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工作

2024-10-09

博物馆工作(精选12篇)

博物馆工作 篇1

当代博物馆不应当只是一个单纯的国民文化补习、怀古思今的地方, 它应该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重要文化场所之一, 获得知识、接受熏陶、收获启迪当然是不可或缺的, 享受幽雅、体验静谧的文化氛围也必不可少。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气氛中调整工作状态、缓解现实压力和放松绷紧的心弦, 将是博物馆的时代主题。如何高度重视和全力搞好博物馆管理, 就成为博物馆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今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主要靠文物的陈列、图片的展示、视听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完成。理解特定的博物馆学术性质, 按一定的文化秩序组织编排, 灵活地把握装饰语言、客观独特的视角阐述, 寓教于乐, 从而满足当代人对知识的渴望、往事的回顾、情感的抚慰、信仰的寄托之需要, 从而达到历史与现实的沟通和对话, 这已经成为当代博物馆建设的时尚标准。

一要建立健全制度, 细化具体措施

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是好事, 但管理不到位, 好事也会变成坏事。这其中制度缺失将是一个“瓶颈”。许多博物馆规章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 有的博物馆甚至还没有制订免费开放的各种安全工作预案和紧急处置办法。过大的人流量会给参展质量和文物保护都带来压力, 一旦出现紧急情况, 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 后果难以设想。博物馆必须制订有关免费开放的各种安全工作预案, 专门设立应急事件处理办公室和观众投诉接待室, 随时解决因免费开放游客大增而随时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

具体措施可以学习一些博物馆采取的“免费不免票”、限制每日参观人数、合理控制观众流量等方式, 以确保观众的人身安全、文物安全和场馆设施安全。在避免观众过于集中的同时, 各博物馆在实施免费开放之后仍然可接受团体预定, 各机构或旅行社可以提前预约, 以便博物馆方面及时进行调控。博物馆在做好以上工作时, 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措施。同时, 对中央空调、恒温恒湿、安防、消防、电梯、照明、展柜等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维护和检修, 增设展馆应急照明系统;增设、增加导示牌、触摸屏、滚动式电子显示屏、电视机、轮椅、婴儿车、雨伞架、自动存包柜、咨询台、饮水机、休息座椅等设施, 为观众提供一个宁静、高雅的参观环境, 同时为观众参观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博物馆文物管理队伍

总体来说, 我国博物馆文物管理队伍的现状是, 多数博物馆的文物管理人员由于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所限, 充其量是馆藏文物的守护者和保管者, 仅能从事简单的文物摆放和文物查询工作, 既谈不上文物的鉴定和鉴赏, 更不具备研究文物和利用文物的技能与水平, 严重制约了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博物馆的对外形象。为了顺应博物馆科学发展的时代潮流, 就必须培养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物管理队伍。

其办法有: (1) 邀请文物专家来馆, 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有关文物鉴定与鉴赏、文物研究和利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或委派文保部的工作人员到国内文物管理工作搞得好的博物馆学习考察, 与同行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 借鉴与吸收人家的文物管理先进经验, 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2) 今后博物馆对外招聘工作人员时, 要重点吸收一些具备文物研究知识与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 充实到文保部工作, 从而增强与壮大文物管理队伍。

三用积极创新精神加快实行文物博物馆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

文物、博物馆的机构改革是建设先进文化和文博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是大势所趋。文物博物馆的机构改革是增强文物博物馆自身发展的活力, 是推动文物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的根本出路。

第一, 加强和改善党对文物博物馆工作的领导, 理顺政府与文物、博物馆及世界遗产地等事业单位的关系, 健全和规范文博行业组织, 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宏观管理体制。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和要求, 建立适合文博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有利于中国文博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第二, 深化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的改革。通过改革, 力争用3~5年时间, 逐步建立起符合文物、博物馆事业单位特点的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督、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管理体制, 健全竞争和激励机制, 搞活用人和分配制度, 逐步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优秀的人才能脱颖而出, 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控制人员总量、科学合理设定岗位, 搞活内部用人机制。

要调整人员规模和结构, 形成专业门类齐全、梯次结合合理的各类专业人队伍;要构筑和完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完善文物博物馆事业单位内部领导体制, 建立健全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推行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 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要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 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 结合文博行业从业特点, 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士和关键岗位倾斜、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 可根据文博行业及本单位特点, 探索多种分配形式和办法。

第三, 以《文物保护法》为指导, 加强文物博物馆事业的法制建设, 健全监督机制, 提高执法水平。

四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注重安全保卫工作的实效性

开展教育培训, 做到警钟长鸣。我们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和出现的问题。不断地对干部职工开展安全意识教育, 反复强调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 要求全院干部职工要始终绷紧安全意识这根弦, 提高警惕, 决不松懈;针对国内出现的文物被盗案件, 我们都要组织职工采取看电视、录像、学习有关通报文件的方法进行深入教育, 经常给大家敲警钟、打预防针;每年的“全国消防日”, 我们都要制作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板报, 在办公楼和保安营房进行宣传教育。我们还不定期请消防专家给全院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意识教育和消防知识技能的普及教育, 专家们结合发生的触目惊心的火灾事故案例, 点评沉痛教训, 使全体职工的消防安全忧患意识明显增强。同时, 我们非常注重对专业保卫人员在消防、安防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保卫处每个月都要抽出一天时间, 集中人员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综上所述, 博物馆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博物馆事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以《文物保护法》为武器, 抓住发展机遇, 积极应对挑战,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努力开创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博物馆工作 篇2

一、重点工作

1、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十六大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宣传两个条例,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并动员职工书写心得体会。

2、发展第三产业,开拓博物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年初,在展览馆举办了“珍稀蝴蝶展”、“uFo科技展”。此次展览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通过这次与社会的结合,拓展了博物馆对外的展览,也为博物馆展览工作实现“三贴近”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3、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也是一项和博物馆有关系的重点工作,博物馆在派业务骨干参加申报工作的同时,在专家论证、资料搜集等方面给予了积极配合。

二、亮点工作

1、文物信息数据库建设是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在去年下达的重点工作目标。保管部继去年圆满完成任务后再接再厉,将全市共计~~件一、二、三级品的文本信息全部进行检查、补充和修改。

2、完成全市~~件馆藏文物的拍照工作,共拍照~~余张。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全部文物的文本信息与图片信息的合成,并顺利的和省局进行了信息数据交接,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市馆藏一、二、三级文物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3、对2003年鉴定的~~件建立了档案并进行了编目。

4、做好了新征集的~~件书画作品的登记入馆工作。

5、举办《博物馆馆藏书画作品展》。五·一期间,经过我馆一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博物馆书画作品展》在子路墓祠展出,受到了各界的好评。

