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设计

2024-10-14

博物馆陈列设计(精选12篇)

博物馆陈列设计 篇1

在历史类博物馆中, 陈列展览与陈列设计属于两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其中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用来向观众进行历史的宣传和教育的主要手段, 而陈列设计合理与否则是展览能否取得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的一个决定性条件, 合理的陈列设计能够使陈列展览更加具有知识性和宣传力, 对历史类博物馆的工作质量来讲, 具有重要的推动性作用, 因此一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 从而使历史类博物馆的工作质量能够有所提高。

一、提高陈列展览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作的完成质量, 在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方面同样如此, 展览陈列设计人员专业素质不够会极大的阻碍展览的知识性和宣传性, 对博物馆宣传与教育目标的达成是非常不利的。

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博物馆展览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博物馆展览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决定博物馆展览整体格局的主要人员, 设计者必须具有较具有创新性的设计理念以及职业素养, 要以每一历史事物的不同意义为标准, 以希望利用此事物对人们达到的教育目的为设计动力, 来对陈列展览进行设计, 这样才能使陈列展览更加完美的展现给观众。

目前, 陈列展览设计人员不仅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 同时还要有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对参观者心理的揣测能力, 这样才能保证对陈列展览的设计能够符合参观者的欣赏水平, 使其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

二、以地区特色为主进行陈列展览设计

每一个地区的博物馆应该着重体现这一地区的特色, 要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角度来对本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进行诠释, 这样才能更加吸引参观者的眼球, 才能使本地区的历史得到更大程度的宣传和弘扬。

例如在对西安地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进行设计时, 就要抓住西安这一地区的特点, 众所周知, 西安不仅使十三朝的古都, 同时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 就一定要体现其这两方面的特色。对于十三朝古都这方面特点来讲, 设计人员要将每个朝代的所属物品, 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以使参观者在参观时能够清晰明了, 同时还应设立单独的展台, 来对丝绸之路的全貌及其成果进行还原, 这样不仅体现了地区特色, 同时也强调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史的沉淀, 对参观者能够起到非常大的教育意义, 因此陈列展览的设计人员必须对此提高重视。

三、注重陈列内容与形式设计的统一

陈列内容与形式设计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如果将这种关系割裂, 那么整个展览将无法达到整体性和宣传性, 同时, 在对陈列展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还要十分重视与现代社会接轨, 使历史能够具有现实意义。因此, 陈列展览设计人员一定要在专业素质的基础上, 努力对现代的科学及时及其他方面的知识进行探索, 在设计过程中, 将历史事物与现代科技统一起来, 使陈列形式能够由于科技的融入而变得更加先进化, 从而使陈列内容能够更加充分的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存在的意义。

另外, 在对陈列形式进行设计时, 还要关注其艺术性特征, 这就要求陈列展览设计人员从全方位、多角度来对展览陈列内容进行观察, 找出其中的联系, 例如在对历史物件进行展览时, 除了按照时间顺序对其进行排列, 还要充分考虑到每一历史物件的不同艺术性特征, 要善于合理的利用灯光、环境以及色彩和温度等一些外在的因素来对陈列内容进行烘托, 从而提高其艺术特征, 在达到对人们的宣传和教育意义的同时, 也使参观者能够获得美的享受。

四、做好展览的评估与监督工作

评估与监督工作是陈列展览和陈列设计合理化的主要动力, 评估工作主要包括对展览设计人员工作的评估和对历史事物的特点及艺术性的评估两方面, 对于前者来说, 评估工作的完善能够使陈列设计人员在设计完成之后能够清楚的了解到自身的实力以及缺点, 从而使其能够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 注意改正这些缺点, 这对保证陈列展览的宣传教育性是非常有利的;对于后者来说, 评估工作能够使展览设计人员获得对陈列展览设计的灵感, 从而使历史物件的摆放以及设计能否具有创新性, 符合多元化的特点, 这对博物馆工作质量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利的。监督工作能够使陈列设计人员认识到自己的职责, 提高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 展览的评估与监督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对陈列展览的评估过程主要包括对陈列内容的评估和对陈列形式的评估两种手段。要在评估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在对外展览之前积极的对其进行修复和改善, 使展览内容能够更加具有条理性, 使展览脉络能够清晰化, 同时加上对展览内容的文字说明, 这样才能使整个展览更加具有艺术性的特征。另外, 设计人员还要使文字的说明能够准确的表达陈列内容所要展现的主题思想, 在这一方面, 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灯光、色彩、环境等一系列外界因素来对主题思想进行烘托和体现, 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参观者的反应, 根据群众的需要来对陈列内容及陈列形式作出调整, 这样才能充分的保证展览的评估和监督工作的有效进行, 从而为历史类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和陈列设计的完善提供基础性保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为了纪念历史、以史为鉴来更好的在当下进行生产和生活, 各大历史类博物馆不断涌现, 在历史类博物馆中, 陈列展览和陈列设计属于两项非常重要的问题, 两者都极大程度的关系着博物馆工作的质量, 因此一定要从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展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等多方面对其进行完善, 这样才能使博物馆能够更好的对历史进行展现, 从而使人们能够深入的了解历史, 并在历史中获得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罗军.关于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展览与陈列设计的思考[J].沧桑, 2014 (04) .

[2]王炯.浅谈历史类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内容设计[N].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2) .

[3]单霁翔.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J].东南文化, 2013 (02) .

博物馆陈列设计 篇2

展览主题

集陈列展示中心、西湖文献资料中心、西湖学研究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为一体的国内第一座湖泊类专题博物馆。该馆的展厅由序厅和四个主展区组成,分别介绍西湖的山水、人文、浚治以及西湖的人文历史影响等,充分利用实物、图片、触摸屏和影院向游客全方位的介绍西湖。

陈列设计

西湖博物馆展厅涵括了序厅、西湖概况、西湖历代浚治与景观的形成、西湖题名景观、西湖文化、精神家园等六大篇章。走进西湖博物馆,不仅能看到西湖独创的山水景观组合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更能用全新的视角去体会景观背后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与世人分享西湖唤起的审美共鸣。

序厅:

通过西湖全景沙盘将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整体格局直观呈现,巨大的西湖雨丝幕帘营造了西湖烟雨朦胧的唯美意境。第一展厅:天开画图——西湖概况

概括介绍西湖的地理位置,从西湖的山、水、生态和整体格局等方面展示了西湖文化景观存在的物质基础。

第二展厅:浚治之功——西湖历代浚治与景观的形成 书写了杭州城居民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持续开展对西湖的清淤维护和人工改造的历史,表现了杭州城市与西湖不可分割的关联,生动展示了延续至今、持续不断的人湖互动关系。第三展厅:诗情画意——西湖题名景观

如诗如画地展示了中国古代风景名胜景观设计手法 “题名景观”的代表之作“西湖十景”的缘起与传承,为这一西湖景观的精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第四展厅:人文渊薮——西湖文化史迹

从宗教、忠孝、隐逸、藏书、文学艺术等方面阐释了西湖景观的人文内涵,体现了其在“精神家园”角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五展厅(二楼):精神家园——诗画西湖

千百年来,西湖一直是人们获得审美体验和精神栖息的圣地。二楼展厅用大量历代西湖诗词书画充分印证了西湖景观是自古至今中国文化阶层名副其实的“精神家园”,是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

