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审美教学

2024-07-26

古诗审美教学(精选12篇)

古诗审美教学 篇1

古诗是我们祖国的文化瑰宝, 语言凝练, 含意深邃。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大都短小精悍, 在短短的几十来个字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醇厚的韵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还列出70多首必背古诗, 其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对古诗的熟读成诵, 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心理学研究表明, 美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促进全面发展。因此, 小学语文教学中, 应引领学生从我国古诗宝库中领略其独特的语言美、音韵美和状物抒情之美, 以此对小学生进行诗的审美教育。

一、赏析语言, 引导学生感受诗的语言美

古诗中通常有一些被称为“诗眼”的词语, 抓住这些字眼才能“着一字而境界全出”。因此, 引导学生品味古诗之美, 首先应把握古诗中的语言, 尤其是关键字眼。例如, 《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教学, 我们先让学生思考:“你能通过‘春色满园’想象到一幅怎样的画面?而‘关不住’又是另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让学生细读品味, 披文入情, 体会到春色不但满园, 而且“满”到“关不住”的程度。诗中以“关不住”和“出墙来”相呼应, 把“一枝红杏”写活了, 眼看出墙“红杏”, 心想墙内百花;透过出墙“一枝”, 领会墙内皆春。这样,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还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审美活动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活动, 古人讲:“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儿童的审美情感是以形象感知为依托的,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引领学生感受诗的语言, 走进古诗美的情境。教学杜甫的《绝句》, 先让学生通读诗句, 想想“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名词前面都加了表示颜色的词) , 接着学生在小组中讨论, 加上这些词有什么作用, 并联系诗句说说理由。

二、以图配诗, 引导学生领悟诗的意象美

以图解诗, 为学生的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 这对帮助学生领悟诗的意象美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图画再现, 是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绝美意境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杜牧的《山行》前两行, 可采用简笔画的形式, 在黑板上勾勒出嶙峋的高山, 弯弯曲曲盘级而上的石径, 升腾缭绕的白云, 若隐若现的人家, 将画的形象与诗中的文字相结合, 直接把学生带入诗句描绘的图像之中, 这样, “远上”“斜”“深处”等较难理解的词意便可以迎刃而解, 学生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后两行诗, 可以通过摄制正午时分, 经太阳折射后的红枫叶的相片, 让学生产生“霜叶”红透的美感。这样讲到“霜叶红于二月花”时就不再显得苍白。学生通过画面的再现, 似乎也同诗人一起, 在山林间欣赏红叶的美, 对霜叶的感受就可以拓展出来, 如, 学生有的说枫树林像一团不灭的火焰, 有的说枫树林像在蓝天上燃烧, 在白云间跳跃……至于学生体会诗人的感受就不言而喻了。

以图解诗也有助于学生想象作者产生某种思想感情的原因, 与作者形成共鸣, 这也是进入古诗意境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又如教学《早发白帝城》时, 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时, 教师则可以用简笔画再现情境, 黑板上勾勒出彩云、高山、江水、小船。学生边讲, 教师边画, 画面从无到有, 处于变化之中,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把学生带入“彩云间”“千里江陵”“两岸猿声”“轻舟”“万重山”等意象中。

三、反复吟诵, 引导学生体会诗的声韵美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我国古诗独特的格律, 使得诗的语句间具有对仗、平仄、押韵等技法, 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独具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最适合于学生朗读。通过朗读咏诵, 学生可以展开联想, 揣摩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时, 教师可先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后, 点出“生紫烟”的“生”字, 形象生动, 须用肯定的语气强调奇景让人产生真实感, 好像诗人在赞叹“这哪里是云彩, 简直就是香炉里冒出来的缕缕青烟啊!”然后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让学生一边读, 一边想象美景, 教师引导学生在“照”字后面要有小停顿, 这是诗歌的音节停顿;在“炉”字后面应该有一个较长的延长音, 表示作者在观看、想象;“生”字要重读, 但要用虚音, 表示惊叹, 不能读得很生硬。全句读成“日照/香炉/生/紫烟”, 如此一来, 诗韵便在吟咏中形成, 学生的情感被富有感染力的诵读激发出来, 惊叹、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四、填补空白, 引导学生解读诗的情境美

诗歌的语言, 具有跳跃的特点。它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的“空白”艺术, 这和书画创作极其相似。诗歌的空白是作者创造的各具风格的情境, 是作者留给欣赏者的快乐源泉。教学时可以把诗歌中的空白部分填补起来, 使形象触手可及, 使学生如临其境, 从而更好地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 当学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多媒体画面和音乐的意境中, 寒山寺的钟声传来, 一下、两下……王老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就在这时, 钟声会对张继说些什么呢?”这样的引导恰到好处, 巧妙地把学生引到继续写诗的情境中, 学生自然而然地思其境、会其意, 思考便水到渠成。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语文古诗的美, 可以说是多方面的统一,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内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中去,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从而发展思维能力, 让美在语文古诗课堂流淌, 让学生在古诗美的世界里徜徉。

古诗审美教学 篇2

● 孙德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成为学生审美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异彩纷呈地闪耀着美的光华,令人为之心热,为之神往。教师要充分挖掘古诗中蕴含的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笔者以苏教版教材为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以诗赏景,体会古诗中大自然的美 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说:“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的现实„„”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感知、理解、欣赏各种形态的美。美,无处不在;美,无时不有。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认识具体事物、体会思想感情为审美活动创造了广阔的环境和适宜的氛围。

大自然是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古代诗人常常会为大自然中得天独厚的美丽风光所倾倒折服,并写下千古传诵的佳句。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到了庐山瀑布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感受到了祖国山川的宏伟壮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对这美丽的景致也赞叹不已,流连往返,那么你的心也将开放出美丽的花朵来。”春花烂漫的季节也是最令人钟情的。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一诗中写到:“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通俗易懂的诗句中尽显田园风光。理解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在抒情的音乐声中边想象边描绘:在宜人的江畔,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路的两旁有无数色彩斑斓的野花竞相开放,差不多把路都给遮住了。美丽的彩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可爱的黄莺自由自在地唱着动听的歌儿„„一旦这幅清新自然的春日美景图展现眼前,教师无需多言,学生便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试问,这样诗情画意、情趣盎然的意境怎能不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呢?

二、披文入情,体会古诗中语言文字的美

我国古代的诗词,流传至今的往往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它们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为适宜。学习这些古诗文,体味作品反映的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情趣就会得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会得以提高。

1.议,体会古诗中的数字美。数字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单调乏味的,但古代诗人却把数字巧妙地融入诗中,起到了其它语言文字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增加了诗的美感。如宋代诗人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理解这句诗时,我紧扣“一”字,让学生反复品读讨论,使学生由这一枝独秀的红杏,“看”到了园里春闹枝头的繁华景象,体会到了诗人对这生机盎然的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再如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纵然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诗人通过“深千尺”这个夸张手法的运用,使学生深深地了解了汪伦和诗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因此,谁能说这古诗中的数字不具有它独特的美呢?

