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教学

2024-08-17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通用12篇)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 篇1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 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做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呢?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语文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教授《死海不死》时, 一开篇就让学生思考:题目中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 “死海真的要死了”, 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 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他们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 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 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再如:讲授《孔乙己》时, 一开始就问学生, 孔乙己姓甚名谁?很自然地诱导学生研读课文, 兴趣盎然地探究其名字的来源, 教师因势利导地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 也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由此, 激疑激趣的疑问, 会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学有所悟, 学有所得。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是有效教学的生命力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可当今有些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还是对学生采取不信任的态度, 上课唯恐哪个考试点讲不到, 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不去, 上课满堂灌, 搞得学生精疲力尽, 效果还是不大。我以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应把重点放在知识形成规律的探寻上, 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情趣。况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语文知识将会不断延伸和发展, 这就决定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会”上, 还要在“会学”上下工夫。只有知道如何学习, 才能在知识不断增长中继续学习。因此,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如何阅读, 如何写作, 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等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便实现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而不能只抓住教材不放, 更不能考什么就教什么。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开放性和无限丰富性, 也使语文教学更适于、也更应该开展合作学习。如何高效有序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呢?

(1) 合理编排学习小组

要使小组合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首先必须编好合作小组。小组的组成根据问题的难易可有多种形式, 如同桌之间的二人小组, 适用于一些解决字词、疏通文意之类的问题;而更多的应该是四人小组, 小组的划分依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并考虑性格因素。将能力较差的和成绩较好的同学编在一组, 将内向的同学和性格活泼、喜欢表现的同学编排在一起。交叉合作, 取长补短。

(2) 组织有价值的讨论

对于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存在这样两种不好的做法:有不少教师担心组织讨论浪费时间, 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因而因噎废食, 满堂灌;也有一部分教师则是为了追求在形式上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或是课堂气氛的热闹而为讨论而讨论。满堂灌的危害无需多言, 这种“生加硬塞”上的讨论, 也只是形式上的合作探究, 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也使合作学习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教师应该在学生确实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或有相互交流的欲望时才组织讨论。

(3) 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依靠的是团队的集体智慧, 需要具备互相尊重、团结协作、取长补短等良好品质, 所以在组织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时, 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和合作,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 既获得了知识、训练了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又提高了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学会欣赏别人, 学会与人交往, 学会分工和合作, 树立团队意识,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打下基础。

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又是母语教育课程。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 语文教师有责任培养好学生的听说能力。交流中, 学生要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这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别的小组成员或其他小组发言时, 要静下心来, 学会倾听, 不要急于用自己的答案去打断发言者。要能够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和存在的问题, 更要吸收其他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在倾听别人的发言时, 还要不断和自己的看法相比较, 避免交流时过多的重复, 以提高合作实效。能力较差的学生发言时, 要多给他们点时间, 不要匆忙打断他们即使是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 要注意保护这些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大家在合作中彼此欣赏、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 只有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然后结合实际情况, 探索出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四边互动, 才能有效地提高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 篇2

对于农村美术课,我们先来看这个现象:在幼儿园期间,哪个孩子画得好,老师发给小红花,回到家里还受父母夸,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到了小学,专业的美术老师几乎没有,就算有,也是改上语文、数学,至于美术,却只是为了“换换脑子”才偶尔上之,有兴趣的学生也没有发展的空间;到了中学,有了专业的美术老师,美术课也正常开展,可每天的作业把学生压得筋疲力尽,满脑子里都是作业、分数,哪还有时间做这费时的绘画作业?学生原来的一点美术兴趣也几乎荡然无存了。

看完之后,我们不禁要问:美术课不重要吗?《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为什么提不起来呢?

一、农村学生美术课兴趣提不起来的原因

我多年来一直在农村中学从事美术教学,通过大量的调查,经过认真的分析,我认为农村中学学生美术课兴趣提不起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校外因素:主要来自家庭的误导。农村学生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的甚多,他们不知道美术也能出人才,更不知道美术还能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只知道用学习成绩好坏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天性被慢慢扼杀。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了这样的观点: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才是真本事。在这些观点的影响下,只要求孩子考试科目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怎能提起来呢?

第二、校内因素:在农村很多初级中学,专业的美术教师不多,很多班级的美术课是由班主任或工作量不足的老师兼任,学校又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升学率,这样的美术课如同虚设。加之许多学校的教育理念没有转变,许多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没有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为了省事,只教学生欣赏、临摹课本中的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这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

二、怎样培养学生美术课兴趣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中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校外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转变教育观念,从课堂抓起,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美术课兴趣。我在实际教学中,摸索了一些方法,罗列如下,敬请同行指正:

(一)、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史,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中国美术源远流长,遗产丰富,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有极其辉煌的地位。从史前及先秦美术到中国近代美术,无不展示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神。例如:唐代张萱的《捣练图》,描绘了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风俗;阎立本的《步辇图》描写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这一汉藏两族通婚的史实;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把汴京的繁华景象,汴河上下的各种人物、景物等社会生活风貌无不具体而生动、真实地展现给我们,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吴道子所画的人物颇有特色,笔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他还善于轻重顿拙似有节奏的“兰叶描”,笔势圆转,衣带飘举,盈盈若舞,形成“吴带当风”的独特风格,风行一时„„从农村走出来的画家齐白石,他的笔墨纵横淋漓,气势雄伟,任意挥写,超脱奔放,生动活泼,形神兼备,臻于妙境。善于应用墨彩深浅、浓淡的特点,表现对象的质感。特别是画虾,更是精妙传神。徐悲鸿画的马、郑板桥画的竹、李可染画的山等等,除了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还让我们了解历史,认识社会,还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只要我们教师善于钻研,勤于学习,总会有许许多多的事例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学习美术

如何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我认为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

1、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娱乐。在农村初中,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作业,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优势作用。

2、利用现代化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例如欣赏课,如果教师手上只有课本,学生看到的只有课本中的小图,图片又不多,效果也不好,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但我们可以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光碟等,可以有选择的从网上下载一些图片,做成课件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3、教师还要勤于动手,多画、多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素材。

(三)、废品利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提高美术课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提到手工制作时,往往想到的就是剪纸、折纸、粘贴等;实际在我们农村,可用的材料非常多,利用起来也五花八门,例如废纸杯、废罐头盒、卷筒纸的圆筒心、香烟壳、一次性筷子、各种颜色的干种子、甚至小石子、细沙子等都可以作为制作工艺品的绝好材料。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容易得到的材料,做起来也并不难;教师在课前可花时间都做一些,学生看到老师做小玩意后自然有了尝试的念头,也一定会用心创作或临摹出理想的作品来。

(四)、适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把“教师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自己要学”。

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首先是要进行课堂评价。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呢?我认为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点评表扬。这样的当众表扬效果非常好,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效果十分明显。其次是开办小型的画展,可以在班上开设专栏,把好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困境之一 篇3

