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高诗歌(共9篇)
再登高诗歌 篇1
我平野空辽阔,无处可登高。
且上心头望,再上眉梢眺,雁路飘渺。
株艾草无人采,一树桃风空自摇。
若问今生遗恨事,唯独无计伴君老。
去看你了
我去看你了,就在昨天夜里
我没有敲门,我从门缝挤了进去
你睡的好甜蜜,就像一朵芙蕖
可爱的月色拥抱着你的美丽
我悄悄地坐在你的床沿
不敢使劲呼吸你身边的沉寂
因为你的身边躺着一个男人
他睡在你的床上符合道德和法律
我死了,就在昨天夜里
不过别害怕
今天我又恢复了元气
其实你也死了,也在昨天夜里
当你酣然入睡的时候
你的灵魂就逃离了躯体
每个早晨都是我们的生日
每个夜晚都是我们的死期
有了死,生才充满了活力
上面没有天堂,下面没有地狱
魔鬼和上帝都是人造的东西
活着珍惜,死了也不要畏惧
别让我的生命颗粒无收
我用月牙做了一个鱼钩
我把它的诱惑悬垂在你的急流
咬一口吧,狡猾的泥鳅
我已经在相思河畔等白了头
我的心是一片小小的沙丘
它已经荒芜了千万年之久
给我一场雨,给我一场温柔
别让我的生命颗粒无收
再登高诗歌 篇2
于是, 我带着这个疑问翻阅了《现代汉语字典》 (第5版, 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北京第338次印刷) , 了解到了“打”字的用法。“打”字除了作为动词和量词之外, 还可以作介词, 其词义是“从”, 读音是“dǎ”, 例如“打这儿往西, 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打”作为介词时的用法, 我又查阅《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P767, 湖北省新华印刷厂, 1995年5月第2次印刷) 有关“打”作为介词的用法。“打”:介词, 相当于“自”“从”, 用法 (1) 表示处所或方向。例如宝玉道:“才打学房里回来, 吃了要往学房里去, 先见老太太。”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2) 表示时间。例如:打明天开始试车。
结合上面两本字典的解释, 我们可以看出“打”在诗句中显然不是动词而是介词, “我打江南走过”就是“我从江南走过”。可是“打”字和“从”字都是介词, 它们在用法上有什么差异呢?带着这个新的疑问, 我再次翻阅了《现代汉语字典》去了解“从”字的用法。“从”字作为介词, 读音是“cóng”, 其词义有三种: (1) “起于”, “从-----”表示“拿----做起点”, 例如“从上海到北京”; (2) 表示“经过, 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面”, 例如“从他们前面经过”; (3) 表示“根据”, 例如“从笔迹看, 这字像孩子写的”。 (《现代汉语字典》第5版, 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北京第338次印刷)
在比较了“打”字和“从”字作为介词时的用法后, 我还是不能解答心中的疑惑。在百思不解时, 我上网查阅了《辞海》有关“打”字和“从”字的有关用法。“打”〈介〉 (1) [口]∶从———带有北方方言色彩, 普通话里一般用“从”, 在单音方位词前只能用“从”。如:从南到北, 从早到晚, 从里到 (2) 表示处所、时间、范围的起点。如:打这儿往北去;打城里回来;打明儿开始 (3) 表示经过的路线、场所。如:打陆路走, 三天可以到。“从”〈介〉 (1) 自, 由———用作虚词, 表示起点。“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 从自 (自从) ;从马上猛跌下来。
从《辞海》上的解释, “打”作介词时和“从”用法的差异是它们使用的语境不同。此时, 我们如果进一步分析作者的籍贯“河北”和出生地“山东”这两个地名, 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了。打”作为介词, 用于口语且带有北方方言色彩, 而河北省和山东省的方言都是属于北方方言中的华北官话。由于方言是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的符号, 反映着本地域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色、民俗与风情, 所以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 自然而然地使用一些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方言词。从这点来看, 祖籍河北而生于山东的诗人郑愁予在创作《错误》这首诗时, 使用带有北方色彩的“打”字而没有使用“从”字是在情理之中的了。
最后综合《现代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和《辞海》对“打”字与“从”字的解释, 我们可以理清它们作为介词时在用法上的差异:“打”字作为介词, 可以表示经过的路线、场所, 而“从”字则表示经过的起点。因此“我打江南走过”是说“江南”只是诗人漫漫旅途中的一个中点, 而非起点或终点;“我从江南走过”则意味着“江南”是诗人漫漫旅途的起点, 而非是中点或终点。从《错误》这首诗的结尾“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来分析, 诗人用“打”字比用“从”字更容易表达诗歌的主题。所以美丽“错误”, 非“打”不可。
