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意境鉴赏例谈

2024-09-27

古诗词意境鉴赏例谈(共5篇)

古诗词意境鉴赏例谈 篇1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鉴赏水平,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近年来对于诗词鉴赏的教学重视度也在逐年增加。古语有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我们期许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恰到好处, 对于高中诗词鉴赏的学习更是对于学生要点到即止,过多的赘述反而引起一些不恰当的反应,对于这个分寸的把握,教师要通过更多的教学例子来掌握,并且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采取一些现在较为普遍并推崇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要创新一种可靠的教学模式,那就是少教多学,这是一种专门适应于诗词鉴赏的学习模式。

一、创新教学模式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很适合高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进行学习与感悟, 这本教材分两大部分六单元。“诗歌之部”三单元: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散文之部”三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每单元又分为“赏析指导”“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三部分。针对这本教材教师应该采取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所谓的少教多学就是既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 又高效、实用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并按预习、合作、 导入、朗读、探究、总结六个步骤详细地进行诗歌鉴赏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一定的点拨作用,更多的是把空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的感悟与体会。

例如说在《定风波》这一古诗词的学习中,要在掌握课文的同时比较苏轼遭贬后同一时期的作品,通过课文的比较探究出苏轼对于此诗歌的思想成因,做到走进诗人,了解诗人,学会分析诗歌的背景及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首先让学生多自己诵读几遍,并且在诵读后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诗歌用现代的语言描述成一篇学生自己较为擅长的现代文。例如词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当读到这一句时,学生的脑海中应该浮现出在烟雨蒙蒙的时分,诗人一身蓑衣草鞋,潇潇洒洒、坦坦荡荡、无所谓然地行走在人世间的一幅景象,学生要先以自己的感情带入诗词当中,然后老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理解作为这堂课程的切入点,纠正或者延续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对课程的重点进行指点疏通,使学生对于这篇诗词更有把握,之后老师便可以对这篇诗词进行总结,找出本篇诗词的重难点,剩余的时间就交予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与探究,使学生对这篇文章更有自己的理解支撑点,对诗词的记忆更加深刻。这就是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及作用,这样的简单教学不仅留给同学更多地学习空间,也更能将这篇诗词以同学的记忆方式深刻的记在同学的脑海中。

二、加强师生互动

“师生沟通,课堂互动”是一个确立师生关系和师生活动的重要概念。课堂教学中,无时不真实地存在着师生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特别是在课堂上的互动,这种互动关系本身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这种模式的着眼点、着力点、落脚点都是学生自主、积极、 有效的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出一种出自内心的自觉接受和相互维持的生活的质,把基础定在尊重人格,把传道、授业、解惑看作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沟通。在高中语文诗词鉴赏中师生互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这个环节充分地弥补了诗歌的不易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 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协同作用,所以在学习中有任何的不明白都应主动与老师交流,并且教师更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教学,主动地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积极欢乐的氛围,使生硬拗口的古诗词成为有趣的教学内容。

还是以《定风波》为例,我们融合了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在把诗歌翻译成现代文的环节中,教师可随意让某些学生现场进行描述,当然在描述过程中尽量不要打断学生的描述,即使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偏差,也应该在之后请另一位同学来进行纠正,充分地将师生互动最大化,尽量做到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对这首诗词都有一定的理解与记忆,在愉快的氛围当中提升课堂效率。

三、总结

现在,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诗歌的人文价值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古代诗词鉴赏也成为中学语文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诗词鉴赏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升课堂效率,传统的死记硬背式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 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革新教学模式,积极发挥学生的鉴赏主体作用,并通过创新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赋予学生自主的诗歌鉴赏情操,在采用创新性教学模式的配合下,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主动性,最大化地提升诗词鉴赏课程的效率。

古诗词意境鉴赏例谈 篇2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二、分析思路

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1、解读全诗,勾其玄要。要总体把握意象、形象的特征(什么景、什么地、什么时令、什么人、什么特征).2、理清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的关系。有时诗中所描写景物比较复杂,要分清景物间的主从、详略、先后、虚实、动静、点面等关系,分清景与情之间的并列、因果、互衬、交融等关系。

