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农村中学

2024-07-22

南通市农村中学(共7篇)

南通市农村中学 篇1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健康却每况愈下,超重、肥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青少年肥胖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更让人担忧。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1]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强调的是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身体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旨在有利于促进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对“健康”概念的重新认识,目的明确地帮助和督导学生实现体质健康目标,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全面改革;对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和及时反馈,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一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减轻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有利于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

笔者通过群体抽样的方法对南通市农村中学的中学生进行体质健康调查分析研究,试图准确地掌握我市农村中学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为教育教学行政部门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科学评价和研究我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以及探索增强学生体质的科学方法,分析评价学生的健康水平。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群体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通市六县区农村中学12所,每所高中随机抽取高二、高三在校学生男女生各150人,共计3600人。对他们的身高、体重、肺活量、仰卧起坐、50米跑和立定跳远进行测试,其他的项目如握力、坐位体前屈等由于农村的条件的限制,没有进行测试。测试方法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细则要求,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进行评定。根据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差与全国中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尤其是对农村中学生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实际取得和运用的有效数据为3426份,其中男生1759份,女生1667份。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章,通过上海图书馆、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南通大学图书馆查阅了相关文献和书籍。

2.3.2 数理统计法。

对所收集的身高、体重数据,运用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公式,通过Excel计算产生BMI值。并采用SPSS11.0对BMI进行频数分析,对BMI与中学生体质健康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身体形态及机能水平

身高是反映人体纵向发育的指标,也是最直接反映人体形态的指标。体重是直接反映人体的骨骼、肌肉、脂肪等内脏器官发育状况的指标。[2]从表1可以看出南通市农村中学高二及高三学生的平均身高及体重都比全国中学生的平均水平高出一些,高二男生平均身高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18cm、高二女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82cm,高三男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2cm、高三女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1cm;高二男生平均体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9kg、高二女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kg,高三男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43kg、高三女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2kg。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南通市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学生的营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注:全国中学的平均值来自国家体育总司科教司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

3.2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柔韧及灵敏等机能的总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中的综合反映。学生体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身体素质,而身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后天的体育锻炼意识、锻炼程度所决定的。一般而言,锻炼意识强和经常锻炼的学生身体素质相对好一些。

从表2我们不难看出,反映爆发力的50米和立定跳远,农村男女中学生平均值分别为7.10、8.71和231.51、175.96, 50米比全国男女中学生分别高0.43和0.64;立定跳远比全国高了2.61和2.63。反映腹肌力和腹肌耐力的仰卧起坐,农村男女中学生的平均值分别为45.72和39.62,比全国男女中学生分别高出6.10和6.98。从测试指标来看,农村中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整体上高于全国水平。

3.3 BMI指数

BMI是身体质量指数,也称凯特莱指数,是近几年来一种国际流行的标准体重测定法,其计算方法如下: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根据2003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关于“中国人超重和肥胖指数等级”,体重指数在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小于18.5为消瘦,小于16为重度消瘦[4]。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南通市农村中学学生的BMI值的分布情况:他们的BMI指数基本上分布在18.5—23.9之间,占样本总人数的66.99%。农村中学男生的偏重、肥胖率分别是15.12%、5.51%,而女生的偏重、肥胖分别为10.02%、3.00%,从总体上来看,男生的偏重、肥胖程度稍高于女生,笔者认为可能由于男生较女生主食摄入量大,进食速度快,暴饮暴食习惯较女生普遍。但从总体上来看,农村中学的身体的基本形态属于正常和消瘦的发展方向。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大力宣传肥胖的危害,另一方面是由于现今流行的“以瘦为美”的审美观点,较多女生追求所谓的“苗条”身体,怕胖,节食,进餐量小,有偏食、挑食、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从图1我们还可以看出,农村中学的体质指数频数分布情况,且“峰值”集中在正常指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中学学生的体质指数相对集中,农村中学的BMI值基本正常,体制质数总体上处于良好状态,但从“峰值”两侧反映的情况来看,农村中学生中存在着相当一部分消瘦学生和超重学生,农村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的各项机能处于人生中的最佳时期,此时,超重或肥胖对他们体质健康的危害还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超重或肥胖对农村中学生健康的影响常常被人们忽视。没有显露出来,并不表示不存在,我们对此必须引起重视。

4. 结论

4.1 结论

4.1.1 南通市农村中学男女学生的身体形态各项指标整体高于全国平均指标;

4.1.2 南通市农村中学男女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指标:

4.1.3 南通市农村中学男女学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指标;

4.1.4 南通市农村中学男女学生的体质指数大部分分布在18.5—23.9的标准之间,但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也造成了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

4.2 建议

4.2.1 目前南通市农村中学应加大重视学生的身体机能特别是心肺功能的发展,在加强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当代中学生体育观念的变化特点,创造新的运动形式和锻炼方式。

4.2.2 切实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引导其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使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实施办法[J].中国学校体育, 2002, (5) .

