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设计资料(通用8篇)
博物馆设计资料 篇1
博物馆设计资料报告
要研究和设计博物馆要首先了解它。博物馆的基本概念: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博物馆分类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
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
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局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
1、综合类
1)世界性综合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
2、历史类
1)历史文物博物馆
2)社会历史博物馆,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2)国家与地方综合博物馆
3)战争与军事博物馆 4)考古与遗址博物馆 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3、民族民俗博物馆
1)人类与民族博物馆2)民俗博物馆 3)宗教博物馆
4、艺术类 1)绘画与雕塑博物馆 2)工艺珍宝博物馆 3)建筑博物馆
5、文化教育类 1 学校博物馆 馆
3影剧传播博物馆 4文化与娱乐中心 如蓬皮杜文化中心
6、自然类
1、综合性自然历史博物馆 2 专门性自然历史博物馆 3 园囿性博物馆 4 水族馆 5天文馆
7、科技产业类
1)综合性科技产业博物馆 2)专门性科技产业博物馆3)科技中心 8、纪念类
1)历史事件纪念馆 2)名人纪念馆 3)名人故居
9、收藏类
收藏类博物馆包罗万象,玩具、食品、罐头、邮票、钱币、车辆、钟表、服装等。博物馆的职能用途
1、收集保管职能 如:美术馆收集美术品,历史博物馆收集某时期的文物。收集得来的藏品经过2 儿童博物馆 向儿童传播各种知识,生动活泼适合儿童的博物整理、筛选、修复,选出有代表性的,能把博物馆的教育内容很好的抽象概括的、有价值的藏品加以保管。
2、调查研究职能 博物馆的研究人员需要调查研究藏品的抽象内容,加工、组织它的抽象材料,根据博物馆的教育目的,向观众进行展示。
3、普及教育功能 这种教育是通过向观众陈列、展示展品或由观众亲自操作。体验来实现的。
博物馆一般都有这三种功能,有些博物馆还是当地的文化中心,学术活动中心,有些博物馆还有休息、游乐等内容。
以下是博物馆设计规范里明文规定的: 第2.0.2条 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
二、大、中型馆应独立建造。小型馆若与其它建筑合建,必须满足环境和使用功能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
三、馆区内宜合理布置观众活动、休息场地;
四、馆区内不应建造职工生活用房。若职工生活用房毗邻馆区建筑布置,必须加以分隔,并各设直通外部道路的出入口;
五、馆区内应功能分区明确,室外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活动、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
六、陈列室和藏品库房若临近车流量集中的城市主要干道布置,沿街一侧的外墙不宜开窗;必须设窗时,应采取防噪声、防污染等措施;
七、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规定外,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
八、应根据建筑规模或日平均观众流量,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三、博物馆功能要在总平面设计中落实 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在与环境结合、满足规划要求的同时,还要符合博物馆的功能要求。这主要指对功能分区的安排、出入口位置的布置以及外部交通流线的组织。这时还需要将总体布局继续深化,进入总平面的设计
1、博物馆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 博物馆的功能主要指对外开放的公共部分以及内部作业部分。
安排好博物馆外部人流、车流、货流的交通组织 对地段内的人流、车流、货流的组织,主要体现在对道路、室外场地、出入口位置的安排上。博物馆的人流、车流与它对内对外两部分功能相对应,也分为内外两大部分、这两部分流线的组织应相对独立,尽量减少相互交叉、重复、干扰。总平面设计的综合权衡和统筹安排
在博物馆总平面设计中,尤其是大中型博物馆,其环境现状。自身功能都比较复杂,再加上追求独特的设计构思,这三个因素必然产生碰撞,形成错综复杂的矛盾。因此,设计者要分清主次,综合权衡、有取有舍,理顺关系,反复协调,统筹安排,使诸多矛盾再建筑师笔下协调化解。
人流要合理
有两条人流线:第一条流线是一般观众人流及运送他们的车流,这条流线要组织观众便捷到达观众入口,并且减少步行人流与车行流线的相互干扰。要根据建筑用地的大小,博物馆的规模,入口广场的功能,建筑外部空间的组主来确定入口广场的规模、尺度和氛围。停车场的位置既要接近观众入口,又要避免对入口人流的干扰,同时不要遮挡博物馆建筑的正面外观。一般可将停车场布置在主题建筑的一侧或后方。
第二条流线是博物馆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工作人员及专例子: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 业观众的人流,以及运送他们的车流和运送藏品的货车。内部入口一般布置再总图中比较隐蔽的位置上,宜从博物馆用地外较为次要的城市道路上,货流在城市道路较为次要的位置上引出到达内部入口的道路。交通路线基本形式
博物馆交通路线基本形式可概括为3种 1串联式交通流线形式
这是最基本的一种这种形式简洁明确,具有极强的连续性和引导性,参观流程可以不重复。不逆行。不交叉,但参观路线又变的过于呆板,使人产生疲惫感。还易产生人流拥堵。串联式适用于较小型博物馆 2放射式交通流线形式
此种形式中观众参观完一个展厅要返回中心枢纽区再进入另一个展厅。这是游客不太方便还大大减弱了各展厅的连续性会导致人流迂回交叉等问题,还易造成拥堵现象。此种形式被广泛应用于 中小型综合博物馆、美术馆等。3通道式交通流线形式
是各个展厅空间由一条贯通始末的通道联系成一个整体的交通组织形式。使整个参观过程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较强导向性。不易造成人流迂回交叉和拥堵。也曾强了各展厅布展和开放的灵活性。但是长长地通道易让人单调此种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博物馆非底层交通流线布局上,并与底层放射式交通流线形式相结合。形成或圆或方的中心围合式造型。博物馆内部交通流线设计很复杂,需要结合博物馆的基地条件、建筑规模、功能布局、展馆性质等综合考虑,灵活组织和运用各种交通流线形式,这对博物馆建筑内部布局及造型设计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
博物馆设计资料 篇2
一、充分认识中国文字博物馆图书资料室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就国内外博物馆发展的历史经验看, 图书资料室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博物馆机构设置中不可或缺的部门。2004年, 在韩国国际博协大会上对博物馆进行了新的定义:“博物馆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 对公众开放, 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 收藏、保护、研究、传播和陈列关于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或非物质证据”[1], 而博物馆图书资料室工作的基本职能就是直接服务于博物馆的收藏、保护、展览、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等业务以促进博物馆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
