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审美化语文教学

2024-07-22

中学审美化语文教学(共12篇)

中学审美化语文教学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审美因素, 中学语文课本选编的文学作品, 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 有涉及语言艺术美的, 如《西游记》《茶馆》等;有涉及想象、意境美的, 如《诗经》《陌上桑》等;有涉及人情人性美的, 如《荷花淀》等;还有涉及创新美和科技美的, 如《詹天佑》等;涉及风光美的, 如《出塞》等。这些文章集各种美之大成, 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体系。语文审美教育在中学各种美育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有着其他美育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遵循审美规律,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人们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现象的认识, 都是从感知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感知和领会美, 这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关键, 是审美素养的核心。语文教学中, 老师将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时, 教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组织春游, 通过踏青赏春, 让学生感受明媚的春光, 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春季, 感受时代的春天。这正是把审美注意具体化到对审美对象的感知, 进入美感实现阶段, 让学生充分领悟文章内涵的同时深化了对生活的理解和体会。

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器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

触觉、味觉、嗅觉在审美感知中处于从属地位, 而视觉和听觉却起着主导作用, 为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中学生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文化知识的不断积累, 其感知能力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各种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刺激都十分敏感, 加之好奇心比较强, 他们对新颖、离奇的事物更敏锐。比如, 新小说、新戏剧、新歌曲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和较大的兴趣。在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采用配音、影视、音像等手段, 提高学生感知的强度与广度, 加深学生对作品美的感知效果和体验。如教学《听潮》《春》《白杨礼赞》等散文时, 教师要尽可能地采取配音、音像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感力去感知作品, 体验作品表现出来的审美感受, 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位置互换, 让学生置于作者位置逆向推进, 从视觉、听觉、嗅觉、心理、空间、时间等方面去感知大海、春天的景象, 整体上获得对大海春景和大漠白杨的审美感知, 从中领悟作者审美感受获得的方法, 强化感知, 丰富感知, 达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同时得到写作能力和独创性的训练。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上语文课是最美的享受, 可以登泰山看日出, 可以去海边听海潮, 可以上天山看奇景, 可以顺长江游三峡……每一课每一篇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儿一样, 带着一股幽幽的清香, 飞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可见, 这位同学在学习课文时, 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对课文有一个敏锐的审美感知, 达到了“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的审美境界。

二、培养对审美情感表现和内在意蕴的感知能力

在对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中, 老师尤其要注意对审美对象的情感表现和内在意蕴的感知能力的培养。审美感知具有情感性、选择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教师应从这三个方面出发,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知饱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只有当学生与审美对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审美对象饱含的“美”, 才能在精神上受到鼓舞, 才能在欣赏中获得美的感受。在欣赏《狼牙山五壮士》时, 教师先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 狼牙山五壮士虽饱受磨难, 但仍然顽强抗争, 他们那种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让学生油然起敬。从作品体现出的惨烈与壮美, 使学生感悟出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最具震撼力的价值所在。

审美感知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当今, 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多样, 学生的文化视野也很开阔, 老师们更应像歌德所认为的那样, 即鉴赏力不是光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 所以他只让学生看最好的作品, 等学生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 学生就有了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 估价不至于高, 而是恰如其分。在阅读课中, 老师必须对阅读课进行精选, 有系统、分层次地向学生介绍、推荐古今中外的精品, 指导他们如何阅读、如何摘抄、如何做笔记, 让他们细细去领略名著名篇中无穷的魅力, 这样会使学生在对课文的感知中培养出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 进而达到发展学生的审美力, 提升学生自身的人生质量的目的。

审美感知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生阅读、写作时, 注重对文章形与神、动与静、虚与实、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等等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感知作用, 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让他们在有限的既定印象中, 获得更为丰富的感受和独特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 就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让学生不断积累并总结经验, 加强审美体验, 善于捕捉并发现美。审美感知的培养是长期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中学语文教学中要不断转变观念, 努力实践, 使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每个语文教学工作中去。

中学审美化语文教学 篇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名著,它们是真正的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审美特征,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材料.因此,通过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是中学语文教育固有的要求.

