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古诗词鉴赏

2024-08-25

登高古诗词鉴赏(共6篇)

登高古诗词鉴赏 篇1

《登高》古诗词鉴赏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鉴赏】

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登高古诗词鉴赏 篇2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语文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这句话没错,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点公说婆说的味道,因为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在课堂生成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体现,教师主导作用能否发挥,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判断:学生思维能否有效激发,教师预设的目标是否实现。平时在语文课堂特别是在优质课评比中,教师有个误区,一是单纯追求所谓“学生主体”,刻意追求全班参与,要呈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认为没有小组讨论就没有合作,不考虑从深层次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二是教师按照预先设计的目标按部就班,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回答,有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在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中,常常有师生互动是否积极一项。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需要“师生互动”。

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是基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师生对话逐步明晰教学要求,巧设问题运用教学艺术释疑克难的过程。笔者观摩一堂唐诗《登高》的鉴赏课,教师预设的课堂教学思路是:导入—诵读—品味语言——分析情感——拓展延伸。设计的主要问题有:

1.请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2选取其中一个意象,谈谈这个意象的特点(明诗意);3.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抓文眼);4.从诗中读出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析形象);5.促成作者写作这首诗的内、外因是什么?(揭背景)6.这首被杨伦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分析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品味推敲(论艺术)。整堂课的教学结构设计简洁明了,板块清晰,一气呵成,没有拖泥带水。课堂问题的设计安排具有层进性,提纲挈领由浅入深,台阶式的问题设计让学生积极思维,师生对话又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抓文眼“悲秋”,品语言、析形象,深刻体悟杜诗的艺术魅力,准确把握杜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师:请同学们找找首联中的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生:有风、天、猿、渚、沙、鸟六种,修饰的词分别是急、高、哀、清、白、回,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给人一种苍凉之感。

师:请你选取一个意象,具体谈谈这个意象的特点。

生:风用“急”,天用“高”,渚是清的,沙是白的,写出了阔大苍茫的秋景。

生:猿哀鸣,鸟在江面低空盘旋,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师:这跟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有关系吗?

生:悲哀,伤感,痛苦。

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是智慧的对话,要展现出理性思维的力量。诗歌具有“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审美特点,诗歌的鉴赏也不能用一般理性思考逻辑推理进行,所以分析诗歌有时需要“妙悟”,我们自己有时想问题也会“顿悟”,那是自己理解了,但是如果自己不理解,还是要请教别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在诗歌鉴赏中教师的点拨不可或缺。课堂中师生对话的过程,是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转换的过程,是解读文本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积累,人生经验,理解遇到的问题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审美体验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教师的点拨的确很重要,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教师的点拨是在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最好,教师在对话过程中适时地切入,引导学生理解,如“悲秋”的原因,有表、深层之分。请看下列对话:

师:“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结,请你说说杜甫“悲秋”原因是什么?

生:秋天从时令气候上看,草木凋零,天气转凉让人不舒服。

生:作者长年客居他乡,漂泊无定,加上年老多病,登高望远又见到落木萧萧的秋景,表达了他人生的孤独、内心的苍凉。

师:分析诗歌,我们要“知人论世”,杜甫是唐代最优秀的诗人,“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情怀,因此,请问杜甫只是“悲”自己吗?

生:不是,还要了解背景,这时候“安史之乱”已平定,但国家仍动荡不安,国事颓败,内外交困,让杜甫忧心不已。

生:的确不仅仅是抒发人生的艰难,也抒写了时世的艰难。

师:哦,那有没有古代诗人喜欢秋天的诗?

生:有,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生: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师:同样是唐代诗人,两人立意迥异,原因何在?

生:所处环境,个人经历,心情不一样。

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是会心的微笑,是情融的愉悦,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课堂不需要追求表面的热闹,而是重在悟理,悟理需要静默,思想者是静默的。教师提问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能简单地否定不成熟的答案,完美的答案是要有思考过程的。师生互动,课堂对话生成,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教学是艺术,艺术是追求美的,课堂教学也要追求美。通过鉴赏、品味,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得到了成功的愉悦。对话需要预设,但是教师不能以自己设定的答案为圭臬,用这个模子去套,遇到不同于自己的答案急于否定,而是要时刻关注与学生对话过程中碰撞出来的智慧火花,及时肯定,不断修正自己的提问方向。

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历来评价很高,请问“无边”,“不尽”是否显得资余?