2.画,体会古诗中的色彩美。一些描写颜色的词语对渲染古诗也有着独特的功效,能使人的眼前呈现出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之感。如杜甫写的《绝句》中有这么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中的“黄”、“翠”、“白”、“青”对事物的描写可谓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再如《鹅》这首诗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的“白”、“绿”、“红”,又能使一身白毛、大红冠子的大白鹅在清澈的河水中尽情嬉戏的情景跃然纸上。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读诗、画图、涂色来理解诗的意思,体会并表现诗中的美景。3.读,体会古诗中的韵律美。汉语是美的,尤其是古代诗人写诗都注意字数相等,用词精当,讲究平仄,重视押韵。美文就需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叶圣陶语)如《游园不值》中第一、第二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及第四句“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苔”、“开”、“来”字押韵;再如《暮江吟》第一、二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及第四句“露似珍珠月似弓。”中的“中”、“红”、“弓”又均押韵,这样和谐协调、抑扬顿挫的诗句,学生读来琅琅上口,从中受到美的感染。

三、探求意蕴,体会古诗中蕴含哲理的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悉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渐渐充实起来,灵秀起来。

通过寥寥数行的古诗,我们不但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美好的风光,感受到诗人多样的情怀,还能从中受到启发,悟明道理。如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一诗中:“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表面上是说由于站的位置、看的角度不同,诗人所见的庐山景色也不同。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了解,就不难使他们受到启发:对一些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冷静地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这平淡无华的诗行间流露出的不正是这深深的哲理美吗?

四、品诗悟情,体会古诗中人物情感的美

在古诗中有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人物,这些人物形象能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文中人物所具有的人格美,受到美的震撼,对于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淘宝商城女鞋 http://live.yy-movies.com/ 淘宝爆款 http://52yd.net/ 如陆游的一首《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写出了他终身的遗憾,“王师北定中原日”写出了他毕生的心愿,“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出了他临终的遗愿。教学这样的古诗,我都要求学生在课前查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课上进行交流,讲诗人的故事,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诗人的人品、古诗创作的背景。有了这些铺垫,学生体会诗中溢于言表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可谓水到渠成。这种美好的情感,怎能不令学生的心灵产生感应,情操获得陶冶,心智受到启迪,思想实现升华呢?

总之,古诗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的培养外,还要进行审美教育,古诗教学中美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学生,丰富净化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美的心灵,而古诗中潜在的美育因素除上述种种外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挖掘、善于利用,相信学生定能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古诗文教学与审美心理培养 篇3

审美注意:鉴赏意境

学生阅读、鉴赏古诗文,必须意念专一,进入古诗文审美注意状态,才能在古诗文丰富多彩的意象描写中,捕捉到特殊的、震撼心灵的审美对象。故此,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古诗文的色彩、意象、人物、情感、用典、意境等诸多美学元素,并把上述元素生动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把静止的文字转化为立体的、意蕴丰富的、活力四射的内容或画面。

下面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谈谈审美注意在学生心灵中产生的巨大审美功能:当《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文字的形式进入学生的眼帘或者通过名家的配乐朗诵传入学生的耳膜时,学生的表情和思维会逐渐进入一种“看似入静,意念专一”的思考状态,学生的视觉或听觉和思维等会逐渐被《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万里长江的壮阔景象所深深吸引。继之,学生的审美注意关键点会不约而同地集中在蕴含于词中的下列意境之中:风起浪涌的赤壁矶壮伟景象、意境开阔浩荡博大的长江大河、成为千古美谈的人与事、词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词人博大胸襟等。这时,学生既会对词中所描绘的祖国壮美景象产生无比热爱之情,也会被词中描写的千古人事产生无比敬慕之情,更会被词人的博大胸襟所深深折服,与此同时,一种豪壮激越的审美体验也会油然而生。

整合想象:穿越时空

教学古诗文时,当学生进入审美注意之后,就要及时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时空的整合功能,将下列诸多美学元素加以整合:从客观的层面,整合古诗文中的意象、意境、用典、人物形象等审美客体,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官;从主观的层面,整合学生的审美心理内容和审美心理过程等。学生将上述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等因素加以整合并融为一体之后,就会形成一种有机的审美思维构架,也即人们常说的“时空意象”。古诗文作品之所以能够在数千年的时空中保持永恒的艺术魅力,并折射出耀眼的心灵之光,就是通过浓缩的、精美的文字,启动读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和联想,让读者在欣赏古诗文时感知到文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美学特质。

以司马迁的《鸿门宴》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诸多途径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去体味鸿门宴的险象环生和惊心动魄,让学生超越时空,在头脑里合情合理地想象和补充《鸿门宴》中没有出现的内容,让学生在脑海中自由整合审美时空的过程中,自然生成愉悦或惊心动魄的审美体验。主要途径有:①请描述刘邦得知项羽次日要来攻打自己时的紧张心理;②请描述“鸿门宴”中暗藏的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杀机;③请分别描述刘邦、项羽在“鸿门宴”整个宴会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审美体验:提升品位

教学古诗文,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通过鉴赏作品中的诸多审美元素来积累自己的审美体验,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文学品位。这种审美体验由下列三部分构组成:

审美心理 这是学生在鉴赏古诗文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审美心理活动过程。学生的审美品位不同,其审美心理过程也不同。以鉴赏《陈情表》为例:有的学生能够充分体味到文章中文辞的精美、情感的真切、表达的委婉、作者对蜀汉政权的忠贞不渝等诸多美学元素;但是,有的学生却只能体味到作者对祖母反哺之恩的报答之情等。

审美趣味 每个学生的人生体验不同,所形成的审美趣味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推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所表现出来的磅礴大气之美,有的学生钟情于李商隐的《锦瑟》所表现出来的温婉含蓄之美。

审美理想 这是学生审美人格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在更高鉴赏品位中对审美需要的回归,也是学生在古诗文鉴赏活动过程中所达到的最高审美层次。中国古代文人注重在古诗文中融入自己的审美人格和情感境界,从而达到既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又影响读者的审美心理等目的。比如,李白的《蜀道难》,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等手法极力摹写蜀道高、危、险等知觉表象。学生只要在鉴赏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人格,体味到的就不仅仅是其高、危、险的“物感”了,而是与诗人的浪漫情怀、对仕途艰难的影射、对国事的担忧等美好情操有机结合的意境了。当然,学生也会在这种具有某种“人格”意象、充满着壮美“神韵”的意境中,体味到这首诗的丰富意蕴,并由此受到诗人美好情操的熏陶。

综上所述,教学时,当古诗文通过文字的形式进入学生的视野时,或者通过名家配乐朗诵的形式传入学生的耳鼓时,或者通过学生浅吟低唱的形式浸润学生的心灵时,古诗文的诸多美学特质便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发学生在情感、情趣、品格、审美需求、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诸多方面的审美心理变化。而这,正是古诗文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

古诗词教学的审美实践 篇4

关键词:审美教育,元素,形式,策略

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便是通过听、说、读、写、画等教学手段,以语文教学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美育内容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关注并挖掘古典诗歌中的美学成分,使学生充分感知其中醇厚的美学气息,使古诗教学成为审美教育的一块芳草地,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古诗词审美教育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不少问题:

1.古诗词审美教育缺失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可是,很多地方和学校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评价过于强调学生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古诗词教育还较多地停留在会读会背会考试的层次上;教师包办代替严重,许多教师“穿新鞋,走老路”,在古诗词教学中习惯于嚼烂了喂学生;学生大都习惯了被迫学习,是被动的接收器、训练器,他们就词解词,死记硬背、题海训练,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彰显,缺少创造性,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想象的能力更是丧失殆尽。古诗词教学中根本顾不上审美教育,古诗词审美教育严重缺失。

2.古诗词审美教育形式单一、枯燥

很多古诗词教学气氛严肃,以致于学生拘谨、紧张,根本谈不上轻松、愉快;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表象、想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因素对古诗词审美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朗读方法单一,缺少诵读的指导,学生情趣、兴致不高。审美教育的实效性更是差强人意。

3.古诗词审美教育方法不当

审美教育的切入点不对,不注意从古诗直觉的形象切入。教师或者没有考虑依据教材设计典型的场景即情境,或者过于渲染情境。即使选择配乐朗读课文,也往往是古诗词和乐曲间的感情基调不相符合,选择的音乐不能做到恰如其分;音乐的运用也不注意把握合适的时间契机。写作与审美教育脱节, 将古诗词句改写成现代白话文,停留在写诗句的意思,缺少感受自然美、形式美,缺少对美的再造。

