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古诗教学尝试(精选12篇)
中学语文古诗教学尝试 篇1
农村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窄、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使许多教师有这样的感觉:讲了很多遍的问题, 学生还是不懂, 或是一知半解。基于此, 笔者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列举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 (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学校) 的学生, 从小生活在农村, 所学知识限于书本知识, 视野窄小, 因此, 他们很难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另外, 家长也未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不懂得如何教育儿女, 甚至还有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加以阻挠。针对这些客观条件, 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与学生经常交流,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同时,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解与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 让他们产生求知欲, 并树立起“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语文, 他们觉得学习语文较难, 缺乏学习兴趣。对于这一情况,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热爱学生, 增加情感投入
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 以爱心去教化他们, 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语文老师尤其要注意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 许多情感问题他们无法自己解决, 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 就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厌恶感, 久而久之, 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无, 导致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
2. 化枯燥为有趣,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在学习课文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体裁进行不同的教学。比如, 在讲授记叙文时, 讲解完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之后, 教师把学生分为六组, 每组发六张卡片。让第一组在卡片上写任意时间, 第二组写任意地点, 第三组写人物或事物……依次类推, 然后将卡片以抽签的方式任意组合。这时会出现不合逻辑的话语, 如“星期天图书馆王小二家的小黑狗感冒打针死了”。教师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化成一种游戏, 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了知识。
3. 利用“好奇”的心理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年龄段, 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 调动他们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写作说明文时, 怎样对一个事物进行合理的说明, 如何适当应用各种说明方法是个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讲授之前可以先提出一个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三、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 教师还要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这些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语文学习的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 切忌好高骛远, 急于求成。每天能认真地练习写几个字, 每周能背几首诗歌, 一个学期读几本名著, 语文水平就会逐渐提高。
熟读精思原则。学生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关系, 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不可偏废其一。“熟读”, 要做到“三到”, 即心到、眼到、口到;“精思”, 就是要善于质疑问难, 解决问题。
自求自得原则。这就是要求学生不能为读书而读书, 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 变成自己的东西, 做到读写结合。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原则。事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对学习语文, 学生不能只局限于课堂, 而是要到生活中去汲取更鲜活的知识。
2. 运用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伴随语文学习的始终, 听说读写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例如, 学习《春》这篇课文时, 就可以联想起学习过的“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浅草才能没马蹄”、“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等诗句, 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文章的内容和情景。通过联想和想象, 可以丰富学习的内容, 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此, 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把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对生活的感知与思考结合起来。
3. 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
阅读技能是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时阅读的一种能力。快速阅读是阅读技能中重要的技能之一。它是指学生要根据文章的不同文体、内容、表现形式等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要实现快速阅读, 学生必须多读书, 了解阅读材料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加强读思结合, 并且有意识地加快阅读速度, 逐渐提高阅读技能。
中学语文古诗教学尝试 篇2
中国是文明之邦,自古以来就有”诗的国度”之称。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神奇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独特的风景线。
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其间不绝如缕的是两千多年来诗人们忘情于其间的醉心之作,不乏“夜夜长留明月照,朝朝消受白云磨”之闺中女子怀情之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之豪情壮志之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寄情山水隐遁山林之章,更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之羁旅思乡之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感时怀世哀伤民生之音„„其情真挚动人,其词藻更是耐人挑灯夜读百般琢磨,不怪乎中国许多文学大师对传袭千年之久的诗词大加褒扬,常言需熟习古诗词才能达到下笔神思涌的境界。
面对如此优秀丰富的文化财产,究竟该如何去品析研读教授呢?
经过两年多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在理解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我对中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有了一些个人的浅识拙见:
一、日积月累,反复吟读
为什么古诗文教学要以诵读为主呢?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培养语感:没有良好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以学好的。语感是人皆有之的东西,但却有优劣强弱的区别。最初的语感表现在辨声知意上,例如幼儿听大人说话,能辨声而又心知其意,即有了语感,但这是不成熟的;必须要等到经过千百次重复,逐渐熟悉了某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并能自由地按照这样的方式和习惯来进行表达,这才会有了比较成熟的语感。这一过程说明:语感首先来源于听,其次才是说。古人云:置之齐则齐语,置之楚则楚语。以及现在所倡导的胎教。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培养语感这一规律对古诗文的学习能不能起作用呢?古诗文,是古人文言表达的精华部分。而文言则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古人平时说话可能很少用到,至于现代人,更加不会用到了。所以为现代中学生学习古诗文增添了不少的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上述规律似乎不起什么作用,但在课堂上,我们能不能把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有早读,还有课堂上的范读、齐读等教学环节,所以,创设这样的一个教学氛围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作为书面语体的古诗文有很强的可读性,张口一读听觉就跟着活动起来了。十几人、几十人齐声朗读,每天都读上一二十分钟,语境不就有了么?这样多读多听,许多词、语、句、篇成了自己语言仓库里的一部分,对古诗文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熟悉起来。这是古已有之的做法,而且颇有成效。
或许有的老师会认为文白对译和语法分析可以使学生迅速理解文意,并能帮助背诵,举一反三,这个设想是好的,说实在的,我当初也是这么做的,但后来我发现这个做法太理想化了,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我忽略了学生的心态和接受能力。译几个难句固然是教学中必要的,可以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大意,但通篇一句不译地翻译,往往使学生弄不清楚哪里才是翻译的重点,而把注意力都倾注在译文上。而对一些所谓的“动宾倒置”“定语后置”“取消句子独立性”之类的语法规则,听得是如坠五里雾中;因为所谓的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的具体语言现象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对于没有多少古文化知识的初中学生而言,这些都是一些抽象难以明白的知识,所以得到的是,枯燥乏味的课堂。每当听到上古文,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烦,更有甚者,在课堂上打起了瞌睡。对此现象,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最后,几位有经验的教师的古文课给了我启示。现在,我改变了古诗文的教学方法,在上古文课前两天,把将要上的古文译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做预习,就是把一些自己认为在翻译中重要的,或是自己不懂的字词勾画出来。在上课的时候,我再把一些重点的字词说一下,还有将文中的通假字、一字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进行重点提示归纳,将这些知识点形成一个网络,教学生记忆。至于背诵,就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自由朗读,反复读,早读大声读,上课前也组织有节奏、有感情地读。这也许不算是最好的方法,但在课堂上,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对自己教学的提高。
