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巧拓展(精选11篇)
古诗教学巧拓展 篇1
摘要:古诗积淀了我们民族厚重、灿烂的文化, 可谓“中华文化的瑰宝”。小学教科书所选的古诗更是文质兼美、情感丰富。然而, 今天的古诗阅读教学大多停留于“浮光掠影式”的浅阅读状态,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关键词:古诗,教学,巧用补白
如何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度阅读呢?笔者认为, 一首优秀的古诗就像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 有许多留白的地方, 教师若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咀嚼文句, 领略文境, 让学生用丰富而又灵动的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 不但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还能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深度阅读, 成就古诗课堂的无限精彩。那么, 在古诗教学中如何巧用补白?下面笔者就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为例, 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补充背景, 拉近距离
古诗写于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 所描述的情景离我们现实生活非常遥远, 学生缺乏应有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情况等方面的知识, 又难以从几句诗中捕捉, 因而常对古诗描述的情景感到陌生, 在领会上产生偏差。这就需要我们补白背景, 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内涵。课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找各种书籍、上网搜索资料等方式, 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 作者的经历、个性, 诗中出现的人物与作者的关系等资料, 再在课堂中向同学们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材料, 教师再适当补充相关资料, 让同学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拉近时空距离, 为学生理解诗歌做好铺垫。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前, 我先布置学生搜集黄鹤楼的资料, 了解李白、孟浩然的关系。上课伊始, 引导学生读题解题后, 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黄鹤楼的资料, 知道黄鹤楼在唐朝时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聚会或送别的地方, 从古至今有许多大文豪都在黄鹤楼留下了诗篇。同时教师用课件出示黄鹤楼图片和一些与黄鹤楼有关的著名诗篇。接着, 继续交流对李白和孟浩然的了解, 老师根据学生搜集到的资料适当补充, 让学生知道李白和孟浩然是一对好朋友, 经常在一起饮酒吟诗,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今天, 李白要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 千言万语, 化作了一首千古绝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样对背景进行补白, 才能拉近学生和作品、作者的时空距离, 才能更好地体会李白送别孟浩然时依依惜别的情感, 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链接生活, 理解语言
古诗的语言精确、凝炼。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 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凝炼含蓄, 有时一字一词, 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古诗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以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去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揣摩诗歌中的关键词句, 寻找诗歌中蕴含的语言实践契机, 巧抓关键字词补白,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来理解古诗所描绘的情景,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 在学生初读诗歌, 根据注释了解“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大概意思后,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想象“烟花三月”的:
师:透过“烟花三月”这个词, 联系我们平时观察到的春天, 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想象长江两岸的春景。)
生:我看到春天来了, 长江两岸小草探出了碧绿的小脑袋, 嫩黄的迎春花开了, 雪白的梨花开了, 粉红的杏花也开了。
师:你眼中的春天真是五彩缤纷!
生:我看到春回大地, 长江两岸到处百花盛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
师:你不但用眼睛去看春天, 还用耳朵去听春天!
生:我看到江岸边, 粉红的桃花开了, 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枝条, 一阵风吹来, 柳树在翩翩起舞。
师:你描绘的画面不正是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吗?
生:长江两岸, 小草长得很茂盛, 稻田里绿油油的, 真是“春风又绿江南岸”啊!
生:我还看到了长江两岸到处繁花似锦, 真是“黄四娘家花满溪, 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你们能用积累的诗句描绘春天, 积累真丰富, “书香校园”活动你们收益不少, 老师为你们自豪。
通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眼中的“烟花三月”再也不会停留在课后的注释“形容花开的繁茂, 像浮动的烟雾”这样抽象的字眼中了, 而是一幅幅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画面。同时, 也增加了学生的积累, 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想象情景, 感悟诗境
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 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 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从这一过程中截取最感人的镜头, 用跳跃含蓄的语言, 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小学生生活阅历少, 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 诗句的言外之意, 就要靠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创造, 再现情境, 去领悟诗的意境美。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中, 我抓住“故人西辞黄鹤楼”的“辞”和“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尽”,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感, 从而领悟诗的意境美。请看教学片断一:
师:在这美好的春天里, 一对兄弟般的朋友, 一对朋友般的师生却要离别了, (播放乐曲〈送别〉) 站在黄鹤楼上, 孟浩然举杯告辞:他会想起什么?会对李白说些什么?李白又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想象他们告辞的情景, 同桌演一演。
(同桌表演)
师:哪对同桌愿意表演给大家看?
生甲:孟兄, 我们在这黄鹤楼边, 一起踏春游玩, 一起饮酒吟诗, 一起谈古论今, 过得多么快乐。可今天您却要独自离开, 到千里迢迢的扬州了, 我真是难过啊。
生乙:太白兄弟, 黄鹤楼到广陵, 相隔一千多里路, 今日一别, 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生甲:孟兄, 干了这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乙:太白兄弟,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干了这杯酒, 就此告别, 保重!
请看教学片断二:
师:饮罢了送别酒, 说完了送别话, 离别的时刻还是来到了。李白站在江边, 看着朋友渐行渐远, 此情此景, 凝聚成了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绘的场面吗?
生:孤孤单单的一艘船消失在碧蓝的天空中, 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从天边流过。
师:那可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当时的交通要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 (课件点击:江上千帆) 。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
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
师:是呀, 这正是“过尽千帆皆不见, 一心只送孟浩然”, 李白站在江边, 看着孤帆远影碧空尽, “尽”指的是什么尽?我认为它有一个没有“尽”, 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尽”的是:船、帆、影。
生:不“尽”的是:李白与孟浩然的情感。
师:孤帆远影早就消失在天边, 可李白还站在江边, 看着长江水滚滚东流不愿离去,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时此刻, 长江上流动的除了一江春水, 还有什么?李白会想些什么?
在这两个教学片断中, 我引导学生抓住“辞”、“尽”进行补白, 通过引导想象, 再现了一幅幅生动的情境, 让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一次又一次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和教师、文本之间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学生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既理解了诗意, 又感受到了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既对诗的意境有所感悟, 又有效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可以说一举多得。
四、课后练笔, 延伸拓展
“言有尽而意未尽”往往是一首好诗审美价值的体现。不少古诗结尾处仍有无限悬念, 给学生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我们可以在此安排一些适当的口头补白或练笔, 延伸情节, 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结束时, 我布置了两个小练笔:1.把这首诗编成小故事写下来, 要求尽量写具体送别的场面。2.李白和孟浩然还能再见面吗?想象他们重逢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任选一题完成。通过练笔, 将学生置身于诗歌文本的情境中, 切身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学生能深刻领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 补白是古诗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种常规教法, 恰当地运用它, 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 能更好地理解诗意, 能为学生营造自由想象的氛围, 提供个性阅读的空间, 感悟古诗的意境, 对古诗进行深层阅读。同时, 能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给课堂创造意想不到的精彩。
古诗教学巧拓展 篇2
三问“古诗词拓展听读教学”
