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化

2024-09-09

博物馆文化(精选12篇)

博物馆文化 篇1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属性,使得其在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与保护相背离的情况发生,本文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剖析了游客的需求共识、文化展览时真实化的重要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等特征。研究发现:展览文化的吸引力与旅游者的自身文化背景有关,较高的关联性有利于文游客产生回忆或是精神共鸣,与文化真实性有关;差异性则有利于扩大文化的吸引力,与个人经历有关。

一、引言

旅游,作为一种现代人的“必需品”而存在,这种需求已汇聚为一种大众观念并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社会力量。在这种社会力量的驱动下,许多具有“价值”的事物,都成为了旅游开发的利用物,文化也是其中之一。遗憾的是这种旅游业的发展并导致新文化形式的产生,被视为了文化的发展。却忽略了一个肯定的前提条件——只有当这些新的文化形式能避免导致本土文化濒临崩坏时,它才可被视为文化的发展;否则它也应该是被否定的文化形式。出于对文化存在状况和发展现状的认知与反思,人们开始从各个角度去认知文化及其实践这一过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界定与使用,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然而,它在确认与保持文化传统内涵过程中。却导致了某些文化形式的消失;以及文化本身“可持续发展”的丧失。同时加上旅游带来的其他地方的文化冲击;使得“文化遗产”产生盗用或者滥用的情况。然而,纯粹的讨论文化的原真性问题或是解决游客本身的需求是较难解决这一问题的,通过游客对于文化的认知以及文化本身的吸引性作用,这两个维度动态的分析则有利于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二、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相关研究进展

首先文化发展是基于一定基础与背景的,在“想象的共同体”的基础上旅游恰恰起到了沟通的作用。内部的地方文化为了寻求国家认可甚至国际认可而发生着改变。随这旅游的发展,凡是旅游者向往的旅游资源都已变成一种导向,旅游对民族文化的“想象”和“重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当地人据此从事自身民族文化的“创造”与“再构建”。其中的一种文化生产模式被认定为“微型模式”或“模式文化”。一方面来源于外部力量保护控制以及符合发展趋势形成的管理方法;另一方面来自于受保护文化的自身发展需求以及相较外来文化的弱势地位。现实中博物馆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同时现代博物馆也陷入了让游览者感觉到生硬无趣的科学化、模式化;以及为了“唤起旅游者稍纵即逝的精神共鸣”的目的,使得博物馆传承与延续文化的功能化为乌有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世俗教育、利己主义的保护意识、地位的提升、敬畏式的审美品位以及充满乐趣与休闲的氛围的笼罩下,这种模式化的文化很容易被确立起“领导”的地位,“保护性措施”的发展速度与游览者人数的增长都见证了这一过程。但是游客对某一目标进行观赏认知或某一特征进行直接评价是十分罕见的,这一过程是个人经验认知与环境要素刺激相互作用的过程。而通过与游览者的交流,无疑是理解他们意愿的一种方式,在了解游览者个人经验与环境要素刺激之间的作用过程的同时,对于博物馆文化关键性影响要素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三、案例地选择与研究过程

(一)案例地选择

云南作为少数民族的重要聚集地,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于文化资源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保护措施也越来越多样,同时博物馆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而为了更好的诠释文化吸引力与游客对于文化认知的相互关系,本文选取了云南省博物馆作为此次调研的案例地,并以陈列文化、文物为主要吸引物进行调研。

(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与处理过程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然而在文化满足游客的吸引力分析以及吸引力影响游客情感认知关系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为了避免一般问卷调查方式所带来的资料缺失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以及“滚雪球”抽样方式采集研究资料并进行分析对比。访谈对象276人,为期1个月,整理访谈资料35万余字。访谈对象多样,受访者年龄阶段特征7-17岁46人、18-40岁140人、41岁以上90人;学历包含全阶段初中——博士。通过对受访者的选取,记录受访者对于所参观展览文化的吸引力认知,分析总结不同文化特征对游览者吸引力的差异。其中样本编号为J(少年)、Y(青年)、E(中老年)、S(高中及以下文化)、C(大专及本科)、P(硕士)、D(博士)、M(男)、F(女);相应样本由三个编号组合使用如YMC-1(青年男本科/专科)。

四、文化吸引力特征与游客需求关系解读

文化吸引力的特征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个体认知偏向不同,而根据访谈资料整理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文化吸引力包括:叙事性、真实性、可回忆性、可联想性、差异性;影响受访者认知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水平、个人经历/经验、兴趣爱好、收入等几个方面;其中叙事性特征、真实性特征、差异性特征的吸引力表现明显。

(一)对文化的叙事性认知:

1、年龄因素影响:青年与中老年人群受影响较大分别为112人与87人,占各自受访年龄人群总人数的80%和92.2%

2、学历因素影响:

青年人群受影响范围较大共114人,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表现尤为突出分别为(大专/本科)52人、(硕士)32人、(博士)20人;中老年人群受影响较为平均与学历无太明显关系,(大专/本科)17人、(硕士)13人、(博士)8人

3、个人经历/经验的影响:

青年受访人群表现出了高学历多经历的特点,硕士与博士学历受访者表示受巨大影响的人数为30人与19人,占同等学历、年龄层人数的93.7%和95%;中老年人群的表现却较为平均的都为同等学历、年龄层人群总数的87%左右。

4、兴趣爱好影响:

少年受访人群相对影响较少;青年人群受影响较大,特别是高中及以下文化人群、大专/本科人群分别为:20人与48人占同等文化水平、年龄层总人数的56%和92.3%

5、收入影响对所有受访者影响都较少。

(二)对文化的真实性认知

1、年龄的影响:

所有受访者都表现出了对于文化真实性需求的动机,少年人群主要表现为求知与联想;青年阶层表现为学习与联想;中老年阶层表现为联想与回忆。

2、学历的影响:

少年受访者共4 6人、占同龄总人数的100%,希望通过他人或者各种渠道获得文化真实性的学习,如“我妈妈告诉我,这是以前天安门附近的照相馆用来照相的.......好像是辅助用的......,这里有很多人在照相......。”(JMS-17);青年人群则表现为了深度学习认知的特征其中硕士32人、博士19人分别占同龄总人数的100%和95%“看了这些东西,觉得古滇国的青铜技艺还是很发达很不错的,看上去做工比较精细,猜想当时的文化生活应该也比较丰富......”(YFP-92);“应该是反映了西汉“休养生息”政策或者是“文景之治”下物质丰富的社会繁荣景象......”(YFD—14);中老年则表现出了与学历相反的需求特征,高中及以下人群需求人数为38人,占同龄总人数的90.4%。

3、兴趣爱好影响:

少年为38人、青年为110人、中老年为70人;分别占同龄受访者总人数的82.6%、78.5%和77.7%,表现较为平均。

4、个人经历/经验影响:

此因素只要影响中老年受访者、以及硕士/博士学历的青年受访人群,老年受访人群共74人,占同龄总人数的82.2%表示了个人经历对于真实性认知具有影响,“我认为是详实的史料,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依据,设计参照并在园林设计中作为小品体现。反映当时的风土人情、经济生活水平、政治、经济、文化吧......”(EMP-16);青年受访人群中共49人占同龄、同学历总人数的94.4%表示受到影响或吸引。

5、收入影响:

主要表现在了中老年受访人群中,有50人、占同龄总人数的55.5%表示收入情况的高低影响到了自己通过学习增加知识并能正确辨别文化真实性的能力。

(三)对于文化差异性的认知

1、年龄性别的影响:

年龄对于文化差异性吸引力的影响较低,在三个年龄层的受访者中,超过了85%的总人数都认为差异性的文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可以使人产生联想、思考、回忆与想象。相对来说少年受访者更加倾向与联想,如“那个长的像葫芦一样的东西……居然是个书包!……”(JFS-38)

2、学历水平影响:

在表现出了学历水平越高吸引力相对越低的特性,少年受访人群有37人认为差异巨大十分有意思,占同龄总人数的80%;青年受访人群随着学历从低到高,觉得有意义的人数所占比例出现一个倒U型的趋势,分别为高中及以下56%;大专/本科89%;硕士93.7%;博士30%,中老年受访人群影响波动却相对较小,所占比例均为87%左右。