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培养语感,反复诵读的方法是对古诗文学习的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授之以法,探究研读
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传统的教法往往较为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实际上是将古诗文特有的文化内涵活生生地剥离了,这样不利于学生增加古文化知识的积淀,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面对传统教学,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综合能力,故在古诗文教学中体会归纳以下几法:
1、知人读诗鉴赏法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对词最富有开创性的词人——柳永的作品时,我们应该了解他的人生经历。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竟由群妓合金而葬。我们在赏析他的词作时,应该结合他的经历来进行赏析。如在分析到柳永词的语言特点的时候,我们应该马上感觉其中的雅俗并举的措辞手法,因为他曾在市井流连,接触过各色市井之人,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到柳永词在宋代文坛举足轻重的地位了。同样地,在欣赏柳宗元的名篇《小石潭记》中 “悄怆幽邃,凄神寒骨。”之句,可说是奠定了全文的基调,为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要结合当时柳宗元所遭遇到的政治打击以及他的个人性格来体味个中的情味。
故于研赏古诗文课前,先让学生收集古诗文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一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古诗文作者所在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同时可以激发古诗文学习的兴趣,不单单为学而学。
2、写作手法分析法
古诗文的写作,有一定的方法,这也是它们为什么能流传千古而不衰竭的原因之一。肖涤非先生曾说:“《关睢》序一篇,不但当必读,且当先读,因为如果不知赋、比、兴为何事,便将不知诗歌为何物。”这不仅是就诗歌而言,同时也对古文言文适用。
首先,赋比兴为诗歌的写作技法及表现手法,由此可见熟其“法”对读诗的重要性。做到除上述之三法外,更有其它许多法。对于采用写作手法分析法赏诗时,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有的放矢进行鉴赏。(1)修辞赏析法
诗歌中常常用一些修辞之法来将诗人的情感形象的外化出来。常用的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等。鉴赏诗歌时,通过分析其一些修辞的运用,更能领会诗人蓄积的情感。如:李白的《秋浦歌》中曾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将愁绪比作是三千丈长的白发,既运用了比喻,又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显得形象生动,同时也将自己内心的愁苦之情诉诸笔端,引起读者的共鸣。又如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到小石潭的潭水时,用“如鸣佩环”来形容水的声音,运用当时人所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2)化虚为实体会法
有时作者要表达主观性很强的内容,往往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如李煜的《虞美人》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愁”本是抽象的情感,直接说它多少多大,我们很难有具体的印象。这时词人却将它化为具体形象的可以看得见的水流,浅白易懂。还有李清照也在《武陵春》中写过“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舴艋舟来载愁,写出了愁思之重。以实写虚是古人常用一种方法,更能形象表现主观的情感。
5、创设情景、意境入文,体会文章深意
诗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故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象、联想。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以多变的形式,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整体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并更能将诗歌理解的更加透彻。如:赏析宋代名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老师将鉴赏诗歌的任务放手给学生后,引导大家可以从独特的视角以各种不同方法鉴赏此诗,稍加讨论研究后,学生们各抒己见,或多或少都谈出了自我独特的感受。有些学生也采用了意境想象再现法,他们中有人以第一人称角度写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泪水已从脸颊滑落,窗外铅色的天空越发沉重了,天地昏暗一片,海上波涛如怒,浪头一个个掀上船板,我心也正如此水呀!山河已碎,我又身陷囫囵,孤苦伶仃,被缚于此,零丁洋啊!零丁洋!你是否为我所生,忆少年豪气冲天,有青云之志,常吟咏岳飞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雄壮豪迈之句,亦高唱辛弃疾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忠信之言,可现在„„,哎,双眼已又朦胧,我该何去何从呢?是啊,“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司马迁说得多好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易安的这句又响彻耳边,哈哈哈„„,人生虽短,可我要将它变为永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学生声音刚落,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不难看出,这种方法极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样的,对文言文也应该创设一个合适的情景去引导学生阅读,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 篇3
努力开拓境界,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味,应成为古诗词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有个误区:重翻译分析,轻赏析审美。这导致古诗词的文化底蕴流失殆尽,把最具感染力、想象力,最具文学韵味的欣赏课变成了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技术课。笔者认为,为了不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应该要有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诗歌教学中,从而领悟诗歌内涵。下面笔者介绍几种诗歌教学方法,希望能对广大的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一、表演法
顾名思义,表演法就是让学生对诗歌内容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表演的形式来诠释诗歌内容。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比较单调、枯燥,容易疲劳,如果不善于调节,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实践证明,利用短剧进行角色表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技巧、态势语技巧。比如,在进行杜甫的《石壕吏》诗歌教学时,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教师可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练习,一人扮演老妇,两人扮演差役,一人作旁白。然后让他们进入角色,结合教师对诗歌所写故事的概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尽情表达出所扮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学生的表演可使诗歌教学显得生动有趣,有趣的表演又能使单调的文字变得富有立体感。这样,在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浓厚兴趣的同时,又能训练学生流利、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态势语言表达能力。
二、想象法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的精练,可说是字字珠玑。但对于初中生,特别是初一的学生来说,他们都迫切地需要了解古诗词的大意,明白诗词的字面意思,因此,翻译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这一点,我在教学时也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了。但是,我认为,简单的翻译是枯燥的,学生也很难进入意境,所以我花在这方面的时间是相当少的。我更多的时间是指导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词中所描写的东西串成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改变后的散文体会,再对照原诗进行对照品读,讲解诗词语言的特点。学生也就能突破狭窄的诗词意空间,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品味、想象。对学生在诗的节奏和重音方面进行指导,师生共同总结朗读古诗的方法。这样,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读,学生在读中仔细体会和想象其中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三、质疑讨论法
在讲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中,教师应训练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小组讨论,然后多让学生交流、评议。从整首诗重点字词的理解到整首诗意思的理解,完全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出来的,而教师只起到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总结出理解重点字词的几种方法:查字典、联系诗句、看课后注释、问别人……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对古诗的理解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四、情感感悟法
古人有“诗言志,歌缘情”的说法,即古人写诗都要传达一定的感情,表明一定的指向。鲁迅先生曾说过“凡是有感情的地方就有诗歌,凡是诗歌总寄托着诗家的感情。”在解读古诗时,我们可以结合古诗的语言、诗中的形象、诗人的经历和当时的背景等方面,挖掘古诗中的感情因素,感悟古诗中的情感美。
古诗中本身孕育着丰富的感情成分,无论诗经的质拙朴实,楚辞的诡谲奇丽,还是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元曲的妩媚绮艳,无不寄托诗人那饱经沧桑的感情。大师们独具特色的文风,宠辱偕忘的人性生命意识,超然洒脱的人格精神魅力,以及忧国伤时的人生价值追求。这些无不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作为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理通古诗词,把握古诗词的感情,抓住精要,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体验作者的情感历程,使学生与作者达成情感共鸣和互融,从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从而进一步理解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名言警句是作者情思的高度凝结,学习时必须透过这些语言感知、理解诗人的情感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让我们在与作者的情感世界互为观照的时候,动态的探寻过程中感受到了友情的真诚与恒久,感受到深层次的人情世故。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秦观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让我们感受到恋情的忠贞不移,一往情深,给人以情感的震撼。
五、迁移运用背诵法
