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2024-10-13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精选12篇)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篇1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写作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写作能力的高低, 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所以, 及时开展有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便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工作。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就提升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的相关策略进行了分析, 以期更好地促进写作教学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文训练,技巧

中学作文写作注重写作素材的选择。一般而言, 学生的写作素材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是写作的基本;另一种是来自于我们平时阅读的各种书籍, 包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阅读等。作为语文教师, 要合理利用好这两个资源, 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生活就是素材, 兴趣就是教师

从教学目的上讲, 教师布置命题显然不是让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作, 但事实上单一、刻板的教学使课堂成了纯粹布置写作任务的地方。只有生活化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一) 有生活才有写作

作文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意林》《读者》等杂志时, 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有关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素材, 这种积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

(二) 抒写真实的生活

陆游有诗言;“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生活是学生写作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宝藏。很多作家都会深人群众生活之中, 搜集写作的素材、捕捉写作的灵感。针对当前初中作文说假话、写假事、内容空洞这一现实, 语文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 去开发生活的资源或亲身体验生活, 结合生活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逐步积累生活经验。只有这样, 才能还作文一份真实的美丽!

二、克服作文思维定式, 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习惯

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的综合反映。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创新, 想别人不敢想, 拓宽自己的思维。

(一) 以鼓励和肯定学生为主, 培养学生写作的信心

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一些句子、片段和文章, 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写作的技巧和快乐, 但是仿写并不是生搬硬套, 学生必须要由模仿来激活自己的思路, 这样既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谋篇布局的能力, 又能挖掘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在作文的形式和写法构思上要体现创新

多次的写作, 使得大部分学生“囊中羞涩”, 找不出一些新颖合适的东西来。这时语文教师不妨让学生大胆地去联想、推想、假想、猜想, 试着写出有创意的文章。如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 他的小说有很大的特点, 就是文章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构思新颖别致, 十分有个性。由此可见, 在作文课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富有想象力的题材, 这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三、引导学生多积累

写作是需要积累的学习科目。在初中写作教学中,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 教师就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积累, 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一) 读写结合, 从课文阅读中积累素材

一篇精选的课文、一段优美的文字, 都是作文中闪亮的“贝壳”, 激发着学生的学习欲望, 诱发着想象、模仿、创作的激情。语文课文中同样不乏精彩的描写、议论、抒情文字, 如《少年闰土》《故乡》一文中, 鲁迅描写闰土的句子是这样的:“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教师在教学这类课文的时候, 可以引导学生在描写人物的作文时进行模仿写作。如此一来, 学生在写此类作文时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 写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 运用词汇要简练

例如, 《戴斯蒙医生的第十三个牺牲者》这部影片在奥地利放映后, 一位奥地利评论家在《快报》上发表一则影评, 总共只有一句话:“我是第十四个。”这种简练的语言在写作过程中同样重要。由于词汇的简练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和锻炼, 所以, 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言简意赅的写作习惯, 也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只要我们师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写作素材便会越积越多, 下起笔来自然文思泉涌。

四、为学生建构写作评价体系

教学与评价是作文教学中联系紧密、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科学的评价对作文教学的改革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能够促进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 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进行评价, 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一) 鼓励性的导评

作为教师, 对于学生的作文评价, 应以正面鼓励为主, 多采用鼓励性的启发语, 要尽量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精彩之处, 同时对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 并在讲评时分析其原因, 指出应该克服和避免的问题, 这样的作文导评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 有利于学生真正爱上作文, 从而体现作文的真正价值。

(二) 集体评价

集体评价能把习作修改推向成熟。具体而言,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成立小组进行相互交流, 在分组的基础上每推荐一篇修改稿, 就要拿到班级进行集体评价, 让作文评价更科学、更艺术、更有效。

初中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 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对写作优秀的学生要给予表扬性的文字说明, 而对于文章中思路较差的学生则要给予确切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从而使学生更快地提高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赖业伟.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 (5) .

[2]季丽琴.破茧成蝶, 畅游天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之素材积累引导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 2009 (22) .

[3]张玉欣.和谐课堂魅力写作——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语文写作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11) .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篇2

撰稿人:任 萍

摘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的基础,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他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对于开拓个人的视野,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都有重要的作用。实际上,近些年关于阅读教学方法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本人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对于这些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学生;教师;提问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它关系到人文修养的培养,只有对古今外优秀历史文化有广泛的了解和深厚的积累,对文学、艺术、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兴趣的积累,才能激发个人去探索各个领域的秘密,才会开拓个人的视野,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在中学阶段,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一起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阅读教学在整个中学阶段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语文课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课中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进一步锻炼、培养写作的技能。在与其他学科的比较中,阅读能力作为基础的地位更显重要。它直接关系妻学生对于数、理、化学科习题和指导说明的理解,它直接关系到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的学习,甚至在这些科目中有些已经与语文学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依赖的关系。据笔者观察发现,凡是在语文上表现较好的同学,其政治、地理、历史等所谓的“文科”学科,基本上都属于较高的水平。而数理化学科突出的同学对于习题题干的理解和把握也明显要强于其他的同学,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势在必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实际上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占用的课时多,所耗费的精力最大。然而从整个语文教学的效果来看,阅读教学的情况是最让学生发愁,老师担忧的教学内容之一。关于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笔者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1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难以提高,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反复训练以达到形成良好的稳固持续的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方法本身无可厚非,是有用的而且必要的。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不自觉地将学生视为等待填食的鸭子,不管它的肚子是否已饱满,总是一次性的“塞填”进去尽可能多的知识,在课堂上总是尽可能地把课文分析讲解得足够细致、足够透彻,唯恐有丝毫的遗漏。虽然有时也从教学方法上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那也是以教师为中心来组织的。首先教师已经设定了想要达到的目标,比如说归纳思想、段意、含义。学生们顺着教师搓的这根线往前走,而缺乏自己的主动性、思考性。久而久之,学生就对老师形成一种依赖性,等到他们自己接触到阅读材料的时候,就机械呆板的按步就搬地分析课文。而在如今,开放性题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加强的大环境下,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必然面临更大的考验。对于此方面能力的缺失,如果简单地归之于学生阅读能力太差,而尽量加大训练的力度,必然使学生事倍功半,阅读能力也难以提高。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形居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伟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贯的语文教育思想。他认为

