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博物馆设计

2024-08-26

上海电影博物馆设计(共15篇)

上海电影博物馆设计 篇1

中国电影的前世今生之上海电影博物馆

历经5年多时间筹建的上海电影博物馆最近也是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上海电影博物馆是由德国一间从事设计和建筑业的COORDINATION ASIA公司所建造,将独特概念的设计融入到上海电影博物馆中,从而呈现出了从1896年开篇时代到如今3D电影的点点滴滴,这也将会在人们心中提升电影产业价值的感知力。

上海电影博物馆现在的地址正是原上海电影制片厂。总面积约有15000平方米,坐拥4层楼层,有超过70多个互动装置以及3000多件历史文物展品,记录了中国电影的前世今生。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COORDINATION ASIA当初打造这间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是继承传统以及分享故事的社区,以互动和对话为推动力的博物馆体验环境。也就是说你除了通过部分展厅了解历史的背景下亦可以将自己融入到电影中,人们可以参与电影的制作工程,这里面包括了动画、后期、声效以及现在录播等工作室,让你了解到一些电影的制作流程,从而更加对电影有个清晰的印象。当然光是通过图片和文字也许你没法真正意义上的了解,所以如果对中国电影的历史与文化感兴趣的朋友,还是亲自去上海电影博物馆体验一番其中的乐趣吧!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上海电影博物馆

地址:中国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595号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售票)周一闭馆

知识就是财富 文章出处 NO:20***3 http://23.88.65.155

上海电影博物馆设计 篇2

项目面积:15000平方米

完成时间:2013年6月

项目坐落于上海繁华市中心徐家汇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旧址上, 新的电影博物馆坐拥4层楼层, 有着超过70多个互动装置以及3000多件历史文物展品。在逾15, 000平方米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内, 与参观者共同分享了上海电影业从传奇的1896开篇时代直至今日3D电影风靡一时的点点滴滴。

新的电影博物馆坐拥4层楼层, 有着超过70多个互动装置以及3000多件历史文物展品

协调亚洲 (COORDINATION ASIA) 设计工作室创造了上海第一家电影博物馆, 一个拥有15, 000平方米容纳了生动的上海电影故事的互动展示景观。

不同于其他任何形式的博物馆, 电影博物馆将人们的个人生活与记忆联系在了一起。在艺术总监迪尔曼·图蒙的指导下, 协调亚洲为新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创造了一个以互动和对话为推动力的博物馆体验环境, 它将参观者于上海电影的故事中变成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在逾15, 000平方米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内, 与参观者共同分享了上海电影业从传奇的1896开篇时代直至今日3D电影风靡一时的点点滴滴。坐落于上海繁华市中心徐家汇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旧址上, 新的电影博物馆坐拥4层楼层, 有着超过70多个互动装置以及3000多件历史文物展品。作为这座城市的第一个电影博物馆, 它将成为上海电影在国际影坛占有一席之地的巨大助力, 同时也帮助将对电影的产业价值的感知力提升到了全国范围。

在真实的录音棚中为经典的译制影片配音, 行走在如仿如现实的上海南京路摄影场景中, 亦或是在“灯光地毯”上过一回明星瘾, 千万虚拟粉丝和摄影师的闪光灯试图捕捉刚刚经过的“明星们。在上海电影博物馆, 参观者成为了电影中的一员, 并被邀请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整个融入到电影世界的关键概念成为了贯穿上海电影博物馆的主线, 以国际化的新文化热点吸引力结合一定的本土特色, 将历史文物与周围的互动环境无缝地衔接在了一起。

博物馆的参观者能在此邂逅瞻仰上海电影史上最为著名的面容和地区, 更能前所未有地近距离接触电影名人与电影场景。4D相册承载了电影人的记忆与人生故事, 同时也展现了电影如何慢慢渗透并注定成为了上海这座城市每日生活中的一部分。上海曾经最成功的电影制片厂在馆中通过文物与多媒体相结合的形式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参观者面前。

展厅中的亮点之一便是对这些“梦幻工厂”所获得的成就的惊鸿一瞥。一个50米长的互动电影“河流”展现了自1949年至今的电影岁月。通过“触摸, 开始互动”装置, 参观者可以垂钓“河流”中的影片进行深入了解。上海电影的成功故事和文化重要性通过荣耀时刻以及众多的奖杯得以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一首起初被用于影片《风云儿女》插曲的曲子最终成为了中国的主旋律, 通过结合了声效, 实物、视频资料, 以及艺术化装置的歌词, 再次呈现了这首经典曲目。

新的博物馆不仅仅是“历史的殿堂”, 它同时通过全套装备的实时现场工作室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当今以及未来的电影产业现状, 在这些工作室中, 参观者可以体验参与一些电影制作的流程。专业的动画工作室, 后期制作工作室, 声效工作室以及现场录播工作室带领参观者了解了电影产业中运用传统技艺以及现代数码科技为银幕创造新篇章的流程及特色。新一代的电影参观群体在此能体验上海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 以及为这个城市所创造的灿烂光辉的明日。

中国电影博物馆设计探讨 篇3

关键词:电影博物馆;设计;研究

电影和建筑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一个话题。对于中国电影博物馆这个十分特别的项目来讲,建筑设计必须把握好文化性和娱乐性之间的平衡性。要求设计多种通俗并且具有娱乐性的基本建筑,最后在其中衍生出具有艺术性和大众性相结合的电影博物馆。下面将对我国电影博物馆的设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电影博物馆设计原则