李楠 唯望科室再登高 篇3
他是李楠,总参总医院消化科主任。
1999年,李楠调任总参总院消化科主任时,科室只有7名大夫,20张床位,不要说在解放军医院系统,就是在医院内部也是个不起眼的小科室。而今天的消化科已经有60多人,93张床位,在北京市仅列301之后,为全市第二。且李楠突破性地担任全军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全院综合评比中为内科第一名。目前科内军人医生全部为博士,科研梯队完整。科室获得2009年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和2012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以实干精神带团队
今年56岁的李楠出身于海军家庭,是“老三届”,有10年的时间是当农民、做工人,他是恢复高考后78级大学生,本科毕业时已经28岁。“时间对我来说就特别的紧迫。”1999年任总参总院消化科主任时,李楠已经42岁了,他将这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化为实干精神,作为带领科室前行的基础动力。
科室的成就是与它的自身定位分不开的。现在全院都知道李楠主任不贪财,开的车是全院私车中最差的——有的开就行;李楠主任不管药费,外出吃饭档次最低,大家都知道他请客最多也就是涮羊肉,但消化科科室氛围之好也是全院闻名的,记者采访时所见,从科室副主任到护士全都是直截了当进门谈事,无需敬语,也没有客套。李楠办公室从不锁门,而且房门的钥匙,研究生、护士长有,其他的科室副主任都有,大家都集中到这儿来上外网,打印文件。采访当天,科室里包括一线的护士在内,所有人都在积极地申请总参的科研项目,打印好了就找李楠签字报批。反倒是护士长觉得护士们的项目不必把她写在第一申请人,为此来找李楠主任“诉苦”。
李楠觉得自己做为学科带头人,不能有任何架子,凡事要带着大家一起发展。李楠在科室内鼓励大家都去读博士,一次考不上的他也尽力帮助别人考第二次,因为“每个人的进步都是科室整体的进步”。这样的氛围也影响了合同制的外聘大夫。手心手背都是肉,李楠觉得要给外聘大夫以幸福感,在科室内不但能学到技术,还要有不错的生活,这样才能在团队内感到幸福。而做为军人,李楠觉得应当更看重荣誉感,讲求奉献与追求。对外聘护士随意使唤或者有意欺凌,李楠绝对不允许。消化科的医护人员并不富裕,李楠就总想带大家出去吃一次饭也可以为大家省一次钱,消化科用的都是便宜药,李楠追求的是集体的荣誉与进步。
现在的科室氛围或许就是李楠的毕生所求。
李楠初到总参总院消化科时有几个突出感受:人心散、没有特色,连基本的医疗指标都完不成。凝聚人心靠什么?压服是压服不了的,李楠首先想到了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去说服别人。科室献血他带头参加。用药他带头用便宜药,如果有人认为不进某个新型抗生素就不行,那对不起,你找能让你用这个药的地方去,我们用不起你。因为有集体你才有药,没有集体哪有药呢?同时李楠交待晚上所有值班的主任、副主任医师,面对疑难、风险、半夜三更的会诊、甚至纠纷,最重要的两个字是“担当”,自己要冲在前面,要做年轻大夫成长的后盾。
也有大夫对主任的做法无动于衷的,李楠只好执行制度。晚上会诊有大夫起不来,李楠马上到现场,亲自等,严格执行三级检诊制度,我能做到你做不到,那就要追究你的责任了。李楠还建立了英语教学、查房制度,而且一坚持就是十几年。你要是觉得张不开嘴,那你可以和我一样早起,锻炼之后交班之前学习英语,一篇文献一篇文献地放投影分析,李楠的英语在诸多年青人中不算最好,但他敢张口好提问,其他大夫只好跟上。这个习惯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积累着,直到大家在晋升职称和在海外发表论文时发现其中的妙处后,心情由无奈变为感激。李楠觉得年轻人都有学习向上的欲望,只是容易受环境左右,你坚持正确的有长远益处的做法,那些短视的随波逐流的东西自然就没有市场。到后来每年春天、秋天,团队的集体郊游成了制度;包括对主任在内,大家直来直去地互相指出错误也成了制度。一句话,实干成了科室的制度。
瞄准前沿出成果
2013年全院科室主任竞聘,李楠第四次连任消化内科主任,是全院硕果仅存的55岁以上的“老主任”。李楠总在思考留下自己的原因:“特别优秀算不上,那就只剩下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了”。
要传下去的,首先是学术高度。在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原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樊代明任主任委员的全军消化专业委员会中,李楠是五位副主任委员的其中一员。这一学术高度为医院消化内科在军内的发展营造了广阔的空间,李楠真心希望自己的同事能延续甚至超越这一高度。
其实仅从床位数看,消化内科的发展两年一个台阶,发展得很稳定,这背后是医生梯队和护理队伍的稳定发展。李楠把队伍发展的突破口选在课题上,在确定了科室研究的大方向后,李楠鼓励科室所有医护人员报课题。科室发展的初期,无论是副主任、主治医、住院医还是护士,也无论课题的大小、方向,李楠总是要“霸道”地看一遍,这一“看”从课题的选择到论述的逻辑,从语言表达到PPT的格式都被分析甚至是“批判”得通通透透。整理完了还要专门问对方,你认不认可这样的整理,认可,那就上报;不认可,从头再来。就是这样“家长式”的“手把手”课题整理,迅速地提升了整个团队的科研素养。一个人的东西经过二三回“整理”,李楠就绝不再做一个字的改动,还要专门把作者叫来面对面地表扬:这个课题报告写得太好了,大有长进,我已经不知道要怎么改了。李楠本身就是军区消化内科课题项目的评委,常年与各种标书打交道,他不知道怎么改,其他的评委一看肯定是好课题,每报每批,科室的学术攻关热情空前高涨。