【三问“古诗词拓展听读教学”】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 捷古诗词教学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难教,难学,难有收效。我在小学高年级推行“现代经典篇章听读实验”,于《中国教师》发表了阶段总结──《听读,为阅读打开一扇窗》。受到该实验的启发,我又尝试以听读的方式推行“古诗词拓展教学”,也收到切实有效的效果,参与实验的儿童皆感受益。 古诗词拓展听读教学,教什么? 首先澄清两个概念。其一,听读。让儿童对照文本静心倾听示范朗读的音频信号。耳入后心意通。听读数遍后,儿童能对文本有直观的听觉感受,能形成信息转化,将优质的音频信息转化为储备的语感。随后进入模仿诵读,将储备语感和文字信息融合,听者能形成对文本鲜活的感受,体悟,最终能走进文本,通达意境。其二,古诗词拓展教学。所选的古诗词来源于两个部分,《课程标准》中的“优秀诗文推荐背诵篇目”和有口皆碑的古诗词经典篇目。常规教学中的“课文”不在此系列。同时,尽量下载,收集著名播音员或者是标准规范普通话录制的,配合背景乐的朗诵音频资料。这样的遴选标准意在尽可能地拓宽儿童课外古诗词阅读视野,积累名篇佳句,亲近经典,促进语感形成,提升语文素养。 古诗词拓展听读教学,怎么教? 听读古诗词的基本流程为六步教学法。选择好篇目后,要求听者同步下载该篇目的纸质文本,包括诗词内容,关键字注解,全文析意三个部分。在进入课堂前,儿童需先熟悉文本内容,自行通读一两遍。此后正式进入听读程序。(1)视文本长短,难易等具体情况,播放音频两三遍,听者静心倾听的同时提笔做好标注。此步骤旨在通过听获取音频信息,初步感受优质的示范朗读,标注并发现朗读中涉及的轻重音,长短调,停歇,平仄变化,语气语调,颤音技巧等。(2)听者配合文本,再次听读。这一步意在对接文本信息和音频信号,调动,激活听者的视觉和听觉共同参与,介入全脑式学习。(3)依照文本的逻辑停顿,以随机暂停的方式播放音频,要求儿童配合资料中的“关键词注解”,在暂停时师生互动,尝试将古典诗词翻译成白话。(4)通篇播放,轻声跟读,反复感受。(5)关闭音频播放,模仿朗读数遍。(6)畅谈听读学习的感受,尝试记忆并模仿示范进行诵读。值得强调的是,并非每一次的听读都要按部就班执行六个步骤,具体操作时可以依据不同的听读课型有选择,有侧重进行。 按照听读素材的不同,听读教学有七种不同课型。 (1)听记课。播放音频,倾听多次就为熟悉,记忆,背诵服务。此类课型重在训练儿童记忆背诵古诗词的能力。机械记忆是古诗文学习的法宝,也是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手段。但现实情况是儿童不喜欢这类型的记忆方式,单纯地让儿童背诵,很容易产生厌烦感,这正是以往简单化教学挫伤儿童学习积极性的表现。我们引入听读训练,即训练了机械记忆这一不可或缺的能力,又使儿童在全过程中不感觉厌烦。优质音频是诵读声,背景乐声的结合体,本身这样的结合就能消除疲劳,再加上艺术家诵读时很好地把握押韵,平仄,间隙,轻重,气息,语势,语调,发现并体验古典诗词,篇章中“起”“承”“转”“合”的变化,这些因素使得聆听诵读成了艺术享受。如果适当配合教师的讲解,师生互动的文本翻译,加上音乐的起伏节奏,就为“机械”二字添加了润滑,让背诵记忆变得简单,有动感,有趣味。我们曾播放文意相对浅显的《陋室铭》,儿童听读数遍后就自然跟读,下课前几乎全班都能自由背诵,而且语调也毫无往日拖沓平白之感,原来他们在自然地模仿着音频中的优质范读。听得入耳入心,读得入情入境。 (2)听趣课。播放音频,按步骤倾听后只为对古诗词产生趣感,以趣为“敲门砖”,带儿童入门。古诗词的面孔一直有些生冷,因为“文以载道”的思想根深蒂固,许多篇章几乎都带着教育意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病梅馆记》《劝学》……单看篇目名就已经知道意欲何为,如果教师教学过度,古诗词中原有的文学价值就可能被淹没,教化功能被扩大,直至以儿童视之生厌,避而不及。在古诗文学习的起步阶段,我们有意选择带有趣味性,幽默特质的篇章让儿童倾听,目的就是让儿童感受其中真趣,进而因趣生爱。例如清代林嗣环的《口技》一篇,文章特别有意思,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宾客听口技表演时的种种表现,文章的布局安排,这些都可以构成“趣点”。我们选择的音频版本优质,虹云老师的诵读张弛有度,节奏随故事情节而变化,制作者配上同样变化的背景音乐,风声,火声,呼喊声,口技中描绘的情境杂声,再加上贯穿全文的或轻或重的锣鼓喧闹哗笑声,简直是一台精彩听觉大戏。孩子听到“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时笑声渐起,到“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笑声扬,“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时笑声盛,到“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更已是满座欢颜了。初学古文就进入这样的课堂,古文感染力,学习延续力可想而知。 (3)听赏课。播放音频,多次重复倾听只为欣赏优质的朗读。古诗词中蕴含的音律,节奏,气韵,平仄,声调,这些审美需求都可以通过倾听得以传递达成。儿童在倾听的过程中接受美的浸润渗透,其效果远比教师条分缕析地介绍,费劲卖力地讲解好之千百倍。例如欣赏诗经中的名篇《伐檀》,我们不求儿童理解诗歌中蕴含的道理,表达的情感,思想。既然是课外拓展教学,教师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针对不同文本内容,不同学习对象,教学能有所侧重。《伐檀》的句式组成极为有规律,三小节诗歌以相似的句式反复出现,典型地展示了先秦时代民歌的创作特色,诵读能明显表现语句的节奏,能让听者体验到极富音乐韵律的美感。我们采用的是配有钟罄敲击背景音乐的音频素材,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男声诵读配合悠扬古朴的钟板绕耳,听者瞬间穿越到先秦时代,眼前仿佛能出现“坎坎伐檀”的劳动场景,也能依稀感觉诗句中透露出来的些许叹怨,这是教师个人即兴朗读所不容易达到的。大音希声,美是不需要多费口舌注解的,我们能分明地发现儿童在欣赏诗歌时脸上的形色变化,他们已自觉从倾听中模糊领会诗歌所蕴含的强烈情感。听《望岳》,诗句不多,但儿童分明从专业的朗诵中感受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些诗句,诗人杜甫在平仄,押韵等处理上的匠心,教师随机点拨出诗需要讲究对仗工整,平仄相对,读起来方能富有节奏感。听赏课上,儿童可以轻声附和,跟读,可以边视文本边听音频,也可以静默伏案,侧颈聆听,心动即可,点到为止。 (4)听仿课。播放音频,倾听多次后模仿诵读。不少儿童将古诗词读成了平淡无味的白话,有的也拿腔拿调地唱读,虽也能一字不差,但毫无雅致意趣在其中,听起来味同嚼蜡。这些误读其实是糟蹋了富含音韵美的经典辞章。古诗词是可歌可泣的,可吟可唱的,可以激昂高亢,可以婉约叹息,亦可以声断而气丝相连,不同意味的诗词要用不同的音调来诠释根植于文字间的意境。教师个人的理解以及朗诵水平可能对儿童造成限制,听读正能弥补此缺漏。我们选择的音频资料皆源自朗诵专家,如:张家声,丁建华,乔榛,曹灿,鲍国安,濮存昕……他们对古诗词的解读以及声音的表现力是非播音专业的教师所能及的,但由于资讯的发达却可以为我所用,为教学服务。听仿课重在“仿”:仿专家诵读时的语速,语气,语调,气息,停顿,重音,轻声,咬字,平仄等,“仿”更要求“真”,尽可能读得和专家范读一模一样,甚至是一些泣声,拖音,嘶哑的模糊发音也仿到位。例如我们以曹灿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听仿课素材,先请儿童听两遍,之后提笔在范读特殊处理处做好标记。听数遍后,儿童逐渐能捕捉到专家诵读时雄浑豪迈的发音主旋律,当同时也关注到一些不同的处理节点。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属于高亢激昂;“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属于平缓轻巧;“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又可以略显低沉悲凉。随后轻声跟读直至自由诵读,儿童乐在其中的同时,课堂直逼无师自通的有效教学最佳境。 (5)听赛课。播放音频,倾听多次后与原声赛读。此举意在利用儿童好胜心理,在历经一段时间的听读训练后,以赛促进儿童朗诵古诗词水平的提高。记得我们首先挑战的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家声的诵读作品,高起点带来赛事的高潮迭起,促成高诵读水平的形成。事先我们收集了张家声的系列古诗词诵读作品,如: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作品都很短,但其完整和谐的音韵美,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质感都极具艺术魅力。赛前先介绍张家声的朗诵艺术成就,这是在亮明挑战对象;随后播放他的原声配乐音频资料,这是“对手展示”;之后展开形式多样的赛读,可以是个人和专家赛,集体和专家赛,还可以邀请教师和专家赛。赛读的结果是为了提升儿童的诵读水平,因此不简单评选一二三等奖,而是分项评奖:金嗓子奖,最佳表情奖,最佳体态语言奖,入情入境奖,勇气可嘉奖……总之,每个参加的儿童都能在自己最为突出的优势上获奖。短篇福的现场赛,长篇幅的回家准备后专门找时间赛,以赛促练,以赛促进步,效果很明显。更妙的是,赛后知不足,儿童会自觉地在听读训练中标注专家诵读的停顿,重音等技巧运用处,赛后自学训练。问其故,答曰:屡战屡胜,胜而不骄,君子有所不战,战必胜矣。 (6)听译课。播放音频,按六步骤倾听后,特别强调第3步,尝试集体合作翻译成白话。学习古诗词,翻译是必过的“坎”,也是教学难点。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变义,生僻字词翻译,视读直译……记得我们在中学学习古文时,最害怕的就是翻译。然而参与听读试验的儿童能比较轻松地参与集体翻译,学习效果大为改观。原来,翻译之所以难,除了语法,词性,句式组合等多方面古今差异造成困难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译者否能准确断句,合理归并词组,借助汉语一脉相承的发展关联,靠语感和用语习惯大致翻译。示范朗读中的标准停顿,逻辑重音设置,诵读中的情感渗透等因素都能给听者带来启发,辅助其“不求甚解”地粗鄙翻译。例如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文中描绘的情节新奇趣味,能引人入胜。听读数遍后,我们在每一分句子的标点停顿处暂停,让听者即兴翻译分句。在互动中,儿童互相借鉴他人见解,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尝试,翻译成了趣味游戏。儿童在好胜心,模仿特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普遍获得成功体验。此案试验中,唯有“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成为翻译难点,原来是儿童对于“秦,汉,魏晋”这样的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了解欠缺。此时配合上教师适当讲解以及材料中的注释,也能解决。全篇通译后,全班古文学习的信心大增! (7)听评课。播放音频,按六步骤倾听后,师生互动展开评议。古诗文的意味悠长,如果能借助听读的信息储备,增加自由评议训练,这无疑是教学的有效增值。特别是对小学高年级儿童进行辩证的思维训练,阐述观点以及批驳争论的言语表达训练,都是提升个体文化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有益行为,也属于教学的必须范畴。听评课的侧重点就在于“听明白后思考,想清楚后发表”不但要能自圆其说,还可以与之辩驳,思维碰撞,引经据典,言语互动,以求共同进步。例如听读北宋学者周敦颐所作的一篇议论散文《爱莲说》后,可以让儿童谈谈自己所爱的“草木之花”。有的说爱荷花,因为它与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的爱竹,儿童能自觉援引郑板桥的《竹石》中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有的同学认为爱牡丹不是错,牡丹是“花之富贵者也”,很多家庭中就有牡丹图;一些预习充分的同学则提出:爱什么花是次要的,作者要通过爱莲花表明作者的见解。这篇文章中的花都是人品质的代表,莲花就是洁身自好的代表,也是作者自己的代表。我们认为,不管能说到这份上的儿童有几多,哪怕有一人足矣。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互相浸润影响,我们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 古诗词拓展听读教学,教学有效么? 听读古诗词教学的优势显著。推崇古诗文教学,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苏霍姆林斯基说:不怕学生做坏事,就怕学生不去做好事”。接触古诗文经典,不管是听读还是视读,本质就是好事。对儿童的终身发展而言,其优势更是明显可观。 (1)拓展空间。听读古诗词有益于儿童增广见闻,开拓视野。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说: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自然领悟经文中某些无法或无须言说的神韵,然后再一遍一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像钉子一样地楔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然后老师再稍作解释,要不厌其烦地点拨,孩子自然就懂了。即使暂时不懂,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真是至理名言。我们知道古典诗词洋洋大观,浩如烟海,璨如星河。我们也知道所实验的“古诗词拓展听读教学”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即便这样,于个体,集体均已受益匪浅。它是课内教学的有益补充,能有效拓宽儿童的课外阅读视野,通过“经典古诗文”这个渠道通往更为广阔的国学,人文,艺术,美学,宗教,哲学的空间。 (2)变化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的气质变化要靠海量的阅读和生活阅历的累积。古典诗歌的阅读正是气质变化的重要因素。我们让儿童听读这些篇章优美,语质绝佳,千古流传的文本,它就能调整儿童的审美取向;我们推荐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字让儿童吟诵,记忆,自然能让其性灵得以滋长,身心变得愉悦,审美品味得以提高。此外,听读经典古诗词还能有效培养儿童的耐性与毅力,消除浮躁心态,这也是一种品性的陶冶。自古以来就是文以载道,经典的古诗文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最好载体,蕴含着儿童成长处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修之伦理。所以,听读,记忆,背诵这些经典古诗文,对孩子们的开放眼界,开拓胸怀、浩养正气、培育品格等都极为有益,能有助于儿童的气质变化。 (3)提升素养。国家科技部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项评估报告:94.2%的家长和100%的老师认为背诵古诗文对提高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好处。因为古诗文在遣词造句中讲究平仄、对仗、韵律;古典诗词的内容多样,春、夏、秋、冬,写景、咏物、抒情,应有尽有。让儿童听读古诗词,一方面可以培养语感,锻炼清晰、准确、流畅的诵读表达,同时还可以积累大量经典的词汇,丰富自身的语言表达,提升语文素养。此外,听读时的专著,记忆时的投入,翻译时的思索,背诵时的喜悦,长期坚持的恒定精神,这些都有助于儿童的人格修养。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多听读古诗词,能为儿童今后形成高雅风趣的谈吐,妙笔生辉的写作打下结实的基础,切实为语文综合素养提升服务。 (4)训练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在人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是不同步的。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一至三岁既有显著的发展,幼儿期是人的记忆发展的黄金时期。到了儿童时期发展极快,13岁达到高峰。而小学高年级进行听读古诗词实验,正是因循了儿童记忆发展的规律,配合进行适当的提升型训练,以期达成最佳效果。于儿童而言,这个阶段大量的背诵记忆正是他们的强项,但也容易被其自身的惰性所掩盖。所以,我们要通过听读这一独特的方式来降低记忆难度,提升训练效果,让处在记忆黄金阶段的儿童多背经典著作和篇目,多接受有效训练,这将成为其终身的文化储备。 (5)培养情操。经典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精神和儒家道德情操,听读有益于其高尚道德的养成。国家科技部研究中心曾对开展“古文诵读”工程的试点校进行评估,报告指出:73.1%的家长和86.7%的老师认为背诵古诗文能够起到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88.7%的家长和96.7%的老师认为背诵古典诗文对孩子的个人修养和人格发育有好处。其实,诵读也好,听读也罢,其对象──古诗文,正是我们苦苦找寻的文化根源,民族的归属,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光荣与自豪的最佳载体。让儿童自小就扎根在本土文化的经典中,扎根于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学土壤中,这本身就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儿童徜徉于经典的聆听,诵读中,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之中吸收着古老的中华文明精髓,其一生都将受益。 衷心希望您和我们一起推行古诗词拓展教学的听读实验。让儿童在聆听诗词韵律中亲近母语,在诵读的声韵起伏中发展语言,在接触经典中感受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让我们帮助儿童释放双耳,成为一个有根的中国人。-05-14 人教网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篇3