3、分析写景技巧,主要从三方面考虑:层次角度(时空顺序、动静虚实、色调冷暖、点面等),遣词造句(炼字及修辞手法),具体技巧(渲染、烘托、白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等)。

4、体会意境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表达志向,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等。

5、语言组织:先分后总,联系诗句,分条作答。

三、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或指出描写的具体景象、意象)。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注意两点:一要忠实于原诗,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意境)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常见失误】

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常用术语】

雄浑壮丽 雄奇险峻 辽阔苍茫 清幽明净 闲适恬淡 恬静优美 萧瑟凄凉

孤寂冷清 肃杀荒寒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虚幻飘渺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 宁静恬淡 安谧美好 清净悠闲 冷森幽僻 凄清冷落

萧疏凄寂 淡雅闲适

和谐静谧 开阔苍凉 深远绵邈 高远辽阔

沉郁孤愁

四、答题示例 【例题1】(2012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䴙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

问: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答】(步骤一)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 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步骤二)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

(步骤三)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题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步骤一)全诗选取了商山旅店早起赶路时的所见之景: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枳花,描绘了一幅旅途之人早行图。

(步骤二)用昨晚温暖的梦境“凫雁满回塘” 来反衬旅途的清冷,营造了一种孤寂冷清的意境。

(步骤三)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的思念。【题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问: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鹜“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题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问: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题7】

〔双调〕 大德歌 · 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问:这首元曲中写了哪些景?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古诗词意境鉴赏例谈 篇3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人作诗作词,十分重视意境。意境就是将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诗中的景物融合所营造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意境由情与景构成,景即所谓的意象,是诗词中描绘的景象,“一切景语皆情语”,其中蕴含了作者的感情。解读古代诗词,从理解“意境”入手是一条捷径。所以,诗词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意境美的欣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在诗词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情感朗读体味诗词意境美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以说,“读”是诗词欣赏的基础。通过多读多背,学生能够获得对诗词的感性认识,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通过大声朗读,学生能够在大脑中形成诗词呈现的景物的画面,从而更快领略意境美。如杜甫的《旅夜抒怀》:“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我们只要大声地朗读,在感受古诗的音韵美的同时,还原古诗在特定背景下描绘的景象,就可以初步感知诗词的意境美,从而初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诗词的前两句中,我们可以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看到他夜不能寐,从危樯独夜的意境中查知他漂泊中的危难感和孤寂心。而我们在朗读时也要读出这种孤寂冷清的意境和漂泊孤独之情。再如岳飞的《满江红》,我们阅读时就要读出词人表达的对敌人的无比愤怒和仇恨,以及对还我河山、振兴宋朝充满信心的壮志豪情。语气语调要高昂激奋,气势要宏伟壮阔。

二、丰富想象体会诗词意境美

在中国古代诗论中,强调诗词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至虚而实,至渺而近”。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提到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即指诗人只有通过想象达到“笼天地于形内”,然后才能“挫万物于笔端”,写出脍炙人口的诗篇。诗词是灵动的、美妙的,阅读古典诗词,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去感受,去领悟捕捉意象,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去品味诗的意境美,想象和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

因此,在古典诗词审美教学中,教师巧妙地点拨将有助于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再现诗词的艺术形象。而教师自身对诗词的体验感情的深广度将决定学生想象的深广度。教师发现诗句中的“言外之意”越多,意象就越有可能通过教学中的点拨传递给学生,触发学生的灵感。如果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所教授的诗词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那么诗词中描绘的形象就会更美妙地浮现在学生的脑中,学生就容易进入诗词的意境。如针对王维的《山居秋瞑》的教学(“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可设计以下问题: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哪个季节什么地方的景色,为什么说山是空的呢?这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呢?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写到哪些意象?置身这样的环境中,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更容易找到突破口,同时也降低了想象的难度。

但必须注意的是,老师的点拨绝不是填鸭式地传授,老师只是学生发挥想象力的引导者,而欣赏诗词的重任仍要学生自主去完成。

三、 把握艺术技巧欣赏意境美

很多诗人在诗词中都用到了一些艺术技巧。如《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用了拟人的手法告诉我们,那一轮明月是伴随着海潮一同生长的,仿佛明月和潮水都具有生命,她们像一对姐妹,共同生长,共同嬉戏。再如《琵琶行》中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拟声词“嘈嘈”、“切切”使音乐声音具体化;用 “大珠小珠落玉盘”作比喻,把琵琶弹奏出的音乐声诉诸听觉意象与视觉意象,让人更具体地感受音乐的美妙。诗人精湛的艺术技巧,使读者进入一种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广阔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诗词欣赏中逐步掌握其中的艺术技巧,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侧面深入地欣赏诗词的意境美。