[2]《人体生理学》编写组.人体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3]《人体测量与评价》编写组.人体测量与评价[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4]张荣欣, 薛长勇, 郑子新等.成人BMI与体脂含量和脂肪分布的关系[J].营养学报, 2002, 4, (24) .

南通市农村体育与经济发展研究 篇2

关键词:农村体育,经济发展,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农村经济快速的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愈加显示出来。体育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对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增强凝聚力, 加深友谊, 提高生产效率, 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近, 我以南通市部分农村体育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为题, 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将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总结如下。

一、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 中央提出了“国家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的经费, 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 国家体育总局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如开展“亿万农民健身工程”、“体育三下乡”等活动, 并颁布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和《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 使我国农村体育取得了全面发展。张发强在《大力繁荣农村群众体育,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中总结农村体育的发展:一是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二是体育场地设施有所改善;三是“全民健身宣传周”和“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四是体育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五是农村群众体育竞争和激励机制更趋完善。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为20世纪末农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客观评价农村体育,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总体上看农村体育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这种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形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特征, 也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加了难度。但用发展眼光看农村体育现状, 广大农村也蕴藏着极大的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开展体育活动的空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生产力彻底摆脱了前30年所处的保守、停滞的落后状态,走上了活跃发展的道路。由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农村乡镇的迅速发展,而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经济中的这些巨大变化,导致了农村人口总结构中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工人数量——第二产业大军人数的不断增加。大量离土不离乡、亦工亦农的社办厂工人,开始加入到工业生产大军中来,小乡镇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工人的迅速增加,各种专业户及第三产业大军的涌现,这一切都表现了我国农村由农业劳动逐渐转变为工业劳动的总趋势。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这种生产结构的变化,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首先表现为大大缩短了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并使得农村与城市在需求上更加接近起来。而这种一致一旦形成,就带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长远性。农村乡镇作为上联城市、下联农村的枢纽作用也更加明显,这就使得体育迅速普及到农村成为了真正的现实。所以,农村体育的发展能经久不衰,是和农村这种新产生出来的生产结构分不开的。

二、南通市部分农村群众体育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 南通市郊区农民的物质生活已达到温饱水平。农民物质生活丰富后, 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日益迫切, 农村群众体育活动规模不断壮大, 形式丰富多彩。体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参加人数达到60%以上。由于农村传统体育和民俗文化的影响, 现代竞技性体育项目在农村地区的推广, 使农村体育竞技性与娱乐性有机结合。改革以前, 农村群众体育基本上由政府投入。现在, 农村经济实力增强, 农民口袋有了钱, 他们自己拿一部分, 政府补贴少部分, 乡镇企业再赞助一些, 由原来的单一形式, 转变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投入形式, 逐步走上社会办体育的道路。像老年门球队, 导引养生功班等。

第一, 农村体育是农村乡镇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部分, 促进了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体育的竞争属性、进取精神、群体意识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乡镇企业的建设, 成为一种企业精神, 会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青州特力饮料公司, 是一家乡镇企业, 通过体育建设, 提高了全厂职工凝聚力, 推动了企业经济的发展。

第二, 我国农村地区相对城市来说, 文化水平及文明程度较低, 不少地方陈规陋习, 封建流毒较深。农村群众体育的开展, 对于摒弃陋规恶习, 激发人们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都具有独特的作用。现在, 农村青年开展有益身体健康的球类活动, 老年人打太极拳、扭秧歌, 活泼健康。总之, 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 开展农村体育能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 挖掘潜在的农业生产力。南通市许多经济发达的村庄, 农民企业家都非常重视发展群众体育, 因为他们深知,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提高经济效益成为农业和乡镇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经济竞争的实质, 是人的竞争, 这就同农村的身体素质优劣、智力水平高低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 该村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村干部积极组织村民参加文化体育活动,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卓有成效的群众体育活动, 使村民的身体素质提高, 村里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

第四,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得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同时,现阶段农村体育的发展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一方面,农村的体育基础设施匮乏,农民收入低,且不稳定, 大力发展农民体育, 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体育落后状况, 必须主要依靠政府推动来实现;另一方面, 农民的生活观念落后, 健身意识差, 转变农民体育观念, 提升农民健康意识, 需要通过政府“全民健身运动”的宣传、普及与推广等途径来实现。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体育能对它起推动作用。因为发展经济的关键是提高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体质,就可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而体育则是作为提高人的素质与体质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发展经济,就必须重视体育。我国农村有句口头禅:“无病就是福。”为此,农民一旦富裕了起来,对体育是舍得投资的。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出现,农村企业在创名牌、争市场打开产品供销渠道时,经常借助于体育交往来实现以上目的。同时,体育作为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作为一种对人们的凝聚力,正在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正因为这样,体育的发展已引起了农村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从而注意了对体育的投资。今后,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体育的投资将会有一个更大的飞跃,这必然会加快农村体育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邓毅明, 武晓君, 曹杰.我国大众体育中农民体育问题浅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4) :45-47.

