产生了对诗歌的爱好和兴趣, 这就是我在古诗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氛围, 让他们自己挖掘诗中意境的些微实践与探索。我为他们打开经典诗作学习的宏阔视野, 使之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跨越千年时空, 进入诗文的意境, 倾听到诗人的情思, 让他们的心和经典沟通, 与圣贤对话, 体会古诗之神韵, 让优美如画的诗歌真正为学生所接受, 从而陶冶其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 积淀文化底蕴, 也让中华几千年诗歌文明得以流传。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 它是学生在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是争取认知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与成材的动机源和催化剂。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稳定倾向。”
一.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师生关系, 重视师生情感交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1]当今时代是一个张扬个性, 注重人格, 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时代, 教师的“绝对权威”、“师者恒为师”、“师道尊严”等片面概念必须彻底改变, 教师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师生关系是一种微妙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老师和同学在日常的正式或非正式交往、交流中形成的。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师生关系, 以往很多老师都要求学生对自己绝对服从, 相信严师必出高徒, 使学生面对老师经常有胆怯畏惧的感觉, 学生因为怕老师而被动学习。这种方法在当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 但随着学生思想的逐渐成熟, 会渐渐失去对教师的尊敬, 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步消失。[2]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主观意识强思、维活跃、见识广阔, 如果师生关系处理不当,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淡化消失。比如:有的教师说, 这些孩子对某学科学习兴趣浓厚, 而对我所教的学科却不感兴趣,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师生关系处理不当
二.提高学生“好奇心”,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所以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特点兴趣是后天形成的, 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 通过对某种事物反复接触和了解, 随着有关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 逐渐形成和发展了对某事物的兴趣。“好奇心害死猫”, 经常有人这么说。 这句话从反面说明了好奇心的作用之大。由于好奇, 所以感兴趣, 所以有了了解或学习的动力。
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用许多方式不断地激发、 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例如, 语文课上, 老师经常用打谜语的方式与学生讨论名人、名著等, 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
式,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生活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 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那种“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写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新一轮教学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需要教师营造民主、和谐、开放、轻松的课堂气氛, 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 更应教学生会学知识,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仅让他们体验学习过程中的艰辛、还应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欢乐。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 教师应该创设生动的情境, 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激发学习兴趣[3]。
古诗教学重在意境 篇10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在低年级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有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自读后,可指明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还可以根据儿童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强的特点,引导学和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边读边辅以手势、动作、表情的变化,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感怀身受,遐想翩翩,其乐融融。读读背背,不断地积累;背背想想,细细地体会。这样,将会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上,不断地加深民族经典文化的积淀,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二、入境——尽情地欣赏美
入境,是读古诗词的根本。在古诗词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⑴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
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新课伊始,就用一个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瀑布产生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 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引出李白的诗。
⑵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
要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
如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生”字你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让学生欣赏诗的意境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恰当。
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反复推敲字词,既培养了小学生诸多语文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之所在。
⑶以图配诗,感受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古诗词部分也不例外。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更好地领悟诗词的意境。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如在教学《小池》 时,引导学生边理解诗意,边用简笔画画出涓涓细流和清澈见底的小池。小池里那含苞欲放的荷花上面有一两只蜻蜓在栖息……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
⑷想象漫游,深入情境。
教学《望庐山瀑布》,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引导学生观看录像,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 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像,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 一种爱美、赞美的感情油然而生。
三、体味———入情地再现美
古诗文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是语言的艺术,智慧的结晶,思想的光辉,只有通过潜心地体味、欣赏才能受到美的熏陶。要求学生学习时不但要动口还要动脑,更要动心,要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再现美,升华美,感受美。课本中每首诗教学时都安排了扩展活动,如让学生学了古诗后,读一读,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此外,我们学校还开展了“每周一诗”诵读活动,组织诗歌朗诵会,举行诗歌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除了让学生受到直观的熏陶,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有创意的活动, 如带学生走出校园,下乡村,去欣赏一去二三里,上田野体验汗滴禾下土,临池畔倾听曲项向天歌,在夜晚模仿举头望明月……这样,诗与意相印证,情与景相交融,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怡情,悟性,开智,明理。
摘要:古诗词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既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以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古诗教学重在意境】推荐阅读:
古诗的意境07-11
古诗词意境07-17
古诗词意境鉴赏例谈09-27
古诗意境赏析需寻意脉06-20
【清明】意境悠远的10首清明古诗07-05
与优美意境古诗词相关的文章10-06
有效教学古诗06-23
古诗审美教学07-26
古诗教学策略08-15
古诗词曲教学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