3、个人经历/经验影响:

所有受访人群都明显受到个人经历、经验影响,差异性吸引力的高低取决于差异性的大小。相对来说中老年受访人群表现明显,如“应该是汉朝文物,反映了当时封建制度中权贵的生活和所代表的吉祥物……挺不错第一次见…..好像我家里有个和这个挺像……”(EMS—87)

4、爱好的影响:

少年受访人群受到爱好影响较大,也间接影响到了文化对这一群体的吸引力;青年与中老年受访人群则表现不十分显著。

5、收入的影响:

主要是青年受访人群受到影响,超过78.5%受访人群认为文化的差异性认知与经济基础有巨大关系。如“这个是封建迷信的东西?……文化色彩浓郁啊…..,没有参杂其他色彩,要不复制一下卖个那些文化人?”(YMC-138)。

五、结论与后续研究

本文研究以文化属性作为理论工具,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云南省博物馆展览文化以及对游览者吸引力关系进行了深入调查,并以文化特征属性作为调查点分析不同特征受访者对于文化认知的需求差异。研究发现:文化的真实性对于所有受访者都具有很高吸引力,可以引起受访者回忆、联想以及增加受访者知识积累,对于青年——老年年龄阶段,大专——博士学历阶段受访者影响尤为明显;少年阶段受访者则是受到他人信息传递影响更多。文化的差异性作用巨大,差异性主要引起所有受访人群“新鲜感”,以对其产生吸引力。而这种“新鲜感”只要受到个人经历/经验的影响,其次才是个人学历以及知识储备的影响。而文化的真实性与差异性来源于文化自身,文化的改变将导致文化吸引力的转变与丧失。

本研究作为对文化属性特征所产生的吸引力以及吸引作用的探讨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在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人群的实用性还有待验证。另外本文对于不同群体的具体需求还处于一个较简单的理论层面,后续有待细化深入探讨。

博物馆文化 篇2

虽然这次春游的真正目的地是泉州的开元寺,但我还是更喜欢上午去过的闽南文化博物馆。

上午乘车到博物馆时,一下车,便看到了一个宏伟的建筑,那建筑上面写着“中国闽南缘博物馆”这几个大字。建筑前面的阶梯两旁各蹲着一头石狮子,仿佛两个严厉的守门人,虎视眈眈地视察着每一个过往的人;脚下踩着的那一颗铜球就如同警察的电棒,随时有可能射出。

进了博物馆,我们马上惊呆了,一幅巨大的榕树画立刻映入了同学们的眼帘。同学们惊叹的不仅是这幅画的巨大,更惊叹于这幅画的细致。画上的榕树粗大挺拔,无数根垂下的龙须栩栩如生、非常精细,使这棵榕树看起来像一位老迈年高的老人,令人肃然起敬。画中的榕树旁边有刻着:同文、同种、同根生。欣赏完榕树巨画,我们便开始了解制作这幅画的工具与制作过程。了解到制作这幅画的工具是什么之后,我们都非常地惊谔:制作这幅画时用的工具居然是火药!真不知道他们当初是怎么“炸”出这幅画的。

进了博物馆内部,真正的闽南历史之旅终于正式开始了。首先,我们先参观了古代的石器。什么刮削器啊,什么石核啊,什么砍砸器啊,虽说都是用石头打磨成的,但是导游说这些石器都非常的有用,古人在弄开或弄断东西时都需要它们的帮助。往里继续走,我们便见到了我们遐尔闻名的航海家郑成功,他高举着右手,用食指指向前方,摆出了一个很有气势的“POSE”,使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再向里边走,我们看到了许多战争时用的武器。什么土长枪啦,木雕三孔火药罐啦,双管火药短枪啦,甚至是大炮,对于我们这些玩过“穿越火线”的九零后都太落后了,于是,我们在这儿没停留多久便赶往下一地点。

后面几个地方也没什么新鲜的,除了那个放置古乐器的地方。我与乐器很少接触,对乐器的了解更是少之甚少,所以才对这里感兴趣。我数了数,一共有六个乐器,分别是三弦、二弦、独弦、木拍、洞箫还有琵琶。虽然都不认识,但它们的造形非常独特,有时间我一定去了解一下它们的相关知识。

临近中午了,我们已在博物馆门口等候上车。我又看了一眼那宏伟的建筑,看了一眼阶梯旁的两只气势汹汹的石狮子,便跟上大队伍,匆匆而去了。

博物馆文化 篇3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 城市 建设 作用

博物馆文化既是人类社会财富,又是人类历史进程。所谓社会财富,是指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其中包括历史遗留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所谓历史进程,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的文明化过程。

博物馆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近代,博物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以欧美发达国家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文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博物馆和博物馆文化成为社会和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着社会和城市文化的快速发展,也促使了博物馆和博物馆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和提高。

博物馆文化主要是以藏品文化为主体、职能文化为辅助的博物馆综合性文化。藏品文化是指以文物标本所渗透或代表的历史文化,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具有固有的稳定性;职能文化是以博物馆人的工作为表现所反映出来的博物馆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能,它主要是以藏品文化为基础,并围绕藏品文化这个核心而开展和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它因人而异,因社会环境而异,具有可变性。两者相比,博物馆的藏品文化不应社会(特别是社会政治)的变化而随意变化,职能文化在传承和传播方式、方法上却应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博物馆文化在现代社会和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如下方面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在社会和城市文化教育中的辅助作用。

博物馆文化是社会和城市文化的象征之一。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辅助教育作用。它虽与专业教育不同,但它具有社会化教育、辅助性教育、业余知识型教育等特点。从教育的角度讲,虽然它不是专业性的学校教育机构,但它可以起到学校教育中同样学习知识的作用;从科研的角度讲,它不是专门的科研单位,但是它所研究的对象,对社会科研工作者可以起借鉴的重要科研分支作用;从资料的保存角度讲,它不是公共图书馆,但是它具有可以给社会各界查找历史资料的人们提供实物标本的功能作用。因此,博物馆文化社会教育的特殊作用,是任何专业化的教学单位都不可取代的。

二、在社会和城市历史文化中的传承作用。

博物馆是社会和城市历史文化的专业收藏、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机构。一是博物馆对藏品的收藏和通过博物馆职能对藏品文化的正确发展,为保护社会和城市历史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传承社会和城市历史文化发挥着宣传教育作用。二是本着对社会和历史文化负责的态度,为确实保护好社会和城市历史文化见证物,认真做好博物馆的藏品收藏、征集工作,发挥着博物馆的职能作用。三是通过对藏品文物的科学研究工作,把文物知识传播于当世,传承于后世,对于全民保护文物和学习、了解社会和城市历史文化知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运用博物馆公共文化场所的社会化职能,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需要,结合实际改变和改革传统的方式、方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征集社会化、科研专业化、传播与宣教市场化,对社会和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起着服务作用。

三、在社会和城市旅游文化中的观赏作用。

博物馆文化是旅游和旅游文化的重要人文景观。旅游及旅游文化是近代兴起,现代发展的一种新的现代产业文化。博物馆之所以能够在现代迅速繁荣和发展,是与旅游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崛起分不开的。尽管博物馆不是旅游业,但是博物馆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历史文物实物资源,对游客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因此,博物馆作为现代旅游业异常重要的人文景观和不可回避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经营精英们的重要发现。

四、在社会和城市科学文化中的研究服务作用。

博物馆的主体文化是藏品文化。就是说博物馆最主要的功能是记载和研究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没有藏品文化的基础,就没有其它职能文化的开展。围绕藏品和藏品文化,博物馆需要做的就是收藏、研究和教育三项基本工作。收藏是对文物、标本等实物资料进行更好、更科学的保护和管理。研究是对藏品文化的发掘和历史文化的总结。教育是围绕藏品文化进行宣传,使人们更多的了解社会的进步,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而作为主体文化的博物馆藏品文物、标本是科学研究的珍贵资料,对社会和城市科学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研究和服务作用。