课后作业体现自主性,拓展学生诗文学习的范围。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作业:学了这首诗后,你最想做些什么?画一画,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写一写,品一品……选择一项或几项完成。我们都知道:发展教学是一个开放系统,学生参与活动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与课本,而应该课内外结合。这个作业就是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及古诗词的积累。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有益尝试 篇4
一、培养阅读兴趣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当我们对阅读产生兴趣时, 就会很投入, 而且印象深刻。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兴趣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力求认识倾向, 带有情感的色彩, 促使人们顽强地追求、探索、愉快而积极地学习。如果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 就将会产生源源不断阅读的动力, 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对知识主动学习的姿态。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巧设悬念, 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情景, 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导探究,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使他们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
首先是巧设悬念诱发兴趣的策略。悬念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表现技法, 是吸引广大群众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 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 巧设悬念, 诱发学生阅读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其次是创设情景强化兴趣的策略。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 运用现代媒体创设情感情境, 将学生情感带入情境;借助形象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 据学生特点优化情境;借助表演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再次是诱导探究激发兴趣和策略。诱导探究主要目的不在于向学生传授阅读内容, 而在于让学生掌握解决阅读问题的策略, 从而激励学生去积极参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学生处于积极参与和探索情境中所以具有浓厚的兴趣。兴趣的激发和维持将是学习动机的“催化剂”。
二、掌握阅读方法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中学时期是人生中求知的旺盛时期, 也是阅读最佳时期, 在这珍贵的阅读时间里, 怎样才能取得好的阅读效果, 阅读策略的选择十分重要。叶圣陶先生说, 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 阅读太少是一个, 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 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
首先教学生学会选择阅读材料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高效率的阅读教学, 得力于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恰当的阅读材料。阅读面要广泛, 学生的个性、情趣差别都很大, 应该鼓励他们自选有益的课外读物。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教学参考书、文学名著、科普性知识读物等, 在学生阅读书籍的源头把好关, 学生慢慢就会养成在阅读中“雅俗共赏”, 真正“博览群书”的习惯。
其次教学生学会用圈点批注法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 可以抓住重点, 深入理解, 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和作批注的习惯。“圈点勾画”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 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 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再次教会学生学会用精读、略读、朗读、默读、速读等阅读方法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根据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以及阅读的目的, 应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 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三、养成阅读习惯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那如何能够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呢?
首先, 要营造的良好读书氛围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学校、家庭应注意营造阅读氛围, 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去图书馆借书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要养成到图书馆借书看的习惯, 图书馆里有看不完的好书, 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 阐明借书与读书之间的关系, 由于书是借来的, 借的总是要还的, 所以就有了阅读的紧迫感, 就形成了读书极快的习惯, 由此会大大提高自己的读书效率。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是大有裨益的。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广告与悬念小议[J].应用写作, 1997, (1) .
[2]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有效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9, (3) .
中学语文古诗教学尝试 篇5
【摘要】
本研究从网络环境、阅读教学等视角入手,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运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知识,以系统论、控制论、《语文课程标准》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实施纲要》为指导,参考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对网络环境下信息传递特征的研究,探索网络资源与阅读教学整合的方法和途径,探讨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与模式,指出中学语文教学中应正确处理网络环境与阅读教学的关系,借助网络化管理采取新的教学模式,为解决新形势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关键词】
中学语文、阅读网络化、三维教学模式、探究 【正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多媒体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网络环境下的课堂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焦点之一,这带来了语
文教学的科技化,提供了个性化的教学环境,提高了课堂效率,赋予了语文阅读教学充实的内涵和无限的生命力。
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快节奏、高效益地实施阅读训练的崭新的教学形式, 这种教学形式信息量大, 自主性强, 合作程度高, 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这种美,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同时,语文课堂教学,也是执教者智慧、激情和技巧熔铸而成的艺术,而任何艺术品都在于突破因袭的模式,创造独特的美学风范。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教学媒体作为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起到了中介作用。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依托海量的网络教学资源,运用文字、声音、图片、影片等多种形式,设计课件,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的效果。多渠道的信息传递方式,对旧有的语文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利于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因而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为现代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
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辅助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
半功倍之效。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
一、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教学的新要求
网络环境,指的是构成国际互联网(Internet)及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局域网络物理空间的各种硬件设备,以及由此形成的网络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类软件环境的集合。这一新的信息流通媒介使得信息交流越来越即时化、快速化和简易化,网络信息成为这一新的媒体运作过程的主要载体。由此,新的教育资源成为可能,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成为经过人们选取、组织、序化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目前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教师的网络和电脑操作水平是限制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瓶颈。
(2)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思维定势。(3)缺乏多层次、多样化的整合模式。
(4)网络和多媒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早用、误用或滥用的情况。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已经展现出更广阔的天空。课题组负责人张英超老师和杜前锋老师对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教师的任务与对策进行研究、分析,指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网络环境下的新的阅读教与学方式,提高自身网络和电脑操作水平,尽快认识网络,熟悉网络环境,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摆脱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思维定势,不断探索多层次、多样化的网络资源整合模式,以阅读教学为突破口,通过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等途径,积极调动新的教学资源,实现高效教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网络环境下中学阅读教学的新特征
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应对新的要求呢?