6、11月下旬,我们还邀请了~~~~~~~~~来我市作画。

7、邀请省文博系统专家和市文化界知名人士对新博物馆展览陈列大纲进行了论证,对从~~实际出发如何建设博物馆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意见,听了以后深受启发,开阔了视野和思路,对未来博物馆的陈列工作产生了十分有益的影响。

8、为提高博物馆广大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全年,我们组织业务学习50个课时,分别讲授馆藏文物登记、计算机输录、如何撰写学术论文等课题,大大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其它工作:

9、~~籍在外地或本市工作的书画家作品的征集收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已征集书画余幅。

10、在馆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了配合省文物局的工作,为了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特派职工参加河南省举办的“古陶瓷鉴定研修班”和“河南省馆藏文物数据合成摄影班”。

11、及时向省文物局报送了建设《河南省文化网站》所需的材料,协助文物科完成了濮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计算机数据输录工作。

12、为抓好馆藏文物的安全工作,保卫科在春秋两季对安全报警设施和消防设施进行了检查和操作培训。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继续发扬死看硬守精神,全年馆藏文物安全无事故。

13、协助~~~~两处革命旧址做好国保的申报工作。

14、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党风廉正建设目标任务。

15、抓好了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总之,2004年是博物馆历年来工作量最大的一年,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使我市博物馆事业获得了发展。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博物馆的工作将更加具有活力和生机。明年工作的初步打算:

1、根据文物局指示,做好馆藏文物的损毁、腐蚀调查登记工作。

2、继续做好~~在外地和本市工作的书画作品的征集工作。

3、完成新馆《陈列大纲》征求意见稿。

4、广泛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继续扩大文物征集的范围,加强对民间流散文物的管理和征集。

5、围绕特色文化,举办展览,发展博物馆文化事业。

6、对馆内人员进行待岗培训,进一步提高博物馆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7、组织职工继续进行“二·五”学习活动。

在博物馆展览工作中如何“读书” 篇3

2008年1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实行免费开放。自此之后,各地博物馆陆续免费开放,参观人数迅速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求博物馆展览的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更新加快,质量逐步提升,对博物馆工作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从事博物馆展览工作的人,我对此感受甚深。那么,博物馆工作人员如何提升自己策展、布展的素养和水平呢?以我的体会来说,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铺天盖地的“网络帝国”年代里,读书作为提升自己素养和水平的一条“传统渠道”,在工作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对于做这种知识密集、文化底蕴深厚的工作的人来说,读书作为一种学习态度、一种工作态度、一种生活态度,应该永远不会过时。

如何找书

在实际工作中,承接的展览是五花八门的,有时可能与自己原先专业领域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形下,怎样设计、编写科学而合理的展览大纲和图录内容?就以我个人而言,我原先研究方向为秦汉史,但进入博物馆后参与的第一个展览则是关于清代的《小莽苍苍斋捐清代学者法书展》。实事求是地说,我对清代学术史不太熟悉。这样,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尽快熟悉清代学术史这一领域。要想迅速了解这一领域,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找这一领域最权威的书籍来阅读。关于清代学术史的研究著作,浩如烟海。如何才能找到自己需要且适合自己阅读的书呢?

依我的经验,找书可有三种途径:一、搜集关于这一领域的学术史回顾。一般来说,学术史回顾会体现此领域的研究发展脉络,揭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学术史回顾是了解此领域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方式。只有在了解该领域发展脉络并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展览内容和编写展览图录时才会做到“有的放矢”。二、向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请益。研究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般对该领域的研究著作及成果了如指掌,向他们请益可以有效地缩短自己找书的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向他们请益之前,必须保证自己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工作,否则,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去请教别人是很不礼貌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果我们前面已经查阅了此领域的相关学术成果,对一些重要的研究著作已经有所了解,在这情况下,请教相关专家学者,至少也能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三、以书找书。在用前两种方法后,已经找到了适合阅读的书,那也一定要好好利用这本书。一本好书会有很好的指引作用,比如,书中页末小注往往会罗列或引用与此问题相关的一些著作,按照小注的指引,我们会接着找到下一本有用的书;再者,书后的参考文献也会给我们提供不少找书的线索。

以问题为基点,扩大阅读范围

虽然老一辈的学者并不主张围绕着题目去翻材料,但工作需要使我们不得不抱着问题去读书。抱着问题去读书,并不是说只读有关于这个问题的书,其他的书就不用读了,而是说我们应以问题为基点,不断扩大阅读的范围。

还是以《小莽苍苍斋捐清代学者法书展》为例来说吧。这个展览主题,大体上包括三个要素:一、小莽苍苍斋;二、清代学者;三、法书。第一要素,即第一个问题——小莽苍苍斋。我们弄清了小莽苍苍斋指什么就够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要以此问题为基点,将阅读范围扩大至小莽苍苍斋的主人——田家英先生的生平、收藏旨趣等问题。比如,阅读陈烈先生所著的《田家英与小莽苍苍斋》一书就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田家英先生和他的小莽苍苍斋。

第二要素,即清代学者。要了解清代学者,不仅要了解学者们的生平、师承关系、政治倾向、人生态度以及与其他学者的交游往来、学术成就、学术地位等问题,也要了解学者们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只有如此才能了解他们学术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脉络。据此,我们除了要阅读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杨向奎的《清儒学案新编》等直接研究清代学者的著作外,还要阅读一些研究清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的著作,比如,萧一山先生的《清代通史》、戴逸先生主编的《简明清史》(一、二册)、郑天挺先生主编的《清史》、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清朝全史》、侯外庐先生的《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陆宝千先生的《清代思想史》等。

第三要素即法书。书法是一个相当专业的领域,同时,涵盖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我们的展览名为“法书”展,我们自然要对书法这个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在此,一些关于书法的著作和工具书自然显得很重要,如《中国书法史》(清代卷)、《中国书法史新论》、《历代书法精论》(清代卷)、《历代名家书法字典》等就是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分清主次

由于時间和精力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通、读精。读书也是要分“主次”的,要注意必读与选读、先读与后读、精读与泛读的区分。仍以前面提及的《小莽苍苍斋捐清代学者法书展》为例,我们必读的书是一些直接研究清代学者的经典著作,比如《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选读的书就是一些研究清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的著作,如《简明清史》、《清朝全史》、《中国思想通史》(第5卷)、《清代思想史》等,因为这些书只是对我们了解清代学者学术思想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具有参考作用,所以这部分书只要选读就可以了。什么样的书要先读呢?应该是直接与展览主题契合的书。先阅读这些系统论述清代学术史的书籍,有助于我们了解清代学术史的全貌。在读完这些书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再读个别学者的一些文章、文集,如《黄宗羲全集》、《船山全书》、《戴震全集》等。需要精读的书当然是代表这一领域最高研究水平的著作,而那些仅是一般性描述的书籍只要泛读即可。

当然,读书的主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展览主题的变化而相应发生改变。例如,我们编写的图录主要涉及“小莽苍苍斋”中所见学者的法书,所以对这些学者的信息,我们自然要关注的更多。