【摘 要】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甚为严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除了拿手机上网或者阅读一些相关或无关的电子书之外,几乎对文学作品、杂志报纸、文言诗词等都不接触。而出现被电视或者手机取代正当课外阅读的趋势,所以,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担忧和对策。【关键词】中学生

课外阅读

语文北大教授孔庆东在2013年10月19号的微博中发出一条他曾在一个公开场合的发言,提出了当前国人阅读的两极分化现象。现在,在农村中学中课外阅读分化的现象很严重。造成这种危机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和我们现在国家的这种社会大趋势是一脉相承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教育的现状所决定。针对农村中学存在的这种问题和现状,我们做了一个小型的课堂问卷调查。一、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首先对我们进行问卷的情况做个说明:我们问卷的对象是高一年级和高三年级的学生;参与问卷的人数有140人,其中高一年级有40人,高三年级100人。问卷主要方面:关于课外阅读的态度;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学生课外阅读的倾向(现代作品、文言作品);课外阅读的书籍来源和方式。通过对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汇总我们知道如下情形:在课外阅读的态度方面:30%是比较喜欢课外阅读,17%的人倾向是很喜欢,其余就很明显呢;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主动性26%,还有25%的人处在有时被动有时主动之间摇摆。课外阅读的主要书籍有60%的人集中在作文类和报纸杂志,而对古今中外名著和传统文学作品以及其他科学等书籍很少,甚至空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接近60%人还不足一个小时,在半小时上下徘徊;并且阅读的目的通过阅读方式显示有10%的人是随便翻阅,而精读写感想的也不过55%,至于阅读后交流心得的人只是偶尔,甚至多数不做交流。课外阅读的主要书籍有60%的人集中在作文类和报纸杂志,而对古今中外名著和传统文学作品以及其他科学等书籍很少,甚至空白。就在课外阅读的倾向方面现代的作品有25%的人,但对鲁迅、莫言等这些人的作品还不到10%,多数是网络作品和流行言情书籍;对文言作品那就是出境凄惨呢,25%的是一般的感觉,比较喜欢的人是25%,其余就是不喜欢;甚至对四大名著35%只看过部分,全阅读0.02%,而且主要途径还是通过影视作品而了解的。二、调查总结现在,我们通过上述调查可以做出如下的总结:农村中学高中生阅读是明显落后,而且,这种落后主要表现在思想上是不愿意去阅读。通过调查发现这个群体的阅读就是只为了解决燃眉之急,比如作文类和杂志等类型的书籍;阅读的时间很短暂。在阅读作品的范围上除了作文类和杂志之外,大多是网络作品和现代言情小说,对名著名作和古典作品明显减少,甚至对文言作品趋于排斥。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现象:1、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不高,甚至对名著和文言文作品排斥,阅读趋于零状态;2、虽然有44%的是纸质阅读,但从阅读的书籍类型上看,还是以电子书、电视、网络空间等方式为主要途径,这样就出现了影视剧和手机代替课外阅读。究其原因:1、书价太高,这是一个客观因素,但不是阻碍阅读的主要原因和绝对因素。2、课业太多,现在我们的时代的考试和分数量化时代,对内性的要求相对减弱,这在事实上也成为一个追求功利的客观因素,对阅读造成一些障碍。3、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重视程度不够,通过问卷反映43%的时间语文老师偶尔安排课外阅读,14%的时间不安排,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4、而主要原因还在这个时代和社会对学生的引向上出现偏差,阅读被悬置呢。结论: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急剧下降。其情其状,我们甚为担忧。三、担忧与对策面对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有下面几个方面的担忧并相应地提出我们的补救对策。(一)担忧1. 阅读能力的下降和语文教学的兴趣问题。语文是一门以阅读为主的课程,仅仅依赖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和有限篇幅的内容作为阅读训练和学习,势必会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的下降。而学生阅读量的下降一定影响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下降理解能力也就下降。语文教学的兴趣那就只能是一句空谈。2. 学习的自觉性和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不能自觉去阅读和积累一定的阅读量就形不成自觉的学习培养和自学能力的提升,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不会说话,不会写作,甚至是不会思考。如何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对学生的人格和人品发展至关重要,而现在恰好是瓶颈。3. 阅读能力下降造成理解与写作的困境。这其实就是语文教学的瓶颈和语文素质提高的主要困惑,阅读是所有学生进行表达和表述的最基础训练,而现在学生的现状造成理解简单机械,说话写作的能力受到极大限制,不要说今后的民族思想的建设,就连最基本的表达能力我们都不得不怀疑呢。(二)对策鉴于我们针对现实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我们也试图摆脱这种困境而提出了一些实验对策。1.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做有意的课外阅读安排。2. 为语文加分,也就是重视语文阅读,注重语文阅读部分的分值偏重和整体语文科目的重视。3. 进行语文课堂改革,减少不必要的课堂环节,进行有利于课堂阅读的方向发展。4. 进行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外阅读比赛。5. 组织定期读书会,或读一本书或同一主题的读书会,而这类活动在现在的中学是空白。6. 为了有利于学生阅读,除了学校完全开放图书室之外,班级上可以进行创造性建设一些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如组建课堂流动图书室等。总之,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了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这就提醒我们作为教育环境,必须要重视并且要对这些问题做出解决的思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我们教育的发展。

如何激活农村中学语文教学 篇4

针对农村中学教育现状, 我们近年来逐步试着探索怎样搞活语文教学,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途径, 有了一些感悟, 那就是要“学海无涯趣作舟、乐作舟”。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兴奋剂和催化剂。所以, 我们总试着采用启发式、兴趣性的教学方式, 不断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每课表演”活跃课堂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的优劣, 对教学会产生正负不同的作用。因此, 为创设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 我们在每堂语文课上前5分钟, 开设了一个由学生扮演的“每课表演”环节———教师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 预先通知学生做好充分准备, 每节课按学号顺序由一两名学生讲或说, 或讲一个故事, 或介绍一则美文、诗词, 或出几道字谜、歇后语、智力题目等内容。故事让其他同学讨论其主题、蕴含的哲理, 从中受到哪些启示;美文、诗词, 共同欣赏、感悟;趣味题目, 则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所选材料恰好与课文内容相关, 更是锦上添花。

二、每月一次大型语文活动

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活动尤其能使学生“好之”、“乐之”, 当然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因为语文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项目繁多, 且多具竞争、竞赛机制, 最能刺激学生的争强好胜的心理。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尤其重视语文实践活动, 每册语文课本上均刊载相当数量的趣味无穷的活动内容, 从字、词、成语、歇后语的积累到古诗词、文学名著的欣赏, 教师要把它们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 切不可流于形式甚至不屑一顾。争取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大型语文实践活动, 用2—3课时集中安排。活动方式可仿照电视中的选拔选手的形式举行有奖比赛, 如抢答、必答、辩论、演讲、情景表演等, 也可以以试题的方式, 让全体学生参赛, 共同参与, 创设乐学情境。这是搞活语文教学的良好途径。