“语言文学的学习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只有养成了这种习惯,才算是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他还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他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1963年他在一则书简中提出“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又借鉴了外国先进文学教育成果之后提出来的,给我们深刻揭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内部规律,对我们当今的语文阅读教学有着充分的现实指导意义。

那么如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这一点从对那些语文成绩优秀学生的考查中不难发现,他们都具有自主读书的习惯,一般来说他们都有上课前预习课文,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抓住课文的重点,摘抄名言名句,记读书笔记,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等等习惯,这些习惯还不足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学生的眼界只局限于课本,哪怕把课文啃得一字不剩,背得滚瓜烂熟,那语文成绩也未必上得去。相反在班级里也有些其他科目成绩平平,甚至较差的同学,而他们的语文成绩往往不错。问其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方面基本上理解课堂的内容,但是也不是拼着命去学习那些死知识;二是大量的课外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拓展了他们的眼界,积累了他们的语文知识,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而那些其他学科成绩很好,语文却不行的同学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只注重了课堂上的所谓“精练”,却忽略了适当的课外阅读,读死书,不善读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平时也很重视阅读教学常规的建立,如规定每个学期开学前学生通读新的语文课本,完成固定的作业。魏老师对他的每一届学生都制定了语文教学常规,并始终如一地坚持执行,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所以坚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并终身受益。

2教师没有形成正确的教学思路,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阅读课也好,作文课也好,都流行一套程式。”教师按这套程式去教,学生按这套程式去学,都不必动脑筋。

现在语文阅读课教学流行的正是这样一种模式,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标出自然节,以备讲评,圈出生字词,要求学生划出要点和疑点,然后思考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初看上去,这种教学方式好象从易到难,逐步深入,由点到面,很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细究起来,其实不然。这种教学方式违背了整体--局部--整体的这样一个原则。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教学,教师照搬教参书上的内容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一节课。但同时,他也破坏了一篇十分完美的文章。可以说选入中学课本的文章,每一篇都是情采声茂的佳作,而这种教学方式只能将这篇课文所构筑的一个完整的美感破碎了。“破镜重圆”后的镜子还是那么美的镜子吗?

阅读文章首先我们应该是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的气势、文采、内涵、外延。作为一名教了几十年语文的教育工作者的笔者来说,拿到一篇文章来读,肯定不是第一步就探讨其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我们一定是想去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写作是讲究气势的,整体把握课文才能追随着作者的气势,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如果支离了文章的完整性又怎么能真正懂得文章,懂得作者呢?

其次要精读、细读。阅读教学中,一开始把握整体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接下来的任务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分析其局部的意义,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基础知识能力。细读的过程也是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过

程中勤于动笔、划要点、编提纲、摘佳句、作批注、写心得等。在读书的同时动笔,可以使阅读细、深、透、活一些,要使学生养成阅读时动笔的习惯,不但有利于语文教学,而且有利于整个中学基础教育阅读时动笔,将手脑活动与思、看、记配合在一起,也可以有效地开发大脑的潜能。

另外,朗读在阅读中的作用也很重要,在精读、细读这一过程中,朗读的作用应该加强,文字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朗读是思想和情感在发声,一篇词汇丰富、语言精彩的文章,如果只是默不作声地看,有时很难全会到其思想和情感的力度和层次,自然也就难以真正掌握表现这些思想和情感的文字。通过朗读,将文章中蕴涵的思想倾向、内涵深刻体会,将语言的词句和篇章整体、要旨和表述、意味和感情色彩通过朗读加以沟通,融为一体。

最后在由课文的整体性把握到局部分析、理解的深入探究,在这一过程中,也必须树立整体观念,不能单独的把字、词与句子、段落甚至课文割裂开来考虑。因为这些字、词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背景下才具有特定的含义。至于划分段落和层次,也是为了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涵和意义。从段落层次的框架结构上来把握文章内部的联系,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意图。教师在这一回归整体过程中就要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文章认识理解的高度更上一层。

3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创新设问近几年,提问设计法非常盛行。“提问设计”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有许多问题暴露了出来。往往是一堂课提出的问题满天飞,课堂气氛十分热闹,但是对课文的主旨、内涵却很少能深刻把握。提出的问题过多,导致学生很难从文章中筛选重要和有用的信息。针对这一问题,本人从实际的教学经验中参照了近些年的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出了以下要重视和注意的内容:

3.1虚拟提问,引导学生的求知欲。一节课的成败在于学生能否积极思维去探讨。虚拟提问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自己主动去解决问题的开始。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来,才能更有效的使语文课上得有内容、有意义。我在教学《最后一课》时,就设计这样的问题:韩麦尔先生也是一位教师,读过课文后你们敬佩他吗?小弗郎士和我们许多同学一样,你们喜欢吗?这样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弄懂文中两位主要人物是怎样的人的求知欲。

3.2注重提问的启发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意提问的启发性,这也是启发性教学的要求,设计好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需要教师细致地研读课文,筛选借鉴参考资料中的信息,删繁就简。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能够激起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的创新能力。有一位老师在上《阿Q正传》时,借鉴了于漪老师上《孔乙已》一课的提问方式。凡是读过鲁讯小说的人,没有人不知道阿Q的,鲁迅在他所写的人物中最喜欢阿Q,他为什么喜欢呢?他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一形象的呢?当我们读悲剧时,眼泪总会情不自禁地夺目而出,可是我们读《阿Q正传》,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一连串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自然就很具有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作用。

3.3突出重点和中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热闹的课堂教学不一定是具有启发式的教学,效果也未必好。当今科技迅猛发展,课件、多媒体轮番用在了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上,然而其效果怎么样有待考察。

其实启发式的教学并非是方法,这种形式更多地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所

以设计具有启发式的教学应注意。

①研读课本,驾驭教材,找出文章的主旨和重点,要会删繁就简,设计提问。②设计提问注重启发性,要使其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避免程式化、形式化的提问。

③设计问题要具有外延性,使各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并通过这一问题的解答,使学生思维扩展,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授之以渔”。

3.4形成师生互问氛围,平等提问。传统地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提问,完成教学任务,然而如果教师按照这种模式长久不变,学生们也很容易养成依赖性的思维定式。如果在传统地教学模式之外,鼓励创新,反过来让学生作为完成一篇课文教学任务的主导,让他们自己研究课文,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求知的思维习惯。