【关键词】 初中 古诗文教学 有效拓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古诗文教学领域里,必须做到既扣紧文本,又能让课堂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有关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和必要的引申,让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的魅力。
一、在重点词语处拓展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的两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漫”是“随便”的意思,是一个副词。像杜甫这样的大诗人,对诗书应该是非常爱惜的,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漫卷”的,这里写他“漫卷”正反映出杜甫听到胜利消息时欣喜若狂的神态,他乐极忘形,以致使他一反常态,连最爱惜的诗书也胡乱地卷起。同时,这“漫卷诗书”的行动,也反映了杜甫归家的急切心情。他想到即将结束多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而要返回家乡,激动的心情自然难以平静,于是他“漫卷诗书”,似乎马上就准备动身返乡了。这个“漫”字所营造的情境是异常丰富的,真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
二、在重点内容处拓展
《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而《桃花源诗》虽然所写内容重点及表现手法与“序”有异,但它们的主题是一致的。这就为拓展提供了条件。据此,我将《桃花源诗》作为课外阅读练习印发下去,要求学生对比阅读,以文解诗。为帮助学生领会诗的大意,训练文言语感,我还设计了以下练习。
找出诗中与下列语句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填在括号内: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伊人亦云逝。)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学生在拓展阅读中,更加深了对《桃花源记》主题的理解。
三、在想象中拓展
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句,可以引导学生联想重阳节的诗句,来理解景中寓含的相思之愁、孤独冷清之感。重阳节与家人或朋友相聚一起赏菊饮酒、插茱萸登高的习俗,在古代很盛行。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尾联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表现得更为清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到来之时,这自然会使词人联想到往日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光的欢乐情景,往日欢乐情景与眼前孤独寂寞的情景使词人倍增相思之苦;重阳佳节,孤零零地在纱帐中,自然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秋夜凉风袭来,不禁又使词人增加一层冷清之感。
四、在比较中拓展
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诗词加以对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比较中拓展延伸。如在学习王维的《渭城曲》时,让同学们回忆《别董大》、《赠汪伦》这两首诗,并让他们比较三首写离别的诗在意境上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品味、理解,发现《渭城曲》是以乐景写悲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让人心酸;《别董大》却是以悲情写豪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奋发精神尽显其中;《赠汪伦》却是叙事抒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激、依恋全在诗句之中。还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类似体验,比较感受离别时的情怀。
五、在文本空白处拓展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本中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空白”之处,进行文本拓展,激活读者的思维,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
如:有一次我进行课外诗词赏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多数同学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闺中少妇独处之闲愁。于是我投影以下资料:李清照生于1084年,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情趣相投,感情甚笃,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金石书画。但1127年北宋灭亡,女词人与赵明诚避乱于江南。不久,祸从天降,赵明诚因病而故,词人孤独一人,生活悲苦,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又散佚殆尽,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在战乱中只身辗转流徙,晚年十分凄苦,《声声慢》正作于此期间。学生了解后,立刻明白词中之“愁”不仅仅为一般“闲愁”,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
此外,还有在交流中拓展、在写作中拓展时,囿于版面就不一一赘述了。古诗文的教学充满着天光云影的美丽,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独具慧眼,捕捉契机,适时拓展,可以使学生开阔思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古诗文的课堂也会异彩纷呈。
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篇4
一、在重点词语处拓展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的两句“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漫”是“随便”的意思, 是一个副词。像杜甫这样的大诗人, 对诗书应该是非常爱惜的, 在一般情况下, 是不可能“漫卷”的, 这里写他“漫卷”正反映出杜甫听到胜利消息时欣喜若狂的神态, 他乐极忘形, 以致使他一反常态, 连最爱惜的诗书也胡乱地卷起。同时, 这“漫卷诗书”的行动, 也反映了杜甫归家的急切心情。他想到即将结束多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而要返回家乡, 激动的心情自然难以平静, 于是他“漫卷诗书”, 似乎马上就准备动身返乡了。这个“漫”字所营造的情境是异常丰富的, 真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
二、在重点内容处拓展
《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 而《桃花源诗》虽然所写内容重点及表现手法与“序”有异, 但它们的主题是一致的。这就为拓展提供了条件。据此, 我将《桃花源诗》作为课外阅读练习印发下去, 要求学生对比阅读, 以文解诗。为帮助学生领会诗的大意, 训练文言语感, 我还设计了以下练习。
找出诗中与下列语句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填在括号内:
1. (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嬴氏乱天纪, 贤者避其世。) (伊人亦云逝。)
2.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 (往迹浸复湮, 来径遂芜废。)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桑竹垂余荫, 菽稷随时艺。)
4.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荒路暧交通, 鸡犬互鸣吠。)
5.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童孺纵行歌, 斑白欢游诣。)
学生在拓展阅读中, 更加深了对《桃花源记》主题的理解。
三、在想象中拓展
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句, 可以引导学生联想重阳节的诗句, 来理解景中寓含的相思之愁、孤独冷清之感。重阳节与家人或朋友相聚一起赏菊饮酒、插茱萸登高的习俗, 在古代很盛行。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尾联写道:“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表现得更为清楚:“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到来之时, 这自然会使词人联想到往日家人团聚, 共度美好时光的欢乐情景, 往日欢乐情景与眼前孤独寂寞的情景使词人倍增相思之苦;重阳佳节, 孤零零地在纱帐中, 自然辗转反侧, 难以入睡, 秋夜凉风袭来, 不禁又使词人增加一层冷清之感。
四、在比较中拓展
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 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诗词加以对比,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比较中拓展延伸。如在学习王维的《渭城曲》时, 让同学们回忆《别董大》、《赠汪伦》这两首诗, 并让他们比较三首写离别的诗在意境上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品味、理解, 发现《渭城曲》是以乐景写悲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让人心酸;《别董大》却是以悲情写豪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奋发精神尽显其中;《赠汪伦》却是叙事抒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激、依恋全在诗句之中。还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类似体验, 比较感受离别时的情怀。
五、在文本空白处拓展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本中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 没有写明的“空白”之处, 进行文本拓展, 激活读者的思维, 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
如:有一次我进行课外诗词赏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多数同学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闺中少妇独处之闲愁。于是我投影以下资料:李清照生于1084年, 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 情趣相投, 感情甚笃, 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金石书画。但1127年北宋灭亡, 女词人与赵明诚避乱于江南。不久, 祸从天降, 赵明诚因病而故, 词人孤独一人, 生活悲苦, 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又散佚殆尽, 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在战乱中只身辗转流徙, 晚年十分凄苦, 《声声慢》正作于此期间。学生了解后, 立刻明白词中之“愁”不仅仅为一般“闲愁”, 有国破家亡之愁, 亦有只身孤苦之愁, 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
变式拓展巧命题 篇5
【关键词】 高考 历史 变式 命题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107-01