作为国家级、国内外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中国文字博物馆图书资料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文字博物馆图书资料室对内要发挥为馆内人员业务学习和学术研究提供资料性支持的功能, 使文字博物馆对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陈展等工作具备更加专业的水准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发挥出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服务于对外学术交流, 为从事涉及文字研究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料;凭借丰富的馆藏图书资料搭建起对外学术交流的平台。同时, 伴随二期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 图书资料室的建设应该逐渐提上日程。图书资料的搜集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 需要全馆各个部门通力合作, 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长期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应该有提前规划、长期坚持的打算, 应该在二期工程启动之前就做好图书资料搜集的准备工作, 增加工作的紧迫感, 以避免将来工作的被动。
二、中国文字博物馆图书资料室建设的具体思路
1. 图书资料室的建设必须首先确定自己的藏书范围
面对人类浩如烟海的精神财富, 任何图书资料部门都不可能包罗万象, 都必须首先确定自己的图书资料收藏范围。中国文字博物馆图书资料室的建设应和自身工作相结合, 有侧重点, 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文字特色, 根据本馆以文字为主题的性质任务和工作内容进行资料藏书的搜集。在服务于全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上, 逐步发展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图书资料室。
2. 制定详细计划, 逐步展开图书资料收藏工作
建设图书资料室需要馆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馆内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需要专人负责。列出详细工作计划, 分步骤有重点地逐步展开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 图书资料搜集应注意到文字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尽量围绕中心力求全面, 在保证专题展览为重点的前提下, 注意全面收藏涉及文字研究领域各方面的图书资料。这些相关图书资料的收藏, 为业务人员从各方面研究中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历史发展、鉴定馆藏文物、更全面更准确地对观众进行宣传教育创造了条件。
其次, 图书资料建设应注意到文字博物馆的文物性和学术性相结合, 适应文字博物馆各职能部门开展业务活动的需要。图书资料是馆内业务人员进行各种研究的基础, 大家依靠各种资料鉴定文物、设计陈列内容或进行专题研究, 在筹办具体展览时, 许多资料又可以供陈列展出, 发挥积极的教育功能。
再次, 在实践中根据工作重心的转移, 在紧紧围绕馆内基本收藏范围的前提下, 不断调整藏书补充的方向。
图书资料的补充是指以符合馆内外工作人员和读者需求的出版物不断补充更新, 根据文字博物馆的实际情况, 图书资料室的藏书补充可以在继续收藏文字研究精华及短缺资料的前提下, 根据读者群的要求不断调整重点。要及时了解、掌握文博界的信息情报, 拓展自己的收藏范围, 和馆内外业务人员和专家学者多沟通, 了解他们的需求, 做到有的放矢, 图书资料是为学习研究服务的, 物尽其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三、积极发挥文字博物馆图书资料室的服务和对外交流功能
图书资料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制定详细的规则, 注意细节方面的管理。比如:尽量缩短书刊资料在库外的滞留时间, 用后立即归还, 以实现图书资料的合理利用;对发现破损的图书资料及时进行修复, 随时将不能使用和损坏严重的书刊资料提出, 及时修复后再投入使用, 避免资料的继续破损, 这些看似不必要的细节都会影响到资料室服务功能的发挥。
图书资料室的收藏有主有次, 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积极和其他单位建立合作网络, 促进馆际交流, 达到资源共享是未来建设图书资料室的必然方向。
我们可以立足自己的资料室不断拓展新的服务和研究领域, 比如, 主动和大专院校、研究机构、业界专家建立联系, 了解把握最新的学术动态、研究成果及出版行情。再者, 利用互联网, 展示图书信息, 基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匮乏, 找准目标, 确定合作意向, 为他们提供急需的信息资源, 服务社会获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定期召集学术研讨会, 邀请社会名流专家学者讲学、办讲座, 面向社会公众传播优秀文化。
博物馆的地位独特, 内涵丰富, 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 肯定会有许多有趣和有意义的话题和公众分享, 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文博图书资料工作涉及的面是宽泛的有潜在的能量, 要靠我们去发现和积淀。
四、重视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和素质提高
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求图书资料工作人员既懂得文史和图书资料专业知识, 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所以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
人员的培训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个好的图书资料管理员应是多面手, 例如:文献检索系统的智能化, 网络数据库系统的建设等等, 都是必须了解的知识。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保持知识的不断更新, 唯一的出路就是接受再教育、再培训。这种培训可以是短期培训班或学术论坛学术讲座的形式, 还可以是走进大学充电, 涉及的专业包括:图书馆学、信息技术、历史、美术、考古等,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该鼓励工作人员多走出去, 开拓眼界, 互相交流, 学习同行的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浅谈博物馆报刊资料的管理 篇3
关键词:博物馆;报刊资料;管理
报刊资料管理就是借助外在的力量对报刊资料进行保护,避免其受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其实博物馆报刊资料损坏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两个因素,一个是人为破坏,一个是自然损坏,所以我们需要用科学的办法来防止自然和人为对博物馆报刊资料的破坏,使报刊资料的损坏程度降到最低,尽量保持报刊资料原来的面貌。
一、博物馆报刊资料影响因素分析
1.人为因素
所谓人为因素并不是单纯的指人为造成的破坏,而是因为在博物馆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造成报刊资料管理室的设备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技术的需要,造成很多报刊资料出现了不能及时入橱、上架的情况,很多都是成群的堆积在地面上,时间一长容易遭到虫蛀和霉菌的侵蚀,会破坏资料的完整性。
2.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空气温度的变化、生物、霉菌等对报刊资料的影响特别是空气干湿情况对报刊资料的影响最大,因为潮湿的空气会使报刊资料的纸张发黄、变脆,而且还很容易造成纸张的脱落,这样就会缩短报刊资料的使用寿命。温度的变化还会给微生物和霉菌的繁殖提供条件,造成微生物和霉菌在纸张中的大量繁殖,这样也会降低报刊资料的使用寿命。光线的强弱也会对纸张产生影响,光线过强会造成纸张的脆化和变色,还会造成大量灰尘的沉积,给报刊资料的保护造成伤害。所以除尘、避光防尘对报刊资料的管理来说也显得颇为重要。[1]
二、博物馆报刊资料的管理措施
新形势下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带动了博物馆现代技术的应用,使博物馆不再遵循以往的管理模式,开始朝着信息化、自动化迈进。在传统博物馆向信息化博物馆迈进的过渡时期,应该如何对博物馆报刊资料进行管理,充分开发其信息价值,已成为博物馆报刊管理的重要内容。
