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博物馆简介

2024-09-29

船政博物馆简介(共8篇)

船政博物馆简介 篇1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大家好!欢迎各位前来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门户,中国危在旦夕。有识之士掀起“洋务运动”。清同治五年(1866),左宗堂深受林则徐、魏源的影响,决心实践“以夷制夷”策略,与沈葆桢在马尾创办了当时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设备最完善的造船公厕与学堂——即福建船政。眼前的这座浮雕就集中展现了船政的独特文化内涵。首先,我们看到的这座塔,就是马尾的标志性建筑—“罗星塔”,又称为“中国塔”。塔下的这两位就是船政的创办人—左宗堂、沈葆桢。船政自1866年创办以来最大的成就就在于培养人才,这四位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从左到右分别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严复、外交家翻译家陈季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海军名将萨镇冰。

造船是船政的首要任务。眼前的这艘扬武号,它造于1871年,是船政完全按照外洋兵船式样制造的第一艘军舰,1872年下水之后,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巡洋舰,船长63.33米,吨位1560吨。曾作为福建水师旗舰参加了1884年的中法马江海战。这艘模型是按1:13的比例制作的。

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严重重冲击着清朝统治阶级,他们开始意识到加强海防的重要性。船政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现在大家随我进入船政衙门。进入船政衙门首先看到的这两尊铜像分别是:左宗棠和沈葆桢。左宗棠和沈葆桢去世后,后人为纪念他们,在马尾修建了一座“左沈二公祠”。此内有一副海军总长林建章所提写的楹联“开山两伟人,文襄文肃垂千古,择地多深意,铸舰铸才充四方”。

现在,我们所处的展厅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船政的创办人左宗棠。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举人,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1866年在马尾创办船政,制造轮船,旋任陕甘总都。1875年任钦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收复天山北路,南路、遏制外国侵略,建设新疆,并在兰州设织尼局,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光绪七年(1881)入京任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七月调任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力主抗法,病死于福州,有《左文襄公全集》。1866年6月25日,闽浙总督左宗棠向清政府提交了第一份关于在马尾设立船政的奏折,眼前的这一份就是当时奏折的节选,其中有这么一句话:臣愚以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菲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监造轮船不可。这份奏折深受清政府重视,前后只有十九天,清政府就做了指示,同意左宗棠在马尾设立船政,认为是“自强之道”,“当今应办急务”,要求“必竟洋人制造驾驶之法”。可见清政府也意识到建设海防的重要性。

在船政创办过程中,有两位很重要的人物:一位是湖光镛,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另一位是法国海军军官日意格。当左宗棠积极筹建船政之时,朝廷下令将其调往陕甘任总督,调任之前,他向清政府推荐了沈葆桢为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福州人,时任浙江巡抚,是林则徐的女婿,也是林则徐的外甥。他当任船政大臣达九年之久。经过他的一番苦心经营,马尾船政在两、三年之内就成为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所以后人评价马尾船政是“创于左宗棠,而成于沈葆桢”。大家看到实物柜中放置了几根残破的电缆,它是我们中国人参与铺设的第一条海底电缆的一部分,1887年10月,受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邀请,由船政学堂下设电报专业的学生参与设计了这一条由闽江口川石岛到台湾淡水的海底电缆,全长117海里,被誉为“海上电信丝路”。现在看到展板上的这

座中式建筑就是船政衙门,当年在大门上挂着沈葆桢亲自题写的一副对联,“以一篑为实基,从古太难下无难事;至九译之新法于今中国有圣人”。这副对联也体现了沈葆桢富国强兵的决心。大家请看这幅船政管理体系图,在船政最高的行政长官称为总理船政大臣。船政下设轮船局和求是堂艺局。轮船局相当于现在的造船厂,下设十三个车间。求是堂艺局后来更名为船政学堂,他是中国第一所高等专科学校,分为前后学堂。前学堂聘请法国老师,用法语教授,学习的是造船和设计。后学堂聘请英国老师,用英语教授,学习驾驶和轮机。1879年,清政府又决定将船政制造的舰船和船政学堂培养的人才为主体,组建了我国第一支海军舰队——福建水师。这里有一份船政职官年表,他向大家罗列了所有管理过船政点 大臣名单。可以了解到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近九年。在错别字的主持下,船政是步步紧跟西方的造船技术,到1875年,船政就制造出16艘舰船,像当时停泊在天津、上海、杭州、厦门、广东、台湾一带的舰船都是有传真制造的,并归船政管辖。1874年,当船政和外国老师签订的五年合约满时,同治皇帝特此颁发了御赐奖牌来嘉奖有功之臣,分别有金、银牌,现在展柜里摆放德尔是金牌,1912年,孙中山先生造访了造船厂,评价道:船政造船颇多,足为海军根基。

左宗棠和沈葆桢都十分重视教育,创办之初就提出“船政之根本在于学堂”,于是创办了求是堂艺局,因校舍没有建好,就借用城内的白塔寺和城外的亚伯尔顺洋房做临时校舍,校舍建好之后便搬到马尾,正是更名为“船政学堂”,并根据学堂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前、后学堂,这幅影雕作品描绘了首次招生的情景。船政学堂招生部分名族,不论出生,年满13岁均可报名。为表重视,首次招生沈葆桢亲自命题作文“大孝终生慕父母”,当时13岁的严复也参加了考试,作文感人至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船政学堂驾驶专业。

1867年创办了第一所技术工人技工学校——艺圃,白天工厂工作,晚上学习理论知识。船政前后共聘请了40多位洋教习,多数认真负责,和学生相处融洽,像日意格。为了帮助学生学法语,1868年编撰了我国了我国第一部中法词典《福州船政学堂常用技术词典》,帮助学生学习,而这份就是严复等23名学生在结束理论课即将上军舰实习前向英国老师嘉乐尔写的一封感谢信。1876年,船政学堂下设了电报专业,从广东、香港等地招收懂英语的学生就读,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电报电器方面的人才共140人,我们在二楼看到的中国第一条海底电缆就是由这个专业学生参与设计的,船政学堂一先进的教育理念考核模式在全国影响越来越广泛,套用这种模式,全国举办了多家水师学堂,如“昆明水师学堂”、“天津水师学堂”、“黄埔水师学堂”等,李鸿章就赞到“闽堂是开山之祖”。

军事留学,船政首创,中国的第一次留学行动时在1872年,清政府派遣四批共120名幼童到美国留学,像当时11岁的詹天佑也是留美幼童之一,由于种种原因,这批留学生大多数没有完成原定15年的留学计划,与1881年被清政府提前撤回了国,直到1877年初,沈葆桢联合李鸿章再次奏请朝廷,终获批准。现在我们看到这幅照片上的人物就是船政学堂派遣的13名到英国得留学生。这次留学行动不但获得成功,并且形成了一项军事留学制度。像严复,叶祖珪,萨镇冰,方伯谦等人考入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校。这里有两张从英国复印回来的在“英国皇家军舰服役的外国军官名单”,其中有“方伯谦、林永升、叶祖贵珪、萨镇冰,刘步蟾、林泰曾、蒋超英、黄建勋、林颖启”。19世纪末,西方列强的军工厂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作为中国的留欧学生,他们亲身感受到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截止到辛亥革命,船政一共派遣了一百零九位学生到国外留

学,专业不仅涉及军用,在民用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也有涉及,这些学生归国后,活跃在军事、科学、外交、文化等领域,为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船政学堂于1866年创办这一百多年来,历经搬迁和合并,走着艰难而曲折的道路,辛亥革命之后,船政学堂归民国海军部管辖,前学堂改名为福州海军制造学校,后学堂改名为福州海军学校。1917年冬,国名政府还在马尾创办了“海军飞潜学校”,1926年五月,福州海军制造学校和飞潜学校并入福州海军学校,改名为马尾海军学校。1931年12月改称海军学校。1938年10月,抗战爆发,因战争搬到内地的贵州桐梓办学,改称桐梓海校。1946年12月奉命同山海中央海军军官学校合并,迁青岛办学,1947年4月改称青岛海军军官学校,1949年迁至厦门,同年9月迁至台湾,1954年在台湾高雄复校,改称台湾高雄海军军官学校。

1934年,海军部为旅客提高海军军官的素质,培训在职的舰长,在马尾旱桥头创办了海军大学,有当时海军部部长陈绍宽兼校长,马尾要港司令李世甲兼教育长,请日本海军大佐诗冈教授《军事学》,日本海军法律顾问信夫讲《国际公法》。1935年10月在马尾海军大学的大操场上举办了全军首届联合运动会,全军36个单位都参加此次体育盛会,马尾海校更是获得团体总冠军的好成绩。

四楼的展厅主要是介绍船政在工业方面的成就。眼前的沙盘为大家复原了船正在1874年的全景。船政作为当时远东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涩设备最完备的造船基地,占地600多亩。在山脚下两根旗杆竖起的地方就是船政衙门。而山上的建筑为天后宫„„