现代博物馆陈列的基本类型

陈列是博物馆三大职能之一,是展示历史遗存和研究成果的窗口,也是衡量博物馆质量的重要标准。当前的博物馆陈列设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就是要在展现艺术和表现手法上寻求新的探索和突破,注重高新技术和材料的合理应用,实现理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观赏性、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

现代博物馆的理念也正从“以物为本”朝着“以人为本”发生时代性的转变。过去博物馆的工作是以藏品为核心,以藏品的研究为重点,而现代博物馆的一切中心是观众,“如何用古老的收藏讲述最现代的故事”是博物馆面向社会、服务社会,面向市场、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也是博物馆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注重展览效果、努力常伴精品展览的今天,那些缺乏创意、没有特色、题材类同、布置平淡的展览已经不能吸引观众。

而注重展览的设计、策划,重视展览的视觉艺术效果,重视展览全过程的推广介绍,以及从展览举办环境到展厅内外的不知以至展览宣传的相关资料,都按要求进行整体设计制作的展览,才能受到和关注和欢迎。如何使博物馆陈列设计跟上时代,做出创意、有特色的展览,所以我认为,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陈列展览题材的选择组织,筹备一个展览,首要环节是展览题材的选择,它在乎展览的定向,是陈列展览成功与否的关键。每个博物馆都有自身的性质、任务及特点,不同地域的博物馆,其社会环境不同,性质任务也不尽相同,所以要筹办一个能体现本地特色,并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基本陈列,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最佳选择。首先,陈列展览的选题应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观众。陈列设计基本类型(陈列对象及内容)社会历史类

·历史文物或当代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展示历史文化、记录人类社会的重大事件 自然历史类

·标本、化石、自然资源

·展示自然规律、揭示自然界的现象和原理 科学技术类

·科技产品与技术

·展示人类科技水平、阐释科学现象及原理 造型艺术类

·艺术品

·展示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培养观众审美意识 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特点 ·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

·“沉浸式”的展示环境的营造

·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

文物博物馆如何创新陈列设计方法 篇3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陈列设计;创新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民收入越来越高,人民开始不断追求精神文化上的满足而不再是物质生活中的富足。因此,博物馆在近些年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而博物馆也为了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前来参观,开始不断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来丰富博物馆的活动和博物馆的馆藏。博物馆具有教育作用,因此多数博物馆选择同学校进行合作,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博物馆参观,从中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博物馆还具有文化传承的关系,因此博物馆多举办一些有利于吸引全家人共同参加的活动。而这些还是不够的,博物馆需要从自身的安排设置方面进行入手,从而吸引更多的参观者。

一、文物博物馆进行陈列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随着不断发生变化。而科学水平的高速发展,也为博物馆在管理和安排方面提供了许多先进的手段予以借鉴和使用。因此,将高科技手段用于博物馆中,对于博物馆的发展和创新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时常改变不同文物的排放位置,进行不同展厅的安排,对于展现博物馆独属于自身的独特特点,以及迎合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观念有着不容忽视的帮助作用。因为人们的视觉感受,是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当下这个社会环境中,必须要对传统的摆放方式做出一些改变,改变一些死板的传统观念,而尽量鼓励使用多元的方式不断向前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迎合全体人民群众的博物馆。

二、文物博物馆创新陈列方法的设计

博物馆是为参观者提供文化传承和教育等服务的场所,因此参观者是博物馆进行创新设计所需要围绕的关键中心。只有了解了参观者的审美习惯以及心理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和安排,才能真正实现博物馆为参观者提供服务的功能。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化,具有独属于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思考方向。并且博物馆也从传统的教化场所转变为现代人心目中的休闲娱乐学习的娱乐性场所。在博物馆中,越来越多的人是想感受真实的历史质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博物馆进行文物陈列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广大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进行陈列,如果陈列的方式并不被广大参观者所接受、理解,那么博物馆也无法吸引更多的参观者来完成自身的使命。因此,博物馆必须要进行馆内安排的设计创新。

最主要的创新是设计理念的创新,只有理念创新了,才能利用创造来表现博物馆独特个性,同时又能吸引参观者、拉近参观者和文物之间距离的展厅。这样不仅使得文物得到良好的安排和陈列,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前来参观,扩大了博物馆的客流量。不论是传统的文物博物馆还是强调自然科学生物艺术的现代博物馆,都应该将设计理念创新作为一切创新工作的前提,立足于博物馆的整体和社会人民需求来进行接下来的调整和安排的工作,从而使得博物馆更加贴近参观者的内心。

同时,进行创新的时候还需要重视参观者同历史文物之间的内心距离,不要让文物保护玻璃简单的阻隔了参观者和展品之间情感上的沟通和心灵上的交流。从而无法让参观者真正感受到蕴藏在其中的那段历史,无法真正接受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功能和教育启示的功能。这就要求博物馆创新的时候,注意选择适宜人民群众的方式方法来安排展览,能够让他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苦闷和难过,从感性上进而演化成为理性的知识点。

另外,博物馆的设计创新还需要重视形势和内容的统一,博物馆的文物陈列是为社会不同区文化层次的全体观众所服务的,而不是为专业人员所服务的。因此,在创新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参观者的需要,实现为观众服务这一社会化的文化功能。如果博物馆在文物陈列设计中只是得到了专业人员的好评,但是却不能将博物馆文物陈列设计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有效的传递给观众,那么博物馆展览也就失去了它最关键的意义和价值。在陈列设计的创新中,应当准确地把握好文物陈列的内容和主旨,达到博物馆的社会文化服务功能。对于历史博物馆的设计人员来说,接受到历史学专业训练比较大,但是利用语言来表达历史能力则是相对比较薄弱的,应当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强对形象语言的学习。形象语言具有感性的特点,使得许多参观者接收到的信息是直观的。对于历史文物来说,保存了人类历史上太多的文化信息和独特的内涵,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能够突出展现它再现性,反映出历史的形态,从而表达出展览的主题。但是历史文物在表达过程中往往是孤立的零碎的,是对历史片段的记录。因此,在陈列设计时要通过精心的组织来表现出文物的形态、颜色文化等多种信息,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历史的意义。

同时,还可以在创新的过程中增加一些新的功能,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基础。就例如,在展示文物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在不同时间段展示出具有不同含义的珍贵文物,从而吸引不同阶层的参观者前来参观。另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西方艺术品的展览活动,在教育教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举两得。此外,拉近文物与参观者之间的距离的主要方式,可以利用现场展示的方式,将文物放在现场,四周拉上保护线,将存放在玻璃窗内的展品真正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气,从而让参观者更加真实的看到眼前的珍贵文物等。这些丰富多彩的陈列方式,能够充分调动起参观者的积极性和热情,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参观者前来博物馆中进行参观。

三、结束语

博物馆作为特殊的教化场所,是社会文化进行传承和教育的特殊变种。因此,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应该使博物馆向着适应全体社会人民的方向发展。最关键的是脚踏实地,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文物博物馆进行从新设计,采取一些创新安排的方法,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推动博物馆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景云.创新文物博物馆陈列设计方法[J].黑龙江史志,2014(9):246-247

[2]卢雪梅.浅谈文物博物馆如何创新陈列设计方法[J].速读旬刊,2015(9)

文字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初探 篇4

一、陈列艺术设计要从总体上把握

陈列艺术设计创新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总体把握。所谓总体把握, 就是指展览内容的总体考虑、形式设计的总体构思、艺术风格的总体确定。每一个展览都必须既是科学的, 又是艺术的。应该将每个展览办成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整体。这就需要对展览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认真、细致、深入地探讨, 研究透彻, 论述清楚, 把握总体, 了然于胸。