1.加强报刊资料的馆藏建设
报刊资料与其它的文献资料一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史料文献,而且报刊还是具时代特征的文献资料,它的内容一般都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媒介,现在在我国发行的报刊不下万种,所以博物馆应该加强报刊资料的馆藏建设,把报刊资料的积累作为加强馆藏建设的重要内容。例如《考古学报》,考古学报作为考古学专业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是为了发表考古发掘调查报告,刊登考古学理论和专题研究论文,报道考古学与古代历史的研究成果,以及古代建筑、古人类和古生物鉴定的研究动态,能为以后的考古工作提供很宝贵的资料,是很重要的的史料资源;还有《文物天地》,文物天地是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大型文物收藏权威性月刊,是老牌文物类杂志,在文博界有着很广泛的影响力,而且这类杂志还为古董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所以博物馆可以加强一些历史比较悠久的报刊资料的收集,这类报刊因为年代久远而记载着很多的历史资料,是很重要的参考文献。
2.对报刊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做好报刊的开发利用工作
想要加强报刊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的前提就是报刊资料的整理,首先,我们可以编制检索工具,为了方便资料的查找,我们可以根据报刊所记载的内容进行分类,并编制检索目录,并且筛选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著录或者是编制专题索引和文摘,这样既能方便查找,提高报刊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又能充分发挥报刊资料的使用价值。二是编写文摘,所谓文摘就是将原始资料进行高度浓缩,让人们在阅读文摘的时候就能大体对文章进行了解,特别是博物馆,它可以说是一个保管所,所以我们在要多馆藏的报刊资料进行大体的文摘编写工作,好让人们在参观的时候一目了然。最后要及时的引进新的报刊资料,凡是遇到有馆藏价值和收录价值的报刊资料一定要及时的纳入博物馆内,保证不会造成有价值报刊资料的遗漏。[2]
3.利用计算机对博物馆报刊资料进行管理
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已经无处不在,所以博物馆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将新产品运用带博物馆报刊资料的管理上,可以尝试性的建立一个全国性系统文献信息资源网络,这样能够实现各地区博物馆的信息交流,能提升报刊资料的使用价值。还要对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培养,增强他们对新技术的使用技能和对图书馆报刊资料管理工作的热情,并且能够主动及时的去搜集有关的报刊资料,以充实博物馆报刊资料的队伍,这样才能在博物馆报刊资料管理上做出贡献。[3]
4.完善报刊资料入馆的数据库建设,做好基础工作
博物馆在对待新收集到的报刊资料的时候并不能及时的进行验收,造成很多的报刊资料在整理过程中的丢失,这样就使得报刊资料管理人员不能准确的掌握报刊资料的完整性,所以博物馆需要规范报刊资料验收的程序,及时进行整理验收,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还要注意对报刊资料进行保护,特别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报刊资料的损坏,报刊资料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一是不能将报刊资料放在阳光直射或者是光线强烈的地方,防止因为过度光照造成的纸张脆化和变黄的现象;二是要进行防尘、除尘和通风,避免因为灰尘过多容易使纸张老化;注意通风,潮湿的环境容易造成细菌的增长,使得微生物和霉菌大量繁殖,这样就会造成资料被微生物或昆虫咬噬的情况,造成资料的不完整。最后就是还要防止人为的破坏,主要是防止一些公德心不强的人为破坏,因为有很多人有做剪报的习惯,所以在看到自己喜的报纸时总是会剪下来做成剪报,这样就有可能考虑不到场合是不是不正确,甚至是偷偷的剪下,这样也很容易影响报刊资料的完整性,所以博物馆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各种因素对报刊资料造成的破坏。
三、结束语
总之,博物馆报刊资料的管理也是博物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还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内容,报刊资料管理的好坏虽然不能影响到博物馆的整体工作,但却也是衡量博物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也要加强对博物馆报刊资料的管理,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做好博物馆报刊资料的管理工作,最大可能的将报刊资料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 黄明格. 浅析《复印报刊资料》的专题调整问题[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10(08):14-12
[2] 裴明顺. 期刊的科学管理与开发利用[J]. 北方经贸.2013,13(06) :13-10
新西小学博物院社团申报资料 篇4
一、社团简介
新西小学博物院社团是我校长期开展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的一个产物。自2001年以来一直是教改的主力军,更是省级综合实践基地校。自2005年,我们便将孩子们带出校园,在校外开展各项实践体验活动。从2006年开始,我们的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进了博物院,开始了对博物院的了解和学习。
从2007年开始,博物院社团开始启动,最先开始的是利用假期开展的社团成员小讲解员活动,接着,我们又引入了动手类的活动,如青铜器仿制、碑拓、文物泥塑等等。
2013年3月,我们正式将博物院资源引入校园,在校园内开展常规社团活动,每周进行一次,除了文化历史类的讲座以外,还增加了体验类的社团课程,并让学生可以依次进入社团体验活动,并依托这一社团活动开展了“博物院展示周”等校园活动。
现在,这一社团已成为我校的品牌活动,并且建立起了与博物院的长期合作机制,从相关的课程研发到专题活动“时光飞船”,全校已有近1000人次参与。孩子们在活动中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大大的激发了孩子们各方面的兴趣,拓宽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等等,都有了让家长们欣喜的变化,也真正体现了我们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二、社团宗旨
我们充分借助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窗口的宣传教育功能,将课堂搬进博物院,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究,大胆实践,大大的激发了孩子们参与实践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为学校开展社团活动拓宽了学习的领域,也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构建了平台,真正做到了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使学校、博物院实现了优势互补、彼此受益,是课堂走进社会的一种新的尝试。
三、组织机构 社团团长:窦雅丽
指导教师:常媛 王艳萍 周皓华 社团成员:
1、三至六年级学生,每学期每班推荐五人;
2、每学期通过考核的学生下一学期升入博物院精英班社团;
3、每学期参加博物院社团的学生不能重复,即在三至六年级的四年中,每个学生都有一次机会参与博物院社团开展活动;
4、一、二年级以每学期集体参观的形式进行社团前教育。
四、精品活动
1、历史文化讲座
每学期定时开展3-4次博物院相关主题的文化历史讲座和知识问答活动,如:晋国故事会,梦幻古蜀,“浩瀚沙漠中屹立起的王朝”西夏文化专题、契丹趣味知识、陇右遗珍、木雕里的秘密、印度的世界等等;
2、动手体验活动
我校博物院社团一直开办有“我与古人比技能”为主题的动手体验类活动,每学期3-4次,主要结合一些博物院文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技艺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学圣贤,拓名言”中体验碑拓制作过程,“软陶制玉”中感受玉石的色泽,“识文刻字”中学习篆刻名章,“中国结课堂”中学习编制中国传统结扣,都是博物院社团孩子们喜欢的内容。
