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博物馆

2024-09-30

民族博物馆(共6篇)

民族博物馆 篇1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关注文创产品的研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把博物馆带回家”的作用。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都研发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创产品,受到参观者的欢迎。本文在结合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的产品和营销方法的基础上对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发的民族娃娃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对其营销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文创产品,民族娃娃,营销策略

一、民族娃娃产品概况

民族娃娃是由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发的文化创意产品,12个长着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的女娃娃笑意盈盈,她们身着壮、汉、瑶、苗、侗等广西12个的世居民族服饰,个头不高,约为30厘米,制作材料为环氧树脂,形象可爱时尚、生动活泼,表情丰富,讨人喜爱。其开发的用意旨在向观众传播民族文化、推广民族产品、展示民族魅力,拉近广西民族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在快乐中去认识了解广西的12个世居民族,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职责和教育功能。

二、民族娃娃产品优劣势分析

1、优势

1)萌

博物馆本是严肃庄重的场所,展出的也都是文物,但最近几年,博物馆“卖萌”却成为了潮流。博物馆的萌系文化创意产品以一种接地气的方式,从视觉上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审美,从精神上消解了他们的压力,如故宫博物院的朝珠当耳机、顶戴花翎成了防晒伞、“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格格钓金龟婿”书签、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宫廷人物调料瓶、翡翠白菜伞、坠马髻”颈枕等一系列“萌系”文创类产品,一经投入市场便“萌倒”众人、迅速蹿红,成为年轻人喜欢的“潮物”,创造了可观的商业价值。而广西民族博物馆的民族娃娃同样少了传统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呆板沉闷,2头身的人物比例,丰富可爱的表情,一经公开就让人大呼“太萌啦”,引发人们强烈的购买欲望。

2)浓郁的民族风格

在形象上,每个民族娃娃的衣着、饰品等均体现出了浓郁鲜明的民族特征。在动作上,一些“民族娃娃”拿着本民族最具特色的器物,还有载歌载舞的舞蹈动作,很容易让人辨认出民族地域特色。厚重的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一贯以神秘而遥远的印象印刻在每个人的心里,但民族娃娃能通过其美梦软糯的形象瞬间让人消除距离感,更将吸引更多人群来关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产生浓厚兴趣。

2、劣势

1)产品太过单一,实用和创意性不强

笔者发现,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商店中销售的文化创意产品停留在对文物的简单复制,如复制书画、铜鼓、绣球等。这样的仿真品固然有很强的文化元素和历史厚重感,但它们缺少趣味性、实用性、互动性而缺乏吸引力,与顾客的购买欲望产生了背离,很难达到消费者的期望值。民族娃娃以其萌、Q的造型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确实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但其产品太过单一,创意不强成为了提升销量上的一大障碍。民族娃娃仅仅开发了12个萌系民族桌面摆件,仅供观赏之用,让喜欢其形象的顾客缺乏多样的购买选择。反观故宫博物院开发的以在紫禁城内生活的猫为创意的“故宫猫”系列产品,以故宫猫为形象载体,开发出了故宫猫手机壳、抱枕、书包、水壶、T恤、钥匙扣、马克杯等几十样周边文化创意产品,满足了社会公众的不同消费需求。同时,和民族娃娃一样以“萌”为设计理念的“宫廷娃娃”家族系列产品,如马上乾(钱)隆笔筒盆栽、明清帝后书签、皇帝亲亲之宝手机座、皇帝狩猎-便签夹盆栽等等周边文创产品不仅造型萌倒一片、其实用价值和脑洞大开的新奇idea更是使它们一经发售就成为爆款。这些文创产品以贴近大众生活的调性将创意和传统古典文化融入到现代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将功能性与时尚性、文化载体相结合,所产生的文化创意,立即引发了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不但提供了人们购买互通交流的礼物,也满足了自己赏玩和使用的需求。

2)新媒体营销缺乏趣味和创新

现今,故宫淘宝已成为新时代的“网红”,除了新奇独特的商品会让人眼前一亮以外,打破常规、别具一格、符合年轻人口味的营销手段也是其瞬间名声大噪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故宫淘宝”官微推出的《都是倔强的男子啊》网帖已有60万阅读量,深受网友追捧。仅仅标题就引人入胜,读下去更是让人惊呼创意十足。文章以幽默的网络“吐槽”式文风,图文并茂讲述了雍正对眼镜的狂热喜好,令不少网友猜测这是“故宫淘宝”在推销眼镜。没想到接下来文风一转,网贴又以同样的笔法讲了乾隆如何强烈抵制眼镜,最终在老眼昏花之时悟出了与其写诗劝大家不要戴眼镜,不如直接教导大家保护视力。到这里,网帖真正售卖的产品才“千呼万唤始出来”,原来竟是乾隆狩猎造型的便签夹盆栽。这种用网络流行元素满满的产品营销文案,将产品深入到历史,生动有趣,自然会被年轻人接受并喜爱,引发网友的大量转发,创下营销奇迹。而广西民族博物馆在新媒体中对本馆的文创产品着墨甚少,仅有的一篇推广文稿:《美梦萝莉养成记——你背后究竟有多少个处女座》也只是介绍了12个民族娃娃的开发过程,相比较故宫博物馆的“你们考虑过人家的感受嘛”、“买了就是朋友”、“关注本宫,但没有红包发”等等傲娇萌贱的新媒体语言和脑洞大开的推销广告帖相比趣味性不强,创新度不够,很难引发网友的转载,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线上营销渠道少、销售种类少、推广活动少

民族娃娃的营销渠道除了线下的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商店以外,线上的就只有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官方旗舰店这一种选择。而在其旗舰店里只有4种民族娃娃在线销售,且活动推广几乎寥寥,这很大程度上缩小了顾客的选择面,降低了顾客的购买欲望。而故宫院方则已经掌握了包括故宫官方旗舰店、故宫淘宝和故宫商城在内的线上端口;苏州博物馆则在官网首页专门设有文创这一板块,只需简单一键,网页就会自动链接到淘宝的官方旗舰店页面,简单快捷,种类繁多。