五、在社会和城市建筑文化中的示范作用。

博物馆收藏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文化遗产,特别是一些遗址博物馆,是历史遗留的具有较高价值的艺术文化和建筑文化。在现代的城市建筑中,一方面通过城市规划,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和保留这些建筑物和艺术文化,同时,又通过复原、仿制,在城市房屋规划建设中追求这种历史特有的文化风格。欧洲国家特别注重这种建筑文化的保护,如法国、意大利、英国都保留着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文化,德国城市曾饱受二战的破坏,但在恢复性的建设中,也借鉴了本国和欧洲其它国家的艺术文化和历史建筑文化,这都反映了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对历史文化,其中包括历史艺术文化和历史建筑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博物馆文化 篇4

一、博物馆文化价值定位

博物馆本身会承载文化记忆, 七三一遗址具有世界文化遗产特征。根据世界遗产申报资格的六项标准中, 七三一遗址符合其标准第六条, 即特殊历史事件对人类的重大影响。七三一遗址遗存、馆藏文物、档案资料真实记录了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将细菌武器应用于战争的重大历史事件。可依据该条标准申报世界遗产。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 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遗址依据该条标准申报成功。同时具有文化的独特性。七三一遗址具有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的双重功能, 深刻揭露了侵华日军反人类战争罪行, 其影响涉及到东亚乃至全世界, 这就赋予了其独特文化内涵。不仅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 铭记这段历史, 提高认识,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激发团结进取、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也是在当前日本右翼势力复活, 企图掩盖战争罪行, 改变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国际形势下, 对日本右翼势力最有力的反击。更是搭建世界友好团体和友好人士的桥梁和纽带, 促进国际间的友好往来, 唤起世界人民维护和平的意识。

二、博物馆文化价值挖掘

博物馆要深度挖掘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与时俱进, 发扬文化兼容并蓄的优点, 真正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只有保持不断的发展观, 以一种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重构文化内涵, 才能使博物馆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 七三一遗址保护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遗址的重要价值也日益凸显。我们以申报世界遗产为目标, 以“揭露罪行, 以史为鉴、呼唤和平”的思想主线为切入点, 不断挖掘其历史特质、文化特质, 按照国际文物保护标准在“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的前提下, 对遗址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全面保护, 延续文物的真实信息和价值。并专门成立了七三一国际资料图书信息展示中心, 档案资料及国内外七三一题材图书近22万页, 立足现有文献、档案、证言材料及相关论著成果, 结合目前七三一遗址及遗物留存状况, 联合国内外学术力量共同开展对七三一部队战时犯罪、战争责任及战后影响等问题的研究, 全力做好罪证挖掘抢救和寻访取证工作。目前, 七三一旧址保护相关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2012年11月, 七三一遗址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排序第11位。2014年初, 哈尔滨市政府启动了七三一新展览馆建设工作, 启动了本部大楼旧址保护性展示工程, 全面开展整体修缮和内部复原陈列展示, 启动了四方楼遗址保护性展示工程。同时, 完成四方楼、动力班两处遗址的考古清理工作, 地下基址全部裸漏, 整体效果明显。201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 七三一旧址核心区及新馆全面对外开放, 社会效益显著, 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

三、博物馆文化价值宣传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博物馆文化价值体现需要追加许多内容, 它不仅需要将文化打造成为知名品牌, 还需要文化内涵的创新与宣传。当代博物馆的宣传意识, 包括陈列手段、服务意识和宣传方法都到了必须改进的时候。为充分体现遗址历史社会及文化价值, 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及和平教育宣传与交流活动, 广泛深入地加强与国内外交往, 不断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艺术理念, 提出以“人证”与“物证”对话的方式, 将残缺固化的七三一遗址激活, 在唤醒人性回归上产生了巨大冲击力。既解决了随着七三一部队老兵的辞世, 许多七三一历史将成为历史之谜的紧迫任务, 又使七三一遗址的历史内容鲜活起来。二是坚持与各类学校、驻地军 (警) 、武装等部门建立共建关系, 采取互动教育、座谈、重要纪念日祭奠等各种有特色的方式, 开展了勿忘历史、强我中华等系列教育活动。馆校共建活动中, 我们还以节假日、纪念日及重要活动为契机, 采用公祭、宣誓、艺术、和平活动等各种的形式,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赴高校进行爱国主义宣演活动。同时邀请原七三一部队劳工、受害者家属座谈、举行纪念活动等开展教育工作。三是加强了与国际的交流。多次推出国内外巡展, 例如, 七三一展览首次赴韩国展出50天, 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先后五次举办七三一国际学术研讨会, 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波兰、德国、蒙古友好人士及友好团体建立起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就彼此合作开展进一步交流与实质性推动。四是以小说、影视作品等形式宣传七三一罪行。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完成了电视纪录片《七三一》, 并于2015年8月底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 社会反响极好。五是打造多元化艺术的七三一。为满足免费开放观众对展览、休闲、服务和消费等多样化需求, 陈列馆积极开发相关内容的旅游纪念品, 培育七三一文化和旅游产业, 致力于打造成集文化、教育、休闲和娱乐于一身的陈列艺术, 打造具有深厚文化理念、精品理念和人文理念的现代化艺术氛围。

结语

社会的发展, 包括旅游的普及、民族文化多样性及传播、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等, 推动着博物馆的发展, 同时优秀的博物馆文化, 也给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努力提升博物馆文化影响力, 充分展现博物馆文化价值有利于促进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一体化进程。

摘要:博物馆作为承载历史文化的场所, 将文化遗产及学术研究成果传达给社会公众的公共平台, 必然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具有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的双重功能, 独特的文化内涵不言而喻, 挖掘其文化价值是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博物馆如何扩大文化共享 篇5

人民论坛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国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全国数千家博物馆正变成无障碍、零门槛的公益文化场所。博物馆成为人民群众共享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成果的场所。中国湿地博物馆在服务群众、扩大公众参与方面有什么经验?

陈博君:文化部部长蔡武曾说过,“文化民生”是文化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可以说,博物馆公益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我国政府服务于民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国百姓即将进入公共文化免费时代的象征。免费开放扩大了中国湿地博物馆的观众覆盖面,让更广泛的公众以观赏、体验等博物馆特有的教育方式认知祖国湿地资源、直观感受湿地文化。

展览是博物馆提供公共服务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部分。不论何时何地举办的任何展览,都是为了给当时当地走进博物馆的人看的。展览的内容固然需要研究,展览的内容给谁看,为谁服务,怎样服务得更好,怎样让参观者满意,怎样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获得应该获得的知识,这些问题更需要研究。

中国湿地博物馆建馆以来,我们一直通过举办各种展览来吸引更多的参观者。为此,我们每年都要组织不少于10场的展览,其中围绕湿地主题的大型专题展览每年不少于3次。今年上半年,我们又先后举办了“神奇湿地?岩层秘影”古生物化石展和“神奇湿地?海洋奇观”海洋生物展。在2月份举办的古生物化石展中,共展出了古鸟类、带毛恐龙、原始兽类、滑体两栖类动物以及被子植物等500余件珍贵的化石。考虑到各年龄层的游客需求,我们还设计了大型仿真恐龙与化石标本共同展出的方案,并且推出了化石标本修缮制作体验活动、拼图活动、数恐龙比赛及中小学生原创故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两个多月的展览期间,共吸引了37万游客前来参观。7―10月份举办的海洋生物展,则展出了200余件活体海洋生物和200件海洋生物标本,令参观者大开眼界。展览期间推出的湿地寻鱼、沙滩拾贝等趣味活动,更是受到了青少年朋友的热捧。

此外,我馆还成功承办了国际动漫节中国湿地博物馆分会活动,推出了首届“原创先锋”动画作品影展开幕式、加拿大国家电影局专家与国内艺术家交流活动、动画作品影展、大学生科普动漫创意设计竞赛优秀作品展、寻找杭城百名天才小画家活动等。活动开幕当天,单日入馆人数达到2.4万人次,刷新了博物馆单日最高入馆人数记录。通过成功融入展会,博物馆聚集了大量人气,截止10月8日,今年入馆游客已突破了80万人次。

今年最后一个季度,中国湿地博物馆还将好戏连台,推出多项有份量的大型展览,一是承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鼎力支持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将在全国首次集中展示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我国30多块国际重要湿地;二是承办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西泠印社等单位共同发起的“百年华彩乐章――第三届中国(杭州)国际当代优秀水彩画家提名展”,集中展出44位国内外顶尖的水彩画家的精品力作;三是主办“西溪文化民俗展览”,这将是中国湿地博物馆开馆以来首次利用馆藏自办的文化展览,让参观者在了解湿地自然风貌的同时,更进一步了解西溪湿地的历史人文知识。

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中国湿地博物馆将成为更多民众学习自然知识、欣赏湿地美景、参与艺术创作、提高环保素质的课堂。

将静态的设施建设变成动态的文化服务、文化研究

人民论坛记者:当前,博物馆在社会与自身双重需求下,要以学术的态度、方法对待服务领域。在这方面,中国湿地博物馆是如何做的呢?