4.教师教学基本功有待提高

一些教师对自己要求不高,不能下功夫、花力气,细读教材、精备学生,不能挖掘教材中美育的元素,不能设计安排好每一节课审美教育的点。有情朗读不够,朗读不能引起学生想象,使学生“目视其文,耳闻其声,心同其情”,增强美感效应。在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注意通过师生的共同劳动创造美,教师缺少形象生动的描述,语言不够生动准确,示范不够精彩完美,板书不够精要整齐。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挖掘小学古诗词美育的元素

《课程标准》共推荐75首古诗。从创作时间上看,这些诗歌多集中于唐宋时期,这是我国古典诗词发展到鼎盛的繁荣时期,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完美状态。

各种诗歌流派呈现出多样化的审美特质。教师要全方位地挖掘美的元素。从边塞诗到山水田园诗派,从李白豪放奔涌的浪漫主义到杜甫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他们共同构成了唐宋诗坛群星争艳的盛大局面。小学阶段所推荐的诗歌,有的含蓄、有的婉转、有的自然、有的平淡、有的雄奇、有的沉着……有山水田园诗。如《望庐山瀑布》《绝句》《咏柳》《山行》 等。这类诗多描写一些或壮观或恬静的自然风光,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字里行间透射出清新淡雅的生活情趣。有亲情、友情、乡情诗。如《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等。这类诗多寄寓作者深厚蕴藉的感情。有讽怨诗。如《悯农》《江上渔者》等。这类诗多借物抒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哲理诗。如《题西林壁》 《登鹳雀楼》《游园不值》等。这类诗重在明理,通过一件事、一处景触发作者哲理的思索,从而道出一个千古不破的真理。

“艺术就是感情”。(罗丹语)“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因而诗歌的语言绝不是一堆枯燥的语言符号,诗歌中的形象也绝不是静止孤立的纯粹的事物,而是寄托着美、包含着美、传达着美的艺术载体。黑格尔说过,美就是把生气灌注于万物之中。因而诗歌又是一种有生气有灵性的艺术,这生气来源于作者的审美修养、精神气质以及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受。小学教科书所选古诗文质兼美、手法多样,给人以美感。如,通过具体事物抒写感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咏物,《咏柳》;运用比喻、对偶、衬托等修辞手法,《清平乐村居》。所选古诗的语言美。这些名家名篇,都注重语言的锤炼,修饰,如,体现静态美:“万条垂下绿丝绦”,体现动态美: “飞流直下三千尺”;体现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现颜色美:“一枝红杏出墙来”“复照青苔上”“接天莲叶无穷碧”;表现音律美:“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二、建立小学古诗词美育的形式

引导小学生主动建立美的形式,是美育重要的基础部分。立美教育是建立美的形式的教育活动。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要成功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必须遵循美的规律,学生要得到全面而均衡的教育离不开美的形式。

赵宋光讲,对于美的形式的愉悦感受才是审美,实践过程是建立美的形式(立美),认识过程则是认识美之所在(审美)。必须先有立美的活动,创造美的存在这一物质前提,才会有审美活动发展审美意识这一精神成果。

美的形式,通过主体的感官引起主体的愉悦是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要发展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组织学生亲身参与立美实践,还需要观照(鉴赏)活动。通过艺术手段进行观照活动以着重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审美教育的任务。

审美活动既然担负着审美意识的职能,就必须对美的存在进行复现与观照两项活动。复现是指审美活动总要在一定程度上复现立美活动所建立的形式。

在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自觉养成和锻炼发现美的能力。教师要有“爱心”,才能有发现美的潜在慧眼,在课堂上,才会有溶溶泄泄的春光、求知向上的热流、充满智慧的欢悦。

立美教育要为学生的行为建立合乎规律的形式,使学生能动活动的形式具有合乎“真”的内容,为现实对象的规律性存在建立起合乎目的的形式,使所传授的知识系统具有合乎 “善”的内容而成为“美的对象”。如,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坐姿端正,读书有感情,注意押韵,注意节奏,声音响亮,模仿诗句练习等。

创设美的教学环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在小学古诗词课堂上利用图画、录像、投影、幻灯图像、板书或板画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利用录音、音乐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还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根据古诗词的内容制作模型、画画、吟诵、表演等,让学生感受美,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三、探寻小学古诗词美育的策略

1.体悟作者心灵

诗歌反映的是事物之间深层的心灵感悟或情感震荡。必须根据作品本身提供的意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驰骋想象,用心灵去品味其中深藏的特殊滋味,和诗人的心灵沟通, 使自己的灵魂受到震撼,获得美的享受。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静夜思》,用清新朴素的笔触勾画出一个通俗而又深远的画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透过这简单宁静的画面,我们能否聆听到诗人汹涌澎湃的心潮起伏呢?也许,诗人刚从梦中醒来,也许,他根本无法入眠。月是孤独的,又是永恒广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一个有着丰富的情怀,深邃的理智,而又漂泊在外的羁旅诗人,面对这样的月光,怎能不思绪万千?也许, 自己和故乡相隔遥远,却被融进这同一片月光中,空间的距离和心灵的距离形成极大的反差,而使诗人不得不对月抒怀,来排遣绵绵不断的乡愁。在“举头”与“低头”之间,我们似乎看到一个表情安详,而内心却充满复杂的、难言的、焦躁的、痛苦的、超脱的情感历程的诗人形象,聆听到诗人心灵的每一搏动。如果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诗人的心理、动作甚至表情,在心中重塑一个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形象,一定会对这首诗有较为深切的把握。

2.感受诗词语言

萧统说,“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意思是文章的内容 (事)是表现心灵(沉思)的,文章的意义(义)是由美的词句 (翰藻)来表达的。语言的美是为适应并传达作者心灵而存在的,感受诗词语言,把握好语言的美,便可以找到一条通往诗人心灵的捷径,切身地体会到与诗人情感和谐的共鸣。

教师可以引导感受诗词语言的文字美、视觉美、听觉美。 著名的篇章便是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黄”“翠”“白” “青”点缀成一幅色彩艳丽、清新明亮的图景。“鸣”和“上”两字使画面充满了动感,鲜丽的景色和鸟儿婉转的叫声共同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早春争暖图。活泼美丽的鸟儿在柳丝中跳跃着、欢唱着、是那样迷你的眼、动你的心。在学习时,若能通过画图、着色、听音等多种方式,感受诗歌的色彩美和声音美,就会使学生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受到情趣的渲染,得到美的享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词语言的节奏美、韵律美。小学阶段的诗词,都是讲求声韵、对仗的。在诗词的句数,句的字数,诗词的用韵、平仄等形式方面的要求很高,使诗词具有抑扬顿挫、音律和谐之美。要使学生感受诗词内在的节奏美, 韵律美,最好的办法便是对古诗的诵读教育。大声地读、充分地读、慢慢地品、细心地悟、认真地背,“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使得古诗的音韵、节奏进入到他们自己的节奏中,用心感受诗歌的声音之美。教师可采用表扬激励、比赛激励、欣赏激励等方法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当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静态美、动态美, 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炼、独到。