作 者:吴丽艳 作者单位:柳市镇一中,浙江乐清,325604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4)分类号:G63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

中学审美化语文教学 篇3

【关键词】中学语文;审美感知;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审美因素,中学语文课本选编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有涉及语言艺术美的,如《西游记》《茶馆》等;有涉及想象、意境美的,如《诗经》《陌上桑》等;有涉及人情人性美的,如《荷花淀》等;还有涉及创新美和科技美的,如《詹天佑》等;涉及风光美的,如《出塞》等。这些文章集各种美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体系。语文审美教育在中学各种美育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其他美育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审美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人们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现象的认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感知和领会美,这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审美素养的核心。语文教学中,老师将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时,教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春游,通过踏青赏春,让学生感受明媚的春光,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春季,感受时代的春天。这正是把审美注意具体化到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进入美感实现阶段,让学生充分领悟文章内涵的同时深化了对生活的理解和体会。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器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

触觉、味觉、嗅觉在审美感知中处于从属地位,而视觉和听觉却起着主导作用,为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中学生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文化知识的不断积累,其感知能力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各种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刺激都十分敏感,加之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对新颖、离奇的事物更敏锐。比如,新小说、新戏剧、新歌曲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和较大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有表情地朗读课文,采用配音、影视、音像等手段,提高学生感知的强度与广度,加深学生对作品美的感知效果和体验。如教学《听潮》《春》《白杨礼赞》等散文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采取配音、音像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感力去感知作品,体验作品表现出来的审美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位置互换,让学生置于作者位置逆向推进,从视觉、听觉、嗅觉、心理、空间、时间等方面去感知大海、春天的景象,整体上获得对大海春景和大漠白杨的审美感知,从中领悟作者审美感受获得的方法,强化感知,丰富感知,达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同时得到写作能力和独创性的训练。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上语文课是最美的享受,可以登泰山看日出,可以去海边听海潮,可以上天山看奇景,可以顺长江游三峡……每一课每一篇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儿一样,带着一股幽幽的清香,飞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可见,这位同学在学习课文时,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对课文有一个敏锐的审美感知,达到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审美境界。

二、培养对审美情感表现和内在意蕴的感知能力

在对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中,老师尤其要注意对审美对象的情感表现和内在意蕴的感知能力的培养。审美感知具有情感性、选择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教师应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知饱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只有当学生与审美对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审美对象饱含的“美”,才能在精神上受到鼓舞,才能在欣赏中获得美的感受。在欣赏《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先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狼牙山五壮士虽饱受磨难,但仍然顽强抗争,他们那种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让学生油然起敬。从作品体现出的惨烈与壮美,使学生感悟出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最具震撼力的价值所在。

审美感知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当今,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多样,学生的文化视野也很开阔,老师们更应像歌德所认为的那样,即鉴赏力不是光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所以他只让学生看最好的作品,等学生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学生就有了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估价不至于高,而是恰如其分。在阅读课中,老师必须对阅读课进行精选,有系统、分层次地向学生介绍、推荐古今中外的精品,指导他们如何阅读、如何摘抄、如何做笔记,让他们细细去领略名著名篇中无穷的魅力,这样会使学生在对课文的感知中培养出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进而达到发展学生的审美力,提升学生自身的人生质量的目的。

审美感知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生阅读、写作时,注重对文章形与神、动与静、虚与实、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等等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感知作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他们在有限的既定印象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感受和独特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就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让学生不断积累并总结经验,加强审美体验,善于捕捉并发现美。审美感知的培养是长期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中学语文教学中要不断转变观念,努力实践,使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每个语文教学工作中去。