[2]李海英, 柴志铭, 刘军勇.贫困地区乡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5) :22-24.

南通市农村中学 篇3

一、农民对收入倍增的态度

此次调研以问卷调查和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问卷调查共发放400份,回收367份,其中有效问卷344份。此次问卷调查的发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职业为农民的326人,占95%;个体、经商人员和其他类型人员有18人,占5%。而且每年实际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144人,占42%;2万至4万元之间的179人,占52%;4万至6万元之间的有17人,占5%。

(一)农民对收入倍增的愿望较为强烈,但自信心不足

对于收入倍增计划实施的必要性,笔者设计了两个选项,统计结果是:应该实施,收入问题和收入差距已经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85%);无所谓,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解决好了,收入低点无所谓(15%)。这表明,虽然教育、医疗、养老同样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在社会保障体制依然不健全的条件下,农民希望通过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凭借智慧和劳动增加收入,以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但是,对于收入倍增和收入分配问题哪个更重要时,调查结果显示,55%的农民认为两者都非常重要,33%的农民认为收入分配更重要,只有12%的人认为收入倍增更重要。这表明,收入倍增和收入分配问题都是老百姓所关心的,但是对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关注更甚。深层次分析,即使收入倍增了,但是收入分配问题解决不好,农民的心理依然存在落差。同时,对于“十二五”时期收入倍增计划能否实现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能够实现的占29%,不会实现的占10%,不好说的占61%。后两者总共高达71%的比例说明,农民对于收入倍增计划能否实现,大部分存在自信心不足问题。这也对政府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从老百姓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老百姓利益的收入倍增政策,提高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可信度,是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影响农民收入倍增的制约因素众多,首先是增收渠道有限

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农民收入倍增问题,我们设计了6个选项,限选3项。回答的结果分别是:增收渠道有限(64%);政府财政投入不够(51%);没有相应的创业机会(38%);知识水平有限(35%);政府服务不健全(32%);法制不完善(28%)。虽然这些问题都是挡在农民增收面前的几道坎,但是农民的关注度各不相同。增收渠道有限是影响农民收入倍增的最大障碍,这表明农民虽然有增收致富的强烈愿望,但是由于信息提供、土地流转、户籍制度、就业机会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人仍固守于一亩三分地,对于增收致富没有多少特别有效的办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包括南通市在内的诸多城市提出“要通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全方位扩大富民增收覆盖面”的合理性和紧迫性。政府财政投入不够位列第二位,当问到加大对教育、医疗、科技等公共支出投入的力度,你觉得是否会增加农民收入的时候,有67%的农民认为,政府增加公共支出,无形中会增加居民收入。没有相应的创业机会处在第三位。调查显示,在问到如果有资金和投资渠道时,您是否会创业的时候,有71%的农民会选择创业,因为机会难得,政府也支持。知识水平有限处在第四位。当问到通过大规模的教育培训计划,能否帮助您提高收入的时候,63%的农民认为有帮助,因为扩充新知识能使自己适应新的市场竞争,提高收入水平。这些结果显示,虽然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众多,但是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公共投入力度、提供创业机会等方式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从而实现收入倍增的目标。

(三)名义上的倍增和群体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农民对收入倍增的主要忧虑

对于收入倍增计划,对比较担忧的方面,共设计了5个选项,限选3项。统计的结果从高至低分别是:收入增幅达不到物价涨幅,可能只是名义上的倍增(86%);收入倍增后与高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64%);低收入群体即使收入倍增了也没有多少收入(36%);收入倍增达不到既定的目标(31%);收入倍增计划将沦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15%)。调查结果表明,当物价涨幅仍处高位的同时,大多数老百姓对于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效果心存疑虑。收入增幅跑不赢物价是当前大多人面临的现实,名义上的收入倍增可以达到,为了倍增而倍增,绝不是老百姓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同时,有64%农民担忧的是收入倍增后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这表明我们必须将农民这个弱势群体的收入倍增摆在更加优先的战略地位,通过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开辟致富新途径等方面,解除农民增收之忧。确保农民增收,并尽快实现收入倍增应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农民收入倍增的难点