生:有这两个词,才显得境界广阔,意韵深远,“无边”,无边无际,“不尽”,无穷无尽,萧萧落叶,滔滔长江,让人觉得气象万千。

师: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情景。(学生思考,用笔摘记)

生: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落,没有尽头的长江奔腾而来。

生:那茫无边际的树叶萧萧而飘落,俯视奔流不息长江之水,滚滚而来。

师:哦,你刚才用了“俯视”,为什么呢?

生:我觉得这两句是相对的,看萧萧落叶用仰视,登高远眺长江不妨用“俯视”。

师:那么,从时令、空间上这两句又有什么不同吗?

生:第一句是说一年过去了,第二句是说一生过去了。

师:噢,“不尽长江滚滚来”与人生有关么?

生:老师,我觉得“不尽长江滚滚来”犹如“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的意象就表示时间的流逝,不就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吗!

古典诗词中的登高情怀 篇3

一、 羁旅行役,思亲怀远

古代文人或是因为求学做官,或是因为贬谪远放,或是因为游历山川,或是因为探亲访友,常远离故土,加之路途遥遥、交通不便,一去就是许多年。诗人们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而倍感羁旅行役之苦、思乡思亲之痛。因此,游子登上高台,极目远眺故土之所在,便成了寄托思念之情的最好方法。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的下阕就描绘了一个游子登上高楼寄托相思的情景。“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思乡而黯然销魂,因羁旅而愁思缠绕,此时的游子怎能入睡?独倚在明月映照下的高楼,眺望故土,然思乡之愁更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欲以酒解忧,结果却是“举杯消愁愁更愁”。结尾两句,使这相思之苦又更进了一层。

身处异地的游子会思乡思亲,而家中的亲人也会思念在外的游子,也常登上高楼追寻游子的足迹,望断天涯,聊寄相思,如李璟的《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无限恨,倚阑干。”思妇怀念远人,在睡梦中梦见了丈夫远戍的边关,然而美梦不常,梦醒之际只能登楼凭栏,吹彻玉笙。笙寒,人心亦寒。这使词笼上了一层孤寂凄清之情。结尾“多少泪无限恨,倚阑干”情思幽深,含蓄不尽,饱含了思妇的无限期待、无穷惆怅和无尽怨恨之情。

在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这“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登高远眺中,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想到佳人或许也在高楼上盼望着我归来吧?她有多少回把别人的归舟当作是我的归舟呢?她可知道,我此刻也正凭依着栏干忧愁不解呢?词人实写游子思乡,虚写亲人思念游子,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笔意曲折委婉,情意却深挚绵长。

二、 人生苦短,感慨身世

登上高台,人的视野自然开阔,所见景象也就浩渺无限。处于壮阔的自然山川之中,人愈觉自身的渺小;与无穷的宇宙相比,人倍感生命的短暂。所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种个体渺小、生命短暂之感,激发了文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探讨,而探讨的结果往往是慨叹人生苦短,身世不幸。所以很多登高诗词都抒发了诗人身世不幸、壮志未酬的悲痛。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一诗正抒发了这种情感。作此诗时,他任池州刺史,正处于一生中困蹶不振的时期。杜牧有着建功立业、经邦济世的抱负,却不被重用,长期远离政治中心。仕途不得志,使作者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苦。诗的中间两联“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表达出作者欲以菊插满头的放浪之俗和酩酊大醉的忘忧之举,来掩盖和消解长期积压心头的郁结,流露出作者的自勉与自励之情。

然而,诗中“须插”“但将”“不用”等词,却又让人清楚地感受到了诗人情感的挣扎。这看似旷达的文字却隐含着作者政治失意的愤激之情。诗的最后两句“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同样通过表面的超然物外,委婉曲折地抒发了心中的不平之气。

仕途失意、怀才不遇之悲在另外一个人的诗歌中也能充分体现。这个人就是诗的第二句“与客携壶上翠微”中的“客”,即张祜。张祜比杜牧年长,早有诗名,但受元稹排挤,未能见用。一个仕途坎坷,一个怀才不遇,两个政治失意、同病相怜之人在这重阳登高之日,借酒消愁,抒发着内心的抑郁不平之情。

当然,还有的登高诗词,在抒发个人不幸遭际的同时,还融入家国之恨、忧国之情。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就是这样的作品。词作不仅抒发了自己寥无知音、壮志未酬的感慨,还流露出了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国事难为的激愤之情。这在抒情上更加深沉悲壮。