设计方案由四周场地和环境还有电影艺术等特点当做是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借鉴多种大众化的通俗意象等设计元素,将建筑和电影经理融入其中,进而给参观人员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设计师应该借助电影这种特别的主题,代表了对艺术和娱乐以及虚拟和现实,还有大众文化和严肃作品等这些问题的思考。针对环境和主题特点以及地区文化还有建筑穿入同,电影博物馆这项建筑应该具有两极化的尺度特点。由概括这种方式在整体方面得到气势以及纪念机制,并且由图案和装饰性的细节展示出贴近生活的一方面。

建筑与室内的设计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设计者应视它们为一个整体,且拥有相同的设计主题,这是设计的基本原则。博物馆的设计有着一个循序渐进的流程,在这过程中,设计师应满足室内与室外设计相辅相成设计要求以及具有相同的设计风格。其中在色彩、形式、材料等方面的使用上也要连贯、相互呼应。此外,博物馆设计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确定主题后,以此来慢慢展开,在不同时期,其空间性格和尺度特点也会做出一定的改变。

设计应该由简单到复杂,从视觉特点及形式感到复杂的空间结构。对于普遍化和平面化设计语汇当中慢慢加入空间方面的表现。电影博物馆设计应以所在的场地作为一种素材,以此作为切入点,来表达建筑的潜在意义。场地对于建筑的作用既有限制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场地的某种隐藏的信息给予设计者灵感,对于电影博物馆的整体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电影博物馆的具体设计

电影博物馆首先由一个尺寸较大的屏幕面对来访人员,一排角度逐渐征稿的幕墙以及框架横亘在广场上面,使其形成一个十分宽广的空间视觉界面,使用通俗并且具有一定表现性的方法对于建筑的存在感进行展示。基于此将前面和后面两个空间分开,并且穿过墙体片段多个地方缝隙之间的相互渗透,让参观人员能够自主选择从哪个地方穿过,这种方式能够打破传统一个主要入口的方式,反应出进入影院后的经历也有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使用独立的屏幕墙系列,加大了空间的层次,并且给博物馆前面的空间提供一个特定的外部环境,拥有较多功能的室外广场能够给进入博物馆提供一个缓冲的作用。

掩映之后的建筑主题表现出类似于黑盒子的外观,和电影制作和展示的过程产生对应的联系。这个黑盒子采用穿孔金属板当做是外面的装饰,以不清晰和空洞的表皮方建筑具体体谅更加难以琢磨,进而使其看起来更加神秘。和影艺有关的星意向直接导入到设计语言当中,建筑外面的装饰主要选择书中几何形穿孔的图案,通过随机组合的方式,在远处观察似一颗颗星星,而在近处观察则各有各的形态。采用普通工艺品和波普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让建筑更加具有大众艺术特点。

电影博物馆内外之间的沟通大部分是利用屏蔽和过滤以及遮挡等途径由间接的方式去完成,进而能够形成一种封闭式的外观特点,能够将建筑气势以及电影主题充分的表现出来。

设计当中还有一个要点就是自然光线和人工光线的使用,建筑虽然由黑色和白色以及灰色当做是主要颜色,特意避开色彩采用传统的方式出现,在外面进入的自然光以及里面的人工光线将会成为色彩的载体。在四个方向的入口处以及建筑里面的公共空间分别设置一片巨大的彩色玻璃,外部光线把红色和黄色以及蓝色和绿色的光带入到这四个功能区域中去,进而使建筑有一种超现实的感觉。

采用建筑材料方面一样能够将设计者对于电影主题的了解和解析。建筑内部以及外部的所有装饰均使用人造的材料,按时电影世界里面再造所具有的真实特点。还有相同的理念在内部以及外部景观处理方面也明显的反应出来,建筑里面的空间一般不加入自然绿化,只在东面休息的地方由实际植物和人造植物混合办法,将绿意引入其中。

建筑外围的绿化建设不仅能有效第衬托建筑的整体效果,其更重要的作用是表达了建筑设计中的一种理念,它其中所隐含的是自然界植物旺盛的生命力,超越了绿色本身带给人们的观念。

其设计的整体效果还难以达到我们对博物馆设计的要求,照明设计和标识系统作为博物馆环境的重要构成元素,它们的设计仍然是传统设计的鸡肋。在现实实际中,尽管这两项都

都经过专业的精心设计,但最终无法得到博物馆应有的重视而被浪费。由此可见,展览设计行业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时代。此外,电影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和建筑设计缺形成强烈的时代反差,故设计者坚持在目前中国现有条件下建筑先行的设计策略是正确的。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中国电影博物馆设计原则和设计的进一步解析,使我们了解到对于中国电影博物馆这个十分特别的项目来讲,建筑设计必须把握好文化性和娱乐性之间的平衡性。要求设计多种通俗并且具有娱乐性的基本建筑,最后在其中衍生出具有艺术性和大众性相结合的电影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不仅要体现出电影主题,同时还要体现出博物馆的应有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电影博物館的设计,在设计手法方面进行创新,遵循设计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我国特色的电影博物馆。希望通过本文对电影博物馆设计原则以及具体设计的进一步阐述能够给电影博物馆设计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巍. 中国电影博物馆展示设计及多媒体应用的几点思考建议[J]. 大众文艺,2012,06:79-80.

[2]胡晓云. 让观众耳目一新——访上海电影博物馆总设计师胡晓云[J]. 东方电影,2012,10:142-145.