这台古老的车床则是1997年 福建省开展文物大普查时从福建省古田县一个偏僻的山村小作坊中找到的,找到时,这台车床还是那里的主要生产工具,它制造于福建船政同治十年,它已运转120多年。这台蒸汽机,是船政在1866年从英国购买的单缸往复常式立机的小样机,供绘事院的学生及其他中国技术人员测绘仿制。据考证,我国第一艘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万年青所配置的蒸汽机就和这台蒸汽机同个型号。

船政从1866年到1907年一共制造了40船舰船,占全国制造总量的80%,万年清:“第一艘千吨级蒸汽驱动木壳船,1869年制造。排水量1370。

扬武号:亚洲最早最大的巡洋舰,木制。排水量1560.,功率831千万航速12节。

威远号:第一艘铁胁船,铁木合制。1877年制造。

镜清号:铁木合构时期代表。1885年制造。排水量2200吨,马力2400马力。平远号:第一艘钢甲舰。原名龙威。1887年制造,排水量2100。参加甲午中日海战。配有电灯、探照灯和鱼雷发射器等装置。代表中国当时船只制造的最高水平,标志我国科技人员的造船技术进入了一个更高水平。

广乙号:第一艘新式鱼雷穹甲舰。和龙威号都是魏瀚设计。

马尾不仅是近代造船厂的发源地,还是中国近代航空业的萌生地。1917年冬,北洋政府决定自己制造飞机。认为制造厂设备齐全,可以大有作为,就在造船厂下设了飞机制造外,任命回国留学生巴玉藻,王助,曾贻经为飞机制造处的主人和副主任,开始制造飞机。同时在马尾开办了飞潜学校,由时任福州船政局局长陈兆锵担任校长,专门培养飞机,潜艇方面的人才。经过20年的努力,1919年 8月我国第一架飞机-------甲型一号双桴双翼水上教练机,1919年制造。载两人,带四枚炸弹,最高时速126公里,高度3690。在性能方面一点都不输于欧美的飞机。飞机制造越多,停置酒成为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22年,玉藻,王助设计出了世界第一个飞机浮站,解决了水上停置南的问题。1930年12月31日马尾接到通知将飞机制造处搬到上海,和至江南制造总局合并改为海军制造飞机处,从此中国航空基地从马尾搬至上海的高仓庙。从919年至1931 年,骂我去诶一共为中国生擦和你了17架飞机。抗战爆发后,造船厂的建筑收到了日军的狂轰滥炸,1949年,时任造船所所长的张传钊将机器运往台湾。船厂就剩下了一片废墟。1985年船厂交地方改称马尾造船厂,改革开放以后,古老的的造船厂又重新焕发了青春,现在以出口民用船为主。现在请大家随我上五楼。

马尾堪称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船政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海军人才,打造了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无数个第一,奠定了马尾成为中国近代海军摇篮的历史地位。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带动了西方社会进入产业大发展。1836年,英国的海军已拥有近代舰船560多艘,清政府重路轻海,闭关锁国的政策,使造船业还停留在古代船只的制造。鸦片战争前,我国一艘蒸汽船都没有,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意识到海军在国防中的重要性。1861年,清政府向英国过过买了7艘轮船,史称“李泰国——阿斯本木联合舰队”,可是我国不懂技术也没有管理人才,大权落入英国人手中,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依靠外国人失败后,清政府同意左宗棠在马尾创办船政,随着造船的增多,1870年,清政府命福建水师提督李成谋任“轮船统领”,统一管辖舰船,中国第一支舰队的雏形就大致形成了。眼前的这幅大型油画,描绘了沈葆桢率军出师,保卫台湾的情景。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事件”发兵入侵台湾,清政府令沈葆桢任钦差部署防务事宜,沈葆桢一方面调遣舰船赴台,澎防地;另一面聘请法国工程师在安平海口修建二鲲身炮台,配大炮五尊,小炮三尊;再一方面又让舰队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演习,以展示海军实力,以“备战以免战”的措施遏制日本侵略者想侵略台湾的野心。日本人见实力不及我国,又加上当时传染病盛行,于1874年12月3日与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退出台湾。也正因为此次的保台成功,建立海军引起清政府高度重视,1879年下令组建舰队,福建水师孕育而生。

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先侵占中国的临近小国作为立足点,再向中国边境蚕食,扩张。法国侵略越南正是采取这种策略。18884年6月,法国在越南谅山遭清兵阻击,决计夺取基隆福州为质,作为与清政府谈判桌上的筹码。法国远东舰队在司令孤拔的率领下前来福州,舰队以观光的名义进入闽江,混进商船之中。船政曾六次上奏清政府封锁闽江,先行开炮,但清政府却一味的求和,想在谈判桌上和平的解决问题,并严喻“无旨不得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使福建水师完全处于被动挨打局面,法国人抓住中方不得先开炮的弱点,喻1884年8月23日下午1点56分发动了一场突然袭击,这场战役福建水师损失惨重,牺牲了736名官兵。

中法战争之后,在第二次海防筹议会议上,清政府确定了“以精炼海军为第一要务”的方针,1885年10月成立了海军衙门,统一领导海军,李鸿章任会办海军大臣,成立南洋、北洋水师。1888年北洋水师在李鸿章的一手培养下正是成军。

1894年,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清政府英朝鲜政府的请求前去镇压,日本以此为借口,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甲午战争经历了三场战役,包括:丰岛海战、黄海大战、威海卫保卫战。以黄海大战最为激烈,双方一共交战五个多小时,像邓世昌、方伯谦、叶祖珪、刘步蟾、林泰曾、邱宝仁都是北洋水师著名海军将领,在黄海大战中他们忠心爱国,英勇杀敌。“船在人在与舰共亡”,写就了一段

可歌可泣的应用篇章。在黄海大战中,中方12艘军舰上的舰长都是船政学堂的毕业生,其中十个人甚至是同级、同班的毕业生,著名的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评价道:“空想绝后的鸭绿江口黄海大战也是马尾船校以一小一级大战日本一国”。

船政学堂在辛亥革命后还出了55位将军,其中上将12名、中将25名、少将18名。抗日战争中马尾海校德 大多数毕业生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不少人为国捐躯。1938年10月24日在武汉保卫战中日军飞机袭击中山舰,全舰官兵奋起抗击最终血染长江,殉难的25人中,有3人是马尾海校德毕业生,舰长萨师俊是撒镇冰的侄孙。二战期间,中国政府选派100名海军军官赴英美两国受训参战,其中马尾海校就占32名,郭成森是其中一位。1949年国民党华东第二舰队司令林尊率舰队起义,1949年8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他。得知林尊曾就对于福州海军学校时,感慨的说:“1866年马尾船政学堂开办起来,中国算有了近代海军、现代海军。这个学校出了许多人才,光海军提督、海军总司令就出了好几个。”

海军世家是指一家三代以上从事海军工作的家庭,在福州有一千多户,这里陈列的以沈葆桢为代表的沈家、以方伯谦为代表的方家、以萨镇冰维代表的萨家、以魏翰为代表的魏家都是其中代表,正是应了福州那句老话:“五闽不成军”呀!

船政的诞生,寄托着民族复兴的希望,带来了蓝色的梦想与祈盼,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今天,船政文化更成为福州人民的历史骄傲。

船政博物馆简介 篇2

建筑设计:EPOS

建设地点:张掖丹霞景区

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

占地面积:30亩

效果图制作:Sebastien Terrie

Epos简介

任务书的详细解读和对设计环境的深入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材料和传统构造做法以及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会在 设计中留下痕迹,这些痕迹融入现代而简明的建筑语汇中,印证epos对逻辑和诗意的追求。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博物馆位于祁连山北部的丹霞地貌带。五彩丘陵连绵不断,形成令人眩目的自然景观。将博物馆建造在这样的区域,epos选择了以最基本的几何形体与周边环境进行对话。丹被地质带形态奇诡、色彩丰寓,人工的模拟或仿效怎能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较。

博物馆的圆柱形体量简单、纯净,以数学的理性与秩序之美呼应造物的气象万千。现代建筑的元老勒•柯布西耶(Le Corbus丨er)盛赞简单几何形体的力量,他曾经在一段笔记中写道:"我在几何中寻找,我疯狂般的寻找着各种色彩以及立方 体、球体、圆柱体和金字塔形。棱柱的升高和彼此之间的平衡能够使正午的阳光透过立方体进入建筑表面,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在傍晚时分的彩虹也仿佛能够一直延续到清展,当然,这种效果需要在事先的设计中使光与影充分的融合。”这段优美散文中蕴含的意向也正是epos在设计丹霞地质博物馆时所追求的。