三、每月开设两次课外阅读、欣赏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新厌旧尤其集中在中学生身上。语文教师如果仅对课本上那些数量有限的文章进行反复阅读、分析, 往往就会使学生生厌。中学生特定的年龄、心理决定了他们向往更广阔的语文空间。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人又云:“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我们开辟了每月至少上两节 (每次2—3课时) “课外阅读大视野”课堂。教师利用课余, 收集众多资料, 撷取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美文——文质兼美, 既符合审美要求, 又体现时代特点的新鲜活泼的精悍“时文”, 经打印、发放给每个学生。课堂上师生一起带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自由阅读、感悟, 然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甚至大胆争鸣。我们谈文章内容, 谈写作手法, 谈蕴含的人生哲理, 谈理想, 甚至敢于大胆对文章“鸡蛋里挑骨头”, 指出自己认为不妥的地方。如此, 既扩大学生的视野, 使他们尽情徜徉在文学殿堂中, 饱览明媚鲜活的春光, 更从中悟出许多为人之道、生活原则, 进而诱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引导他们或模仿或借鉴, 摸索写作技巧与规律, 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四、写作中大量引用激励机制

在语文能力中, 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也最难以培养与提高。尤其在农村中学, 有时尽管训练得不少, 却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收效甚微。通过实践, 我们认为激励机制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的良方。激励, 即利用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荣誉感, 使之发奋努力, 潜在能力得到挖掘。激励方法很多, 主要有:

1.鼓励班上同学成立“写作兴趣小组”, 成为该班板报内容的撰稿者, “校园之声”广播站的通讯员。每有一点成绩即给予表扬与鼓励, 同时不断扩大队伍, “以点带面”地激发写作热情。

2.收集学生作文中佳句妙语, 摘抄在专门的笔记本上。对有特色的文章收订成册, 鼓励学生都能在老师这本笔记本上占有闪亮的一席之地。这无疑是向学生注射了一剂特效兴奋剂, 因为能在老师的笔记本上留点“墨宝”, 何等荣耀。

3.推荐学生习作参赛、发表。这是学生都具有的强烈愿望, 作文能获奖、发表, 对他们更是增强自信、提高兴趣的有力鼓舞。因此, 凡是学生文章在立意或构思或语言上较具特色的, 均慷慨鼓励, 积极指导其进行反复修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旦有一篇文章发表, 就必然带动更多的佳作产生。

4.老师写“下水作文”。陶行知说:“要学生做的事, 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 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 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平时也爱涂鸦些文字, 记录对生活的点滴感受、教学心得、子女的成长日记等。可以有选择地念给学生, 常常把自己发表的“豆腐块”推荐给学生, 大大激发他们的兴趣。此外, 还常常与学生同写同题作文, 营造一种师生“同甘共苦”的写作氛围, 激励学生的写作士气。

中学语法教学农村教学论文 篇5

一、语法教学———公式归纳,灵活运用

语法教学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准则,也是英语学习的一大难点。为此,我采取了结构教学法,运用公式化的方法,让学生探究各个语法教学项目的结构,为灵活运用该语法教学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进行8AUnit1中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教学中,我先收集一些物品,每样物品都准备三个,并突出它们在大小、长短和轻重等特性的明显差别,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每组物品并呈现相应的句型。然后,再出示另外几组物品,让学生用相似的句型来描述。对特征词形有变化的词,我就把这些词的变化形式写出来,同时把具有相同变化形式的词归类书写在黑板上,并把五种变化形式同时呈现出来。接下来,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种句型的结构和词形的变化规律,并对讨论结果加以明确。最后,让学生用比较级和最高级造句。在这一过程中,我先呈现例句,接着出示任务,让学生仿照例句用不同的形容词造句并加以归类。接下来,四人一组合作探讨其用法规律,最后把它用到真实的生活中去描述身边的事物。整个教学活动中,围绕着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指导着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运用,而学生则完全由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判断、小组讨论等形式得出结论并加以运用。学生不仅掌握得快,而且印象深刻,记得牢,当然感兴趣。

二、对话教学———创设情境,表演领悟

在这节课中,重点是掌握购物的一些常用语。这是学生特别喜爱的一个话题。对此,我一改以前“听录音→讲解课文→对话”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看类似视频,然后准备各种商品,把教室布置成一个简单的supermarket,学生组成人数不等的买卖小组,逛超市,赶市场。在此过程中练习有关购物用语,等常用语,也可在课前就让学生参照Unit1中的来预习掌握,上课时,学生就不会再依赖老师细致的讲解,而是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有人扮演shopassis-tant,有人扮演customer,让学生自由发挥。会讲、能讲的就多讲一点,不会讲的,只要用最简单的语言买到shoppinglist中的一个或几个商品即可。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学生对此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就连平时几乎从来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主动和别的同学组成小组参与到活动中,不时冒出一两句发音不太标准或语法教学有问题的.英语句子来。更令我吃惊的是,学生不仅准备了能够轻易准备到的实物,而且对于像服装鞋帽类不方便携带的物品,为了活动,他们自己想办法,请绘画基础好的同学动手画出这些商品的图片,以图片代替实物。当有客人来询问有关商品信息时,他们把这些图片贴到身上,并说:我现在就是这个服装的model了,这一下子将活动的热烈气氛推到了沸腾的境界,所有的学生都沉浸在对新的语言探究和运用的趣味之中,没有人再感到胆怯,没有人再感到学习的疲惫,他们感到的只有轻松和快乐。整节课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在如此真实而又愉悦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们学得非常轻松,语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学收到了超预期的好效果。

三、阅读教学———问题引领,简述输出

阅读课文是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不仅含有许多语言点和知识点,更是老师们用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素材。为此,我首先要求学生把课文当成信息的载体,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去获取信息;然后设计活动或让学生自己联想到能够应用的情境,并利用获得的信息来完成交际任务。如在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就这个题目提出一些他们想知道的有关问题,看哪组提出的问题又多又好。同学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想出了如下问题呈现这些问题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搜寻信息来解决这些问题,列出文中难理解的词句(或由学生自己提出),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进一步理解课文。在此过程中,我摒弃以前细致讲解的方法,利用班班通等多媒体,通过Google地图中的卫星地图功能,把本课中的“tourofLondon”路线图中的几个景点展示在白板上,请一位同学扮演guide,指着Google地图边讲解边带领我们重新走一遍该旅游线路。由于是London的实物街景,学生们感到新奇,这个活动淡化了语言学习的任务性,把语言学习转化成娱乐活动,于是大家都争着上来做一次tourofLondon的导游。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解答游客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语言信息输出。

四、结语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策略 篇6

关键词:素质;积累;练习;评议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49-0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综合表现。然而,农村中学学生由于受所处的乡村大环境和乡村学校的教学环境诸因素影响,其写作素材极其贫乏,写作视野极其狭窄,写作兴趣极其低下,农村中学的学生能写出好文章的寥寥无几。许多学生未能流畅地表达,说话支支吾吾,支离破碎,写文章言不及义,文不对题。更有不少学生一听说要写作文就头痛害怕,总觉得“笔不从心”,苦思冥想一节课,面前仍然是白纸一张。鉴于此,本文试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策略作初步探究。