上海自然博物馆 篇4

虽然,上海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如:东方明珠、黄浦江、外滩、徐光启故居、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等等,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海自然博物馆。

那天,我们一早起床,虽然我有点发烧,但还 是坚持要去,妈妈拗不过我,就同意了。我们乘着地铁赶往上海自然博物馆,一路上有说有笑,我和小伙伴们讨论着待会儿可能会看到哪种动物的标本。

终于到达了我心仪已久的上海自然博物馆,进入博物馆的大门,我好像闻到了一股科学的气息!我们先来到第一层,看到了一些恐龙的骨架,让我感觉有点毛骨悚然,于是我就转移视线,将视线挪到动物标本上。看到鸟类标本的时候,简直惊呆了,它像真的一样,我好想去摸摸,但是标本前的指示牌上写着:珍惜标本,请勿触摸。我也觉得应该做到这一点,所以我要求妈妈帮我拍照,留下这美好的瞬间。

我一步步往前走,看到了许多的标本,直到走到猛犸象骨架前,我停下了脚步,仔细观察。猛犸象的身躯高大魁梧,嘴边有两根长长的尖牙,像致命的武器。我曾经在《大侦探》的电视栏目中看到过关于猛犸象的起源于灭绝,对它非常好奇,今天我终于看到了猛犸象完整的骨架,还 真是不虚此行啊!

然后,我又去参观了二楼和三楼,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不同动物,有狼、熊猫、大象、鹿、老虎、豹、蜥蜴、彩蝶……还 有些我没见过的动物,真是大开眼界呀!最后我们还 去看了3D电一影,有许多特效,太刺激了!我恨不得再去看一遍!

2012上海知青博物馆 篇5

2010年9月26日上午8:30分我准时到达莘庄地铁南广场莘海线汽车站,在那里一直等到9:40李绍堂才到,我们只好乘10:00的莘海专线,11:30到达海湾旅游区。下车后我们先去了车站对面的东海观音寺,拜了观音菩萨。11:40我们走进海湾园,直接去了知青博物馆,进了知青博物馆,首先看到当年我们离开上海的时候在彭浦火车站上的景象:大红标语写着:“热烈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干革命”,穿着绿军装的知识青年们在车门口挥手,家长在站台上挥手,左面的墙上有上海各中学的校名,可惜我没有找到当年的青浦城厢二中。博物馆的前言写着:“有一百二十多万知青上山下乡,是上海社会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史无前例的现象。人们对它议论,总结,探讨,反思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广大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们,对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更是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形成一种挥之不去的特殊情结。”在前言的旁边有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数及分布图,由于没有开灯,就没有看到具体的人数。我们走进第一部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看见上海知青到江西共青城垦荒时获赠的锦旗,看见上海知青和毛泽东主席在一起的照片,我们走进第二部分广阔天地难忘岁月看见上海知青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蜡像,看见知青奖状墙,看见知青生活场景实物展示,知青们把珍藏了近四十年的珍贵藏品捐献给了知青博物馆。这些捐赠物品都是知青们当年生活、学习用品和劳动工具,有洗脸盆、搪瓷杯、棉大衣、皮帽子和蒙古袍;有镰刀、斧头、坎土曼;有书信、日记、奖状、边境证和火车票;有下乡 通知书、《农垦报》的创刊号、《第二次握手》的手抄本、和疯狂年代的标志物品红袖章;有来自新疆和延边的印着汉语和少数民族两种文字的结婚证,有来自云南盛满了知青血汗的割胶杯,还有大量的纪念画册、知青书籍、回访第二故乡的录影光盘和百人签名的巨大横幅,催人泪下的老照片更是多得数不清,我看见知青捐赠的江川农场父老乡亲们赠送的象征知青精神的“青铜孺子牛”以及印刻1000多名江川上海知识青年“孺子牛纪念碑”的铜器铭文,黑龙江知青孙钜捐赠的照相机以及放大机等摄影工具,知青刘德保捐赠的电影放映机,知青捐赠的手扶拖拉机,黑龙江北安农场知青捐赠的碑石:知青精神永志不忘!上了二楼展厅我们走进第三部分文化大革命的上山下乡运动看见上海知青在广阔天地英勇献身的尾山农场七英雄、黄山十一烈士、金训华烈士、傅国资烈士等事迹,看见江西知青,原上海延安中学68届高中柏万青、毕东杰夫妇的事迹,上海咸家三胞胎姐妹的事迹,被誉为“火凤凰”的蒋美华是黑龙江知青熟识的救火英雄,当年她在一场与大火的搏斗中,用自己柔弱的双手托起被烧塌的房樑,保护了国家财产,并使二十余位战友逃离火海,而自己却被无情的烈焰吞噬了头部和双手,昏倒在火场上。虽经农场、齐齐哈尔和上海市瑞金医院的全力抢救,她活了过来,却被严重毁容,双手致残。然而,这位坚强的姑娘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伤残、劳动、生活,乃至下岗的重重困难,依然如塔如炬,挺拔如松,精彩耀眼等等,这不是一只普通的哑铃,它重达25公斤,市面上从未有过如此沉重的哑铃;它看上去粗粗糙糙,透过锈迹可以看出唯有抓手处曾被磨光过。它的主人,是一位黑龙江兵团战士、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的上海知青。在那文化凋零的年代,哑铃的主人面对枯燥乏味的生活,利用连队废弃的旧钢铁,自己动手锻造出了这个超重量级的哑铃,在繁重的劳动之后坚持锻炼身体,并在返城时把它带回了上海。从1969年铸造出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远渡重洋,二十多年来这只哑铃每天都陪伴在它的主人身边,它上下翻飞使主人练就了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这位可敬的知青战友虽然客死他乡,同是知青的妻子于洋女士把这只哑铃视作丈夫最珍贵的遗物一直留在身边,睹物思人情意缠绵。当她听说上海要建知青博物馆,趁女儿归国探亲时,同女儿商量后忍痛决定将哑铃捐赠给知青博物馆,她们说:“也许这才是它最好的归属。”走进第四部分知青情结永志难忘,看见了1977年高考场景的再现和1977年高考准考证等实物,1987年知青作家叶辛和贵州青联领导向当时的省委书记胡锦涛汇报工作的照片等。还看见新疆知青林、黑龙江北安知青石以及知青回报和回访第二故乡的图片和资料……。总之我们所见到的都是以前见过的东西,看了以后就勾起我们知青年代生活的回忆,最后我们在一排模仿当时火车车厢的座椅上休息了一会就出了知青博物馆,在博物馆门口我们拍照留影。然后到莘海线汽车站,李绍堂打算吃方便面,五元一盒。我觉得不好,后来由我请客在车站小饭店吃了便饭。下午13:30我们又来到“海上名人纪念园”,纪念园是艺术化的陵园,其中有张闻天.郭沫若.陶行知.萧乾.蔡锷.冯玉祥.李德全.老舍.小白玉梅.邱岳峰.陆星儿.张宏根.张克侠.叶圣陶.等等知名人物,我还看到了许多知名的艺术表演家,影视界的名人等等。14:40我们来到海湾园“知青广场”,知青广场位于上海奉贤海湾旅游开发区内,南临秀丽的杭州湾,东侧是国家森林公园,碧海金沙近在咫尺,在这样的一条黄金海岸线上,与沸腾的奉贤海湾那旖旎的风光景致相毗邻的,是知青广场。那里有“青春祭”大型雕塑、金训华烈士雕塑、亡故知青纪念碑等。还有“青年号”火车头及车厢,我们分别在火车头前拍照留影。最后来到海湾园“知青广场”的“知青墙”。知青墙上主要内容为叶辛写的前言,上海知青全国分布图,知青的战斗经历等,知青墙下有许多知青生活经历的塑像和知青的脚印。下午15:30我们离开海湾园,直接去车站回上海,结束了上海奉贤海湾一日游。最后,我建议没有去过的知识青年们有机会还是值得一去的。交通也很方便,你可以乘莘海线(莘庄地铁南广场)公交直抵.近有观光旅游、亲近海水、品尝海鲜等休闲活动的地方。也可以乘地铁8号线到航天博物馆站下,公交---海湾3线到滨海古园站,或者航天博物馆站下换公交---沪海线坐到底。