圆柱体升起于丹霞地质带边缘的平原中,光洁的表面与地表丰富的皱褶形成对比。如同经过一次地质剧变,建筑体量在中段裂开,形成上下平行的两个圆柱,竖向的空间序列也由此形成。下层的圆柱体是博物馆的公共区域,包括入口大厅、问询处、博物馆商店、多功能报告厅以及地质工作者的办公区域;从公共区域往上走,就来到宽敞的观景平台,在这里人们可以将丹霞地貌的美景一览无余;从观景平台再往上则是博物馆的陈展区域,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声光电各种多媒体设施了解这一区域地质研究的成果,宽敞无障碍的空间给各种陈展方案提供多样化的布局可能性。圆形中庭将光引入建筑内部。公共区和陈展区的中庭大小虽然相同,但两个圆形在平面上相互错开,带来了更灵动的空间,也带来了戏剧化的光影效果。

对建筑的思考并不停留在建筑本身,设计成果是建筑师对我们所在世界更深层思考的外化表现。在张掖丹霞地质博物馆的设计过程中,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索留下了显而易见的痕迹。大自然充满随机性的外在形态,是由秩序井然的数学、化学和物理原理主宰的。在用简单几何体块对应千变万化的地貌形态的同时,epos通过对结构的设计和展示表达对自然界内在秩序的尊重和服从。

博物馆上下两个圆柱形体量,内院幕墙和楼板运用了密肋结构,在减轻结构自重同时加大了构件的力学强度——在这里,意大利天才工程师兼建筑师皮埃尔·奈尔维(Pier Luigi Nervi)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密肋混凝土板作为结构构件,其韵律和节奏本身就包涵着一种装饰之美。重复带来了感染力,这与丹霞地貌中那些层层叠叠的皱褶和突起有一种异曲同工之感。

陈展区的圆柱型体量从结构上看是一个封闭的整体。其上下楼板,内外幕墙互相连接,形成坚固的筐式结构。这个“大筐”由两个核心筒支撑,悬挂于观景平台的上空。访问者置身观景平台,视线不会被冗余的承重结构遮挡。公共区和陈展区上下两个体量共同构成一个取景框,将风景宛如一幅长卷展现在人们眼前。

核心筒负担竖向交通以及附属功能。这两个混凝土构件一个为圆柱形,另一个则是弯曲的条形,光滑的混凝土表面裸露在中庭和观景平台中,仿佛两个空间雕塑,用简洁有力的几何形体阐释着举重若轻的力学美感。混凝土中掺入色素呈现红色,是对丹霞地貌那朝霞般灿烂色彩的呼应。

淮北市博物馆简介 篇3

淮北市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和展现隋唐大运河自然特性、人文精华等各个方面的大型博物馆。博物馆落成于2004年9月,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10670平方米,分为陈列区、库房区、办公区、研究及学术交流区4个功能区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专家祁康教授主持设计。因淮北市不仅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曾经也是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城市,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又穿过淮北市境内40.8公里,所以博物馆在建筑设计时考虑融入了煤文化与运河文化两种元素,外观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寓意淮北市扬帆起航,驶向美好的未来。建筑风格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现代的节奏感。

淮北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万余件,展厅面积近6000平方米,共设运河遗韵厅、隋唐陶瓷厅、宋代瓷器厅、古相遗珍厅、十二大名人厅、汉画像石厅、淮海战役厅、新中国上市证券文物厅8个固定展厅,另外还设临时展厅2个。为配合大运河申遗,目前正在展出的还有《柳孜运河遗址二次考古发掘成果展》。展览能够运用现代的声、光、电、多媒体等高新技术,将文物史料与高科技巧妙结合,生动地再现古运河曾经的繁荣景象。展出的大量出土文物从不同侧面展现运河昔日的盛况,再现了大运河博大精深、开放包容的文化传统。隋唐陶瓷厅、宋代瓷器厅展出的瓷器种类囊括隋、唐、五代、宋、辽、金、西夏、元八朝近几十个窑口,包括定窑、越窑、钧窑、建窑、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寿州窑、长沙窑、临汝窑、巩县窑、繁昌窑等,不仅揭示了当年大运河上贸易与交流的盛况,也反映出中国瓷业的灿烂辉煌,对研究大运河水运网络及中国陶瓷业的发展、东西方贸易等具有重大意义。运河遗韵厅展出的唐代沉船及出土复原现场,再现了大运河上“公家运漕、私家商旅、轴舻相继”的繁忙景象。1号船的尾舵被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古船研究专家席龙飞教授亲切地称为“淮北舵”,这是我国拖舵船的首次发现,此项技术要比国外早上几百年,它的出土,为研究运河漕运史、造船技术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大大丰富运河申遗的内容。

柳孜隋唐大运河不仅是“国之瑰宝”,更是淮北市的“兴盛之河”。斗转星移,日月轮回,运河文化给予淮北昔日的辉煌已成历史。然而,在加快改革开放的今天,以史为鉴,研究运河文化,继承运河文化,发展运河文化有着更为积极的现实意义。淮北市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所藏的出土文物见证了大运河的兴衰历史过程,窑口众多的古陶瓷更是中国隋、唐、宋、金时期瓷器发展的缩影。淮北市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不仅是研究隋唐大运河、高古瓷以及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基地,也是一座富饶的知识殿堂,对进一步弘扬运河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如今的淮北市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以其精致的陈列、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中外宾客纷至沓来。若有闲暇,漫步其中,我们静静地听、细细地品,默默地感受大运河文化的脉搏,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之情便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了……

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观后感 篇4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浪奔浪流,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英雄人物也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无影踪,青山却依旧矗立。在福州,当年轰轰烈烈地创办马尾船政的仁人志士已不在,但船政的文化并未消失,世人仍旧铭记。走进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昔日那彪炳中国近代史的马尾船政就展示在眼前。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位于福州市经济技术经济区昭忠路马限山东麓,前身是马尾造船厂,建于1866年。该馆依山而建,为五层建筑,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正面造型为两艘乘风破浪的战舰,气势磅礴,颇具现代建筑风格。

博物馆的前方是一座长长的雕塑墙,那些浮雕展示了当年福建船政的辉煌。还有一架白色的水上飞机,飞机上的漆已脱落得所剩无几,但丝毫不会减少我们对它的兴趣,我和伙伴们仍兴致勃勃地围着它拍照。之后进入博物馆的门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一座巨大的铜质浮雕——“铁石同心”,这座浮雕再现了当年创立船政之艰难。而浮雕上几位穿官袍、戴乌纱的创始人的形象更是栩栩如生。墙上的壁画让我们仿佛回到马江海战的关键时刻,对于打还是不打,和面对嚣张的法国军队,最后还是服从上级的指示,沉默的选择无力的死亡,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火热的心,激扬的斗志,还有摩拳擦掌的气焰,但一切的一切都已成定局。然后再转向大厅的右侧,看那以蓝色灯光营造出蓝色海洋的氛围的展厅,一片静谧蔚蓝,在这当中,一艘当年福建船政建造的木质帆船正在扬帆。

二楼过道上有一道古香古色的大门,是原船政局的大门,虽然是翻新的,但那古式造型依旧能从中感受历史带来的沧桑感。“且漫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即此是致格关头,认真下手处;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须从鬼神屋漏,仔细扪心来”,这是沈葆桢为当年的马尾船政局撰写的头门联。据说当时兴办船政局,被列为“非常之举”,为了完成创办使命,沈葆桢特在头门撰联,以儒家“格物致知”学说,抵制保守派非议,提出精益求精,力求成效的要求,做人进出振作。

展厅墙上悬挂着许多船政时期的物品,不乏有当时的用地图、钱币、海军徽章、船政先辈留下的扳指等小物品配饰;展厅中也陈列着詹天佑等历史人物用过或出海远渡带回来的“大家伙”,例如英文打字机、造型难辨的早期的电话、笨重的地球仪等等。众多展品都已是锈迹斑斑,有一些还破损严重,只能依稀辨出大概轮廓,但就是这些岁月刻画的痕迹,才让我们更清楚感受到过往历史与现今的差异,回眸历史,感受旧时文化。开放展示的还有一处是模拟船舱,地板、桌椅、墙壁都是木制的,看起来特别简洁,我们站在船舱门口,往里看船壁上的舷窗,宛如真的身处于轮船中。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节目,是探访一个在海上拼搏快一辈子的老海员,老人叙述的经历没有冒险也没海上奇遇,就是这么一个平平淡淡的故事:年少时的他总是盼望着出发,期待着起锚那一瞬溅起的浪花,因为那是代表新航程出发的信号;但到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上,四周除了水还是水,广阔的海面总会带给人莫名状的恐惧,唯有轮船一直坚固和身边的伙伴能让心中感到安全,那船就是他和其他海员在海上的另一个家。在文化馆展厅岩壁上,就悬挂有一只船锚,漆着的新黑漆,像掩盖不住岁月侵蚀的痕迹般,仍可寻些许锈迹;绕着碗口粗的铁链,粗糙而沉重,想必也历经了不少的风浪。

