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唐诗赏析

2024-05-23

《登高》唐诗赏析(通用11篇)

《登高》唐诗赏析 篇1

《登高》是杜甫晚年在夔州时所作,是他七律诗的代表作,有人称之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被称为唐诗压轴之句。故应该单独上一节课。重点抓住悲情即可达到教学要求。

一、在写景中深沉地抒发情怀

1、景──秋景(春女思,秋士悲)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2、情──悲凉(注意引导与悲伤的细微区别)。

诗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写夔州特定环境,画面惨淡,气氛悲凉。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中深沉地抒发情怀。

萧涤非先生在他的《杜甫研究》中,曾作了这样的阐释:

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当此重九佳节,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只是去登台,五可悲;亲朋凋谢,孤零零的独自去登,六可悲;身体健旺也还罢了,却又是扶病去登,七可悲;而这病又是经常性的多种多样的,八可悲;光阴可贵,人生不过百年,如今年过半百,只落得这般光景,九可悲。

语不惊人死不休。

万──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24岁赴洛阳赶考,未能及第;35岁到长安求取官职,滞留,一再碰壁;43岁获得卑微官职,却又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被困长安;逃离长安,追随肃宗,因为直言又被厌弃;48岁弃官,漂泊直到死在漂泊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之上无人所知。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停──愁闷无法宣泄的愁苦情状。

二、集大成者的诗圣──再命名的压力

(幻灯展示,对比几首诗歌:《登幽州台歌》《登鹳雀楼》)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被称为唐诗压轴之句。

再命名的压力,在某一程度上,也即题材的压力。举《登高》的题材为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出,诗歌的疆土便被他夺去一大片。这里,题材也是有传统的,也经过漫长的积累。陈子昂以强大的力量夺取以往的积累,建立牢固的形象,构成巨大的压力。王之涣带着《登鹳雀楼》来抢占地盘,构成另一个压力。陈子昂的主题被时间笼罩,并且是悲观的(独怆然而涕下);王之涣的主题被空间笼罩,并且是乐观的(更上一层楼)。

杜甫挟着《登高》和《登岳阳楼》,以更强大的力量和恣态,使登高题材形成定局。他既包揽了陈子昂的时间和王之涣的空间,又注入个人身世和家国情怀。时与空,历史与现实互相交错和浸透。陈子昂和王之涣用的都是单镜头,一个静止的远景。杜甫则用上远景、近景、特写镜头,并且不断移动转换,使得两首诗都写得丰富而复杂。

命名的压力,是横的压力。还有一种纵的压力,也即一个个前辈诗人挟着他们各自的横的压力,对后辈诗人构成的层层叠叠的纵的压力。

仅就杜甫的前辈而言,屈原集他以前的传统于一身,成为第一位大诗人;陶潜集他之前的传统于一身,成为另一位大诗人。而陶潜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与屈原完全不一样: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强烈,一个淡定;王维是第三个大诗人,他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发展了山水诗;李白是第四个大诗人,他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跟屈、陶、王都不一样:他是天才。接着杜甫出现了,他的机会建立在他之前的.诗人的机会上:他是集大成者。集大成者出现之后,诗人开始变小,他们开始做那位集大成者在某个方面做得不够,或已做够但他们仍可以做得更多的事情:白居易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往白里写;李贺和李商隐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们往晦涩里写。