当然让学生提问也要把握好“度”。教师要把握住课文的主旨要求,力求避免干预学生的思维,但是也应该根据主旨要求适当作一些导引,使学生的提问既能突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也有利于课文主旨的把握。更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人为限制阻碍学生思维的创新。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篇3

【关键词】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3-023-01

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抓好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也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促进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沉寂了,不再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老师的口若悬河,学生寂静的记录。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追求共性,忽视个性,强调统一,回避差异,出现了教参为教师导读,教师为学生导读,基本上把教参视为唯一标准的现象。所以,要使语文新课程阅读理念付之于教学实践,必须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淡化教参、教师的权威意识,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分享彼此思考体验观念、实现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

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氛围。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化名著,是学生加深积累、丰富语言的有效途径。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承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而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节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版的《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的内涵很丰富,老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结论通常不是教师告诉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专家所看重。作为教师,我也很努力在阅读教学和“综合性”学习中运用这种方式来教学。新的《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综合性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既能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又能综合利用各科知识技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曾经在教学《春》一课时,我们就组织了有关“春”的语文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谚语、诗歌、文章等,经过取舍加工,编成小报,举办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走进春的世界”活动。

(2)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春天,享受春天的阳光,亲吻春天的和风,沐浴细细的春雨,或放飞多彩的风筝,嬉戏河里活泼的游鱼,亲吻那柔柔的小草;最后让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吟春颂春,或作文、或吟诗、或绘画、或谱歌。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春”的体验,丰富了“春”的语言,增长了才干。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读”而获得的。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它阅读材料的意思,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亲近文本,适时引导,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

[2]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论农村初级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篇4

关键词:农村初级中学,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讲,农村地区的综合教学水平较城镇地区而言有一定差距, 农村地区的多数教师认为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书本中的知识,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重点高中,因而教学策略上偏于保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存有劣势。初级中学的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更多的是为学生留下一个命题或话题作文让学生完成,没有采取更多灵活的方法进行指导,导致学生在面对具体题目时出现没有话可说的现象, 这种情况的大量存在不但会影响学生对语文作文学习的积极性, 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发展,农村初级中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加大对作文教学的研究力度, 结合经验与调研总结出可行性较高的教学策略, 以在激发学生作文写作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1.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让学生用心说话

受中考影响, 农村初级中学将教学的主要任务定位为备战中考,教师多采取的是题海战术,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种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直接影响是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思想僵化,学生自我分析与判断的能力越来越弱,这样在写作文时便常常会出现没有什么可写的现象,无法形成自己的写作思维框架体系。新时期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原有教学理念与模式,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让学生用心说话。

1.1抛却沉重的教学压力,让学生投入自然的怀抱。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村的风景比城镇的风景美,但农村学生的景物作文描绘较城镇学生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是农村学生在事物的观察能力上处于劣势,每当教师留下景物类作文时,其便将自己在书本中“看”到的“景物”写进作文中,写春天便是“万物复苏”、“万紫千红”,而写冬天的景观则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千篇一律的话语组合很难吸引阅读者的眼球。新时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走出教室,真正投入自然的怀抱,让学生在抛却学习压力、感知自然的美感的同时培养自身观察事物的能力。“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探寻,其便会发现能够心有所悟,这样才能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融入作文中,加入生命元素的文字自然能打动阅读者的心。

1.2加强时事教学,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初中生还处于较为活跃的阶段, 因而对事实新闻的关注力度不强,农村的学生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力度更为薄弱。因而在教学中, 语文教师有必要结合多媒体技术加强对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新闻的传播,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例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说话”的能力。初中生对很多事物是敏感的,其针对具体问题会形成不同观点,例如就“小悦悦”事件,学生便可以站在父母对孩子的照顾、社会对突发状况的态度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更多说话机会,在“说话”的过程中,学生便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这对其作文学习有极大帮助。

2.丰富学生的思维世界,让学生有话可说

语文作文教学中出现过这样一件事情, 仔细研究一位学生的作文发现,其每篇习作差不多都会出现“纵观中国近现代史+例子”的写作内容,这些例子多数是众所周知的毛泽东、邓小平等伟大领袖的例子。这种例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烘托主题的作用, 但过于老旧的例子却无法激发阅读者的阅读兴趣, 因而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尽量丰富学生的思维世界,让学生有话可说。

2.1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便于学生对写作大纲的构建。

写作话题作文时审题是关键, 每篇话题作文都有一个突出主题,学生如果能精确提炼出主题并围绕其进行作文创作,这样写出的作文便不会跑题。但综合分析学生的话题作文,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提炼话题的主题上存在一定劣势, 因而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尽量多地选取不同内容的话题作文,通过让学生自行提炼、小组谈论提炼及教师引导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提炼话题作文主题的能力, 这样在精确定位话题主题后学生便能够构建正确的写作大纲, 围绕主题与大纲进行作文创作,这样学生便不会出现“写跑题”的现象。

2.2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语言融合能力。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会出现“词穷”问题,这便表明学生在素材积累上处于劣势, 因而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作文、故事、材料等素材,让学生准备积累笔记, 将其发现的好词好句或有深刻意义的故事积累起来。这样通过不时翻阅,学生便在无形中拓展了对写作素材的应用与重组能力,将词句或故事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突出作文的闪光点,激发阅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这样的作文才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结语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的论文 篇5

充分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以定取舍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目标定位准确,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向,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目标不能贪多求大,应集中明确。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1)研读作者。要分析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和目的,明确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2)研读编写者。编辑在挑选、编排文章时都有一定的用意。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不能只盯着一篇课文孤立地来看它,要把它融入整册教材中、单元中去考虑,想想编者为什么把此文编到这一单元?它与前后文之间有联系或区别吗?(3)研读学习者。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学生是实施教学的对象,作为决策者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状态、纪律、思维、参与程度情况是不同的,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水平也不相同,要找出大部分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与课程目标的差异,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紧扣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定取舍

