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通识 -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复习大纲
幼儿园通识 -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复习大纲 篇1
11~15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 幼儿园通识
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
1.儿童观的发展演变
我国古代,“僮”是“童”的本字,原意指奴隶,奴仆。西方的中世纪,受“原罪”说的影响,认为儿童是有原罪的,只有通过“畏神”的教育,才能消除原罪。近代大工业兴起,在资本家眼中儿童只是最廉价的劳动力,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
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以人为中心,强调发展个性的新人类观,从人性出发,呼吁尊重和解放儿童,按儿童主体的本性来促进他们的自由发展。英国教育家洛克把儿童看成是“白板”——生来就是没有所谓“原罪”的,是纯真无瑕的存在。卢梭在著名的《爱弥儿》这部著作中真正开始发现儿童,认为在人生中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后世人们将“儿童的发现”与卢梭联系在一起。
蒙台梭利呼吁“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表现出更好的,更和谐的个性。杜威认为教育就是人类天性能力的正常生长,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儿童是中心,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
在中国,周作人在他的《儿童的文学》一文中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成人应该尊重儿童的精神生活。
2.儿童文化的主要特征
儿童文化就是指儿童特有和共同的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心理特点、世界观等,它是儿童自己在其中决定其标准和价值的文化。
(1)个体交往的融通性
儿童文化具有将个体融通到一起的特性,这种融通性,其实是人类对归属感的一种天性。(2)思想情感的纯真性
儿童在很小的年龄就对某些行为产生具有朴素道德意义的认识,他们有着最初的道德认识。在这种纯真的表达中,儿童开始探索内心的道德法则,并不断建构道德心理结构。
(3)充满好奇的探索性
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和思想家,是哲学家,它们探求事物的真相比一般人更率直、更富有勇气。
(4)感觉反应的整体性 儿童用整体的方式感觉世界,并对世界做出反应。一个听音乐和听故事的儿童,他是用自己的身体在听的,他也许入迷地、倾心地在听;他也许摇晃着身体,或行进着,保持节拍地在听;或者,这两种心态交替出现。但不管是哪种情况,他对这种艺术对象的反应都是一种身体的反应,这种反应也许弥漫着身体感觉。
(5)认识世界的幻想性
幻想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它把无人性的世界,变成适合儿童自己的形式。儿童通过幻想参与世界,与世界进行对话。
(6)生存状态的游戏性
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存在方式,是儿童的一种生存状态。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真的又是假的,有严肃的一面,也有不严肃的一面。儿童通过游戏从现实生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架设了桥梁。
儿童文化给了我们成年人以智慧的启迪:
哲学家卢梭就认为“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朴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
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喊出了“儿童是成人之父”。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是人类的创造者。” 3.儿童教育的基本立场 首先,捍卫儿童。
要教育儿童,首先要保护儿童,捍卫儿童。失去了儿童,就失去了儿童教育的对象,儿童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1989年11月20日,《儿童权利公约》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其中有这样一项内容:“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本人的一切事项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正确意见应按照其年龄程度给以适当的看待。”
我们要保持对儿童天性应有的敬畏。从儿童诞生起,就必须按照儿童的本性去理解他们和正确对待他们,让他们自由地和全面地运用他们的能力,而不是违反他们的本性把成人的形式和使命强加于他们。
第二,解放儿童。
我们要学习陶行知先生,努力解放儿童(六大解放)。
第三,发展儿童。我们必须把儿童看作有创造潜能的人,充分地帮助儿童,使他们自助。4.幼儿园的诞生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深刻影响了福禄贝尔。1837年,他在勃兰根堡镇开办了一个名为“发展幼儿本能和自我活动的机构”,1840年6月28日,正式命名为“幼儿园”。
第一所幼儿园的启示:(1)幼儿园与一般学校不同。(2)幼儿园必须引入自然的教育力。(3)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是“自我活动”。5.幼儿教师的素质(1)要有真爱儿童的勇气
我们必须坚守教育的本真,坚持教育的基本立场,真正地去爱儿童、爱教育,读懂儿童的内心世界,真正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真切感受儿童的幸福与烦恼,在艰苦、持久的探索中发现儿童,发现自我,打开教育智慧的大门。
(2)真正成为儿童中的一员
如果我们要教育儿童,自己就要成为儿童。与儿童一起生活,不要用艰深的大道理,而是用完整的形象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的生活方式、人的意义以及对待事物是非善恶的正确态度。
(3)与儿童有效沟通
教师应该向儿童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真诚地与儿童交往,以自己的完整性、创造性影响儿童精神的完整性,帮助儿童理解生活、理解世界,与儿童共享生活、智慧和意义,追求真善美的事物。