中学审美化语文教学 篇4

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意义

什么是美育? 通常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然而, 其内涵不仅仅限于“审美”或“美感”。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 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它是感性的, 是通过潜移默化而作用于人的;它是令人愉快的, 是让人心甘情愿, 乐而忘返的;它是动人内心的, 是从情感的角度去打动人的;其目的就在于培养人, 使人们审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训练、鉴赏水平得到提高, 创造力得到培养, 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生活中到处都是美, 同样,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创造活动。在漫长的岁月里, 人们除了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意识领域中进行着多种多样的创造之外, 还要通过美育, 实现自身的美化。在某种程度上说, 审美活动本身就是对人的一种造就。”审美能力包括审美知识、审美趣味、艺术鉴赏、审美观点、美的创作等。在语文教学中, 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美的方法, 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和艺术的美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所以, 作为语文教师, 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我认为,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为了单纯造就几个作家、诗人和艺术家, 也不是为了单纯普及美学知识, 而是为了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美育是以特殊方式完成对人的塑造, 它需要人们像春风化雨般地让人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体会、领悟, 让受教育者置身于美的氛围, 接受美的熏陶, 从而提高审美能力。生活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生美见诸语言文字中, 也存在于课文之中。课文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 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 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美育材料, 作品中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不仅表现和讴歌了生活中的美, 而且还凝聚作者的审美理想。阅读这些作品就像徜徉在美的艺术世界。把美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就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陶冶灵性, 激发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二、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以丰富他们的审美理念, 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呢? 大致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一) 重视课文, 发掘文中美的因素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文质兼美的课文, 蕴藏着丰富的因子, 如果能引导学生观察, 欣赏这些“美”拓学生视野, 陶冶他们的情操, 都大有帮助。臧克家写的《有的人》是一首纪念鲁迅的诗, 这首诗采用对比的手法起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诗人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和专吃人肉、喝人血的剥削者作对比, 这种“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而鲁迅虽然死了, 但他的奉献精神, 他的战斗思想却永远活在人民心里。诗人用对比的手法, 把鲁迅形象塑造得高大美好, 学生学习了鲁迅的伟大精神和人格, 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强化美学教育

若能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强化现代教学手段, 力求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动静结合、形声结合, 营造美的教学氛围, 更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美的魅力。如讲解郦道元的《三峡》时, 因学生都没有到过此地, 很难和作者沟通, 产生作者的感受, 此时如果放上一首气势雄伟的《长江之歌》, 学生眼前立刻可以有惊涛骇浪的长江景色, 美感自然而然生成了;如学过鲁迅的《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 即可做些小练习, 题目可拟作《再驳中国人失去自信了》《鲁迅驳论之特色》, 等等, 也可让学生自行拟题, 这样将审美的欣赏落到了实处, 学生在常抓不懈的训练中, 培养了一定的审美思维能力。

(三) 联系生活, 加强审美能力

中学审美化语文教学 篇5

【内容摘要】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从审美情趣教学缺失的原因和发掘教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营造美育环境创设人文氛围、引领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审美想象、开设有趣的课外实践等的培养策略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情趣

培养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师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思想情感和高尚的艺术趣味,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实现人格的完美和谐,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审美情趣教学缺失的原因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策略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一、审美情趣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缺失的原因

1、教师不重视审美情趣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有一些教师运用“灌输式”等讲授法,对小学生运用单纯而冗长的讲授,让学生背诵词语解释,句子意思等,导致学生抛开文本,使学生没有更多时间仔细欣赏优美插图、品读好词好句、分析精美段落,无法在插图、词句、段落中发现美,感受美,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审美情趣的培养没有落实。

2、学生审美情趣的缺乏

学生普遍缺乏审美情趣。他们以明星、音乐为美。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出现偏差。很多孩子缺乏敏锐的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的个性及创造力,他们逐步失去审美情趣。

3、“应试教育”的影响

由于“应试教育”是以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活动,则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教育。很多语文教师翻阅参考书,抄写教案。课堂上充分利用 40 分钟,把抄写的教案在课堂上做一番演讲。开始学生勉强听,可是后来学生缄默不语,或做其它事,甚至打瞌睡,整个课堂没有生气和乐趣。“应试教育”给语文教学所受的影响最大。因为语文教学以情感见长,然而一旦它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它便丧失了其优美语言情趣优势,变得僵硬死板。结果不能使学生享受美育的熏陶和神思飞扬的乐趣。

二、小学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策略

(一)、充分发掘教材,培养审美情趣。

教材作为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手的文本资料,其承载着重要功能和发挥优势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应由此才能找到突破点。语文教育,说到底也即审美教育。在小学生当中进一步强调审美教育具有长远意义。深悟课本所蕴含的美育源泉,让小学生童稚的心灵畅游愉悦在优雅的语词审美氛围中,开启他们智慧和灵感的萌芽,我在实际教学也尝试一些做法:

1、凭借插图展现美。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画了大量形式多样、形象优美、内容丰富的插图。恰当地指导学生看图,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美好情感。如《月亮湾》是一篇文字和意境都很优美的散文。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通课文后,我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欣赏文中的插图:村子后面是连绵不断的青山,山坡上长着茂密的梨树和苹果树;村子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水和小桥,一群群鱼儿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河岸上,桃花盛开,远远望去像一片火红的朝霞,还有绿油油的大片农田。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学生心旷神怡,陶醉其中,真切感受到了月亮湾的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审美情趣,最后学生看图读文,声情并茂,丰富了对美好形象的感知,更唤起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品味词句,体味语言美。