策略一:改教法

“作文作文,作得头疼,搜肠刮肚,仍难成文。”这表现出许多农村学生的共同心理——害怕作文。学生害怕作文的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知识、能力等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写作指导中,不少教师的指导模式略显古板,不够灵活,不利于学生活跃好动的个性心理发展造成他们缺乏写作的兴趣。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过去的“封闭式”作文教学方式改为“活动式”教学。“封闭式”作文教学模式为主是应试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反映,它禁锢了学生的写作智慧之门,使学生限制于题材和体裁中不利于才智的发挥。而活动式作文教学可以满足学生“表现自我,体现价值”的心理发展的需要,通过参与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并激发对学习的兴趣。活动式作文教学可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学生通过“参与导学”等各种探究、操作、体验活动,了解知识的获得过程,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改变机械接受和背记知识结构的被动学习方法。活动式作文教学可以强化主体性体验,促进个人与集体、他人间情意的发展。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活动中学生常常需要自主地思索和采取行动措施,独立面对新的环境和解决新的问题,学会与同伴合作相处,因此,活动式作文教学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的养成和提高大有特别的意义。还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从而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活动中可以自由表现自己,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立感。教学实践表明“活动式”作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取材于学生所熟知的事物。因为写作源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写之有物,写之有情。

策略二:多积累

宋代大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强调积累于作文的重要性。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來,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学生记忆仓库里贮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写不出文章,痛苦万状。其妻见曰:“怎么比我生小孩还难?”对曰:“当然更难。你生孩子是肚里有货,我写文章是肚里没货。”学生写作文也往往就是肚里没货。

针对农村学生见少识窄,拥有的图书不多,学生的脑海里没有多少文字的积累,写作的时候很难有好词佳句。因此提高农村学生写作水平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做好语文的积累。

首先是语言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

一个人的写作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累的厚实程度。因此要重视学生平时的语言积累:积累字词,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美句、美段、美文,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古诗文,可以增强学生作文的文化底蕴和写作美感。

第二,要重视思想情感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入选的每篇课文都符合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要求。语文教学是人文思想生成的重要阵地,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思想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注重教育内容的价值取向,思想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确立对问题认识的正确角度,拓展学生对问题认识的宽度和深度。思想情感的积累使学生的作文有了灵魂。

第三,要重视学习资源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可见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程资源是非常广的,课堂教学不是唯一的教学形式,语文书也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拓宽语文积累的视野,把“小语文”变成“大语文”。我们身边有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风景名胜等,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关注社区语言环境的改善;与社区、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开展参观、采访等活动;参观考察本地的人文景观、山水风光、动植物资源,说写见闻、感觉等,不仅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而且使学生养成去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和习惯,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老师的眼光只盯在课内、校内,远远适应不了学生发展的需求。学习资源的积累使学生的作文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第四,要重视写作技法的积累。农村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差,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初教作文时,更要注重写作技巧地传授。作文技法是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大师傅手中,几块豆腐也可以做出美味的菜肴,而熊掌到了烹调水平不高的人手中也只怕白白糟蹋了。同样以作文来说见识不广,思想不精,涵养不高,材料有限,如果有了技法,依然可以将有限的材料发挥的极致。同样卖日用百货,有的顾客盈门,有的冷冷清清,虽有诸多因素,但经营技法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好比一块木材在一般人手中只是把它变成烧材,在木匠的手中会变成精美的家具,在艺术家的手中会变成一件不朽的艺术品。因此,即使素材很平凡,如果有巧手慧心,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在教学中,我发现,有时学生选材很好,但他们的文章却往往令人失望。这是由于农村学生受所处的环境影响,而作文中,如果能有多种写作手法,作文会显得更生动、更富有情趣,因为作文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看你是否会装饰。而我们的语文课本里,选用的是名篇名段,作者为了使自己的文章表达得更具体、生动,往往综合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法,如《故乡》中运用比喻象征手法的结尾,《阿长与山海经》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更加鲜明、生动、形象地表达中心思想。文章各种手法的综合运用,不仅突出中心,也丰富了文章的表达形式,使文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富有趣味。 写作技法的积累使学生的作文更加的精美。

学生知识积累丰富了,才会萌发创造力,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古语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可见农村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离开了积累,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语文积累是提高农村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石。

策略三:巧练习

在以前的作文训练中,我们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在文体、立意、谋篇到谴词造句做到面面俱到,且字数一般不得少于600字。但是,这样的要求却并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因为大多数学生完成这样的一篇作文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而且,由于一次作文花费的时间多,而语文又不能仅上写作课,写作的次数很有限,每学期仅六至八次作文,训练重点又不突出,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难以提高。并且,每次作文要求面面俱到,学生很难取得成功,受到老师的表扬。长此以往,在多次失败的打击下,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厌倦、害怕甚至对抗的心理。在这种消极情绪的支配下,又怎能写出好作文呢?因此,在作文训练中我们最好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而不应面面俱到,希望学生能一次性地就写出一篇上好的作文来。作文训练一定要有序列性,如从审题、选材、立意、构思、语言等角度依次进行训练,或从写人、写事、写景等角度进行训练。同时在训练中坚持一个原则即“不熟悉的不写”。每次作文课不用统一的要求都限制学生,我把作文分几个等次去要求写作,打破一把米喂一群鸡的做法,允许学生间存在差异,对于学困生,更应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从最基本的要求练起。抓住练的契机,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例如《心里话》《我喜欢×××》《我的伤心事》等。让学生每周写些喜欢的观察,日记比一比谁是生活中最有心的人。或学生自己拟题,写自己想说的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策略四:重评改

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作文心理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然而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由语文老师说了算,语文教师总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作文。这些传统的评改方式会使学生迷失了作文的方向,无形中把学生的自主性给剥夺了,同时强调了学生共性的发展,有意无意地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标提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知识,做到文從句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修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评改中,让学生之间相互评改,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互评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想感情交流,同时也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评改中,应多鼓励和表扬,让每一位学生尽可能都有获取成功的机会。我们的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观点捕捉学生作文的“美”。特别是学困生的作文,就是应该耐心地去寻找,哪怕是一个短句写通顺了,一个字用得好了,都给他写上鼓励性的语言赞赏他。让他们也看到希望,再巧妙地指出努力方向和克服不足,为此我常常采用“加分制”(根据修改的情况在原文的分数后面酌情加分),达到乐于写作的目的。

总之,有了教师的正确引导,有了学生积累的精神粮食,有了巧练的过程和方法,更有教师评改中的声声鼓励,学生一定会获取动力,树立习作信心,从而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我相信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们农村作文教学也一定会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周桂婵.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弊端[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7).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篇7

一、用活的形式,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 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 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调整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

只要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 引出好奇心, 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 他们愿意学, 从而焕发起更高的求知欲。