自驾车交通指南:卢浦大桥——浦星公路到底——海湾旅游区(碧海金沙水上乐园)——金汇塘路(向西)——海湾旅游区(渔人码头景区)

联系方式:haiwanyuan@126.com(知青广场专用邮箱)

联系电话:57120000-8019 ***

2015上海犹太难民博物馆 篇6

2015年4月17日 晴

今天午餐后我坐190路在中山公园换13路到提篮桥。下车后我走到位于黄浦江畔的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147号的上海监狱陈列馆。提篮桥监狱是一座著名监狱,因其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号称“远东第一监狱”。提篮桥监狱南面的正门位于虹口区长阳路(原名华德路)147号,北面的围墙紧邻昆明路,西侧是舟山路,东面靠近保定路。提篮桥监狱是由10余幢楼房组成的建筑群,始建于1901年,启用于1903年5月,后经陆续扩建、改建,直到1935年才形成如今规模,并使用至今。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先后投入300多万元资金,将提篮桥监狱一幢6层高的十字监楼改造为上海监狱陈列馆。陈列馆于《监狱法》颁布实施五周年之际的1999年12月29日正式开馆。2013年05月03日国务院将这里定为在上海不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门卫告诉我参观上海监狱陈列馆必须团体预约,于是我就来到位于虹口区长阳路62号(原华德路62号)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门票每人50元,老人40元,有中、英语专业讲解员全程陪同。犹太难民纪念馆由摩西会堂旧址和两个展示厅组成,是“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见证和纪念犹太难民在上海这段历史。1933—1941年,上海总共接纳了近三万名为逃离纳粹的屠杀和迫害而从欧洲来沪的犹太难民,为他们撑起了一艘“诺亚方舟”。在虹口提篮桥地区的“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中,曾生活着近两万名犹太难民,他们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共渡难关。至1945年战争结束,大 多数犹太难民得以幸存。“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现仍较为完好地保存着当时作为犹太人居住区时的风貌,是中国境内唯一一个能够反映二战时期犹太难民生活的历史遗迹。在专业讲解员陪同下,首先参观了摩西会堂旧址。摩西会堂旧址是上海仅存的两座犹太会堂旧址之一,1928年由俄罗斯犹太人修建,二战期间是在沪犹太难民们经常聚会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2004年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在1994年参观时留言感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上海人民卓越无比的人道主义壮举”。2007年3月,虹口区人民政府依据从档案馆发现的原始建筑图纸斥资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摩西会堂旧址现已恢复为1928年作为犹太会堂时的建筑风貌,内部结构也根据图纸进行了调整,此建筑图纸的复制品现被安置于一楼。三楼设有游客签名仪、犹太难民数据库和视频节目等。接着参观二号展示厅,它于2007年底完工,共展示图片140余幅,并在上海首次运用了多幕多媒体播放系统。内容丰富的短片配合情景雕塑、圆雕和油画等艺术品,生动再现了犹太难民在上海的这段历史,此外还展有难民护照和上海犹太早报等实物复制品、刻有拉宾题词的大型石片等。历史学家和艺术家的携手努力,使这一展厅令观众流连忘返。然后参观三号展示厅,它于2008年5月完工,经常有各种主题新颖的展览在此展出。专业讲解员最后推荐我继续参观霍山路、舟山路建筑群,他告诉我霍山路71—95号、舟山路1—81号是于20世纪20年代末建造的欧洲古典风格毗连式建筑。二战时因犹太难民的集中居住使其成为充满异国情调的商业中心,热闹非凡,有“小维也纳” 之称。美国前财政部长、现德国柏林犹太博物馆馆长麦克·布鲁门撒尔曾在舟山路59号亭子间居住。于是我在院内拍了几张照片,16:20我走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沿舟山路朝南一直走到霍山路,前往霍山公园。