张科老师和申文红老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他们采用快速阅读、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三个概念,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针对学生行为的多种角度和不同特征进行教学,教材文本与网络资源相整合,以丰富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实现语文教学的活化。张华梅老师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视为网络环境下的主要突破点,指出应从激发兴趣、加深感悟和拓宽知识等三个角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环境提供的资源平台。
可见,无论从教师角度还是学生角度,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已经成为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下所面临的核心环节,必须采取主动积极的
态度去面对这一新的环境。因此,杨云老师通过探讨认为,网络为语文阅读教学带来新的发展趋势,新的多彩的阅读活动、丰富的学习资源、平等的交流机会和自动化的评价系统的出现,使得语文教学出现逐步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趋势。
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根据其教学目标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一是为大体了解读物内容的浏览性阅读,二是为透彻理解读物内容的理解性阅读,三是为获得审美愉悦的鉴赏性阅读,四是为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借鉴性阅读,五是为研讨特定问题的探究性阅读。从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看,浏览性阅读(博览)和探究性阅读(精读)应是网络环境下阅读模式与训练突破的核心环节,但当前对于这二者的重视还普遍不足。而事实上,无论现实社会的各类实践工作还是应试测验下的即时需求,博览和精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成员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已经开始要求学习者采取现代化、开放性的阅读心态,适应网络信息全方位、高密度的资源特征和呈现方式,适应信息社会的新要求、适应现代信息表达能力的要求。
作为结果,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需要实现多个方面的转型:
第一、从教学媒体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教学媒体作为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起到了中介作用。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可见,以声光结
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于知识的获取、巩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与学生传递和交流信息,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声音、文字、图片、影片等多种形式,设计课件,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的效果,多渠道的信息传递方式,实现了媒体形式的转型。
第二、从个体分析向群体交往转型。古人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读书的方法上强调熟读精思,而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更强调感悟、合作探究功能。古人曾把“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视为一种理想的境界,而在信息时代这已不是少数人的才思,而是一般人的技能。在虚拟世界中交往者的姓名、身份等因素可能是虚拟的,消除了心理障碍,摈弃了利益关系,心灵之间的交流更加纯洁而透明,更接近于心灵对话。
第三、从被动吸收向探究拓展转型。传统阅读教学强调的是接受已知,接受人类社会积累下来的知识和技能。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强调的是探究新知,探究解决现实问题以推动社会进步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探究前人创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探究前人创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资借鉴,占有很大的比重。称作探究性学习,就是通过探究前人创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探究意识、探究观念和探究方法,把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变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
第四,从强调积累向突出创新转型。传统阅读教学强调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读万卷书来积累知识,通过行万里路来增长见闻。现代社会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强调的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因此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强调对知识的消化与重构。
三、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化
那么,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如何进行语文阅读的高效教学呢?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定位、模式和特性进行分析,网络资源的功能在于辅助性、协助性,在于整合教学重点,为已有教学模式服务,可以将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明确内容;
2、教师启发思考,学生自主探索;
3、教师指导求新,学生协作学习;
4、教师激励创新,学生展示观点。
对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流程进行设计,我们提出四步骤的教学方式:第一、明确方向,提出建议;第二、主题搜索,制作卡片;第三、归纳整理,分析理解;第四、展示观点,深入认识。
在新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意识能够被充分调动,能加深对阅读材料的感悟,知识面自然拓宽,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在潜移默化之中,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在分析研究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同时,根据现阶段教学实际,我们对网络环境下特定语文材料的阅读教学也进行了分析。课题组成员通过在漯河市、安阳市和周口市中学生中的调查了解发现,多数学生在阅读“名著”方面,还没有达到“多读”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影视资源以其直观化、形象化等独特优势,可以为名著阅读提供较好的支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想读、爱读。
四、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下的阅读课堂教学教学以教师为间接主导, 以学生为直接主体, 以网络为信息媒介, 三位一体, 立体直观, 操作性强, 可取名为网络阅读教学三维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
1、教学内容问题化,诱发学生思考;
3、教学过程探究化,引导学生探索;
3、教学活动网络化,拓宽学生视野;
4、教学结果创新化,鼓励课堂生成。
基于三维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操作流程, 网络阅读教学的常规课型有:
1、精读型。精读课型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深入思考, 追求阅读的“质”。
2、专题型。在自行确定论题后, 学生围绕一定的
主题, 广泛搜集、阅读相关文章, 进行专题研究和讨论,从而形成有独到见解、有一定价值的结论。
3、泛读型。泛读是一种休闲式、快餐式的阅读方式, 这种由“面”及“点”的阅读追求的是阅读的“量”, 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 积累写作素材。
可见,对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效语文阅读教学,需在处理已有教学模式关系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理清步骤、把握重点,不断推进。
五、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将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入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并不意味着语文阅读课变成了“信息技术课”、“材料课”,语文课的主体地位没有变,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也没变。在“网络资源”与“阅读教学”的整合中,必须把握适当、适时、适度原则,将语文学科的特色更充分地展现出来。结论
网络环境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研究表明,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模式正处于新的转型背景下,原有教学模式正从被动吸收向探究拓展转型、教学内容正从强调积累向突出创新转型、教学素材正从经典为主向经典与大众并重转型,这使得教学进度正从慢速品味向快速选择转型、而教学面对的主体从个体分析向群体交往转型。
在此背景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正确处理网络资源与文本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为新目标,采取新的教学模式,为解决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通过实践与探索,我们深深感受到网络资源与中学语文阅读课的整合优势,在于使学生由依赖课本学习转向利用资源学习,由依赖老师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将网络资源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整合,促使语文教学健康、愉悦地向前发展;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 语文建设,2001(11)增刊.[2]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3] 教育部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实施纲要