(4)合适地倾听儿童
倾听是讲究艺术的。教师应该如何在听与不听之间,取得平衡点,以恰当的方式顺应孩子多变的需要。
(5)正确对待儿童的错误
失败能够让儿童产生认知冲突。让儿童经历失败,尝试错误,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儿童答案,这应该是儿童教育重要的实施策略。
(6)沟通观念与行动
沟通观念与行动的最好途径就是反思,用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观察、分析自己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反思是诊治教育顽症的认知疗法,是教育发展所必需的修炼,它应该与学习和教育互动相伴始终。
家庭、社区与幼儿园教育
1.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创建的生物生态学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生态环境包括哪些?
答: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时代系统 2.幼儿园开放性活动主要有哪些活动?
答:诸如,育儿沙龙活动,亲子俱乐部活动,参观观摩活动,等。3.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参与性活动包括哪些? 答:开放日,社区参观,家园同乐,参观家长工作场所,等。4.幼儿园开展服务性活动包括哪些?
答:教育咨询,媒体宣传,家庭访问,家长志愿者,等。5.幼儿园与社区协调开展的研究性活动包括哪些?
答:经验交流,家长论坛,深度访谈,家长辩论赛,等。6.社区资源包括哪些?
答:幼儿家庭资源,社区图书馆(室),社区体育文化设施,社区企业,等。7.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是谁? 答: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 8.我国最早使用“社区”概念的是谁? 答: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
9.幼儿园与社区协调的含义是什么?
答:幼儿园要主动协调社区,而不是一味“等”、“靠”、“要”。10.服务性活动指的是什么?
答:幼儿园、家庭、社区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相互提供服务的活动,包括教育咨询、图书超市、媒体宣传、家访、送教上门、家长志愿者。
11.幼儿园老师到幼儿家庭进行家访是不是协调和利用社区资源呢?
答:是,幼儿园老师要善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家庭状况。家访仍然是当今教育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之一。
12.幼儿园主动与社区联络,合作开发一些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项目是不是属于协调社区的方式呢?
答:是,幼儿园与社区主动联络协调,合作开发一些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活动,是幼儿园与社区协调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
幼儿园课程设计新思路
1.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是指在设计、组织、实施幼儿园课程时,要把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的感性经验联系起来,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获得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也就是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更多地带有生活的色彩,使幼儿在学习、活动时感动轻松、自然、亲切和温暖,不觉得与他的生活相隔甚远,也不觉得是一种负担。
2.生活中有的,并不一定都可以搬进课堂;搬进课堂中进行教学的生活内容,并不等于课程内容的生活化。
3.教育要反映儿童的生活,但教育不是追随儿童的生活。4.教师是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完善者。
5.“没有差别的世界是孤寂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人只是一尊没有个性的木偶。”因此,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要体现儿童生命的丰富多样性。
6.让幼儿回归自己的生活世界,不只是为了教育的成效和课程的成效,更是为了幼儿生命的成长。
7.陶行知先生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8.幼儿园课程目标不仅仅要重视幼儿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从而达到培养完整幼儿,和谐发展幼儿的目的。
9.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浅显性要求幼儿园课程生活化。
10.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11.园本研修旨在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促进幼儿教师自主成长、带动幼儿全面发展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园为本的教师自我探究、自我发展的研究行动。
幼儿教师的实践智慧
“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同样,只有智慧的校长才能带出有智慧的学校。”
——田慧生(中央教科所副所长)
一、含义及意义
1.智慧:对事物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
2.实践智慧:就那些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的真实的、伴随着理性的能力状态。
特征:个体化、情景性、实践性 3.研究缘于故事:
华师大 李政涛 归纳出关于教育智慧的9种观点:
二、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智慧
(一)职业幸福的智慧:换一种心态,做心灵自由的幼儿教师 1.豁然对待工资待遇 2.淡然对待各种评价 3.井然做好各项工作 4.泰然对待工作失误 5.一个以人为本的园长