三、 时事艰难,忧国忧民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素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追求,他们心系天下,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渴望建功立业以实现个人价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他们这种崇高精神的真实写照。

“万方多难此登临”,身处乱世,登高远望,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家仇国恨自然涌上心头。感慨世事艰难,忧国忧民也成了登高诗词中常见的情思。

例如教材所选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开头两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直书其事。“清江水”,即指赣江。“行人”,即当年金兵入侵江西而逃难路经造口的人们。在词人眼中,这激流澎湃的清江水仿佛是逃难行人的伤心之泪,作者“借山怨水”,流露出了国运艰难、忧国忧民的感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词人登上郁孤台,向北遥望故都,然而青山阻隔,不能望见。这里词人以青山阻隔喻指当时主和派的阻挠抗金,写出了自己满怀的忠愤之气。“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虽可遮挡故都,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东去的流水。词人以此表达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广大爱国志士坚定的抗金复国之志。“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传说鹧鸪飞必向南,而不北往。一说鹧鸪啼声类似“行不得也哥哥”。作者这里借此种禽鸟表达出了对南宋统治者不思北伐、主和派阻挠恢复大业的不满。

此词一波三折,抒发了作者对于抗金北伐不遂、收复失地不成的巨大悲痛。万云骏评此词说:“此词能从特殊显示一般,通过登山临水的形象概括了当时人民的共同愤慨和时代大悲剧。”①

四、 历史沧桑,怀古伤今

“抒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这也是登高诗词中的重要题材。文人士大夫对登临处比较讲究,所登之地不是当地名胜,就是饱经沧桑的历史遗迹。登上这样的地方,诗人仿佛穿越了历史,和古人隔时空而相见。因此诗人们往往会感怀历史沧桑,凭高吊古,在今昔对比中引发无限感慨,也更清醒地认识了现实人生,借古讽今,引以为鉴。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天冶县东,处于长江中游,三国时曾是吴国重要的军事要塞。诗的前两联是怀古叙事:“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途经此处,面对这奇伟竦峭、横亘数百年的古代军事要塞,他登临远眺,五百年来的沧桑历史袭面而来,他不禁想起当年西晋大将王濬率水师从益州起兵、东下伐吴的古事。

当然作者所凭吊的不只是吴国的兴衰,“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亘古不变的自然山川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兴亡盛衰。人事变动和自然永恒的对照中传递出作者对于国家兴衰皆由人事的思考。正如刘禹锡在《金陵怀古》中说的那样:“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诗歌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由怀古而感今。如今国家统一,天下太平,往日的军事堡垒也已废弃不用。这看似庆幸太平盛世的言语背后,却有着作者深层的隐忧:国家安定不易,六朝覆亡的教训应引以为鉴。这样看来,这两句诗与其说是在赞美,不如说是在提醒与告诫。

在教材中,类似的诗还有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与朋友登上岘山,凭吊羊公碑。羊祜的名垂千古与自己的无所作为,两相对比,不由悲从中来,吊古而伤今。这首诗“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也是登高怀古诗中的佳作。

登高为普通百姓提供了祭祀祈福、家人团聚的机会,登高也为文人骚客提供了审视人生,生发情思的机会。登高作赋虽不能彻底排解忧思,却丰富了登高的文化内涵,为我们留下璀璨的诗词篇章。

杜甫作品《登高》原文及鉴赏 篇4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来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死于舟中。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汉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他出生在襄阳(河南巩县)的一个“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也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等特权。但他一生经历坎坷。

他七岁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他二十岁起,开始了先南游吴越,后游齐赵。十年壮游期间,他饱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使他早期诗歌也带有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唐玄宗天宝五年(公元746),三十五岁的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这也使他看到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和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

直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才得到“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富县羌村(陕西境内),只身投奔在灵武(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公元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上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他屡遭贬斥,更深入地了解了百姓的疾苦。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为他创作《春望》、《哀江头》、《北征》和“三吏”、“三别”等提供了素材,并使他的诗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公元759年,他抛官弃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诗。

【作品简介】

《登高》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登高》在杜甫的律诗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清代的学者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明代的胡应麟在《诗薮》中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原文】

《登高》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解】

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其遗憾。苦,极。繁霜鬓:形容白发多,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犹言困顿,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韵译】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写作背景】