[4]郭华,蔡晓东.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武法提编译. 国外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发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吴疆.现代教育技术与文科课程整合方法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浅谈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篇6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讨
优秀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古诗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使他们领略到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我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获得了如下深刻体会:
一、对写作背景应作重点讲述,特别是一些与作者身世经历密切相关、时代感强的诗词作品,应对作者本人的生平经历及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作具体的讲述,使学生对作者作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加深对所学诗词的理解
如杜甫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石壕吏》等等,被后人誉为“诗史”,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此外,如杜牧、白居易、范仲淹、李清照、苏轼、辛弃疾等人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在讲述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时,我先要学生对南宋历史和作者作简要的介绍,然后有选择地讲述了南宋外患不断、皇帝贪生怕死、奸臣当道苟且偷生、主战派不得势、辛弃疾的文韬武略和雄心壮志、深入敌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的胆略、创建“飞虎军”令金兵闻风丧胆、一生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处境等等。全面的介绍使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辛弃疾本人有了深刻而具体的认识,他们对昏君奸臣的痛恨、对词人的钦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这时,学生对这首词作的主旨的理解和把握就水到渠成了。
二、应重视对古诗词的朗读教学
古人说得好:三分诗,七分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论述都说明了朗读的重要性。不同的诗词作品,包含着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或慷慨激昂,或感伤忧郁,或快乐活泼,或奋发进取,或柔情似水等等。具体到同一首诗词,由于作者的感情变化,也应使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去朗读,要读出高低、快慢、强弱、起伏,读得抑扬顿挫,充满感情。如李白的《行路难》应该读出由悲观消沉到积极乐观的感情变化、由低沉逐渐发展到高亢的语调变化,朗读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时,就应反其道而行之,前面的语调由中到高逐渐上扬,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时语调达到顶峰,读出词人的壮志豪情,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应陡然回落,处理成低音,一字一顿,读得平缓、沉重,读出词人那种壮志难酬的悲愤痛苦之情。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朗读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身的朗读水平,通过系统的朗读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设身处地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领略我国传统诗词的无穷魅力,进而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要注重比较阅读,从宏观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古诗词浩如烟海,中学语文教材里面选编的就有好几十篇。在学完一定数量的诗词后,老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以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比方说李白的诗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抒写愁绪的,如《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由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等等,同样写“愁”,内容不同,或为自己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愁,或为友人的无故遭贬、凶多吉少而愁;风格不同,有的愁得悲伤沉重,有的愁得浪漫飘逸。再如温庭筠的《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同样写女子的“愁”,但前者写的是由“盼望到失望”的“愁”,女主人公精心梳妆之后,登上江边的高楼,满怀希望地等待出门在外的丈夫归来,可是望眼欲穿,也没有看到丈夫的身影,“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非常的失望。而词人李清照由于丈夫的不幸早逝而陷入极大的悲痛之中,连梳头的心情都没有了,女为悦己者容,可是斯人已逝,又为谁梳妆为谁容呢?“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这种愁无疑是充满“绝望”之情的“愁”。再如,同样写“送别”的诗,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高适《别董大》、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等,都写出了对友人的那种依依不舍之情,但由于诗人的性格、心境不同,这些送别诗抒发的感情也大相径庭,有的旷达豪迈,有的积极乐观,有的消沉悲观,有的惆怅失意,不一而同。所以,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应有意识的从宏观上加以把握,进行比较赏析,讲出同中之异,异中之同。
四、诗词的教学可以与写作教学、仿句练习联系起来
在每学完一首诗词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把诗词进行改写,根据诗词的不同内容可以将其改写成散文、小说、剧本等等,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也可以进行仿句方面的练习,如我在教完《木兰诗》之后,让学生以“木兰还乡”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木兰凯旋归来、辞官还乡、亲人团聚的热烈场景;再如,在学完一些诗词作品之后,让学生模仿例句写一段话。“语文是什么?语文是‘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放,语文是‘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悲凉,语文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抱负,语文是‘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无奈……”学生对这样的练习很感兴趣,热情高涨,短短的时间里就写出了许多文笔优美的佳句。
在多年的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学习古典诗词、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大为提高。古人云:涉浅水者得鱼虾,潜深渊者得珍珠。事实证明,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蕴藏着无比珍贵的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去努力发掘。
再谈中学语文古诗教学 篇7
(一) 把握诗歌的意境美, 让学生开拓想象, 发展其创造性。
古典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 它是一种感性形象。我们常说的诗歌的意境正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 它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 有的雄伟壮阔, 有的悲凉凄婉, 有的豪放旷达;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 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因此, 阅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幅落寂单调的悲凉秋景, 而它要表现的则是作者远在天涯、愁肠欲断的情怀。这个意境是通过枯藤、老树等九种事物所感悟到的, 在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启发学生想象, 即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中浮现加工, 展现一幅立体的画面, 引导学生步入诗的意境, 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二) 把握诗歌的音乐美, 让学生自主诵读, 发挥其主动性。
古典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 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 平声仄声交错组合, 跌宕起伏, 具有美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正是因为诗的语言凝练精辟, 具有悦耳的音乐美, 因此诵读就成了我们破解古诗的首要任务。