在三楼展厅有模拟当时教学的场景房间,里面的铜人栩栩如生,面容神情形象生动,再现了当时船政学子热切学习知识的情景,在当时,船政学堂还请了外国老师来教学,可见当时政府对创办船政的重视。展厅陈列有严复、刘步蟾、萨镇冰等船政精英用过的物品,馆内也有介绍他们的事迹,让我们对当时的那些船政精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据说那时船政学堂招收学子的范围扩大到下层平民,学堂的待遇很是不错,既有教授知识又有工资能拿。再往上的展厅,设置了船政轮机车间景观造型,制作展示船政造船成果之船模,在展馆中,陈列的是中国近代海洋舰队的发展史,从无到有,从木制到铁制、钢制,详细清楚地介绍船政造船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科技成果。那大大小小的船舰模型,做工精细,很是好看;还有些船只模型很小巧,但船的桅杆、绳索、旗帜、大炮都有。这些虽然只是模型,但通过模型我们也已能想象到真正战船的浩大,那时船政先驱们一步一步摸索学习建造的,相信当年的造船知识对现如今的造船界也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船政文化博物馆内在不同的楼层设立了不同的展区,通过大量珍贵文物、船模、船政精英塑像、车床、罗经、舵轮、海军日记、古炮、照片、文字介绍等展品,以及各种仿真场景,从船政创建、人才培育、海军建设、重大海战、科技发展、文化建设六个方面来介绍马尾船政文化,展示了中国船政在近代中国先进科技、新式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体现了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进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传统文化神韵,说明了马尾船政文化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在历史长河中,马尾船政虽因历史局限只持续了短短几十多年,但它成效卓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马尾船政文化既是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有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马尾船政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第一次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尝试,也是中国学校以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教育学生的开始。船政学堂是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所近代性质的高等学校,也是中国第一所科技海军学校,培养了大批造船和航海以及其它相关人才。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由左宗棠创办的船政局,制造出了一艘艘兵商轮船,组建起中国近代第一支舰队;船政学堂培养了许许多多海军人才,成为北洋、南洋、福建、广东水师各级将领的供应基地,推动了近代海军的创建与发展。而马尾船政做出的贡献不单单只在航海上,它也在航空方面颇有成就。不仅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自行设计制造出中国首批达到当时国际水平的飞机;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飞潜学校,培养了第一批航空工程人才,是中国航空业的的摇篮。

马尾船政的发展开创出了一段辉煌的历史,由船政培养和造就的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先辈们。他们曾先后活跃在近代中国的军事、文化、科技、外交、经济等各个领域,紧跟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的步伐,推动了中国造船、电灯、电信、铁路交通、飞机制造等近代工业的诞生与发展。他们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传播中西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他们直面强敌,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疆场上浴血奋战,慷慨捐躯。林则徐、严复、詹天佑、邓世昌等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以及他们背后为中华之崛起的努力时常让人们忆起,而马尾船政局在中国近代海军史、工业史、教育史、思想文化史等方面都留下深深的印迹,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人的骨气、智慧和力量。

站在博物馆顶层,看着馆中悬挂着的战船、旗帜,脑海中不自主地想起那一场场江海战役:震耳的战炮不断地轰炸着,燃烧的炮弹穿透过战船硬厚的船板,溅起的木板于天空划过一道弧线,又重重砸在海面;炮火声、喊叫声不停歇,千疮百孔的船只已无力停在海面,向着海底沉去,但是战斗还在持续,想赢的信念支撑着士兵继续战斗„„

一艘船舰一个摄人心魄的故事,物已消逝,只留下些许遗物让后人缅怀。时代步伐依旧前进,在当时被称为“中国第一艘兵舰”或“中国近代第一艘水上飞机”的新鲜物,现如今也都归为老古董了。

河南博物馆简介 篇5

一、从河南博物馆到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历史上创建较早的博物馆之一。早在1927年6月,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冯玉祥将军在治豫政纲中就提出了“教育为立国根本要政”的主张,并身体力行,极力扶持文化教育事业。同年7月,在冯玉祥将军的亲切关怀下,由省政府委派郭须静、徐金泉、何日章三人为河南博物馆筹备委员,隶属省教育厅,指定开封法院西街前法政学校校舍为馆址(即今开封市三圣庙街),是为河南博物院发韧之始。

然而,这座解放前河南唯一的博物馆,从其诞生之日起,便随着时局的动荡,走上了一条坎坷之路。1928年5月,原河南省政府为表现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宣传民族共和和世界大同的理想,遂将河南博物馆改名为“民族博物院”,并改由省政府直接领导,同时划拨 刘师古堂充公遗产的一部分为专款,限期开放。民族博物院以“启发民众知识文明、激增命思想、促进社会文明”为办院宗旨,广泛征集历史、自然科学、农业、艺术、生理卫生等方面的实物料。同年10月10日,在藏品缺乏的情况下,大量运用模型等手段,成功举办了第一次陈列展览。

1930年12月1日,河南省政府将“民族博物院”恢复为“河南博物馆”,并确定为社会教育机关,直属省教育厅领导。12月23日教育厅委任关百益为馆长,并收回民众师范房舍为古物陈列室。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厅又颁布了《河南博物馆组织条例》,其中明确博物馆的宗旨为:“

一、发扬固有文化;

二、提倡学术研究;

三、增长民众知识;

四、促进社会文明”。同时设立了保管部、搜集研究部两个大部,成立了由民政厅厅长、教育厅厅长、河南大学校长、博物馆馆长等组成的7人理事会,将原民族博物院的19个陈列室调整为7个,撤去了大量民族服饰和模型,充实了历史文物。1930年至1937年的8年间,是河南博物馆空前发展的时期,藏品中的历史文物最为丰富、精致,具有河南地方特点,而且涌现出以关百益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从此,河南博物馆名声鹊起,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入。为避免文物被毁,馆藏主要文物68箱被迫移运重庆,工作处于停滞状态。1940年日伪期间,河南博物馆被更名为“河南省立博物馆”,下设事务部、保馆部、研究部等。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派谢孟刚为接收委员,接收了日伪当局控制下的河南省博物馆,但终因解放战争的爆发,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经济严重匮乏,经费拮据,博物馆步履维艰。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一举解放了古都开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和文博事业,立即成立了以赵干亭为主的三人管理小组,进驻博物馆,整饬馆务。1949年11月,河南省政府任命省教育厅厅长曲乃生兼任馆长,开始组织人员,整理文物、展室,修缮房舍、设施,进行业务活动,博物馆再次出现生机,蓬勃发展。

1953年,根据中央文化部颁发的《对地方博物馆的方针、任务、性质及发展方向的意见》,河南省博物馆被确定为地志性博物馆。1961年,河南省博物馆由开封迁至省会郑州,有了较好的陈列展览场地。然而,正当博物馆有计划、有秩序地全面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时候,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文革10年中,博物馆组织瘫痪,业务荒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南省博物馆渐入佳境,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尤其是进入80年代,博物馆力量不断壮大,机构设置趋于合理,设立了陈列部、保管部、社会教育 部、图书室、研究部、《中原文物》编辑部、办公室、行管科、保卫科等科室,建立建全了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博物馆呈

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日月交替,沧桑更迭。历史的车轮驶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间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进一步促进带动了全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由于河南省博物馆建筑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突击在郑州兴建的,它无论在建筑形式、建筑规模、还是在内部设施上,都很难适应今天博物馆日益发展的需要。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高瞻远瞩,决定“八五”期间在省会郑州建设一座具有当今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博物馆。1991年秋,根据李瑞环同志的有关指示,经原省委书记侯宗宾、原省长李长春等领导同志的积极争取,国务院决定由国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资筹建新馆舍。

新馆位于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10 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历时5年建成。主体展馆位于院区中央,呈金字塔形,后为文物库房,四隅分布有电教楼、综合服务楼、办公楼、培训楼等。整体建筑结构严谨、气势宏伟,造型古朴典 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点。

按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的要求,新馆内部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内有自动消防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文物保护系统、电教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等设施。1997年7月,河南省政府决定,将中原石刻艺术馆与河南省博物馆合并,成立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的成立,是河南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的一桩盛事。

二、从白手起家到文物收藏大馆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片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古代文化,这就为河南博物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河南博物院创建之初,就十分重视文物的征集工作,但由于当时缺泛经验,博物馆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征集藏品往往是单纯的“网罗珍奇”,藏品颇为复杂,而且良莠不齐。

