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2024-08-20

《登高》(精选11篇)

《登高》 篇1

云收望远几沙鸥,

烟艇入寒波。

双巍钓址情难诉,

樵歌调, 酒倘卖无。

顶垂台,

昂霄紫陌,

探隐问村姑。

多情忆旧费神游,

斜月黯高楼。

鸿横万里浮山去,

撼诗落, 不需吟娥。

一掬深思,

风涛拍岸,

闲了蓑衣儒。

庚午中秋·子陵滩上

注:

双巍钓址:浙江桐庐富春江滨, 有东西二台。东台为东汉严子陵隐居垂钓处;西台是宋末谢翱哭文天祥处。至元27年文天祥就义, 谢翱于西台哭祭历五年, 逝而止。

钓址, 即钓台。又相传而著名的:周·吕尚钓台, 在今陕西宝鸡东南的溪上;汉·韩信钓台, 在今江苏淮安北。

倘卖无:卖不卖。酒干倘卖无, 闽南语流行歌曲。

(huan音环) :小山高过大山, 。顶垂台:桐庐钓台山顶的形貌。

探隐:探赜索隐。赜, 幽深莫测。指探究深奥义理。

掬 (ju音居) :双手捧取。

【阅鉴】

登高只为看得更远。

年轻时的诗人为登更高之理想, 一掬远思;所见其景, 心灯独孤。

志立满怀, 凭吊英雄无数。

喻已应有贤人美德, 凭栏临风, 拨云开雾;

当奋起有为, 不教流光空逝, 芳草成枯。

【诗意】绿云空断雁行远

登高怀远, 飞絮不堪忆;

终南捷径, 鹜趋行勿远。

云山苍苍, 高风当可遗;

江湖风雨, 少了儒蓑衣。

山河有梦,

青春壮阔;

请钓叟, 大禹,

鸿横万里浮山去。

高风者,

岂非王侯世事;

在其经纶乾坤, 福祉百姓。

垂纶为社稷。

【禅释】

东风不知倦客, 过尽天涯无限意;

少年空教醉花, 迷林去鸟后黄昏。

附:

七绝·晴峦秋林

五彩泽泼黛艳秋,

底秀间紫梢苏。

陶潜阐卉空山锦,

簟跸桃源悟妙初。

亦夫戊寅季秋·西子湖畔

注:

秋:飞貌。《汉书·礼乐志》“秋, 飞貌也”。《荀子·解蔽》:“凤凰秋秋”。

间 (jian音见) :间色, 青黄红三原色相互混合的颜色。

(jin音今) :黄色。

簟 (dian音殿) :供坐卧用的竹席;跸, 音毕:一脚立。簟跸:将竹席搁起来;暂不用。

《登高》 篇2

【拼音】dēng gāo wàng yuǎn

【简拼】dgwy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连动式

【成语解释】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成语出处】《荀子・劝学》:“我尝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思想

【例子】郁达夫《住所的话》:“房子亦不必讲究,只须有一处可以登高望远的高楼,三间平屋就对。”

【英文翻译】ascend a height to enjou a disant view

【谜语】登上泰山望东海

【产生年代】古代

秋日登高需谨慎 篇3

哪些人不适于登高

1.有严重代谢异常者登高时肌肉活动需要葡萄糖氧化供给能量,也需要肌糖原无氧酵解供给能量。糖尿病患者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欠佳者,将会致使葡萄糖不能充分地被利用,再加上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备不足,就容易出现疲乏的现象。若勉强坚持登高运动,在糖原匮乏后就动员脂肪分解供给能量,易发生酮症酸中毒。所以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地势较平缓,不甚高,体力可以胜任的登高地点。但像李白所述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就不要去了。

2.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者体力较弱,心肺功能总不及年轻人,这是不争的事实。糖尿病会使人衰老加快,简易的计算方法是:实际年龄加患糖尿病年数等于相当的衰老岁数。例如,实际年龄为60岁的老人,已患糖尿病10年,则其体质衰老程度已相当于70岁的老人。所以年龄偏大的糖尿病患者不宜做剧烈的登山运动。

3.合并有并发症者例如合并冠心病有心肌缺血者,运动时如果心绞痛发作,将会诱发心肌梗死,所以不宜登高做剧烈运动。合并有糖尿病肾病者,将会厌食、乏力、酸中毒、体弱不耐劳;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会有足麻痛、乏力、也不能耐劳;合并下肢动脉硬化者,将会有缺血、间歇性跛行、持续走路困难等情况:合并糖尿病足者,足腐烂、红肿痛、举步困难,严重者还要截肢,更不宜登高;合并视网膜病者,视力欠佳,容易碰撞摔跤,登高会有危险。

登高赏景需量力而行

1.坡度小,不太高的山:比如长沙岳麓山,乘汽车可到山门口,再走一段不远的修得平整宽阔的小斜坡路就可看到“爱晚亭”,可体味杜牧的诗意:“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登不太高的名楼:例如湖南的岳阳楼,楼高三层,是比较容易登上的。登上楼后放目远望,洞庭湖水天相接,胸怀顿时开阔,让人精神为之一爽。群山掩映,还有湘妃想念舜帝泪滴而成的斑竹。杜甫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毛泽东的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都能引发你的遐想。

3.索道登高:可借助机械力登高,坐缆车登上五岳之首泰山南天门,然后可量力而行继续往上攀登一小段路,即可浏览山顶风光。这样既登上了山顶,呼吸到了新鲜空气,又锻炼了身体。杜甫的《望岳》是描写泰山的诗中最优秀的一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了泰山的高峻英伟。

4.高原游亦是登高乐事:乘飞机至昆明,海拔为2000米,也是另一种登高。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将起到另一种锻炼。昆明气候宜人,景点甚多,闻名遐尔。再登高至丽江古城,景致别具一格,美不胜收。丽江古城海拔2500米,年老者可能会有轻度气促,但多数人可耐受。但是,有糖尿病的患者去西藏要十分小心,事前要征得医生的认可,老年和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禁止高原游。

据以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制订自己的登山赏景计划。

《登高》的教学设想 篇4

一.诗意起航

由《登高》想到杜甫在23岁时所写的《望岳》一诗及诗中所吟出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 感受他年轻时建功立业、立志攀登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想到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的人生情怀;体会到李白那“惊天地, 泣鬼神”的雄健笔力;想到了王安石在《金陵怀古》中“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 天地初肃。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所展现出的辽远的情韵。古人“登高必赋”, 登上高处的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对自然的怀想, 也就容易产生诗情。此类诗或抒发诗人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我们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及柳宗元的“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中便能体会出这种感情。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 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和旷茫无边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总之, 绘壮景、写豪情、感沧桑是大多优秀“登高”诗的常态。