展览内容是整个展览的核心, 要经过充分论证, 本着科学的态度, 充分倾听领导、专家学者与业内同行的建议。展览形式是展览的重要环节, 形式设计是体现主题的重要途径, 也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因此要经过充分的论证, 如版式、灯光、展柜、导览系统等。在内容设置与形式设计中, 要克服传统陈展模式的束缚, 要有最新颖的思路、最前卫的创意。同时, 要把经过深思熟虑得来的新颖的创意运用到展览内容与形式的总体设计中去。无论内容设置还是形式设计, 各种设置、设计、制作元素, 各种具体的细节, 都必须服从总体构思, 都必须与总体艺术风格相吻合。

如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基本陈列, 以中国文字发生、发展的文化史为主线, 以历代出土的文字载体、文物为支撑, 以文字书法艺术为融贯, 以文字的传播应用为注脚, 将文字历史、现代和未来汇于一堂。在陈展内容的选定, 陈展形式的设计, 以及各种设计元素, 各种艺术手法, 各种现代陈展技术手段的运用上, 都必须服从于解释与阐述中国文字的历史源流与现代价值这一主题, 充分展现中国文字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由于主题鲜明生动, 该基本陈列很受好评。

二、充分发挥场景直观生动的特性

传统陈展中往往是文物或其它展品的机械罗列, 很少运用场景展示, 因而显得单调呆板, 缺少生气。场景展示是改变这种状况的一个有效方法。场景展示这种形式因其形象逼真、直观生动而成为当今博物馆的陈列和多种主题的大型展览普遍采用的表现形式。

场景可以是典型人物、事件的情景再现。如中国文字博物馆第一展厅中, 有一组商王问卜的场景, 解释商朝时期甲骨的用途--占卜。表现商王问卜的瞬间, 大臣以跪姿出现, 并等待商王宣读占卜结果, 中间有红色火堆, 祭祀的人正在操作, 周围有两个红色纹样装饰的柱子, 所围合的环境, 所有的操作只是在一块巨大的龟甲上面完成, 背景利用动画剪影的手法, 来介绍内容, 串联文物陈列。景场也可以是以某主题为线索贯穿起来的文物集合。

三、注重人性化和观众的参与性

陈展工作创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克服传统陈展模式冰冷呆板的弊病, 树立服务大众的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重视观众心理需求, 坚持人性化方针, 调动观众参与热情, 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服务功能。

注重人性化应该体现在陈展工作的各个方面。应多替观众着想, 在陈展布局及服务设施方面, 突出以人为本的特点。在形式设计中突出以人为本, 切实考虑群众的认知特性及心理特征, 办出符合观众需要的展览。在参观通道、展板高度、展板大小、色彩、灯光等方面注重人性化设置, 运用心理学和工程的方法, 使陈列形式适应观众的感觉系统特性, 并使用声音、气味、暖通等辅助手段, 可充分激发观众感觉系统的功能和诱发观众良性的心理效应, 从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前期设计准备阶段, 就对展板高度, 展板大小、色彩、灯光等方面做出了严格的论证工作, 充分考虑参观群众的需求, 并制作模型样板, 审核设计效果。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基本陈列的六大展厅中, 都设计有互动项目, 从动手识甲骨、金文图形选择、汉字计算机输入等来体会汉字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历程。能够吸引观众亲身参与, 动手动脑, 体验展品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这样的展览一定是成功的。观众参与程度高的展览, 其展出效果一定比较理想, 反之, 效果则必然不如人意。

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突出个性特点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狠抓个性特点, 是陈展工作发展的基础。

如何设计体现博物馆的个性特点, 营造出奇光异彩的具有自己特色的陈列展览, 已经越来越受到博物馆工作者的重视。追求个性化的陈列展览是当代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以创新的理念为指导, 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才能实现陈展工作的突破和飞跃, 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观众们喜闻乐见的、具有个性化的陈列展览精品。《文字过大年》展览, 运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演变模型演示汉字起源, 用欢乐喜庆的对联、年画、剪纸、灯谜展示文字风采, 在用色方面, 选用大红及大黄传统色调, 突出节日的喜庆氛围, 并增加红灯笼、中国结、组字拍照等辅助手段, 营造年味氛围。此次“文字过大年”展览可以说是文字与春节的完美结合, 是一次非常有个性的展览。个性化特征应立足于本馆的实际展示内容, 充分发挥本馆的科技技术优势, 运用新颖个性的展示手段, 营造个性化的陈列展览。

随着科技的进步, 高新技术的发展, 许多博物馆根据陈列需要引进声光电、4D、计算机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声光电技术以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新颖独特的个性受到普遍好评和广泛应用, 使展览增加了的诠释手段, 增强了展览的震撼力和视觉效果。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纪事》展览单元内的甲骨整治声像系统, 短短60秒, 把甲骨的整治过程阐述清楚, 时间短内容强, 可谓静态实物展览的有益补充。

博物馆陈展艺术设计不只是我们论及的这些方面。同时, 陈展创新也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任务, 不可能一蹴而就, 应该坚持不断实践, 长期探索, 使陈展工作与时俱进, 常办常新。

摘要:如何使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人们文化知识不断提高, 审美观念和欣赏习惯明显变化的现状, 这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崭新课题。为此, 我详细了解其他各博物馆的陈展情况, 深入研究同行们的经验, 明确了陈列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做法。

博物馆展览展示设计的陈列原则 篇5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提供的特殊精神产品,同时也是博物馆向社会展示藏品和研究水平的载体,它凝聚着博物馆工作者的科学艺术劳动。物化的形象的陈列、展览依靠设计师进行一系列艺术创作才能见诸观众。陈列并非随意地拼凑摆放,它需要根据所提供的条件,并且遵循一定的原则来施行。下面bopo波镨小编来谈谈博物馆的陈列原则。

优秀的陈列展览应该满足观众对参观舒适度的要求。其中陈列照明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目前,一些博物馆为了突出文物展品的效果,或为了营造神秘的氛围,多采用封闭式人工照明。这样的“灯光效果”恰恰忽略博物馆观众的感受,忽视了光照对人所产生的精神、心理作用,忽视了大多数人惧怕、讨厌甚至拒绝黑暗的心理。“导致观众无法把目光聚焦到展品上,不得不瞪大眼睛仔细搜寻前方是不是正确的参观通道,是不是会被障碍物绊倒。这样无疑与我们的初衷相悖”。因此,博物馆陈列的展示方式和照明不仅要烘托陈列的主题和展品,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观众接受环境的能力,清晰辨别展线道路以及顺利通过展线的需要。

一个好的展览设计应该在必不可少的设计之外,尽量不再增加各种不必要的设计手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简约主义”,主张“看不见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这种思潮源于西方现代主义。它的出现既是对复古风潮的叛逆,也是对简约主义美学的发展,其风格是将设计 元素简化到最少程度,以极简洁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于空间环境的感情、理性双重需求。这种简约主义理念也流行于当今的国际社会,努力使人们暂时摆脱繁琐、复杂的环境,找到简洁、自然的生存空间和心灵空间,契合了现代人在快节奏、超负荷工作压力下的心理需要。因此,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也应顺利潮流,“使我们的设计简洁而不简单,大气而不失底气”。