杜甫的《登高》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作品评价】

《登高》在杜甫的律诗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清代的学者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明代的胡应麟在《诗薮》中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胡应麟云:杜“风急天高”一章56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诗薮》)胡以梅云:对起对结,浑厚悲壮,大家数。此在夔州所作。江山境界,能助诗神。“风急天高”,极得登高之神情。(《唐诗贯珠》)

沈德潜云:昔人谓两联俱可截去二字,试思“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成何语耶?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李瑛云:前四句凭空写景,突然而起,层叠而下,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澎湃潆回,不可端倪。而以五、六句承明作客,登高情事,是何等神力!末二句对结,“苦恨”与“新停”对,“苦”字活用。(《诗法易简录》)

【评析】

杜甫的《登高》是在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诗人病卧夔州时所写。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后人推为古今七律之冠。

此诗选自《杜工部集》,是杜甫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旧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讲解】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可惜严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首联两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且句中自对,无一虚设。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风急”,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猿啸哀”,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当地民谣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颔联为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它的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悲凉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我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语言极为凝炼,乃千古名句。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我常恨鬓如霜白;浊酒销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开篇《楚辞》般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苦恨”,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潦倒”,犹言困顿衰颓,狼狈失意。新停浊酒杯:一般解释为戒酒,不妥。“停”是表示某种动作状态延续途中的一时中断,这一句是说,我一人登台,独饮浊酒,无亲朋相伴,慢慢举起销忧解愁的酒杯,停在嘴边——我的身体已承受不了啦,至今饮酒不断、未曾有过停杯体验的`我,不禁为自己身心之衰感到愕然。新,指初次出现。“浊酒”是相对于“清酒”而言,是一种带糟的酒,就像今天的米酒,古时称之为“醪”。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律诗很特别,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写景而言,有工笔细描(首联),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有大笔写意(颔联),传达出秋的神韵。抒情则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难怪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赏析】

杜甫《登高》虽是一曲悲歌,但毫无哀婉自艾之心,悲途末路之感,相反却激昂悲壮,壮怀伟烈,一扫凡冗,独标雄奇,隐然有凌云之意,每每读来都不禁让人为之气夺。胡应麟誉之为千古七律第一,实不为过。

初遇《登高》,至于今日,弹指二十三年,总是想书写一下对《登高》的观感,但数次提笔都茫然不知所云怅然辍笔而退,扪心自问,以我的才力学识,想要说清登高的好处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当初上海辞书出版《唐诗鉴赏辞典》,兴兴然翻找《登高》的鉴赏,却发现通篇只是翻扒了胡应麟的分析,舍此殊无新意乏善可陈,便又悻悻然撇在一边。后来又见过一些鉴赏分析《登高》的文字,虽不乏可观处,但也都流于泛泛,用比较普遍的说法分析十分特殊的《登高》,其言不及意难以搔到痒处也就可想而知了。于是自己不免又要不自量力地提起笔来,试着说说对《登高》的理解,虽不敢说搔到痒处,但异于二三子者还是不忍珍为敝帚的。

个人以为,《登高》的特殊处在于寥寥八句,书写秋气悲怀,上不得仲宣《登楼》,下不济永叔《秋声》,却另标新意,壮怀激荡,读来不禁令人气夺,声势气魄何至于此?其间自然有杜甫心绪操守气节风骨,自然也有章法格局起承转合,二者缺一,断不会如此非史非野,于文质彬彬之间彰显如此强劲的震撼力。杜甫自称早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自诩晚年“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如《登高》这样举重若轻,随意挥洒竟然卓然成恢宏之势的神来之笔,想便是杜甫老去浑漫与的潇洒风流的真实写照吧?

《登高》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颠沛夔州时期所作,其时安史之乱虽然平定数年,但关河以东局势越发混乱,肘腋之间宦党日强朝纲日废,后庭方寸吐蕃弄强回纥嗜欲,天下大势实在悲观。杜甫满腔爱国热情,一身耿骨义气,不但客寓夔州,而且沉疴日起,惶惶终日,自认重见社稷光耀朝纲振奋天下益安苍生乐享,怕是此生无望他生未卜,其萧索落寞悲愁苦涩可以想见,正是这种绝望孤寂悲苦无端的心境,在767年那个秋天,直接催生出千古七律第一的《登高》。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登高》其诗,八句皆为偶句,在律诗中已属少见,而其信手拈来,卓然成章,巧夺天工,全无痕迹,似无心为之,竟浑然天成的通脱磊落,又足令赏诗者击节赞叹做诗者废然忘返。下面我就从结构上逐句分析一下,以资方家斧正。