陈博君:培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博物馆文化的力量与智慧,是中国进一步发展、崛起的文化准备。文化服务是行为,而不仅仅是产品。以博物馆为例,建筑规模、馆藏展品是基础,硬件建设是必要的。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容易做,看不见、摸不着的事情就难了。将静态的设施建设变成动态的文化服务、文化研究,这是我们中国湿地博物馆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我们中国湿地博物馆以湿地保护为主题,同时依托西溪湿地而建,因此,积极打造“湿地文化”和“西溪文化”是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努力的两个重点。

在弘扬湿地文化方面,我们创办了“一网一刊一室”三大阵地。一网就是中国湿地博物馆网站动态及时发布信息、传播知识;一刊就是《国家湿地》杂志,融知识性与可读性于一体,全面普及湿地文化知识;一室就是湿地阅览室,广泛收罗了与湿地相关的书籍、报纸和刊物,供游客免费阅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坚持“填补空白、争创名刊”的目标,创办了国内唯一的湿地类综合读物《国家湿地》,这份98页的全彩双月刊目前已正式编发了9期,业界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西溪文化研究方面,我们也做了不少工作。首先是建立了西溪研究院,开展了西溪全书的编撰工作和西溪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同时,我们还把红楼梦文化研究列为西溪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开展以“西溪隐红”为特色的新红学研究。今年7月2日,我们成功举办了“杭州与红楼梦”大型研讨会,中国红学会副会长孙玉明、全国著名红学专家蔡义江、吴新雷、周思源、丁维忠等3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西溪,畅谈红楼梦与杭州的关系。接下来,我们还将在西溪湿地内建设西溪红学陈列馆,全面展示红楼梦研究的相关成果和物品,重点向大家介绍土默热先生的红学研究成果。

中国湿地博物馆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国”字号的湿地博物馆,理应发挥龙头作用。在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各地湿地类博物馆的积极响应下,2010年,中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在杭州西溪湿地宣告成立,全国17家单位加入了联谊会,中国湿地博物馆担任会长单位。会议通过了联谊会章程,交流了湿地博物馆建设发展的经验,并约定每年举行一次联谊会成员大会。

中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成立一年来开展的工作,引起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的高度关注,理事长徐善衍等领导多次酝酿讨论成立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在得知中国湿地类博物馆联谊会的工作卓有成效后,协会专门派出常务副秘书长李元潮专程来中国湿地博物馆调研,并以最高的效率向中国科协和民政部递交了成立湿地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报告。

博物馆文化功能定位研究 篇6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功能;城市文化

近年来,博物馆的规模还是数量上都呈现出明显增长趋势。博物馆兼具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基本功能,担负着传承、发扬博物馆文化的责任和使命;但同时它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如此,如何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与文化功能,一直都是博物馆工作者不断探讨的课题。

一、新时代的博物馆应该成为人们“知识的殿堂”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城市文化和历史的浓缩,其首当其冲的文化功能当属“知识的殿堂”。走进了博物馆,就好比跨入了知识的海洋,可以接受文明的熏陶和知识充足的供给。昔日的博物馆,是贵族的专利,百姓无法问津。那时的博物馆虽然收藏了大量历史宝物,但是无法称得上知识的殿堂,因为大部分的平民百姓无法从中获取文化养分。随着民主社会的来临,博物馆开始向全社会开放。博物馆的藏品折射出的是人类的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博物馆具有文化坐标的性质,其浓厚的文化气息影响着许多人,甚至赋予了我们国家以文化的气韵和精神的灵性。一个国家博物馆的数量、质量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的整体形象。建设博物馆绝不是单单指建筑工程本身,建设博物馆的过程其实更是一个文化过程和社会过程。当下的博物馆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成为了城市复兴的高地,直接推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共同发展。我们处于一个全新的继往开来的时代,但是我们对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的后代都有呵护文化遗产、留住文化和历史记忆的重大责任。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博物馆可谓功不可没。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过程就伴随着博物馆的发展壮大,博物馆是人类理性觉醒的产物。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城市的过去,展望到这所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博物馆以丰富的藏品向每一位访问者展示着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段时期的历史记忆,这些记忆是知识的片段,是宝贵的记忆的片段,更是无法估量的宝藏。新时期的博物馆一定要找准定位,一定要扮演好知识殿堂的重要角色。为了给参观者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体系,我们一定要更新服务理念,一切以参观者为中心,不断充实我们的服务内容,打造具有地方服务特色的博物馆。传统的博物馆对于受众群体的定位比较笼统,新时期的博物馆一定要做好不同观众群体的定位和分析,根据不同观众群体的特征展开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服务。比如,可以给老年的观众、青年的观众、学生观众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参观路线和参观活动。以前的博物馆开放性不足,许多实验室、文物仓库都会作为隐藏的博物馆空间不予展示,这极大地限制了博物馆文化功能的发挥。因此,新时期,我们要尽可能地多开放一些过去隐藏的博物馆空间,让更多的观众有机会一睹博物馆全貌。此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移动的博物馆,使得博物馆突破传统地域的限制,走进小区、走进乡村、走进商业街,让更多的人群有机会掌握到历史的知识、文化的知识,感受来自历史和文化的熏陶。

二、新时代的博物馆应该成为人们“心灵的净土”

博物馆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知识养分,也可以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愉悦,但这远远不是博物馆的全部功能,其更多的应该成为人们“心灵的净土”、“精神的家园”。新时代背景下,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拜金主义横行,社会、政治、文化思潮越來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甚至影响到城市的兴衰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活,对个人来说,文化直接折射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缺少文化,一个国家的品味就会受到人们的质疑。一个贫穷的国家固然会面临许多的矛盾和不和谐。但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也不是就全然没有任何问题。经济发达无法替代精神的丰满,而精神空虚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实践证明,要想丰富一个国家的精神世界,就必须更多地关注国家的传统文化和低于文化,必须为先进文化和有益文化创造出更好的环境,必须有效地地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而要想做到这一切,博物馆是一个重要利器。博物馆文化归根结底是人类缔造的,博物馆可以成功地抚平我们烦躁的心灵,成为一片心灵的净土和精神的家园。弘扬博物馆文化,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广大民众。我们今天的生活深受博物馆的影响。在我们目前的社会生活中,博物馆扮演着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其可以很好地记录和展示过去,保存历史的记忆,同时也是文化重要的承载者。博物馆为我们记录了过去,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的子孙后来记录今天,其既可以展示过去和现在,也可以展望明天。正是因为博物馆具有上述几点的特征,其可以积极推动文化的发展。人们强调博物馆是一片心灵的净土,不只是说博物馆建筑的优美和环境的温馨,而是说把博物馆当作展示文明的窗口。透过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所城市的发展历程,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记忆,使得我们所处的国家、社会和城市更加丰满、立体、有内涵。将历史的发展足迹成功保留,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融入我们的生活,是我们对子孙后代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

三、新时代的博物馆应该成为一片文化的绿洲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逐步成为了每个城市最为重要的公共设施之一,其既可以很好地代表一个城市的传统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引领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今天,许多城市围绕博物馆形成了一个或者多个文化中心,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功能都市中,形成一片片“文化的绿洲”。每个城市的传统文化保留到今天,都经历了历史的风雨和时间的洗礼,沉淀为一座城市的灵魂。博物馆通过对一座城市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研究,将城市文化的精华展示出来,并呈现出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那些看似遥远的历史,其实是今天城市文化发展的根基。随着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和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努力,博物馆开始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提高民众个体文化修养和整体文化素质的积极力量。博物馆将通过文化的传承、培育、积淀和创新,实现对城市文化的塑造。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文化素质、文明程度愈来愈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明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同时也关系着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博物馆丰富精深的民族文化再现了本地的历史沿革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脉络,把最辉煌、最闪亮的史实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人文精神和民俗风情。使人们或感怀于先民顽强不屈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或赞叹于古代工程巧夺天工的创造能力。博物馆根据独特的性质、任务,利用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向市民传播自然、历史、考古、艺术、科学和综合人文信息,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提高文化修养的重要场所,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发挥着教育、激励、凝聚、娱乐、审美等多种功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市民的情操,并为市民进行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数据及珍贵的借鉴。由此,博物馆成为培养社会道德最理想的人文环境,对于增强人们对自己家乡、祖国的认知和热爱、眷念之情,激发观众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具有重要作用。