2. 创造宽松和谐的信息技术学习气氛和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内, 可以用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通过欣赏教学, 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比如在“制作网页初步”第一节课中, 先找10个初中优秀网页, 打开3个让大家欣赏, 欣赏完了又把其他发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打开欣赏, 最后评出他们心目中最好的一个网页。学生兴致昂然, 对网页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 根据学生特点, 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兴趣。

对少年儿童进行的信息技术教学, 要注意利用他们喜欢嬉戏、玩耍, 不受拘束的特点, 因势利导, 让他们能高兴学、主动学。比如:众所周知打字是比较枯燥的, 初中生都比较反感。可用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20分钟内比赛打字速度, 让学生在你追我赶中领略了打字的乐趣。

4. 利用做好的课件,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学生认识计算机主要是通过视觉和触觉来完成的。在技能技巧的训练中, 加强直观性教学, 更有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

5. 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 激发学生的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生教育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 因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不宜理性化, 学术化, 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实施计算机生活化, 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 有趣地、开心地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文化知识和技能, 增强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心, 即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

二、注重操作, 强化练习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 在计算机教学中, 操作是主要内容, 我们不能像语文、数学那样教学, 孩子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练习。他们只有课堂上的40分钟可以利用, 在教学中, 我就经常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但是单纯的操作太乏味, 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了再学习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继续保持下去, 我采用一些竞赛的方法来激励学生, 在每学完一个知识点的同时, 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操作比赛, 如“绘画比赛”“制作表格比赛”“输入汉字比赛”等, 并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不搞一刀切的教学, 使他们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三、互帮互助, 提高课堂效率

互帮互助是当前课堂教学的

一种新的方式助学习, 有利于, 他们之间情感的沟让学生参加互帮互农差异, 通和信有的学生息的交流。学生掌握得快由于学生的个, 有体村同, 的学有的少部分生掌握得慢。同学家里有电脑由于家庭情况不, 中他们对电脑的知识了解的比较多, ○

他们操作熟练比较困难, 对电, 脑的知识一点也不亚而大部分学生家庭三学针对了解。每个不所以, 同的教师学在生上掌课握时电要脑注的意市天涯信能够在不同的程度上, 程度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共学, 同提高使他们。学中息在上课时我就让一些基础好的同

学去帮助那些不懂的同学, 既可以恃李技让一功有个的余展快力示的感, 才又同华使学的另有机一事会部, 分可使学做之, 生获在给得原他成们吉术一步完善学生健康的人格有的基础得到提高, 这样还。在整个能够进教让学生放任教学过程中, 自流地学习教师一定要, 教师要留注意不能学心每一个学生的任务进展情况, 及

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提供必要的引导, 保证学生互相学习

的效率, 当学生完成任务后, 对某些有代表性的作品, 可以把它作为范例转播给全班同学观看, 让学生发表见解,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评价, 教师也可适当地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 接纳别人的观点。这样不仅教师上课上轻松, 学生也学得轻松。

四、注重自主式的探究

例如教学《五彩缤纷的颜色》一课时, 我不直接讲解方法, 而是出示“一幅美丽的图画”让学生观察, 然后出示自学要求, 让学生自学。学生一步一步操作, 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 并在涂色过程中发现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在涂色过程出现的情况, 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了涂色工具的使用方法, 而且逐渐学会自学的方法, 每完成好一个操作, 学生就会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 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探研 篇8

一、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1)缺乏应有的环境。首先,农村居住比较分散,发展相对闭塞,社群活动不够丰富,学生对外面世界了解不多,思维相对狭窄,在素材积累上雷同性、重复性多,新意少,激发不出写作欲望与灵感;再者,农村资源匮乏,课外书籍较少,了解别人生活的途径不多,重复相对简单的生活,一本优秀作文书,往往是大家写作文时共同依赖的对象;最后,教师年龄偏大,大多半工半农,家务缠身,出外培训机会不多,观念相对陈旧,理念更新缓慢,对作文重视不够,背优秀作文选、胡乱套改是常用之法,毫无新意,凑字数,应付次数。久而久之,劳累生厌,连收、交作业都变得困难。这样的结果,严重打击了学生习作的兴趣,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学生大部分害怕写作文,要写一篇比较出色的作文,更是困难。

(2)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文面不规范、不整洁。文面,就是文章的“面貌”,它所涉及的种种问题,行款格式,标点符号及一些书面表达上的特殊要求,教师模糊轻视,学生毫无概念,书写潦草零乱,常用字乱用乱写,毫无规则。在学生作文中,乱用标点符号、一逗到底的现象比比皆是,直接影响着学生书面和思想感情的表达。

(3)农村师资与培训的影响。农村学校老教师多,年轻教师少;经验丰富的多,敢于突破陈规改革创新的少;一个教师同时兼任几门课教学的多,专职教师少;家庭拖累大的多,出外培训的少。而作文教学是个费时费工的科目,教师的精力如果不够, 就会产生许多矛盾。

(4)教师教育理念的影响。农村语文教师大多年龄较大,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再加上为了追求高成绩,忽视人文性的培养和心灵的启发,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重复雷同,毫无灵性和个性。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心思,花在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配套练习题目的训练上,影响了作文教学。

二、多年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1)积累写作素材。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开阔学生视野,每周借阅学校图书,定期更换;建立班级图书库,倡导每个学生捐助一两本图书,达到资源共享,从书籍中汲取素材,学习方法启迪心智;带领学生多接触大自然,虽然农村学生经常帮助家人在田间地头劳动,但集体的、有目的地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还是有不一样的效果;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有目的地观察,为写作而积累,锻炼记忆能力、综合能力。

(2)注重书写习惯的培养。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做人要踏实,写字亦然,让学生要一笔一画规范书写,掌握字的间架结构, 写字方正匀称,一目了然,绝对禁止草书行书,龙飞凤舞。掌握汉字,要多认,多练,多积累,多运用,多查工具书。另外,要重视笔记的作用,从字词到名言警句的积累,再到写简短的笔记,然后随时翻阅。积累得丰富,就会运用得熟练,这样,写出文采飞扬、感情真挚的美文也不是奢望。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自由地发表见解,独抒性灵,启迪学生心灵,让他们找到真正感兴趣的话题。农村的桑麻、田埂、风霜草木,都是很好的素材,让他们有话可说,就地取材,发现独特之美。

(4)引导学生学会临摹习作,平时给学生推荐优秀篇目,帮助学生发现其中的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的美点,并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找到类似的素材,有意识地仿写,多积累名言警句,学以致用。

(5)改变观念,突破陈规,积极大胆地尝试多种作文批改方法。要转变观念,采取形式多样的批改方式,可以全批,可以部分批,可以教师批,也可以学生批,摒弃学生写、教师批的传统模式。在批语上要多鼓励,少批评,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即使是一个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也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每次作文要及时批改,快速反馈,这样可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要趁热打铁,有的放矢。批改要尽量具体,少说空话、套话,要起到实际的效果,批语不在多,关键是点到要害,让学生把优点发扬光大。