三、广西民族博物馆民族娃娃的营销建议

早在2013年,故宫博物院就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天猫和阿里旅行平台开设的故宫官方旗舰店,2016年7月又与腾讯联合开发手游。凭借这一系列动作和口碑,故宫已成为博物馆与互联网结合的典范。而广西民族博物馆也应走出深闺高阁,与互联网跨界合作,开展互联网+的合作新模式,借助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平台,将民族娃娃承载的优秀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与公众分享,把文化的内涵用富有创意的方式普及并传递下去,从而培养更多热爱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年轻人。

1、与电商跨界合作,增加推广活动,补充销售种类

2015年8月,故宫文化服务中心首次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聚划算进行了跨界合作,1500个手机座就一个多小时就已售罄,一天内更是有1.6万单故宫文化创意产品成交。2016年6月,苏州博物馆与聚划算合作,推出“型走的历史”主题活动,活动期间,淘宝官方网店三天点击量超过80万,并完成了2000多单的订单,多款文创产品线上售空断货。民族娃娃同样可以借鉴苏州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馆的营销方法,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以电商平台的专业与博物馆的文创资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赢互利。聚划算背靠阿里巴巴海量用户和商业资源,能够迅速帮助博物馆品牌对接文化资源,实现品牌升级。民族娃娃可与电商跨界合作,在淘宝电脑端首页及手机端首页进行主题推广活动,以美糯软萌的造型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为卖点,俘获网友的关注,实现销售的盈利。同时,针对旗舰店里只有4种民族娃娃正在线销售的情况应做出及时的补货或贴出通知告知消费者。

2、新媒体营销的语言和内容需增加趣味性和创新性

新媒体文章中帝王、妃子、大臣等古人纷纷变身现代网红,卖萌、吐槽,圈粉能力超强,故宫的新媒体营销让故宫的品牌价值与日俱增。“故宫淘宝”新浪微博的粉丝量已经突破212万人,而“故宫淘宝”的微信公众平台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基本在25000以上,甚至突破10万。故宫博物院妙趣横生,创意无限的文创产品通过“大开脑洞”的营销文章成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驻足和关注。而有时,只是一秒的驻足和吸引,引发的可能就是文化传播的“蝴蝶效应”。广西民族博物馆一方面应加强在新媒体上推广的强度,另一方面,应始终把创意放在核心位置,让用户觉得推广文章逗趣搞笑,高潮迭起,出乎意料,产品美软萌糯,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并主动为产品进行宣传,推动销售。应用创意拉近观众的距离,消除距离感,让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闪光。

3、开发以民族娃娃为特色的App应用

现今,故宫博物院已自主研发并上线了七款App应用,既有面向青少年的《皇帝的一天》这样萌系列的,也有《每日故宫》、《故宫陶瓷馆》、《韩熙载夜宴图》、《清朝皇帝服饰》等多种艺术类的App。民族娃娃可以借鉴《皇帝一天》,研发寓教“少数民族独特的人文风情”于“游戏”之中的App,通过弹出文字的介绍,进行游戏的方式起到普及和弘扬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以及服装等知识的作用,还可以研发民族娃娃语音起床助手、记事本、日历等等功能的App,从民族娃娃中提炼鲜明的民族文化元素,在主题页面上采用少数民族服饰中斑斓的色彩为页面色调,添加华丽的民族纹饰,以12个民族娃娃的形象作为造型,以或萌或傲娇的表情、软糯的民族方言为亮点,以对12个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的科普推送为特色,制成集实用性和美观性于一体的App。

民族博物馆 篇2

社会教育是民族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一。在一些博物馆事业发达的国家,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理论的理想课堂之一,许多人都把它视为自己的“终身学校”、“生动的百科全书”。博物馆在教育上的贡献和作用在于它是正式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是社会的表达,是文化连续性的保证者。[5]民族博物馆作为民族历史文化遗存的载体,凝聚着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叙述着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展示着民族文明与智慧,具有独特的教育资源优势。特别是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还不够深入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民族博物馆作为青少年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发挥其特有功能,创造良好条件,为日渐式微的民族文化传承事业注入蓬勃生机,并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在文化传承上的有效衔接。

宁德俗称闽东,是全国最主要的畲族聚居地。闽东畲族文物馆坐落于宁德市蕉城区中华畲族宫内。中华畲族宫是宁德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为全国唯一畲族朝圣地,现已成为宁德市知名旅游景点。闽东畲族文物馆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馆藏畲族文物1000余件(套),全面展现畲族历史进程、经济发展、革命斗争史、文化艺术等民族历史文化和独特风情。2007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被中华民族博物馆列为“畲族分馆”。2012年,被福建省委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命名为“民族工作理论宁德研究基地”。2013年,被福建省民宗厅和体育局命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2015年,被宁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命名为“宁德华侨文化交流基地”。自2007年免费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各界人士50余万人次,其中青少年儿童约占参观人数的30%。闽东畲族文物馆作为畲族专题博物馆,开馆以来,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教育条件,在畲族文化传承教育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一、突出主题教育,确立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理念

《文物保护法》第40条规定:“文物收藏单位应充分发挥馆藏文物的作用,通过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活动,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宣传教育。”民族博物馆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文化知识资源,是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极佳场所,也是培养青少年高尚情操,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的重要教育基地。我馆在文物陈列内容的安排上,精心策划、科学陈列、生动展示,力求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闽东畲族文物馆在建馆之初,为全面展示畲族悠久的历史进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各类畲族文物,充分展现了畲族文化丰富性、独特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一是展示畲族悠久的发展历史,促进各民族间相互了解和紧密团结;二是展示畲族传统文化和独特风情,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展示畲族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事迹,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四是展示畲族经济、文化等发展成就,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讴歌英才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系统有序的畲族文物成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民族文化符号。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系统在少数民族中代代相传的过程,亦即下一代对其民族特定符号了解、识别、认同、记忆与应用的过程,也是其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2]