3.再现诗词意境

我们往往是通过作者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审美活动,这种审美是一种精神情感活动而非实用,是体现一种价值而非占有,伴随形象和情感的理性在性质上就不是一般的抽象理性,而是一种“诗情画意”,一种“诗情性”的观念。它的表现形态往往就是一种感觉、一幅画面、一个场景、一种气氛、一种情调,甚至只是一种朦胧感。如果我们在欣赏一首诗时,能够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抓住哪怕是一瞬间的气氛或感觉, 就会很容易地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畅游在美的画面中流连忘返。以王维的《鹿柴》为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小诗明白如话,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了解诗意不成问题,关键是如何体会诗的意境。诗歌前两句写听觉,空山人语,后两句写视觉,林中夕照,而听觉和视觉的背后都透出一个字:“静”,这“静”又以一个“空” 字作为活动的背景。我们不妨闭上眼睛来想象,把自己置身在一个深山密林中。周围不见人影,只有人说话的声音响起在耳边,回荡在空落落的山谷里。夕阳透过密密的山林一道道地洒进来,在绿绿的湿湿的青苔上移动着光影。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也许会想起许多,也许什么也不想,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们在运动,没有人来打扰你和你周围的一切。或者,连你自己也不属于那个画面,“空山”“深林”“青苔”“人语”“返景”,这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与外界脱离了联系又保持着联系的世界。处在这个世界之外的你来观照这个世界,不同的生活经验、文化阅历便会构成对这一世界的理解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教师不必将一个固定的理解硬塞给学生,而应通过解说、创设情境等手段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理解,甚至不需要学生用语言表达,心领神会、感情朗诵即可,从而感受意境美。

4.展开丰富想象

诗歌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概括性和跳跃性。诗歌往往只有一些简单的意象的罗列,而情感的强烈的跳动使之产生了艺术空白,这些空白是有价值的、有内容的,需要我们去填补的。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和唤醒。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审美主体,教师应充当激励者和唤醒者的角色,在课堂中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激励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诗歌艺术空白的再创作中,用丰富的想象去开拓一片崭新的天地。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训练。如在学习 《望庐山瀑布》时,一位老师让学生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试着用打比方的手法来形容瀑布,学生便说“瀑布像一条腾飞的巨龙俯冲而下。”这便是想象。当然,这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可比拟,但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再创作,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瀑布摄人心魄的气势,也将体验到自我欣赏的审美愉悦。

古诗审美教学 篇5

如何在借助美学视角,培养小学生对古诗词阅读的审美心境,对其今后学习古诗词至关重要。审美心境,主要指的是主体意识在完成欣赏古诗词作品时所获得的一种持续性的精神、情绪状态,可使意识主体的心理情绪、审美知觉等受到影响,进而更深刻地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因此,教师只有把握古诗词教学基调,并根据其创设适宜的学习氛围,才能促使学生拥有阅读古诗词的审美心境,激发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以及投入感。

一、以别致导入为培养审美心境铺垫

培养审美心境是一个较为漫长且复杂的“工程”,它的竣工与否、质量如何都取决于教师这个“建筑者”的引导。一般而言,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导入环节是学生审美心境培养的初始工序。课堂导入是拉开整个课堂活动的序幕,影响着整个课堂完成的质量,奠定所有教学过程的情感基调,因而若是能运用别具一格、有声有色的导入形式来展开教学活动,就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课堂的动力。

教师可以在了解小学生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别致的导入,将学生引入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进而为学生审美心境的培养奠定情感基础。以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古诗词三首》为例,由于这三首古诗词中有两首为古诗,一首为词,又都是用来描绘童趣之事的,因而教师可以将其导入部分设定为“童年”。例如采用话语交谈的方式:“有人说一支支优美的旋律是童年的乐章,有人说一幅幅灵动的画景是童年的景象,而我却要说,一首首别样的诗词是童年的模样,只有用心去欣赏,才能读出歌的动听,读出画的美感,读出故事的美好,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去看看,是否童年就是一首首诗词。”既简单地点明了主题,又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以语言示范促进情感体会的交流

教师的教学智慧在于教学中如何将文本情感以及个人体会传达给学生,并带动学生在体会交流的情感基础上主动抒发自我的情感体会,从而增加个人对文本的独特体会,而这也正是古诗词授课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要想促使情感达到交流状态,首先要借助于语言的示范。

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为例,由于该诗是诗人用来表达自己对家乡、对亲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因而其整体的情感基调为伤感、惆怅以及深沉。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应先把握好自我的情感基调,然后再通过用自己的语言情感、语言塑造来牵引、带动学生的情感,进而促使师生之间的情感达到同一层面,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进入与古诗、与诗人相契合的心境中。在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把握住古诗中表达情感的字词,例如“独”与“异”,“独”字表达了诗人独自在外的场景,而“异”字更是表达了诗人与亲人人地两疏的情形与伤感的情感。通过字词的情感把控,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掌握整首古诗的情感基调,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

三、以指导朗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小学生完成阅读的起点与基本功,对其审美心境的塑造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对陌生事物的了解、鉴赏,首先来自于其对这一事物感性、形象的直观感受与认知,而古诗词的感性面就是其语言符号的结构,因而认知其语言符号的结果就是对其感知的开始。古诗词的语言向来都是经过推敲、精简而组成,具有声韵和谐、节奏清晰的特点,非常适于小学生的认知特征。要想激发小学生对古诗词的朗读兴趣,主要看教师对其良好学习、朗读氛围的塑造。

朗读之所以可贵,主要在于其具有将古诗词无声的表达转变为有声,将诗人的静止情感转变为动态情感,并借助读者之口宣泄情感的作用。因而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古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表达,进而受到熏陶,提高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以《独坐敬亭山》为例,该诗虽然表面上写到诗人独游敬亭山的情趣,但是其深含之意却是表达自身怀才不遇、孤独寂寞等情感,敬亭山的静景正好是诗人的.写照,因此其语言节奏较为缓慢,犹如表达自我孤寂之感后的轻松。在学生的朗读中,教师先要指导学生把握其基本的情感基调,然后纠正字词的错误读音,再通过节奏、神韵等方面的指导来营造朗读的氛围和审美的氛围,进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投入,使学生融入到作品的情境里,并将其欣赏、学习的认识层面转化到心境上来。

四、以音乐引入激发个人阅读情绪

古诗词的句读之间之所以一直存在着节奏感、音律感,主要在于其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与曲调的结合。教师可以借助古诗词的这一特性,在古诗词的教学课堂上引入适宜的音乐,增加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把握,营造学习古诗词的氛围,极大程度上改变传统课程中枯燥、沉闷的学习氛围。

古诗词学习的配乐大多可以根据其内容进行选择,例如激昂、悲愤、伤感、幽静、急切、欢快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学生的情感基调,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进而持续将情绪状态贯穿于整个课堂中,完成审美心境的确立。

以《黄鹤楼送别》一课为例,这首诗主要渲染的是离别的情感,情感基调基本上为悲伤、不舍、落寞等,因此教师可以选用类似曲调的音乐,或是以离别为基调却更积极乐观的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音乐。例如先播放《别亦难》,想象着在杨柳依依、江水东流的情景中,二人泛舟诉别,悠悠离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让离别的浓郁之情弥漫在整个教室里。然后可以再播放《相知相守》,因为“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离别虽在所难免,但是“我们”相知相守着这份情感也不失为另一种情感的升华,这样就使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中起伏,深刻体会古诗的情境。

五、以精彩图片刺激想象思维的展开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诗与画的奇妙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古诗词的另一美妙特点,即画面感很强。诗与画在结合中相得益彰,不仅可以增加古诗词的美感,而且也使画面增加了些许诗意。古诗词就是一幅幅图画的真实写照,字里行间可以为人们展现出真实的画面感。同时,图画也可以成为诗词的描绘与写照。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课堂中增加些许精彩的图片,可以促进学生对诗词文本的理解,不仅便于理解基本内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浅析高中古诗词的审美教学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词意趣审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06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强调高中语文的诗词教学要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诗词的审美教学,实现语文的美育。因此,诗词教学要抛开机械化的技能训练,真正从诗词本身的意趣出发,发乎情,忠于审美教学,使学生徜徉于诗海,陶冶情操,建造丰富的精神家园。

一、诵读诗词经典,营造浓厚的诗学氛围

诗词作品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恰当地诵读诗词能够使读者走近诗人,感受到诗词的意境之美。因此学生学习诗词时,诵读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与情感体验和语言积累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诵读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到诗词的语言魅力。那么,诵读诗词作为品诗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诗词审美的开端,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读出兴味,读出意趣呢?