3、小小讲解员活动
小小讲解员是我校博物院社团最早的活动内容,也是一个最为成熟的社团主题。每学期我们都要对社团成员进行小讲解员的培训和考核,在几次讲解员的专业培训之后,学生要自行完成讲解稿,并接受初试、复试、实地讲解三步考核,考核通过的同学会在下一个学期进入到“博物院精英社团”。
博物院精英社团的活动内容侧重于讲解,也结合有动手体验活动,并要求精英社团的成员要按照一定要求定时定点的在博物园内进行讲解服务,并在校园内也要进行每学年一次的讲解展示活动。
至今,我校已经培养出博物院志愿小讲解员32名。
五、社团影响及意义
博物院社团开展几年以来,通过趣味讲座、动手活动、实地参观、小讲解员培训等多种授课形式,我们将把博物馆带入课堂,让孩子们从更多角度了解博物馆,走入博物馆,学习课本之外的历史文化知识。
随着“时光飞船”进校园系列教程的广泛开展,学校与博物院的合作也渐渐步入正轨。博物馆的各类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知识讲座和体验活动逐渐成为学校教材的拓展和老师们教学内容的延伸,体现着教育理念的融合与创新。
博物馆陈列与设计 篇5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三(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的决定》修正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
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四.有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章程国际公约1.海牙公约,亦称“海牙法规”。是1899年和1907年两次海牙和平会议通过的一系列公约、宣言等文件的总称。首次出现文化遗产一词3...威尼斯宪章》是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原则,全称《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1964年5月31日,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员国际会议第二次会议在威尼斯通过的决议。宪章肯定了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将其视为人类的共同遗产和历史的见证。4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公约主要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措施等条款。公约规定了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其遗产清单,由世界遗产大会审核和批准。凡是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点,都由其所在国家依法严格予以.保护5.新华网巴黎10月17日电(记者杨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日在第32届大会闭幕前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对语言、歌曲、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了必要规定。6《西安宣言》,是2005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古城西安通过的环境宣言,其将环境对于遗产和古迹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不仅仅提出对历史环境深入的认识和观点,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和实施的对策、途径和方法。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实践意义。7.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七.“三维一体”式陈列:18世纪后半叶.欧美资深的大博物馆基本上完成陈列室从库房中分化出来的历程.陈列室的使用除了接待参观之外,同时还是文物.标本的收藏室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室.八.标准化运动:20世纪初,英国的部分博物馆工作者设计了一套标准化的陈列柜。整套陈列设备由三种基本类型的橱柜组成,即立柜.中心立柜和桌柜,此外再配以展板和依墙屏风,作为辅助设备。
九.按文物、标本的群体或文化遗迹现存的原状布置的一种博物馆陈列形式原状陈列所展示的文物群体、标本群体或文化遗迹,必须保持其原来布局,不能随意增减。原状陈列真实、朴素,富于空间感,有较强的感染力,在各类博物馆陈列中广为应用。原状陈列形式很多。常见的有两种:①大型的原状陈列。宫殿、祭坛、王陵、村落、住宅、工厂等均可用原状陈列展示出来。意大利的庞贝古城,埃及的金字塔,西安半坡的原始村落,北京的故宫、天坛和宋庆龄故居,都是大型原状陈列。这种陈列是固定性的,文物或文化遗迹保留在原址。②小型原状陈列。可以搬迁,如“纪念周恩来展览”中的周恩来办公室、民族展览中的蒙古包等,均属此类。十.通过科学处理和艺术加工,使已经消失或局部被破坏的文物、标本或文化遗迹再现的一种博物馆陈列形式。复原陈列不是艺术创作,复原对象必须具有真实性。复原陈列在各类博物馆中均可应用。大型的复原陈列可以是一座城堡、一个村庄、一个港湾、一个工厂、一个作坊、一个战场。日本爱知县的明治村博物馆,复原了明治时代(1868~1911)的50多幢建筑,包括当时的银行、电话局、学校、医院、戏院、牛肉店、理发店、灯塔、官邸、法院、兵营、监狱、派出所等,形成一座庞大的露天复原博物馆。小型复原陈列可以是一件生产工具,一件武器,也可以是一种生产工艺部分或全部过程的再现,如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青铜铸造工艺过程、候风地动仪、水运天象仪,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恐龙、西安半坡博物馆的仰韶文化房屋等,都属复原陈列。
十三.陈列设计基本类型(陈列对象和内容)1..社会历史类A历史文物或当代有纪念意义的物品B.展示历史文化.记录人类社会的重大事件.2.自然历史类A标本.化石.自然资源B展示自然规律.揭示自然界的现象和原理3.科学技术类A科技产品与技术B展示人类科技水平.阐释科学现象及原理4.造型艺术类A艺术品B展示人类艺术创造力.培养观众审美意识
十七.创造完美形式1.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是容易被观众接受的设计师要突出作品的个性特征,它既含有民族的、地域的因素,还要有时代风尚,同时也反映着设计师的艺术素养和追求。2.追求严谨的艺术结构个体与个体之间、展品组之间、场景之间有机联系,达到前后连贯,相互呼应,浑然一体。一般艺术作品结构讲究起始、发展、高潮和结尾,陈列艺术也是这样,它很重视序幕、主体陈列、结尾三块结构。3.创作完美的陈列艺术形象.艺术作品都要通过塑造形象来反映生活,陈列这一艺术形式也具有形象性这一本质特征。陈列形象除了具体化还有生动性的特征,艺术设计对于展品组合、场景安排都不是简单的分类排列,而是运用陈列特有的语言进行有机的组合4.营造特定的环境氛围.一是直观的现场环境氛围,这是靠陈列现场空间、设备以及精美的展品、柔和的光线色彩、适宜的人控气候以及悦耳的背景音乐等综合形成的,给观众留有一种恬静、高雅的美的环境享受。另一种是对历史或自然环境氛围的感受,这需要依靠设计中对陈列内容的历史背景做形象的揭示和烘托,引导观众在参观中体味这种旷古的历史氛围,如两汉历史陈列中运用了龙飞凤舞、朱墨、土红相间的漆饰纹样图案造型来烘托环境,人们自然有一种对汉代艺术雄浑博大的体味。热带雨林场景带给观众的绝不会是沙漠的干旱。这种历史氛围或生态氛围对观众起着一种不可言传的美感传递作用。
二十.侧窗采光 利用建筑物外墙上所开的采光口(侧窗)进行采光。侧窗按所处位置分为单侧窗、双侧窗和高侧窗。单侧窗构造简单,造价低廉,使用维护方便,光线具有很强的方向性,有利于显现立体造型,易与室外联系等优点,因此使用广泛。缺点是光线分布不均匀,近窗处亮,远窗处暗,使房间进深受到限制,采光的有效进深一般不超过窗高的两倍。另外,单侧窗的位置较低,易形成直接眩光。采用双侧窗、高侧窗采光,室内照度的均匀度比单侧窗好。在窗洞上装乳白玻璃、折光玻璃或反光板,使光线折向天棚,可以增加室内深处的照度 三十.2011年是“回望大明——走近万历朝”、“‘人之子’——鲁迅生平陈列”、“唐代壁画珍品展”、“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基本陈列”、“大海的方向——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河洛文明”、“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陈列”、“钱塘匠心·天工集粹——杭州工艺美术精品陈列”、“皖风徽韵——安徽历史文化陈列”、“中国铁路发展史陈列”荣获2011精品奖。