小学语文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学生可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如《桂林山水》,作者描绘了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绮山丽水的画卷。作者用三个“真”字写出了桂林山的“奇、秀、险”,突出了山的奇美。作者由静到动描绘了水绕山转,山映水中,山水相映成趣的美景,流露出作者对桂林山水无限热爱和倾心的赞美。细细赏析,还能诱导学生将热爱桂林山水的情感升华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激情。

3、细读文本,体会情感美。

小学语文课文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含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而朗读表达最能以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的情感来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情感美。《东方之珠》是三年级的一篇课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看多媒体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尽情地游览了迷人的沙滩、著名的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结束部分,我请学生说说体会,有的说,香港真繁华啊!有的说,我真想到香港去看看,有的说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学生读着,说着,激动与自豪也溢于言表。学生从此感悟文章意境,从中享受美的熏陶。

(二)、营造美育环境,创设人文氛围。

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力求凸显语文教学人文优势的一面。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和鉴别能力,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各学科的教学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辅助作用。作为语文教师,要设法在课堂内外,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美育环境,使得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理念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在课堂上,要尽量淡化语文知识的输出教学思路,将教授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志趣,开发他们天赋,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上。

(三)、引领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审美想象。

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他们同样充满着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小学生受生活圈子限制,要善于引领他们去发现身边美的事物,自觉陶冶在美的情景中,激发其潜藏的审美萌芽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去延伸课堂生活,让学生在较为广阔的天地间自由的驰骋想象,开拓他们的审美创造空间。比如,让学生多阅读适合他们的美文。小学生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

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开设有趣的课外实践

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实践活动的契机,注重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美感。无比广漠的宇宙、灿烂辉煌的锦绣河山,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往往能给人们以丰富无限的美的享受。源远流长的祖国文化,对我国的大好河山作了难以计数的描绘。古代文豪,现代大家,皆情不自禁地把笔墨伸向了壮丽的河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些充满激情的诗句,使欣赏者领略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美感。这些客观资源,都是我们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培养的极好材料。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社会考察等机会,指导学生欣赏祖国的自然美景,考察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如春游时机,可以让学生领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勃勃生机。多让学生走向社会,到生活中去寻找闪光点,激发潜在的愉悦,这也有利于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中耳闻目睹的感性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情感上升华的效果。

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和培养。

【参考文献】

1、肖衍豪.莫让美育在语文课堂上缺失

《中学教学参考》2013年第7期

2、林春梅.小议情感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广西教育》2013年第1期

3、马碧珍

语文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中学语文审美问题浅谈 篇6

中学语文审美化阅读教学就是以美的规律来优化和规范语言实践行为,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之中,让学生“乐学、善学、博学、美学”。然而,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缺乏了想象,就弱化了审美教育的功能。要使学生的想象思维得以发挥发展,就必须要从学生尚已存在的想象思维入手,仰视发现,因势利导,从培养想象能力着眼,指引启迪,递进引申,方能激发灵感、拓展思维、培养能力、摄取知识之大成。

一、提供形象信息,扩展想象空间

语文想象力是语文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能力中极富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语文想象主要表现为审美想象,它是通过对审美知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艺术形象的过程。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具有积极丰富的美的内容,几乎包罗一切美的表现,而且集各种美的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系统。可以说,涵盖了众多美学因素的阅读教学是个具有很大创造空间的审美场。在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等方面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审美化教学,是指通过想象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和描绘了大量的自然景物。阅读人物描写的文字,就好像人在画中行,身在景中游,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美不胜收的感受。如果离开了这些具体形象,就没有了审美的对象。因此,笔者认为,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然后扩展想象的空间。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了济南冬天下小雪的情景:山坡上的积雪,风儿吹动的山面,日落时的融雪。体现了济南冬天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无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阅读这段文字,引导学生想象:作者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济南冬天里,与作者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也仿佛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幅美妙的雪景画,令人乐不忘返。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精致的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以形感人。所以,语文想象教学要求教学既要深入挖掘和科学揭示教学内容本身所蕴涵的美,并使学生感受、体验到教学内容的美,又要采用审美化的教学手段,科学设计艺术化的教学形式,组织审美化的教学过程,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使学生在“美”或“艺术”的形式中有效地接受“教”的影响,使教学达到“立美于教”和“施教于美”的和谐统一。