全诗以“风急”起句,不但抓住了了夔州峡口高秋之际的自然气象,更直接映衬出诗人心绪起伏波澜跌宕的主观情景,直接把读者带入诗人壮怀激荡的精神世界中。接下来的“天高”为“风急”提供了一个阔大无畴的背景空间,令长风激荡恍如天籁飞鸣,寥寥四个字便已有冲洒天地的磅礴声势,同时更为明确地凸现了诗人长空般阔大的襟怀和疾风般激荡的心绪之间相得益彰的恢宏气魄。但是这不是一种令人欢欣鼓舞的恢宏气魄,而是一种沉郁苍凉,悲壮压抑的恢宏气魄,正是这种沉郁苍凉和悲壮压抑,让曾经唱和着李白那对未来不乏憧憬和向往的不远千里送轻舟的依依惜别的热切猿声,变成了风声呼啸中那痛彻心肠的哀鸣,“猿啸哀”因此成为全篇的题眼。在风急天高的寥廓江天之间,哭泣般的猿鸣仿佛也升入九天,与天风应和共鸣。

如果说“风急天高”凸现了强势的动荡与碰撞,并籍此抒发了诗人胸怀激荡的内心世界,那么“渚清沙白”的静谧舒缓,便如天风激荡猿啸清扬的动感气氛中的一片清淡绿洲,为诗人的驻足提供一个稳定的空间,不但从字义上与风急天高形成工整对仗,而且在意境上也严丝合缝地成为上下偶句,既进一步衬托了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气魄声势,又从结构上到气氛上稳定了全诗的走向。当然诗人悲秋的情怀心绪的主旋律还是激荡的动感十足的,只不过这种静谧的意境将有些暴烈的动感转化为相对更从容更舒缓的有些悠扬的节奏,于是“鸟飞回”就成为水到渠成的静中有动的舒缓过渡。这种过渡将与“风急天高”深深契合的诗人之心直接投射到另一番情景中。

从风急天高到渚清沙白便是全诗第一个节奏,在动静交叠之际呈现出江天一体的深刻和谐的自然节奏,而这种节奏也恰恰是诗人内心深处胸怀激荡又渴望平静的深刻的内在节奏的曲折的投射。当然,这种让人叹为观止的节奏绝不是诗人刻意为之的节奏,而是老去浑漫与后融入诗人生命运动本身的下意识节奏。

紧接着杜甫写下了《登高》中最脍炙人口广为传颂的一句话: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渚清沙白,尽在眼底,飞鸟徘回,举目可及,似乎诗人的心情也因此从天风浩荡的激越中平静下来,但是这种平静不是一种简单的反弹和平庸的失落,继之而起的深沉的压抑感更是让这种悠扬的平静生出一种一默如雷的深邃感和震撼力。无边落木,萧然飘落,道尽了秋意遮天蔽日的苍凉,不尽长江,滚滚而来,道尽了世事蹉跎的沧桑,在尽在眼底举目可及之间,无边不尽陡然而出,直如异军突起,读来不由自主随着诗人一同扩大其心胸,开阔其眼界,不由自主痛感营营小我之渺小,滔滔物议之微不足道。

诗人无意片面描摹自然景观之庞然大象,而是要在壮怀激烈的昂扬主观中寻找自然万象与内心的契合点,这种自我的悲剧意识的彰显突出体现在这个“来”字上。这个“来”字是一个完整充分的主观视角,将天地万象与个人主观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个人主观将天地万象摄收在主观之心中,这个心便是天人合一的大心,而非蝇营狗苟的小心,这个心便是可以容纳沧桑物易世事悲凉的千古同心,这个心便是可以承载苦难面对灾难躬行艰难而不轻言畏难的坚忍不拔的深深扎根于现实主义的伟大诗心。正是这样一个心将《登高》这个普通的悲秋题材熔铸成一个惊天动地烛照千古的激昂悲壮的伟大诗篇。诗人不是远眺无边落木飘落,俯瞰无尽长江东流,一个“来”字,便是无边落木尽入怀抱,无尽长江流泻心田,这种顶天立地的自觉,这种容天纳地的阔大胸襟,使全诗焕然生色,不仅空前,亦复绝后,成为百代千古七律最为第一的绝笔。