在教学中, 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 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 或听读, 或范读, 或领读, 或齐读。初步朗读, 读准诗的节奏, 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 做到停顿正确。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 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音乐美, 它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 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 以便读准节奏。读准诗句的节奏, 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读出语气和语势, 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和气势, 表现出诗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三) 把握诗歌的语言美, 增添其文化底蕴。
中学语文古诗教学尝试 篇8
一、语文教学是实施“三生教育”的沃土
“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 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 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语文素养并不单指其工具性一面, 即掌握语文的知识体系和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几种能力, 它更包含着更广阔的人文思想内涵, 从品德到价值、从思维到能力、从个性到人格、从生活到追求、从生存到意志……包含于“三生”的各个层面。语文无处不在, 语文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决定了它必成为三生教育的重要载体, “三生”作为人的素养和发展的核心, 决定了它必成为语文教学的内涵, 当语文教学渗透“三生教育”时, 语文教学才有生命力。
二、语文教材中的精美文章是实施“三生教育”的优质素材
在语文教材中, 作品多为精挑细选的佳篇美文。认真阅读这样的作品, 对学生的人生观、生命观、意志等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从教学内容上实现课内外信息的重组, 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以情动人, 这样的教学无疑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这也是为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 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 使它呈现出生命状态。具有内在生命状态的知识, 最能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的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 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循着“三生”主题漫步在语文新教材所呈现的文学海洋中, 我们处处都能发现闪烁着“三生”光泽的作品。比如《紫藤萝瀑布》、《敬畏生命》、《爸爸的花儿落了》、《热爱生命》、《谈生命》、《伟大的悲剧》、《斑羚飞渡》等课文无不渗透着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狼》、《伤仲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给人生存的启发;《劝学》、《童趣》、《竹影》、《散步》、《给女儿的信》、《我的信念》等文中充满了生活情趣, 给人生活的品味和熏陶。当我们利用好这些好素材, 扩展到其他课外的美文, 结合到生活中的实践, 语文课会更有灵性, 学生的生命观、生存意识、生活观也会“潜滋暗长, 生生不息”。
三、在作文教学中借助“三生教育”的理念夯实内容
叶圣陶说“作文是生活, 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与创造。作文教学就“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广阔的大自然, 无时无处不是作文表达的源头活水、不竭源泉。只要引导学生勤于观察、感悟, 善于留心发现、思考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情, 心中有了一定的生活表象与素材积累, 作文时就不愁没话可写。这正体现了“三生教育”观的核心内容, 融入“三生教育”的作文教学将会使文章更有血有肉。
1. 注重读写结合, 迁移生活。
经典文章也是来源于生活, 当学生有启有悟, 具有理性认识, 对生命、生活、生存有间接的思考 (我常让学生写读后感) , 其中的感悟和生活的观察体验相结合更有火花。如学了《散步》一课, 就让学生写读后感, 即使是一句话也行, 写完进行交流, 回家必须散一次步, 记录行程和体验, 要求真实。再交流时, 学生各有各的经历, 发言非常活跃, 有的写和小表弟散步, 淘气死了, 像在放牛;有的写和爸爸比赛单脚跳;有一位同学写到“散步是家人沟通的桥梁”。各有情趣, 有体验有思考, 真实有味, 生活的气息飘香课堂。
2. 注重时政关注, 大胆发表看法。
一周之余我总会给学生一段时间“播报”本周新闻。特别是奥运期间、5.12大地震期间更是课前每天一播, 学生收集了许多素材, 发表了许多见解。在其中学生的积累和生活结合更密切, 写作文就不再是无本之木, 而是“自有源头活水来”。
3. 作文题目不死板, 尽量布置自由作文。
许多老师喜欢用现成的作文题目给学生写, 甚至在七、八年级就用各省市中考题目给学生写, 学生就坐在教室里胡编乱造, 情虚意假, 越写越烦。有的教师甚至假期作文也是先定了的, 应付式作文就产生了。其实自由了才没有厌弃心理, 在灰色心情下的创作不也是灰色的成果吗?
4. 写日记也很重要。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激趣谈 篇9
但是,目前的古代诗词教学无法令中学生产生兴趣。分析起来,原因有二:一是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再加上文学特有的表观手法,使古诗词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二是在古代诗词教学中教师为教而教,代学生嚼烂,使诗词失去了醇厚的韵味,学生为学而学,只知记诵应试,缺乏深入领会。
但是中学古代诗词教学是不可忽视的。诗,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有悠久的历史,是“民族文化的精魂”,是“各类艺术审美判断的核心”。中学语文通过诗词教学,可使学生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所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必要的、迫切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呢?
一、诗境的发掘
诗忌直露,讲究含蓄。它常把哲理寓于形象之中。所以诗词教学首先需立足自身,从内容出发,让学生读懂,注重诗境的发掘。
1. 从形象入手,着眼于诗中描写的客观物象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从形象入手,抓住诗词所表现的客观物象,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或多幅画面,从而能在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内容。如崔颢的著名七律《黄鹤楼》,教师可以问学生: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从这些景物中可以看出此诗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诗的前四句出现了三个“黄鹤”,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渺不可知的感觉,黄鹤象征了历史,前四句为诗人抒怀古之幽情。而白云贯穿古今,引出了眼前景物。西面是汉阳树,北面是鹦鹉洲,家乡在哪里?只有一片烟波浩荡而已。黄鹤为虚景,汉阳树、鹦鹉洲为实景,在虚虚实实之中,诗人不露痕迹地把思乡、怀古之情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抓住这几个饱含诗人情感的物象,全诗就较易理解了。
2. 由直觉到联想,扩充诗的境界
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诗的境界进行横向扩展。由于语文知识的积累,中学生已逐步形成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初读诗词,学生可凭语感觉察诗词中所表达的主要情绪,通过字面所提供的物象在头脑中初步形成表象,但这一表象是单调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联想及想象,在简单的画面上添加,从单线条到多线条,从黑白到彩色,从简到繁,使之成为波澜壮阔的画卷,诗词的境界无形之中就被扩大了。
如王之涣的《黄鹤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廖廖十字,却描写出一幅俯瞰江山的雄伟图画,也为读者留下了多层想象空间。教师可以系列设问,明晃晃的“白日”已沿山峰徐徐落下,则山之态势如何?山之色彩如何?生辉白日和逶迤群山尽收眼底,则诗人立足点———黄鹤楼高度如何?黄河入海该是怎样一番雄姿?声响又如何?一连串的提问,必将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使他们在想象中看到耀眼的太阳,参天的群山,一泻千里的黄河,听到黄河的巨响,也看到了诗人的峻骨丰神……这样一些想象,是对原作形象层次的极大丰富,使学生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诗情的感悟
李渔在《窥词管见》中曾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可见,古诗词的最主要特点是抒情性。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扫除诗词的字词障碍后,应注重对情感的体味。
1. 透过文字感悟作者之情意
诗词为了追求意境,一般都含蓄隽永,留存了大片空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让读者去品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因此,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从诗词描写的物境中走向诗人的心灵世界,去感悟作者的情意。
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这是一幅题画诗。在教师简要分析后,学生脑海中很容易产生一幅画面:竹林外绽放着三两枝桃花,春天的江水中几只鸭子在自由地嬉戏。教师再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只描摹三两枝桃花?这里的“暖”字体现了什么?学生在细细揣摩词句后会发现这幅画面又具一番情趣:桃花三两枝,似蜻蜓点水,却将春意透出;江水的冷暖画家是无法表现的,而苏轼却以鸭子示水暖,那一个“暖”字带给人的是春机的盎然,将苏轼由惠崇的画得到的感受再传给读者。此时读者眼前浮观的已不再是惠崇原有的画,而是苏轼笔下的动态画,感受到的是苏轼丰富的精神世界,是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敏感。教师引导学生摆脱文字的桎梏,得到丰富的意趣,学生怎么会没有兴趣呢?