二、开展丰富活动,形成民族文化传承的浓厚氛围

开展文化活动是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既有助于扩大民族影响力,同时也能满足大众文化需求。近年来,闽东畲族文物馆通过各种形式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如,2009年9月,举办“畲歌颂祖国──畲族人民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畲族歌会;2010年8月,举办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活动;2012年10月,举办畲族风情油画展;2013年11月,举办第六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歌会;2013年12月,举行畲族祭祖大典;2014年10月,举办畲族书法家雷雅群榜书艺术展;2015年4月,举行福建省第四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分会场畲族民俗表演活动。实践证明,通过举办丰富的民族文化活动,对群众加深理解畲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传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有着显著效果。

三、加强馆校合作,参与校本课程教材编写和教学

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具有精确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具有系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3]而学校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设置校本课程进行民族文化教育。闽东畲族文物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参与审稿、编写教材和教学协助学校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一是参与编审校本教材。近年来,参与编写和审稿的校本教材有宁德市民族中学的《畲族文化简说》、《畲族文化读本》、《畲族文化常识》,宁德蕉城金涵亭坪民族希望小学的《畲寨风情》,宁德蕉城民族中学的《畲族文化》,宁德蕉城民族实验小学的《畲族文化读本》。二是安排工作人员进入课堂进行畲族文化授课。自2013年起,每周二下午,我馆安排2名工作人员分别到宁德市蕉城区民族中学和民族实验小学授课。授课人员对博物馆自身资源进行深度挖掘,设计制作的教材,图片精美、版式活泼,比较适应学生的求知特点,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四、设立非遗传习中心,培养畲族传统技艺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以宁德为例,2015年12月全市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有6项,省级有12项,市级有25项,内容包含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技艺等。相应的传承人,国家级有4人,省级有15人和市级有31人。闽东畲族文物馆高度重视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保护和研究工作,通过设立传习中心进行各项传统技艺的传承教育。一是设立畲族传统武术训练基地。充分发挥省级训练基地的辐射作用,长期开展畲族传统武术的训练、交流和比赛活动。近年来,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畲族武术运动员,多次参加全国、全省民运会,取得佳绩。二是设立畲歌传习所。传习所邀请畲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授课,已培养了数十位畲族小歌手。三设立畲族民俗展示中心。2009年,我馆建成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中心,日常供畲族群众对歌及各项非遗技艺的训练。扣人心弦的畲族民俗表演活动“起洪楼”、“上刀山”和“过火海”曾多次在展示中心演出,吸引了大量市区民众和外来游客。

五、结语

民族博物馆 篇3

摘 要 随着经济信息全球化,中国同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民族博物馆以其多样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海外大批游客。然而,当前民族博物馆文本英译却不令人乐观。本文拟从翻译的深层次文化视角对民族博物馆的文本翻译加以评判,并探讨其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民族博物馆 文本英译 文化视角 方法策略

一、引言

民族博物馆是博物馆中极为特殊的一类博物馆,素来以多样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器物展示,瑰丽的风情艺术,华美的民族服饰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往参观。在民族博物馆里,人们能够详细地了解一个及多个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及文化等等。北京奥运会后所带来的 后奥运经济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正在成为吸引着全世界目光的旅游目的国。随着外国游客大量涌入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内蒙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英语翻译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是民族博物馆这类能够系统集中向外国游客展示中国少数民族现状的文本英译却良莠不齐,不尽如人意。本文力图从民族博物馆翻译的原则和策略方面出发,通过文化视角对全国几家著名民族博物馆馆藏物品名称的文本英译译例进行探析。以期达到向世界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目的。

二、民族博物馆文本英译的原则及策略

翻译首先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它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沟通,更是深层文化方面的交流。因此翻译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传播和交流文化。英国翻译理论学家苏珊•巴斯内特曾经说过:“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其它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这就意味着,翻译活动不仅仅是将源语转化成目标语的过程,更是一种以文化为背景的活动。没有文化的参与,跨文化交际就会失败。美国人类语言学家加利•帕默尔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对意象、语言和文化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发现,语言的产生离不开意象,意象又由文化来决定。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由其特定的文化思维决定的。王佐良先生也曾说过,“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由此可以看到,翻译的原则和策略上译者应该对文化有足够的侧重。在对文化差异的处理上,劳伦斯•韦努蒂提出了异化的概念。他认为异化能够突显民族文化特色。就好比日本的和服,印度的莎丽,给人以异国的情调和美感。而归化则起源于德国思想家斯莱尔马赫的著名翻译论说,“尽量不干扰读者,让作者向读者靠近”(Venuti 1995:19-20)。长久以来,该观点归化一直在翻译界占有主要地位。对于文化的共性,译者可采取归化帮助读者理解,而对文化的差异,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和彼此加深了解,大可采用异化来处理。

要想达到文化的有效传播,仅靠归化和异化的手段还不够,我们还可以采取直译、意译及加注的方法,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为准绳对译作加以衡量和评判。

三、民族博物馆馆藏物品名称英译探析

(一)经典译例分析

现如今,各民族博物馆英文翻译水平均有了大幅提高。许多博物馆工作人员既熟知馆藏物品的文化内涵,又通晓英语。这对于物品的正确英译提供了前提。精彩的译作也层出不穷。请看下面的译例:

白族绣花围腰 Bai Nationality Embroidered Waist Apron

干栏式陶仓 Pottery Pile Dewelling Barn

彩陶钵Painted Pottery Bowl

丽江地区纳西族瓦猫 Naxi Nationality Earthen Cat

围腰是围在腰腹部的布块,大体可分为围腰、围裙、肚围或兜肚等等。少数民族地区这类服饰十分多样。南方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围腰。围腰也是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藏、彝、白、傣、壮等族的围腰都很华美绝伦。汉族也有围腰的悠久历史,北周就有“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 的赞美王昭君的诗句。Lady’s girdle也做围腰解,但是girdle还有腰带的意思,lady‘s warmer 更倾向于围腰的保暖功用。据考证,围腰最初的功用类似于现在使用的围裙,目的是为了干净耐磨。随着后来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人们慢慢赋予了围腰装饰和保暖的新功用。Apron在朗文字典中的解释为a piece of clothing that covers the front part of your clothes and is tied around your waist,worn to keep your clothes clean,especially while cooking. 由此可以看出,这与中文的围腰意思相吻合。因此apron是围腰翻译的最佳选择。

同样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是干栏式建筑,该建筑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很普遍,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其底部由巨大的竹、木做桩支撑,上面是房屋主体,目的是为了防潮。日语称其为“高床住居”,从该命名上人们就能想象出此建筑的大概模样。广西民族博物馆陈列的干栏式陶仓就是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干栏的翻译对于译者不易,因为干栏是少数民族的音变。对于此类的词汇的翻译就要深究其背后的文化。不能简单地用音译法一带而过。Stake,Pile,Wooden pole,Spile均为木桩,翻译时要根据建筑特点加以取舍。一般的木桩或做标记的木头插都可以称为stake,wooden pole侧重于木杆,spile意为打篱笆的木桩,pile在建筑学上专用于木桩,因此pile更为合适。

中国是陶瓷大国,悠久的陶瓷历史和文化使得人们对陶瓷的喜好甚于任何一个国家。陶瓷的划分十分详细,称谓众多。专用盛鱼的盘子,北方人称之为“鱼池”。广西一带称一盆米饭为一盅米饭。喝水的茶碗,在一些地区被称为瓯。钵是一种形状像盆却体积较小的陶器,可盛饭、菜、茶水等。西方对瓷器的划分没有如此复杂,因此对此类瓷器的翻译用直译法告之用途即可。在这里,译者进行了适当的归化,将钵译成bowl以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瓦器也是各民族的一大特色。瓦不同于陶,更不同于瓷。陶是陶土烧制,瓷为瓷土烧制,二者配以一定的比例烧出的才是陶瓷。而瓦则是一般的泥土烧成。译者显然对于此区别有所洞察,从而将瓦猫翻成earthen cat。

(二)一些误译案例分析

尤金•奈达说过,“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P65)。其有关翻译的定义明确指出,翻译不仅仅是词汇意义能够对等,语义、风格和文体也要有相应的对等,这样的翻译才能在传达词汇信息的同时包含深层的文化信息。

以云南和广西两地的民族博物馆为例,我们能从中发现不少问题,有些本来可以对等翻译的物品名称却没有得到完美的转化。甚至造成了文化的一些缺失。以下是一些误译的译例:

1.傣族提萝Dai Nationality Basket

2.傈僳族石手磨Lisu Nationality Millstones

3.彝族立式榨油机 Yi Nationality Vertical Oil Press

4.基诺族卧式榨油机 Jinuo Nationality Oil Press

5.傣族牛力榨糖机 Dai Nationality OX Sugar Cane Press

6.白裤瑶Baiku Yao

7.抢花炮 Seize Huapao

8.花炮节Firework Festival

9.彝族瓢绘吞口Yi Nationality Painted Mask

10.彝族葫芦面具Yi Nationality Gourd Mask

从译例1、2中,可以看到译者没有有效对等翻译。提萝同石手磨一样都重在强调手用。因此改为handbasket 同 hand turned milestone 更加贴切。译例3、4中,同样的榨油机却被译者区别对待,立式vertical被翻了出来,而卧式horizontal却没有被译出。译例5对于牛力的翻译也不如人意。牛力本意为用牛牵引拉拽,因此单单使用一个ox是不够的,改为ox-drawn 更为合适。译例6忽视了少数民族名称的文化内涵。白裤瑶以其男子身着及膝白裤而得名。译者在经过音译处理后并没有加注阐释,从而造成读者的文化意象缺失。译例7、8同为侗族的花炮节习俗,然而抢花炮这一盛事却被用音译法直接处理,前后翻译不一令人匪夷所思。译例9和10同为彝族面具,对于瓢绘译者只进行了部分处理,而瓢本为葫芦的一种,该怎样表达也值得再做推敲。

通过以上的译例可以看出,民族博物馆中馆藏物品的翻译的确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争议。这其中有因疏忽造成的拼写错误,有因对英语词汇含义误解导致的词汇误用,还有因翻译方法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文化缺失。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引起译者和民族博物馆相关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

四、结语

文化的相通与碰撞是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活动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深层次问题。奈达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民族文化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其是民族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它能从多个视角和维度向人们集中展示一个或多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因此,能否把民族文化传神的转化为外语,而不会令人感到费解是翻译的重中之重。随着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增多,以及广大翻译工作者对民族博物馆馆藏物品翻译的加大的投入,民族博物馆将会以一个更好的姿态向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Bassnett,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London:Routledge.1994.

[2]杨德宏,姜欣.浅谈典籍翻译中"求异存同"的民族文化重构策略.鸡西大学学报.2009.5:84.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外国语.1998.2.

[5]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1).