二.主脉悟意

杜甫的《登高》情感是多层、多元的。说其“悲凉”, 因“风急天高”的空旷;说其“凄凉”, 有“渚清沙白”的色调;说其“苍凉沉郁”, 有“无边落木”的广漠, 长江“滚滚”的汹涌;说其“羁旅孤愁”, 有“悲秋长作客”的无奈。其感情抒发得浓烈, 已达到字字情丰的境界。可以说整首诗无一废字、无一偏字, 对这些“符号”所传达出的情感, 都应让学生自己感悟。

阅读必须从文本出发, 结论必须从文中得出。我看这应成为阅读的一项重要的思维指向。文本是思想感情之母, 因此我们应让学生拎出诗中的一些词语:啸哀—悲秋—作客—多病—苦恨—潦倒。这样, 一个哀怨、凄凉、漂泊多病、穷愁潦倒、悲抑无奈的诗人形象便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如果联系杜甫的一生, 联系他当时的情况, 联系诗歌表现的特点, 便不难发现, 整首诗的感情主脉是“哀”。这是杜甫生命的最后的“哀”音———是对人生的一种大绝望, 对自身处境的一种大悲怜。哀大则心死, 哀轻则悲鸣。也就是说杜甫的这首诗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 在这多层质的情感结构中, 其核心是“哀”———生命中最痛苦而绝望的感情。

三.意象探微

当我们根据这样的思路, 把握了诗人的基本思想感情以后, 引导学生进行意象探微, 则是诗歌教学必经的一步, 否则教学就会有骨无肉。首联诗人为什么对“风”、“天”、“猿啸”有“急”、“高”、“哀”的感觉, 对“渚”、“沙”设以“清”、“白”之色呢?为什么“鸟”儿这样低飞徘徊?这些不正是渲染着一种心境的低沉悲凉吗?也正是通过这些来映射诗人生命中的无限凄凉。由于“哀”的情感笼罩全篇, 首联中一个孤苦哀伤、心境凄惨的诗人形象便凸现在我们的眼前。颔联则塑造了一个秋意浓郁的境界, “萧萧”言树叶的飘零之声, 我们难道感受不到生命的飘零和悲切的哀音吗?从“滚滚”激荡的江水中, 不也能感受到杜甫沉郁苍凉激荡不已的内心吗?“萧萧”之声不绝, “滚滚”之音不歇, 人生的壮志豪情不减, 人生的凄凉无奈不止。颈联用大数目的词, 来写壮阔景象, 正是杜甫壮阔胸襟的写照, 是其心境激荡的显现, 是其博大人文情怀的自然展示。尾联进一步抒发穷愁潦倒的感慨, 一个“苦”字, 就可以感受到杜甫不能为国尽力的那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心境。

四.联读升华

《登高》的教学设想 篇5

一.诗意起航

由《登高》想到杜甫在23岁时所写的《望岳》一诗及诗中所吟出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感受他年轻时建功立业、立志攀登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想到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人生情怀;体会到李白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健笔力;想到了王安石在《金陵怀古》中“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地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所展现出的辽远的情韵。古人“登高必赋”,登上高处的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对自然的怀想,也就容易产生诗情。此类诗或抒发诗人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我们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及柳宗元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中便能体会出这种感情。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和旷茫无边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总之,绘壮景、写豪情、感沧桑是大多优秀“登高”诗的常态。

二.主脉悟意

杜甫的《登高》情感是多层、多元的。说其“悲凉”,因“风急天高”的空旷;说其“凄凉”,有“渚清沙白”的色调;说其“苍凉沉郁”,有“无边落木”的广漠,长江“滚滚”的汹涌;说其“羁旅孤愁”,有“悲秋长作客”的无奈。其感情抒发得浓烈,已达到字字情丰的境界。可以说整首诗无一废字、无一偏字,对这些“符号”所传达出的情感,都应让学生自己感悟。

阅读必须从文本出发,结论必须从文中得出。我看这应成为阅读的一项重要的思维指向。文本是思想感情之母,因此我们应让学生拎出诗中的一些词语:啸哀—悲秋—作客—多病—苦恨—潦倒。这样,一个哀怨、凄凉、漂泊多病、穷愁潦倒、悲抑无奈的诗人形象便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如果联系杜甫的一生,联系他当时的情况,联系诗歌表现的特点,便不难发现,整首诗的感情主脉是“哀”。这是杜甫生命的最后的“哀”音——是对人生的一种大绝望,对自身处境的一种大悲怜。哀大则心死,哀轻则悲鸣。也就是说杜甫的这首诗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在这多层质的情感结构中,其核心是“哀”——生命中最痛苦而绝望的感情。

三.意象探微

当我们根据这样的思路,把握了诗人的基本思想感情以后,引导学生进行意象探微,则是诗歌教学必经的一步,否则教学就会有骨无肉。首联诗人为什么对“风”、“天”、“猿啸”有“急”、“高”、“哀”的感觉,对“渚”、“沙”设以“清”、“白”之色呢?为什么“鸟”儿这样低飞徘徊?这些不正是渲染着一种心境的低沉悲凉吗?也正是通过这些来映射诗人生命中的无限凄凉。由于“哀”的情感笼罩全篇,首联中一个孤苦哀伤、心境凄惨的诗人形象便凸现在我们的眼前。颔联则塑造了一个秋意浓郁的境界,“萧萧”言树叶的飘零之声,我们难道感受不到生命的飘零和悲切的哀音吗?从“滚滚”激荡的江水中,不也能感受到杜甫沉郁苍凉激荡不已的内心吗?“萧萧”之声不绝,“滚滚”之音不歇,人生的壮志豪情不减,人生的凄凉无奈不止。颈联用大数目的词,来写壮阔景象,正是杜甫壮阔胸襟的写照,是其心境激荡的显现,是其博大人文情怀的自然展示。尾联进一步抒发穷愁潦倒的感慨,一个“苦”字,就可以感受到杜甫不能为国尽力的那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心境。

四.联读升华

学习诗歌,应加强联读练习。比如此诗,可以这样:感受下列“登高”诗,你喜欢哪一首,或喜欢哪一首中的哪一句,并说明理由。如王之焕的《登鹳雀楼》、李白的《金陵凤凰台》、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杜甫的《登岳阳楼》、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这些诗都属于“登高”诗的范畴,进行联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登高赋诗”的文化现象,并通过阅读有所感悟。教学中选用这几首诗,都应附上详细的注释和说明,在上课的前一天自习时便发给学生。在导语中提到这些诗中的精警之句,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这些经典之句的印象。当然让学生谈感受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因这一环节的教学是让学生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感知,为杜甫《登高》诗的解读展示一种更广阔的背景和参悟对象。