除了科室既定的两大研究方向:炎症性肠病和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李楠也决不压制同事们的“突发奇想”。科室的秘书翟俊山观察到入伍军人幽门螺杆菌地检测及入伍一年后该指标的检测有复杂化的趋势,大家都在向超前的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高分子生物学方向思考。翟俊山觉得没有必要,他开展逆向思维,想到了最原始的吹气检测法。李楠一听觉得既有创意又非常地简单,就鼓励他到院里申报课题。结果在课题答辩时,其他评委也觉得“眼前一亮”:“太适合部队的实际了!”马上全票通过。
陆陆续续积累下来,2009年科室一年获得两个奖,SCI论文在全院单科室名列第一,开创了总参总院内科科研的先河。为了不使科研工作孤立地开展,“在临床中发现课题”也是消化内科不成文的规矩。这个导向催生了一大批特色项目,比如门静脉高压的联合介入治疗特色,在北京第一个建立了门静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急诊救治的绿色通道,还获得2009年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采用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综合治疗炎症性肠病,形成技术特色并影响到全国16个省市患者,形成的技术特色并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等5项资助;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微创治疗是重点项目,因为形成了基础与临床的紧密结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吴阶平基金会课题资助、并荣获了2012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强调军事应激与消化科临床科研工作的方向获得军队“十一五”面上项目支持和2011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等等,数不胜数。
这些项目突破,也带动了科室同事人生的进步,年轻的科室副主任成长起来。整个科室早上学英文,白天忙工作,晚上都在加班加点写论文、做实验,李楠每天最后一个离开,看到沸腾的科室慢慢安静下来,他的心里特别踏实。
百尺竿头再登高
消化内科的临床工作风险不小,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更是如此,又要鼓励年轻人做,出了问题有矛盾是必然的,李楠只能把话说在前面,善后工作做到后面,医生逐渐就熟练了。每每出现了纠纷,李楠总是把患者请到办公室单独面对,先分清事情的责任,该道歉的道歉,该沟通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原则摆在桌面上。科室占理的,病人情绪再激动,李楠也当仁不让,把底子交给病人让他们来选择,最后给他们台阶,双方达成和解。
对待护士李楠也同样用心。在护士长的工作述职中李楠直接问她:“你拴住人心靠什么?”答曰各种制度、福利;李楠又问:“你给护士们介绍过几个对象,成了几对儿?一对没成其他都是虚的,外地护士来北京最大的需要就是安家落户,其它的福利、制度都是次要的。”护士长倒是乐了:“还真成了二对儿。”李楠当场予以表扬。科里的护士也知道李楠讲实际不讲形式,也就慢慢放松、安心下来。李楠觉得护士们周六、周日加班加点,挣钱又不多,每当出现质控问题要扣奖金时,李楠就站出来分担“陪绑”,让大家因为心疼一个“老头子”而知耻后勇,哪怕有人说李楠很直很傻,他也在所不惜。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化内科的临床工作慢慢也变得复杂多元了,成了内科中的外科,在微创内镜技术和消化道支架技术成熟的前提下,2012年就完成了173台手术。十多年来,早上大家学习完吃过早点,7:40准时交班,提前20分钟,一切安排起来井井有条;哪怕住得再近,李楠中午也从不回家,生生练就了靠在椅子上休息的绝活;白天没有时间,李楠习惯了在下班时间后再对一次危重症病人做一次查房。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他,险情能否得到控制,最重要的处置都在前十分钟,前十分钟内主任到了,哪怕病人真的救不回来,家属也能安心,科室也多了一份平安。
再登高诗歌 篇4
——在日照开发区建区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贺词
刘战