民族博物馆 篇4

民族、民俗文物是某一些民族使用过的,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族、民俗纯朴面貌的藏品, 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 但是与一般的历史收藏品不同, 民族、民俗文物具有更加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宗教信仰, 更具有代表性。博物馆主要负责历史文物的收藏、展览、调查、研究等工作, 博物馆把历史文物展览出来, 供社会大众学习、观赏, 起到教育大众的目的, 最早期的博物馆并不是官方所有、面对大众的场所, 而是起源于个人的爱好收藏, 启蒙运动之后, 这种个人对历史文物的收藏方式逐渐被公开化, 演变成今天的博物馆, 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民文化的需求从最开始的历史文物的储存场所丰富为集收藏、研究、学习、探索、保护、欣赏、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的文化机构[1]。目前, 博物馆的责任、功能和存在的价值都对人类的文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图书馆文物征集工作的质量是决定博物馆的职责实现好坏的关键, 因此, 为了今后博物馆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能, 下面对民族、民俗文物征集工作进行深入剖析, 并对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希望对各个博物馆今后的发展有所启发。

2 民族、民俗文物征集工作

2.1 博物馆进行民族、民俗文物征集工作的意义

博物馆是多功能的社会文化机构, 它不仅是一些珍贵文物收藏的地方, 还是一个对大众进行文化教育宣传, 对文物进行保护的机构, 并且博物馆内的一些文物还可以用作科研的材料, 作为历史学家研究过去的线索, 由于它的多功能性, 被称为一个地方或者国家文化的代表, 因此博物馆进行民族、民俗文物征集活动有很重大的意义[2]。

首先, 民族、民俗文物是一个民族, 一个区域过去历史文化的象征, 这些民族、民俗文物可以最直接的反映一个民族过程的发展历程, 为历史学家们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工作提供最直接的研究材料, 有助于考古科研工作的开展;其次, 民族、民俗文物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产, 是传统文化的象征, 我们对其进行征集, 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 由于民间的一些不正当的保护措施可能会使文物有所损坏, 如果长期在民间进行保存, 最终会导致文物的流失, 给我们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还有, 民族、民俗文物是对各个民族生活的详细记录, 通过民族、民俗文物, 我们可以知道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 了解不同民族的异域风情, 如果文物保存的足够完整, 我们就可以把他们所记载的故事串联起来, 形成一幅完整的、反映民族真实历史的画卷;最后, 民族、民俗文物的征集活动还有利于博物馆的发展, 有利于一些专题类博物馆的建设, 丰富博物馆馆藏, 达到更好教育大众的目的。

2.2 民族、民俗文物的征集标准

民族、民俗文物的征集工作涉及到诸多学术领域, 如民族历史学、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等等, 因此在进行民族、民俗文物的征集过程中, 征集标准自然与普通的自然历史文物有所区别, 需要多方面考虑多个学科的标准, 结合民族、民俗文物的民族气息、宗教信仰等特殊性综合得出民族、民俗文物征集工作的标准[3]。

从博物馆的角度来讲, 所征集的民族、民俗文物需要满足如下条件:首先需要与博物馆的馆藏理念相符合, 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博物馆展览工作的开展, 起到教育大众的作用;其次, 需要与博物馆对藏品的保护和管理技术相符合, 如果博物馆的保护技术达不到对所征集文物的保护标准, 那么即使征集到了文物, 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还有, 需要与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水平相符合, 各个博物馆的历史研究学术水平高低不同, 如果征集到的文物现有的学术团队不能对其进行更加有影响意义的研究, 那么民族、民俗文物的征集工作将失去了它的意义。

从科研工作者个人的角度来讲, 民族、民俗文物的主题要与科研工作者自己的研究方向符合, 因为术业有专攻, 不同的科研工作者有自己不同的研究方向, 一个陌生的领域, 需要科学家更多的时间去探索, 选择一个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同的民族、民俗文物不仅可以节省更多的研究时间, 同时也更有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

从博物馆馆藏的角度来讲, 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民俗文物都有收藏和研究的价值, 民族、民俗文物需要满足如下标准:首先, 待征集的民族、民俗文物需要完好无缺, 现存状况良好, 才有收藏的价值;其次, 民族、民俗文物要具有代表性, 能够鲜明的反应当时的民族发展和文化水平, 反映当时的民族风貌,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才有对其进行研究的必要。

3 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未来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将有所提高

由于博物馆对社会大众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有助于历史文物研究工作的开展, 它的存在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我国的文化发展水平, 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对博物馆的建设工作, 提高我国博物馆的数量, 完善博物馆的设施, 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 提升博物馆的质量, 争取在更多的城市和地区建立更多的与中国国情相适应, 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功能齐全的博物馆, 为中国的历史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3.2 大力发展专题类博物馆

为了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功能, 应该大力建设专题类博物馆, 专题类的博物馆分类明确, 更加具有针对性, 更加形象, 民族区域特色更加浓厚, 更能够吸引社会大众前去参观, 当更多的专题类博物馆建成后, 社会大众可以根据不同的喜好选择到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内进行参观, 由于社会大众对这一方面的兴趣更加浓烈, 能够得到的信息也就更多, 教育的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因此一定要注重民族区域特点鲜明的专题类博物馆的建设, 努力优化博物馆的结构, 使博物馆又好又快发展[4]。

3.3 提升博物馆的公共职能

随着人类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对博物馆的公共职能将会有更多的需求, 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公共职能, 要注重对博物馆内的公共服务区的建设, 丰富公共服务区的内容, 可以在这里修建专题讲座报告厅、饮食休息区、文献资料查询区等等, 辅助博物馆的馆藏展览更好的发挥对大众的宣传教育工作。

3.4 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发展, 各行各业都步入了信息化的管理进程, 博物馆的管理也应该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 博物馆的馆藏有很多信息需要记录, 如文物的发现地点、文物的年代、征集者、征集时间等等, 传统的纸质记录方法存在着很多的缺点, 翻阅困难, 容易损坏和丢失, 给文物的保藏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把文物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便于储存、管理、翻阅, 不仅对文物的保藏工作有所帮助, 还有助于科学工作者对文物的研究工作的开展。

4 总结

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 国家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博物馆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 馆藏不断地丰富, 管理结构不断优化, 民族、民俗文物作为博物馆中的一类非常重要并且富有特色的馆藏种类, 它的征集活动对于博物馆的发展来讲有很重要意义, 以上对民族、民俗文物征集活动的意义和征集标准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并对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希望对今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吴萌.浅谈民族民俗文物征集的几点认识[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 9 (3) :162.