当然,这种尽收天地万象的伟大诗心,并非一味收纳容摄的“贪婪”,而是吐纳自如的挥洒奔放。从万里悲秋中,我们看到了那磅礴大气的喷放与张扬。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专写此心此身,心是悲秋心,身是多病身,但是身的有崖与心的无限再一次彰显了诗人的伟大与坚贞不屈,百年极言其去日无多,多病极言其每况愈下,但如此情形,其心不侮,尤心系万里,志念悲秋,恢宏气魄卓然大度不可一言以蔽之。流寓之客,多病之身,尤不能困厄这雄奇壮烈的诗心,江天浩荡,万里间关,诗人的情愫依然深沉宏大,恢宏鼓荡。登台一望,虽然也是故国千里的苍凉感慨,去国怀乡的忧思浩叹,岌岌乎去日无多的绝望孤寂,但无一能遮蔽洋洋乎万里悲秋的天地诗心。

在此我们有必要着重提一下全诗的第二个节奏,那就是不尽长江滚滚来与万里悲秋常作客之间的节奏。滚滚来将天地万象摄收于心中,万里悲秋却形成喷薄而出的声势和气魄,这一收一放之间的节奏,其感染力尤胜于风急天高与渚清沙白那一动一静之间的节奏。一收一放之间,近乎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张则天地万象尽在胸臆,弛则壮怀悲情挥泻万里,吞吐之间,八荒千古,任意为之。正是收摄的壮大,铺垫出喷发的声势,正是无边落木与不尽长江的尽归胸臆,蓄积出万里悲秋的浩荡襟怀。这收放张弛的节奏将颔联和颈联紧密地陶铸在一起,既挥洒自如纵横不羁,又凝炼有力浑然一体。反观后学者,为律诗者大有人在,其颔颈二联不是局促逡巡于井蛙之域就是放任汗漫于乌有之乡,或复言叠意,或不知所云,面对先贤,能无愧乎?

杜甫人称诗之圣者,不能忘俗正是其赤子之心。昊天无极,秋高万里,长风鼓荡,江流千古,病身百年,客寓无期,凡此种种,都不曾磨灭诗人激情鼓荡的诗心,最后诗人还是以其本色道尽了登高悲秋的苦衷与心曲。艰难苦恨,词短意长,既有身世飘蓬的苦闷,更有国事艰难的怅恨,繁双鬓正道尽了诗人半生忧国忧民的内心苦难和亘古悲情。这里诗人并未把世事艰难与身心苦恨区分开来,而是混为一谈同作为繁双鬓的根源,从中我们似乎也略微可见,诗人的忧国忧民的忧思与丧乱无依的个人感遇已经水乳交融,混为一体,正如其赋诗运笔的老去浑漫与一般,他的爱国忧世的圣人之心也不再是主观能动的表现,而成为一种血脉交融的自然流露。这也许就是艰难苦恨繁双鬓之词短意长之最意味深长处吧?它不只是点明登高悲秋的题眼,也是诗人一生人事蹉跎与文字光荣的盖棺式的写照。

当然,最耐人寻味的还是全诗最后一句。这一句与上一句势成流水,而又对偶颇工。早年我曾为潦倒所惑,以为是诗人刻意渲染自己的愁苦艰难,因此以为是全篇瑕疵。后来得知当时杜甫因肺病刚刚戒酒,新停浊酒杯云云是近乎白描的直书境遇,便对此句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前六句激昂震动,势隐风雷,第七句微言大义,以国运身世为憾,寄意深远,都曾一见之下便深深地震撼了我,那么这一句清新自然,率真质朴,实在不是当初少年如我能够深切体会的。在艰难苦恨繁双鬓的萧索中,不得不因病戒酒,想要借酒浇愁也不可得,这个纯粹个人性的缺憾,看似微不足道,但可能是一个人暮年绝望感伤中的最大甚至全部慰籍,这中间的谈言微中举重若轻,无限悲凉,曲笔为之,尽在环中,实在是让人气夺。

况且秋高万里,落木无边,伤时忧世,困病缠身,凡此种种,诗人慨以当慷,挥洒义气,志出八荒之表,神游六合之外,昂然举首顶天立地,吞吐天地的气魄胸襟,去日无多,尤不忘国难之伤,几近乎超人,突然转而为一杯酒感叹,平实亲切,自然真挚,既没有堂堂大言的矜夸,也没有飘飘高世的自许,而是一个平常的多病老人。这婉转跌宕的收笔,不更显得六句奔雷之势一句黍离之情的难能可贵吗?不更显得伟大的诗心生自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常人的惊心动魄与一往情深吗?这一句想要喝酒不可得的慨叹,宛如劫火度尽后的山青水碧,轮回出落后的鼻直眼横一般,每读一次都让我深深地感动,每读一次都让我重新品味太白固不可及,至如少陵又何尝可及的绝望慨叹。