著名教育家王荣生先生说“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首先,要紧扣目标进行取舍。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内容必须体现目标。有的内容尽管好,但与教学目标不符,要坚决舍去,一味贪多,势必“蜻蜓点水”。譬如在参加优质课听参赛者讲授朱自清的《绿》一文时,几位老师都能将教学目标确定于比较探究上,但有的比较点过多,课堂容量过大,学生比较不透,甚至课没有讲完,归其原因还是目标不够明确集中。譬如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一等奖获得者李老师讲《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她将文章的重点内容锁定于对“闲人”蕴情的探究上。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像承天寺这样的美景到处都有,为何只有苏轼才能领略到呢?答:“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后,引出对“闲人”内涵的探究。经老师点拨学生讨论后学生回答出“闲人”是指一种有闲适心情的人、闲情雅致的人。联系苏轼的经历,从而悟出了苏轼那种豁达、洒脱的心境,最后对本文主题的把握也就水到渠成了。其次,从学生出发,确定内容取舍。有些教师喜欢按照教参上名师的教案上课,但效果并不好,原因就在于,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在生活环境、知识准备、基本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优秀教学案例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学情。尤其西部农村的中学生,生活体验少,阅读量少,知识面相对狭窄,所以教学内容的取舍,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为目的。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定取舍

旧课翻新,上出花样,是教师一个普遍心理,但有时弄巧成拙。譬如大量多媒体课件,精美的幻灯片甚至视频绚丽多姿,增强了趣味性,但课堂缺少灵活性和师生主观能动性,大大影响了课堂效率,导致本末倒置。在讲授《绿》这一课中,我采用了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用《绿》的图片导入新课,《绿》的朗读视频领会感悟,《秋》的图片引导写作。大部分时间放在文章写法分析和学生讨论探究上,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以我们仍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综合教学目标,布置适当作业,以定取舍

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篇6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精读 生活

一、中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是一个人依靠脑中的原有知识,主动获取资讯,从文章中建构意义的过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好坏决定了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阅读体现为一种对于信息、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摄取能力,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同时,阅读更表现为一个人外在的修养和情趣。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阅读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定的方法来支撑。

二、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方式落后,缺乏创新

阅读教学方式较为落后是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由于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学生的阅读兴趣较为薄弱,积极性较差。特别是对于文章的阅读,大多数教学的时候,只是照搬照抄、一味地进行文章思想的分析,或者进行专项的阅读题目的训练,这种死板的教学方法其实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阅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单一落后的阅读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走入错误的思维领域,他们的思维将会僵化。不利于他们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只有不断地做到与时俱进,丰富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才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教学需要。

2.阅读教学过于脱离实际

阅读教学过于脱离实际,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是生活便是教育,是好生活便是好教育,是坏生活便是坏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所谓之“教育”未必是生活,即未必是教育。但是,由于阅读教学过于书面化和理论化,没有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就不容易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缺乏对于学生个性差异分析

忽视学生个性,是語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出现的问题。随着时代教育脚步的逐渐加快,忽视学生的特点是很多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语文的阅读教学来说,学生的阅读能力体现的是一种“虚”化的能力,不利于量化,所以要想做到因材施教也是相对困难的事情。所以说,缺乏对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分析是目前语文阅读面临的较大问题,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足够方法上的引导,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不断地实现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三、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形式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就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创新教学的形式,如个性化阅读、多角度阅读、多方法阅读并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个性化阅读——要善于将报纸、书本、杂志、多媒体阅读教学等教学方式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多方法教学——深阅读与浅阅读结合、博览与精读结合,通过博览开阔眼界,增长见闻,以阅读的广度求眼界的宽大,“水深则所载者重,土厚则所植者藩。”所谓的精读,就要求学生能够对文章本身反复地研读,对文章总体的把握和细节的认识都做到游刃有余;多角度阅读——重点把握文章整体、个别句子、词语等,提高阅读质量。

2.让生活和语文阅读建立广泛的联系

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诸多能力的载体,而且是人的教育,故而教师必须重视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了的意义的基础。”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也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把阅读教学的课堂延伸出去,与社会生活接轨,让生活化的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阅读教学有一个中心,这“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关注社会现实、体验日常的生活,从中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阅读即生活,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生活化的语言。结合现实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心领神会,更加清晰地感知整篇文章,明确语文阅读的意义所在。

3.尊重学生地位及个体差异

语文阅读的终极意义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每位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理解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阅读水平高的同学,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门的深度训练,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而对于阅读水平稍微差一点的同学,可以进行一步步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规范阅读方法。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结语

阅读的意义是多重的,它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够塑造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全学生的人格。目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阅读教学方式落后、缺乏创新,阅读教学过于脱离实际,缺乏对于学生个性差异分析等问题,这严重阻碍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不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所以,必须要对症下药,改进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形式,让生活和语文阅读建立广泛的联系,尊重学生地位及个体差异,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加人性化,推进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胡蓉.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2]杨桂萍.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文学教育,2014,(04).

[3]张睿.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3).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篇7

一、教师方面

1.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重要, 因为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起着核心的地位。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中学阅读教学方式, 更新教学理念, 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和“灌输式”教育, 要用当今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加以替换和整改。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 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的特性和需求。首先, 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以学生为主体,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从课本着手以生活中的点滴为基础, 弘扬人的主体性。创造适应语文教学阅读的课堂氛围, 以丰富学生知识, 陶冶学生情操为基础。其次, 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就要以兴趣为基础, 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全身心地进行到学习中去。阅读, 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践活动和艺术升华活动, 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所以在阅读教学时,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给学生创造自由阅读的空间, 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要让课堂阅读教学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习惯。

2. 教师要多角度、多手段地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

在中学阅读教学中, 常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和疑惑:老师启发学生, 学生却没有反应, 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潭死水。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状态, 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鲁迅先生说过:“一部《红楼梦》, 经学家看到易, 道学家看到淫, 才子看到缠绵, 革命家看到排满, 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这就告诉我们要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 真正看出学生的个体差别。由于每个学生受到的教育和生长的家庭环境不同, 所以他们对语文阅读的感受也不一样。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充分地挖掘阅读主体和阅读个体的差别, 让学生将自己不同的感受大胆地说出来, 让大家一起谈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这样也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

3. 要探索新的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的最主要功能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因此它对阅读教学主体的价值取向、阅读情趣、阅读态度等都有着导向作用, 正确的评价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要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和方法, 不能以成绩去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 更不能以成绩的不理想去指责和批评学生。教师要看学习和阅读过程, 因为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 不能老拿参考答案作为标准, 那样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让他们自由地去学习。