虽然农民对政府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心存疑虑,但普遍持赞成的态度。然而,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难点众多,有以下几个方面亟待加以解决:

(一)土地流转问题

农户单家独户生产经营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散,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民收入倍增的实现。因此,加快土地流转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土地流转仍存诸多问题。首先,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不是十分强烈。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讲,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安身立命之本。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情况下,农民对于土地流转仍存在后顾之忧。其次,流转价格偏低。土地流转遵循“依法、有偿和自愿”的原则,但在土地经营流转市场没有健全的情况下,流转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使得农户与公司和大户之间处于不利地位,获得的流转收益相对较少。尤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后,农民又提高了土地价格的预期。

(二)政府引导问题

近年来困扰农村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产品价格犹如过山车,波动加剧。一度身价上涨,各方客商竞相抢购;一时间又一落千丈,农民叫苦不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农民的增收?在市场变化较快,信号难以把握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对农户种植的引导显得尤为关键。但在实际过程中,地方政府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引导农户种什么的问题。在市场变幻莫测的条件下,政府为农户提供的信息往往也存在失灵,吃力不讨好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引导积极性的问题。调查中发现,村干部年工资基本在1.8万元至2万元之间,其中有1万元是村里自己出,有集体收入的从集体支,没有集体收入的从村里一事一议的出,他们的收入甚至还达不到打工者的收入。再加上保障力度不够,招商引资等考核指标,使得村干部的压力很大,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三)农民培训和培养致富带头人问题

在调研中许多村民反映,当前农民培训内容能结合实际,能活学活用,许多农民经过培训后确实尝到甜头。但是在一些乡镇还了解到,人们对农民培训也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培训目的有失偏颇。参加培训的基本为年长者,且不太重视科学文化和技术能力的学习,许多人是为了每次7~8元钱而来听课。这使得培训不仅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增加了村里负担,耗费了村里本来就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二是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一些培训课程的设置不太符合当地农户的需要,而且有些培训内容单一、雷同,没有针对性,这使得农户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在调研中,有些村干部甚至认为,培训村民还不如集中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大户等,可能培训的效果更好。三是培训对象的文化水平较低,年龄结构偏大。当前农村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60岁以上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比例偏高,文化水平低的偏多。这使得即使通过短期培训,也不能完全改变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文化素质的障碍。

(四)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村经纪人问题

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与公司实现订单经营,采取保护价收购,是平抑市场价格波动、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容乐观的现实。一是有名无实,缺乏具体的内容和实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大多因实而立,遇难而退;组织成员有利则来,无利则退;组织松散,合而不连。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合作组织的正常运作并限制了进一步发展。二是市场风险意识不强,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受限于专业知识和市场信息,各个专业合作组织普遍缺乏市场风险意识,结果不是造成生产成本过高,就是产品销路不畅,使得农户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还有农村经济人素质有待提高。具有一定信息优势的农村经济人,利用自己的优势,将大部分农产品利润流入自己腰包,而留给农户的寥寥无几,引起农户的普遍不满。

(五)农业投入和农村基础设施问题

首先,农业投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贫富差距分化。过去几年虽然国家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重点是以项目扶持的形式进行,是以激励先进为主的,宝贵的资金更多地是流向企业主、大户和能手手中,这就客观地导致富者越富现象。而一些普惠政策,像取消农业税费、粮食直补、取消农村学杂费等惠及所有农民的力度还太小,低收入困难户低保标准和社会救助标准的提高困难重重,对贫困户脱贫致富有限。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还享受着二等公民的待遇,做路要自己配套,环境卫生设施自己要出钱,社保要拿土地换取等。其次,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钓鱼工程”。由于村级建设资金的限制,很多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虽然上级拨款,再加上村级筹集的“一事一议”资金,但是资金总额不足以弥补村级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再加上资金配套政策,导致很多村不敢拿上面的拨款,使得越富裕的村越有钱,越贫困的村越没钱。

三、几点建议

(一)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

首先,必须始终坚持依法、自愿和有偿的流转原则,不盲目跟风推进,以行政手段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各地要根据具体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农业发展水平制定不同的土地流转制度。其次,要积极培育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土地流转信息网络,使广大农户和有意投资农业的经营者能及时、准确获取可靠信息,沟通市场供需双方的相互联系,切实解决农地流转信息不畅、配置不佳的问题。同时,根据市场供求、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土地投资方的变化,适时进行流转价格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反映土地价值的变化。