四、新时代的博物馆应该成为城市的窗口

一个古老的城市,经历了数年的发展、沉淀和积累,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的形成实属不易,但是毁坏却可以在顷刻完成。一旦城市文化被毁,便覆水难收,留给我们无尽的遗憾。一个城市如果失去了历史和记忆,那么就会丧失灵魂,城市的文化也就会荡然无从。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城市环境的建设,不少城市盲目建设进口草坪、西洋雕塑,他们觉得这样手法营造出来的城市环境更加高大上。可是事实上,不惜重金打造出来的异国风情使得城市的文化特色、历史特色消失殆尽。21世纪的今天,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但是这并不是人们城市生活的全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人与社会矛盾的处理都需要依赖文化的熏陶、教化和激励。每个人都需要有一片精神的净土。博物馆的文化就属于精神的范畴。博物馆的文化力量涉及到许多的文化因素,比如理想、道德、情操等等,凝聚着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成为人们的普遍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形成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软实力,作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正在日益凸显出对于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作用。只有这样,一个社会才能得到较为有效的治理与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博物馆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系统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的文化状况和特征。博物馆的文物收藏、科学研究、保护管理以及陈列展示,使得原本断裂的历史残片连缀成一段完整的历史之链,从而给人们带来感悟和启迪。博物馆既是历史文化的保存者,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博物馆理论的不断创新,它也将自己置身于现代文明之中,不断完善、充实自身,发展成为类型齐全、布局合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博物馆文化。

参考文献

[1]孙婉姝.博物馆教育功能理念的新探索[J].沧桑,2009(01).

[2]周小寒.博物馆的休闲功能刍议[J].中国集体经济,2008(Z1).

博物馆如何成为更好的文化景观 篇7

博物馆拥有着作为该地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元素和实物。需要对地区文化景观承担起自身的责任,要求为其文化景观的维护和管理贡献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扮演主动积极的角色。博物馆的第一任务是保护管理好馆内和馆外的文化遗产;首要使命是与周边开放状态的文化景观和遗产相结合拓宽业务领域,开展宣传活动,在不同程度上肩负起责任。博物馆保护、展示和宣传自身收藏的单一职能,正在被更加尊重博物馆机构本质特征的新观念所取代,即博物馆应该在研究、收藏、展览、保护和共享地域文化的同时,为生活在本地区的观众提供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认识更多地文化景观。博物馆与文化景观之间关系密切,博物馆应积极置身于文化景观保护的区域中心。一座对地区文化景观负责任的博物馆,通过知识的传播,唤起观众对文化起源的认识,邀请他们参与保护、宣传和增强文化意识,从而肩负起博物馆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景观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保护工作可以减弱演化对文化景观带来的损毁、扭曲或退化。博物馆通过保护和保存地区文化遗产,通过构建区域及其遗产和景观相关知识的方式,为开展尊重文化景观价值的区域管理作出贡献。

博物馆正逐渐成为一个兼具开放性与包容性的城市文化景观,推出主题特色展览、公共教育、学术交流、志愿服务、非遗传承、文博讲座以及流动博物馆等活动项目,搭建博物馆与观众沟通互动的平台。开展教育课堂、举办专题讲座,旨在整合并充分利用馆内丰富的文化资源,定期面向学生及大众推出各类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项目,给观众提供更加深入的文化体验。开展一系列互动式体验活动,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让“文化景观”触手可及。中小学生剪纸拼文物,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了解文物的器型和用途,相较于说教式的参观更增加了趣味性和知识性。手绘文物同样受到不同年龄阶段观众的青睐,相对于拍照手绘文物更具有实际操作的真实感。“小小画笔画文物——我眼中的宝物”活动,小画家们用稚嫩的手笔、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和斑斓的色彩在画板上勾勒出一幅幅他们眼中的最美文物。青铜修复和手捏陶器活动,将知识普及和动手操作相结合,吸引观众积极学习和参与。增设临时特色展区,承担起博物馆举办临时特色展览的需要,为引入高质量的特色展览开辟“窗口”。增加多媒体视听欣赏室、教育活动室等体验、互动分区,强化博物馆的休闲、教育功能。多媒体视听欣赏室设置电子屏,实现实时点播功能,让观众不论何时来到博物馆都能参观展览。教育活动室则进一步为鉴物赏宝、手绘文物等参与活动提供了场地。

博物馆要在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和整体形象展示两方面进行提升,陈列内容丰富多样,展示手段先进。既要有静态的文物陈列,又有动态的3D演示;既有古代的历史场景再现,又有现代的多媒体影像展示。增设少儿科普馆,让未成年人在玩耍中接受科普教育,增强对地区特色文化的认识。高水准特色专题展览和相关学术研讨,有助于馆际之间业务交流,还能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文物爱好者走进博物馆,观一展而知全貌,扩大社会认知影响力,促进文化传承发展。“文物知识课堂”以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方式,赢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与喜爱。聆听专题讲座,观看虚拟现实3D文物,展开手绘、剪纸等创作,抒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志愿者专场活动,志愿者团队在展厅为来馆参观的志愿者观众提供展厅讲解互动体验和展厅疏导等服务。由志愿者提供服务,能够让志愿者服务精神通过博物馆这一平台得到发扬和传播。新型的数字化博物馆,用科技手段帮助观众读懂文物。观众不仅可以全方位观看数字文物,还能亲手触摸3D文物。通过讲故事、手语歌表演等形式向广大观众宣传普及博物馆知识;通过有奖问答,解答观众对博物馆相关内容的疑问;通过签名宣誓,表达观众对关爱博物馆、珍惜文化景观的积极响应。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的加速,原本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消失的危机,如何更好地保护文化景观,使其在促进文化多样性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的基础设施和重要机构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正在普及,为文化景观的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生态博物馆”主要致力于特色社区发展,融合了特定区域内所拥有的特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存、展现和传承功能,反映特定区域内一种动态和变化中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同时进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研究。

让博物馆活起来,让历史与人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是现代博物馆走近大众的第一步。博物馆各项展览文化活动多强化人文意识、文化气息,成为公众身边的文化景观。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博物馆,开展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各界群众对于精品文化、厚重文化的渴求,给他们送去美轮美奂的文化感染、精神愉悦。充分考虑基层观众的实际需要,让高大上的文物文化和基层群众,完成亲密对接;让文化程度不高的社会公众也能从博物馆文化中获得满足感。做到了这种细心、用心、接地气,博物馆才能成为群众身边的文化景观,发挥无形的滋润功效。

博物馆的宣传推介方式,要富含“磁铁”效应,激活、留住公众的文化兴趣,成为公众内心的文化景观。年代久远厚重的文物介绍和宣传,依旧停留在单一的讲解,册页介绍等层面,吸引力会降低。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服务手段,让“互联网+”、App、网络购票、网上预约和博物馆发展紧密联系,甚至扫描二维码就能得到形象动感的网络宣讲。借助网络这双隐形的翅膀,让形象动感、富有生息的博物馆宣传和推介,呈现在更多人的生活和智能手机中。参观、浏览博物馆成了一件时尚而妙趣横生的事情,欣赏、评鉴文物成为共同的话题和爱好,博物馆成为观众内心的文化景观,受到追捧和热爱。

博物馆更要做好常态化的文化渗透,成为家常化的文化景观。开设博物馆的目的,就是让它真正融入日常的生活和心灵,发挥重要的文化滋润功效。专题性的精品特色展览、文物鉴赏等,成为观众的“第二课堂”。让博物馆成为社会公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成为家常化的文化景观。