博物馆在陈列展览的创意、设计、制作等方面,应不断引进新的理念,做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使者,自觉走向低碳生活。例如位于幕尼黑的布兰德霍斯特博物馆选择了极少主义的内部展示空间,所有展厅材料都采用白墙和橡木地板,为馆内的艺术品展示提供了最纯粹的背景,灯具在自然采光系统引入展厅后被完全隐匿,甚至连空调系统的出风口也被减弱为墙根地板处的一排细长格栅孔,远看似有若无,墙面的各类插座及开关被全部抹去,只留下一片纯净的白色,从而凸现出那些悬挂于墙面或摆放地上的艺术作品的魅力。

目前,博物馆观众已经不满足于一般化地参观展览,更需要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思考空间。观众是展示空间的最终服务对象,所以在进行空间设计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感受博物馆”、“享受博物馆”的理念,赋予观众轻松愉悦的心情。博物馆应结合展厅现状,更多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陈列展览的形式设计,根据各部分内容设计的需要,突出每一部分的重点和亮点;应从众多的展品中选择重要性与代表性的展品置于浏览节点,构成整个陈列体系的焦点,产生高潮迭起的艺术效果,形成立体化、人性化、趣味化的设计效果,以及

具有韵律感、节奏感的参观效果,避免平铺直叙。

博物馆陈列设计风格的多元化探讨 篇6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设计;多元化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观念的而更新,这就需要我们博物馆也应该不断进行创新设计,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博物馆事业想要适应当前新的发展形势就必须要走创新的道路,而陈列技术设计正是创新的基础所在。这就需要我们应该不断更新陈列设计观念,创新陈列艺术设计,促进文化的交流。在掌握社会文化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陈列设计。我们应该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彰显专业的设计水平,从而使博物馆能够更好地向观众展示出具有教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展品。

一、创新陈列空间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和思路

当前,有许多人对于博物馆的陈列艺术都有着一些误解。首先,许多人认为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是一种单纯的艺术设计,所以更加注重其美观,在装修的时候也是及总在展厅内。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没有能够真正认识到陈列设计的内干,只有单纯地用视觉效应来评判。博物馆作为一个传承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机构,它的陈列艺术应该是空间的有效组合。这就需要设计者应该在结合原有空间的基础上,根据参观者的不同需求特点来重新组成一个展示的脚本,然后依据这个脚本进行多元化的展示。

二、創新陈列空间设计,运用工艺美学和自然科学

现代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已经是一种包容多门学科技术的综合学科,是在有效利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追求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同时把传播科学和工艺技术的概念融为一体,实现科技保护和展示文物。所以,阵列艺术设计是使用科学和艺术的手段,利用传统或者现代的媒介策划展示环境,通过不断的设计和创意来实现设计的创新。首先,再设计博物馆陈列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其美观性和舒适性,保证其是绿色、安全和经济的展览环境,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展览的有效性。想要实现这些要求,必须要依靠科学严谨的设计。

三、创新陈列空间设计,体现现代设计内涵

创新陈列设计风格,体现多元化,还应该保证博物馆设计能够体现出现代设计的内涵。创新就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所以设计应该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我们虽然不能够要求所有的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都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应该有准备并且努力去走出这一步,努力做到新颖和独特的设计。想要创新,就应该走在设计发展的前沿,体现出现代设计的时代内涵。体现时代设计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进行陈列动态展示。动态展示通过活动式和操作以及互动式的方式,来把一些在既定时空中的文物展示出来,体现出动态感。其次,照明设计是陈列艺术设计中的重要部分,通过不同的光照来创造出不同的环境氛围。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展示出展品的特性和内涵。根据参观者的心理要求,通过不同的照明设计来创设陈列环境的格调和气氛。最后就是色彩设计和道具使用设计上,色彩能够使展示活动更加有活力,对于参观者视直觉和精神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创新陈列空间设计,走绿色陈列空间设计之路

绿色陈列丰富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于博物馆行业,如何合理地使用资源,运用绿色的理念建造绿色节能型和生态型的博物馆,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陈列设计的主要内容。博物馆陈列设计绿色化既是体现了对于自然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于人的身体健康的关注。这就要求应该引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实现节能设计。通过使用一些技术手段来减少办公的空间和展示的空间,减少对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对于自然的影响,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实现绿色化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过程中,应该保证设计出兼具开放性、娱乐休闲和持续性的现代化博物馆,应用更多的创新理念和展示手法,在充分结合文物展品的基础上进行影像展示、情境造景以及互动演示等方法,努力寻求突破点,打破传统的设计格局,彰显现代博物馆的特色。只有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更好地实现设计创新,才能够把博物馆的教育价值和历史价值更好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江涛.博物馆陈列设计风格的多元化问题[J].中国博物馆,2006,04:40-44

[2]沈才智,陈晓冬,盛利.大连自然博物馆陈列设计多元化初探[J].博物馆研究,2011,02:71-74

[3]项隆元.博物馆建筑风格的多元化与博物馆建筑设计观念的更新[J].中国博物馆,2005,04:64-71

[4]李卫平.趋同性和多元化——浅议博物馆陈列形式设计的创新[J].艺术科技,2015,06:83-84

[5]陈同乐,殷志强.多元的陈列设计风格[J].中国博物馆,2003,02:36-40

博物馆展示陈列中光环境设计研究 篇7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陈列,光环境设计

陈列是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空间观赏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光环境设计则是表达陈列设计的前提,是博物馆展示陈列的重要支撑。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光环境设计,使光线不再只具有采光以及照明的功能,而是能够通过光的设计运用创造出特定意境,展现出设计者的构思与所要表达的思想。要为观众提供更具艺术内涵的观展环境,就必须要合理设计应用光环境设计。

一、博物馆展示设计光环境的特征

博物馆展示陈列设计其具体指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按照一定序列、主题以及艺术形式所组合成的,能够进行直观教育与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光是营造博物馆展示设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不仅有着实用的照明等作用,也能够表达出空间格调以及文化内涵。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光环境设计,首先需满足采光与照明的要求,满足实用的功能。同时还应当注重其本身具备的美学功能。

博物馆陈列中的光环境具体可分为自然光环境与人工照明环境。自然光具体可分为天空光与日光,人工照明则可分为直接照明、间接照明、半直接照明与半间接照明。博物馆陈列设计引入自然光需要从对展品保护、眩光视觉干扰以及日光造成室内过热几个方面评估;人工照明则需要结合博物馆环境以及展品特征合理应用。如今陈列光环境设计中更多地运用人工照明环境,而自然采光在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应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二、光环境设计在历史类博物馆陈列中的功能与作用

历史类类博物馆目前在我国处于主导地位。历史类博物馆主要以历史的发现与演变、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作为主题,有着很强的思想教育意义。历史类博物馆整体设计注重对历史的凝重感的烘托,强调参观次序与路线。历史类类博物馆历史文物的陈列可以通过不同程度光暗差别来分割空间,展示出文物环境氛围。现具体分析光环境设计在历史类博物馆陈列中的功能及作用。

1)塑造展览环境。光环境设计是历史类博物馆陈列环境空间的造型手段。历史类博物馆的光环境设计,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花哨,光环境设计对于展览环境的塑造,需要给予观众观赏中的视觉刺激,也要注意文物展品陈列位置以及光线投射角度。通常直接照明能够给观众紧凑与明亮的空间印象;间接照明也即灯光折射反射能够让空间更具开放性;暖色灯光能够产生温暖感;冷色则会产生通透的陈列氛围;吊灯尤其是体量大的吊灯,能够让展陈空间显得低矮;吸顶灯以及镶嵌在天花板上的光源能够产生更高的视觉空间;暗灯槽以及发光的墙体能够产生统一的空间印象。整体来讲,展陈设计光环境设计应当紧抓陈列主体,利用光影变化来渲染空间场景,塑造展览环境。