私人博物馆兴起上海 篇7

这两年来,我的推荐名单有了变化,增加了好几个新选项。比如,由世博会英国馆改建而来的龙美术馆、位于浦东的喜马拉雅美术馆、以印度尼西亚华裔收藏家余德耀命名的余德耀美术馆。

这些私人美术馆的兴起,改变了上海的城市艺术生态,让这座亚洲大都市在全球艺术版图上,有了更多的“个性”。

对很多西方旅行者而言,一座城市常常是由它的博物馆来定义的,而这些博物馆中,必须有一些非公立的、具有自己独特长处的私立馆(很多这样的博物馆也是著名的建筑地标),方能显出这座都会在艺术方面的全球化和多样性。

比如美国纽约除了有众所周知的大都会博物馆,还有创立于1937年、以收藏现当代艺术品著称的私立古根海姆博物馆。这座由美国建筑师弗兰克·赖特设计的博物馆是一座让人惊异的简洁白色螺旋状建筑,与周围的曼哈顿写字楼和传统博物馆风格迥异,辨识度极高。

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交易中心在香港,艺术家则相对聚居于北京——私人博物馆在上海的兴起,使这座自近代以来深受中西方艺术熏陶的大都市,具有了艺术界的新地位。

我曾经带美国来的朋友看过中国年轻艺术家徐震在龙美术馆的个展,把东方佛像和希腊雕塑嫁接在一起,想象力和震撼力不亚于我在西方看过的任何优秀的现代艺术展。

更重要的是,那是一个工作日的下午,身边看展的人依然川流不息,有一些中老年人,更多的是年轻人。中国日益富裕的中产阶层,对艺术鉴赏的兴趣和对艺术品的需求日渐增强,这是上海私人博物馆得以兴起的最重要原因。

这个阶段,西方也曾经历过。有统计数据显示,西欧大约每5万人口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而中国目前平均每60万人才有一座博物馆——差距明显,但机遇也是显而易见的。

英国创意产业评论人菲利普·多德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博物馆时代”。他的估计是,大约还需要30~50年的时间,中国就可以建立起一个类似西方、比较成熟的“博物馆系统”。尽管这听起来像是很长时间,但已经比西方同时期的速度快了许多。

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上海就会有自己的“古根海姆”,私人博物馆聚集的徐汇滨江区域,也将成为下一个“博物馆大道”。

参观上海汽车博物馆作文 篇8

在一楼“历史馆”内,我们了解到最早人类对汽车的研发是从一个木轮展开想像的,之后木轮演变成了手推车、马车的车轮,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汽车诞生在1886年,它由卡尔﹒本茨制造而成,以汽油为能源,这辆车样子很简单,没有车顶蓬,只有一张长凳摆放在三个大金属车轮上,类似前不久,我去乡村游玩时所看见的三轮摩托车。但是从19开始,汽车的外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模样十分好看,19福特(model s)、1934年帕卡德(super eight)、1935年劳斯莱斯(phantom‖)……引得参观的小朋友、家长各个掏出相机、手机,“喀嚓、喀嚓”拍个不停,嘴里还不断发出“哇!”“太漂亮啦!”的惊叹声。

历史馆、珍藏馆和探索馆展区参观结束后,场馆老师为我们带来许多奇趣的汽车知识。我最喜欢“肥皂盒汽车大赛”,这场比赛要求参赛选手设计千姿百态的没有发动机的车辆,并驾着自己的坐骑从斜坡上疾驰而下,评委将根据参赛车下落时的速度、造型和人气来进行综合评判。

上海自然博物馆周记400字 篇9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我和妈妈来到了上海自然博物馆。

进了大门,我们来到了第一展厅,地球的演化。从几亿年前的细细菌、单细胞生物,再到今天的高等动物,就有两亿多种。

出了第一展厅,我们又走了2分钟,来到了第二展厅――海洋世界。

其中包括了著名的脂鲤鱼,八爪鱼等鱼类。

然后,我们向前走了一会儿,到了第三展厅――热带雨林。

雨林中很多巨大的树木,有的甚至高达100米。不仅如此,这里还有许多动物:蛙、鸟、鱼、虫、一应俱全。置身一片绿色中,感到身体格外的舒服。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第四展厅,极地生物。

在白雪茫茫南北极,风雪交加,看上去毫无生机。真的吗?不,不是的,在冰下,雪中常常藏着各种生物。比如:北极熊、一角鲸、海象、企鹅等不相同的`物种。不过,它们都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有厚厚的脂肪或皮毛,使它们能在冰冷的地方顽强的生活着。