教育改革需登高望远 篇6

我曾多次去福建省厦门市,虽然很多地方移步换景,不乏精彩,但直到有一天登上鼓浪屿的最高峰———日光岩,才真正看清厦门的地理位置和整体风貌。观察任何事物,最重要的是明确立场,最难得的是找到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或“制高点”。同样,要整体把握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也必须找到观察中国基础教育的“制高点”。“制高点”是决胜的关键。或许,这个“制高点”就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哲学。只有找到了这个“制高点”,只有从本体论(什么是改革)、价值论(为什么改革)、方法论(怎么改革)等不同维度确立可靠的改革观,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才可能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获得实质性进展。否则,“顶层设计”无从谈起,必然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必然出现形式主义、盲目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偏向。荣伟这本书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在构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哲学(观)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2003年至2006年,荣伟在苏州大学跟我读教育哲学博士。那时,“新教育实验”才刚刚启动,荣伟经常随我参加各种会议,听我的各种讲演,经常和我一起到中小学去与一线的校长、老师交流,了解实验进展情况。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我的博士生,是必须做“新教育”研究的。荣伟也不例外。所以,他不仅在论文选题时把“新教育”的话语体系作为研究方向,而且协助我做了大量“新教育实验”的事务性工作。亲身参与实验,为他研究实验提供了切实的感受、生命在场的体验,也为他日后研究中国基础教育改革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荣伟这本书的基本论题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已初见端倪。博士毕业以后,他回到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工作,为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这门必修课。据说,已有七届学生(2004级至2010级)修了他的这门专业课,而他一直是这门课程唯一的授课教师。另外,这些年他还为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先后讲授了“教育哲学”、“当代教育理论专题”、“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研究”等课程,“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话题。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荣伟一直没有忽视阅读、思考和写作,先后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基础教育‘九大学派’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历史考察与反思”等研究项目,并出版了《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新课程改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新中国教育实验改革》(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版)等著作。如果说已出版的3本书,重点在于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行点状和线性描述的话,那么,现在这本书的特色则在于自觉地构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认知框架,试图为探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确立更为宏观、更为根本、更为可靠的问题域。

在我的博士生中,荣伟是比较擅长理论思维的,也是比较能够“坐冷板凳”研究学问的。在“新教育实验”的理论构建过程中,荣伟也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我经常说,问题的高度和深度直接决定理论的高度和深度。细读全书,可以看到清晰的问题意识和严谨的逻辑结构。

荣伟这本书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脉络、现状、问题的把握是系统全面的,分析是鞭辟入里的。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我见到的研究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最优秀的著作、最具深度的研究成果。

我们知道,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顶层设计”非常重要。“顶层设计”所强调的是“全局意识”和“整体谋划”,它需要拥有一个考察教育改革现状的整体认知框架,需要推动教育改革的可靠的立场、视角和思维方法,或者更直接地说,需要一个教育改革的哲学。可以说,正因为改革哲学的不同(虽然有些改革者自己并没有自觉的哲学意识,但事实上也会有个人混沌的偏好喜恶),或改革者在立场、视角、思维方面存在差异,才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改革理论与实践。

教育改革如何才能拥有自己的哲学头脑?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何以走向理性和自觉?荣伟这本书本身就是一本教材、一个案例。这本书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合理性、合法性、可行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一些比较有影响的重大教育实验改革案例进行了评析,对改革过程中的一些片面化、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进行了批评。所有的基础教育改革者,不妨用本书所构建的框架图来解剖一下自己的教育哲学,分析一下自己的言说方式、话语类型、行动逻辑、实践模式、主体形态等,从而更自觉地从事教育改革与探索。

《登高》 篇7

解构主义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法国,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1966年德里达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的论文《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宣布了结构主义的终结,认为从柏拉图到结构主义都存在这二元对立的错误观念,提出应该对统一性和确定性进行思想解构,以突出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德里达的《语音与现象》、《论文字学》、《文字与差异》等三部著作的发表标志着解构主义理论的确立。其思想以反逻各斯中心、反权威、反理性、反结构为特点影响了人文、社会、哲学等诸多领域。翻译界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其影响。

众所周知,传统翻译观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原文是什么意思?为了追求原作和原作者的本意,传统的翻译研究一直在围绕“直译”、“意译”、“可译”、“不可译”等问题展开。无论是雅克·阿米欧(Jacques Amyot)对称职译者的定义,还是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对译作是奴隶的阐释,还是中国的严复的“信、达、雅”,无不在说:忠实原文,忠实原作者。

而解构主义颠覆消解西方主张一个本原、一个中心、一种绝对真理的哲学系统,消泯其二元对立。翻译不存在固定的同一意义,而是提供游戏的空间,延伸边界,为差异提供新的道路:即翻译的目的不是求同,而是求异。原文与译文不再是“模式-复制”的关系,而是“共生”和“再生”即平等互补的关系。而且,在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传入中国后,国内学者根据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做出了种种阐释,衍生出与传统一元标准相对立的多元标准,其实质就是对抗传统翻译中的“忠实”原则。

本文之所以选取《登高》,是因为这首诗是中国传统七言律师的典型代表,集形美、音美、意美为一体,而其译本的译者既有东方的,也有西方的,这更有利于从多角度多侧面评析译本。通过解构主义翻译视角的解析,不但可以更深的了解解构主义翻译观对翻译尤其是中诗英译的影响,也能开阔我们的翻译视野和阅读视野,努力在中诗英译的技法与实践方面有更高的成就。

2 解构主义翻译观

本文着重从延异与差异、意义性游戏以及多元标准三方面来阐释解构主义对翻译的影响。

2.1 延异与差异

“延异(differrance)”一词源自德里达,集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于一身。其有两层含义:一为差异和区分;二为延期或推迟。这一新词引起了哲学乃至翻译界的种种讨论。

德里达曾经说过,语境之外别无他物。用在翻译当中,即:意义永远处于空间上的“差异”“区分”和时间的“延宕”之中。专有名词在翻译实践中的多义性证明了这种延异行为。由于多义词的存在,对文本的阐释必然陷入多义解释的困境,而译者不可能译出所有的含义。因此,不能翻译出的那些语义就是差异,语言的本质只有在具体语言之间的差异中才能把握,翻译就是呈现这些被隐藏的差异,德里达所说的这种“差异翻译法”,不求同而存异,打破了原文与译文的区分,认为“所有译文都是另—个早先存在译文的翻译,因为历史文化的涵义,译文中的词语被不同人的解读,我们习以为常的原文可能是一种历史上的互文,或者说更早被翻译过的文本,翻译实际上是回归或连接一系列意义链条,是不断修改或推迟原文意义的过程。”在这种差异翻译下,翻译就不可能将原文意义原封不动地移入译语中,译者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再现原文或传达原文意义,翻译被认为是产生多种意义的过程,这也说明了翻译的不可能性和未确定性,颠覆了终极意义说,使意义永远处于一个不断更新的循环中。

2.2 意义性游戏

结构主义者认为:文本具有确定的意义,译者只有在分析文本的结构和语言规律下,才能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传递意义即找到确定的意义。而且,传统的翻译观认为,原作与译作、原作者与译者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在这种二元对立关系中原作和原作者是中心而译作和译者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即从属于原作和原作者,译作只是原作的复制品译者要尽可能把原作固定不变的意思传达给读者。