就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这首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用生动的笔触、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蜀道的山林之高,流水之急,绝壁连峰之险,其宏伟的气象,阔大的境界,令人叹为观止。因此,在诵读时,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诗中词句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读出豪迈的气势。尤其是诗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贯穿始终,且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模式,詩中诗人三叹“蜀道难”,在诵读时,学生可以逐渐加重语调,注意停顿,抑扬顿挫,三叹就是作者三次的情感变化。最后,学生在诵读时通过自己语调的变化,便能在自然的情形下体会到作者情感,感受到诗词的魅力。

诵读诗词实际上是读者与诗人与诗词作品的一次对话,通过诗词韵律、语音、语调的变化,突显语言的魅力,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巧用联想揣意境,感悟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歌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以凝练的语言所创造出来的意境美。意境是诗人通过诗歌中的景、情以及环境构建出来的,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的,能够引发人想象的境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赏析诗歌中精妙的表现手法,更要引导学生走进诗人营造的意境,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利用联想和想象,将文字转化为画面,走近诗人,体会诗歌意境的美。

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这首长篇乐府诗通过描写琵琶女高超的弹琴技艺和悲惨身世,揭露了封建官僚社会的腐败,民不聊生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深切的同情,以及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诗中最精彩的就是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一段:“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描绘了琵琶女欲语还休的复杂心理;“弦弦掩抑、低眉信手、间关莺语、幽咽泉流”从丝丝弦弦的琴声中,似乎让人听到了琵琶女的哀怨与忧愁;“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无声,却声声入耳,琵琶女的琴音给诗人带来愁绪,亦引起了读者的无限遐想;“东川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仿佛今晚的月色与江水都被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所折服,不幸的身世所打动。诗人有心用生动的语言打造一场视听盛宴,月色茫茫,江水波澜不惊,琴声四溢,流进了听曲人的心里,亦流进了读者的心中。在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感受时间,让学生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情随文动,自然地就与诗人产生了情感共鸣,沉醉在诗歌的艺术魅力之中。

意境之美在于情、景、境三者的交融,学生在运用联想揣摩意境的同时,就是在走进诗歌,走近诗人,得到诗意的熏陶。

三、引导学生改诗,创造独特的审美体验

诗歌往往以其独特的想象力,精妙的创造力以及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展现魅力,让世人赞不绝口。古人写诗爱好题字、炼字,往往一个字就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这个字我们称之为“诗眼”。因此,有的教师认为诗歌的每个字是不可变更的。但是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我们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对诗歌个别字词的增、删或是改造,通过对比研讨,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中特定词语的理解,学生是否也可以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诗呢?

以《山村咏怀》为例,这虽然是小学课本的诗歌,但是在不同教学阶段,其教学目标也是有所差异的,这里我们以高中教学目标的标准重新解读这首诗。首先,教师在讲授前需要介绍其作者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字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之为百源先生,他少时博览群书,自学成才,是一位客观唯心的哲学家,他认为:“太极生出天地,天生于动,地生于静……静之极则刚生焉。”从他客观唯心的观点来看诗中的意象“烟村、亭台、花”等,就会产生一种静态美的感受。再来改诗,每句诗加两字,“乘风一去二三里,但见烟村四五家。山间亭台六七座,溪畔八九十枝花”。如此添加,使这首诗别有一番风味。诗歌的美亦在学生独特体验的美,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

总之,诗之味,诵之,品之,意无穷。诗歌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利用联想想象,营造诗歌的意境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论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7

一、在朗读中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而古诗则是由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 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 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 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诗的语言美, 一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 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 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 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 凡称诗, 即便不唱, 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 铿锵有声, 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 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 但句内平仄交错, 句间平仄相对, 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五言诗与七言诗的节奏也截然不同, 五言诗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 快马/踏/清秋。”节奏划分各不相同, 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

二是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 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 一字一词都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终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 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 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 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 给人以动态美。

三是指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 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 杜甫诗歌的现实, 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 都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 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 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 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在想象中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 (摩诘) 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 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 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因此, 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 常常被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 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 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 用清新活泼的语言, 描绘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 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 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 远近高低相映成趣, 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

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 但是画是视觉艺术, 诗是语言艺术, 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 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 具有直观性;诗, 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 具有间接性。因此, 教师在古诗教学中, 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 启发学生去想象, 从而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三、在意境中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 指作者的立意, 即思想、情感;境, 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 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把审美教育融入小学古诗教学之中 篇8

选编入教材中的很多古诗, 诵读起来琅琅上口, 铿锵有声, 让人感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 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 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光”、“霜”、“乡”押韵, 句内平仄交错, 句间平仄相对, 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的语言美, 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练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 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练含蓄, 有时一字一词, 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 李白的《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 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天门山地势的险要, 给人以动态美。

在教学中, 该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体会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 正确理解诗的内容, 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 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比如, 学习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节奏进行如下划分:“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七言诗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可以进行如下划分:“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古诗的语言显示出的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的节奏美。

二、用“美”的画面, 引导学生想象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 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特性。如, 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教师不能忽略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不能只让学生理解了诗句字面上的意思, 就认为把古诗教好了。殊不知, 一首好诗, 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如, 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 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 用清新活泼的语言, 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教学时, 教师可以运用画简笔画的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体会诗中有画的形象美, 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画面, 让学生通过视觉去感受图画中的美, 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意境, 以此获得美的享受, 进而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课外,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诗的意境, 通过想象绘制彩色图画, 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用“美”的意境, 沟通学生的情感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 指作者的立意, 即思想、情感;境, 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 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情境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古诗的意境美, 是诗人在创作中刻意追求的。因此, 在古诗教学中, 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那么, 该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人“情动而辞发”, 故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才能使学生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进而领悟诗的意境美。具体说来, 主要应做到以下两点:1.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 从而让学生“晓理”。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要富于感情, 切忌死板、僵化的章法讲解。2.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 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 启发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情色彩。如, 教学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时, 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江畔雪景和垂钓“寒江”的渔翁, 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 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 又要引导学生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用词之精妙所在。

小学古诗词的审美化教学 篇9

一、小学古诗词的类型与学段分析

古代诗词根据有无故事情节, 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根据题材内容, 可分为写景诗、哲理诗、言志诗、题画诗、田园诗、边塞诗;根据形式演化, 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绝大部分是近体诗, 亦称格律诗, 即律诗和绝句。这些诗词语言凝练, 审美意蕴历久弥新。因此,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应从审美化教学的角度,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文化心理需求, 从整体上对古诗词进行类型划分和审美特征分析, 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共选36首古诗词, 按题材大体可分为写景、抒情、童趣、喻理和节令五大类, 其题材类型的学段分布情况如文后表所示。

从表格中不难看出, 小学古诗词中写景诗篇目最多, 达12首。写景诗是通过丰满的美的形象来反映自然美和生活本质。编选写景诗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贴近大自然, 感悟生活美。童趣诗共选7首, 比前版教材多了3首, 其内容都是表现童真童趣, 体现了重视儿童生活的教育理念。和老教材相比, 还增加一首节令诗《乞巧》, 有增强民俗传统的意味。诗人在讲述“牛郎织女”的古老民间传说后, 又将乞巧节女子穿针的习俗着意刻画, 体现出民俗故事的审美意蕴。