近日,笔者在平时的小测试中选用了一道北京高考题,初看题目不太难,但学生的正确率仅仅32.5%。仔细推敲推敲,发现这条题目不是教师所认为的那么简单,该题目巧妙的利用了学生的固有“经验”设置了陷阱,让学生防不胜防。
(2013年北京高考14题)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解析:正确答案选C.时间题,这道题出的非常好。首先,考考查知识点角度好,涉及到中西结合、全球史观。其次,命题技巧高,从青花瓷这一细节知识点切入,陷阱设置非常巧妙,容易让考生误选B元末明初,而这道题除了要搞清楚青花瓷出现的时间,还要知道荷兰殖民扩张成立东印度公司的时间。
笔者试着利用2013年的一些高考题,进行了简单的变式,与各位共享,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 偷天换日法。将原题中的题干所提供的材料(主干部分)换成其他新材料,而选择项不变的变式,如
(2013年高考重庆卷)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答案】C.该题解题关键是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神学依据——可以直接判断。
(变式题)墨子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这一思想为后世某思想家所吸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该思想家是:( )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答案】C.变式后的题目将原有的“天人合一”,换成了墨子的“天命观”,考生必须首先理解墨子思想,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变式后的题目又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来源的多元性,内容的包容性。
2. 瞒天过海法。保留原题的主干部分,仅仅对其中一些修饰语作微小的变化,但答案却会大相径庭,如:
(2013年高考上海卷)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战争
【答案】A.该题需要考生对四种看法的价值判断要有明确的认识,A答案是对这场战争的客观陈述,不存在情感方面的判断;B答案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观点,“鸦片”二字既体现战争与禁烟运动相关,也反映了国人对英国发动的这场战争的愤怒;C答案则主要从英国的角度看这场战争,它不是侵略而是为了获得与中国自由通商;D答案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人对世界的传统认识,大清是“天朝上国”,其它所有国家都是“蛮夷之邦”。
(变式题)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凸显了中国古代“天下观”的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答案选D)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战争
3. 图文转换法。将原题中的文字材料转变为图片、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变式法可以考察考生读图(表)能力、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也增加了整份试卷的灵动性。
(2013年高考上海卷)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挣一日之短,以后拖着长辫,心里眷念帝制的老先生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作讨论,同席笑谴,这一场景最有可能发生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该题中“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挣一日之短,……同席笑谴”,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吻合。
(变式题)下图是著名画家沈嘉蔚著名的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画中的场景最有可能发生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变式题将材料换成了图片,考生要从图片中找到信息,穿西装的、穿马褂留小辫子的共处一地。也可从油画的名称《宽容》、《北大钟声》的提示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旧思想并行北大,相互斗争,也相互包容。
(2013年高考江苏卷18题)右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答案】D.该题主要考查的是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⑴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违背一般的透视原理,扭曲物体的形象。⑵感觉到现代人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困惑,感觉到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变式题)右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
A. B. C. D.
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智慧拓展 篇6
一、从写作背景出发, 为深入了解诗意而拓展
诗词中常常显现了作者的经历、思想和情感。小学教材中要学习的古诗, 除了纯粹写景的题材之外, 还有一部分需要对作者的时代、人生经历、思想感情等“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像《早发白帝城》、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诗篇的教学, 必须建立在对史实和作者人生经历了解的基础上, 这有助于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情感。
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也会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写作背景”, 像教学李白的《赠汪伦》一诗时, 提到李白“受骗”的故事。在教学《大风歌》时讲述汉高祖刘邦虽战胜项羽后, 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 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的故事。
可是, 我们有没有想过做这样的尝试, 从时代背景出发选择诗人或其他诗人的相关诗歌, 来“讲述”历史, “讲述”心境, 这样, 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古诗文的阅读积累量。笔者在教学中, 曾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写作背景的介绍:
其一, 从作者出发选择诗歌拓展阅读。教学《渔歌子》, 介绍张志和时, 先引出他哥哥劝他结束归隐所写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老师当哥哥, 唤弟“且须还”而学生回答“不须归”, 继而问学生诗人为何说“不须归”, 由此走进对诗歌的赏析。
其二, 是从时代背景出发选择诗歌。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作前, 笔者先把安史之乱的简介材料发给学生阅读, 继而让学生借助解释赏读《春望》, 从诗中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思、渴望和平的迫切心情。紧接着话锋一转:“忽然有一天, 大街上传来这样的消息……朝廷的军队平叛安史之军, 十年的战乱要结束了, 战火要熄灭了, 失地要收复了, 流离异乡的生活要结束了。此刻的百姓, 此时杜甫的心情你能体会吗?”这时学生已经是走进了杜甫的情感世界, 真切体会到诗人多年的期盼终成现实、喜极而泣的快乐心情。教师这时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引导学生读出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杜甫之乐, 课堂教学顺水推舟。
以背景故事的讲解带出相关古诗的学习, 这些诗有些是新课标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 课上, 它们作为本课教学的背景导入和情感铺垫, 也被学生理解并牢记, 一举两得。
二、从诗歌情境出发, 为真切体悟诗情而拓展
理解古诗词首先要“入境”。只有“入境”, 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 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走进诗人的情怀, 感受诗人的感受, 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 对诗歌意蕴的体悟方能更加真切而深刻。在《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 笔者引领孩子们诵读李白的《江下行》:“去年下扬州, 江送黄鹤楼。眼望帆去远, 心逐江水流。”课堂因此又抹浓了一层难舍之情。
曾看到有位老师讲《示儿》, 先复习引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引出当时社会背景, 初步了解。
师:这一盼就是六十五年, 诗人陆游也在日夜盼望着宋王朝的军队能早日收复失地, 实现祖国统一。他等啊, 盼啊, 他都八十岁了, 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 矢志不渝的诗人发出了内心的伤悲:
出示《诉衷情》: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师:转眼又是六年过去了, 诗人已八十六岁了, 临终之时, 还没有看到祖国统一的他挥笔写下了感人至深的遗嘱:《示儿》。
“川由千涓聚”, 史实材料的补充拓展不仅让学生豁然开朗, 更让学生们在不觉中入境, 切身感受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对统一的强烈渴望。“身受”诗人的处境, 遗憾诗人的伤悲, 沉浸在凄清的诗情诗境之中。
三、从同一题材出发, 为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而延伸
面对同一自然景观、同样的边疆战事, 诗人们有不同的感慨;面对离别, 诗人也各有情怀。围绕同一题材而抒写的诗作, 在诗的海洋中比比皆是。倘若能适度延伸, 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由《墨梅》的学习延伸到几首脍炙人口的咏梅诗;由《春雨》而延伸到“沾衣欲湿杏花雨”等诗篇。在教学《渔歌子》的课堂上, 笔者引导学生对《题秋江独钓图》和柳宗元的《江雪》进行比较赏读。孩子们在品读交流中豁然开朗:原来同样的垂钓, 却寄予了诗人不同的心境和情怀。同时也领略到了中华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从诗中艺术“补白”出发, 为复习旧知、激发想象而拓展
“诗在有字句处, 诗之妙在无字句处”, 古诗的语言精警、凝练、含蓄, 跳跃性很强, 它往往以虚空传递丰盈, 寥寥数字尽得风流, 为读者留下很多“空白地带”, 这是艺术空白。文本的“留白”之处越多, 其蕴藏的未知意义就越丰富, 就会勾起读者强烈的填补欲望, 激发想象、创造的潜能。在古诗教学中, 除了让学生用白话语言对画面、对情节进行补白之外, 笔者有时还针对空白处引导他们回忆、复习相关古诗, 也有意识地带给他们一些新诗。在《忆江南》一诗教学时, 抓住“江南好”让孩子说说想到了哪些诗句;针对“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 引入了“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 、“今年冷落江南夜, 心事有谁知” (萨都剌《小阑干》)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诗句) 等诗句, 在吟诵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出了强烈的游子气息, 读出了孤独和漂泊。以点带面, 拓展学生思维, 由此及彼, 引他山之石而攻玉。
五、从诗歌写法出发, 为学会阅读、领悟写法而拓展
历代古诗, 诗人总是从现实生活取材, 或借景抒情, 或托物言志, 或借物寓理, 有不少古诗在写法上很相似。如《石灰吟》教学之后, 笔者让学生顺着诗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进行自学, 学法的迁移使学生理解了《竹石》和《墨梅》, 一堂课学了三首诗。也看到有老师在教《赠汪伦》时引导学生掌握送别诗的表达方法, 继而拓展学习《别董大》《送孟浩然之广陵》, 学生很快明白了诗人有的用语言送, 有的用目光送, 有的借景物喻别情。通过科学拓展, 将语文教学的空间延伸到了课外。
走出古诗词教学资源拓展的误区 篇7
【误区一】拓展的内容难——学生不知所云
古诗词语浅情深, 含蓄凝练, 学生想要真正把握其主旨, 教学中进行资源拓展是不可少的。然而, 不少资料是古文, 生僻古奥, 佶屈聱牙, 学生读正确尚且有难度, 更不用说理解意思了。如果教师对拓展的资料不进行加工, 直接采取拿来主义, 势必会让学生接受不了, 这就失去了拓展的应有之义。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渔歌子》。在学生初步感知词意后, 为了让学生理解“不须归”的含义, 教师课件出示作者的哥哥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 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 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教师简单地告诉学生这是哥哥张松龄怕张志和不回家而作的一首词, 之后师生开始了三环叠唱式的对读。