2012年是“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考古山东”、“洪州窑青瓷展”、“惠世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许之昌——许昌历史文化陈列”、“寓情于史 以情传神——宋庆龄陈列”、“九派云横——九江历史文化陈列”、“黑土军魂——东北抗日联军军史陈列”、“中华百年看天津”、“和政四大古动物群化石展”荣获2012精品奖。四十.浅谈博物馆的陈列设计(郑植夫)
1.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把陈列设计定义为“依据陈列主题要求、对陈列内容进行构思、确定陈列风格、总体要求,并运用各种艺术、科技手段有机地组合陈列品的工作。”
2.总体要求也就是总体设计,是对陈列内容和形式的总体构思和全面规划,是以陈列内容和展品为对象,以建筑场地为出发点,对陈列的平面布局、立面和空间构成形式进行的设计,总体设计要对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实行宏观控制,以保证陈列艺术形式的完整统一。陈列内容决定它的艺术表现形式。陈列艺术设计应根据陈列内容的需要,调动一切可适用的艺术手段,最大限度地体现展品的艺术形态和特色,充分发挥其艺术的特性,使其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和谐,才会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一个成功的陈列设计,应该突破传统的陈列思维模式,具有独创性,并且做到主题突出,个性鲜明,创造出合理的空间环境和高雅的艺术品位。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观众、吸引观众,展览才有生命力。
博物馆陈列设计是贯穿陈列筹展过程的活动,是所有与陈列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成分进行自我展示的舞台,是所有关于如何实现陈列目标的想法、创意、方法交流碰撞的平台。在整个筹展过程中,陈列设计是整体的、系统的、目标明确和充满创意的。
3.陈列设计大体分为陈列大纲编写和陈列艺术设计两大部分。陈列大纲编写,主要是对陈列内容的结构处理。是内容编辑阶段的中心工作,取决于博物馆藏品基础,同时也取决于社会教育的特殊需要。陈列大纲是陈列主题的具体体现,是主题条目按逻辑关系、时间顺序、地域方位具体排列穿插使其成一个形象的剧本的过程。
4.陈列艺术设计,涉及范围包括展品放置、陈列设施、展厅环境和参观路线。陈列内容设计主要是考虑陈列目标的设定、陈列主题的提炼、陈列信息的传播,以及与观众的交流互动;陈列艺术设计也注意到陈列目标和陈列主题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力图用视觉传播手段来表达陈列深层次的情感和态度,力求用空间、色彩、形象来表达展品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
5.陈列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关键如何把握理性的主题和艺术的形式之间的协调。以实物资料为基础以反映历史事实为目的不等于不作任何取舍、修饰和夸张;生动而不轻浮;庄重而不一定要华丽;动静可以互补,疏密必须相间;寓严肃的主题和深刻的哲理于趣味的展览气氛之中,使观众置身于其中而能忘我。
(作者系巴马县文物管理所所长)
四十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博物馆的需求逐步转向以休闲、观光为主。因此,对于一个有着丰富藏品的信息集散地~~博物馆,不但要关注自身传播的信息,而且更应重视观众对这些信息的感受。怎样“寓教于乐”,把展示、教育、娱乐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时代对博物馆提出的新要求。博物馆这个科学和文化的古老殿堂也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和充实自己的职能,重新定位它在社会服务中的坐标。
陈列是博物馆三大职能之一,是展示历史遗存和研究成果的窗口,也是衡量博物馆质量的重要标准。在2004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文化部有关领导对陈列工作提出了“要在展示艺术和表现手法上寻求新的探索和突破,注重高新技术和材料的合理运用,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观赏性、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的要求,这是当前博物馆陈列设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现代博物馆的理念也正从“以物为本”朝着“以人为本”发生时代性的转变。过去博物馆的工作是以藏品为核心,以藏品的研究为重点,而现代博物馆的一切中心是观众,“如何用古老的收藏讲述最现代的故事”是博物馆面向社会、服务社会,面·向市场、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也是博物馆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注重展览效果、努力创办精品展览的今天,那些缺乏创意、没有特色、题材类同、布置平淡的展览已经不能吸引观众。
而注重展览的设计、策划,重视展览的视觉艺术效果,重视展览全过程的推广介绍,以及从展览举办环境到展厅内外的布置以至展览宣传的相关资料,都按要求进行整体设计制作的展览,才能受到关注和欢迎。如何使博物馆陈列设计跟上时代,做出有创意、有特色的展览,笔者认为,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博物馆设计任务书 篇6
一、项目名称
泉州市博物馆
二、项目概况:
泉州市博物馆位于泉州市北峰组团东南方向,东北面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山麓下有漳州肖铁璐和泉山路,南侧有省道305线通过,毗邻西湖公园,距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约两公里,用地北面有北渠呈东西走向。地理环境条件优越,背山面水,用地平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可结合西湖发展为博览、旅游、生态与一体的综合区。该基地具有建设博物馆的优良环境条件。
三、工程规模
泉州市博物馆总用地面积57000平方米。
四、规划设计要求:
建筑密度:≤25% 容积率:0.2-0.4 建筑限高:15M 绿地率:≥50% 停车场:按建筑面积12%计
总体规划要求:建筑格调高雅,布局明确合理,并结合传统文化,具有时代创新之特征,与环境融为一体,并配备先进智能设施,体现新时代创意与超前意识的生态博物馆区。
五、毕业设计要求
1、通过毕业设计应使学生具有以下能力。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及一定的阅读中外参考文献的能力。
2、一定的建筑策划、概念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方案综合设计能力。
3、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设计研究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4、设计表达、文本制作、模型制作与工程制图以及编写说明书论文的能力。
2、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
3、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实习日记及报告要求内容系统完整论述简洁明了语言
通顺行文规范装订整齐计算机打印。
4、毕业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应布局合理表达准确清晰符合制 图标准和有关规定全套图纸应以计算机绘制为主。
5、应有一定的城市规划、环境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经济 的概念以及综合协调能力。
6、遵守学校及学院、系的教学有关纪律规定。
六、毕业设计教学目的
毕业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将全面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建筑学专业实践工作并进一步扩展知识领域提高分析问题、综合解决实际工程中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要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调查、分析、综合的实际工作能力。