二、小学古诗词的审美特征分析

1. 写景诗词的审美特征

写景诗亦称“即景诗”, 是一种通过描写客观景物来表达作者情感的诗歌。一般来说, 古代大部分山水诗和田园诗都属于此类[1]。写景诗的审美重点是意象和意境, 即景物和氛围。只要抓住写景诗的意象, 就抓住了诗歌的内蕴。意境则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如杨万里《小池》一诗中, “泉眼”、“树荫”、“小荷”、“蜻蜓”四个意象都是那样细腻柔美, 富有情意。一个泉眼, 一道细流, 一池树荫, 几片荷叶, 一只小蜻蜓, 把读者带入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意境之中。这首诗的独特意象营造出高妙的意境, 生动、细致地描摹了初夏小池中富于生命和动态美的新景象。

2.抒情诗词的审美特征

抒情诗是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 这种诗又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但更多的是寓情于景, 借景、借物抒情[2]。教材选了9首抒情诗, 有抒发友情、乡情和借物抒情三类, 可从离别情、相思苦和语言生动传神来进行审美。如“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句中, 诗人借用静静幽深的桃花潭水, 暗扣挚友的离愁别绪。纳兰性德《长相思》中的“山一程, 水一程”寄托了亲人的依依送别情;“风一更, 雪一更”写出夜深人静、风雪弥漫时, 词人由于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而辗转反侧, 卧不成眠, 仿佛让人触摸到作者真实的灵魂和人性, 因而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

3.童趣诗词的审美特征

童趣诗反映的是儿童的稚拙美, 其语言新鲜活泼, 浅近流畅, 近于口语, 字里行间浸润着孩提情趣。教师要重视描写儿童形象、动作、情态、语言和心理的诗眼, 突出儿童天真活泼、单纯幼稚的天性和可爱又可笑的生活情趣之美。如清朝高鼎《村居》, 忙趁东风放纸鸢”, 一个“忙”字充分表现出他们为放风筝而争先恐后、迫不及待的匆忙动作和急切心情。吕岩《牧童》中的“笛弄晚风三四声”, 一个弄”字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嬉戏的情趣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来。

4.喻理诗词的审美特征

喻理诗词的审美在于抓住重点诗句及景、物、事的特点, 品味诗词的理趣之美, 进而联想社会生活实际, 感悟蕴含其中的人生哲理。如苏轼《赠刘景文》, 诗人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 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 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秋冬景色虽萧瑟冷落, 但也硕果累累、成熟丰收, 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由此比喻人到壮年, 虽已青春流逝, 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 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 乐观向上, 努力不懈。

三、小学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策略

教材中36首古诗词分别编排在三个学段, 各学段诗词数量、内容及侧重点不同, 即使是同类题材各学段要求也不一样。从表格中可看出,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是阶梯式螺旋上升的要求。第一学段以写景和童趣诗为主, 要求都不高;第二学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 占一半比例, 写景7首, 喻理5首, 抒情4首, 童趣和节令各一首;第三学段共6首, 但词占2首, 其难度有所增加。

1. 第一学段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策略

第一学段的学生只有6到8岁, 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 抽象思维较弱, 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该学段大部分是写景、抒情的诗词, 内容比较简单, 都是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具有用词精美、语境生动、韵律和谐、抑扬顿挫的声韵美以及色彩艳丽、画面灵动的意境美的特点。因此, 第一学段的古诗词审美化教学应主要从诵读、画面入手感悟古诗词的音韵和意境,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1) 美读感知音韵美。“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中, 美读是孩子感知音韵美最重要的途径。不需咬文嚼字, 只要随口吟诵, 甚至摇头晃脑, 自我陶醉即可。古诗词抑扬顿挫的音律感、清晰明快的节奏感、琅琅上口的音韵感, 都会给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

做好美读, 就得细细品味诗词的节奏、平仄及韵部。如杜甫《绝句》是七言节奏, 大致可分“二/二/三”或“二/二/一/二”的形式。押“an”韵, 韵脚“天、船”清脆响亮, 构成明快的基调。其平仄表示如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一行白鹭上青天———平平仄仄仄平平//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仄仄平平仄//门泊东吴万里船———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般来说, 平声流畅舒缓, 仄声雄健挺拔, 平仄的高低错落, 自然形成情感的波动。这首诗对仗工整, 读来抑扬顿挫, 节奏鲜明, 宛如乐章, 把孩子们带入一幅色彩明丽的春景图。

(2) 画面再现意境美。低年级孩子直接经验少, 人生经历不丰富, 让他们从跳跃、精炼的诗句中体会意境有困难。而以画面形式丰富诗句内容, 以直观形象理解诗词意境就是一种很好的弥补。何况第一学段“写景、抒情、童趣、喻理”四类诗中每一首都是“诗中有画”, 极富画意美。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 “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看出一幅图画来, 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 就无从得到这种享用了。”[3]如杜牧《山行》, 可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那高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 每种景物有何特点?它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先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多彩的秋色图, 再让学生动手把脑中浮现出的画面画出来, 最后让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就将原本抽象的意象用自己的画笔再现, 从而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会, 享受诗歌的画意美。

2. 第二学段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策略

第二学段的古诗词在数量和难度上都有所增加。该学段孩子们学习古诗有了一定基础, 思维也向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存阶段发展, 社会性心理水平有所提高, 能初步读懂古诗词的意思。因此, 中年级古诗词的教学除了诵读、直观的方法, 还要从理解词句的意思、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入手, 在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古诗词的情谊美和理趣美。

(1) 情境再造情谊美。情境再造就是情境的再现与创造, 反映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与审美观点, 这里的“境”是指客观存在的场景和诗歌的意境[4]。这一教学策略的特点就是尊重学生的独立个性, 鼓励学生对古诗词的个性化学习。第二学段选抒情诗3首,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感受形象, 进行联想与想象, 再现和创造诗歌的情境。对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师要紧紧扣住“酒”字去再现当时情境, 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喝酒送别的场景, 把酒与诗与别离融合到一起, 感悟诗人用一个“酒”字表达的离别之苦。苦不堪言, 唯有借酒浇愁, 方能表达内心的苦闷之情。当然, 情境再造的教学策略还有很多, 如表演、多媒体展示等等, 都可酌情采用。

(2) 紧扣诗眼理趣美。喻理诗是第二学段的教学重点, 它的审美特征是理趣美。不少教师教学时重“理”轻“趣”, 把文化味很浓的喻理诗上成单向说教课。其实喻理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趣、知趣和美感, 教学的重心在文化的感知, 而不是说理。教师教学时, 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即“诗眼”, 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之中。“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 诗眼巧增损。”对于古诗欣赏来说, 抓住诗眼, 可以说就抓住了全诗的灵魂精髓。如朱熹《春日》, 不少教师看成是游春诗, 其实它是一首喻理诗。教师要从“泗水”、“寻芳”、“万紫千红”三个关键词来突破。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 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 教授弟子。因此, “寻芳”是指追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指孔学广博丰富。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当学生理解这三个词后, 自然就知道这是一首喻理诗了。

3. 第三学段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策略

高年级学生已有学习古诗词的较好基础, 其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记忆能力等都有较大提高, 所以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课外延伸,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 赏读体会情感之美。第三学段学习古诗词, 除了初读、品读, 更要有赏读。赏读即是对作者的生活背景、时代特征、作品风格、诗词语言等鉴赏的环节, 也是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平台。赏读的深度和广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认知规律, 教师不宜一刀切。如纳兰性德《长相思》, 一般学生在读懂词文后, 能有感情地朗读, 也知道诗人要表达的思乡之情。同时, 教师还可以引导一部分学生去探究作者的生活背景和时代特征, 更深一层理解作者对妻子的思念、对官场的厌恶以及对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