1930年至1936年间,是旧河南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的繁荣时期,无论是在藏品的征集、整理或在对藏品的研究上,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关百益先生的带领下,先后接收了古物保存委员会所存的所有文物,其中包括1923年新郑出土的春秋铜器,1925年11月鄢陵城关出土的宋代窖藏瓷器,洛阳等地的历代石刻等。1934年、1935年又先后征集了大量的古代名人书画及现代艺术品,从而大大丰富和提高了博物馆藏品的数量和质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主动进行了几次田野发掘,获得了大量的出土文物。这个时期拥有的藏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精,弥足珍贵。如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大型列鼎、王子婴次炉、编钟等;登封县的九柄玉如意;石刻中的北魏石棺,刘根造像碑、魏志8种、隋代四面造像、舍利塔铭、唐代泉男生墓志、宋代二体石经、金代进士题名碑等。正因为拥有大量的文物精品,所以在全国博物馆界的地位大大提高,在国外也深受赞扬。当时曾有这样的评论:“统中国博物馆所藏物品,除故宫博物院外,河南博物馆堪居第二之位置。”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确保文物安全,河南博物馆工作人员以满腔的爱国热忱和高度的责任心,精心挑选文物珍品5678件,拓片1162张,图书1472套(册),分装68箱运汉口,存放于法国租界。1938年9月,随着国内形势日趋危急,存放于汉口的文物又辗转运至重庆,从而避免了日寇的劫掠和破坏。而存留于开封的文物,在开封沦陷后,大部分铜器、铁器下落不明。存放于重庆的68箱文物,于1949年11月,由国民党政府挑选38箱,其中文物5119件,图书1450套(册)运往台湾。至此,河南博物馆元气大伤,苦心经营20余年的文物大馆,已无精品可言,博物馆名存实亡。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河南博物院得天时,占地利,重整旗鼓,大力开展文物征集工作,通过调查、收购、接受捐赠、发掘、拣选、调拨等,很快恢复了元气。

而且,馆藏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已非昔日可比。迄今为止,馆藏文物达十万件,特别是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和历代陶瓷器,享誉世界,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如郑州的大河村遗址出的新石器彩陶、临汝出土的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郑州窑藏青铜器、淅川下寺出土的楚国青铜器、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铜器、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铜器、扶沟出土的楚国金银币、洛阳唐三彩、汝瓷、钧瓷等。另外,从1954年开始,博物院还曾多次派出征集人员,分赴革命老区,进行调查访问,征集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同时,还接收了省军区、省民政厅等单位拨交的部分革命文物和有关资料,其中有许多珍品,如太平天国的布告、义和团的旗帜、吉鸿昌烈士就义时的血衣、彭雪枫烈士的遗物、《响导》周报、《新青年》杂志、《红旗报》、《中州评论》、《拂晓报》等。

近十年,随着文物工作的不断深入,湮埋已久的地下文物精品,终于重见天日,再现风采。为了配合河南博物院建设,发挥河南文物大省的优势,从不同侧面再现灿烂的河南古代文化,在省委、省政府及文化厅、文物局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又陆续从中央、省直及各地市文物单位征调一大批文物精品。这些文物精品,犹如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颗颗明珠,放射出斑斓璀灿的光华,它必将以无穷的魅力,吸引无数海内外的观光客。

三、从《民族模型陈列》到《河南古代文化之光》

陈列展览是各项业务工作的中心环节。河南博物院创建伊始,就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民族博物馆”时期的《民族模型展览》,是河南博物院历史上举办的第一次陈列展览。陈列以塑像为主,配合照片,展出古今中外各民族模型。展出后,引起了当时开封各阶层和市民的轰动,“参观者为之途塞”。

1930年至1937的“河南博物馆”时期,在广泛收集历史文物、民俗文物和各类自然标本的基础上,先后开放的陈列室有13个。如安阳殷墟出土器物陈列室、新郑古器物陈列室、洛阳古物陈列室、岩石陈列室、民族模型陈列室、开封相国寺旧藏文物陈列室、石刻室、藏经陈列室、植物、矿物标本陈列室、书画陈列室等。由于当时的陈列水平有限,在“唯器物论”的思想指导下,采取器物堆砌的办法,陈列质量较差,但仍能看出当时的“河南博物馆”已初具规模,是我国博物院中的皎皎者。

1937年,在馆藏文物精品运抵重庆后,开封本馆所属藏品仍继续陈列开放,但数量和质量均大为逊色。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开封,博物馆被迫停止活动,直到1940年日伪统治下,把博物馆改名为“河南省立博物馆”,才将原陈列开放。

解放后,河南博物院获得了新生。1949--1961年间,除举办《河南自然环境与资源》、《河南历史》、《河南革命文物》三个基本陈列外,还举办展览数十个,内容多数与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和政治运动有关。如《从猿到人展览》(1950年)、《镇压反革命展览》(1951年)、《伟大祖国展览》(1952年)、《青铜器展览》(1952年)、《历代服饰展览》(1954年)、《肃反展览》(1956年)等。

1961年至1966年五六年间,是河南博物院稳步发展的时期,也是举办展览较多的一个时期。迁郑之初,立即与省文物队联合举办了《河南省历史文物展览》,展出文物2000余件,每天观众如潮,川流不息,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1963年举办的《河南革命文物展览》、以实物、图片、绘画、文字等较为系统地再现了河南革命斗争史。1964年,在原有《历史文物展览》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的研究、设计、制作,举办了迁郑后的第一个基本陈列--《河南历史陈列》,集中反映了河南古代历史概况。

“文化大革命”时期,陈列展览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展览被污为“黑展览”而被查封。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博物院职工还是以高度的责任心举办了几次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如《抗大校史展览》、《焦裕禄事迹展》、《林县红旗渠展览》、《洛阳煤矿史展览》等。

1977年到1997年的20年,可以说是河南博物院大发展的20年,陈列展览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并逐步确立了全国文物大馆的地位。首先于1980年重新恢复了《河南历史陈列》。

该陈列在“文革”前陈列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采用了新的陈列设备和手段,使之更趋于科学化和大众化,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园地。1981年以来,又先后举办了《河南革命文物陈列》、《古代雕塑艺术陈列》、《古代建筑艺术陈列》、《馆藏明清书画展》、《馆藏文物精品展》以及《楚国青铜器展》等几十个展览,观众人数逐年递增,年平均观众达30余万人次。

尤为引人注目是,通过六年多的酝酿和深入研究,集河南博物院集体的智慧,在中央、省、地市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河南博物院在落成之日便隆重推出了《河南古代文化之光》、《中原百年风云》、《河南古代石刻艺术》、《河南古代玉器》、《河南古代建筑》、《楚国青铜器》、《明清工艺珍品》、《恐龙世界》等1个基本陈列和7个专题陈列,内容丰富,蔚为大观。尤其是《河南古代文化之光》,是70年来河南博物院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内容更充实的大型陈列,展厅面积达3200多平方米、展览文物1000多件(套),均属馆藏文物精品,重点展示了河南古代文化的光辉成就。在内容上,一改传统的模式,尽可能地增加了观众参与项目;在形式上,普遍采用了声、光、电等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使观众真正能够赏心悦目;在讲解手段上,配备了电脑控制的自动扩放录音讲解、扩放录像、声控幻灯、感应录音讲解等先进设备,增加了观众参与的一些项目,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对文物的求知鉴赏、娱乐等需求。

另外河南博物院自创建以来,一直在中原文物如何走出河南、走向世界这个问题上做出积极的努力和尝试。如1935--1936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当时河南博物馆选送的新郑出土的8件青铜器,在伦敦引起轰动,受到海外观众的高度赞扬。70年来,举办和参加的出国展览还有:1980年丹麦、瑞士的《中国珍宝展览》,1985年日本的《中国历代陶俑艺术展》,1986年日本的《黄河文明展》,1987年美国的《中国历代陶俑艺术展》,1990年日本的《河南省文物展》,1990年新加坡的《中国汉代文明展,1991年法国的《河南省史前文物展》,1992年澳大利亚的《帝王的中国展》,1993年丹麦的《华夏帝王展》,1996--1997年英国、德国、瑞士和丹麦的《人与神展》,1998年的《大黄河文明展》等。通过展览,增强了我们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使更多的海外观众进一步了解河南,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四、从《河南博物馆馆刊》到《中原文物》

有着70年历史的河南博物院,不仅是文物荟萃之地、文化教育的场所,同时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在解放后的40多年来,河南博物院人才辈出,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1929年,殷墟文物进馆之后,当时的河南博物馆即聘请考古学家关百益为编辑委员,研究考订甲骨文字和各种器物刊印成书。1930年底,关百益先生接任馆长职务,同时成立了研究部,科学研究工作步入正规。据粗略统计,1931-1938年间,河南博物馆出版文物图录和研究著述达一百多册、卷。比较重要的如《伊阙石刻图表》(关百益)、《石华》(关百益)、《殷墟器物存真》(关百益)、《殷墟文字存真》(关百益)、《新郑古器图考》(关百益)、《南阳汉画像集》(关百益)、《河南金石志图》(关百益)、《老君洞石墨撷英》(关百益)、《繁塔石墨撷英》(关百益)、《南阳汉画像汇存》(孙文青)、《殷墟文字存真第一集考释》(许敬参)、《馆藏石刻整理汇报》(孙文青)、《河南博物馆自然科学汇报》一、二、三册(傅桐生)等。在研究内容上,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充分发挥了地方博物馆的优势。在研究方法上,他们重视实践,研究人员经常走出书斋,亲自参加文物、标本的搜集和整理。如1935年8月,关百益在汲县山彪镇发掘战国墓;1936年春,孙文青参加殷墟第十三次发掘;1936年9月至11月,许敬参、郭豫才等在辉县琉璃阁进行发掘等。