这就是《登高》,或者更确切地说这就是我对《登高》的理解。其实这也是一些点滴之见,我想对《登高》而言还有很多可说,但我才学见识有限,也只能言尽于此了。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将要辍笔,我不免又想起那个老掉牙的称谓,人言太白为诗中之仙,少陵为诗中之圣。后人大多认为太白奔放肆意,飘逸无端,实不可学;少陵信实厚重,出落有据,且积跬步以至千里,可从而学。但学者多肢解少陵,黄山谷“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略得其骨,陆放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几近其容,其他或亦有可观,但总的说来据皮毛之士林比,得神韵之人全无。何以如此?大概因为仙可修不可求,圣可法不可师,一窥门径,便落环中。就像《登高》这样的诗篇,又岂是可随便拿来学习的?

【点评】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大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屡受挫折,生活窘迫,晚年病死在去湘江途中。

《登高》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年杜甫居住在夔州,在九月九日重阳节那天,诗人登高远眺有感,遂写本诗。

前四句重点是写景,但景中亦含情。

开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便从细微之处着眼,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觉到的具体景物。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排列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自然事物,每种事物后边都用一个字或词巧妙恰当地加以形容,“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诗虽然没有一句写登高,也没有一个字点名秋天这一季节,但句句不离登高,字字饱蕴秋意。没有秋,便不会有“风疾”、“天高”和“猿啸哀”的所感;不登高,便不会有“渚清”、“沙白”和“鸟飞回”的所见。诗人将这多种物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立体的空间画面,一幅萦绕着悲凉萧瑟气氲的画面,流露了诗人心中无限凄凉。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在这里从大处落笔,写登临高处所见到的两大壮观景象,犹如影视技术的特写镜头,在读者脑海中形成壮阔无边,波涛汹涌的动感画面——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滔滔的长江之水波涛汹涌,滚滚而来。不仅壮观,更显大气磅礴。这里如同前两句一样,依然没有提到季节与登高,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是非深秋季节所能有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非登高所能观赏和感受到的。此外,“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又和前两句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遥相呼应,承接而来,足见诗人构思之高妙。这两句虽然仍然是在写景,但那“无边”的“落木”,“滚滚”东流的“长江”之水,却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是诗人浩茫心事的真实写照。以上四个写景的诗句,构成了诗人登高时所见所闻所感的整体画面,而这个整体画面恰恰为下文抒发诗人的感情设置了一个典型的大的环境背景。

后四句重点在于抒情,但情中又寓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由前面的明写景物暗含抒情,转为直接抒情,暗中写景。上句写诗人思乡、悲秋和飘零他乡的客旅身世。“万里”,极言思乡情切。“悲秋”,秋季“落木萧萧”的景象出发了诗人身世飘零的悲叹。“作客”,是说身为他乡游子,举目无亲,不得与家人团聚的思亲之愁。又用一“常”字加以修饰,极言“作客”他乡时间之长久,更见思乡思亲之情切。诗人满腹愁苦都紧扣眼前的秋景,可见抒情中暗合秋景的描绘。“百年”,极言年老。“多病”,体弱多病,而更有忧国忧民之痛。“登台”,这是诗中点题之处,登高则能望远,然而登上高处的所见所闻又都是凄凉的景象,非但没能令诗人心旷神怡,反而更勾起心灵深处的哀痛,更何况还是“独”自一人去“登台”呢?这一个“独”字更显其孤独的处境。这两句诗,细致传神地描画出了诗人此时的自我形象,难怪后人千古传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无尽的“苦恨”,暗中再次点明久久重阳登高之事。“艰难”,一是身世的艰难,坎坷,另一是国事和民生的艰难,诗人此时的感情,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愁苦上。“霜鬓”,即白发,是由“苦恨”所致,在着一“繁”字,则更显“苦恨”之情日深。“潦倒”,指体衰多病,愁肠百结,极言心中的愁闷。诗人本已年老体衰多病,却又加上长久在“万里”他乡“作客”,心中无限愁闷。适逢重阳,本想登高消愁,看见的确实满目秋色,结果是愁上加愁,悲苦之情又平添了许多。此景此情,诗人怎能不想起以酒消愁呢?然而却“新停浊酒杯”,因病刚刚戒酒。在这里,诗人的心境与眼前的景色完全交融在一起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表达了诗人登高时的感怀,也构成了前四句所描写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