法国解构主义理论代表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阐释读者与文本,分析文本意义时就明确宣称“作者死了”。因为在他看来,一笔作品的文本一旦完成,文本中的语言符号就开始起作用,读者通过对文本语言符号的解读,解释探究并阐明文本的意义。而译者只不过是一个身负向译语读者传达原作任务的特殊的读者。况且在翻译实践中,如果翻译过去时代的作品,原作者在生理意义上也确已死亡,即使翻译现当代作品,原作者也不可能站出来一一解释原作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原作者可以说已经“死亡”。解构主义者很赞同这种观点。这样原文文本就成为一个敞开的、开放的文本,译者成为文本的主人,有权利和力量探寻文本的游戏性意义。这种翻译无终极意义,即使有意义也是游戏性的,那不同的译者就可创作出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意义,不同于原作者的本意,读者读到译文,读出的意义与原初的意义也就不同,因而作品没有开始,没有终结,只是意义的游戏,这些意义,可以互相补充、互相矛盾。

由于文本本生没有所谓的终极意义,因而每一次翻译都使意义推陈出新。解构主义者认为,原文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有译文。译者和译文读者在阅读中,不断地作出解释,这些解释相互补充。只有对原文不断的翻译和对译文不断的阅读,原文才得以存活下去。因此,解构主义者认为,原文与译文不是传统翻译观所认为的“模式-复制”关系,原作和译作、原作者和译者也不是从属关系,原文和译文是一种“共生”,二者平等互补。

在原文与译文的观点上,解构主义颠覆了传统,使译者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系统中进行翻译,进而译出更优秀的作品。

2.3 多元标准

在以上的论述中,我们提到传统翻译观认为,原文与译文是“模式-复制”关系,译作从属于原作,那么,忠实就成为审核译作的标准。

解构主义者声言“作者死了”,颠覆了传统的作品中心论。其所宣扬的译者中心论意在推翻传统的一元标准,使翻译呈现多元化趋向。但是这个多元化并非辜正坤所说的多元化翻译标准。辜正坤在其《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一书中指出:所谓的多元化的翻译标准是一个由若干(层次不同的)标准组成的相辅相成的标准系统,它们各自具有其特定的功能。在解构主义视角下,正如郭建忠所说的:“文本就像一个洋葱头,由许多层(或层次、系统)构成,里面没有核心...唯有一层层剥下去。”意思就是说,文本意义的不确定。就像剥洋葱一样,剥深剥浅是译者的自由,且剥到哪一层也是译者的自由。既然翻译标准是多元的,也就没有理由认定哪个译文更可取。

3 浅析《登高》的三个英译本

《登高》这首诗作于唐大历二年(767)的秋天,当时杜甫已年逾半百,长年飘零,重病缠身,贫困潦倒,但仍不忘国难民灾。诗人将悲情蕴于衰飒的秋景中,情与景的交融便彼此升华。因此心情是愁苦悲壮的。但虽是悲歌,却并不消沉,而是激动;不是眼光狭小而是心胸阔广。原诗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一:The Heights

The wind so fresh,the sky so high,

Awake the gibbons’wailing cry.

The islets clear-cut,the sand so white

Arrest the wheeling sea-gulls’flight.

Through endless space with rustling sound,

The falling leaves are whirled around.

Beyond my ken a yeasty sea,

The Yangtze’s waves are rolling free.

From far away,in Autumn drear,

I find myself a stranger here.

With dragging years and illness wage

Lone war upon this lofty stage.

With troubles vexed and trials sore.

My locks are daily growing hoar:

Till time,before whose steps I pine,

Set down this failing cup of wine.(by W.J.B Fletcher)

译文二:Climbing the Height

The wind so swift,the sky so deep,sad gibbons cry,

Water so clear and sand so white,backward birds fly.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Far from home in autumn.I’m grieved to see my plight,

After my long illness.I climb alone this height.

Living in hard times,at my frosted hair I pine.

Pressed by poverty,I give up of wine.(by许渊冲)

译文三:A Long Climb

In a sharp gale from the wide sky apes are whimpering,

Birds are flying homeward over the clear lake and white sand.

Leaves are dropping down like the spray of a waterfall,

While I watch the long river always rolling on.

I have come three thousand miles away.Sad now withautumn

and with my hundred years of woe,I climb this height.

Ill fortune has laid a bitter frost on my temples.

Heart-ache and weariness are a thick dust in my wine(by Witter Bynner)

这三种译本,都是译者在阅读原作时,做出的不同阐释,与原文平等互补,而且没有哪个译文更可取一说。三位译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当然对原作的翻译也就更有千秋,以下主要从形式、意义两方面来进行解构主义评析。

3.1 浅析形式

作为七言律诗的名作,《登高》通篇对仗,工整自然。朱纯深在他所著的《翻译探微》一书中曾提到,对仗在汉语中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其基础在于词类的平行安排,以获得一种意义和韵律的鲜明对比,从而使文本结构简洁,文风庄严而且富有词汇变化的魅力。一般,七言律诗中对仗的使用仅限于颔联和颈联,开篇不一定使用对仗,而以对仗结尾,要么不合适,要么不常见。杜甫在《登高》中,非常规的运用对仗,带来独特的诗意及美感震撼。

三个译文并没有完全遵循原文的韵律及格式。译文一追求押韵,但诗行数超过了原文,将原文的一行,变为同一韵脚的两行,实为弗莱彻的创新,。译文二中,许采取了在中国较为规范的aabbccdd的格律,两两相对仗(尽管不是完全的严格的对仗),为追求这种效果,连用四个“so”,使该译文口语化,不同于原文的庄严、沉郁顿挫。且前两种译文,句子结构不完整,采用诸多的名词词组。而译文三,宾纳舍弃了韵律格式,而是用散文体的形式结合结构完整的语句去表达意义。三者形式不同,却各有特色。

3.2 意义的传达浅析

“登高”作为这首诗的题目,在汉语中,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登上高处,着重指过程或着重指高度,也可以理解为登高望远,重在望远。在翻译这个题目时,许译用动宾短语直译出登高,而宾纳,则用形容词加名词,弗莱彻则用更简洁的名词,三者句法形式不同,但都是欲言又止,其中的意义由读者去品味。

诗中,一些词的翻译也非常值得解读。首先,首联中的“鸟”。译文一不同于另外两个译文,没有译为birds,而是译为“sea-gull”,把鸟具体化。作为西方译者或西方读者来说,海对他们的影响很深,因此把鸟翻译为海鸥也不足为奇,而泛泛的“birds”则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其次,颔联中的象声词“萧萧”。译文一,用形容词加名词,直接译出声音产生的效果,译文二则选用英语中的拟声词“shower by shower”,形象生动,译文三则选用明喻“like the spray of a waterfall”声音与形象相结合;再次,颈联中的数词。数词在唐诗中普遍存在,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表示一个确指的量,而是运用了夸张手法的泛指15。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千、九都为泛指。此处译文中,一二均把“万里、百年”用副词或形容词来翻译,三则用确切的数字,但“万里”被译成三千英里,这三种译法都充分展示了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最后,尾联中“潦倒”。潦倒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为:情绪低沉不得意,但未说明原因,是穷困,是官场的失意还是其他。结合当时的背景,或许应该理解为穷困兼官场失意。在译文中,三位译者都做出了自己的阐释:弗莱彻理解为时间的流逝引起的悲伤,宾纳译为心痛和疲惫,许则译为穷困的逼迫。