当一切题材被写尽了,大诗人也出尽了,诗歌便开始枯竭,由词来接棒。苏东坡之所以还有机会,是因为他已不完全是大诗人:他是集诗、词、散文于一身的大作家。写作出现质的变化。这位大作家之后的作家,又开始变小。至元明清,诗衰竭,词也开始衰竭,诗人变成打杂。戏曲、散文尤其是小说大盛,更重要的是小说使用新的语言:白话文。白话文运动则正式宣告古典汉语写作终结,因为它已衰竭。这不是一厢情愿的运动,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证据是:白话文不是临时发明出来的,而是孕育在古典汉语衰竭的母体中。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某个人是集大成者?难道他之后,例如杜甫之后,不会出现另一个更大的集大成者吗?答案是:如果这位诗人代表了整个民族精神,他就是集大成者。杜甫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不能说屈原、陶潜、王维、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等人代表中华民族精神,他们都只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某一方面。集大成者的伟大,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甚至经过一段漫长时间才会被发现的,因为民族精神是一种很庞大的氛围,整个民族精神不一定可以在一个时代中全部被看到。生活在太平盛世的读者,不大可能完全理解杜甫,只有经过艰难时世,尤其是战争和丧乱,才会更充分地理解杜甫。杜甫的伟大,是通过历代的无数灾难来证明的。而李白的伟大,是任何时代的人一看就看得到的。从读者的角度也可证实这点。一个读者在十七岁读李白,跟在七十岁读李白,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不同。但一个读者在十七岁读杜甫,跟在三十七岁读杜甫,可能就已有天壤之别。顺便一提,中国读者历来有李杜之争,杜甫的时代,就看不到杜甫的伟大。或许我们可以把李白称为伟,把杜甫称为大:伟代表高,大代表宽。李白是塔,杜甫是平原,当我们在那座塔的一定距离内,例如十米至一公里,我们会被那座塔所吸引,而看不到这一范围内的平原或看到但不当一回事。当我们与那座塔的距离越来越远,例如五公里、十公里,则我们将越来越被平原的气势所吸引。

 

《登高》唐诗赏析 篇2

下面以杜甫《登高》诗为例,加以探讨。

此诗写于夔州。时值重九,该是亲人团聚的时节, 可流寓他乡的诗人只能“望远当归”了。他登上高处, 面对辽阔江天, 此时涌上心头更多的是一生漂泊无定的辛酸经历。该如何写出这胸中块垒呢? 他记起了在他手 中用得最 娴熟的律诗,而且是七言,只有它,才能包容下这么多的感慨。于是,一首传颂千古的七律一挥而就。

纵观这首诗, 一开篇,“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是眼前景,又是情中景。以古诗常法起、承、转、合而论,此二句则为“起”,又有起兴的特点。写秋风是“急”,但也是从自身感受而来。从这二句,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一幅画面:年老多病的 诗人孤独 地站在高处,怅望江天,“风急”使诗人更觉凄凉,“天高”又何尝不是孤身寄旅的心情写照,“猿啸哀”正衬心情的凄苦。江边所见是“渚沙清白”,应时序 ;“鸟飞回”是空中景,以鸟的自由飞翔,反衬身羁异乡,不得回归的无奈。

接下来, 放眼远望, 只见“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如果说“无边”是登高望远时视觉从眼前到天边的极限感受的话,那么,“不尽”则是目力得到最大渲泄后, 跌入滚滚的江水, 从天边向眼前流回时内心体验到的震撼。落木无边,长江不尽, 时空交错, 沟通古今。这一既有空间上的辽阔,又有时间上的亘古的天地大观,引发了诗人“念天地之悠悠,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感慨。再以“萧萧”、“滚滚”摹声绘形 ,将一幅雄浑壮阔的景象展现于读者面前。读这两句诗,我们觉着审美信息十分丰富, 这是由词语上内在规律所组成的整体结构表现出来的。