我们知道, 资料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拐杖, 补充链接资料旨在更好地让学生学习诗词, 理解文本表达的情感。上述教学, 教者忘记了拓展资源的作用和目的, 没有考虑到学生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局限性。笔者为自己无法理解“草堂松径已胜攀”而深感汗颜, 其他听课教师也一脸茫然。试问, 教师理解起来都有困难, 何况学生呢?如果学生不能读懂理解资料, 又怎能使其去理解《渔歌子》所表达的主旨呢?笔者以为, 此环节不应该引用古文, 而应采用通俗易懂、简洁直白的话语将该首词的意思向学生娓娓道来:钓鱼只是一种休闲, 微风吹起水面的波纹才是乐趣所在。走在咱家门口种满松树的小路上比起攀登更让人流连。太湖的水、洞庭的山都是美景, 但是狂风吹起大浪的时候, 你就应该回家了。这样学生才容易读懂张松龄怕弟弟不回家、呼唤他回去的关切心情, 更容易理解张志和陶醉山水之间, 怡然自乐的情怀。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 教师应该考虑学生是否具备完全读懂古文的能力, 拓展内容的难易度要切合其感受认知水平和诵读解构古诗词的能力, 充分考虑到这一年龄段学生的阅读背景和理解能力, 在难易度上的把握要力图做到内容看得懂, 读得进, 想得通, 进而为理解文本、感悟主旨作铺垫, 否则, 引入的资料会成为学生新的阅读障碍, 起不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误区二】拓展的内容多——学生游离文本
课改以来, 教师们都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资源利用得好, 会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相反, 如果资料过多, 拓展过度,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 会挤掉学生研读文本这个主体活动, 致使学生在琳琅满目的相关资料里目迷五色, 少了对诗词的静思默想和诵读感悟, 减少了对文本的涵泳体味, 造成本末倒置, 不利于达成教学的有效度。一节课下来, 学生还不能有感情地朗读, 该理解的内容理解不到, 该体会的情感体会不上。
如一位教师教学《七律·长征》时, 为帮助学生更好了地走进文本, 学习新课前链接了毛泽东的生平、长征的相关背景资料。学生在急急忙忙地朗读了两遍诗句后, 教师便又拓展了诗人有关长征题材的《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诗歌, 接着出示“五岭”“乌蒙”“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胜利会师”等图片, 教师点击一幅图片, 学生就读一遍相关诗句, 最后还配上了背景音乐《长征》让学生朗读。粗略一看, 这样的拓展似乎贴近教学, 能促进学生理解文本, 但仔细思考后却发现, 上述拓展内容过杂, 有喧宾夺主之嫌, 学生原本应该咬定文本不放松, 现在却把时间用在其他与长征有关的诗词和图片上, 导致文本与拓展本末倒置。拓展的量要适度, 要适合包含于文本课时的教学单位量内, 否则过犹不及。过度的拓展必将导致学生走马观花, 目迷五色, 反而削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涵泳、品味, 自然无法达到教学的效度。笔者以为, 上述教学不妨这样处理, 让学生粗略了解作者和长征背景资料是可以的, 有条件的话, 此环节放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预习更好, 以便在课堂上腾出时间更好地咀嚼朗读文本。教学中, 可引导学生先根据诗句展开联想, 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再出示两三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 如“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让学生看一看, 说一说, 读一读, 就能走进文本, 感受红军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误区三】拓展的时间短——学生跑马观花
每一首古诗词看起来似乎是独立成篇的, 其实很多古诗词都是有某种联系的。教学中补充其他古诗词, 可以实现多种意义的互照互证, 丰富意象, 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深化主题。平时教学中, 教师都注重引入关联密切的诗词, 以帮助学生打通理解的通道, 但是为了赶时间, 往往拓展资料在屏幕上“虚晃一枪”, 就匆匆谢幕, 学生根本没看清楚, 更来不及思考, 就滑过去了。
如某教师执教张志和的《渔歌子》, 在进行“主题拓展、互为比照”环节时, 准备从写作角度出发, 引入后人仿《渔歌子》的体式、意境或词句而翻写出的新作。教师问:《渔歌子》文笔清新, 后代文人墨客对此词推崇之至,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苏东坡的《浣溪沙·西塞山边白鹭飞》、黄山谷的《浣溪沙》, 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聚精会神地默读, 不少学生还未看完一遍, 教师就抽学生回答, 学生支支吾吾, 教师简单小结, 进入结课环节。
毫无疑问, 对同一主题、不同特点的词进行对照阅读,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神韵”, 感悟模仿的魅力。让人颇为遗憾的是, 上述教学中由于课堂容量过大过多, 时间太紧张, 教师没有预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品读材料, 拓展内容在屏幕上“虚晃一枪”, 就匆匆谢幕。此环节, 教师应沉住气, 出示资料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品读、思考、交流, 从而多角度体悟《渔歌子》的诗情和主旨, 感受其艺术魅力和深远影响。试想, 当学生吟诵着苏东坡的“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又怎会感受不到模仿对写作的重要性呢?这既是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 也使这首词美的意蕴得到了延续。
【误区四】拓展的课件“艳”——学生乐不思蜀
很多教师知道资源是个好东西, 懂得充分挖掘资源、利用资源。然而, 不少教师把课件资源搞得华丽多姿, 五光十色, 错误地认为这样既能体现自己的多媒体技术, 又表明自己在践行新课程理念, 这就有了为拓展而拓展之嫌。事实上, 声光色电的轮番轰炸, 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 除了给学生一顿视觉盛宴, 更多的是搅乱了学生的心绪, 使其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品味文本的意蕴。
如一位教师执教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上课伊始, 教师简介作者辛弃疾, 引入新课, 学生自由读词后, 教师出示幻灯片:深蓝夜空, 金黄圆月, 天外几颗星, 两三株树, 飞出一只鹊, 树上鸣蝉, 几点雨, 两间茅舍, 透出灯火, 秧苗碧绿, 田边青蛙鸣叫, 可谓声光色电配动画, 整个画面美轮美奂。学生“哇”声一片, 不住赞叹, 其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接着, 教师关掉多媒体, 让学生朗读。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怔在那里, 半天没回过神来。学生读了几遍还是读不出味来, 甚至有的学生哀求:“老师, 让我们再看一遍幻灯片嘛!”显然, 学生们还沉浸在刚才五光十色的画面里, 陶醉于炫彩的课件中, 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学习, 而且剥夺了学生想象和思考的权利, 窒息了学生的思维。
诗词是想象的产物, 想象是诗词的灵魂, 作者没有想象写不出优秀的作品, 而读者没有了想象走不进作品, 更无法理解诗词的意蕴主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浅显, 六年级的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就能够读懂。然而, 要真正走进《夜行黄沙道中》所营造的乡村夏夜幽美的意境, 不是靠教师直接呈现图像声音, 让学生看看听听, 而是要借助联想和想象这个媒介, 融合朗读才能进入, 并深刻体会作者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古诗教学巧拓展 篇8
一、适当拓展,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短短的几行字,寥寥数语,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醇厚的美韵。而这其中的哲理与美韵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知识积淀。但传统教学的三部曲“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让古诗美韵尽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大胆拓展阅读教学,将学习的触角伸向课外,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诗文,受到更多的诗的浸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授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蕴含的生活乐趣后,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积累的关于描写儿童的古诗。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选出一两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如吕岩的《牧童》、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合作学习、比较交流:同样是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的切入点有什么区别?描绘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宿新市徐公店》一诗生动有趣,刻画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诵读表演,学生容易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拓展同一题材的作品,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加深对课内所学的理解、感悟,也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给予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二、适时拓展,加深情感体验
白居易说过:“诗者,根情苗言。”任何一首诗都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下有感而发的,渗透着作者真挚的感情。然而由于古诗含蓄凝练,再加上大多数古诗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相差甚远,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存在障碍。以诗教诗,以诗学诗,是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提供知识铺垫,搭建情感桥梁,实现与诗人对话的有效手段。如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秋思》,为了帮助学生感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诗句蕴含的情感,一位老师做了这样的拓展:
“是啊,诗人的行为不仅让行人觉得奇怪,在我们看来,也有点不可理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在另外一首诗中找到答案。”(出示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1)读《归信吟》,初知诗意。
(2)议:你从孟郊的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3)想象说话:模拟孟郊与行人的对话。
(4)反复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由于时代的变迁,学生对古代游子的重要精神寄托——家书不甚了解。“恐”字在这里的陌生化使用,再加上“临发又开封”这一行为的怪异,决定了这句诗就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归信吟》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了对家书的感性认识:家书与其说是用泪写的,不如说是诗人用一颗思乡的心,用一份恋家的情写的;家书送出去了,诗人的心也跟着飞回去了……在文本拓展、角色转换、激情引读中,诗人反常的举动便显得合情合理,学生读出了思乡的诗人,读出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深沉的爱。
三、适量拓展,领会意境美
古诗的内容精粹,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根据表达的需要,诗人把语言高度浓缩、概括,这就使诗中存在许多“留白”。教师应该抓住“留白”,拓展延伸,促使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身入其境。因为只有“入境”,学生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对诗歌意蕴的体悟方能更加真切而深刻。如在六年级上册《春天组诗》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整合资源,适时拓展,将学生带入春天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比如在“观诗色”环节,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主诗——《横溪堂春晓》(南宋虞似良),感悟春天的“绿”之后,即进行互文拓展:
“春天仅仅是绿色的吗?请大家读读这些诗句,闭上眼睛想象。从这些诗句中,你又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带颜色的春天的诗句。)
(1)引导学生用“从中,我看到……”的句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2)小结。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再加上各色鲜艳的花,诗人笔下的春天真是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啊!