四、比較欣赏领会意境美

诗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差异以及生活经验、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决定他们的作品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读李白的诗,可以感受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气势;品杜甫的诗,可以体会到“大蔽天下寒士惧欢颜”的爱国之心;读苏轼的词,宜于铁板铜琶,高唱“大江东去”;读柳咏的词,宜于浅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不同风格的意境进行比较欣赏。通过大量诗词的比较阅读来拓展学生对意境的鉴赏层面,对于培育学生的诗词素养,培养学生分析、把握诗词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王国维曾经说过“词以意境为最上”,在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中,我们应该从意境入手,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自由快乐地畅游在诗词展现的美丽世界和天堂里。

例谈高考古诗鉴赏的规范 篇4

古诗鉴赏只有做到“两意”方能规范答题。“两意”:一是指切中题意,二是指词能达意。所谓“切中题意”,是指答题首先要吃透文本,其次要研透题干,最后还要参透命题旨意,做到“四读二看”。所谓“辞能达意”,是指答题一定要注意流程,要做到分点论述、思路清楚、条理清晰,完成“三答”。

一、“四读”

1.读文本。

读懂文本是答题的根本保障,以全国卷Ⅰ12题(2)小题为例。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诗的后两联,作者先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由此引发“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进而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2.读作者。

“知人论世”是古诗阅读解题的一把钥匙。联系作者的身世境遇、思想品格,能更确切地理解诗意题旨,进而准确答题。比如,20上海卷16题是赏析王安石诗颈联中“雪”和“朱”的表达效果。答题时,只要能联想到王安石改革的艰难困苦和最后遭遇失败,便可领会诗人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慨叹仕途坎坷,年老色衰的境遇。

3.读题目。

古代诗歌中,有的题目就是主旨,有的.题目则标明了所咏物象,有的题目则寄寓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从中,我们可以获取有用信息。比如,年福建卷7题是选用杜甫流落四川时的诗歌赏析表现手法。答题时,我们就可以从题目“漫兴”中获取相关信息。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 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4.读注释。

粗心的考生常常会忽视文本后面的注释。其实,不起眼的注释里时常包含答题内容,有时甚至隐含着命题的旨意和答题导向。比如,要回答2008年安徽卷12题(1)小题就必须结合作者人事遭遇的注释。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

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

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二、“二看”

1.看题干。

严格按照题干要求答题十分重要。只有答题的内容、答题的形式、答题的角度和答题的数量都要看准想透,才能提高答题质量。譬如,答题2008年浙江卷16题⑵小题,就要既要分析内容又分析首联的写法特点,漏掉其中一个就会少一半分。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日暮倚杖水边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

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

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

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

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2)小题答案:内容包括: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特点有: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2.看分值。

俗话说“看菜吃饭”,这其实也是对看分值答题的形象比喻。具体地说,就低分值的题要简要回答,高分值的题要详细回答,大分值的甚至须要分点赏析。比如,2008年各省市高考古诗鉴赏题中有8分的题(一般为两道4分的赏析题),也有6分的单独赏析题(4分和2分的两题)。

三、“三答”

所谓“三答”,就是答题的三个步骤,即一要简要回答题干要求,二要具体回答文本例子,三要概括回答要点作用。题干要求联系全诗进行赏析的题目,更须要按此流程答题。下面以2008年全国卷Ⅰ12题(2)小题为例加以说明。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例谈于古诗词鉴赏中汲取写作技巧 篇5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 写作技巧 同步提升

我国的古诗词历经数千年的传承,所涉及的题材极其广泛,其创作手法也非常多样,凝结着古代文人先贤精湛巧妙的写作技巧。而如何让学生在鉴赏古诗词中汲取写作技巧也是广大语文教师长期探究的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在鉴赏古诗词中汲取其所蕴含的写作技巧,对于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是一条可取的捷径。以下,笔者举例浅谈一些自己的心得。