(6)重视优秀作文的展示。可利用多媒体投影,真实反映学生的书写情况、语言运用、表情达意的方方面面。也可以直观地投射出教师的批改情况,从而起到榜样的作用,让学生相互对比、相互交流和学习。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9

1.追求形式

对课改理念理解不透彻, 认为阅读课就是只要学生朗读, 有这样的声势, 却没有明确的目的, 忘记了学生素质的差异, 把阅读作为门面装点, 而失去了它的实用性。

2.教学手段简单

教学中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反复强调, 忽视了广泛应用的“探究式”“启发式”“发现式”等现代课堂教学模式, 同时也忽略了问题解决的技能训练, 只强调“学会”, 而忽视了“会学”。

3.教学包办制

由于教师的质量观和学生观没有改变, 课堂教学中一切活动都以教师需要为动力, 忽视学习主体认知的需要, 所谓的阅读其实就是教师讲解、分析, 学生阅读变成了一句空话。

面对困难, 我们必须从自身出发, 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 又要适合农村学生的需要,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我们只有理论联系实际, 具体分析, 狠下工夫, 变劣势为优势, 为农村教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发挥创造性。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 重视语言的积累。”其实质是要求教师在重朗读、重感悟的指导下, 改进阅读教学。

一、激发兴趣, 整体感知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 这是学习活动的内趋力, 通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 在阅读课开始时, 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抛开顾虑, 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 并在教学中有意为这些学生设置问题, 激发学习的兴趣, 然后, 教师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 通过生动的语言、图画或多媒体课件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景, 使学生再现表现或新表象, 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 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 迸发出主动学习, 充分展示自己情感的火花。学生乐了, 就能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从而自读自悟, 做到整体感知。例如, 对于日本作家江口涣的《鹤群》这篇文章, 我让学生先欣赏课文中的插图, 看到鹤展翅飞翔的美姿, 然后朗读鹤飞翔的内容, 把二者结合起来感受, 兴趣自然就产生了。

二、进入课文语言环境, 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课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思想情感不能靠灌输, 不能用贴标签的办法授予学生, 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 在读中质疑, 在读中得法, 在读中感悟, 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 体会文章的感情。

1. 指导“美读”课文, 培养语感能力

教师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书, 一条是生理视线, 一条是心理视线。要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 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 通过多种感官, 使符号、语言、意义、表象等有机结合, 使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融合成连续的生活画卷, 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这样, 他们才能进行主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寻找理解语言文字的切入点, 找准了切入点, 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使学生在整体感知语言文字的基础上, 找到开启课文宝库的钥匙。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往往是课文思想内容的切入点, 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重点词句自读、自悟、自得。不要误认为学生什么都不会, 而自己一手包办。

2. 激活经验,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景, 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此外, 还要采用一些中介手段, 如挂图、投影、录音、多媒体课件及操作演示、表演等。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抓住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落, 引导学生, 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反复朗读, 反复领悟, 最终达到以读求悟、读中见悟。农村学生对外界了解不多, 但生活的空间广阔, 与大自然有亲密接触, 理解起来更容易。

3. 引导质疑, 促使学生由已知探求未知

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发现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 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 实质上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发现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帮助学生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 是提高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研讨氛围,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直到学生产生新的领悟, 获得新的发现。

4. 揣摩写作思路和阅读过程, 领悟读写方法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自能读书”。因此, 在指导学生读书感悟的过程中, 应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去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 去领悟、学习作者的感知、思维和表达方式。

三、课内外结合, 加强阅读积累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 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让学生拥有无限的阅读空间。实践告诉我们, 单凭手中的一本语文课本是学不好语文的, 只有让学生学好手中的书本的同时, 多读书, 读好书, 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拓宽眼界, 从而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面对实际情况, 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学语文, 用语文, 从而有效地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例如, 让学生收看电视、朗读课文、参观访问;指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坚持用普通话交流, 进行口语训练。长此以往, 学生的阅读之门将会被打开。

总之, 阅读教学应该以《新大纲》为指导, 充分利用农村学生特有的优势,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变“以教师讲为主”为“以学生读为主”, 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 促使他们在广阔无垠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学会做人。

农村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 篇10

1.朗读与朗读教学的意义。

朗读就是用清晰明亮的普通话语音, 有感情、有技巧地读文章。 朗读的本质是朗读者与自己的声音形态的对话, 朗读者通过自己发出的声音直接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朗读教学, 是指用朗读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 语感是一种直觉思维, 朗读有助于提高语感的直觉性和整体性, 学生通过吟咏诵读能直接迅速地领略文章的韵味, 深刻地体味文章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强化语言感悟能力。

2.实施朗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朗读教学所依据的理论就是我国传统的朗读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原理。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朗读的传统,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 传统的私塾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就是朗读涵咏, 《旬子·劝学》就强调“诵读以贯之”, 朱熹强调朗读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老一辈学者主张语文课堂教学要回归本真, 强调要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范文的意味、情调和文气。 当下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朗读教学逐渐式微, 并被边缘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让语文课堂重新响起琅琅的读书声的教学理念, 日益成为语文教育教学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共识。

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个人自己建构的, 而不是他人传递的。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学生应该主动建构知识, 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传递的知识。 所以教师滔滔讲, 学生默默听是违背学习规律的。 在朗读教学中, 学生要通过自身的朗读实践主动理解文本,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为学生做朗读示范或指导朗读。

二、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农村中学因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语文课堂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朗读热情、参与人数、兴趣有下降的趋势。 综其原因如下:首先是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教师重讲轻读, 把朗读看成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 朗读的时间远远不够, 朗读的面窄, 方式单一、教师往往选择录音范读便直奔教学主题分析课文, 长此以往, 教师的朗读能力也随之下降, 又谈何指导和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其次, 农村学生因受方言的影响, 普通话不够流利标准, 特别是闽南方言区的学生普遍存在平翘舌不分, 前后鼻音不分, 声韵母发音不到位, 声调值不准的毛病, 朗读时容易出现念别字、读破句的情况, 诵读能力普遍低于城市的学生, 以致信心不足, 朗读热情不高。

三、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

1.遵循教学规律, 逐步实施朗读教学。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曾指出:朗读应有基本要求, 进一步要求, 较高要求。 朗读是一种技能, 需要强化训练, 朗读能力是在朗读实践中逐步训练提高的。朗读训练要循序渐进, 不能急于求成。 面对文本, 教师要遵循“读准—读流利—读出感情”这样的一个训练过程。 预习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只要求读得正确;深入分析课文时的朗读, 就要求学生朗读时做到语速适中、停顿得当、节奏鲜明、重音清楚;当学完全篇文章之后, 就要求学生达到深层朗读, 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意境、把自己对文章的独到理解表现出来。 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时, 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 叙说自己的初读感受, 紧接着让学生自由朗读文中描写花之美的句段, 品味作者是如何用比喻、拟人、敷色等修辞手法和丰富的想象描写花之美。 再读课文要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情感之美和蕴含在作品中作者对苦难、 对生命的深刻哲思, 同时要明确这种托物寄意, 通过写花来写人, 写一个时代的写作方法。