(3)引读课件出示的诗句。师:春天是一幅画,画里有什么呢?生: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教师凭借敏锐的语感,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将学生的视野带入更为广阔的天地。
四、适度拓展,感受文化现象
古诗词中,一些客观事物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文学意象,由此演化成民族的文化现象。例如,“杨柳”表挽留之意,“流水”喻指情愁,“明月”则是思乡的代名词……小学古诗教学,以一首带多首,通过对几首具有相同意象诗词的学习,初步感受文化现象,符合语文课程总目标提出的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诗经·采薇》(节选),只有短短的十六个字,学生不难理解。对于其间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基因——以柳喻留,教师可进行这样的拓展:
“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啊!生离死别,难免伤情。柳谐音留,表示挽留。诗人这里明写景,暗借柳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你们知道吗?从《诗经·采薇》开始,柳便与别离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古人送别时往往折柳相赠,杨柳从此成为了古诗词中离情别绪的意象,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
(1)读读背背,粗知大意。
(2)小结:对于诗歌中出现的“柳”这一意象,不能单纯地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融进历史文化的因素去感悟其中的内涵。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这里无须对所拓展的诗词进行过多的赏析。教师对“折柳”意象的解释意在丰富学生的文学、文化知识积累;而相同意象诗词的拓展则是促进学生对“折柳送别”这一文化现象的直观认识。
朱光潜先生所说:“诗的境界是理想的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的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和情趣中汲取新鲜生命。”
古诗中,凝练优美的语言、深远悠长的意境、博大精深的内涵都值得学生好好去品味。而要让学生更好地品味,就应该有效进行拓展阅读。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灵魂。
摘要:小学课本选入的古诗,堪称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古诗言简义丰的特点进行教学,积极拓展古诗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加深情感体验,领会古诗的意境美,感受文化现象,体会到诗歌的内涵,从而有效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拓展阅读,古诗教学,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意境美,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程芳.让古诗文滋养学生的心灵--关于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8,(9).
古诗教学巧拓展 篇9
一注重归类, 增加摄入量
笔者所在学校在诵读诗词的途径和方法上作了明确的规定, 要求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诵读《古诗文诵读》。那么,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引导学生多背, 增加古诗词的摄入量呢?
1. 根据诗意巧分类
根据诗意即根据古诗文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在指导学生背诵之前, 先根据诗的内容分成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等, 让学生分类诵读。在学段背诵汇报时, 学生就采用多种形式,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师一提“爱国篇”, 学生就立刻背起了《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过零丁洋》;一提“劝学篇”, 学生就背起了《长歌行》《劝学》《送友人》;一提“哲理篇”, 学生就背起了《登鹳雀楼》《题西林壁》;一提“边塞篇”就背起了《出塞》《从军行》《凉州词》……这样的巧分类, 为学生整理出一条清晰的背诵思路。
2. 根据时令巧组合
根据时令即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组合背诵。如在学校开展的“班班中华诗词背诵”活动竞赛中, 有25%左右的学生就采用了这种形式。学生们“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 冬吟白雪诗。”他们从《春晓》《江南春》《江畔独步寻花》, 到《所见》《夏日》《小池》;从《暮江吟》、《秋词》《秋夕》, 到《江雪》《冬景》《沁园春·雪》……一年四季, 诗如泉涌。大大调动了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3. 根据时代巧指导
根据时代, 即根据诗词的朝代、作者进行指导背诵。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诗词历史背景及作者的了解;对诗人、词人的作品有较系统的认识。学校发放的《古诗文诵读》正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编辑的。所以,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 建议他们采用这种方法背诵。
4. 根据情境巧设计
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设一种背诵的氛围,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比如, 背诵《江雪》一诗时, 充分利用多媒体, 播放描绘冬天银装素裹的画面, 再配上抒情缓慢的音乐, 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气息里很容易地背下这首诗, 其含义也不解自明。当背诵立意欢快的诗词时, 为学生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应离愁别绪的诗词时, 为学生配上哀怨的二胡曲, 同样也投影相应的画面。这样, 学生明白了诗的意境, 背诵也就容易得多。
二注重指导, 增强理解能力
人们常说, 诗词只能意会, 难以言传。那么, 如何有效指导学生, 不断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呢?
1. 巧渗常识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开办的“星语文学”社。这是学生获得诗文常识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文学社中, 指导老师为同学们开设讲座, 使他们懂得如何读诗、诵诗、品诗、评诗……另外, 在课余的交流中, 教师也应时常渗透诗词知识的指导, 使学生在愉快的交谈中学到知识, 从而提高对诗的理解能力。
2. 巧铺捷径
自查自悟就是教师交给学生背诵古诗文的一种快捷方式。所谓自查自悟, 是指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 自行查阅资料, 通过询问、调查、收集、阅读、上网等手段, 理解、感悟古诗文的内容及思想感情。其方式可以有询问教师、同学、家长、网上查阅等。为了提高学生自行理解、领悟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时常开展如自主学习评比会等激励性的活动。
3. 巧设氛围
多年来, 学校为学生学习古诗文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置身其中, 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经典的熏陶和感染。正所谓入芝兰之室, 久而自芳。学校的聪明电视台定期、定时播出一些精选的古诗文朗诵。在优美的乐曲中, 琅琅的诵读声把全校师生带进浩瀚的诗海之中。同学们欣赏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
三注重实践, 增长运用实力
当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达到一定数量, 并能对其有所理解时, 自然而然便会旁征博引, 表达自如。
1. 生活中巧运用
诗文源于生活, 引导学生把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文进行表达,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古诗文的形式很多, 可以是见景吟诗, 见物吟诗, 叙事吟诗等, 教师要经常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当课余与学生交谈当天见闻时, 时而用“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来讲述偶遇久别的老朋友的兴奋, 时而用“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来描绘与学生漫步在校园的绿草地时的愉悦, 不时荡涤着他们美好的心灵, 升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2. 习作中巧渗透
作文课上, 根据习作要求, 带动学生搜索一些与本次作文有联系的诗句, 让学生有选择地运用, 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在叙事中运用, 在写景、抒情中运用, 当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 而是要注意用得恰当。对于写得好的习作, 尤其是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诗句习作的学生, 在班中要加以表扬, 大力鼓励同合理运用。
3. 兴趣中巧创造
许多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能把诗人的作品运用出
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授活动中的情感投入及调动是教学活动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 情感在学习中起25%的作用。而美国心理学家A.L拉扎若斯也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他认为, 情感能促进学习情趣, 而兴趣能促进学习。可见, 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
多年以来, 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一直尝试用以下方法进行情感投入和调动。
一融洽师生关系
学生与教师是构成“学校社会”的两个主要群体。师生关系就是这个“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处理好这个关系是保证教学得以有效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应尽量营造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 以往教师总是用“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来作为一节课的开始, 而现在我们用“Hi!Hello!Are you OK?Nice to see you again.”“Happy New Year to you.”“Today is Teachers’Day.How do you say hello to me?Happy Children’s Day.”等新的知识开始一节课, 就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和新鲜, 同时提高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例如遇到有学生生病:
用这些简短的语言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怀, 自然拉近了师生间的感情。既缓解了学生内心的紧张和生疏感, 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交际也会更为活跃, 产生的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要取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在师生间能否取得情感共鸣。因此, 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含的情感因素, 让教学内容充满情感色彩的同时, 必须合理调节自身的情感, 充分利用自身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影响学生, 实现师生情感共鸣。
二以情感培养兴趣
从心理的角度看, 外语教学, 是学习者 (内因) 与学习环境 (外因) 共同起作用的过程。对学习者来说, 除智力因素外, 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因素起着很大作用。情感是兴趣的催化剂。在教学活动中投入情感, 是增进学生学习兴趣的
来。这时, 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模仿诗人的写作方法, 对现成古诗文略作改动成为自己创作的新诗。如某同学在抒发同学情时做出了“慧泉 (校景) 山水深千尺, 不及启明 (人名) 送我情”。这样的诗句。写得多了,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提高了。
主要手段之一。学生有了兴趣, 学习就有了动力, 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对所学知识就有追根究底的心理, 从而学得积极主动。其实, 教师的一个温和的眼神, 一个微笑, 一个满意的点头, 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产生一定的效应, 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 在上课时经常使用excellent (好极了) , very good (很好) , good (好) , well-done (不错) , take it easy (别紧张) , it doesn’t matter, just try it again (没关系, 再来试一下) , I’m sur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 (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等这类充满鼓励性的情感用语, 不但让成绩好的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也让成绩差的学生消除紧张、害怕情绪, 对成功产生渴望, 从而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笔者在讲完单词后, 先让优等生领读数遍, 再让后进的学生朗读, 而笔者则用情感语言不断鼓励他们大胆发声, 直至正确。有时虽要经历多次才能达到要求, 但笔者从没有因此而抱怨, 这样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效也非常明显。
在教学活动中还应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 那就是在课堂上, 要控制一定的宽松度。在相互对话交流中, 允许学生的话题适当偏离谈话范围;对学生表达中的错误和蔼地予以纠正和引导, 尤其对“差生”不伤其自尊并给予鼓励;课外, 有问必答, 不厌其烦。总之, 就是要学生感到他们被重视, 增强学习信心。
三以情感创造氛围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环境在记忆的心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当学生进入“英语状态”, 积极主动, 兴趣盎然, 才有可能更大程度地提高记忆效果。在此环境中, 教师的情感投入十分重要。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常常取决于直观教育和教师的言语表情。因此, 教师就应该在课前和课中, 用一些富于吸引性的言语或表情动作创造氛围, 比如, 在课前的free talk这一环节中, 可以叫一名学生描述天气或说一件有趣的事, 或者教师讲一个笑话或出一道智力题, 充分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化规律, 让学生从有意注意转向无意注意,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学习。
情感是一把开启人们心智最活跃的钥匙, 将它运用在教学上, 是一种上好的教学方法, 对没有语言环境的外语教学, 尤其奏效。因此, 只要恰到好处地把握它、利用它, 一定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结束语
掌握方法巧拓展 思维流畅思路宽 篇10
由于考场作文的特殊要求,它的答题时间短、要求高,有些考生有些不适应,他们在面对作文题时,往往思考半天找不到下笔点,有时即使花了很长时间找到了思路,可是还没来得及写完作文,考试时间已到,只能空叹息。如果我们构思敏捷,作文材料就会纷至沓来,并付诸笔端,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或状之以物,就能非常自然流畅地完成作文。那么,我们在考场上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构思思维流畅,思路开阔呢?除了平时加强拓展思路能力的训练外,如能掌握一些技巧,对迅速打开思路、顺利写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一、探因索果 巧开思路
如果我们在面对作文题时,一时不知从何下笔,可采用“探因索果”的方法来帮助打开思路。如作文题《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很多同学面对这个作文题时,只在“钥匙”上思考徘徊,写来写去还是“钥匙”,既没有深入开掘,也没有适当展开,这样就写不出有深度的作文来。这时我们可以用“探因索果”的方法来开拓思路:①为什么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自己又为什么需要这把钥匙?②我以前没有这把钥匙时是怎样的?③有了钥匙之后,我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变化?如此思索,一张思维的大网很快就展开了,有关“钥匙”的人或事就鲜明了,获得“钥匙”的过程就具体了,“钥匙”的作用也就明显了。这时我们只要抓住一两个“亮点”,认真写作,就可以把文章写得比较出色了。
命题作文的题目往往隐含了一些深层次的意思,我们在动笔前,如能进行“前因”和“后果”的探索,就能审清题意,辨明题目的含义。如命题作文《晨》,这一命题中的“晨”就其表层意义而言,是指一天中的起始部分,即早晨7点到9点这段时间,我们写作时可从这一层面入手,写早晨发生的人和事,或是对早晨的感悟,但这样写立意不深,也不易写出出彩的文章。这时我们可进一步探索:“晨”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这一天的起始象征着人生的开始,早晨的时光也可象征着人生的美妙,象征着起点之美——经过这样前因后果的探索,不但开拓了写作的思路,而且更能写出有深意的文章。
二、以小见大 伸展思路
我们面对一个作文题,如果这个文题的范围很大,无从下笔,这时有些同学往往就心慌,不知怎么办了。其实,这时我们可以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来表现主题。“一滴水中看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这个文题是很大的,这时我们就可从小处入手,从时间上考虑,过去什么事、什么人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从空间上考虑,在学校,在家里,甚至在路上,哪次活动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从因果关系来考虑,珍惜的心情是怎么获得的;从对象来考虑,自己、同学、家人、不相识的人是如何让你产生珍惜的心情的,等等。选择一个角度来思考、立意、选材,选自己熟悉的、感触最深的来写,来反映自己的“珍惜”,这样既能顺利地拓展思路,又能扣紧题目。
这种构思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话题作文,因为话题作文只要求写相关的内容就可以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决定了一个话题可以有多种思路和多种表达。所以思路开阔对于写话题作文非常重要。审题后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与话题相关的素材;考虑与话题相关的各种观念和说法,并对此进行思考判断,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在此观点的统摄下寻找合适的论据证明这个观点。
写文章最忌平铺直叙,好的文章总是在对日常事、平常人的描述中挖掘深刻的生活哲理。在司空见惯的事体物象中寄予作者深刻的思考,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益。中学生写作文,往往容易忽视这些,殊不知在一些平凡的小事上,往往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事、物虽小,往往能小中见大,物微意深。
大部分人都不会亲历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琐事中,要多观察、多体会、多联想,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出“小”中的“大”来,才能够以小见大,赋予平凡的事物以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意蕴,做到物微意深。只要精于观察,善于观察,就能看到“一花一世界”中的“世界”和“一沙一天堂”中的“天堂”,就能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要做到以小见大,就要求同学们能在熟悉的生活细节中发现新问题,提炼出新的主题。选择的事情虽小,但小事中蕴含的生活哲理足以使文章言微旨深。请看优秀作文:
“爱管闲事”的人
一考生
文丽是我最要好的同班同学,望文生义,她的名字既文静又美丽,实际上却“名不副实”。她不但爱管“闲事”,而且胆大惊人,遇到什么不平事,总要挺身而出,“拔刀相助”。
上个星期天,我们相约来到小港蛟山公园游玩,前脚刚进园门,就听身后“扑通”一声,我们不约而同回过头循声望去,只见公园门口不远处,一辆自行车把人撞倒了。
我们走过去一看,肇事者是位小伙子,被撞倒的是位老奶奶。老奶奶坐在地上揉着膝盖直哼哼,小伙子想溜走,却被文丽一手拉住了自行车车把。
“你想找死?”小伙子大吼一声,举着右臂,握紧拳头。我吓得心儿怦怦直跳。只见那小伙子长得虎背熊腰,文丽在他面前就像一棵弱不禁风的小树苗儿。
“你凶什么?你撞倒了老奶奶,还想走人!”文丽毫不示弱,两眼直视小伙子,我也随声附和,为她打气助威。
这时,周围的游客闻声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好汉不吃眼前亏,小伙子想早点摆脱困境,用力推开文丽的手,脸色变得铁青。我赶紧扯了扯文丽的衣角,示意她别多管闲事了,但文丽却屹然不动,死死拽着自行车车把不放,脸涨得通红通红。她大声说:
“你撞倒老奶奶,事情没有解决就想一走了之,办不到!”
“再说我揍你!”小伙子满脸怒气,还晃了晃拳头。
“你怎么这么不讲理!”“做错事还不认账!拉他去公安局!”……众人议论纷纷,都站出来支持文丽,指责小伙子。
众怒难犯!小伙子一下子软下来了,像泄了气的皮球瘪在那里不声不响。“还不送老奶奶去医院!”文丽放开了自行车把手,发出了命令。小伙子乖乖地用车载着老奶奶走了。
在啧啧的称赞声中,游客们散开了。
“你真行啊!”我看了看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文丽,问道:“刚才你不怕吗?”“开始有点怕,但一看众人都站在我这边,我就不怕了。你想,遇到这样的事,如果大家都有正义感、责任感,那还有什么事办不好?!”