2)突出文物特色。观众观察文物时,照明对于文物展品通常通过若干光源,多角度进行照射来展现。观众会随着灯具位置与照射角度的改变产生不同的形象感受。历史类博物馆陈列设计中,文物展品是核心内容,设计中需要利用光与影的变化来烘托出展示氛围,突出展示文物的特色与重点。具体来讲,针对平面展品的光环境设计,例如书画、纺织品等较大的平面展品主要用均匀布光的方式进行照明,通常使用墙面布光灯具,产生较为均匀的光照效果;小尺寸的平面展品,则通常使用投射灯照明,如小幅的图画。射灯通常用渐变柔和的投射灯光,尽可能还原文物的原貌。针对立体展品的光环境设计则主要在于突出展品的形态,刻画出展品的整体轮廓,促使空间形成明暗协调的亮度分布。

如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展”中宋代佛造像“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的光环境设计,其佛像高2米,色彩淡雅古朴,设计者通过投射灯光提供具有方向感的直线光源,同时采用性能稳定的ERCO金卤灯,从不同层面多个角度进行表现,使得佛像的面部柔美等特征充分展现出来,并且更具立体感。

3)方位与情绪引导。光照的变化与移动直接引导着游客的视线,尤其是较为强烈的明暗对比用光,直接左右着观众的游览路线。展示陈列空间中不同亮度光线的分布,使空间整体有了立体感与层次感,对于重点文物的环境烘托效果更为明显。同时,陈列光环境设计对于观众的情绪也有着引导作用。虽然光线本身同人的情绪没有任何直接关联,但人们对于特定性质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反应,这也被应用在展陈光环境设计中。例如光线明朗的展厅能够让观众觉得轻松自然,昏暗的展厅则会有苦闷压抑感。针对展陈中的不同文物展品以及不同空间在情绪表露上的需求,结合观众在参观时产生的心理与生理变化,合理灵活应用光色与光亮结合所产生的软硬感、轻重感、冷暖感以及华丽、沉静、朴实等心理效应来引导观众情绪。

三、完善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光环境设计应用的对策

1)把握光元素运用节奏。历史类博物馆中,不同产品有不同展示主题,设计中需要结合主题对光线进行协调统一处理,细致地处理展陈环境中的明暗度、冷暖色调以及渐变感等,把握光元素运用节奏。例如对于文物展品精彩之处的展现,通过重点照明来实现;对于立体文物展品,可通过定向照明与漫射照明结合实现。

2)合理应用照明技术手段。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手段也被应用到博物馆展示设计光环境设计当中,这也成为了现代历史类博物馆展览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新形势下,应当不断加强对新照明技术手段的应用,例如多媒体技术与照明手段的结合等。

3)实施绿色光环境设计。绿色照明具体指高效、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的照明系统,这也是当下博物馆光环境设计的新理念。博物馆的绿色照明不但要保证照明的环保经济,同时也需要有效降低对于文物展品的损害。因而在设计时需要结合陈列需要选取合适的照明方式,对于灯具的选取也应当区别对待。例如推广使用性能较高的光纤灯;同时也需要利用集成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光控技术等先进技术来控制灯光等设备。

四、结束语

光和影是现代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文物展品陈列设计中的光环境设计关键在于光的选择以及合理的布光技巧。对于历史类博物馆而言,其文物展品本身需要光环境设计来展现出内涵与生命力,这也是光环境设计艺术价值的体现。我们应当保持对光环境设计的高度重视,合理设计与应用,满足文物展品陈列的光环境需要,提升陈列设计品位,从而为观众提供更具艺术内涵的观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郭杨.光对博物馆建筑艺术及陈列艺术的影响[J].山东工业技术,2015,02.

对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探索 篇8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美学,艺术设计

博物馆是精神文明的载体,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人们通过基层博物馆来了解本地辉煌灿烂的历史, 这对于增强本地群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振奋民族精神, 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方面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中心工作, 是向观众进行宣传教育主要手段, 是衡量博物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在一定程度上陈列展览反映了博物馆文物收藏, 文物保管的价值, 体现了博物馆科研成果的水平, 是整个博物馆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设计者要从整体布局入手, 对照所要陈列主题和内容, 尽量地带给参观者以心灵的震撼, 思想的启迪。

一、博物馆陈列艺术的基本要求

陈列工作是展览中的首要工作, 是宣传教育的主要手段。陈列不是展品的简单堆砌, 并非越多越好, 它需要陈列内容的科学性和形式方面的多样性。

(一) 陈列中分清主要与次要

展出的展品应分主次, 不能一律对待。根据展览所需要的效果, 通过不同形式、角度的安排, 达到主要展品与次要展品相区分的陈列效果, 帮助观众加强对陈列内容的理解。使观众能有一个参观主次的区分, 把握好参观重点, 重点多花时间细细品味, 次要的展品就根据时间来进行有选择地参观。

(二) 陈列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博物馆陈列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存的, 没有形式的内容就不成其为内容, 没有内容也就没有形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即要根据陈列主题、内容和特定的陈列空间, 运用形象思维对材料进行必要的取舍和补充, 将纸上的文字, 转化为可视的直观形象, 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三) 突出展品在陈列中的重要作用

好的陈列能使参展者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陈列中需要选取能确切揭示展览主题、最具代表性的、外在表现力强、能反映地方特色的展品以作展览, 这对于拉近展览与参观者的距离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博物馆陈列的艺术设计

博物馆文物陈列面向整个社会, 其观众构成具有极大的广泛性, 不同的年龄层、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知识结构, 导致了参观目的的多样性。这也决定了博物馆文物陈列要满足各个层次观众的参观需求, 既要重视浅显易懂的基础性、普及性陈列, 也应该有较强专业性的陈列, 将考古学、历史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博物馆这一媒介传播给观众。

(一) 博物馆艺术设计应遵循设计美学原则

设计美学有以下特性:一是美的综合性。这一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以视觉为主, 并辅以触觉, 运动感觉等多种因素的有机配合;其次要具备表现综合性美的载体, 即通过物质媒介来表现;最后是以三维立体 (长、宽、深) 和时空作为综合性美的存在基础;二是美的共认性。设计师把美的信息传给大众, 若被大众所接受就会被认知。这种认知的美不是具象的、个人的, 而是抽象的、普泛的, 它包含时代、社会和文化种种的因素。作为设计师唯有以这种共同认知的美为目标, 通过自我融于大我, 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 因而设计的美才具有价值。陈列艺术设计正是遵循着这些共同的设计美学特性, 并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运用其特有的形式设计的诸多元素, 如空间、造型、材质、色彩和光等展开陈列形式设计的。