(二)完善产品信息服务网络,形成合理的政府引导机制

一是完善信息服务网络。要建立多种市场信息收集、反馈机构,从事信息整理、分析、综合和传递工作。同时赋予现有农业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信息服务的职能。还应支持和鼓励建立各种民间信息服务机构,引导农民进行产、供、销专业合理分工。二是要积极引导农户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帮助农民兴办各类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将原料转换为产品,将初级产品转换为中高级产品,既提高了产品附加价值,又避开了农产品季节性上市高峰导致价格下跌的问题。三是探索并完善村干部的激励机制。以每年不低于农民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建立村干部工资报酬增长机制,以进一步刺激基层干部带领农民实现收入倍增的积极性。

(三)贴近培训需求,提高培训效果

一是调整培训重点。将培训的重点转到农民创业、农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农民转移就业、农村传统工艺和新农村带头人的培训。二是在培训内容上要重点突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培训。根据各地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结合农民需求和生产实际,开展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的培训,以帮助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致富本领,并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三是加大农民培训的投入力度。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培训的投入力度,并逐年按照一定的比例增长,确保每年配套资金及时下达。

(四)完善专业合作内部运行机制,扩大专业合作组织的范围

一是完善专业合作内部运行机制。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维护专业合作成员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民的吸引力。二是政府要扶持各类有实力的企业兴办专业合作组织。企业不仅可以稳定自己的原料来源,降低交易成本,农户也可以有效避免市场风险,进而可以分享企业加工农产品和销售环节的利润,形成各方受益的良性局面。三是监督和管理好经济人。发挥工商、行业主管部门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加强监督,对欺诈农户的行为予以打击、曝光,严惩违法乱纪行为。

(五)建立农业投入稳定较快增长机制

一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通过完善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进行农资价格补贴和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以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二是发挥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主渠道作用。地方政府对于非经营性和关系百姓民生的项目,应以政府投资资金为主体,并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的流入,按照“风险公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六)加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实现农民收入倍增,不能仅仅将农民局限在农业内部,而要通过加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速推进城市化,将部分农民转为城市市民,并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才能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应从分借鉴重庆的发展经验,在城市工作满3年的农民工,愿意转为城市户口的可以转成城市户口,养老、医疗等一步到位,父母小孩也可随迁,这使得农村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都得以减少,并且有利于实现农村的规模化经营,进而彻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1]阳新国.当前农村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湘三农论坛2009 (10) :473.

南通市农村中学 篇4

景安中学校长孙刘华

作家赵丽宏来校做讲座

小记者站成立授牌仪式

【校长寄语】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就像一首诗, 生动亲切的课堂学习就如一支歌, 愿你们用生花的妙笔将她们记录、吟唱。 用阅读丰富自己, 用创作提升自己。 愿你们在文学的熏染下诗书满腹, 书香满身;心有乡愁, 胸怀天下。

———孙刘华

【教师寄语】

洁白的稿纸, 因为你们的的妙笔生花而色彩斑斓;方正的汉字, 因为你们的用心投入而神采飞扬。 学业路途的甘苦, 日常生活的亮点, 心路历程的珠玑……任由你去采撷。 期待着你们的生命在这里拔节、开花!

南通市农村中学 篇5

初到南通打工,具有中专学历的他,在国庆村一个试验柑橘园落下脚跟。由于种植柑橘和蔬菜收入与当初的期望有差距,不甘落后的傅干华从1989年开始,尝试种植葡萄,并自费购买了几十种葡萄种植专业书刊,终于在葡萄种植上尝到了甜头。当时的村领导对此也给予大力支持,在葡萄栽种已获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调整了3.3公顷地块,用于开发小型葡萄园。其中,傅干华带头种植了1.5公顷,吸引了12家本地农户加盟种植葡萄,并成立了当地第一个“葡萄种植协会”,葡萄种植品种达到20多个,2004年该葡萄园成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6年,傅干华申请成立了“南通邦傅葡萄园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这块葡萄园也迅速扩张到13.3公顷。平时傅干华积极向村民传授技术,遇到难题及时帮忙解决。他在住地专门挂了一块黑板,把葡萄种植期间的农时、施肥、施药的日程写在上面,使葡萄种植户一目了然。在他的带领下,国庆村的葡萄种植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钢架大棚和保护地栽培以及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葡萄的品质。其中,仅傅干华在钢架大棚方面的投入就达30多万元,每667平方米(1亩)葡萄的纯收入也从5000多元增至1.2万~1.5万元。周边的种植户都称赞傅干华说,是他带领我们实现了种果致富,我们不能忘了他。村民们尝到甜头后纷纷要求扩种葡萄。在区、乡、村三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如今国庆村的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6.7公顷,成为港闸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大亮点。傅干华计划把葡萄的销售网延伸到南通市以外,并形成销售的合力。为此他专门申请了“康舒”牌葡萄商标,设计了精美的产品外包装,进一步提高了葡萄的品味,拓展了销售,也相应增加了葡萄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傅干华还带领当地葡萄种植户到浙江省和张家港等葡萄基地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引进葡萄新品种与无公害农药,使本地的葡萄种植更上一层楼。