2.教给学生常见的朗读技巧。

由于受闽南方言区的影响, 学生普遍存在一系列群体性语音缺陷, 要想改变多年的方音听说习惯, 教师就要对症下药, 精心设计各种朗读训练方法, 帮助学生正音, 分清平翘舌, 前后鼻音, 读准声母语调, 比如闽南话没有唇齿声母f, 普通话f声母的字, 闽南话全混读为声母h, 教师可以通过绕口令训练进行纠正。

对朗读者来说, 朗读的技巧是一项基础的修养, 朗读时要在读准普通话的基础上, 对声音进行设计与处理。 当然, 我们也不应该过于夸大技巧的作用, 只有在深入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前提下, 运用朗读技巧才是有意义的。 朗读技巧包括四个方面:停连、重音、语气、节奏。

“停”指停顿, “连”指连接。 朗诵时声音顿到好处, 连到妙处, 会增加语言的表达魅力。 标点符号是停连的重要参考, 但朗诵者不能完全依靠标点, 有时需要语义上的停顿, 比如主语与谓语, 动词与较长的宾语之间就需要停顿, 例: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总的来说, 按文意、合文气、顺文势, 是我们运用停连的原则。

重音是指朗读时对句子中某些词语或结构成分从声音上加以突出, 其作用是突出语句的重点和作品的主题, 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表达重音的常见方法有加强音量法、延音法、顿字法、轻读法。 比如《春晓》前两句“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 音量适中;后两句“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要读出诗人的惋惜心情, 可重读“落”字, “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要适当减轻。

语调是指语句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 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 语调可分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四种。 如,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笔直的干, 笔直的枝。 ”就要用平稳舒缓的语调朗读。

语速是指单位时间内呈现的词汇速度, 朗诵的速度要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 诸如沉重、追忆的文章, 语速可以放慢一些。

3.巧妙创设朗读情境, 激发学生朗读热情。

初中生正处于由少年期到青春初期的过渡, 个性倾向不稳定, 一些学生心理逐渐显示出闭锁性, 表现在朗读方面则体现为, 学生不愿在学生面前展现自己不成熟的朗读, 排斥甚至拒绝朗读。 因此, 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范读、入情入境的朗读式导语, 播放背景音乐等教学辅助手段, 给学生创设富有张力的情境, 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喜欢上朗读。 如教学《安塞腰鼓》时, 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人们忘情地狂舞, 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引导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感受到生命的张力。

4.教师重视示范, 适时指导朗读。

一些教师通常用名家朗读录音来替代, 其效果甚微, 其实教师的示范朗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虽然没有名家读得好, 但是教师范读具有音视频范读所无法取代的优势, 因为教师是直面学生, 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直接打动学生的心, 激发学生模仿朗读的兴趣。

5.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课外朗读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收听电视散文展播、《子午书简》等节日。 教师还可借助一些特殊的节日、大事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 如在国庆节开展“我爱祖国”主题朗诵会, 学生可以选择名家名作, 也可以朗诵自己喜爱或者自己原创的文章。 活动的策划、组织及主持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 这种开放式朗诵活动, 能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也能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乐趣。 最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举行的各种演讲比赛、读书读报活动,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朗读教学的意义、作用和实施朗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着重分析了农村初中朗读教学的现状和原因, 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农村中学,朗读教学,朗读技巧,范读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M].北京:中国传媒出版社, 2004.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 篇11

一是認识上的偏差。认为朗读与识字教学是相互联系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初中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应付各类考试,这才是比较现实的做法,朗读教学没有必要。

二是不少教师用家乡“普通话”读课文。这部分老师虽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自己也努力用家乡“普通话”去读,但由于语音素质差,吐字音节不准,声调混乱,读出的课文“不伦不类”,时间一长,也就不往这方面努力了,甚至认为用家乡话教学反而更亲切。

三是教师无激情。不少教师自身普通话水平也不错,但读课文时通篇以叙述口气,语句中重音、轻音、气音、拖气音无明显区别,音量、音调、音速也不因语句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随时变换。很多教师读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的语句毫无语感,每字所占时值均等。语调无抑扬升降,语感无喜、怒、哀、乐,语势无慷慨激昂、抑扬低沉之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散文读法有别者更是甚少,这些教师的范读无所谓“范”,无效仿价值。

四是将“朗读”和“读”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放开嗓门用普通话读皆为“朗读”。不少学生的“念读”令人忧虑:一是用土话唱读,好像文中每句话都是这调儿所填的词,听之,像是在哀叹,令人辛酸。有的教师对其唱读听之任之,不予纠正。二是快读,其话像是“连珠炮”,毫无顿挫感,听者不知所云。三是吐字不清,添字、落字、重复语句严重。四是语气无力,平淡无味。

凡此种种原因,使农村语文教学出现了偏差,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应重视“朗读”。

首先,朗读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课文的思想内容主要是通过阅读和讲解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品德情操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充满感情的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中去受到感染和陶冶。

如《海燕》结尾处有两句,一句是“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朗读时高声读出“暴风雨”,且是连续的“大声疾呼”,这样就把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极度兴奋、欢快之情表现了出来。另一句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朗读时“暴风雨”、“猛烈”应重读,语调要高昂,这样可读出无产阶级对反动势力无比愤怒和渴望大规模革命风暴早日到来的思想感情,富于号召力和战斗力。成功的朗读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量,唤起师生感情的共鸣,增强教学效果。

其次,朗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经常注意朗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很有作用。

《孔乙己》中:“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间里……”中的“踱”,写出了长衫主顾的悠闲自得、养尊处优的生活状况。“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写出了孔乙己分文不少又有几分炫耀的心理。这些字重读,可使同学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经过辨别、体味,从而加深理解它们的意义和表达上的作用,会增加材料的储备,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再次,朗读是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有效措施之一。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语言政策,《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能说普通话”是课程总目标之一。语文教师对推广普通话有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在课堂上用普通话清楚而正确地示范朗读,不但能加深语文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够大力推广普通话,起到言传“声”教的作用。

那么,应该怎样抓好语文朗读教学呢?