逛电影博物馆 寻南通元素 篇10

赵丹的两件夹克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致力于介绍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以及电影科技博览。目前馆内收藏电影拷贝、手稿、电影海报和电影器材等珍贵藏品3万多件。

在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官网上,有八件藏品从众多藏品中脱颖而出,被列入“馆藏精品”。它们分别是:郑正秋从事电影创作时使用的书房,德国产35毫米手摇无声电影放映机,任庆泰70岁时拍摄的照片的金属底板,韩尚义设计的影片《林则徐》设计图,上影厂拍摄的影片《聂耳》中的服装,《延安与八路军》影集,DLP数字电影放映原型机及其数字微镜晶片,影片《乌鸦与麻雀》中的服装。

值得骄傲的是,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八件馆藏精品中,就有两件与南通籍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丹密切相关。一是影片《乌鸦与麻雀》中赵丹饰演萧老板时所穿的美式夹克,二是影片《聂耳》中赵丹饰演聂耳时所穿的皮夹克。两件藏品均陈列在电影博物馆12厅。

《乌鸦与麻雀》拍摄于1949年,其制作跨越了两个时代,影片拍摄经历了极其尖锐的斗争,1950年初得以上映。《乌鸦与麻雀》被许多外国影评家评为“值得和世界优秀影片一起展出的影片”,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凭借影片中塑造的经典银幕形象,赵丹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1995年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男演员奖。

影片《聂耳》是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音乐家传记片,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主演赵丹以对时代和人物的理解、体验和激情,再现了人民音乐家聂耳的形象,“以一个人表现了一个时代”。1960年,该片曾在捷克斯洛伐克第12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传记片奖。

“影片中所穿的该服装符合当时时代背景,衬托人物性格,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这是赵丹的两件衣物入选馆藏精品的重要原因。

朱今明的摄影创作

上海电影博物馆位于上海电影制片厂原址,四层楼共1万多平方米的展厅,收藏有3000多件展品。

从上海电影博物馆官网可以看到“馆藏珍品”的基本信息,分为经典馆藏、大师手迹、剧本文献、影人影品、电影技术、经典道具六大类。其中包括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各类剧本一套,《南征北战》电影道具手枪和望远镜。这两部电影的摄影师正是南通人朱今明。

抗战胜利后,在周恩来的指示下,朱今明与阳翰笙到上海建立昆仑影业公司。《一江春水向东流》便是该公司在1947年摄制。影片在1947年10月在上海公映后反应极为热烈,出现“成千万人引颈翘望,成千万人踩进戏院大门”、“满城争看一江春”的壮观景象。影片连映3个多月,观众的人数达70多万人,创下解放前国产片的最高上座纪录。

解放后,朱今明参与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筹建,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总摄影师。电影《南征北战》由上影厂摄制于1952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军事影片。据相关资料记载,在拍摄一个战斗场面中,成荫导演希望能在一个连续性的画面中,既看到我军英勇奋战的气势,又看到敌人溃不成军的惨状。为了达到银幕效果,朱今明亲自动手,设计制作了一台木制升降机,当时没有机械设备做车轮,他就用一个大树墩代替机座。我国电影史上的第一台升降机就是这样诞生的。

评论认为,《南征北战》中,“抢占摩天岭、凤凰山总攻两场大戏,在当时技术条件很差的情况下,空间纵深镜头运用得相当成功,体现在画面上的战争气势十分壮观,是新中国电影表现战争大场面的经典段落。”

朱今明曾经说过,“摄影创作不是工匠,要參与艺术创作。摄影师是影片的主要创作者,应对艺术负责。”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陆川捐赠的坦克

电影传奇馆是国内第一家私人电影博物馆,由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创办,位于北京市怀柔区。

电影传奇馆可参观、可体验,电影藏品丰富:收藏拷贝1000多部,放映机160多种,摄影机40多种,海报上万张,公开展出3000余件藏品。包括著名导演谢晋在去世前为崔永元手书的条幅、赵丹的书法作品、作曲家黄准捐赠的《红色娘子军》乐谱手稿、美术师寇鸿烈先生捐赠的《农奴》美工气氛图和海报手稿、佟翔天美术师捐赠的电影《大决战》美工手稿。而博物馆收到的最大捐赠品则是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房祖名开的那辆拖拉机,它是姜文自己亲自画图设计定做的。

同样大件的藏品还有电影《南京!南京!》里所用的那辆坦克,这是南通籍导演陆川捐赠的。为什么会捐赠这件藏品呢?陆川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崔给我们这些电影人很大压力,因为他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都做得这么专业,让我们很惭愧。我想每一个热爱电影的人都会无条件地支持小崔,我跟他之前并不熟。在拍《南京!南京!》的时候,因为资金不到位拍不下去,我给小崔打了个电话,他第二天就飞过来,联系自己的朋友帮我找资金、疏通关系,所以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仗义的人。”

影片《南京!南京!》上映后反响热烈,斩获2009年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金贝壳奖及最佳摄影奖,第46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摄影奖,第四届香港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奖等诸多荣誉。

电影传奇馆开馆之初,由于这份“礼”太大,陆川没法儿亲自带过来,坦克当时还在长春,崔永元说,“我总有办法把它运回来的。”