这种新的语言结构形式的突出特征在于挣脱语言的逻辑链条,“颠倒”文句,依据人对景物的非逻辑形态来组合语词,从而使得诗句具有了一种能够感受得到却诉说不清的“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韵味与功能。其蕴含的信息量远远大于各部分词语所含信息之和。这就 是形式塔 心理学上 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审美功能。如将此两句语序做一调整,让其结构改为“落木无边萧萧下, 长江不尽滚滚来”,则给人的是 很平常的 描绘性语句,是对自然景物、物理现象的再现, 很少有诗人笔下的那种给人心灵上的震撼。由此可见,好的结构也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眼前景, 心中景已连续写了四句, 诗人的情绪情感由产生到发展,已是渐趋高潮,但又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如直抒胸臆,则缺少变化起伏,也减了韵味。诗人于是宕开一笔,即“转”过去, 由眼前景想到自己多年的经历, 其凄苦辛酸岂能用言语述尽。既述不尽, 便不说也罢,写写自己多年的行踪算了。“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是诗人一生的真实写照,其中包含着无穷辛酸,供读者细细体味。前人分析此联时,认为有八可悲:他乡作客,一悲也;“常作客, 二悲也; 深秋作客,三悲也;“万里”以外,四悲也;年老登台,五悲也;独登,六悲也;多病登台,七悲也;百年多病,八悲也。

这些寻常诗句, 在诗人笔下, 通过感情化的非逻辑形态来组织词语, 其内涵便大为增加, 从而蕴涵诗人欲吐却吐不出的深藏于言下的丰富情感。

最后的“合”,以“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作结, 将慨叹时局艰难, 年华老大,白发徒增,又多病体弱,穷困潦倒, 欲借酒浇愁而不能的复杂内心尽情表露, 并以此作结, 也为全诗定下了忧时伤己的基调,且表明了题旨。

《登高》,站在唐诗的顶峰 篇3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杜甫三十多岁就患了风痹症。长期的流亡和水上漂泊的舟居生涯,使他的疾病不断加重,四肢麻木疼痛,关节难屈。到了晚年,“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诗人备尝风寒湿三气杂而致疾、痛着不舒、行走不便的痛苦。他的诗作中,有诸多关于自己患风痹病的描写。

公元751年,杜甫滞居长安,病卧客舍。当时长安阴雨连绵,积水生鱼,青苔连榻,蚊虫叮咬,他不幸又染上了疟疾。友人王倚见他形容瘦削,体力不支,忙馈美馔以解饥救病。杜甫后来写诗酬谢,叙述了自己的病况:“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八年之后,他在给诗人高适的诗中也写道:“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寥寥数语,便将疟疾的发病症状准确地记录下来。疟疾的临床特点为周期性定期发作的寒战、高热和大汗,后期多伴有贫血和脾肿大。从杜诗中的描写来分析,诗圣患的是隔日而发的“间日疟”。

杜甫的诗歌中,有许多言及他向朋友乞食求馔的句子,这除了生计穷困以外,还因为诗圣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杜甫在给文学家元结的诗中说:“我如长卿病,日夕思朝庭。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长卿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字,他也是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典型症状。这样一位大诗人,为疾病所困,饮食生活又得不到保障,加上糖尿病的原因,多食而不得,经常处在食不果腹的状态中,这就不难理解诗人笔下惨然呈现的饥饿感了。尽管如此,杜甫仍以“我虽消渴甚,敢忘帝力勤”的胸怀,时时关心人民的饥寒交迫,祈求天子给百姓一个安定富足的社会环境。

杜甫晚年的诗歌中,屡屡言及自己的肺病,如“肺病久衰翁”“高秋疏肺气”“衰年肺病惟高枕”,说明他已患了肺结核。56岁时他便失聪,《耳聋》诗中说:“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另外,从他在临终前一年写的“右臂偏枯半耳聋”“老年花似雾中看”,以及记叙金篦刮眼等诗句来分析,说明杜甫因糖尿病已并发了白内障、耳聋、中风、偏枯、足痿等症。

试想,一位“窃比稷与契”,原想“立登要中津”,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宏伟抱负的诗人,后来百病缠身,落到如此境地,又独自登台,面对苍涼萧条的秋景,其感慨若何!