尽量多读原典和留心争议之处

平时读书,我们尽量多看原始典籍。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谬误,二来能更好地揣摩原书作者的真实用意。例如,我们看到的书中有援引他处的材料,而这处援引是错误的,那么如果我们不去阅读原书的话,就会跟着犯错。另一方面,即使我们看到的援引材料是正确的,但该材料是援引者为论证自己观点而断章取义的,如果不查原文,我们也很容易和援引者一样曲解原著的本意。此外,读书一定要“对比”地读,比如阐述同一问题时,不同的作者往往有不同的观点,就是所谓的“争议”,这时候,最好要弄清争议产生的原因,切忌没有证据就妄下断语。对一些没有定论的问题,一定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可将此问题存疑,等到日后有证据支持了,方可阐述一己之见。

作者单位:国家博物馆

(本文编辑 宋文佳)

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要点探讨 篇4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博物馆存在着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博物馆对藏品负有科学管理、科学保护、整理研究、公开展出和提供使用的责任。博物馆要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不断发展壮大事业,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笔者认为就必须继续深化改革, 根据自身特点实行管理创新。而藏品管理工作就是重中之重。

1 坚持规范的基本操作流程是藏品管理工作的根本

博物馆的主要工作是藏品的保护管理、科学研究、陈列展示以及宜教服务。其中藏品的保护管理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 也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 其基本操作流程十分重要。

1) 藏品来源。藏品来源的信息资料应该尽量详细。

2) 移交入馆。填写文物移交清单, 附详细的背景资料, 清单只要记载这些文物的不可变特征即可。

3) 馆内清理。主要有下列步骤:

(1) 分类。根据博物馆现行采用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2) 定名鉴定。根据每件文物的具体情况和现行定名方法为文物定名, 对文物进行鉴定并填写鉴定意见表。

(3) 技术处理及实测。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 如除尘除垢、防锈、薰蒸、简易修复等。同时对文物进行实测, 记录其尺寸、重量、成色、完残情况等。

(4) 记录图像资料。可采用拍照、摄像、绘图等。

(5) 填制入库凭证。前阶段工作所取得的资料应充分进入入库凭证中成为其若干要素。

(6) 数据处理。在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博物馆, 应将前阶段工作的资料录入数据库进行处理, 自动生成总登记账、分类账、卡片、文字、图像档案及各种报表;未建该系统的应将这些资料之一份提供建立总登记账和有关藏品档案。

4) 入库。完成以上工作后, 由相关人员一起进行核查清点, 正式办理入库手续。

5) 库内整理。编制藏品分类账和卡片、整理资料建立藏品档案、设计制作藏品包装、排定藏品存放柜架、编制修复年度计划、收集与藏品有关的信息、对藏品进行研究等, 同时应即时将有关信息交计算机中心录入藏品管理数据库, 以便处理、保存。

2 动态化管理是藏品管理工作的重点

过去我国藏品管理相对简单, 藏品仅会存在于库房和展厅两个空间, 少有变动, 因此只需为每件藏品建立相应的档、账、卡, 并做好相关的保护和保管即可。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改变, 各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频繁组织对外展览、临时展览, 编辑有关展览、藏品的出版物, 举办各类知识讲座等等, 藏品进出库房成为常态。处在移动状态下的藏品, 遭到损坏的可能性也最大, 藏品动态化管理于是就成为博物馆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1) 必须制定一个严格的藏品提用制度。在这个制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藏品提用中的安全要素、提借藏品的审批手续、藏品提用凭证的填写要求、发现问题后的应对办法等。这些细碎但却具有实效的条例是藏品在进出库房的动态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2) 明确藏品在博物馆中只有一个进出关口。所有相关事宜都应集中在保管部门由专人办理。

3) 严格办理、填写相关的藏品进出库房凭证。如提借日期和原因、藏品的名称、总登记号、完残情况等, 相关领导和经手的工作人员要分别签字, 如此形成一份完整而具有法律效应的藏品进出库房凭证。

3 数字化是藏品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衡量博物馆的主要标志变成以宜教服务和对社会的影响来衡量。藏品的数字化管理能使博物馆这些功用大大增强。

1) 藏品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建立藏品信息的数据化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把馆藏文物的文字资料、图形、图像资料、音频、视频资料等信息, 系统、准确、多角度地进行存储备份, 提供准确高效的查询、修改、统计、复制、输出等功能性服务。同时也是博物馆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高效率、工作人员高素质建设的重要步骤, 是博物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2) 数字化管理系统中植入藏品出入库管理模块。内容应包括核对藏品出库时的审查口令;提供藏品的现状、数量和存放架位;记录藏品的出库时间、理由和去向;藏品归库时的现状、数量等。有了这一功能, 可以使工作人员很轻松地从电脑中检索到藏品的方位。并且使馆藏文物除展出、保养外, 一般无须提取文物本身, 减少了文物的流通次数, 降低损坏的风险。

3) 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了博物馆科技含量, 促进了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借助计算机强大的统计功能, 可在数秒之内完成过去整个部门几天才能完成的查询统计、资料的修改补充工作。使得学术研究能够更加深入、更为方便。藏品展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甚至虚拟环境技术结合起来, 使展场变得丰富多彩、开放生动。

4 结语

博物馆在保护与展示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既有助于社会教育的开展, 也便于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功能, 因而成为当前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阶段我们必须加强对藏品动态化以及数字化的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摘要:藏品属于博物馆立足的根本要素, 保护管理好文物藏品是当前博物馆的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日常工作之一。文章主要从藏品管理的动态化以及数字化方面探讨了加强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工作重点。

博物馆工作年度总结 篇5

一、基本情况

**博物馆2001年竣工,2002年7月11日成立,同县文物管理局合署办公,有事业编制数7人,现有正式在编6人,本科2人,大专4人,专业技术人员3人,其中中级职称1人,初级2人。临时聘用职工4人,门卫1人,讲解员3人。

二、陈列展览

《**馆蔵文物精品展》与《**名人专题陈列》。《**馆蔵文物精品展》展出文物一百多件,上迄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2005年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我县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在博物馆原有的《**馆蔵文物精品展》的基础上,增加了《**名人专题陈列》,遴选出21位名人,该专题陈列将展示**各个历史时期所涌现优秀的、杰出的代表性人物生平事迹。

三、经费使用情况

**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主要用于博物馆的聘用人员工资发放、博物馆的日常运转以及临时展览的举办等。2011年度共接待观众5.58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2.73万人次,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经费严重不足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支出较大,同时安防设备需要更新,经费严重不足。

2、人员严重不足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后,工作任务更加艰巨,人员严重不足,(**博物馆与**文物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3、安全保卫任务艰巨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社会上各类人员都可以自由进出参观博物馆,这给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五、明年工作设想