(2001年8月25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日照开发区建区十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共日照市委向日照开发区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10年前的今天,日照开发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标志着日照市对外开放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十年间,日照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上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万名开发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在一片贫瘠的海滩上初步构筑起了现代化新城区的框架,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十年的发展充分证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关于开发区发展的一系列决策和措施是符合实际、正确有效的。
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是我市“十五”期间的主旋律。扩大开放的目的是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扩大开放。解决日照市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要靠开放、靠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日照开发区要进一步自 1
我加压,树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体制、政策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在全市对外开放中更好地发挥“窗口”和“龙头”作用,尽快建设成为全市开放型经济的试验区、高科技产业的密集区和率先与国际市场和国际惯例接轨的示范区,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十年是一段历程,十年的辉煌是新的起点。希望日照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发扬敢闯、敢试、敢冒的创新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抓住机遇,开拓前进,为我市的新一轮开放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再没有爱国诗歌 篇5
是怎样的心情,
让借口比情话好听,
红红的脸,醉了心
是怎样的天气,让你的眼睛那么美丽
微笑的脸,无数次出现在梦里
这个冬天这么冷冰冰,
你,那么,冷冰冰,
你和我就像两片云,
一拥抱就会打雷下大雨
你越美好,越遗憾无法再打扰
再没有,柴米油盐的话题,
再不是日夜守护你的士兵,
再没有,旧折子戏的轻言细语,
送去的`玫瑰已苍白,爱还在不在
是怎样的心情,让借口比情话好听,
红红的脸,醉了心
是怎样的天气,让你的眼睛那么美丽
微笑的脸,无数次出现在梦里
这个冬天这么冷冰冰,
你,那么,冷冰冰,
你和我就像两片云,
一拥抱就会打雷下大雨
你越美好,越遗憾无法再打扰
再没有,柴米油盐的话题,
再不是日夜守护你的士兵,
再没有,旧折子戏的轻言细语,
送去的玫瑰已苍白,爱已不再
或许某天,我亲吻香烟,
《登高》的教学设想 篇6
一.诗意起航
由《登高》想到杜甫在23岁时所写的《望岳》一诗及诗中所吟出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 感受他年轻时建功立业、立志攀登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想到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的人生情怀;体会到李白那“惊天地, 泣鬼神”的雄健笔力;想到了王安石在《金陵怀古》中“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 天地初肃。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所展现出的辽远的情韵。古人“登高必赋”, 登上高处的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对自然的怀想, 也就容易产生诗情。此类诗或抒发诗人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我们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及柳宗元的“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中便能体会出这种感情。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 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和旷茫无边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总之, 绘壮景、写豪情、感沧桑是大多优秀“登高”诗的常态。
二.主脉悟意
杜甫的《登高》情感是多层、多元的。说其“悲凉”, 因“风急天高”的空旷;说其“凄凉”, 有“渚清沙白”的色调;说其“苍凉沉郁”, 有“无边落木”的广漠, 长江“滚滚”的汹涌;说其“羁旅孤愁”, 有“悲秋长作客”的无奈。其感情抒发得浓烈, 已达到字字情丰的境界。可以说整首诗无一废字、无一偏字, 对这些“符号”所传达出的情感, 都应让学生自己感悟。