二、学生方面

1. 培养阅读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当我们对阅读产生兴趣时, 就会很投入, 而且印象深刻。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兴趣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力求认识倾向, 带有情感的色彩, 促使人们顽强地追求、探索、愉快而积极地学习。如果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 就将会产生源源不断阅读的动力, 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对知识主动学习的姿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巧设悬念, 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情境, 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导探究,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使他们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

2. 掌握阅读方法。

中学时期是人生中求知的旺盛时期, 也是阅读最佳时期, 在这珍贵的阅读时间里, 怎样才能取得好的阅读效果, 阅读策略的选择十分重要。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 阅读太少是一个, 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 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因此首先教学生学会选择阅读材料是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高效率的阅读教学, 得力于为学生推荐他们所喜闻乐见的阅读材料。阅读面要广泛, 学生的个性、情趣差别都很大, 应该鼓励他们自选有益的课外读物。再次教会学生学会用精读、略读、朗读、默读、速读等阅读方法, 根据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以及阅读的目的, 应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 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3. 养成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那如何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首先, 要营造的良好读书氛围。学校、家庭应注意营造阅读氛围, 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要使学生养成到图书馆借书看的习惯, 图书馆里有看不完的好书。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 阐明借书与读书之间的关系, 由于书是借来的, 借的总是要还的, 所以就有了阅读的紧迫感, 就形成了读书极快的习惯, 由此会大大提高读书效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因此, 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策略 篇8

我前些天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在听课的过程中, 由于我正在构思一篇关于“评价语”的文章, 所以对教师的过渡语就十分关注。我们先来看看教师在文中的评价语:

(1) 你读得真好! (对一个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表扬)

(2) 请坐, 谁来补充一下? (一个学生的答案出错, 找别的学生来回答)

……

此类评价语言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是经常出现的, 千篇一律, 没有创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我的体会是, 教师在课堂上是为了完成自我的教学任务, 忽视了课堂的中心点——学生, 忽略了这四十分钟是学生用来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总结来说, 就是本位上的认识错误, 教师的自我意识在课堂中占了上风。如果仅就评价语言来说, 在评价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项。

(一) 评价的针对性

学生好在哪、错在哪, 在评价中应该得以显现, 让评价起到“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的功效。

(二) 评价的多样性

一节课中的评价语很多, 如果只是简单的重复, 必然让学生对评价兴趣索然, 甚至不关心评价。如此一来, 评价的功效就消失了。为了防止功效的消失, 我们必须让评价语言多样化, 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三) 评价的辐射性

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仅是针对被评价学生而言的, 而是通过对一个人的叙说, 对全体进行教育。这一点在教学中被忽略的次数非常多。而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不妨将评价的权利下放给学生, 让学生互相评价, 互相学习。

当然, 要做好评价工作, 也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 它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养, 提升文化品位……而要达到这一要求, 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

二、语文课必须学会坚持

“同学们, 大家在课堂上一定要踊跃发言, 这是你思考的见证, 是你展现自己的时段……”

“回答问题本身就是值得表扬的, 即使你的答案没有与题目吻合, 但至少证明你思考了……”

……

这些话是我固定的教学用语, 以前每天都在说。说这些话是因为班里的学生不太愿意举手回答问题, 所以只好天天说些激励的话语, 争取每天都能让班级里举手的学生数量增加。最近这两个星期, 班级里已经呈现出举手如林、跃跃欲试的态势。

我听过不少教师埋怨自己的课堂缺少生气, 学生不太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我自己也曾经这样埋怨过, 甚至为此拍过桌子, 但气发了之后, 事情也就很快淡忘了, 直到第二节课才又想起来。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也用过激励语言, 只是因为即时效果不太明显, 也就放弃了。其实, 激励是促使学生举手的最佳方法, 它只是需要时间来体现其功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有很多都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往大了说, 如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小了说, 如一句言论的正确性, 这些都需要时间来证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就需要长时间证明其是否有效, 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需要他们用成长来证明。正因为“长期”是我们工作中关注的,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坚持, 将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与坚持捆绑在一起, 时间长了, 效果自然也就出来了。

三、语文课要重视和学生“聊天”

期中测试临近, 测试内容张榜公布, 其中之一是:课外阅读内容在测试范围之内。一石激起千层浪, 语文教师开始“喳喳”开了, 议论的焦点集中在了“课外书籍种类繁多, 上级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哪个年级应该阅读哪些书籍, 让大家无从下手”。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不可否认的事实, 它让我们这些习惯于“计划教学”的教师无所适从, 乱抓的感觉实在不好, 于是大家选择了等待。可是, 客观事实既然已经存在, 我们这些做教师的是否就该等待呢?借“四配套”工程的东风, 学校的图书室新增了一万多册图书, 虽然每种书籍多则十余本, 少则孤零零一两本, 但书毕竟有了。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为学生恰当地选择图书。我们不能让班级的学生同时阅读同样的书籍, 这会影响到我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 但是这对我们的指导来说只是影响, 而不是阻碍, 更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借口。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集体指导, 可我们如果读了学生该读的书, 我们就可以和学生聊天, 让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实现对书本的再认识, 这不也是一个方法吗?

说到聊天, 工作这么长时间了, 我好像没有真正地和学生聊过天, 就像是朋友一样。在我的内心深处, 师道尊严还是存在的, 它指使敬畏感。似乎这样的我才是学生眼中的教师。但我又很想和学生聊天, 在课间活动的时候, 我和他们一起运动, 打打球, 跳跳绳, 在这过程中欢你, 愿意和你交心;只有此时, 你才能真正了解学生, 知道他们是属于哪一种性格, 有何种特长;也只有在此时, 你才可以将课堂上的说教在课后延续。确实该去和学生玩一玩了……

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篇9

阅读是一个人依靠脑中的原有知识,主动获取资讯,从文章中建构意义的过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好坏决定了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阅读体现为一种对于信息、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摄取能力,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同时,阅读更表现为一个人外在的修养和情趣。古人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阅读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定的方法来支撑。