点评:
这篇优秀作文就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来拓展思路,文章从小事入手,通过对文丽大胆和肇事小青年“争斗”事件的叙写,一个爱管“闲事”、有责任感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文章注意设置悬念,情节曲折有致,结尾戛然而止且自然点题。人物语言颇有个性,也进一步凸现人物形象。文章还采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使文丽的形象更加丰满。
三、妙用联想 延伸思路
同学们写作文时最苦恼的是缺乏材料。有些同学面对作文题,笔下发涩,万般无奈只好勉强拼凑,或将他人作文中的材料改头换面,或套用自己以前作文中的材料。结果形成了一种千篇一律的“套路”:凡写老师,必是雨夜上门补课;凡写好人好事,必是拾物归公或是车上让座;凡写同学,必是考试不给抄,事后讲道理……千人一面。有些人在看了别人的成功之作后,常常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样写,我也有这种素材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问题就在这“没有想到”上。动笔无材料,原因固然多,但不善于联想还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善于联想的人,可以由一件事联想到与之有关的,或与之相对的,或与之有因果联系的别的事,可以由该事件所关乎的空间、时间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事或人,可以由该事件所关乎的某个事件,捕捉到与之有关的别的事件。这样,他作文时,脑中的生活储备,平时积累的种种素材,凡与题旨有关的,就都能展现在眼前,因而就可以通过取舍剪裁,构思运筹,写出与众不同的富有创造性的篇章,哪里用得着去套用他人的旧材料呢?而不善于联想的人,即使脑中有现成的材料,也往往不能看出它与题旨间的联系。例如学过茅盾的《白杨礼赞》,有些同学就能写出《松树礼赞》《桥墩礼赞》《老牛礼赞》《蜡烛礼赞》……而不善于联想的同学往往无法根据事物的特征去寻找在本质特征上与之相联系的别的事物、事理。
我们写作时一般常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联想:一是从眼前的事物出发,通过事物的形似或神似引发联想。由一引万,打开思路,多角度观察,然后万中取一来立意。如由“风”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还可以联想到流行时尚“风”,等等。二是由某些事物的引发,化抽象为具象,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情思。如《心中的彩虹》这个文题,“彩虹”既可指天空中美丽的彩虹,我们也可由它的艳丽生发联想,这个“彩虹”可以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可以是一种珍贵的体验,可以是一个坚定的信念,也可以是向往的一种境界或心中永远的追求——你这样生发联想,很快就能打开思路,思如泉涌。请看优秀作文:
我爱迎春花
一考生
在山脚,在溪边,在路旁,在公园里……当你偶然间发现了迎春花的倩影时,你的心中一定会想:春天到了。
是的,迎春花是“春天的使者”。当绝大多数花还在沉睡之中,寒风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时候,迎春花就开满了枝头。在满目荒凉中,在凛冽的寒风中,点缀着那么一簇淡黄的小花,是那么素雅,那么清新,充满了生机,不得不叫你刮目相看。那一朵朵小花,有的朝下开,如同倒挂的金钟;有的朝上开,像扬起的小喇叭,在吹奏“春天交响曲”。特别是它那股远远飘来的幽香,浸透了空气,也浸透了人们的心,使你强烈地感受到:春天就在我们身边。
迎春花虽没有青松、白杨那样高大挺拔,但它纤细的枝条拂地,却另有一番神采;迎春花虽没有牡丹、月季那样艳丽动人,但它用满枝的花朵唤来了春天,催醒了大地,给人间带来温暖。
我爱迎春花,爱它迎春而不争春的品质,爱它给人们带来了春的消息,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百花飘香……而在繁花似锦、万物争春的时节里,它却悄然隐去,从不去分享欢乐和荣誉。
我爱迎春花,但我更爱生活中像迎春花一样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工作的人们。
当你心情舒畅地走在干净的大街上,你可曾想到多少清洁工人冒着严寒酷暑,清扫垃圾;当你学业有成,享受成功的喜悦时,你可曾想到,成功的背后是老师的辛苦付出,多少个深夜,他们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当你和爱人共聚一堂,喜庆节日时,你又可曾想到,在祖国的边疆,多少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危,站岗放哨,不能与亲人团聚……
我赞美迎春花,我愿每个人都具有迎春花那样的品格。让迎春花的精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深深扎根!
点评:
作者借物抒情,以花喻人,歌颂了“像迎春花一样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工作的”清洁工人、人民教师和守疆战士。作者构思巧妙,联想丰富,以“我爱迎春花”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由写迎春花外形美、花味幽香、品质高贵,进而联想到生活中“在平凡岗位”上的工人、教师、战士的心灵美,讴歌了他们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作者在结尾处写道:“我赞美迎春花,我愿每个人都具有迎春花那样的品格。让迎春花的精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深深扎根!”作者由花及人,由表及里,借花抒情,并用青松、白杨、牡丹、月季对比衬托,联想丰富,层层递进,写花,是为了写人,升华了文章的主题,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四、逆向思维 反向立意
逆向思维是指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向相反的方向思考,从而解决难题,获得答案。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作文题的审题上,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特级教师宁鸿彬先生的“双向审题法”其实和逆向思维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什么叫“双向审题”呢?即审题时既要搞清题目要求的内容,又要搞清题目放开的内容。把题目的要求搞清了,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立意选材,就不会偏离题意;把题目不作要求的内容也就是放开的内容搞清了,才能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我们在作文中的逆向思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标新立异,学唱“反调”。
这种方法就是从写作对象相反的方面来思考,或者干脆把写作对象颠倒过来进行写作的方法。别人说:“酒好不怕巷子深”,我偏说:“酒好也怕巷子深”;秋天在许多人眼中充满寂寥和伤感,刘禹锡偏写“我言秋日胜春朝”……大胆地从事物发展的结果出发,逆流而上,追溯原因,由后写到前,从果写到因,我们往往就能发现人们不曾发现的更新、更深的东西。
2.多向思考,转换角度。
写作文时,如果我们选取大多数人都选取的角度,那么写出来的作文只能是人云亦云,没有一点新意。这时我们可采取变换角度的方式来见人所未见,写人所未写,从而写出有新意的作文来。如过去人们一直把“管宁割席”作为不爱慕虚荣,不贪图金钱的典型来大加赞颂,可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从“管宁割席”说开去》,从另一个角度指出管宁应该对有缺点和错误的朋友积极帮助,提高其思想认识,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而不应该与朋友一刀两断。文章匠心独运,很有新意。
3.换种眼光,化腐朽为神奇。
在常人眼中,胶水的黏性越强当然越好,但是有人却从黏性不强的胶水中发现了价值,用它做成人们常用的随手贴便签,从而带来了无限商机。有时候,换种眼光,便能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作文同样如此。
古诗教学巧拓展 篇11
一、春风得意马蹄疾——情趣性拓展
古诗词有精炼的语言、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意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诗词本身的优势,努力增强教学的情趣性,寓教于乐,融理于情,尽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吮吸知识的琼浆,从而在心中留下一份精神的感动、情感的共鸣。
笔者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词时,针对“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呈现出了如下的对话:
诗:“翁、媪相互怎么夸?”
(同桌角色扮演,全班交流)
生1:“老头子,这三个儿子可是像极了你,那么勤快。又都个个那么孝顺,连最小的,都知道采个莲蓬来给我们吃呢。”
生2:“老婆子,别说是我给孩子们做的榜样。那可要夸你生得好呀!”
生1:“老头子,你看,咱大儿也不小了,该讨房媳妇了?”
生2:“老婆子,我昨儿已经托媒婆留意了。”
生1:“老头子,等大儿、二儿都成家,小儿长大,咱也心满意足了。”
生2:“是啊,到那时,我们就一起慢慢变老吧!”(生2随口哼了几句流行歌曲:《最浪漫的事》)。
如此这般,采用创设情境和想象来引领孩子们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利用其本身的优势,让学生感其趣,受其理,才能保持始终旺盛的学习情绪,才能让师生在词曲美好的意境之中畅游,实在妙哉!
二、近山遥水皆有情——适切性拓展
古诗词教学中,教参的课程安排一般是一首古诗一节课,但是对于预习充分的学生来说,似乎太过松散和单薄,新课程理念下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与其相同或相近的另外一首或几首古诗来进行拓展,既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耳目一新,又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如笔者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后,出示苏轼另一首写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让学生比较着读一读,尝试发现这两首诗的异同。
生1:这两首诗写的“雨”的状态不同,前者为细雨,后者是暴雨。
生2:两者描写的角度也不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雨前、雨中、雨后的壮观景象,《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是西湖晴姿雨态的美好奇妙。
生3:我发现了两首古诗的相同之处:都是有晴有雨,都是写夏天的西湖。
生4:我还发现了这两首诗都用到了形象的比喻,用词非常精妙。
师小结:是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样的比喻形象,同样的用词精妙。同样流露出的都是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旷达豪迈的气概。
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另一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异同,同时,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三、为有源头活水来——主题性拓展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古诗文教学的课堂当然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是属于综合性的,是融多项内容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整合性拓展,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
笔者在教学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后,设计了以下后续活动:
活动一:继续搜集,厚积薄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整合)
1.继续搜集写“雨”的古诗词,交流“雨中情”。
2.搜集其他写“雨”的名家名篇,如马朝虎的《水》;汪国真的《雨的随想》;《苦雨》片段,让学生对诗人、作者笔下的“雨”有多元化的感悟。
活动二:妙笔生花,仿写续编(与习作教学整合)
选择一首写“雨”的古诗词画面,将画面改写成一篇短文或进行续编。
总之,以“雨”为线索,对与“雨”有关的诗词文章进行梳理、提升、拓展,以便构建一个关于“雨诗”的古诗词立体的知识体系,达到学以致用,形成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