无论是形式,还是词义或者说意义的传达,译者都作出了他们各自的阐释,都是在对原文阅读下,与原文平等互补的译文。

4 结束语

在解构主义的影响下,我们在翻译中颠覆了传统。差异翻译法广为应用,打破了原文与译文、原作者与译者的二元对立,用多元标准翻译并评析译文,提倡充分发挥译者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创造出与原文平等互补的译文。

面对同一首诗,三位译者采用了不同甚至相差甚远的形式,对意义的传达也有差异,并且三者相互补充。我们不能以简单的好坏对错去评判这三个译本,因为任何译作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译者对他所面向的译语读者的文化心态、接受习惯、阅读情趣、文学水平等进行假设后创作出来的,都有其适用性和针对性。

解构主义翻译观,为译文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的空间,鼓励用多种翻译策略去翻译作品,重视差异,鼓励有差异的翻译,也主张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译作,从而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参考文献

[1]杨建华.西方译学理论辑要[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2]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3]董星华.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多元化翻译标准[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4).

[4]刘军平.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六个维度极其特点[J].法国研究,2009(3).

[5]罗志高.解构主义和翻译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6]周宏,王品.翻译研究的一面新旗帜[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10).

[7]翟秋兰,阮红梅.从解构主义看唐诗中模糊语言的汉英翻译[J].兰州大学学报,2008(2).

《登高》 篇8

关键词:互导式课堂,诗歌教学,登高,场景描写

古诗词如何教学才能效果突出?估计这是很多语文老师的困惑所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参极尽全力对一首诗词进行细致的讲解,也许会把本来优美的诗歌进行残忍的肢解,学生感受不到诗歌的完美的意境与独特的魅力,无法获得美的享受。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很多语文老师一直在研究,本文想以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中的《登高》为例,进行语文互导式课堂方面的探求。

“互导式课堂”强调“师生互导”,“师生互导”指教与学双方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即反馈与回授。师生互导的过程就是主体间信息的输出、反馈,调节和再输出,不断交替上升的过程。本节课尝试“师生互导教学相长”的方式,“学”在教法引导下进行、“教”在学情引导下调整,师生互导,优化课堂。那么,我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呢?

一、学情调查练习引路

依据江苏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要求,我先引导学生充分地完成了知人论世这一环节,然后设置了三道练习题检测学生的阅读体验:1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2前两联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此时的学生还没有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没有经过系统的诗歌鉴赏的复习,所以练习的完成情况不够好。对问题1的回答,学生抓取意象不全,甚至不理解意象的含义,答成了主谓结构的短语,或者只有简单的名词,而无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意境概括不全面,只写出了“凄清“”肃杀”之类。对问题2的回答,没有考虑到写景的多角度多感官,要点不全;对问题3的回答,情感把握单一,体会不到诗人内心深厚复杂的情感,甚至套路化。

二、以学导教移情入境

“互导式课堂”要求教师不要成为文本研习结论的判定者与宣读者,而应该作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要急于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结论告诉学生。教师要把握好文本的教学重难点,努力去创设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师生充分的探讨研习,培养学生形成对作品的审美体验能力以及对细腻情感的表达能力。

学情检测学生没有答到我的预期答案,但反而给我下一步教学设置了新的目标。在学情反馈的引导之下,我没有急于公布练习答案,而是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努力去创设活泼的教学情境。1带领学生欣赏名家的《登高》的朗读音频。极力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那个天地同悲的宏大意境之中,展开自己的想象,在情感上与诗人达成共鸣,甚至就化为诗人本身,身临其境去体味诗人当时的所思所感。2动笔描绘当时的场景。在描写中再现场景,感受意境,体悟情感。

三、以教导学深刻体悟

高二学生有文本为依据,扩写成一段两三百字的小短文不是什么难事,但要准确感受意境、揣摩情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却需要教师的到位指导。我先就场景描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归纳。交流讨论之后,学生归纳出如下要点:

关于场景描写中的景的描写:抓住主要景物,紧扣诗中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运用联想与想象,感受意境,全面描出特点(这一点可以回答学情调查问题1);要注意运用多角度、多手法(这一点可以回答问题2)。关于场景描写中的人的描写:要对场景之中人的肖像、神态、动作进行细致描绘,特别要突出人物的心理描写,因为人物的心理就是诗人的情感(这一点可以回答问题3)。

指导了这些后,学生们继续讨论:关于景:诗人先描写了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伤的猿声,接着笔触由高处转向低处,凄清的沙洲以及沙洲之上盘旋的孤鸟;然后诗人抬头仰望,看到的是漫山遍野萧萧而下的木叶,低头俯视,看到的是滚滚东流永不停息的江水;前两联描绘了一幅肃杀凄凉、雄浑高远的长江秋日图,从动静、远近、俯仰等角度,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关于人:描写了一位常年漂泊、两鬓斑白、多病缠身、独自登台、满腹忧愁的诗人;常年漂泊而生羁旅之愁,双鬓斑白多病缠身而悲韶华早逝,佳节之时独自登台顿感孤独寂寞,家国艰难于是忧国忧民。

讨论完了,学情检测的答案也就无需教师再宣读强调了。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就如同亲身经历,场景描绘也就下笔如有神了。摘录其中之一:

1300 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夔州的长江边上。两鬓斑白、衣衫褴褛的诗人步履蹒跚地爬上了江边的一处高崖之上。形单影只的他满腹忧愁,正在极目远望。高远的秋空下,迅疾的风呼呼地吹着,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木叶从天空中萧萧而下,漫山遍野一片枯黄。崖壁之下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向前冲击,不断拍击着崖壁,洗刷着水中的沙石,清水白沙腾起了阵阵寒意。远处凄清的沙洲之上,一只孤鸟在迎风飞翔,盘旋不定,不时还传来几声猿的哀鸣。重阳佳节,本应是亲朋结伴登高手持美酒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此时,国家正处在动乱之中,诗人也漂泊异乡,穷愁潦倒,多病缠身,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萧萧的落叶和不尽的逝水,社会的动荡、人民的痛苦、韶华的早逝,羁旅的孤独,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登高》 篇9

在中国园林通史的研究中,通常将园林的发展阶段按朝代的更迭顺序比附为生物进化的过程,因此宋代园林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在经过秦汉的生成期、魏晋的转折期和隋唐的全盛期之后成为园林成熟期的第一个阶段。在近代形成的“美学”概念下,也有学者认为宋代园林作为一个整体的时间段,是中国古代园林美学成熟的开始,园林与古诗、画的并列也在这个阶段正式确立。也有学者认为,宋代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过程中“壶中”概念完善的关键时期,而且如“天人之际”“孔颜乐处”这些关键概念在宋代也达到了高峰。本文一方面试图避免过于整体地看待宋代园林,一方面试图立足于在宋代的一手园林历史文献中细读文本,依托原有的文化框架中,在“原境”文脉中解读宋代园林文献,以此来还原宋代园林的关键造园观念。