浅论我国博物馆文化建设 篇8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企业文化,人力资源

一、什么是博物馆文化

博物馆文化是指借助于某种文化观念, 历史传统, 共同的价值标准, 道德规范, 生活观念等社会意识形态因素, 在一种博物馆精神的统率下, 增强博物馆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持久力、事业心等素质, 将博物馆各种力量统一于既发展博物馆又发展个人的共同方向[1]。

二、企业文化对博物馆文化的启示

《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曾对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最长寿的企业做了研究, 力图揭示永不过时的原则:长寿企业是有具有高度适应力的组织, 这个组织有一笔世世代代相传的“精神遗产”, 有一套根深蒂固的价值观, 什么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吉姆.柯林斯做了这样的解释:核心价值观是公司的精神和持久的原则, 不需要外部调整的永恒指导原则, 它对公司内部的人拥有固定的价值和意义。这里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在看看中国的博物馆文化, 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有的博物馆连馆训都没有, 更别说有什么博物馆自己的文化建设, 我们之所以能够记住某些博物馆的名字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只记得博物馆的某些精品文物、某些无价之宝、稀奇之物, 而不是博物馆的形象, 一种一说起某某博物馆就会让人们联想起某种精神、某种道德、某种情感的价值观。很难想象中国的博物馆离开了政府的支持, 两千多座博物馆还能剩下多少, 就算剩下的还能走多远。

三、博物馆文化对博物馆的作用

对个人而言, 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他是什么样的人, 对企业来说, 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是个什么样的企业, 而对博物馆来说, 博物馆文化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博物馆是个什么样的博物馆, 这里所说的什么样的博物馆并不是说它的类型, 而是说的是一种品质, 一种内在的精神, 一种内在的底蕴。不管做什么, 其价值取向应该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应该改变, 这是博物馆、企业、个人的重要元素。其作用表现在:1.可以让博物馆清楚地认识自己———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2.可以让博物馆明确自己所确信的内容———我们相信什么?3.可以让博物馆明确自己的方向———我们将要去何方?

4. 可以让博物馆明确自己达到目标的方法———我们该如何达成目标?我们该怎么做?

四、博物馆文化建设的措施

博物馆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与博物馆的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 如此才能将抽象的博物馆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通过与具体的管理行为相结合, 真正得到员工的认同, 并由员工的行为传达到外界, 形成行业内外部获得广泛认同的博物馆文化, 真实树立博物馆外部形象, 由此起到现代营销中所称的推销文化的效果。博物馆文化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契合,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不能仅仅把员工招聘吸引优势人才就看作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除了人力资源的常用技术手段外, 还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博物馆文化相结合, 把博物馆文化的核心内容灌输到员工的思想之中, 体现在行为上, 这是博物馆文化形成的关键。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博物馆文化结合的做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1. 将博物馆的价值观念与用人标准结合起来。

这要求博物馆在招聘过程中对招聘者进行严格的考察, 在制定招聘要求时要有专家的参与。在招聘面试过程中, 选择对本博物馆文化认同较高的人员。

2. 将博物馆文化的要求贯穿于人力资源培训之中。

这种培训即包括职业培训, 也包括非职业培训。尤其是非职业培训, 要改变以往的生搬硬套的模式, 而应采取一些较灵活的方式, 如非正式活动、非正式团体、管理游戏、管理竞赛等方式, 将博物馆价值观念在这些活动中不经意地传达给员工, 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

3. 博物馆文化要融入员工的考核与评价中。

大部分博物馆在考核员工时, 以业绩指标为主, 即使有些博物馆也提出德的考核, 但对德的考核内容缺乏具体的解释, 也缺乏具体量化的描述, 使考核评价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 并未起到深化博物馆价值观的作用。其中对博物馆价值观的解释要通过各种行为规范来进行, 通过对鼓励或反对某种行为, 达到诠释博物馆价值观的目的。

4. 博物馆文化的形成, 要与博物馆良好的沟通机制相结合, 只有达到上下理解一致的情况, 才能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

如此才能形成博物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能力, 从而形成核心能力, 建立起在市场竞争中特有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洪.博物馆文化初探[J].文博论坛.68-71

运城市黄河文化博物馆设计 篇9

运城,古称“河东”,地处黄河中游,山西省西南端。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文荟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经国家历次文物普查与考古发掘一再证实,河东是中华民族的直根,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黄河文化的一大源头,是古代艺术的一座宝库。2007年,运城市政府决定建设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充分展现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以及黄土高原的淳朴风情。建成后的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的载体,同时也是全世界华夏儿女的情感纽带。

运城市黄河文化博物馆选址定于运城市新区中心区的中部,占地41.02亩,西邻禹西路,北为魏南大街。场地东西宽197 m~208 m,南北进深125 m,地势平坦。拟建馆舍2.5万m2。

2 设计理念

2.1 体现根祖文化与传统哲学思想

在远古的蛮荒时代,大自然在这里投下了一粒文明的种子,在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上,这粒种子孕育壮大。成为华夏的根祖,文明的摇篮,而我们的设计构思便是想通过“摇篮、根祖”这一载体形式记述人类感悟天工开物的奇妙与文明从低微粗陋走向成熟辉煌的这一过程。阴阳相生、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代表着自然界阴阳相生,万物流转,生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力求体现这一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建筑,除需满足其自身的功能性、科学性等需求外,在其精神内涵上也有着较高的需求。经设计完成的黄河文化博物馆应该是一个能体现根祖文化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建筑物。

2.2 体现浓郁独特的地方特色

任何一个文化类建筑都脱离不了其所属的地域环境及人文背景。该博物馆的设计应体现运城市所属的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的地理背景。它应该在色彩、选材、形象上有强烈的独特性与唯一性,与地域环境紧密相结合而不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通用”类建筑。

2.3 体现建筑环境的和谐美

我们的方案设计必须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与新中心区的总体规划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它的设计过程应该是一个由外而内又由内而外的动态过程。建筑本身就是整体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外部环境向内部的延伸。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尊重,强调建筑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与共生。

2.4 体现博物馆本身的功能性与科学性

1974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它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收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在黄河博物馆的设计中,紧紧围绕这一定义的内容展开,除了强调自身功能的布置,还要考虑流线组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它是以文物陈列为主体,以观众参观流线为核心的文化建筑。

3 建筑设计

在对博物馆的设计中,我们遵循的一条准则是:在环境中“发现”设计。在对总平面布置的设计过程中,加入文字之外的元素,把设计理念转换为具体的设计手法与形式。对于这个建筑,我们希望它的外形特征源于其基地特征,反映以文物展陈,文物研究,修复为核心的科学特征;具有高度象征性、区域性的文化特征;适合社会多数人群的心理和习惯,能够雅俗共赏,立足现实而适度提高;既有视觉形象,又体现场所精神;创造大众化、人性化空间,强调可接近性和参与性;激活、调动和利用基地内外人流;适度体现建筑结构技术和材料的选择运用;强调建筑功能的完善和合理性,使其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拟建运城市黄河文化博物馆馆址选定于运城市新区中心内,整个文化园区以景观绿化广场为核心,以东西、南北向两条道路将园区划分为四块用地。博物馆场地位于园区西北角,占地41.02亩,西邻禹西路,北为魏南大街。综合各项环境因素,我们仔细地对轴线关系、建筑空间归类划分、交通流线以及建筑物体量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基地的特点。从宏观看,这个基地有着广博的人文历史背景与地域特色,应该说得天独厚;然而具体到实地环境又受到城市规划及新区规划的控制和影响。发现这一特征,便找到了一个关键的切入点,我们必须以环境制约为依据,贯穿建筑实体与空间相互穿插的基本思路。主体建筑平面的确定简单明了,由取意“摇篮”“直根”的椭圆形为设计的最初形状,结合建筑空间特征,沿中心广场斜45°轴线划分为两个体块,一部分为大空间展厅部分,另一部分为技术、行政用房的普通空间。它们之间为高大的玻璃中庭和下沉式的内庭院,作为二者的结合体和过渡空间。