1936年7月,王幼侨任馆长后,为了“阐扬文化,研究学术”,创办了《河南博物馆馆刊》,到1938年3月因日寇入侵而停刊。短短的两年时间,共出版15期,其内容丰富,引

人入胜,真所谓“琳琳琅琅,萃集一堂,遂为中州古代文化之大观。”不仅能够从中详细地了解到河南博物院的发展史,而且还有一批重要的考古学理论、考古调查报告和考古研究论文,直至今天,仍不失为重要的学术参考资料。

建国以后,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40多年中,虽然经受了多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但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考古发掘报告、学术论文数以千计,出版专著目录和普及读物也有几十部之多,比较重要的如《中国陶瓷小品》(河南省博物馆编)、《龙门造像题记》(河南省博物馆编)、《河南省博物馆》(中国博物馆之七)、《中国奴隶社会》(许顺湛)、《汉代叠铸》(汤文兴)、《中原远古文化》(许顺湛)、《夏文化研究论集》(郑杰祥编)、《中岳汉三阙》(吕品)、《河南汉代画像砖》(汤文兴、吕品)、《黄河文明的曙光》(许顺湛)、《河南文博考古文献叙录》

一、二(孙传贤主编)、《汉画--河南汉代画像研究》(周到、王晓)、《河南博物院落成论文集》等。

1977年,由河南省博物馆主办的全国第一家省级文博期刊《河南文博通讯》创刊,已故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刊名。刊物问世后,很快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关注。1980年,为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并于1981年更名为《中原文物》。20年来,《中原文物》始终担负着向社会宣传文物保护政策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术繁荣的多重使命,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独特风格的学术期刊,越来越受到文博界的重视,已成为研究史前文化、夏商文化、汉画、楚文化及科技考古等领域的重要园地,并且连续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和中国社科类核心期刊。截至目前,《中原文物》出版发行近百期,发表学术论文、考古报告等2000多篇,并出版了《河南省考古学会论文集》、《魏晋南北朝佛教学会论文集》、《论仰韶文化》等特刊,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中原大地文物博物馆工作的面貌。

从《河南博物馆馆刊》到《中原文物》,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河南博物馆数十年来的光辉历程,同时也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累累硕果的背后,有着河南博物院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他们呕心沥血,默默耕耘,为河南博物院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关百益先生,是30年代著名学者,近代考古学家,也是河南博物院的奠基人。他知识渊博,著述宏富,于史学、金石学、考古学、甲骨学、方志学等皆有很深的造诣和卓绝的创建。孙文青先生,早在30年代,就开辟了汉画研究的新天地,为汉画研究奠定了基础。解放后,河南博物馆更是人才济济。诸如许顺湛、韩绍诗、杨焕成、孙传贤、任常中、周到、王瀛

三、张维华、汤文兴、吕品等同志,著述甚丰,在国内乃至国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如今,他们有的已年届七旬,有的已接近退休年龄,但在文博战线默默奉献,不知老之将至。更为可喜的是,在老一辈专家学者的带领和鼓舞下,涌现出一大批后起之秀,他们不仅有扎实的文博知识,而且善于接受新思想、新方法,这是我们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河南博物院美好的未来。

河南博物院辉煌的今天,是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是河南博物院几代人共同奋斗的结果。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丰富的文物资源以及全体职工的不懈追求,河南博物院将会以更加坚实的步伐,以崭新的姿态、现代化的管理、多功能的服务、优美典雅的环境独领风骚,为中原大地增添新的光彩。

车上要讲解的内容

1.自我介绍

2.注意事项,不要乱跑,跟着大队走,有什么情况及时跟老师反映。

3.这次活动的目地,(我感觉,可能跟老师讲的不一样)丰富大家的生活,领略学习中国

五千年灿烂文化,感受一下科学技术的魅力,开阔视野。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好好学习,为祖国多做贡献。

4.介绍河南博物馆的大致状况,建馆历史、历史变革、主要丰富的收藏、大家可以学习到的东西

5.介绍郑州科技馆,讲讲科技的好处,举例说明:电脑、手机什么的6.带领大家唱歌,做活动

河南博物馆大事件

一、早在1927年6月,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冯玉祥将军在治豫

政纲中就提出了“教育为立国根本要政”的主张,并身体力行,极力扶持文化教育事业。同年7月,在冯玉祥将军的亲切关怀下,由省政府委派郭须静、徐金泉、何日章三人为河南博物馆筹备委员,隶属省教育厅,指定开封法院西街前法政学校校舍为馆址(即今开封市三圣庙街),是为河南博物院发韧之始。

二、1928年5月,原河南省政府为表现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宣传民族共和和世界大

同的理想,遂将河南博物馆改名为“民族博物院”

三、1930年12月1日,河南省政府将“民族博物院”恢复为“河南博物馆”,并确定为社

会教育机关。

四、1930年至1937年的8年间,是河南博物馆空前发展的时期,藏品中的历史文物最

为丰富、精致,具有河南地方特点,而且涌现出以关百益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从此,河南博物馆名声鹊起,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五、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入。为避免文物被毁,馆藏主要文

物68箱被迫移运重庆,工作处于停滞状态。1940年日伪期间,河南博物馆被更名为“河南省立博物馆”,下设事务部、保馆部、研究部等。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派谢孟刚为接收委员,接收了日伪当局控制下的河南省博物馆,但终因解放战争的爆发,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经济严重匮乏,经费拮据,博物馆步履维艰。

六、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一举解放了古都开封。当时,党很重视教育

和文化建设,专门成立以赵干亭为主的三人管理小组,进驻博物馆,整饬馆务。

七、1961年,河南省博物馆由开封迁至省会郑州。

八、文革10年中,博物馆组织瘫痪,业务荒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南省博

物馆渐入佳境,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九、十、日月交替,沧桑更迭。历史的车轮驶入90年代。为适应今天博物馆日益发展的需要,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高瞻远瞩,决定“八五”

期间在省会郑州建设一座具有当今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博物馆。新馆位于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10 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历时5年建成。

十一、1997年7月,河南省政府决定,将中原石刻艺术馆与河南省博物馆合并,成立河

香港海防博物馆 简介及工作纸 篇6

簡介及工作紙

博物館的前身是舊鯉魚門炮台,是百多年前香港最具規模的防禦工事,亦是1941年香港保衛戰的一個重要戰場。今天,炮台已改建為博物館,保存和展示香港六百年的海防歷史。

鯉魚門堡壘是鯉魚門炮台的核心防禦工事,是英軍在1887年所建。堡壘內有十八間地下室,有通道相連,原用作英軍營房、彈藥庫、炮彈裝配室和煤倉。堡壘中央的露天廣場是士兵集散的地方。修復後的堡壘,裝配了現代化的博物館設備,展示香港自明清兩代、英治時期、抗日戰爭以至回歸以後的海防歷史。除了文字及圖片說明外,還展出四百多件歷史文物,再配合多媒體視聽節目,使參觀者對香港海防歷史有進一步的認識。

長期展覽廳

一號展廳:導言

二號展廳(第一組):明代海防(1368-1643)

三號展廳(第二組):清代海防(1644-1911)四號展廳(第三組):第一次鴉片戰爭(1839-1842)

五號展廳(第四組):英治時期(1841-1860)

六號展廳(第五組):英治時期(1861-1941)

七號展廳(第六組):英治時期(1861-1941)

八號展廳(第七組):日軍侵港(1941)九號展廳(第八組):日佔時期(1941-1945)

十號展廳(第九組):義勇軍團(1854-1995)

十一號展廳(第十組):香港駐軍(1997)

中央廣場(第一組):電腦互動節目

堡壘上層:海防武器劇場

堡壘上層:戰爭的代價

 請選擇一個展廳¸然後回答下列問題: 1.簡介展廳(200字)2.選出三件最特別的展品並解釋原因。3.照片五張 4.每組交一份

 海防博物館是建築在一個古蹟上¸它的設計有什麼特色?請寫出三項。

古蹟徑

 在附圖上找出下列地方

1.六英吋隱沒式後裝大炮

2.鯉魚門渡口炮台

3.壕溝

4.中央炮台

5.西炮台

6.西溝堡

7.南溝堡及北溝堡 8.火藥庫 9.儲水庫及儲油室 10.布倫南魚雷發射站12.軍車及大炮展覽場

13.軍營殘蹟

彈藥儲存室

船政博物馆简介 篇7

一、高职院校《毛概》课教学的现状

(一) 学生群体普遍缺乏对毛概课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

2015年10月, 针对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开展了关于毛概课教学实效性等相关问题的调研 (以管理工程系和交通经济系为例) , 一共发放调查问卷近616份, 回收有效问卷568份。事后对其进行了分类汇总和数据统计。通过问卷调查和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从学生学习兴趣这个维度了解到:15%的同学认为毛概课就是国家给大学生“洗脑”的工具;20%的同学觉得毛概课枯燥无味、简直就是浪费青春、浪费生命的无用课程;35%的学生认为毛概课就是为了拿到必修课这2个学分, 其重要性远不及其他专业课程;10%的同学认为毛概课就是用于逃课、旷课、早退、迟到和用于请假的课;8%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就是用于睡觉、玩手机、听音乐、聊天的课;仅有少部分比例的同学喜欢上毛概课, 剩下的同学表示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 大学生普遍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为了拿到必修课这2个学分, 他们往往不情愿地来上课, 甚至在老师课前点名之后选择“逃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危机。