(二) 博物馆陈列艺术的任务

博物馆陈列艺术的主要要求是为展品营造环境、渲染气氛, 使观众在参观时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陈列意境在于创造陈列艺术意象, 并要超越具体环境的局限, 穿越时空, “胸罗宇宙, 思接千古”, 把握宇宙之“道”, 获得对整个历史、人生的哲理性感受和领悟。设计者要从整体布局入手, 对照所要陈列主题和内容, 尽量地带给参观者以心灵的震撼, 思想的启迪。从整体到局部都要充分考虑空间布局、色调运用、展出形式、摆放方式, 以及模型、照明、影像、道具等各个方面, 使每个陈列元素都要服从于整体的风格。在整个布置展览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安全的因素, 不留安全死角, 保护好文物, 确定合理的参观路线。要为陈列内容渲染气氛, 既要客观真实的地展现又要艺术化地再现, 在展厅中再现浓缩的人类社会历史, 使参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在陈列艺术中体现出中国特色、地域特色, 就是在使整体环境与陈列内容相协调的同时, 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思想、精神和地方文化特点。

(三) 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方法

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方法是要围绕展览主题, 设计思路要从陈列内容出发, 寻找和提取相关的形象资料, 通过艺术的再创造、再加工把它运用到陈列的形式之中, 使陈列的艺术形式能够鲜明地体现陈列内容、突出地域特色, 并将所有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博物馆陈列艺术不仅是在有限的展厅空间内展示具体的陈列品, 不能局限于陈列品的布置陈列, 而应更多地表现广阔的场景, 表现无限的历史长卷、宇宙和人生, 从而让观众感悟历史, 感悟自然, 感悟人本身。在展厅的有限小空间内, 在艺术意象中发现审美的自然之道。简洁适用、顺应自然的的现代博物馆的设计思想也符合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潮流。

有学者认为:“21世纪的博物馆应被看作是一个体验生活、历史及文化的地方”, 实际上, 当今社会, 公众参观历史博物馆的目的, 除了获取知识以外, 还附有休闲、旅游、缓解学习和工作压力等需求。那么, 综合性历史博物馆陈列就要改变以往严肃的、厚重的历史氛围, 改变展览内容和形式过于平淡的局面, 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完成参观。对此, 博物馆可以适当创设观众能够参与其中的动态陈列。

综上, 在整个布置展览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安全的因素, 不留安全死角, 保护好文物, 确定合理的参观路线。要为陈列内容渲染气氛, 既要客观真实地展现又要艺术化地再现, 在展厅中再现浓缩的人类社会历史, 使参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在陈列艺术中体现出中国特色、地域特色, 就是在使整体环境与陈列内容相协调的同时, 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思想、精神和地方文化特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主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各省市博物馆的建设与设施不断完善, 博物馆陈列展览也变得题材多样, 内容丰富, 设计新颖, 展示手段先进。进入21世纪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国际交流增多, 理论研究不断加强, 设计思想, 设计理念更加丰富, 在展览意识上开始逐步脱离模式化的局面, 走向多元化、趣味化、人性化。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张红霞.谈在博物馆陈列工作中应加强观众意识[J].文物春秋, 2003, (1) .

[3][韩]李遇权.博物馆、美术馆设计[J]刘爱河.现代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内涵的演变.中国博物馆, 2005, (5) .

[4]白琰.陈列设计中的人本意识[J].中国博物馆, 2003, (4) .

博物馆陈列设计 篇9

陈列设计是博物馆向市民展示文物的一种方式,故此在准备陈列设计时应注重陈列设计的整体性以及创新性。

1、博物馆陈列设计总体要求

博物馆陈列设计应从博物馆大方向着手,并将文物进行类别划分,以此明确陈列对象,以所有物品为整体,规划全局。但以何种方式进行陈列设计需结合具体文物,将同种意识形态的文物进行归类,以此保证陈列设计的有序性[1]。科学的博物馆陈列设计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给予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以保证陈列设计特征的鲜明,反馈出当代人群对于历史的敬重,凸显出文物的高贵艺术气息。

2、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内容要求

陈列艺术设计以及陈列大纲编写是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另种类型,大纲编写,顾名思义是结合具体要点,细化陈列主题,促使陈列问题具有某种逻辑性与顺序性,譬如时间顺序,方位地点特色等。陈列艺术设计则是指针文物的摆放以及具体馆内环境设计,主题设置以及路线设定等多方面的要求,陈列的内容一切依照内容中心开展,如陈列信息发布,文物简介设计等,在艺术设计下,将博物馆文物以视觉,声效等多方位展示形式展现出来,以彰显出问题的特殊时代特色。

二、人文理念与博物馆艺术陈列的结合

《易经》中曾对人文的涵义作出相关介绍,人文是一种概念性解析,其中包括人的思维意识形态,价值观、性格、品行等多方面之间的关系,人文理念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人文观念的形成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思想意识的觉醒。

而博物馆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缩影,人文理念输出与应用将会促使博物馆艺术陈列更加具有艺术性[2]。博物馆艺术陈列是一种综合性的展示方式,其不仅仅表现为博物馆文物的陈列设计,更关乎着整个陈列展出的所有工作项目,如灯光设计,文物展示区域的划分等等。而在设计博物馆艺术陈列中不设计者不仅要体现出自身独特的风格特征,更要考虑到陈列的实用性,并正真的承担起文化宣传的作用,将人文精神内化到艺术陈列之中,以体现出中华文化灿烂悠久历史,以及人类社会的变迁。

人文理念与博物馆艺术陈列之间的结合思维并非偶然,通过人文关怀以期充分的激发博物馆文化感召力。博物馆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后人探索真理的重要实现基地,这些文物的展示,是真实的,更是客观存在人类历史社会之中的。而通过艺术陈列的展示,将承载这的人文思想传递给大众,以感染人们内心,重新认知自己,明辨是非,辨别善恶,唤醒良知。

三、基于人文精神的博物馆艺术陈列方式

1、丰富形象设计避免文字的堆砌

博物馆艺术陈列是一种美学的探讨,更是艺术思维的直观体现。大众获取知识具有众多媒体,而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据具有鲜明的优势,首先是直接性,陈列欣赏中,视觉感官的直接体现,将视觉获取的信息反馈给大脑,进而形成一种客观的印象[3]。其次是记忆性,博物馆艺术陈列充分的体现出文物的历史地位以及陈列的艺术特征,在两者的相互结合作用下,开拓人们传统认知视线,并加深人们的思维认知能力,使其以超强记忆形式存在的人们的脑海之中。最后为自由行,大众可以结合自身关注的兴趣点自由参观,此种知识获取方式相比于课堂传授,更加具有记忆优势,将知识接收转被动为主动。正是由于博物馆文化宣传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人们对于文化知识的接收应不断的丰富形象设计,改变传统文化堆砌的方式,在设计场景是,多选用场景复原,借助模型等表现形式,促结合灯光以及声效,为人们营造身历其境的感觉,将人们快速的带入到年代特征之中。形象设计时还应结合所展示的文物,如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物,可将相关文物之间进行连接,复原民族风味感受特定历史时代下的民族风情。以避免过多文字堆砌丧失文物人文感官体验作用。

2、在互动与参观中渗透人文精神

若促使博物馆艺术陈列更加具有“人性化”特征,这就需要注重大众参观之中的互动,参与是获得知识以及加深记忆的最佳方式之一,人们亲自参与是传统文字记忆多倍。因此为博阿正博物馆艺术陈列的人文特征,就应在设计中增加人文互动,在互动中展示出人文关怀。此种方世可借鉴国外著名博物馆,如意大利博物馆,印度宗教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皆设置出了众多的互动过程,甚至更开展了游戏环节,帮助大众能够从传统模型认知中跳跃出来[4]。此外国外一些美术博物馆在展示美术艺术作品时,更增加了作品与大众之间的互动项目,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取到更多的资料,而此种方式正是值得设计师学习与借鉴的。

