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可以这样鉴赏

2024-07-21

古诗词可以这样鉴赏(共2篇)

古诗词可以这样鉴赏 篇1

课外古诗词鉴赏, 多年来频频出现在中考、高考语文试卷上, 大多数考生望而生畏, 见而头疼, 往往丢分不少;一般语文教师也苦于不得法, 我也同样走过一段弯路。

这一天去上课, 心中突然冒出一种想法:何不拟一上句诗, 让学生对出下句, 再按对仗规则去要求, 学生定会争先恐后地一显身手。古代皇帝测试文臣才华不正是惯用此法吗?鲁迅先生上私塾时, 博学多识的寿镜吾老先生不也正是这样训练鲁迅的吗?踏破铁鞋无觅处, “灵丹”原来在此处!眼望路边, 一上联迎面送来:“青松迎寒风。”

来到教室, 我故意将“迎”字藏起, 书于黑板“青松摇寒风”, 讲明要求后, 让学生对出下句。但见一个个颦眉蹙额、深思苦虑。过了一会儿, 便一个个舒眉抬头, 面露得意之色, 左顾右盼, 跃跃欲试, 看来都很想一比高下了。我踱着小步一一审视着, 一幅幅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意境画面接踵而至。隋松寅、孙正琳一男一女, 相隔数米却妙思巧合, 均对以“梅花映白雪”, 才思敏捷, 颇有诗味;尹瑞婷“白雪映皓月”, 意境清新别致, 给人以遐想;王邦丞“腊梅点飞雪”, 一个“点”字意境顿开, 极为传神地写出了花顶朵朵白雪而怒放的情景;“漫水结冰凌”出自张明琪的奇思妙想之笔;“腊梅披银纱”来自妙笔生花的高佳悦之手, 名写银纱巧写雪, 又赋以妩媚神秘的风韵。另外高岚旭的“红荷摆清波”, 也别有雅趣, 值得品味。至于蔺雪莹的“嫩柳曳光影”、李孟芬的“绿柳舞飞絮”、吴佳璐的“绿柳舞细雨”、马悦的“绿水曳春光”也不错, 但略逊一色。再如周克凡的“墨荷御烈炎”、房安雨的“飞雪护大地”、李嘉成的“飞雪访大地”再次而下之。当然也有败笔之作, 如有的对为“梅花压白雪”, 客观现实是雪在上花在下, 何以花压雪?我点拨应将“压”字改为“顶”字。这么一改, 不仅合乎生活实际并有了拟人化的灵性与动感。还有的写成“梅花洒银空”, 夸张得脱离实际。任何诗文作品都是反映广义的生活实际的, 只不过是有选择性的将实际生活更集中更高度地提炼罢了。

学生都尽显了才华, 我也不得不露一手。在黑板上句下面补以“飞雪染大地” (其实将“大地”分别改为“田野”、“山野”、“人间”等都不十分重要) , 而又故意省去“染”字, 让学生补一生动性动词。学生所补的“落”、“盖”、“覆”、“铺”、“满”等都庸俗无神韵, 这时我挥笔而就一“染”字, 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轻叹“好!”, 看来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接着我说明理由, 娓娓讲来。一个“染”字幻化为拟人手法, 有飞雪赠送圣洁之意;而我的下句又有反衬青松凌寒傲雪、坚强不屈之特点, 结合上句主旨更集中, 形象更突出鲜明。另外“飞”字又呼应上句“寒风”, 因“风”而雪“飞”, 上下珠联璧合, 浑然天成。

直到这时我才将一开始就给学生设下的“埋伏”和盘托出。我提出上句“青松摇寒风”中的“摇”字似欠恰当, 让学生思索后更换。过了片刻我提问, 结果哑然一片, 我暗喜。孔子说“不悱不启”, 意思是不到学生百思不得其解, 或者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就不要轻意说出答案。我见时机一到, 拭去“摇”字, 随手一个“迎”字赫然而替。然后如同鉴赏下句的“染”字般透辟品味。总之, “迎”也好, “染”也好, 都赋予了拟人化的诗意, 这两个字如同两句中两颗闪烁的珍珠, 相映成辉, 让读者恍惚看到了一株青松, 在呼啸寒风中、冰天雪地上傲然挺立着的情景, 不能不令人望而敬之, 见而感之。平时所说的“一字千斤”、“恰如其分”, 其中另一层意思就是要求字斟句酌, 不可随意乱用。