同时,想象可以在更长效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中进行,首先是要扩大知识领域,丰富表象贮存。想象是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以表象形式即头脑贮存的形象资料进行的,是再现贮存的表象,或根据贮存的表象再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如果头脑中没有丰富的形象贮存,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没有丰富的知识,想象往往不切实际。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料,运用电影、录像、图片、照片等手段,使其表象素材增加。例如教《飞红滴翠记黄山》,在简介莲花峰,写黄山怪石,作者分写了鳌鱼峰、飞来峰、猴子观海,讲了人们为石命名的原则,较深入地探究了人们的审美心态。教学时运用电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山峰和石头所呈现出来的足以引发我们想象的物象也就不同了,文章列举了这些石头的异称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我们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多渠道观察自然与社会,使其知识与表象丰富起来。其次是在教学辅导中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我们要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儿童的想象。想象也如同思维一样要鼓励和引导。在观察同一事物时,教师要善于声情并茂地将自己的想象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象,启迪他们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想象的奔驰。

二、发掘文中的语言美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可见,精美的语言多么重要。杨朔的《荔枝蜜》、朱自清的《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语言朴实清新,精美生动,读来令人陶醉其中,余味无穷。发掘文中的语言美还要关注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因为这也是使文章语言更见活力、情趣盎然的重要因素。如朱自清的《春》中就运用了许多精彩动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的景物写活了。写地上的野花“像眼睛,像星星”,不但写出了满地的野花,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绚丽色彩。“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天当作人写,赋予春天以感情和生命,把无形的春天写得具体、生动。可见,只要充分发掘文中的语言美,就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美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之美的同时,还要带领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神韵美,与作者发生情感上的共鸣,更重要的是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美学渗透,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彼此成为审美对象,互相关照,互相感染,互相融合,形成美得艺术的教学整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中学审美化语文教学 篇7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是主要借助中学语文教学这一方式或手段,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产生对美的事物的一种热爱,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美,并且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更好地审视社会、他人和生活,并且最终提高自身创造美的 能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激发学生的审 美情趣。在这 一环节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这种积极心态,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感觉到美的存在,同时及时地缓解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因素而存在的消极情绪。

第二,提升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让学生以 正确的视 角去审视社会与生活。在这一环节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真正融入活动,融入作品,情真方能意切,只有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情感,才能更真实地体会作者的意境和感情。

第三,增强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提升学生欣赏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 去挖掘周 围生活中 的美,并且及时 地表达,从而对生活进行重新审视,并且按照自己的一些想法去调整生活状态和行为方式,逐步走向“完美”,成为一位真正在各方面健康发展的个体的同时,又不乏自我的鲜明特点,充分彰显自我个性。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初步尝试

第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体会到一种“和谐之美”,使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从做教师的第一天起,就有一个信念,就是要做一位具有明显时代气息和鲜明个性,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因此,我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思想观念,一改传统的教师形象,更多地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看待,不断增强自身的亲和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的不再是压抑、沉闷, 而是收获轻松与快乐。

第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素材,构建美的场景,并且利用场景的迁移和对比,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场景之美”。教师讲课时情真意切,神情投入,融音调、表情、姿态、手 势于一体,将自己体 验到的情 感传递给 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以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教 师在教学中营造的课堂氛围,能使语文教学的生动形象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升华,对审美教学的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调动学生鉴赏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领会文章的精髓,领略文章的风采。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散文时,我没有开门见山,而是先让学生回忆一些记忆中的场景, 如当你第一次离家远行的时候,父亲(或母亲)为你送行的一些场景。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感觉到生活中亲情的珍贵,在这种感受下再去理解《背影》中父亲的形象,以及朱自清对父亲的情感就更加容易,同时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情结。