[2]王忠山.民俗文物的征集保护与利用[J].黑龙江史志, 2008, 5 (17) :84.

[3]孟希旺.从民族文化教育的角度谈民俗博物馆的陈列展示[J].文物世界, 2011, 12 (5) :94.

广西民族博物馆导游词 篇5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址位于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青环路11号,占地130亩,建设总投资约2.5亿元。在美丽的邕江江畔,附属着广西传统民居建筑露天展示园,是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以12个世居民族为主的各民族繁衍生存,融合现代发展是专业性教育民族文化博物馆。

馆藏内

广西民族博物馆向国内外观众奉献四个主题各异、规模不同的陈列和展览:展示广西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大型陈列《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有着四十多年展示发展史的广西“经典”民族文物陈列《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展》。

本馆特色

主体建筑外形取材于富有广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铜鼓,整个建筑如一只展翅的鲲鹏,遨游于青山绿水之间。建筑面积29370㎡,其中展厅面积约8,000㎡。整个馆区设有公共服务区、露天展示区、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业务与行政管理区、后勤服务区等五个功能区,内部设有高科技电影厅、多功能会议厅、文物标本观摩室、专题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等。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将作为重大献礼工程正式对外开放。开馆时将展出大型的广西民族文化陈列、东盟10国风情文化展示“东盟文化展”、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联合邀请展“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文物精品特展”和特色鲜明的小型个人收藏展,可满足年接待观众100万人次的需要。

广西民族博物馆是广西第三个自治区级博物馆,是迄今广西展示面积最大、设施较为齐备的民族文化专题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建设项目于启动,馆址位于美丽的邕江江畔、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内,占地面积130亩,总建筑面积30500㎡,还附属有60多亩的广西传统民居建筑露天展示园。

20自治区政府将其确定为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并作为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重点工程及献礼项目。工程于6月正式启动建设。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功能定位是以广西12个世居民族为主的各民族繁衍生存,融合发展的社会发展物证、文化与艺术遗存、典籍及无形文化遗产及研究成果的调查收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宣传的专业性民族文化博物馆。

几年来,与馆舍园区建设同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调拨的五千多件(套)民族文物藏品基础上,广西民族博物馆进行了三年多全区范围的民族文化保护及传承状况调查、实物征集和系统研究,将在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期间向国内外观众奉献四个主题各异、规模不同的陈列和展览---展示广西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大型陈列《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展示二千多年历史积淀的广西经典民族文物《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展》、体现广西十四个市悠久历史、民族文化经典的《八桂瑰宝---广西十四个城市博物馆收藏精品展》,以及展示中国与东盟十国渊源流长、以中国—东盟博览会继往开来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往来的《东盟文化展》。

置身于展览中,您将领略到中国的铜鼓之王的广西民间传世珍品西汉北流型铜鼓;观赏到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民族节庆、民族服饰和民族文化建筑等特色表现形式;直接近距离感受广西各民族珍贵的历史文物青铜器、陶器、瓷器、竹木制器、玉器、玻璃器、漆器等制品;共享广西各民族勤劳智慧、团结奋进、创造历史的文化成果。

展览采用动态与静态展示,文字、实物、实景与图形展示等相结合的办法,既有常见的博物馆的视听、多媒体互动等形式,也采用了自动播出导览等服务手段。

广西民族博物馆以文物保护和研究为己任,将工作手段延伸,形成了广西民族博物馆为龙头,10个工作站为特色的分布全区的“1+10”民族生态博物馆的整体带动机制,将为广西的文物抢救、保护、利用、研究和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民族博物馆 篇6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社区参与,文化遗产

广西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 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在自身管理建设、社区居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就。本文将通过对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在开展树立社区居民文化主人意识、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等工作方面进行探讨, 思考生态博物馆如何在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而更好的为该社区服务。

一、生态博物馆社区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 总人口约三万人, 主要分布在南丹县里湖、八圩瑶族乡等地。白裤瑶人民在这块石山地区世代居住生活,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婚恋文化、歌谣文化、丧葬文化、铜鼓文化、酒文化、陀螺文化……由于大山的阻隔, 里湖乡怀里村白裤瑶的传统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就建在这里。境内山峰密布, 普遍缺水。粮食以玉米为主, 兼种水稻、火麻、南瓜、黄豆、苦荞等杂粮作物。村寨依山而建, 四周植被茂盛。三个村寨间由先民在喀斯特地貌上开凿的石阶相连, 石阶间时有细流穿过。在零星分布的粘膏树旁, 传统白裤瑶民居交错布置, 构成完整的白裤瑶原生态生态环境。南丹里湖白裤瑶的建成对探索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开展民族文化的抢救性保护与传承、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二、生态博物馆建设需要社区居民参与

生态博物馆不论是建设中还是建成以后都需要当地居民的广泛参与与支持。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建设时采用了“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居民参与”的方式, 南丹县政府调整安排2710 万元的国际援助资金, 建设白裤瑶生态博物馆所在地的县乡公路、乡村公路和饮水工程, 进行厕所改造等工程, 改善了生态博物馆的生活环境, 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1]。建馆后, 随着大批的游客和展演活动的开展, 社区居民也充满热情, 参与其中, 但是经过十年的发展, 外界对白裤瑶文化的好奇逐渐减退, 游客数量也从2006 年的12560 人次下降至2014 年的9871人次。

建立一个生态博物馆很难, 但是巩固和发展则更难。单霁翔先生曾直言不讳指出: 我们从来都不否认, 目前中国的生态博物馆仍“官办”色彩浓厚, 由外来力量主导, 村民并没有举办博物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们只是旁观者或被动参与者, 或者只是为了在此名义下努力地摆脱贫困, 他们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创办和维持一个生态博物馆。因此, 很有可能只要外来力量一旦撤出, 生态博物馆就面临偃旗息鼓的局面。但这些属于具有开创性的实践中的正常现象[2]。因此, 在逐渐减少的经济利益面前, 如何能让社区居民能珍惜自身文化, 保持生态博物馆的生命力呢?