2.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
中学语文古诗教学尝试 篇10
一、注重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包括多种心理活动过程,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还有兴趣、情感、意志等,学生主体通过这些心智活动,可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阅读同一文本的感受会出现差异,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它受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处理。“语言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整齐划一,让所有的学生都变为优等生,而是使优等生与后进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高和发展,提倡自由选择。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的性格是不同的,人的情趣爱好,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是多元的,如果你试图使多元的一元化,使丰富多彩变成单纯一律,那就会产生荒谬异化的现象”;“雪融化后是什么”的答案不再是唯一的,学生有棱有角,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破除框框,让其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去张扬人性的善,去探求人格的真,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本得到融合。
二、注重生活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文本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如《紫藤萝瀑布》、《挖荠菜》、《七根火柴》等,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学生相距较远,所写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所抒发的情感也让学生觉得遥远。总之,这些作品让学生感到陌生。因此,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就会停留于表面,甚至发生偏差。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应注意拓展,让学生了解宗璞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不幸遭遇,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贫困生活,红军长征时的艰苦奋斗。学生只有了解了生活,才会理解文本,因为所有的文本都是源自生活的。又如《春》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字精美,有画,有深邃的意境,但概念比较抽象,有些东西毕竟不是现实生活的“春”,更何况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学生亲身感受的“春”不一定和朱先生笔下的《春》吻合。为此,我让学生把自己经历的春天回忆出来,用文字或画面表现,再与文本比较,把自己生活中对春的感受与《春》的文字内容融合,体会那种属于《春》的、独特的美。学生只有把自身的生活体验与阅读文本的结合,才能真正读懂文本所反映的深层内涵。总的来说,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也应该阅读作者在创作上的成就,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作者人生的各种境遇,理解他们身上所浸润的文化底蕴,挖掘自身的生活体验,把自身经历与文本结合,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生活的阅读。
三、注重情感阅读
古人说:“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绝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学生要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就必须注重情感因素的激发。因为情感是推动审美创造活动的动力,阅读教学应以情感激发学生情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安塞腰鼓》一文,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置身于黄土弥漫、鼓声震天的场景中,学生内心的兴奋随着擂鼓那股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隆隆鼓声不断升温,安塞腰鼓所带来的震撼也不言而明。又如《背影》,我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真实事例:下岗的父亲依然在亲人面前露出笑容;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还要做饭;父母亲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等等,都能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对父母之爱的真切体验,并“同化”感受那个肥胖的、迈着蹒跚步子的父亲的背影,并为一片父爱真情所感动。此外,朗读也是激发情感的重要途径,如分角色读、集体读、自由读、范读、熏陶朗读、体验朗读等,让学生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增强语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而更好地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注重略读、精读
夏丏尊认为语文的阅读可分为“略读”和“精读”。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量作了较大的调整,要求7—9年级的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是260万字”。要完成课内、课外的大量阅读,略读可以说是最佳选择。“略读的目的在于理解,收得其内容”。通读全文,了解作者的思维轨迹,弄清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把握文本的观点,态度和感情,既能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又能增大阅读量;“精读的目的在于揣摩和鉴赏”。在阅读教学中,它可分为三种基本功:理解、鉴赏、触发。理解有两方面,一个是关于词句的,一个是关于全文的。在理解基础上的就是鉴赏,揣摩文中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意义。要求学生把自己放入作品中,两相比较,并能冷静思考。“诗要反复地吟,词要低徊地诵,文要周回地默读,小说要耐心地看”,引导学生注意用自己的体验去欣赏作品。阅读教学的最高层次就是触发,有作品感悟到其他的内容,让学生进入作品,又从作品跳出来,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可见,在阅读中,理解是基础,鉴赏是提高,触发则是升华。理解的深度,鉴赏的水平,触发的丰富程度,应作为新课标下检验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标准。
中学语文古诗教学尝试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激发兴趣;突破难点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这一优势在语文教学中解决了很多问题,如教学的直观性不强、教学内容枯燥、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不活跃等。从借助多媒体用于语文课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笔者感觉到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需求来选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才能模拟教学情境更加逼真,才能形成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科教学要求和内容特点,适时发挥多媒体动态逼真的模拟真实的教材内容的背景,屏幕画面的新奇和独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思想情感愉悦升华,既进行了情感教育,又促进学生品格的形成,又有助于巩固语文教学的成果。例如,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荷塘月色》以及唐诗、宋词、元曲等等。现在我们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氛围的创设,利用多媒体超时空链接、大屏幕呈现的功能,下载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的声音和图像,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语文案例的情景再现,美的氛围和近乎真实的教学背景意境美妙,在魅力无穷的教学情境美的氛围中体味文本的内涵,咀嚼鉴赏作品的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完美教学艺术的体验。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提高理解力,增强记忆力
多媒体动态逼真、形象直观的画面活化课文内容情境,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多媒体直观、生动、视听结合、针对性强的特点,可以各个击破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教学的难点,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点,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记忆,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更加牢固。例如:在教学《琵琶行》内容时,字词预习、浅易的识记知识不必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完全在预习指导中完成。作者介绍等环节通过多媒体去自学,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及作者情感的把握、梳理通过多媒体呈现、梳理、记忆。如果利用多媒体展示《二泉映月》视频片段,来对比理解作品,能够很快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生命意识更深入广泛的思考和探讨。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有助于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同时使学生不知不觉的学到了知识,很轻松地解决了教学的难点,让学生牢固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增强了记忆,提高了能力。