古诗中的律诗, 其颔联 (三、四句) 一般是要求对仗的, 对仗的两句在意义上或相关, 或相对, 或相反。学生所对的就“意义”和结构这两点来说都是正确的 (只是个别的不合实际而已) , 如实地说他们对得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吹毛求疵的话, 虽然“梅花映白雪”等几个同学的诗句堪称上品, 况且梅花、青松与白雪等三色交绘成绚丽多姿的冬景图;但可惜的是济济一堂的学生, 没有一个写成“梅花凌白雪”的, 一个“凌”字意蕴更深邃, 诗味更美妙, 意境更高远。“凌”字在色彩耀目上更胜雪, 在表现梅花傲视白雪上更有力度, 在舞动寒风, 狂笑飞雪上, 并不略输青松, 两个形象卓然相立, 各有秀姿, 更耐人遐思绵绵。当然“文如其人”, 像女生、性格温善的男生, 一般对出的是优雅恬静的诗句;而像我这样的耿直倔强之人, 往往喜欢的是带有挑战性的句子。因此也难以准确判定出师生的高下之分,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便是此理。

课外古诗词鉴赏, 并非高不可攀之山峦, 凡山必有可越之径, 可翻之途。

高中音乐鉴赏课还可以这样上 篇2

一、就课外而言, 要让学生从各方面入手, 拓宽知识面, 培养兴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与课堂欣赏曲目有关的音像、图片, 也可以协助学生录下与作品有关的音频材料, 配上解说, 形成一个音乐专题的片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同时, 还能使他们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到音乐的美,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比如高中音乐鉴赏之“勋伯格”, 勋伯格的作品以无调性音乐为主, 他的作品风格是放弃调性以及传统音乐中对结构框架的组织手段。根据这些特点, 学生通过自制一些无调性音乐音频, 配上一些简单的表演来表达作品的内容, 认识到原来没有调性一样可以成为作品, 从而进一步了解音乐的神奇之处。

二、就课内而言, 切忌把鉴赏课上成理论课, 要让同学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一, 播放本节课最精彩的音乐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走进神圣而奇妙的音乐殿堂。之后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内心的感受, 而教师要做的就是用肯定的态度去欣赏、鼓励他们, 及时给予评价, 从而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发展。

第二, 在学生复听音乐作品的同时用生动简洁的语言介绍作品背景,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内涵。例如, 我在高中“音乐鉴赏———独特的民族风”这一单元欣赏课的教学中, 通过对蒙古、新疆、西藏三个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阐述, 让学生了解到民族音乐的发展与该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环境以及所经历的历史事件是密不可分的, 鼓励学生去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 激发同学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 从而进一步了解认识各民族的独特之处。

第三,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完成教学任务。例如, 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民歌的类型特点的过程中, 首先把确定各民族民歌特点作为音乐欣赏的研究主题。欣赏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藏族民歌《宗巴朗松》和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时, 我问:“你们能听出它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民歌吗?”学生纷纷回答:“蒙古族、藏族、新疆维吾尔族。”“那为什么同是民歌, 演唱风格却不同呢?”从而使学生自己确立研究主题, 开始小组讨论, 而我仅仅充当引导者:“试想一下, 这三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规律有何不同?”同学们通过分析资料、讨论和研究分别说出了他们的观点, 最终我把他们的观点融合起来, 进行点评式分析。虽然《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和《牡丹汗》都属于民歌, 但由于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不同, 使旋律、曲调、情感上都有各自的特点。《辽阔的草原》是一首蒙古族的长调歌曲, 它的特点是由人民长期居住的环境、经济形态、文化交流形式, 尤其是草原游牧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决定的, 其旋律舒展悠长, 节奏自由, 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宗巴朗松》是一首藏族囊玛, 它是流行于西藏的一首传统歌舞曲, 其特点是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且悠长高亢;而《牡丹汗》则是新疆最著名的爱情歌曲, 新疆维吾尔族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印度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的精华, 形成了维吾尔族独特的音乐风格, 其旋律生动活泼、热情奔放。经过分析讨论, 最终结论是各民族民歌的独特之处主要是由他们的生活习俗、地理环境决定的。这些结论是师生共同研究的成果,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感受到研究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欣赏能力, 学会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上一篇:残疾高职生下一篇:应用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