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大多建立在经济相对落后, 交通相对不便的少数民族地区。白裤瑶社区的经济、交通、社会发展程度不仅远落后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 也落后于广西的水平, 他们迫切的希望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 而对于世代生活在大山里的居民来说,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比较“超前”的概念, 它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笔者在对广西各生态博物馆保护区内的村民进行入户调查中发现, 绝大多数的村民都将生态博物馆等同于生态博物馆内的信息资料展示中心, 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生态博物馆的主人。同时, 由于脱贫致富才是当地居民的首要任务, 生态博物馆更多的时候被他们认为是“景点”, 是一个噱头, 使他们的文化遗产能够吸引游客, 从而带来经济利益, 对于生态博物馆的希望, 很多村民都提出了“多帮我们宣传”、“多吸引游客”、“多搞点开发”等心愿。“对于生态博物馆社区的少数民族而言, 他们主观上最关注的并不是自己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承或是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建设, 而是最根本的生存和生活问题。”[3]目前, 在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为社区居民开辟了一个手工艺品销售展柜, 让社区居民的工艺品在此展示和销售。同时, 为了使他们制作的工艺品更时尚, 更为外地游客接受,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特地请来了在美术学院读书的学生, 帮助她们描绘图案, 当地妇女再根据图案进行蜡染工艺品的制作, 同时向广西民族博物馆寻求包装、设计、销售渠道上的帮助。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增加了村民收入的同时, 也能让他们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从而自觉参与到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事业的建设中来。

与传统博物馆相比, 生态博物馆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村民是文化真正的拥有者, 他们是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 任何一项活动都有赖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和参与, 生态博物馆要得到生存和发展, 就应该也必须尊重当地的状态及社区居民的需求。《六枝原则》提出“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 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 因此, 立足于当地发展的实际需求, 依靠社区居民的智慧和力量, 发挥生态博物馆作为公众参与工具的角色, 树立社区居民文化主人的意识, 是生态博物馆的生命力所在。

三、社区居民参与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文化保护与传承事业

作为广西第一座生态博物馆, 建馆以后, 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社区获得了社会的一定关注和重视, 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国内外学者的来访。通过与外界的文化交流, 当地居民开始了解到自身文化的独特和珍贵。同时, 随着生态博物馆的建立和遗产保护活动的开展, 社区居民开始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自觉, 并在社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一) 以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为主的“社区精英”直接参与并积极组织各项文化传承与保护活动

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信息资料中心设施齐全, 机构设置完善, 各项日常事务工作运作正常, 已拥有固定的观众群。由南丹县文体新广局负责管理, 由南丹县文体新广局副局长兼任馆长一职, 馆内4 名工作人员 ( 1 名财政编, 3 名临时编) 则是从村内挑选热衷于文化遗产事业、文化素质较高的白裤瑶青年担任, 负责博物馆的各项工作, 保证了生态馆与当地主管部门和社区民居拥有良好的沟通机制。

怀里村村民LCM是其中一位馆员, 他也是乡村影像的爱好者, 积极参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到村里开展的纪录片培训, 闲时就跟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借机器进行拍摄, 他所拍摄的《取粘膏》、《维修粮仓》、《竹艺》等民族文化纪录片, 因其专业而独特的视角, 屡次入选各专业影展, 得到业界一致好评, 其中《竹艺》被美国的马瑟斯世界文化博物馆 ( Mathers Museum of World Cultures) 收藏, 他也因在乡村影像中优异的表现被聘为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馆员。其他几位馆员在讲解、摄影、研究方面各有所长, 对怀里村的发展都有较多的想法, 提出、筹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 例如走进校园活动、开设传承班、播放宣传片、开展打陀螺、射箭比赛等等活动, 贴近社区居民的需要, 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村民成为馆员可以说是生态博物馆换村民参与最直接的方式。《六枝原则》提出: 村民是其文化的拥有者, 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让村民在生态博物馆管理机构中充分体现主人翁的地位。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增强自豪感。

同时, 随着文化记忆工程的开展, 村内爱好摄影、摄像的青年人, 都喜欢聚集到资料中心内借用电脑、摄像机等设备。展示中心内巨大的场地闲时也成为了白裤瑶妇女跑纱的场所, 村民们渐渐将自己的生活融入到了博物馆当中, 信息资料中心也逐渐成为了村内开展各大活动的公共场所。

文化记忆工程是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在学术指导单位广西民族博物馆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的一项较为成功的工作之一。广西民族博物馆作为“1+10”概念中的“1”发挥“龙头”地位和作用, 在专业设备、人员培训、业务开展等方面支持生态博物馆建设发展。除了每年不定期召开到一次全区生态博物馆工作会议, 并邀请村民代表参加会议一同研究相关工作任务、交流经验, 同时建立专门的部门, 指定专人作为各生态馆的联络员, 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文化记忆工程是通过工作人员的走村入户, 继而访谈村寨艺人, 以录音、录像、照相、笔记方式记录白裤瑶传统与现代的风情习俗。广西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多次奔赴南丹开展“纪录片拍摄技能及视频剪辑技术”的培训工作。培训的学员包括生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 以及社区摄影爱好者。生态馆的工作人员及社区摄影爱好者都对通过用影像的方式记录发生在自己民族身边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纪录片有了一定的认识, 并逐渐开始尝试拍摄工作。2012 年———2014 年期间, 总共制作完成25 部纪录片参加由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的纪录片影展活动, 内容涵盖广泛, 包括服饰、葬礼、生产生活、铜鼓、人物故事等等。数量居各生态馆之最, 部分优秀的纪录片还被选送至省外影展、电视台甚至是国外博物馆进行展播。