1.早期登高观山的文化模式

“登高观山”是宋代园林中较为突出的一组景观文化模式。一般来说,登高远眺是中国园林历史一种悠久的传统习俗,但“登高观山”这组景观模式背后的文化脉络,即登高与出尘、山水之间存在着文化上的回应,却很少被学者关注。很多现存园林文献中都有诗人步上阁楼高层或登上山巅写就的诗篇。南北朝著名的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里也提到自己专门为看山而建的一个馆:

……抗北顶以葺馆,殷南峰以启轩。罗曾崖于户里,列镜澜于窗前。因丹霞以赪楣,附碧云以翠椽。视奔星之俯驰……

谢灵运在山顶建馆,而专门对着南面的山峰打开门窗看山,将连绵的山崖收到屋内,而窗前也能看到水。一般来说这种对山水的欣赏可以追溯到儒家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文化传统中,而在高处做亭,以资远望山水也是对这种文化的一个注解。

2.画阑作为登高观山模式的组成部分

宋人潘阆在游览山水归来之后,追忆游历西山灵隐寺的事情,他发现透过亭子的画阑向外观望时候,如果没有看到远处峰峦则是十分可惜的,可见宋代文人的高处登亭而且能够看到远处的峰峦这一模式,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审美的文化符号了: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亭子画阑或建筑的其他构件来观山在宋代也已成为一种审美意识上的自觉。宋代陈杰在《又登南楼》中也提到了专门登高楼,在楼上看远山层峦,而画阑作为这组观景模式的一部分,也自觉地加入到这种观看行为中来:

……缥渺层峦出画阑,半空长锁白云閒。一弓斜折蜀江水,八字平分汉渚山。……

3.登高观山模式在城市园林中的投射

3.1城市园林登高的观看方式

前述的几篇园林文献中,都涉及的是在游历自然风景之时,登高处的建筑物,亭或者楼阁,观望远处山川。当在城市内部的园林中,这种登高观景的行为模式或者观念也一样被转移过来了。

在宋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所记载的十九处园林中,至少有五处园林是具有登高观景的亭楼。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城市园林而言,其价值除了登高观望之外,也体现在对自身园林的欣赏:

……洛阳园池,多因隋唐之旧,独富郑公园最为近辟,而景物最胜。游者自其第,东出探春亭,登四景堂,则一园之景胜可顾览而得……

……榭南有多景楼,以南望,则嵩髙少室龙门大谷,层峯翠巘,毕効竒于前榭,北有风站台,以北望,则隋唐宫阙,楼殿千门万戸,岧嶤璀璨,延亘十余里……

其中在有名的富郑公园中,可以登上“四景堂”观园内的景物,而另一处王开府宅园中的“多景楼”是专门朝南望远处的嵩高山和少室山的,另一处“风站台”,也是专门登台望北面的宫殿楼阁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文献中描写的无论是在登高观远处的山或者景,还是园内登高观园内景物,宋人其实并不在乎园子内外或者远近之间与中景之间的关系,或者是会直接忽略掉了视线的中间部分,而关注的在于远或者全部的园景。这种追求登高观望的观看和视线的随着景物吸引而流转的观看方式是有明显不同的,这种差异也提醒我们,这种登高观看的模式并非简单的是一种普通的观景模式,而是和山水或者上文提到的出尘的文化观念有关系的。

3.2城市园林建高台的文化

在洛阳城内还发生了一则因为在园内建高台做庵而发生的事:司马光在退居洛阳做御史台的时候,蜀郡的地方官员为了侍奉司马光,专门做了一处极高的台并在台上建了高庵,但司马光却屡请不至,反倒在洛阳的独乐园中凿了一个地下室,用来读书,这也成为洛阳名园中的一则美谈:

……叔父蜀郡公镇,近居许昌,作高庵以侍司马公,累招未至,庵极高,在一台基上,司马公居洛作地室,隧而入以避暑热,故蜀郡作髙庵以为戏也……

可见城市园林中堆高做高亭、台或者建楼,观望城市之外的山川或者观看自己园内的景致,其实已经是一种普遍性的甚至推崇的造园手法了。而且在城市中园林这种观山、观园的模式,显然是从自然风景中逐渐转变或者“模仿”过来的,而到了城市中这种登高观望也就有了观望园内和园外两种模式。

4.登高观山模式的文化来源

在晋代陶渊明的《饮酒》诗中,也提到了自己园居中的三个概念:菊花、南山和真意: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艺术史家梁庄爱伦先生(Ellen Johnston Laing)提到,陶渊明关注的观山、菊花和真意,这三者使人想到他与道家的关系,而看山在这种语境下是作为脱离俗境,重返自然的一种努力。这使人再次想起宋人潘阆在《酒泉子》中描写的登高看山峰时关联到的尘世外和宋人宋敏求在《长安志》中记录的一则南朝皇帝登逍遥观看山,而体会到脱尘之意的事件:

……帝尝登此观,望逍遥园,见嵯峨山,慨然诏左右曰,望见此山,令人有脱尘之意……

这证明了“登高观山”具有的文化符号意义。魏晋时期道家对自然的隐喻随着宗教的世俗化,某些行为观念也成为一种模式流传下来,投射到园林或者景观的体验或者设计中。

5.登高观山模式的动态组成部分

5.1“占有”

除了登高观山受到早期道家文化的影响,宋人在园林文献里还体现出来另外一种倾向:远山相傍——将远山从空间感受上拉近到身旁。

作者会在文献中使用一种主动的动作来表示这种倾向。园林史学者杨晓山先生认为,在唐宋园林文化中,身边的景致要优于远处的景致,因此私人的占有欲也是古人观景所追求的一种适宜度。这种将远山拉近到身边的行为也是这种占有欲的一种体现。

白居易在给他的朋友裴度做园诗的时候,将裴度别墅南庄中看到的嵩山的山峰私有化了,从而可以一直跟随作为裴度家中之山了,在他的《六十六年春和裴令公南庄》中写道:

……陶庐僻陋那堪比谢墅幽微不足攀何似嵩峰三十六长随申甫作家山……

5.2“入檐”

这种倾向的另一种表现是会将远山和近处的房屋的屋檐一起来考虑组成观景模式,宋人王禹偁在《寄题陕府南溪兼简孙何兄弟》文中提到一处在亭中看山时的景致:

……地幽接府署,亭高瞰村垄。萦砌水逶迤,入檐山巃嵷。鲤翻自跃金,蜗曳烧余汞……

他在强调山和近处的屋檐的关系时都是用了“入”的动作,即远处的山进入到近处,一方面拉近了两者间的距离,一方面就和屋檐组合成了一种观景的文化模式。而宋人赵湘在《留连李寺丞吟诗阁》中表示虽然所处的建筑没有檐口,但他还是将近处的树石当做屋檐和南山一起来组成这种观景的文化模式,而且为了强调这种观看模式,他整夜都会打开全部的门户看南山:

……静阁采诗人罕到,栖栖树石尽当檐。长因夜月全开户,独为南山不下帘……

5.3“山色”

这种观景的文化模式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表达,是通过拉近远处的山色到身边或者和屋檐等一起组成景观,宋赵湘的《早秋言事》中提到山色从远处开始来到树木边的景致,同时这里也暗示到了道教的文化符号菊花:

……蛩声乍出斜阳外,山色初来落木边。扫叶偶窥栽菊地,卷帘因作捣衣篇。……

宋王安石在《书湖阴先生壁》中也提到了他在自己的园中时,远处的青色山峰作为送来之物从而拉近远景到身边来: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宋人观景活动中对于山色的关注也能追溯到唐代文献中,唐代李中在《海上太守新创东亭》一文中写到,在傍晚一场小雨后,山色伴随着夕阳进入到屋檐下:

……满径苔纹疏雨后,入檐山色夕阳中。偏宜下榻延徐孺,最称登门礼孔融……

在对这种“占有、引入或者拉近”动态模式的进一步理解中,我们可以借用哲学家吴光明先生对中国人思维模式的一种解释,他认为中国古人在时空观中有一组关键概念:“此处—彼处、此时—彼时”关联,而认知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过程就在这两种时空观中往复循环,这也印证了中国本土传统的阴阳观和“两极性思考”的思维方式(Polarize),这种“两极性”的思考方式意味着在两种此与彼的空间之间开展对空间的理解和布局,而这正映衬了宋代甚至早期古人在登高观山时的占有、入檐和拉近山色的行为,直接将这种彼处的景色占有到自己的此处。

6.结语

早期登高观山的观景模式伴随着宗教的世俗化而变成了园林文化中的一部分,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加入了各种新的观念,有静态的组成部分增加:如画阑,也有动态的参与到了这种文化模式的延续中:如占有、入檐、拉近山色,而当这种登高观山的模式进入到城市园林中时,又会随着场地的变化发生而对园林内外有不同的观景方法。因此,对暗含在园林文献中类似文化模式的挖掘,无疑会使园林文化极大地丰富起来,让我们摆脱对中国园林“他者化的”印象。而且这也在史学方法上给园林史研究者以新的启迪:儒释道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随着宗教精神的世俗化,这种原始的文化模式也深刻地融入到古人对待园林的态度中,因此在解读古代园林文化中,传统宗教的文化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刘托.中国古代园林风格的暗转与流变[J],美术研究,1988年02期

[3].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中国园林美学2005

[4].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5].曾枣庄,刘琳.全宋文.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6].逯欽立1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中華書局,1983

[7].冯仕达,孙田译,自我、景致与行动《园冶》借景篇,城市与设计学报,2008年9月

[8].陈植,张公驰选注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西部登高极目望 篇10

7月5日到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

中央决定,今后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正如《人民日报》社论《奋力将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所说,“西部正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迈上更加壮丽的新征程。”

经济战车“大提速”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今后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使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将西部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为实现这一目标,进一步完善西部基础设施成为向下一个10年迈出的第一步。

7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称,国家计划今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6822亿元。项目涵盖新建铁路、公路、机场扩建改造、电力建设、煤矿开发、水利工程等。这一投资规模大约占西部大开发过去9年投资总额的1/3。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陈秀山指出,基础设施建设巨大的后续效应将随着项目的落实逐渐凸现。加大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有利于西部地区对接东中部,进行先行产业布局以及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

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汪鸣看来,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口稀疏,基础设施建设的施工本身就有一定难度,路网建设也无法像东部人口密集区一样呈现集中分布的态势。但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达到满足产业布局发展的环境条件,是值得推进的。

除此之外;重点展开的工程还包括新能源项目,比如,西部光伏电站建设,西部风电基地建设等。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后凯认为,未来西部新能源项目的发展前景很大。

西部经济上台阶,更主要还体现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丁任重认为,中央对西部的发展投入正在从“打基础”走向“上台阶”,西部大开发前10年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现在正是帮助西部发展产业,增强西部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时候。

资源税改普惠西部

从会议透出的信息看,过去10年在西部实施的优惠政策得到延续。对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的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即西部地区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将继续按照15%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这意味着西部地区企业的所得税将再享有10年的税率优惠,这项措施有利于西部地区吸引更多外来投资。

更值得关注的是,原来于6月1日在新疆实施的资源税改,将扩大至西部1 2省区市,税改范围也由油气拓宽至煤炭、原油、天然气,资源税计量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

6月初,财政部印发《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宣布对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实行从价计征,税率为5‰若按此方法征收,必然会加大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会迫使能源企业在开发新能源上加大作为。如果单一在新疆实施资源税改革,企业为了减少税负,会向西部其他地区转移,一旦在西部整个地区实施,能源企业在传统能源领域则没有退路。除非在新能源方面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而这也正好与西部开发新能源的目标相契合。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对这次会议的解读是:“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已经有10年,外界有‘中央对西部的优惠政策是否会到期’的担忧,此次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消除了人们的这种顾虑。”陈耀说,资源税改革将为西部地区各地政府财力的增长起到很大的贡献,从而提高政府财政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过去几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一直在为西部资源造福西部鼓与呼。他认为,过去10年的西部大开发,最缺少的就是税收优惠和资源价格被长期压制。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起,中央不仅没有对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投资西部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反而给东部地区过多的优惠政策。“西部地区大多数没有进入国家鼓励行业的企业所得税都在40%左右,但外资在东部投资的企业所得税只有24%,出口加工企业的所得税只有5%。没有税收优惠政策导致外资和民营资本一直没有进入到西部;资源价格被国家长期压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阻碍了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实施,显然有利于西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如果国家相关部门加紧对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西部的经济发展将不再依靠国家的巨大投资和东部的产业转移,资源优势即可成为支撑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大台阶”计划重塑西部

中央决定,今后10年西部发展要上三个大台阶。有关专家认为,“大台阶”计划将使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跨入全方位发展的轨道。

温家宝在西部开发会议上指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西部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用于教育、医疗、社保、扶贫开发等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中央投资项目将重点投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领域。

同时,会议还提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的目标,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中央已经决定,在西部加快实施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态补偿政策,逐步提高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增加对上游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等。

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水源涵养地,西部人早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呼声,如今,实现这个愿望的时机终于到来。陈耀认为,明确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这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的又一亮点。