几人话“登高”

古人以农历九月九日为登高节。这一天,偕家人或友人登高,是一种避邪气、赏风景的风俗。以此为题,古往今来成就了不少诗作。

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其二)》: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崔涂《送友人》: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申欢《兜玄国怀归诗》: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

张谔《九日宴》: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崔国辅《九日》: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缙《九日作》: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七言律第一

《登高》一诗历来为人称道,一直脍炙人口。元人称它“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胡应麟也在《诗薮》中提及:“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登高》前两联写江边秋景。诗人大笔勾勒,写出了天高风急,飞鸟回旋,高猿长啸,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这气势恢宏的秋景,但,笔在景上,情寓景中,在这合于节令,谐于情绪的景物描摹的基础上,诗人那苍凉、悲苦的身世之感流于笔端,写出了直抒胸臆的颈联、尾联。

杜甫《登高》 赏析 篇4

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

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登高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

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 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

登高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

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登高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

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 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 “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

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

登高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

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细细体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无怪乎胡应麟盛誉其为“旷代之作”清代杨论推崇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明人胡应麟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诗薮》)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杜甫登高赏析

2.杜甫《登高》全诗翻译赏析

3.杜甫《登高》译文和赏析

4.《登高》唐诗赏析

5.古诗登高原文及赏析

6.杜甫唐诗《登高》原文赏析

《登高》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5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登高丘,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银台金阙如梦中,

秦皇汉武空相待。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盗贼劫宝玉,

精灵竟何能。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译文

登上高山,远望大海,烟波浩渺,一望无际。传说中那六只天帝派来驮负大地的大海龟被龙伯国的人钓起后早已变成了一堆白骨吧,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不知道有没有流向北极,现在是否还在?大海上波浪滔天,连太阳都被遮住了光彩,仙山上的仙树恐怕也都被摧折死掉了。由此看来,长生不老的神仙之说是不存在的,只害得秦始皇、汉武帝等白白地追求了一番。大海如此深广,精卫是不可能衔一些树枝和石子就能填平的,鼋鼍为梁之说也无所凭据。秦始皇和汉武帝的陵墓早已经灰飞烟灭,这些地方就连牧童都可以随意攀登,盗墓贼经常来挖掘珍宝,他们的灵魂又能怎么样呢?相比之下,如今执政者不顾百姓安危大肆征战,杀人无数,就算建立了不世之功业,又怎能会得道成仙,永垂不朽呀?

注释

①六鳌(áo):传说渤海的东面是无边无际的大海,上面浮着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座神山,山上长有长生不老药。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鳖。

②扶桑:神话中树木名。传说太阳每天在成池沐浴后,渐渐升起,升高到扶桑树梢的时候,天刚刚微明。

③银台金阙:黄金白银建成的亭台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④秦皇汉武:秦始皇、汉武帝。

⑤精卫:传说中的鸟名。据《山海经》记载:炎帝的小女名叫女娃,因在东海游玩淹死,化为精卫鸟。它不停地从西山衔木石,欲填没东海。

⑥鼋鼍(yuán tuó):传说周穆王征越国,在九江架鼋鼍为桥渡江。见《竹书纪年》。鼋,大鳖。鼍,鼍龙,俗称猪婆龙,鳄鱼的一种。

⑦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陵墓筑在此中。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

⑧牧羊之子:《汉书·刘向传》记载,有个牧童在骊山牧羊,有一只羊进入山洞中,牧童用火照明,到洞里去寻羊,以致引起一场大火,把秦始皇的外棺烧掉了。

⑨盗贼劫宝玉:盗贼是作者沿用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诬称。据《晋书·索靖传》记载,赤眉农民起义军曾取走了汉武帝陵园中一部分金银财宝。

⑩精灵:指秦皇、汉武的神灵。鼎湖飞龙: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曾在荆山下铸鼎,铸成后,乘龙上天,成为仙人。其地被称为鼎湖。这句以不能像黄帝那样乘龙上天,表示不可能成仙。

简析

《登高》唐诗赏析 篇6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1.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3分)

2.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中“悲”的三层含义。(3分)

3.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

4。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 ______ 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 _____ 描写,整句属于 _________ 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 _______ 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 ____________的情态,“滚滚”写出了 ____________ 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 ________ ,感情更加 ___________ 。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 _______ 的风格。