三、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信息容量增加,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搭建互动的平台,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特点,有效增加了师生互动频率,拓宽了交流互动的时空,加大了教学容量,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思维训练,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开展更多的实践和思考,给予大部分学生沟通的机会,更有机会获得更多的体验,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创造近乎真实的虚拟教学环境,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大量的习题练习,多媒体及时反馈评奖,拓宽时间和空间,既方便又快捷。通过人机交互,网络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获取语文知识,以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时,先用图片展示、配乐朗诵来创设一个声情并茂的情境,使学生感受作者思想情感,有助于梳理课文内容,促使学生自主发表见解、合作探究。
四、运用多媒体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增加时事教育的内容是对语文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时事教育内容所涉及的重大新闻事件以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闻事件,都是语文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从报刊、电视、广播、网络以及耳闻目睹的新闻资讯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他们对时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例如,在命题作文《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时,适时播放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建设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社会进步发展的巨大成就;国民生产总值翻番,人均GDP和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与提高。展示播放一组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的照片:富足的生活,肉、鱼、蛋、菜应有尽有,不仅吃得丰盛,而且吃得营养,吃得健康;人们穿着靓丽的服饰,新潮的款式服装;住的是一排排崭新瓦房和一座座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楼房;乡村也和城里一样有了宽敞笔直的柏油路,不少家庭买了小轿车;在农村不仅诞生了中国超级村庄华西村、永联村,也出现了温州、义乌、白沟小商品批发大市场。这样,通过借助多媒体图片、视频、数据对比展示了我们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真正感受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成就,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提高了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在这样情感丰富的背景下,学生的肯定会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文章来。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和有针对性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造了全新的近乎真实的教学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丰富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拓展学生的空间和途径来获取专业知识,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中学语文古诗教学尝试 篇12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科教学要求和内容特点,适时发挥多媒体动态逼真的模拟真实的教材内容的背景,屏幕画面的新奇和独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思想情感愉悦升华,既进行了情感教育,又促进学生品格的形成,又有助于巩固语文教学的成果。例如,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荷塘月色》以及唐诗、宋词、元曲等等。现在我们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氛围的创设,利用多媒体超时空链接、大屏幕呈现的功能,下载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的声音和图像,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语文案例的情景再现,美的氛围和近乎真实的教学背景意境美妙,在魅力无穷的教学情境美的氛围中体味文本的内涵,咀嚼鉴赏作品的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完美教学艺术的体验。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提高理解力,增强记忆力
多媒体动态逼真、形象直观的画面活化课文内容情境,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多媒体直观、生动、视听结合、针对性强的特点,可以各个击破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教学的难点,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点,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记忆,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更加牢固。例如:在教学《琵琶行》内容时,字词预习、浅易的识记知识不必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完全在预习指导中完成。作者介绍等环节通过多媒体去自学,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及作者情感的把握、梳理通过多媒体呈现、梳理、记忆。如果利用多媒体展示《二泉映月》视频片段,来对比理解作品,能够很快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生命意识更深入广泛的思考和探讨。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有助于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同时使学生不知不觉的学到了知识,很轻松地解决了教学的难点,让学生牢固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增强了记忆,提高了能力。
三、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信息容量增加,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搭建互动的平台,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特点,有效增加了师生互动频率,拓宽了交流互动的时空,加大了教学容量,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思维训练,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开展更多的实践和思考,给予大部分学生沟通的机会,更有机会获得更多的体验,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创造近乎真实的虚拟教学环境,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大量的习题练习,多媒体及时反馈评奖,拓宽时间和空间,既方便又快捷。通过人机交互,网络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获取语文知识,以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时,先用图片展示、配乐朗诵来创设一个声情并茂的情境,使学生感受作者思想情感,有助于梳理课文内容,促使学生自主发表见解、合作探究。
四、运用多媒体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增加时事教育的内容是对语文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时事教育内容所涉及的重大新闻事件以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闻事件,都是语文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从报刊、电视、广播、网络以及耳闻目睹的新闻资讯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他们对时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例如,在命题作文《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时,适时播放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建设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社会进步发展的巨大成就;国民生产总值翻番,人均GDP和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与提高。展示播放一组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的照片:富足的生活,肉、鱼、蛋、菜应有尽有,不仅吃得丰盛,而且吃得营养,吃得健康;人们穿着靓丽的服饰,新潮的款式服装;住的是一排排崭新瓦房和一座座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楼房;乡村也和城里一样有了宽敞笔直的柏油路,不少家庭买了小轿车;在农村不仅诞生了中国超级村庄华西村、永联村,也出现了温州、义乌、白沟小商品批发大市场。这样,通过借助多媒体图片、视频、数据对比展示了我们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真正感受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成就,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提高了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在这样情感丰富的背景下,学生的肯定会写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文章来。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和有针对性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造了全新的近乎真实的教学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丰富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拓展学生的空间和途径来获取专业知识,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这一优势在语文教学中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理解力,增强记忆力,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中学语文古诗教学尝试】推荐阅读:
古诗词鉴赏下中学语文05-29
中学语文诗词教学07-20
中学语文对话教学08-11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08-19
中学语文语感教学08-28
中学语文散文教学09-16
中学语文朗读教学10-28
中学语文德育教学11-02
中学语文体验教学策略05-24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