2012年我们将积极争取经费对《**馆蔵文物精品展》进行改造,进一步完成好博物馆的免费对外开放工作。

刍议博物馆宣教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篇6

关键词 博物馆;宣教工作;探索;研究

1 利用多种手段不断丰富宣教工作

1.1 讲解工作。讲解是一项再创造的劳动,它是博物馆宣教工作中的重点工程[1]。一般情况下,针对观众的喜好和需求,需要配置不同层次和级别的讲解人员,如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一般讲解员、有接待经验的知识丰富的专业讲解人员等。与此同时,在进行讲解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讲解对象,配备合适的讲解员,并根据不同的对象合理地调整讲解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开展具有良好情感交流的讲解工作。此外,还要不断改进和创新讲解手段,通过利用一些现代高科技产品,如扩音设备、电子讲解系统等,这将更加有利于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1.2 现代化的多媒体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化的多媒体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因此,博物馆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成果,不断优化陈列展览的方式,图文结合,同时配以声光电影像和音响,增强宣教工作的吸引力;在馆内显眼的位置设置电子显示屏、多媒体触摸屏等,将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展览安排等基本情况通过显示屏展现清晰地展现给观众;增设多媒体系统,开展网上智力测验、网上讲解、网上观众咨询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的优势。与此同时,可在博物馆的大厅、过道等位置增加相应的背景音乐,通过营造优美、和谐的博物馆参观氛围,让观众在参观的同时获得美感和愉悦感。

1.3 举办与宣教工作相关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推进博物馆宣教工作的重要手段,首先,为确保活动取得有效成果,在活动之前要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宣传[2]。针对活动的宣传,要能够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手段,以有效提高宣传的广度。其次,要结合实际情况,为活动设立相应的主题,并确保主题的新颖、独特及愉悦休闲性。例如,可开展"社区收藏沙龙"、"博物馆是我的好朋友"等各种主题的活动,还可进行博物馆展览内容的讲座、趣味问答等,这些都有利于博物馆宣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

2 提高相关宣教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极具实力的宣讲员队伍

2.1 提高宣教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博物馆宣教人員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还存在程式化、机械化、内容千篇一律的不足现象,为此,需要加强对宣教人员的相关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文物常识、博物馆学、心理学、接待礼仪、历史知识等相关知识,使宣教人员具备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讲解内容,使宣教人员在得心应手地工作的同时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

2.2 加强宣教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播科普知识,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者,博物馆宣教人员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社会力量,因此,加强博物馆宣教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要求宣教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路线和政策,同时,要在本职工作中投入饱满的热情,能够对宣传方向进予以准确有效的把握,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和社会文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3 提高宣教人员形象素质修养。在博物馆工作中,宣教人员每天都会直接接触到大量的观众,因此,必须要重视宣教人员的内在素养和外在形象的提高。每位宣教人员都要树立和保持文明、优质服务的良好意识,同时,再加上得体的装扮、热情大方的语言和表情、耐心的服务等都能够给观众带来亲切感和信任感,这样,观众才能真正将宣教人员传播的知识真正领会于心,不但促使宣教工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进行,并且为博物馆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2.4 将优秀的志愿者吸纳入宣教队伍中。当前,博物馆由于受到资金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有的讲解和服务人员数量不能做到时刻满足参观展览的需求,给宣教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障碍,而志愿者是不容忽视的巨大力量,因此,可以将优秀的志愿者吸纳入博物馆的宣教队伍之中。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是一项文化底蕴深厚、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而,在进行志愿者招募的过程中,必须制定高标准和高要求,可优先考虑高校相关专业(如历史、播音主持、中文等专业)的在校学生,以及具有宣教相关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同时要对通过选拔的志愿者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合格后方可投入到博物馆宣教工作中[3]。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责任。

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手段不断完善博物馆的宣教工作,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宣教工作进行适时的调整,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不同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使博物馆的功能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更好的实现博物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洁.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与社会需求[J].剑南文学,2010,(8):223-224.

[2] 张丽华.当代博物馆宣教手段[J].旅游纵览,2011,(5):95-96.

新时期对基层博物馆工作的思考 篇7

一、务必践行科学发展观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使班子成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提高自身廉洁自律意识, 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一是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上, 注重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集思广益, 科学决策, 有力地推动了博物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我们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坚持从严治馆, 依法行政, 使馆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务必认识到基层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性

每个文物工作者都熟知, 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性是基于文物资源的重要价值,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二是其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 三是其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是文物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使命。笔者强调文物资源的价值, 不是为了宣讲文博工作的重要意义, 而是为了协助基层博物馆工作人员如何高度认识这些意义去理解和指导我们的现实工作。

诚然, 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的经济和物质支撑, 但我们在艰苦条件下更要强调精神意识对于工作的指导作用。文物资源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不应成为我们索要优越工作条件的借口, 而应成为我们努力工作、尽力保护和利用好它们的动力。作为基层文博工作人员, 我们应当认识到, 人生的重要价值往往是在艰苦条件下彰显出来的, 历史上如此, 现实中亦如此,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文博事业选择了我们, 是我们的光荣, 我们选择了文博事业, 是为了献身这一事业。条件越艰苦, 越能显示我们的重要, 工作越困难, 越能反映我们的能力。文博事业充满挑战, 也充满机遇, 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面对它、迎接它、把握它。

三、务必提高服务水平

在博物馆的众多职能中, 最重要的职能是它的教育职能。它不仅仅是人们眼中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的收藏机构, 而更应该是一个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既然博物馆的最基本社会功能是教育, 而受教育的群体就是博物馆的观众, 那么, 让更多的观众接受博物馆并从中受益, 这才应是博物馆的最根本目的, 这就要求博物馆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1. 注重观众需求, 全力办好展览。

博物馆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将工作重点转向提升人性化服务, 办好展览, 加强博物馆展厅建设。观众到博物馆目的就是看展览, 听讲解, 享受文化熏陶和艺术感染。所以, 在办展览的时候, 我们充分研究藏品、研究观众的口味和兴趣, 办好吸引观众、感动观众主题的展览。

2. 满足观众需要, 增加服务项目。

增设一些项目, 如免费提供开水、提供免费阅读史料、书籍, 开设文物仿制品商店、设立文物知识、历史知识咨询台, 解答观众提出的问题满足观众的情感和理性的需要, 还可以在现场开展相关知识有奖竞猜活动, 为观众营造和谐的参观学习氛围等。

3.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服务水平。

陈列保管人员通过培训, 可增强技术水平, 对藏品的陈列保管更加先进, 更加合理;科研工作人员的培训, 对于一些课题专项研究会起到推动作用;宣教人员的培训是一个长期和系统的过程, 意义重大, 直接关系到人性化服务效果;管理人员的培训, 可以形成一个好的管理机制, 带动博物馆的全面发展, 不容忽视。而讲解员的培训更是重中之重, 讲解员是沟通博物馆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是博物馆名片, 讲解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受教育和参观质量, 影响着博物馆的效益和发展。因此, 要注重讲解员业务的培训, 如选派人员参加省、市博物馆开办的讲解员培训班, 通过学习, 提高讲解员的业务素质, 进而在“因人施讲”上满足不同观众需要的人性化、特色化服务, 树立博物馆的形象。