( 二) 体制外精英与自治组织的运行

白裤瑶文化保护协会于2010 年成立, 2011 年正式注册。目前会员有100 余人, 大多为青壮年。工作内容主要是民族纪录片的拍摄, 这个协会的成立可以看出白裤瑶社区居民开始从比较“被动”地去接受到开始“主动”地去进行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

协会发起人之一LCJ是原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副馆长, 怀里村白裤瑶人, 曾担任小学教师, 与村民关系融洽, 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撰写的文章《小镇》、《生命的故乡》, 可以看出他对家乡、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 同时也撰写过《白裤瑶服饰文化的解读》的论文。

协会的另一名发起人LX, 白裤瑶人, 2006 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担任讲解员工作, 后担任副馆长一职, 是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第一届纪录片创作培训班”学员, 培训结束后, 她结合自己的专长及兴趣, 拍摄了瑶族服饰中瑶纱的制作流程, 凭借着用心地剪辑和朴实的叙述风格, 《瑶纱》在2013 年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的首届生态博物馆纪录片影展中, 获得了“最佳剪辑奖”, 同时在第三届人类学纪录影像年度论坛上放映, 获得业界好评。

两位发起人积极开展协会的各项重要工作。协会目前与云南“乡村之眼”合作拍摄纪录片, 与香港社区伙伴合作开设传承班, 出版《铜鼓报》。两位发起人在当地政府部门都担任一定职务, 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为协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资源及便利。

( 三) 社区大众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事业

2004 年南丹里湖白裤瑶怀里村白裤瑶风情表演队应建馆而生, 演员都是怀里村的白裤瑶群众, 目的是让村民参与保护传承和发展白裤瑶色彩斑斓的民族民俗文化。观众可以通过博物馆预约民族风情表演, 由博物馆组织社区村民进行展演, 每场展演20 至30 人, 平均每场的收入是1200 元, 民族风情表演已为游客表演超过300 场, 白裤瑶风情表演队开始从村寨走向区内多个县市, 从区内走向全国, 从国内走向世界为各地民众表演。具有代表性的有: 2008 年到中南海为国家政要演出、“2008年中国外交部年会”上为驻华的各国大使展演20 多场次, 同年到法国演出; 2009 年以中国少数民族代表赴美国演出; 2014 年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加“非遗专场风采表演”, 同年在“2014 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的开幕式上, 作为当晚唯一的生态博物馆节目压轴演出等等。

同时,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主办的各大展演活动中, 也极力邀请各生态博物馆, 由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负责邀请社区居民组成表演队参加, 力求向观众展现最原生态的展演。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的副馆长何春告诉笔者, 每当到村里召集去广西民族博物馆表演的队员时, 村民们都格外的热情, 因为到广西民族博物馆进行表演, 不仅有一笔比平时展演时更丰厚的报酬, 还能走出大山, 到大城市去看看, 站在华丽的舞台上为城里的观众表演, 让他们觉得非常的自豪。

为了增强馆民交流, 提高村民参与保护区社区工作的积极性, 每年大年初一, 博物馆工作人员都会组织村民开展民俗活动比赛, 内容包括刺绣比赛、射箭比赛、陀螺比赛、接力跑比赛等等。白裤瑶的重大节日———年街, 工作人员也会到里湖街播放纪录片, 看到影片中熟悉的脸庞、熟悉的生活场景及亲切的民族语言, 不少在逛街的群众也纷纷驻足观影。2015 年“5.18 国际博物馆日”, 工作人员在里湖街上发放《博物馆宣传手册》、《博物馆条例》以及《文物保护法》, 让群众们了解白裤瑶文化和博物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活动加强了生态馆与社区居民的联系, 增强团结, 凝聚了社区力量, 也鼓励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到保护、传承和宣传民族文化的事业中来。

将生态博物馆与学校教育联系到一起。由于白裤瑶没有文字, 如今白裤瑶的年轻一代获取知识的途径大部分来自于学校, 从而缺乏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因此, 生态博物馆在2008年开始与怀里小学、里湖小学、里湖中学合作, 在学校开展白裤瑶民俗文化传承班以及“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2015 年起更拓宽了与学校的合作范围, 除了向同学们授课, 更主动地邀请孩子们亲身参与到生态博物馆的工作中。2015 年暑假期间, 开展了“第五期暑假白裤瑶青年志愿者乡村文化体验调查活动”, 邀请回乡过暑假的青年们跟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起拜访社区的鬼师、艺人, 通过老人们的叙述了解民族历史。针对里湖中学开展的“第二期白裤瑶文化纪录影像培训”活动, 不仅让学员们掌握了摄制纪录片的技能, 同时也激发了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的兴趣, 加强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可。2015 年10 月开展“爱祖国·爱民族”小小讲解员讲解比赛, 让白裤瑶孩子们在学校除了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外, 再度重新去学习、整理、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 鼓励孩子们参与到乡村记录影像与讲解志愿者工作中来, 培养孩子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责任感, 塑造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性格, 促使白裤瑶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四、结语

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开展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事业, 不仅仅满足于讲解、陈列、展演、保护与记录等日常的工作事务, 更主动向主管单位、指导单位、学校、村民搭建良好的沟通方式以寻求发展, 将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事业与居民的生活联系起来, 而社区居民也开始与博物馆产生良好的互动关系, 社区的居民虽然无法准确理解“生态博物馆”的概念, 但是通过生态博物馆长期以来的宣传和科普, 以及与外界的沟通交流, 他们对自身的文化也有了新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可以说, 生态博物馆起到了传播文化火种的作用。培养文化主人意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笔者相信, 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通过这十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所取得的成绩, 仍然让人看到了生态博物馆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莫志东.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探索之路[J].中国文化遗产, 2015 (01) :32-39.

[2]本土化是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建设的必由之路, http://kj.sach.gov.cn/news_detail.asp?t_id=10823.

上一篇:获奖管理下一篇:钢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