上海海军博物馆游记作文900字 篇11

10月23日下午星期四下午,我们宝山实验小学四年级全体师生来到了上海海军博物馆参观。

海军博物馆,气魄恢宏,美丽的花岗岩雕塑里有一个横档上悬吊着一把硕大的金钥匙,召唤着人们打开海洋和海军知识的大门。

走进馆门,右侧门柱酷似风帆,左侧屋脊矗立着四根形同舰船烟囱的圆柱,连接左右的是一道状如核动力舰体的门梁,象征着中国海军从远古驶来,利箭般射向大洋。

博物展览馆是宏大的拱形建筑,内设有四个大展厅,分别是:中国历史展、东海舰队简史展、海洋奇观展和世界海军装备展。厅外还有一座海军轻型舰艇展坪,曾经参加过海战的鱼雷艇和海岸炮在这里奏响着荣誉而令人自豪的交响曲。

一走进馆内,映入眼帘的是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舰船、大炮、水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真想冲上去,亲手抚摸一下这些看似冰冷无情却又为新中国建立过不朽功勋的铁疙瘩,虽然他们已经满目疮痍,锈迹斑驳,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他们为保卫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接着,我们来到第二个展馆——海军兵器馆。刚进展馆我们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惊叹声,一个巨大的导弹展现在我们眼前,后面的墙上陈列着许多海上作战的武器,空中挂着很多飞机,还有许多炮弹这时,一旁的三个绿色的炮弹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看了它的简介牌,我知道了这是深水弹,用于深海作战。。

最后,我们来到了贝壳展馆。这里的`贝壳可漂亮了,形状也各不相同:有蜘蛛螺、玫瑰千手螺、扇形螺大得贝壳可以坐上一个人,而小的却连一个手指也放不进去。

上海电影博物馆设计 篇12

本次赛事由上海市军事体育俱乐部、上海市航海模型协会、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及上海市芸海青少年模型运动俱乐部等五家单位共同举办。作为一项寓教于乐的科技体育运动,此次竞赛项目全年共设4站,分别于今年3、7、9、11月份举行,并设有三角竞速、场地竞速、帆船、耐久竞速等航海模型竞赛项目,目前已吸引140余名不同年龄段模型爱好者报名参赛。

开赛日当天,140余名上海航海模型界高手从上海的各地赶至中国航海博物馆一展身手。电动三角竞速模型项目要求参赛模型在规定的6分钟内共同绕标竞速航行,航行圈数多者成绩列前。各参赛选手携带自己的爱模等候在岸边,待一声令下便马上下水,原本平静无波的春涟河,随着比赛的开始,机器的轰鸣声与四溅的水花组成赏心悦目的交响乐,十分刺激精彩。小小的模型虽然体形不大,却有着惊人的动力和速度,在选手们的遥控下,在水面高速转圈飘飞,犹如一只只雄鹰极速划过水面,激起阵阵水花,令人叹为观止,更引来围观观众的喝彩。

550帆船模型是以风为动力,通过遥控操纵改变风帆和船舵的角度来控制船行驶速度和方向的模型。在竞赛中,模型需要按照指定航线航行,对操纵技术和航行速度进行评比,先到达终点者名次列前。选手们一个个全神贯注地操控模型,更有高手巧妙利用风力,在航线上赶超其他模型,你追我赶,春涟河上一时颇有“千帆竞渡”的壮观景象。

模型运动是一项寓教于乐、有益身心的科技体育项目,能够培养青少年勤奋好学、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能力,以及拼搏进取的优良品质。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开馆以来始终致力于弘扬航海文化,传播华夏文明。此次航海模型竞赛,是中国航海博物馆连续第二年参与举办该类专业赛事,旨在培养青少年勇于挑战极限,敢于追求梦想的航海精神。

据悉,2014“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航海模型公开赛还将于今年11月份,在中国航海博物馆举行谢幕站比赛及颁奖仪式。

参观中国电影博物馆有感 篇13

刚刚步入夏天,天气渐渐炎热起来,火辣辣的太阳为我们换上了衬衫。留在这季节交替的时节,学校组织初一年级到位于朝阳区的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离队建团”活动,并参观展览。这次活动的举办,使我们接近电影、了解电影、懂的电影。

中国电影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是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标志性建筑,是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博览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的艺术殿堂。

博物馆主楼的外观是一个巨大的五角星形,远观如繁星满天,近看则各具形态。它也是是文明与文化的结晶,指引着未来的潮流。

进入博物馆,那一个个经典影片像一块块磁石一样吸引着我,吸引着我的眼球。一个个片段,仿佛又把我置身到电影中,与人物共喜乐哀愁;一件件实物,件件都流露出电影背后的辛酸与汗水;一句句介绍,正在向我们絮絮诉说着别样的精彩与精神。

我踏着历史的足迹在电影中穿梭。从蜡盘到数字,这不只是材质,而是一次技术革命;从黑白到彩色,这不只是颜色,而是一个个生命的展现;从平面到立体,这不只是空间,而是一次视听盛宴。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回到电影,回到电影本身。

电影是一位在历史长河中不知疲倦记录者,它不断地定格每一个精彩瞬间,有欢笑,也有泪水,但在这欢笑与泪水的背后,总有历史的篇章。在《铁道游击队》中,“飞虎队”英勇、机智的队员们,用智慧与敌人周旋,用游击战术来弥补对自己不利的战争局面,抓住每一个机会,坚持不懈,直到胜利。还有在《英雄郑成功》中,郑成功在清朝的腐败与外国列强的侵略中拔地而起,克服一切困难,历尽艰辛,收复台湾,成为一位民族英雄。