近年来,傅干华种植的葡萄多次在港闸区葡萄鲜果评比中获奖,他成为农村新技术的实践者和推广者,扶持和引领当地群众共同走上富裕之路,取得了优异成绩。1993年傅干华被共青团南通市委评为“科技兴农带头人”,1999年11月光荣加人中国共产党,2006年荣获港闸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7年被港闸区表彰为“科技示范户”,2008年被南通市人民政府授予“南通市2006——2007年度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他的先进事迹多次被江苏省《农家致富》、《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南通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南通市农村中学 篇6

这是一次探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科研活动, 参赛老师都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语文学科进行整合, 呈现了在课程整合理念下语文课新的教学模式。

虽然受条件的限制, 这次比赛把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并没有得到实现, 但从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认识和整个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来看, 较之以前有很大进步, 这也是本次比赛的一大亮点。

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就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流畅。虽然, 不同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式不可能完全一样, 但是一些共性的原则是存在的。在这次比赛活动中, 不少参赛老师都以先进的教育思想, 教学理论为指导, 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的设计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创建, 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 据此, 想谈点粗浅观感。

本次比赛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是参赛教师对于学习环境的设计。很多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殊优势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 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 声像同步, 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 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 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

例如在《幽径悲剧》上课之前, 教师用视频播放了一段“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关于季羡林老人的介绍, 画面上老人清癯、慈祥的面容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这位大学者的心灵距离, 燕园幽雅宁静的环境, 让学生获得了对“幽径”的直观感受。主持人对于老人生平和学术成就的介绍让学生对作者, 特别是作者的为人和思想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有了这样的知识“补给”, 再次走进“幽径”, 就能较好地感知作者的喜怒, 把握文章的主旨。

《都市精灵》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更是通过课前对网络资源的利用, 为学生搜集, 挑选, 整理了可以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大量图片, 音像资料, 化静为动, 学生在课堂上, 欣赏到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的红嘴鸥的独特魅力, 观看到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人民广场上白白胖胖的鸽子与游人相嬉戏的温馨场面, 更可以领略到美国旧金山渔人码头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争抢地盘的海狮的有趣景象。脑海中抽象概念被具体化, 形象化。课堂的气氛因此而轻松, 活跃,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从这些课上, 我们都看到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习环境进行设计, 即提供了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良好环境。

如果说, 教学设计仅仅停留在对学习环境设计的话, 显然是对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片面理解, 因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第二部分是:对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在这点上, 《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有很好的体现。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考虑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也利用图片和视频, 创设了一个“烟雨楼台皆入画”的优美情境, 让学生在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中亲近文本, 走入文本。

而本堂课最大的亮点是在指导学生研读文本内容这一环节的处理上, 教师采取“先扶后放”的方式。在简单地回顾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后, 教师示范讲解了文章的第三小节, 即抓住“亭台轩榭的布局”体现苏州园林的特征这一小节, 教师设计了三个问题:

(1) 朗读语段。

(2) 试用一句话概括亭台轩榭的特征。

(3) 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凸显这一特征?

学生在回答问题 (3) 时, 需要运用说明方法的有关知识, 课前设计时, 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预先给学生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资源 (如说明方法及作用, 表达方式, 字词赏析方法等) 。这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点击超链接, 说明方法的相关知识就显示出来了。学生对教师提供的资料有选择地进行利用, 很顺利地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

在教师引导讲解一段后, 再放手由学生对文章主体部分进行自主探究, 也就是体会苏州园林的局部和细部如何体现苏州园林的特征。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 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 任意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语段, 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 完成教学任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 对信息技术合理和最大限度地利用,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了较大的体现, 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很好地实现了由简单的学习环境设计到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也就是说, 抓住了内因和外因两大块, 体现了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理念。

南通市农村中学 篇7

一、昭通市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

2001年, 昭通市农村信用社全面启动农村小额信贷工作。农村小额信贷是根据农户的经济状况和信用程度, 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 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它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方式, 根据农户的生产周期确定不同的贷款期限, 手续简便, 利率优惠。适用于主要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农村个体经营户等。

至2008年末, 昭通市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到13.46亿元, 占全市贷款余额的8.24%, 占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的22.33%, 已为80多万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 向50多万农户颁发了信用证, 评定信用农户32万户, 建立了60个信用村镇和454个信用组。2001年末, 昭通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945元, 到2008年末, 昭通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16元, 增长123.92%, 年均增长12.20%。