交通流线组织强调人流步行系统,在场地的东侧和北侧分别设置了停车场。场地四周为大面积绿化,绿化之后为环形步行通道,再靠近建筑为水面和草坪。沿45°轴线在建筑物西南两侧分别设置了观众参观的出入口,北侧主要为城市人流通过弧形的拱形木桥进入建筑;南侧主要为新区人流设置,观众通过大台阶进入建筑内部。在建筑西南部设置了文物入口;东南和东北部分分别为技术、行政入口;在底层架空部分为临展的独立入口;各个流线清晰明确,互不干扰。

在建筑形式上,采用了叙述性设计的手法。从对地形的总体把握入手,进行形式分析和操作,以基本形体元素为基础形成一种既复杂又十分明晰的构成形式,使建筑能更加丰富地表现出外表造型以外的内涵与意义。在设计中我们采用了椭圆形平面,使各方向立面平滑过渡浑然一体,加之建筑功能对空间的变化需求,我们将大、小空间两部分沿轴线相互错动,使二者互相包裹动态咬合,从而增强了构图的生动性。根据参观人流量逐层递减的特点,建筑形体沿垂直高度逐渐内收,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建筑造型,使人们观看时产生“直根”“摇篮”这一形式的联想。整个建筑形象外实内虚,封闭的建筑外部墙体与通透的内部核心和庭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外部形象的简洁,反衬出内部空间的丰富多彩。

建筑色彩的选择与地域环境相结合,展厅外墙先用黄色花岗石,沉稳、厚重;技术、行政用房采用仿木金属格栅,一方面在功能上格栅的采用起到遮阳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形式上消除小空间的立面尺度划分,在色彩上与主体墙面相协调,在立面风格上形成适当对比。

运城市黄河文化博物馆设计见图1,图2。

4 结语

一个好的设计应是形象与立意的完美结合,在此项设计中,我们力求体现这一点。整个建筑形象简洁、单纯。呈椭圆形,下大上小逐渐内收。宛如植根于这片黄土之上的树根,仿佛默默讲述着历史的苍桑;而椭圆的形状及仿木格栅的运用使人很容易联想到摇篮这一形式,暗示着这块土地孕育了人类的文明。平面功能大与小的划分,建筑形象内外虚实的对比,外装材料的运用,光洁沉稳的黄色岗花石,与温润极富肌理的木格栅产生刚与柔的强烈对比,而二者在色彩、平面形式上又高度统一。暗示着阴阳相生,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摘要:通过对运城市黄河文化博物馆项目背景的分析,阐述了该博物馆的设计理念,详细地介绍了该博物馆的设计,指出该博物馆设计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强调了博物馆的功能性与科学性,采用了“发现”设计并融入了叙述性设计的手法。

博物馆文化 篇10

首先, 是因为我们博物馆自身先天不足的问题。众所周知, 博物馆是一个集收藏、研究、展览文物的地方, 而文物 (宝贝) ,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 好像可望而不可及。现在我们普通的博物馆, 又囿于种种原因, 不但没有缩小这种割裂, 反而使这种距离越来越大。一是安全因素。博物馆是珍藏珍贵文物的地方, 因为安全原因, 我们很多精美绝伦的文物, 不是优美的站在展柜里供游客观赏, 而是寂寞的躺在文物库房里任凭灰尘落满全身;二是硬件设施原因。大部分博物馆仅仅只有一个展厅, 简陋的房屋、老旧的展柜、千篇一律的摆设、没有绚烂多彩的灯光照出奇珍的神秘光彩、没有生动活泼的讲出异宝后面动人的故事, 没有声、光、电的衬托, 都使得一件件文物仅仅只是一个冷冰冰文物而已, 毫无生气和吸引力, 吸引不了更多的游客参观学习;三是资金原因。大部分博物馆属于财政拨款, 自身又缺乏造血功能, 上级拨款也仅仅能维持正常运转。一部分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后, 还有相当部分博物馆未实行免费开放, 高昂门票原因又使一部分游客的脚步停在博物馆门外。

再者, 是普通民众对博物馆的认识不足的客观因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揭示了人的需求首先是满足生理需求, 然后才是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在现代社会, 很多人刚好解决了温饱问题, 正在向小康迈进, 进博物馆享受高雅艺术的熏陶, 也只能稍微靠后了。同时,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是潜移默化的,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人们的消费、学习、娱乐也实行快餐化。很少有游客抽出大部分时间来游览, 更别说细心的倾听了。因此, 民众对博物馆的认识也需要一个提升的阶段。

综上种种因素, 没有普通民众和博物馆的良性交流和互相认识, 博物馆被认为是一个神秘、高雅、只可远看, 不可近观的身外之物。

欣喜的是, 这种历史状况正在慢慢改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我们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当物质需要满足后, 精神文化需求随之而来, 现阶段, 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作为文化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 在解决这个矛盾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我们所要做的, 就是慢慢消除这种距离感、差距感、神秘感, 尽量提供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的文化产品。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是我们共同的需要。

一、由文化圣殿走向民众乐园是党和国家的期望和要求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把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做为我们今后一项既定国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 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新任务、新要求。也给我们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 不仅仅是书本上的, 也不是围在高墙大院内的, 更不是锁在深宫密柜中的。

二、由文化圣殿走向民众乐园是博物馆自身建设的主观需要

在过去几十年时间内, 博物馆发展比较缓慢, 进入新时期以来, 博物馆建设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 面临诸多困难。因此, 加快发展, 改变观念, 提高展览质量和数量, 提供高质量的娱乐、学习、教育产品, 也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当务之急。坚决杜绝群众眼中的老学究、老古董形象, 大胆走出去, 深入基层, 与人们群众打成一片, 已经是我们很多人的共识。如果继续因循守旧, 不肯融入社会, 将会遭到淘汰和边缘化。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免费开放已成为大趋势, 解决了经费的后顾之忧后, 我们更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而不仅仅满足于独居一偶, 孤芳自赏。

三、由文化圣殿走向民众乐园是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客观需要

在我国由解决温饱问题向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中, 人民群众解决温饱问题后, 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我们发展的巨大动力。把高深、高雅的文物知识通俗化、易懂化, 是我们主要的工作。能让每一位参观的游客都能接受我们的文化, 接受我们的教育, 是我们每一位文物工作最大欣慰。

大部分遗址性博物馆的特色:地处农村, 交通不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发掘过后, 曾经的喧嚣辉煌渐渐平息, 只留下了一座孤独的博物馆静静地坐落在村庄一角。曾几何时, 附近村庄的大人小孩, 都用充满好奇和些许不屑的眼光看着我们。紧闭的大门、偶尔响起的凌厉报警声、行色匆匆的专家学者, 无一不让附近的群众生出隔阂感。我们成为被大众有意无意忽略、遗忘的角落。

博物馆, 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地, 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 用自己独特的魅力体现了“既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艺术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在博物馆这个艺术的浓缩地, 我们更要加强艺术和生活的完美结合, 使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摘要:博物馆——一个对民众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词。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 用自己独特的魅力体现了“既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的这一特色, 也体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时代, 更体现了由冷艳高贵到平易近人的转变。

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 篇11

【摘 要】本文对文化产品创意开发进行了全面解读,认为博物馆依靠自身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文化产品,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也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文化服务功能延伸的需要。博物馆开发文化产品已不是可为可不为的事,而是应该做好的“份内事”。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定位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博物馆依靠自身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文化产品,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也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文化服务功能延伸的需要。

一、对“文化产品”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品”的定义是:“文化产品一般是指传播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消费品,它能够提供信息和娱乐,进而形成群体认同并影响文化行为。”深刻理解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内涵,需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文化产品的属性问题,二是文化产品与一般消费品的不同。

(一)文化产品的属性

1、文化属性。它可以传播文化,进行教育,为人们提供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在创意开发环节,文化属性体现在文化产品创意开发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并贯穿文化产品创意开发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在消费环节,文化属性体现在艺术欣赏、陈设珍藏、学习教育、消费使用等等许多方面,提高受益人的文化素养。

2、意识形态属性。它通过传播思想和意识,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行为。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涉及意识形态的选择问题,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给错误的观点、反动的意识形态提供传播的载体。比如,在文化产品开发中,不能出版、制作反动的文化产品,不能生产损害职业操守、降低道德水准的文化产品。

3、商品属性。文化产品也是商品,可以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可以买卖、流通和消费。商品属性帮助我们通过市场实现了价值交换,发挥了文化属性,推动了产业发展。