四、务必加大宣传力度

多年来, 文物工作们为了文博事业, 做了大量的艰辛的宣传工作, 特别是基层博物馆的同仁们, 他们走上街头和田野, 深入街道和乡村, 举办了数不清的专栏, 散发了数不清的传单, 才引起社会对文物工作的广泛重视, 才有了今天文物事业的大好局面。然而仔细研究我们的宣传史, 我们会很容易发现过去工作的不足:宣传文物多了些, 宣传文物工作少了些;宣传文物的重要性多了些, 宣传文物工作者的重要性少了些。

当人们惊叹于某件文物的价值时, 却很少知道, 为了征集它, 工作人员跑断了腿, 磨破了嘴;当人们沉醉于某处历史遗迹的魅力时, 却很少了解, 为了保护它, 工作人员吃尽了辛苦, 受尽了磨难。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疏于宣传。当然, 笔者并非心里不平衡于文物的光彩夺目与文物工作者的默默无闻, 而是想要强调大力宣传文物工作和文物工作者对于文物事业的重要性。文物工作特别是基层文物工作非常辛苦, 工作环境差, 工作条件简陋, 经济生活拮据, 这就迫切需要宣传, 让社会、让政府了解文物工作的重要, 理解文物工作者的辛苦, 才能更好地赢得社会的支持, 政府的投入, 群众的尊重。

博物馆工作 篇8

温州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 是一所综合性地方博物馆, 至2011年12月, 现有登记收藏文物39892件, 其中国宝、一级文物292件, 二、三级文物1269件, 包括石器、陶瓷器、青铜器、彩塑、砖雕、漆器、书画等历史文献、革命文物等30多个门类, 其中东晋朱曼妻薛氏买地券、唐乾宁四年《太上洞玄灵宝度人上品纱经》写本、北宋活字《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印本残页、北宋瓯窑蕨草纹执壶、北宋彩塑观音立像、北宋青瓷观音坐像、北宋阿育王漆塔等千余件藏品, 具有重要的收藏、研究、学术价值, 在业界产生重要影响。

温州博物馆新馆于2004年正式对外开放, 投资1.6亿元, 建筑面积有26000平方米。其中, 库房面积4700平方米, 展厅面积12000平方米, 设历史馆、书画馆、陶瓷馆、工艺馆、自然馆、临时展馆、王维新铜版画陈列馆等七个场馆。每年举办各类展览20余场, 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并于2008年3月8日实行免费开放。

二、博物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十一五”以来, 博物馆的安全工作得到持续加强, 文物藏品的保护条件和保护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文物征集工作有了明显改善, 精品展览不断涌现, 发挥了博物馆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十一五”期间, 投入文物藏品修复经费120万元, 修复出土漆器108件、书画120件、碑帖38件、文献243件;投入文物征集经费280万元, 征集文物3012件。

温州博物馆在精品文物挖掘和培育、遗产保护两方面颇具特色。该馆先后获得全国文物十大精品奖 (最佳内容奖) 、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陈列展览项目评选精品奖、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连续五年被评为省级安全示范单位。

1.深入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着力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坚持文艺工作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落实“三贴近”原则, 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 以国家级、省级重大评奖为目标, 依托温州市特色文化资源, 着力在美术、书法、摄影等领域创作一批代表温州形象、具有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文物精品, 打造“书画名城”文物品牌, 提升温州文物展品形象。以争创“书画名城”为契机, 积极开展书画宣传和普及教育, 定期举办全国性、区域性的大型书画展览或书画大赛, 提升温州书画整体水平, 并在全国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2.积极培育文化活动品牌。整合优势资源, 培育引进品牌。依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各类文化阵地, 精心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 重点扶持“温州艺术节”、“农民文化艺术节”、“广场文化艺术节”、“温州市读书节”、“温州戏曲回故里”等文化活动。组织策划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等重大主题性文艺活动。

创新组织方式, 引入市场机制。提升文艺活动的组织效率和社会影响力。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群众享受”的思路开展高雅艺术展演、展览活动, 提高演出、展览的场次、收入、档次和质量, 培育高水准的艺术欣赏、消费群体, 逐步形成高雅艺术市场品牌。

3.加强文物遗产保护。深入贯彻物质文物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和非物质文物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坚持保护文物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依法实施科学保护。继续实施温州文化研究工作, 深入开展关于温州传统文化发展的重点课题研究, 扶持一批具有重大创新意义, 对弘扬和传承温州传统文化具有重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课题。整理、影印、出版一批地方历史文献。重点抓好《温州通史》的编制、出版工作。组织好各类文化研讨活动, 定期举办“温州文明”、“刘基文化”、“温州学”等研讨活动, 提升温州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重点加强对东瓯文化的研究工作, 制定东瓯文化保护研究中长期工作方案, 推进东瓯文化保护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2009年至2011年, 温州博物馆每年遵循立足现状、把握主线、突出重点的原则, 深入细化地把宣传推广工作与馆内各项业务工作联系起来, 抓住任何可趁之机扩大宣传效应。宣传推广工作基本根据每年的宣传推广计划来实施。经过三年多的努力,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近三年, 温州博物馆先后举办了《中国玉文化展示暨新疆和田玉、翡翠精品展》、《塞外鹿城———蒙藏唐卡、岩画及历史文物精品展》、《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65周年———“海上风”书画金石作品展》、《赵孟頫<归去来辞>、<远顾帖>书法特展》、《纪念王荣年先生诞辰120周年———王荣年先生书法遗作展》、《泉州、温州盟员书画作品联展》等20多个全国优秀展览, 几乎做到大展经常有, 小展不间断, 并确保每年开展两个以上全国级的大型展览。通过近几年展览的宣传, 温州博物馆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近三年参观人数逐年提高, 三年合计240多万人, 详见下表:

为了完善温州博物馆的各项服Á务工作, 提高观众满意度, 营造一个令观众满意的游览环境和游览氛围。于2011年3月15日—6月14日, 调查温州博物馆观众。本次调查共发出《观众满意度调查表》2000份, 共收回1971份。有效答卷为1930份。在本次调查中, 对温州博物馆的整体评价感到非常满意的有1307人, 比较满意的有574人, 合计1881人, 占被调查人数的97.5%;对博物馆整体评价一般的有49人, 占被调查人数的2.5%, 不满意的人为零。

以上数据说明, 所有观众都比较满意温州博物馆的各项服务工作, 观众满意度达97.5%, 达到温州博物馆的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观众满意度达95%以上) , 但仍有部分工作需要改善。