第三,发现问题,引发学生 思考,激发他们 的求知欲,让他们体会学习中的快乐。比如指导学生读美文佳作,在语言文字、思想内容等方面得到熏陶,能感受美、 欣赏美,但我更注重指导学生写作相关的文章,促使学生用审美的眼 光去看世 界,用审美的 眼光去发 现自然美、艺术美、人情美,进而从“美”中产生“情”,又用真情来歌颂美。如教学 史铁生的 《我与地坛》,学生通过 美读、研读全文,体会到母亲的伟大。我鼓励学生仿写,用自己美的语言来颂扬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母亲形象;还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和发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然后用美的语言来塑造美的形象,歌颂美的情 操。例如, 几个学生一起结伴去通天岩,饱览了美景,由衷地赞叹家乡的美丽,我建议他们把此行写下来,这就是作者感受到了自然美,抒写了自然美;有学生在比赛时扭伤脚, 两位队友主动放弃比赛,上前救护,若用钦佩的笔调把它写出来,这就是作者感受到了人情美,抒写了人情美。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8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对象

在我们语文教学中, 审美对象包括哪些呢?笔者认为, 语文教学中审美对象, 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课文, 这是语文教学中审美对象的主体部分。中学语文课文里, 汇集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其次, 是言语方面, 即在听、读方面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最后是汉字本身的审美功能。我们的方块字能发展成为一门独步中外的艺术, 绝对是与它具有美的特质有很大关系的。

二、在课文分析中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首先, 是要抓住美的语言。如《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 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 交织着淡淡的哀愁。语言的中介使学生感觉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真的意境, 激起学生活跃的想象, 升发出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其次, 是要抓住美的形象。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 她外貌温柔美丽, 心地善良, 爱孩子, 关心孩子的甘苦, 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 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 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

最后, 是要抓住美的意境。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初中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非常丰盛, 我们所倡导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在文言文的教学中, 我们也完全可以对学生加强文化方面、思想方面的审美教育。通过经典的文言篇目的阅读, 我们可以读到隐藏在其背后的生命意识、宽容意识、责任意识、超越意识等思想的光华。孟子“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的坚韧;范仲淹“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的通达;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淡泊, 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生命形式的存在与意义。深入剖析这些内容, 自然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

三、在听、读方面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首先, 是要激发美的情趣。比如, 教学《童趣》, 在充分梳理课文内容之后, 教师反复吟读, 恰如一个聪明博识的导游, 把学生带到一件件新奇的童年趣事面前,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童年其实也是很有趣味的。一篇平实无华的文言文就这样把学生引入了意趣盎然的童年情景之中。在这里面, 教师的朗读是关键。

其次, 是要树立美的意识。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 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分外珍惜, 精心呵护, 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工夫、花气力。阅读范文既有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 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

最后, 是要增强美的感受。比如, 课文《春》, 教师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 再现了坚韧的青草、温柔的春风、湿润的春雨、璀璨的春花等形象, 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景。

四、在写字课中体验汉字的非凡魅力

王羲之的行书、怀素的草书等都极具审美功能。让学生学会欣赏书法, 对他们以后做人做事, 都是很有帮助的。写字是很需要涵养、需要心静的, 浮躁的人终其一生都不可能把字写得很好。所以, 练字能培养学生静心做事的好习惯, 可以培养他们养成心静、处乱不惊的好心态、好气质。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9

一、在诵读中感知自然美

教材中有许多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的作品, 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等, 还有许许多多的古诗词。读这些文章中所描述的美丽的风景, 在今天空气污染严重、雾霾重重的环境下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中的美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碧水蓝天、绿叶红花。

诵读课文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反复诵读课文可以感知文中的美丽景色。例如, 《春》中作者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美景, 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诵读这篇散文, 学生会发现其语言的美、情感的美。

《春》在描写景色时运用了大量的叠词, 既生动又亲切, 把作者对春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在描写春草时,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 这一句中就连用了三个叠音词, “偷偷的”“嫩嫩的”“绿绿的”形象地写出了初春万物潜滋暗长的形态和小草刚长出地面时的颜色及娇嫩的样子, 让人感到春草的可爱。

在文中, 作者还恰当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并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向前去。”作者用三个比喻性排比句式, 说明春天是新鲜、美丽、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作者希望人们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又如,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美丽景色的描写, “碧绿的菜畦”“高大的桑树”“紫红的桑葚”“光滑的石井栏”等构成了一幅百草园的美景图。这里不仅有好吃的, 还有好玩的、好听的, 读来细想这里的确是孩子们的乐园。

二、在想象中感受意境美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说:“现实的世界是有限度的, 想象的世界是无涯际的。”的确如此, 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 在感悟文章意境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学中, 教师要开启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 把有限的文字想象成无边无际的美的意境。