重阳节登高的诗词 篇5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重九日宴江阴

[唐] 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九日登高

[唐] 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 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登高

[唐] 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唐] 张说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唐] 独孤及

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

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

醉归无以赠,只奉万年酬。

九日雨中

[唐] 徐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

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 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重阳

[唐] 司空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

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

游安乐池亭

[唐] 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

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唐]韦庄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

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

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唐] 王绩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

古诗词鉴赏·元代诗词 篇6

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

揭傒斯

两髯背立鸣双橹,短蓑开合沧江雨。

青山如龙入云去,白发何人并沙语。

船头放歌船尾和,篷上雨鸣篷下坐。

推篷不省是何乡,但见双双白鸥过。

1. 首联是怎样写出两位把橹船家形象的?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题中“触目”为“目光接触到”或“看到”之意,但在诗中有一联却写的是作者听到的,这样写有什么妙处,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青山如龙入云去”一句写得极妙,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3题。

山坡羊

冬日写怀

乔吉

冬寒前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

钓鳌舟,缆汀洲,绿蓑不耐风霜透。

投至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皴破手。

【注】乔吉(?~1345),字梦符。号鹤笙翁。太原(今属山西)人。流寓杭州,一生穷困不得志,浪迹江湖,寄情诗酒。

1. 本曲写怀,显然是从柳宗元那首著名的五言绝句《江雪》脱化而来,但本曲的意境却与《江雪》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赏析“谁人相伴梅花瘦?”一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江雪》中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傲然独立、清峻高洁、坚持自我的人格理想的形象,这首曲子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3题。

一枝花

春日送别

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

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①,谁肯与莺花做主②?

【注】 ①东君:传说中的司春之神。

②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天景物。

1. 这首曲子在元散曲中久享盛誉,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说它“语极俊丽,举世歌之”,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曲题为“春日送别”,但曲子中并没写到送别时的情形或送别的对象,有人说把“送别”二字去掉更好。请结合全曲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赏析“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中叠词的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3题。

水仙子

无名氏

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

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

强登临情思悠悠,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

没来由惹起闲愁。

1. 结合全诗赏析“夕阳西下水东流”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这两句源于哪几位诗人的诗作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全曲最后以“没来由惹起闲愁”作结,余味无穷,“愁”点明题旨,作者用“没来由”修饰“愁”值得玩味,果真是“没来由”的“闲”吗?试作简要分析。

nlc20230902075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这两首元曲,完成1-4题。

普天乐

滕 宾①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

院宇深,秋千系。

好雨初晴东郊媚。

看儿孙月下扶梨。

黄尘②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普天乐·道情

张可久

北邙烟,西州泪。先朝故家,破冢残碑。

樽前有限杯,门外无常鬼。

未冷鸳帏合欢被,画楼前玉碎花飞③。

悔之晚矣,蒲团纸被④,归去来兮。

【注】①滕斌(生卒年不详),一作滕宾,字玉霄,黄冈(今属湖北)人。至大年间(1308-1311)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②黄尘:暗用唐代令孤楚《塞下曲》“黄尘满面长须战,白发生头未得归”句,这里指官场上的风尘。③此句系用石崇的美人绿珠坠楼的典故,以代指亡国嫔妃之祸。④“蒲团”指蒲草编织的圆垫,为僧道坐禅跪拜所用。

1. 这两首曲子都以“归去来兮”作结,似乎都有隐退之意,但两首曲子思想情感上又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两首曲子在语言风格上迥然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叶绍翁《游园不值》中“一枝红杏出墙来”被后人称为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滕曲“数枝红杏,闹出墙围”融化前人名句,铸为新曲。你认为此曲中是用“一枝”好,还是用“数枝”好,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两首曲子中分别刻画了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退 隐①

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仗②立云沙③,回首看山家④。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注】①张养浩官至礼部尚书、监察御史。元英宗至治元年,作者因直言谏君而得罪皇帝,便借口父亲年迈而隐退。这首曲子为他隐退历城时所作。②倚仗:拄杖。仗,通“杖”。 ③云沙:云海。④山家:山那边。

1. 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看山的?看到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云霞,我爱山无价”一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

秋 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 这支曲子运用了哪些意象?诗人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曲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对于表达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仓库管理个人简历下一篇:八年级全套PPT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