二、昭通市农村小额信贷效应分析

(一) 宏观效应

一是农村小额信贷是农信社发展的现实选择。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是农信社积极开展贷款营销活动的有效途径。农村市场主体———农民大多数以家庭为作业单位, 进行小规模经营, 资金需求额度较小。又无有效抵押物作担保品。采取了分散、小额贷款形式, 按照农户信用等级或采取联保方式发放的小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为农村市场提供的最适合产品, 促进了农村信用社资产的优化和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是农村小额信贷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法宝。农信社小额信贷极大地改善了农户贷款环境, 而且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由于村委会成员对本村村民的具体情况比较了解,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采取与村委会成员合作组成信用评定小组对农户进行全面的信用等级评定, 并在此基础上发放贷款证, 农户凭贷款证可以随时到农信社营业点柜台办理贷款。实践证明, 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业务, 在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抑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小额信贷帮助农村贫困户摆脱贫困, 体现了“三农”发展的要求, 更体现了全社会对减少贫困、实现社会公平的追求。数据显示, 在农村小额信贷的支持下, 全市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001年底的67.18万人减少到2008年底的19.79万人;未稳定解决温饱的低收入人口从2001年底的111.87万人减少到2008年底的73.81万人, 8年来, 共减少贫困人口92.39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 由2001年底的945元增加到2008年底的2116元, 人均年增收都超过了149元。

(二) 微观效应

一是开办农村小额信贷以来, 农村高利贷行为普遍减少。调查显示, 昭通市2001年有56%的农户通过高利贷筹集应急或生产资金, 只有28%的农户能通过金融机构贷款得到生产资金。开办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以后, 2008年仅有11%的农户因为应急或其他原因借过高利贷, 72%的农户使用小额信贷解决资金需要。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农村民间借贷的作用。在当前我市农村存在金融市场贫乏、服务相对滞后的状况下, 农村小额信贷不仅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 而且强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实力。

二是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不仅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 为农户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而且为农村信用社创造了经济效益。据调查, 大关县农村信用社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在为“三农”服务的同时, 也为自身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实现利润304万元, 同比增长178.90%。社、农“双盈”效果显著。

三是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带动农村经济的示范效应。调查显示,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对带动农村经济的示范效应也逐步显现。彝良县小草坝乡农民黄安发自1996年以来一直从事天麻种植, 经过几年摸爬滚打积累了一定经验, 资金积累到6、7万元, 想成立天麻加工厂扩大生产规模,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 于2000年4月到小草坝乡申请小额信用贷款3万元, 信用社经过调查后认为该项目有发展前景, 为他办理了贷款手续。从2000年4月至2009年5月他先后取得信用社贷款15万元扩大生产规模, 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天麻生产加工龙头企业, 产业模式的扩大和产业链条的延伸, 辐射带动了全乡的种天麻热潮, 目前该乡6.2万总人口中, 50%以上的农户从事天麻种植业, 仅种天麻一项, 农户年均增加收入2000-8000元, 家庭年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000元增长至2008年的8000元。同时, 天麻种植产业的形成, 也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提供了条件, 形成了麻农“离地不离乡”的就业模式, 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水平。黄安发由于得到信用社小额贷款的持续支持, 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已累计实现天麻销售收入369万元, 盈利278万元, 经营范围扩大到大豆、竹笋、竹荪收购。

三、当前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小额信贷成本相对较高

由于昭通是农业大市, 各商业银行业务向县城以上收缩, 支持“三农”发展的小额信贷任务主要落在全市农村信用社肩上。且农村小额信贷具有涉及面广、操作成本高的特点, 昭通市所辖各县每家 (基层大社) 农信社一般有信贷员2—3人, 最多的不超过4人, 正常情况下每人负责8—10个村社的业务, 多的达13个以上, 有的还跨行政区域办理信贷业务。面对广泛的农户都要建立详细的信用档案, 并掌握第一手诚信动态情况, 难度可想而知, 为缓解小额信贷工作人员不足压力, 部份农信社只好聘用兼职信贷员, 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 进一步提高了经营成本。据调查测算, 昭通市商业银行每发放1万元贷款, 成本为342.40元, 而农信社每发放1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成本为459.80元, 个别边远地区高达700元以上, 处于保本微利状态, 极大的影响了农信社开展此项业务的积极性。