4.温州博物馆的存在问题:一是博物馆按照完成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之外, 未能很好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特色开展多元化社会服务, 所以要转换经营体制,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 进一步提升文明服务水平与科研水平, 必须对机构及主要职能进行相应设置调整。三是随着观众量的不断攀升, 观众对展览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展馆要在软件及硬件设施上同步跟进, 引进高新技术提高陈列展览的科技含量。

三、温州博物馆创新管理的对策建议

1.体制创新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关键。提高文化创新产品的开发水平, 推动文物创意产品产业发展, 积极引入市场经济体制, 参与市场竞争是新形势下博物馆创新管理的重要举措。为此, 拟在今年上半年, 首次在中国文化产品交易会作为浙江文博产品衍生览萃参展单位, 主推瓯窑创意产品, 藏品复制品及出版图录等, 作为创新工作的尝试。

2.机制创新是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推进博物馆的建设, 结合工作实际, 将内设机构及主要职能作相应调整, 由原先的4个部门调整为现在的9个部门。分别设办公室、资产财务与产业发展部、安全保卫部、学术科研部、宣传教育部、文物征集部、库房保管部、计算机管理中心9个职能部门。各个部门各司其职, 工作分工细致, 因此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要求就更高。近几年不断从全国各地引进专业技术人员, 有考古、文物、博物馆、计算机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

3.科技创新是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重要途径。温州博物馆顺应信息化的时代, 推出新的文化服务模式, 2011年开辟24小时开放博物馆“东欧慧光———温州数字博物馆”, 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2012年温州博物馆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的重点数字化项目, 充分整合了馆藏文物资源和百度百科强大的技术力量, 共同建立的一个旨在宣传普及文博知识的数字化、立体化的权威网络平台, 是浙江省首家在百度百科开通数字馆的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2013年开通温州博物馆官方微博、微信, 提升社会影响力。采用当前最流行的JS、htm15等技术进行网站的设计制作, 开设网上360度展厅, 为观众提供360度虚拟漫游。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的基础, 收藏打造文物精品, 塑造文物品牌, 保护特色文物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国家实行博物馆门票免费政策, 博物馆需要进行改革, 引入市场机制, 通过市场营销增加博物馆运作资金来源;博物馆是高层次文化事业, 其人员素质是搞好博物馆创新管理的根本, 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 是搞好博物馆创新管理的组织保证。

摘要:一个地区的发展, 必须正确认识历史、现状和未来, 搞好博物馆的创新管理工作, 对于认识历史和现状, 促进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都很重要。文章着重论述温州市博物馆的创新管理工作, 特别是精品文物的收藏和保存, 遗产的保护,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 总结其基本做法和经验体会。

关键词:博物馆,创新管理,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温州博物馆申报材料之一

[2]温州博物馆申报材料之二

浅谈如何做好博物馆管理工作 篇9

一、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何谓“正确思想指导”, 就是博物馆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坚持尊重历史, 实事求是的思想。所谓“按文博的方针政策办事”, 就是博物馆要执行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制订的文博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国家颁布的一系列的有关法令、条例等。这是做好博物馆工作的保证。实践证明, 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博物馆事业的迅猛发展。党和国家对文物博物馆工作十分重视,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方针政策, 为文物博物馆工作指明方向。如1997年发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 (国发[1997]13号) , 明确指出:“保护和利用好祖国珍贵文物,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并就有关问题发出三点通知: (一)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物保护体制; (二) 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 切实做好文物抢救与保护工作; (三) 充分发挥文物作用,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特别强调了“要为公益性文物、博物馆事业单位创造有利于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环境与条件, 在资金上给予必要保证, 在文化经济政策上给予支持。”这些指示与国际博协规定的博物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是适应的, 也是从文物博物馆的特殊功能出发的。这些都为博物馆工作指明了方向。又如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了“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这也是文物博物馆工作的方针, 对文物博物馆工作有着长远指导作用。只有坚持这一方针, 妥善处理好保护、抢救、利用、管理几者的关系, 才能有效推动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博物馆馆长就要认真贯彻执行这些方针政策, 这是做好博物馆工作的保证。

目前, 各地博物馆均有共产党组织, 在领导博物馆工作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许多博物馆实行馆长负责制, 共产党组织仍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即对博物馆工作起监督保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馆长与党的书记应分工合作, 交心通气, 统一思想, 统一工作部署, 确保博物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对馆的重大问题, 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由集体研究决定, 切忌个人说了算。馆领导之间要互相支持、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 要切实抓好掌握政策和用人这两件大事, 防止偏离社会主义的办馆方向, 防止在用人制度上出现不正之风。

二、管理者要有较强的把握全局的能力

博物馆是一个社会性的文化机构, 这就要求博物馆必须对社会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敏感度, 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 使博物馆摆脱了纯粹的学术机构的角色。博物馆的功能是多样的, 不是单一的, 它既要配合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 也要满足基层群众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博物馆的管理者, 就要善于应变, 善于把握全局, 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 了解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群体的文化需求的流向。而且在某些时候, 还要超前, 还要引领, 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国家的政策宣传、精神文明建设, 引导社会大众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所以博物馆的管理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坚持正确的方向, 形成较强的全局意识, 保证博物馆工作的正确性。

三、提升服务质量, 重在文化普及

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后, 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叫好。但对博物馆在免费开放后努力满足观众需求、展示传播水平、增强博物馆活力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而是出现了明显的冷热不均情况——展题好、更新快的博物馆, 参观人数屡次刷新记录;另一些展览主题陈旧的博物馆, 免票以后还是门前冷落, 少人问津。看来,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改变, 大众文化设施只有主动出击, 改变观念, 切实贴近群众的特点, 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 博物馆也应积极利用馆藏文物频繁组织对外展览、临时展览, 编辑有关展览、藏品的出版物, 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各博物馆之间也应加强藏品和管理经验等各个方面的广泛交流等等, 才能切实贯彻中央和政府的要求, 发挥应有的作用, 成为群众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不然, “免票”的善举不但离推广、普及文化教育的目标相距甚远, 反而加重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负担。

博物馆免费开放, 只是一个开始。博物馆已从以往服务精英文化的定位将转向大众文化, 这有利于掌握公共资源的博物馆为更广大人民服务, 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绝不仅仅是让他们进入博物馆走马观花式地“看热闹”, 而是要逐渐培养他们学会“看门道”。免费午餐成为文化盛宴, 才是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最终目的, 这需要博物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方式和手段, 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

四、切实抓好博物馆业务

博物馆的业务很多, 主要包括文物征集保护、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项。以上几项业务工作做好了, 博物馆的功能就能得到发挥。