(2) 扩展想象情趣美。本学段选了3首童趣诗, 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充满童年的纯真和欢乐, 符合学生的喜好。童趣诗语言精练, 充满情趣, 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学时,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趣, 如《牧童》中的嬉戏玩趣;《舟过安仁》中的童真稚趣;《清平乐·春居》中的稚童野趣。其次, 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对诗句跳跃形成的空隙进行补白。如“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就省略了诗人看到两孩子撑伞的事, 省略了诗人由此产生疑问的心理活动。“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大儿锄豆”、“中儿织鸡笼”、“小儿剥莲蓬”时的季节、环境、动作、心理活动等, 使词语表象化, 人物形象化。最后, 还可以训练学生把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词改写成小短文, 形式不拘一格, 题材不限, 让学生在短小的古诗词所留下的巨大空间里自由驰骋, 充分张扬个性, 滋养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金振邦.文章体裁辞典[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2]崔增亮.小学古诗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 篇10

一、引入情境, 感受美

古诗是语言的艺术, 其所塑造的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 它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 因而必须先对诗句进行准确领会, “字求其训、句求其义”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通过字句这一中介, 使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出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在想象中“看到”和“听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体验诗人所表达的强烈感情, 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因此, 从感知美的表象中, 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一) 借助吟诵感受古诗的意境

诗文本身是一种修饰过的语言, 读起来上口, 听起来和谐, 有鲜明的节奏感, 形成诗歌的音乐美。例如, 我们学习《天净沙·秋思》就可以引导学生吟诵后作画的形式, 在头脑中呈现“枯藤、老树、昏鸦”以及萧条、荒凉的秋景, 还有以这些景物、景色为背景的“断肠人在天涯”的整体画面, 进行感知体验。从形式到内容, 从画面到意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美, 从而感到蕴含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

诗歌的语言凝练, 在学习时不仅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 更应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 读来朗朗上口, 具有音乐美。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意朗读指导, 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

1. 琅琅放声诵读

琅琅放声诵读, 就是在学生初学古诗时, 指导学生重视朗读, 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诗词平仄押韵的韵律美, 培养毕生的语感能力。李白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语言深入浅出, 生动活泼, 如《望庐山瀑布》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学生了解诗的大意后, 让学生一字一句放声朗读:“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那琅琅的声音, 清晰的节奏, 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

2. 低声慢语吟诵读

在初步理解诗文大意之后, 组织学生低声慢语吟诵读, 就是指导学生放低声音, ‘轻声诵读, 细细品味, 慢慢欣赏, 读出诗文抑扬顿挫、回环曲折之美, 感受诗词的意境, 如教学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指导低声慢吟, 使学生感受到杜甫的沉郁顿挫, 心情开朗, 并体验交流诗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该怎样读。随着诵读的遍数增加, 通过口、耳、眼、心并用, 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也会逐渐加深, 逐步培养学生感悟古诗语言内涵。

3. 欣赏意境诵读

欣赏意境诵读, 是在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把握作者思想情感之后, 让学生进行诵读。古诗文注重句子锤炼, 讲究谋篇构思, 许多诗句是“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欣赏意境诵读, 就是把诵读过程作为欣赏诗词的过程, 组织学生积极想象, 把自己置于诗词的意境之中。例如古风》: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我让学生自由地低声慢吟, 边读边交流讨论。他们在读中悟, 悟中读, 那同情的语气, 那不平的愤慨充满学生诵读声中, 学生在读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二) 借助品读感受美

语文教材具有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时, 我们可透过课文优美语言的本身, 抓住重点词句, 启发学生揣摩, 品味语言美。通过优美的文辞, 让学生审视感人的画面, 产生对自然美、风光美的热爱, 激发他们对祖国山河壮美而喜悦的感悟。例如,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傍晚江上幽静美丽景色, 诗人用珍珠比喻露珠, 用玉弓比喻新月, 不但贴切传神, 而且创造了一个清新、幽美静谧的境界, 沁人心脾。

二、分析情境, 理解美

审美教育的中心环节是从审美感受提高到美的鉴赏, 从而理解美的实质。从认识过程来说, 虽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但形成审美观念的认识过程的飞跃, 仍然须伴随着形象。因此, 必须很好地引导学生分析意境, 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地理解美的实质。

(一) 分析情感帮助理解

有些古诗以抒情为主, 某些景象只作为抒情的衬托。诗人把自己激动的情感迭加到某景物上去, 化无情的景物为有情, 缘情造境。学习这种诗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体会感情人生, 看诗人抒的是何种情, 是喜?是忧?是悲?是乐?情感由何起?情为心生, 心为物显。然后找出诗人情思寄托的景物, 看诗人给这些景物着上何种感情色彩, 从而进入情景交融的境地, 如学习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教师可抓住如下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1) 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 诗人把这种感情寄托在什么景物上?学生依照这种思路就会进入意境。

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欣喜若狂, 诗人所思所看所行之景象皆着喜色。闻喜讯, 惊喜落泪湿衣裳, 看妻子儿女愁容荡然无存。这种喜悦之情显露在行动上, 则是信手收拾诗稿、书籍随时准备还乡。这种喜情显现在动态上, 则放声高歌纵情饮酒。这喜情表现在思念上, 则是归心似箭, 计划归程。这喜情反映在景色上, 则是春光明媚一片艳阳。诗人的狂喜心情都给寄托的景物着上喜色, 从而使诗人的感情表现得更强烈更浓厚。这就是王国维所云:“有我之境, 物皆着我之色彩。”这样, 在感受的基础上, 通过想象, 情感活动和理解四种心理功能的结合, 促使学生逐步构成对美的认识。

(二) 分析线索帮助理解

由于古诗在结构上有跳跃、省略及语序颠倒等特点, 在形式上往往没有呼应联系, 其意境难以体会。但“诗眼贵亮, 而用线贵藏”。总有线索略藏其中, 如线穿珠, 把诗中的人、情、事、场、景等连为一体, 如果引导学生把诗中暗藏的线索找出来, 其意境就容易领会, 如学习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学习此诗时, 教师可抓住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找线索, 体会意境。 (1)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 叙了何事?抒了何情? (3) 诗人写景、叙事、抒情皆因何而起?通过教师点拨, 学生讨论就会明了, 诗人写了春城、草木、春花、春鸟等景, 叙了国破、烽火等事, 抒发了溅泪、惊心、盼家书、愁搔头等情。此景、此事、此情皆由安史之乱的“烽火”而起, 这安史之乱的“烽火”是贯穿全诗的线索。因“烽火”国破家亡引出无限的忧伤, 诗人的忧伤别恨给无情的花草鸟兽也着上感情色彩。这样, 抓住诗的一条线索“烽火”和忧国忧民之情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引发共鸣。

三、再现情境, 表达美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语文教学中, 创造美主要表现在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现美的感受, 美的感受通过表达以后, 学生对美的认识会更明确, 感情会随之而深化。这种以表达美的感受为内容的语文和思维的协同活动, 必然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一) 依文作画

《山居秋暝》就让学生领略了唐人山水诗的意趣, 短短四十字的诗句写了山和月、松和石、雨和泉、竹和莲、浣女和渔舟, 有静有动, 有显有隐, 构图丰满, 画面动人。有些诗常常各句都写景物, 彼此并列, 中间没有响应关系的词, 只靠这些景物的安排构成一种境界, 宛如一幅动画卷。教这种诗时, 可引导学生依文作画, 充分发挥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我国很多古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 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 如《过故人庄》描绘了一幅农村恬静优美的田园图。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诗歌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中, 体会故人庄环境的恬静美丽, 农人劳动的乐趣, 田家生活的安逸;《江雪》作者以极其洗练的文笔, 勾画出一幅渔翁寒江垂钓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把“江”“雪”与“渔翁”有机联系在一起, 动静相衬, 虚实结合, 使整个画面浑然一体的美感;《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 勾画了一幅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图。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抓住景物特点, 宏观勾勒、动静结合描绘出的北国草原壮丽、富饶风光的独特美感。