中国电影博物馆观后感美文 篇14

我了解到,中国电影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是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标志性建筑,是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博览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的艺术殿堂,集权威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

中国电影博物馆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2月1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3月免费开放。自对公众开放以来,观众已突破285万人次。目前馆内收藏电影拷贝、手稿、电影海报和电影器材等珍贵藏品3万多件。

我直到5月才和朋友第一次来到这个电影知识的殿堂,主要是交通不便。一层序厅主要是一些图片,电影艺术展厅让我回忆起青少年时期对老电影的怀念,那时候电视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一般人家主要靠收音机等放音设备补充书籍之外的文化享受,电影曾被称为会动的相片。博物馆里展示的许多电影海报都是我看过的影片,那时只要有新电影上映我们都会到附近影院排队购票。新影片上演,电影院几乎是场场爆满。记得《闪闪红星》上演时,我们买了三张票,怕浪费在开演前准备原价售出一张余票,结果由于买者争抢,只能放弃出让余票。那时电影院的票价也很低,学生5分,大人一角,后来新片两角,一般百姓都能承受。而现在我有时非节假日闲暇时看场自己喜欢类型的电影,有时能看到“专场”,黑灯后还有些心惊呢。60年代初期,电影院还在一天放映不同的影片,暑假我和哥姐一天能赶三场电影,有动画片、儿童片等等,不像现在儿童片多数只在儿童节前后放映,而且有固定档期,过时不候。70年代,我们还到处寻觅“内部电影”,其实就是一些50-60年代的老电影。那时演员的服装、法式等等都会带来众多影迷的追捧、模仿。很多演员只是演一个电影就红遍大江南北。电视及录影设备普及前可谓是电影的黄金时期啊。

概况:中国电影博物馆以“国家级、专业化、公益性、第一流”为定位,优质的服务,先进的设施,让这里成为业界人士进行集会、研讨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中国电影博物馆内设有20个展厅和一个临时展厅,其中序厅、1至10展厅是电影艺术展览厅,以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历程和电影艺术家的艺术成就为主。博览区11-20 展厅为电影技术博览区,位于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四层,由“电影拍摄”、“电影美术”、“电影特殊摄影”、“传统电影特技”、“数字特技”、“电影录音”、“电影剪辑”、“电影洗印”、“电影动画”、“形形色色的电影”10个展厅组成。电影技术博览区以展示电影制作技术和电影知识,揭示电影制作的奥秘为主要内容。观众参与性和互动性是博览区突出的特色。影院区拥有最新的电影放映技术和设备,并设有多个放映厅,可同时容纳 1210位观众观影,其中包含 19个为残疾人提供的座位。

上海电影博物馆设计 篇15

在采访上海老照相机制造博物馆的时候,副馆长陈建榕也如是说:“在五、六十年代,照相机这东西是奢侈品,真正有照相机的人非常少,你出门背个照相机,不亚于现代人开辆宝马。”陈建榕还记得自己的第一部相机是家里买的海鸥4B型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说起“海鸥”二字,原本是上海牌相机,后来因为国家规定地名不可以做商标,所以1968年元旦正式从“上海”牌改名至“海鸥”牌。这里存放着海鸥牌的历史,从第一台原型机,到1999年最后一台DF-5000型,尤其是摆在一起的上海牌58-Ⅰ、58-Ⅱ、58-Ⅲ、58Ⅳ型,上海58-I型照相机的出现,标志着新中国照相机生产走向正规,是第一批工业化生产的照相机。由于上海58-I型照相机完全是仿制德国莱卡Ⅲb型,制作极为精致,被戏称为莱卡的上海版,产量约在1100多台。而1958年仿照阿克法Ⅲ型折叠相机进行研制的58-Ⅲ的产量更少,仅60余台就全部停产,并未正式投放市场。“现在已经很难看到这四台老相机摆在一起的情况了。”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买老相机,对他们来说,相机是会说话的,因为一看到老相机,回忆就全涌上来了。有人跑来说,他记得小时候娘舅就是用这台相机为他拍了张照片,所以他现在也想买上一台,非常有纪念性。” 陈建榕告诉我们,如今冲印照片渐渐方便简洁起来,还可以直接将底片扫描入电脑,现代化的进步让“玩胶片”简单多了。

配上汪峰的那首 《存在》,老照相机制造博物馆里最让人感动的全机械120双反(胶片)相机“海鸥”4A-109型整套传统装配作业线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款中国制造仿“禄莱”双反相机的诞生,为那一代的人们定格了一个时代的荣耀与美好生活的记忆。它延续传统相机制造技术,由407种零件、89道工序组装而成,每一道工序皆需资深技师亲手调校。俯视取景器,4片3组天塞镜头F=75mm/3.5,快门速度B、1-1/500秒,摇把过片与快门上弦同步,自动计数。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十余位已迈入中老年的资深技师,他们手势熟练,在铆合车间、装配车间一步步操作着这几十年来早已熟稔于心的动作。“你看那个摇扇子的老师傅,18岁进海鸥厂,他们的手只要摸在器械上,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种感觉没几十年是学不到的。”

他们的青春就扑在了老相机上。如今手工做出来的相机愈发珍贵,因为零件越来越少,懂得制作的人也越来越少。陈建榕最后告诉我们:“每一次有人拿一台相机问我值多少钱,我都会反问他,你缺钱吗?老相机卖掉了就回不来了,你就听不到它的声音了,不像现代的数码相机,摁下快门的声音是电子录音的,没有老相机的让人记忆犹新。”

上一篇:教育学生的案例下一篇:第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