意境给人的美是无穷无尽的, 也是缤纷多彩的。例如, 《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个表面写景实为抒情的句子, 就有深邃的意境。我让学生反复读这首诗, 体悟这两句的意思, 启发学生想象, 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李白, 友人孟浩然和自己在江边挥手告别, 登上小船, 小船张帆远行, 越飘越远, 然而诗人仍然站在江边, 望着友人越走越远, 渐渐地只能看见远处的蓝天和滚滚东去的江水。这时候, 学生会把感情寄托在流水之中, 整个画面显得苍茫空阔, 诗人的情感则感人至深。这样, 写景见情, 寓情于景, 做到了情景交融, 使人读了以后不禁产生想象, 感受到无穷的余韵。当然, 学生想象出的意境不尽相同, 但学生都能感受到美的情境, 受到美的熏陶。

三、在赏析中体会情感美

课本中这些文质兼美的范文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 不仅仅是因为描写了美丽的景色, 更重要的是其凝聚了作者的深厚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这些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体会、感受、理解这些美好的情感, 让学生受到感染, 提高其审美水平。

如《有月亮的晚上》一文, 语言平实, 记叙、描写都很朴素, 并且所记之事也无波折, 事情极其平常, 但其所表现出的师生之间的情谊却真实感人, 使人产生美好的感觉。在教学“踏月上学”一节时, 我着重让学生阅读描写路上美丽景致的段落, 让学生感受到月夜景色衬托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室伴读”一节中, 我着重让学生分析天真淳朴的情态和教师对学生亲切的态度, 感受师生的心情美。在“高歌散学”一节, 学生感兴趣的是美丽的歌声和学生对教师的美好的感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一直引导学生去感知、理解文中的各种美的事物和情感, 并且引领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但被大家忽略的美好的情感。

又如朱自清的《背影》, 语言和表现的情感都很朴素, 所描写的场面也很平常, 并且没有一点美景, 从表面很难看出这篇散文美在何处。在教学过程中, 我联系生活实际, 先让学生回忆一下, 自己离开家门来到学校时, 父母说了哪些话, 给他们准备了什么东西, 是用怎样的眼神送他们离开家门的, 等等。然后, 我又讲了我上大学那年秋天的早晨父亲为我扛着被褥送我上车的亲身感受。学生带着这样的体会再去读课文, 自然很容易体会到作者字里行间对父亲的爱, 虽然语言是平淡无奇的, 但感情是真挚的。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因此教师不能把审美教育当成是课堂的“调味剂”, 当成是吸引学生的“特技”, 而是必须认真彻底地使审美教育进行下去。因为语文既有工具性, 又有人文性, 人文性就包含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 因此语文教学就包含对学生的情感和思想的教育, 就是要通过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文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应在自己的教学设计里给审美教育留出足够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贝学问.阅读教学, 蕴含生命的教学——从散文《绿》的课堂教学说开去[J].新语文学习, 2007 (2) .

[2]付秋梅.中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3]王丽.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之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0.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篇10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是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学习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能够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

我们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呢?假如,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质感,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我们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的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并不是该科学的主要特征。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为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的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从中我们看到,减弱客体媒介中所黏附的非审美信息和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会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教师需要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䌷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 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它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向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而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三、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1. 欣赏与形式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分。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感知→分析→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直觉水平才能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

2. 作品内容与形式。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11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需要教师明确审美教育的目的,遵循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采用形象直观、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有针对性地实施审美素质教育。

一、明确审美教育的目的

人类进行各种活动,都带有明显的目的性,有了目的,才会产生行动的决心,才能激发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动力。审美教育也不例外。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根据新课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审美需要,帮助他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并把理性的认识转化为爱美、创美的热情。(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明确审美教育的目的,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审美素质教育。

二、遵循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必须遵循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以美育美”。(一)实施审美教育必须从社会主义美育的目的出发,体现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二)遵循审美教育的规律,以感美、创美为主要的教育方式。(三)加强学生审美活动的有效控制,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定向作用。(四)注意学生差异,树立审美生活的生态观念。