阅读必须从文本出发, 结论必须从文中得出。我看这应成为阅读的一项重要的思维指向。文本是思想感情之母, 因此我们应让学生拎出诗中的一些词语:啸哀—悲秋—作客—多病—苦恨—潦倒。这样, 一个哀怨、凄凉、漂泊多病、穷愁潦倒、悲抑无奈的诗人形象便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如果联系杜甫的一生, 联系他当时的情况, 联系诗歌表现的特点, 便不难发现, 整首诗的感情主脉是“哀”。这是杜甫生命的最后的“哀”音———是对人生的一种大绝望, 对自身处境的一种大悲怜。哀大则心死, 哀轻则悲鸣。也就是说杜甫的这首诗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 在这多层质的情感结构中, 其核心是“哀”———生命中最痛苦而绝望的感情。
三.意象探微
当我们根据这样的思路, 把握了诗人的基本思想感情以后, 引导学生进行意象探微, 则是诗歌教学必经的一步, 否则教学就会有骨无肉。首联诗人为什么对“风”、“天”、“猿啸”有“急”、“高”、“哀”的感觉, 对“渚”、“沙”设以“清”、“白”之色呢?为什么“鸟”儿这样低飞徘徊?这些不正是渲染着一种心境的低沉悲凉吗?也正是通过这些来映射诗人生命中的无限凄凉。由于“哀”的情感笼罩全篇, 首联中一个孤苦哀伤、心境凄惨的诗人形象便凸现在我们的眼前。颔联则塑造了一个秋意浓郁的境界, “萧萧”言树叶的飘零之声, 我们难道感受不到生命的飘零和悲切的哀音吗?从“滚滚”激荡的江水中, 不也能感受到杜甫沉郁苍凉激荡不已的内心吗?“萧萧”之声不绝, “滚滚”之音不歇, 人生的壮志豪情不减, 人生的凄凉无奈不止。颈联用大数目的词, 来写壮阔景象, 正是杜甫壮阔胸襟的写照, 是其心境激荡的显现, 是其博大人文情怀的自然展示。尾联进一步抒发穷愁潦倒的感慨, 一个“苦”字, 就可以感受到杜甫不能为国尽力的那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心境。
四.联读升华
请为我再停留诗歌 篇7
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人间便有多少双眼睛
你走了,我的天空
便不再有星星闪烁
漆黑的夜
我迷失了方向
于是
我为夜涂抹唇彩
让它借助萤火虫的反光
牵引我行走
我走过手掌似的树叶旁
在它的掌心上隽刻你的名字
告诉风记住你
托风捎去对你的似水柔情
我闻着花香
来到你种下的`月季前
为它们撑开一把把小伞
让你在柔情似水里千回百转
只因为雨认识你
雨线倾斜绕路而走
一个人在屋里
把所有的窗户都关上
一盏灯
孤影
看不到照片中的你
打开所有的灯
点燃所有的蜡烛
让光充满每个角落
只因为你曾住过这里
走在时光的深处
无语的夜
你喜欢听舞曲
我把音量调到最高
今晚
只为你一人跳舞
让旋转的舞姿
停留在你的明眸
今晚
只为你一人陶醉
让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装满空荡荡的房间
把难耐的寂寞驱散
充实着你
请不要
在我不经意的时候
再闭上眼睛
希望你永远像现在这样
笑容可掬地看着我
请让我
再牵着你的手
沐浴在阳光下
徜徉在爱河里
相依相偎
慢慢体会你的温存守护你
这一切都不够
放下心结再寻梦诗歌 篇8
我知道,我知道
心灵里的挣扎
我知道,我知道
迷茫彷徨里的迷乱
那不是我想
我依然赤子之心的想望
看到的却是变了的人世间
我迷惘
不知道为什么
一路八年你竟然舍得
不知道为什么
这个时间那么多谎言
不知道为什么
我看不到回家的路
不知道为什么
我没有了方向
我在心碎里艰难
我在迷惘里虚幻
我在虚幻里挣扎
我在挣扎里学会坚强
我重新寻找我自己
寻梦的路上依然坎坷无数
为什么人世间如此苍茫
看不到真情和真诚
是人生的历程还是命运里捉弄
找回自己也经历着无奈的路途
忽然的`清醒忽然的清醒
开始我新的人生
新的人生依然有烦忧
最痛的心结还没有彻底的
放开
祈祷着苍天,叩拜那佛仙
不要再问我诗歌双语对照 篇9
Ask me no more where Jove bestows,
When June is past, the fading rose;
For in your beauty’s orient deep,
These flowers, as in their causes, sleep.
Ask me no more whither do stray
The golden atoms of the day;
For in pure love heaven did prepare
Those powders to enrich your hair.
当六月过去,玫瑰凋残,
别再问我,爱神在哪里。
你的美丽是那么灿烂,
这些花儿,就在他的根部熟睡。
别再问我,是否漂泊
白天金色的阳光;
那是纯洁爱情的天空
那些粉末可以装饰你的秀发。
Ask me no more whither doth haste
The nightingale, when May is past;
For in your sweet dividing throat
She winters, and keeps warm her note.
Ask me no more where those stars light,
That downwards fall in dead of night;
For in your eyes they sit, and there
Fixed become, as in their sphere.
当五月悄然离去,
别再问我,夜莺在哪里
你那甜蜜的歌喉,
在冬季,温暖着她的音符。
别再问我,明亮的.繁星,
夜晚落在哪里;
他们就在你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