(5)这首诗的首联用了什么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请作分析。

(6)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景和抒情是怎样紧密结合的。

7.首联写了哪些景?景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5分)

8.应如何理解颔联的“木”“江”这两种景物?(5分)

9.颈联中“作客”怎么理解?(5分)

10.杜甫为何“新停浊酒杯”?(5分)

1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联共写了六种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12.有人认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中的“无边”“不尽”纯属多余,请你结合诗歌意境的有关知识,谈谈看法。

参考答案:

1.“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汹涌的场景,更能让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感伤。与下联“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答出一点即可。

2.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当此重九节,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只是去登台,五可悲;亲朋凋零,孤零零地独自去登台,六可悲;身体健旺也还罢了,却又是扶病去登,七可悲;而这病又是经常的多种多样的,八可悲;光阴可贵,人生不过百年,如今年过半百,只落得这般光景,九可悲。

3,包含着: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

4.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动静结合; 寓情于景;秋风扫落叶的声态;大江东去的雄迈气势;雄浑开阔;慷慨低沉苍凉悲痛;沉郁顿挫。

(5)这两句从秋风、高天写到江水、沙洲,俯仰结合,视野高远阔大;猿猴哀啸,飞鸟回旋,秋水清湛,沙洲灰白,动静相映,声色并茂,气韵生动。六种景物构成一幅苍茫寥廓的秋江山水图。

(6)前四句描写了苍茫辽远,萧瑟衰飒的深秋景象,烘托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苦,忧国伤时的情怀,情与景和谐统一,创造出沉郁悲凉的意境。

7. 风急-冷 天高-人渺小、孤独 猿啸-哀 鸟飞回-孤独

8. 木:由木及人、生命短暂 。 江:时间无穷,更显人之渺小、生命之短。

9. 此处的“作客”是飘零、流浪在外,客居他乡的意思。

10. 多病,潦倒,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

11.风 天 猿 渚 沙 鸟 “急” “高”“啸哀” “清” “白” “飞回”

12.有此二语,诗的境界更广阔深远,把诗人韶光易逝的感觉、长年漂泊的乡愁、壮志难酬的苦痛包含无疑,用语精当,气象宏伟。

1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笼罩全诗的是一种“悲”情,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猿声哀婉,飞鸟徘徊;落叶飘零,万木萧疏;江水滚滚,韶华易逝;常年作客他乡;一生多灾多病;独自一人登高;时局艰难,两鬓如霜,因病戒酒等,无不体现一个“悲”字。

14、这首诗首联写了哪些景物?其作用是什么?(5分)

答案:风、天、猿、渚、沙、鸟。写出了登高见闻,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所感、写内心之愁做铺垫。

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中的“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6分)

答案:诗人仰望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地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16. 从表达方式上看,诗前两联重在 ,后两联重在 。(每处2个字)(4分)

答:写景/抒情(遣怀)

17.任选两联赏析诗人是如何感秋寄情的。(6分)

答:首联捕捉高天、急风、啸猿、清渚、白沙、飞鸟一组意象,再现三峡肃杀秋景,诗人感秋而心生流寓无依的悲凉;颔联凸显落木、长江两大景象,俯仰间,有宇宙恢弘、岁月流逝、人生末路的感伤。颈联特写万里一老儒,以秋为底色遣怀,即感伤长久的飘泊,又表现老病的孤独。尾联卒章言志,因悲秋而生“艰难”之思,有对自我命运飘零和乱世生民涂炭的无尽忧患。(6分,一个赏析点3分)

二: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C.全诗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但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

D.本诗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尾联两句的对偶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2.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则应该是指_______________。

4.赏析:“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赏析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参考答案:

1.C

2.【答案】C

【解析】C“缠绵悱恻”情感错

3.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

4.这四句诗写了风、天、猿啸、渚、沙、鸟、落木、长江八种事物。诗人分别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在短短28个字里,诗人就描写了八种事物,而每种事物都各有各的特征,而这些各有特征的事物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当时的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5.此联上句写羁旅之愁。“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在前两联写足了秋意之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之时节;“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居无定所的处境。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此联中的“万里”“百年”照应上联之“无边”“不尽”,使上联之景与此联之情融为一体。诗句词简意丰,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的处境,秋季独自登高,更生许多愁绪。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赏析:

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所作的《登高》诗,于公元767年创作。

该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旧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冯唐诗赏析 篇7

1.冯唐简介:冯唐,男,真名张海鹏,1971年生于北京。金牛座。1990年-1998年就读于协和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妇科肿瘤专业,美国工商管理硕士。现居香港,曾就职于麦肯锡公司(McKinsey&Co)。曾为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2011年10月,当选为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CEO。已出版长篇小说《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北京北京》、《欢喜》、《不二》,散文集《猪和蝴蝶》、《活着活着就老了》、《如何成为一个怪物》、《三十六大》,诗集《冯唐诗百首》。

2.诗简介:

2.1成诗时间、出处:出自冯唐《三十六大》之二十四<大喜>里的“其三十”。《三十六大》原为2009年始在男性时尚杂志《GQ》中文版专栏文字集结,计36封公开信:写给小师弟、唯一的外甥、90后、文艺男女青年同志们;致司马迁、马拉多纳、韩寒、唐玄奘并梁思成;甚至写给自己的公文包„„就世间有所感悟的人、事、物们,讲四十不惑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传授“金线”之上的俗世生活。

2.2诗: 无题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3.简析:

3.1第一遍阅读:

第一次读这首诗肯定是理解这首诗的字面意思啦。这首诗就是说春天的时候,干枯的小溪、小河等等,都开始有了水流;花草树木开始由枯萎长出新枝,渐渐变绿,慢慢繁盛;一阵温暖柔和的春风轻轻的拂过十里长的距离;但是这一切的好,都不如你好。初初读这首诗,觉得也没什么稀奇,不过就是首情诗罢了,先写了一堆漂亮的景色,最后以一句“不如你”来反衬出“你”的漂亮。3.2第二遍阅读:

品位遣词造句。字数15字,4443;用字(都是春字开头)。后来读第二遍,开始有点细细品读它的意味。这首诗总共就15个字,以极少的字数表达了诗人想表达的感情,突然觉得这种极简主义的用法,不是寻常人能用好的。再看,诗人前三句都是四个字,最后一句只有三个字,前三句都以春字开头,最后一句偏偏就没有春字,始才意识到诗人行文不拘一格,真不是一般诗人敢这样来写的。前三句句式一致,描写的景象也属一类,最后一句突然改变句式,描写的对象也突然改变,于是在峰回路转间将诗推向了高潮。3,3第三遍阅读:

这个时候,忍不住又从头再来读这第三遍,再细细品味一遍。这一次就开始尝试去体会诗中所描写的意境。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描画诗中所述的场景,自己置身于一片森林中,身旁是潺潺的溪水,花草树木都焕发生机,情不自禁的就会听到鸟语,闻到花香,这时,一阵温柔的微风拂过我的脸庞,我知道这一定是春风,因为夏天的风太过炙热,秋天的风太过无情,冬天的风太过冷酷,只有这春天的风会是如此的温柔,如此的温暖人心。就在我沉浸在这一片美好的景象中时,诗人峰回路转,突然告诉我,这一切温暖的美好的事物,都不如那一个女子美,都不如那一个诗人心中爱慕的女子美。一句“不如你”犹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一瞬间清醒了,明白了,原来先前的一切,都不过是诗人在为了最后这一刻做铺垫,为了最后赞美那个女子而做的铺垫。这一瞬间,诗的感情被推向高潮,而我的心情也跌到了谷底,因为,我不是那个女子,不是诗人爱慕的那个女子,所以,没有人为我写诗,更没有人能为我写出如此好的诗。此时,只能放下书卷,心中萦绕着一丝忧伤,出去散散步,以求能缓解一下。3.4第四遍阅读:

散步归来,又情难自禁的开始想这首诗,这时拿起书来,又读一遍这首诗,这次有点感觉诗人似乎想表达的不是这么简单,并不只是想像那些情种诗人一样写首诗表达一下爱慕之意就算了,似乎还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挖掘。于是又开始再次品读起这首诗来。这一次读完,发觉诗人原来前三句以自然之美来进行铺垫,最后一句以人来收尾,其实真正想赞美的既不是自然之美,更不是这个女子的美,其实诗人想赞美的是爱情,是诗人真挚的爱情,不得不说诗人可能还是有点自恋的一个人。但谁又能说真挚的爱情不是最美的呢?这样的爱情,既是自然的,天性使然,同时又是人类的心理效应,既和自然有关,又和人有关。这时候,才明白诗人的立意原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一点春色难入诗人法眼,一个女子也难入诗人心田,原来是男女之爱,真挚的爱情,才是诗人在赞美的、在歌颂的。3.5第五遍阅读:

待到读至第五遍时,渐入佳境,深入诗的内涵,开始探究其本质。最后才发觉,诗人真正想说的不是春色,不是女子,不是男女之爱,而是:爱没有分别,只要是爱,就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也只有是爱,才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这个时候可以和前段时间的热映电影《西游 降魔篇》进行一个对比,相信大家应该都已经看过这部电影了,有很多评论认为,这是周星驰近年来最好的作品,也是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品。那么我们看到,在电影结尾处,唐僧提到,世间的爱没有大小之分,男女之爱也是大爱,跟此诗的深沉含义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处就不得不再提到作者冯唐,是一个对于佛学有较深入研究的人,所以,才会提出如此和佛教理念基本一致的理念。个人感觉这首诗表达这种“爱没有区别,就是最美”的观念,所使用的方法比《西游 降魔篇》更加的自然与巧妙。大家最终都只是想表达出爱不分大小、种类,爱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事物。电影花了大量绚丽的画面,再加上一个悲伤至极的男女情爱的故事,作为铺垫,最后在结局处,借主人公之口,说出了导演、编剧想表达的思想内涵;而冯唐在这首诗中用的字词常见得不能再常见,整首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总共就15个字,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冯唐巧妙就巧妙于此,用了最朴实的语言,最简单的词语,最精炼的字句,描画出的不过只是一副春天的景色和一个美人而已,根本只字未提什么爱不爱,什么爱美好不美好的问题,初看之下,不过是首普通的情诗罢了。但是不能细细去品位呀,一品位就会发觉越来冯唐此诗是顾左右而言他,本意根本不是在写一个女人,更不是为了赞美什么春天的自然景色,在不用一个“爱”字的情况下,便将爱的最高意境和爱的本质,诉说得如此贴切,不得不惊叹其用心的巧妙,也恰恰是这种简单的表现更好的暗示着爱其实是简单的,简朴而纯粹的才是最美的,这也就是天工造物,大巧不工的意思了吧!

同时,冯唐还通过此诗,将读者很自然的分了类,有些人读着就只是首情诗,有些人看到了其中美好的爱情,有些人则看到了其中的爱的本质,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读者本身的素质不同,(当然,这种素质,既有后天学习到的素质,也有天赋在其中,)当读者读了几遍,品位到了什么,体会到多少,都尘埃落定之后,不同世人之间的素质,便立刻高低立判,浮夸和沉稳立分,一览无余。虽然冯唐这一手是有点残忍,但也不失机灵之感。一首短短的小诗,便可将人们划分出三六九等,不得不惊叹作者的聪明呀!