3、注重艺术陈列设计细节凸显人文观念

细节是一种考验,博物馆艺术设计的人文精神不仅提醒按在整体的谋划筹备,更体现在艺术设计的细节之上。细节处理才是真正反映设计理念以及艺术情怀的方式,细节之处才能更加反映出人文关怀,并彰显出人文精神。譬如入口时领取参观手册,在手册中展示出整个博物馆文物陈列情况,并标记逃生通道,为了更加彰显人文精神,还可为大众设计出不同的参观路线计划情况供大众市民选择。并在手册中标记休息区,并设置失物招领处等各种场所,方面大众市民参观,彰显出博物馆人文化的服务理念。

四、结论

综上所述,博物馆人文化的艺术陈列设计将会促使大众在参观中,增加与文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将对文物的敬仰之心内化进而转变成为一种人文认知观念,指导人们进行历史探索,并为人们的前进与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支撑。让人们在人文关怀下真正的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清晰的认识到文化传承的责任,促使人们正视历史,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在博物馆中汲取到更多的知识,体验到精神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张欣,陆雪梅,谢晓婷.传承创新融合——谈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与陈列设计[J].装饰,2012,03:27-30.

[2]林毅红.博物馆艺术陈列设计中的“人文精神”[J].黑龙江史志,2014,12:68-69.

[3]崔大龙.浅谈博物馆陈列设计主次关系的表现[J].文博,2013,03:72-74.

博物馆陈列设计 篇10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光元素,视觉心理

一、博物馆陈列设计光元素运用概要

(一)符合博物馆陈列光环境设计规范的要求

1. 保护展品的照明规范要求

根据2009年颁布实施的《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中关于陈列室光线问题的相关原则,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博物馆应当根据展览品自身的属性和要求先采用天然光线,其次陈列室是不能有阳光直接照射进入的,天然光线的照射应该参照相关规定,在顶层的陈列室可以使用天窗进行光线采集。

2. 绿色照明设计的要求

应当不断改善照明质量,从而达到减少陈列室用电量和降低灯光使用对于展览品损害的目的。在选用绿色光源时,应当注意灯具的能耗、寿命、价格,还可以考虑使用LED灯等。在灯具的选择上进行考虑会使绿色照明设计更加合理。

(二)选择合适的采光类型

1. 节能环保的自然光

自然光在博物馆陈列室中的运用可以分为两个区域,首先是展品区域的照明,其次是博物馆行人区域和其他非展品空间的照明。在博物馆陈列室使用自然光照明时,应该对太阳光线直射的部分进行处理。

2. 灵活多变的人工照明

将人工照明运用于博物馆陈列室的优点是灯光不会随着外界环境、气候的变更而产生变化,并且可以根据展品风格进行灵活的调节。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人工照明已经能模仿自然光,且没有紫外线,有效防止了紫外线对于展品的损害。

二、博物馆陈列光元素运用的功能与作用

(一)凸显展品特色

通过光线,观众能看到展品的形状和颜色,并且光线能让展品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这取决于光线的明暗程度和展品摆放的角度。并且不同角度射出的光线可以有效地展现出展品的材质和特色。

(二)控制与观众距离

在光线亮的情况下,观众有一种展品摆放较远的感觉,光线暗则相反,可以利用光线有效控制观众和展览品之间的距离。

(三)塑造展览环境

在展品展览的过程中,光线的照射对于环境的塑造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光线的作用下,展品可以与当前所处的环境相协调,从而营造陈列室的环境氛围。这种氛围的营造对于观众欣赏展品的心情也起着调节作用,同时这种氛围恰好也能体现作者对于作品情感的表达。

三、博物馆陈列室中光元素运用的对策

(一)光元素运用节奏的把握

无论陈列室中的展品多么优秀,只有经过有特色和有节奏的方法表现出来才能真正发挥其魅力,表达其情感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对于光元素本身而言,并不具备节奏,但是使用者往往会将陈列室的冷暖色调、明暗度、渐变感处理得恰如其分,让观众在本身安静的环境中产生积极的情感。

(二)光线协调统一的把握

不同的展品有不同的展示主题,因此,要根据主题将光线进行协调一致的处理,突出特色展品和烘托整体气氛。

(三)多媒体手段和照明手段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手段被运用于光元素设计中,其中创造有特色的光线环境是现代展览艺术的特点之一。在专题博物馆中,由于专题特色的渲染,应该将光元素进行特殊处理后再进行综合运用,关键的图片和文字以及需要重点展示的展品可以使用投光灯进行照射。

四、结语

博物馆陈列设计 篇11

[关键词]博物馆 陈列设计 艺术设计 主题表达 展品密度

一、前言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华夏文明造就了璀璨的文化,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很多博物馆中都陈列了大量的展品。但是在展品的密度控制方面,一直都是众多博物馆在展品陈列时需要重视的问题。博物馆的“展品密度”,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在展品陈列时所摆放的数量多少,在传统上,国内的博物馆主要采用的是“少而精”的陈列思想,这种陈列艺术手法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外的高密度展品陈列手法逐渐变得流行起来,其主要着眼点是突出文化服务。因此,对于我国的博物馆来说,只有做到对两种陈列艺术手法的恰当运用,才能更好地推动博物馆陈列艺术的多样化,从而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二、博物馆陈列设计中“展品密度”的重要性

在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中,展品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略展陈所带来的效果,而在展品陈列中,展品密度问题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直接关联到博物馆功能的完整性。如果设计的展品密度过低,就会使得观众感到兴趣索然,也就很难使得他们的观展需求得到满足;相反,如果展品的陈列密度过高,则会给观众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难以理出展列的头绪,使得展品的展览效果大打折扣。笔者通过对当前国内外一些博物馆的展品密度进行调研后发现,由于我国和国外一些国家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区别,我国的博物馆在展品密度方面往往采用突出重点,注重空间体验的低密度设计手法,而西方国家则是尽量为了满足观众的客观需求,采用了高密度的陈列摆设方式。就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在博物馆的展品陈列设计中,只有在展品密度方面做到恰到好处,使其与博物馆想要表达的主题和谐一致,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三、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展品密度”艺术手法

在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中,展品密度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高密度陈列和低密度陈列两种主要的方法,同时高低密度两种陈列手法各自有着自身的优缺点,概括如下:

(一)高密度陈列手法

高密度的展品陈列手法比较适合学习型的展品主题宣传,更多地是依靠理性的表达。它主要用于观众对事物和现象有了一定积累的基础上,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继而归纳出规律性的认识,这样更加符合人类的思维规律。不过高密度的陈列手法对形式设计有着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张贴和平置陈列方法以外,还有空间、柜面以及壁面等多种陈列方法。我们也能够看出,高密度的陈列手法最大的限制就在于空间的大小,不过该种陈列手法能更好地突出观众的主动性,能够基于展品的自身特性激发观众的思维,因而在很多博物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低密度陈列手法

和高密度陈列手法相比,低密度陈列手法在主题表达方面更加偏重于灌输式的宣传,其能够更好地做到对美术设计与文物编排的完美结合。在低密度手法中,艺术表达是重点所在,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使得文物主题的诠释变得更加充分。此外,在具体的低密度陈列手法设计中,是以对观众的思维引导为主的,在形式设计方面应该更加注重顺畅自然的流线设计。而在空间的设计中,则主要是以弯曲型和放射型的空间结构为主的。通过重点文物的陈列来达到点缀陈列主题的目的。不过,该种陈列手法也有着一定的限制,比如陈列的文物并没有高密度陈列下的文物显得多样丰富,从而显得固定、刻板,观众在首次观展后会感到一定的震撼,但是当再次参观时会显得兴趣寡然。