二、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 阅读教学方式落后,缺乏创新

阅读教学方式较为落后是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由于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学生的阅读兴趣较为薄弱,积极性较差。特别是对于文章的阅读,大多数教学的时候,只是照搬照抄、一味地进行文章思想的分析,或者进行专项的阅读题目的训练,这种死板的教学方法其实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阅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单一落后的阅读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走入错误的思维领域,他们的思维将会僵化。不利于他们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只有不断地做到与时俱进,丰富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才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教学需要。

2. 阅读教学过于脱离实际

阅读教学过于脱离实际,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是生活便是教育,是好生活便是好教育,是坏生活便是坏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所谓之“教育”未必是生活,即未必是教育。但是,由于阅读教学过于书面化和理论化,没有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就不容易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 缺乏对于学生个性差异分析

忽视学生个性,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出现的问题。随着时代教育脚步的逐渐加快,忽视学生的特点是很多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语文的阅读教学来说,学生的阅读能力体现的是一种“虚”化的能力,不利于量化,所以要想做到因材施教也是相对困难的事情。所以说,缺乏对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分析是目前语文阅读面临的较大问题,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足够方法上的引导,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不断地实现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三、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 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形式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就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创新教学的形式,如个性化阅读、多角度阅读、多方法阅读并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个性化阅读———要善于将报纸、书本、杂志、多媒体阅读教学等教学方式融入到阅读教学中; 多方法教学———深阅读与浅阅读结合、博览与精读结合,通过博览开阔眼界,增长见闻,以阅读的广度求眼界的宽大,“水深则所载者重,土厚则所植者藩。”所谓的精读,就要求学生能够对文章本身反复地研读,对文章总体的把握和细节的认识都做到游刃有余; 多角度阅读———重点把握文章整体、个别句子、词语等,提高阅读质量。

2. 让生活和语文阅读建立广泛的联系

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诸多能力的载体,而且是人的教育,故而教师必须重视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认为: “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了的意义的基础。”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也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把阅读教学的课堂延伸出去,与社会生活接轨,让生活化的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阅读教学有一个中心,这“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关注社会现实、体验日常的生活,从中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阅读即生活,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生活化的语言。结合现实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心领神会,更加清晰地感知整篇文章,明确语文阅读的意义所在。

3. 尊重学生地位及个体差异

语文阅读的终极意义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每位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理解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阅读水平高的同学,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门的深度训练,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而对于阅读水平稍微差一点的同学,可以进行一步步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规范阅读方法。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结语

中学语文教学“留白”艺术策略 篇10

一、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意义

(一)构建动静结合的学习氛围

课堂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留白有很多都是在经过一大段叙述之后才出现。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能将课本上的知识从头至尾干枯乏味的讲解,这样就导致课堂上出现极致安静的氛围,很多学生在老师讲述的这个漫长的时间中,失去原有的学习主动性,适当地在讲解时运用留白,这样就能给课堂增添一分灵动性,可以开发出学生的思考和想象空间。留白的适当运用是能够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的。

(二)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一个失去了学习兴趣的学习过程是得不到学习质量保证的,只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们造成负面影响,学生们会觉得学习成了自己的负担,完全处于一个消极的学习状态中。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如果能够将留白运用到课堂中,在课堂上,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展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和想象中的创造力,这样就能将知识深入文本中,这种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性教学模式,完全能够调动出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渴望和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留白教学的主要方式

(一)时间留白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也都非常传统化,只是在课堂上一味地去讲解相关的课本知识和理论,完全忽视了学生们的想法和学习中的理解程度。尤其是在中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知识都是非常复杂难理解的,在老师提出相关问题后,并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思考时间,就急于要求学生们给予答案,这样学生们根本就没有将问题深入进行思考,所以老师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地运用时间留白,给学生们留出更多的思想空间,这样学生们才能针对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学习,还能开发出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表达留白

教学本身就不是单方面的活动,在课堂上需要老师和学生们的相互沟通和互动。老师的教学手段和学术表达方法完全决定着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力,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由于语文知识的深奥和博大精深,如果表述不清、不具体就会造成学生们对知识理解出现偏差和错误。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运用相关的科技手段或媒介,为同学全面展现出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信息,让学生们自己发挥自身的想象空间去理解,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创造出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激情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空间留白

中学生的语文教学知识含量非常高,其中内容多样、语句词汇都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们觉得学习语文是个枯燥乏味的过程。而对于作者来说,这些相对枯燥静止的词汇语言都是经过其精心巧妙构思和安排的,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篇具有存在情感和意境的作品,这些也完全都是作者心理活动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在这方面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运用空间留白的手段,让学生们自己充分地想象,在自己的脑海和思维中勾勒出最直观的场景和画面,要充分发挥学生们自己的想象能力,科学引导学生们对知识和文章的联想,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展开思维式教学手段。

三、留白在高中人教版的案例

以高中语文人教版的必修课本1 中的诗词《沁园春·长沙》为示例,在诗词讲解的过程当中,语文老师就可以将留白充分地运用起来。

首先让同学们对《沁园春·长沙》这一题目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了解,在给学生们讲解一下作者写这首诗的前提和背景,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到这首诗的由来过程,再对各个词进行逐步地分解分析。老师可以根据这首诗的背景和主题在读诗和讲解的过程中放一些符合诗中气氛的配音或音乐,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加以想象和感受这首诗的实质。在诗中描写到了四个场景和画面:独立寒秋、湘江秋景、峥嵘岁月、中流击水,这就需要老师将时间留白和空间留白加以运用,在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让同学们根据相关描述的场景进行充分的发挥和想象,这样就会让学生们在脑海中形成更生动的画面,更能体会到作者写这首诗时候的状态和处境,通过对诗词的合理留白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通俗易懂的理解,也加快了学生们领悟知识的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中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通过科学和创新的思维教育方法,留白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相关的老师在教学的课堂上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授课内容和学生们对待学习的特点,给予适当的留白空间,让学生们针对语文课本知识中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遐想,展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实现领悟知识的最大化,创造了学生们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样在一定基础上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因此课堂中合理地运用留白在教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留白,不但可以让同学们在领悟知识的时候产生无限的遐想空间,还能够增强和提高学生们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没有运用留白的学习课堂,是一个干枯乏味的课堂,这样的教学课堂是不可能完全激发出学生们对待学习的爱好,也不会在课堂中保持学生精神愉悦的学习状态,这样就不会让相关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例谈中学语文新诗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诗歌 新诗教学