4、博物馆功能属性。通过文化产品,观众能够形象地解读藏品、展览和其他文化信息,会不自觉地成为博物馆文化的传播者。正是基于此,有人形象地把博物馆文化产品商店说成是“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

(二)文化产品有别于一般消费品

一般消费品只是一种物质产品而已,消费完了就完了,表现的是一种物的消耗;而文化产品则不同,它们大都积淀着历史记忆,凝结着民族认同,展现艺术魅力,释放文化情感,传递符号信息,在文化欣赏和熏陶中甚至会影响人们的思想,改变某些行为方式,这是一般消费品和文化产品的根本区别。

二、对文化产品创意的认识

第一,文化产品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仿造,而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和技艺基础上的创新、创造,好的创意一定是文化产品的内核和文化产业的灵魂。

第二,好的文化产品创意具有以下特征:

1、原创特征。非抄袭模仿,为首创,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具有独到特性。

2、文化特征。创意一定是源于某种或多种文化元素的影响,又以一种新的文化元素表现出来,文化是创意的重要源泉。

3、独立个性特征。创意一般是鲜明、独特、与众不同、耳目一新的,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创业特征。成功的创意,不是为创意而创意,并将其置之高阁,而是通过创业过程,把创意变成人们乐于接受的文化产品,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创业是将文化创意变成文化产品的必有途径,一个“点子”只有最终变成“金子”,方为好“点子”,好“点子”总是迫切想找到变成“金子”的技术和途径。

5、时代特征。创意根植于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受其影响,在各种文化业态上或多或少地会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三、对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开发的认识

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简单地说,是指在进行文化产品的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文化创意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创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文化产品。

第一,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开发的目的。一是社会的需要。博物馆要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文化,进行社会教育,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二是博物馆筹集事业经费的需要。要开辟经费来源渠道,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扩大文化消费的需要。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此外,在实现上述目的的同时,还可以拉动经济,带动就业。

第二,文化产品创意开发的服务对象。一要满足多层次、多品味的不同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二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以普通大众为对象的开发导向,多开发群众买得起、用得上的优质低价的文化产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三,把握好文化产品创意开发中的几个关键要素:1、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以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为中心;2、按照计划、规划,配合整体目标来开发文化产品; 3、组建一个有创新冲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创意团队;4、重视人才的使用和储备,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市场嗅觉、善于营销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5、在产业链条上,善于利用合力,按照共赢共荣的原则,选择合作企业。

四、文化产品创意开发

系博物馆的“份内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和延伸,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已成为其拓展和延伸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博物馆开发文化产品已不是可为可不为的事,而是应该做好的“份内事”。

(一)博物馆文化产品创意开发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的战略方针,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人才、设施和技术优势进行文化产品开发,是博物馆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

(二)文化产品创意开发是加强、完善博物馆功能和职能的需要。

管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在国际博协第22届大会上做的题为《博物馆功能和职能的加强与完善》的发言中指出:博物馆文化产业和市场经营并非普通的商业活动,而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和文化服务功能的拓展与延伸,是体现高雅文化和人文情怀的文化活动。要依托文物藏品和陈列展览,开发多层次的博物馆文化产品,让更多的观众“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

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深入开展,观众期望在博物馆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文化产品是我们应该提供给观众的服务内容之一;同时,我们也期望通过这些服务来拓展和延伸博物馆的功能,扩大社会影响。此外,文化产品开发经营已列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的指标之一,成为博物馆服务功能的组成部分,也是博物馆的职能工作之一,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文化产品服务功能。

(三)文化产品创意开发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逐步成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力量,成为博物馆获取社会资源的一条重要渠道,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品开发不仅能够增强博物馆自身造血功能和生存发展能力,更好地解决博物馆运营经费等问题,还可以促进博物馆深化内部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内部活力,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文化产品创意开发是博物馆界的倡议。

2010年2月,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关于加强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倡议书》,提出了文化产品开发的指导思想、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战略性建议,达成了行业共识,对博物馆行业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级博物馆应该积极响应,迅速行动起来,扎实推进本馆文化产品开发工作,向社会提供更多高雅、有特色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

博物馆文化 篇12

进入20世纪以来, 中国开启了高速发展的模式, 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也为对外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对外交流中把握中国发展的脉搏, 让世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 成为新时期文化翻译者的重要任务。黄石具有悠久的矿冶文化历史, 如何向国外宣传丰富的矿冶文化成为本地区翻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以黄石博物馆展品翻译为例, 阐述翻译文化自觉和自信在对外宣传和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1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是借用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 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觉需要每一个体对本民族文化有全面的认识, 既需要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优点, 也要了解本民族文化中的不足。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是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自信, 否则, 有可能导致自大而非自信。现代社会的发展, 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各种文化的冲突伴随着交融, 这也为各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 翻译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 其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 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一个成功的译者需要游弋于两种文化中, 将原文中所映射的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传达到译文中。

3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黄石博物馆展品翻译中的应用

黄石作为中国的矿冶文化名城, 被誉为“青铜古都”, 具有悠久的矿冶开采历史, 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矿冶文化已经深入到这座城市的骨髓之中。黄石博物馆以“矿冶文化”为主题, 展出了黄石市铜绿山古矿冶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在黄石市博物馆展出的展品包括了古矿井的复原、开采工具、测量工具, 以及所开采出来的矿石和青铜器皿等。

3.1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黄石博物馆展品译文中的体现

3.1.1 人名和地名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首先需要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在黄石博物馆的展品译文中, 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人名和地名都是按照汉语拼音的方式拼写的, 而不是西方人习惯的表达方式, 例如, 蚩尤、大冶等人名地名的翻译都用汉语拼音Chiyou和Daye拼写的。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国外的游客必须先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 否则无法认识这些人名地名。

3.1.2 历史事实和典故

展品的介绍中, 有了大量的历史事实, 记录了中国矿冶从三国到现代发展的历程, 因此文本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古代帝王名号纪年词汇 (如,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等) , 这给外国参观者带来很大困难。译文采用公元纪年, 例如隋文帝开皇十八年被译作598AD。展品说明中还包含了大量古代官制机构, 这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语。如, 展品中出现了多次的“冶”、“场”、“监”和“务”这四个机构名称, 在汉语中的解释各不相同, 冶是矿物冶炼的场所, 场是矿物开采的场所, 监和务是管理机关中负责税收和征集的职能机构。译文对生产部门机构“冶”、“场”分别译作mine和site, 而管理机关“监”和“务”则采用模糊翻译或者不译, 因为矿冶生产部门国内外情况基本类似, 而机关职能部门则相差很大。这也体现了译者在翻译中文化自觉的意识。通过译者的处理, 一些存在于古代汉语中的专有词汇被转换成更易理解的形式。

3.2 翻译中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黄石矿冶文化的传播的意义

黄石矿冶文化既是历史的文化, 也是现实的反映, 是楚文化在黄石地区的独特反映。在新世纪, 历史赋予黄石新的发展机遇, 如何将这一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是每个黄石人的义务。

文化自觉能够让译者从本质上把握源文化, 而文化自信则为译者提供了底气。因此黄石矿冶文化的传播首先需要译者对矿冶文化有高度的认同感, 还需要译者有非常扎实的文化底蕴。这对于黄石矿冶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黄石博物馆正厅有五个大字“天地一洪炉”, 其寓意深远, 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写照。每种文化在历史的熔炉中产生、发展, 甚至是消亡。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是人类历史发展前进的动力, 而翻译则架起文化间交流的桥梁。如何让本民族的文化不断发展壮大, 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觉发展、自我创新的意识, 不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摘要:“文化自觉”, 是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本文是以翻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理论框架, 以与矿冶相关的文本 (博物馆展品说明) 为例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翻译手段更好地对外传播矿冶文化。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矿冶文化,翻译

参考文献

[1]German Mining Museum.[EB/OL].http://www.Bergbaumuseum.de/

[2]Newmark, 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3]陈继林, 钟丽萍, 杨泽喜.黄石—矿冶文明之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9.

[4]陈小慰.对外宣传翻译中的文化自觉和受众意识[J].中国翻译, 2013 (2) :95-100.

上一篇:创新兴趣下一篇:运动健身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