(二)集体活动的智慧
1.教学内容的选择 2.教育目标的制定 3.手段方法的运用 4.教育评价的处理 5.以教导学的智慧 6.课堂细节的处理
(三)师幼关系的智慧
为了搞好师幼关系就必须把自己当成大孩子。
(四)一日活动中的智慧 1.培养耐心 2.变罚为奖
(五)家园合作的智慧 “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
(六)安全教育的智慧
1.绷紧安全教育弦 2.适度组织孩子活动 3.自我保护能力
三、实践性智慧培训的途径与方法
1.实践反思是生成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基本途径 2.专题研究,在问题解决中提升教师实践智慧
3.案例研究,在精心磨课中提升教师实践智慧
四、分享实践智慧的故事 1.美国人的人生第一课 2.奖励你学蝴蝶飞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几种有代表性的儿童观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明确提出儿童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儿童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在现代,瑞典教育家爱伦•凯1899年捕捉到20世纪的第一缕曙光,提出“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用其毕生来探索、发现和解答“童年的秘密”。鲁迅先生多次说,要顺应孩子的天性,这是教育的规律。
2.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及影响因素(1)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表现出一般的规律: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儿童动作发展自上而下、自中心而边缘、由粗到细等规律。学前期是完整的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连贯性言语逐步发展的时期。3岁时,儿童已能掌握最基本的本族语音,6-7岁时能基本上掌握本民族的口头语言。言语能力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学前儿童的言语的发育是先理解后表达,先学发音,然后能用词法和句法。
(2)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一方面,应当承认,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是不行的。另一方面,也决不夸大遗传这个条件。因为它只能提供儿童发展以自然前提和可能性,但决不能预定或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决定的。其中教育条件起主导作用。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以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社会生产方式是环境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教育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亦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包括广义和狭义的社会因素)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3.儿童发展的内容(部分)
(1)帮助、合作、分享、安慰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
(2)儿童与其幼儿园教师的关系对于儿童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儿童以后的师生关系。
(3)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4)智力
布卢姆的发展速率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根据对千余名儿童从出生到成年多年观察追踪,研究发现:人类的智力发展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如果把人17岁时获得的全部智力用100%来表示,那么其中约有50%是在4岁以前获得的,30%是在4-8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8-17岁间获得。因此,人生最初的4年的智力发展,等于此后13年发展的总和。由此说明,婴幼儿时期是人类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所以要不失时机地从零开始就对孩子加强教育。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分为一般智力(或称基础智力)和特殊智力。特殊智力的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儿童计数、说话、绘画、音乐,长大以后的数学、语文、物理,各种技能等。我们常说一个人很聪明,很精明,有灵气,资质很好。无论学什么,一学就会,学得又快又好,这就是我们讲的一般智力因素或基础智力。一般智力因素或基础智力包括推理能力、语词理解能力、空间能力、数字能力、知觉能力、记忆能力、创造能力等。
(5)个性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两次“逆反心理”,第一次发生在3岁左右,第二次发生在青春期。
4.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和心理疾患
(1)紧张
紧张是通过人与其环境间存在的特定关系而发生的复杂的动力体系,是以心理过程为根源的个人的知觉现象,同时特别重视反馈作用的存在。研究机构的调查表明:有一般心理适应问题的儿童,明显多地经验了消极的生活变化事件,特别是他们更多地经验了紧张生活事件,诸如家庭成员死亡或者严重疾病、父母分居或离异、父亲或母亲重新婚配、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等。
(2)问题行为
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在男女儿童中的发生率相接近,其预后相对较好,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儿童的情绪障碍会自然消失,只有少数人会影响成年后的生活。品性障碍,睡眠障碍,饮食障碍,语言障碍,神经性习惯,吮吸手指,咬指甲,拔毛发,习惯性阴部摩擦,多动症等。
(3)学前儿童心理疾患