七、博物馆其功能需求分述如下: 建筑面积约22500㎡。主要由公共活动区、展示区、藏品库区、国际学术交楼中心、观众服务区、办公后勤区等组成。各部分功能需求如下:
1、公共活动区
建筑面积约1500㎡。包括门厅和博物馆公共活动大厅等。公共活动区(含博物馆公共活动大厅)是观众接触博物馆的开始,应给观众走入殿堂的神圣感,同时应承载各种公共活动和人员疏散的功能要求。包括观众接待处、售票处、游客中心、物品寄存处、休息处、接待室、卫生间等配套服务空间。博物馆大厅净面积不小于800㎡。
2、展示区
建筑面积约12000㎡,包括:
1、泉州通史展示(展示从旧石器以来的社会发展史)----1000平方米
2、泉州革命史展示(展示泉州地下歌名斗争史和社
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800㎡
3、闽台史展示(展示泉台关系及发展历史)-------------------600㎡
4、地区历史工艺品及民俗文化展示--------------------
-----600㎡
5、陶瓷史展示----------------------
----------------------------
600㎡
6、书画展示 600㎡
7、艺术展示(南音、南戏)----------600㎡
8、文学艺术展示--------------------------600㎡
9、宗教艺术展示--------------------------600㎡
10、雕塑展示------------------------------600㎡
11、现代泉州(泉州发展成就及成就)--------------------------600㎡
12、未来泉州(泉州发展前景展望)-----------------------------600㎡
13、临时展厅(引进各类文物展览和其他临时性展览)--2000㎡
14、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演)区。建筑面积2000㎡。
相关配套面积:200㎡ 包括:
观众服务综合办公室、贵宾接待休息室、办公室、吸烟室、卫生间、残疾人通道休息室等。
3、藏品库区
建筑面积约2000㎡。
藏品库
4间----1300㎡
暂存室
1间-------120㎡ 编目室
1间--------70㎡ 消毒室
2间-------180㎡ 化验室
2间--------180㎡ 危险品库
2间-----140㎡
4、修复加工部分:400㎡
修复室-------------------75㎡
照相室-------------------50㎡
裱糊室--------------------70㎡
复制室--------------------70㎡
标本制作室--------------70㎡
工作人员办公室--------45㎡
卫生间--------------------15㎡
5、国际学士交流中心
建筑面积约2300㎡。本区包括学术报告厅、研讨室、接待室等。(1)学术报告厅:---------------------------1000㎡,500座。学术报告厅和研讨室应具备
举行较高层次会议的能力,配备同声翻译系统。同时能举行小型歌舞、小话剧、音乐剧、多媒体投影播放、诗歌朗诵、读书演讲等活动。
(2)多功能厅。-----800㎡。
其中大研讨室1个,面积约400㎡;中研讨室1个,面积约200㎡,小研讨室2个,面积各100㎡。
(3)贵宾接待室----100㎡。(4)资料图书室--------200㎡(5)交流活动室--------135㎡(6)研究室--------------70㎡
5、观众服务区
建筑面积约2500㎡。本区主要提供多元化的观众服务功能,市博物馆成为高雅交往休闲活动的场所,主要包括文化旅游产品、展示展销(文化旅游产品自选超市)、咖啡厅等。
(1)文化旅游产品自选超市。----------------------1000㎡,包括文化旅游产品、岳阳特色工艺品美术品、纪念品、书画等展示销售。
(2)教育体验中心。-----1000㎡。
(3)其他,售票、寄存、小卖等
6、办公后勤区
建筑面积约2000㎡。本区包括研究中心、行政办公区和后勤服务区。(1)研究中心-------------1000㎡。
研究中心是全面研究洞庭湖的自然、地址、历史、人文的基地,在设计上应符合研究工作流程的需要,保持各工作环节的畅通,与藏品库区级各层展厅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主要设文物鉴定室、文物登录室、文物修复室、实验室、研究人员工作室、数字化展示资源开发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培训教室、资料室、洽谈室、接待室、发行出版中心和其他配套用房若干。
(2)行政办公区。------400㎡。(3)后勤服务区。-------600㎡,包括各类机房、消防监控、物业用房、维修用房、材料库房等。
八、主要设计要求
充分合理的利用地势,结合地理、气候、博物馆特点,具有创新的风格和意识,富有特色和吸引力,风格更突出,特点鲜明,人文化、生态保护、绿色节能、现代化。
规划布局:(1)规划布局应科学合理,符合用地规划意见书的各项指标要求,并充分考虑交通、水文、地质、功能要求等诸方面的要求。(2)应充分考虑建筑和周边自然资源,特别是和水体的关系,做到和自然资源融为一体,突出建筑的滨水特色。
(3)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规划建筑周边的室外空间,设置必要的广场、机动车停车场(停车数量要根据观众人数合理确定)和绿化景观,建筑景观设计要与整个博览园整体环境设计有机统一,形成整体。
(4)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科学分析建设时序和分期建设问题,并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九、建筑设计
(1)造型应协调统一,一体化设计。建筑要简洁、明快,体现出时代特征,具有文化底蕴;要能反应博物馆高压庄重的特点,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体现地方特色,把构造、功能和视觉效果完美结合,要具有鲜明的标志。
(2)设计要满足使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新型美观,对使用功能、建筑形式、设备安装均采用现代化新技术,利于科学技术管理。
(3)考虑多功能使用的灵活性、舒适使用,功能齐全,满足使用要求,有充分的可实施性。同时博物馆的建筑布局能满足空间利用的灵活性,柱网尺寸尽可能同时应各类展览合理布置的要求,预留足够的楼面荷载,以扩大空间的互换性,提高空间的适应性。
(4)根据博物馆的性质和工作特点,做到既方便观众又要便于工作人员管理并确保安全。应为观众提供舒适的观展体验,为馆内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研究条件,以便藏品的收藏、提高博物馆的服务质量。
(5)应充分考虑环保和节能要求,提高环境质量,力争做到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结合博物馆特点进行合理设计。
(6)功能布局和流线设计应科学合理。各个博物馆内部的各主要功能分区要保持相对独立,又要联系便捷,文物、观众、工作人员等各种流线要顺畅便捷,互不干扰。平面形式及组织做到参观流线清晰,可快速疏散人流,链接方便,避免交通阻隔和绕行,根据观众的行为规律,减少无效路程,提高交通效率。
(7)现代化博物馆,要求有良好通讯设备,计算机检索终端、数字浏览装置,设计应考虑电管走向、插口布点等问题。在建设实体博物馆的同时,打造数字虚拟博物馆。
(8)电梯(包括客梯、客货梯两用电梯、残疾人专用电梯等)的位置和数量合理。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
(9)包括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温度和湿度要求、防潮、防尘、防有害气体、放阳关直射和紫外线照射、防磁防静电、防虫、防鼠消防和安全防盗等应符合设计规范和要求。
博物馆庭院景观设计论文 篇7
关键词:博物馆;庭院;景观设计;美学价值
1博物馆的发展过程及其庭院景观设计
自我国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南通博物苑建立以来,博物馆的价值日益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几乎每个城市都建设了承载该城市文化和传统的博物馆。博物馆作为一个具象的平台,向人们诉说着这个城市的文明和优秀文化,折射出这个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新旧更替。传统的博物馆更多的是以一种教科书式的教育教导形式向参观者传播知识和文化,参观者被局限于博物馆的内部空间,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博物馆外部空间的景观设计是参观者进入内部空间时的铺垫,这主要体现在博物馆庭院景观的设计考究中。现代博物馆面对的人群复杂多样,并在其原有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功能,逐渐朝着多元化交往平台、人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开放性的现代博物馆设计必将在其庭院上下功夫,创造出与博物馆内部空间相映成辉、为参观者所接受并参与其中的外部文化空间。