新诗是承载诗歌文化的重要分子,跟古典诗一样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由于新诗没有严格的字数、押韵、平仄的限制,较古典诗更加通俗易懂,让更多的人诗意地生活,用诗表情,因诗达意。既然如此,中学语文要更加重视并不断地推进新诗的教学了,由于新诗的教学方法不同于古诗,下面笔者结合实践并通过总结优秀的教学案例来介绍一些有效的新诗教学策略:

一、以读带讲,反复诵读

语文教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要教会学生读书,诗歌教学更是如此。当然,诵读不是把作品的内容用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简单行为,而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言语活动,读者在诵读的时候对语言进行了心理建构,把赋予了个人的感受、体验与理解的文字外化为声音,这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聆听诵读,也会加入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在欣赏中深化体会。

在《沁园春·雪》的一个教例中,一位老师设计了三个教学阶段:课始、讲读和收束阶段,在讲读阶段,分为八个步骤——教师激情诵读、听配乐录音朗诵、教师激情诵读、全班同学朗诵、男生女生分别诵读上下阕、师生背读、学生演示诵读、学生自由表情朗读并背诵;收束阶段,几位同学朗诵,现场录音、播放、比较,课后作业是让每个同学课下朗诵、录音并品评自己的诵读。整个课堂设计简单明确,将诵读作为教学的主线,所有的“鉴赏”都为“诵读”服务,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词的情感、节奏、气势、意蕴等并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得出,而是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自己品味出来。课例中的诵读,形式多样,调动了所有学生参与其中,使课堂不仅仅是几个“大胆”学生的舞台,这克服了大多数课堂的机会不均的弊端。另外,每个学生课外的朗诵、录音和品评,可以切实地深化并提高学生的感受,这一方法独特,值得推广。

二、异同对照,比较赏析

比较式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一种基本的优秀的教学设计思路,利用对比可以增加教学的深度和层次,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语文知识》2014年第11期有一则优秀的课例,课题是“《雨巷》与《再别康桥》比较阅读”,这个课例从两首诗的结构模式、主体、思想内容、具体思想指向、形式分别进行了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两首诗均为“现实——理想——现实”的模式,《雨巷》为历时性的叙述过程,它是在时间维度上线性推移,《再别康桥》是共时性的描写景物,更多的是空间维度上的画面展开。《再别康桥》是致青春,追忆逝去的美好,《雨巷》是指向未来,执着于渺茫的理想。两首诗一个是难舍的康河情,一个是愁怨的丁香结,一个怀念美好,曾经沧海,带着一丝感伤,一个追求理想,寤寐思服,透着一丝哀怨。在形式上语义相似、节奏相同、复沓呼应,在旋律上都是回环往复。这样全方位、多角度的对比,让人愈见其妙,回味无穷。

三、联系生活,对接经验

根据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同化顺应说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会将生活中或在之前阅读中积累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共鸣,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所以,诗歌教学中重要的不是搞懂诗人说什么,关键是学生从诗中读出了什么。

广东的江海燕老师在一节优质课中讲《雨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丁香”这个意象,江老师展示了丁香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丁香花的特点,学生观察出丁香和纽扣结的相似,一个“结”字加上丁香的冷色调,立马让人想到“忧郁”“忧愁”的意义,接着江老师让学生举出关于丁香花的流行歌曲和相关诗句,当提到“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这几句学生及其熟悉的歌词时,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丁香花的意象,相信在以后的写作运用中,学生可以信手拈来了。在课中老师让学生唱了几句周杰伦的《千里之外》,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流行歌曲讲解诗歌的字音和节奏特点,学生很快便接受了。这一系列的教学设计,拉近了诗歌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明白诗歌源于生活,也可用以生活,教学也不再枯燥无味。

四、以诗解诗,今古互动

《现代语文》2015年7月中旬刊上,以《再别康桥》为例讲到了用诗歌解讀诗歌的尝试。一个“别”字说明这是一首送别诗,由此大家共同回忆曾经学过的送别诗歌:王维《送元二之西安》、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春望》……。《再别康桥》虽为送别诗,然而诗情并不感伤,而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平和的抒情风格,在老师的提醒下,学生逐渐想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涯谁人不识君……”这些存储在脑海中的诗句一句一句跳跃而出,抽象的诗歌风格变得具体而清晰。以上是从情感和风格两方面解读。解读意象时,说明“云彩”在古典诗歌中常被比喻为心爱的女子和美好的感情,由此联系到“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柳树”、“水草”、“青荇”、“梦”、“潭水”、“星辉”、“笙箫”这些意象都可以在古典诗句中找到对应,以诗解诗。这种方法完美地结合了古典诗和现代诗,两种风格的诗歌互动和融合,使诗句更加灵动,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教学效果远远胜出单纯地讲解新诗或古诗。

诗无达诂,教无定法。新诗教学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模式,以上几种教学策略经过优秀教师们的不断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些方法只是诸多良方中的代表而已,实际教学中,像“强化整体思维,从整体上认识诗歌”、“明确教学主线和主体”、“让学生学着用改写、仿写的形式进行创作实践”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尝试运用于新诗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潘家明.回归诗性的阅读—兼论中学语文诗歌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3月第24卷第3期.

[2]章桂周.《雨巷》与《再别康桥》比较阅读[J].语文知识,2014年第11期.

[3]王峰.与诗歌再亲近些吧—引导学生欣赏、写作诗歌[J].语文月刊,2015年4月.