教学时, 在学生明确诗意的基础上, 依文作画。学生边作画边想象, 就会产生泼墨绘美景, 如在画中游的感觉, 为美景所陶醉进入意境, 引发出一种热爱自然、赞美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与诗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如孟浩然的《春晓》, 展现一幅醉人的春景图:啁啾的鸟鸣声, 沙沙的细雨声, 微雨后花卉新姿。这阵阵春声透露无边春色,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启通想象, 把学生引向广阔的大自然, 并让学生拿起画笔画下这烂漫的春景, 从而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盎然春意, 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韵的思想感情。

(二) 想象作文

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 就该深入理解诗歌, 挖掘古典诗词的思想美。让如诗如画的祖国壮丽山川, 在学生的胸中激荡, 让学生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充满激情, 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 学习诗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样, 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必须让学生理解作者渴望杀敌建功, 报效国家的豪壮胆气、雄伟气魄, 体味作者虽壮志未酬, 仍心系祖国命运的拳拳之心;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就应让学生学习诗人不屈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就该让学生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的高尚的气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应引导学生如何珍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学习《过华清宫》、《石壕吏》、《涉江》等, 就该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恶丑的憎恶之情。古诗中有大量作品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每逢这类古诗学完, 我就利用课余和活动课时间,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 让学生做想象作文, 再根据自己所想配以插图, 亦文亦画, 让诗情画意充满学生的学习生活。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65-01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开发人的内在潜能,以完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而审美素质是人格修养的重方面,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重视美育,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将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所谓审美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设施,使学生掌握审美教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富艺术感染力的学科,诗歌更是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体的一种文学体裁。而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佳作,具有感情真挚、意境清新,语言凝练优美等特点,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育因素,是审美教育的得力工具。

一、通过逐字分析,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语言是传道授业的载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工具,是文学作品形成的首要因素。而古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古人作诗十分讲究语言的含蓄凝练,用词的恰当确切,有时一字一句都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的是“传神”之笔,有的是“点睛”之句,诗人追求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诗的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练、生动、形象,常常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写环境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正由于古诗的语言精练、含蓄、优美,教师应抓住重点字词,让学生读字音,认清字形指导学生理解语言,了解大意。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中的“生”字,把香炉峰给写活了,展现出山间烟雾、云冉冉升起的景象。“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中的“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描绘出遥看瀑布倾泻直下的壮观景象。

二、运用自我表演形式,创设古诗情境

感受诗的意境美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针对小学生爱听故事,爱看动画的特点,可将有关古诗改为有趣的故事,做成动画和音乐,这样可以刺激儿童的感观去感受古诗的意境。如:在教学《江雪》时,我放映诗中之画的电影片段:大地银妆素裹,在雪花纷飞的江面上,一位老翁独坐一叶小舟,在寒风中垂钓。影片把学生带入诗人刻意营造的孤独、冷清、寂静的世界。

三、通过分析、解读,体会诗的情感美

感情是诗歌的生命,诗歌的特点是以情主,以情胜,诗歌以抒发真实的、强烈的、带有普遍性的感情为其主要特征。情绪和感情是古诗的基础,诗与其他文体相比充分显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怀。读诗的过程就是探求作者灵魂的过程。学生在感知阶段已渐渐走进了作者的心,所以教师要找到学生生活经验与诗词所述之情的契合点,恰到好处地点拨激起学生已有的相似情感,体验作品的情境,实现“诗中有我”的融合。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描写了江面落雪纷纷,渔翁独钓的景色。看到这里,学生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一幅孤寂的画面,进而体会到诗人的孤独之感,领会到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教师要帮助学生透过抽象的语言文学感受到生动的美的形象。又如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也道出了一个不可移取的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而创造的。教师在教这首诗时,要引导学生领会诗中的这种感情。又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从诗文入手,学生就领会个中意味:碧空万里,江水浩荡,江面一叶孤舟,扬帆东去,站在黄鹤楼上目送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逝去,而他敬爱的孟浩然就在这舟上,他的心也在这舟上,望呀,望呀,帆远去了,望呀,望呀,帆只剩影儿了;眼一迷忽,帆影不见在江中已久,思念之切,遥望之久。

四、通过想象,感受古诗的绘画美中国的诗歌讲求意境,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者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感受诗歌的绘画美,就要揣摩诗歌设境之法。所以教授诗歌时,必须借助诗歌的素材,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如: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画面如电影镜头般出现在大家面前:边疆沙漠,浩瀚无垠,一片空旷之中,烽火台燃起的浓烟使得天地似乎相接;落日,在地平线的尽头,带着大漠的苍凉,留下了唯一暖色的形象。这儿应该让学生把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稍微画一画。

五、通过探求意蕴,领悟古诗的哲理美许多诗歌都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对诗歌进行认识和评价。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是不可扼杀的”的深刻哲理。又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表面,诗是写庐山,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思索,就能悟到这样一个哲理: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全面思考,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谈 篇12

一、把握审美感受的诱发点

在古诗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首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感受是由美的对象所引发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需要人的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因素的积极参与才能完成。因此, 审美感受的诱发点是多层面的, 如古诗中美的语言、形象、色彩、声音和情感等。在教学中, 教师要灵活把握, 选取最易直接感知的诱发点, 把学生引入古诗优美的境界之中。如教《游园不值》:以出墙的“红杏”这一色彩鲜明, 富有动感的艺术形象为美的诱发点, 让学生想象春天的美丽, 再由物及人, 由景至情, 感受诗中蕴含的自然之美, 提升学生对美的整体感受能力。

二、活跃审美想象的激发点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利用古诗优美的语言在学生的心灵之间搭建起一种能够触发的多向的审美联系, 让学生在美的时空中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古诗中的艺术形象, 是审美想象的最佳激发点,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让艺术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活”起来, “动”起来。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要抓住诗句中关键性动词, 拓展学生的视野, 引导学生对瀑布的浩大气势, 壮美景色展开再想象, 再创造, 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三、建立审美情感的共鸣点

小学教材中选编的古诗, 内容丰富多彩, 语言朴实优美, 情感真挚动人。有的古诗以盎然的童趣动人心弦 (如《小儿垂钓》) , 有的以优美的情景引人入胜 (如《咏柳》) , 还有的以深刻的哲理发人深思 (如《题西林壁》) ……在古诗的讲解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建立起审美情感的共鸣点, 以此来推动学生情感活动的自由抒发和扩展, 让学生在欣赏美、发现美、体验美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鉴赏能力和创造欲望。

四、以诗明理, 体会古诗中的哲理美

经由寥寥数行的古诗, 咱们不但笼统领略到登峰造极的景色, 感触到骚人多样的情怀, 还能从中领悟到新诗中所包括的情理。如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一诗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外观上是说诗人所处的职位差异, 看的角度一致、书生所见的庐山的景色也不同, 再让学子解析练习, 就不难使他们受到开导:对于对立事物要是不能客观从容地发展赏析, 就简单地被部门征兆所引诱, 不能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可见, 在这朴实无华的诗里行间流露出这深深的哲理美吗?在教学中, 应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新诗中的哲理美。

五、品诗悟情, 体会古诗中的心境美

有些古诗蕴含内容深刻, 更能拨动学子的心灵, 铸造他们的爱国之心。如杜甫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诗里行间表露出作者闻听胜利后的喜悦心情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再有, 李白的《赠汪伦》以夸张的手法颂扬了朋侪间的深厚情谊, 这些情绪怎能不令学子的心灵产生感应, 情操得到陶冶, 心智得到启示, 从而思想实现升华呢!

上一篇:电网资源下一篇:利益平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