a神经症性障碍 表现为中度适应不良,包括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癔症等。
b精神发育不全 即智力落后
c儿童精神病 孤独症 痴呆 精神分裂症 躁郁症等。5.儿童心理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未来社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将是:
(1)教育理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将渗透到幼儿教育观、健康发展观和评价标准中,成为幼儿教育的内在要求在人才素质中,心理素质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的、重要的素质。
(2)教育目标
从单纯注重幼儿智力转向注重培养幼儿智力与培育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和个性品质并重,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和个性品质,是国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与要求。
(3)教育模式
由整齐划一趋向以幼儿为中心,关注个性、差异教育,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简单地照搬中小学模式。这是因为幼儿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较低,且心理活动有明显的形象性与不随意性的特点,因此,在计划、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脱离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去按中小学模式进行,而只能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其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地具体化、形象化,具有新颖性。
(4)教育内容
从补救性为主转到以发展性为主。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一是尽管幼儿对外界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他们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为此在制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时,应考虑以游戏为主,即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常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而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在构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时,应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具有新颖性。三是幼儿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发展性为主模式是将全体幼儿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针对幼儿共同的成长课题给予指导,同时兼顾少数有障碍的幼儿心理的治疗与行为的矫正。
(5)教育队伍
教育者的专业化程度将有所提高,培训时间和频次将延长和增加,由兼职趋向专业化。(6)教育规模
由点到面,逐步扩展,立体化、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从纵向上看,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出生开始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整个教育所依靠的基础和起点对开发人类潜能,对个体一生的发展发挥着奠基性作用;从横向上看,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学校围墙之外的家庭、社区、社会大环境都属于教育的范围。
6.儿童游戏治疗
游戏对于我们不是可有可无的。其实,儿童生命的全部价值和意义都蕴藏在游戏之中,个人一生的全部价值和意义同样蕴藏在儿童的游戏之中。
(1)什么是游戏治疗
游戏是儿童最自然、自发的行为,在游戏治疗室,玩具好比是儿童的词汇,而游戏好比是儿童的语言。透过游戏,儿童能表达许多他(她)尚未能清楚地用言语来沟通的感觉和经验。在受过专业训练的游戏治疗师陪伴下,儿童能自然而然地玩出他(她)的心境,困惑和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一旦这些经验被处理后,儿童的适应力会提升,因而更有能力来因应并解决心理的挫折和创伤。
(2)哪些儿童需要游戏治疗
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数的儿童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适应问题:有的是在学校(例如:学习障碍,人际关系不良),有的是在家里(例如:亲子冲突,父母婚姻问题所带来的心理困扰),有些则经历了更大的创伤(例如:家庭暴力,性暴力受害者,在意外中失去亲人等)。
游戏治疗适用的年龄层:凡是介于幼儿园至小学高年级的儿童均适合(约3-12岁)。(3)游戏治疗的疗程
游戏治疗所需的疗程,根据每一个儿童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对轻微适应不良的儿童大约需4-6周;对有心理困扰的儿童则需8-16周或更长。
【幼儿园通识 -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复习大纲】推荐阅读:
暑期幼儿园校本研修总结(学校)08-19
幼儿教师个人校本的研修总结10-23
幼儿园个人校本的研修总结06-26
2020年幼儿教师研修年度工作计划09-13
幼儿园教师研修总结05-28
幼儿园教师研修培训总结05-26
2022年幼儿教师考试试题及幼教复习资料2022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10-13
暑期幼儿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05-10
幼儿园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20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