在文物征集保护方面, 应根据本馆的性质和任务, 尽可能地多征集文物、资料、照片, 以丰富馆藏。衡量一个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馆藏文物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重要标志。文物、图片、资料是举办陈列展览的基础, 没有文物就无法举办陈列展览, 有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博物馆工作人员要认真抓文物征集工作, 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文物, 丰富馆藏, 为馆的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基础。征集文物以后, 要切实做好保护工作, 要建立文物保护的各种规章制度, 以确保文物得到妥善保护, 让它流传子孙后代。要充分认识到, 保护好文物就等于保住中华民族的根。

要切实抓好陈列展览方面的工作。因为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 是衡量博物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陈列展览的内容充实、展品丰富、形式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意义, 那必然受到观众的欢迎, 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 从陈列展览的选题, 陈列提纲, 文物展品的遴选, 陈列展览的形式设计等, 馆长都应过问并审定, 避免在政治性、真实性等方面出问题。

在宣传教育方面, 我国已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但陈列展览这一精神食粮也可以说是一种产品, 同样要投入市场营销, 如果营销成功, 就如产品对路, 顾客满意一样。博物馆的顾客就是观众, 如果参观观众众多, 观众高兴而来, 满意而归, 便说明这个陈列展览是受观众欢迎的陈列展览。当然观众满意不仅在于陈列展览质量高, 还在于宣传讲解服务好, 博物馆宣教部的工作, 是一项重要工作, 其责任光荣而艰巨, 因它处在宣传工作的第一线, 是馆的门面和对外服务的窗口, 如果宣教部的服务工作没有做好, 观众不满意, 那陈列展览再好也收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因此馆长对宣教工作不能忽视, 而应把它列入工作议程认真抓好。过去有些馆长重视陈列部、保管部, 而轻视宣教部, 这显然是不对的。

关于科学研究方面, 博物馆的科学研究是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博物馆业务范围相关专业学科的研究、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研究和博物馆学的研究。博物馆的科学研究与科研单位的科学研究略有不同, 科研单位的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运用科学的研究, 而偏重于基础理论研究, 而博物馆的科学研究主要是联系本馆业务实际进行研究, 偏重于运用研究, 主要是为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等相关业务进行研究。历史类博物馆、纪念馆、人物类的博物馆还要结合史学的研究。一句话, 博物馆的科学研究不是纯理论、纯学术的研究, 而是联系博物馆工作实际的研究, 更注重实效性。馆长应该充分认识博物馆科研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反映一个馆的业务水平和学术地位。博物馆的专业人员有自身的业务工作, 还要从事科学研究, 确是十分艰辛的。馆长应对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志给予支持和鼓励, 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使他们多出科研成果, 以提高本馆各项业务工作的水平, 从而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五、努力培养一支思想和业务素质双过硬的人才队伍

落实任何工作, 需要系统的制度措施保障, 但关键还是“人”, 必须有“人”来做、去抓, 要做得优秀, 富有成果, 还必须要由具备过硬素质的“人”来具体实施。安全管理正规化建设, 是关系单位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更需要一支思想和业务素质都过硬的人才队伍去做。首先, 要设立专门机构。针对当前各个单位都存在编制岗位少的特点, 要采取“挤”、“挪”、“抽”等方式, 成立一个长期的固定的抓安全管理工作的专职机构, 如果一人数职, “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导致安全工作质量的下降;其次, 注重对安全管理工作人才的培养。要从战略高度考虑安全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问题, 和中心业务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起, 纳入单位整体人才建设方略, 要采取“请进来, 送出去”、自主培训、参观见学、实践锻炼、帮带指导、交流提高等方式, 加大对安全管理建设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力度;再次, 要关心安全管理队伍的成长进步。注重解决人员的实际困难和个人问题, 是保证他们作用发挥的动力源泉, 把他们的实际问题放在心里, 落实在行动上, 比文件要求、呵斥批评效果要好得多, 因此, 要在“用人”的同时, 不忘“关心人”, 以期获得安全管理建设最大效益。

新时期如何做好博物馆管理工作 篇10

关键词:博物馆,管理,文物,展览,服务

博物馆作为历史文物、标本的收藏与研究部门, 是人类进步重要的标志, 也是向社会讲述历史的专门机构, 在文化传播教育方面起着龙头的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 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这是十七大报告中的一段话, 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博物馆, 在十七大精神的引导下, 必将会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笔者认为, 目前情况下要做好博物馆管理工作, 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细化具体管理措施

对于博物馆来说, 免费开放给大众是一件好事, 但是如果管理不到位, 制度的缺失, 会导致好事变坏事。大多数博物馆都未能健全博物馆管理制度, 部分博物馆甚至未对免费开放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人流量的增加, 对于文物的保护、参展的质量来说都带有很大的压力,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很容易造成无法预计的后果。作为博物馆, 就必须有专门的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有应急处理办公室, 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由于各种情况导致的安全问题。博物馆作为文化参观的好地方, 因为其环境、条件的优秀, 也会成为群众纳凉的好地方。因为免费措施, 工作者也不可能将乘凉的群众拒之门外。一个安静的环境变成了一个喧闹的如同菜市场的地方, 也就失去了博物馆真正免费开放的目的。所以博物馆实行全面免费服务措施的同时, 也应当注重对参观者的正确引导。

二、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博物馆文物管理队伍

总体来说, 我国博物馆文物管理队伍的现状是, 多数博物馆的文物管理人员由于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所限, 充其量只不过是馆藏文物的守护者和保管者, 仅从事简单的文物摆放和文物查询工作, 既谈不上文物的鉴定和鉴赏, 更不具备研究文物和利用文物的技能与水平, 严重制约了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博物馆的对外形象。为了顺应博物馆科学发展的时代潮流, 就必须培养与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物管理队伍。其办法无非是两种:

一是邀请文物专家来馆, 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有关文物鉴定与鉴赏、文物研究和利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或者是委派文保部的工作人员到国内文物管理工作搞得好的博物馆学习考察, 与同行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 借鉴与吸收人家的文物管理先进经验, 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二是今后博物馆对外招聘工作人员时, 要重点吸收一些具备文物研究知识与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 充实到文保部工作, 从而增强与状大文物管理队伍的力量。

三、加大博物馆的宣传力度, 使博物馆走进居民的生活

说起博物馆, 大家几乎就没有多少反应, 甚至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市县的博物馆在什么地方, 更不用说去参观了。这与我们不重视博物馆的宣传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博物馆的宣传工作应当做为我们现阶段的重点。首先, 博物馆不仅应该关注博物馆内部建设, 也应该组织起来, 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博物馆整体形象和博物馆资源信息的社会传播, 真正将文化遗产信息传播作为博物馆的主要职能之一, 将传播工作作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次, 博物馆可以通过印发宣传册的形式, 把自己推介出去。在宣传册上要在最显眼的位置印制博物馆的外观、地址, 还要把馆内最具特色的文物集中介绍。第三, 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 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页, 并把网址做广泛的传播。还可以在网上和访问着进行交流, 以此扩大影响。