中学语文现代诗的教学策略 篇12

一.展现诗美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美是最能够激发兴趣的, 在模糊理论里, 美将是以完整的形式呈现的。诗是语言的精华, 是人类精神最优雅的表现方式。要让中学生走近现代诗, 首先要让诗的神韵吸引他们。作为教师, 要精心选择诗性展现得强烈而不经意的诗句, 因为我们的学生已经承受了多年语文解析教育, 对文字几乎丧失了亲近感。

中国是诗的国度, “杨柳依依”、“在水一方”的凄迷的《诗经》;“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的雍容的唐诗;“残月像一片薄冰/漂在沁凉的夜色里”、“车轮滚过/百里香和野菊的草间”的优雅朦胧的现代诗······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 便会使我们的课堂满溢。由于“模糊思维”具有直观表面性、整体关联性、非逻辑的神秘性和群体表象性等待征, 所以只要坚持每节课花五分钟左右让同学认识一首或一节诗, 让直观的语言感动思想, 日积月累, 一定会有成效。

在实际教学中, 选择好诗是教师最关键的备课工作:

(一) 选诗最好能与本课内容有一定关联。如上课时, 选用主题相近的现代诗做“引子”, 既在内容上相辅相成, 加深同学对课文的理解, 又可以全方位展示作者的创作风格, 教学上相得益彰。

(二) 尽量运用现代设备, 组成图像、文字、音乐相互合一的多媒体课件, 帮助学生进入优美的诗境。例如在设计余光中的《乡愁》一课时, 用模糊的月夜和故乡风貌做背景, 选用行楷字打出诗句, 用古曲《春江花月夜》或现代歌曲《想家的时候》做点染, 学生自然就为立体展现的美惊叹并陶醉其中。

二.不可缺位的朗读

汉语具有“偏重心理, 略于形式”的特点, 语言思维结构偏于笼统模糊, 这就促进了中国诗人形象思维化、经验思维化、直观思维化和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 使整体把握、笼统感受、模糊思维成了感受言语对象的主要的和擅长的方式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 诵读是必需的。在诵读中以模糊的方式来培养对文字的“悟性”, 它具体表现为对文字的“意会”, 是一种“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的领悟;而学习诗歌时对诵读的要求更高:在诵读中要兼及领会诗的内容、体验诗的情感、摩想诗的意境、把握诗的思路、品味诗的特色、归纳诗的风格。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 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 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反复而不重复地诵读这些诗句, 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响, 使语言更富有活力, 使诗句的生命力跳跃起来。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有效的方式。“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 语感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的认识和本质的理解, 直觉中潜伏着逻辑理智基础。 (2) ”这样就可以在感性直接关照里, 同时了解本质。而语感具有的直觉性、整体性、联想性和情感性的特征都可以在朗读中体现出来。

在大量的反复的朗读中, 学生会渐渐地惊异于文字的奇妙组合, 领略数千年锺炼的汉语的意蕴, 感悟诗句所积淀的文化气蕴, 从而提高现代诗的阅读及欣赏能力。

三.阅读面的拓展

即使是新教材, 一学期也不过让学生见识几十首诗, 这样的接触量是不足以普遍提高学生的“诗意”的。“对许多人来说, 当他们被问及诗是什么的时候, 他们脑子里闪现的是具体的某些人的诗歌的作品。有些人认为白居易的诗是诗而王老九的诗不是诗, 有些人赞扬古埃及的《亡灵书》的价值而无视芬兰史诗《卡拉瓦拉》的价值。我们对于诗的看法, 总和我们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有关。阅读经验规定了我们的审美偏见。 (3) ”由此可见, 语言的精粹———诗歌的学习, 必须是在“不求甚解”的量的积累中, 在不断的熏陶中寻求质的突破, 以典型的模糊思维方式, 最终达到对诗境的“感悟”。

<一>.立足文本。

诗歌常常以意象的联结、转化和综合进行运演, 它属于形象思维, 而形象思维常常带有模糊性, 这种模糊性给诗人与欣赏者留下了广阔的自由天地。因此, 在充分赏析课文的同时, 选择内涵或意象与文本相似的诗句, 充实阅读量, 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又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例如, 上《致橡树》时, 从这两个点来选诗补充阅读量:第一, 爱情主题。通常认为舒婷在诗中表达了理想的爱情关系。于是,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和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 因其主题与形式的相似而角度迥异成为首选;第二, 树的意象。源于诗自身的特点, 同样的意象在不同的创作者笔下, 总能创造出迥然的意境。郑敏的《树》是宁静而深思的自我化身, 沈尹默的《月夜》浅近地表达了人格独立的思想, 与《致橡树》异曲同工。这是充满了艺术美感的理性渗透, 它启动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也更易于被认知主体所接纳。

<二>.开设现代诗欣赏课。

将课文作为一首引诗, 略作点拨后进入多诗的专题欣赏。诗人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 可选取余光中、李广田、席慕蓉等诗人的同题《乡愁》, 并穿插配以歌曲《乡愁四韵》等, 通过立体的视听感悟诗情诗句,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意象却能传递出同样的感情, 从而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三>.以诗解诗。

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崇尚“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言外之旨”“韵外之致 (4) ”, 而一些优秀的当代诗人, 他们的诗歌创作往往从古诗中汲取营养, 其作品也处处流淌着古典的韵味。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如果老师过于理性化, 遇字必解, 就会大大削弱诗词的神韵与诗意。怎样让学生准确的把握一些关键的意象, 全面领悟一首诗所要传达的信息?怎样让学生感受诗歌超越生死, 穿越时空的力量?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

诗人王家新所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诗歌就是在僵化教育中失去的东西。教育不再与给于什么, 而在于打开, 就像诗歌本身, 给学生第三只眼。 (5) ”在诗歌教学中, 尽量避开理性的说教, 以诗解诗就很有必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诗歌储备, 广泛链接, 以诗解诗。比如向学生介绍郑愁予的《错误》:

……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其中, “芙蓉”之于“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之于“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等”之于“一寸相思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 之于“千行欹枕泪, 恨别添憔悴”。之于“思君令人老, 轩车来何迟”。“柳”之于“年年柳色, 霸陵伤别”之于“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所出现的意象都是传统的、中国的, “江南”、“莲花”、“青石的街道”, 甚至以象声词“达达”形容马蹄声, 都是以古典的东方风味唤起我们心中的联想。而作者叙述的故事就脱胎于传统的闺怨诗, 联系这些常见的诗句, 有助于学生了解一些关键词语所包含的意境, 从而感悟到这首诗的含蓄蕴藉之美以及美人迟暮的深层意蕴。

我们并不奢望培养诗人, 我们只希望能在飞扬的青春中留住美好的诗情;在未来的挫折岁月中让心灵有所依托。在整个社会趋向急功近利的今天, 让诗在学生心中留住精神的自由与纯净。

参考文献

①《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论文集》叶圣陶人民教育杂志, 1989年第12期

②《创造写作学阐要》郭昭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③《诗学中的九个问题之我见》西川《最新先锋诗论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④《中国当代诗歌经典》王家新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上一篇:横截面应力下一篇:炼钢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