三、据本施教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文学作品占了三分之二,并且大都出自名家之手。作品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具有集中、纯粹及其鲜明的情感性,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最好的现成材料。教师在完成知识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根据作品体裁、内容和审美教育的规律,确定审美教育的侧重点,把语文知识的传授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审美教育力求做到点面结合。这里说的“点”,是就某一体裁或某一篇文学作品而言的。如诗歌,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形式美、意境美和节奏美。但就某一首诗而言,审美教育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像曹操的《观沧海》,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感受其雄浑、壮阔的意境美。所谓“面”,是就文学作品的整体实施审美教育而言的,是学生把生动具体的审美感受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面”的教育,要让学生从整体上充分感受文学艺术美的所在,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美、创美水平。

四、树立审美生活的生态观念,因材施教

美育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大肆宣讲抽象、深奥的美学理论,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理解水平等,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广泛运用现代传媒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文学艺术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在语文教学中还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以生动具体的例子(包括学生自身的例子),让学生领会“知识为美”的道理,树立“以智为美”的理想,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

五、以美创美

创美,是一种纯粹的生命表现活动,是人类为了充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按美的规律去创造世界上本来没有的美的活动。审美教育中的创美,是审美教育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学生把自己的审美理解和审美理想化为现实的一种活动。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书写、作文和文学创作练习,使他们熟练掌握语言表达、书写、阅读和写作技巧,逐步学会运用声音、书法和文学的形式来再现美、创造美,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美能力。

六、以美传美

在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给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为此,教师应当自觉地以自己良好的职业素养,坚定的事业心,顽强的意志,渊博的学识,准确、生动的语言,工整、流利的板书,端庄、大方的教态,朴素、得体的衣着向学生传播美。这里要特别指出:教师的语言除要准确、生动外,还必须健康、文明。因为教师的语言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不仅能传达美的信息、再现美的形象,还能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

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占有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审美教育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心灵,将审美教育的养料化为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让学生成为真正审美的人。

中学审美化语文教学 篇12

一、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1. 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动情感知美。

作为教学的主导,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和美感的诱发者。教师可以精心创设开课的情境, 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状态, 让学生心驰神往, 激起其学习课文的兴趣, 收到“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的艺术效果。例如教《济南的冬天》时,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 一提到冬天, 大家也许马上会想到一幅白雪皑皑、冰清玉洁的图画, 也许会想到‘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佳句。可在我国960万平立公里的土地上, 却有一个地方, 它的冬天温暖如春, 给人一种温情脉脉的感觉。它, 到底是什么地方呢?它就是济南。下面, 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 到济南城去走一走, 看看它的冬天是怎样的一幅图景。”这样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 易于拨动学生的心弦, 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

2. 分析美的对象, 提高审美感知力。

在语文教学中, 学生一开始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美是不理解的, 难以感受到的, 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性的分析。而分析美的对象, 使学生对美的事物能有一个更正确的认识, 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和体验文体, 是促进审美感知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例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 猛然想透了什么, 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 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 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 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 聚集, 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一连串的比喻与拟人, 将一个充满生机的古园呈现在读者面前。教师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感悟这些美的描写, 唤起学生的想象, 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二、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力

1.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力。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形的示意, 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符或相仿的新形象的过程。语文课所学文本, 用文学符号描述了作者所见所闻的人、事、景、物, 具有间接性。如教《荷塘月色》一课, 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大量新鲜生动的语言描绘, 如“亭亭的舞女的裙”、“袅娜地开着”、“像笼着轻纱的梦”、“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等以及关于蝉声、蛙声的描写进行品析,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将这些景物连缀起来, 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素淡朦胧的荷塘月夜图, 从中细细品味, 体会作者注入景物中的独特感受, 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中, 与作者共鸣共振。

2. 培养学生创造想象力。

创造想象是已经掌握了的许多素材进行创造性的综合, 创造出新的形象。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第一, 借助课文中的空白, 培养创造想象力。如孙犁的《荷花淀》描写了几个青年妇女去探望丈夫的一段话, 把几个青年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透过语言, 我们似乎看到了这几个妇女各自的神态和心理。然而作者并没有做具体细致的描写, 而是留下了情景空白, 让读者自行发挥想象。教师可利用这段文字材料让学生进行创造想象, 填补空白。

第二, 在课文结尾处想象, 延伸故事内容。例如《孔乙己》的结尾给人留下了很深的悬念: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如果没有死, 那么他的生活状况如何呢?据此,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写“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以后”的续文,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使作品的审美效应得到强化。

三、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归宿, 是最高阶段, 不仅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的最佳过程, 而且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径。

上一篇:废弃物回收利用下一篇:网状传播