四、不断充实展览内容, 提高展览水平, 丰富展览活动

一方面创新展览内容、创新陈展手段, 努力提升陈列展览的文化和科技含量, 进一步加强陈列内容设计和展陈手段的研究, 增强展览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突出观众与展览、观众与博物馆互动参与的重要性, 力求资源性展览向需求性展览转变, 改变过去那种严肃的灌输面孔, 把观众的参观活动有效地变成一种交流、娱乐活动。通过实施陈列展览的精品项目强化精品意识, 在本馆打造有特色的精品展览;另一方面要加大展览交流的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平台, 积极请进来、走出去, 形成博物馆展览文化的交流和互动, 以保证免费开放后的博物馆使公众真正享受到雅俗共赏的文化大餐。

五、打造学习、休闲、娱乐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

博物馆服务社会的能力不仅反映在陈列展览中, 也反映在建筑、环境、服务等方面。博物馆是一个向全社会开放的旅游景点, 它提供给社会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课堂, 一个舒适宜人的休息场所, 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 步入这里, 在娱乐中受教育, 在休闲中长知识, 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 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免费开放以后, 博物馆迎来了更多的观众, 打造学习、休闲、娱乐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是未来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和客观要求。

1. 馆区内外的绿化。

环境绿化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单位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没有高标准的园林绿化, 就没有完整的博物馆。园林绿化对馆区建筑起到烘托、协调、装饰作用, 对环境的改善起到促进作用。作为一个现代博物馆, 从馆区园林规划到布局, 到各景点具体安排以及每株花草树木的养护管理, 都有较高艺术要求。建造公园式博物馆外环境, 需要在馆区广植各种树木、花草, 达到“三季有花, 四季常青, 芳草满地, 春色满园”的绿化美化标准。这样既改善了馆区环境, 又对噪音、灰尘、有害气体等起到屏蔽作用。展厅内适宜摆放盆栽植物, 使得观众的视觉疲劳得到休息, 情绪得到调节, 以便更有兴致继续参观。

2. 服务设施的完善。

服务设施包括停车场、摄影部、食品部、餐饮部、医务部、咨询处、寄存处、纪念品商店、休息厅以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开设一些有益有偿服务和多种经营, 为观众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取得经济效益。观众在参观中进行购书、资料片、纪念品等方面的消费, 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 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

3. 服务理念的更新。

服务是博物馆的人格品牌, 一定要把观众满意作为博物馆永远的目标。讲解员、咨询员等直接接触观众的一线人员是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纽带, 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博物馆的公众形象, 也关系到观众的参观心情。培养文雅大方、和蔼可亲的风度, 树立热爱观众, 真诚为观众服务的意识至关重要。推广文明劝导语, 拉近观众距离, 对于爱护文物、花草、公共设施的告诫可采取人性化的语言。避免古板、生硬的语句, 如严禁、禁止、违者罚款等, 可以改成委婉的言词。在石雕前可以看到“自然风化难免, 人为损坏需防”这样的话语使观众得到尊重, 宾至如归的感觉。

综上所述, 博物馆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博物馆事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我们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文物保护法》为武器, 抓住发展机遇, 积极应对挑战,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努力开创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田琳琳.博物馆的现代化科学管理[J].黑龙江国土资源.2007 (12) .

[2]杨小花.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博物馆工作[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 2011 (08) .

博物馆工作 篇11

费利科里馆长是由总理伦齐亲自任命的,负责恢复卡塞塔皇宫的地位,以作为本国的凡尔赛宫。但是由于费利科里工作太过辛劳,引起了工会的不满。

目前,费利科里馆长成为意大利三个工会的重点批评对象,他们投诉他经常晚上熬夜加班,并且不通知其他工作人员。工会在2月下旬写给文化部长的信中表示,费利科里的行为会“将整个工作体系置于危险之中”。

现年63岁的馆长承认自己每天工作12个小时,但是对那些反对改变意大利博物馆工作效率低下现象的人颇有微词。他告诉意大利《晚邮报》,真正的危险是包裹在旧系统中的利益。他还表示,他想念他的妻子,他的妻子一直留在他的家乡博洛尼亚,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一个“从事着巨大挑战的负责人”。

对此,意大利总理伦齐在他的脸书上失望地表示,让一个专家去管理文化遗址是可笑的。工会投诉费利科里馆长,但他是经过国家选取程序由政府选出的,工会应该意识到时代潮流已经改变了。他表示,费利科里馆长只是做了自己的工作,“我们都支持他”。

(据环球网)

博物馆工作 篇12

一、市场经济下更应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力度,也是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为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提出来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充分认识新世纪、新阶段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文物作为历史物质遗存,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的重要见证。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加强文物的保护、科学利用和管理,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当代的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对推动科学研究、促进经济发展同样也有着重要作用。文物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使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文物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还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欣赏历史文物,游览名胜古迹,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渴望。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科学合理利用好文物不但能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还能陶治情操、增强艺术签赏力、丰富历史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充分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这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二、市场经济下博物馆工作中文物保护的工作重心。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就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这个方针是贯穿文物工作的一条主线,也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准则。

第一,要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对文物的合理利用。文物是先祖们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我们必须一代接一代永远把它保护好。把文物本体及原生环境的保护、保存放在首位,这也是文物事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文物不复存在,何谈其它、何谈利用。保护文物和科学利用文物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有效地保护好文物,才能为科学利用创造必须的前提,而合理的利用又能促进对文物的更加有效保护。

第二,市场经济下加强对田野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是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重心。田野文物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历史文化奇葩,历经千百年风雨留传至今,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把田野文物有效的保护与利用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长期受自然界风吹、日晒、雨淋的碑刻古墓等文物更是重点保护重心,如江苏东海县的尹湾汉墓群就是典型的田野文物,其出土的大批文物如:木牍、竹简、玉器、铜器更是震惊中外考古界。东海县博物馆珍藏的大贤庄旧石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陶器,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物都是典型的田野出土文物,有着极高的研究与历史文物价值。所以,田野文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既能产生社会效益,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人文资源,如:它的宣传教育功能、在精神文化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特殊作用,所以在社会的发展中,更应加强对其的保护作用,只有保护好才能利用好,更应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心。

三、市场经济下加强“人为防范”是文物保护工作中另一工作重心。在“人为防范”方面,在社会基层以宣传文物保护为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挥广大群众在保护市场、打击犯罪方面的巨大作用,做到“守土有责”着眼“不留后患”。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网络、减少一切人为因素的破坏。开展打击破坏田野文物的专项斗争,利用宣传车、广告、电视、普法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团结起来的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基层群众同破坏文物的坏分子作斗争,把爱护保护文物成为基层群众的自觉行为。同时,在地方基层定期组织策划“全民文物保护活动日”,以此来提高全民对文物保护的意识。

上一篇:地理学教育下一篇:考试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