(二) 教材的设计和布局欠妥当。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几乎每年都在修订。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 为了充分体现党中央的新思想、新精神, 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中宣部、教育部组织教材课题组对先前的教材进行了再修订, 形成了2015年修订版。但是,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实际效果发现:教材的12个章节中,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在全书当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总布局这一章囊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这几大模块。基于其重要性和突出地位, 毛概课教师不得不花费10个以上的课时来专门讲授第八章。当结束了这一章的教学任务之时, 后面的课时就变得异常紧张。但是后面的章节还是很重要的, 譬如说,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对执政党的拥护是极其必要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一个学期32课时, 总共16周的教学周, 前面花费了大部分精力讲授第八章, 后面如果仅仅利用4个课时甚至两节课的时间就草草了事, 未免过于牵强, 给人以“头重脚轻”的印象。最重要的是, 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和实效。因此, 教材在设计和编排上和实际教学中存在不平衡性和脱节现象。

(三) 课程定位不清晰。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限制, 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泥淖。大学生往往是为了拿学分、拿奖学金而硬着头皮学习。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 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取得这2学分而向老师求情, 企图以“应付了事”的治学态度而蒙混过关。还有一部分学生为了争取奖学金而主动向老师索求“绝对的高分”。大部分学生仅仅关注最后的期末考试和考核评价方式, 而忽略了平时学习中的实际收获和心得。大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存在偏颇, 往往是“重智商、轻情商;重智育, 轻德育;重学业, 轻品格。”毛概课的地位和重要性远远不及其他专业课程和技能课程。

(四) 教学模式循规蹈矩、整齐划一。

毛概课堂上, 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埋头抄写课件和板书。即便是所谓的互动, 也是浅层面的, 形式大于内容。毛概课内容丰富, 理论性较强, 教师普遍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 这样无法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容易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

(五)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普遍不高。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任教积极性不高, 有的教师并不是非常尽职尽责, 他们把教学工作当成是自己赚钱的工具和机器, 他们只关注于追求所谓的工资水平、绩效、考评、职称高低、奖金福利、晋升等等。尤其是一些抱着“铁饭碗”的老教师们, 他们怀着“干坏干好, 反正工资一分不少;既然学生都不重视学习, 教师还何必兢兢业业”的心态, 选择疏于职守、误人子弟。部分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不高, 不积极备课, 教学方式和内容过于陈旧, 不善于反思和总结教学实践。

二、《毛概》课教学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 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偏低, 学习态度不端正。

高考本科录取的批次分为重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和三本。而高职院校的录取水平处于比本科更低的层次。纵观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招生网站, 可以看出,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不容乐观, 录取的平均分数为450分左右, 而像北京市、天津市这样的直辖市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更是一般, 录取分数线在300分左右。

(二)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一般。

“毛概课是最难上的一门课程”, 这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遇到的一个瓶颈。部分教师把这门课当作是赚钱的机器, 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和虚荣的荣誉, 往往选择应付学校的差事, 教学模式和方式难免千篇一律、循规蹈矩。

(三)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姑且不论高职院校, 下至中学、上至北大清华, 学生和教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偏低。80%的学生都喜欢选修和自己的专业方向、就业息息相关的课程, 而轻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和领悟。无论国家如何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和控制, 教学实践落实的实际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 在社会转型时期, 难免会出现此起彼伏的矛盾和难题。然而, 现实课堂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使得学生不再信任思想政治教育, 由此,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了“形式主义”的倾向。

三、《毛概》课教学现状的路径分析与思考

(一)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事关学校的长远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质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要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所谓“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学的老师。”学生学不好, 其实责任在于教师自身。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中最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 身为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 要多做自我批评, 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 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一名优秀的教师, 不仅仅要做到爱岗敬业, 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好的老师就要有水平、有内涵、有激情、有责任心、有爱心, 克己奉公、兢兢业业。

(二) 不断地探索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所谓的教学理念即完成“角色和地位的转变”:作为讲授者的教师与作为聆听者的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的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学方法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新式方案

1. 分小组教学方法。

即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活动, 组内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竞争、合作和探究。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 把管理工程系2014级物流管理专业这个大班分成10个小组, 每个小组8~10个人, 分组原则按照自愿结队与教师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收效。

2.“翻转课堂”教学法。

即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自主学习, 在自学的过程中, 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带着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提出质疑;然后在课堂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真正完成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重大转变, 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积极配合、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 情境式教学法。

即通过让学生进行表演、播放影视媒体的方式, 让学生在情境迁移中获得道德体验和升华。可在毛概课的课堂上, 给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和现实生命密切相关的视频资料, 例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等。通过播放这些视频, 让学生鲜活地感受到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作出的有益尝试, 促使他们树立爱国主义的情怀。

4. 专题研讨教学法。

即以专题讲授为载体, 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材料的方式来体验知识, 逐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选取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 例如贫富分化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廉政建设与反腐败问题等等。

当然, 还有其他教学新式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实践。

(三) 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 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其道德和情商的培养。

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局限于传授具体的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其全面发展。培育“四有”新人, 从而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自身的力量。“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好老师, 就是有水平、有爱心、有经验、有研究、有激情的老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启蒙专家, 教师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的“90后”学生群体自我意识比较强, 个性特殊而强烈, 心理承受能力和受挫能力较差,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 除了传授具体的科学理论知识, 更重要而更加紧迫的就是强化大学生“情商”的培养。人生的道路上很漫长, 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不是他的能力、学识、人脉, 而是他的人格魅力。家庭教育责任在家长, 而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教师扮演着道德教育实践者的角色。

摘要:本文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 针对《毛概》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 并给出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从而为提高高职院校毛概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毛概》课教学,路径分析

参考文献

一台旧车床上的船政风云 篇8

林樱尧的寻物线索是两张彩色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旧机床的铭牌上刻有“福建船政同治拾年”字样,同治十年即1871年,为福建船政创办的第五年,林樱尧觉得,若是它回归马尾,不仅将为马尾造船厂的厂史陈列馆增加一件实物,也是对福建船政工艺水平的一个有力佐证。

1870年,为实现左宗棠“以机器制造机器,积微成巨,化一成百”的设想,创办仅四年的福建船政开始自制船用主机,经过成胚、车光、刮磨、合拢等工序,于次年6月制造出第一台蒸汽机,功率为432千瓦,且工艺水平与当时欧洲的水平不相上下,待到这台蒸汽机被安装在福建船政制造的第五号轮船“安澜”号上后,经使用证明,它的性能还要优于前几艘船只所使用的外购轮机。

这台蒸汽机的表现是如此突出,那么,为它制造零部件的船政车床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船政之最”

就在林樱尧准备去寻找旧车床的时候,马尾造船厂即将迎来建厂130周年庆典。作为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家专业机器造船厂,其厂史就几乎是一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的缩影,它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中国的造船工业在一百多年前,曾经达到过怎样的水平。

1866年,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上《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中,提出在马尾兴办船政,“轮船成则漕政兴,军政举,商民之困纾,海关之税旺,一时之费,数世之利也。”当年10月,清廷下旨在马尾设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船政工程随后启动。

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谙熟洋务的沈葆桢成为福建船政的主持者,到了1868年年底,福建船政的建成规模达到了600亩,在当时全国的制造局、厂中位居首位,全厂的工人数量达到2000人左右,占当时全国产业工人总数的五分之一。

虽然日本方面于1861年就在长崎修建了第一个洋式船厂——长崎制铁所(三菱长崎船厂的前身),与之相比,福建船政的起步相对较晚,但在如此之快的发展速度下,短短几年内它就在制船水平上超越了日本方面,并成为远东最大的造船基地。在那时急需“自强”的中国,新兴的福建船政成为朝野上下最为关切的“强国梦”实践典型。

根据福建船政与日意格等洋员签订的协议,他们应该在合同期满时教会中国工人各种造船工艺,与此同时,福建船政还开办了船政学堂,用英文、法文等原版教材培养中国的工程师。1873年,首批人才长成的时候,时任船政正监督的洋员日意格认为,他们成绩显著,都已接近工程师水平;沈葆桢也在这一年起开始考核各个车间,要求中国员工必须自行设计制造,不许洋员在旁。