唐诗赏析 篇8

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一胡一 虏,良人罢远征。

【注解】:

1、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2、玉关:即玉一门 关。

3、虏:对敌方的蔑称。

4、良人:丈夫。

【韵译】: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 。

什么时候才能把一胡一 虏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赏析】:

李绅《悯农》唐诗赏析 篇9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悯农》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言】

唐代诗人李绅所写。《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中唐诗人李绅年轻时所作的五言古诗。 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流传甚广。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ū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为餐了。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翻译】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同情。

2粟:(sù)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

3犹:仍然。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

【翻译】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赏析】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

经典唐诗宋词赏析 篇10

《侠客行·赵客缦胡缨》

【唐代】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赏析:《侠客行》是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开始:“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仅二十个字,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但当时游侠儿的气势、风貌,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目前了。因为诗人并不是为物而夸张的写物,而是处处着眼于人的精神气势而写物。

“缦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

《寄黄几复》

【宋代】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赏析: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不那么容易。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

“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

《荆轲歌 / 易水歌》

【先秦】佚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赏析:“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

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风雨》

【唐代】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赏析:李商隐一生羁旅漂泊,宦海沉浮,不得重用,饱尝世态炎凉。遂借风雨以起兴,抒发抑郁悲愤之情。

作者一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四处漂泊寄寓幕府,穷愁潦倒,全诗喟叹深沉,词哀情苦。

《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代】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赏析:自古诗人多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酒量不在李白之下。陆游满襟衣的酒痕,正说明他与“诗仙”、“诗圣”有同一嗜好。

诗人“细雨骑驴”入得剑门关来,年过半百才过上一段“铁马秋风”的军旅生活。诗人自叹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调侃自己。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赏析:“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脑补十万字武侠小说了。

处江湖之远,从这两句诗中品味出凡间烟火气,却又清丽脱俗。若成小说,这应当是沧月、沈缨缨的风格。

《贺新郎·九日》

【宋代】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

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

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赏析:秋天鸿雁南来,明春仍然北去,北上恢复神州的大业却遥无实现之日,眼看白日西下,象征阒国势危殆,令人痛心。

诗人自己老眼平生,壮志难伸,亦只能长歌当哭,借酒浇愁。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代】杨慎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

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代】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赏析:这首词节奏明快,浑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见矫揉造作之迹。

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备尝艰苦,而南宋朝廷在南迁之后,仅能自立,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真是百感交集。

二十多年无限国事沧桑、知交零落之感,内容极充实,运笔也极空灵。

《定**·三月七日》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吴融《子规》唐诗赏析 篇11

吴融《子规》这首唐诗描写了怎样的情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下面一起来看下!

《子规》

举国繁华委逝川, 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 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 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 愁杀行人归去船。

赏析:

子规,是杜鹃鸟的别称。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本篇咏写子规,就从这个故事落笔,设想杜鹃鸟离去繁华的国土,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这个悲剧性的经历,正为下面抒写悲慨之情作了铺垫。

由于哀啼声切,加上鸟嘴呈现红色,旧时又有杜鹃泣血的传闻。诗人借取这个传闻发挥想象,把原野上的`红花说成杜鹃口中的鲜血染成,增强了形象的感染力。可是,这样悲鸣又能有什么结果呢?故国春来,依然是一片草木荣生,青葱拂郁,含烟吐雾,丝毫也不因子规的伤心而减损其生机。这里借春草作反衬,把它们欣欣自如的神态视为对子规啼叫漠然无情的表现,想象之奇特更胜过前面的泣花成血。这一联中,“他山”(指异乡)与“旧苑”对举,一热一冷,映照鲜明,更突出了杜鹃鸟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

后半篇继续多方面地展开对子规啼声的描绘。雨昏风冷,它藏在绿树丛中苦苦嘶唤;月落影斜,它迎着欲曙的天空凄然长鸣。它就是这样不停地悲啼,不停地倾诉自己内心的伤痛,从晴日至阴雨,从夜晚到天明。这一声声哀厉而又执着的呼叫,在江边日暮时分传入船上行人耳中,怎不触动人们的旅思乡愁和各种不堪回忆的往事,叫人黯然魂消、伤心欲泣呢?

上一篇:阿瓦提乡中心学校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小结下一篇:广播站人员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