正确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抓好朗读的关键。

朗读,它不是纯技术性的。朗读者即使有了优美的语言、悦耳的声音,但不一定就能准确地传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在很多朗诵比赛中,有的选手把稿子背熟了,声音也还动听,手势也不少,但是朗读以后,别人听起来非常不舒服。虚假的热情和捏造的腔调只会给人以矫揉造作的感觉,丝毫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由于对作品理解不深,有的还会歪曲了原作的思想内容。

对于那些内容离我们相去很远的作品,更不可在不懂的情况下就贸然去朗读,如“阿房宫”中的“阿房”(ē páng),不能读成(ā fáng),“风吹草低见牛羊”中“见”(xiàn)不能读成“jiàn”等。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进行“玩味”,就是抓住那些情感浓郁、含蓄深沉的妙词佳句,引导学生潜心体会,细细咀嚼,反复吟诵,慢慢品味。从中品尝作品无穷无尽的美——文辞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和色彩美。其时,展现在学生眼前的不再是寂静的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名篇佳作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到作品融于情境中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中受到情感陶冶。

同为文章,体裁有别,文中所描写的语言环境不同,朗读技巧也不相同,要做到:一是教者用言简意赅的语句引读,先将学生引入文中描写的意境中;二是要注意语言的气势,指导学生掌握陈述、疑问、感叹、惊喜、激愤等不同语气的读法;三是注意吐字的轻重缓急,音量大小适度。

朗读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要把作品朗读得使学生受到极大的感染,朗读者就要首先“进入作品”,受到极大的感染,然后再把自己的感受,体验传达给学生。

改进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12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理念方面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 一方面, 语文课堂教学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为考试而教学, 无论是从句段的分析、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的归纳, 还是到解题技巧的传授, 题海战术的实施, 大多老师乐此不疲却收效甚微。而对文本的解读、语感的品味、人文素质的培养, 则是蜻蜓点水, 隔靴搔痒。另一方面, 语文课堂教学本末倒置。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本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也就是“听、说、读、写”能力。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 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 难以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人为地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 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 为标榜实施素质教育大胆课改, 不遗余力地进行所谓人文精神灌输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讲授。尤其是对课标要求的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 因为不考就不学, 少讲成了不讲, 甚至硬是把语文教学必须的熟记背诵被斥之为死记硬背加以否定, 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和培养, 似乎课堂上越是少读、少写、少记就是课改地越彻底。语文科作为母语教育, 本应“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讲究的是肚里有货, 厚积薄发。但现实是, 一些中学语文课教学已经很难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了, 取代朗读背诵的是老师的满堂灌, 致使当前的中学生甚至祸及当今的大学生, 母语学习水平严重低下, 严重的甚至朗读文章断断续续, 口头表达吞吞吐吐, 书写汉字歪歪扭扭。

2. 教学方法处理方面的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主要表现为越俎代庖, 无视学生主体地位。语文课程内容本具有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 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 而一些语文教师仍未突破简单灌输和应试教育的桎梏, 违背母语学习的规律, 淡化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 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 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 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囫囵吞枣”, 语文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难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达不到预期效果。

3. 教学内容运用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够统一。如, 面对同样的一篇课文,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个教学目标, 这样教师的随意性很大, 如有的教师注重教词, 有的教师注重教朗读、概括, 有的注重教质疑、描写方法, 还有的注重教赏析语言、仿写、点评、批注等等, 课堂教学有所侧重本身无可厚非, 但一些老师往往由自己偏好或“特长”肆意地专注于某一侧重点, 而忽视了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 教与学脱节。为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恨不得把自己所学都毫无保留地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 导致学生一时消化不了, 学生因听不懂课而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另一方面, 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运用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为在教学时“就事论事”, 未能从构建知识结构的高度审视教材, 只顾眼前的教材, 没有顾及整套教材, 无法明晰全程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4. 教师素质方面的问题。

在根本意义上说, 上述问题的存在还是教育者素质不高所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育者自身如果没有宽广的知识面、精湛的教学技巧和全面的人文素养是不好驾驭的, 只能照本宣科, 敷衍了事。在一些农村学校, 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是“半路出家”, 由民师转正的, 缺乏专业的训练, 知识面相对窄, 专业技能不强, 人文素养不高, 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比如, 对一些人文内涵丰富的课程内容教学, 本应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独特感受, 但由于教师本身缺乏对教材的领悟及对作者情感的体验, 故而在教学中搬出其他几个名家的感受, 让学生记诵, 未能引导学生去感悟文章人文之魂, 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对策建议

1. 坚持以人为本, 自觉树立和践行“语文大教育观”。

掌握本民族语言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作为构成人们生活和学习基础的学科, 语文教育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 改进语文教学, 关键是要树立和自觉践行“语文大教育观”, 切实把“全人教育”成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来追求, 使语文教育的价值目标体现在“生存教育”、“终身教育”和“人生教育”。具体来说, 就是在语文教育教学要坚持三个注重:一是要注重面对学生的实际生活, 面对学生语文实践的需要, 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的语文能力的实际要求, 切切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和实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读、写”的能力, 为学生的社会生存打好语言基础。二是要注重学生用好语文良好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由此获得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为学好其他学科打好基础, 为学生整个人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基础支撑和动力支持。三是要注重发挥语文教育“文以载道”、“人文化成”的教育功能。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 也是文化载体, 更是文化本身。因此,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要自觉地有机地进行文化熏陶,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人生品位和生活质量, 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学生健全人格。

2. 坚持学生主体, 改进教学方法, 增强教学效果。

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写、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比如, 参与式教学。教师主导精讲, 综合分析, 在重点讲述知识要点后, 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围绕所学内容提问、讨论或发言, 甚至辩论。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 并继续引导和分析, 让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再比如, 对一些人文内涵比较丰富的教材, 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结合作者写作背景和写作动机, 站在当前主流价值观的高度,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先让学生思考, 再组织讨论, 让学生充分感悟、体验, 最后由老师帮助分析, 帮助学生从更高的层次去领悟文章的真谛。总之, 不论运用哪种方法, 都要遵循教学规律, 体现教与学的统一, 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 坚持因材施教, 准确把握和处理教学内容。

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结合学生实际, 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适度。比如在阅读能力方面, 七年级学生要懂得揣摩词句段篇, 理解文章的意思和记叙的特点, 八年级学生要学会理解说明事物的特点, 所用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九年级学生则要把握文章阐述的观点, 了解论证的方法, 领悟语言的严密性。所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要紧紧依据课程标准, 围绕教学目标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切勿离开课程标准凭自己喜好海阔天空肆意演绎。当然, 在完成基本知识的讲授外, 我们还可以帮助学生找一些相类似的经典文章进行课外阅读辅导, 加强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分析课文时, 不要过多发挥课文外的东西, 坚持一次围绕一个中心, 讲清一个问题, 不枝不蔓, 一课一得。同时, 要坚持启发式教学, 对文章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当遇到存在多种观点的课文教学时, 要坚持择一而从, 可选择一种与课文主题贴切的又易于学生所接受的一种观点, 无须追求大而全, 因为中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能力还比较差, 一则学生接受不了, 二则无所适从。当然, 也可引导一些“吃不饱”的学生了解其他观点, 以此提升这类学生的人文素养。

4. 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加强学习, 提高业务素质。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 系统掌握中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 而且还要尽可能多地学习政治、经济、心理学、信息技术、现代教育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作为中学语文课的教师, 最为关键的是要爱岗敬业, 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如何与语文课老师的人文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针对当前部分语文老师存在职业道德滑坡、语文功底肤浅、人文素养浅薄等问题, 要切实加强语文课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抓好教师语文功底肤浅、人文素养浅薄等问题, 坚决摒弃“谁都可以教语文”的错误观点, 真正让爱岗敬业、人文素质精湛的“语文大师”来教中学语文课。

上一篇:公共卫生系统下一篇:纵横填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