(二) 担保机制缺失风险无法分散, 征信体系和保障机制尚待完善

农村小额信贷原则上不需要担保, 有的则是多户联保或采取灵活多样的抵押担保形式, 但是因为贷款对象都是比较贫困的农民, 其担保作用微乎其微, 特别是农村的征信体系和保障机制还没有完善, 加之, 昭通市的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 大部还处于粗放式经营的自然经济状态, 靠天吃饭的现象还十分普遍, 农民一旦遭遇天灾影响, 导致收成减少, 便会无法及时还贷, 其授信额度会因此下降, 发放的贷款也容易成为呆、坏账。

(三) 小额贷款投放方式过于呆板, 贷款种类单一, 期限过于固定

目前昭通市农信社的小额信贷投放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 约占86%, 而投向农村个体工商业等仅占14%, 贷款投向较为单一。昭通市农信社对小额贷款规定最高限额为3万元, 难以支持农户在高效农业、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等方面的大额资金需求, 且对贷款期限普遍要求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但大多执行的是6个月或9个月, 由于期限规定过于呆板, 一些农户到期还没有产生效益而无力偿还贷款, 使得小额信贷在促进发展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中, 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也加大了信贷资金使用的风险。

(四) 农村小额信贷资金总量不足, 受益农户范围窄

目前, 昭通市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及邮政储蓄银行都不愿意直接对农户发放信用贷款, 而将业务的重点转向获利高的行业, 这样就使得农村小额信贷资金供应渠道狭窄, 总量不足。目前, 昭通市农户的信贷需求呈现多样化、分散化和复杂化的状态, 并且, 农户的信贷需求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 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金融组织和不同形式的金融供给来满足。尽管目前农信社对农户的支持力度较大, 但由于信贷资金总量有限,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 农户的资金需求额也越来越大, 支农资金在总量上存在难以满足农户所需的问题。据对彝良县树林乡20户农民抽样调查, 20户农民中有16户有资金需求愿望, 需要贷款23.5万元, 树林乡农信社对这部分农户实际能够发放贷款16.6万元, 资金缺口6.9万元, 占实际需求量的7.3%, 支农后劲显得不足。

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建议

(一) 解决多层次贷款需求的供给问题

一是明确并规范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是解决供求失衡的关键。小额信贷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农户, 如果不顾对象, 造成的结果便是不需要贷款的农户出于逆向选择参与贷款, 而真正需要的农户却不一定能够贷到足够的资金数额。明确小额贷款的对象是当务之急。基层组织 (以村委会为主) 应该及时、全面地掌握本地农民的收入、生产情况, 并与农村信用社积极合作, 农村信用社全面掌握了农户信息后确定各个农户适合贷款的种类, 做好资金规划, 通过这些措施, 更加及时、有效率地为农户提供融资服务。

二是按照“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的程序, 建立农村小额贷款授信管理制度以及操作流程。综合考察影响农户和农村小企业还款能力、还款意愿、信用记录等各种因素, 及时评定申请人的信用等级, 核发《贷款证》, 实行公开授信。对小额贷款农户资信状况和信用额度实行按年考核、动态管理, 适时调整农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

三是中央银行应继续加大对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的投放力度, 有效调节农村自给供求关系。

(二)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控制

一是按照《农村信用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的规定, 发放小额贷款。农村信用社为增强自身防范信贷资金风险和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贷款的发放上就必须坚持以小额、流动、分散为主, 实现信贷资产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相统一。

二是适当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用途, 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信用贷款, 主要面向种植业, 并不包括农户急需资金的养殖业、运输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等, 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同时由于农信社的小额信贷业务结构单一, 许多农民可能种植同类庄稼或养殖相同种类的禽畜, 在气候反常或出现流行性疾病的时候导致较高的风险。因此, 农信社应该因地制宜地确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用途, 减少一些不确定的风险。

三是提升内部管理素质。农信社是高风险的行业, 任何时候都应保持理智的头脑, 坚持把防控风险、稳健经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采取治本措施, 以推进合规文化建设为核心来提升内部控制水平:以规范信贷风险管理为轴心来提升风险管理效率:以构建新型考核评价体系为基础来完善内部激励机制:以完善案件防控机制为重点来推进和谐系统创建。

四是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由于小额信用贷款主要用于农业领域, 而农业生产由于其本身的特点, 受到自然资源、气候及市场等因素的多重制约, 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这就加大了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为了分散和规避风险, 可在农村推行农业意外保险制度, 扩大承担风险的主体, 提高信贷当事人的抗风险能力, 使农业风险由信用社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

(三) 促进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

一是从农村金融市场的新需求和新变化出发, 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加快金融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创新以满足农民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首先, 农信社应充分发挥其扎根乡土、了解乡土的优势。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特点, 设计不拘泥于金额和期限的、围绕项目周期来进行的贷款发放。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上一篇: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下一篇:区域经济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