2色彩运用
2.1冷色系
在博物馆庭院设计中,对于空间较小的环境边缘,可摆放冷色或倾向于冷色的植物,以增加空间的深远感。在面积上,冷色可起到收缩作用,使空间聚集起来。在空间较大的博物馆庭院中,用冷色可以聚集庭院中的展品。此外,冷色还能给人以宁静和庄严感。
2.2暖色系
暖色系中的色彩,其波长较长、可见度高,色彩比较活跃,是构成博物馆庭院的良好要素。色彩绚丽的花卉、靓丽的雕塑多见于艺术博物馆和儿童博物馆的庭院中,可以营造活泼气氛,给人朝气蓬勃的欢快感。
2.3对比色
由于补色对比在色相等方面差别很大,对比效果强烈、醒目,因此,在设计中使用得较多。在博物馆的庭院设计中,可以利用比色关系组成各种图案的花坛、花柱等造型,表达强烈的视觉效果。
2.4同类色
同类色是指色相差距不大、比较接近的色彩。由于这种色彩组合在色相、明度、纯度上都比较接近,因此容易协调。在博物馆的庭院中,运用同类色能够在色彩上产生空间层次感,在心理上产生柔和、宁静、高雅的感觉。
2.5黑、白色
黑、白色多用于南方的园林建筑和民用建筑中。比如在苏州、杭州等地的私家园林建筑中,其灰黑色顶部与白色墙体对比分明,呈现出优雅的生活情境。在现代博物馆的庭院设计中,以黑、白色为主导的设计也很多。此外,黑、白两色还能搭配出简洁的图案,起到参观导向的作用。
3水景的运用
古人称水为园林的“血液”“灵魂”。在博物馆庭院的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仅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博物馆室外景观,还可以延长参观者在博物馆中停留的时间,使参观者放松心情。
3.1喷泉
喷泉能够增加局部空间的空气湿度,减少尘埃,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在博物馆庭院水景中,喷泉形式主要有壁泉、涌泉和跳泉等。在不同的地点设计不同类型的喷泉,能够给庭院空间带来异彩纷呈的景观效果。
3.2跌水、溪流
跌水是呈阶梯式的多级跌落瀑布,其水流较缓,给人以沉稳、绵绵不息的感觉。溪流则提取了山水园林中溪涧景色的精华,是回归自然的真实写照。曲折多变、叮咚作响的溪流给人以亲临自然的感觉。将这些景观运用在博物馆中,也能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
3.3水池
在博物馆的庭院设计中,也有多样的水池设计。许多水池配合喷泉被一同纳入庭院空间中。水池不仅为海洋、湖泊中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还为庭院空间增添了一些特别的游乐项目。
3.4山石
利用自然山石和水,在水旁散置自然山石,并以平静的水面、变化的山石为主体,能够在博物馆庭院中创造出曲径通幽、曲折多变、浓郁恬静、景色深远的庭院宜人空间。
4铺地、雕塑的运用
4.1铺地
博物馆庭院的铺地与室内的地面一样有着不同类别的设计方式,它是庭院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并决定着整个庭院的用途和魅力。铺地的材质有很多,比如砾石、鹅卵石、石板、枕木、花岗岩等,它们与各种形状和色彩的植物、草坪组合,能够给博物馆的庭院空间带来更好的艺术效果。博物馆庭院的铺地设计不一定要与室内空间的铺地相配相衬,但色彩应和谐,让室内外的搭配具有对比性或连贯性。
4.2雕塑
雕塑作为景观空间的“语言”,是博物馆庭院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一些艺术家尝试在博物馆庭院中表达独特的雕塑语言,使现代雕塑朝着“扩大尺度”“走向抽象”和“使用自然材料”的方向发展。
5结束语
博物馆庭院空间不仅能满足参观者的各类需求,比如休憩、餐饮、娱乐、活动等,而且它的介入对提升各类不同博物馆在展示文化内涵的表达方面也有极大的影响。博物馆庭院景观应给予参观者美的享受,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时,人的感情、精神、思想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参考文献
如何做好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 篇8
发布日期:2014-11-06 栏目:参展知识 发布者:德马吉编辑
“陈列设计是一种创造”。博物馆陈列展览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题鲜明的陈列展览内容设计要靠新颖的形式设计和精致的展览制作来实现。不论是历史展览、艺术展览、人物展览还是科技史展览、自然史展览,都是一项集思想、学术、文化、知识、审美于一体的大众传播载体。陈列展览设计必须对内容文本及其学术资料、文物标本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对展览主题、陈列内容及特定展示空间的研究,来对文物展品与材料进行取舍、补充、加工、组合,运用形象思维,鲜明、准确地表达展览的主题思想。
陈列展览设计包括展示空间设计、功能动线规划及展示版面设计、展示道具设计、展示灯光设计、展品安全设计、辅助展品设计、互动装置设计等方面。博物馆的陈列艺术与展示空间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陈列艺术就是对展示空间充分利用的艺术,是设计人员对空间整体布局和艺术空间进行个性化创造,巧妙地将陈列展览空间与原建筑进行结合的艺术。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不是靠金钱堆砌出来的,也不是用高级材料制造出来的。一些博物馆以低造价做出高水平的陈列设计,照样在陈列展览中获得了成功。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精心设计、施工,使用一般的材料,花费较少的投资,同样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要做好博物馆的展览,就必须做好以下各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专门的班子,收集、整理、研究与展览主题、内容有关的学术资料,将展览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二是展品、辅助展品等形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三是做好展览内容的文本策划设计;四是做好展览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五是做好展览形式的构思与设计;六是做好展览的制作与布展;七是保障展览的筹建资金;八是尊重展览工程的合理时间进度,留下充裕的时间来完成展览工程,避免因筹建时间严重不足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九是按照展览工程的规律进行科学规范的运作。只有真正做好上述九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把陈列展览做好做精,确保陈列展览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陈列展览形态的艺术性,制作工艺和布展的严肃性,展览造价的合理性和展览技术的安全性。陆建松教授则根据博物馆陈列展览工程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包括相关学术资料准备、展品形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科学规范的工程运作、展览内容的文本策划设计、展览形式的创意设计、展示空间规划与设计、展览设计、制作与布展控制、展览筹划资金的保障、展览工程的时间保障、选准人选好队伍等在内的十大支撑条件,以确保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水平和质量。
博物馆展览体系的探索是一个大量收集资料、多方考察研究的过程。要制定合理的博物馆展览体系,就必须明确博物馆的定位,博物馆定位决定着博物馆展览体系的走向,而科学、严谨的博物馆展览体系的构建,必须经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首先应深入分析博物馆自身的文物藏品资源状况,同时对科学研究水平、专业人才结构、地域环境特点等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例如上海博物馆是艺术类型的展览体系,各展览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有补充,并从历史文物精品展示的角度展现了我国古代辉煌的成就,还举办世界各地的艺术精品展,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博物馆应积极探寻各自的展览体系。没有规范化的合理展览体系,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特色就难以体现。