四、“展品密度”艺术手法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认为应该从主题定位、展品特质以及功能特性等三个方面对“展品密度”艺术手法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一)展陈主题的定位与表达

通过上文中的探讨,我们知道博物馆的展陈主题表达与“展品密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举例来说,当前我国存在着很多的市级博物馆,它们大都藏品丰富,除了做好基本的藏品陈列外,还会举办一些专题展览,如书画展览等。本文认为在举办此类性质的专题展览时,可以考虑对传统的低密度陈列方式进行改进,转而借鉴国外的高密度陈列手法,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观展需求,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启迪思维的目的,而且也能够充分实现博物馆文化的功能。总之,在主题定位方面,要选择更加贴切的展品密度设计手法,使得主题的表达更好地契合博物馆的展陈效果。

(二)充分结合展品的特质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很多博物馆中都有着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藏品,而每件藏品在材质、体积,甚至是施工工艺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在对展品进行陈列设计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举例来说,对一些青铜器等体积较大的文物来说,如果采用高密度陈列方式显然是不行的,更何况,这种展品所保存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再有,对于一些稀少而观众不能直接接触的文物来说,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弥补观众的遗憾,让观众在触摸板屏上做到与展品的“零距离”接触,如南京博物馆所收集的编钟,观众只需要在触摸屏上轻击模拟的文物便能够发出玲珑剔透的编磬声。可见,通过展品的特质与科技手段的结合,能够有效弥补展品陈列设计中高低密度设计的不足。

(三)依据博物馆展品的功能

在对博物馆的展品进行陈列设计中,展品功能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基本性因素,一般情况下,博物馆的各个展品都有着独特的实用价值和实用功能,可以依据其实用价值对其具体位置进行确定。比如,以博物馆中的陶器展品为例,陶器展品的实际作用便是来存放物品的,因此,在设计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到其功能。为了满足观众的立体欣赏视觉的要求,可以采用展柜单独陈列的方式,将其设置在空问相对比较充裕的地方,同时在文物的四周设置相应的流线通道,以方便观众参观。可见,通过该种陈列方式,不仅充分考虑了展品的使用功能,还充分利用了空间,提升了展品的陈列密度。

五、结束语

总之,博物馆陈列设计作为一项关乎展览效果的重要工作,应该引起博物馆管理方的高度重视,只有勇于对传统的低密度展陈方式进行合理改进,对国外的高密度展陈方式进行科学借鉴,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博物馆陈列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挖掘展品本身的丰富内涵,启迪观众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充分实现博物馆的文化功能。

博物馆陈列设计 篇12

1 陈列设计与安全防范系统之间的矛盾

随着各地博物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博物馆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文物精品的呈现,观众流量的逐步攀升,这些都给博物馆的内部安保措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在陈列改造过程中,建立一套高标准的安防系统至关重要。然而,展厅的安防系统与陈列设计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

1.1 陈列布局和空间探测器防区的矛盾

展厅的空间防范设计是依据展厅的固有结构设计的,探测器位置的分布、类型的选择都要严格按照展厅的结构和环境来确定,但是,过多的空间隔断设计直接影响了探测器最大功能的发挥,给空间防护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具体情况如下:①太多的隔断会阻挡探测器的探测范围,复杂的场景设计和展柜夹层阻碍了防范盲区;②中心展柜和宣传画板会影响探测器的覆盖范围,使其不能发挥理想的防范功能;③展柜为了美观,密封不好导致探测器射线泄露引发频繁的误报,增加了外围保安和监控室值机员的工作量;④陈列设计者为了布展、撤展、换展方便,对展柜的开启方式和锁具安全要求过于简单,展柜的防撬、防破坏和防抢功能严重缺失,增加了正常展出期间做好文物安全工作的难度。

为了应对以上种种矛盾,要想达到原有安防系统设计的安全系数就必须增加探测器和摄像机的数量。

1.2 活动展厅和摄像机防区的矛盾

博物馆安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监控手段就是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由于云台摄像机价格昂贵,所以在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中仍然大量使用固定摄像机。现如今活动展厅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博物馆的临时展区中,这种临时展区没有固定的展览格局,因此,在进行安防系统调整时,又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举办一些文物级别高、数量多的展览时,其展厅内的空间物理变化会产生新的视频监控盲区,而在这些盲区中要防止参观者对参展文物的盗抢和破坏,就需要增加新的守护人员,这就使得现有的视频监控不能满足原有的设计要求。

1.3 陈列风格的空间探测器外观的矛盾

陈列设计者将博物馆的研究成果扩展到展厅,运用造型、灯光、文字、电子媒介和虚拟现实系统等手段,使传统的展示内涵得以极大的扩展和丰富,使展品回到其所属的历史环境中。在运用多种现代化渲染手段时,格局变化多样的陈列设计给安防设备的安装位置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为了保障陈列设计的风格和效果不受破坏,不得不改变防范区域探测器安装的位置,改变探测器的类型和安装数量,这样做就又增加了费用。现在的安防产品颜色单一,探测颜色大多都是白色,形状单一,完全是以实用为主,没有考虑到外型的美观,因此,单一的颜色和笨拙的外形就会影响陈列设计的整体风格。

2 解决矛盾的对策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认为,安防设计和陈列设计之间存在矛盾是必然的,但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解决陈列设计与安全防范系统的矛盾。

2.1 按照国家标准设计安防系统

针对特定博物馆的具体情况,按照《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 27—92K)对其技术防范的风险等级进行确定,然后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确定技防设计系统的要求,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应用场合和安防产品特点来选择所用设备,当这二点确定后才可进行正式的方案设计。在设计时,针对不同的场地建筑结构确定纵深防护体系的防范区域、各区域的防护级别,并对图像、声音所能复核的范围进行精确的计算。在设计方案中要明确说明整个系统的设计参数,比如报警探测器要求的保护面积、实际保护面积、交叉覆盖率、声音复核范围、系统的反应时间、联动影响时间、备用电源指标和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等,而最后的验收是按这个指标来进行的。总之,系统应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指标明确,尤其要明确系统不能有漏报警、误报警的情况发生,使系统具有防内盗、防抢劫、防潜伏作案的功能。

2.2 让安防技术人员参与到陈列设计中

陈列在设计之初就是要把展厅内的安防前端设备作为重要的因素融入到其中,设计人员应多与安防设计人员沟通,充分利用展厅空间,合理布局,严格按照文物系统有关国家安防设计规范和陈列设计要求,分门别类设置和安装摄像机、探测器和紧急按钮等装置,控制陈列照明灯光和场景布局构件的稳定性,降低和减少安全隐患,兼顾文物陈列和展厅艺术效果,并运用一些视觉手段来掩盖探测器带来的不协调,在两者之间寻求最大的平衡。

2.3 安防产品符合展厅整体环境

安防产品生产厂家要加大对产品外观的设计力度,在保证产品功能和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前提下,把探测器等前端设备的外观设计得优雅、美观一些,多赋予探测器一些艺术感,例如把探测器设计成具有古典风格的造型,寻求与展厅布局上的协调一致,以便更好地突出陈列展览的设计效果。

3 结束语

上一篇:B-D测试下一篇:图像分割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