一、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经常要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选择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描景物,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态、感受和情感,把这种写作方法常谓之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等。在抒情记事类文章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更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描写。恰当的把人物描写与客观环境描写结合起来,让环境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于情景交融中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

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章法严谨,用语流畅而工整,把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抒发抒巧妙融合,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了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笔者在指导学生完成这首古诗的鉴赏后,接着就这首诗的写作方法给予了学生对记事抒情类文章在写作技巧上的指导,着重引导学生掌握于写景中抒情,将抒情与写景互衬的写作方法,并设计了习作——《美好的校园生活》,结合本次习作的主题,我首先引导学生提炼概况可激起学生写作灵感的关键词,有的学生提炼出了“美好——难忘——友情”,有的学生提炼出了“美好的校园——感人的故事——奋进”……通过鉴赏、设疑、构思、提炼等一系列活动,学生顿时有了自己的创作思路,然后让学生打开自己的语言积累库,选取优美恰当的词语、借助适当的修辞技巧、运用寓情于景的方法、发挥自己的写作潜能,结果全班同学的本次习作效果令我惊叹,既是平时懒于习作、语言功底较弱的学生也写的非常生动,表达出了自己对校园生活的真情实感。

再如古诗《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被无数读者所称赞的千古绝唱,同样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借景抒情写作方法的典型诗作。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勾画出一幅秋郊夕照旅行图,意在抒发作者内心的哀愁。但诗中并未直白的叙述作者的愁思,然而一处处景物却在气氛上刻画出一种苍茫凄凉的意境。旅者那种思乡的愁绪,旅途的孤寂跃然纸上。从诗作中不难看出作者运用的正是通过景物来衬托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

二、虚实巧结合——给文章增添不一样的精彩

虚实结合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正如国画中的明暗对比,唱歌中的轻重缓急一样,就是通过这种虚与实的结合达到一种变化起伏之美,从而赋予被表现事物丰富的内涵,而在写作中运用虚实结合,可以使虚景与实景得以补充映衬,相得益彰,引发读者想像,从而引起审美的体验,使文章产生不一样的精彩。

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片段:“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笔者在指导学生深入鉴赏《桃花源记》的文本中,使学生理解了作者借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此文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围绕《桃花源记》在写作上的技巧,笔者在接下来的习作指导中,让学生进一步领会作者虚写与实写相结合的写作技巧,如何巧妙地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此文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景物描写令人难以忘怀。而且此文的结构也颇为巧妙,开头将文本主人公的时代、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文本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神奇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陌生,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也正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就运用了这种技巧,文章先实写,在车站上亲眼看见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写得很具体;然后在结尾巧用虚实结合:“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里只有一句话,通过读信,激发情感,热泪盈眶,联想外貌,再现形象,将远距离的人物拉至近前,既表达了作者急切盼望再见父亲一面的思念之情,又强调了父亲外貌的个性特征,突出了人物形象。

再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实写作者和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的内容省去了,隐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介绍。但我们可以通过想像来补充。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人三次写到江中的月亮,但描写月亮的目的却是为了烘托人物的感情。“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了诗人分别之时凄凉的心境。“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烘托出琵琶声美妙动人,引人入胜的效果。“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烘托了琵琶女孤独悲伤的心境。景是实,而通过景物烘托出来的情则是虚。

由此可见,虚实结合的写作技法能把对人或物的虚实描写与文本的核心思想紧密关联,使文本思想更加鲜明深刻,文章意蕴更加优美生动。不难看出,通过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其写作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和写作水平是“一箭双雕”之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古诗词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还是写作技巧上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都极有可借鉴之处。总之,通过指导学生在鉴赏古诗词中汲取写作技巧,不失为一种能让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同步提升的好方法,语文教师不妨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将写作技巧的指导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得到双向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宝童. 古诗词鉴赏中的“导”与“悟”[J].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7期.

[2] 朱琪. 优化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方法[J]. 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3年6期.

[3] 毛秀芹. 浅析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水平提升的策略[J]. 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年7期.

【本文系甘肃省201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首批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立项号:GS[2014]GHBZ001)】

上一篇:降酶治疗下一篇:成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