当那台带有“福建船政同治拾年”字样的车床“落户”在马尾时,福建船政已拥35个“厂”(当时人们对车间的称呼),它们主要包括锤铁厂、拉铁厂、水缸厂、轮机厂、铸铁厂、钟表厂、打铁厂、锯厂、舵厂、帆缆厂等,和这些厂房毗邻的则是仓库和浮动码头以及船政衙门和员工宿舍等非生产性建筑。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福建船政就在中国近代工业和科技教育等领域内打造了近百个“船政之最”:“万年清”号是船政生产的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舰船;“扬武”号是船政生产的当时远东最大的巡洋舰;中国第一艘铁胁船“威远”号,第一艘钢甲舰“平远”号、第一艘钢甲鱼类舰“广乙”号、第一艘猎雷舰“建威”号等,皆由福建船政制造;船政学堂是中国最早的科技专科学校;由船政生产的舰只完成了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次远航;船政是晚清造船最多的工厂;船政自制了中国第一架探照灯;船政自制了中国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

1871年,福建船政在建成第五号轮船“安澜”号后,开始用自制的主机、辅机和仪表等逐步取代外购的机器和零部件。那么,制造这些机器和零部件的机床是否也开始由船政自制了呢?林樱尧觉得,那台带有“福建船政同治拾年”字样的铭牌在机床上的附着方式或许可以为这一问题给出答案,“若是镶嵌上去的,可推断为属于当时从国外进口的设备之一;若是整体铸造在机床上,可推断为船政自造的设备之一,要是这样,那中国机械制造史就要增加重要的一笔或改写了。”

流离的车床

在“文革”中,马尾造船厂曾经“处理一批废旧设备”,根据林樱尧的推测,这台旧车床很有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流散出去的。

就在这台旧车床离开马尾的时候,曾经辉煌一时的福建船政留在马尾的厂房和设备已经所剩无几。

从19世纪80年代起,福建船政开始遭受工厂衙门化、经费被挪用等问题的困扰,朝廷中“造船”与“买船”之争也愈演愈烈,中国的造船技术又被日本超越。1907年,福建船政被清政府饬令停办,之后它即陷入了一个“打烂-重建-再打烂”的怪圈:辛亥革命爆发后,船政由福建军政府接管,但在动荡的时局中,无人关心造船之事,船厂“竟以拍卖厂中废缺材料以充经费”;后来北洋政府在马尾设立飞机工程处,通过制造飞机,船政曾一度显现出复兴气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又把船政改名为海军马尾造船所,但在十年时间里只制造出一些小船,工人数量也减少至约300人;抗战爆发后,船厂遭到日军两次洗劫和轰炸,那些由几代人积累人下来的造船技术和图纸,全都烟消云散。

1949年,当解放军进驻马尾造船厂的时候,这里已几成废墟。“厂内断瓦残垣,锈铁狼藉,荒草丛中兔走狐窜,触目凄凉。”只有空荡荡的轮机车间和积满淤泥的船坞还可让人联想到这里曾经作为“远东第一船厂”的样子。马尾造船厂的老工人周德成回忆那个时候:“光我们拣的砖头,就盖起来4座共70间职工宿舍和3排36间办公室。”

1954年,马尾造船厂的重建工作铺开,但是这一次,它却无法再抓住历史机遇了,由于海峡两岸军事对峙态势的形成,因为福建成为“前线”和马尾港的淤塞等原因,上海、大连等地造船工业中心的地位日渐稳固,把福建造船业抛在了后面。1953年至1965年,位于上海的江南造船厂陆续建成中国第一艘潜艇、中国第一艘5000吨沿海货船“和平28”号和中国自行设计的万吨级远洋货船“东方”号,同一时期的马尾造船厂却只能生产木质机货船和300~600吨的钢质货船。在全国上下一片狂热的“大跃进”时期,马尾造船厂也“组织大批力量炼出来只堪回炉的330吨钢坯”;曾经摆放在“总理船政事务衙门”门口的一对石狮子则被马尾农业生产大队搬了出来,安放在马尾旧道尾的“跃进门”两边。

这一时期,在洋务运动被定性为“一个反动的、卖国的、并以军事为中心的运动”的背景下,“船政文化”被视为“洋奴哲学”和“买办哲学”而屡遭批判。在这样的环境中,船政遗产的保护自然无从谈起。林樱尧说,厂区内一些破败的厂房在“大跃进”期间被拆除,上世纪60年代,“左沈二公池”则因铁路建设被拆除。

到了1986年,马尾造船厂厂史陈列馆于船政建筑绘事院(建成于1867年)内开馆时,曾经盛极一时的船政建筑群,只剩下了轮机车间、绘事院、一号船坞、船政衙门官厅池、铁胁车间、铁坪台、法式钟楼等,这些建筑也并非全然是当初的样子,如铁坪台是局部存留,铁胁车间在抗战期间被炸毁了外墙,轮机车间则在抗战期间被炸毁了1/3。

由于船政设备的缺位,当后来轮机车间被布设为“马尾造船历史陈列馆”,作为工业旅游项目向公众开放时,除了新设的雕塑和展板,参观者只能看到一个空荡荡的车间,以至于有参观者感慨说:“一百多年的传承只留下这个空厂房,个中滋味,让人难以言说。”

林樱尧常常带人参观轮机车间,这个时候他往往会这样解说:“走过了这个车间,就走过了中国工业的百余年历程。”但面对来访者的感慨,他也觉得:“历史被割断了,太多的东西,都没有继承下来。”

车床“回家”

改革开放后,洋务运动不再是历史研究的禁区,从福州本地的文史学界开始,“马尾热”迅速形成,马尾造船厂也开始整理自己的厂史,并寻找那些流散出去的船政文物。1986年,那对在“大跃进”期间流散出去的石狮子从马尾旧道尾的地下被挖了出来,经修复后摆放在船厂东大门,后来又被摆放到成为工业旅游项目的轮机车间门口。

1994年,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把两幅彩色照片转发到马尾造船厂,照片上就是那台带有“福建船政同治拾年”字样的旧车床。“那时重视文物保护了”,林樱尧回忆说,“厂领导对这件事很重视,认为应当查一查。”

1995天夏天,根据得到的线索,林樱尧得知这台旧机床在离开马尾后,被安置在了罗源县农机厂。为了寻找方便,林樱尧约上一名罗源籍的同事,一起出发去寻找它。到了罗源后,林樱尧才得知机床已被卖往宁德市。在宁德,他四处打听,几经周折后,他终于在古田县杉洋镇的一个山村作坊里找到了它,机床的新主人正在用它“车木头”。

走过了几十公里“特别难走”的山路后,见到机床的林樱尧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查看机床上的铭牌,但使他很遗憾的是,那铭牌已经不见了——在机床被屡次转手的过程中,已不知是哪个卖家担心这机床太古老,卖不出好价钱,把带有年代信息的铭牌敲掉了。

林樱尧回忆当时的情形:“我好几次查看那原先刻字的部位,并用铁片刮磨,想弄清是嵌上还是铸造,但无法弄清,很是扫兴。”

不仅仅是铭牌不见了,车床上的传送装置也被改变了,为了使用方便,作坊主在车床上加装了电机。林樱尧随身带了尺子,对车床做了测量:总长350厘米,两导转间距30厘米,导轨平面至地面的距离为94厘米。虽然已有百余年的“高龄”,它仍可满足今天的人们制造一些零部件的需要。

林樱尧提出用钱物来交换这台设备,作坊主开价3万元,一番讨价还价后,因为作坊主坚持不肯降价,而当时马尾造船厂的资金也比较紧张,“这件事就暂且作罢了”,林樱尧说。

此时马尾造船厂正深受资金短缺的困扰,由于当时的造船工业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失去了中国造船工业基地这个历史地位的马尾造船厂也成为“地方队”,因此在材料调拨和生产订单方面完全无法和央企竞争,许多工人“下海”。林樱尧说:“工厂最萧条的时候只剩下二三十个护厂工人。”

1996年,由马尾区政府等单位联办的船政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提出了“船政精神永存”的口号。对此,林樱尧说,以这个研讨会的召开为标志,“马尾热”的热度再次提升。

1997年,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原名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开始筹建,馆址就设在马尾造船厂旁边的昭忠路上。受馆方委托,林樱尧再一次前往古田县那个农村作坊,把那台旧机床购回,并在又投入了一万多元做整修后,将之安置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1999年,马尾造船厂开始启动股份制改革以筹措资金,虽然无法在造船规模和水平上与江南造船厂等巨型企业比肩,但是依靠制造海洋工程船和符合欧洲标准的多用途集装箱货轮等特色船只,马尾造船厂逐步走出了困境。如今的马尾造船厂对自身的定位是“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船舶生产基地”。

那台“回家”的船政车床,因为是唯一一台存留在马尾区的船政初期的车床,很快便被人称之为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与此同时,曾经失落的“船政文化”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2001年6月25日,包括轮机车间、绘事院、船政衙门官厅池、法式钟楼和一号船坞等在内的福建船政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福州市船政文化研究会”成立。

2009年后,福建方面又开始推动船政“申遗”,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教授吕丹等人在考察船政遗产后认为,工业遗产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保护种类和对象,船政遗产表明中国在亚太地区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申遗”的希望非常大。

上一篇:读黑夜的月亮与星星有感下一篇:唯物主义辩证法否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