会议同时明确指出,西部大开发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居于优先的地位。

6月18日,我国内陆惟一的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两江新区将享受国家给予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包括对于土地、金融、财税、投资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这意味着国家对由重要经济区为引擎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肯定。在袁钢明看来,相比国家发改委宣布今年投资6822亿元用于西部开发的政策,设立重庆两江新区更为重要,后者标志着国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制定中的方向转变,而前者不过是整个政策中的一个棋子。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介绍,为使西部地区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国家初步规划到2015年,西部地区经济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就是今后这几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要保持在10个百分点以上。”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的目标,最重要的是缩小西部与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为此,中央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国家初步考虑在西部地区选择五大片重点生态区,同时,未来10年内还要实施十大生态工程。“总的来看,有了前10年比较好的基础,再加上中央和全国的支持,以及西部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我们认为上三个大台阶的目标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有海外观察家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自东部始。当世界都在思考中国经济大超越的奥秘,思考什么是‘中国道路’时,中国正在以可持续发展的大思路,总结西部的10年开发历程,思考它的下一个10年,丰富‘中国道路’的内涵。”

《登高》 篇11

以教定学, 以诵读和比较为最重要学习和鉴赏诗歌的手段。

1.以学定教, 兼顾全体。学情应该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起点, 教学活动应该紧紧围绕学生开展。现实中, 学生必然存在着基础和能力的不同, 有好有坏, 有高有低。教师应该兼顾客观存在的好与坏、高与低的层级设计教学。

2.诗读百遍, 其蕴自现。读诗可以是用情绪彼此感染的齐声读, 可以是极富深情的个人朗诵, 还可以是细细品味, 缄于口而会于心的默读, 无论何种形式都应该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反复的出现, 要让学生读够, 读透。

3.比较鉴赏, 妙趣重生。对比能够鲜明呈现经典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能将诗歌从单摆浮搁中拯救出来, 关联学习者的既有知识, 丰富其审美体验, 拓展其艺术视野。

二、目标定位

1.借助对比, 辨析颔联“无边”“不尽”“木”“来”的表现力。

2.通过诵读, 对诗中所蕴含的复杂感情能有自己的评价。

三、教学环节

(一) 温故导入

1. 学生齐背《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

2. 明确《登高》是重阳节登高所作。学生回忆学过哪些和重阳节有关的诗, 齐背两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过故人庄》。

(二) 探究赏析

1. 反复诵读, 把握情感。

(1) 指导诵读:全班同学齐读, 教师正音, 范读。诵读时要把握悲凉、深沉的感情基调, 节拍要清, 节奏要缓, 声音低沉, 突出重音。

(2) 读出情感:在老师指导的基础上, 自由诵读体会, 选择一联谈一谈从中读出了那些情感或怎样的景, 试着通过读来呈现。

这一教学环节, 以读为主要手段, 要让诗中景的主要特征以及具体情感在师生对读的评价交流中明确, 在学生的诵读中呈现。

明确:首联、颔联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急天高, 色彩鲜明的秋景, 蕴含着悲秋伤时, 孤寂凄凉的情感。“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辽远雄阔、秋气肃杀之景, 蕴含着生命消逝、美人迟暮、渺小无助之感。可具体示范指导情感的味道很浓的“哀”“回”, “哀”字宜轻且缓长, “回”字可略带回转。

颈联、尾联直抒胸臆, 展现了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在秋风中伫立远望的画面。“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抒发了羁旅悲秋、暮年多病孤寂之悲,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怀”表达了国事艰难、壮志难酬、生活潦倒之恨。

(3) 诵读反馈。多媒体展示:三峡秋景图, 诵读背景音乐。

2. 对比品味, 赏析炼字。

在读的过程中, 很多同学对诗中的个别句子情有独钟。全诗四联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写秋景的两句, 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

(1) 写秋景的名句我们学过哪些?与之有何不同?

明确:

1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2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雁门太守行》李贺

③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

4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⑤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宵。《秋词》刘禹锡

每首诗择取的意象不同, 呈现出或是壮阔, 或是壮丽, 或是唯美的秋景, 即使同属律诗, 同是写秋的“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与“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相比就显得少了些秋的厚重。

(2) 其中有何奥妙呢?我们将原诗句与修改后的二联对比一下。

1“三峡”落木萧萧下, “千里”长江滚滚来。 (属简单层级, 与诵读部分衔接)

②无边落“叶”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去”。 (属较难层级)

学生自选其中一联进行对比赏析。

明确:第一联:

1“无边”呈现的是秋意肃杀所在皆是, 无涯无际;“不尽”不仅能表现长江之长, 滔滔江水力量之大, 更能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穷, 给人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受。

2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渺小、短暂的同时, 体会到秋给人的无边、无尽的气势与力量, 能目见这些的是人的开阔胸襟。无边秋色, 万古寂寥, 人添秋色, 秋助人悲。

3“无边”“不尽”扩大了悲秋的意境, 与首联共构成了雄浑高阔的意境。

第二联:

1“木”字与“叶”相比, 写出了枝枯、林疏、色浅的秋景典型特征, 同是写秋树, 与“玉露凋伤”的“枫树林”相比更有浑厚之感, 苍劲之力。

2“来”字, 与“大江东去”、“湘江北去”的“去”相比, 不仅写出江水东逝之状、时间流逝之态, 更呈现出诗人面对不可遏止的大江, 以衰朽之躯所呈现的稳健的姿态, 高远的视野, 广阔的胸襟, 沧桑的心境。

3. 质疑经典, 深入探究。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联诗含有八层意思, 真有八层吗?真的只有八层吗?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重在清楚一字一词间的情感差别, 不一定多于八层, 也不止于某层, 重在质疑思考, 让课堂的活动能在课下继续延续。

明确:

罗大经:异乡“作客”, 寄人篱下, 此其一;系舟“万里”, 故乡渺茫, 此其二;“悲哉秋之为气”, 节令凄凉, 此其三, “常”年如此, 不知其终, 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 此其五;体弱“多病”, 缠身不愈, 此其六;重九“登台”, 倍思亲, 此其七;孑然孤“独”, 此其八。

教师引导 (相时点拨一二, 不全盘托出) :一层“作客”即是羁旅漂泊;二层是“常作客”, 总是漂泊中;三层是“秋常作客”, 秋季总在漂泊中;四层是“悲秋常作客”, 逢秋不怕, 偏偏满目最悲凉的三秋, 五层是“万里悲秋常作客”, 离家一里, 一里愁, 离家万里在悲凉的晚秋总是作漂泊之客;六层是“登台”, 思乡望远, 奈何万里长;七层是“独登台”, 无亲朋相伴, 望万里无端;八层是“病独登台”, 独登已是可怜, 再加上病中独登;九层是“多病独登台”, 病中独登也罢, 怎奈总在病中或是多病集加;十层是百年多病独登台, 最无奈垂垂老矣, 多病独登。

颈联十四字, 如滔滔江水, 喷薄十层悲情, 杜甫推敲琢磨, 炼字达情的功夫可见一斑。这也许就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被情感压得腰弯背断的一种厚重吧。

三、布置作业

上一篇:路灯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下一篇:OpenVPN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