体现时代精神,树立精品意识将是博物馆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精品陈列”是指一个完整成熟、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形式新颖,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达到一定高度水平的陈列展览。专家认为,一个受欢迎的陈列展览一是要选题恰当、立意鲜明,二是要定位准确、设计合理,三是要制作精细、力求新意,四是要强化服务、注重效益。精品陈列既不是纯粹的“明星文物”罗列铺陈,也不是传统的教科书形式,而是能够给社会公众讲述一个耐人寻味、令人思索、使人留连的完整故事,给专业人士展示一个有所启迪、有所借鉴、有所收获的文化空间。
一座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成功与否,不仅体现在观众数量和宣传报道数据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服务、教育活动,把对历史的思考深度、对美的追求方向传递给社会公众,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公众参观陈列展览是为了寻找一种文化体验,寻求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营造陈列展览特有的氛围至关重要。高质量的陈列展览远远不是简单的形式、技术问题,更是牵涉到包括文物藏品的保管质量、研究深度、讲解水平、服务能力及合理有效的组织管理等在内的博物馆各个环节,确立一个陈列展览项目并非易事。陈列展览的策划、创意、设计都有着必需的条件要求。以往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只注重陈列大纲、陈列内容设计和陈列形式设计三个主要环节。时下,国际上一些大型博物馆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又加上了一个策展的环节(即陈列展览的前期策划)。策展的深入开展可以使后续环节更为顺畅。策展研究报告是陈列展览的可行性研究,包括研究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的内在联系,选题整体规划和独立项目之间的衔接,主题确立的社会意义和预期效果,叙事线索的纵向延伸和横向展开,以及重点文物展品的描述、展厅气氛营造的设想、周边环境状况的掌控和社会宣传活动的展开等方面。其主要内容是在拟定博物馆陈列展览基本构思(包括展示结构、展示内容、展示形式、展示特色、展示品质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的同时,开展观众群体(包括面向社区群体、学校群体、专业群体、旅游群体及特殊群体)的调查研究,以了解不同社会群体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需求,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运行成本和管理进行评估。陈列展览大纲则包括展览主题、结构框架、基本内容及其主要展品等内容。博物馆展览水准的高低,一个重要因素是策展研究报告和陈列展览大纲的质量。策展研究报告和陈列展览大纲同样重要。没有高质量的策展研究报告和陈列展览大纲,就不可能创造出高水准的博物馆展览。而对两者作用的忽视,正是制约我国博物馆展览水平的一大瓶颈。
创作陈列展览内容设计文本之前,应首先构思其结构组成。不同的展览有着不同的选题,同一选题的展览也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立意,针对不同目标观众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因此,每一个展览的内容设计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必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主题和立意,按照一定的逻辑主线,有针对性地搭建框架、安排节奏、组织展品,将陈列内容和创作意图融合在陈列展览内容设计文本中,方能创作出符合陈列展览主题和传播目的的陈列展览内容设计脚本,方能准确地将信息传递给之后的各个环节乃至整个工作团队,用于指导展览各个环节的工作,最终将展示内容和情感有效地传递给目标观众。
如今,是否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将决定人类在未来的发展。作为负有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责任的博物馆,如何更好地承担起向社会公众宣传低碳生活理念、传播低碳生活方式、推行低碳生活的社会责任,无疑是一个新的课题。具体而言,博物馆在采用声光电等技术、设备时,应适应陈列展示的要求,避免带来噪音和环境污染。展具的面料应尽可能使用绿色、优质、环保的木、石、棉、麻等天然材质,以更好地体现历史、沧桑、自然、永恒的文物展陈内涵,尽可能减少异味、辐射等有害物质的排放,从而既有利于文物展品保护,又有利于观众及展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优秀的陈列展览应该满足观众对参观舒适度的要求。其中陈列照明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目前,一些博物馆为了突出文物展品的效果,或为了营造神秘的氛围,多采用封闭式人工照明。这样的“灯光效果”恰恰忽略博物馆观众的感受,忽视了光照对人所产生的精神、心理作用,忽视了大多数人惧怕、讨厌甚至拒绝黑暗的心理。“导致观众无法把目光聚焦到展品上,不得不瞪大眼睛仔细搜寻前方是不是正确的参观通道,是不是会被障碍物绊倒。这样无疑与我们的初衷相悖”。因此,博物馆陈列的展示方式和照明不仅要烘托陈列的主题和展品,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观众接受环境的能力,清晰辨别展线道路以及顺利通过展线的需要。
一个好的展览设计应该在必不可少的设计之外,尽量不再增加各种不必要的设计手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简约主义”,主张“看不见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这种思潮源于西方现代主义。它的出现既是对复古风潮的叛逆,也是对简约主义美学的发展,其风格是将设计 元素简化到最少程度,以极简洁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于空间环境的感情、理性双重需求。这种简约主义理念也流行于当今的国际社会,努力使人们暂时摆脱繁琐、复杂的环境,找到简洁、自然的生存空间和心灵空间,契合了现代人在快节奏、超负荷工作压力下的心理需要。因此,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也应顺利潮流,“使我们的设计简洁而不简单,大气而不失底气”。
博物馆在陈列展览的创意、设计、制作等方面,应不断引进新的理念,做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使者,自觉走向低碳生活。例如位于幕尼黑的布兰德霍斯特博物馆选择了极少主义的内部展示空间,所有展厅材料都采用白墙和橡木地板,为馆内的艺术品展示提供了最纯粹的背景,灯具在自然采光系统引入展厅后被完全隐匿,甚至连空调系统的出风口也被减弱为墙根地板处的一排细长格栅孔,远看似有若无,墙面的各类插座及开关被全部抹去,只留下一片纯净的白色,从而凸现出那些悬挂于墙面或摆放地上的艺术作品的魅力。
目前,博物馆观众已经不满足于一般化地参观展览,更需要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思考空间。观众是展示空间的最终服务对象,所以在进行空间设计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感受博物馆”、“享受博物馆”的理念,赋予观众轻松愉悦的心情。博物馆应结合展厅现状,更多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陈列展览的形式设计,根据各部分内容设计的需要,突出每一部分的重点和亮点;应从众多的展品中选择重要性与代表性的展品置于浏览节点,构成整个陈列体系的焦点,产生高潮迭起的艺术效果,形成立体化、人性化、趣味化的设计效果,以及具有韵律感、节奏感的参观效果,避免平铺直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